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与“仪”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礼仪”一词先秦时期已见,如《诗经・小雅-楚茨》:“献酬交错,礼仪卒度。”《周礼・春官・肆师》:“凡国之大事,治其礼仪,以佐宗伯。”从古至今,“礼仪”二字经常一起使用,似乎“礼”就是“仪”,“仪”相当于“礼”。其实“礼”与“仪”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礼”原为“Y”,从示,从璺,象用祭器豆中食物祭祀神祖之形。“礼”的本义是祭神。《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徐锴注笺:“礼之言履,谓履而行之也。礼之名,起于事神。”后来“礼”引申为规范社会秩序的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古代典籍对“礼”的内涵有丰富的论述,例如《礼记・曲礼上》:“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左传・隐公十一年》:“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汉书・公孙弘传》:“进退有度,尊卑有分,谓之礼。”儒家文化中的“礼”,既是道德的标准、是非的准则、教化的手段,又是***治关系与人伦关系的定位体系,集思想、***治、文化于一体。“礼”的内容广泛,包含礼义、礼乐、礼仪、礼俗、礼制、礼教等方面的涵义。古代的“礼”在道德、***治、教育、***事、宗教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礼记・曲礼》所言:“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

“仪”通常指的是具体的行为规范,如容貌、举止、风度、措辞等。《诗经・大雅・蒸民》:“令仪令色,小心翼翼。”《论衡・书虚》:“薪者投镰于地,嗔目拂手而言日:‘何子居之高,视之下,仪貌之壮,语言之野也!吾当夏五月,披裘而薪,岂取金者哉?”《文选・曹植(洛神赋>》:“琅姿艳溢,仪静体闲。”其中的“仪”皆指容止仪表。“仪”具有可以模仿、效法的性质,当某种具有示范作用的行为被人们争相效仿时,这种行为被称为“仪”。根据《周礼》的记载,古代有祭祀、宾客、朝廷、丧纪、***旅、车马这“六仪”,都是古代绅士教育的基本内容。当模仿、效法的对象由实体扩展到抽象,“仪”便有了“礼制”、“法规”的意思。如:《荀子・正论》:“故诸夏之国,同服同仪;蛮夷戎狄之国,同服不同制。”王念孙《读书杂志・荀子》“同仪”条:“仪,谓制度也。”《墨子・天志》:“置此以为法,立此以为仪,将以量度天下之王公大人、卿大夫之仁与不仁,譬之犹分黑白也。”其中的“仪”是“礼制”的意思。

“礼”与“仪”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礼记・礼器》:“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正,无文不行。”“礼”与“仪”也就是上句中提到的“礼之本”和“礼之文”,这里的“文”即形式。《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义”是“礼仪”之“仪”的初文。“义”者“宜”也,礼应以义为根据,仪出于礼。《礼记》中讲“礼”时常常引用《诗经》中“威仪”的说法,礼本来就是联系着仪,与仪密不可分的。礼仪产生于义而合乎仪,故称礼仪。礼、仪二者,礼是核心内质,仪是外显形式,是礼义的体现,没有内容的形式与没有形式的内容都是不可想像的。将礼与仪相连,将仪与义相表里,反映了古人深邃的思想和睿智的眼光。

然而,“礼”与“仪”不可等同,春秋时代的***治家、思想家已经开始重视对“礼”与“仪”的区分,《左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指出了“礼”与“仪”的区别:

公如晋,自郊劳至于赠贿,无失礼。晋侯谓女叔齐曰:“鲁侯不亦善于礼乎?”对曰:“鲁侯焉知礼!”公曰:“何为?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无违者,何故不知?”对曰:“是仪也,不可谓礼。礼,所以守其国、行其***令、无失其民者也。今***令在家,不能取也;有子家羁,弗能用也;奸大国之盟,陵虐小国;利人之难,不知其私。公室四分,民食于他。思莫在公,不***其终。为国君,难将及身,不恤其所。礼之本末将于此乎在,而屑屑焉习仪以亟。言善于礼,不亦远乎?”君子谓叔侯于是乎知礼。(《左传・昭公五年》)

这是说,在仪式上的揖让进退,能够按照既定的礼节而行,这只是“仪”,还不是“礼”。“礼”必须体现为良好的***治秩序、民众的拥护和不欺小国的风范,如果没有这些在行***方面的积极体现,而只是讲究一些仪式上的礼节,就不能叫做知礼。这个故事说明仪只是礼的枝末,而不是礼的根本。“礼”与“仪”之分的主要意义在于劝诫人们不能只关注外在的仪,而要重视内在的礼,强调“礼”规范社会秩序、营造和谐社会的功能。

概言之,古代的“礼”与“仪”浑言则同,析言则异。“礼”具有社会等级制度和伦理道德两方面属性,作为等级制度的“礼”,强调的是“名位”,也就是孰尊孰卑的问题;作为伦理道德的“礼”,具体内容包括孝、慈、恭、顺、敬、和、仁、义等。而“仪”通常指的是符合礼节的容止仪表。但是,“礼”与“仪”的用法又有交叉,如“礼”和“仪”都可表示由风俗习惯形成或人为规定的仪式、礼制和法规。这个交叉点至今还存在,如开学典礼即开学时举行的仪式,丧礼即是丧葬时举行的仪式。

“礼”与“仪”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礼”与“仪”

学习

地产大享的遗产战争

阅读(14)

逝者尸骨未寒,亲人却为遗产反目,刘庆新生前辛苦创建的公司也面临风险。互不信任的种子是何时埋下?当它借由遗产这个缺口发芽生长直到撕裂亲情,还有谁会成为赢家?

学习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内容包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原文,君子厚德载物自强不息。1911年4月26日,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了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学堂。1912年清华学堂更名为清华学校。1925年设立大学部,开始招收四年制大学

学习

米西莫维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米西莫维奇,内容包括米西莫维奇简介,米西莫维奇号码。米西莫维奇1982年6月5日出生在慕尼黑,从小就显露出了高人一等的足球天赋。2000年,18岁的米西莫维奇在业余联赛打比赛时被时任拜仁预备队教练的格兰看中,后者将他招入了拜仁

学习

报告如何写范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报告如何写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报告的范文3篇,报告怎么写范文大全800字。报告如何写篇1高职学生在学业的最后一个学期需参加毕业实习并撰写毕业实习报告。报告是对该阶段进行总结与说明的书面材料,是反映学生毕业实习完成情况

学习

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一)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颜真卿的楷书字帖(一),内容包括颜真卿多宝塔碑楷书字帖,楷书颜真卿多宝塔碑字帖。我们总说我们很幸运,在博物馆里能够看到过去只有有权人或有钱人才能秘玩的经典法帖,并且可以在现代印刷技术的帮助下,把这些法帖变成书本字帖放

学习

《被告山杠爷》的法学思考

阅读(15)

【摘要】《被告山杠爷》是一部在1994年拍摄的农村题材影片,讲述了一个偏远农村地区的村支书――山杠爷,治理堆堆坪村的乡村规则和正式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主要从《被告山杠爷》中关于“村规”(非正式法律制度)和“国法”(正式法律制度)

学习

《红楼梦》中的贾母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红楼梦》中的贾母,内容包括原版红楼梦中的贾母,红楼梦中关于贾母的目录。小时,读红楼梦,影影绰绰的感觉;稍大,则是懵懵懂懂;步入成人阶段,为宝黛的爱情唏嘘不已;等到在大学的学习中,才渐渐懂得如何去欣赏文学作品。近日,再次细读《

学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内容包括企业盈利能力分析论文,医药业的盈利能力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是指企业利用各种经济资源赚取利润的能力,它是企业营销能力、获取现金能力、降低成本能力及规避风险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也是企业各环节经

学习

技工―技师系列等级制论述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技工―技师系列等级制论述,内容包括预备技师和高级技工区别,技工等级标准的主要作用有哪些。一、工程技术人员阶梯状人才结构系统的概述

学习

锚固技术现况与趋势展望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锚固技术现况与趋势展望,内容包括浅析常用后锚固技术种类与区别,传统锚固技术优点。引言

学习

毕业分手范文精选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毕业分手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女子刚毕业和男朋友提分手,毕业时女孩提出分手完整版。毕业分手篇1毕业分手了,每人都会含着泪,哭着脸。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所以,我们不必太伤心,6年时间过去了,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我们用手抓不到

学习

论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论草原文化的内涵与特征,内容包括草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论草原文化。摘要:“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鲜明的文化特征,草原文化的地域性;草原文化的民族性;草原文化的开放性;草原文化的多样性,凭借

学习

三字经原文全文范文精选

阅读(233)

本文为您介绍三字经原文全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三字经全文13篇,三字经全文原文多少字。我的父亲读过这本启蒙读物,因他读过几天私塾,也背过《百家姓》、《杂字本》类。

学习

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范文精选

阅读(81)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大学之道全文及译文读解,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一句一译。大学之道翻译及原文篇1关键词:义理反证;敦崇朴学;文章正轨;严复;翻译会通

学习

国殇原文范文精选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国殇原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国殇原文的拼音和解释,国殇全文原文。影片《肖申克的救赎》,讲述了安迪对于自由的向往。正如《圣经》所云:“救赎之道,就在其中。”安迪用一把刻石的小板斧,每天一毫米、一毫米地挖,足足挖了二十年,最终

学习

拿来主义原文范文精选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拿来主义原文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拿来主义全文原文,拿来主义课文原文全篇。有学生预习后在课间询问:既然《拿来主义》的主要观点集中在文章后半部分,鲁迅为什么不直接删掉前半部分呢?――我意识到:与其自己无比艰难地臆想“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