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说课稿10篇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39页~41页,成正比例的量。

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本节教材是在比和比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着重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与反比例是比较重要的两种数量关系,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这种数量关系,可以加深对比例的理解,并能应用它们解决一些含正、反比例关系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常见的数量关系(常见的数量关系是学生理解正、反比例意义的重要基础)而新教材没有都将常见的数量关系形成关系式,也增加了这节课的教学难度。让学生有画折线统计***的经验,所以基本能自己动手画出正比例关系的***像。

教材分析:

对比新旧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新教材在保留原来表格的基础上,去除了表格下方的三个小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体积和高度的变化有什么规律?”这一个更开放、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这一问题更能提供让学生有足够研究的空间与思维想象的空间,以及创造性的培养。旧教材中的3个小问题实际上就是正比例概念的三层含义(两个量必须相关联;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值一定)。旧教材这样编排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这3个问题观察表格,发现表格中的两个量的变化规律。虽然这样的编排能让学生明确观察方向,少走弯路,及时的发现变化规律,但是这样的数学学习体现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只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在行动。而新教材的编排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如何更好的组织、引导学生在没有3个小问题的帮助下也能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呢?新教材的这一变化对我们一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深入研读教材,理解教材编写意***,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有效完成这节课的前提。教材精简了例题,例1通过研究圆柱形杯子的体积、底面积与高这三个数量的依存关系,使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教材不再对研究的过程作详细的引导和说明,只是提供观察研究的素材与数据,出示关键性的结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体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另外,增加了认识正比例关系的***像,例2让学生体会正比例***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设计理念:

教材的改动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出表中的规律,而不是像原来那样按照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去回答。但是如果一开始马上放手让学生去寻找规律,学生会感到盲目,不知从何入手,那势必会造成合作学习的低效。新课程标准在修改稿中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从这一句可以看出,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修改稿中不再回避而是接纳和提倡接受学习)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基于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一、努力为学生创设充足的观察,分析、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成正比的量的特征、初步渗透函数思想,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二、努力实现扶与放的和谐统一,共同构建有效课堂。学生能自己解决的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可能完成的,充分相信学生,发挥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优点,让学生有一个充分体验成功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困难的,给予适当引导,拒绝无效探究,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知识与技能目标:帮助学生理解正比例的意义。用 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初步体会正比例***像的特点和作用,加深对正比例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等方法,培养学生用事物相互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使学生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

【教学重点】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概括出成正比例的概念。 下面我侧重谈谈对这节课重难点的处理:正比例的量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和体会成正比例的量的规律,但要他们用很专业的数学语言来描述,还是比较困难的,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语言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归纳能力有限,考虑问题也有局限性。不管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基本能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比如,什么叫两种相关联的量,学生也很难得出,也没有探究的价值,所以由教师直接讲授,而对于他们之间的规律,则由学生自己来随意表述,当他们将各自的想法整合起来,通过共同归纳、概括,合作交流,得出较为完整的结论时,能让学生深深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和合作学习的高效。

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观察实验,引入新课

首先提供情景素材,首次感知。教材呈现了用相同的圆柱形杯子装水的实验,以列表的形式给出了装水的高度和相应体积的实验数据,让学生填写对应的底面积。我这节课是用多媒体呈现数据的获取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水的体积和高度是两个相关联的量以及二者之间的变化规律,以观察试验引入新课,很快将学生带进新的探索过程中。一句,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这样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也开放了学生的思维,也让学生一下打开话匣子,为开课创造了宽松的氛围,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正比例关系也是很有帮助的。

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成正比例的量

这个环节分为了四层:观察DD讨论DD再观察DD再讨论,一环扣一环教学,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学生在反复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自己建立概念,深刻的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获得新知的乐趣。

本环节将书中的表格分两层呈现,首先出示实验数据报告单,让学生观察表格,研究变量,感受是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量种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接着引导学生研究定量,出示表格2,让学生计算杯子的底面积,让学生体会到体积和高度的比值相等。感受变量、常量,此时可能部分同学还是模糊的,所以进一步让学生自己讨论:体积和高度这两种变化的量具有什么特征?学生讨论汇报后,可引导学生归纳:水的体积随着高度变化,它们是两种相关联的量;高度增加、体积也增加,高度降低、体积减少,但体积和高度的比值总是一定的。并用“ ”来表示“高度、体积、底面积”之间的这种关系,从而自主归纳出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这里的体积和高度是成正比例的量,体积和高度成正比例关系。仅有例题的首次感知还不能形成正比例的概念,增加一个与例题不同的情景素材,为学生进一步积累感性认识。如果说例1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补充做一做就应该放手,让学生***经历正比例关系的判断过程,再次感知正比例关系。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的量的例子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成正比例的量的特征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能说出更好(估计优生部分可以,但不能说出这时也不必追问,教师接着引导学生用字母式 =k(一定)和正比例***像表示正比例关系,揭示例2让学生继续体会,当学生真正建立起正比例的概念,进行了对比练习后,再接着让学生来说。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2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认识几分之一》。这是我的说课流程***: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目标

四、说模式

五、说方法

六、说设计

七、说板书

一、首先,来说说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认识几分之一》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和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降低这个难度,教材把分数这个内容进行了分段教学,并借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来出示例题。通过演示和操作,帮助学生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

下面从纵向和横向上进行知识的整合。二年级已经学习到了《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了三四五六年级还会学到关于分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从横向上看,本单元分为三个方面的知识点: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比较和分数加减法。其中我们所说的这一节课是本单元的核心基础,也是本单元的起始课。

二、说学情: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学生在二年级下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数进行平均分,这对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三、说目标:

根据上面的内容分析,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新课标的要求,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具体情境中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初步体验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为数学语言表述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勇于探索和自主学习的精神,感受探索数学的快乐,体会数学的实际应用。

目标虽然制定好了,要想真正实现,可谓难关重重。这个难关就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并能正确读写表示几分之一的分数。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难关就在前面了,如何克服呢?我首先在教具和学具上做了充分的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形纸片若干张,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四、说模式

本节课的教学模式是集讲授式、启发式、讨论式于一体的教学模式。

当然只在教具和学具上做准备还是不够的,在教法和学法上同样要下一番功夫。

五、说方法

在教法上,我把情境法、尝试法和实验操作法相结合,让学生在玩中学,动中思,做中悟。在学法上,把实验观察法、探究归纳法、整理构建法相关联,让学生会学、乐学、善学。而在整个过程当中,学生成为了主体。那么如何才能把教法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和谐统一地为本节课的教学服务呢?接下来我就具体谈一谈。

六、说设计

1.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结合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创设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情境:两个小朋友分水果,有4个苹果、2个梨和一个西瓜,一个小朋友平均分得几个苹果呢?学生自由回答:一人,两个;一个小朋友平均分得几个梨呢?学生抢答:每人1个。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学知识:每个人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当分到西瓜时,怎么表示?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他们会回答半个。那在数学中这半个用什么数表示呢?这节课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个新朋友——分数,认识了它,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从而引入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

这个情境导入我认为非常巧妙。首先用二年级的旧知识平均分知识迁移到本节课的内容,不会让学生感到陌生和难以接受,其次半个西瓜用已知的数字知识无法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2. 第二个环节: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那么另一份呢?也是这个西瓜的1/2。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来的?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这一环节,向学生展示了一个更直观、更形象、更生动的1/2,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写1/2。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通过刚才的多媒体演示,学生对1/2已经有了初步的理性认识,如何把这一理性认识提升到感性的高度呢?我组织学生开展了折长方形1/2的活动。学生在小组内完成,然后进行作品展示,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接着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究:“为什么长方形相同,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相同,而涂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呢?”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无论怎样对折,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由学生开启了一道认识更多1/2的智慧之门。接下来,我就让学生从生活当中去寻找、发现更多的1/2。在整个1/2的教学上,我如此浓墨重彩、层层推进,都是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1/2,从而形成非常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为自主认识1/4和其它几分之一做好铺垫。

活动4.知识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在1/4的教学上,我仍然采用折的方法,但这次折有别于上次折。上次折是形状相同,折法不同。而这次折是形状不同,折法也不相同。在学生充分阐述折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关注说过渡到关注听。形状不同,折法也不同,为什么它们都可以用1/4表示呢?一个疑问再次引发学生的讨论。而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更进一步的感受到:单位”1”是什么不重要,关键的是平均分成多少份和表示这样的多少份,这才是分数的本质内涵。

紧接着,我就追问学生,认识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之后,你还想认识哪些分数?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不一会儿工夫,不同的几分之一就在学生的手中诞生了。最后,引导学生回顾折的过程。让学生在回顾的过程中悟出分数的意义。

到此,学生对于所学新知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呢,这就有赖于教学过程的第三步:巩固练习,发展思维。写一写(考查分数读写法的掌握情况)、涂一涂(加深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环节的最后一步,反馈总结,提高认识,在这一环节,我给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不仅关注了学习结果,还反思了学习过程。积累丰富的数学经验。

七、说板书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3

(一)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下册第8单元中的内容。本节内容安排了两个例题,分4课时进行教学,今天我说的是其中的第1课时。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数量关系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初步了解了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学好本课知识,必将为学生以后的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一个阶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学习时,已经会用表内乘法、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对本课所研究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在生活的实践体悟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

(三)目标定位

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及本课的知识特点,我预定如下几个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难点是会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二、说教学理念:

1、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教学中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索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熟悉的广播操、跑步、相册等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已掌握的知识技能对解决新问题产生积极的影响,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2、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我立足于让学生自主收集、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信息、寻找方法,对于学生合乎情理的阐述,给于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增强信心。不断的引导和鼓励,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角度去观察问题的习惯,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这一环节,我从学生熟悉的广播操入手,通过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猜的,加深学生对行列的认识,同时也巩固了几个几。

(二)注重发现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从一个小方阵,很自然地呈现出书本的例题:三个大方阵,让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题中所呈现的数学信息,再出示问题,形成一道完整的解决问题。通过例题的分析与解答,旨在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一题多解的思维。当然,此时的教师不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在看,而是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会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此题的教学,意在使部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理解并能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题方法,而其余学生只要掌握自己理解的那种方法即可。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这里我安排了三个练习,第一题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第二题放手让学生自己来探索,在反馈时重点让学生来说说是怎样想的,第三题安排了一题让学生自己来提问,并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4

1.口算乘法。

2.笔算乘法。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或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类推并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三、编排特点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教学计算。

本单元选取不同交通工具的运动为素材,引导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后面理解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提供丰富的资源。

2.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培养学生迁移类推能力。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教材在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将旧知迁移到新知。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整数乘法的算理,达到自主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用它解决简单问题的目的。

3.加强估算,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只需要估算就行了,不一定都要精确计算。所以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例题来学习估算,让学生理解估算的合理性,也就是理解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大一些,什么时候应将因数估小一些,形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辨证观点。

四、具体编排

1.主题***。

提供了六种不同交通工具的行驶速度,为后面的例题提供素材。在这儿第一次出现“千米/时”的表示法。

2.口算乘法。

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100以内)――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

(1)16×3可以用口算法,也可以想竖式。

(2)以16×3为基础来学习它的变形160×3,让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对比16和160的关系,总结几百几十乘1位数的口算方法。

2.笔算乘法

(1)例1。

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笔算。教材这里给出了估算、笔算、计算器计算三种算法,其中笔算的算理让学生自己自主探索,教材在这里只呈现了竖式结果。

(2)例2。

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三位数乘整十数。计算时,要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算法,能口算的就用口算,不能口算在笔算。

(3)例3。

首先用直观描述的方法教学“速度”的概念。这里注意突出速度的内涵是单位时间内走过的路程,如每分钟、每小时等。接下来教学用复合单位表示速度,让学生来体会这种符号表示的简明、快捷的特点,并学会速度单位的写法。例3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速度、时间与所行的路程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模型:速度×时间=路程。再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4)例4。

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尝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这里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地理解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同时渗透函数思想。

(5)例5。

教学两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估算也是解决问题常用的方法,但是估算没有固定的法则,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当的策略。教材在解决买票要准备多少钱的问题时,提供了两种估算方法。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哪一种估算好一些,也就是说要选取怎样的估算策略,这是解决问题最重要的一点。让学生结合实际来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估大,什么情况下要估小,才能符合要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五、教学建议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5

关键词:草稿 数学草稿 有效策略

一、直面课堂,草稿本使用的现状透视

画面一:在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需要用草稿的练习)时,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能借看一下你的草稿吗?”学生一脸紧张,“老师,我没打草稿……”

画面二:在做选择题“与4.83÷0.7的商相等的式子是( )。A .483÷7 B.48.3÷7 C.0.483÷7”当被老师问及为什么选择A (B或C )时,学生的回答竟是“应该是这个答案”或者不能自圆其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好的习惯如同在江河中游泳的儿童随身携带的救生圈,可以协助儿童从知识的此岸游向知识的彼岸。因此对于学生们学数学来说,打草稿是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之一。每当一幕幕“草”与“不草”的尴尬画面出现时,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会感到无语,心中别是一般滋味……

二、深度点击,草稿本使用的理性分析

对任教的两个班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后,我发现学生草稿本的使用情况有以下几种现象:

1.对草稿使用的认识:有22人认为打草稿是浪费时间,占20% ;有88人认为打草稿是节省时间,占80%。调查中发现不少同学认为使用草稿本能节省不少时间,但平时很少能坚持使用草稿本。

2.草稿本书写凌乱:许多学生的草稿本,基本上都是加减乘除的笔算草稿,乱七八糟看不清楚。不少同学的草稿本上,算式朝向各不相同。

三、多措并举,草稿本使用的策略建构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草稿本是学生思维过程的记录,打草稿是一门艺术,我们思考着、实践着,和学生共同使“草”变“金”,挖“草”变“宝”……

(一)规范使用草稿本,和“草稿纸”说拜拜

习惯是可以预先培养的,但如果被坏习惯占了先机,要想改变现状也是不容易的。草稿本的应用有很多操作要求,需要老师对学生有明确的指示,要规范使用草稿本,得和“草稿纸”说再见。为此,我和学生共同制定了数学专用草稿本使用规范。

1.草稿本的“一专多用”

“一专”指用一本数学本作为“专用草稿本”,草稿要打在专用草稿本内页。不得随意更换,不得与其他学科草稿混用。用完的本子交给老师放入个人成长记录袋,然后准备一本新本子。“多用”指“专用草稿本”有多种用途:

(1)最基本的用途是打草稿,如应用题分析的草稿等。

(2)课堂中的准备题,课后巩固练习题,都可以写在“专用草稿本”上。把草稿就写在练习题目的右侧,便于检查核对。

2.打草稿的具体要求

(1)将一页纸对折再对折,即四竖行。可以按照从左往右,从上往下的顺序书写。

(2)尽量保持草稿本的整洁美观,不乱涂乱写。

(3)书写做到工整规范。要求字迹认真,特别留意容易写错的数字或者符号。

(4)草稿本中有错误的地方要打“×”。

(二)注重指导与监控,有效使用草稿本

有了统一的草稿本使用要求,就要有跟进措施。结合数学专用草稿本使用规范,我制定了草稿本使用奖励条例,引导学生对照执行。

1.制定草稿本使用奖励条例

(1)草稿打在专用草稿本上加1分。

(2)按要求规范书写加1分。

(3)字迹清楚加1分。

(4)草稿本平整干净加1分。

(5)被评为优秀草稿本,在全班展览者,每次加5分。

2.注重跟踪监控

依据上面制定的草稿本使用奖励条例,可以尝试在草稿本使用过程中采取以下监控措施:

(1)每日一查。根据奖励条例,请课代表对每天草稿本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统计。可以采用教师现场示范督查,学生逐步学会自查的方式。这样,学生自查能力一旦形成,就可以采用组内互查的形式。

(2)每周一结。每周五下午收齐学生的草稿本,老师根据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小结、评价。主要采取课堂口头表扬、课后榜样引领和后进生个别谈心等形式。

(3)每月一评。每月底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在黑板报开辟学习展示台,对优秀草稿本进行全班展览。通过学习展示台,为草稿本使用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展示平台。

(4)每期一奖。一个学期下来,综合学生的草稿本使用情况,可以发现变化很大。对那些草稿本使用有较大进步的或一直表现优秀的学生进行表彰,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6

一、关于数学的概念与价值

(一)数学的概念界定。

实验稿: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2011年版: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对于实验稿中数学概念的表述,张奠宙早在2005年《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理念部分的意见》一文中就指出,实验稿把数学说成是一种过程,未免牵强。数学是一种认识,一种科学,一种思想体系。在实验稿的界定中,除了“定量刻画”一词和数学有关之外,其他都和数学无关。这句断语开头的两个字“数学”,换成“物理”、“化学”也说得通。因此,这样描述数学是不准确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至今依然是界定数学的关键词,不可以随便绕开。2011年版采用“属+种差”的方式对数学概念进行了界定,将数学概念规划到科学的范畴,并以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一特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区别,揭示出数学的特有属性,可以说这是对数学本质的回归。

(二)数学的价值解析。

实验稿:数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并对现代社会中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作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为人们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种有效、简捷的手段。数学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有助于人们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

2011年版: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实验稿仅从数学的手段、工具、技术价值层面进行分析,而2011年版不仅概述了数学的价值,还指明了数学教育的价值: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逻辑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作用。这样的表述,既强调了数学的工具性价值,又突出了作为“思维的体操——数学”的思维训练这一重要的、根本性价值,强调了数学教育对学生学会思维的关注。

二、关于数学课程的目标及达成方式

(一)数学课程目标。

实验稿: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现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011年版: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两稿所确定的目标都体现了小学教育的基础性特征,突出了数学的工具,也凸显了新课程改革中课程功能的多样性理念。和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对于课程总目标的阐述更为精练、清晰,更便于教师理解和领会。同时,对相关方面的表述也进行了完善。

首先,关于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实验稿和2011年版都关注了数学的多方面价值及数学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均对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应用意识及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目标进行了阐述。实验稿要求对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进行体会,强调的是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的问题。2011年版对实验稿的相关表述进行了调整完善,要求对“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体会,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数学家波利亚说过,解决问题就是有目的地去思考和为达到预期目标而想方设法。而问题解决是一个发现、探索的过程,让学生亲历数学的再创造过程,在过程中认识、理解和感悟数学,学会学习,学会数学地思考。可见,问题解决更强调学生的思维过程。2011年版将“解决问题”改为了“问题解决”是对数学教育要培养学生数学的思维方式的重要体现。

其次,在数学基础的表述上,2011年版在传统的“双基”基础上提出了“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自1953年提出“双基”以后,重视“双基”教学成为我国数学基础教育在世界的影响力功不可没,但是,传统的“双基”教学,在让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使学生忽略了发现,缺少了创造。数学思想方法是学生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处理数学问题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策略,是数学学习的灵魂,是学生数学素养的核心。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将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能力,最终通过自身的学习将之转化为创造能力。将“基本活动经验”和“基本思想”作为学习数学的最基本的活动,这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意味着数学活动经验已经与知识、思想和技能并列,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扎实的基础。

再次,在问题解决能力方面,2011年版在实验稿“解决问题”这一提法的基础上强调了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加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一步凸显了新课改中让学生掌握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理念,符合当前教育发展中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的大趋势。

(二)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方式。

实验稿: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

2011年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

实验稿强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实现数学生活化。可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支撑所有小学数学的内容。同时数学作为以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为对象的一门科学,其内容具有较强的思辨性、程序性,离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往往很远,因此,不可能都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直接经验来达到对数学内容的理解,还要用接受的学习方法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所以,不能片面强调“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2011年版不再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而是在强调“重视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并对实验稿中的“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行充实,具体化为“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加强了具体操作性,增强了指导性,避免了数学教育中片面追求数学课程的“生活化”、“实用性”,而忽视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这一基本功能的不良倾向。

三、关于数学课程基本理念

实验稿详细列出了6条基本理念,反映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2011年版则从包括“数学课程”、“课程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信息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基本理念,对实验稿中个别的表述方式进行了修改,并将其中第3条:“数学学习”、第4条:“数学教学活动”合并成一条,使之更精练、更能从宏观上阐述数学过程的特征。

(一)数学课程的追求。

实验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011年版: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与实验稿相比较,2011年版在表述方式上更加合理与完善。数学作为一门学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其包含的各项内容的价值虽有大小之分,但均有各自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之外的数学内容同样具有其自身的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容易将人引入“有价值”和“无价值”的争论之间,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成为一件难以落实的事情。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是人们所期望的,但这种提法也有可推敲之处:在现实中并不能保证人人都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数学;“必需”是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既然是因人不同,就难真正达成“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之现实。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小学数学应凸显其基础性的特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提倡每一个不同的个体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都能获得未来发展所需的数学基本素养,在数学上都得到符合他自己需要的不同的发展。

(二)数学课程内容。

实验稿: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2011年版: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

实验稿强调了数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有用性,关注了社会需要及学生需求,但未强调数学自身的学科特征。2011年版则突出了数学课程内容的学科特征,增强了课程内容的数学味。强调结果和过程的统一,提出课程内容包括数学的结果及其形成过程和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将实验稿中对课程内容要关注数学过程所指向的目标直接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并以此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要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并强调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凸显小学数学的普及性和发展性特征,以确保“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数学课程追求的实现。

(三)数学学习方式。

实验稿: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2011年版: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验稿中的提法,曾被很多教师片面理解,在数学课堂上不太敢讲解,以免有让学生记住结果,依葫芦画瓢之嫌。2011年版对相关语句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否定句式,用肯定句的形式阐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探究式教学,同时强调接受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体现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现代学习方式并重的思想。与实验稿相比,言语表述更为清晰、准确。

(四)数学学习评价。

实验稿: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2011年版: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

“更要”是强调后者比前者重要,而“也要”表示前者与后者同样重要。将“更要”改为“也要”,意味着学生学习的结果与学习的过程同等重要,学生学习的水平与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也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这符合新课程改革所强调的课程功能的多样性,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的思想,强调了数学学习评价要在了解学生学习的结果的同时还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便更有效地激励、指导学生的学习,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师的教学。

(五)学生和教师的作用。

实验稿: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11年版: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2011年版:突出强调了数学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强调教师作为教的主体,要注重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的学,和学生良性互动,有效促进学习主体——学生在数学课程上的发展目标的最终达成。

四、关于数学课程设计思路

2011年版把课程的整体设计和基本线索用简洁的语言作了清晰的阐述。对“数与代数”、“***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课程内容重新作了明确的阐述。将原来的“空间与***形”改为“***形与几何”,更通俗易懂。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等义务教育阶段的关键词,并给出描述。

2011年版加强了培养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

2011年版还注重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统一。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法,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是其两种主要形式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这两种推理缺一不可,在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方面合情推理充分发挥功能,在证明结论上由演绎推理发挥优势,两种推理共同参与,相辅相成是顺利进行问题解决的重要保障。

总之,2011年稿通过文字叙述上的进一步精确、清晰,语言表达上更显科学、通俗,加之结构上的调整,提高了课程标准实施的实践性和可行性,增加了课程标准对数学教育的指导性,为数学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改善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固而道生”,把握数学教育的真谛是有效实施数学教育的根本所在。2011年版之于实验稿的变化,更进一步体现了生本理念的要求,突出了小学数学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这一基本立足点,培养小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为每个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基础。强调小学数学教育要凸显数学本色,在关注学生实际经验和现实生活的同时,回归数学本质,增强小学数学教育的数学味,让学生真正掌握数学思想和思维方法,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7

吉林汪清 田玉凤 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性思考

湖北武汉 唐国蓉 Unit2 Numbers(Parts3-4)

湖北武汉 叶东平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湖北武汉 曾 艳 人音版第十册第五课合唱《田野在召唤》说

课稿

福建泉州 郭惠华 浅谈幼儿环保教育

四川泸州 邢蓉做 一个宽容的班主任

广东中山 舒 琴 让爱洒向心灵

山东淄博 李 鸣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宁夏隆德 高红霞 如何教会学生朗读

甘孜州石渠 黄海*** 让每一位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抬起

头来走路

德育教育・一等奖

四川泸州 谭 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还学生纯净的心理天

福建泉州 林白群 放飞童心的翅膀

四川泸州 刘 伟 打开批注那扇窗

四川成都 蔡 橘 班主任管理中需要“严中有爱”

广东中山 成 婷 我和我的升旗台

德育教育・二等奖

河北广平 翟振兴 让课堂充满活力

浙江缙云 舒龙勇 从心育审视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广东中山 陈方连 体验成功

德育教育・三等奖

四川泸州 袁 历 解决问题如何从难到易

四川成都 刘成会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

广东中山 廖先文 让关爱体现在细节中

教学设计・一等奖

甘肃皋兰 杨三霞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案例

湖南衡阳 邹湘云 解题后的反思

四川泸州 刘 伟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桥》教学案设

湖北武汉 王江溶 巧用文本 融入时代 激发思考

湖北武汉 魏文婷 《刮脸》说课稿

湖北武汉 杨 光 《刷子李》

湖北武汉 张 敏 《渔歌子》说课稿

教学设计・二等奖

湖北武汉 汪 静 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处理教材

湖北武汉 王江溶 《蝉》说课稿

湖北武汉 邹庆泳 《重复的嵌套》说课稿

四川泸州 刘 伟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浙江缙云 舒龙勇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复习(二)教案设计

吉林吉林 孔玉 帮助他人,快乐自己

湖北武汉 王丽萍 《信任》说课稿

湖北武汉 夏熳嘹 亮歌声说课稿

教学设计三等奖

宁夏永宁 李海迪 高一历史教学设计“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及实践

广东中山 吕云秀 复习课《漫游欢乐园》教学设计

湖北武汉 杨建聪 潜移默化读中悟,习惯养成润无声

广东中山 江坤霞 如何进行有效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

湖北武汉 何 晶 “圆的面积”说课稿

湖北武汉 李正琴 提取指纹

湖北武汉 凌晓波 水平三、六年级:分腿腾跃说课稿

湖北武汉 邱 梅 血液与血型

湖北武汉 宋惠雄 篮球教学说课稿

湖北武汉 谭平方 《我喜欢昆虫》说课稿

湖北武汉 王 妍 《大树的故事》说课稿

湖北武汉 肖 畅 藏北草原

湖北武汉 杨 娟 自主探究 享受过程 师生互动 有效生成

教育管理・一等奖

福建泉州 吴静芸 浅谈幼儿园课程模式

云南广南 陆有恒 另类的一次收费

教育管理・二等奖

四川泸州 邢 蓉 对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思考

福建泉州 肖永月 家庭应当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

福建泉州 陈幼敏 浅谈幼儿园语言教育

河南灵宝 孙红棉 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之我见

云南双江 吴宗华 浅谈如何担好边疆中职生班主任工作

内蒙古巴彦淖 陆凤荣 浅谈小学教师专业发展

山东邹平 刘云飞 走进每个学生的心灵

青海西宁 祁永波 让幼儿快乐幸福每一天

教育管理・三等奖

山东曹县 刘雪云 浅谈教师语言的特点

河南灵宝 孙红棉 浅谈小制作与小发明

福建泉州 黄玉萍 探索教师的语言组织在师幼互动中的作用

河南灵宝 孙红棉 浅谈勤工俭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陕西华阴 孟美莹 青少年犯罪原因调查

四川西昌 兰 剑 班主任的素养

四川广汉 尹才富 浅谈教育的反思

甘肃康县 黄雪梅 浅谈农村初中班集体的建设

四川泸州 袁 历 我的课堂我做主

四川成都 张颖峰 优秀班集体建设之细节探索

课程整合・一等奖

福建泉州 何海珊 如何实现区域活动和对主题活动的有机结

河南灵宝 孙红棉 体现“德育为首”整合教育群体

贵州余庆 杨再志 借力推舟,扬帆远航

云南西畴 程江飞 浅谈职业中学计算机教学方法

广东中山 吴渐国 数学教学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

课程整合・二等奖

江苏宝应 邵振广 浅谈体育室外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习惯

福建泉州 杜鹃红 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

河南灵宝 孙红棉 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

江苏怀仁 邵春林 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

青海互助 马立忠 谈阅读教学中对美的品味

四川泸州 潘春梅 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山东商河 张红梅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广东茂名 吴赛花 高中***治探究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湖北武汉 郭秋明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初探

课程整合・三等奖

山东淄博 李 鸣 论小学低年级音乐学习常规培养

江苏宝应 邵振广 浅谈体育室外课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运动

习惯

江苏张家港 王 英 多媒体

四川泸州 刘 伟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四川泸州 徐 敏 把握动态生成 彰显课堂魅力

四川泸州 刘 伟 有效课外阅读之我见

云南广南 陆有恒 农村初中生辍学的原因及对策

四川成都 郑晓红 利用心理学有效提升学生转化探讨

广东中山 陈华娜 小学一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广东中山 杨汉娇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8

关键词:讲学稿科学兴趣

在教学中,我以“讲学稿”为载体,非常注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

一、在“讲学稿”的设计上下工夫

1.学习目标要明确、具体。“讲学稿”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在研究了课程标准、考纲、教材、学生的基础上预先设定的,而课堂是动态的。我们在设定学习目标时要把课程、教材、学生等研究得透彻些,尽量使预设的目标与动态生成的目标相吻合,二者吻合得越紧密,说明你的课备得越成功。我认为,具体到每一课来说,目标不求全(三维目标不求面面俱到,有时侧重一、二即可),但目标的陈述一定要具体,宜采用“通过什么行为达到什么目的”这样的句式来陈述。比如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生物是怎样呼吸的》(第一课时)一课,我根据单元提示和本班学生特点在“讲学稿”上设计了这样的学习目标:(1)通过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成分比较,认识呼吸的本质和空气中氧气对生物体生命活动的意义。(2)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讲学稿”内容的设计(自主预习、突破点拨、巩固提高、小试牛刀)必须要为达成预设的学习目标服务,要尽量避免内容与目标的游离。

2.创设情境,写好导语,让学生的好奇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起始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应创设良好的情境,恰当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兴致盎然地进入探求新知的心理状态,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如讲《水的浮力》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环节的:将一个小铁块扔入水槽中,提问:“小铁块为什么下沉?”(因为铁块重,所以下沉。)又问:“大轮船也是铁制成的,比小铁块重得多,为什么能浮在水面呢?”为新授课及知识的扩展留下悬念。

3.使学生明白要学什么。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学习活动,兼顾不同层面的学生,要使好、中、差各个层面的学生拿到一份讲学稿后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不同的学习活动,从而有所收获。

4.使学生懂得怎样学。我认为在科学“讲学稿”上最好能有“学法指导”的明示,告诉学生应该如何进行对比、思考、活动等。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教会学生用何种学习方法***自主地进行学习。如果学生能够用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学习方法主动地学习其他内容,从而达到“自悟”,养成能力,则是教育之最高境界。

二、在使用“讲学稿”进行科学教学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做好预习指导和检查督促。课前把讲学稿发到学生手中时,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该如何做。比如在进行课堂教学前,教师一定要认真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既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了解了学生在预习时暴露出的问题。教师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便于课堂教学时精讲,讲大多数学生不理解的问题,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后巩固提高的练习也要加大检查的力度,可利用辅导课的时间重点解决少数学生遗留的问题。

2.处理好预设目标与课堂生成的关系。高质量的“讲学稿”的学习目标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但课堂毕竟是动态生成的,一旦出现生成的目标与预设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们不能不顾课堂的实际而强行去达成预设目标,否则就是不顾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行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应根据学生的需要,合理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步骤,为学生创造充分表现自我的机会,尽量去呵护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学习兴趣。并及时作好教后记,进行教学反思,在下次备课时修改好“讲学稿”。

3.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比如同样的问题可以换一种问法来提。课堂上应该重点讲学生在预习后不能自主解决的内容,学生能自主解决和合作解决的内容应少讲或不讲,要讲就要讲深、讲透。科学学科讲究实验性、探索性,许多内容需要学生观察、感悟,教师演示,甚至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验,自行探索出材料所揭示的有关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互相交流,甚至可以争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宽其思维的广度。这样,学生对自己研究得出的结论或规律(也正是教师要传授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从而使学生持久地保持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9

稿件要求

1.稿件请用16开纸计算机word或WPS格式打印,文题4号黑体,内文4号宋体,并附文题、作者单位邮***编码及单位名称、作者姓名、摘要及关键词3个~8 个(中英文对照,如英语写作困难者,由本刊帮助撰写)。中文摘要一般为300 字,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准确,逻辑推理正确。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句精炼,语言、用字规范化。

2.文稿作者署名,请按贡献大小自行排序,不排并列作者,并附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职称、职务、最高学历)及所有作者工作单位及地址、邮***编码。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部级重点攻关课题及其他课题, 请在文稿首页脚注中注明“本课题为×××基金资助项目”,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获专利证书请注明专利号,并附专利证书复印件。

3.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层,超过4层时,可将层标题再细划分。第一级标题用1 ,第二级标题用1.1 ,第三级标题用1.1.1,第四级标题用 1.1.1.1。各级标题均顶格书写,分级号后不用顿号,空一字空后写标题。

4.***表力求少而精,表格设计规范化,照片请用计算机扫描后附于文末, 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表中数据要准确、清晰,同一指标有效数字位数相同;插***应用计算机绘制,不宜过大,***注采用阿拉伯数字,***下按序号说明。

5.参考文献按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期文献为限。在文中引用处右上角用方括号注明,并按引用顺序排列于文末, 参考文献务请与原文核对准确。日文请用日本当用汉字, 切勿与简化汉字混淆,文摘、转载、内部刊物及资料请尽可能勿作引用。

6.外文字母请用正楷印刷体书写,注意分清文种、大小写、正斜体。

7.统计学符号按国家标准 GB 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

8.特别说明:

①来稿内容文责由作者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作者若不允许对文稿作文字修改,或不同意其他报刊转载、摘编,或不同意在各种电子数据库、光盘、网络进行收录、转载、传播、发行等,请在来稿时声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不声明者视为同意。严禁抄袭侵权,造成不良后果由抄袭者承担全部责任。因人力所限,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待接到退稿通知后,方可自行处理。经审核拟刊用的稿件,通过网上回复或短信通知第一作者,并签署论文授权书。接到需退修稿件待修改整理后尽快发回。退修稿件请在1个月内寄回,超过3个月者,按退稿处理。刊用稿件作者原则上不予更改,如有特殊原因,请第一作者说明理由,并加盖单位公章,否则编辑部不予更改。有关稿件事宜,编辑部均与第一作者联系。

②本刊只接受未曾发表的稿件,勿一稿多投。

③稿件经本单位有关学术机构或护理部审核后,附单位推荐信,说明稿件取材真实,不涉及保密、一稿多投、 署名争议等项。通过索医网投稿者,若论文内容属资助项目或获专利证书,请将课题证书及专利证书复印件扫描后上传或寄至编辑部。本刊编委, 来稿时请注明。若改投其他刊物应事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

④来稿免收审稿费。

小学数学说课稿篇10

六年中有过许多风风雨雨有过无数坎坷,有过无数磨炼在这风雨中,在这坎坷里在这磨炼时,是您,是老师陪我们走过,伴我们克服。

记得五年级时,有一次我想去《教育周刊》投稿,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经过无数次修改,自我感觉优秀,我才把稿子寄出。正当我陶醉在稿子上报的幻想时,意外的事发生了,没想到碰了壁,稿子给退回来了。一种无地自容的感觉顿时涌遍我全身,我沮丧极了,连上课也打不起精神来,脑子里想得全是投稿,根本没听老师讲的什么。“杨茂俪,你说《草原》这一课中草原上的绿有几种呀?”“啊!”我顿时惊呆了,忙问同桌小英,什么问题呀?小英知道我的心事,便把问题告诉了我。我支支吾吾回答了老师的问题。“你今天是怎么了?怎么那么心不在焉的?下课后到我办公室去一趟。”老师那严厉的话老是萦绕在我的耳畔。

“叮零零”下课了,我迈着沉重地步子向办公室走去。进了办公室,老师拿来一张凳子让我坐下:“你今天是怎么啦?我提出的问题很难吗?不会呀,课本上都有的,那为什么你回答的慢吞吞的,有什么心事吗?”“我……我投出去的稿子被退回来了。”说着说着不争气的泪珠便掉了下来。“哦,就这事呀,我还以为你病了呢!为了这一点小事就掉金豆豆,也太不能经受挫折了吧。”“可是我已经很努力了呀!”“难道稿子退回来你就不认真听课啦,稿子退回后还可以再修改再写嘛,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怎么能学会当堂的知识呢?”老师抚摸着我的肩膀和蔼地说,“我指导你修改修改,俗话说得好嘛,”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哪来的成功呀,对不对?”“嗯,老师我去拿稿子。”说完我走出办公室。

我受伤的心灵得到了安慰,仰望天空,觉得天空更蓝了,俯视大地,觉得草更绿了,一颗沉重的心放松了。许多我把稿子拿去,老师告诉我:“写作文要掌握几个窍门,一要用一些好词佳句,并且句子要生动形象具体;二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使文章增添色彩;三首尾呼应突出主题,深化中心。只要你掌握了这几样窍门,写作文就不用愁了,作文一定会写好的,记住要相信自己,我能行!”老师的话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汩汩地流进我的心田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小学数学说课稿10篇

学习

汉字听写大赛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汉字听写大赛10篇,内容包括汉字听写大赛第十期,汉字听写大赛题目大全。听写仍在继续,我越发觉得自己是最有把握进入决赛的,而且很有可能是满分通过,正打着如意算盘,老师报了个四字成语——返璞归真。啊!那个第二字怎么写来着,我

学习

消防安全小知识10篇

阅读(106)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安全小知识10篇,内容包括小学生消防安全知识,幼儿园消防安全知识。要早报警,报警愈早,损失愈小——牢记火警电话“119”。要先救火,后搬运财物,片刻延误,易成巨灾。要沉着冷静,有序撤退。倘若争先恐后、互相拥挤、阻塞通道、

学习

春天的味道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春天的味道10篇,内容包括春天的味道原唱,春天的味道120字。春天的味道真是迷人啊!欢迎教师投稿

学习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植树问题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植树问题张齐华教学设计,植树问题教案及设计意。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发现植树的

学习

我运动我健康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我运动我健康10篇,内容包括我运动我健康详细文字内容,我运动我健康活动纪实50字。转眼,快一年多了,妈妈的身体迅速地恢复健康,我也因为锻炼比以前更加强壮了。我们依然坚持着我们的锻炼计划。除了登山,我们还增加了许多的体育项

学习

中考加油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中考加油10篇,内容包括中考加油短句,中考加油。4、中考加油!亲爱的朋友,平和一下自己的心态,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平常心态应考,考完一门忘一门,让自己尽量放松,好好休息。希望你一举高中喔!5、人生亦可燃烧,亦可腐败,我愿燃烧,耗尽所有的

学习

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10篇,内容包括二十年后回故乡优秀作文11篇,二十年后回故乡作文大全。我非常怀念我的母校——绍兴市鹤池苑小学。拿着地址,我找到了那里。哇!这还是以前的鹤小吗?耀眼、高大的教学楼金碧辉煌,让这个原本不起

学习

最幸福的事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最幸福的事10篇,内容包括最幸福的事原唱,最幸福的事及其感受。似曾相识的感觉终于拼凑成真实清晰的影像,心尖仿佛流过温暖的泉.欢迎搭乘幸福客运,现在,我们即将出发,途径遗憾,左转失落,沿着包容,然后到达幸福.公车开动了,风

学习

月亮的故事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月亮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月亮的故事简短点,月亮的故事传说。没有光亮,连话也不会说,只发出小毛头那样“咿咿呀呀”的声音。没有月亮的天空好黑呀!小老鼠说:“让月亮跟我到地洞里住吧。也许在地底下,他会长大的。”可是,月亮

学习

你是我的阳光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你是我的阳光10篇,内容包括你是我的阳光,你是我的阳光英文原唱。集合!下面开始体质训练。今天的内容是双飞!教练严肃地说道。双飞又是双飞这该死的双飞!我一边盯着教

学习

迟子建作品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迟子建作品10篇,内容包括迟子建的十部经典著作,迟子建作品精华内容概况。一、温情书写的价值反思对人性温暖湿润部分的执着关注构成迟子建小说极为引人注目的特质之一,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温情主义。迟子建小说中的温情主要

学习

草原教学设计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草原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关于草原教案集锦10篇,草原二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要求掌握的18个生字及7个词语。达到会读、会写、会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诗的内容。3.学会和

学习

我的小伙伴10篇

阅读(56)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小伙伴10篇,内容包括我的小伙伴600字10篇,我的小伙伴作文通用10篇。我的小伙伴外表看起来非常小,也不显眼。但是,它的肚子里的学问可大着呢!我有不懂得的知识,就可以问它。我妈妈说:“书是你最好的伙伴和老师。”它可以带我

学习

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保护环境的英语作文10篇,内容包括保护环境英语作文100字,保护环境建议英语作文80词带翻译。保护环境的中考英语作文2: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isworseandworse/moreandmoreseriouslytoday.Waterispolluted;wehave

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案设计模板,内容包括小学数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教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小学阶段学生的求知欲虽然很旺盛,但更多的时候学生仍然童心未泯。再加上数学这门课程本身的严肃和严谨性,普通的教学和导学只会使学生越来越没

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模板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10篇,小学数学面试教案万能模板。3、学习目标的设定总体上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性;4、教学流程都能够做到比较详实、具体,符合学情;5、大多数教师能够及时就教学实

学习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内容包括小学数学思维训练的八种类型,小学数学思维训练及答案。【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不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与培养,使其从小形成创新意识,是我们教学的重要目的。

学习

课堂组织小学数学论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组织小学数学论文,内容包括课堂管理论文小学数学,小学数学论文范文100篇。(一)导入技能一个好的开端是一堂课成功的基础,而导入不仅要自然、直接,更要让学生能够抽象出概念。导入的方式多种多样,如复习导入、直接导入、激

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口算练习探讨

阅读(30)

口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工具的脑力计算,计算结果通过口头表述出来,这种运算能够培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智力。文章提出了小学数学口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列举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口算练习的措施。关键词:小学数学;口算练习;数学能力口算练

学习

小学数学解题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解题,内容包括小学数学解题思维方法,小学数学解题指导。【关键词】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目的内容形式原则【摘要】一、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目的小学数学解题评价的目的是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其导向、调控、激励、

学习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

阅读(30)

一、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简单回顾教材结构问题可以说从有教材时就提出了。人们对教材结构的研究是随着教材的发展不断深入的。早期的小学算术教材基本上是按照成人学习算术的顺序,采取直线前进的编排方式。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按照成人的学

学习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白板与黑板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白板与黑板,内容包括小学数学白板教学精品课,小学数学电子白板课例教学设计。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更加普及,当前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一是实物投影,二是多媒体系统,都需要在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