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10篇

质量管理篇1

质量管理工作属于基层研究所基础管理工作,文章围绕PDCA分析思路,结合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开展工作时面临的困境,构建了质量制度建设(P)、质量过程控制(D)、质量监督考核(C)、质量持续改进(A)的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关键词:

质量主管;PDCA;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一、引言

自管理学之父泰勒提出科学管理,质量管理概念开始广泛流传,至今已100多年,其发展主要分为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三个阶段。随着国际质量管理的不断发展,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生产运营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更代表着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品质量对于航空材料而言,不仅代表了企业价值、代表了核心竞争力,更代表了航空人的生命。那么,如何做好航空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本文从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的视角,围绕质量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运用PDCA分析方法,浅析了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希望对目前质量管理工作有指导意义。

二、质量管理相关定义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本文所指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是指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在航空产品科研生产过程中进行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

三、基层研究所质量管理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质量主管不能深入现场、不熟悉技术

橡胶与密封研究所产品种类繁多,质量主管一般不直接参与项目或产品的开发生产工作,更不能实现多产品全流程跟产,对各产品技术和生产过程不熟悉,因此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生产各工序控制情况不熟悉、对关键质量控制点不是小,对于哪个环节容易出现什么质量隐患或问题不熟悉,这样不利于质量工作的开展,甚至往往觉得没有工作思路。

(二)科研生产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现象依旧存在

研究所人员构成复杂,不同人员之间质量意识不一样,依旧有部分人员没有正真树立现代质量管理概念,认为只要把产品生产出来即可,对产品生产过程没有控制,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理解不到位,认为质量管理工作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流程繁琐化,甚至抵触质量管理相关的工作,形式大于实际。

(三)质量信息不对称

质量主管不在生产科研一线,对产品交付后顾客使用情况不了解,假设发生产品质量问题,顾客一般直接反馈给项目负责人员,若项目负责人员质量意识不强或者自认为不是质量问题而未能及时传递信息,往往容易导致信息滞后或上报不及时,不利于质量主管后续质量归零管理工作的开展。

四、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模式

“PDCA”分析法,即过程方法,是指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对这些方法的管理,可称之为“过程方法”,本文针对目前橡胶与密封研究所质量主管工作面临的困境,利用PDCA分析方法,构建了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的PDCA模式。

(一)质量管理制度建设(P—策划)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P指做好质量管理制度的建设,每个研究所的产品特点和生产过程均不相同。质量主管,作为一座承上启下的桥梁,既要协助主管质量领导做好质量管理制度建设,又要监督科研生产人员执行生产过程中满足质量体系管理要求,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1.质量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质量主管在熟悉全员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情况下,根据研究所实际情况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精细化、简单化,主要形式包括:工作流程表格化。根据院科研、生产质量管理程序文件总体要求整理形成表格,将文字表格化,使整个科研生产过程通过填写表格内容的形式进行,更好地让科研生产人员理解整个工作流程中所需要的资源。产品或项目技术指标表格化。对于重点型号产品或成品件建立技术指标控制表格,技术指标一般包括原材料性能和制品出厂或顾客要求的技术指标,表格依据每一项任务的指标要求设立相应栏,内容包括指标范围、控制方法、质量控制环节、所需设备及计量器具、检验方法及抽检频次等等,即涵盖了所涉及的全流程相关的信息要求。表格可以由项目组质量负责人填写也可让质量主管填写,并在质量主管处备份,这样不仅使项目要求一目了然,而且即使在人员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快速了解顾客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质量主管对项目的跟踪检查。2.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体系建设。质量是生产出来的,要想生产过程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内有效运行,人是关键,人的质量意识的高低保证了整个生产流程能否顺利按要求进行,因此要加强质量管理知识培训体系的建立,推进质量文化宣传力度,主要包括:第一,加强岗前培训。研究所人员构成复杂,对于新入职在编和技能合同员工,在开展工作前要对其进行总体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培训,让其熟悉科研生产等环节的质量管理要求。第二,定期开展质量管理知识专题培训。每个月开展一次质量专题培训,开展形式采取多样化,可以是案例交流、现场参观沟通、主题培训题、各流程质量管理要求,也可以是平时工作中遇到的质量管理问题,逐级分层提高各级人员质量意识。第三,建立质量案例数据库。在开展培训的同时,对研究所历次检查、审核发现问题的案例的收集和整理,形成数据库,为进一步完善质量培训内容打好基层。

(二)产品质量过程控制方法(D—实施)———统计工具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D指质量主管可运用统计工具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产品质量不能靠检验来“事后把关”,产品质量合格与产品质量稳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品质量形成的关键是产品生产过程,不管操作者、设备、原材料、生产条件、试验方法如何一致,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着点差异,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产品质量波动,而这种波动属于正常还是异常,可以利用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作为基层研究所质量主管,在不可能对每个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过程跟踪生产的基础上,可利用SPC控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具体步骤包括:制定SPC控制计划;按计划收集数据,整理后输入Mintab,如某橡胶制品截面直径的SPC控制***;对SPC控制***进行分析,若控制***中出现异常点进行分析进而及时召开相关人员进行分析讨论,采取有效的措施排除隐患,保证生产过程稳定可控。运用SPC***控制,可以给质量管理人员相关的管理信号,发现异常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也能作为产品质量稳定可控的数据来源(证据),让顾客更放心。

(三)质量监督考核(C—监督检查)

质量管理工作模式的C主要指质量主管在开展工作时,还要对产品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反馈各流程运行时存在问题,有效预防,为质量管理工作持续开展垫下良好的基础,质量主管质量监督考核形式主要包括:1.定期现场检查机制。针对全流程,质量主管针对研究所产品特点建立工艺纪律检查表,表格内容涵盖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不定期去每个工作环节抽查其具体运行情况,比如原材料库房管理、模具管理、生产现场运行情况、不合格品管理,每次针对具体某一环节进行,发现问题及时告知,并可以作为质量培训的议题,举一反三;也可以组织专项检查,针对具体项目进行检查。2.内部审核机制。在定期进行现场检查的同时,每次迎接内外审核之前开展研究所内部审核,形成研究所内部审核流程,主要包括:(1)内部审核知识培训,质量主管负责院内外审之前的审核知识培训,内容可包括历次审核发现问题回顾、审核条款和审核重点,让各相关负责人更加了解审核过程,同时也能进一步增强质量管理意识;(2)成立研究所内部审核小组,审核成员可以由各组质量兼职人员组成,也可以由研究所内审人员组成;(3)开展现场审核和文件审核;(4)形成审核报告并及时发给相关人员;(5)质量主管组织审核发现问题整改和跟踪验证。

(四)质量持续改进管理(A—处置)

质量主管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模式的A是指质量主管对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管理。

1.质量问题归零的管理。

质量问题归零是指产品质量发生问题后,从技术上、管理上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机理分析、过程追溯,并采取纠正措施和举一反三,避免类似的问题重新发生的管理活动。质量主管要组织做好质量归零工作,对于顾客发现的问题,彻底搞清问题的根源,不仅从技术上还要从管理上进行深层次的分析,预防类似问题重复发生。对于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分析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举一反三,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质量持续改进模式的管理。

过程控制是为了更好地持续改进,使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完善,质量主管要积极推动质量持续改进活动的进行,主要包括:第一,总结分析历次内外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或各类评审提出的意见,看能否从管理上进行完善,进一步细化研究所制度,从管理源头降低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第二,现场质量问题快速响应机制,只要现场人员提出技术质量问题,积极召集相关人员响应,现地现物,并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想法;第三,积极推广QC小组活动、六西格玛项目、精益工程师项目、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开展,并按阶段督促项目的进展情况,对各项目报告进行汇总评价。

综上,本文以“PDCA”过程方法的视角,从质量主管质量制度建设、过程控制方法运用、质量监督考核及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研究所质量主管工作模式,希望对今后质量主管工作有进一步的指导意义。

作者:史海燕 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篇2

关键词:质量管理 方法 检验

中***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c)-0243-02

1 传统质量管理

1.1 发展状态

最早的工业活动,主要是靠一个人完成整个工件工作的模式来运作。所以当时的所谓质量管理完全是由制造者个人的经验和能力来完成。到了工业***以后,许多工作有了工序和分工,而为了加强工作能力和速度,开始出现质量管理的工作是由制作者以外的***员工来负责。也就是在一组工作团队中,开始有了专门负责检验质量结果的质量检验员。这种模式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人们开始发现,由于管理组织上的职责矛盾,同时负责生产和质控的管理人员常会因为交货压力而牺牲质量,也就是放松质量控制以满货期。这就是推动了进一步的改革,出现了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组织并付有质控权利高于交货权利的做法。不过那时候的所谓质量管理,还是以检验产品结果的做法为主。只是逐渐扩大了检验的对象和范围。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质量管理出现了两方面较大的变化。一是质量管理部的完全脱离生产而成为一个重要的***部门;另一个是出现了所谓的“质量工程”的出现,是因为有了统计学的应用于检验工作,以及人们意思意识到生产能力的提高后无法、也没有必要采用100%检验的传统做法。这些改变使的检验工作开始复杂化,而有需要组织能力较高的员工来专门负责这门工作。

1.2 传统管理方法的弱点

传统的质量管理技术存在两个方面较明显的弱点。首先是质控的水平问题。许多质量管理技术都是采用3西格玛或更低的水平作为依据。虽然在20世界90年代时业界多认为4.5西格玛质量水平应该是个新标准,而近年来也不少企业口头上挂着6西格玛,但事实上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和转移,我们许多制造商目前连3西格玛的水平都还没能把握到。其次,传统质量管理依赖检验为主。检验管理是种“事后处理”的做法,它必须通过“发现”不良品后进行分析、了解、改善设计和执行,以及再验证来认证效果。这种“事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成本不可能达到很理想。

2 全面质量管理

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半导体的发展和许多复杂电子系统的出现,开始体现出质量管理上的不足。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总经理费根堡姆(A.V.Feigenbaum)博士在《全面质量管理》中首先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并强调质量成本的重要性。70年代后,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在生产过程中,造成质量问题的原因只有10%~15%来自工人,而85%~90%是企业管理上的问题。由此可见,质量不仅仅取决于加工环节也不只局限于加工产品的工人,而是涉及到企业各个部门、各类人员。所以,质量的保证要通过企业全员的参与、全过程的控制,至此管理模式迎来了新的阶段即全面质量管理的实现。

2.1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简称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菲根堡姆于1961年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发达国家组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使产品或服务质量获得迅速提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逐渐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广泛传播,各国都结合自己的实践有所创新发展。目前举世瞩目的ISO9000族质量管理标准、美国波多里奇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等各种质量奖及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的。全面质量管理注重顾客需要,强调参与团队工作,并力争形成一种文化,以促进所有的员工设法、持续改进组织所提品/服务的质量、工作过程和顾客反应时间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用户至上,预防为主。它有如下三个核心的特征。

(1)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全企业的含意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策和计划,并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层的质量管理则要实施领导层的质量决策,运用一定的方法,找出本部门的关键或必须解决的事项,再确定本部门的目标和对策,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的质量管理则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工作,这样一个企业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从质量职能上来看,产品或服务质量职能,是分散在全企业的有关部门的,要保证和改善产品或服务质量,就必须将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充分发挥出来,都对产品或服务质量负责,都参加质量管理,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齐心协力地把质量工作做好,形成全企业的质量管理。

(2)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是指产品的质量策划、形成和实现过程,包括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到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任何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把产品或服务质量有关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加以管理,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体系。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不断改进以及一切为用户服务,以达到用户满意为目的。

(3)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办公职员或一线工人,都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权限,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个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尤其是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同时,全面质量管理应该采取多种多样的管理方法,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新研究、新成果,并把研究结果与具体工作实践相结合, 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尽量用数据说话,进行科学分析,树立严谨科学的工作作风,把质量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2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1)计划阶段(Plan):根据顾客及其相关方的需求,拟定质量目标,制定活动计划。

(2)实施阶段(Do):执行计划。

(3)检查阶段(check):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

(4)总结、处理阶段(Action):总结成功经验,找出遗留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是PDCA管理循环。

2.3 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

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确定质量***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检查执行情况,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进行标准化,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周而复始,不断循环。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班组,直至个人的工作,均有一个PDCA循环,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而且大环套小环,一环扣一环,小环保大环,推动大循环。这里,大环与小环的关系,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推动上一级循环,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通过各方面的循环,把企业各项工作有机地组织起来,纳入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实现总的预定质量目标。因此,PDCA循环的转动,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组织的力量、集体的力量,是整个企业全体职工推动的结果。并且每通过一次PDCA循环,都要进行总结,提出新目标,再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使质量管理的像车轮一样滚滚向前。PDCA每循环一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会提高一步。

PDCA循环不仅是质量管理活动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开展质量管理活动的科学程序,也是一种科学管理的工作方法。它同样可以在质量管理活动以外发挥重要效用。

3 质量检验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质量检验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它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增加团队合作,提高员工士气,可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互相切磋,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塑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

4 结语

全面质量管理是伴随着精益生产方式一起成长和发展的,而精益生产是强调各职能岗位之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相互协作,而具体的分工内容和划分则相对模糊,这样就消除了原有组织上的障碍,通过彼此交流与相互合作解决问题,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目标;同样,TQM其核心思想与精益生产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也许都知道,产品的质量不是检测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质量部门不仅仅是一个检测部门,应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更多设计或其他而不仅仅是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并且要在某种程度上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篇3

质量管理在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质量主导因素的人更是重中之重。强化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理念,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人人抓质量的良好局面,进而促进人与企业的和谐发展,实现质量管理与和谐企业的目标,推动企业管理与和谐企业的建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央在新形势下提出的一个新课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十分重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管理就是通过计划、组织、人事、指挥、控制等多种职能的发挥,保证社会组织按预定的方向和规则运行。质量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质量管理在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关系密切。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上升,客户投诉减少,非正常损耗下降,经济效益明显增长。否则,将阻碍经济效益的提高。一些企业虽然建立了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sap系统、经过了各类体系认证,但质量管理水平仍然较低、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的设计和执行、不良产品损失仍然较大,主要原因就是企业内部没有形成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质量管理模式。质量意识在管理中的重要性高质量的产品和售后服务是用户所追求的,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着力提高产品质量是企业的重要课题,注重塑造全员质量意识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全员质量意识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生产实践中不断获得的,从市场竞争中不断总结的,经过质量教育不断培养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它的决策层必须要有正确的质量意识,这需要通过刻苦学习获得。学习市场经济规律、国家的质量法只有各级管理者、全体员工都有了正确的质量意识,产品内在质量、包装质量、服务质量才会得到保证。规、质量***策、质量条例、质量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武装自己的头脑,认清自己的产品质量责任,决策好企业的质量工作,并用自己掌握的这些正确的质量意识,通过各种形式来教育和影响全体员工,使形成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都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各级管理者、全体员工都有了正确的质量意识,产品内在质量、包装质量、服务质量才会得到质量规定的保证。质量管理制度和意识培训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意识培训是以人为本管理的基础和保证,也是构建和谐企业的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中,各项管理制度的制定基础作用十分重要,即:“说到的一定要做到,做到的一定要有记录”。和谐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一个企业管理者在和谐管理上常常是喊的多,做得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实施和谐管理的制度体系,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全组织,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各个方面都应该重视它,努力创造全员参与的环境保证。从提升员工质量观念人手,将质量意识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从思想意识上对员工进行职业道德、质量品质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全面的质量教育,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着力提高每个职工的工作质量、操作质量、服务质量;在产品质量形成的各个环节、各级人员中开展有重点的质量教育,着力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使各项工作都处于受控状态;注重精细作业习惯,在广大职工中开展以质量为主题的强化质量意识活动。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重点激励是以人为本管理的难点和重点。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构建和谐企业机制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激励机制,通过科学的方法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每个员工切实感到力有所用,才有所展,老有所得,功有所奖,自觉的努力工作。激励之所以是质量管理的重点而且越来越重要,主要是因为它在调动人的内在潜力去实现组织目标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激励,可以吸引有才能的人才加入企业,也可以使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技术才能,变消极为积极,从而保证工作质量的有效性和高效率,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革新精神,从而提高工作的成效。激励的难点在于管理者如何针对每个员工采取适合其特点的激励措施,正确的激励方法可以激发员工积极性,根据企业实际质量要求,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确定考核指标,在已定的环境和条件下,通过激励,尽可能地去满足每个员工最希望得到满足的需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基础。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关键人是管理的主体,是人在管理中的主要属性,构成管理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构建和谐的质量管理模式,要在正确的质量文化的指引下,进一步加强以员工为主体的意识,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企业的活动中,处处讲究尊重人、爱护人、充分肯定员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使员工的精神尊严和自我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让员工把企业的质量当成自己的事业,积极性的潜力才能发挥出来,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实到实处。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的核心一个企业是否有生命力,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产品技术规范和一个行之有效的质量体系。质量文化是企业经过长期努力积极倡导的,并为绝大多数员工所认可的质量意识,是对质量的追求,对用户的承诺。高层次的质量文化对建立质量体系意义重大。要形成高层次的质量文化不是一句空话,需要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质量文化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注重把“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的意识作为企业的生存意识融化在全体员工的头脑中,贯彻在员工的工作中。正确的质量意识需要与实践相结合,在企业管理中要营造一种实践质量文化的环境,充分发挥质量意识的能动作用。在工作中营造一种精雕细刻抓管理,精益求精抓指标,精打细算抓成本的精细工作、精细作业的气氛。只有这样,正确的质量意识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为企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

从企业来说,是以质量求生存,以科技求发展,树立质量优先观念,合理配置各生产要素并使之发挥最大作用。目前,很多企业不重视研究质量战略,质量管理可有可无,以至产品粗制滥造,渐失市场,连年亏损。也有很多企业,把质量工作作为质量部门独自的职责,其他部门好像与质量无关,没有形成全员关心质量,坚持质量第一的全员质量意识提高的氛围,产品质量不稳定,陷入质量管理的误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转变观念,***、***、工、团齐抓共管,促进全企业、全过程、全员质量意识的提高,形成人人抓质量,创造高质量的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优化配置,走质量效益型道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拿出用户最满意的、高质量的产品和高质量的服务,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深入、广泛、持久地开展全员质量文化建立,精心锤炼用户和广大职工共同认可的质量文化,用正确的质量意识去精益求精的工作,创造高质量的产品,促进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推动企业和谐发展“和谐”按照词典上的解释就是和睦而协调,各方面关系处理的融洽适当。在企业质量管理活动中如何实现管理的有效性,达到和谐管理的目的呢?管理学家指出,在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重视人的作用,从人出发,以人为本,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来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坚持以人为本所具有的和谐性、公正性、亲和性及包容性价值观。激发员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把构建企业和谐的内容和要求融入各项质量管理制度中,将工作目标与实际考核、评价和激励有机结合,奖优罚劣,推动企业管理与和谐企业的建立。

实践证明,一个企业如果长期坚持以人为本的质量理念进行管理,那么他的员工应该是最有战斗力的,他的企业形象也是最能够得到社会的认可,他的内部关系也一定最为和谐,他的发展也一定最持久。

质量管理篇4

[关键词]供应商;质量管理;产品技术提升

一、供应商质量管理的概念及特征

供应商质量管理是指:在对整个供应链系统所采购的零部件进行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供应商所进行的选择和管理过程。其目标是要将顾客所需的正确的产品能够在正确的时间按照正确的数量、正确的质量和正确的状态送到正确的地点,即“6R”,并使总成本最小。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对供应商的招标、选择、评估、现场考核、定级、试用、试用评估、正式试用、再评估、定期确认资格等环节。基于学者对供应商管理研究的基础,宋立荣,李思经指出采购企业质量控制的重点应转向针对性的供应监督工作,通过质量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流程如以下12条:

1)供应商征集及选择:在***上公布采购信息:采购、质量、设计等部门通过内部网络协调工作,减少工作会议。

2)供应商自动查询采购信息、自我评定:供应商自动浏览,并按照采购程序指导上传供货信息,按网站中的供应商评审标准自我评定。

3)对供应商的现场审核:由评审小组对供应商质保体系、技术、供货能力等等抽样检查,评审结果录入系统数据库中。

4)对零件***纸、质量要求等信息的沟通:通过网络、授权供应商访问相关物料的***纸、质量信息数据库,提前***纸,了解质量管理程序。

5)样品试制:供应商参与产品设计,密码访问产开放计划相关内容,掌握进度,提交新样品,做货源鉴定。

6)正式生产交货:通过网络互动式交流,相互了解生产计划、采购计划、质量要求等,实现信息共享。

7)全面质量管理:双方签订质量协议,建立联合小组,确定合作流程,保证供应商生产环节质量状况实时受控。

8)实时准时采购:基于供应流程和物料质量稳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压缩交货期,减少订货量和库存,准时交货。

9)对供应商的绩效考核:通过对准时率、交货质量、配合度等历史记录定量统计,结合对供应商现场考察等多方面的定性评估。

10)免检认证的审核:供货指标的审核,以及其供货能力、生产能力、质控措施以及稳定性做综合评审。

11)免检入库:逐步减少检验等非增值环节的工作,提高免检入库的比例。

12)质量控制的优化、提升:定期、不定期的供应商会议,解决存在的问题,树立标杆供应商,设定新的质量目标,如Cpk,PPM。

二、供商质量管理相关理论介绍

2.1零缺陷管理理论

零缺陷管理理论是伟大的质量宗师菲利普-克劳士比首先提出来的,其理论基础在于质量就是符合顾客要求,卓越质量的标准就是无缺陷。产品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命运,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要求的期望,才能创造出卓越质量,这是其一:其次,预防为主,预防能够产生高质量,预防创造效益:传统的质量管理注重事后的检验,而事情已经发生,并产生损失和浪费。预防则是产生高质量的关键,加强质量的控制,做到零缺陷,不给质量出现问题的任何机会,通过事前预防缺陷产生,从而为企业创造效益:其三,满足客户的需求,创造零缺陷管理的重要前提,每个员工本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意识,并具有这种责任心,才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产品,零缺陷管理就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克劳士比零缺陷管理理论的精髓。

2.2六西格玛理论

六西格玛(6σ)作为品质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史密斯于1986年提出其目的是设计一个目标:在生产过程中降低产品及流程的缺陷次数,防止产品变异,提升品质。其中用于供应商质量管理的DMAIC应用比较广泛。DMAIC(Define定义:Measure测量;Analyze分析;Improve改善:Concrol控制)。从产品设计的源头介入,及早控制,改进产品质量,帮忙供应商成长和降低项目风险,是一种有效的项目质量管理工具和方法。西格玛是一种高度纪律的过程,协助我们着重于发展及生产近乎完美的产品或服务。六西格玛是一种统计用词,用来衡量一个流程偏离完美的程度。实施六西格玛管理,从工作哲学角度上看,是要求全面品质保证,所有员工必须建立减少变异及瑕疵之工作态度及思维模式。从顾客满意的角度上看,六标准差设计在于使产品或服务能以数据和量测作确认,是否完全符合顾客需求。

2.3PDCA循环理论

ISO9000对“过程”的定义和注释:“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注1:一个过程的输入通常是其它过程的输出。注2:组织为了增值,通常对过程进行策划,并使其在受控条件下运行。实际上,我们从事的任何活动都是一系列活动过程的联合体,即”过程网络“在“过程网络”中,可能一个过程的输出成为另一个过程的输入。在质量管理中,我们经常使用PDCA循环的过程方法。

质量管理篇5

关键词:质量成本;质量成本管理;质量战略规划;作业成本法

中***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1-0048-02

1 质量成本概念

20世纪50年代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专家A.V.费根堡姆首先明确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如今,我们常将“质量成本”定义为:企业为了保证和提高产品或服务质量而支出的一切费用,以及因未达到产品质量标准,不能满足用户和消费者需要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2 质量成本的构成

总质量成本表示产品或服务的实际成本与无任何亚标准服务、产品失效或制造缺陷情况下所需成本的差值。其按照用途不同,具体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以及外部损失成本。

2.1 预防成本

预防成本是指为了防止产生不合格品与质量故障而发生的各项费用。这种成本是用于保证和稳定产品质量,包括质量计划工作费用、产品评审费用、质量教育、培训、奖励费用、质量改进措施费用、质量管理专职人员工资及福利费用等。

2.2 鉴定成本

鉴定成本是指为检查和评定产品质量、工作质量、工序质量、管理质量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和标准所需的费用。其包括原材料检验、过程检验、产品的检验和试验费用等。

2.3 内部损失成本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产品交用户前由于自身的缺陷造成的损失,及处理故障所支出的费用之和。包括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费、可修复废品的返工或返修损失、由于产品质量事故引起的停工损失、产品降级损失以及返工或矫正后的产品重复检测和试验的复验费用。

2.4 外部损失成本

外部损失成本是指在产品出厂后,因产品质量缺陷而引起的一切损失费用。包括诉讼费用、索赔费用、退换货损失、产品售后服务及保修费用、降价损失以及由于产品质量缺陷而丧失的市场份额和销售额。

3 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质量对许多企业来说,实际上已成为生死存亡的关键因素。通用电气公司这家由大发明家爱迪生创办的百年老店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公司”和“全球最成功的公司”。它提出的“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公司信条深入人心,世代相传,成效巨大,这主要是因为:

3.1 质量成本管理是否合理将影响企业的收益状况

质量成本一方面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其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大小。

企业若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不仅需要向用户支付索赔费用、退货损失、保修费用这些显性质量成本,也会因为质量缺陷导致信誉受损而造成客户流失、市场份额降低等隐性质量成本,同时还可能造成企业未来收入的减少,故会使企业的利润大幅度减少。

丰田汽车公司因为最近的“汽车召回”事件造成了巨大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不仅包括修复油门踏板的直接费用以及今后的促销让利,还包括声誉上的损失以及相应的官司费用,其全球召回行动对公司财务方面的影响总计可能超过50亿美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著名的跨国企业,也会因为其产品的质量问题带来不可估计的经济损失和市场份额的丢失,这将给企业今后的发展、企业能否走出质量问题带来的阴影划上问号。

3.2 质量成本是战略性经营规划的重要考察因素

质量成本是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可以量化的表现形式,既是现代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战略策划的过程集中体现在成本上,这就是将未来利润具体化的一种管理途径。

三家家电制造商格力、海尔和美的曾经都树立了以品质为主导的战略目标:格力95年实施精品战略、海尔84年开始树立优质观念、美的01年提出“品质领导一切”。然而,在战略的执行过程中,由于各自战略落实程度的不同,导致其产品质量出现差异,进而各自对其品牌的未来发展规划分别进行不同的调整。

格力电器产品的质量优势,已形成其核心竞争优势并赢得了较好的消费者口碑,对品牌的拉动非常明显、成长迅速。格力公司虽然在预防、鉴定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其内部损失和外部损失都相对较低,一方面将其质量成本控制在一定水平之下,另一方面优质的产品也使其拥有了稳定的高售价和忠实的客户群,保证了战略目标的逐步实现。

海尔电器曾以“砸冰箱”的方式来宣传其产品的优质,但随后质量对品牌的拉动力逐步弱化、优势逐渐丧失,转而将战略方向调整到以优质的服务为中心。海尔力争在预防、鉴定上的成本降至最低,将资金主要集中于外部损失成本。这种质量成本管理方式适应了其以优质服务为导向的战略目标。

而美的电器起初质量战略执行落实不到位、市场维修率较高,后执行“三五三规划”,实行成本领先战略,实现以价格拉动品牌,同时以兼并收购、合资及相关多元化实现扩张,以使美的在家电行列牢牢占有一席之地。

4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较多管理者也知道质量影响着利润,但只有在由于重大质量问题而引起成本增加时,才会去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往往当管理者认识到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时,企业已经损失惨重。其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在:

4.1 对质量成本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

我国大多数企业在进行质量管理时都是将重点放在保证产品的质量上,而对随之发生的质量成本未能予以足够的重视和控制,从而造成了生产成本的不良增加,使产品在价格上失去竞争力,或给企业的利润带来了一定的损失。

另一方面,不少企业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时,其关注点也仅停留在企业内部,常常缺乏一些区分质量成果的手段和战略上的沟通,很多质量管理计划简单而没有组织,企业在质量改进方面进行了投资,但所获甚少。

4.2 难以准确识别和计量质量成本。特别是隐形成本

由于质量成本的特殊性,不少企业在质量成本核算过程中往往仅能挖掘出很小一部分,无法涵盖全部成本,这容易导致利润被高估,使潜在的质量问题被忽视,从而在企业管理中埋下了隐患。至于隐性成本,更是难以被识别和正确地计量。测量出的失效成本和“真实的损失成本”之间往往具有“乘法倍数关系”。如果把真正的损失成本比作“冰山”,则相对容易测量的显性损失成本可能只是冰山的一角,而在海平面之下还隐藏着巨大的隐性损失成本,如果忽视这一部分,质量成本核算将会出现严重的错误,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经验决策。

4.3 未与企业的战略需求相联系

有些企业的质量管理方法往往只集中在质量保证和质

量控制中一些十分有限的方面,其质量管理目标局限在降低质量成本或者增加企业利润,而没有被设计为适合管理高层的战略需求。大部分质量管理过程缺乏一种有效机制,能让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日常的质量活动相联系,甚至有时质量管理的结果会与战略目标的实现发生冲突,造成资源未能合理配置。

5 优化企业质量成本管理的对策

企业在质量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以各类质量成本为核心,建立质量成本框架,进行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企业收益水平为战略视角的质量改进过程,在具体实施时应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

5.1 树立全员质量成本管理意识

“产品是载体,质量是灵魂。”质最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劳动的结晶,成本控制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综合体现。质量成本管理过程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有必要将质量成本思想渗透到企业文化中,使得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了解承担质量改进的责任。在质量成本控制中,应将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与产品质量成本相关的设计部门、生产部门及销售部门、售后服务部门成员作为成本控制的主体,在对员工进行优质奖励、劣质惩罚的同时,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保证质量的同时,将努力降低质量成本成为员工的自觉自愿的行动。

5.2 对质量成本管理制定战略性规划

质量决定了产品的生存,也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企业有必要为质量成本管理指定战略性规划过程,并与公司的经营战略目标保持一致。如果企业奉行的是低成本战略,那么就要制定相应的低成本质量策略;如果企业目标是想凭借优质产品树立企业形象,那么就需要把研制、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若企业的目标是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规划就应该侧重于那些影响当前与未来客户购买决策的因素;如果企业只是想提高某一产品的利润,那么在产品质量方面就应该注重减少失误、消除非增值活动与浪费现象,以降低质量成本。

5.3 选择合理方法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为了高效执行战略性规划,达到质量管理目标,企业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去识别和分析问题,帮助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5.3.1 帕累托分析

帕累托分析是一项将少数举足轻重的因素从大量微不足道的因素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在多数情况下,相对少的原因会对总成本造成相对大的影响。在一项成本或价值中,20%到30%的项目占用了70%到80%的成本或价值。为得到最大幅度的改进,应该加大努力减少影响最大的因素产生的成本。该项技术根据某一个具体目标所对应的价值,将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进行分类。管理者可用帕累托分析来决定在哪一方面着重进行质量成本管理活动。

5.3.2 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是现有成本水平与过去成本水平的简单对比。按总费用以及按照作为适合未来应用的经营活动指示器的一个或更多基数的分数,将与每种质量成本类别(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和外部损失成本)相关的成本定期(例如按月或季度)绘制其曲线。

如果实施了质量改进,是否能按计划降低质量成本就显得很重要,但质量成本报告没有揭示出改进是否发生,这就需要一个***表来描述质量改进计划是否得以实施。质量成本中各期间的总体趋势是否按正常方向变化?各期间是否获得重要的质量成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可以由一个显示期间内的质量成本的趋势***或表来提供,通过标注期间内质量成本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评价质量计划的整体趋势。

5.3.3 标杆分析法

标杆分析是将本企业的产品、工艺或服务与所认为的本领域的竞争者或伙伴进行比较。标杆分析法可分为两种:结果标杆和过程标杆。在结果标杆中,用“逆工艺”的方法来检验最终产品和服务,聚焦在产品或服务的个性或业绩结果。而过程标杆则是关注一流企业如何实现其目标的。通过标杆分析,企业模仿那些容易移植且比较重要的思想,以更新改进方法,提高自身的效益,从而提高生产高质量产品的能力。

5.3.4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为现代企业观下的一种新思维,它将成本管理深入作业层次,能比较准确地鉴别那些能够实现质量改进的作业。

(1)运用“作业成本法”进行质量成本分配的原理。

作业基础管理将作业分为价值增值和价值不增值两种,并只保留价值增加的那类作业。这一原则可被用于相关的质量活动,作业基础管理反映的是质量成本的零缺陷视角,通过作业基础管理,企业能更轻易地识别和消除非增值的和无成本效益的作业,从而减少资源的占用,或者使原来分配在该作业的资源,转移到更有价值的作业中去,从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这样就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周期性质量成本的改进。

(2)作业成本法鉴别质量成本时的五步工作法。

质量管理篇6

【关键词】质量成本 无形成本对象 软失误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虽然卓越的研究开发可使新产品导入市场,营销的多样化可使产品在短期内增加销售量,通过降低那些容易被抓住和容易被“看见”的成本与费用(如:物品采购价格、行***管理中的办公经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等)来降低企业成本,同时也能提高企业的效益。但是没有卓越的“质量”保证,就不能长久立足于市场。而这种“质量”汇集了包括生产、技术、管理、信息沟通、服务等各个方面的工作质量。例如:指令下达错误、信息沟通不畅、工作交接不当、服务质量不好等等而导致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尤其在制造行业,都存在着由于不符合性能标准而发生的操作,例如:加工现场的加工废品和返工等。质量成本管理正是为了解决这些被我们轻视的质量问题而造成的各种损失。只有让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挖掘企业内部降低成本潜能,才能获取新的增长空间。所以必须实施质量成本管理。

那么,什么是质量成本呢?质量成本就是与产品(或服务)合格或不合格相关联的成本。其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预防不符合要求而开展的调查工作;二是鉴定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要求;三是产品(或服务)因不符合要求而引发的成本。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所有企业都在致力于深降成本来提高效益。尤其近两年受原材料价格持续上升、人工成本也不断上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寻找降低成本新突破口的问题已迫在眉睫了。wwW.133229.COm

一、质量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1.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质量成本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定量管理,同时也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顺利和有效地运行的保证。质量成本管理目的之一是使投入于质量管理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当如果质量成本投入过大或得不到控制,质量管理体系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成本效益效果。

2.对企业总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质量成本是企业总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持续性经营中不断发生的动态成本。通常而言,质量成本与企业总成本的关系是:当质量预防成本投入后,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相应的减到最少;而随着质量预防成本的不断投入,由于次品率和赔偿金额的减少不能抵消了质量成本的增加,企业总成本体现了相应的增加。因此,企业也不可能无休止地追加质量预防成本而导致企业总成本的增加。质量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反映出企业总成本控制的好坏以及相应的利润大小。

有资料显示,在2001年,全球发生了日本的三菱汽车和东芝笔记本电脑的两大质量问题诉讼案。其中,三菱汽车公司在全球大规模召回280多万辆轿车,造成3300万美元的直接费用损失。东芝公司则在2001财***年度(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由于质量问题的影响,第三季度净亏损849亿日元(6.38亿美元),而2000年同期公司税后净利润高达111亿日元。由此可见,质量内部和外部损失不仅给企业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也造成直接的非正常效率损失。

二、质量成本的本质

1.质量成本是企业的无形成本对象。在企业整个经营过程中,资源的投入不仅产生了有形的经营成果——产品,而且也培育了无形的经营成果——质量水平、效率水平、人力资源水平、市场网络和增值作业水平等。这些有形和无形的经营成果,就是所谓的有形和无形成本对象。

2.质量成本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质量成本是由于存在的或潜在的质量问题而投入改善的资源消耗。因此,它属于企业的管理不善成本。所有处理质量问题的过程都是非增值作业。这些非增值作业是不可能消灭的,而只能不断地减少和提高其效率水平。

三、质量成本控制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是一个综合系统。质量管理是过程,目的是成本控制。对于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企业内部仅采用增加内部相关设备或增加人力或只重点改善容易看得见的现象等方法是不能解决长期问题的,并且由此增加的成本有可能损害企业潜在的利润。而忽视了软失误(如产生和处理质量问题人员的工资、管理不良仓品的所有支出等),损失将会更大。具体如下:

1.如果缺陷产品是由顾客发现的,那么成本就最高(给客户赔偿并进行售后服务维修等,并且客户的宣传效应会比任何其他形式的广告更为有效)。

2.如果企业内部自己发现缺陷并改善,那么成本损失的影响就会相对减少,但损失往往无法挽回,还是通过公司内部补救。

3.如果企业自身建立预防措施并对问题持续改进,那么缺陷所造成的经营成本就能够最小化。

客观地讲,所有对利润产生影响的因素都应划在质量成本中。为了防止随时在激烈的质量和价格竞争中被淘汰,必须积极地改进企业的质量和成本环境,全方位的以新视角审视现有的工作质量并加以改善和管理。在企业中实施质量成本管理工作、建立质量成本体系,将对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损失、提高企业管理水平,规范企业管理制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质量成本是一种不易被“看见”的成本,但是质量成本通常可由客户对企业的投诉或赔偿、报废返工处理、售后维修或其他有形的成本数值化和量化,通过分析汇总出来的数值就可以直观地反映出软失误造成损失到底有多少。所以我们让每一个制造软失误的人能够引起注意,制定对策和改善措施,还是能够对软失误的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和控制的。

例如,某一国内著名企业集团,自其成立30余年来,尽管集团在全国取得了各种各样的企业管理大奖,但集团内仍存在着影响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管理障碍,例如集团下属各企业的采购部门一直没有较好地改善原有的工作失误,要么采购件订货滞后;要么采购件入厂时发现采购错误;要么对于物资入厂的日期变更不进行跟踪和反馈……

质量管理篇7

关键词:房屋建筑 质量问题 防治措施

1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广,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过程,具有建筑位置固定、生产流动、结构复杂、多样施工、体型大、整体性强、建设周期长、质量要求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等特点。因此,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工程实施难度比一般工业产品的实施难度更大,具体有如下表现:

1.1 影响质量的因素多。建筑工程的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水文、气象、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技术措施、管理制度、投资成本、建设周期等都直接影响施工项目的质量。

1.2 易产生质量变异及质量波动大。工程项目的施工没有固定的生产流水线,没有规范化的生产工艺和完善的检测技术,也没有成套的生产设备和稳定的生产环境,再加上影响项目施工质量的偶然性因素和系统性因素都较多,因此,工程质量很容易发生变异。

1.3 质量检查不能解体、拆卸及终检的局限性。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再拆卸或解体检查内在的质量,工程项目的质量存在着隐蔽性;工程项目的终检无法进行工程内在质量的检验,发现隐蔽的质量缺陷。而且即使发现质量有问题,也不可能像某些工业产品那样重新更换零件或像工业产品那样实行“包换”。

1.4 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项目的施工质量受投资、进度的制约较大。如一般情况下,投资大、进度慢,质量就好;反之,质量则差。因此,项目在施工中,必须正确处理质量、投资、进度三者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统一。

1.5 评价方法的特殊性。工程质量的检查评定及验收是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的。隐蔽工程在隐蔽前要检查合格后验收,涉及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分部工程要进行抽样检测。

2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水泥地面空鼓、开裂、起皮、起砂,厨卫、屋面、外墙渗漏严重,门窗缝隙大,下水道堵塞,厕浴间地面倒坡、积水,滴水线向内斜导等等现象,有的建筑出现严重的不均匀沉降,个别建筑甚至发生整体坍塌事故等。

3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原因分析

3.1 施工方面的原因。

3.1.1 工程施工队伍素质过低。工人技术素质较低,操作不按规程顺序进行,尤其是许多未经过专业训练的农民工涌入建筑行业,大多都是属于无证上岗。就目前统计, 农民工、合同工占总数的2/3,施工现场直接从事操作的工人中, 90%的都是流动性质的农民工。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无法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规范性施工。

3.1.2 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工序与工序、工种与工种之间没有严格的交接措施,前道工序留下的隐患,后道工序施工者不但不及时处理,甚至蓄意隐蔽。

3.1.3 施工管理混乱。施工现场成品和半成品乱堆乱放,随意损坏,严重地影响整体工程质量。

3.2 材料选用方面的原因。为了节约投资,尽可能的追求利润,选用材料及设备的质量低劣而造成的质量问题也是比较常见的,造成的后果也是相当严重的。

3.3 设计方面的原因。因设计技术人员的整体水平不高,加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因此,设计出的作品不尽合理,给建筑物造成潜在的隐患。如:厨房和卫生间设计选用空心楼板,且不作防水层,上下水管道穿越楼板不加套管等造成渗漏;在楼地面的做法上,预制空心板上先抹找平层而后作面层,按这种设计施工的地面和天棚,绝大多数易产生裂纹。

3.4 工程造价过低。房屋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工程的造价有直接的关系,造价过低,会增加施工企业经营压力而疏于管理,施工企业选用价格低廉的材料与配件,材料质量无保证。房屋工程的投资价格应严格控制,应当符合使用要求,适当的节约而不是盲目的压低造价。

3.5 现场监理不到位。个别监理单位项目监理机构的现场监理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人员资格、配备不符合要求,存在监理人员无证上岗的现象,监理人员对材料、构配件、设备投入使用或安装前未进行严格审查,组织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质量验收,就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4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4.1 制订治理质量问题方案。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对于质量通病进行治理,分期分批,有重点有目地来控制。同时组织、协调技术、科研力量公关,抓住重点,以点带面,制定行之有效的治理方案。

4.2 消除设计欠缺出现的质量问题。对于有问题的质量工程应通过改进设计方案来治理,同时设计人员应与施工人员作好技术交底工作,听取他们的意见,修改设计中欠缺之处,为了使设计切合实际和避免差错,设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去现场参加实践,积累设计经验外,还应学习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考虑业主投资的综合效益,如果设计考虑周到,即使建造工程的造价难以降低,也可以使有效地减少质量问题,建成之后减少维修费用。

4.3 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素质,改进施工工艺,提高质量意识施工企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因此提高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铸就企业的能工巧匠。

4.4 积极采用科技成果,努力提高施工技术水平施工质量控制与技术因素息息相关,为了工程质量,要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先进性,适用性。在施工的全过程要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以及工艺水平,确保工程质量。

4.5 重点把好材料、制品及设备质量关购入的材料、制品在使用前,必须严格按规定进行质量检验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建立稳定的资源基地和供货关系,也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途径。

质量管理篇8

××1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

×××1负责组织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组织制定全局的方针目标。

×××审定全面质量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组织评审质量管理小组成果。

×××负责部室、基层单位全面质量管理的考核评比及奖励。

××部室全面质量管理职责。

×××1局长工作部负责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和工作质量的管理。

×××1在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处理日常具体工作。

×××负责协调、调查、督促、推动各单位、各部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负责制定中

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

×××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并组织检查、论断。

×××组织开展质量管理活动,定期检查各单位(部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定期召开全面质量管理会议和经验交流会及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会。

×××收集质量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计划发展部负责全局电力基建工程质量的管理。

×××生产科技部负责全局电力生产、电能质量、电网运行及三项工程质量的管理。

×××市场营销部负责全局用电服务质量的管理。

××3部室基层单位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1领导本基层部室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对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和局长工作部下

达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任务积极组织落实。

×××落实全面质量管理规划和制定本基层部室单位的年度计划。

×××3根据全面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按程序制定本部室、基层单位的目标、具体工作

和活动,并层层分解,落实到班组和个人。

×××定期组织召开本部室、基层单位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会议,检查、诊断当月全面质

量管理工作计划完成情况。

×××积极开展和支持本单位的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掌握质量动态、分析质量问题,做好质量信息反馈工作。

××部室、基层单位兼职质量管理员

×××1处理本部室、基层全面质量管理的具体工作。

×××检查本部室、基层全面质量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

×××3做好质量管理小组课题登记审定工作。

×××4协助本部室、基层组织召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会,参与审查质量管理小组成果

和评奖工作。

4管理内容与要求

××1部、室的管理要求

×××1局长工作部根据质量目标,于年初订出质量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分管部门负责制订、组织实施分管质量计划和目标实施工作,组织诊断每年不得少

于一次。

×××基层单位负责制订,并具体实施本单位质量计划;基层领导对目标实施情况组织检

查,每年不得少于二次。

××管理机构例会内容

×××1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

a)审批tqc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审查tqc保证体系及管理制度。

b)检查tqc工作开展及质量目标实施情况。

c)研究并决定tqc工作及考核奖励工作。

d)每年二次由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主持召开工作例会,特殊情况可由全面

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决定召开临时性会议。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会议

a)讨论制订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讨论研究各级质量保证体系的实

施情况及完善的措施和方案。

b)研究各部门全面质量管理培训教育工作及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

c)审查研究各单位qc小组活动计划和成果发表,组织质量论断。

d)讨论研究开展质量月活动方案。

e)讨论季度工作计划和工作总结。

f)坚持例会制度,每季末召开工作会议,由局长工作部主任主持,各质量分管部室负责人

参加。根据工作需要局长工作部主任可召开临时性会议。

×××基层单位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会议

a)讨论研究本单位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及质量培训工作。

b)讨论制定本单位全面质量管理规划及工作总结。

c)检查本单位质量管理制度及岗位质量责任制执行情况。

d)研究讨论质量月活动方案,审查qc小组活动计划及情况。

e)坚持每月工作例会制度,由领导小组组长主持召开。根据工作需要,组长可召开临时性

会议。

××3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与考核

×××1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评价

a)是否把本部室、基层单位作为一个动态系统,进行以质量为核心的综合管理。

b)是否将负荷调查直到用户服务各个环节紧密连接起来,对电能的质量、数量、成本等统

筹安排,进行系统性的综合治理。

c)是否以提高人的素质来保证工作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以工序质量来保证

供电质量,把本单位的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思想和活动都纳入“质量第一”的轨道。

×××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考核

a)局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实行以质量责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责任制考核。

b)凡为提高质量做出贡献者、为挽救或消除隐患事故有功者,给予奖励;反之则考核处罚

c)本局工程的对外构件、外协件的质量必须符合要求,接受检验时严格把关。对购进产品

质量低劣者,一经发现,从严考核处罚。

5检查与考核

质量管理篇9

书画造假几可乱真

古代典籍中提到的最早的造假,大约是先秦《韩非子》一书中提到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赵武灵王(赵雍)找人在石头上刻一个长5尺宽3尺的大脚印,然后在石头边上刻上“赵雍到此一游”字样,让日后到此一游者误以为赵武灵王是一个拥有5尺大脚的巨人。

造假这事只要能牟暴利,总有人铤而走险,甚至连皇敢欺骗。西汉文帝时的新垣平伪造了玉杯和周鼎献给皇帝,官至上大夫,后来被人戳穿,结果新垣平被诛杀三族。

唐宋散文家之一的柳宗元在当柳州刺史的时候,因为生病瞧大夫,大夫开的药他去照方抓药,吃了药病情反而加剧,柳宗元责问庸医误人。而医生大喊冤枉,最后检查药渣才发现,药贩以老芋冒充正药。

书画作品是古代制假贩假的重灾区,起初临摹本是一件雅事,后来卷进买卖之后就彻底成了坏事。南北朝时期王僧虔曾经记录过,东晋时代张翼最出名的就是模仿书圣王羲之的笔迹,王羲之本人见了模仿本之后都感慨“这小子几乎跟我写的一样”,这还只是文人之间的嬉戏。到南北朝刘宋时代,朝廷派人寻访王羲之王献之二王书法真迹,这时候就已经发现市面上假货横行,造假之人模仿二王书法,再用茅屋脏水染湿纸张做旧,最后再夹杂进二王真迹里售卖,导致书画收藏市场一片混乱。

先秦时期质量监管的萌芽

我国质量监管历史久远,周代《礼记》就记载了对食品交易的规定。那时的食品交易主要以农产品的采摘、捕捞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当时规定:严禁未成熟的果实进入市场。

先秦的市场交易管理由地官司徒掌管,司徒下设司市专门负责教化市场经营法度,包括评定物价、收取市税和罚款、公布刑罚和禁令、管理货物、巡视市场、实施刑罚等。

我国第一部制裁假货的法规在战国时期出现,这便是魏国李悝主持制定的《法经》,其中《五杂法》规定,药铺药摊如果制造售卖假药导致伤人,则受流放或者打板子等惩罚。

产品质量是与生产力水平相一致的,在秦汉时期,虽然当时的生产模式主要是以官家手工为主,但市场上的产品质量也不是那么理想,据《盐铁论・水旱》记载,即便是***严格控制下的铁器生产,仍旧无法全然摆脱因工匠激励不足而导致的手工产品质量低劣的问题。

唐朝对商品质量要求严苛

到唐朝时,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盛况空前,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和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引发了文化交流的大潮,出现了万朝来贺的景象。丝绸、瓷器等成为中华文明的载体,通过海、陆丝绸之路抵达欧洲、日本、东南亚、印度等国家和地区。质地精美的出口器物激发了西方对于中华文化的向往和认同,也反过来影响了唐朝的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手工业产品产量的扩大与质量的提升。

作为盛世王朝,唐朝十分注重质量管理。工部主管官营手工业,下设少府监,对制假贩假的惩处进一步细化,《唐律疏议》就规定,诈医牟利者按偷盗论处,至于聚众吆喝售卖假药者,则处以重罪。卖的伪劣食品导致他人死亡,售卖者要被判处绞刑,伪劣食品必须放火烧毁,如果没销毁被人误食导致意外死亡,售卖者还要受过失杀人处罚。《关市令》则规定,商贩售卖假货次货,被发现后所有商品都要被官府没收。此外,唐代还规定,消费者在购买货物时如果缺斤短两可以退货,三天之内发现其他问题也可以退货,如果售卖者拒绝退货,消费者可以举报给官府,官府会出面强制执行退货,并对售卖者打板子。

制度的激励与约束需顺应时代

到了宋代,经济空前繁荣,《东京梦华录》《水浒传》等文学作品中,都能看到街道上酒楼林立、商贩如潮的景象描写。为了加强监管,宋代***府让商人们组成“行会”,按照行业类别登记在册。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

宋朝律典基本上全部承袭唐律,殊不知宋朝时期的社会环境、经济发展状况和市场交易行为与唐朝已有很大差异,当时实行的法制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已经无法适应高度发展的商品经济。造假活动一时“轰轰烈烈”,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记述,“今市中货物奸伪,无过于汴京。”汴梁城里连卖花的老太太都会造假,他们卖的盆花鲜艳动人,但是你买回家没几天就会发现花谢了,因为这些花不是种在盆土里的,而是剪下来的花枝插在土里冒充盆栽。南宋周密所著《武林旧事》一书也提到,那时候不法分子在售卖食品时就有在鸡鸭肚子里面塞沙子、鹅羊之类往体腔里吹气,往鱼肉里注水等等骗人伎俩。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宋代有个叫任一郎的,做鞋技术闻名远近,于是市场上就出现了冒充“任一郎”的假鞋。为了抵制这些假货的泛滥,任一郎开始在他制作的鞋的内侧藏上一个细细的布条,上面写有他制作这双鞋的时间和编号,作为正宗“任一郎”产品的证明,这可以算是防伪的先驱了。

清朝在质量管理体制上多因袭明制,较少变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的手工业发展到了高度成熟的阶段,质量也达到了很高水平,但封建社会发展到末期,封建专制制度已经岌岌可危。清代名士纪晓岚在其《阅微草堂笔记》中录过他遇到的假墨、假烛、假烤鸭和假靴子。他买的名品旧墨,是被人用泥巴伪造的,而且还有做旧工艺,成功欺骗了纪晓岚。他赶考时买了几根蜡烛,拿回家之后怎么都点不着,这才发现蜡烛外壳是羊脂的,里面填充的全是泥巴。他的亲戚夜里买烤鸭,回来才发现,烤鸭只有鸭架子是真的,外面涂的都是泥巴,还刷上了烤鸭的油。他家的跑腿赵平,花钱买了一双皮靴,结果一下雨就露馅了,用乌油高丽纸冒充皮革做的,一下雨就被打湿破烂了。

质量管理篇10

脑卒中是多发于中老年群体的疾病,也是心脑血管科常见和多发疾病。从危害程度来讲,患者可因血液循环障碍而导致致残和死亡[1]。基于患者脑动脉闭塞手受阻现状、狭窄破裂而形成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依托护理质量改进基本思路,是循证患者疾病***证据和本源,稳定患者病症,提升患者生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为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对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特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以来46例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具体报告如下所示。

1材料和方法

1.1基础素材。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5月以来我院收治的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模式策略不同,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男14例,女20例;年龄48-76岁,平均(61.79±0.55)岁;观察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7-75岁,平均(61.89±0.45)岁。1.2诊断和纳入标准[2]。所有患者均符合《2012年脑卒中诊断和诊疗质量控制行业标准》;依据临床症状、心电***、头颅CT扫描确诊;其中缺血性中风患者31例、出血性中风患者15例;患者表现为猝然昏扑、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等。1.3方法。基于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者持续质量改进模式,临床观察和比对两组***效果。常规护理模式护理:日常生活护理及基本功能训练;除了用药***外,是应加强护理,以避免引起并发症;康复科一般护理常规;急性期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脑出血患者一般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如需搬动应在固定头部情况下出血情况已控制时,行功能性锻炼。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护理步骤为围***期护理,通过成立观察组,进行针对性护理培训;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相关的文献查阅和护理经验落实;在常规基础护理方案制定上,以其针对性护理措施和方法落实,对潜在的意外状况进行防范;做好患者的基础评估;强化对患者围***期健康宣教,做好相关的护理沟通工作,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护患关系,避免和减少患者的负性情绪和不良心态;做好患者呼吸道、上消化道出血护理、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便秘护理、压疮护理和防下肢静脉血栓护理等;康复护理环节,最好对吞咽障碍患者指导性护理和循序渐进护理;必要的早期活动锻炼护理及其语言障碍康复护理等。1.4观察指标。压疮、呼吸系统疾病或消化道出血、便秘等并发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性功能系统以100分为最优,数值越高,疗效越好。1.5统计学分析。应用IBMSPSSStatistics24.0(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样本率比较采用%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

2结果

2.1两组预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压疮1例,其中I期1例、Ⅱ期0例,发生率为4.38%;对照组发生压疮7例,其中I期3例、Ⅱ期4例,发生率30.43%;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防范并发症的效果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其他情况。观察组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整体水平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质量管理10篇

学习

现代企业管理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现代企业管理10篇,内容包括企业管理培训课程,现代企业管理十大名词。1创新管理思想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单纯生产观点严格束缚着人们的管理思想,致使一些制造企业相关人员至今仍不能顺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经营思想僵化,重干轻

学习

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书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小额担保贷款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担保贷款申请书范本,小额担保贷款申请表填写范例。(二)是持有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或是持有有效《毕业证书》,且尚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或是持有复员(转业)**

学习

理财教育论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理财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教育理财的论文题目,学生理财论文有案例。1.4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开放教育学员在学习方式方面具有自己的倾向和爱好,常见的学习方式有如下四种:①行动型。有些开放教育的学员倾向于“从做中学”,他们对

学习

酒营销方案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酒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酒销售的营销方案,酒团购营销方案。

学习

公司贷款担保申请书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贷款担保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企业贷款担保申请书范本,公司担保贷款协议书范文。切实解决广大缴存职工异地购买自住住房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中的困难,让广大职工充分享受公积金贷款***策的优越性,实现其退休后住有所居、住

学习

信贷市场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信贷市场论文,内容包括关于信贷的论文,个人信贷业务论文参考文献。一农村信贷市场及竞争力量分析(一)农村信贷及信贷市场的概念界定信贷市场是指运用借贷方式,以信贷合同为工具融通资金的金融市场。农村信贷市场是农村金融市

学习

薪酬管理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薪酬管理10篇,内容包括薪酬管理手册汇总,薪酬管理优秀5篇。问题的提出。对于现代企业管理而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薪酬体系始终是整个企业的重心,不仅仅关系到企业内部员工的切身利益,而且恰当的薪酬体系体现了企业的整体管理水

学习

工程管理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管理10篇,内容包括工程管理类论文十篇,工程项目管理经验总结免费。4.我国夜间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府作为魏伟5.基于BSC理论的KPI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刘海涛6.企业文化建设探析江彬,周艺红7.管理工程师上航电器ERP的实施效

学习

项目管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管理10篇,内容包括项目管理证书,项目管理思路与案例。b.完善相关项目管控制度。针对项目管理各个环节,尤其是劳务队伍使用,物资设备采购等出台相关管控制度,积极推行《项目管理“五不准三公开”》《禁止使用亲友包工队伍》

学习

心理学研究论文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心理学研究论文10篇,内容包括心理最新研究论文,心理学论文发表期刊。(一)学习已经成为一个跨学科研究的对象从历史看,有关学习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学的领域。但是,今天与学习科学有关的研究领域已变得十分宽泛,其中包括认知科学

学习

发展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发展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发展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小论文怎么写。二、多元与批判——当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主题多元和批判是当代西方心理学的突出主题,多元化的发展所带来的新概念、新课题、新思路弥补了传统心理学的不

学习

绩效管理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绩效管理10篇,内容包括绩效管理方案100条,绩效管理课程。Campbell,Mccloy和Oppler等将工作绩效定义为――员工所控制的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为。这一定义有三层含义:第一,绩效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即不存在单一的绩效变量,在多数情

学习

vip营销方案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vip营销方案10篇,内容包括vip精准营销方案,vip会员营销策划方案报告。商家VIP的营销误区误区一:“多”与“少”的数量博弈调查显示,在高端商场的年销售总额中,约60%是由VIP顾客创造的,且这一比例还将不断上升。商家自然认为

学习

旅游心理学论文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旅游心理学论文10篇,内容包括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旅游心理学心得体会500字。EffectsofEtiquetteEducationonTourismCollegeStudents'ProfessionalPsychologicalQualitiesTANGCheng(GuilinIns

学习

饭店质量管理论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饭店质量管理论文,内容包括饭店管理论文范文大全最新,饭店质量管理方案范文。广义的质量除了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以外,还包括工作质量。所谓工作质量,崐是指饭店的供应工作、技术工作、组织工作、后勤工作、绿化工作、以及思想

学习

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项目质量管理论文,项目质量管理优秀论文范例。软件质量保证(SoftwareQualityAssurance,以下简称SQA)的目的是验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是否遵循了合适的过程和标准。软件质量保证过程一般包含以

学习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水利工程中级职称论文发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论文怎么写。2.1加强设计工作的管理想要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强对设计工作的管理。做好设计的前期工作是做出优秀设计

学习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6)

学校在整个实习教学过程中应用企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动态监控,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对学生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概念的灌输。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应该如何主动参与全面...

学习

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论文,提高施工质量管理的论文。1.1办理工程质量监督登记手续凡新建、改建、扩建的市***基础设施道路工程,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投标工作完成后,建设单位申请领取施工许

学习

公路施工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公路施工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公路项目的施工管理论文,公路施工质量论文。一、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的概念高速公路工程施工管理有狭义和广义两种。广义的施工管理是指工程从施工准备、建筑安装到交工验收的全部施工过

学习

教学质量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质量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质量管理论文题目大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论文摘要。本研究假定,教学中,在丰富、利用儿童表象储备的基础上,同时打开心理词典与心理相册,加强二者间的联系与沟通,使平面、枯燥的字词演练变成形象、生

学习

工程质量管理履职报告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质量管理履职报告10篇,内容包括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履职总结,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总结。一、专项检查的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局以及省委、省***府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强化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精神,按照“全国整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