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1
一、新时代下的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一)知识经济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挑战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全球化、现代化浪潮互相激荡,能否掌握不断推陈出新的能力,是否拥有大批的高素质人才资源,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能否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屹立不倒。
进入新时代,我国的经济蓬勃发展,GDP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这在世界各国看来都是一个奇迹。但是,取得这样的成绩所依靠的却是廉价的劳动力,没有任何一个一流的国家是仅靠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就成就的,比如中国与印度相比较,印度以相当高的软件业成就,成为了“世界办公室”,而中国却是“世界制造工厂”。在这些不容忽视的实际情况下,我国的基础教育在价值取向、制度建设、知识教学等方面都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学生思想的启蒙、创新意识的萌发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形成等都与基础教育不可分割,在这个充斥着个性化的时代,在这个呼吁中小学基础教育走向生命、回归本真的时代,基础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着重大的挑战与变革。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对战略性发展基础教育的思考
在21世纪这样一个必须创新的世纪,谁具备创新型人才,谁就能独占知识经济的鳌头。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创新就是其本质,是一个民族、国家永葆生机活力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个国家组成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指导下,知识经济提倡创新教育,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坚持以教育为本,增强国家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及科技实力的能力,提高全民科技文化素质,将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加速国家繁荣昌盛的实现。集中历史智慧,提出科教兴国,反应当下广大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这些战略的实施必须从中小学儿童、青少年抓起,坚实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战略性发展思考。
(三)新时代转换,对当下基础教育现实的启迪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将基础教育的思路转变,如在德育教育方面应该如何进行、如何改编。有一种看法认为只要服务于市场就可以了,但是我们常说有三只手,***府和道德,那第三只手具体指的是什么呢?市场经济体制均是绩效体制,市场经济带来了许多进步的观念,如:合作、公平、时间、效率等。此外,日渐强大的网络信息时代让人目不暇接,种类繁杂多样的网络、媒体,有害无害的、有用无用的什么信息都有,很多时候,即便是成年人都难辨其真伪,更何况是还在接受基础教育的中小学生。在这样的的社会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引导?包括我们自己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不稳定,导致学校基础教育考虑的问题、行为出现不同程度的扭曲,与基础教育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矛盾有着间接或直接的重要联系,必须从各个方面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为时代新人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二、当下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策问题有所改变
教育的***策问题是关系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是各级***府列入议事日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一定的教育***策问题,必然要求要有一定的教育***策过程与之相匹配。在我国以往的教育***策当中,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着力点放在“放权”的问题上。同时,还存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履行其职责、成功提升其服务水平的统筹管理的问题。也就是说,在新形势下,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发展要在进一步厘清“谁来管”界限的基础上重视解决“如何管”、“管什么”,进而实现“管好、管出效率”的目标。
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在要求对中央与地方、地方不同部门的教育管理权力配置要清晰的同时还要将各级教育管理中应该怎样用权尽责进行明确,怎样使得服务水平和能力得以提升,怎样将其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管理体制的功能就成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也必然成了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策设计上必须要面对的关键问题。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策的运行过程当中,***策问题有所改变是必然的。而教育***策调整的逻辑起点就是***策问题的变革,这必然会引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策发生调整行为。
(二)***策目标发生变化
教育***策问题的改变势必会导致教育***策目标的调整,二者的改变是协调一致的。面对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新的***策问题,国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明确了新的目标体系。《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当下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工作中心是“转变***府职能、简***放权”。一方面,要形成“***事分开、规范有序、统筹协调、权责明确”的基础教育管理新体制。另一方面,《教育规划纲要》还提出了“提高服务水平”的目标。
从根本上来说,***策的制定者在对所有***策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时,找寻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都是其主要目标。***策的调整其实是对当下教育***策问题解决的可能性、方法和途径进行选择的过程,是教育***策的“再制定”过程。***策调整的指导方针、***策方案设计和优选的基础以及***策落实的基本参照都是***策目标。因此,***策目标的改变势必要求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策要做出必要的调整,它是***策调整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策内容有所欠缺
经过最近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关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策体系。但就其***策体系本身而言,国家层面上的教育***策、法律法规都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现有法律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仍有“笼统”之嫌,对于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国家***策文本相对比较宏观,还存在较为突出的“不充实、不完善”问题。而地方各级的基础教育***策则明显“单薄”:省市县***策在层级上的显示还明显不够,省级统筹制度也依旧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地方各级在制定、形成地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策时,缺乏***策上的创新,鲜有与地方***策突破成功的适合案例出现。
从***策的内容上看,在对中央和地方的责权划分以及省以下各级***府的职责问题上,国家教育***策还缺乏清晰的界定,必要的法律依据也不够完善。对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规范的改革,更偏重在招生考试制度上。在侧重办学体制的***策设计中,又更多地将重点放在了宏观领域上,对学校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规定长期以来都是比较少的等等。此外,对***府职能的变革进程也还没有做出具体的安排。
整体而言,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在***策文本上无论从具体内容还是体系,都凸显出“不完善、不具体、不丰富”等主要问题,***策体系中对于“上与下”等关系也还没完全理顺,满足制度化要求的简***高效机构也还没有形成。
(四)***策“执行不力”
***策的执行是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因素。不容否定,教育管理体制***策本身不清晰、不完善的内容都会造成地方曲解国家***策,造成“执行乱”的现象出现。与此同时,当下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分级管理”***策的实施,在引导地方积极性得到极大程度提高的同时,地方***策在执行中造成地方与中央之间的利益问题矛盾突出。所以,***策在执行过程当中的各种博弈行为均是不可避免的,***策“执行难、执行不具体不到位”的情况也就普遍存在。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策实施中的“执行不力”问题,给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也造成了反面效应。
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最关键的地方教育行***部门为例,对下,它往往直接干预学校的内部管理、学校教育教学过程,把学校作为其下属的行***单位。在普遍情况下,造成基础教育管理机构的工作杂乱无章,机构设置庞大;也致使学校缺乏活力。对上,把“区域利益法定化”、违反上级***策指导精神的情况也普遍存在。这主要表现在有选择性地对应上级的***策要求,甚至还制定出了一些与国家法律法规指导精神背道而驰的“土***策”。这不仅导致***策“执行不力”恶性循环,还极大地制约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发展进程。
三、新时代下,对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的实践探索
(一)三级管理体制日趋成熟
***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对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明确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领导下,由地方***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在这次改革中,原来的基础教育由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省、市、县、乡四级管理体制改革为由分级管理、地方负责的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以县为主。至此,我国基础教育三级管理体制已基本发育成熟。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确立
“社会本位论”色彩在以往的基础教育***策中相对较弱,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成了基础教育改革价值观的主导。人的发展公平性、人的发展质量成为本阶段新基础教育***策的核心问题,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本阶段教育发展、改革的核心目标。教育公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开始被关注。
“省级统筹,以县为主”的管理模式被新的义务教育法提出,在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中,各级***府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已基本理顺。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进一步提出:健全统筹有理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以转变***府职能和简***放权为重点,深化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加快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府向学校放权的实现,明确各级***府的职责,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形成***事分开、统筹协调、权责明确、规范有序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四、新时代下,我国基础教育体制改革的使命
(一)建立创造型的育人导向制度
关于思想教育,要求全面贯彻执行***的教育方针,以国民素质的提升作为其根本宗旨,以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其重点,造就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有道德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教育、经济严重脱节,所谓的基础教育实质上就是指相对封闭的应试教育。在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各行各业对劳动者的智能要求发生了质的变化,强调劳动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适应市场竞争的要求。学校也必须根据时代需求,转变应试教育的发展模式,建立创造型教育,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
(二)可持续发展与基础教育的功能定位
在全国率先颁布实施的《中小学实施可持续发展实施纲要》中,对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教育宗旨、教育内容以及教育途径等问题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上,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其出发点就是要“以人为本”。21世纪是学习型社会,只有具备自主发展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并创造未来。素质教育着重于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
教育所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一种十分复杂的人类再生产,它有着无限的发展潜能,而基础教育更应当如此。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作,基础教育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发展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其质量、规模关系到整个民族素质的高低。
(三)教育的优先地位
在我国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不管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规划发展纲要》,还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都明确提出,对教育要“保障权利,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受教育权利就是其中的“保障权利”,而发展的规划定位问题则是其中的“优先发展”。所谓的优先发展,就是必须要在编制长期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中将教育放在优先地位考虑,进行优先规划、优先扶持。
目前,伴随着中小学生对健康成长基础设施的要求以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应用,都要求必须在发展教育时坚持适度的超前原则。只有当我们能用几年甚至几十年不滞后的思维去办教育,我国的基础教育才能体现出优先与超前,才能将使人民对教育满意的标准达到,才能使当下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更为符合。
(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在一定程度上,基础教育的适度超前发展会带来地区之间对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选择性。从教育发展均衡、公平的角度去审视,教育事业应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进一步抢抓机遇,***思想,统筹各类教育,在更高的水平上实现统筹发展,在协调发展中加快发展。
1、要强化对农村中小学生的教育。在“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于教育的投入达到了21亿元。基础义务教育的重点、难点都在农村。继续强化***府调控,加大对农村中小学生学籍的动态管理;做好农村中小学生布局调整的后续工作,整合学校资源,撤、并农村小学教学点和力量薄弱的初中,推动各种教育要素聚集,力争向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推进;大力促进教育发展的均衡、公平,妥善解决贫困家庭子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残疾儿童等弱势群体在接受义务教育基础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残疾生读书绿色通道等,真正为困难学生提供实效帮助。
2、教育的特色办学理念。在当下的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之下,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积极面向社会培植教育新的增长点。把教育教学与社会服务、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相结合,形成产、学、研的初级合作,促进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2
随着经济和***治体制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管理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之中,在此期间形成了三种模式。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体制称谓:一是“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新中国成立-结束);二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20世纪80年代初-20世纪末);三是“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2001年-至今)。叶澜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有类似观点,只不过“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更换了说法,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但其实质没有发生根本上的变化。我国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形式是属于中央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制度,是一种以中央集权为基本,中央和地方管理适当结合的制度,其特点为:一是***对教育行***的领导(***治路线、***策的领导,而非直接行使教育行***组织的职能);二是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大的方针、***策、宏观规划等由***中央与***制定,具体由各级教育行***组织与职能部门等执行实施)。“***的领导、统一领导下的分级管理”虽然从内容上看,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呈现的特点,但从模式上去分析,无疑与“三种体制”相通。自建国以来,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虽经历了多次变革,但目前的管理体制还需进一步完善。
二、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引发的教育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研究
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在不同时期的体制称谓中,表现出其不同的价值取向度。“国家主导型办学”体制是“追求阶级内平等”,“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县为主”体制是“兼顾公平”。在这逐步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中,其价值向度也逐渐由阶级平等转移到效率优先上,进而上升到效率与公平的兼顾上。一方面,这说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而有其显著成效,另一方面,又说明教育公平和教育效率成为评价教育***策的两个主要标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是逐步从侧重效率转向关注公平,但并不意味着效率与公平是相互对立或不可调和的。在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年中,效率和公平通常同时反映在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中,只不过在改革的不同阶段其侧重点有所不同: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主要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世纪以后,主要奉行“以效率为基础的公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应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教育优越性的要求,才有现阶段的“兼顾效率与公平”。学者鲍传友对教育公平与效率之间的问题作了更进一步的探讨。“以县为主”是基础教育管理领域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其目的在于缓解“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所造成的教育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但从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以县为主”难以适应我国区域差距巨大的现实国情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于教育公平的新要求。综上,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背后呈现出的教育效率与公平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自2002年基础教育推行“教育公平”的“以县为主”体制,试***在确保教育管理效率的同时缓解乡镇办学所带来的教育公平以来,我国在2007年召开的***的十七大又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要围绕“教育公平”这一主题展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关于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研究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3
在社会各界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强烈要求下,在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的愿景下,以及美英两国各自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两国分别推出了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美国奥巴马***府于2010年3月《改革蓝***———对〈初等与中等教育法〉的重新授权》(ABlueprintforReform:TheReauthorizationofthe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以下简称《改革蓝***》),致力于教育的公平和正义,提升教师质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英国卡梅伦联合***府执***后的首份全国性学校教育白皮书于2010年11月应运而生,即《教学的重要性:学校白皮书2010》(TheImportanceofTeaching:TheSchoolsWhitePaper2010,以下简称《教学的重要性》),全面规划了新一届***府的教育改革蓝***,标志着英国基础教育改革进入了全面和实质性阶段。
二、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
无论是《改革蓝***》,还是《教学的重要性》,都高度强调教师质量、教育问责制、经费投入、关注弱势群体、赋权学校等内容。美英两国试***通过在这些方面进行改革,制定相应的策略,以促进美英两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公平性的提高,从而达到建立世界一流学校教育体系的宏伟目标。
1.突出教师的重要性,强调教师质量
《改革蓝***》前言中指出:“我们要提高教师和校长的工作效率,其目标是要确保每间教室都有优秀教师,每所学校都有优秀校长。因为学生从步入课堂的那一刻开始,决定他们学业成绩最主要的因素,既不是他们的肤色,也不是他们父母的收入状况,而是站在教室前面的教师。”[2]可以看出,奥巴马将教师放在至高的位置,强调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此外,还将设立教师实习计划(TRP),为亟需教师的学校提供经过培训的新教师。[3]一方面解决了某些地区“教师荒”的问题,另一方面实习也锻炼了新教师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素质。《教学的重要性》前言中指出:“为我们的孩子创建世界一流的学校,唯一的途径就是学习他国的成功经验。”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任何教育体制的质量,都好不过其教师的质量。[4]此次《教学的重要性》中提出了严格教师聘任标准,即加大“教学优先”项目(TFP)的资金投入力度,保证其得以顺利开展;增设“教学后补”项目(TNP),通过提高教师的待遇来吸引其他行业领域的优秀人才转投教育行业;保障“***人当教师”项目(TTP)的实施,为那些有相关经验和技能但没有学历水平证书的退伍***人提供学费,促使他们接受再教育,进而鼓励他们从事教师行业。[4]同时指出教师应当接受适当的培训,***府将效仿如芬兰、新加坡等国实施的性向、人格及调整力测验,建立高效能的师资培训模式。
2.推行教育的问责制,促进学校稳步发展
基于教育公平的要求和追求卓越的目标,《改革蓝***》设立了严格的问责体系,奖励取得重大成功的学校。“所有的学生都将包括在‘为大学和就业做准备’这一标准的问责体系当中,对取得进步和成功的学校给予奖励,对于表现欠佳的学校则实施严格的干预措施。同时,要对那些提高学生成绩、缩小成绩差距的州、地区和学校予以奖励。”[2]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也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问责框架,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校长和管理以及学生行为和安全。新的监督框架将更好地关注所有学生的需求,包括需要特殊教育的学生,这个新框架已经在2011年秋正式执行。[4]因此,此次教育标准局的督导重点回归到它的原点“教与学”上,加强对中小学的学业成绩考核,从而让学校承担起责任。
3.增加教育经费投入,保证资源合理分配
美国联邦***府将通过建立一个全新的美国机会税收抵制制度(AOTC),使所有美国人都能负担得起上大学的费用,这一制度覆盖范围非常之广。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全额免费的制度能够保证大学教育中的最初4000美元费用均可免单,而且能覆盖普通公立学院或大学学费的2/3,同时也能使在社区学院修读的大多数学生完全免费上学。[3]此外,联邦***府设立了50亿美元奖励资金和创新基金,其中用于奖励的资金就高达43.5亿美元,从而可以有效调用师资力量,提高教师教学成效,促进教师的公平调配,为那些高需求的学生群体分配合格的教师。[5]英国联合***府将设立新的“教育资助机构”(EFA),取代之前的“青年学习机构”(YPLA)作为***的执行机构,专门负责向有关学校直接发放资助金[4],尽可能地减少和避免中间环节的干扰,从而确保了教育经费的透明性和公正性。
4.改革课程内容与评价方式,推动创新人才培养
《改革蓝***》在此次课程改革中,重点强调应加强数学学科和科学学科在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地位。21世纪,每个人都需要掌握科学和数学知识,这不仅仅是就业的需要,更是成为一名合格公民的需要。更何况,日益增长的工作80%以上都需要科学和数学知识。同时,《改革蓝***》要重点改革“标准化考试”,因为这种方式迫使学生去背诵一些“标准”的课程知识,评估时根据考试结果实施奖惩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为此,奥巴马承诺将增加经费投入力度,帮助各州研发高质量的评价机制,开发能够激励学生从事探究与创造的评价体系。《教学重要性》指出,英国需要制定一种更紧凑、更严谨的新的国家课程模式,使每个学生都掌握每个阶段的核心课程。这是基于英国教育课程的具体情况而言,英国目前的国家课程教较陈旧,包含太多不必要或过时的知识,对于教学方式有过多的规定束缚,阻碍了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5.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缩小学业成就差距
《改革蓝***》中提出,通过支持“大学拓展”计划(COP)来保障弱势群体学生的发展,如支持“及早具备大学升学意识与准备”计划(GEARUP),该计划由联邦拨款资助,集中对7~12年级的低收入家庭学生提供资金、信息和学业等方面的支持;通过三重奏(TRIO)计划实现向所有美国人提供教育机会的承诺,而不论其种族、民族背景和经济状况;通过“向上跃进”计划(UBP)帮助那些处境困难而天资聪颖的学生完成学业并继续上大学深造。[3]同时,重视通过《残疾人教育法》(ESEA)来支持那些弱势群体学生,此次ESEA的重新授权将增加弱势群体学生上学的机会,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学生的多样性要求学校和教师要做好多方准备来满足各个群体学生的不同需求。[3]英国联合***府为了缓解贫困家庭子女的经济压力,特别设立了“中小学生助学金”项目(PPP),在2014—2015年将额外加拨25亿英镑专款以推进新的奖励金项目的顺利实施。通过新的“中小学生助学金”的开展,计划在未来的4年内尽可能多地资助那些贫困家庭子女。为此,联合***府在最终的预算时,计划每年专项拨款25亿英镑用于助学金计划的顺利推行。[4]
6.赋权学校自主自治,推进学校制度建设
在《改革蓝***》中,奥巴马***府将为各州、各地区以及非盈利组织等提供竞争性资助,用于继续扩大和发展有效的特许学校以及其他有效的自主公立学校。自主学校是公立学校,一般要比特许学校的数量要多,它一直在关键性操作层面拥有较高的自,包括教师聘任、财务预算、课程安排以及程序运作等。不管是特许学校还是其他自主学校,都必须和传统的公立学校一样实行教育问责制度,问责的实施将有效促进学生学业成就水平的提升。自的扩大,增强了学校间的竞争,有效地推动了学校的办学效率,促进了学校的制度建设。由于英国***府给予了学校更多的干预和压制,阻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学的重要性》指出此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帮助每所学校享有更大自由来实现“院校地位”。其改革方向是学校作为自治的机构与教师设定的条件相协同,大幅减少学校的压力和负担,减少学校不必要的职责、程序、指导和要求,以便学校可以自由决定并采取相关措施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高度自治和自由主要表现在:学校自由决定教职工薪金水平,更加自主地控制学校自身财***事务,在实施国家课程中享有高度自,自由变更学生在校时间,不受地方***府干预等。[5]
三、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
基于对《改革蓝***》和《教学的重要性》特征的分析,可以看出,美英两国在基础教育改革无不突显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以及追求教育卓越的基本理念,这无疑对美英两国建立世界一流的学校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提高质量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动力
一方面,美英两国重视教师的质量,其初衷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基础教育质量,希望通过提升教师质量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此外,还通过加强教师在课堂中的自、提高教师的地位来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美英两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提倡教育的问责制,希望学校、家长和学生为达到高标准而负起责任。从两国的改革文件我们可以看出,美英两国都纷纷强调学校的责任,并将问责制在学校中贯彻实施,让学校承担起教育的重要责任。
2.促进公平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诉求
公平的教育体制应尽可能地为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美英两国在此次改革中都特别强调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资源,让他们能公平地享受到世界一流的教育体制。奥巴马***府强调要为各州和地区提供各种资源,不仅在资金上支持发展欠佳的学校,还鼓励支持一些优秀教师在这些发展欠佳学校中任职,从而保障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联合***府强调基于公平的标准,主张建立一套清晰、透明和公平的国家拨款分配标准,从而确保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性。教育公平的另一个重要体现就是侧重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完善教育资助制度,让弱势群体能够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奥巴马***府一方面通过“大学拓展”计划的实施以及ESEA来支持那些弱势群体学生,从而促进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联邦***府主要通过新的“中小学生助学金”的实施来资助那些贫困家庭的子女,这个计划将同基于公平的标准协同促进教育经费分配的公平性。
3.追求卓越是美英两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选择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4
慕课具有传统***教育所不具备的特征和体验,在许多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能,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有可能成为推进我国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重要动力。当前,慕课平台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存在着投入过大、优化不足、功能单一、与传统课堂结合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慕课”的解决方案,即构建小型的,丰富功能与终端支持、支持家校互动、配合传统教学的,适合基础教育改革慕课平台,使基础教育慕课平台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丰富和充实传统课堂,进而推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
慕课发展至今,已经由其最初兴起的高等教育领域辐射到了更多领域,基础教育也受到了它带来的影响。慕课的交互性、可控性、便捷性、碎片化等特点在教育资源共享、发展学生个性、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都蕴藏着巨大的优势和潜能,被认为是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一次契机 [1]。研究表明,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澳大利亚相继开展的基础教育慕课实践在提升学生学业质量、增强学习动机、提升教师工作满意度和优化家校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
慕课被引入我国基础教育课堂以来,接受了本土化改造,形成了“慕课+翻转课堂”的组合模式。自C20慕课联盟成立以来,慕课在我国基础教育课堂变革运动中持续升温,方兴未艾 [3]。但目前我国专注于基础教育的慕课平台,基本上是复制高等教育慕課平台的模式或是沿袭传统的网络公开课模式,没有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进行优化,不能满足基础教育学生的一些学习需求,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
一、现有慕课平台应用于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过大
在需要教师大量工作的同时,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以维持平台运转 [4]。因为基础教育慕课很难通过证书服务、付费课程等盈利,因此大型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依靠***府或学校的资金支持,自身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在应用于基础教育中时并未进行足够的优化,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
一方面,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沿袭传统的网络公开课模式,上线的课程大多已经完成,学生与授课教师或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动存在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没有对移动终端进行足够的优化,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不便。
(三)功能较为单一
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大多局限于视频课程,主要面向中小学生。以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的C20慕课联盟为例,其主要功能就是提供教学微视频,对学生与教师互动、教师之间交流教学经验等功能涉猎较少,并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出慕课平台所具备的功能与优势。
(四)大多游离于学校教育之外,与传统课堂结合较少
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与传统课堂的联系大多仅限于为采用翻转课堂授课模式的微课程提供微视频,但大多数学校并没有选用翻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使其课堂与慕课平台相互隔离,传统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
二、基础教育慕课问题的解决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提出了“轻慕课”的概念:轻慕课,即主张由学校或校际联盟搭建,并为其服务、去除传统慕课平台中不适合基础教育的部分,根据情况丰富功能、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进而更适合基础教育的慕课形式。“轻慕课”之“轻”体现在其规模较小、抛弃了冗余功能且使用便捷。
“轻慕课”能够从以下4个方面解决基础教育慕课存在的问题:
(一)以校或校际联盟为单位,搭建小型慕课平台
1注重实用性,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传统的慕课平台规模较大,搭建和维护的花费也相对较多。因此,“轻慕课”主张由学校自主或校际联盟共同搭建,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服务。与传统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相比,“轻慕课”可以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和优化,具有更加实用的优点。
(1)“轻慕课”更具实用性。主流慕课平台上的许多课程都是基于高等教育设置的,需要一定的知识背景,并不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易使其中途放弃,造成慕课 “完成率低”的问题 [5]。而“轻慕课”的课程由学校定制,学校对学生的了解有助于打造更适合中小学生的课程,更具针对性。另外,国内现有的基础教育慕课教材存在不同的版本,学生在学习时需要自行检索适合的课程,费时又费力。而“轻慕课”课程由学校自主提供,学生能够直接学习相应的课程,获取知识更加便捷。
(2)“轻慕课”更利于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对相关知识的需求并不是固定的,“轻慕课”为学生获取这些知识提供了便利。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准备的关联知识、拓展知识等都可以放到慕课平台上,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授课过程中学生的情况,灵活地在慕课平台上添加学生需要的内容,填补课堂知识的空缺,作为复习巩固或是课堂知识的扩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利用慕课平台建立资源库,共享校际联盟中的优质资源。“轻慕课”可以作为资源共享中心,为学校之间分享优质资源提供便利。借助慕课平台,无论是为学生服务的课程视频还是为教师服务的课件教案,都能十分便捷地被分享与获取,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利。
(1)“轻慕课”的这种课程共享模式便于学生和教师获取相关的课程资源。不同的教师基于自己对于教材的理解,有不同的授课方式。通过“轻慕课”平台,学生可以体验适合自己的优秀教育资源,领略不同教师的讲课风格,感受不同学校的教学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学习知识。同时,公开课常出现教师和学生事先排练好的“演课”这一备受诟病的现象,并不能真实反映课堂和教学情况 [6]。所以,对于教师而言,用观看慕课课程替代传统的听课,便于教师直观地了解真实的课堂情况。这也是一种新型的学习与交流的便捷方法。
(2)“轻慕课”在辅助教师工作方面助力。在“轻慕课”的教师专区内,教师可以将教案、课件和教学资源等上传到服务器上,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师可以就教学资源的选择、课件的制作和使用等进行经验交流,有利于教师的共同进步。同时,校际联盟中教师之间的交流能够带动学校之间的教学经验交流,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
3利用平台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轻慕课”由学校主导的特点为学校校本课程落实于慕课平台提供了可能。校本课程的线上化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丰富学生的选择,有助于将校本课程尊重和满足学生差异性和多样化需求的特点落到实处 [7]。
(1)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慕课平台能够提供一定的便利。在开发前期,可以利用平台的调查与反馈功能对本校学生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的需求,进而结合当地文化和学校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课程。同时,选课学生的数量、学生的评价等都可以客观地反映出这门校本课程成功与否。基于平台的不记名课程评价系统,学生能够提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评价和反馈,这也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后续课程进行调整。
(2)在校本课程实施方面,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校际联盟中每个学校提供的校本课程各具特色,丰富了课程的多样性,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多样化发展。另外,在校本课程中,学生也可以在专门的区域上传自己关于课程的想法、作品等,以进行学习成果的展示,系统可以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记录、发言、作业和成果展示等,展现学生的学习历程与结果,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推动学生评价的多样化。
(二)丰富多终端支持体验,整合相关的便捷功能
1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多样化的终端提供支持,便于学生使用。“轻慕课”从学生的使用体验出发,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提供支持,旨在优化使用体验,让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取知识,让学习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也为移动学习提供了便利。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为移动学习提供了基础条件,为学习带来了更多的自由。“轻慕课”可以为不同系统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开发相应的应用程序,使用户能够更方便地使用传统电脑端所具备的各项功能。
“轻慕课”的App应为***和离线两种情况提供相应的功能。在有网络连接时,学生能够轻松地使用慕课平台的各项功能,还可以有选择地将想要学习的课程离线加载到手机上;课程视频存储在终端中,在没有网络连接时也能够正常观看。同时,离线状态下的平台也应具备云笔记功能,让学生记录下课程学习中的思考和收获,在恢复网络连接时自动同步到服务器,便于日后回顾和查看。
2利用相关软件的便捷功能,完善慕课生态系统。“轻慕课”可以将相关软件的一些功能进行接入和整合,将学生的线上学习进行一体集成化,以完善慕课生态系统,优化学生学习体验。
微信和QQ等软件在学生和教师当中使用十分普遍,也都搭建了相应的应用平台,“轻慕课”可以采用绑定QQ、微信等账号的方式进行导入个人资料、联系人等操作。QQ为家校、师生QQ群提供的***题库和作业评测功能,也可以和慕课平台进行整合,实现功能的最大化。同时,平台的通讯功能可以基于QQ、微信等通信软件,利用其安全而便捷的特性支撑平台中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
另外,目前应用市场中有许多与学习相关的应用,可以提供新颖的功能,如背单词、记笔记、制定目标待办事项等。一方面,可以整合接入这些软件的相关功能,如云笔记、背单词等,让学生选择使用;另一方面,平台也可以提供软件的***服务,把经过教师和家长审核的优秀应用推荐给学生,避免市面上良莠不齐的应用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将软件分享给同学,一起使用和交流。
3课程信息和动态由学生自主订阅,视频课程点播和直播并存。“轻慕课”的课程内容由教师,借鉴社交媒体的形式,每门课程都会有1个主页,按时间顺序排列本门课程的所有動态、通知和内容等,学生可以按照时间的先后、内容的类型等条件进行排序与检索,也可以直接订阅这门课程,进而在教师新内容时,在电脑网页、手机客户端上第一时间得到信息推送,不错过重要事项。
传统慕课在用户的课程检索方面方法比较单一,多依赖搜索和分类功能,而“轻慕课”平台加入了课程推荐功能。学生在注册并登陆“轻慕课”平台后,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种类,系统会参考学生的兴趣并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其智能推荐适合的课程,为学生寻找和检索课程提供了方便。
同时,“轻慕课”在提供课程点播的基础上,也可以提供直播功能。教师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开启直播,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学生在直播过程中可以通过评论分享心得和疑问,教师也可以实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另外,如果学生在慕课学习过程中产生了普遍的疑问,教师也可以通知学生开启直播,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讲解;错过直播的同学也可以在教师的主页上观看过往的直播视频,让学习更具灵活性。
(三)利用慕课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加强家校合作与交流
1连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打造完整的教育环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学校教育而无家庭教育,或只有家庭教育而无学校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又复杂的任务。” [8]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发展、家庭幸福和社会进步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交流十分重要。
“轻慕课”可以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搭建沟通的桥梁,不止教师和学生,家长也能成为慕课的使用者。家长通过慕课平台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与课程相关的情况,也可以查看系统记录中学生的学习历史、发言、作业和成果展示等,进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轻慕课”平台将家长从教育的请进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可以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形成教育合力,从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9]。平台可以帮助学校与家长进行沟通,落实学校的家长参与策略。通过平台,可以便捷地向家长征求一些决策意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克服学校自身的封闭性,形成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2为家长与教师交流提供便利,进而充分了解学生情况。“轻慕课”能够拉近教师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为传统的家访、家长会赋予新的形式,让教师和家长的沟通更加充分。
家访具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借助家访可以全面、客观地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有的放矢地展开教育 [10]。“轻慕课”能够让家访更灵活且更有效率,为教师和家长带来方便。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平台预约时间,双方同意后,可以通过视频通话等多种方式进行交流,免去了老师为家访而奔波的负担。家长和教师通过平台进行的平时交流与专门的家访共同促进了家长和教师的沟通。
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家长会也是教师与家长相互交流的机会之一。召开家长会不仅可以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各项情况,还可以促使家长与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使学校与家庭“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 [11]。“轻慕课”可以根据家长会的形式,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进行。在进行展示型、讲座型、通知型家长会时,可以采用线上的形式,家长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平台参与;在进行交流式、对话讨论式的家长会时,可以采用传统线下的形式,与家长能够面对面交流与探讨。
3开设网上家长学校,传递科学的教育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良好的学校教育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之上,“家庭教育是一门培养人的科学,教育孩子需要懂得科学,需要研究方法,这就需要学校的指导和帮助” [12] 。因此,对家长进行教育有一定的必要性,“不对孩子的父母进行教育,就谈不上对孩子的教育”。利用“轻慕课”平台,学校可以开设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家长进行指导。
传统的家长学校活动时间大多安排在晚上或双休日,很少安排在工作时间,但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无论把家长学校的课程安排在工作时间还是休息时间,都无法完全达到工作和休息之间的平衡,也难以保证所有家长准时、足时参加,不能覆盖到所有家长 [13]。而采用慕课的方式开设家长学校,能发挥慕课学习时间和地点灵活的优点。教师通过平台与家长交流后,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开发针对家长的课程,传授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而家长也可以灵活地选择时间开始课程的学习,并就课程与教师进行交流,为教师和家长都提供了方便,有利于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与能力。
(四)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配合探索新型教育形式
1慕课视频从平时教学内容中选优,方便学生课后查缺补漏。传统慕课在课程的呈现方式、作业设置、新技术的运用等方面,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14],而基础教育的教师在平时就已经担负了相关课程的工作,很难再有空余时间为慕课拍摄专门的视频,“轻慕课”可以采用在平时课堂录制、后期选优与剪辑的方法,将平时的课程资源再利用。
课程视频的拍摄在不影响正常课堂教学的情况下进行,力求自然而真实地体现教师的教学过程。许多教师都肩负着不同班级的授课工作,因此课程视频也就有了不同的版本,后期在其基础上进行剪辑和选优,组成慕课视频。这样一来,节省了教师准备专门花在慕课上的时间,让教师能够更加专注于教学,也能与学生在实际课堂上的体验相呼应,让学生在复习有疑问的知识点时有新的体验和发现。另外,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不同班级之间的课堂不是互通的,学生无法体验其他班级教师的授课方式,慕课能让学生参与到其他课堂中,让学生拥有更自由的学习空间。
2慕课平台与课后作业布置相结合,任务式学习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轻慕课”作为传统教育的补充,可以将作业和练习移植到网上,采用任务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拥有更新颖的学习体验。
与传统作业相比,网络作业有其优势:没有书面作业死板,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互动性;网上作业形式更加新颖,能提高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到学習的乐趣 [15]。“轻慕课”为网上作业赋予了许多实用的特点: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根据情况在题目的相关知识点处预置一定提示,学生在思考后仍无法解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有限的提示点数获取,进而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能够适当地得到点拨,不丧失***思考的能力。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批改客观题目,并给出答案详解。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可以为学生录制和发送小视频,分析和讲解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在将错题自动加入错题本的同时,系统也可以提供相近考察点的习题,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学生收到答复后,如果依然存在困惑,可以使用平台的通讯功能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
慕课平台的作业系统可以采用任务式学习的形式,将作业细化为不同的任务并显示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可以通过系统了解自己完成作业的时间、正确率等情况,并与其他同学进行比较,产生良性竞争,让学生更有学习动力。
3与传统课堂互动,为探索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提供助力。翻转课堂作为近年来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有学者认为,翻转课堂更符合认知规律,能够体现“混合式学习”的优势,有助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等 [16]。而“轻慕课”可以为翻转课堂提供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帮助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1)教师要针对翻转课堂设计教学活动。有些内容适合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可以将其作为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而有些内容不适应翻转课堂的形式,仍应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将教学设计上传到平台上,让学生能够了解学习过程,从而循序渐进地或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环节。
(2)教师在录制课程视频时,可以在视频中插入相关链接,由平台智能提供知识点的背景和拓展等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架构,内化新知识。同时,“轻慕课”也可以让慕课更具互动性。与传统慕课完成课程学习后才能练习习题不同,“轻慕课”可以通过视频内嵌的提问功能,让学生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即时做出选择,让课堂互动更灵活,学生学习体验更丰富。
三、結论
与传统慕课相比,“轻慕课”具有以下特点:
(一)“轻慕课”由学校或校际联盟提供,规模相对较小
与传统的大规模慕课平台相比,“轻慕课”能够发挥其规模较小的特点,使基础教育慕课更适合学生,一方面能够降低学校和教师的大规模投入,另一方面具有更高的实用性。
(二)“轻慕课”的制作和使用更加便捷
制作传统慕课会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轻慕课”采用从平时教学内容中选优的方法,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对学生而言,“轻慕课”采用互联网生态中流行的“订阅”模式,结合直播、录播等形式,学习慕课更加自由、方便。
(三)“轻慕课”整合了家校互动平台
传统慕课大多关注课程视频和学习材料,而“轻慕课”针对基础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家校互动平台这一功能,打通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让学生得到了全方位的成长。
(四)轻慕课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目前已有的基础教育慕课平台大多流于课堂之外,与传统课堂结合程度较低,而“轻慕课”因其由学校提供的特点,能够使慕课的设计和实施真正有的放矢,全方位地配合传统课堂教学,使两者互取其长,共同发展。
总之,慕课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形式,仍然处于发展之中,并未完全成熟,但其蕴含的教育理念与独特的教育模式值得研究和学习。在发展慕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发展真正适合本土的慕课。“轻慕课”作为慕课应用于基础教育的一种尝试,去除了传统高等教育慕课中不适合基础教育的冗余功能,在保留适合基础教育的功能的基础上,提供资源共享、校内公共服务、家校联系等功能,作为传统教学的补充和辅助,旨在搭建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为学生、教师和家长服务的,贯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平台,以期利用和借助慕课中优秀的因素,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5
关键词:背景城乡统筹基础教育改革
2009年1月26日,***正式出台了《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为重庆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发展动力和***策支撑。在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又如何为城乡统筹发展提供支持,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着这些问题,近段时间,我们对石柱县的基础教育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调研。
一、“城乡统筹”内含“统筹城乡教育”之义
(一)什么是城乡统筹
“城市”和“农村”是世界上两种相对***存在的主体。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高度,综合研究城乡关系、统筹解决城乡问题,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良性互动,就是城乡统筹发展。其基本特征是城乡共生共荣、均衡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两者融合,城乡关系一体化。城乡统筹的内容广泛、思想深刻、意义重大。中央强调城乡统筹就是鉴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分割,形成了严重的二元结构,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局限于“三农”内部无法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实行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二)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
***3号文件明确要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机制,支持重庆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其实,早在2008年7月24日,***就与重庆市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庆市人民***府建设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部市双方共建试验区的职责和任务。2008年9月8日,重庆市人民***府印发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提出了改革实验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市委书记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教育是一个突破口,是一种推动力量。只有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才能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以城乡教育的统筹带动城乡经济的统筹,以西部的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转引自渝教办〔2008〕85号文件),可见,统筹城乡教育是城乡教育统筹的重要内容。陶行知先生早年就对乡村教育寄予厚望,称之为“今日改造乡村生活之唯一可能的中心”,在他看来,“改造社会如不从办学入手,便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不能改造人的内心,便不能彻底地改造社会”。从这个意义上看,统筹城乡教育应该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重中之重。
(三)教育在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作用
城乡一体化格局的构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其真正的意义不是农业人口向城市的空间搬迁,或将农村建成城市,而是生产要素的集聚、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观念的更新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整体提高,尤其是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城乡统筹是一系统工程,作为这一系统子系统的教育,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奠基、引领、推动、保障的作用:1.奠基作用。为城乡统筹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人才基础。2.引领作用。教育是培养公民和谐理念的手段,是传播和谐文化的渠道。3.推动作用。教育服务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4.保障作用。接受公平教育已成为一项重要的人权。
总之,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人的知识获得、技能形成、品德养成,人的观念更新、素质提高以及由此带来劳动效率提高、产业结构调整等等都离不开教育。二、教育服务城乡统筹面临新的挑战
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我们要认真总结教育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不断梳理和研究遇到的新课题,积极迎接时代的挑战,使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发展。
(一)发展的现状
石柱教育近年有长足发展,学校教育网络完备,教育教学条件大为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等重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较大发展,农村教师待遇不断改善,支持弱势群体教育的措施、***策不断完善,服务城乡统筹的教育体系已基本建立。从总体上讲,全县学校教育网络基本能保障学生接受教育需求。但与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还有差距,与城乡统筹需要大批高素质人才和合格劳动力的培养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面临的挑战
1.统筹城乡教育发展任务艰巨
石柱县教育的城乡统筹状况不容乐观,城乡教育资源分布现状有碍教育公平,城乡教育资源失衡,农村教育发展薄弱。(1)学校布点仍需调整。(2)硬件条件相差较大。(3)师资配备城乡不均。(4)学前教育量小质弱。
2.服务农村社会发展亟待努力。(1)教育观念必须更新。(2)教育体系需要调整。(3)课程设置应该相关。(4)职业培训有待加强。
三、教育服务城乡统筹的对策思考
当石柱县的教育规模发展任务已基本完成后,必须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成为石柱县教育发展永恒的主题和战略的重点。
(一)统筹城乡,构建一体化教育体系
构建城乡一体的教育体系,要从城乡二元结构中走出来,在去二元结构思维的框架下形成新的思路,也就是要在整个大教育促进城乡统筹、城乡统筹促进教育发展的关系定位基础上,谋划城乡统筹、谋划教育发展。在这一框架下重新思考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加快教育发展,将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推动城乡统筹。为此必须强化宏观决策,抓好统筹规划,建立一个能够打破按照城乡、行***级别、所有制、就业状态传统模式的教育体制;抓好统筹预算,建立一个能有效保障教育投资需求的公共财***投入体制;抓好统筹资产,建立一个能使教育资产集约配置、资源共享的管理体制;抓好统筹师资,建立一个使城乡之间合理流动、资源共享的教师管理体制。
(二)搭建平台,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6
1 对“理论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龙安邦[1]从“基础原指建筑物的根脚,引申为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这一逻辑起点出发,将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定义为“课程改革在理论上的根本依据和理论起点,并强调科学性、系统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其他学者对于理论基础本身的研究是从其与指导思想的区别角度进行的。王华生[2]提出“澄清教育学、教育基本理论、教育哲学和哲学几个概念后才能进行对话,并认为大家将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混为一谈。”随后一些学者从概念上对两者进行区别,和学新[3]认为“指导思想就是对某一事物或事件的发展或运行起指示教导、指点引导的思想,更多是从宏观层面来使用的;理论基础是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发展或运行所依赖、依靠的理论,或者指某一事物或事件存在的理论前提,都是从中观或微观层面来使用的。”体育界刘旻航等[4]也提出相似观点:“指导思想是行动指南,它为新课程改革指明了大的方向;理论基础,从学科层次上看,是比指导思想低一个层次的,是更为直接的基础。”经过学者反复研究,多数人对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两个不同层面的依据基本达成共识。
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不同观点
2.1 体育课程改革“有无理论基础”
靳玉乐、艾兴[5]认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没有谁做出一个明确的回答。”这种观点也同样体现在体育课程研究中,***玮玺[6]认为“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只提到课程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而没有明确提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论基础。”部分人认为由于缺乏理论基础或者理论基础模糊,导致实践中对课程改革许多理念理解偏差。高嵘[7]认为“客观地讲,基础教育新体育课程改革是在我国体育课程理论研究成果还非常缺乏的条件下进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研制无疑是一次大胆的创新。”宋翠翠[8]也表达出同样的担忧,“整体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没有能为课程改革做好研究的准备”,并认为由于理论准备不足导致实践中接二连三出现扁担南瓜进课堂、体育课像演活剧、体育教师不知怎么上体育课等等问题。这些观点在某种程度反映出新一轮基础体育课程改革没有明确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基础准备不足。
与此同时,在教育学界也不乏对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高度肯定的学者。马福迎[9]认为“反观我国这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又广泛吸收了当今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既有理论的前瞻性,又有很强的实践可操作性。”邓志伟[10]认为新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在《基础教育改革纲要》中已经相当明晰,只是近来的一些批评反而使这一问题陷入混乱。”
综上所述,窃认为造成泾渭分明的两种观点的原因有:一是缺少判断有无理论基础的标准,或者说标准不统一;二是作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应具备哪些条件?这些理论作为课程改革的依据体现在哪里?这些问题没有得到论证。
2.2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一种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靳玉乐[5]虽然认为在课改之初没有理论基础,但在“应然”层面强调马克思个人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改革不可动摇的理论基础。并进一步解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虽不是直接的教育理论,但它是新课程依赖的哲学基础。罗槐[11]在其后的《中国教育报》上进一步肯定了其观点,并认为“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充分全面发展的学说,无疑是对目前各种课程哲学的最集中的概括。”无独有偶,该观点在体育课程领域得到部分学者肯定,如陈红新、刘小平[12]认为“用本身争议就颇多的后现代主义和建构主义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显然是不妥的。应该在符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实际水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积极地吸取与借鉴国内外一切有价值的成果,有所选择、有所创新地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持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理论基础观点的学者主要认为它是课程、教育的哲学基础。但是就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内涵及其在体育课程改革中指导作用鲜有研究,同时由于课程、教育最终都要到哲学层面寻求本源,因此不免让人感觉“这不是课程理论所要讲的直接的理论基础”[13]。
第二种观点:国外各种“主义”是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目前占主流的观点是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布鲁姆目标分类理论,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直接理论基础。刘昕[14]“90年代末,建构主义进入我国,并在越来越多的文献中被称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并举例“我国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的。”何元春[15]认为当前的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制定就是以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为逻辑起点的,是和布卢姆的目标分类法一脉相承的。还有学者承认马克思全面发展学说是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同时,不否认各种“主义”是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面对众多的“主义”有些研究者则持谨慎态度,高嵘等[16]认为“我国是一个优质教育资源紧缺,各地***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学校体育硬件薄弱,体育师资良莠不齐的大国,在这种国情下简单的‘拿来主义’难以成功。”
综上所述,不同学者承认各种“主义”是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然而,除刘昕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系统研究外,对其它理论的系统研究寥寥无几,对这些理论基础上的课程观、学生观、教学观、师生观等理论体系研究基本处于空 白,更是缺乏作为理论基础如何在体育课程改革中体现的解释。
第三种观点:体育相关学科基础是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吴永***[17]认为“从新课程改革具体的操作来看,其理论基础还包含了现代课程论(结构课程论、掌握学习理论等)、现代教育论(素质教育思想、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等)以及一些后现代课程思想等。”张学忠认为[18]“我国体育课程研究的理论基础不是上述各种‘主义’,而是前人已研究成熟的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社会体育学、体育哲学、体育原理、运动生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这些理论与方法支撑着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
综合以上观点,研究认为学科基础与理论基础还是有区别的,学科基础上位于理论基础,因为每一个学科又包含若干理论,如体育学科中的运动技能形成理论、超量恢复理论等。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解释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话,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作为课程改革宏观的理论基础,各种“主义”作为直接的微观理论基础,那么上述各种学科基础可以作为介于二者之间的中观理论基础。
2.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一元还是多元”
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一元论观点主要指坚持马克思关于个人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不赞同以理论的多元性来模糊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须旗帜鲜明地提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5]。
多元论出发点是将理论基础看作理论资源,认为一切对课程改革有启发、可借鉴和能帮助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各种理论都可以作为课程改革的理论资源来吸收、借鉴[3]。同时运用马克思主义从来就是一个开放的思想理论体系,它使后人可以用更为宽广的眼界观察世界。因此多元论并不否认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更不背离马克思主义原理。反之,只有多元性才能博采众长,避免偏窄,眼界宽广,高瞻远瞩。
窃认为,不管是一元还是多元主要还是看在哪个层面上,在宏观层面即在哲学层面一定要有核心理论主导,这一核心理论只能是唯一的,被实践所证明的,并具有稳定性。在具体操作层面,即直接理论基础可以也应该是博采众长。但这里依然存在多元是否意味着无限,多元理论之间是互补、融合还是其它关系?本次课程改革在“实然”层面究竟以哪些理论作为基础?这些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2.4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适合国情”
对“建构主义、目标分类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主义”等作为新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持质疑或谨慎态度的理由在于这些理论是泊来品,不适合我国国情。高嵘[16]认为本次课改的主要理论支柱都是西方的泊来品,有特定的适用情境,而西方的课程理念毕竟与我国课改的实施环境有不小的距离。李斌[19]对于借鉴国外的看法是“重心从看与国外的差距转向差异,从为什么借鉴转向如何借鉴。除此之外很难找到其它实用价值的成果。”
仔细分析发现,目前研究充斥着“泊来品”、“拿来主义”、“水土不服”、“本土化”词语,多是从宏观上泛泛讲一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对于这些理论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适用的土壤是什么,是具有特殊理论的局限性还是具有一般理论的普适性?我国学校体育的国情是什么,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完全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相同?这些问题从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基本上没有涉及。如果没有对这些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就直接下结论不免有武断之嫌,仅仅用非常浅显的“大道理”论证难以做到以理服人。
2.5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是否继承传统”
对于本次课程改革理论基础另一诟病是丢弃了体育课程传统理论。宋翠翠[8]认为体育课程改革缺乏对“传统”的分析和研究,存在着对“传统”缺乏研究和尊重的现象。赖天德[20]提出课程改革必须“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对此,季浏[21]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改革和发展体育课程,新体育课程不是对传统体育课程的抛弃,而是对体育体育课程的扬弃。”还有学者对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张庆新等[22]通过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开始的体育课程改革所主张的主要内容和此次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对比发现:第8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基本上是在20年体育课程改革的延长线上进行的,即是同一方向的。
3 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研究的展望
1)从专题研究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在教育学界对“理论基础”问题的研究从课程改革之初从未间断过,但遗憾的是在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却没有对“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专门进行研究的成果,大都散见于其他研究成果之中,且缺乏理论深度。因此,加强该理论问题的专门研究是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基础。
2)从系统论角度整体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就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多数是就“理论基础而研究理论基础”,始终围绕着“哪些理论是理论基础”反复讨论,缺乏从系统论的角度对“理论”本身进行研究,如这些理论背后的原理是什么,这些理论体现在体育课程改革中的知识观、教育观、课程观、师生观是什么等。只有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系统寻求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否则就问题谈问题最终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以达成共识。
3)从历史发展角度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从百年前学校设立体育课程以来,多次颁布相应的“标准”和“大纲”。期间,尽管较少对其理论基础进行研究,但并不代表没有理论基础做支撑。为此,我们应该用历时的、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去探讨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揭示其发展规律。
4)从顶层设计角度把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进入21世纪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靠行***手段推进、自上而下进行,其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必定体现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及相应的***策法规、顶层设计文本中。就体育课程 改革的理论基础而言,除以上法规、文本之外,本应该存在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及体育学科专家的著作中。因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专家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准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体育学科专家的大多数研究成果没有对此理论问题进行探讨,这一遗憾直到2012年3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的出版才得以弥补。在该著作的第3章“问题、挑战与回应”中,专门设立了“关于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一节,对体育课程改革中涉及的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简单补充论述,认为“教育目标分类学、掌握学习理论、运动技能形成理论”[23]是本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这一论述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通过著书立说的形式进一步向全国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明确阐述了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总之,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深层次问题不断出现并逐步得到解决,同样,体育课程改革理论基础问题将随着众多学者的关注而逐步清晰。
参考文献:
[1] 龙安邦,范蔚. 试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兼论我国十年新课改的理论基础及其论争[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14(4):21-26.
[2] 王华生. 澄清几个概念,才能进行对话[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3] 和学新. 科学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的两个方***问题[J]. 教学与课程研究,2006(9):87-88.
[4] 刘旻航,孙庆祝,付玉坤. 对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反思[J]. 体育科学,2006,26(10):75-80.
[5] 靳玉乐,艾兴. 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什么[N].中国教育报,2005-05-28(03).
[6] ***玮玺,张学忠.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理想与现实的对立[J]. 体育学刊,2010,17(10):71-74.
[7] 高嵘,张建华. 对我国中小学新体育课程改革几个基本问题的质疑[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4(2):119-122.
[8] 宋翠翠. 第八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前期)的问题与经验——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系列论文之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5):80-86.
[9] 马福迎. 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0] 邓志伟. 论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是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兼谈新课程的理论基础[J]. 全球教育展望,2006,6:18-22.
[11] 罗槐. 坚持马克思主义保证课改方向[N]. 中国教育报,2005-09-17(03).
[12] 陈红新,刘小平.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刍议[J]. 体育文化导刊,2008(3):109-111.
[13] 高天明. 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 中国教育报,2005-08-13(03).
[14] 刘昕. 建构主义对我国体育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与不适性[J]. 中国学校体育,2008(9):29-31.
[15] 何元春,葛宁,杨洪辉. 教育建模——《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之理性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63-665.
[16] 高嵘,张建华,毛振明. 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83.
[17] 吴永***. 正确认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价值取向[J]. 教育科学研究,2010(8):5-8.
[18] 张学忠.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中若干理论问题的反思[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4):105-108.
[19] 李斌. 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价值内涵与特征[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5):86-90.
[20] 赖天德. 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在继承与创新中发展[J]. 体育教学,2006(1):9-11.
[21] 季浏. 体育课程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与发展[J].体育教学,2006(4):12-14.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7
【关 键 词】课程改革;病理;探析
中***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104-02
对于教育,更多的人将希望寄托在教育改革上,渴望通过教育改革来获得新生。所以,每一个国家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教育改革,而且现今的教育改革越来越多的体现在课程改革上。本文从理论基础、变革力量、实践逻辑三个方面梳理了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分析了值得深思的影响课程改革前行的诟病。
一、课改理论基础的纷争
1. 理论基础的众说纷纭。课程改革都要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之上,各个国家均是如此。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自从第八次课程改革伊始,对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各家就纵说纷纭,有学者认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从课程哲学的层面寻找而不应该泛泛地套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1]有学者指出,此次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是多元的,“‘除了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还有常提常新的杜威的实用主义’外,还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等”;[2]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不是先于课程改革的实践而存在的,而是要在课程改革的实施中创生的;[3]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应该来源和根植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在对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基础上来实现对外来理论的有机创造和整合”;[4]还有学者认为,此次关于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争论,其根本原因“并不是具体的课程理论本身的问题,它实质上是一个深层次的教育思想观念问题”,“说到底,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模糊和实践中的困惑、迷茫,实际上反映着两种教育思想观念——培养塑造人与引导生成人——的激烈碰撞。[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百年树人”的问题,不可能是改革发起者一时心血来潮的即兴之作,其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计划的产物。但是,在本次课程改革的***或***府文件中都看不到关于课程改革理论基础的明确论述。而且,在《中国教育报》开辟专栏讨论此问题近半年的时间里,也没有任何与此问题有关的***阐释与澄清。
2. 先进理论的水土不服。无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到底是什么,不容否认的是新课程改革中仍然处处闪烁着后现代、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等西方比较新潮的教育理念。而这种我们极力追逐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否真的适合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否应该应用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还是值得商榷的。众所周知,不同的文化哺育不同的民族,在这一过程中会自然形成一种极为稳定的、***的民族文化传统。它“一般由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语言符号等部分构成,尤其以前三者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最大。”[6]它对人们的价值体系和思维方式的无形影响,形成了各民族间明显的民族倾向性和民族差异性。在教育领域的课程改革中,民族文化传统对课程的强大影响力和惯性是巨大的。世界各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是相通的,同时也必然是相异的。“意大利的幼教就是因为蒙台梭利以来的近百年时间里坚持自己的民族和文化特色,才有了今天让美国人折服的成就;而德国的职业教育也正是在继承挖掘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得以发展,最终得到世人的赞许。”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必须立足本土,尊重传统,通过改革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
不适应的另外一方面表现在地方性。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但差别巨大的国家,社会转型期的多元经济及价值观念的碰撞更加激化了沿海与内陆、城市与乡村、东部与西部的差距。在这样一个现实情况差异巨大的国家推行整齐划一的全国性基础教育改革必然会因为与当地具体情况不相适应而困难重重。虽然此次课程改革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的三级课程管理新体制,并且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改革,但是众多的新课改培训、辅导材料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有学者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公平性问题。
二、课改变革力量的对抗
1. 课程实践中的形式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不乏有形式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表现为贴标签。认为凡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现所谓的探究式学习、对话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新课程。在这种倾向中,仿佛新课程的内涵和理念用几个名词和概念就能够全部涵盖了。形式化倾向另外一种更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两套教材”:平时上课用旧教材,主管部门下来听课的时候就用新教材,并使用所谓的“新教学方法”。对于新课改消极应付,墨守陈规,把新课改置于表面化、形式化的境地。
2. 课程期待中的理想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中的理想化倾向使很多人产生这样一种错觉:新课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完美无缺的,无需置疑的,也是不容置疑的;而且新课改必然会顺利得到实施与推行,并达到预设的目标;甚至信奉新课改就是一剂良方,可以治愈中国教育身上存在的各种顽疾,只要按照新课改的路线前行,中国教育必然会走上一条光明的大道。显然,这种过于理想化的想法承载了人们对新课改过多的希望和奢望。就在还缺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新课程就匆忙地开始并推广了。当然,这些具有理想化倾向的新课改的言行自然也遭到了现实无情的打击。
3. 课程实施中的极端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中的极端主义倾向主要表现为在课程实施中非此即彼。在我国新课程改革方案中,指出了原来课程中的症结和弊端,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理念。忽视对教学内容特性的分析,一概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学生自己动手;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随处可见;对学生的态度一味的赞扬,没有批评,等等。其实质已经背离了新课程精髓,不自觉地走向了摆动钟摆的另一端。《课程改革:要把飘在空中的“气球”拉回地面》[7]一文借美国高中近百年的课程改革经验指出,“要想让课程改革获得一定的时代超越性,获得指向未来的视野,课程改革者就要脚踏实地、心平气和地进行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即‘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必将导致课程改革的失衡。
4. 课程价值中的功利主义倾向。新课程改革中的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为新课改革促成了相关人员“寻租行为”。认为新课程改革就是一项***绩工程、形象工程,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能成为名校,让教师成为名师。以新课改为旗号,进行连篇累牍的经验总结,花样翻新的座谈交流,使新课程改革出现表面的虚假繁荣。另一方面,新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教材和教辅出版市场,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着出版商争相进入,进而导致教材和教辅市场的无序竞争和粗制滥造;同时也滋生了***门的腐败。课程改革的功利化倾向降低了新课程改革的质量,也损害了新课程改革的形象,使新课程改革陷入艰难的境地。
三、课改实践逻辑的混乱
1. 价值取向的钟摆运动。在教育领域,价值观主要集中在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两个方面。这两种价值取向虽在教育实践史上形成了一定的互补作用,但在教育理论的发展上,却导致了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始终在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二者之间徘徊,并陷入这种思维的樊篱难以自拔。[8]基于这两种价值观,也形成了不同的教育实践。在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前,我们国家基本以社会本位为主,在教育中提倡体现人的社会价值。随着对有创造性人才的需求以及社会的发展,教育开始转向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当然,能够出现这种转变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但进步的同时却是我们对以往理念的摒弃,以致于我们现在又要开始要再次回归,强调“舍己救人”等社会美德。
2. 思维方式的非此即彼。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依然偏好使用新的东西,抛弃旧的东西,而不懂得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不可过分强调任何一个方面,而忽视其他内容。在我们学习和吸收国外先进理论的同时,没有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国情,没有给原有的精华留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导致出现了“只见新人笑,不见旧人哭”的局面。这种思维方式上的非此即彼造成了我们的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最终是改革无路可走,陷入瘫痪。
3. 行为方式的极端否定。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由于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引导,在实践中教育者往往没能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师中心”生硬地换成“学生中心”,无论何种学科,都一味地追求小组教学,课堂气氛虽然很活跃,却失去了原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高天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应从哲学层面探讨[N].中国教育报,2005-8-13(3).
[2]马福迎.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究竟是什么:对《靳文》有些观点,不敢苟同[N].中国教育报,2005-8-13(3).
[3]郑绍红.要在过程中实现课程理论创生[N].中国教育报,2005-11-28(6).
[4]王平.传统是推不翻的,也不可能被替换[N].中国教育报,2005-11-28(6).
[5]崔国富.课程改革中,两种教育观应有正确的选择[N].中国教育报,2005-10-22(3).
[6]彭虹斌,程红.课程实施的特点及必要条件分析[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6):10-15.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8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推动着经济社会的变革,转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给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计算思维概念的升温,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呼声渐起。2012年8月,***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正式启动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的申报,“以计算思维为导向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研究”等22个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获得批准(教高司函[2012]188号文件),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式开始。与此同时,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简称“研究会”)也组织了一批本科与高职院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助推我国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年多来,***“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和研究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引领并深化了我国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究,阶段性成果凸显。无论是对计算思维概念的理解与认识,还是将其融入教学中的实践探索;无论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本质的认识,还是对其规律的总结;无论是对新一轮改革目标及特征的认识,还是对其改革思路的明晰与实施;无论是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设计,还是对其中具体课程与教材的开发,都引发了广泛且深入的思考、交流、研讨和实践。
《计算机教育》杂志密切关注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学改革,于2013年第20期刊出“特别视点”《关于新一轮大学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及其《解读》后,特策划本期专题。专题收录的5篇文章是中国铁道出版社支持资助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和研究会“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的成果,内容突出了“面向应用、需求导向、能力核心、分类指导”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规律和原则。有计算机基础教育著名专家、***“大学计算机课程改革项目”负责人,基于多年教学实践与研究对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看法与反思;有资深教授基于实证研究提出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类教学的改革方案;有年轻博士、教授将计算思维有机融入本科或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探索。我们期望从事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的广大一线教师能分享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繁荣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推动新一轮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9
【关键词】 课程改革 方*** 矛盾差异 能动性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十多载,虽说已有十几年,但是我们依旧称它为“新课改”,原因是2001年开始的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没有进行再一次“新课程改革”,《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理论本身,也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课程改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社会变革,改革过程中充满着各种矛盾,由此,课改必然经历坎坷而漫长的发展路程。通过研究发现,在课程改革各个发展阶段,课程改革不同研究方向及领域中所采用的各种研究技术、方法和手段,即方***,共存于当今的教育界研究之中。即使在同一个研究领域中,由不同方***所指导的各种研究方法、手段也常常同时并存。阅读研究还发现:课程改革研究中,学者本身认识《新课改》及采用各种方***研究“课改”中,呈现出各种视角,并取得多方面的,不同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成果。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这是一种好现象,在对课程改革的研究方***问题上,就像对待任何科学一样,不应该也不可能用单一的研究模式去认为地强制性地统一所有的研究工作,课改的研究尤其需要如此,它有着许多不同的水平、层次、方面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的研究决不能简单地以某一种方***去解答与诠释。正如杨小微所认为的:任务、对象和方法(体系)三者的关系问题,构成了方***研究的基本问题。任何一种学术变革必然用到特定的方法或策略,而使用这些方法和策略既受特定的变革任务的支配,又受变革者的方***思想的支配。[1]
叶澜教授看来,方***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个复合的概念[2]:
第一,方***以人类认识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对象与方法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着重揭示已有方法体系的理论基础、核心构成与研究对象性质的矛盾,以构建解决这一矛盾的新理论基础与核心为直接任务,发挥推动相应方法体系整体发展、继而推动人类认识水平质的飞跃和社会实践发展的方***功能。
第二,方***具有相对***研究对象的方***知识体系,以多层次、多类型的立体、多面、有机联系的形式存在。
第三,方***研究具有鲜明的反思性与批判性,是人类群体自我意识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表现,从研究性质看,属元研究。
第四,人们对方***及其意义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历史过程;方***概念的内涵是随历史及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范围的发展而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研究观点、看法及方***体系,也是关于课程改革研究发展至今的必然结果。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不断向前迈进,最终取得胜利的内在动力。
一、新课改,在矛盾中发展
阅读发现新课改研究中,基于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特殊性及其主、次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研究文章占50%以上,也就是说矛盾普遍存在于课改之中,并且,具有不同价值观、代表各个阶级立场和利益团体的学者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针对《新课改》及“新课改”本身,得出的矛盾的不同,也得出不同的课程改革“矛盾发展方***”。“课程改革矛盾发展方***”告诉我们,矛盾存在于新课改之中,并贯穿于课改发展过程的始终,新课改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3]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承认新课改中矛盾的存在,分析矛盾,要勇于揭露矛盾,并以发展变化的眼光看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的方法,形成自身的,符合基础教育发展,推动基础教育进程的“矛盾发展方***体系”。
二、新课改,在坎坷中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现在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只是阶段性的,还有诸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破解。”[4]各个阶段我们都面临新的问题与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在总结课改取得成果同时,及时发现问题,把握矛盾主、次及矛盾主、次要的转化。而这正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化。“基础教育改革的思维方式。如何看待基础教育改革,又如何实施基础教育改革,背后展现的乃是改革主体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转变不仅决定人们‘怎么看’,还会影响人们‘怎么办’。思维方式的转型是基础教育改革深化的指标,思维方式的问题是方***的核心问题。[5]如创新与继承是对立的统一,任何改革都必须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才能健康地顺利发展。”这正是一个思维转化的辨证过程。
三、新课改,在批判与否定中发展
课程改革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是基础教育改革研究必不可少的。中国基础教育需要这样的“场面”。“情绪表迭遮盖理性思考,以现实的教育弊端责难传统教育,全盘否定代替合理批判,研究过程充斥着话语霸权,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传统教育研究的主要问题。”[7]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指出: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密切关注课改中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从《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中解脱出来。注重“课改”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课改”新问题,敢于寻找“课改”新思路,确立“课改”新观念,开拓“课改”新境界。我想这是我们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新课改,在各方协同努力中发展
“课程改革不但要依靠合理的集中与分散的***策推进,而且要以形成集中与分散协调统一的课程管理状态为目标。我国的区域和城乡之间的差异很大,正确处理集中与分散的关系,对顺利推进实践性与学术性都很强的课程改革尤为重要。”[8]此外,我们各方教育工作者,不仅是管理人员、教学人员还是理论研究工作者之间。在各司其职的同时,加强交流,做好理论实践的同步上升发展,以及组织与实施的协调促进。“国家层面的改革仍是主体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特征决定了‘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的主角位置。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基础教育改革都是以国家为基本单位的。区域层面的改革成为 重点。 ‘学校’层面的改革日益凸显除‘国家’和‘区域’层面的改革之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心日益下移至‘学校’。不同单位问的改革协同综合。”[9]
五、新课改,在传统模式下系统性优化发展
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在内外机制的协同努力下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各个历史阶段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整套的机制。“课改中需要健全和完善的机制,包括动力机制(激励机制)、运行机制、制约机制、保障机制等。我想这些机制的构建与完善,既不是另起炉灶,也不是蹴而就,它应该是对我们民族的优秀教育传统继承基础上的创生与发展,应该是一个符合规律合乎逻辑的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应该是根植于学校常态化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的自觉能动的教育文化。”[9]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六、立足基础教育实际,发挥各层次主体能动性
大量研究成果表明,我们研究大方向是正确的,课程改革需要我们这样做。首先,《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为理论指导性文件,也作为教育学界必须研究的对象,我们应该立足其本身的基础上,真正投入到课程改革的实践当中,而不是就《课改》而课改。其次,我们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现今基础教育实际出发,要发挥广大学者及教师主观能动性。它要求我们不断***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课改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课改》。这是课改的前提和依据。进而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改革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教育资源匮乏在西部比较普遍,但是部分学者认为存在的资源未被开发利用才是课程改革推进的绊脚石。如崔瑞雪在谈到体育课程改革所说,体育课程改革需要,体育课程资源的支持,体育课程资源已成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和体育课程实施的基础和保障。目前,对体育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程度还很不够,大量体育课程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造成许多有价值的体育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是制约体育课程改革深入的重要因素。[6]。这就提醒我们,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这就要求我们发挥能动性,能够能动地认识课改中存在矛盾现象。从而采用不同的方***体系指导,解决课改中各种问题。
七、新课改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课改的出发点与回归
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这是决定了我们课改道路的选择等是否具有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的关键。
我们在课改过程中,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是实现课程改革以及中国教育事业向前发展的内在要求。
结语:
任何一项重大的改革,都要经历一个由有序(旧事物的秩序)一无序(旧事物的秩序被破坏后,会出现一个无序状态)一有序(建立一种新事物的秩序)的过程 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处在一个从无序向有序的过渡阶段。[10]《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作为事物本身,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我们广大教师以及教育改革研究学者的能动性;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课程改革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课程改革意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提升理论指导。“处在大时代中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者,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需要基于‘方***’的眼光,审视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站在‘中国立场’,创造‘基础教育改革’的中国经验;以‘耐心和从容的心态’,面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得失。”[11]
【参考文献】
[1] 杨小微.全球化进程中的学校变革――一种方***视角[M]上海:华东师范入学出版社,2004:9~l3
[2] 叶澜.教育研究方***初探[M].j-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10~ I8.
[3] 孙开洲. 新课改中两个矛盾关系的思考[j]山东省烟台教育学院
[4] 刘裕,胡应法.新课改中出现的矛盾及其分析[j],江西教育
[5] 李云星,李***涛.存在与意识原理方***(新世纪十年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方***的演进)[j]杭州师大学报 2011年2-6期
[6] 崔瑞雪 体育课程资源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关系研究[j],体育部教育探索,2010年 2期
[7] 郑和,新课改背景下的传统教育研究:一种方***的思考[j],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当代教育科学2007年第21期
[8] 孙开洲,新课改中两个矛盾关系的思考[j],山东烟台教育学院
[9] 丁强,南京市金陵中学,《江苏教育》2006年第11期
[10] 黎世法,异步教学研究[j],2003年,第3期 湖北大学研究中心
[11] 李***涛,如何“在中国”进行基础教育改革[j]7卷,第9期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篇10
关键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回顾;反思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n China is essentially a kind of reform of the values. The writer reviews the reform fr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examples, 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idea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urriculum system, the regeneration of curriculum culture ,and also reflects the reform from rational bases, teacher education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the new curriculum itself.This will be beneficial for better development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Key words:basic education ;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view; reflect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即将进入一个全面推广的阶段。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一个全面的回顾与反思。本文从课程典范的重构、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体制的发展、课程文化的再生等几个方面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进行了回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践面临的问题与走向,以***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所启示。
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
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指出,如果从课程变革的复杂性来看,课程改革通常有五种类型。一是“替代”,即一种要素可能被另一种现成的要素所替代。比如,用新的教科书代替旧的教科书。二是“交替”,即当变革被引进到现行的材料中,并有希望成为选修科目而容易被采纳时,交替就产生了。这种方式常常表现为在现行课程内容和结构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一些新的内容,对其进行充实、改进等。三是“紊乱”,这种变革是破坏性的,对课程改革往往起反作用。四是“重建性变革”,这种变革导致对体系本身的修改,即课程改革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结构的改造,而是要更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的教学观,因为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是分不开的。五是“价值观变革”,它强调课程改革归根到底是一种价值变革,是与课程有关的人的价值思想观念的变革。[1]
笔者认为,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变革。我们不仅对课程在结构、内容等方方面面进行了改革,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课程内容的整合(如艺术、科学课的设置)等等,而且最为关键的是对人们所持有的一些价值观念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如对学校,不再认为学校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把学校视为是课程改革的中心、科学探究的中心、课程发展的中心;对课程,认为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超文本的课程形式;对教材,认为教材是范例,是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是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等等。因此,我们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价值变革。也正是这场变革,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创新与发展。
二、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创新与发展
在价值变革的引领下,我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典范、课程理念、课程体制、课程文化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与发展。
(一)课程典范的重构
进入21世纪以来,面对一个高节奏、高科技、高竞争的社会,教育只有着眼未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这一新形势。对此,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特别强调,课程既要实现儿童的“认知”与“情意”的整合,还要实现儿童的认知发展和情意发展与文化发展的整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必须超越现行的“学科”课程典范,实现课程典范的重构。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2]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这一重要的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尤其是课程目标对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更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这意味着教育改革将走向每一个教师自己的生活舞台,走向学生的学习空间,强调所有成员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以便使学校更具活力,更有效率。学校应该成为联系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前沿阵地,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加强与社区、科研机构等的联系,通过合作交流、反思和探索,形成合作团队,拓展对学校教育与学校课程的认知,充分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实现学校的特色化发展之路。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的内容和意义在本质上并不是对所有人都相同,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每一个教师、学生在对课程文本的理解和解释中,总要融入个人独特的生活经验,形成不同的意义生长域,从而对课程作出某些生产性或创造性的改变。课程成为一种动态的、生成的“生态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教师、课程之间是互动的、交流对话的,他们通过反思人类的生存状态、个体生活方式来理解课程、创造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引起学生认知分析,理解文化,反思、批判和建构意义的中介,是案例或范例,强调教材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是进行交往的桥梁。另外,我们认为,教师其实就是一种最好的教材,他的学识、人品深深地影响着学生,教育着学生。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同时,学生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他们必须具备批判意识,敢于直面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并设法加以解决,形成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之,教学不再重教知识,而是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它是师生富有个性化的生命活动。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次,教师要由学生的“控制者”变为学生的“促进者”“合作者”“引导者”。此外,教师还应是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批判者”和“反思者”。教师应利用个人的课程意识和教育理性为依据对其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批判和反思。
6.创新的学生观。新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有着完整生命表现形态的发展中的人,具有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在学习方面的思考,尊重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把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课程体制的发展
与上述理念层面的创新相伴随的往往是体制层面的发展,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改革必然是二者的同步变革。
在课程管理方面,需要继续研究课程体制的统一性、灵活性以及有效性等问题,科学地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以有效提高课程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适应性。
在课程开发方面,新课程改革明确了课程开发的三个层次:国家、地方和学校。国家总体规划基础教育课程,制订国家课程标准,为教科书的“一纲多本”建立前所未有的课程开发平台,让教科书走向市场,鼓励社会各界学有专长的人士参加到教科书建设中来。地方则依据国家课程***策和本地实际情况,规划地方课程。此外,在学校课程的开发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和资源条件,调动校长、教师、学生、家长、课程专家和社区人员共同参与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工作。
在课程体系方面,新课程改革的课程体系表现为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通过设置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在对当代社会科学高速发展及对自然、人类产生的认识飞跃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进行更新,减少课程门类,强调学科综合,构建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综合课程,如在普通高中阶段设置的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在教材发展机制方面,新课程教材改革,必须坚持实行“一纲多本”,坚持中小学教材多样化,必须以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为前提。实行国家统一的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策,是教科书的“一纲多本”的制度保障。然而,教材的多样化决不是排斥由国家规划、国家组织力量编写的示范教材。需要强调的是,多样化并不等于地方化。提倡多样化,不应导致以省编教材来取代部编教材和其他省编教材,排斥部编教材、示范性教材、省外优秀教材进入本地市场;不应导致本地教材独占一方的局面。中小学教材的发展趋势,不能从“大一统”走向“小一统”。另外,教材多样化不能搞成了商品化。
在评价制度方面,新课程改革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配合课程范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观念上发生了很多根本性的变化。评价功能从过分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发展的潜力;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评价方式更多地采取诸如观察、面谈、调查、作品展示、项目活动报告等开放的、多样化的方式等等。这些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人文精神。
(四)课程文化的再生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注重时间上的全程性与空间上的无限性,营建了一种生活、对话、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模式,实现了课程文化的再生。
所谓生活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现实性。新课程就体现了向生活世界回归,加强了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更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把实践和生活当成学生认知发展的活水,为课程增添了时代的源泉和生活的活力。所谓对话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民主性。新课程十分强调对话与协商,尽可能创造各种机会,让课程专家与学科专家、专家与教师、社会人士代表分别参与对话,或让他们共同参与对话,对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等革新因素的确立进行交流和协商。专家、教师、学生、家长等相关人士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知道为什么学,为什么教,充分体现课程的民主性,激发参与课程改革的内在动力。所谓探究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科学性。由于教学的对象是一个个独特的、发展中的鲜活个体,什么课程适合儿童的个性发展,怎样教学才有利于每个儿童的发展等问题就使得学校的教育情景中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这就给教师、学生创造了一定的探究空间,形成了学校良好的探究氛围。所谓合作文化,就是强调课程的开发性。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健全的发展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实现。同时,每位儿童都有差异,他们的发展取决于有差异的课程,没有合作就不能提供有差异的课程。为此,新课程就强调一种共生共建的课程文化,试***建立一种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之间共同合作的机制,有效集结各方力量,从而更好实现一个完整的人的教育。
三、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问题与走向
(一)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几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动下,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许多现象和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认识,为课程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积累了不少经验,但远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全面完整的改革蓝***,无论是研究成果的数量、质量,还是研究人员的结构和素质等,还只是课程论的初创阶段。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寻找课程改革的合理基础。
(二)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问题
教师是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继新课程改革进行以来,我们的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都还是远远不够的。这主要表现三方面。(1)一些教师的观念难以转变,尤其是一些老教师,他们早已习惯于其熟悉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老一套的东西早已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深感“太突然”、“不知所措”,难以适应。(2)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虽经过培训,但他们在教学方法上仍尤为欠缺,不懂得如何将理论转变为可操作的方法,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就是“弄巧成拙”。比如说,新课程改革在转变教学方式方面特别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重点进行倡导。但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究竟是怎样的课堂呢?这就需要每位教师进行长期的实践。然而在很多“新课改公开课”、“研讨课”上,一讲“合作”就是“小组”,什么课都是小组讨论,什么内容都要通过小组讨论来“解决”,而很少考虑这样的话题是否有讨论的价值。从组织形式上来说,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先进的学习范式,这是一个小型的学习型组织,但我们在课堂上常常看到小组学习处于一种“无***府状态”,没有游戏规划,乱成一团,很少有实质性的讨论。结果,“小组讨论”成了课堂上的“放羊”。[3](3)在教师培养方面,目前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能马上上岗,需培训一到两年,并且他们能否承担起实施新课程的任务,这还是一大考验。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面对教师在观念和实际操作方面存在的问题,课程理论工作者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切实走近教学第一线,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不提倡“坐而论道”。
(三)教学评价难以开展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入重点学校的学生人数为主。(2)新课程提出学生的发展除了“知识与技能”,还包括“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除了学科学习目标,还有一般性发展目标;除了学业成绩,还有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探究的精神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等等。其中很多方面都是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教师的具体操作带来了一定难度,并且效果也不太理想。(3)高考制度与新课程同步进行,学校开设的各种课程就不可避免地要在某种程度上受考试目标的影响。例如,新课程改革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培养,而高考在内容和方式上都仍然偏向学生的知识方面,这就使得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得不到很好的体现。
(四)新课程自身的问题
具体表现为:(1)新课程体系显得有些复杂,教师难以把握重点;(2)由于综合课程的出现,教师素质跟不上,出现备课难、工作量大增的情况;(3)有些学校感到综合实践活动课无法上,特别是信息技术课,很多农村学校至今都无一台电脑;(4)有农村学校反映,新教材过于城市化,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的有些内容太深,不够贴近农村生活实际。这对农村学生的学习来说有一定困难。
从以上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看出,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继承和革新并存的过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有待于在继承与创新中进一步完善。在此,我们试***从四个方面来把握其走向。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对中外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事实及材料,进行认真的梳理和系统的研究,并结合建构主义、多元智力、后现代主义等理论,从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范围、过程、模式、策略、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与整合,构建符合我国实际的课程改革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
2.以教师专业发展作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突破点。回顾当前世界教育学术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论述,似可把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归结为三类取向:理智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和生态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其中每种取向都在一定方面促进了教师的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和教育特点的教师专业化发展道路,从而使教师能更好地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更加关注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强调教育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学生的内部力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提升学生的生命意义与价值,从而使教育关注生命本身,关注生命的鲜活性、体验性、主体性、***性和完整性,为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提供一个广阔、自由的空间。
4.校本课程开发将深入发展。受城乡差别的影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将更加强调校本课程的开发。各个学校可以在国家、地方的课程框架之下,依据本地特色、学校文化传统、本校的办学理念,创造一种积极、和谐、进取的学校文化,构建出有特色的校本课程。这生动体现了课程的个性化、多样化、生活化和社会化,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参考文献
[1]〔美〕约翰·D·麦克尼尔.课程导论[M].施良方,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145—146.
[2]阚兆成.新课程:素质教育观念的重要实践[J].当代教育科学,2003,(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基础教育改革论文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