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材料
2006年5月20日,三峡右岸大坝浇筑到海拔185米高程,标志着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长江三峡工程坝轴线全长为2309.47米,坝高185米,正常蓄水175米,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设有永久通航建筑物,按“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案建设,总工期为17年,是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旅游、保护生态、净化环境等巨大综合效益的宏伟工程。
二、 热点分析
1. 长江三峡工程的区位优势
三峡地处上游山区与中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控制着上游的全部来水、来沙;三峡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第三级阶梯过渡带,长约200千米的河段落差达150米,巨大的落差和水量形成了丰富的水能资源;大坝建设地位于西陵峡三斗坪,地质构造稳定坚固,地形地貌便于建坝。
2. 长江三峡工程兴建的必要性
(1) 防洪需要。长江中游滞洪、泄洪能力弱,涝灾频繁,因此,防洪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目标。(2) 开发水能资源的需要。三峡工程的建设可以加快长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长江上中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三峡电站所提供的电力将大大增强我国能源的供给能力,缓解华东、华南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少大气污染。(3) 改善航运条件的需要。长江航道对东西部地区之间的物资流通、发展西南地区经济、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有着重要作用。三峡工程将会使大坝以上川江段水位提高、大坝以下中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变小,从根本上改善长江航运条件。(4) 发挥长江三峡综合效益的需要。三峡水库可调节三峡库区的气候,也是极为理想的水产养殖区;“高峡出平湖”的优美风光和沿途众多的名胜古迹将吸引游客观光旅游;巨大的库容和增高的水位提高了灌溉能力,也保证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对于解决水资源的不平衡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总之,三峡工程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3. 兴建长江三峡工程应注意的问题
(1) 妥善安置百万移民。国家采取了开发性移民方式,坚持就地后靠和远迁相结合的原则,做好移民搬迁工作。(2) 应采用“蓄清排浑”的水库运行方式防治泥沙淤积。(3) 预防可能被诱发的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地质灾害。(4) 对文物进行抢救性搬迁、发掘和保护。(5) 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6) 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的改变对中华鲟、白鳍豚等生物的影响降到最小。
三、 试题链接
2006年10月27日, 三峡水库提前一年实现蓄水156米,实现“高峡出平湖”的目标。回答1~6题。
1. 对***1中字母和数字所示区域的名称判断正确的是
A. a瞿塘峡b巫峡c西陵峡 ①三峡水利枢纽
B. a西陵峡b巫峡c瞿塘峡 ②葛洲坝水利枢纽
C. a瞿塘峡b西陵峡c巫峡 ②葛洲坝水利枢纽
D. a巫峡b瞿塘峡c西陵峡 ①三峡水利枢纽
2. 下列关于三峡工程的区位,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处长江上中游山区与下游平原的转换位置
B. 位于长江中游宜昌附近
C. 位于我国地形第二、第三级阶梯过渡带
D. 三峡大坝建在巫峡三斗坪
3. 三峡工程主体(坝址)位于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重庆市 D. 四川省
4. 三峡水库采用“蓄清排浑”运行方式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止大坝以上水库的泥沙淤积
B. 防止大坝以下洞庭湖的泥沙淤积
C. 调节径流量有利于发电和灌溉
D. 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
5. 三峡工程兴建的首要目标是
A. 为南水北调工程配套服务
B. 解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
C. 提高川江航运的通航能力
D. 利用三峡水能发电
6. 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围湖造田使中游调洪、滞洪能力减弱
B. 森林植被被破坏使水土流失,泥沙淤积抬高河床
C. 河堤失修、河道弯曲使河水易决堤泛滥成灾
D. 流域内普降大雨,使上游干流和中游南北支流洪水叠加
7. 读“我国某河流流经地区等高线地形***”(***2―甲)和“该地区降水资料***”(***2―乙),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2―甲、***2―乙分析该地降水特点及其对***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
(2) 对比分析***2―甲中111°30?E东西两侧地形和外力作用形式的差异。
(3) 在***中标注出的A、B、C、D河段中,洪涝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一段?试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
(4) 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减少该河段的洪涝灾害?
【参考答案】
1. A2. C3. A4. A5. B 6. D
7. (1) 该地雨季较长,年降水量较大。这种气候特征导致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汛期长,流量较大。
(2) 东侧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西侧地形以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外力以侵蚀作用为主。
(3) D河段。形成原因:D河段为平原区,地势低洼易涝,河道弯曲,泄洪不畅;夏季降水集中,时间长;平原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发生洪涝灾害时损失较大。
(4) 上游植树造林;C河段建水库大坝调节径流,控制洪水;D河段裁弯取直,疏浚河道,增强泄洪能力;加固D河段的堤坝,等等。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