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记篇1
闲暇时光,手捧一本《幼教金刊》,沐浴着阳光,细细品味这其中的深意。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接触到《幼教金刊》,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我的眼球。
《幼教金刊》多层次多方位对学前教育的探讨迎合了幼教岗位上不同工作者的需求。我印象最深刻,最受影响的是“幼研堂”中的“成长笔记”,此版面汇聚了全国各地幼教工作者的经验、困惑交流。他们把自己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经过思考反思与同行们一同交流,在交流中碰撞火花。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惑,《幼教金刊》中的经验分享让我找到了答案,从中获益良多。
勤学善思,敢于动笔。以前,对于幼儿教师的专业写作我是陌生的,抽象的。每天零星琐碎的事情有什么可写?要写什么我不知道,怎么写更是不知所措。是《幼教金刊》让我豁然开朗,老师的点拨让我有所查、有所思而有所想。在《从写什么到怎么写――幼儿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写作》文章中,作者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给我指引了方向。其实,幼儿教师可写的题材、内容形式多样。我见我闻、我做我行、我思我想,都可纳入教师专业写作的范畴。这就需要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将自己的见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形成经验性文章。当然,仅知道写什么也不行,还要知道如何写。在这里,作者的详尽介绍让我茅塞顿开:取舍材料,忍痛割爱,题材角度,可广可专,写作技巧,不可忽视,关注热点,吸取信息。在怎么写方面,从选材到技巧,都给了我很好的建议,引导着我的专业写作。
科学探索,经验新生。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一位老师的经验分享,让我对科学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最初对幼儿经验的把握,到后面的具体分析,制定目标,再精心设计,幼儿在探索中积累经验。结合自己的教学活动,起初很困惑,对幼儿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以及实际情况不清楚。而这位老师经验新生的秘密让我知道如何在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制定目标,精心设计,更新认知,生成经验。
捕捉机遇,把握契机。其实幼儿的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与随机教育相结合。一位老师在《幼教金刊》中发表了这样一篇文章,《让我轻轻的告诉你――在多领域教育中把握幼儿语言教育契机》让我在领域活动中学会领域间的渗透,发现并抓住教育契机。在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中,我很重视幼儿语音的发展。注重将幼儿语音教育融入到各项活动中,生活的各个环节中,营造良好的幼儿语言环境。通过这些方法,幼儿在语言的语音学习上增强了自主意识,重视程度也提高了。
《幼教金刊》这一良师益友,博采众长,普洒幼教舞台。“成长笔记”也记录着老师们成长的点滴,粹取精华,将经验与大家分享。细细品味,我也在“成长笔记”的伴随下成长。
成长记篇2
新学期开始不久,我们为每一位学生准备了名为“成长的足迹”的成长记录袋。这里既有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形成能力过程的记载,也有学习方法选择,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轨迹,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凝聚。记录袋每学期结束前由学生自己归纳整理,学生和家长为这些资料各写一篇前言,整理装订成册。 记录袋中的具体内容有: 书法作品展示。要求学生每天认真练写20个钢笔字,学期末进行硬笔书法竞赛后,作品装入资料袋保存。 自主学习单元整体感知表。鉴于新教材在编排上以单元教学为中心的特点,学生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尚未形成,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教师较难检查落实学生课外自学等诸因素,因此,我们设计了能及时反馈学生每单元课前自学情况、课后吸收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展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独特见解与个性的表格。是让学生在新单元学习前自己***接触新知识,自己探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的自学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填写表格的形式,学生把在各单元预习初读课文时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过程分类记下来。 自主学习单元整体感知反思表。这是在学完一单元全部内容后,学生***把自己在本单元所接受知识的情况做一次整合,用填写表格的形式,归纳概括自己在这段时间语文知识学习的收获与效果,回顾、审视、反思自己在自主学习时的方法和过程,总结经验教训,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自我构建知识结构。 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表。意在检查学生阶段性学习过程的具体态度和效果,每两单元评价一次,用以代替过去的单元测验。 课外阅读手册。结合学生的实际,我们给学生规定每天必须至少课外阅读5000字,每周3万字,长期坚持,每年150万字的阅读量很容易就达到了。我们给学生准备了一个课外阅读手册,内容包括课外阅读篇目记载,读后感,课外阅读信息卡,好词好句摘抄及习作片断等。 语文综合性学习体验。我们按教材要求每单元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在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中,综合活动后按教材要求真实地记下他们的学习体验,由学生自评和互评修改后,誊抄后收入记录袋。 手抄报。在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指导学生编抄报,原件在班上展示,复印件装进资料袋。 语文资料查阅。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后,每单元都能自觉地到***书馆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学习时先放在班上的书架上展示交流,资源共享,然后收入记录袋。另外还有发表文章的复印件,期中期末的考试试卷等。 《成长的足迹》资料收集完整,装订成册之时,我们还让学生自己设计封面和扉页,在扉页上写上座右铭,并贴上自己的近照。这些资料定期给学生和家长翻阅,他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过程的欢乐和语文素养的逐步提高,这种直观可感的自我评价形式,使学生更加看重自己的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历史记录,不断校正自己语文学习的策略,提高语文学习的水平。家长翻阅后也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老师、了解课程改革。(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
成长记篇3
女儿妞妞开始上幼儿园了,作为教师的我便拥有双重身份――老师兼幼儿园孩子的家长。我想,既然是双重身份,就应该发挥双重作用――遵循教育规律,呵护童年,引导女儿成长。于是,我常常拿起笔,记录下女儿成长的故事,我发现,其实在故事中成长的不仅是女儿,我也在成长着。女儿的成长故事撞击着我的心灵,引发我对幼儿园教育的反思。故事一:颜色“纠纷”自从女儿上了幼儿园以后,她特别爱画画。只要有一张纸和一支笔,她就会专心致志地画起来。一天放学回家,放下书包就开始画,不一会儿,一幅很漂亮的作品就成形了。女儿开心地把画拿给外公欣赏,期待能得到他的表扬。没想到,外公看了一会儿,却皱起眉头对女儿说:“这幅画很漂亮,只是这个天空怎么会是绿色的呢?明明我们的天空是蓝色的。”女儿也毫不示弱地说:“天空就是绿色的,老师说了,我们画画的时候,可以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我最喜欢绿色了,所以我把天空涂成了绿色。”别看她年龄小,还说得有理有据。故事二:“8”的一半是多少?我的父亲是教师,因此,常常教女儿一些算术题,10以内的加减法已经难不倒她了。一天,外公出了几道算术题,她都对答如流。想不到的是,最后一道题把她难住了:“妞妞,8的一半是多少?”女儿想了半天,不知道该回答哪个数字。突然间,她脱口而出:“是0!”外公摇摇头。女儿比划了一下说:“是3!”外公还是摇摇头,刮了一下妞妞的鼻子说:“怎么样?‘小神童’变成‘小笨蛋’喽!”女儿嘟着嘴,气呼呼地跑进房里。过了一会儿,她跑了出来,仍然很不服气地叫道“外公,8的一半就是0和3!”我们都觉得很奇怪,8的一半怎么会是0和3呢?女儿拿来笔和纸,一边画,一边激动地说:“你们看,8的一半是把8分成两半,可以这样分,也可以这样分。”外公还是摇摇头说:“妞妞,别闹了!8的一半是4,怎么会是0和3呢?”女儿着急地说:“妈妈,你是老师,你说我们谁对呀?”看着女儿涨红的脸,我点点头说:“你们都对。从数量的角度来看,外公说的8的一半是正确的;但从数字的形体上看,你说8的一半是0和3,也是有道理的。妞妞爱动脑筋,真棒!”女儿听了我的话,对着外公扮了一个鬼脸,开心地笑了。反思:或许,许多父母和老师都曾遇到类似的事情,您是如何处理的呢?我们不难发现,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分析问题的角度往往与成人有着较大的区别。当两种文化发生碰撞时,是强制儿童服从于成人,还是让成人“屈从”于儿童呢?我认为,科学的态度应该是以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既要肯定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又要有机地渗透成人的思维方式,让两种思维在互相交流中和谐共存,从而为儿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故事三:女儿种豆自从女儿上幼儿园后,她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与日俱剧增。这不,不知她从哪里弄来了两颗如弯月形的种子,等外公一回来,她就缠着问:“外公,这是什么种子呀?”外公告诉她是四季豆的种子,可姐姐说是豇豆的种子。妞妞一脸迷惑,问我:“妈妈,你是老师。你能告诉我,这究竟是什么种子?”我拍拍她的肩膀亲切地说:“你把它种在泥土里,等它长大了不就知道是什么种子了?”女儿高兴得跳起来:“我可以种豆子!”说干就干,女儿找来一个旧盆子,在楼下去弄了一些土,把种子埋了下去,浇了点儿水。从此以后,女儿从幼儿园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看她种下的种子有没有发芽。有时候,她还对着种子说悄悄话:种子宝宝,你快点儿发芽,快点儿长大!长大了,我们就知道你是谁了。在女儿的精心照料下,没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渐渐地长叶,开花。女儿高兴得手舞足蹈,还大声喊:“妈妈,快来看,我种下的种子,现在已经长大开花了。你说,它是谁呢?”我摇摇头,故作神秘地说:“让我们再等等吧!等它结出果实,你就知道了。”初夏来临时,枝上结出了长长的豆角。女儿乐呵呵地告诉我们,原来种的是四季豆。我趁机告诉她:种子的形状有的是长长的,有的是扁扁的,但它们都有一个生长过程:播种――发芽――开花――结果。反思:一颗小小的种子,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又培养了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我并没有直接把结论告诉孩子,而是引导她亲自动手,亲自实践,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该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满足孩子的探究欲望,引导探究过程。家长这样做,既教给了孩子知识,又培养了孩子能力,更渗透了探究方法,其影响是深远的,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宝贝所在: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教师点评妞妞在我们班属于各方面技能、情感和交往能力都全面均衡发展的宝宝,特别爱提问和动脑筋,一天不知她的小脑瓜里哪来这么多问题!看了妈妈的观察记录,我们发现,孩子的点滴成长是家园密切配合教育的结果。在家里家长能抓住各种教育契机,给孩子观察、想象、探索和学习的机会,如果我们没有一颗细心呵护的心,怎知自己的宝宝不是未来的牛顿、爱迪生和爱因斯坦? 重庆市奉节县永安幼儿园大二班
毛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