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在文言文这座古老的苑囿中,盛开着一朵芬芳、耀眼的奇葩,那就是兼词。在这个“奇葩”家族中,兼词词语虽为数不多,但使用却相当广泛,而且遍贯古籍,长盛不衰。

那么,什么是兼词呢?就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的特殊单音节词。它的读音往往也是两个词的拼合,因此,兼词又称合音词。

下面,针对古籍中常见的几个兼词,笔者做一例释,以期有助于同学们备考。

一、 焉。“焉”做兼词时是“于之”或“于是(此)”的合音。它包括两种用法:

(一) 于之。“于之”是介词“于”和代词“之”的合音。“于”表示引进介绍的对象等,“之”指代人或事物。例如:

① 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黄生借书说》)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向”,表示介绍对象;“之”,代词“他(指代藏书之人)”。

②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向”;“之”,复数代词“他们(指代长沮、桀溺)”。

③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史记・管婴列传》)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被”;“之”,代词,指齐桓公。

④ 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黄生借书说》)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把”,表示处置;“之”,代词“它(指书)”。

⑤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在”;“之”,代词“这件事”。

⑥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近旁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对”;“之”,代词“此”。

⑦ 始而惭焉,久而安焉。(《原君》)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对”;“之”,代词“这种行为”。

⑧ 今宋人弑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五》)

“焉”,“于之”的合音。“于”,介词“比”;“之”,代词“这个(指‘宋人弑其君’)”。

(二) 于是(此)。“于是(此)”是介词“于”和代词“是(此)”的合音。“于”介绍动作行为的处所,“是(此)”指代处所。例如:

①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焉”,“于是(此)”的合音。“于”,介词“从”;“是(此)”,代词“这里”。

②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石钟山记》)

“焉”,“于是(此)”的合音。“于”,介词“到”;“是(此)”,代词“那里”。

③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荆,青麻头伏焉。(《促织》)

“焉”,“于是(此)”的合音。“于”,介词“在”;“是(此)”,代词“那里”。

二、 诸。“诸”做兼词时“之于”或“之乎”或“之如”的合音。其用法有三:

(一) 之于。这种用法用于句中,“之”是代词,“于”是介词。例如:

①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愚公移山》)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它”,指代土石;“于”,介词“到”,介绍处所。

② 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黄生借书说》)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那种情形”,代指“往借,不与”的情形;“于”,介词“在”。

③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兰亭集序》)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自己的志向”;“于”,介词“从”。

④ 试与他虫斗,虫尽靡。又试之鸡,果如成言。乃赏成,献诸抚***。(《促织》)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它(促织)”;“于”,介词“给”。

⑤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工之侨为琴》)

“诸”,“之于”的合音。“之”,代词,“做成古琴的事情”;“于”,介词“跟”。

(二) 之乎。这种用法用于疑问句句尾,“之”是代词,“乎”是语气助词。例如:

① (孟子)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庄暴见孟子》)

“诸”,“之乎”的合音。“之”,代词,“这回事”;“乎”,语气助词“吗”。

② (孟子)对曰:“然则废衅钟与?”(齐宣王)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齐桓晋文之事》)

“诸”,“之乎”的合音。“之”,代词,“这件事情”;“乎”,语气助词“吗”。

③ 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

“诸”,“之乎”的合音。“之”,代词,“它”;“乎”,语气助词“吗”。

④ 人孰敢不德而化诸?(《庄子・应帝王》)

“诸”,“之乎”的合音。“之”,代词,“他们”;“乎”,语气助词“呢”。

⑤ 天其或将建(立)诸!(《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诸”,“之乎”的合音。“之”,代词,“他(指晋公子重耳)”;“乎”,语气助词“吧”。

(三) 之如。这种用法是“诸”字用于“譬”字后,“诸”相当于“之如”。“之”,是助词,凑音节;“如”,是动词,与“譬”字同表比况。例如:

① 譬诸草木,区以别矣。(《论语》)

② 又譬诸外戚。(《后汉书》)

有时,古人又不用兼词“诸”字,而是用“之若(‘若’、‘如’同义)”代替“诸”字出现。例如:

③ 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吕氏春秋・察今》)

三、 盍。“盍”做兼词时是“何不”的合音,译作“为什么不”。例如:

① 伍奢有二子,不杀者,为楚国患,盍免其父召之?(《史记・楚世家》)

② 盍各言尔志?(《论语》)

③ 榜人(船夫)始惊余哭,云:“适有逻舟之过也,盍移诸?(《登西台恸哭记》)

有时,“盍”与“姑”、“亦”、“尝”连用作“盍姑”、“盍亦”、“盍尝”等,相当于“盍”加上所加虚词的意思,可译为“为什么不姑且”、“为什么不也”、“为什么不试着”等。例如:

① 不睦内而***外,必内争,盍姑谋睦乎?(《国语・晋语六》)

② 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左传・昭公元年》)

③ 是夫也多言,盍尝问焉。(《礼记・檀弓下》)

四、 曷。“曷”做兼词时通“盍”,也是“何不”的合音,仍译做“为什么不”。例如:

中心好之,曷饮食之?(《诗经・唐风》)

五、 叵。“叵”是“不可”的合音。例如:

① 布目备曰:“大耳儿最叵信!”(《后汉书・吕布传》)

② 马岱曰:“曹操心怀叵测,叔父若往,恐遭其害。”(《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③ 白云叵揽撷,但觉沾人衣。(《黄罴岭》)

六、 旃。“旃”是“之焉”的合音。“之”是代词,“焉”是语气助词。例如:

① 初,虞叔有玉,虞公求旃,弗献。(《左传・桓公十年》)

② 愿勉旃,毋多谈。(《报孙会宗书》)

兼词,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盛于古而昌于今,功能多元,用法灵活,为汉语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例释文言文中的兼词

学习

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上的比较

阅读(64)

本文为您介绍井字梁楼盖与密肋楼盖技术经济上的比较,内容包括密肋梁楼盖和井字梁楼盖的区别,什么是密肋楼盖与井式楼盖。【摘要】:楼盖是建筑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起着支承竖向荷载和传递水平荷载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井字梁楼盖与密肋

学习

“高峡出平湖”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高峡出平湖”,内容包括高峡出平湖,高峡出平湖的整首诗词。2006年5月20日,三峡右岸大坝浇筑到海拔185米高程,标志着三峡大坝全线建成。

学习

心理专家武志红:为何爱会伤人

阅读(105)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专家武志红:为何爱会伤人,内容包括为何爱会伤人武志红经典句子,武志红为什么爱会伤人读后感。伴随成长脚步的是一个接一个的人生困惑,很多时候我们只能靠着自己艰难摸索。然而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有专业的知识,有丰富的人

学习

老张的哲学(节选)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老张的哲学(节选),内容包括老张的哲学节选,老张的哲学完整版。老张的哲学是“钱本位而三位一体”的。他的宗教是三种——回,耶,佛;职业是三种——兵,学,商;言语是三种:官话,奉天话,山东话。他的……三种;他的……三种;甚至于洗澡平生也

学习

电老鼠阻击战

阅读(27)

反窃电行动已经演变为一场“猫鼠游戏”,“电老鼠”身在暗处,懂高科技,还时常推陈出新。扮“猫”的电力稽查员意识到,反窃电除了步步紧逼之外,还要与时俱进。

学习

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内容包括扶壁式挡土墙和悬臂式挡土墙区别,悬臂式钢筋砼挡土墙施工方法。摘要:当挡土墙较高时,不加扶壁会导致墙身过厚,或当遇到工程场地窄小,挡土墙底板宽度受到限制时,可采用扶壁式挡土墙。本文

学习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内容包括数学广角集合教案设计,数学广角教学设计。学习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集合.

学习

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探索

阅读(85)

本文为您介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探索,内容包括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不确定型决策条件最优方法。[摘要]决策是人们在社会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活动,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客观条件,提出不同的方案,并且从中选择最优

学习

《骑桶者》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阅读(27)

关于卡夫卡的作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有如此表述:“他的作品的色调似乎总是灰色的,揭示出人类普遍的孤立和疏离,展示人如何在世界的迷宫中找不到出路,只剩下迷惘、绝望以及屈从。”

学习

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投资项目的风险分析,内容包括建设工程投资项目风险分析,项目投资风险控制分析报告内容。摘要:近几年来,一股企业投资的风潮袭来,让投资项目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本文从投资项目存在的风险入手,分析了项目风险、公司风险、市场

学习

浅议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我国目前的分配制度,内容包括我国分配制度的解读,谈一谈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摘要: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增速全球享誉,但收入分配差距却越来越大,就其原因有历史方面,有人为方面的,更主要是分配制度制定导向问题。分配不

学习

秦安民间小曲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秦安民间小曲,内容包括秦安民间小曲儿,过江秦安民间小曲。之一

学习

教你了解中国英语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教你了解中国英语,内容包括很了解中国用英语怎么说,完全了解中国英语。【摘要】中国英语是载汉语语言特征的英语变体,随着中国文化和经济在世界地位的提高,汉语对英语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本文就中国英语的定义、发展及趋势做了

学习

文言文阅读不能人云亦云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阅读不能人云亦云,内容包括关于人云亦云的文言文,人云亦云全文及翻译。对于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内容,不仅学生怕学,部分教师也怕教。学生怕学,那是因为文言文这种语言形式跟现在社会相距甚远,学生在阅读与理解的过程中存在

学习

文言文断句六法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断句六法,内容包括文言文断句六种方法,断句六法。断句是近年江苏省测试文科高考生阅读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教学中,我们发现要讲清断句,学生必须多读文言文,熟悉古,汉语的语言习惯,有一定的语感,才能比较准确地进行断句。对

学习

文言词语之虚词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词语之虚词,内容包括文言虚词之字的用法,文言虚词的用法归纳。【技法指津】

学习

文言文知识积累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知识积累,内容包括文言文知识积累手抄报,师说文言文知识归纳。一、通假字

学习

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阅读之对比阅读,内容包括文言文对比阅读答案及翻译,文言文比较阅读题库。【开篇导语】

学习

文言直译六字诀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直译六字诀,内容包括文言翻译六字诀,文言文翻译六字诀脚本。摘要:将文言文中的某些文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综合考查的重要内容。解答文言翻译题,要坚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直译的基本方法和技巧,简

学习

文言文的断句技巧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的断句技巧,内容包括文言文断句例题及答案,文言文一般在哪里断句。一、识记为先,积累文言知识

学习

文言文翻译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文言文翻译,内容包括文言文翻译,论志向文言文全文翻译。能熟练准确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是高中学生必备的能力,也是高考的一个必考点,为此,我将文言文翻译的有关常识进行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