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热点论文10篇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1

关键词:全球化 国际贸易 理论 实践 热点 焦点 理论体制 未来展望

全球化,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而在全球化的推进发展过程中,经济贸易的全球化是一个重要的内容,甚至是各个国家联系走向更为密切的风向标,因此全球化的发展始终离不开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全球化下的国际贸易是全球化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内容,各个国家也在全球化的发展中也将本国的国际贸易作为主要的***府工作甚至制定了相应的具体国策进行经营,而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已然离不***际贸易的发展,只有参与到国际贸易活动中去,才能够与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活动中获得成长,才能够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交流与合作。由此可见,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的发展是尤为重要,而在全球化的发展下,之前有关国际贸易的理论以及实践活动内容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和新的内容,各个国家关注的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也从单一化发展为多边化了。全球化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内容也成为了新的研究领域,并有了新的研究价值。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本文选择全球化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一侧面从全球化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展概述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展望等方面展开一番剖析和论述。

一、全球化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分析

全球化推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给各个国家在各个方面的交流和联系创造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新的局面。就国际贸易而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可谓是给其发展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贸易在全球化下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产生了许多新的研究热点和问题,首先是在新的全球化发展状态下发达国家所占据的领先地位会在基本经济制度和发展上有怎样的变化;在发展中国家从国际贸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状况会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其次是国际贸易所主要涉及的商品跨国交换中在交换中会遇到怎样的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各个国家采取了何种相应的具体措施使得对外贸易***策和措施能够获得双方的认可,以及国际贸易全球化体系下跨国公司的具体实践活动以及带来的影响;而作为国际贸易中作为重要的国际组织WTO,当中国加入这个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之后,外国直接投资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有怎样的冲突和矛盾,而进出口贸易***策也随之发展了怎样的改变。而就具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来说:第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国家,其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因此国际贸易也就与中国的经济贸易有着相互影响的作用了,而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和改革也牵动着国际市场上相关***策和交易活动的改变,这也就产生了许多相关的关注点和研究内容,其中有中国出口贸易增长机理、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机器解决措施研究、人民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杠杆作用,我国加工贸易出口在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研究,只有贸易协定以及应对贸易冲突的具体方法和措施;而国际贸易的发展势必产生交易不平衡,也势必对各个国家和地区本土夕阳产业产生巨大的冲击,加剧竞争,贸易顺差和逆差之间的的不断转变也势必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相应的产业中进行贸易保护壁垒的建立,而在贸易保护体制和理论下,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实践活动和交易中就难免产生冲突和矛盾,这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而如何才能够在各个国家的贸易保护***策下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能够更好的获得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势必涉及到许多法律问题,各个国家在贸易过程中制定的规则各不相同,在具体的国际贸易过程中,虽然有相应的国际交易规则,但是涉及到一些内容还是存在法律方面的漏洞,而这也会给许多国家之间在贸易往来过程中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其中也就衍生了类似与驰名商标保护及海关边境措施的使用,WTO特殊与差别待遇的法律效力的辨析,垄断法以及反垄断措施所面临的若干调整和VTO反倾销价格承诺规则和使用方法等热点问题;而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给各个国家在交易中发生争端,这些争端的解决机制和具体措施则直接影响着贸易是否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国际裁决这些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产生的问题对于国际贸易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其重要价值可见一斑。而在加工贸易是当下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出口劳务和商品所在,而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贸易方式和生产机制与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和升级则是决定着发展中国家加工贸易是否能够更加具有竞争力,从而在国际贸易中给加工贸易的基础、模式与利益分配带来新的气象和新的发展道路;而如何在科研投入和制造业中加大投入,使得加工贸易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当然,每一种贸易方式都与货币息息相关,而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易涉及到货币之间的兑换,而这也使得货币汇率,而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对我国贸易差额的动态影响以及国际货币对于国际贸易顺差的走势影响,这些问题都是在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特点和需要关注的焦点,总而言之,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给国际贸易注入了新思路、新动力,也给国际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新问题,新热点,我们只有针对这些问题做出相适应的调整,从国家***策层面以及国际合作的大局观出发,做好国际贸易的相应实践活动以及理论研究和发展,那么就能够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迎来国际贸易发展的百花齐放美好局面。

二、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展概述

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中呈现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使得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和发展,其中有许多重要的理论体制。H-O-S定理和多边贸易体制就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内容。H-O-S定理,即要素价格均等化(赫-俄-萨定理):按照赫-俄模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对价格趋于均等化, 萨缪尔逊发展了这一理论,认为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一种趋势,而且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将使不同国家间同质生产要素的相对和绝对收益必然相等,要素价格均等说可以表述为:在满足要素禀赋论的全部假设条件下,自由的国际贸易通过商品相对价格的均等化,将使同种要素的绝对和相对报酬趋于均等。国际贸易可能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论点是由赫克歇尔首先提出的。俄林则认为,虽然各国要素缺乏流动性是世界范围内要素价格相等的理想状态不能实现,但商品贸易可以部分替代要素流动,弥补缺乏流动性的不足,所以,国际贸易是要素价格呈现均等化趋势。萨缪尔论证了自由贸易将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理论被称为H-O-S理论,它研究国际贸易对要素价格的影响。多边贸易体制即WTO所管理的体制。世界贸易组织(WTO)是是多边经济活动过程中,特别是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组织方,对于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国际贸易的管理有着一定的约束作用,也能够及时有效在体制中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最大程度的保障各个交易方的自由、平等贸易;在WTO事务中,多边贸易体制最重要的目的是在不产生不良负面影响的情况下,使贸易尽可能自由地流动,这一方面意味着消除壁垒,另一方面意味着保证个人、公司和***府了解世界上的贸易规则是什么,并使他们相信,***策不会发生突然的变化。《WTO协议》是涵盖范围广泛的各项活动的法律文本,冗长而复杂。但几个简单而根本的原则贯穿于所有这些文件,构成了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础。多边贸易体制主要有非歧视性、更自由的贸易、可预见性、促进公平竞争以及是鼓励发展和经济改革,而经济一体化则是多边贸易体制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多边贸易体制在发展中需要不断推动的。总的来说,国际贸易在理论体制方面的不断丰富给国际贸易的实践活动发展有指导作用,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的具体实践活动中能够有据可循。

三、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未来展望

全球化的推进对于丰富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有着不小的贡献,而国际贸易理论不可能一层不变,需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而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贸易的具体实践活动则会不断的给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案例和改变的原动力。具体到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新方向和新未来来说,首先,是贸易保护***策方面的变化,我们的国际贸易的最终目标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化,最大化分配,通过贸易活动让各个国家的输出产品和劳务能够在竞争中更好的发展,也让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能够获得产品技术上的引进和提升,因此贸易保护***策,特别是其中的夕阳产业保护理论等这些明显有着保护本土产业发展而拒绝外来产品进入本土市场的***策需要进行相适应的调整,需要从大局观的层面有效的进行产业改革和升级从而为国际贸易的不断推进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活动提供更好的保障;其次,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合作必将更为紧密,而在这些合作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必然和各个国家的贸易***策关系很大,而各个国家关于国际贸易的***策则来自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内容和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即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直接影响了各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具体***策和措施,由此可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意味着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关系到未来各个国家贸易的发展;同时,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离不***际贸易组织WTO,在国际贸易体制的建立以及具体的国际贸易实践活动中,建立全球贸易保障机制是发展的趋势,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作为WTO成员,各个国家可以通过本国进口增长、关税变化及反倾销措施等情况对贸易活动进行相应的调整;而WTO成员承诺约束现行贸易开放水平,不采取任何新的贸易限制措施,并每两年向WTO通报一次落实情况。事实上,WTO正在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扮演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遏制者"和"终结者"的角色,为全球经济避免滑向深度衰退设置了一道"安全阀"。在未来,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势必发生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而这些变化则将与实践过程中的贸易活动密切相关。

四、结束语

通过本文从全球化国际贸易热点和焦点分析、国际贸易理论体制发展概述以及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发展展望等方面对全球化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实践的探究,我们不难发现,国际贸易在全球化的发展下必然发生新变化,呈现出新内容和新趋势,但是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活动上都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可谓是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各个国家和地区能够在合作中做到共生共赢,那么国际贸易的理论和实践都会发展的更快、更好。

参考文献:

[1]王知桂.比较利益原则对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贡献[N].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1994

[2]朱应庚.从历史看西方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践[J].思想战线 1982

[3]周俊.国际贸易 理论、***策与实践[M].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 2012.02

[4]赵亚平.国际服务贸易 理论、***策与实践[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08

[5]邓晓馨.国际贸易摩擦多主体协调机制理论与实践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2013.01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对象;职业发展

经济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现代社会分工中,各个产业都有自己的***性,而经济原理则能够广阔地渗透到各个行业当中,不同行业联系在一起。站在宏观角度,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研究,能够为我国国民经济与国际贸易输送大量人才,确定研究对象及职业生涯发展展望,对优化现代经济体制改革作用显著。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对象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研究的对象则是经济与贸易两者之间的关系。市场的高度开放,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成为当前的热门专业之一,下面进行具体分析。1.面对WTO。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位成员。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五年之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近年来,市场更是面临着空前良好的发展局面,国际贸易的年增长量逐年攀升。加入WTO,打开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大门,使得我国各个产业以及贸易体系得到更新,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外资并购节奏加快。国际经济与贸易正是在这种环境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十多年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量逐年攀升。随着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企业被批准直接从事对外贸易,贸易涵盖面逐年扩张。基于此,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人才,不单单需要掌握国际外贸的理论专业性的知识,还需要对国际贸易谈判规章当中的各项基础法律流程、营销技术以及基本的产品专业知识进行明确。在WTO的环境下,国际经济与贸易针对的对象主要是广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相关人才,当然也关系到整个国际贸易市场的完整性。2.专业导航。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对象,并不单单局限于国内的高校应届生,还包括联合办学的高级人才。随着全球经济、文化的交流,教育体系也逐渐走向开放,呈现出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我国经济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方面会遇到较多的机遇与挑战。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发生变化,专业的冷热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但国际经济与贸易的相关人才,一直是当前的热点。这种人才,能够精通外语、国际贸易规则等,是现代国际贸易发展的关键。3.专业培养。针对当前高校开展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实际情况,已经有上百所学校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专业的角度要求学生能够全面地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一般理论以及实务基础。当然,在一些高校的专业改革当中,已经增加不同类别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使得该专业的学习更具特色。不但能够增强该专业类别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能够提供实践能力,真正发挥出价值特色,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从而使得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社会竞争力以及专业的适应性要求,发挥出就业适应能力与价值。该专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文理兼收、兼容并蓄。对个人的训练更加全面,既考验逻辑思维的训练,又形象地诠释整体思维的训练价值,经济类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能够实现更积极的参与交流,就业前景广阔,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虽然在专业导航层面,涉及到的因素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专业学生,但依旧需要对这一专业内容具备自身的摸索与探索,增加实用性。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

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发展前景已经十分广阔,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该专业的重视度以及人才需求逐渐提升,成为一种全新的热门职业,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下面针对就业方向以及就业方式进行具体阐述。1.就业方向分布较广。国际经济与贸易属于国家重点学科,复旦大学公布的资料显示,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外贸公司以及期货公司等,同时也涉及到***府经济部门。而当前针对该专业的就业方向,人民大学也已经给出相对乐观的回答。即该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涉及到银行、证券、保险、进出口公司以及外贸机构等。同时,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十分广泛,包括国内企业以及跨国企业等等,使得职业发展前景良好,能够推动该专业的持续发展。2.就业方式差异。就业方式差异方面的分析,主要是从直接就业与间接就业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直接就业包括***府机关、科研单位、教学单位、外贸公司等直接的单位进行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当前现有的沿海城市当中,国际贸易的发展环境良好,对国际贸易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尤其是国家放宽企业的进出口权之后,许多中小企业具有外贸自营权。而间接就业方面,主要是国际贸易的相关人才考取研究生或者出国继续深造。经济类专业的考研形式特别严峻,就业形式与其他专业类别相比较而言,能够发挥出就业价值。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探究,需要站在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视角下进行探索,深入探究内在的发展价值。当然,想要实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职业发展培养,可在内部条件与外在条件的基础之上,发挥出优势。第一,内部条件方面。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应该调整良好的就业心理,在思想上转变,树立正确的观念,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在这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多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更多的接触社会并融入到社会环境当中。同时,制定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职业生涯的发展规划,增强大学生的个人竞争能力,为自身营造良好的就业机会。第二,外在条件方面。中国经济的发展势头在近年来十分良好,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逐渐的减弱。基于此,针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总体态势分析,世界经济已经被拉动。中国外贸以及金融也都已经呈现出复苏的发展趋势。同时,与当前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签订培养订单,实现人才的定向培养与构建。通过这样的方式,站在战略高度建立企业合理的人才结构,制定中长期人才的需求计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的今天,活跃度、发展状态良好,就业前景十分广阔。广大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应该认知到社会形势,清晰地找准自身定位,积极抓住就业机会,才能够将所学的专业性知识反馈给社会,回报社会。

作者:王卓 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国晖,吴易风.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J].***治经济学评论,2015,4(04):118-136.

[2]李红,邹月媚,彭慧丽.国际文化经济学:文化合作经济分析的理论框架[J].浙江学刊,2013,10(03):167-176.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3-0111-02

一、引言

《国际贸易学》是“十一五”高等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规划教材,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必修课。随着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日益增加,对外贸易公司数量逐渐增多,市场对国贸专业的基础性人才需求量加大。为了能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大部分学校将《国际贸易学》设为重点课程,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应用以及世界贸易规则的发展演变,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国际市场的新问题和新现象。

二、《国际贸易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内容具有时效性。《国际贸易学》是一门研究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状况、形态、特点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国际贸易***策以及国际贸易发展的具体历史过程和现实情况,从而使得这门学科的教材建设比其他经济类学科更为困难。当今社会处于知识不断更新,现代化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新名词、新理论不断推陈出新。虽然国内众多学者会跟进社会发展,每隔几年会推出该学科的新教材,但是从教材编写、审核、等需要较长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国际市场可能又会推出许多新的国际贸易***策、制度等,而这些最新的内容无法及时编写在新的教材中,所以无论怎么更新改版,总会存在教材内容的时效性滞后问题。

2.理论与实践不平衡。首先,由于学校的设施、经费等因素限制,同时学校硬件设施尚未建设完成,于是在体验式教学及参观式教学实践方面比较缺乏。从师资力量来看,大部分教师都是应届毕业生,未从事过国际贸易专业的相关工作,严重缺乏实践经验,虽然理论性知识非常充分,但习惯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从而产生了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效果。其次,学生不能把学习到的理论基础知识合理地运用在当今世界贸易的现有问题中,对国际贸易的理解还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模式上,无法对当今世界贸易发生状况进行分析。例如:中美反倾销战争,学生只知道发生了经济战争,却无法解释为什么发生了战争,以及战争之后如何采取应对措施。一个学期结束后只记住了考试内容,不知道学的是什么知识,也不知道如何灵活运用。

3.教学方法过于简单。由于《国际贸易学》是专业基础课程,属于理论讲授。现在我校通用的教学方法还是基本以教科书为主,教师往往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授,讲解中不分重点与难点,全部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有被动的学习,直接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

4.考核方法单一化。现在大多数高校对于《国际贸易学》的考试都是传统的闭卷考试,考试的内容大都局限于教材的内容,并且会有明确的考试大纲。考试内容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书本上的内容基本出现在试卷上即可。对于学生来说即使不去上课或者上课时不听讲,课后不复习,只要到了考试前几天死记硬背划好的考试大纲,他们的成绩就可以及格甚至优秀。这样的单一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对课程的重视度,也无法检验学生是否全面地、系统地掌握了教材上的知识,也不利于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创新。

三、《国际贸易学》教学内容改革

1.选择性更新教材内容。一方面,高校可以组织专家对教材的合理性和时效性进行全面评估,以防止教材过于陈旧,内容不符合实际,存在相互矛盾等现象。同时可在选择教材时适当听取学生代表的建议,从而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的收集、更新国际贸易***策、规定、制度等相关数据,从而进行合并教学,在授课中能很好地结合当下最新的实际案例,先给学生抛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随后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分析。合并教学的过程要注意结合教材的内容进行讲解,通过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研究,解决问题并达成共识,思维同步,创新性地完成教学活动。

2.校内和校外建设。首先,要在校内建立实训室。除了要建立国贸专业的软、硬件外,还可聘请企业专家来学校培训,从而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在虚拟的贸易环境中掌握贸易规章制度、贸易进出口流程、外贸函电、电子报关、电子报检等知识,学生们可以在实训环节中通过专家指导,自己动手操作来加深对国贸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同时又可掌握如何应对实际贸易上发生的各类问题。其次,学校与企业搭建长期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需注意的是要规范合作单位,这类企业一定要能提供合适的、安全的工作场所。由企业专家带领学生到合作单位学习,实行一对一的师徒模式,并让学生参与到企业贸易相关的工作中。学生实际操作时务必由师傅把关并指导工作,防止学生在工作中发生失误导致企业损失。校外实训可提升学生的严谨性,也对学生实际操作增加感性认识,让学生真实感受到国际贸易的氛围,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条件。

四、《国际贸易学》教学方式改革

1.多媒体教学法。为了充分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相应PPT制作过程中穿插***片、视频、表格、数据及动画,坚决避免PPT里全是文字描述。同时还可将互联网引入到教学上,与学生一同进入相关网站寻找最新的数据,有效地展示了最新国际贸易的动态。例如,讲到对外贸易量时,可以进入到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我国对外贸易的历年贸易量。并且可以和学生一起分析历年我国对外贸易的商品结构,让学生直观感受并自主分析,这样不仅加强了授课的权威性,还提升了学生研究的兴趣。

2.角色扮演法。在教学课上模拟组建贸易公司,提出相关任务条件,让学生扮演进口商、出口商、运货、银行等相关贸易人员,进行模拟贸易流程。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提出任务、介绍业务操作要点、辅助学生了解谈判、签约、出口等活动并对学生操作结果进行总结。通过模拟国际贸易业务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趣味感,让学生在模拟角色扮演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3.案例教学法。首先,教师应围绕教学课程精心准备最新案例,准备案例时要考虑案例内容是否与课程内容有关。这种教学方法提倡的是让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对提高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案例教学法中所使用的案例大多应为最新热点问题或者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真实的案例能加强学生的兴趣。例如,讲到关税问题时如果麻木地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相关概念,学生很容易失去耐心,但是如果引用相关案例(中韩FTA签订)来讲授关税的分类和特点等,并且分析案例中相关关税措施对贸易产生的影响,不仅可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并且产生兴趣,这样对学生相关知识重点掌握产生了促进作用。

4.提问启发法。如果完全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一味照本宣科,学生会在课程还没有过半就因为觉得无趣而缺乏兴趣,往往会形成教师在台上讲课,学生在低头玩手机、走神等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

还可以引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言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切入主题,例如,讲述关税措施的时候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进口商品比国产商品贵?为什么相同的商品在我国与他国销售价格不同?

五、《国际贸易学》教学考核改革

多元化综合考核。考试是检测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目的。因此考核形式应采取多样化,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还可以避免按考试分数定出成绩,导致大部分学生考试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气氛,针对国际贸易学课程,考核分数可以采取课后作业占总分数的10%,出勤占20%,课堂发表占10%,期末考试占50%,其他占10%的比例(其他包含、参加关于国贸相关的国家或学校等级考核以及其他活动大赛中获取证书或名次),形成一套学校考核与社会考核相结合的组合考试。

现实教学中部分学生经常会逃课,即使学生来上课,也并不都是100%认真听讲,因此设立20%的出勤和10%的课堂发言作为考核。可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安排相同或不同的讨论话题,激励学生主动收集当今世界经济生活中的热点案例,让学生自己调查,搜索资料,整理分析并制作成PPT在课堂进行讲解,接受其他组员的打分及点评。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亲自参与授课过程,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又结合了当今热点贸易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考察学生对所学的理论是否能很好地与实践相结合,这样的多元化综合考核才能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的理解及运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何婷婷.高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以安微农业大学为例[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4,(03).

[2]张振举.《国际贸易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世纪桥,2012,(21).

[3]孙阁斐.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改革与资源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5,(02).

[4]王岩.高鹤.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6).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4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货币银行学 教学改革

[中***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29-02

《货币银行学》是***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是金融学最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本课程以***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课程知识为基础,研究有关货币、信用、利率、银行等金融机构、金融市场运行、宏观金融调控等经济金融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同时介绍了西方货币金融理论及国际金融的创新与发展,课程涵盖内容广,信息量大。对于初次接触金融学知识的学生来说,学习上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对非金融专业学生来说,前期专业课程知识衔接不连贯,同时没有后期金融类课程巩固货币银行学相关课程知识点,对货币银行学知识的理解及应用上较金融专业学生有一定差距。如何在有限的一个学期内将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内容教给非金融专业学生,让他们能用货币银行学知识解释社会生活中的金融现象,熟知社会融资方式是教师在针对非金融学专业学生授课时的教学目标,同时也是经济类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性质决定了需要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以掌握相关金融市场运作、货币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知识。在多年的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通过分析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的学情、考试成绩、课堂教学效果反馈情况等因素,认真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学内容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我校属地方型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通晓最新的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实践能力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在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中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货币供需理论、货币***策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在外贸行业无直接应用性,上述教学内容又属于理论教学难点。因此,学生学起来有难度,教师讲解难以推进。同时,在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上,货币银行学课程与宏观经济学同时开设,还存在上述内容重复讲解的问题。在已有的货币银行学教材中,权威教材均为针对金融学专业的货币银行学、金融学或货币金融学教材,课程体系完整,内容严谨,但其完整的课程体系内容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来说显得理论有余,应用性不强。

(二)缺乏实践教学环节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货币银行学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进入外贸行业前能够对一国乃至国际上金融市场的运行、金融机构体系运作方式有一定认识,从而为今后工作中的需要的融资、投资知识打下基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大多在学完货币银行学课程后再无其他金融学专业如商业银行经营学、中央银行学、金融市场学、投资学等课程,没有后续课程的衔接,学生就很容易将一个学期学习的知识忘记。并且,商业银行业务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的交易业务、证券交易、外汇交易等教学内容无实验、实践教学的加入,宛如纸上谈兵,学生难以形成感性认识。现有的货币银行学的课程教学一般没有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实验实训等实践课,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学完所有教学内容,仍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对现在的金融市场及金融机构的运行状况缺乏清晰的认识。

(三)教学方式单一

在现今的大学课堂教学中,已基本普及多媒体设备,普遍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提高了教师课堂讲课效率。但也出现了教师过度依靠多媒体,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货币银行学课程是一门金融学的入门专业基础课,主要为学生讲授金融学的基础知识,内容多、理论性强,实务性不足。该课程理论教学占据课程内容95%以上的时间,需要教师将各篇、各章间的逻辑关系讲解清楚,在课时有限的情况下教学内容多,“满堂灌”往往是最省时的教学方法。除了理论教学之外,利率及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采用习题课的方法进行辅助教W,仅突出了学生的课程主动性,未能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单一的教学方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有效调动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课程效果差的重要原因。

(四)课程教学考核方式单一

在现有的货币银行学教学中,仍采用“一考定成绩”闭卷考试的方法,学生通过一个星期甚至三天的复习,就能强制性的记下书上的重要知识点,从而通过考试。考试并不能达到督促学生学习,全面检验学生掌握知识水平的目的。同时,期末考试“一考定成绩”的方式,使得学生期末考试同时应付几门课程学习,考试的负担较重。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没有其他金融课程衔接,学生对知识掌握欠牢固,假期过后对货币银行学的教学内容就忘掉三分之二了。单一的考试模式不能有效促进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更不能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持续学习的兴趣,也不能培养学生自学学习的能力。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教学的改进建议

(一)调整课程教学内容

1.针对现有教材体系进行调整

现有货币银行学教材中,较权威有黄达主编的《金融学》简明版教材,中央财经大学李健主编的《金融学》教材有丰富的网络共享资源,复旦大学胡庆康教授的《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此类权威课程多针对具有一定金融学习基础及能力的金融学专业学生。为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习货币银行学需要,现采用的是针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编写的由对外经济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编写的《货币银行学》教材。此教材对金融学基础知识的表述较为浅显易懂,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完整。在此教材基础上,因与宏观经济学重复可对货币供求理论、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知识点可作为选讲内容,中央银行与货币***策知识点可结合中国近20年来的宏观经济形势及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手段的实际状况进行讲解,要求学生能理解一国货币***策的传导及货币***策目标。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就业仍会与金融机构有业务往来,将课程内容的讲解侧重于利率、信用及信用工具、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国际金融危机等知识内容,注重金融原理与实务相结合。同时,为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入金融时势热点及案例解读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去关注经济金融热点问题。

2.使用自编教材建设课程资源库

统一的教材内容不能适应不同的院校教学层次及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在使用出版教材的基础上,应鼓励教师自行编写适应本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学情的讲义,再整理成校内自编教材提供使用,自编教材时效性强,针对不同专业可在案例及教学内容编写上进行调整,也可成为学生课后复习的辅导资料。建设校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货币银行学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为学生课后复习、课前预习提供网络资源库。

(二)建设货币银行学课程校外实践基地及课内实验室

积极与当地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行业接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提供实地参观及业内交流的场所。通过货币银行学课程课内参观学习,让学生对贸易融资、国际结算、商业银行运行、证券交易操作形成感性认识,巩固课内知识,同时也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今后就业选择提供行业参考。利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增加实验软件购买,通过银行类国际结算软件的使用增强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生对贸易结算的认识,利用证券模拟交易软件的演示让学生掌握证券交易的知识。

(三)转变教学方式,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货币银行学课程的理论性教学内容,应采用案例法、研讨法等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金融案例的讲解,引导学生思考金融理论在现实社会经济环境中的应用,比如信用经济的发展、货币形态的演变、商业信用形式等都可通过多样的实例吸引学生;针对利率理论、货币***策、国际金融危机等理论内容,可通过课前知识点拨,课后布置讨论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行搜集资料解决如利率对经济的影响、我国货币***策的有效性、如何避免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等问题,有了问题答案后可向全班同学进行讲解,教师再点评。通过研讨式教学,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针对应用性教学内容,如资金的时间价值、金融工具收益的计算、金融衍生工具风险规避、货币供给量的计算等内容,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课后布置作业方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金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四)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考核方式

通过考试督促课程学习是取得课程学习效果手段之一,为考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学知识应用能力,对金融时势热点的分析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可将课程考核分为几个部分。第一,用平时成绩考查对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观测点包括出勤、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二,要求每一位学生在课前知识进行金融知识或金融时势热点分享。通过此内容调动学生关注金融热点及现象的主动性,并通过向全班同学的陈述分享,交流金融信息,锻炼学生的陈述表述能力。此项占期末总成绩的20%;第三,期末个人知识展示。要求在学期课程结束后,每一位学生用5分钟PPT陈述自己最熟悉的货币银行学课程知识点,要求嵌入F实金融案例对知识点进行引证。通过此项内容考察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占期末总成绩的30%;第四,开卷考试。用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课程开卷考试,主要考查习题课中要求学生掌握的课程知识点,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及计算能力,占期末总成绩的30%。通过以上多维度的货币银行学课程考试体系,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对货币银行课程的积极性,力***真实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应用情况,让考试过程成为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谢丽华,谢伟杰.货币银行学“学生参与型”教学改革探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139-141.

[2]崔晓蕾,何婧.货币银行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探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10):73-75.

[3]李晶.《货币银行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121-122+138.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5

[论文关键词]贸易实务 双语 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系统地介绍了国际贸易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该课程涉及到国际贸易理论、国际商法、保险、运输、金融、商品检验等诸多方面的知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日趋明显,在高校开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具有实际的意义。

一、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的模式

在本世纪初全国高校开始普遍开始尝试双语教学之时,就纷纷开始尝试运用双语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这期间有成功、有失败,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们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基本情况及自身的知识水平,探索出来几种针对该课程讲授方式的几种模式。

(一)半外语型即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汉语讲授。这是初级形式的双语教学模式,适合于学生外语基础和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的情况。

(二)混合型即直接使用英文教材,教师用英文和汉语交错讲授。学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对要低一些。

(三)全外语型即直接使用外文(英文)原版教材,教师用外文(英文)讲授,学生以外文(英文)接受所学知识。这是高层次的双语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的外文水平要求较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我国学生在普及教育阶段,外语的学习主要是以学生的读写能力为主,这直接造成我国高校在进行双语教学时多不能贯彻全外语型教学模式,而多停留在半外语型和混合型教学模式上。

二、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选择的困难

按照许多学校规定,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材的选用标准为原版英文教材,也有相对宽松些的要求,使用中英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就全英教材来讲,目前国内可使用的有两种途径。一个是从外国引进的原版全英教材。由于这些教材与中国的实际国情不相匹配,故很难采用。一个是国内一些知名专家学者所编著的全英的贸易实务教材,如帅建林编著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对外经贸大学周瑞琪主编的《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但是由于我们高校学生普遍英语程度及专业英语水平所限,纯英文版的外贸书学生学习起来不易全部吸收。需要一些汉语的外贸书籍做参考才好。但是从学生经济状况而言很少有学生为了学习一门课程愿意购买两个教材的。这就需要中英文对照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材。但是或于客观条件所限,就笔者进行实务双语教学中所见,很多教材的内容还需要充实,编排也还需要完善。

(二)学生学习的困难

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的热情上一般要高于其他的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但是纵然有这份对英语的热情,也难以抵挡他们在学习贸易实务双语课程上的畏惧感。直接造成这种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三个:1、自身水平所限。全英课件看不懂,全英讲授听不懂,全英教材看不懂,这样的现象在贸易实务的双语课程上是很普遍的事情。2、英文专业术语多。国际贸易实务中很多专业性的术语,用汉语讲学生能理清楚其中的关系已经不错,莫说是再转换成英语的术语了。这对于很多学生而言,无疑是难上加难的事情。譬如,is0、icc、d/p at sight、hereof,thereto、customs fees and duties等等。3、对于双语课程考试的形式的担忧。笔者平时上课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老师我们这们课究竟怎样考试?是不是都是英语啊。如果双语教学给学生的感觉特别难得话,学生对考试也是充满着畏惧。

(三)教师教授的困难

国际贸易实务本身是专业课,但要开为双语无疑对教师的自身的外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有的教师迫于学校要求或其他原因,在自身不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去开双语课自然是收不到好的效果。但是对于自身外语水平较好的教师教双语课程也是个很大的挑战,怎么让学生既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双语,又能真正地掌握专业知识。全英授课,学生听不懂会抱怨,全汉授课,名不副实。一半英语一般汉语,那一部分应该用哪种语言,也要仔细考虑。教师所要面临的另一个困难是学校对于双语课程的规定,一般学校对双语课程都有较为严格的认定,并且也有严格的教学效果的评定,譬如,教学中英语必须达到50%以上等等。教师面临着是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中规定的英语比例让课还是先放下英语问题先解决学生专业知识掌握问题的两难境地。

三、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教学效果优化策略

虽然在贸易实务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我们仍应看到双语是个大趋势,如能灵活处理,克服其中的问题,我们依然能够探索出一条教学效果较好的途径来。

(一)鼓励贸易实务双语教程的编纂

鉴于前文所提到的困难,我们应该大力鼓励专业知识和英语知识全面的教师编写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程,在编写过程中参考国外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教材、国际经济法教材、国际商务教材等相关材料,以及我们国内一些权威的汉语版国际贸易方面的教材,去编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实务双语对照教材,逐步建立全面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双语教材体系对于一些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学校甚至可以组成双语教材编写督导小组,以起到督导优化所编教材的作用。这对于我们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一件大好事。

(二)灵活多样得组织课堂教学

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我们每位老师所面临的教授对象不同,所应采取的方式也应该不同。作为双语教师,我们要首先要考虑到学生的英文水平,接受能力,以此为基础再决定究竟怎样来实施双语。譬如,在我国重点本科院校,学生的英文读写能力普遍要高于一般二本院校,这时我们在课件的处理上,就可以大面积使用英语,只对一些术语或较难得词汇予以标注。但是在二本院校,或学生英文读写能力较有限的学校,我们可以使用英文课件,辅之以汉语课件的方式,课堂讲授也要注意对于重点、难点不妨就用汉语来讲,对于比较容易得地方用英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尝试使用此法,实践证明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三)积极探索双语实验教学

目前许多学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引入实验软件,进行软件模拟,这其中有北京用友公司的国际贸易模拟流程软件等。这些软件本身的流程中,大量的单据都是英语的。如果教师能够善用这些单据,并在模拟流程中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进行询盘、发盘、还盘的交流,也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过程中,还可以有案例讨论,模拟商务谈判等环节鼓励学生用英语来学习。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6

一、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文献资料概述

我国体育行业长期处于计划体制运作之下,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形成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即便体育行业国际贸易实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被提上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唯一一本有专章介绍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的书籍是由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李荣日副教授编写的《体育产业概论》。该书第七章名称即为《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主要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体育产业组织角度看,该书主要介绍了WTO所倡导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奉行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参加多边贸易体制,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我国的体育产业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产业机构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机构、需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依靠国际贸易活动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建议。从产业***策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策、组织***策、布局***策和技术***策的影响。总的来看,本书此部分内容采用了文献综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只是嫁接到体育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之中,言之成理,自成体系。但是其考察重点局限于WTO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二、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

尽管如此,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研究热点分布在以下四个领域。

1.加入WTO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机遇与挑战等)。如刘可夫认为,加入WTO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市场体系发展,有利于扩大体育市场消费,等等。周道平等认为,入世后我国体育产业将面临众多挑战: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策法规滞后,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对现有的体育外贸专业公司形成冲击;对体育出口产品结构形成冲击。上述分析与我国绝大多数幼稚产业面临的问题相似,其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没有新意可言,泛泛而谈没有实质作用。实际上,我国体育产业本身就很不成熟,原来的产业集群大多数也是基于外资或者中外合资的,产业内容大部分是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既无***知识产权也没有资本控制权,完全成为劳动密集的配套行业,其外贸行为显然是一种产业内贸易,甚至很多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成本、逃避税收的工具。至于专业体育外贸公司,除了少数涉及体育类期刊杂志的出口行为外,其他的基本不成型,大部分停留在加工体育装备阶段,价格低、质量次,不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过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如刘明辉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体育用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指出:(1)目前国产体育用品在标准、技术、质量、成本以及规模效益和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加之我国体育用品业起步晚、经营规模分散、市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一大批经得起考验的民族品牌,”入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器材与洋货将会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而取于劣势。(2)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虽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其中大约有50%是属来料加工,40%属一般贸易,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只是凤毛麟角。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值不及国际品牌的1/10。入世后,门槛降低,体育用品的进口量会急剧增加,而民族品牌出口总额则会大幅度下降。(3)入世后部分无开发能力的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4)入世后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国产体育用品的价格优势会很快消失,市场上国产体育用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上述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是正因为我国民族体育品牌不成熟,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所谓冲击说显然比其他封闭行业轻的多。所以机遇应该是多于挑战的:(1)国产品牌在强大的洋货冲击下,将促使其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思路及管理方式,要迅速地按国际标准体系和市场要求,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调整和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条件下的联合和重组,并充分利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迫使一些企业面对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而迅速确定外向型经营观念,主动到境外去开辟新的领域。(3)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更宝贵的学习机会,尽快找出不足,使其积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立足长远的发展规划,振兴民族品牌,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4)有利于规范、净化国内市场。随着洋货的进入,国外市场的监理工作也将在国内启动,国内一些凭”拿来主义”生产产品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对净化、规范国内市场和从另一角度促使国产体育用品升级换代,将起到建设性作用。(5)有利于扩大就业。大量的国外订单进入国内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资源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诸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会大量吸纳我国的剩余劳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体育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中,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实在与大部分研究领域和常规的研究角度相悖。但是研究的深入细致倒是显得鹤立鸡群。这大概与体育院校研究人员对于本职工作更为熟悉和关注而相对地缺乏国际贸易方面知识的缘故。陈宁研究了WTO有关教育服务的规定,认为加入WTO会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中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投资市场逐步放开。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高等院校发展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即:更新办学观念,拓展服务范围,突出办学特色;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大学发展,打造优势学科;强化运动训练体系,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融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国际交流力度,联合国外同类高校办学。上述研究和分析高屋建瓴很有创新意义和宏观指导价值。又如吴美丽等提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指出:加入WTO后,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但是,很多也是现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多一些,但从长远看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加入世贸易组织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它意味着我国要在真正的“自由贸易”的环境中经营、竞争。我国要认识到加入WTO后给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更要充分了解到其带来的挑战,从而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最后提出了***策建议。但是本文对上述观点存在疑问,首先对高校体育产业与加入世贸的关系存在疑问。高校体育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本身最初是依托于专业院校的场地和人才服务优势创办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学校经营管理的附属,即便其收益在高校运做收益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显然不属于主流,而且从目前体制看也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因此,目前讨论高校体育产业与国际贸易和WTO的关系就显得比较牵强。

4.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最为接近国际贸易学研究主体内容的应该是部分专家、学者从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联动作用进行的研究和分析了。这类文章主要运用的还是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如曹可强研究了上海市体育产业如何应对WTO规则促进自身质量的提高,指出:在WTO规则内,上海市体育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上。同时,要执行WTO规则,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小效率不高,因此***府要充分运用WTO“保护幼稚企业”规则妥善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而体育服务业更是有较大差距面临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业处境窘迫,西方职业竞技体育冲击上海体育市场;体育健身娱乐业势单力薄,受到舍宾等泊来健身企业的挑战;体育中介服务业步履维艰,特别是体育经纪人和体育金融保险行业将很可能被国外巨头垄断。据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内,制定体育产业的保护***策;根据体育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实施有所侧重的发展战略;组建体育产业集团,提高体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转变***府职能,完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又如吴声光等研究了如何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我国应该在自贸区实施的体育产业策略:打造中国-东盟体育产业交流平台;从教育开始树立开放的产业观念;抓住建立自贸区的契机,拓展体育旅游市场;加强运动训练的交流与合作。范纯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指出了发展前景: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东盟旅游合作的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契机。上述研究和分析作为目前真正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体育国际贸易探索,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研究展望

除了上述四个研究角度,有关体育国际贸易的研究散见于部分文章的某一部分,如张金桥等研究了体育产业生产要素及要素禀赋评价的基本理论,运用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学说讨论了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相应策略,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因此,未来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从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宝库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补充到体育产业研究中去,促进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研究的深入拓展。未来体育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内容,作为新兴行业,体育外贸的发展方兴未艾,肯定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特别是如何在国际贸易规则下灵活运用付款、租船定舱等术语和方式成为很重要的问题。而理论研究在这些方面目前还是盲点。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体育国际贸易或者国际贸易体育必将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这从国际贸易法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过程中可见一斑。

四、小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不足之处和发展前景。认为,目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深度不够,相关研究者对国际贸易知识特别是国际贸易与体育的关系缺乏了解。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荣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229~268

[2]刘可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5期,P8~12

[3]周道平刘少英张天成:入世对我国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4期,P21~22

[4]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2期, P173~175

[5]陈 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P8~11

[6]吴美丽孔垂辉任保国: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4期, P452~454

[7]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应对WTO规则之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P5~7

[8]吴声光李朝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结合的思考[J].体育学刊 2005年5月 第12卷第3期,P31~33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7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经济增长,不完全信息,国际贸易一、 引言:八十年代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与***策研究

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是建立在先前研究的基础上的,是对先前理论的一种扬弃。因此,在讨论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新发展的时候,有必要先对八十年代以前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的回顾。当然,我们将时间分水岭划定在1980年的做法多少有点武断和随意。

1. 理论研究

193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的著作《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出版,这标志着经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大厦主体基本落成。从二战结束至七十年代末,经典国际贸易理论大厦进入巩固和完善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具有如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

首先,研究的基本假设承接经典理论,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研究依然建立在如下根本假设基础之上: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技术是规模报酬不变的;经济是充分就业的。

其次,研究重点是经典理论的多维化。传统国际贸易都是二维的理论,具体地说,李嘉***模型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一种要素的模型,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是两个国家两种产品两种要素的模型。这些简单的原创性模型分别被多恩布什、费希尔、萨缪尔森(1977)和瓦内克(1968)扩展为多个国家多种产品多种要素的模型。

再次,研究方法的形式化和公理化。在这方面,萨缪尔森做了开创性的工作,他用数学模型将赫克歇尔与俄林的原创性观点进行重新表述,扩展为赫克歇尔-俄林-萨缪尔森模型。这种方法成了后来国际贸易研究的典范。阿罗与德布鲁(1954)证明了竞争性经济一般均衡的存在性,从而进一步推动了贸易理论的数理化和公理化。

2. 经验研究

二战结束以来,国际贸易研究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开始注重对理论的经验验证,即用实际数据验证现有理论假说的有效性。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两个最基本的国际贸易理论,即李嘉***模型与赫克歇尔-俄林-瓦内克模型。McDougall(1951)和Balassa(1963)等人先后用英美两国的部门劳动生产率和出口量数据对李嘉***模型进行经验验证,结果发现,李嘉***模型与实际数据基本吻合,因而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

与李嘉***模型的经验验证相比,HOV模型的验证历程要复杂得多。先是Leontief(1954)用美国战后的投入-产出数据验证HO理论,发现实际贸易模式与理论预测几乎恰好相反,后人称此情形为“列昂惕夫悖论”。“悖论”的揭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至于不同时期均有重要的经济学家相继投身该迷题的破解。Leamer(1980,1984)、Brecher与 Choudri(1982)、Bowen, Leamer与Sveikauskas(1987)、Trefler(1993,1995)、Harrigan (1995,1997)等就是列昂惕夫之后四十年中的代表性研究。虽然经受了如此长期而频繁的研究,但“悖论”依然没有完全解开,因而依然是二十一世纪的研究课题。Davis与Weinstein(2001)便是这一领域的最新代表性成果之一。

二、 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下的国际贸易

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Lancaster(1975,1979)、Spence(1976)、Dixit与Stiglitz(1977)相继将罗宾逊和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数学化,推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在整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国际贸易研究的重点是讨论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贸易模式、贸易所得和贸易***策及其经验问题。本文将围绕新贸易理论、新经济地理学、战略性贸易***策以及对上述理论的经验检验来介绍这个时期的研究内容和特点。

1. 新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理论文献中,新贸易理论是指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等非经典假设下讨论贸易基础、贸易所得和贸易模式的理论和模型。根据对市场结构的不同假设,我们又可以将新贸易理论进一步细分为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垄断模型。

垄断竞争模型。该模型由Krugman(1979,1980,1981)、 Helpman(1981)与Lancater(1980)在上述几位经济学家的工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Krugman与Helpman(1985)中得到完整的概括。该理论模型假设:1)市场结构是垄断竞争;2)生产技术存在内部规模经济;3)产品是非同质的差异化产品:4)不同国家在技术和资源禀赋上是相同的;5)消费者偏好消费的多样化。在此基础上,若两国进行专业化生产并展开贸易的话,两国的消费者将以较低的价格得到更多种类的产品。贸易的结果是,两国不但从总体上看是获益的,而且任何集团都不会因贸易而受损。

寡头垄断模型。这类模型假设市场上存在少数厂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策略性的相互依存关系。垄断竞争理论在国际贸易领域中最著名的应用是相互倾销模型,它是由Brander与Krugman(1983)率先提出来的。但在这个领域并不存在一般化模型。

2. 新经济地理学

这一分支涉及区位理论。俄林(1933)曾强调了区位的重要性。使区位理论与国际贸易理论相结合的早先尝试是由Losch(1954)提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俄林重提话题,并组织了一个研讨会,但并没有真正推动两大领域的结合。到了九十年代,克鲁格曼(1991)又提出这一课题,他将经济地理学界定为“空间的生产区位”,探究那些与其他区位相关的事件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新经济地理学涉及区位优势、产业积聚和路径依赖。这方面的重要模型是克鲁格曼的中心-模型。

3. 战略性贸易***策

战略性贸易***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 )、斯潘塞(B.J.Spencer )、克鲁格曼(P.R.Krugman )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策理论。该理论以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为前提,以产业组织中的市场结构理论和企业竞争理论为分析框架,突破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自由贸易学说,强调***府适度干预贸易对于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的有益作用。战略性贸易***策理论的核心内容有:

(1)“出口补贴论”。

即***府实施出口补贴***策,增强本国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而占领国际市场,分享国际利润。

(2)“战略进口***策”。

战略进口***策又可称为“关税抽取租金论”。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国外垄断厂商的定价高于边际成本,存在着经济租金(即超额垄断利润),进口国等于向国外厂商支付了租金,因此进口国***府可以运用关税抽取国外厂商的超额垄断利润,减少经济租金的外流。

(3)“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论”

假定:①寡头垄断市场。两个企业,一个国内企业,一个国外企业;两企业生产同一产品,产品相互替代,但不完全替代;国内外市场分割,两企业相互向对方市场渗透,并在第三国市场上竞争。②存在规模经济。在此基础上克鲁格曼指出,如果本国***府对外国垄断厂商进入本国市场设置阻碍,本国厂商在本国市场上获得特权地位,将销售更多的产品,产量增加;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成本下降,进而市场进一步扩大。相反,国外厂商:销售减少――产量缩减――成本上升――市场缩小。这一过程将持续到一个新的多元市场均衡为止。随着本国厂商成本下降和国外厂商成本的上升,一旦本国厂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便可达到促进出口的目的。这就是“进口保护和出口促进机制”。

三、 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

在以索洛为代表的新古典增长理论中,平衡增长路径是外生的,即稳定状态依存于劳动和技术进步增长率等外生因素。在六十年代以后,经济增长理论随着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成熟而一度归于沉寂。但是,到了八十年代,P. Romer (1986)和Lucas (1988)等人的研究使经济增长理论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这一时期的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的内生性和资本边际报酬的递增性质,被称为内生增长理论或新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的新突破在国际贸易领域同样得到了反映。新增长理论家认为,知识和技术的溢出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国际贸易又是技术外溢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以Grossman和Helpman (1991)为代表的一批贸易理论家在收益递增和规模经济条件下讨论了贸易与增长的内在关系,将贸易理论研究的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他们认为,贸易对于一个国家内部的产品创新具有广泛的积极影响;在所有商品(包括知识)都是自由贸易的情况下,贸易将提高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和国民福利水平;但是,在只有部分商品自由贸易且知识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贸易对经济增长和国民福利的影响可能没有那么乐观。总之,在一定条件下,贸易影响知识流动、外溢和创新,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贸易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整个就是年代上半期的研究热点。

四、 贸易***策的***治经济学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半期,国际贸易领域的研究热点转向了贸易***策的***治经济学分析。该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就像产品价格决定于市场供求一样,各项贸易***策也是决定于对***策的供给与需求,利益集团可以通过影响贸易***策的供求来左右***府的贸易***策取向。这个领域的代表性模型有:Mayer(1984)的中位投票人模型与Grossman和Helpman(1994,1995,2002,2003)的保护待售模型。

中位投票人型假设***府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任何一个******只有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才能执***,因此,***府在选择任何贸易***策时必须考虑如何得到多数选民的支持。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选民的支持,******应尽可能地选择接近中位选民所支持的***策。

保护待售模型认为,在民主的国家里,贸易***策的制定受各种利益集团的影响。每个******都代表了一些特殊利益集团的利益,而这些利益集团也在竞选中支持考虑他们利益的******。由于多数*********策的目标是连选连任,因而对那些帮助其当选的或连任的利益集团,***府会极力地加以保护。

五、 企业组织、不完全信息与国际贸易

自从人类进入新千年以来,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又出现了新的动向,贸易理论家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贸易的微观机制。这种研究思路起因于传统贸易理论的一个致命缺陷:在传统贸易理论中,厂商是一个“黑匣子”,它仅仅代表一种生产函数、一种技术关系。也就是说,正如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那样,在传统贸易理论中是没有企业理论的。但是,在现实的贸易活动中,从事贸易活动的主体恰好是各种企业或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因此,如果要真正理解贸易模式和贸易所得这些基本问题的话,就必须打开厂商这个“黑匣子”。正是在此背景下,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考察跨国公司和不完全信息在全球贸易中的作用,其代表人物有Markusen和Rauch等人。

这个理论分枝的所关心的核心问题是跨国公司是否应该将外国工厂内部化。Perry(1989)等人列举了以下一些决定因素:技术外部性、交易成本、市场势力、以及不完全信息。Rauch和Trindade(2003)等人进一步讨论了信息不完全条件下不同国家的贸易伙伴的配对问题。

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方向和趋向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六、 结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发展历程是对以往国际贸易研究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整个八十年代是新贸易理论研究欣欣向荣年代,而九十年代上半期,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领域是在新增长理论框架下讨论贸易及其***策问题。这些研究都是对传统贸易理论提倡的规模报酬不变和市场完全竞争假设的突破。到了九十年代下半期,贸易理论的研究重点转向了对贸易***策的***治经济学分析。进入新千年以来,经济学家们开始日益关注跨国公司和信息等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Rudiger Dornbush, Stanley Fischer, and Paul Samuelson. 1977. “Comparative Advantage, Trade and Payments in A Ricardian Model With A Continuum Of Goods.” AER 67(Dec. 1977).

[2]Leamer, E. 1980. The Leontief Paradox, Reconsidered. JPE 88: 495-503.

[3]Brecher, R. and Choudri, E. 1982. The Leontief Paradox, Continued. JPE 90: 820-823.

[4]Leamer, E. 1984. Sourc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MIT Press.

[5]Bowen, H., E. Leamer, and L. Sveikauskas. 1987. Multicountry, Multifactor Tests of the Factor Abundance Theory. AER: 791-809.

[6]Trefler, D. 1993. International Factor Price Differences: Leontief Was Right! JPE 101: 961-987.

[7]Harrigan, J. 1995. Factor Endowments and the International Location of Production: Econometric Evidence for the OECD, 1970-1985. JIE: 123-141.

[8]Trefler, D. 1995. The Case of the Missing Trade and Other HOV Mysteries. AER 85: 1029-1046.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8

关键词 “热钱”流入;贸易顺差;操作机制;负面影响;对策建议

[中***分类号] F831.7;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2-0068-05

“热钱”(Hot Money)又称为国际游资,是指“在固定汇率制度下,资金持有者或者出于对货币预期贬值(或升值)的投机心理,或者受国际利率差收益明显高于外汇风险的刺激,在国际上掀起大规模的短期资本流动,这类移动的短期资本通常被称为国际游资。”①频繁的、大规模的“热钱”流动被普遍认为是金融稳定的威胁,各国***府不得不高度关注。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前提下,国际游资的流动十分便利,但在资本项目受到管制的发展中国家,“热钱”的流动渠道和规模受到限制,短期逐利资本往往只能通过变相的方式流入,如在经常项目下以虚假贸易形式或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下以虚假FDI的方式流入。

2005年以来,我国贸易顺差迅猛增加并持续保持高位,许多学者对贸易项目下 “热钱” 流入的可能性、规模、渠道、影响和对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李东平,2008;姚枝仲,2008;张明、徐以升,2008;苏剑、童立,2011;李溯婉、孙红娟,2013;万光彩、刘莉,2009)。2013年1月~4月,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我国贸易顺差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尤其是对中国香港地区的出口呈现突发性增长态势,贸易顺差的“非正常”激增再次引起高度关注。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13年5月6日出台了《关于加强外汇资金流入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反映了我国加强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监管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精确把握“热钱”流入的动机、机制和负面影响,才能实施有效的措施进行应对。

一、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经济动机

在趋利避险的原则下,“热钱”的跨境流动属于金融市场上“正常”的资金运转。作为逐利资本,“热钱”流入的根本动机必定是获取丰厚的利润回报。但在不同的制度条件和市场环境下,“热钱”所依赖的盈利方式存在很大差别,因而应该从更***观的角度来考察“热钱”流入我国境内的经济动机。由于境内外资产价格差异巨大、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和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以短期内转型,“热钱”通过贸易项目流入能够获取高额的收益,可以从“热钱”入境之后获利方式的角度来考察其动机,从而为监管和应对“热钱”流入奠定微观基础。根据“热钱”的实际运作,总结了经常项目下“热钱”流入的动机主要如下。

1. 骗取税收减免或优惠

2008年下半年以来,在稳定外贸增长、调整贸易结构、促进贸易平衡、优化空间布局的指导思想下,***和国家税务总局多次下达通知上调出口退税率,出口退税的综合平均退税率达到12.9%。尽管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被取消和调低,但总体上我国出口退税规模越来越大、覆盖范围越来越广、退税企业数量不断增加。②与此同时,出口退税配套的相关***策改革也简化了相关手续,更多企业享受“免、抵、退”的出口税收优惠。

根据***公布的数据,2010~2012年我国出口退税金额分别达到7 327.31亿、9 205亿和10 429亿,比上年分别增长13%、25.6%和13.3%。2013年第一季度累计出口退税2 537亿元,2013年4月出口退税继续保持872亿元的高位。③高额的出口退税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有可能被出口企业视为一种变相的出口补贴***策,从而鼓励部分企业投机取巧、骗取出口退税。考虑到我国出口退税***策的逐步调整和完善,当前贸易顺差激增不能全部归结为“出口骗税”的行为所致,应该还存在其它的重要动机。

2. 搬运“热钱”入境套利

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跨境套利是国际游资常见的操作手法。只要资本可以自由流动,在不同市场上的金融工具或资产的收益水平经过汇率调整之后仍然存在明显的差异的前提下,“热钱”必然会跨境流动套利。当前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热钱”入境套利只能通过“地下金融”、经常项目或长期资本等渠道进入,已经实现自由兑换的贸易项目可能成为“热钱”流入套利的途径之一。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与境外金融市场资产收益率差别较大,中国内地目前是一个颇有投资价值的洼地,“热钱”流入套利的动机非常强烈。相比于获取税收减免的优惠,贸易项目下 “热钱” 流入套利的操作空间更大、风险更小,套利是“热钱”流入最为重要的动机。

从套利的方式来看,“热钱”进入我国套利的经济动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高利息收人。当前中国香港地区等境外金融市场的贷款利率低于我国内地人民币的定期存款利率,如果考虑银行等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率和民间信贷市场的高风险溢价,境内外利差收入更加可观。第二,“热钱”流入股票市场获得股票溢价收人。尽管与欧美股市相比,我国股票二级市场的表现并不出色,但“热钱”可以通过流入初级市场、参与增资扩股等方式获取高额回报。第三,“热钱”流入房地产市场获取房地产溢价收人。我国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长期持续快速上涨,足以为“热钱”带来可接受的利润率水平。第四,获取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收益。在国内改革需要和国际压力的推动之下,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热钱”入境之后只需蛰伏在无风险的资产上静待人民币升值即可获取可观的汇兑收益。④

二、贸易项目下“热钱”入境的流程与操作方式

“热钱”进入的渠道可以概括为经常项目、资本项目与地下钱庄三类,但我国资本项目管制相对严格,“热钱”只能以长期资本形式变相流入,规避监管的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热钱”以地下钱庄渠道流入的风险则较大。相比之下,我国经常项目早已实现自由兑换,数额巨大且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的贸易顺差能够容纳大规模的“热钱”,“热钱”流入操作更加方便,风险也更小。不管是以骗取税收减免为主要动机还是以投资套利为主要动机,贸易项目下 “热钱”流入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手法都相当简便有效。

1. 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基本流程

贸易项目“热钱”流入较为隐蔽,最关键步骤为“虚构贸易、资金流入和投资套利”等三个环节(见***1)。“热钱”流入的首要步骤是虚构贸易,境内出口企业在境外成立分支机构(子公司或分公司)或寻找境外关联企业等合作方,双方通过各种方式虚构进出口贸易合同,获取商品出口的相关单据。如果仅仅以骗取出口退税为动机,境内企业可以持出口单据申报退税达到目的,但更多企业会瞄准投资套利,还需要继续后续的流程。第二步是以出口结汇的形式,并可结合银行的出口信贷业务,将“热钱”通过金融机构的合法渠道转移入境。我国经常项目下的可自由兑换,以及金融机构便利的贸易融资和结售汇服务,为“热钱”流入提供了便利的通道。第三步即投资套利,“热钱”可以流入信贷市场、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投资获利,还可以静待人民币升值的汇兑收益。一旦“热钱”实现了预期的套利目标或为了规避风险,就会通过多种隐性渠道迅速撤出。

2. “热钱”流入的操作手法

“热钱”流入操作手法的隐蔽性主要体现在“虚构贸易、资金流入和投资套利”三个关键步骤上。在虚构贸易环节,常用的操作方法有签订虚假贸易合同、出口企业预收货款和转移定价等方式。虚假贸易和预收货款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虚假的进出口贸易合同转入外汇资金,转移定价则可人为地增加出口、提高外汇收入,从而将大量国际“热钱”引入境内。由于我国进出口商品和企业类别繁多,监管部门主要针对单证进行审核,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方式的可操作性极强,而且承担的法律责任较小。在内地向香港地区的虚假出口中,“热钱”流入所涉及的物流成本较低,出口企业将货物发送到香港地区之后,又能以较低甚至零关税重新进口,出口骗税和转入“热钱”的动机很容易实现。有些企业利用监管漏洞可以在保税区完成进出口核销,甚至不需要货物出入境流动,仅仅在保税区“出口仓”与“进口仓”之间转移货物就能实现虚假贸易,从而操作“热钱”入境。

在资金流入环节,贸易项目下的“热钱”主要通过贸易结算的方式流入。只要能够成功地构造虚假贸易,企业就可以通过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贸易结售汇、货币兑换和资金调拨业务,“热钱”从而堂而皇之地从贸易项目下流入。外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利用便捷的网络优势开展“内保外贷”或“内存外贷”等业务,境内企业向境内银行出具信用凭证等担保契约,或在银行存入一定金额的资金后,其境外子公司就可以从境外银行获得外汇融资,然后汇兑入境。由此可见,只要能虚构出口贸易交易,“热钱”的流入就会相当顺利。

在投资套利环节,“热钱”不但能够潜伏在无风险资产上获得境内存款利率高于境外贷款利率的利差收益,而且能流入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实现风险溢价,套利期满还能享受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从理论上来讲,如果一国金融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密切接轨,大规模“热钱”的套利将缩小其与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收益,经过汇率调整的各种金融工具的收益水平将趋于一致。但由于境内外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差异,利率平价机制在我国现实中并未发生作用。与此相反,由于境内利率高于境外利率和人民币升值预期,“热钱”既能获得投资收益,又能获取人民币升值收益。“热钱”只需要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套利之后按照“热钱”流入相反的操作流程安全撤离即可达到目的。

三、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负面影响

发展中国家的实践表明,尽管“热钱”流入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金融体系安全、资产价格、物价水平、宏观***策、币值稳定等方面可以发挥一定的正面效应,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高。通过贸易项目流入我国境内的“热钱”对经济必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会通过经济变量之间的内在联系传递和扩大其影响范围(见***2)。

从内部经济运行的角度来看,“热钱”流入我国导致外汇占款过大,加剧了国内的流动性过剩,助推了资产泡沫和物价水平。“热钱”流入既会通过对各类资产的需求直接影响资产价格,又会通过增加流动性间接推高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而资产价格和物价水平的扭曲又传递出错误的价格信号,不但会引起资源配置不当,而且会扩大收入分配失衡和社会矛盾。在此情况下,***府要被动地调整宏观经济***策应对各种负面影响。此外,贸易项目下的“热钱”流入还可能会干扰决策者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而出台不合时宜的经济***策,或者使***府陷入三难选择之中,降低相关经济***策的效力。

从对外经济关系的角度而言,贸易项目下的“热钱”流入不但会干扰对外贸易、加剧贸易摩擦,而且会影响人民币稳定和增大金融动荡的风险。一方面,通过运作“热钱”流动即可获得高额回报的预期会吸引更多出口企业、中介机构转向从事“热钱”套利,相关的寻租活动将导致贸易资源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热钱”流入所造成的虚假贸易顺差有可能招致贸易伙伴的不满,加剧贸易摩擦。而且,“热钱”大规模流入会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套利撤离时又将对人民币汇率形成反向冲击,甚至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引发资本外逃和金融危机。

四、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管理的思路与对策

虽然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动机各异,而且也能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但“热钱”大规模无序流入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频繁发生的金融危机表明,大规模“热钱”流动可能造成巨大的危害。针对我国贸易项目下“热钱”流入的负面影响,我国***府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有力的应对措施。

1. 建立有力的监管体系,严控 “热钱”流动渠道

在资本项目管制的条件下,“热钱”通过虚假贸易行为从贸易项目下流入,反映出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监管体系存在一定的不足,因而必须注重从源头上加大对“热钱”的监管和抑制。对贸易项目下 “热钱” 流入的监管必须从多方面同步进行,首先应该从“热钱”的流入机制与途径着手,重视对可疑贸易业务的调查,加强对贸易业务中的关联交易和价格转移行为的监管,严控企业的虚假贸易行为。这个环节主要以出口企业和金融机构等微观主体为监管对象,既要根据历史情况和经济环境对进出口企业进行稽查,又要对商业银行的结售汇业务进行监管,从而防止虚假出口骗税和转移“热钱”入境。

鉴于我国贸易规模庞大,不可能对所有的贸易逐项进行严格监管,因此还应同时从资金流动的环节加强对贸易项目下“热钱”的监管。在资金流入环节,对于巨额贸易收益账户,应该对其资金流向进行跟踪,发现可疑状况之后再对其贸易交易进行复查,严厉制裁虚假贸易行为。在资金流出环节,建立防范流出的预案,加强对资本外逃的研究,防止资金流向在短期内出现大规模逆转而引发国际收支困难和金融风险。“热钱”套利之后必然要流出,如果对资本流出进行有效监管,将增加“热钱”流出的成本和不确定性,从而削弱其流入动机。

2. 实施市场化改革措施,减弱“热钱”流入动机

逐利资本在跨境金融市场上流动以追求利益为终极目标,符合国际游资的运动规律。因此,应对“热钱”流入不但要以完善的监管体系“堵住”其流入,更要以改革的措施进行“疏导”,减弱“热钱”流入的动机。针对“热钱”流入我国的主要动机是追逐境内外存贷款利差收益和人民币升值收益的特点,必须加快汇率制度改革和利率形成机制改革,同时加强财税调整和法律监管,扼制过度金融投机。

汇率制度的改革不但要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加汇率波动的空间和弹性,消除“热钱”对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增加国际游资的交易成本;而且要推进结售汇制度改革和国际储备管理体制改革,谨慎稳健地进行资本账户开放,以促进和维持人民币的预期汇率回归到正常范围。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方向是在维持金融稳定的前提下进一步完善基准市场利率体系,放宽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浮动区间,清理银行提供的高收益理财产品,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市场化利率机制改革不但要与国内金融体系结构调整相结合,而且要促进境内外金融市场的相互联系,发挥利率平价机制的作用,运用人民币远期汇率调整境内外利差收益,从而减弱“热钱”流入的动机。

3. 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应对“热钱”流动冲击

贸易项目下“热钱”大量流入,是我国经济长期内外失衡的基本反映和表现。因此,从长远来看要通过发展的举措来改善经济基本面,从而应对“热钱”流动的冲击。我国实体经济转型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经济增长转到依靠消费、投资和出口三架马车来协调带动经济增长。从对外经济联系来讲,必须推动外贸结构转型升级、扩大进口、减少国际收支顺差和引导国内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而调整外汇供需、减弱人民币升值预期;从内部而言,必须改善收人分配、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就业、抑制资产价格泡沫,从而稳定经济增长、提高应对外部风险的能力。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创新加剧了内外均衡的冲突,国际金融理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原因、机制、影响和危机预测的研究仍然有待提高。因此,我国经济转型的不确定性和宏观调控的难度非常大,各级***府必须提高对经济形势的认知能力和决策水平,创造一个具有内生增长动力的经济体系,努力实现内外经济基本均衡,增强应对“热钱”流动冲击的能力。

[注 释]

① 转引自约翰・伊特韦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第二卷E-J),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第724页。

② 自2008 年8 月至2009 年6 月,我国先后7 次上调出口退税率,2010年7月取消了部分高能耗、高污染和粮食类商品的出口退税。从整体上来说,出口退税的制度不断健全、手续不断简化,出口退税的水平有所提高。

③ 以上出口退税数据均根据***网站整理得来,http:///zhengwuxinxi/caizhengshuju/。

④ 当前文献主要将“热钱”流入我国的动机归纳为套利,但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邓永亮(2010)认为流入我国的“热钱”主要是流入了房地产市场而不是股市。石艾馨,萧琛(2011)的实证分析表明,国际短期资本流入中国的主要动因首先在于谋取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增值收益,其次是为搏取人民币升值的利益,但没有发现赚取国内外“利差”的动机。还有学者研究了“热钱”流入与我国股价的关系(张谊浩和沈晓华,2008),以及与房地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刘莉亚,2008;赵文胜等,2011),从侧面论证了“热钱”流入的动机。本文主要针对当前贸易项目下的“热钱”流入,将其动机概括为骗取税收减免和套利两类。

[参考文献]

[1] 邓永亮.“热钱”对我国资产价格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0(4):20-28.

[2] 黎友焕,王 凯.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财经科学,2011(3):34-40.

[3] 李东平.近年中国贸易顺差虚假贸易程度及其对货币***策的影响分析[J].国际经济评论,2008(5-6):21-28.

[4] 李溯婉,孙红娟.80次“出口”如何套取海量热钱[N].第一财经日报,2013-05-10.

[5] 刘莉亚. 境外“热钱”是否推动了股市、房市的上涨? ――来自中国市场的证据[J]. 金融研究, 2008(10):48-70.

[6] 石艾馨,萧琛.1991~2010年热钱流入中国的动因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1(8):47-53.

[7] 苏剑,童立.近年来我国热钱流入规模的估算[J].经济学动态,2011(11):53-59.

[8] 唐旭,梁猛.中国贸易顺差中是否有热钱,有多少?[J].金融研究,2007(9):1-18.

[9] 万光彩,刘莉.中国的“热钱”规模究竟有多大――基于热钱流出渠道的估算[J].世界经济研究,2009(6):31-37.

[10] 姚枝仲.真实贸易顺差, 还是热钱?[J].国际经济评论,2008(7-8):28-31.

[11] 张明,徐以升.全口径测算中国当前的热钱规模[J].当代亚太,2008(4):126-142.

[12] 张谊浩,沈晓华.人民币升值、股价上涨和热钱流人关系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8(11):87-98.

[13] 赵文胜,张屹山,赵杨.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与房价的关系――基于趋势性和波动性的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11(1):15-26.

Hot Money Inflows and Trade Surplus: Methods and Countermeasures

Zhao Ping,Wang Yuhua

(Business School, Shantou University, Shantou 515063, China)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9

[关键词]复杂网络;国际煤炭贸易;研究评述

[中***分类号]F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2-0072-03

1前言

目前,与能源相关的问题是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热门课题,这方面的论文和专著较多,不仅包括能源安全、能源安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而且还包括能源国际贸易等。在中国知网上查阅煤炭国际贸易方面的文章,基本上集中在讨论近年来我国的煤炭进出口变化、我国煤炭出口的竞争力、世界煤炭国际贸易格局及其变化趋势、全球煤炭供需格局。国内一些专著则从世界全局范围内分析主要煤炭资源区域(或国家)的煤炭资源禀赋、能源***策、贸易潜力、地缘***治等特点,探讨我国与其进行国际贸易的潜力和方式。综合各个学者的研究成果,国内对于煤炭的国际贸易中缺乏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研究。

科学根植在理论基础之上,理论是对经验现象或事实的科学解说和系统解释。复杂网络作为一门新兴科学,是对存在的网络现象及其复杂性进行解释的学科。倘若以国家为节点,国家和国家的进出口煤炭贸易作为变量,就可以构建一个关于国际煤炭贸易的复杂网络。而运用复杂网络的理论研究方法,就可以探究在变化无常的煤炭贸易活动背后国际煤炭贸易中存在的捉摸不定的秩序,并且能够研究国际煤炭贸易这个复杂网络中其网络演化、涌现、自组织、自适应、自相适、自相似的各种网络特征。综合和了解此贸易网络的特征,对于帮助各个国家在煤炭贸易弈,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当今,就研究国内能源的研究而言,复杂网络的运用还相对较为有限。复杂网络的理论工具,在能源贸易的领域内更多地被用来研究国际间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虽然煤炭在能源种类中算是比较传统的类型,但是基于复杂网络的理论来研究的成果还相对较少,因而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2复杂网络研究

2.1复杂网络概述

由于煤炭市场是能源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国际能源贸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煤炭市场并非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但是煤炭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存在诸多复杂性特征和复杂现象。煤炭市场相关的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借助系统科学和复杂性理论方法。为此,有必要简单阐述系统科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主流观点等基本理论。

系统科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的阶段,分别是:20世纪40~60年代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到系统工程,即经典系统科学理论;70年代从耗散结构、突变论、混沌、分形、超循环理论到非线性科学;80年代从复杂性、复杂系统到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李士勇和田新华,2006)。

复杂性是非线性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非线性科学为认识复杂现象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非线性系统中,系统参数的微小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系统输出发生巨大变化甚至突变。这样的特征被称为非线性系统的相干性,它表明事物的相互作用不是单方面的简单关系,而更多地表现为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依存的非线性关系,这是非线性的实质(张跃***,2008)。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对非线性科学研究的深入,世界上兴起了对复杂现象、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研究热潮。美国圣塔菲研究所(SFI)成为世界研究复杂性科学的发祥地和研究中心。迄今为止,尽管对复杂性和复杂系统尚未形成完整的科学定义,但并未妨碍人们对复杂性和复杂系统的探索,目前已经形成了几个典型的学派。例如,欧洲学派侧重于从能量、结构和自组织角度研究复杂系统;美国学派侧重于从秩序和规则演化、进化的角度复杂适应系统;而以钱学森、于景元和戴汝为等为代表的中国学派侧重于从系统整体论和还原论相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的角度研究开放复杂系统(钱学森等,1990;钱学森,1991;戴汝为,1991;戴汝为,1998;戴汝为和李耀东,2005;卢明森,2005)。复杂性科学是21世纪的科学。

2.2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及特点

复杂性科学不是哪一门具体科学的前沿,而是整个科学的前沿,其主要特点有三个方面。

(1) 研究对象是复杂系统。

(2) 研究方法是定性判断和定量计算相结合,微观分析和宏观综合相结合,还原论和整体论相结合,科学推理与哲学思辨相结合。

(3) 研究深度不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描述,而着重于揭示客观事物构成的原因、发展历程极其复杂机理,并力***尽可能准确地预测其未来的发展(李士勇和田新华,2006)。

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体系是复杂性科学界第一个明确提出的研究系统复杂性的方***,是我国科学家对发展复杂性科学的重大贡献。

利用综合集成研讨体系求解复杂问题的大致步骤如下(戴汝为和李耀东,2005):

(1) 明确问题和任务;

(2) 搜集大量文献资料,认真了解情况,咨询专家意见;

(3) 通过研讨,结合专家经验,对问题形成初步认识;

(4) 依靠专家经验和形象思维,在问题求解知识的帮助下,提出对复杂问题结构的分析方案;

(5) 根据复杂问题结构的特点,结合领域知识和前人经验,把问题分析逐步或者逐级定量化;

(6) 在定量化或半定量化的基础上,建立问题的局部模型或全局模型;

(7) 在局部模型和全局模型得到专家认可后,讨论如何合成这些模型以生成系统模型;

(8) 系统模型建立后,通过建立计算机测算和专家评价,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如果专家群体对模型不满意,则需要重复(3)~(8),或者其中某几个步骤,直到专家基本满意,建模过程才能结束。

2.3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能源贸易研究

国内学者针对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能源贸易方面进行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且主要集中于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类型。

程淑佳、王肇钧(2011):依据世界原油贸易数据,以复杂网络理论为基础,结合地理学的区域分析方法,勾勒出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并比较了区域间节点、出、入度及权重值的差异。利用熵值分析了网络的均质性,并对世界原油贸易空间结构进行了模拟。刘潇(2011)针对国际贸易本身进行了有关复杂动态元网络模型的建模和应用研究。他首先将Carley的元网络模型扩充为复杂元网络模型,并应用于国际贸易网络微观建模,提出国际贸易复杂元网络模型;然后结合整体网络时间动态性和网络要素动态性提出国际贸易复杂动态元网络模型框架。杨鑫、安海忠、高湘昀(2011)应用复杂网络方法,构建了以93 个国家为节点、以国家或地区间的天然气贸易流动方向为边的复杂网络,分析了2010 年国际天然气贸易关系的无权和加权复杂网络结构特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天然气贸易关系分布具有幂律性和群簇性,较大的贸易量会弥补群簇间贸易结构的松散性;贸易量与贸易关系数量基本呈正比例关系,但全球贸易集团的出现与其贸易量的关系不大。研究结果旨在为我国的天然气贸易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这些学者的相关工作,为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煤炭贸易研究提供了线索和依据,而煤炭作为能源的一个种类,也可以借鉴其他能源进行相关的研究活动。

3国际煤炭贸易研究

近几年,世界煤炭生产、消费和贸易呈增长态势,发电用煤需求也急剧增长,煤炭生产的国际化和海运成本的下降,也加速了煤炭国际贸易的发展。

近二十年里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有显著变化。20 世纪90年代初到2000年,中国煤炭贸易以出口为主。煤炭进口量仅为出口量的4%左右。从2002 年开始,中国煤炭进口量快速增长,年进口量超过1000 万吨。2005 年煤炭进口量增长至出口量的3%,2007 年煤炭进出口量已经接近持平。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09 年中国累计进口煤1.26 亿吨,比上年增长211.9%;出口煤2240 万吨,下降50.7%;全年净进口1.03 亿吨。中国第一次成为煤炭净进口国,煤炭对外依存度约3%。

在进出口贸易结构的研究方面,房颖(2011)研究了中国煤炭资源的储存状况,中国煤炭进出口的变化历程,并详细分析了中国煤炭进出口变化的原因和影响。预测了近几年的走势,并根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其次,在国际煤炭贸易格局方面,张同功(2009)通过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煤炭行业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同时展望煤炭市场的国际贸易格局的可能变化;指出我国***府和煤炭企业必须认清形势,积极应对,***府应该为煤炭企业应对金融危机提供***策支持,企业应该做好安全工作,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加强创新与管理,相互协作和多元化经营,提高综合竞争力。

此外,对于世界煤炭贸易形势方面,石砺(2009)研究了国际煤炭市场波动。2008 年秋季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国际煤炭市场。他利用最新的统计资料,阐述了近年国际煤炭市场的总体发展状况以及动力煤、炼焦煤和焦炭的国际贸易情况以及相关的价格变化情况,并简述了国际煤炭贸易海运市场的情况。

4结论

虽然国内学者的一些论文及专著中的部分内容或章节涉及了当前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竞争与贸易关系,但是,缺乏运用国际关系理论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度研究。具体而言,国内的研究存在着理论的局限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中国与其他消费国家之间进行煤炭贸易的表面现象进行描述,如中外煤炭贸易的某些具体内容或者说是煤炭贸易的具体领域,缺乏运用相关的国际关系理论来客观深入剖析中国与其他能源消费国家之间的贸易互动,也缺乏对中国与其他能源消费大国之间如何实现煤炭贸易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2008年煤炭市场回顾及2009年展望[EB/OL].http:///.

[2]吴丽壹.2009年全球煤炭贸易格局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中国煤炭,2009(2).

[3]2009年1-7月我国煤出口量价齐跌,累计净进口量接近5000万吨[EB/OL].http://.

[4]王丽.提高煤炭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探讨[J].煤矿现代化,2009(3).

[5]李金克,等.我国煤炭贸易国际竞争优势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8(1):21-23.

[6]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当前中国煤炭经济运行态势分析[J].中国煤炭,2009(2):5-7.

[7]安海忠,仲冰,傅雷,等.国内外资源环境管理领域研究方向分析[J].资源与产业,2011,13(2):27-30

[8]高湘昀,安海忠,刘红红,等.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动性的复杂网络拓扑性质[J].物理学报,2011,60(6).

[9]孙绍成.全球性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煤炭经济与进出口形势分析[J].中国经贸,2009(4):21.

[10]陈彦.中国煤炭进出口贸易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0(2):53.

[11]陈实.产煤大国为何进口煤炭[N].燃料快报,2003(2):32.

[12]郝瑞明.我国煤炭供需矛盾的影响因素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6(7):159.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篇10

国贸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意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应切实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并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新时代赋予了高校教育工作者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光荣使命,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国家整体创新能量的储备。但是。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环境下,本科生的创新思维相对较弱。科研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国贸专业培养的重点已从传统的实务操作能力转变为对外开放的战略分析。因此,在对国贸专业本科生的教学上,培养其科研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国际服务贸易》不仅是国贸专业的基础型课程。而且属于可研究型课程。通过优化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激发国贸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兴趣,不但能深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还能培养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目前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科研现状

科研兴趣的缺失。从20世纪9。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能力目标的提出。我国大部分高校开始借鉴国外创新研究的经验。逐一推出了本科生科研训练的计划。然而对于大部分国贸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安逸的校园生活导致他们不愿意去思考有关科研课题,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磨灭了其勤于思考的热情。由于缺乏对科研创新的兴趣。绝大多数学生在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时,往往不知如何下手。学生们任意搜寻一两篇论文,草草写完,敷衍了事,造成了严重的抄袭现象。这不但影响了国贸专业毕业论文的质量。而且学生进入社会后,所导致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不足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科研意识的缺乏。经过调查可知。当前大多数国贸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活动仅限于各种科技兴趣小组或社团,严重缺乏科研意识。具体来说,在学术文献的阅读上,欠缺归纳、整理、精炼要点的能力;在科研课题的选定上。缺少自主性、前沿性、创新性;在科研报告的撰写上,基础知识掌握不充分、写作思路不清晰、内容总结不完善。究其原因,一方面,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会影响其参与意愿;另一方面,国贸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思考、推理论证、理论应用能力的训练,未将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

科研考核的欠缺。目前,世界上的一流大学都越来越注重对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也逐渐成为了本科生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本科生的科研成果会作为其综合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国大部分高校未将本科生的科研活动纳入课程成绩的考评、未建立科研学分制度、未制定具体标准。从调查结果可知,当前我国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课程成绩主要以平时出勤率和期末考试得分来衡量,基本未考虑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基于国贸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教学改革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国际服务贸易)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若只是教师单方面的灌输知识。那么学生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在对国贸专业本科生授课时。应创新课堂教学方式。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己的教学活动,增强与学生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创造欲望。另外,由于《国际服务贸易》的课程结构涉及了《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WTO概论》、《服务经济学》等课程的有关知识。因此,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创新特点。引导本专业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壁垒,力求使学生在已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维,激发研究兴趣。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国际贸易热点论文10篇

学习

国际贸易流程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流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流程比较特殊的流程论文,电商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学习

银行工作汇报

阅读(89)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工作汇报,内容包括银行工作总结模板合集7篇,银行涉案账户工作汇报。2.加强目标引导。对各银行机构20****年信贷投入情况进行了统计核实,报请市***府落实奖励兑现***策。根据地方经济发展要求以及金融业发展状况,测算提出20

学习

调查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调查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的范文,调查论文标准模板范文大全。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人、林业技术专业51人、园林工程专业55人、木材加

学习

新型国际关系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新型国际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论文3000字,中国倡导新型国际关系论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团结稳定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营造和平国际环境以便顺利实现中国梦至

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小论文范文,英语教学论文10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

学习

商务英语写作格式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商务英语写作格式10篇,内容包括商务英语订单函格式,商务英语报盘信格式范文。1商务英语写作的本质要求与传统英语写作不同,商务英语写作更加具有专业化、规范化。传统的英语写作只是要求作者明确地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概

学习

英语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英语专业论文,英语研究生论文200字。一、词块的界定及分类根据心理语言学和构式语法,语言使用者通过短时记忆一次只能记忆5-9个信息单位,但人们可以将单个的信息进行组合,成为更大的意义单位

学习

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贸易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贸易专业硕士毕业论文经典案例,国际经济与贸易论文。1.2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SCI、Proquest、PubMed和Ovid等数据库,浏览两国卫生、经济贸易部门以及相关协会,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贸易组织(WTO)、世

学习

电子信息专业论文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信息专业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信息类专业论文2000字,电子信息论文怎么写。2校企联合生产实习新模式探索目前有些企业成立了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其按照生产实习的本质要求,严格从看、学、做三个环节组织教学,为高校解决生产

学习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信息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电子信息论文怎么写,电子信息技术论文2000字。1.2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的“863”计划,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但也因为产业界限模糊,使

学习

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金融贸易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金融毕业论文2000字,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论文题目。2.信息溢出。通过商业活动,产生了贸易联系;贸易联系加强了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也反过来刺激出更大的将金融资本的流动。相反的因

学习

英语综合实践论文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综合实践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教学实践论文题目大全,大学综合英语课程论文范文。2011年6月8日,***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本次课程改革所表现出来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改变课程结

学习

企业产品质量论文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产品质量论文10篇,内容包括产品质量论文范文大全,有关企业产品质量的征文。本文就论文选题的理论依据及现实依据进行说明。第一节是对经典贸易理论及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的综述,交代论文选题目的理论背景,阐述选题的理论意

学习

国际贸易方面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方面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关于国际贸易方面的论文,国际贸易专业论文选题。1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提倡使用较低的能耗作为社会发展和人类活动的支撑,其经济发展特征表现为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其实质在于提升能源的利用

学习

国际贸易流程论文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国际贸易流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贸易流程比较特殊的流程论文,电商国际贸易论文题目。

学习

调查毕业论文模板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调查毕业论文模板,内容包括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的范文,调查论文标准模板范文大全。在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中选择人力资源管理专业42人、林业技术专业51人、园林工程专业55人、木材加

学习

新型国际关系论文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新型国际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新时代新型国际关系论文3000字,中国倡导新型国际关系论文。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团结稳定的国内环境,也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对营造和平国际环境以便顺利实现中国梦至

学习

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标准论文10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小论文范文,英语教学论文10篇。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

学习

英语研究生论文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研究生论文10篇,内容包括研究生英语专业论文,英语研究生论文200字。一、词块的界定及分类根据心理语言学和构式语法,语言使用者通过短时记忆一次只能记忆5-9个信息单位,但人们可以将单个的信息进行组合,成为更大的意义单位

学习

发表国际关系论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发表国际关系论文10篇,内容包括国际关系论文范文,国际关系通论论文。这套译丛弥补了上述不足。丛书在选材上基本上涵盖了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的各个流派,既有主流结构现实主义的力作,也有边缘流派如女权主义的代表作。丛书主要撷

学习

化学英语论文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化学英语论文10篇,内容包括化学英语论文范文和翻译,化学英语简单论文题目。在二语学习中,他人调节指学习者在老师、父母、同伴等的指导帮助下进行协作式交谈的学习;自我调节指学习者具备了自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是从他人调

学习

学音乐专业毕业论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学音乐专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音乐本科毕业论文致谢模板,音乐教育毕业论文。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高等院校本科专业培养计划的环节,在培养本科生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贵州民族大学本科专业培养计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