2014年2月18日,在全国卫生计生委的工作报告会上,作为三甲医院方阵唯一一位代表,王建安介绍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医二院”)以患者为中心的精细化医院管理经验。
浙医二院,这个被尊称为“希望和重生的灯塔”的百年老院,仅依靠占地40亩的逼仄空间,就创造了年门急诊量350万人次、住院近10万人次、手术近9万例的业绩传奇。而撬动这一传奇的杠杆,正是现任院长王建安一直倡导、推行的精细化管理理念。
6年前,王建安刚刚走马上任时,就操起了精益化之刀,砍向“碎裂医疗”问题。那时,该院有很多患者的诊疗信息不够完整,医生因不清楚患者的既往病史和相关健康信息,而时常导致诊疗被误导,或是诊断不准确,甚至误诊、漏诊。此后的基线调查更让王建安忧心:在累积的600万条患者信息中,同一位患者有多个就诊号的居然高达19.9%。
为此,医院将患者的身份证和“病案号”进行匹配,患者不管几次门诊、急诊、住院,均使用唯一的病案号。此病案号将患者所有的诊疗资料整合,使整个医疗过程中保持一致性、客观性,从而更好地保障了医疗安全。
在此之后,该院又将这种精益化管理思维进一步扩展至患者就诊、住院、会诊、转诊、出院、随访等全过程的连续性照护中,以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然而,质量有了保证,但面对患者需求和医院服务容量之间日益凸显的矛盾,服务效率又将如何提升?王建安的策划是先从医院内部资源上进行梳理。“如果能深入对门诊数据进行分析,会发现有些科室的门诊存在季节性的差异,如果我们根据门诊流量来针对性地实施门诊诊室的动态安排,并为科室安排合适的楼层,这就可以在有限的诊室里,安排更多的专家看诊,而病人就诊也会相对容易,不那么拖沓拥挤了。”
遵循这一思路,浙医二院一方面扩大“日间病房”手术的规模和范围,降低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另一方面,则首***内公立医院先河,成立了“运营管理科”,由王建安亲自挂帅,并调集了医院财务、IT等相关部门的人员,以此提高医院的整体运营效率,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
“我们希望通过科学运营,把每一个人、每一个空间、每一个设备都用得恰到好处。让阳光照进每一个时段。”这是王建安对自己6年精益化管理实践的注解,也是他写给这家医院的未来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