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10篇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1

第一,对内部审计现状的分析要立足于查找管理短板。要通过对企业内部审计环境与发展状况的系统分析,从内部审计战略定位、组织体系与工作机制、业务广度与深度、制度与标准建设、信息化水平以及审计人员胜任能力等方面查找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主要问题或者管理短板,对标内部审计先进单位和先进实践,确定发展目标,落实管理提升措施。第二,内部审计规划要以业务与职能规划为基础。业务与职能是组织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价值体现。因此,内部审计业务与职能规划是内部审计规划的核心内容。要以业务及职能规划为基础确立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构建内部审计组织架构,配置内部审计资源,制定支撑业务规划发展的各项具体措施。第三,制定内部审计发展目标要切合实际。内部审计发展目标是内部审计规划的重要内容。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内部审计总体发展目标和各阶段发展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要相互兼顾,有机结合。内部审计发展目标的制定应清晰、具体、可操作,能够量化的目标要素应尽可能量化。目标的制定切忌好高骛远,动辄“行业领先”、“国际一流”,看起来远大,实际上不着边际。第四,推动内部审计改革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企业任何形式的改革都有可能涉及内部机构(岗位)职责、权力及利益的调整。内部审计规划实施过程中也可能会涉及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的改革和人力资源的调整问题,有时牵一发而动全身。面对改革,我们不能知难而退,但内部审计改革不仅仅只是审计部门的事情,可能会涉及企业内部其他相关部门和单位,需要有良好的组织环境及相关配套措施作为支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推动内部审计改革可先易后难,分阶段实施,确保平稳过渡。

二、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内部审计规划的认同度与约束力

企业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具体实施不仅仅只是审计部门的事情,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需要企业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经理层、相关职能部门和子企业审计机构不同形式的参与。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如果只有审计部门参加,这样的规划很可能就是部门规划,其工作成果不可能得到企业的广泛认同,也不可能得到有效实施。第一,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应该在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领导下组织实施。由于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具有特殊地位,很多公司制企业内部审计章程明确,内部审计对董事会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或者内部审计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双重负责并向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规划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因此,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应该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或经理层的领导下组织,这样一方面可以准确反映管理当局意志,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协调各方面资源,强有力推动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第二,参与规划研究制定的范围要有一定的广泛性。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需要企业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支持、参与和协同。尤其是需要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管理、资产财务管理、纪检监察、子企业或区域性审计机构等部门和单位的实质性配合与参与。企业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广泛参与,有助于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各方面作用,凝聚广泛共识,提高内部审计规划研究成果的认同度,并最终确保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第三,要严格内部审计规划评审与程序,确保内部审计规划的有效性与约束力。内部审计规划在提交正式审定前,可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以确保质量,其最终成果应由企业最高管理当局审定批准后作为正式文件实施。

三、实现内部审计规划与企业整体发展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的纵向和横向协同

从企业发展规划的体系架构来讲,内部审计规划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组成部分,是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子规划,属于职能规划范畴。一方面,内部审计规划应服从于企业整体战略规划,基于企业发展战略和整体发展规划来研究制定;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规划要与企业各项具体业务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工作规划、信息化工作规划、科技发展规划等其他专项职能规划相协同。内部审计规划不能脱离于企业大的发展环境而***存在并推动实施,不能成为企业规划体系架构中的“孤岛”。内部审计规划的研究制定可以促进和推动企业内部环境的改善,但不能而且也无法颠覆企业现有的发展环境、管控体系与运行机制,不能偏离企业整体发展目标。如果偏离了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或者与企业其他专项规划不能协同甚至是发生冲突,内部审计规划将难以实施。

四、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量体裁衣,开拓创新

认真学习内部审计先进理念,借鉴内部审计行业最佳实践,是企业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的有效途径。但学习借鉴内部审计先进经验不能照抄照搬。由于企业在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管理模式、工作机制、业务类型、工作重点、人力资源状况、内部审计发展阶段等方面存在差异,决定了企业内部审计规划内容的不可复制。因此,研究制定内部审计规划一方面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另一方面要根据企业内部审计环境条件、发展状况、发展需求与愿景等个性化特征,量体裁衣,开拓创新,构建适应企业自身实际的内部审计组织体系、管理模式与工作机制,明确与企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内部审计目标、主要业务形式、工作重点、工作措施以及相关资源配置。

五、依托外部咨询机构与依靠企业内部专业力量相结合,确保内部审计规划编制质量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集团公司 内部审计 战略规划

随着经济活动的扩大,现代企业集团的经营项目越来越多,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企业集团的管理难度已经大大提升。内部审计是一种***客观的确认及咨询活动,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包括风险管理、控制以及治理等主要工作职能。为了保障企业集团的健康发展,开展持续性、长期性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已经成为了企业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基本设置了内部审计职能部门,配备了较为专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者,但是,我们必须承认,在具体条例及规定没有出台的情况之下,企业集团内部对于内部审计的认识面并不广,认识程度并不深,在审计工作中极易出现问题。

(一)审计意识不足,审计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模糊

这里的审计意识不足是相对而言的,如今的企业集团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工作过程中,不少企业集团对于内部审计都无法进行准确的定位,内部审计在对企业管理层进行监督的同时担负着集团管理等工作,在意识上偏重生产,不注重内部管理的提升。统计显示,如今的大部分企业对于内部审计战略也有了一定认识,但是,实际制定明确的、长期的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的企业还不到企业总量的百分之二十。这种现状极大地制约了我国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构建。

(二)内部审计***性受到削弱,权威性不足

导致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失效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其机构本身的权威性与***性不足,虽然大部分企业集团都建立了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但是由于其他部门或者工作的制约,内部审计常常需要结合其他部门的意见作出结论,在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机构结论的权威性很难得到保障,其公平与否难以确认,导致审计职责的弱化,对风险管理产生了不利影响。

二、构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关键因素

企业集团公司在市场经济环境之中开展经营活动,因此,企业集团公司的经济活动必然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这影响了企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建的方向。委托机制之下,企业集团战略决策对于企业内部审计战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因此,集团战略规划及集团决策层意愿也成为了决定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构造的关键性因素。

(一)以企业集团公司总体战略规划为核心

内部审计作为管理的手段,其目的及方向也必须符合全局战略方向。因此,在构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集团的总体发展目标才是核心,要按照企业集团的总体战略方向制定内部审计战略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内部审计系统在集团内部的兼容性,才能促使内部审计职能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充分考虑经济环境变化

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企业集团公司必然受到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势头越来越强,国际间、行业间企业联系越来越紧密,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在构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应该充分考虑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将内部审计战略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市场兼容度。

(三)按照自身发展周期构建发展阶段

每一家公司都会经历不同的发展周期,实力强弱,规模大小都会经历发展变化的过程。在生命周期理论中,企业的生命周期包括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及衰落期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当中分别存在不同特点。以成熟期为例。成熟期是企业集团实力最为强盛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公司规模达到最大,经营项目众多,经济活动十分复杂。因此,在这一阶段当中,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应该帮助企业尽可能规避风险,避免因内部管理成本耗费出现的亏损,保障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当然,成熟期的到来必然预示着衰退期的产生,在这一期间,内部审计应该充分做好后续战略规划,避免企业集团后期发展中,由于公司实力的急剧收出现的可盈利经营项目废弃,保障企业集团发展的持续能力,防止企业集团利益受损。

(四)充分研究管理层意愿,设置管理层意愿弹性范围

内部审计机制必须与公司决策向适应才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在市场环境之中,不同企业集团内部组织结构是不同的,在决策上也会存在较大差异,管理方式各异,这些决策也决定了企业集团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构建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将管理层意愿考虑完备。此外,企业决策层很可能出现更替,因此,在构建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过程中,企业集团应该将决策层人员的变化充分考虑进来,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避免由于决策层更替或者决策变更对内部审计兼容性造成影响,提高内部审计的适应性。

(五)构建战略实施监督机制

在明确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之后,企业集团应该强化对实施过程的监督及控制,保障各个步骤与预定目标相一致,实现内部审计战略建设的评价分析,实现多方面、立体式控制,从而保障企业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叶***,张琪,白俊维.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战略规划的现状与体系构建[J]. 国际商务财会,2013,03:66-69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3

对企业战略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战略的审查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审查企业有无战略。一般而言,业务单一、规模较小的企业可能不存在明确的战略方案,业务多元化、规模较大的企业应该制定明确的战略方案。企业规模越大,战略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就越重要,因此,战略审查的第一步就是审查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大的企业,是否制定出了明确的战略方案。

2、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在确定企业已制定出明确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行业性质相适应。如处在分散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和横向合并等战略来提高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又如,处于成熟行业中的企业常采用缩减产品系列、降低成本、提高现有顾客的购买量等战略来保持原有的竞争地位或采用创新、发展国际化经营等战略来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3、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在确定企业战略与行业性质相适应的基础上,审计人员还要审查企业战略是否与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相适应。

4、审查企业战略方案能否有效贯彻执行。通过上述三个步骤的审查,确定企业已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战略方案的基础上,审计人员需要审查企业战略能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可重点审查以下几个方面:(1)审查各事业部或各职能部门是否根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制定出各事业部或各职能部门的战略方案,审查各事业部的战略方案是否详细说明了本事业部所确定的经营活动范围和目标,审查各职能部门能否把事业部或企业的经营战略转化成指挥与协调活动,以保证总体战略的具体实施;(2)审查是否存在资源分配与工作计划不衔接的风险;(3)审查企业管理人员实施战略的具体形式是否适当;(4)审查企业为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确定的纠正措施和权变计划是否适当。

(二)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审查

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审查可从两个方面进行:

1、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对纵向分工结构的审查,重点在于确定企业的管理层次是否过多,对此,审计人员可以通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1)集权和分权的程度是否恰当;(2)中层管理人员人数是否过多;(3)信息能否在组织中及时有效传递;(4)管理人员的协调与激励行为是否受到过多地限制。

2、对横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常见的企业横向分工结构有:直线制结构,直线职能制结构,事业部结构,母公司与子公司、分公司结构。对横向分工结构的审查,可结合每一种结构各自的适用范围进行。在具体的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还需要结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经营战略、技术特点和管理体制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以确定企业的横向分工结构形式是否合理。

(三)对企业计划的审查

企业计划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对企业计划工作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计划的审查应重点关注(1)企业是否设计出了适合本企业的计划系统。这一审计内容包括:对各类计划是否确定了适当的计划制定者、计划范围和计划形式,计划是否与资源配置相协调,计划是否与业绩评价相协调等。(2)计划是否与企业目标相符合,是否为实现企业目标服务。(3)计划是否对影响计划完成的一些不确定因素有所估计,并确定了相应的应变措施。(4)计划是否建立在对历史数据的正确分析和对未来合理预测的基础之上。(5)计划是否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即:完成计划所取得的收益是否大于执行计划所需要的成本。(6)各部门之间的计划是否协调,企业计划正式下达之前是否征求了计划执行部门及相关部门的意见。(7)每一项具体计划是否有计量其业绩的标准和方法,能否为评价和考核计划执行情况提供依据。(8)是否存在保证计划能够按预定方案执行的控制手段,计划执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信息能否及时传送给计划的控制者,计划控制者能否对计划执行过程出现的偏差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

(四)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

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应成为管理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审查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4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进步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视程度增强

在国家审计署、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等部门的大力宣传与一些成功企业的示范下,内部审计职能逐渐被我国企业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所认可,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也由此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二)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与专业水平显著提高

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多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与专业水平在近年来都得到大幅提高,如中国石油(601857)的审计委员会中70%以上的人员都具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70%以上的人员也都具有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而以中国工商银行(601398)、中国农业银行(601288)、中国银行(601988)、中国建设银行(601939)四大银行为代表的我国上市商业银行,以及中国移动(00941)、中国联通(600050)等全国大型的上市集团公司均要求总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

(三)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随着企业集团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认识的日益深入,加强了对内部审计人员道德素养的培训与教育,同时,职业道德教育进入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审计战略规划之中,实际工作中得到很好的落实,使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四)部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

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一些企业集团公司都为总部及重要分支审计机构人员制订了职业发展规划,并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出国培训学习、交流沟通的机会,此外,还制订了一系列针对内部审计人员的激励措施与职业发展计划,促进了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增强。

二、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

虽然我国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在近年来进步明显,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对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

(一)内部审计人员整体数量不足、职责分工不清

监督、控制、评价与服务是内部审计的四大职能,为保障内部审计职能的全面发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企业集团必须为内部审计部门配备数量充足的专业人员,同时为每个内部审计人员的岗位职责进行清晰的设计。但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普遍存在着人手不足、任务繁重、岗位职责交叉、工作程序混乱的现象,由此导致内部审计工作的成效不明显。

(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水平均有待上升

近几年来,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为推动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做了大量工作,企业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提高了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由此促使我国一些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质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在专业技术资格、学历水平、年龄结构等方面也都得到了优化。但令人遗憾的是,目前仍有相当比例的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在职业道德水准、协调沟通能力、内部审计经验、执业知识水平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无法满足企业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的需求。此外,对于企业集团复杂的、特殊的经济业务的审计技术与审计方法,还有不少内部审计人员未能全面、熟练掌握。因此,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还需进一步磨炼,客观、公正、诚信正直的执业勇气也有待提高。

(三)审计人员绩效考核和职业规划发展机制缺乏

虽然我国一些集团企业已陆续建立了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规划发展机制,但该类企业毕竟只占少数,有相当大比例的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由于职业晋升空间有限、本企业考核指标与激励机制方面不够合理完善而缺乏工作的积极性。课题组的调研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中,有76.49%的人认为薪酬待遇偏低。同时,课题组还对影响内部审计人员薪酬待遇的因素进行了调研,回收有效问卷中,80.15%均选择了“内部审计工作受重视程度”这一选项;75.57%选择了“绩效考核制度”。以上调研结果显示,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员之所以认为薪酬待遇偏低、收入与劳动不成比例,主要原因在于企业集团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绩效考核制度未充分体现内部审计的价值。

三、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为推进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建设,企业集团公司应从专业胜任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构建一个囊括选拔机制、培养机制、考核机制与职业发展机制的内部审计人才综合素质发展体系,以此为企业集团培养一批综合素质较强的内部审计人才。

(一)综合素质发展体系中的选拔机制

1.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员。

企业集团公司应从本企业内部审计的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审计计划、审计工作量、审计审计要求、审计人员特点以及内部审计发展战略等因素,对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内部审计人力资源短期选拔与长期及需求计划。2.对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划分。企业集团公司应根据内部审计的职能与目标,对审计人员岗位职责进行科学的设计,出台具体详细的岗位说明书,以实现对岗位职责的明确划分,真正做到“事得其人、人尽其才、人事相宜”。此外,为保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新鲜感,提升工作绩效,促进工作积极性的发挥,企业集团公司还应建立适度的动态岗位轮换制度。3.构建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体系。专业胜任能力体系是内部审计人才综合素质体系的子系统,具体是指对集团内部审计工作特点、内部审计业务对象、内部审计组织结构以及岗位配置进行分析,对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专业胜任能力要素及各要素所占的权重进行明晰的指标设计。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于1999年了《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框架》(CFIA),该框架对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标准的衡量指标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定位,即:“根据属性的不同,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标准的综合指标可划分为两类,即认知技能与行为技能。”因此,企业集团在设计胜任能力指标体系时应对以下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专业背景、学历水平、审计专业知识水平、实务工作经验、会计电算化及审计电算化操作的熟练程度、中文书写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在建立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体系的同时,还应注意该体系并不是一个静止的系统,而应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使之与内部审计职能、企业集团内部审计发展战略、内部审计人员个人的职业发展需求以及公司整体人力资源需求相匹配。

(二)综合素质发展体系中的培养机制

1.科学制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计划。

在制定内部审计人员培训计划时,应密切结合企业集团内部审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模型提出的要求,编制针对性强的评估问卷,对内部审计人员所拥有的技能进行评估与测试,培训计划、培训课程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制定。同时,在对内部审计人员职称职务晋升时,该评估结果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

2.提供多渠道、多方式的培养锻炼。

为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技能,企业集团可以推行审计人员岗位轮换学习机制与内部审计项目主审轮流负责制。以上两种方式都可以培养内部审计人员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责任意识。此外,内部审计项目组内应建立畅所欲言、共同讨论的氛围,相关负责人应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促进整个内部审计部门人员业务技能的提升。

(三)综合素质发展体系中的考核机制

1.坚持“三公”原则,建立考核体系。

企业集团公司应秉承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建立一个针对性、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都相对较强的内部审计人员考核评价体系。该体系与内部审计人才专业胜任能力模型一致,同样也是内部审计人才综合素质体系的子系统。考核评价体系应将企业集团总部的内部审计部门以及总部以项目形式向各分支机构内部审计部门抽调内部审计人员的绩效情况全面囊括,明确抽调期间、评估程序及抽调期间段内绩效评估所占权重。

2.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

企业集团公司应制定科学、合理的激励制度,以内部审计人员考核评价模型的结果对内部审计人员实施奖惩。应特别注意的是,激励制度坚持正向激励为主的原则,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基本权益及个性追求进行充分的保障,全面激发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力。

(四)综合素质发展体系中的职业发展机制

1.为内部审计人员开辟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

对企业集团公司的内部审计人员,特别是一些高级审计人员而言,透明通畅的晋升机制是能激发起工作积极性的根本动力,因此,企业集团公司应该为内部审计人员建立一套完善的职业发展通道,切实增强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职业意识的自我提高、自我学习意识,为内部审计人员创建良好的职业发展愿景,确保内部审计队伍的稳定与发展。

2.给予充分的物质激励与精神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5

【关键词】 内部审计; 质量管理; 途径

众所周知,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是审计事业持续发展、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审计质量是老生常谈,但我们却不可不谈。因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内部审计在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凸现,作为衡量企业经营活动规范运作、发展的重要尺度,内部审计质量的高低、优劣也更加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企业内部审计质量予以控制、管理和提高,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职能和作用,是当前内部审计部门必须予以关注的重要课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内部审计工作实践,就如何加强质量管理的途径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恪守审计原则,为审计质量管理确定正确的指导思想

审计行为需要遵循审计原则才能发挥职能作用,如果没有审计原则,审计制度、规范便只是一些苍白无力的条文,难以起到引导和约束审计行为的目的。因此,把审计原则定性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恰如其分。

(一)科学化原则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考核指标复杂。因此,必须针对审计质量管理的具体内容和特点,明确审计质量管理的目标,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使用先进的管理手段,使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实现科学化。

(二)规范化原则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规范化,既是搞好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又是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的有效途径。因此,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遵循规范化原则,具有明确的目标、衡量的标准、实施的程序、考核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以及防范审计风险的制度和措施。

(三)重要性原则

尽管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涉及审计活动的所有方面和所有因素,但审计质量管理却不能一味追求面面俱到,而应当突出重点,区分轻重缓急。因此,必须确定影响审计质量的主要因素和关键环节,并针对存在的审计风险予以重点控制。在此基础上,同时兼顾对其他因素和其他环节的管理。

(四)统分结合原则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是全过程、全方位和全员性的管理活动,企业内部的全体审计人员,既是审计业务活动的主体,也是审计管理活动的主体;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有赖于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努力。因此,每一个审计人员都要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主动实施对审计质量的管理,遵循统一领导与分级管理、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真正把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工作方法贯彻到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工作中。

二、夯实基础工作,建立规范体系,为加强审计质量管理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审计规范分为两种,凭借审计人员“内在动力”发挥作用的审计规范称作自律性规范,而借助“外部压力”发挥作用的则称为他律性规范。无论是他律还是自律规范,都是审计质量管理的制度基础和工作保障,应当建立健全并不断更新各种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法规制度支持。健全完善的内部审计法规和制度规范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内部审计法律规范

这是国家权力机构对内部审计行为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应当认真遵循的行为标准。如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明确了内部审计人的职责、权限,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遵守内部审计准则、规定等;国家颁布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不但规定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限,同时规定了相关要求以及对违规违法内部审计人员的处分等内容。

(二)内部审计技术规范

这是对审计行为提出的技术性要求,是审计人员应当遵循的技术标准,包含企业内部审计行为应当遵循的技术性要求和具体内容等。如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和各具体准则、各企业制定的适于本企业操作的审计业务技术规范等。

(三)内部审计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内部审计工作责任感规定以及审计行为规定。工作责任感规定是要求并引导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内部审计工作;审计行为规定是要求和引导审计人员在审计活动中应当做出哪些行为和不得做出哪些行为。只有将上述规定落实到审计人员具体工作中,才能保证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三、执行质量标准,实行动态控制,为审计质量管理提供精确的作业尺度

企业内部审计质量标准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优劣、考核审计人员业绩的重要尺度,按照分类角度的不同,可划分为若干种类。本文按照审计业务流程和文书资料划分的角度对质量标准予以阐释。

(一)企业内部审计计划质量标准

企业内部审计计划分为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和审计实施计划三类。编制长远规划要满足来源于企业内外部的各方面要求:一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要求;二是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面临风险及风险成因的分析结果;三是本企业内部审计资源的状况。

编制企业年度审计计划一般要经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多个回合方能形成,计划编制要做到程序合理,重点突出,并体现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年度业务工作的主要内容,如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审计项目及其时间、人力资源安排等。

编制审计实施计划,其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明确编制计划目的,认真落实年度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并明确本次审计要达到的具体目的。二是计划的内容要完整,主要包括审计依据、目的、要求、审计方式、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审计程序、人员分工等。

(二)企业内部审计证据质量标准

审计证据质量是企业内部审计的根基,至少应符合以下几个条件:一是与审计事项相关。只有与审计事项相关的审计证据,才具有证明力,才能作为评价审计事项的依据。二是要客观真实。这就要求审计证据的来源必须可靠。三是重要程度。审计证据的重要性与审计结论直接相关,重要的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做出审计结论的主要依据。四是证明力充分。审计证据来源广泛,具体形式多种多样,其证明力也有强有弱,但只有对审计结论构成支持的审计证据,才具有充分的证明力。

(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标准

审计工作底稿是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工作记录。它是对审计证据收集、鉴定和利用全过程的记录,是撰写审计报告的重要依据。其质量标准至少应包括以下三项:一是内容完整。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主要包括被审计查实的问题或情况的事实记录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和附件等。二是重点突出。审计过程中查出的问题很多,性质、大小等重要性程度却不尽相同,是否全部写入工作底稿,应当视审计目的与要求而定。三是责任明确。审计人员必须对审计工作底稿所列示的内容负责,审计组长或主审要对其进行审核把关。

(四)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质量标准

审计报告是审计查证阶段结束后,在综合分析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对审计情况尤其是审计结果的综合反映,是审计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其质量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几项:一是事实清楚。审计报告中揭示的问题必须有充分的事实依据,切忌主观推理。二是重点突出。审计报告所披露的问题应当体现重要性原则,不能泛泛而谈和追求面面俱到。三是定性准确。每一条结论都要有明确、充分的依据,并将其列示于审计报告。四是意见和建议科学。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都应当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尤其是应当符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五是形式符合统一规定,文字表述简明扼要。

四、掌握评价原则,明晰相关责任,为审计质量管理建立检查和评价应对机制

(一)检查和评价的内容

审计工作质量的检查和评价由内部审计部门组织实施,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一是经批准的审计项目实施计划及其修改方案。二是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前调查过程中形成的材料。三是审计人员实施查证过程中所作的各种记录。四是判断审计事项的依据。五是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六是审计部门根据审计报告形成的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等文书。七是被审计单位关于审计决定和审计建议执行情况的材料。八是审计后续检查阶段的有关资料。

(二)检查和评价的重点

检查和评价上述资料时,应抓住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的内容与审计计划、工作方案的符合性。二是各项记录资料的详细与准确性。三是各项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充分性。四是审计评价的正确性和审计建议的可操作性。五是各项审计资料与审计档案质量标准的符合性。

(三)检查和评价的方式

检查和评价的方式,一般应根据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及运作方式而定,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审计组内部,由审计组长或主审按责任层次由上而下实施审核。二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组成的评审组实施检查和评价。三是由内部审计部门组织本机构内部各职能部门实施交叉检查和评价。

五、结合工作实际,强化人员素质,为审计质量管理培育优良的审计资源

审计资源(审计部门和人员)是企业审计活动最关键的构成要素,所有内部审计过程都是“由人而为”才得以开展和实施。因此,加强对审计资源的管理也是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结合实际,创造条件,奠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优良的环境基础

首先企业最高管理层和内部审计部门的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证和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地位;另外,必须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创造适宜的审计工作条件和环境,以解除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后顾之忧,奠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优良的环境基础。

(二)重视教育,加强管理,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 战略管控;内部审计

一、战略管控模式

集团总部对下属企业的管理模式划分为“财务管控型”、“战略管控型”、“运营管控型”三种基本管控模式。战略管控型集团由于较为合理的平衡了财务管控型和运营管控型与这两个集权和分权的极端模式,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都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管控模式。在该管控模式下,集团总部对下属单位具有实质性影响,下属单位也具有一定的自。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整体的战略规划,各下属企业还要制定自己的业务战略规划,提出达成规划目标所需投入的资源预算,各下属单位负责在规划范围内日常的经营管理。为确保集团整体价值大于集团内各下属单位价值的简单加总,集团总部、各战略业务单位、下属单位三个层次之间需进行明确的管理功能界定。集团总部作为战略实施监控者,检验集团战略在效果和操作上的合理性,以便合理配置资源,获取整个集团协同效应。

二、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分析

(1)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需要。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内部不得不进行分权处理,战略管控实际就是平衡总部权力和下级机构权利的选择。作为企业集团,基于上下级单位的位级关系,充斥着委托―关系。由于信息披露方式、时间等的限制,不能保证上报的各种信息的准确性,信息不对称常常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企业的运行过程,即使不出现各种损失浪费和贪污、舞弊等现象,也不能保证人严格按照委托人的要求执行相关战略任务,确保战略方向性工作。为了保证委托人的利益,包括财务信息的各类战略信息应及时、准确的上报决策层并有相关的配套体质保证这些信息的及时、准确。(2)加强战略执行力的需要。战略执行力是指通过一套有效的系统、组织、文化和行动计划管理方法等把战略决策转化为结果的能力。彼得德鲁克认为:管理学中有两个永恒的话题,就是“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战略执行力的推进通常是一个体系,需要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内部审计为战略推进提供了重要手段,发挥的鉴证、监督、引导、咨询等作用促进了决策层战略意***的传达,保障战略执行的方向性和执行深度的实施。(3)制度化管控的需要。制度是企业内部运作成文的规则,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制度建设对于克服人治、寻求内部规范等有极大好处,良好的制度建设是现代企业集团必备的条件之一。内部审计工作广泛依赖制度建设,审计工作以制度为标杆的特性反过来引导企业完善制度建设,促进战略的科学制度和有效实施。制度必须适合公司的战略、业务及管理水平,因此内部审计工作中发现的“恶法非法”问题回溯制度制定,为企业制度化建设增加重要的手段。

三、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的工作要点

(1)工作思路转向战略执行力。2001年IIA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种***、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目标。战略管控模式下的审计工作,为了“帮助组织实现目标”,应关注战略执行情况的校验,鉴证战略执行效果,并在战略执行鉴证的基础上,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为企业战略执行提供咨询服务。关注战略执行情况实际上已把内部审计工作从事后事中型转变为预测型的工作,虽这种工作以事前事中结论为基础,但由于有战略规划的参考,审计结果与之对比可有效的预测未来。(2)审计重点转向战略控制。战略控制通常体现为四个计划的控制:战略计划、投资计划、经营运作计划和人力资源计划。通常战略计划作为总体框架,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作为分计划配合。战略计划执行审计主要关注执行情况与既定战略的匹配度,以此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完成情况,分析战略执行过程中的困难及反过来验校既定战略的准确性。其重要意义在于审计企业发展方向,通过偏差分析,提出对策。是内部审计中层次较高、增值空间最具弹性的项目。投资、经营运作、人力资源计划执行审计与传统的审计较为接近。基于战略管控模式的需求,对这些控制计划的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与战略管控有关的方面。(3)目前工作的难点。要提升内部审计工作的价值,必须适应企业管控需求。战略管控模式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势在必行,内部审计工作仅仅涉及事后风险分析,内部控制等常规领域远未达到为企业增值的目的。目前各单位内部审计面临的环境、人员素质、工作方法等还难以承担上述工作职能。

参考文献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7

集团化企业通常是指以集团母公司为核心并由多个不同级别的成员企业组成的多企业集合体,第一级企业为集团本部或总部,其下通常还包括二级企业、三级企业等,有的集团化企业还存在其下属的二级企业也是一个集团化企业,并且具有自身的下属二级企业乃至三级企业的情况。与之相对应的集团化企业所适用的内部审计管理方式,也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和分部管理两种。纵观国内外发展成熟的集团化企业,由于集团化企业所具备的特性,集中管理形式的内部审计管理模式正被越来越多的集团化企业所采纳。

内部审计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对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各种审计证据、审计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总结,为进一步优化审计业务而建立起来的具备多种信息化功能的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多层次多领域的发展,为内部审计部门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合理利用集团化企业良好的网络优势,搭建起功能完备的内部审计信息管理系统,并且有效地加以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更大程度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节约审计成本。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以识别企业管理风险、优化企业经营流程为目标,计划、开展、实施审计项目的全部过程,同时对企业各个环节所应用的信息系统能够***确认和评价。当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主要涵盖两层内容:一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展开内部审计工作,也就是利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CAATs)开展审计活动;另一种是企业内部专门的审计小组以业务部门信息管理系统为被审计对象,通过风险预警及定期审计等内部控制方式,检验该系统业务数据的精准度、合规性以及效率效果等。

随着国内市场环境的逐渐成熟,各行业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在逐渐做大做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业务规模的日趋增多,使得对内部审计管理职能的需求也日渐增加。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模式早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层对于风险管理、流程优化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管理需求。但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内部审计职能优化来提高审计效率,如何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如何寻求最适合企业自身特征的内部审计信息化模式和思路,还是目前诸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中石化集团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总结

中石化集团是我国能源行业的领***企业,其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起步早,体系建设相对完善。对中石化集团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行分析,能够为其他集团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提供思路,其经验值得借鉴。

(一)中石化集团内部审计架构介绍

中石化集团本部在董事会下设立了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直接管理审计局本部,并且在北京、南京、广州和武汉分别设立了四个审计分局,各审计分局的组织机构和审计局本部相同。审计局实行垂直化集中管理模式,即由审计局本部垂直向下管理到审计分局,由审计局本部直接派出审计人员的管理机制。此外,各审计分局设立了相应的审计部门或审计科,目前具有审计机构的中石化下属企业单位已经达到了80 多家。

中石化集团审计局为了强化集团内各级企业内部审计的集中管理,于2007 年进行了改革,尝试在集团审计局本部层面构建审计监督权和审计管理权既适当分离,又相互促进的审计体制。中石化集团审计局本部以管理为主,分别成立了综合管理处、计划管理处、审计监督管理处、制度管理处和重大项目管理处五个处室,其中计划管理处主要负责审计计划、项目立项以及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等工作。与此同时,中石化集团审计局还实施了审计质量复核及质量控制体系,实行三级审理机制,即审计项目由审计项目组长、审计分局审理岗、审计局本部审理处分别进行审理。

(二)中石化集团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

中石化集团审计信息化建设实行由其审计局本部集中管理的模式,即由审计局统一制定标准,并向各级企业的使用单位推广执行。该审计信息系统建设初期是由国际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担任咨询顾问,并由石化盈科公司负责审计信息化的具体实施工作。随着审计信息基础架构的逐步完善,后续审计信息系统的具体开发建设全部由石化盈科公司完成。截至2016 年3 月底,中石化集团审计局根据其所在行业生产经营管理的特点,结合自身审计工作的需要,陆续开发了四大各有侧重点的满足审计业务需要的信息系统:ERP 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抽样系统、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和审计智能预警系统。

1. ERP 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

(1)情况介绍。ERP 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是由中石化集团按照该企业实施ERP 系统的实际情况,以SAP 系统为基础,并根据内部审计的要求及标准化的审计工作方法所设计的,对已经启用ERP 系统的企业各个子模块实现实时查询、分析和比较,由此协助审计小组顺利开展审计工作。ERP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包括SAP 标准查询程序、SAP 内部审计程序、中石化自建程序,可以涵盖中石化集团SAP 系统的总账、成本费用、投资项目、设备管理和维护、应付款项管理等各大模块。所开发的相关程序涉及中石化集团常见的百条以上的审计问题,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借助该系统对企业各类业务数据进行实时查询和综合检索。

此外,ERP 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还可以执行信息系统层面及业务层面的审计工作。其中,信息系统自动化审计侧重于评价符合性特征,包含审计前的必要检查、信息系统自身配置的审查及内部控制危机测试等。业务层面的审计工作侧重于分析性和实质性审查,主要承担对中石化集团经营性业务及其他相关经济活动的合规性和效益性的分析和检查。

(2)功能作用。由于辅助审计信息系统是基于中石化集团已有的ERP 系统环境进行开发、完善与优化的,因此该系统在数据信息同步、审计范围涵盖、审计证据追查以及审计功能模块的利用等方面具备更加强大而全面的功能。在ERP 运营环境下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的十大模块中,财务审计模块的使用最为频繁,其功能很多,且能够很好地满足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需求,笔者以此为例,对该模块的功能进行说明。

在辅助审计信息系统的财务审计模块,依据财务审计基本工作职能分为会计科目审计、账簿审计、会计凭证审计、会计报表审计、财务指标审计、资金管理情况审计六大模块,每个模块均对应不同的实现程序,通过这些程序来实现财务审计模块的各项功能。并且,财务审计模块可以实现与生产经营、财务核算的实时同步,只要是在能够连接互联网和本企业局域网的场所,都可以使用其开展审计工作。

辅助审计信息系统的实施能够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诸多新的突破。一方面,该系统能够使得企业内部审计领域范围扩大,促使企业改进内部审计方式,通过该系统实现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一,实现了对企业的财务、资产管理、采购、投资等各环节和流程进行审计;另一方面,使得企业开展审计应用信息化的门槛得以降低。例如:在进行会计信息化系统开发之前,审计人员需要充分掌握ERP 系统中统驭科目和特别总账标志后才能够进行操作,但是由于ERP 系统操作指引中对于这两项内容的解释不清晰,审计人员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习其中的内涵,以便能够顺利操作系统,而当前中石化集团在ERP 运营环境下开发的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屏蔽了统驭科目和特别总账标志,使得操作更加简单、便捷。

此外,辅助审计信息系统还可以针对审计问题进行多层次追踪,针对各类数据进行计算、对比、***形分析等,还具有导出资料的功能,便于各式审计证据的收集。通过该系统,内部审计部门的各模块系统可以实现相互联通,便于内部审计人员发现各式审计问题,调用各类审计信息。

2. 审计抽样系统。

(1)情况介绍。审计抽样系统仍然是基于SAP 系统建立的,是辅助审计信息系统中又一新增模块,该系统主要是针对中石化集团下属各级企业的物资采购业务而建立的。对物资采购业务中的采购订单、交货单、验收报告以及发票等业务单据进行抽样的程序,执行抽样程序时所需要确定的样本数量通常是按照抽样对象的重要性、业务发生频率、固定样本量等信息进行确定。所使用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发现抽样、分层抽样等几种常用的抽样方法。通过一系列的抽样程序,最终对采购业务流程的符合性、采购业务的真实性发表审计意见.

对于审计抽样环节,审计人员依据事先确定的项目审计要求、审计对象等,运用职业判断来确定抽样范围以及审计主体。而重要性水平一般会按照审计主体在一个会计年度或实际被审计期间内经济业务的发生额或账户期末余额的一定比例确定样本量。除此之外,还可以按重要性确定样本量。具体而言,样本量的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按重要性确定样本量、按业务发生频率确定样本量、按固定样本量表确定样本量;抽样方法将包括: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发现抽样、分层抽样。

(2)功能作用。审计抽样系统为审计人员开展审计项目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审计抽样效率,也为发现审计问题提供了重要保障。首先,该系统不但确定了样本范围、重要性标准、样本量、抽样方法等抽样流程的标准,使得抽样过程更易操作;还提供了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发现抽样、分层抽样等多种抽样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审计抽样的合理性,便于审计人员根据不同审计目标进行选择。其次,该系统提供了更多可选择的功能,如:通过多条件输入的功能,将审计人员的经验判断和程序自动抽样有机结合;通过抽样程序的嵌入和调用,实现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结合。

3. 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在已经投入使用的审计信息门户、审计工作底稿、审计统计报表等系统的基础上,中石化集团又开发了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1)情况介绍。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包含信息门户和业务工作区两部分内容,下设的子系统有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信息分析、基础信息管理、日常沟通协作、系统配置管理、个人工作助理、信息集成共享八大模块。其中,审计项目管理模块、审计计划管理模块、审计信息分析模块、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作为应用的主要模块在系统运行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因此本文主要对这几个模块进行介绍。

审计项目管理工作包含三个阶段,即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终结,三个阶段由审计实施方案、审计报告、跟踪落实整改情况、审计项目归档等十个环节组成。通过对各环节进行跟踪、监督以及适宜的配置,能够对审计项目的全过程实施良好的管控。

在审计项目管理模块的运行中,设置项目组成员与审计报告是重要环节。从设置项目组成员来看,项目组需设置项目组长或主审,并在系统中选出项目组成员,包括副组长、分组长、分主审等,明确人员职责和分工是保证系统运行的基础。在出具审计报告时,一共需要出具五稿,即初稿、送审稿、审理稿、征求意见稿、终稿,由组长、相关审理人员审稿,经过不断修改后形成审计报告终稿。

基础信息管理模块是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最为基础且重要的模块。该模块通过收集并提供审计人员信息、被审计单位信息、投资项目信息、模板库、审计规章制度及准则等信息,为审计业务的规范基础信息管理模块与审计计划管理、审计项目管理、审计信息分析模块的关系如***4 所示。基础信息管理模块负责为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信息分析三大模块的运行提供可靠的审计相关信息,以便审计项目的开展、审计计划的制定和以及审计信息的随时调用。

审计计划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编制初步审计计划、提交审计计划、审计项目的正式审计计划、系统自动生成相应项目框架。在审计计划编制环节需要注意的是,编制内容包括单位年度审计项目初步计划、审计工作管理计划和审计项目正式计划,具体包括项目类型和名称、被审计单位、实施人数、实施时间等多方面内容。

审计信息分析模块主要是对三部分内容进行分析:审计计划、审计人员以及审计项目。其中,审计计划分析是对审计项目计划完成情况和调整情况的分析,审计人员分析包括内部审计人员参与项目情况和相关业绩情况等的分析,审计项目分析主要是分析审计项目各个阶段的进展及完成情况以及各个审计项目所发现的风险点和问题等。

在审计计划管理和审计信息分析两个模块中,审计计划管理模块利用信息化的方式将工作职责与流程进一步进行规范与明确,有利于企业审计资源的合理运用,确保企业审计计划的编制与完成。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审计信息分析能减少甚至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对保证信息准确性、提升审计工作效率起到了促进作用。

(2)功能作用。通过在中石化集团各下属企业的审计部门推广使用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了审计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操作。这不但可以实时反映审计项目的进展情况,还可以满足内部审计信息化管理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该模块也实现了中石化集团下属各级企业审计部门之间的日常沟通与协作。

一是实现了审计流程和审计文本的标准化。该系统开始使用后,结合中石化集团的《审计业务流程》,审计人员必须按照已经设定好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审计部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实时检查项目执行情况。此外,由于各下属企业的实际业务有所不同,因此审计业务流程模式应针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设定为相对统一的多种审计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审计模式,这样既可以满足企业实际需要,又能促进审计业务流程的规范、统一。此外,通过参照中石化集团各级企业审计部门的制度规范建立各类审计业务文书的模板库,使得审计项目各流程的通用审计文本的使用更加规范、统一。

二是促使了审计依据的规范化。中石化集团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参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中各项内部审计法规条文,以及中石化集团下各企业审计部门发现的审计问题和所依据的法规条款,进行筛选、收集、整理信息,最终在系统中录入可能涉及的数百条法律法规依据以及相关审计问题,使审计人员在编写和记录审计问题时能够随时调取相关数据,并在对这些审计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时能够自动关联相关依据,从而在缩短底稿撰写时间的同时,促使审计依据更加规范。

三是提高了审计结果的综合利用率。管理层可以通过该系统随时调阅和查询相关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和意见信息。同时,有权限的审计管理人员还可以追溯查询到审计发现问题的具体情况、审计报告等内容,极大地方便了管理人员对各级审计部门审计项目信息的查询及业绩考核,提高了考核的效率和准确性。

总而言之,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按照相关规范与流程来设计与实现,如《审计业务流程》、《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具体规范》等,在集成丰富的审计信息的同时实现业务流程的信息化。在原有标准上进一步创新、完善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可对企业审计业务流程的规范和统一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4. 审计智能预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应用于财务和购销等关键领域,主要负责采购环节的预警和分析、销售环节的预警和分析以及综合查询等几个方面。该系统将通过对各企业重点业务数据、信息的整理和分析,时刻监控关键业务中的关键数据或者核心指标的变动,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和把握重点业务和核心环节的异常情况,为及时决策和监督处理提供有利的参考,在具体的实践中真正实现以风险为导向、以内部控制为主线的方法目标。

(1)简要阐释。自动预警是一种事先设计的系统程序,通过设置相应的预警标准,将日常业务中的各项数据指标与这些标准相比较,对存在异常的流程或者指标对应的业务环节进行监督和核查。自动预警程序能够实现对日常经营业务的合规性随时进行监督和纠正,为事前发现审计问题和控制风险提供保证。同时,还可以通过对预警事项高发领域进行分析和归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调查和审计项目提供有效帮助。

自助预警是将业务环节的信息与审计人员依据审计项目的需要所选择的标准(如预算指标、财务指标、效益指标等)进行比较。自助预警主要用于审计项目的审前调查以及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协助审计人员发现审计问题的潜***索。

(2)功能作用。审计智能预警系统具有如下功能:一是实现了与集团公司内各大系统的对接。该系统通过与集团公司内不同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使得审计人员能够及时、直接地查询到中石化集团各下属企业的财务报表、预算报表、生产管理系统的进销存情况、物资采购情况以及合同管理系统的合同信息和执行情况等,还能对处于不同系统的相关数据进行关联、对比和分析。此外,通过直接查询各类业务数据,审计人员不但能够进行分析性复核,而且能够进行实质性测试。部分职能预警结果可以关联或推送到ERP 系统,通过辅助审计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查询分析。

二是更好地发挥审计全过程的免***功能。首先,审计智能预警系统超远程和智能自动的特点,不仅可帮助审计人员及时掌握被审计单位的异常信息,还可以实现相关审计内容的非现场审计工作的开展,进一步降低了审前调查和现场审计的工作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其次,通过对相关业务各个环节的实时监督或者监控,可以帮助审计人员及时发现审计问题,及时开展审计工作并提出审计意见,从源头上降低管理风险。最后,审计智能预警系统已经覆盖到了各级企业的财务、物资采购、销售业务的各个重要环节和监控点,对于未列入年度审计计划的企业,其监控结果可以作为参考依据,进一步提升了审计成果的利用效率。

三、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重难点根据对中石化集团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情况及成效的分析,本文总结出了当前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重难点。

(一)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环境问题

基础环境的建设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开端,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是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首要重点和难点。一方面,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要充足、持续,如果企业对审计信息化建设中不同层级、领域的投入不均衡,就会使得系统运营环境达不到要求;另一方面,审计信息化建设需要整体规划,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整体的、变革的、持续的过程,如果企业未能做好整体规划,对信息化建设的意义缺乏深层次的理解,对数据资源缺乏标准化、统一的管理,无法有效利用信息资源,将会对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造成阻碍。

(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缺乏指导标准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其中的各个模块和环节均需要运用制度、规范和具体标准来制约,但是当前我国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指导标准,我国各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时大多是借鉴已完成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企业的经验。并且,在我国当前对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理论研究中,研究的主要内容数据分析和信息系统安全,对于企业实际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缺乏指导意义。这些都降低了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对建设的成效往往也有不良影响。

(三)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面临风险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对于企业而言也是一大难点。一方面,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数据的保存与追踪至关重要,如操作不当,容易造成非法入侵、数据传输故障,对系统的正常运营产生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也会对系统信息输出的有效性和质量造成影响,由于当前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信息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经过多个不同平台和接口,数据的正确转换、整理也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一大难点。

(四)缺乏对计算机内部审计的正确认识

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员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人员缺乏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正确认识,会导致操作的偏差,从而影响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参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人员容易存在两方面的误区:一方面,在信息化背景下,人员仍然按照传统的审计方式进行工作,认为信息化仅是纸质材料到电子材料的转换,缺乏对新工作流程的宏观认识,这样容易造成时间和成本的浪费,会大大降低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成效。另一方面,人员将内部审计信息化想得过于理想化,完全摒弃了传统审计技术和手段,仅依赖于计算机技术。

内部审计信息化是将传统审计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机结合的过程,信息化系统是企业通过计算机提升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方法与手段,因此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时还需加强人员培训,改善人员对此的认知,使审计人员能够将审计思路、基本的审计方法与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

四、集团化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难点突破基于中石化集团的案例启示

(一)集中管理,统一开发推广

由于中石化集团的下属企业众多,同时考虑到各审计分局所开展审计业务的差异,审计信息化建设由集团审计局本部集中管理,由审计局本部统一制定审计标准然后推广至下级使用单位,这样便于审计信息化的集中管理。

采用此种模式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效率,统一进行需求调研,统一设计实施方案。审计信息化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下属审计分局日常审计工作的管理和审计业务的开展将会更加顺利。

(二)充分的需求分析和业务咨询

中石化集团审计局早在审计信息系统的建设初期,就聘请了国际领先的咨询公司担任顾问,全面规划审计信息平台的基础架构,同时进行详细的审计需求调研。待平台运行稳定之后,根据已获知的详细审计需求,逐步完善平台上信息系统各类功能的开发与建设。与此同时,在与审计相关的信息系统的需求规划阶段,审计人员也应充分参与其中,及时提供审计需求,为审计信息系统的有效实施提供无缝集成的保障。

在实施前期进行充分的业务咨询和需求调研,可以促进咨询公司和系统开发人员充分了解企业的审计工作和管理需求。最终投入使用的信息系统才会真正满足审计人员的实际工作需要,符合审计工作的开展要求,避免发生系统建成后与实际需求不符而导致资源浪费的情况。

(三)企业管理层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

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集团公司高层领导人员对审计工作给予的大力支持也是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得到顺利开展和完善加强的重要保__证。只有从企业管理层的高度给予审计信息化建设足够的重视,在系统开发建设以及上线推广的过程中给予充分的肯定和支持,并要求可能涉及的各业务部门在需求调研、系统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给予充分的配合,才能保障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展开。

(四)提高审计效率和覆盖率

通过审计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对审计工作进行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和建设,使审计人员能够利用规范化的审计作业流程来完成相关的审计工作,进一步提升审计业务信息化管理能力以及审计成果的综合利用效率,从而规范各类审计业务,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最终达到提升审计工作整体质量的目的。

实施审计智能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对各板块、各企业重点业务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实时分析,对下属企业重点核心业务及高危环节实施监控和对比,并依据审计预警分析结果,对产生预警的业务环节及所属企业进行核查和比对,为后期专项审计工作的立项与开展做好基础准备和技术保障。

(五)集团业务信息化程度较高

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通过与集团公司内不同业务系统的有效对接,使审计人员能够及时、直接地查询到各下属企业的财务报表、预算报表、进销存情况、物资采购情况,以及合同信息和合同执行情况等,实现了对不同业务系统各类业务数据的比对、分析和预警。同时,充分利用已经完成信息化的业务部门管理系统,提高业务信息的利用程度,为审计业务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六)审计制度健全,审计人员更加专业

中石化集团审计机构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审计工作的规划目标,同时推进并提出了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建设标准,促进内部审计制度规范的编制和,使审计工作的开展具备详细的制度标准和执行依据。

此外,根据审计的工作需要,尤其是对于信息系统审计等专业要求较高的审计业务,审计局还设立了首席专家和部门专家等职务,为审计人员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咨询,提高审计意见和建议的有效性,充分发挥审计机构的监督、管理和咨询功能。

六、结语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内部审计;价值创造;途径;评价标准

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处于信息中枢地位,既直接与治理层沟通,也与企业其他各部门交流协作,因此,应充分履行职能,真实、客观、全面地评价并改善企业运营管理,为企业防范风险、增加价值、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效率服务。

一、内部审计价值创造的途径

(一)围绕企业目标,充分发挥内部审计职能优势

1.以目标为核心,致力于重点事项。除日常审计业务外,应以明确发展规划、服务整体为核心,对企业的重大投资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对主要业务及重点事项进行专项审计,对企业管理制度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合理评价。2.以沟通为渠道,致力于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应加强审计计划阶段的沟通,了解相关方期望,主要包括沟通的级别、方式、频率,多调研、多听取、多汇报、多交流,制订立足于风险评估的、治理层认可的、运行高效的审计计划。3.以改善为目的,致力于职能发挥。围绕战略目标和企业经营计划,发现企业运营管理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投入审计资源,通过评价或咨询,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主观能动作用,发现问题,落实整改。

(二)培养持续预防、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型内部审计组织

詹姆斯•C•柯林斯、杰里•I•波拉斯的《基业长青》里指出,最为高瞻远瞩的公司能够坚持不断提供优越的产品和服务,原因在于它们是杰出的组织。内部审计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长久之计,是培养出一个持续预防、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型“内部审计组织”。1.管理和专业并进,建设审计人员发展平台。通过建立审计专业资格、晋升体系、审计人员素质模型,构建审计人员选拔和交流机制,将审计人员发展规划纳入重要工作,注重梯队建设及分级培养,通过挑战性工作设计、执业资格认证、公开演讲与论文撰写以及持续的交流和培训,打造审计人员的发展平台。2.因需设岗,因岗招人。内部审计部门应明确自己的定位,明确部门的使命和角色,确定内部审计的长期工作规划和短期工作目标。除了包括审计业务拓展、团队培养及发展、业务质量控制外,还需涵盖未来审计资源、审计沟通问题。此外,内部审计人员招募前需设立岗位的职责要求、工作标准及发展规划,保证人才质量。3.关注成长和贡献,体现收获与生活。内部审计团队既要具备大局意识,考虑团队整体对企业的贡献和价值,又要从个体角度考虑自身的成长和收获。内部审计负责人有责任通过设计审计业务规划、审计团队发展规划,并不断践行规划来保证内部审计部门及成员最有效率的成长、最有价值的贡献和最健康的生活。4.持续学习。所有的成功均源于不断的学习,通过主动获取行业、企业、职业最新信息,了解同行、同事的最新活动,参加各种会议及培训,有规划的阅读、交流、反馈,提升管理和专业视野。通过对审计发现的深化和分析、对审计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对跨专业问题的沟通和讨论,不断提升审计人员专业素养。

(三)履行使命,关心核心领域和新兴领域

1.持续评估风险,关注变化。内部审计应针对企业的核心领域,如投资、资金、产品和服务等,进行持续关注和评价。应推动风险防范的系统化建设,持续评估,修正预警指标,对重要业务领域进行持续审计、事中审计、联合审计。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内部信息资源,关注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并评估其对企业的影响,及时、有效提出应对建议。2.审计资源配置侧重高风险领域,持续监控。由于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导致企业内部各领域风险不断演变。为更好地履行职责,内部审计应致力于把审计资源投入到高风险领域,这也是风险导向性内部审计的核心诉求,通过评价、跟踪,改善管理,降低风险。3.关注新兴领域,及早涉入。新兴领域往往是企业发展的新方向,也是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应保持应有的审慎,通过采取专项审计等方式进行关注。此外,内部审计还可以通过培训和宣讲等促进其企业各项制度、标准的完善。4.促进舞弊预防机制建立,坚守底线。通过和企业内部的监察、合规机构合作,评价内部控制、舞弊预防机制的有效性。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发现重要控制的执行缺陷,促进强化改善。定期采取匿名调查问卷、个别访谈形式评估舞弊预防机制的有效性,披露并跟踪改进,督促企业建立舞弊投诉受理平台,对投诉事件及时处理、公开处罚。

(四)改进沟通渠道和方法,改善审计环境

1.咨询寓于审计,管理与审计并重。内部审计具有内部咨询功能,审计过程也是确认和咨询内部管理活动的过程。咨询要根据实际管理状况,按重要性和紧迫性原则分步实施、逐渐强化。2.开展联合审计,因地制宜解决管理问题。内部审计可以整合内部资源,对重要领域开展常态联合审计,对疑难问题开展专项联合审计,实事实是地解决问题。3.提高与治理层沟通频率,了解管理层期望。内部审计应建立或不断改善沟通渠道,提高与治理层沟通频率,了解企业管理中的突出问题,听取有关内部审计的期望、诉求和看法,及时调整或完善审计计划,实现最有效率的价值创造。

二、内部审计价值的评价标准

任何组织的管理活动贡献都可以从四方面评价:直接价值创造(包括获取优质资源、创造利润、节约成本、争取等)、改善企业运行机制或提高标准(包括提升、改进企业整体运行机制或产品服务标准、某一方面的工作标准以及执行标准能力等)、培养优秀的人才(包括专业人员、管理人员)、营造或改善组织价值体系(包括高标准的践行、改善组织价值内容等)。具体到内部审计活动,同样可以用这四方面来评价其价值。

1.直接价值创造

相对创造销售收入、获取资源来说,内部审计更多的优势在于降低成本。主要体现在通过***审计或舞弊调查来挽回过高成本支出;通过改变方法或改进技术来节约成本支出;通过管理建议进行管理创新来降低成本开支。参与重大的投资、融资业务以及新领域业务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尽职调查或交易模式设计建议等,促进获取资源,也可以避免交易损失或降低交易成本。直接价值创造贡献最好用量化数字来体现,计算或换算成具体数值。

2.改善企业运行机制

为了促进企业目标实现,内部审计需不断评估企业的风险管理、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管理状况并提出建议,改善企业运行机制,这是内部审计大显身手的领域,也是主要价值贡献领域。改善企业运行机制最终体现在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

3.培养优秀人才

大量优秀的国内外审计实践表明,内部审计可以成为企业人才的蓄水池和培养基地,这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发展和内部审计团队价值创造都是非常有利的。

4.改善组织文化价值体系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内部审计;内部审计准则;影响;转型

伴随着全球经济结构的日益复杂化,世界各国的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各国逐渐提高了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度,内部审计的审计理念、审计内容等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内部审计工作亟需进行革新。为了有效的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规避内部审计风险,实现内部审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新《中国内部审计准则》。新准则的推行,要求企业内审工作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转型,这对内部审计事业健康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一、内部审计的概念

1.内部审计概念

根据《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将内审概念定义为,对组织内部各类控制工作及业务进行***性评价,对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财***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是否合法进行***监督,并确定经济活动是否符合相关的标准与方针,业务活动是否实现了组织的发展目标、是否合理地利用了经济资源,通过一系列的审计工作加强企业经济管理。现阶段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重新进行了阐述,认为内部审计是一种兼具***性与客观性的咨询活动,主要通过系统性的方式方法,对组织内部的业务活动进行审查与评价,从而优化组织内部的治理结构,加强企业风险管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2.内部审计准则的概念

所谓内部审计准则,主要指的是各级***府机关与各类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遵循的相关原则。内部审计准则是评估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客观标准,遵循内部审计准则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质量,并推进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企业逐渐重视起了内部审计工作,这就对内部审计准则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有效地提升内部审计准则的科学性,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在广泛吸纳了广大内部审计人员意见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内部审计的实际情况,于2014年对传统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了修订。新内部审计准则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以及实务指南三部分组成。

二、我国内部审计开展现状与新内部审计准则实行的必要性

1.我国内部审计的开展现状

根据我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内部审计工作应在遵循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与***策的基础上,依照本单位与本部门的规章制度,围绕单位与部门的经济活动在本部门主要负责人的直接参与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行使内部审计权。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计划安排、报告审批都是有相关单位与部门的领导直接做决定,内部审计人员则需要遵循领导的指示开展工作并报告工作。我国《审计法》的相关规定将我国企业与***府机关的内部审计部门定位于主要负责人领导,这种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审计机构的***性,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单位的领导在认识上存在着差距,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只是为了应付上级,不重视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还有一些单位的内部审计机构建立后不久便被撤销、合并,或根本没有设置内部审计机构,这使得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目前的这种领导隶属模式越来越暴露出其固有的缺陷,***性难以保证,经营者的主观意志会影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内部审计工作难以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起不到审计监督的作用,限制了其控制和评价作用的发挥。

2.推行新内部审计准则的必要性

根据我国内部审计的现状,我们的内部审计准则必须要做出相应的改变和改动,内部审计的长期发展规划不是很长远,长远的规划和年度计划没有很好的结合在一起,而且内部审计的适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很多细节上还有许多要改善的地方,所以推行新内部审计准则是势在必行的首要任务。

三、新内部审计准则的重大变化

1.对内部审计准则内容的改变

新内部审计准则,要求在制度规划、文字表述等方面与国际接轨,首先内部审计定义修订得更加完善和科学。同时符合国际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新准则增加了内部审计的长期发展规划,立足于内部审计的长远发展。把长远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起来,使内部工作计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和适用性。

2.对内部审计准则质量的保证

新内部审计把保证和提高审计质量作为制定准则的三个目的之一,彰显了内审质量的重要性。制定准则的依据有所改动。依据提高到《审计法》及《实施条件》的层面,彰显了《基本准则》的严谨,高端和大气。新内部审计强化了内审的客观性、从属性和服务型,并提出了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更加重视内部审计方法的科学性、现代性和规范性。

3.对内部审计的任务和人员的改变

新内部审计把内审的任务进一步扩大,“业务活动”不仅局限于“经营活动”,从而扩大了内审工作领域,还增加了“风险管理”的审计内容,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并对内部审准则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明确。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

四、新内部审计准则对企业内审工作的影响

新内部审计准则,对企业审计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同样也对企业内审工作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内审工作人员短时间内需掌握大量新内容

新内部审计准则的调整不仅仅涉及到部分内容的调整,甚至连根本性的职业道德原则也进行了调整,可以说是发生了根本性的调整。

(1)内部审计工作人员需要对新的内部审计定义进行深刻理解,明确新内部审计定义对职能范围的拓展,深入分析内部审计工作在价值增值以及实现组织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将风险导向理念与相关准则进行结合,内部审计机构也应当以风险为基础,合理开展内部审计业务。

(2)新内部审计准则应当立足于现阶段内部审计实际发展情况,对准则内容进行合理化调整,从而提升内部审计准则的可操作性。在调整过程中应当兼顾绩效审计准则的经济性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准则的合理性,结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相关规定,保证准则调整的科学性。

在对准则内容进行合理化调整的过程中,还应当对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进行细化,删除实际内部审计工作中可操作性较低的内容。对内部审计准则进行修订与更新,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从而构建健全的完善内部审计规范体系,并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规避内部审计风险。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结合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工作,加大对新准则的宣传力度,不断促进新准则的有效实施,有利于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新内部审计准则所调整的内容根据内部审计的最新发展理念,提升了准则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因此内审工作人员必须确保自己与时俱进,掌握新内部审计准则的新内容、新原理,以确保自己更快地适应企业内审工作新要求,更好地融入到内审工作中。

2.加大了企业行业的信息指导

随着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不断进行着完善,我国会计行业的工作也不断依附于企业的内部协调以及管理进行着转变。随着我国企业经营情况的转变以及我国审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和更新,会计报表也不断进行着改变,不断进行着规范与完善。

3.强化了风险的审计概念

在新内部审计准则中,通过相应的导向作用,对于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易出现的经营风险进行着规避与监控,并着重针对现阶段我国企业日常的经营中,风险种类、风险控制措施以及风险控制能力进行全面改善。从整体金融环境来讲,内部审计准则的变化对企业的风险预警工作可以产生相应的提示功能。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中法律环境、监管力度等难以预测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多,企业经营风险的预测也存在较大的困难,针对这一问题出台的新内部审计准则的核心内容就是对一系列的风险隐患进行有效预测,进而帮助企业强化管理措施,对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有效转移,降低不确定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威胁。

五、新内部审计准则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转型与发展

针对新内部审计准则所带来的调整,企业内审单位及工作人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及转型企业内审工作:

1.加强学习新内部审计准则,进一步提升内审技巧与方法

针对新内部审计准则所带来的新挑战,企业内审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加强对新内部审计准则及其相关内容的学习掌握,提高企业内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企业内审工作人员重点把握新旧内部审计准则所存在的差异之处,并努力提升自身的内审技巧与具体方法,由账项审计人员提升为审计分析人员,以实现在审计技术上始终保持领先一步,以达到满足企业内审工作发展的需求,否则难以对企业的审计信息的真实公允进行公开、公正、公平的判断。

2.深入分析及掌握新、旧内部审计准则差异所在

企业内审工作人员应对新内部审计准则所对应的变化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与掌握,并应用于企业实际内审工作中。新内部审计准则所带来的变化之处,不仅仅包括内部审计职能的变化,内部审计范围、目标的变化,以及准则的适用范围的变化等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IIA在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中将内部审计界定为确认与咨询活动。内部审计的确认功能主要指的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被审计事项进行鉴证,并在见证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而内部审计的咨询功能则是在确定功能的基础上开展的,是确认功能的升华。与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监督职能的查错纠弊功能不同,新会计准则下的内部审计工作着重强调咨询功能带来的内部审计价值增值。随着现阶段我国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转型与发展,传统内部审计工作的监督职能与评价职能无法全面地反映现阶段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因此借鉴IIA最新的内部审计定义,新内部审计准则将监督职能、评价职能转换为确定职能与咨询职能,从而有效的扩大了内部审计的职能范围。

(2)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目标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内部审计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的功能。并进一步确定了对内部审计工作促进价值增值、提升企业治理水平以及实现企业目标等方面的作用,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内部审计的目标定位,提升内部审计在组织中的地位、影响力与层次。

(3)新的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进行了界定,将传统的企业经营活动审计转变为业务活动,将传统局限于以盈利组织为主的业务范围拓宽到了非盈利组织。同时新内部审计准则增加了对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的评价,提高了内部审计工作对企业风险的关注度。

3.提升内审工作人员素质,强化内审管理

(1)提升内审工作人员素质,并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任何一企业内审管理控制制度均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因此企业内审工作人员是内审管控制度得以有效落实的关键基础与保障,企业应该关注企业内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提升工作,特别是内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也就是说,企业内审工作人员必须以新内部审计准则层面出发,突破以往的内审管控理念的约束,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促使企业内审管控制度得以高效执行。

(2)强化企业的内审管理工作。企业内审工作是企业审计进行内部管控的关键环节,是企业内控的重要组成部门之一。企业内控体系建设过程中,应该力争确保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与体系的完善与健全,并从本质上规避各种风险,完善管理制度。另外,设置企业内审管理部门时,应该确保内审部门管理职责清晰,并确保内审工作人员及管理机构的***性,确保其应有的工作专业***性,以便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

(3)加强企业信息平台的安全性建设。强大、完善的信息平台,可为企业内部审计管控工作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并全面地反映了企业实际运营及销售数据。基于信息平台的数据分析与管理,可以有效地发现审计日常作业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有效地规避各种财务管控风险。另外,健全、完善的信息平台同样能够让那些想要盗取或者修改企业经营信息的不法分子失去了宝贵的良机,确保企业经营正常平稳开展。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准则的革新对企业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在提升自身职业素养层面,还是在加强企业各个管理部门协调作业层面,均要求企业内审工作人员保持更为谨慎的心态,要求企业管理人员给予更大的重视,更需要企业决策层给予强大的支持。企业内审工作人员更需要深入地分析与掌握新内部审计准则所存在的差异,掌握新的内审知识、工作技巧与方法,以更好地应对新内部审计准则下的内审工作需求,更好地推进企业内审工作开展,确保企业内审管理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吕文慧.新旧内部审计准则比较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3).

[2]姚小燕.内部审计新准则对央行内审工作的启示[J].青海金融,2014(9).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篇10

关键词:探索;EVA;价值管理;内部审计

一、内部审计是对EVA价值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有力保障

内部审计以公司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及公司治理程序为主要工作对象,促进组织改善营运和增加组织价值。

EVA价值管理系统是一套以EVA为分析指标,包含了公司的战略制定、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的完整的战略管理体系,具体从业绩考核、管理体系、激励制度和理念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如何建立使公司内部各级管理层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和管理行为都致力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管理机制。

EVA价值管理体系为内部审计提供了为企业增值服务的舞台,在以EVA为核心的价值管理体系中,内部审计从战略决策层制定的战略目标出发,关注企业在制定战略规划、业务计划、财务预算,进行投资决策、资源分配以及在EVA实现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点和簿弱环节,为企业制定有效的战略目标、提高各业务板块占用资源的效率以及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提出管理建议,同时客观地评价业绩考核结果,为履行激励和约束机制提供合理依据,从而保障企业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EVA价值管理体系中如何实施内部审计

在EVA价值管理体系中,为了促进企业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关键是要实现内部审计与EVA价值管理的融合,开展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即将内部审计的工作重心前移,将事后的监督与评价工作重心转向战略审计以及价值管理流程的过程监督,而对实现EVA的结果确认与评价工作,则可以与传统的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一)在EVA价值管理体系中,开展企业战略审计的实务

在EVA管理模式下,企业应着眼于长远利益、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制定战略目标。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时,应深入分析其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即企业所处行业的市场竞争情况和公司的资源、能力。从这一思路出发,内部审计的关键是监督战略目标的制定过程,评价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基础是否恰当、充分,战略规划是否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具体审计内容如下:

1、评价价值创造能力分析。掌握企业各业务板块价值创造能力信息是企业设计、选择和实施价值最大化战略的基础,内部审计只有通过对企业整体及各业务板块价值创造能力分析,充分了解哪些业务板块占用了企业大量的资本、它们的价值创造情况如何,哪些业务板块正在创造价值或毁灭价值,才能够正确评价企业是否能够以价值创造为核心制定战略规划、计划预算和价值提升策略。

(1)收集审计信息:内部审计要收集大量信息资料,具体包括企业内部信息和外部信息。内部信息包括公司整体以及各个业务板块近三年以及预计未来三年的规模、销售毛利率、流动资产的运营速度、固定资产利用率以及资本结构等关键价值驱动因素,同时应考虑各业务板块行业的特点,设计根据企业净利润计算EVA的一些必要的具体调整事项,如研发、广告费情况、营业外收支情况、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情况等;外部信息包括与该行业有关的国家产业和税收***策、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竞争状况、行业竞争者价值创造能力等。

(2)审核企业是否建立了行业对标信息管理系统。企业应根据各业务板块的具体特点来寻找与本企业经营产品、规模相近的国内、外的优秀企业作为标杆,并充分了解其价值创造能力,该信息管理系统中应包括资本规模、盈利能力、资产周转能力、资本结构等价值驱动因素信息。内部审计应与企业战略管理、风险管控等职能部门经常沟通,审查企业对标杆信息的结构、内容及来源,分析标杆的恰当性,适时评价支撑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信息基础是否充分、恰当。

(3)评价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分析的恰当性。首先,内部审计应在已掌握大量上述信息的基础上,根据“EVA=税后净营业利润―资本成本”的公式,将企业实现的净利润调整为经济增加值,寻找关键价值驱动因素,从业务盈利能力、资产营运能力、资本成本等几个方面对企业各业务板块经济增加值的实现情况进行分析。其次,内部审计应评价各业务板块创造价值的优势、劣势,得出以下结论:一是经济增加值为正数的业务板块,能为企业贡献多少价值?二是高资本占用、低经济增加值的业务板块,还有多少业绩改善的空间?三是负经济增加值、有利润的板块,是有未来增长潜力,还是业绩差?再次,将分析结果与企业进行战略规划所必须了解到的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以及存在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分析,以此评价企业战略管理层在制定战略规划、计划预算以及价值提升策略中对企业整体以及各业务板块的创值创造能力分析的恰当性。

2、评价计划、预算与战略目标的匹配度。内部审计应重点审计以EVA为核心的计划、预算的结构及内容,审查指标体系设计的合理性,各流程的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可操作性以及它们与战略目标的关联性,最终要评价业务计划、财务预算支持战略目标的可实现程度。这一阶段的审计工作必须贯穿于战略目标实现的全过程。

(1)内部审计应监督计划、预算的编制流程,评价企业计划、预算的制定是否以战略为导向,主要内容包括核查所制定的业务计划是否立足于战略规划和分年度的阶段目标,是否已经充分考虑了管理层和市场的预期、企业整体的运营风险和行业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及竞争对手信息等因素,检查财务预算是否以详细合理的业务计划为基础编制。

(2)内部审计可以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从战略目标出发,结合企业整体及各业务板块的具体情况,找出导致战略成功的驱动因素与业绩之间的因果关系,以EVA为核心,从财务、客户、创新、流程、员工几个方面来构建、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并以此作为审计标准,与企业现有的预算指标体系进行对照,评价目前运行的计划指标体系与战略目标的匹配度;同时,在计划、预算执行的过程中也应跟踪关键业绩指标的运行情况,广泛听取使用者的意见,对不能支持目标实现的指标或不符合实际、没有考核价值的目标值及时向管理层提出修改建议。

3、评价资源配置计划的合理性。内部审计要了解企业资源配置计划制定的流程,可以通过开展审计调查活动,到市场、生产、资产、技术等职能管理部门以及各生产单元,充分了解企业各业务板块的价值创造能力、未来的市场价值增长预期以及目前的资源分配状况,检查企业的业务组合决策是否合理,判断企业所制定的资源配置计划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并揭示公司在资源分配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4、评价投资决策管理的适当性。首先,内部审计应核查决策部门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标准是否与价值管理的理念相吻合,即是否将创造价值做为任何决策的唯一标准。其次,内部审计可以选择合适的投资决策工具,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的评估程序进行再评估。再次,在项目运行后,内部审计要阶段性地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评估中对项目收益的估计进行绩效跟踪评估,出具评价报告,评价管理层所做出的项目投资决策是否适当、是否是高质量的,投资是否能够成为企业价值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二)在EVA价值管理体系下,开展过程控制审计实务

在过程审计中,内部审计要从分析各业务板块的EVA入手,掌握价值驱动因素的行业标准以及实际变动情况,针对性地评估各业务板块的价值创造能力的发挥程度。

1、利用审计信息平台对企业各业务板块EVA目标的实现过程实施动态监督。审计信息平台的内容主要为:

(1)财务方面:定期用EVA去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分析直接影响EVA的几个方面,如资本回报率、税后净营业利润和资本周转率等的表现,找出企业需要加强的薄弱环节。

(2)营运方面:内部审计应紧紧抓住企业制订的价值提升策略的实施状况,将价值驱动要素进行分解分析,如将税后净营业利润分解为投资收益、其他业务收入、销售毛利、经营费用和管理费用等指标,将资产周转率分解为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和固定资产周转率,同时重点结合产品准时交付率、质量损失率等非财务指标的运行状况,分析影响企业价值变动的主要原因,督促企业在价值提升能力方面进行改进。

(3)竞争能力分析:内部审计应在信息平台中建立对标监控体系,充分收集企业各业务板块所在行业的最优营运状况以及盈利能力,如资产营运速度、销售毛利率、资产规模、资本成本率等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查找差距与不足之处,综合分析企业的竞争能力。

2、确定过程审计对象。根据对审计信息平台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过程审计对象,是过程控制审计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确定过程审计对象要考虑的因素有:

(1)主要经营者的管理能力及道德水平。对管理能力的评价,以经营业绩及内控制度的健全有效性为主要参考指标;对道德水平的评价,以经营者及领导班子的违纪情况、费用开支的合理性为主要参考指标。

(2)上次审计的日期和结果。一般说来,审计间隔期越长,风险越大;上次审计发现的缺陷越多,说明控制存在的缺陷越大,越应审计。

(3)潜在审计对象的规模及涉及的资金大小。被审计对象的规模越大,涉及的资金越大,对组织的影响就越大,对组织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4)内部控制及潜在的损失和风险。潜在审计对象的内部控制系统,越弱的控制意味着越大的潜在损失和较高的风险,而越强的控制意味着较少的潜在损失。

(5)管理层要求实施特定的审计项目。

(6)业务、制度或控制的重大变化,或经营和财务指标出现急剧的变化。

3、实施过程控制现场审计。针对确定的对象实施过程控制现场审计,在过程控制审计中,内部审计通过跟踪关键价值驱动因素,评价企业价值提升策略是否能够真正有助于提高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及时发现价值管理流程中的缺陷与不足,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是过程审计作用发挥的集中体现。

根据经济增加值的计算公式:EVA=((销售利润率*资本周转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率)×投入资本,审计要从各业务板块目前或历史实现的EVA分析入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是盈利能力。审计应调查了解企业在降低采购成本、增加高盈利产品产量或改变销售策略等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提升现有业务的盈利空间,措施执行的效果怎样,现场测试采购、生产、销售流程的效率。二是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应调查企业在减少存货、降低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方面制定的目标以及具体应采取的措施,这些措施执行的效果如何,重点核查在制品的管理流程以及应收账款的管理状况。三是资本有效利用状况。内部审计可以通过“资本回报率高于资本成本率”的标准检验企业现有的业务,核查企业针对不符合企业战略规划及长远来看回报率低于资本成本率的业务,是否采取了缩减生产线、业务外包或行业退出等处置手段。同时要调查关键、重要设备的利用能力状况,检查企业在设备投资决策环节的可行性分析论证是否充分、有效,闲置设备在企业内部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调剂和处理等。四是资本结构的优化。审核企业目前的资本结构是否已达到最优状况,是否按照资本成本最低的原则配置资本结构,是否有效地利用了财务杠杆的作用。

(三)在EVA价值管理体系下,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实务

开展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是对企业各业务板块EVA的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审计,评价企业“有效使用企业资产”和“为股东创造价值”的能力,同时为激励提供依据。EVA体系下的预算审计与传统的年度预算审计的方法相同,只是内容不同而已,笔者只作简略提示。该部分审计主要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1、对被审计对象盈利状况进行审计。主要是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收入、成本、费用的确认的正确性进行审计。

2、审核需要调整的事项。主要对税后营业盈余以及资本占用进行调整。调整事项应根据各业务板块的具体情况,按照简单易操作的原则而定,对税后营业盈余的调整一般包括应该资本化的支出项、应该还原的财务费用项、减值及跌价准备项、非经营性收支项等;对资本占用的调整事项一般主要有无息流动负债、在建工程、减值准备、商誉摊销、递延税项、营业外收支、补贴收入等。对上述事项要重点审核其真实性、核算的准确性。

3、确认税后营业盈余。在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净利润基础上,结合已经核实的调整事项,按EVA的要求,审核“税后净营业盈余”的真实完整性,评价企业资产的盈利能力。

4、确认资本占用。审计对企业各业务板块占用的但并不能在当期参与生产经营的资本,应在计算实际资本占用时予以扣除,确认实际占用的资本状况,计算资本回报率指标,评价企业资本使用效率。

5、复核EVA计算的正确性。根据审计确认的“税后净营业盈余”、调整后的“资本占用”,以及考核标准中已经确定的资本成本率,复核EVA的计算,为年度业绩考核提供审计确认结果。

三、结束语

内部审计的核心理念与EVA价值管理思想高度一致,既互相融通,又相互支撑、相互促进,EVA价值管理体系的推广应用,为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而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为企业实现EVA价值管理目标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池国华.EVA管理业绩评价系统模式[M].科学出版社,2009.

2、李荣融等.企业价值创造之路――经济增加值业绩考核操作实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4、秦杨勇.平衡计分卡与绩效管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计划10篇

学习

消毒产品监督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消毒产品监督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消毒产品卫生监督检查的工作总结,消毒产品监督管理办法。从一月份***肺炎***情开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把***情防控工作纳入重中之重。为确保各医疗机构***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监督所分

学习

产品质检员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质检员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质检员工作计划表格模板,产品质检员工作总结及计划。车间生产工作计划范文120xx年,为配合公司的发展规划,方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生产连续性,确保公司的企业形象,完善生产部管理。结合20xx

学习

工厂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工厂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工厂审计工作9个步骤流程图,车间内部审计工作总结。3.结合干部的任免情况,及时搞好中层干部的离任审计及评价。4.办理厂领导、上级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任务,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

学习

学生自我总结总结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自我总结总结10篇,内容包括学期自我总结100字,学生总结鉴定表自我总结大一800字。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

学习

年度自我评价总结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自我评价总结10篇,内容包括高中期末总结自我评价,年度考核表个人总结与自我评价。由于经济原因我家在_年在本村开了一家商店。由于我校放假较早,我本打算参加一些有关自己专业的社会实践,可看到父母忙碌的身影,我心想春节

学习

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10篇,内容包括新基础教育心得体会,如何做好基础教育心得体会。这个社会上多的是不愿操心的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风气对个人、对学校都有极大的危害。每个人都很忙,都有一摊子自己的事,无暇顾及别人

学习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范文。二、审计的内容1、根据内部审计的规定要求,有计划地对教学系的教师津贴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班费、实习费等使用情况进行内审;2、根据内部审计的

学习

学生登记表自我总结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学生登记表自我总结10篇,内容包括毕业生登记表自我总结1000字,学生登记表的个人总结怎么写。一、设置账簿首先按照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首先设置: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资产类、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以及损益类等明细

学习

医疗产品售后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医疗产品售后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医疗器械售后维修个人工作计划,医疗产品促销计划怎么写。从企业战略发展角度来看,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要有长期的应对医疗行业大环境变化的战略认识。制定中长期的战略战术规划,战略战术目

学习

公司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公司财务审计年度工作计划,公司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推荐9篇。二、审计工作计划的编制依据和原则(一)编制依据。2008年的审计工作计划编制工作,要以当年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与管理的中心任务为依

学习

生活自我总结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生活自我总结10篇,内容包括生活方面自我总结范文,高中期末自我总结。学习是学生的职业,这份职业同样需要有智慧、毅力和恒心。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文化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我认为好的学习方

学习

产品巡检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巡检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巡检心得体会100字,公司质量巡检计划。二、落实监管小组职责(一)加强日常巡查,掌握动态情况。在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普查、掌握其底数的基础上,各责任小组人员要会同镇街道、村居协管员对

学习

罚款通知模板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罚款通知模板,内容包括罚款通知格式范文模板,罚款回复函模板。发出单位南州监理有限公司处罚单位:展领建筑有限公司罚款事由:关于1#厂房C轴/48~51轴施工外墙抹灰问题限于1#厂房C轴/48~51轴之间辅房外墙墙面未干已施工外墙漆,建

学习

会计实践报告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实践报告10篇,内容包括会计实践报告3000字论文,会计实践报告心得体会3000字。一、实习单位概况xx国际集装箱有限公司,是由与xx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投资经营的专业化国际集装箱码头,于xx年xx月xx日正式成立,其前身

学习

消毒产品监督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消毒产品监督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消毒产品卫生监督检查的工作总结,消毒产品监督管理办法。从一月份***肺炎***情开始,区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所把***情防控工作纳入重中之重。为确保各医疗机构***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监督所分

学习

产品质检员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质检员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质检员工作计划表格模板,产品质检员工作总结及计划。车间生产工作计划范文120xx年,为配合公司的发展规划,方便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保证生产连续性,确保公司的企业形象,完善生产部管理。结合20xx

学习

工厂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工厂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工厂审计工作9个步骤流程图,车间内部审计工作总结。3.结合干部的任免情况,及时搞好中层干部的离任审计及评价。4.办理厂领导、上级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交办的审计任务,配合国家审计机关对本单

学习

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年度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内部审计工作计划范文。二、审计的内容1、根据内部审计的规定要求,有计划地对教学系的教师津贴发放,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班费、实习费等使用情况进行内审;2、根据内部审计的

学习

国企内部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国企内部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国企内部审计实施办法范文,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部工作计划。协同监督机制是在既有监督体制的基础上,继续发挥纪检监察、审计、法律、工会等部门监督作用,同时更加突出职能部门在业务管理领域内

学习

产品项目部门工作计划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产品项目部门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产品项目实施方案怎么写,产品项目管理计划书。[中***分类号]U4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8-00-02项目管理技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汽车行业中已得到灵活、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人

学习

上市公司审计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上市公司审计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上市公司审计工作流程,上市公司企业年度审计计划范文。农电维护费的支出应包括:用于支付农电人工成本、农村供电设施的维护、维修、更新和保护费用,购买生产经营所需的器材和必要的生产工具

学习

银行产品经理工作计划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银行产品经理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银行产品经理工作思路导图,银行产品经理总结汇报自己的工作。一、银信合作开展票据理财的模式和产品特征(一)票据理财产品的具体模式目前,市场上既有的票据理财产品均为银行与信托公司合作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