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冬天的诗句篇1
2、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4、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6、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花 / 梅》
7、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8、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行七首·其四》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材简介]
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年)冬日寒夜,北风呼啸,冷气逼人,诗人却浑然忘我,沉醉书房,啃读诗书。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涌的情感,毅然挥就了八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告诉小儿子子聿做学问的道理。这首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短短的四句,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意境深远,余味无穷。
诗的前两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赞扬了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及做学问的艰难。说明只有少年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竭尽全力地打好扎实基础,将来才能成就一番事业。陆游从古人做学问入手娓娓道来,使人倍感亲切清新,如沐春风。其中“无遗力”三个字,形容古人做学问勤奋用功、孜孜不倦的程度,既生动又形象。第二句阐述了做学问应当持之以恒的道理,同时也强调“少壮工夫”的重要性。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儿子,趁着年少精力旺盛,抓住美好时光奋力拼搏,莫让青春年华付诸东流。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言切切,情深深。
诗的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是做学问的诀窍。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能否符合此时此地的情况,还有待实践去检验。只有经过亲身实践,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从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凸显其不凡的真知灼见。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目标预设]
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注释理解《冬夜读书示子聿》的内涵,讲出具体的事例体现自己的理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古诗文字的精练,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懂得不断读书、不断实践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悟《冬夜读书示子聿》蕴涵的道理,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难点:领悟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明确实践的重要性。
[设计理念]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在教学这首诗时,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理解品味诗句的大意,努力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语文阅读,“得之于老师课堂讲的占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所以在教学中,我还适时地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布置课外阅读的任务,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延伸。
[设计思路]
《冬夜读书示子聿》寓理于诗。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诗意,我采用了“适度延伸”的方法:如由“古人学问无遗力”,交流古人勤学的故事;由“纸上得来终觉浅”,联想到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等。
这首诗还在一个特点,就是比中明理。在教学中,我将利用这一特点,让学生领悟事理一是“少”与“老”的对比:古人读书不遗余力,十分刻苦,少壮时下了苦工夫,到老时方能有所成就,可见做学问多么艰辛不易;二是“知”与“行”形成对比:少壮时下苦工夫读书,固然可贵,但如果止于读书,到后来未必有成,要获得真“知”,关键在于“行”,必须亲自实践。
[教学过程]
(一)轻松谈话,引入课题。
1、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诞生了许许多多的爱国主义诗人,你知道那些?(自由畅谈自己所了解的爱国诗人)
2、关于陆游你知道多少?(联系第四课学过的《示儿》来谈陆游,感受他的爱国情怀。陆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洋溢着爱国热情的诗,今存九千多首,荣登中国古代诗人诗作数量之最。)你还背过哪些陆游的诗句?
3、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陆游的一首诗——《冬夜读书示子聿》,题目中有个生字,指“聿”,是哪些字的一部分?该读什么音?子聿是陆游的小儿子。
引导讨论:诗题中心词是什么?“冬夜”点明了什么?“读书”则交代了当时的环境。“示”可作什么理解?他在读书时会把什么感受来告知儿子,教育儿子呢?下面看诗的内容。
(二)适度拓展,理解诗句。
1、反复诵读。
采用教师范读,指名读,小组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熟读古诗。
2、自主学习。
(投影出示关键词语的注释,学生借助注释)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
“无遗力”,用出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
“始”,才;
“终”,到底、毕竟的意思;
“绝”,表示程度,极、最的意思;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亲自;
“躬行”,亲自实践。
3、畅谈感悟。
从陆游的这首诗你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引入相应的诗句)
4、拓展理解。
第一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一句,由“无遗力”引出成语“不遗余力”,引出古人学习十分刻苦。交流描写古人学习勤奋的成语。(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十载寒窗、闻鸡起舞、通宵达旦、夜以继日、囊萤映雪……)综合学生的发言,激励他们简单讲一讲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让学生切实体会古人读书做学问真是不遗余力、孜孜不倦。
第二句:指名学生背出第二句,由“少壮”到“老”引出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三句:背出第三句,理解“纸上”、“浅”,由“纸上”联系“纸上谈兵”中的赵括为什么兵败如山倒?再说出这句诗的大意。第四句:指名背出第四句,理解“绝”“躬”再说出句意。5、创意表演。
表演要领点拨:陆游为什么要说这番话,是怎样说这番话的,子聿听完后会说些什么? (同桌互练,注意人物语气和态度,以此加深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三)运用对比,感悟道理。
1、抓“少”与“老”,体会学习要孜孜不倦。
“少壮工夫老始成”要使年老的时候有所成就,年少时候我们应该怎样无遗力的学习?(结合古人的学习,来谈今天的学习)
可结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等诗句来感悟,将短短的七个字读厚起来,随之学生的体验也就深刻起来。
2、悟“知”与“行”,明白读书学习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结合刚才“纸上谈兵”的故事,接着让学生谈谈感受:赵括如此精通兵法,为什么会打败仗?引导学生认识到读书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从书本上学到的东西一定要通过实践才能变成真正的学问。
3、从“古诗”到“生活”,进一步明理。
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这首诗。
学了这首诗,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引导从教师、医生等各行各业的人身上总结得出: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四)课外延伸,加强阅读。
1、陆游的诗作很多,课后搜集几首,读一读,试着把它背下来。
(推荐阅读:《题庐陵萧彦毓秀才诗卷后》、《书愤》)
2、搜集陆游的资料,制作“诗人卡片”。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3
我喜欢春天,因为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春天,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我喜欢读春天有关的诗,因为这些诗能让人感受到美的意境,让人觉得,春天,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最喜欢的一首诗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高高的柳树像用青绿色的宝石装饰成的,像千万条绿色丝带随风飘摇,是二月的春风剪出了这细细的叶子。多么优美的诗,多么美丽梦幻的景色啊!
在往后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春有关的诗。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哦,春天的美丽景色是关不住的。瞧,那枝红杏不是从墙里探出头来。我吟诵着这首诗,仿佛置身在园外,闻着“逃”出来的花香,看到了杏花出墙的那一暮,多么浓的春意啊!
杜甫的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又好像让我看到了这样的一幕:春日映照的江山特别秀丽,春风又送来了阵阵花草的芬芳。冬天结冻的土变得湿软,正适合飞燕筑巢,暖和的沙地上正睡着一对鸳鸯。
.......
诗,是文章的浓缩,好诗能让我们终生受益!
诗中的“冬”
小时候,我跟妈妈一起读诗,妈妈读一句,我跟着读一句。那时候,我只觉得诗很好听,而对诗中的含意与诗人的思想感情却一概不知。
记得第一次读诗是一个冬天,那天还下着小雪,妈妈教我读柳宗元的《江雪》。也许是那时记忆力好,也许我对这首诗特别感兴趣,读了两遍,我就会背了。走在大街上,吟诵着这首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引来许多过路人的目光,不知道为什么,我的心里有一种小小的成就感油然而生。当然,这诗的意思,我一点儿也不懂,还在胡乱猜想,舟也会孤单吗?雪也能钓吗?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又读了许多与“冬”有关的古诗。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明白了诗中的意思。“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读着这首诗,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六瓣雪花飘进窗户,坐在窗前赏雪,只看到青翠的竹枝渐渐变成白玉雕成的一样。多么美丽迷人的冬景啊!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我仿佛看到了在大雪纷飞的一天,一对朋友正依依惜别,一个将跟着南飞的大雁离去,朋友分别是多么的不舍啊!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4
1.学习和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认识8个生字,学会一个偏旁“反犬旁”,学会一个笔画“弯钩”。
2.感悟古诗大意,了解梅花的特点,体会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3.正确、流利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花吗?谁能告诉我哪个季节花开得最鲜艳?(春天)
2.是呀,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各种各样的花都争着抢着开放,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丽,到了冬天,大部分花受不了寒冷的袭击都凋谢了,可有一种花却不怕严寒,傲然挺立在风雪之中,你们猜猜看,这是什么花呢?(梅花)
3.说得对,你们有没有见过梅花呢?在哪里见过?是什么样的?(学生介绍)
4.是呀,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因此在北方很少见到。老师搜集了许多关于梅花的***片,我们共同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梅花观赏***,配乐,教师解说)
梅花原产于我国的东南部,喜欢温暖稍带湿润的气候,不畏严寒,有200多个品种,生长很有特点:先开花,后长叶,它的花瓣也很有特色,如果你仔细地数一数,就会发现它的花瓣是五瓣,或者是五的倍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梅花有的结果,有的不结果,如果它的花瓣只有一层,那么它多数都能结果,味道好酸,如果它的花瓣有两层或两层以上,一般就很少结果,只能供人观赏了,梅花有大红、粉红、白色、黄色等好多种颜色,植物学家们还新培育了其他颜色的梅花呢!好让它在百花凋零的冬天给大家带来更多美的享受。
5.好了,同学们,欣赏了这些美丽的***片,听了老师详细的介绍,现在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学生自由汇报)
6.揭题:梅花这么美,引得许多诗人为她留下了很多优美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宋朝诗人王安石所作的古诗《梅花》(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梅”字。
(1)指名拼读。
(2)怎样记住这个字?(猜谜语:每天站在木头边、加一加、拆部件、老师重点教给形声字的识字方法:梅是形声字,这个字由两部分组成,左边的“木”字是形旁,表示梅字的意义和树木有关,右边的“每”字是声旁,表示“梅”字的读音和“每”相近。汉字中大部分合体字都是形声字,因此学会用形声字的方法识记生字非常重要。)
(3)“木”字家族的成员可真不少呢!你还知道哪些“木”字旁的字?(松、杨、柳、柏、枫、桃、杏、李)这样归类学习,也是识记生字的好办法。
(4)你能结合刚才的短片用“梅花”说一句话吗?
二、初读古诗,熟读成诵
1.看来你刚才看得非常仔细,听得非常认真。短片中向我们介绍了梅花的许多特点,那诗人王安石又是怎样描写梅花的呢?
2.请同学们打开书,听老师读诗文,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3.梅花多美呀!你们也想这么美美地读读课文吗?请同学们拿起笔,端好书,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做上记号,再逐句把诗文读正确。
4.指名读课文。
5.男女生分读。
6.齐读。
三、随文识字,意境中感悟
读了这么多遍,你能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随机体会诗句内容,并在意境中识字。)
1.“墙角数枝梅”
(1)梅花开放的位置――墙角。识记“墙”字。我们班有墙吗?用手指指墙在什么位置?这个字的笔画这么多,你有好办法记住它吗?(猜谜语:左边有土回不来)
(2)“数枝”(课件演示:一枝、数枝)数枝就是很多枝,墙角数枝梅就是墙角有几枝梅花。
识记“数”字。“数”这个字念“shu”,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数学书)这个字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shu”(课件出示)数一数,我们来数一数这个小组有几个同学?
识记“枝”字。这个字比较简单,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组词、形声字、加一加等)
小结: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却告诉了我们几枝梅花盛开的地点。除此之外,再来看看古诗,你还读懂了什么?
2.“凌寒独自开”
(1)梅花开放的时间――开在冬天里。从哪个字看出来的?“寒”,现在就是冬天,我们到外面去,就会感觉到天气比较寒冷。寒冷的反义词是“温暖”。因为天气冷了,所以我们要戴上帽子,因此这个字是宝盖头,这两竖就像我们的脖子,为了保暖我们还要围上围巾,这三横就像围巾,包裹得严严实实,两只小脚丫也藏在了皮靴下。瞧,这么复杂的字我们用讲故事的方法就记住了。
(2)“独自开”就是独自开放,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许多花在冬天都凋谢了,只有梅花还在盛开)这说明梅花――非常勇敢、顽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独”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字,在学习新字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个部首“反犬旁”。(领读)由三笔写成。数笔画,教学新的笔画名称“弯钩”。(书空“独”字)你能帮“独”找个朋友吗?它不喜欢一个人。(孤独、独自、***、单独、独一无二、独唱)
(3)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寒,就是寒冷,独自开就是独自开放,那“凌”是什么意思呢?老师告诉大家“凌”在这里是冒着的意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开放。跟老师读“ling”你能给“凌”组个词吗?(凌晨、凌空、凌云、凌乱、冰凌)
(4)那么从这一句话中,我们看到了梅花的顽强不屈,不畏严寒,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赞美来读一读前两行诗句。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在严寒中盛开的梅花是什么颜色的?它有没有香味呢?你从哪里知道的?
(1)梅花是白色的。(遥知不是雪)
这里我怎么没有见到“白”字呀!“遥”就是远远的。在远远的地方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 “遥”,就是远的意思。这个字是半包围结构,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吗?(换一换)
(2)作者差点就把这洁白的梅花当成雪,可仔细一分辨,不是雪,为什么呢?“为有暗香来”因为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飘来。“暗”这个字念“an”,本意呢是光线不亮,它的反义词是“明”,你能帮它找到朋友吗?(黑暗、暗示、暗号、阴暗)
4.配乐有感情地读课文,边读边加深理解。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就是梅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是我国的国花,诗人写下这首梅花,也写下了对梅花的赞美和喜爱。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梅花穿着雪白的衣裳,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寒风中傲然开放!现在你们面前就是美丽独特的梅花,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美美地吟诵一下这首诗呢?(齐读)
5.熟读成诵。
老师也很喜欢这首古诗,喜欢梅花以她洁白的花朵,给大自然增添美;喜欢梅花以不怕严寒的品格,为人们树立了榜样;喜欢梅花以她的暗香,给人们送来了喜悦。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好吗?
师生合作对读对背、自由背、个别背、能背的站起来背。
四、集中认读,强化记忆
古诗同学们都已经能够熟读成诵了,看来本课这些比较难的生字也应该没问题了,是吗?我们一起来进行一下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开火车拼读。
2.去掉拼音读。
3.游戏:赏梅花。将词语写在梅花形的卡片上。读对的将梅花送给她。
梅花墙角 数学树枝 凌云 寒冷 独自 遥远 黑暗
数九寒天 五花八门 独一无二 柳暗花明
五、总结
1.出示句子: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话是说梅花飘香缘自它度过了寒冷的冬季。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艰难困苦,才能取得成功。希望同学们也能够学习梅花的精神,勇敢地面对困难与挫折,经历了磨难,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敬佩与赞美,再来背诵《梅花》。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5
几年前,收到山东张晓楠寄来的一本自印的小书。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我发现这些小诗虽然还有点稚嫩,但蕴函着作者的天赋和潜质,像一株沾满露珠儿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我吟唱着这些小诗,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他那小小的诗园里徘徊和飞翔。诗中那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意象,不断地在我眼前跳跃,点亮了我的眼睛。在《雪地上的鸟儿》这首诗里,他是这样描写雪地上的村庄和雪地上的鸟儿:当村庄/像一只只雪狗/安静下来/三三两两的/鸟儿,便成了/雪地上/跳动的音符。把村庄喻作雪狗,把鸟儿喻作音符,鲜活而且形象。这些诗句,虽然新鲜,但触及的毕竟只是事物的表象。如果作者仅仅满足于这一点,给人读后会有“肤浅”之嫌。晓楠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深入地写雪地上的小鸟:饿了,就停下来/三挠两挠/冬天就露了馅/三挠两挠/冬天就开了怀//冬天被鸟儿挠得露了馅,冬天被鸟儿挠得开了怀。读到这里,让人不再仅仅感到“新”,而且感到“奇”了。诗人不仅选择新鲜的角度,而且善于捕捉灵动的镜头,把冬天雪地上的鸟儿不仅写活了,而且写神了,真可谓神来之笔。
看完这本小书,我同晓楠诚恳地交换了一次意见,旨在鼓励他,期望他能向新的台阶攀升。我除了肯定他的优点以外,还指出了他的不足,期待他在诗的本质上下功夫,不断扩充儿童诗的容量和内涵。后来,我又读到他的一些诗,感到他的诗在向生活的深度开掘上,迈出了一大步。他的《小树有自己的方式》一诗,这样写道:树叶落了/树叶落了/这是小树,撒下的/一只又一只脚印//不要说小树/不能行走/小树以自己的方式/丈量梦想//树叶落了/树叶落了/这是小树,放飞的/一片又一片羽毛//不要说小树/不能飞翔/小树以自己的方式/追逐光亮。小诗由“树叶落了”生发开去,展开丰富的想像。整首诗八节四段,实际上是由一连串丰富的想像构成。如果把其中的每一个想像喻为一颗珍珠,穿起来就是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这种想像奇特、意境清新的小诗,简直就是一桌想像的盛宴,对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激发少年儿童的想像力是十分有益的。
2006年夏天,晓楠的第一部诗集《叶子是树的羽毛》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读后,欣喜不已。我尤其喜欢他的《脚印》,仅管这首小诗只有八行,却留给我较多的回味余地。请看:一只小耗子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一只猫咪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猫咪和耗子不友好/总是追追赶赶的//脚印们可不管这些/凑在一块窃窃私语。这首小诗使我想起了大人和孩子。有时大人们之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恩恩怨怨,而孩子之间却是那样地友好。小诗不小,写出了大主题,写出了人性化的美。我同样喜欢他的《拱破乡村梦境》:绿意,绿意/拱破乡村梦境/张眼望时/四周先绿了。诗从“绿”拱破“乡村梦境”切入,这个切入点选得太好了。接着,诗人写道:那些最初/睁开眼睛的/是爬满/枝梢的芽苞/那是一盏盏/梦幻的灯呢/照在哪儿/哪儿绿色泛起。把芽苞喻为梦幻的灯,把大地照出一片新绿,比喻新鲜而灵动。写了芽苞,诗人接着写鸟鸣:那些最初/张开嘴巴的/是雀跃/枝头的鸟鸣/那是一滴滴/饱满的节气呢/溅落下来/就是一片绿地。鸟鸣是饱满的节气,这节气溅落了,竟变成一片绿地。小读者也许不会注意,鸟鸣和节气本无自然联系。这里,作者却有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其用意是在于给读者一个巨大的甚至是遥远而曲折的想像空间。这么大的想像空间,是需要读者去填充的。学者诗评家孙绍振先生,把这种创作手法称之为“远取譬”。用这种创作手法创作的诗歌作品,会大幅扩大诗的容量和内涵。诗的最后一段:感悟一冬的村庄/终天敞开/紧闭的心扉/而冒失的燕子/匆匆赶来/不小心,碰了/满鼻子的绿……最后这一段,尤其是最后两句,是我的最爱。一个诗人仅仅用眼睛去看,而不是用心灵去感受,是绝不会写出这样奇妙的句子来的。当然,这部诗集也还有点不足。比如诗的题材还不够宽泛,有少数诗还较粗糙,缺少精心打磨。但毕竟是瑕不掩瑜,这部诗集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部优秀的诗集。
想像,是诗歌的翅膀。这个翅膀要想飞起来,作者就要深入生活,扎根在生活的底层,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如果诗人一味地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圈在小天地中,创作出来的只能是盆中之景,缺乏大气势,缺少田园阡陌的泥土气息。晓楠深谙这一点,他决心走出去,同广大少年儿童打成一片,想儿童之所想,爱儿童之所爱。我想,他一定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篇,开创儿童诗辉煌的明天。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6
一次上课,讲杜甫的《月夜》,曾引《杜臆》里“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介绍一种手法――虚中写实。课后,有学生发问:老师,这里的“虚实”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虚实”相同么?惭愧!这个问题竟然没有认真思考过,只能回答说:对不起,老师没有比较过这两个问题,明天回答你,好吗?
经过一番探究,我发现,《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所阐述的“虚实”关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也有体现,但与杜甫《月夜》所用“虚中写实”手法并不相同,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两种不同的“虚实结合”手法,遂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专题给学生讲解。
宗白华先生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一文中所述的“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作品直接呈现出的部分为“实”,没有直接呈现但适当暗示的部分为“虚”;艺术作品直接的意象为“实”,有意预留的空白为“虚”;作品之内为“实”,作品之外为“虚”。在这里,“实”是基础,是手段,“虚”是主旨,是目的。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为“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在这里,“景”为“实”,“情”为“虚”。“情”由“景”而生,“景”依“情”而设,写景是手段,是载体;所抒之情是主旨,是目的。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友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可诗中并未言明,而是寄寓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上,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手法。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什么选取“寒蝉”“长亭”“兰舟”“千里烟波”“暮霭”“杨柳”“残月”等这些“实”的意象来写呢?因为最能表现属于“虚”的离别之情,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再来看看宋代朱淑真诗《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是200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的诗歌鉴赏文本,其题目是这样的:“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命题者的意***就是考查考生对“情”“景”关系的理解。在三、四句中,作者写了凉床、月影、梧桐等“实”的意象,所要表现的是离愁别怨这一“虚”的意蕴,把这“情”与“景”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答案了。以上所述,都是“以实写虚”一类。
我们再来看开头提到的“虚中写实”这一手法。这里的“虚中写实”也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其“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眼前之景,现实之事为“实”;假设之景,想象之事为“虚”。“实”所表现的内涵是主旨,是终极目标,而“虚”是手段,是载体,是为“实”服务的,故有“以虚写实”这一说法。很明显,这里的“虚”“实”,与上段所述“虚”“实”是不相同的。高适诗《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明朝又一年。”就运用了“虚中写实”的手法,第一、第二句写的是“实”景“实”事,表现的是诗人在“除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却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是“虚”写,从而更能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就是典型的“以虚写实”。回过头看杜甫诗《月夜》,据背景材料,诗人写此诗时,正被安禄山叛***所俘,禁在长安,诗人本是抒发战乱中对家人的想念之情,此乃“实”也,却偏从妻子、孩子的角度落笔,想象妻子如何对月思念自己,孩子如何“未解”思念父亲,此乃“虚”也。于是,就有“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这种写法更能表现诗人于战乱中对家人的担忧与思念。再来看看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广西用卷)第12题,该题所用文本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设题时有这样一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很显然,这里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技巧,而这个技巧刚好就是“以虚写实”手法。前两句是“实”写,表现的是冬至之夜诗人还在孤身一人在外飘零,禁不住“思家”。而后两句却撇开自己,想象家人在“冬至”之夜正在想念飘零在外的“远行人”,这是“虚”写,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虚”为“实”服务。
经过这样举例比较辨析,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7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
依稀和气排冬严,日就长日辞长夜。
日光红洒,桂枝下的薄霜虽还没有消却,但温和的气息已排去严冬的寒冷,渐长的白昼已代替那漫漫的长夜,春天已经来了。
春景在诗人笔下更是绚丽多彩,杜甫《绝句》诗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春天丽日当空,春风送暖,草木滋生,花香鸟语,报春的头者??家燕从遥远的南方归来,泥喃于梁檐之下。
要说春天最美的特征是什么,宋代王安石《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又隔数重水,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这里,诗人生动形象地用一个"绿"字来概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的大千世界,用"绿"字来传递春的信息,不能不说是绝妙之笔。
王维《游春曲》说:
万树红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杏花、春风、绿水自然成了春天最美的特征了。
宋代诗人叶绍翁《游园不值》把春天和杏花联系在一起,更是一首广为传诵的咏春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好一枝出墙的红杏,向人间报春来了。从科学来说,春天的物候指标最好是什么呢?不少诗人喜欢以树木抽青来表示.正如宋代张?颉读⒋号汲伞肥?疲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
但各种树木抽青的时间又不同,哪种树木的抽青才能表示春天的指标呢?看来,诗人推荐杨柳了。杜甫《腊日》诗云:
白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白居易《杨柳枝词》:
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
人们从丽日气息中,从花香鸟语中,从杨柳青青中感觉到春天到来。但陈师道的《春怀示邻里》,对春天描写不限于山水花鸟,这首诗却写了小动物的活动:
断墙着雨蜗成字,老屋无僧燕作家。
剩欲出门追语笑,却嫌归鬓着尘沙。
风翻蛛网开三面,雷动蜂窠趁两衙。
屡失南邻春事约,只今容有未开花。
在雨后潮湿的断墙上,蜗牛留下的白色粘液,随着它弯弯曲曲的行迹,组成了像是篆体的文字;燕子占据连行脚僧也走了的百年老屋,在那里衔泥作巢,安下家来;蜘蛛殷勤地吐丝结网,张捕猎物,但蛛丝毕竟太细,一阵风来吹断了许多,需要重新修补,才能成网;四出采花的蜜蜂早晚两次嗡嗡成群地排成行列赶回蜂窠。这些常常不为人们注意的小动物,也是春天繁忙热闹景象的一部分,陈师道潜心观物,注意到了点缀春光的这些角落,说明他观察之细和状物之巧。
那么春天究竟是从哪一天开始呢?古代人们把立春(二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始日,而把立夏(五月六日或七日)作为春季的终日。然而从气温来看,立春节气内,许多地区仍有低于零度的气温和飞雪漫天的天气。把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那是太早了。如李白《塞下曲》就写道: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在五月的天山冰雪未融,还没有春天的景色。唐代张敬忠《边词》也写道:
五原春色旧未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五原即今日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二月还不见杨柳,等到河畔冰河解冻,长安已花落了。这种现象是如何解释呢?原来我们感到气候的冷暖,并不是直接随太阳光的角度变化而变化的,而是随大地接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放出的热量的多少而变化的。从立春开始,大地差不多迟两个月才积累到足够的热量。因此,最科学的分法,还是气候学上的分法,以温度为标准,以五日为一候,候平均气温在摄氏十度以下为冬,在二十二度以上为夏,在十和二十二度之间为春秋。按照这个标准,再参照物候变化,就可以看出,地区不同,高低差异,春天到来就有早有迟,居留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福建、浙江的春季多开始于二月下旬,长江流域的春天开始于三月间,京津一带须待四月上旬才有春色,黑龙江的春天常常要到立夏前后,而在青藏高原北部4000米以上,南部4300米以上的高寒地方处于冰天雪地之中终年没有春色。
春天的脚步首先来到江南,唐朝诗人王湾的《江南意》一诗,以敏锐的感受,报导江南春来早的消息:
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
潮平两岸失,风正数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从来观气象,唯向此中偏。
诗中最后两句说,从来观察季节气象变化,只有在这里才如此清楚。"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别出新意,是诗中最动人的诗句。残夜未尽,太阳就已经从海上涌现,似乎是残夜带来光明。"江春入旧年"是说春天的起步早,好像从旧年底就已开始,也就是说,未到新年,江南已先有春意了。“海日生残废,江春入旧年”这两句,在唐代已成名句。以至于唐代宰相,著名文学家张说,将这两句诗亲手写在办公的***事堂上,让朝内的其它读书人仔细观摩学习。唐僖宗时的诗人郑谷,也写一首七绝诗:“一卷疏芜一百篇,名成来敢暂忘筌。何如海日生残夜,—句能令万古传。”诗的意思是:我这一卷诗中杂七杂八有诗百篇,现在虽然出了名,可也不敢忘了赖以成功的这些诗作。可它仍怎么比得上佳句“海日生残夜”,这一句就可以流传万古了。诗中的“筌”是捕鱼用的竹器,“忘筌”即指在捕得了鱼以后就忘了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这是白居易《忆江南》词。虽说江南春好,但并非天天艳阳晴空。春天是个天气多变的季节,特别是春末夏初的时候,江南气候更是阴晴不定。唐代诗人刘长卿《别严士元》诗云: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阖闾"即苏州城,相传为春秋吴王阖闾所建。诗中"春寒阴复晴"正是概括了江南春天天气的特点。这是冷暖气流在江南地区互相对峙的结果。
春天也是多雨季节,正如汪藻《春日》诗云: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旁鸥不惊。
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
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
田野碧绿,鸥鸟悠闲,桃花出篱笑,过午有鸡叫,但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春雨连绵。
春雨潇潇,春意盎然。诗人们曾对春雨起了许多雅号。戴叔伦《兰溪棹歌》:"兰溪三月桃花雨",僧志南《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雨总是和春花联在一起。陆游《临安春雨初霁》:"小楼昨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人夜而不寐,从今夜的雨声联想到明朝的卖花声,从那淅淅沥沥的春雨,仿佛闻到大街小巷的杏花香,正写出春雨杏花之间的讯息。
春天雨水充沛,对春耕春种大有好处,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冬耕之后,土?袄镎?彼??怀〈河曜倘蟠蟮兀??终嫦蠡平鹨谎??蟆6鸥υ凇洞阂瓜灿辍分幸魉械溃骸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里,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
春雨仿佛很知时节,适时而来,一年之计在于春,农民抓紧这个宝贵时节,备耕积肥,耕翻土地。李绅《古风》:"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有春播得好,才有秋天的收获季节。
多雾也是春天天气的一个特点。唐代书法家张旭《山行留客》描写道: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春天在山中因为云雾水气很大,即使晴天也会把衣服沾湿。
春季在江南地区气旋很多,雷雨经常发生在内陆地区,而且雷雨出现最高峰不是在夏季而是在春季,白居易《闻雷》就写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正月雷声始动,这雷声惊醒了蛰伏中昆虫。当然,这雷声并不都是每年正月,而虫类也并不是真正被雷声所惊醒。不过,惊蛰前后不谋而合地出现春雷却是事实。春雷多是热雷雨,入春以后,气温回升,东南海洋上的暖湿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锋,空气变得不稳定了,云中有强烈的上升下降气流,导致雷电现象产生。
由于我国幅员广大,地形多种多样,春光处处不一样。在江南四季分配得比较均匀,有明显的春和、夏热、秋爽、冬寒的四时变化。但是在云贵高原,湿润多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不甚分明。在华南无冬区时里,春季没有起点,秋季没有终点,并且干湿季节明显。唐代诗人柳宗元在广西柳州作《二月榕叶》诗云:
宦情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竟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这首诗意思是说,二月是中原桃李争春的时候,但在柳州的榕树,却于此时落叶最多,使人迷惑不解,这是春天还是秋天。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归去,唤取归来同往。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8
论文摘要:作为“诗史”,杜甫叙事诗的文化批判功能除依赖于对诗歌整体思想内容的理解外.还表现在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量去实现这种功能。如对较敏感的事物进行表述时采用能指与所指差异较大的词语,大量运用非陈述句式,使用具有批判力量的修辞格等。
唐代是封建历史上一个思想比较开放的时期,这种时代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唐诗的极度繁荣。但即使是在这样一个时代里,文化霸权仍然存在,诗人们仍不能毫无忌惮地写作。尤其是安史之乱前后,社会动荡到了极点,文化霸权也由隐而显,杜甫因房琅事而受冷落并最终被逐出朝廷便是文化霸权的结果。这个时期,许多诗人因慑于这种霸权而纷纷放下手中的笔。作为一个敏感而又爱国的诗人,杜甫不可能面对国家的危机而无动于衷,他要通过自己手中的笔去揭露黑暗的社会,因此他以更大的热情投人到写作中,最能代表杜诗现实主义风格的以新乐府诗为代表的叙事诗大多写于此时。但杜甫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也不可能游离于那个社会之外,因此他也要受到文化霸权的制约,对当朝统治者进行评判和指责时也有所顾忌。但读者从杜甫叙事诗尤其是新乐府诗中可以很明确地感受到文化批判力量的存在,这种力量一方面依赖于诗歌作为一个整体,必然会表现出一定的思想倾向;另一方面,也是人们所普遍忽略的一点,就是杜甫有意识地借助语言本身的力量去实现文化批判的功能。
一能指和所指是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所提出来的两个概念,分别代表概念和音响形象,此处借用这两个概念并把能指界定为语词所代表的概念本身的意义,把所指界定为语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实际意义。
能指与所指之间可以是统一的,但也可以是有所差异的。杜诗中对一些比较敏感的事物的表述便体现了有所差异的一面。表面的能指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是对文化霸权的妥协,而真正的所指是对当时社会的揭露与批判,是对文化霸权的颠覆。
(一)人称
1.能指:第三人称,泛指汁所指:第一人称,特指。如:
(1)道旁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兵车行》)
(2)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哀江头》)
(3)树枝有鸟乱鸣时,叹色无人独归客。(《光禄坂行》)
(4)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新安吏》)
(5)飘然时危一老翁,十年厌见放旗红。(《冬狩行》)
以上各例的能指与所指之间仍是由人到人的关系,只是人称和指称范围有变化,例(1)的“道旁过者”、例(2)的“少陵野老”、例(3)的“独归客”、例(4)的“客”、例(5)的“老翁”等语词的能指都是第三人称,是泛指,而其所指均应是“作者自谓”,是第一人称,是特指。相对而言,其所指的第一人称、特指比较敏感,潜在的危险性更大,而换用能指的第三人称、泛指有利于淡化矛盾,回避危险,对意义的表达也不会产生影响。
2能指:客观事物或他人,所指:特定的人。女口:
(6)杨花雪落在白孩,青乌飞去街红巾。《丽人行》
(7)后来鞍马何遥巡,当杆下马入娜菌。《丽人行》
(8)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哀江头》
(9)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10)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兵车行》
例(6)“杨花”和“白蕉”的能指为两种植物,所指分别为杨国忠和耽国夫人;例(7)“后来鞍马”的能指为配有马鞍的马,所指为杨国忠;例(8)“明眸皓齿”能指为人身体的两部分,所指为杨贵妃;例(9)..了卜射”,(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子仪时已进中书令,而仍称其旧官,盖功著于仆射,而御士卒宽,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也。‑Ulces2s,此说一经产生,其后诸家注释均依此说。但笔者认为此说值得商榷,“了卜射”的能指为一种官职名,所指为郭子仪,能指用“仆射”而不用“中书令”是全诗用语特点的必然结果。《新安吏》一诗的写作内容是比较敏感的,因此对一些较敏感的人与物,如“客行新安道”的“客”和“新安”,诗人都采用能指与所指之间差异较大的词语,对郭子仪这样一个安史之乱时期的敏感人物,诗人称其旧官,主要是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而不是“就其易晓者以安之”。例(10)“武皇”的能指为汉武帝,所指为唐玄宗,武帝喜开边,唐玄宗亦好开边,当时不便直斥,故比之武帝。
(二)地名。能指:旧称或泛称*所指:今地、特称。如:
(11)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新安吏》)
(12)中男绝短刁、,何以守王城。《新安吏》)
(13)我***收相州,日夕望其平。《新安吏》)
(14)草中孤兔尽何益?天子不在咸阳宫。《冬狩行》
(15)回略大荒来,堵函盖虚尔。《塞芦子》
例(11)的“新安”,《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书》新安,隋县”。由此可见,其能指为隋代的一个县,而其所指为唐县。例(12)的“王城”,(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之东都,即今之王城。”可见其能指为周朝的某地,所指为“唐之东都”。例(13)的“相州”,参照(杜诗镜锉)对(洗兵马)“只残邺城不日得”中“邺城”的解释:“旧唐书:相州属河北道,天宝改邺郡,乾元改邺城”。《新安吏》一诗写于乾元二年,可见“相州”一词能指为一古地,而所指为今地邺城。例(14)“咸阳宫”的能指为秦,所指为长安。以上四例能指均为古地,所指为今地。例(15)的“大荒”,(读杜心解)的解释为:“统日‘大荒’,不敢斥言灵武也。可见其能指为泛称,所指为特称。
(三)其他。能指:普通名词或虚有事物,所指:讳语或忌语。如:
(16)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17)岂意绒难料,归***星散营。《新安吏》
(18)泉有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蜂。《沙苑行》
(19)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往城北。《哀江头》
(20)荒戍之城五色古,东郭老人住青丘。《锦树行》
例(16)的“天地”,《读杜心解》解释为:“‘天地无情’,固是为朝廷讳。”f31(}s3)例(17)的“归***”,《杜臆》解释为:“此不言***败而言归***,亦讳之也。(”,,例(18)的“泉”,《杜诗详注》的解释为:“唐讳渊,故改泉。”例(19)“胡骑”的能指为少数民族骑兵,所指为安禄山叛***,《哀江头》一诗写于至德二载春,其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且杜甫身陷长安,对安之“叛***”性质有所顾忌,故采用无潜在危险的“胡骑”。例(20)的“东郭老人”和“青丘”,《读杜心解》解释为:“‘东郭老人’非公自号,‘青丘’非寓夔地名,盖因‘小儿’、‘恶少’等语,太觉显斥,自隐其名,而托为子虚、无是之人,以避时忌耳。
以上诸例能指与所指之间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主要是因为这些诗都表达了对君主或朝廷行为的不满与指责,而这种不满与指责本身就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但这种危险并不是在所有的诗中都存在,所以诗人在某些诗中也采用了一些能指与所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的词语,如(洗兵马》“只残邺城不日得”中的“邺城”,“郭相谋深古来少”中的“郭相”。而同写于乾元二年的《新安吏》,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表达同样所指的词分别换成了能指不同的“相州”和“仆射”。
二在诗歌尤其是叙事诗的创作中,从语气的角度讲,陈述句应是应用最多的一种类型。但陈述句只是述说一个判断,描写一种德性、情状,叙述一个动作或变化,不带强烈的感彩。
而杜甫以新乐府诗为代表叙事诗要达到“讽兴当时之事”(元镇《古题乐府序》)的目的,必然要融人诗人的感情。由此,杜甫在诗中大量运用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非陈述句式。通过这些句式,打破读者的惯常思维,使读者以一种新的角度去审视社会,进而对社会乃至自我认识方式作出积极的探索,从而使诗人的“讽兴”目的得以实现。
(一)疑问句
疑问句,或有问无答,或自问自答,或无疑而问。一方面,为读者提供一个条件,引导其主动思索、判断,让内因充分发挥作用,从而更好地接受作者的观点和情感、另一方面,加强语气,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情刺激,引发反思。
1一般疑问句。如:
(21)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哀江头》)
(22)万国城头吹画角,此曲哀怨何时终?(《岁晏行》)
(23)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蚕谷行》)
(24)肉味不足登鼎蛆,何为见羁虞罗中?(《冬狩行》)
(25)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无家别》)
以上诸例都提出了一些诗人似乎知道而又无法给出明确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其实也是与诗人同时代同命运的人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显示出了诗人对世事的关注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引导读者关注同样的问题,在渐深、渐全面的思考中自觉地揭示出事物的内在本质。
2.设问句。如:
(26)士卒何草草?筑城憧关道。(《潼关吏》)
(27)四部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
(28)东至集壁西梁洋,问谁腰镰胡与羌。(《大麦行》)
(29)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哀江头》)
(30)头上何所有?翠微叶垂翼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极稳称身。(《丽人行》
以上诸例均自问自答。“问”,引人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答”,强调答案,显示出主体的参与,使所述更可信、更有力度。一问一答,使读者在思考中接受诗人的观点,给读者留下更深的印象,从而强化批判效果。
3.反问句。如:
(31)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安吏》
(32)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新婚别》
(33)人生有离合,岂择盛衰端?(《垂老别》
(34)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北有昭君村?(《负薪行》)
(35)若道士无英俊才,何得山有屈原宅?(《最能行》)
以上诸例均属无疑而问,使用问句形式的目的在于加强语言的力度,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从而不自觉地引导读者去思考隐藏在这肯定的判断后面更深层的东西。
(二)感叹句
感叹句是情感达到高峰时所采用的一种句式,是慷慨激昂、激情万分的爆发和喷涌。诗人面对家国之大不幸,情何以堪!如此之激情会深深地感染读者,产生心与心的交流,从而使读者自觉地接受诗人的观点。如:
(36)鸣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折槛行》)
(37)朝廷虽无幽王祸,得不哀痛尘再蒙!鸣呼,得不哀痛尘再蒙!(《冬狩行》)
(38)丧乱死多门,鸣呼泪如在!(《白马》)
(39)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哀王孙》)
(40)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知土!(《贫交行》)
(三)祈使句
祈使句,感情有强弱之分,强而坚定的为命令或禁止,弱而委婉的为祈求、劝请、建议或劝止。杜甫新乐府诗所用祈使句基本上全为后者。这种弱而委婉的表达是诗人较为低下的身份地位所决定的,这种表达同时也显示了其所述是诗人的衷心之语,显示了诗人对世事的关切。如:
(41)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新安吏》
(42)请嘱防关将,懊勿学哥舒。《渔关吏》
(43)莫愁父母少黄金,天下风尘儿亦得。《锦树行》
(44)楚人重鱼不重鸟,汝休枉杀南飞鸿。《岁晏行》)
(45)不劳***泪汾沱,男谷女丝终复歌。《蚕谷行》)
杜甫的新乐府诗运用了大量的非陈述句式以增强其文化批判力量,而这种非陈述句式使用位置的不同也会影响表达效果。当一个非陈述句出现在诗尾时,它会产生一种言尽而意不尽的效果。杜甫的新乐府诗共32首,有25首的结尾都用了非陈述句。其中用疑问句的10首(《沙苑行》、《悲青坂》、《塞芦子》、《洗兵马》、《无家别》、《大麦行》、《光禄坂行》、《负薪行》、《最能行》、《岁晏行》),用感叹句8首(《贫交行》、《哀王孙》、《垂老别》、《苦战行》、《去秋行》、《冬狩行》、《虎牙行》、《白马》),用祈使句的7首(《新安吏》、《渔关吏》、《新婚别》、《丽人行》、《锦树行》、《自平》、《蚕谷行》)。
杜甫的叙事诗在表达上多采用“赋”的艺术表现手法,但这种平铺直叙的手法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也很难实现“讽兴”的目的。为解决这一矛盾,杜甫除用前述两种方式外,还运用了一些极富表现力的修辞格。
(一)对比。如:
(46)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扰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兵车行》
(47)去年涪江木落时,臂***走马谁家儿。到今不知白骨处,部曲有去皆无归。《去秋行》
(48)去年米贵阅***粮,今年米戏太伤农。(《岁晏行》
(49)富豪有钱驾大封,贫穷取给行碟子。(《最能行》
(50)自古圣贤多薄命,奸雄恶少皆封侯。(《锦树行》
例(46)“生男”和“生女”相对比,先是将传统的“重男轻女”、“男尊女卑”观念反其道而用之,提出“生男恶”和“生女好”的反传统论调,激起波澜,接着对其原因进行对比解释,从比较中揭示出战争带给人民的深重灾难。例(47)去年之“臂***”和今年之“白骨”相对比,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例(48)“去年米贵”和“今年米贱”对比,揭示出收成的好坏并没有改变农民的命运,显示了诗人对时代的批判。例(49)“有钱”之“富豪”与“无钱”之“贫农”所驾船只比较,显示出贫富之差距。例(50)“圣贤”之“薄命”与“奸雄恶少”之“封侯”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世事不公的深沉反思。
(二)比喻。如:
(51)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兵车行》)
(52)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哀王孙》)
(53)岂意绒难料,归***星散营。《新安吏》)
(54)青铃宵子困泥途,白马将***若雷电。《折槛行》)
(55)黄门飞鞍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丽人行》)
例(51)是一个弱比,将人喻成“犬与鸡”,写出了征人的地位之低与命运之悲惨。例(52)以“豺狼”喻安禄山,以“龙”喻唐玄宗,写出了诗人对安禄山之憎恶,对唐玄宗的尊重。例(53)以“星散”喻兵败后的士卒数量少而又无组织的散乱状态。例(54)以“困泥途”喻“青拎宵子”仕途之坎坷,以“若雷电”喻“白马将***”之势焰惊人。例(55)以“不动尘”形容驰马轻快,亦喻骑术高超,但如此之高超骑术不是为国安邦,而是“送八珍”,实乃一大讽刺。
(三)夸张。如:
(56)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新安吏》
(57)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在!《白马》
(58)禽兽已毙十七八,杂声落日回苍官。《冬狩行》
(59)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兵车行》
(60)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
例(56)通过“眼枯见骨”的夸张,写出了征人与送行者的悲痛心情,也衬托出“天地”(朝廷)之“无情”。例(57)通过“泪如镶”的夸张,写出悲之深,衬托出“丧乱死多门”之惨。例(58)以“落日回苍弯”的夸张衬托杀声之大。例(59)以“哭声干云霄”的夸张,一方面写出哭声之大而众,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征人有去无回的命运,有力地鞭糙了统治者穷兵默武的开边***策。例(60)以“血作水”的夸张写出了在陈陶一役中牺牲人数之多。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9
一、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写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能否引起读者的兴趣,关键在于文章中要有重点描写的景物,而每个景物都非蜻蜓点水般地描写。
二、 角度选好,印象深刻
写景,就要突出景物的特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所谓“静观默察,烂熟于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好描写景物的角度。描写景物的感官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内心感受等;描写景物的视角有仰视、俯视、平视、正视、侧视、远视、近视等。
一旦将自己融入对象,我们的感官和意识就会灵动起来,描写也就水到渠成了。恰如叶圣陶先生所讲,眼睛怎样看就怎样写,耳朵怎样听就怎样写,内心有怎样的感悟就怎样写。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运用了视觉描写;“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运用了听觉描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运用了嗅觉描写;“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写出了内心感悟。写出了清雅幽僻、宁静迷蒙的画面。这与只用“美丽”、“壮观”等空洞的词比起来,效果有天壤之别。
总之,要做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手法恰当,魅力无穷
确定所写的景物后,为了使笔下的景物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对于写景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白描、细节、想象、联想、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移步换景、化用诗词文等。
运用白描,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一连推出九幅画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刻画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
运用细节,细节描写就是对文章中细小的环节或情节进行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描写在文章描写中的地位看似闲笔或赘笔,信手拈来,无关紧要,可有可无,但都是作者精心的设置和安排,不能随意取代。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如《想北平》:“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果子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运来……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一枝一叶总关情,正是这样的叙述与描写表明了作者与北京的亲密关系,他真正地融入了它的生活,深入到了它的血肉肌肤之中。如果老舍是个观光客,即使再喜欢北京,也不可能有如此细致入微的体验,当然更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字。郁达夫描写微雨寒村“说不出的悠闲境界”,先写有了“河流边三五人家聚在一个小村子里”的场景,再“点些精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这些细节使“悠闲”具体而生动,真是“活像”。
运用想象,如《沁园春·雪》中想象雪后美景: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虚实结合,“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像、实事、实境,“虚”是联想、想象或梦中的情景。二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转化,可以达到虚实相生的境界,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就是想象中美好的仙境,属于“虚”的内容。再如《江南的冬景》:“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马上会来。暮雨潇潇江上村。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五彩的文字:灰云、霜白、红叶、雪白的桕子、赭色的草根边带绿意、青天碧落、白雨、淡墨背景、乌篷小船、红黄的垂暮天。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这是郁达夫散文常用的笔法,他常在散文中插入一些旧诗,以弥补散文里没有说尽的余意,没有抒发的情愫,使文章在整个行文上显得跌宕多姿,也增加了文章的诗情画意。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如《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又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第三句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这一句是静景描写,第四句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这一句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移步换景,从远到近,从整体到局部抓住特点,准确描画,再如《小石潭记》中第一段中发现小石潭就是移步换景。
四、修辞润色,文辞优美
描写景物需要绘形、绘色、绘声,仿佛使人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这就需要尽可能选用那些生动形象的语言。所以,我们要对自己平淡的语言进行加工润色。通常使用的方法就是恰当地运用我们熟悉的修辞手法、成语、形容词等。如许俊文的《乡村的风》:“每次从城里回到老家豆村,第一个迎接我的便是风。我们虽然好多年没见面了,但它一点儿也不生分,先是用顽皮的小手,把我服服帖帖的头发弄乱,再在净的皮鞋和西服上,随意撒些尘土与细碎的草屑。要是春天,风就像一只摇头摆尾的小花狗,当我刚从汽车上走下来,视觉还没来得及舒展开,它就从我的身上嗅出了豆村的气味,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伸出温软的小舌头,一下一下舔我的手与脚踝,你赶也赶不走。如果是秋天,风里便有了果实发酵的味道,那幽微的醇意,好像一个去镇上打酒的孩子,不小心把酒洒了一路,惹人隐隐地有些陶醉。”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乡村的风的可爱、温馨。
五、巧用对比,突出景物
在《江南的冬景》中,作者将北方冬景、江南秋景、闽粤地区的冬景与江南的冬景对比,写了江南的屋外,写了植被,写了江南的雨、雪,无雨无雪时冬郊的闲步。在比较中写出了江南的温润晴暖优美。又如《想北平》,在文章中,作者声称自己“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又联系自己丰富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将北京和欧洲四大历史都城相比较,从城市整体结构、建筑格局、环境气氛、生活情趣等方面历数北京的好处。
巴黎热闹?摇?摇?摇?摇北平安静
巴黎的布局“比起北平来还差点儿”
美国的橘子?摇?摇?摇?摇北京的玉李
伦敦成天冒烟的工厂?摇?摇?摇?摇北平接近自然
六、情景交融,诗味悠然
有关冬天的诗句篇10
冬天一到,夜长昼短。整个夏秋季节,早晨五点左右,窗户已经亮晃晃耀人眼;下午七八点钟,太阳落山天硬是不黑。马路边摇着蒲扇摆棋的老人,不用灯照样看得见跳马飞象。一入冬,就大不同了,时光好似颠倒过来。早晨七八点,屋子里还黑洞洞的;下午五点钟,走路就得摸黑了。
冬日难熬,几千年来,人们仅凭一豆油灯照明,乡村里依靠烧柴燎草御寒。不似现今,电灯通明,暖气如夏。就室内说,季节倒没有多大差异。
农耕时代,依着春种秋收冬藏,人们把节气分成二十四个,即把漫长的365天,按季节变换的特点,切成二十四段,让我们慢慢品味日子。传说里,宇宙之初,天地混沌,神人开天辟地,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其实,时间的分段,也似神人刀斧之功。
冬至是冬天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说是冬至,似乎是冬天到了,其实在冬至里却隐藏着冬天慢慢消逝的内涵,这是不仔细观察的人想不到的。
家乡的人,从冬至那天起,感觉到白天在变长,夜晚在变短。八句谚语如诗:
“过一冬至,长一枣刺。过一腊八,长一杈把。过一年,长一椽。过一清明,长一井绳。”
这八句民谚,须得“翻译”,别处的人才能懂得。过了冬至,天便一日长似一日,长了多少?“一枣刺”。枣树有刺,极短。《诗经》里因之称枣树为棘。“园有棘,其实之食”(《魏风・园有桃》)。以枣树之刺喻昼之长,说明季节已在冬至之时开始转换了。一入腊月,过了腊八,白日又长了许多。“一杈把”,是多长?干过农活的人知道,麦子收割上场,晒打脱粒,离不开木杈翻动。木杈的长短正如铁锹、锄头,不过七八尺长,一似冷兵器时的大刀长矛,用起来趁手就行。过了年,白天又长了些,多长?一椽。盖房子的木椽,大约一丈二尺多长。真正昼长夜短,是过了清明,那时,就得长过井绳了。
这八句谚语,在我接触文学之后,时时不忘。我几乎没读过哪位诗人有如此智慧的诗,用实物来喻虚有的时光。这些实物又都是农人常见的景物或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以其长短喻时间之长短,极为确切,又极为生动。枣刺,多好!枣刺之长,不过一二厘米。以其喻昼夜长短转换,既注意到这是细微变化,又注意到了这是时间转换的开始。
千百年来,耕作在土地上的农人啊,既是科学家,又是诗人。他们用自己的一双手,感知着时间的长度和季节的凉温。
说到井绳,又得多说几句了。现在城乡多用自来水了,少有人知井绳为何物。先前用的是井水,须用井绳缚了水桶从井底打水。井绳的长短,自然取决于井的深浅。我的家乡是平原地带,井不算深,井绳一丈多长就够了。但在黄土高原就不一样了。一个辘轳两边各吊一个水桶,一边上、一边下。这样,那井绳有三四丈长。俗语言:“十五个水桶打水,七上八下。”便说的是这种深井。
冬至到清明一段时间里,大约是最寒冷、最沉闷、最容易寂寞和最难忍耐的日子。所以,人们又编制了许多内容,来切割和丰富这段时间。
首先是“入九”。冬至那天起便是“入九”。一九二九,天还不太冷,室外就已得抄着手了。三九四九,河水已结冰了,可以在河上步行了。尤其是三九,寒冷至极,所谓“三九三,冻破砖”。五九六九,阳气上升,可以远看柳树有些朦朦胧胧的青色了。七九八九,河开燕来,已近春耕春播的时间。到了“九九”,耕牛遍地走,歌里已唱出“九九艳阳天”了。但另一个苦难却来了:“九九八十一,老婆顺墙立,不怕身上冷,只怕肚子饥。”寒冷虽过,饥饿又临。在我青少年时代,“春”字后边,总跟着“荒”字、“饥”字、“饿”字。春天至,就到青黄不接之时,多数人家,都得靠野菜度春荒。
我的记忆里,村子每到春天总会砍伐一些榆树,大人孩子就急急忙忙抢扒树皮。那充满韧性的二层皮,可以晒干粉碎,然后搀在粗糙的粮食皮屑里增加黏度做成食品,欺骗辘辘饥肠。白花花一片树的白骨,摆放在场院里,让我至今想起还有些毛骨悚然。
冬至到清明,最快活的日子,应该是过年了。忙了一年的人们,以吃喝庆祝一年的辛劳;用走朋唤友,联结各类社会关系,以备来年后用。
冬至往后数一百零五天,古人叫寒食节。传说是为了纪念那位宁可被烧死,而不愿下山做官的介子推。古人在寒食节不生火,只吃冷食,许多诗人都为这一天写下诗篇。惟有曹操,非但不写诗,还弄出个禁令来,要人们不吃冷食,以免弄坏身体。《明罚令》曰:“北方Z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曹操虽有诗人之浪漫,但却又有武人之霸气。对于有令不止者,言出法随:“若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
法令虽严,管了当代,管不了后代,唐代人过寒食节就很盛。不过曹操“以人为本”的良苦用心还是很感人的。
现代人虽不过寒食节,但许多农村老人还记着“一百五”,即从冬至到清明节前一日的这第一百零五天,要扫墓烧纸。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有关冬天的诗句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