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的诗句篇1
1、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刘禹锡《酬乐天闲卧见寄》
2、九日山僧院,东篱菊也黄。俗人多泛酒,谁解助茶香。——皎然《九日与陆处士羽饮茶》
3、出门无至友,动即到君家。空掩一庭竹,去看何寺花。短僮应捧杖,稚女学擎茶。吟罢留题处,苔阶日影斜。——李咸用《访友人不遇》
(来源:文章屋网 )
品茶的诗句篇2
一、审茶――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内行人一眼就能分出绿茶、红茶、花茶、青茶(乌龙茶)、黄茶、白茶、黑茶等不同的种类来。更讲究的还可以分出“明前”“ 雨前”“龙井”“雀舌”等。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而品诗在读诗之前应该先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时一物的吟咏,在不同年代不同人物的一笑一吟中,所表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各不相同。因此,品味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去了解一下诗人写诗时的背景。不同时代,不同遭遇都能令诗歌这杯香茗带上不同的味道。因此,泡开古典诗歌香茗的第一道程序了解写作背景。只有了解了诗歌的写作背景,才能品味出诗歌言而未言之语。如唐代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漳》:“独怜幽草涧,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幽草”,很多学生在读诗的时候并没有在意,只知道“幽草”,不就是涧边幽僻生长的草丛么?但我们可以先开水温杯――联想一下,诗人在塑造诗歌的形象,它实际的寄托情感是什么?“独怜”,怜,就是需要人爱。诗人为什么会出现独爱“幽草”的情绪呢?“上有黄鹂深树鸣”,黄鹂的羽毛非常地漂亮,鸣叫的时候是非常地悦耳。结合诗人的写作背景,我们可以了解到诗人正处于社会的底层,被人所忽视和践踏,因此与幽草可谓是同病相怜,因此情有独钟。
二、观茶――读懂诗歌的词句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林立。茶汤此时也会随着茶叶的运动而徐徐展色,逐渐由浅入深,由于茶的种类不同而形成绿色、黄色、红色……此时此刻观茶形赏茶色甚为赏心悦目。诗歌亦如此。首先是要读懂诗歌的每一字词和每一句话,如上文的《滁州西漳》里面的“怜”是什么意思,理解他想说什么,注意诗歌的诗序、题目、注释和标点,甚至作者性别。
然后找出他的意象。诗歌很重要的就是意象,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找到并理解诗歌中的重要形象从而整合诗歌意象。如《诗经・小雅・采薇》中的“杨柳依依”的“杨柳”,“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因此,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就融合在一起。再如李白《静夜思》中的明月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婵娟”就是思乡的代名词。当然,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不明了的意象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根椐有关意象的推断,引导学生充分联想和想象,在思维里更好的还原诗歌的情境,再根椐相关的推断,把一些含蓄的诗歌慢慢地“泡开”,然后把诗歌转换成“散文和故事或者是诗人的日记”等,就好像茶叶经冲泡后,形状发生的变化。
三、品茶――深情的朗读,加深理解古典诗歌
品茶的诗句篇3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与茶结下不解之缘,或状之以文,或借茶抒怀,或以茶寄寓,或倾之以情,或以茶会友,茶似乎专为文人所生,茶与文人融为一体。总之,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对茶饮都有着强烈的偏好、执着的热爱。
茶与文人轶事
中国的文人雅士向来对茶有着丝丝不断的浓情,历经数个朝代,有哪个朝代的文人士大夫没有为后人留下轶闻雅事?下面就对此事举几例。唐朝诗人白居易在庐山香炉下的茅屋里住了10多年,每日里种茶、采茶,闲时吟诗作赋,悠然自乐。如《香炉峰下新置草堂即事咏怀题于石上》就是白居易写种茶的诗,诗中写道:“平身无所好,且此心依然。如获终老地,忍手不知还。架岩结茅宇,断壑开茶园。”宋朝文豪陆游是位著名的茶客,他出生茶乡,喜尝品茶,写下茶诗300多首,堪称历代诗人咏茶之冠。他嗜茶成癖,以致带病冒寒,深夜亲自汲泉煮茗:“四邻悄无语,灯火正凄冷。山童亦熟睡,汲水自煎茗。”明人冯正卿,益都人,时为湖州司理。清入关后,隐居不士。因嗜茶,著有《茶笺》。清代曹雪芹是位谙熟名茶的作家,名著《红楼梦》蕴含着丰富的品茗文化。近代孙中山先生对茶评价很高。他在《建国方略》中指出:“中国常人所饮者为清茶,所食者为淡饭,而加以茶蔬豆腐,此等之食料,为今日卫生学家们所考证得为最有益于养生者也。”现代******一生最大的嗜好便是品茶。据他身边工作过的工作人员介绍:他每天睡觉醒来不急于起床,总是先用湿毛巾擦擦手和脸,然后就开始喝茶,边喝边翻阅报纸,等等。如同这样的文人雅士每个朝代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茶引文人思
“酒壮英雄胆,茶引文人思。”从此句就可得知文人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茶与文人有如此缘分是因为文人要思考问题,要写文章,品茶首先不是为了解渴,而是有助于思维,茶使文人产生一种神清气爽、心平气和的心境。如元代著名的贤相耶律楚材是一位饱学之士。他在《西域从王君玉乞茶因其韵》中写道:“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老雷芽。”长期不饮茶,就感到心窍阻塞,文思久困,格外渴求佳茗。而饮茶后可以“两腋清风生坐榻,幽欢远胜泛流霞。”再如,唐代曹邺《故人寄茶》:“碧澄霞脚碎,香泛***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宋代余靖《和伯恭自造新茶》;“一***试焙春尤早,三盏搜肠句更嘉。多谢彩笺贻雅贶,想资诗笔思无涯。”上述情况完全是茶助文人的诗兴笔思,为文人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有助于诗人墨客渐入佳境。总之,茶可使文人脱俗,升华到一个文学的境界、美的境界。
茶与文人修身
茶生于灵山妙峰,承甘霞之芳泽,蕴天地之精气,与文人脱逸超然的情趣相符合,与他们淡泊、清灵的心态相一致,故文人雅士多钟情于茶。尤其当他们在社会中受到挫折与磨难,产生隐退情绪后,茶更是他们获得精神解脱的好伴侣。古代文人雅士虽然选择“隐”的方式不同,有的离别尘世,投身山林,选择“小隐”;有的选择白居易、苏轼倡导的既世俗化又超脱化的“中隐”。但是,他们事茶的精神取向却惊人的相似。如历代文人雅士都格外热衷于竹中煎茶品茶,实质上他们是将茶与竹作为人格的象征。如唐代姚合的《品茗诗》有“竹里延清友(茶之别称),迎风坐夕阳”之句,宋代王令《谢张和伯惠宝云茶》有“果肯同尝竹林下”之句,元代长宪有“茶烟隔竹消”之句,明代陆容有“石上清香竹里茶”之句,清代郑板桥有“竹间烟起唤茶来”之句。可见,茶与竹在文人雅士的面前,仿佛幻化成了他们的人格精神,并使文人雅士对此有强烈的依恋性。在这个世界中,文人们完全可以以一种洒脱豁达、无拘无束的自由心态,投身其中,它是文人们排谴心中世俗的郁闷、人伦阻碍的有效良方,更成了他们人格精神的所在与象征。
茶与文人养生
早在汉代,中国文人就将茶当作长生不老的仙药。西汉的壶居士《食忌》中说:“苦茶,久食羽化。”南北朝陶景弘《杂录》中说:“苦茶换身轻骨,昔丹丘子,黄山君服之。”随着饮茶的普及,以茶养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唐代以后,文人士大夫们以茶养生主要是通过两个方式来实现的:以茶为食的饮食调养和以茶为媒介的精神修养,可谓养身与养心的并重。文人之所以大力提倡茶饮茶膳,是因为他们在长期的实践生活中发现茶有不少的药理作用,如安神、坚齿、醒酒、清热、减肥、祛风、明目、治头痛、疗疮等。唐宋以来,随着北宛、武夷等名茶声誉掘起,文人士大夫及闲野骚人墨客往往借茶事而择野泉松竹之风景清雅之池,从茗饮生活中体味“天人合一”的境界,修养心性以达养生。
茶与文人会友
品茶的诗句篇4
“哈哈哈”这是什么意思?我坐在书房里,品茗着“镇江白茶”搜肠刮肚地思考着。我忽然想起198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波兰诗人米沃什的诗句:“白雾巨大的静默,在山丛中醒来,屋檐上凝聚着微滴,也许还有那另一座房屋……”
此时,我倍感渺小。俗话说,茶如君子。虽说我也是一个爱茶人,我也顶多只配当一名“伪君子”。茶圣陆羽的《茶经》开篇第一句这样写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名茶如美色,未饮已倾城。“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菊洁,您不就是么!几方婉约,一种经典。品茗谈笑,满口流芳。茶,其实是中国的传统美人,贵娇嫩、贵雅致、贵沉静,兼带着淡淡的忧郁。形美、色嫩、味香,看茶烟聚散,见茶汤嫩绿。徐徐咽下余香,慢慢迷醉半刻。一种难以言说的迷惘,一位气质迷人的梦中佳人,莫非有倩影在茶烟轻袅的碧水中晃动?英国诗人华尔勒的一句写茶的诗:软滑,醒脑,开心,像女人的柔舌在走动着的饮料!如此缠绵语言,让人羞涩横生……
光绪年间举人徐珂的《可言》记下了有关传闻:洞庭产茶,名碧螺春,色香味不减龙井,而鲜嫩之。相传不用火焙,采后以薄纸裹之,着女郎胸前,候干取出。故虽纤芽细粒,而无焦卷之患。清代书家梁同书诗云:此茶自昔知者稀,精气不关火焙足。蛾眉十五采摘时,一抹酥胸蒸绿玉。想到这里,我后悔莫及,我不应该拒绝菊洁给我带茶来。说不准菊洁给我带来就是“不用火焙”的“碧螺春”、“***前龙井”……出生澳门的美籍诗人张错把茶水与爱情联系在一起。他在《茶的情诗》中写道:如果我是开水你是茶叶/那么你的香郁必须倚赖我的无味/让你的干枯柔柔的在我里面展开、舒散/让我的浸润舒展你的容颜/我们必须热、甚至沸、彼此才能相溶/我们必须隐藏在水里相觑、相缠/一盏茶功夫我俩才决定成一种颜色/无论你怎样浮沉把持不定/你终将缓缓的(噢,轻轻的)落下/攒聚在我最深处/那时候你最苦的一滴泪/将是我最甘美的一口茶……
爱情如茶,有色有香有味,有甘甜亦有苦涩,有浓郁时亦有平淡时。平凹兄早就有云,吃茶是品格的表现,是情操的表现,是在混浊世事中的清醒的表现。世事纷扰中,需要用淡雅的茶香,让浮躁的心情得到丝丝慰藉……
人生如茶,茶似人生。只要用心品茗,从容之可得其真味。品茗中,看悠长人生,心宁神静。回味里,天籁之音,缭绕缕缕。属于自己的那一帘幽梦,准会在一个不经意的瞬间,降临在自己的身边,菊洁就是一个左证。有人把不同年龄的女人,比喻成了不同的茶。10岁的女孩子是玻璃杯里鹅黄淡绿的柠檬茶,淡淡的青涩醇味,回味甘甜;20岁的女孩子是白瓷杯里香气扑鼻的茉莉花茶,至真至纯,气色清香,茶色清醇;30岁的女人则完全就是壶里静映秋月的碧螺春,去粗取精,阅历人生,去除了浮躁,却又保持了独特的醇美;40岁的女人是虎跑泉泡的龙井,简单,完美,成熟,高贵,内敛,却亲近于人;50岁的女人是绿叶红镶边的乌龙,经历了岁月磨炼,开始磨炼岁月;60岁的女人是高贵的祁门红,集日月之精华滋味淡淡中透出浓厚;70岁的女人是白毫银针,未见形而闻其香,只见其点滴,便可勾勒出全部风华。女人这一生,便如这七碗茶,过了七碗呢?大概已经集全部茶之香于一体,超然于茶外了……
品茶的诗句篇5
小时候,春耕还未开始,母亲总是带着姐姐上山采野茶。那时候采茶人不多,乡亲们大多采一点自家够用就行;有的干脆不用茶,因为门前小溪水,清澈见底,没有任何污染,用手一捧就能入口;而母亲总是要多备一些野茶,用于招待客人,每年都让我带一些送给老师和城里的亲戚。那时对茶,没有多深理解,只知道喝茶解渴,放学回家,捧起大茶缸,一通牛饮,感觉痛快,仅此而已。
长大后,渐渐觉得茶中蕴含着许多内涵。
茶是一种礼节。来客人,第一想到的,是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而且必须是双手端上,以示礼貌;走亲访友,接过主人端到跟前的茶杯,心理总是暖暖的。
茶是一种心情。到城里读书后,渐渐觉得茶能释放心情。无聊时,去茶室解闷;郁闷时,上茶室向好友叹苦境;高兴时,三五好友,相聚茶室,谈古论今;恋爱时,约会茶室,向女友倾诉衷肠......
茶还是一种绿色食品。 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高,能促使脂肪氧化,排出胆固醇,促进解毒作用; 茶能兴奋血管中枢,增强心、肾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肾小球过滤率,使尿液增多; 茶还能振奋精神,活跃思维,消除疲劳,增强记忆。茶还有预防癌症作用......喝茶有益健康。
茶是一部历史。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如今已成了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并将成为21世纪的饮料大王,饮茶嗜好遍及全球,全世界已有50余个国家种茶,寻根溯源,世界各国最初所饮的茶叶,引种的茶种,以及饮茶方法、栽培技术、加工工艺、茶事礼俗等,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中国传播去的。中国是茶的发祥地,被誉为“茶的祖国”。茶,乃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第一部茶叶著作——《茶经》,就是出自我国唐代陆羽之手。茶的发展,演绎着历史的发展。
茶更是一种文化。它是融养生文化、健康文化、旅游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茶文化,不仅丰富了人们精神生活,活跃了旅游商品市场,还能激发人们的诗情画意。古代许多著名诗人,都是受到茶的启发,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句。唐代杰出诗人杜甫,写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当时杜甫年过四十,而蹉跎不遇,微禄难沾,有归山买田之念。此诗虽写得潇洒闲适,仍表达了他心中隐伏的不平。诗仙李白豪放不羁,一生不得志,只能在诗中借浪漫而丰富的想象表达自己的理想,而现实中的他又异常苦闷,成天沉湎在醉乡。正如他在诗中所云:“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当他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常闻玉泉山,山洞多***窟。仙鼠如白鸦,倒悬深溪月。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丛老卷绿叶,枝枝相连接。曝成仙人掌,似拍洪崖肩。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诗人白居易,对茶怀有浓厚的兴味,一生写下了不少茶的诗篇。他的《食后》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
茶,没有浓重的色彩,只有淡淡的清香,它却有着神奇的功效。
品茶的诗句篇6
(注:刘昭瑞《宋代的“斗茶”艺术》(《文史》第三十二辑,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7-323页)对斗茶的方式以及所用之器作了比较详细的梳理,不过其中的若干意见似有可商;至于以卢骏元诗“清风两腋为渠生”为“人们操茶筅击拂茶汤时,肘臂张合,似有清风自腋下生”(第320页),则误之甚矣。)
两宋茶事,今人通常推斗茶为第一,且以为此是宋代风气。其实不然。
若考斗茶之源,可溯至唐代。白居易《夜闻贾常州崔湖州茶山境会想羡欢宴因寄此诗》:“遥闻境会茶山夜,珠翠歌钟俱绕身。盘下中分两州界,灯前合作一家春。青娥递舞应争妙,紫笋齐尝各斗新。自叹花时北窗下,蒲黄酒对病眠人。”(注:《全唐诗》卷四百四十七,中华书局校点本,第5027页。)茶山即湖州顾渚山,其地出茶名紫笋,常州义兴所产为阳羡,唐代均列作贡品,而两地邻壤相接,每造茶时,两州刺史亲至其处,因有如此之隆重。“紫笋齐尝各斗新”,便是品第高下的试茶情景,可知斗茶风气正始于贡新,当然它与宋代的斗茶并不相同。
两宋斗茶,述之最详且最早者,为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章岷,建州浦城人,《全宋诗》收其作六首,然《斗茶歌》原唱不见(注:明董斯张《吴兴备志》卷五:“岷,浦城人,举进士,与范仲淹同赋《斗茶歌》,岷诗先就,仲淹览之曰:此诗真可压倒元、白。”),不过建人的斗茶情景,从和诗中仍能觑得真切: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新雷昨夜发何处,家家嬉笑穿云去。露牙错落一番荣,缀玉含珠散嘉树。终朝采掇未盈襜,唯求精粹不敢贪。研膏焙***有雅制,方中圭兮圆中蟾。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鼎磨云外首山铜,瓶携江上中泠水。黄金碾畔绿尘飞,紫玉瓯心雷涛起。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蒲兰芷。其间品第胡能欺,十目视而十手指。胜若登仙不可攀,输同降将无穷耻。于嗟天产石上英,论功不愧阶前蓂。众人之浊我可清,千日之醉我可醒。屈原试与招魂魄,刘伶却得闻雷霆。卢仝歌不歌,陆羽须作经。森然万象中,焉知无茶星。商山丈人休茹芝,首阳先生休采薇。长安酒价减千万,成都药市无光辉。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君莫羡花间女郎只斗草,赢得珠玑满斗归。(注:第三册,第1868页。“露牙错落一番荣”句,“牙”一作“芽”。)
诗不惟记斗茶,几采茶、焙茶、制茶,一应之茶故事,亦无不“巧欲形容”(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批评此诗“排比故实,巧欲形容,宛成有韵之文”。诗以赋笔载录一时之事,形容尽致,实别有令人可喜处。)。“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述斗茶缘起很是明白。与范仲淹大抵同时的蔡襄作《茶录》,所述正与之相合。其《后序》云:“臣皇祐中修起居注,奏事仁宗皇帝,屡承天问以建安贡茶并所以试茶之状。臣谓论茶虽禁中语,无事于密,造《茶录》二篇上进。”君谟名笔“思咏帖”亦即致冯当世书,也曾议及闽中茶事:“唐侯言,王白今岁为游闰所胜,大可怪也。”唐侯即唐询,时为福建路转运使;王、游二氏皆建溪壑源产白叶茶之园户。此亦贡新之前以斗试而品第高下之证。不过建人之斗试,以蔡襄作《茶录》而传入宫廷,至徽宗朝,更于稀和贵中取其精和巧,因成一种精致的宫廷茶戏。
斗茶无他法,点茶而已。蔡襄《茶录·点茶》:“茶少汤多,则云脚散;汤少茶多,则粥面聚(建人谓之云脚、粥面)。钞茶一钱匕,先注汤,调令极匀,又添注之,环回击拂。汤上盏,可四分则止,视其面色鲜白、著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故较胜负之说,曰相去一水、两水。”是有云脚、无水痕,为斗茶之要,林希逸咏庐山新茗“云脚似浮庐瀑雪,水痕堪斗建溪春”(注:《用珍字韵谢吴帅分惠乃弟山泉所寄庐山新茗一首》,第五十九册,第37250页。希逸闽人,故以庐山茶比之建溪茗。),可为“云脚”、“水痕”之释。所谓“粥面”,如前所述,建人制茶饼,每在其中添加富含淀粉之物,点作茶汤,便略如粥之内凝,时人因常常把茶称作“茗粥”。如“橘柚耀金苞,***旗资茗粥”(注:郏亶《太仓隆福寺创观音院以诗百韵寄妙观大师且呈乡中诸亲旧》,第十五册,第9768页。);“更恨老年难得睡,因君茗粥恨无涯”(注:晃说之《高二承宣以长句饷新茶辄次韵为谢》,第二十一册,第13815页。);“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注:曾几《尝建茗二首》,第二十九册,第18541页。),等等。梅尧臣《陈蹇叔郎中出闽漕别送新茶李圣俞郎中出手分拟》“细泻谷帘珠颗露,打成寒食杏花饧”(注:第四十二册,第26323页。此诗又见陈仲谔名下,题作《送新茶李圣俞郎中》(第三十八册,第24214页)。仲谔,即杨诗题中之陈蹇叔,此诗当属杨。),则更为形象,苏轼诗“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注:苏试《寄周安孺茶》,第十四册,第9328页。),亦可与之同观。至于“一水、两水”,语出民间,源自建人的制茶工序(注:宋赵汝砺《北苑别录》“研茶”条:“研茶之具,以柯为杵,以瓦为盆。分团酌水,亦皆有数,上而胜雪、白茶,以十六水,下而拣芽之水六,小龙凤四,大龙凤二,其余皆以十二焉。自十二水以上,日研一团,自六水而下,日研三团至七团。”其后“纲次”条详列纲目,且一一标明水次、火次,如“细色第三纲”:“白茶:水芽,十六水,七宿火”,“御苑玉芽:小芽,十二水,八宿火”,等等。旧按引《建安志》云:“水取其多,则研夫力胜而色白。”(丛书集成初编本)可知水次乃表明加工的程度,即水次多而工愈细,故特标明,以别品级。),斗试之时,遂借来评定胜负之差。此语很是新奇,宋人咏茶诗词便总喜欢用来作茶故事。如王珪《和公仪饮茶》“云叠乱花争一水,凤团双影贡先春”(注:第九册,第5982页。“云叠乱花争一水”句下自注:“闽中斗茶争一水。”);曾巩《蹇磻翁寄新茶二首》“贡时天上双龙去,斗处人间一水争”(注:第八册,第5600页。);李处权《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注:第三十二册,第20422页。);又苏轼《行香子·茶词》“斗赢一水,功敌千钟”(注:《全宋词》第一册,第302页。)。
徽宗时宫廷斗茶,实即比试点茶技巧,茶品佳好,水品亦然,自是前提。斗茶所较,仍是盏面***花,“咬盏”与否,便是斗茶的胜负规则。徽宗《宣和宫词》:“上春精择建溪芽,携向芸窗力斗茶。点处未容分品格,捧瓯相近比琼花。”(注:第二十六册,第17048页。)道士张继先《恒甫以新茶战胜因咏歌之》:“人言青白胜黄白,子有新芽赛旧芽。龙舌急收金鼎火,羽衣争认雪瓯花。逢瀛高驾应须发,分武微芳不足夸。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须入陆生家。”(注:第二十册,第13519页。“羽衣”,指道士。)可见斗茶之一般。“捧瓯相近比琼花”,“羽衣争认雪瓯花”,以***花较胜负也。斗茶且专有其品,北宋宋子安《东溪试茶录》“茶名”条:“一曰白叶茶,民间大重,出于近岁,园焙时有之”,“芽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而气味殊薄,非食茶之比”(注:百川学海本。)。又建安黄儒《品茶要录》:“茶之精绝者曰斗,曰亚斗”,“茶芽,斗品虽最上,园户或止一株,盖天材间有特异,非能皆然也”;“其造,一火曰斗,二火曰亚斗,不过十数銙而已”(注:《说郛》宛委山堂本。)。所产既少,品又极珍,自然名重价高。梅尧臣《王仲仪寄斗茶》“白***叶家春,铢两值钱万”(注:第五册,第2905页。),并非夸饰之辞。叶家,建溪壑源茶户,斗茶出其园中也,曾巩《方推官寄新茶》“壑源诸叶品尤新”(注:第八册,第5599页。),亦此。
斗茶既如此名贵,其时便又常以之作为极品茶的别称,斗茶已经衰歇的时候,尤其如此。陆游《晨雨》“青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注:第三十九册,第24349页。);范成大《题张氏新亭》“烦将炼火炊香饭,更引长泉煮斗茶”(注:第四十一册,第25777页。又南宋袁说友《斗茶》:“截玉夸私斗,烹泉测嫩汤。稍堪肤寸舌,一洗苋藜肠。千枕消魔障,春芽敌剑铓。年年较新品,身老玉瓯尝。”(第四十八册,第29914页)所咏亦为茶,“私斗”,应指建安外焙所产之斗品。说友,建安人。),是其例。
斗茶的风习,始于宋初,徽宗朝为盛,南渡以后,即已衰歇(注:此与建窑烧制御用兔毫盏的时间,也大致相当,见顾文璧《建窑“供御”、“进盏”的年代问题》,载《南京博物院集刊》第六集(1983年)。),因此它范围其实很小,时间也不很长,且文人无与焉。明人王世贞于此尚见得明白,所谓“斗茶中贵好”(注:《弇州四部稿》卷二十九《再从诸公饮陈常侍别墅》。),是也。斗茶盛日,诗人于此本多有微辞。苏轼《荔枝叹》是其著例(注:第十四册,第9516页。)。又吴则礼《同李汉臣赋陈道人茶匕诗》“即今世上称绝伦,只数钱塘陈道人。宣和日试龙焙香,独以胜韵媚君王”(注:第二十一册,第14295页。);晃冲之《陆元钧(宰)寄日注茶》“君家季疵真祸首,毁论徒劳世仍重。争新斗试夸击拂,风俗移人可深痛”(注:第二十一册,第13868页。),等等,虽非专为斗茶而发,却亦有激于当时。晃诗拉来陆羽,只是要借《毁茶论》的题目,“风俗移人可深痛”,则痛切之辞也。
附带论及今人讲斗茶而征引最多的《斗茶记》。文不很长,不妨照录如下:
***和二年三月壬戌,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于寄傲斋。予为取龙塘水烹之,而第其品。以某为上,某次之,某闽人,其所赍宜尤高,而又次之。然大较皆精绝。盖尝以为天下之物有宜得而不得,不宜得而得之者。富贵有力之人或有所不能致,而贫贱究厄流离迁徙之中或偶然获焉。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良不虚也。唐相李卫公好饮惠山泉,置驿传送,不远数千里,而近世欧阳少师作《龙茶录序》,称嘉祐七年亲享明堂,致斋之夕,始以小团分赐二府,人给一饼,不敢碾试,至今藏之。时熙宁元年也。吾闻茶不问团铤,要之贵新;水不问江井,要之贵活。千里致水,真伪固不可知,就令识真,已非活水。自嘉祐七年壬寅至熙宁元年戊申,首尾七年,更阅三朝,而赐茶犹在,此岂复有茶也哉。今吾提瓶走龙塘无数十步,此水宜茶,昔人以为不减清远峡。而海道趋建安不数日可至,故每岁新茶不过三月至矣。罪戾之余,上宽不诛,得与诸公从容谈笑于此,汲泉煮茗取一时之适,虽在田野,孰与烹数千里之泉,浇七年之赐茗也哉。此非吾君之力欤。夫耕凿食息,终日蒙福而不知为之者,直愚民耳,岂吾辈谓耶。是宜有所纪述,以无忘在上者之泽云。
品茶的诗句篇7
茶联在异彩纷呈的茶文化中,可谓是芳香四溢的一朵奇葩!旧时茶馆有:
金鸡未唱水先沸;旭日初升茶溢香。
又有“煮沸三江水”之技,使客人有“同饮五岳茶”之乐。
喝茶的原因是:
身健都缘餐肉少;诗情却为饮茶多。
文人雅士更有:
为爱清香频入座;欣同知己共谈心。
慢品细研时,则:
薰心只觉浓如酒;入口方知气胜兰。
使茶客怦然心动。欲罢而不能。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品茶。
此联则多一层转折。不直接落笔于茶、水上,而是请出评水、品茶的专家――名士与高僧,对茶和水的高度自诩自在其中。
茶联当中有不少直接从茶诗中“截取”过来的,如白乐天的: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
坡的: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还有一些茶联,是由茶诗的名句“改装”而成的。如改装张载的:
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而杭州“藕香居”,茶室的主人则更加精明,只从苏轼的两首名诗中各抽一句,拼成一副绝对:
欲把西湖比西子;从来佳茗似佳人。
不仅对仗奇巧,主题突出,而且情景交融,了无雕凿之痕,堪称茶联中的上品。有些茶联着力宣扬茶功茶效,以广招徕。如:
佳肴无肉亦可;雅谈离我难成。
七碗尝来风生两腋;一壶斟下春满双眸。
泉香好解相如渴;火候闲评东坡诗。
龙井泉多奇味;武夷茶发异香。
松涛烹雪醒诗梦;竹院浮烟荡俗尘。
尘虑一时净:清风两腋生。
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龙团。
竹炉汤沸邀清客;茗碗风生遣睡意。
均是带有广告味的茶联。
四川成都早年有家茶馆,相传兼营酒业,但因经营不善,生意清淡。后来。店主请一位当地才子撰写一副茶酒联: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且喝一杯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再倒一杯酒来。
这副奇特的茶联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了成都人的幽默风趣,生动贴切,雅俗共赏,引得人们交口相传,慕名前去观看,领略其中甘苦。又都要“偷闲”、作乐一番。于是乎,声名鹊起。生意日隆。
有些茶联。通俗有趣。如广州三眼桥茶亭上的一副对联:
处处通途。何去何从?求西餐分清邪正;头头是道,谁主、谁宾,吃一碗各自西东。
与这副联语异曲同工的是福州南门外茶亭的一副茶联:
山好好,水好好,开门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这些茶联,平仄相协,通俗易懂,深受平民大众欢迎,因而流传甚广。
茶联中还有一种回文茶联。更是耐人寻味。京城的“天然居”茶馆,相传有乾隆皇帝为茶楼所题的回文联:
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倒读为:
居然天上客;客上天然居。
读来意趣无限,耐人寻味。有一茶馆的回文茶联:
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
倒读为:
意适能言趣;心清可品茶。
前后对照。意境非同,富有文采,令人回味无穷。
北京“老舍茶馆”有两副妙语天成的回文联:
门前大碗茶;茶碗大前门。
满座老舍客;客舍老座满。
品茶的诗句篇8
远的不说,光一部《红楼梦》里,就将喝茶这件事的“逼格”给秀了个够。
故事一开头,就开宗明义说出了茶在其间的重要性:要讲述几个风流男女一饮一食的琐碎细腻之事。
里面的“饮”,指的就是“吃茶”,因为那时候人们还没发明各种各样的饮料。把茶与饭相提并论,可见在300多年前,茶在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全书(120回本)写到与茶事有关的文字273处,涉及茶名、茶具、茶Y、茶俗、茶水、茶食、茶诗等。
不如咱们也去《红楼梦》里走一回,看看一杯茶在大观园的公子小姐手中,究竟能喝出多少讲究?
好茶三要素:茶叶、水、茶具
《红楼梦》里,钟鸣鼎食,自然品茶高手不少。要想不闹笑话,就得具备一些关于茶的基本常识。在书里,好茶有三要素:茶叶、水、茶具。这在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里体现得尤为充分。
先看茶叶的讲究。贾府里吃的茶都是好茶叶。书中的茶品类繁多,如“千红一窟”“枫露茶”“六安茶”“老君眉”“龙井茶”“女儿茶”,还有一种暹罗进贡的茶叶。然而,好茶也不是随便喝的。
在四十一回,贾母带了刘姥姥一行人至栊翠庵,命妙玉奉上好茶,一来就声明:“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
为何贾母不喝六安茶?要知道,六安茶香气高长,滋味醇厚,且耐冲泡,与西湖龙井茶同属天下名茶,为珍贵的贡茶。然而,富贵人家喝茶早已不仅仅是品味,还要养生。贾母年事已高,脾胃虚弱,饮食以清淡为主,品茗讲究淡薄量微,故不吃六安茶。而老君眉味道淡雅,茶形细长如眉,寓意长寿,当然更合贾母之意。从中也可看出妙玉玲珑剔透的聪明。
再来看水。贾母接了老君眉,又问:“是什么水?”妙玉道:“是旧年蠲的雨水。”稍后她拉着宝钗黛玉进房里喝“体己茶”,黛玉因而问:“这也是旧年的雨水?”结果招致妙玉的嘲笑:“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连水也尝不出来!这是五年前我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统共得了那一鬼脸青的花瓮一瓮,总舍不得吃,埋在地下,今年夏天才开了。我只吃过一回,这是第二回了。你怎么尝不出来?隔年蠲的雨水,哪有这样清淳?如何吃得!”
古人历来重视泡茶之水,正所谓“名茶还须好水泡”。在陆羽的《茶经》中,“泉水”“江水”“井水”这三种水最为常见。而《红楼梦》中的雨水和雪水则是“进阶版”,在古代的典籍中也多有记载。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晚起》诗句“融雪兼香茗”;唐代陆龟蒙《煮茶》诗“看煮松上雪”等。
盖因自然界的水有软硬之分,雨雪水属软水。软水中含有的其他溶质少,茶叶的有效成分的溶解度高,用其泡茶,则茶汤明亮,香气高纯;而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和矿物质,茶叶溶解度低,故茶味淡,茶色重,甚至会浮起一层“锈油”,简直无法饮用。因此雪水、雨水被视为茶之良母便是自然了。
最后来看茶具。只见妙玉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钟,捧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等进了房招待钗黛时,她又另拿出两只杯来,一个旁边有一耳,杯上镌着“小比个隶字,后有一行小真字,是“王恺珍玩”;又有“宋元丰五年四月眉山苏轼见于秘府”一行小字。妙玉斟了一械萦氡钗。那一只形似钵而小,也有三个垂珠篆字,镌着“点犀”。妙玉斟了一杏膑煊瘢仍将前番自己常日吃茶的那只绿玉斗来斟与宝玉。
只短短一段奉茶,便各人不同,大有讲究。而书中对茶具的渲染,也是颇具心思。在王夫人居坐宴息的正室里,茗碗瓶茶俱备;在贾母的花厅上,摆设着洋漆茶盘,里面放着万蜜十节小茶杯;就连宝玉等人平时猜谜的奖品,也是一种雅致的茶笼;宝钗、黛玉平时用的是犀角横断面中心有白点的“点犀茶盘”。茶具背后是身份,也是性格。若是让你选,你喜欢哪一种?
富人富品,穷人穷喝
话说钟鸣鼎食之家一天到晚有七件事:琴棋书画诗酒茶;而平民人家一开门也是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其余六件事都不同,唯独“茶”是共通之处。只不过同是喝茶,因经济条件的不同,各家的喝法也不同。
同样是在栊翠庵,贾母吃了半盏老君眉,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刘姥姥便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贾母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是惜福养生之人,即便是妙玉特意奉上的好茶,也只吃了半盏。而刘姥姥散居乡下,体力劳动繁重,日常生活中饮食方面口味也较重,因此一口便干,还嫌味淡,难解老君眉之雅。妙玉有句名言:“一杯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便是饮牛饮骡了。”这是懂茶之人的讲究,平凡人家管不了这许多。
真正的平民之家是如何吃茶?书里有过一段描述:贾宝玉的丫鬟晴雯被王夫人遣送回她郊区的哥嫂家,家里茶壶是个黑纱吊子,不像茶壶。茶碗也不像茶碗,茶也不太成茶,无清香,无茶味,只一味苦涩,略有茶意而已。把心比天高的晴雯置身于如此粗陋之地,命不久矣是意料中事。
喝茶的次序乱不得,喝茶的时间也大有门道。在这点上,林黛玉刚进贾府就观察到了。在自家中,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林如海这个说法是有科学根据的,饭后立即喝茶会冲淡胃液,对于胃气弱的人是不好的。而在贾府,饭毕就有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黛玉见了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接了茶。甚至有红学家称,黛玉之所以身体一直不好,与贾府饭后立即喝茶的不好习惯有关。但凡是在自己屋里,黛玉仍然是遵循幼时家规。六十二回说到袭人要倒茶给黛玉吃,黛玉笑道:“你知道我这病,大夫不许我多吃茶,这半盅尽够了”。
光会品茶不够,要是生活在《红楼梦》里,你还得会作诗。以茶入诗,方显风流。《红楼梦》里有不少茶诗茶联,风格独特,生动反映了当时大家族内的生活情景。第十六回中,宝玉为潇湘馆题联:“宝鼎茶因烟尚绿,幽窗棋罢措犹凉。”第二十三回,宝玉初入大观园,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所作的“四时即事”,有三首咏及茶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夏夜即事》)
“静夜不眠因酒喝,沉烟重拨索烹茶。”(《秋夜即事》)
“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冬夜即事》)
品茶的诗句篇9
关键词:林时益 荼事诗 明遗民 生存策略
林时益(1618~1678年),江西南昌人,明宁王裔孙,本姓朱,原名议,字作霖,授奉国中尉,人称朱中尉。入清后改名林时益,字确斋。明亡后,为躲避战乱,与同里彭士望一道携家来到江西宁都。两人和宁都名士魏际瑞(祥)、魏禧、魏礼、邱维屏、曾灿、李腾蛟、彭任等一起隐居宁都翠微峰,读《易》讲史,不事清朝,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九人被世人称为“易堂九子”,“易堂九子”是明末清初颇具影响的一个***治学术团体,《清史稿》云:“时宁都易堂九子,节行文章为海内所重。”康熙七年(1668年),康熙帝下诏曰:“诏故明宗室子孙众多,有窜伏山林者,令悉归田里;有改姓埋名者,姓氏皆复旧。”其时林时益已客居宁都十余年。在宁都冠石结庐佣田,专意种茶、制茶,不愿复出,《清史稿》云:“时益久客宁都,弗乐归。卜居冠石,结庐佣田,非其力不食。冠石宜茶,时益以意制之,香昧拟阳羡,所谓林茶者也。”林时益的茶事诗既是其茶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明清易代之际明遗民生存策略与生活心态的映现,具有独特而丰富的文化内涵,值得深入探讨。
茶人:一种生活
与一般文人所谓“躬耕”的附庸风雅不同,林时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茶人,种茶、制茶、卖茶对于他来说是一种真实的生活,其《入市为内人问药》诗有云:“数亩茶园梅水西,终年闭户更编篱。”《赠耦耕诸子》有云:“寂历衡门春雨里,竹丝细织采茶篮。”《病中酬周伯恒原韵之二》有“茶因旅食频频摘,客为心枯久废吟”之句,其《江玉仲邀同魏冰叔过刘氏园骆圣文来坐之八》诗也有“自惭生计拙,负茗向黎川”之句,可见种茶、制茶、卖茶是林时益的谋生之道。是一种迫切的现实需要。魏禧《朱中尉传》云:“及迁宁都,士望云游四方,中尉以病,多家居,并督理二家事。既日贫,中尉曰:‘不力耕,不得食也。’率妻子徙冠石种茶。长子楫孙、通家子弟任安世、任瑞、吴正名皆负担,亲锄畚,手爬粪土以力作。夜则课之读《通鉴》,学诗。间射猎、除田豕。有自外过冠石者,见圃间三四少年,头著一幅巾,赤脚挥锄,朗朗然歌书金石声,皆窃叹,以为古***画不是过也。……晚好禅,严戒生杀。见者以为老农老僧:不复识为雄何之人。”林时益是因为“日贫”、“不力耕,不得食”而种茶的。与普通茶人不同的是,林时益这种茶人生活还融入了“读《通鉴》”、“学诗”,有“朗朗然歌书金石声”,这种生活场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宛若陶渊明之世外桃源。林时益的《冠石》诗对这种生活进行了描写:“城西之石峰嶙峋。冠石之冠古制存。初以力耕久为客,时因避乱还成村。窗间无数桂花叶,屋里一株桃树根。山口竹林响清昼,远林归尽锄茶人。”其种茶之处冠石是一个“石峰嶙峋”的地方,因为“避乱”成了一个村庄,住屋旁边有桂花树、有桃树,锄茶人的声音在竹林中回响。“远林归尽锄茶人”一句,令人想见满山的茶树与茶人。其《酬顾东山枉赠元韵,东山知东岩制茶自曾君有》诗也云:“何物书生能好奇。致令嘉客寄相思。美贻忽漫将诗至,非报翻嫌制茗迟。灵草自来依石种,野人谁与合时宜?肯过东谷披藜藿。细煮寒泉笑更痴。”描写自己种茶制茶的生活,这种生活有“美贻忽漫将诗至”的雅致,也有友人来冠石与自己“细煮寒泉笑更痴”的志同道合,诗情与茶意合一。
林时益也是很乐意以茶人自居的,其《春日山中怀周伯恒宪使》云:“平林春***鸣,茶人闻曙戒。”《癸卯三月送魏叔子之高邮寿黄黄山翁七十》云:“茶人最爱春山晴,二月三月雨淋铃。”《山中新晴喜王颐庵枉过》云:“书到言登石鼓峰,茶人春尽未相从。”《广陵别涂子山》云:“茶人负担古黎川,日试山第一泉。”可见林时益处处以茶人自称。顺治十六年(1659年),方以智到宁都探访“易堂九予”,发出“易堂真气,天下罕二”的赞叹,林时益《己亥季夏郭家山呈别术大师》诗云:“闻师自止山,八载藏胸臆。忆我归西江,师从南粤出。……指此是茶人,有如旧相识。翼日魏叔至,采山言卓锡。高峰及长林,从兹恣游屐。久复过树庐,一谈遂七日。始知师家世,为学有本末。我客转式微,种茶聊代食。弱男二三子,黾勉劳筋骨。悲哉久病身,坐享消群力。师即茶说法,旗***莫妄摘。学古贵因时,按***反滋惑。侯至寒釜红,掀翻众手疾。风气香所警,更宜藏慎密。茶忙立夏止,迎师来冠石。供以羲皇风,于我竹窗北。……今师返寿昌。篮舆郭山人。力疾写长歌,离忧那堪毕。”木大师即方以智,方以智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是明遗民的重要代表人物。因为自己的茶人身份。与方以智就有“有如旧相识”之感,方以智“即茶说法”,谈到采茶与学古的关系,认为学古和采茶一样,要把握时机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其实隐含的是明末清初遗民的为学及生存之道,对于明遗民的生存策略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和指导意义。
赠茶:意在茶内
茶历来就有重要的交际功能。以茶待客,以茶赠友,以茶表意,是中国茶文化的传统。茶的这种交际功能又源于其高尚品质,古人认为茶是高洁、坚定、忠贞的象征,唐代韦应物《喜园中茶生》有云:“洁性不可污,为饮涤尘烦。”赞美茶的高洁不可污;北宋苏轼的《叶嘉传》,以人喻茶,以茶喻人,赞颂了茶“志***挺立、资质刚劲、风味恬淡、清白可爱”的个性和“正气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的高尚品德。
林时益《寄楷瘿瓢冠茶为谢约斋先生寿》诗有云:“日中顾影万山深,曾知辫发如何着。年年春晚采灵草,露希却走寒岩道。茅屋鸡声叫东日,镫光犹向锅头炒。旋取澄泉练炭饮,一杯白水香味好。直将三物寄程山,今日先生五十寿。”谢约斋即谢文(1615~1681年),字秋水,号约斋,江西南丰人,明清之际著名理学家。明朝灭亡后。他毅然尽弃举业,人香山学禅。与同乡甘京、黄熙、封睿、曾曰都、危龙光、汤其仁等六人并称为“程山六君子”。谢文与易堂九子过从甚密。实有明遗民之惺惺相惜之感。谢文五十岁生日,林时益寄去三样礼物为谢文祝寿,茶为其中之一,诗中描写了采茶的艰难、制茶的辛苦以及茶味的芳香,将这样的礼物寄给友人祝寿,既包含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隐舍了诗人对谢文游在易代之际保持操守、不事清朝、洁身自好品行的赞誉,这种品行,与茶的品行相似,所以用自己亲手栽培、采摘、制作的茶为志同道合的友人祝寿,最为合适,寓意十分深刻,可以说是意在茶内。其另一首为友人祝寿的诗歌《寄秋齐为涂澹五十寿》也云:“露下晴初制紫茸。锡瓶随注过筠笼。封题桃石杖藜子,寄寿黎阳桑芋翁。学易有年留硕果,看
云轻意任寒风。天峰更比南山近,千尺苍枝落酒钟。”也是寄去自己亲手制作的茶叶为友人祝寿,表达了对“桑芋翁”涂澹“学易有年留硕果,看云轻意任寒风”的淡泊高洁人生的赞美。另一首《茶谣送周公至大同》诗云:“青壁结茅二十载,吟诗送老茶园在。风雨清明茁紫茸,浅笠深筐(亻庸)采采。群慵采采声同然,说尹无如司理贤。重民不肯轻曳,如逢徐杜必生全。司理好官真公祖。之官忽去大同府。西边万里多寒风,戎马关河不易睹。我闻三叹斯民直。人生好是行胸臆。安得尽如元道州,参错天下为邦伯。即我茶人无曲口(原缺字)。不似南安翁入县。去年曾摄敝衣冠,南州竟日留欢宴。汝口汝心俱至公,天子不与布衣同。欲口(原缺字)西贼求韩范,骥足今看古治中。”作者友人周伯恒将赴大同任官,诗题将友人周伯恒喻称为周公,诗中借茶谣对友人为官进行规劝与勉励,赞颂了友人为官正直、“汝口汝心俱至公”的美好品格,这种品格,也和茶“正气苦谏、竭力许国、不为身计”的高尚品德一致,体现其意在茶内之用心。
卖茶:意在茶外
茶制成之后,林时益常常亲自到四处去卖茶,辛丑夏(1661年),林时益与魏禧一起到黎川卖茶。得以结交方以智的三个儿子(即“桐城三方”)。李萱《朱中尉诗集序》云:“种茶自活,常至江南,欲渡淮而返,间走一二百里,负茶自卖之,其往来省墓,落拓孤愤之际,率皆有诗。”《朱中尉诗集》中有许多首卖茶诗,这些卖茶诗,大多与茶本身无关,林时益借卖茶以察看时势、联络友人、祭拜先贤、表白心迹,体现的是清初明遗民的生存策略与生活心态。其《程士哲客滞广昌,予亦以卖茶至,留饮,饮罢登城西作之一》诗云:“作客犹延客,居然湖海人。采山予渐老,挟策子仍贫。货殖由奇胜,农田自拙存。此间须痛饮,莫问酒沽频。”《之二》诗云:“三年章水别,此会古平西。山气连云隐,秋声待客齐。濠梁渔未远,城郭鹤犹迷。吾亦从兹逝,岩居更插篱。”“采山予渐老,挟策子仍贫”,表达了诗人对时势没能有实质改变的担忧与无奈,只好与友人饮酒解愁,“此间须痛饮,莫问酒沽频”。既然时势不适合复出,那就只好继续隐居,“吾亦从兹逝,岩居更插篱”,表达了自己继续坚持操守,隐居不出,不与新朝合作的高洁品格。另一首《卖茶新地简夏菊庄进士好方脉地理》诗也云:“君谓陶公勤庶事,曹刘方驾总非真。且令肺腑为知己,莫使山川善笑人。青树绕庐长是夏,寒泉进石不须春。比来负担无奇胜,我亦归休陇亩民。”明遗民好方脉地理,实有为日后伺机而动、先据有利地形之深刻寓意所在。而实际情况却是“山川善笑人”,连山川都在嘲笑明遗民:随着时势的发展,这种可能性变得越来越渺茫。几乎成为不可能,所以只好“我亦归体陇亩民”,继续隐居,与前一首诗有异曲同工之妙。诗题名为卖茶,实则与茶无多大关系,可谓是意在茶外。
品茶的诗句篇10
翡翠鸣衣桁,蜻蜓立钓丝。自逢今日兴,来往亦无期。
――唐・杜甫《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不像李白的诗,读起来像在喝浓醇甘美的佳酿,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亦有“我醉欲眼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的不羁。更有“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读着读着,便不知不觉地微醺,直到酩酊大醉,这是诗仙和酒仙的风范。然而,与他一起闪耀唐代诗坛的、诗文被誉为“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的杜甫,却是另外一番风景。李杜虽处同一时代,但杜甫却远不如李白来得洒脱,来得飘逸,他胸中淤积的块垒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愤懑,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忧国,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忧民,读来是一种沉郁和苦闷的感受,像一杯苦酒,入口浓烈且酸涩,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然而,这首诗却清雅质朴,绚丽明快,令人感到心情放松。丝毫没有那种沉重抑郁。它是组诗《重过何氏》五首中的第三首。
落阳西斜,一抹抹金色的余晖透过山林,投射在平台上,一片绚烂。石栏上优哉游哉地斜靠着一个人,正沐浴着熏风,一边把盏迎风啜茗,一边握管题诗桐叶,清芬的茶香糅着淡雅的墨香和桐叶的清香在山林缓缓飘散。不远处,翠乌正在衣架上欢快地啾啾鸣唱着,体态轻盈的蜻蜓停落在钓丝上。这分明是一幅处处洋溢着闲情逸致的山林晚景***!在诗的首联,诗人就为读者交代了品茗的时间、地点和环境:日暮时分,在平台上欣赏着日落和晚霞,享受着温暖和煦的春风,品啜着盏中的香茗。此句一下子就把读者的思致领入一个惬意雅致的环境,仿佛使人也置身其中,让身上撤满金色,周遭溢满茶香。颔联,诗人则继以一系列活动来进一步抒发悠闲雅然的情致,单“斜”和“坐”二字就把诗人闲适愉悦的心情表现得一览无余,甚至连长在树上桐叶也被诗人信手拈来作诗笺,他斜倚石栏,染墨在桐叶上挥毫,显得那么自然淳朴,妙趣横生。本诗至此,是将眼观之景与心生之情水融。从而再反映在随性而来的品茶作诗上。颈联则为描摹之笔,翡翠鸟和衣桁,蜻蜓和钓丝,一动一静,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摹状出了恬静祥和的景致,烘托出了清幽静谧的气氛。末联由写景转入抒情,诗人慨叹道:不知道从今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幽雅的兴致啊。这是依恋,是无奈,还是向往?也许是兼而有之的复杂感情吧。
“春风啜茗时”这一句诗在以写实为主的杜诗中可能算不上精彩,但它在唐代咏茶诗中却不失为珠玑之句。它体现的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意境。春天是自然万物刚刚告别寒冬,逐渐开始复苏的好时节。春日里,阳光温暖,雨露充沛,经过一个冬天的营养积累,茶芽蓬勃抽发,肥壮而柔软,用其所制之茶,无论在外形色泽。还是香气滋味上,均属上乘,可堪称“四季茶之魁”。嫩绿明净的汤色是春天赋予的生命色彩,跃动着生机与活力;馥郁扑鼻的香气是春风赋予的宜人气息,弥漫着轻柔与和畅;鲜爽甘甜的滋味是春雨赋予的可口味道,浸润着清新与甜美。通过舌尖与茶汤的触碰,是可以体味到春天美妙律动的,随着茶汤在口中的流动,从而淌进喉咙,渗入心田,泛起一阵阵回甘。倏忽间,不知不觉将春天拥入了怀中,装进了心中,这感觉如啜甘露,如沐春风,早已分不清春风是在皮肤上吹拂,还是涌进了心扉。然而,这春风却不是孟郊笔下“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得意春风,是带着淡淡忧伤与微微叹息的,要不诗人也不会在诗的结尾陡然将笔锋一转,顿时由盎然的兴致转入担忧好景不长的感慨。
向往雅意林壑丘山、寄情山水田园的生活。本应是高蹈尘外、隐遁山林之志所驱,缘何杜甫却似乎是带着对未来迷茫、郁郁不得志之意呢?他绝不是无病,这种思想感情也绝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有着深厚现实土壤的。如果不对杜甫的人生轨迹加以比照与联系,就无从得知其当时创作此诗是出于怎样的一种情貌。我们不妨先从诗题入手。诗题直截了当地向我们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诗人不止一次去拜访何氏,游览何氏山林。何氏,即何将***,究竟是何许人不详,但是有一点是能完全肯定的。他在朝为官却有心归隐,过着亦仕亦隐的生活。自古以来。中国士子的精神世界,始终在仕隐这矛盾的两极间游离奔走,一面欲建功立业,一面又为宦海浮沉所累欲回归自然,唯有亦仕亦隐的状态才能在社会现实与精神理想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然而,像何将***这样“雨抛金锁甲,苔卧绿沉***”的恬淡、安逸生活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之上的,这对于还处在四处干谒与自荐、谋求一官半职的杜甫而言,无疑是个遥遥无期的奢望。天色渐晚,又要向山林、向这欢愉一时的幽兴、向这精神后乐园道别了,而这一别不知会是多久,或许是一年半载,或许是十年,或许是一生!走出这里,意味着又要面对残酷的现实,冷遇、贫穷、坎坷、失意又会重新接踵而至。他怅惘地环视着这座令他魂牵梦萦的林泉,叹息道:“何日沾微禄,归山买薄田?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从而给全诗都点染上了一股忧愁、郁结的情绪。幸运的是,后来他在当地亲友的资助下,终于在成都的浣花溪边建起了草堂,实现了这个心仪已久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