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10篇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1

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的诚信评价方面,对造价咨询企业及造价师的诚信评价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将在参考建筑市场其他主体诚信评价研究以及借鉴相关信用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造价师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一、 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内涵

现代诚信包含道德、经济和法律三层涵义。道德诚信要求“内诚于心,外信于人”;经济诚信主张“说到做到”、“货真价实”;法律诚信强调履约合法、恪守诚信,是道德诚信和经济诚信的强制力保障。

注册造价工程师,是指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资格,并按照《注册造价工程师管理办法》注册,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从事工程造价活动的专业人员。根据主管部门统计资料,造价师的主要业务为编制工程量清单(标底)和结算审核。

结合诚信涵义以及造价师主要业务内容界定,定义造价师诚信为: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和执业印章的造价咨询企业的专业人员,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标底)和结算审核时,正确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遵守法律法规,信守承诺,胜任其工作并获得甲方和乙方信任的能力和状态。

造价师诚信属于个人诚信范畴,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着重于反映其执业水平;

第二,造价师诚信评价具有综合性。主要原因是工程造价业务过程比较繁杂,涉及工程技术、施工方法、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等诸多方面,而且不同造价咨询企业的管理要求不同,不同工程项目甲乙双方的诉求也不同,因而要全面考虑这些特点对造价师诚信状况进行评价。

二、 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 指标体系初建。

(1)指标选择。研究小组收集到下列文献,依据研究目的提取了可资借鉴的评价指标,具体如表1所示。

在上述文献研究和造价工程师业务分析基础上,本文从诚信基础(年龄、受教育程度等15个三级指标)、执业诚信(执业资格等12个三级指标)、诚信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府诚信状况等6个指标)三个方面初步建立了造价师诚信评价指标。

(2)评价指标初步调整。通过网络向30位专家发放第一轮问卷进行小范围的预测试,根据专家的填写反馈及建议,删除了执业诚信部分的工程投资规模、工程性质、工程类型,诚信基础部分的年龄、性别、婚姻状况以及诚信环境部分的产权支配水平等指标,并精炼了个别指标的词语表达,初步构建了造价师诚信指标体系。

2. 问卷调查。以上述工作为基础设计了又一轮调查问卷。此次调查向建设工程交易中心、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招标机构、造价咨询单位等发放280份问卷,回收181份,有效问卷149份。有效问卷填写对象中,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了85.24%,其中高级职称达到46.31%;被调查对象的“当前工作”均与工程造价相关,且聘用单位分布较为均匀,可以充分反映工程建设相关各方对于本研究的意见和建议,可以有效实现问卷调查的目的。

3. 问卷分析。问卷各指标均值处于3.06~4.62区间;23个指标中有22个指标的标准差均小于1,唯“年收入”的标准差略大于1(1.022),说明被调查者对于该指标的评价存在较大的差异;偏度绝对值处于0.004~1.006区间,峰度绝对值处于0.038~0.820区间,可认为问卷的样本数据符合正态分布。

量表的Cronbach α值为0.875,具有很高的内部一致性,问卷具有较高的信度;其次,计算对应指标删除后的量表Cronbach α值,结果均小于或等于原值,故研究设置的指标可以全部保留。

此外,问卷中设置指标由文献分析、理论研究、专家论证三者结合而来,可以保证问卷指标的内容效度;采用因子分析法得到样本的KMO值为0.828,显著性水平均小于0.01,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使用方差最大旋转在6次迭代收敛后得到的各指标在所属因子上的负荷较高都大于0.5(原“诚信基础”拆分为“基本情况”和“诚信记录”两个因子),其他则小于0.5;同时提取的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56.82%,问卷具有较好的聚敛效度和区分效度。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优度卡方检验x2/df为1.516,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为0.057,拟合优度指数GFI为0.93,增长拟合指数IFI为0.95,比较拟合指数CFI为0.95,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4. 最终确立评价指标体系。依据分析结果,确立如表2所示评标专家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三、 实例分析

前文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因此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分析。根据表1所示诚信评价指标体系和指标评分标准,在南京市两家造价咨询企业的帮助下,搜集了两位造价师(简称“甲”和“乙”)的诚信信息,应用上述研究成果进行诚信评价,过程如下:

1. 确定评价因素集(由表2中各指标组成)。

2. 确定评语集。参考《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信用评定办法(试行)》、总监理工程师执业信用评价等级分类、项目经理诚信评价等级分类,对造价师诚信评价给出如下评语集:V={V1,V2,V3,V4,V5}={优秀、良好、较好、一般、差}。

3. 制定指标评分标准和细则。依据《注册造价师管理办法》、《江苏省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信用管理办法》、《北京市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及从业人员动态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办法条例以及各地对于工程造价从业人员不良行为记录认定标准,结合建筑行业内其他交易主体(如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评标专家)的诚信评价指标评分标准,以及其他行业评价标准(如银行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并广泛征求专家学者的意见,设置指标的评分标准和细则(如表2所示)。

4. 计算隶属度。造价师诚信评价指标可分为定性和定量指标两大类。

本研究采用百分比统计法计算定性指标隶属度,以“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为例来说明定性指标隶属度的确定。10位专家对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中,1个分值为“3”(较好),7个分值为“4”(良好),2个分值为“5”(优秀)。因此,计算得到该指标相应的隶属度为:[0,0,0.1,0.7,0.2]。

利用分级隶属度法确定定量指标的隶属度。以甲的“工作年限”指标得分为例:x=89,代入隶属度函数公式,得到r1=0,r2=0,r3=0.1,r4=0.9,r5=0,因此甲的“工作年限”指标隶属度为:[0,0,0.1,0.9,0]。

5. 确定指标权重。因研究指标间不能完全***,本研究采用网络分析法(ANP)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具体结果如表2中相关数值。

6. 模糊运算与综合评价。进行模糊运算得到的甲、乙两位造价师的诚信状况隶属度,转化为分值为95.49分和89.49分,相应的诚信等级为“AA”级和“A”级。

对甲、乙造价师所在单位的领导、同事进行调查访问,被调查人员反映甲造价师虽然对现行制度更新的敏感度不足,计算机应用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工作经验十分丰富、执业能力很强、有原则、道德水平高,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知名度;乙造价师工作年限相对较短,需要在日后的工作中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学历较高、基础好、对现行造价相关的法规制度比较清楚,精通计量计价及办公软件。

对比上述两种评价结果可知,本文建立的评价模型能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出造价师的实际诚信状况。

四、 结语

本研究基于造价咨询企业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核心业务,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的注册造价工程师诚信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建筑行业执业人员的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未来可以根据不同的业务设置不同的执业诚信指标,从而对执业诚信部分进行细化、补充,进一步完善造价师诚信评价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 郑磊.现代诚信内涵刍议.现代管理科学,2012,(9):91-93.

2.郑磊,张亚静,彭胜男.评标专家诚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8):39-41.

3.马云飞.注册建造师信用评价模型研究.天津: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8.

4.郑磊,彭胜男,刘***.总监理工程师诚信评价指标研究.工程管理学报,2011,(8):383-387.

5.郑磊,刘元春,周悦宁.建筑业企业项目经理诚信评价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2,(12):39-41.

6.张淳清,曹加.信用环境的影响因素分析.绿色经济,2008,(11):61-63.

7.王华.我国信用环境优化研究.太原:山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10.

8.北大法意.中国建设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客户信用评定办法(试行).[EB/OL].http:///act/act_display.asp?rid=187988.

9.刘***.总监理工程师执业信用评价研究.南京: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号:09CJY070)。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2

论文关键词:转型期 教师职业倦怠 哲学解答

论文摘要:本文将着力探讨中国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尝试对此问题作以哲学视界的解答。

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始于1979年。1979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首次关注并专门提出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同年NEA把教师职业倦怠作为当年年会的研究主题。本文将着力探讨中国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并尝试为此问题作以哲学视界的解答。

一、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及研究现状

1.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

研究采用MBl—教师版(MBl—Educator Survey,简称MBl—ES;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简称MBI),以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某省省会城市的教学一线教师进行测量。测量结果表明:该城市的教学一线教师近80.5%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关于职业倦怠的具体表现,梳理和提炼上述研究结论,从职业倦怠理论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低个人成就感三个维度综述成四个方面:职业情感长期处于冷淡状态;师生关系、同事关系出现隐性不和谐;普遍认为工作强度过高、工作压力无法承受;普遍认为工作中没有成就感。

2.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现状

1979年以来,国外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研究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以“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 Burnout Inventory)为蓝本,美国、加拿大、德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都编制了“本国版本”的马勒诗职业倦怠问卷,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如城市教师、郊区教师、农村教师倦怠状况的比较;教师职业倦怠和课堂管理的自我效能感的研究;教师自我概念评价标准的发展等。心理学者们还应教育研究的需要编制了 MBl-教师版(MBI-Educator Survey,简称MBI-ES)。同时,对易导致职业倦怠的教师类型、教师职业倦怠的过程两个问题取得了目前学术界公认的较成熟的理论。

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也比较少。通过清华同方CNKl论文数据库检索到的国内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关于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介、对国内教育实践中该问题的初步探讨上。在关于教师职业倦怠致因及对策的研究中,从心理学和管理学的视阈研究的较多,而从教育学的视阈,特别是教育哲学视阈的研究还不普遍。

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哲学视界的“解”

以哲学的视角,运用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理论透视问题,从教育哲学的视阈为教育转型期教师职业倦怠的问题求证一个哲学视界的“解”,得出以下四个维度:

1.社会因素——宏观的制约条件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念里,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具有自然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社会存在物,具有社会属性……那么,作为社会存在物的人,社会因素对其的影响应该是首位的。在考证社会因素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中,有两个因子的影响尤为重要:一是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高”期待;二是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的崛起,作为承载民族复兴希望的教育事业受到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教师也在这种关注中被寄予前所未有的“高”期待,甚至已经上升到关乎人和社会发展的重大责任都期待教师担起来的程度。

在西方各种教育思潮的影响下,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改革可谓是大刀阔斧。随之而来的“新教学观”、“新课程观”、“新人才观”等等。在这种种新的“观”中,教师成为了践行这种新的观念的行为主体。既然是全新的实践,就难免是“摸着石头过河”,更难免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高”要求却丝毫不让步:为适应教育改革,教师要“勇于”接受知识总量几何级数的增长,教师要“勇于”摒弃已经习惯多年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勇于”承担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等等;为了教育改革的成效,这些是毫无疑义的。但是,教师对教育改革是需要一个适应过程的,立竿见影,是不科学的,急功近利,是不现实的。

反思这种“高”期待,一种哲学视阈中的“公正”赫然发出了“呐喊”。公正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公正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相称”或“平衡”的关系,力求强调社会赋予其成员“相称”的赋予[2]。那么,不难看出:在民族崛起、民族复兴的国情需要下,教师被社会赋予了与其客观能力“不相称”的赋予。这种“不相称”使教师陷入了痛苦的压力。这痛苦的、无形的压力使不能承受“高”期待的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使他们的工作热情一点一点被蚕食掉,使他们的工作士气一点一点被消磨尽。

反思这种“高”要求,在意义引领的层面使教师在一个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更加重要的东西——体验参与的过程的愉悦感,或许追求比结果更重要。我们的改革真正的取向应该是以教育改革为契机,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倡导教师深入到学生层面,注重学生的参与、教师的参与,注重体验过程,并在这种体验的过程中成长。只有这种在价值取向上更取向于“体验过程”的教育改革,才能吸引和激励教师努力地在过程中去改变或调

整既往的“过去时”的学习方法、工作方法、生活方法,并在这种具有“主动性”意义的改变中,通过体验,意识到传统的教学观念约束了自己的发展、进步,也阻碍着学生的发展、进步。这样一来,为了自己的长足发展,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很自然地就被充分调动出来。并且,这种通过“体验过程”而激发出来的教师的主动性、能动性、创造性,远比一些口号、动员、报告、会议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从思想的深处,从意识的源头所进行的“改革”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不被抵触、排斥、倦怠,才能真正收效。

2.组织因素——微观的约束条件

在考证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时所提炼出的组织因素,不是管理学视阈在考证组织因素与工作绩效关系中通常着眼的组织文化,而是似乎“过犹不及”的教师评价体系和学校竞争机制,主要表现为教师评价体系对教师工作状态的隐性压力、学校竞争机制对教师工作状态的显性压力。

一直以来,我国的教师评价体系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一种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体系,从评价的功能上看是为了管理与奖惩;从评价的主体上看是领导者;从评价的方法上看是过分地追求量化[3]。因此,这种带有终结性意义的评价体系,其目的和作用也仅仅是给教师下一个结论,便于进行比较与鉴别。

面对过去教学做多做少、做好做差而待遇却没有什么区别的弊端,现代学校管理实践引入了“竞争机制”。但是,在调研中发现:正在实行的学校竞争机制缺乏科学性,缺乏民主与公正性,缺乏人文关怀。以“升学率”、“优秀率”、“达标率”作为竞争的评价标准,以竞争机制为由,不断增加教学一线教师的工作压力,甚至于牺牲基层教师的基本个人利益,实行残酷的“末位淘汰制”。

反思现行的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单一,自上而下的领导评价占主导地位,教师本人及其同事、学生、家长的参与很少,教师处于被动的评价地位[3]。在这种评价体系下,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可能性被忽视,教师本人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更无从谈起。这种忽视了教师的个体差异、忽视了教师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久而久之,不仅没有成为激励教师内在发展的动力,使教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从而不断进步,实现自身的价值,反而成为一种带有负面影响的阻力。在这种只有奖惩、定性意义,没有导向、激励、诊断、调控、反思、发展功能的评价中,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束缚,教师也日益在这种缺少主动性、创造性的评价面前从不积极到倦怠。

反思这样的竞争机制,首先,忽视了教学工作的特殊性。教师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难以量化,它不像工厂工人在流水线上简单地生产同一型号的产品那么简单。所以,这种忽视“德、勤、能、绩”的带有功利性的竞争机制必将带给教师不合实际的现实压力;其次,采用“强制性”的惩罚手段,以牺牲基层教师的利益为代价的竞争机制,必将引起大部分教师的反感和不满;再次,带有“淘汰”色彩而非“激励”色彩的竞争机制,使教师的工作心情充满灰色的压抑。试想,在一个不民主、不公正、缺少人文关怀的工作环境里,整日带着抵触的灰色心情压抑地工作,人怎能不倦怠?

3.职业因素——客观的规定条件

探讨职业倦怠问题,职业因素是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研究中发现,教师职业倦怠中导致倦怠的职业因素主要是职业能力和职业强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日益受到重视,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学生怎样学。随着21世纪初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推出,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角色调整为学习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教学方式从讲授式、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案例式、探究式[4]。在这种背景下,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组织自主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等,诸如此类,都对教师提出了规定性的职业能力要求。

在这种规定性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下,怎样去适应这种挑战,成为对教师的一种严峻考验。从主体性哲学理论上看,这种旨在摆脱传统教育理念而规定的职业能力是在实践层面给予了教学一线的教师绝对的主体性,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实现变为可能,也为教师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但是,在践行这种旨在摆脱传统教育理念而规定的职业能力时,教师如何从过去的传统教育中的师生间的“我—他”关系很好地转变为“我—你”的关系,是整个教育活动能否在教师的价值引导下实现学生自主建构和主动发展的关键。

研究结果表明:因为教师没有在教育活动中建立起一种主体间性哲学所倡导的师生之间的“我—你”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实现预期的平等对话、交流、沟通,师生之间没有在知识、经验、思想的共享中达到彼此精神上的融通。于是,这种旨在摆脱传统教育理念而规定的职业能力反而成为了教学活动有效进行的阻力。由此,教师开始对这种规定的职业能力置疑,并认为自己没有在这种规定的职业能力中找到自己在教学活动中

的主体价值,久而久之,对教学产生了一种倦怠感。

4.个人因素——主观的现实条件

在研究中发现:在导致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原因中,除了社会因素、组织因素、职业因素以外,教师的个人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主观现实条件。其中,教师自身的高期望与能力经验的反差,教师自身心理状态和结构的亚健康,是教师职业倦怠现象背后共有的两个具有个性特点的因子。而教师自身心理状态和结构的亚健康主要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面对“挫折”时的心理调适能力欠佳;二是面对“冲突”时的心理控制能力欠佳。面对“挫折”的心理调适能力欠佳的主要表现是教师在挫折情境下极易产生烦恼、困惑、焦虑、愤怒等各种负面情绪所交织而成的心理感受。面对“冲突”时的心理控制能力欠佳主要表现为当教师同时怀有两个动机而无法兼而获得时的强烈的心理不满足感。

三、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的哲学视界“解答”

1.树立新的职业意识——明确的人生目标,稳定的教育信念,浓厚的科研兴趣,个性化的教学方式

“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和社会化动物,而且‘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不仅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而且具有精神属性”[2]。这是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对人的精神属性的一段论述。从这段论述中,不难看出意识在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乃至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中的重大意义。因此,树立新的职业意识是首要的任务。

这里所言的“新”的职业意识,包括明确的人生目标、稳定的教育信念、浓厚的科研兴趣、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四个维度。

2.培育新的个人素养——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谈及“新的个人素养”的内涵时需强调“培育”的概念。之所以在这里使用“培育”而非“培养”,是想着重强调在这种个人素养形成中以“精神引导”的方式为主的取向[5]。正因如此,在思考这种新的个人素养的内涵意义时,也是站位在教师“主体性建构”和“主体性发展”的立场的。

这种新的个人素养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自我认知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监控能力。

3.倡导新的管理方式——主动发展,能动创造

“新的管理方式”主要“新”在管理中对教师主体意识、主体地位、主体能力的弘扬,并以此鼓励和实现教师的主动发展、能动创造。

4.践行新的制度保障——改革教师评价体系,改革教师教育体系

原苏联心理学家卡普捷列夫曾说:“自主性之所以重要,首先不是因为它在生活中有用,而是因为它符合创造性的自我发展需要。离开自主性,人就不可能获得发展。”[6]因此,教师主体性的发展必须以其自主性的确立为前提。所以在改革评价体系时,要力求进一步下放教育自主权,激发教师的自主性。主体性确立要有主体意识,同时也要有一定的主体行为能力做保证。因此在改革教师教育体系中,要力求为教师提供不断学习的机会,提升其作为教育主体的选择性。让教师具有弘扬主体性时所具备的相应的实践能力、反思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唯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成为自己行为的主人,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设计选择,对自己的未来进行开创。

5.建立新的师生关系——师生同为教育活动的价值主体

“新的师生关系”旨在强调师生同为教育活动的价值主体。在这种同为教育活动的价值主体中,师生之间实现了从“我—他”关系到“我—你”关系的转换。这种“我—你”关系,恰是主体间性哲学所倡导的。

6.尝试新的教研方式——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合作研究,倡导行动研究

“新的教研方式”的主张有两个方面的取向:一是教师与教育理论工作者合作研究;二是倡导行动研究。

当代主体间性哲学承认多极主体的并存,强调不同主体在相互交流、对话和合作之中提升各自的主体性[7]。那么,教育理论者与教师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我—你”关系,而不是以往的“我—他”关系。由此,教师成为了教育研究活动的主体,倡导教师与教育理论者共同合作开展教育研究也将是新的教研方式探索中一个大有裨益的尝试。此外,倡导行动研究也是有益的尝试。教育行动研究改变了教师的专业生活方式——将“行动”与“研究”融为一体,在研究中开展教育,在教育中开展研究。应该说教育行动研究是教师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方式,教育行动研究可以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郑绪斌.教师评价的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6(1).

[4]王绍兵.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反思[J].当代教育论坛,2005(5).

[5]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3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教师研究;评价即研究

[中***分类号]G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97-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46

[本刊***]http://

斯腾豪斯是英国一位享有盛誉的课程改革专家,他在1975年出版的《课程研究与课程编制入门》代表作中,提出影响深远的“过程模式”、“教师成为研究”和“课程评价的研究模式”等等课程理念。在此基础上,斯腾豪斯提出“研究取向”的课程评价模式,至此“评价即研究”作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传播开来。

一、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内涵

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是教师在过程性评价这个特定领域中所开展的应用研究,要求以过程性评价的实施过程为研究的过程,实现评价与研究的真正合二为一。具体而言,过程性评价中的教师研究强调教师作为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主体,针对教师自己在过程性评价中遇到的问题,在有研究经验老教师指导下,尤其是在同教研室教师间相互帮助下从事的行动研究,分析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措施并行动,解决遇到的问题,在“评价即研究”的正确理念引导下真正实现“评价的过程即研究的过程”的行动转变,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同时也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中的教师研究是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所开展的应用研究,是属于教师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他具有教师研究的一般特点,如实践性、公开性和科学性,也具有自身独特的研究特点,如生成性和过程性。

(一)实践性。由于评价理论所揭示的是“一般规律”和“普遍知识”,它可以指导评价活动,但不能预测每一特殊的评价情景,因而又无法直接加以运用。因此,从评价理论到评价活动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这一特殊的中间环节就是教师必须有研究的态度,审慎地对待评价情景,反思自身的评价理念和评价行为,创造性地运用评价理论解决评价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公开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公开性主要体现在研究过程中,表现为:教师与专业评价人员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教师与学校科研人员的交流合作。在与不同对象的交流合作中,为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创造了一种开放性的研究过程。

(三)科学性。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研究,需要具备一定的教育评价理论素养和科学精神,并遵守一定的科学研究规范。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开展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在实施过程性评价中所收获零散的、丰富的、独特的“个人知识”进行总结提炼,并撰写研究论文,通过研究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科学研究水平。

(四)生成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生成性特点主要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的方案是在过程中生成的。换句话说,过程性评价中评价时间的变动、教师个人的主观性因素、学生完成评价任务的进度、新问题的出现,外来力量如专业研究人员或教师同伴的介入,以及家长对过程性评价的理解和支持程度等等,任一因素的出现都会影响到研究方案的重新制定或调整。

(五)过程性。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是教师研究的一个特定领域,是对他们所进行的评价活动及其依据的理论进行思考和探究。而这种研究依赖于教师的过程性评价活动及其提供的观察情景,一旦离开了这种观察情景,就失去了研究的条件。因此,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不是存在过程性评价活动之外的,而是在过程性评价活动之中。一句话,教师是在评价中研究,在研究中评价。

三、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意义

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促进过程性评价的实施

过程性评价实施的四个环节:制定评价标准;设计评价方案和工具;解释和利用反映学习质量的结果;反思和改进评价方案。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对于过程性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于促进过程性评价四个环节的实施。

第一,有利于评价标准的制定。传统结果评价观指导下,学生是被评价的对象,评价标准是由学校制定,并强制实行,学生对于评价标准即使有不同的看法也得不到认可,只能服从,既定的评价标准导致学生在评价过程中不能正确地把握甚至抵触评价标准的情况。教师作为评价的组织者直接参与到评价过程中,研究的态度可以使教师更加理性地认识到学生作为评价主体与教师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可以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的评价标准。

第二,有利于评价工具的设计。大卫(David Satterly)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几种工具:等级量表,可以是数字的、***表的或者检核表的形式;相互作用表,自我汇报设置,轶事记录,模拟方法。迪恩肯(Duncan Harris)和克利斯(Chris Bell)在《Evalua-ting and Assessing for Learning》一书中也提出过程性评价的几种工具:观察表,头脑风暴法,让他们进行的过程评定,角色扮演和模拟法。索尼亚(Sonya Carr)也曾详细介绍过学习日志、临床会谈和有声思考等评价工具。在这些工具中,使用比较广泛的有档案袋评价、评价量表、学习日志等。对于教师而言虽然有多种评价工具可供选择,却不可以直接照搬使用,在这个阶段中的教师研究有利于教师根据评价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并创造性地使用评价工具。

第三,有利于评价结果的解释。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性评价,评价目的不仅仅给学生一个结果,而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和进步。教师和学生通过分析收集的资料,让学生了解自己进步和存在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调整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所以简单地把过程性评价的情况折算为一个分数加到考试成绩里面去是没有意。在这个阶段的教师研究可以使教师根据在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客观地、理性地给学生一个描述性评价结果。

第四,有利于评价方案的改进。整个评价方案实施结束后,还需要对评价方案进行再评价,也称“元评价”(meta-eval-uation),即在评价的过程中,为检讨评价方案,实施过程与结果,借以总结成功的经验和纠正评价工作之不足,而对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评价进行价值判断。在这个阶段的教师研究可以使教师理性回顾过程性评价的全过程,用有效、可行和可信等标准评价整个过程性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纠正不足之处,逐渐完善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的实施。

(二)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一,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具体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问题意识和研究态度得到强化、研究方法的使用逐步熟练以及教师的研究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的研究是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是教师亲身体验到研究所揭示或所验证的评价理论,从而提高他们的过程性评价理论水平并应用于实际评价活动中。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在处理一些具体的问题时,由于缺乏对经验的系统认识,常常以一种解决方式来应对所有问题,使得评价经验普遍缺乏适应性和指导性。因而,在过程性评价中需要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问题,有意识的搜集、整理资料,系统地对这些资料进行反思和总结,这样有助于教师评价实践性知识的系统化和积累。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教师的问题意识更加敏锐,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也不断地激励教师以更积极的研究态度投入到过程性评价中。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后不一定就意味着教师就能熟练使用研究方法搜集资料,所以需要教师在过程中有意识的使用研究方法,以至于能应用自如。

第二,实现教师的尊严和价值。过程性评价本身的特性,如评价方法上不拘一格,评价标准的不确定性以及评价结果使用的因人而异等等,都使得评价过程充满了丰富的研究机会。即使同样的内容,也会由于学生的背景知识、兴趣爱好、个性特长等的截然不同,评价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日新月异,甚至教师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不断地更新和积累。可以说,正是由于评价过程中的这种情景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给教师提供丰富的研究机会。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过程性评价中的问题,评价过程与研究过程合二为一,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实现其尊严和价值,在发展学生精神力量的同时,也焕发教师自身的生命活力。

(三)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顺利实施和教师自身专业的成长,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这也是过程性评价中教师研究的最终目的。

第一,有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培养。首先要确定评价内容,让学生知道从哪几方面进行评价;其次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评价标准,这样学生可以准确掌握评价标准并积极主动践行评价标准;再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不断实践是形成评价能力的良好途径。教师在过程性评价中研究有助于为学生不断地创设实践锻炼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评价,都有机会发表看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4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力;内隐评价;外显评价

【中***分类号】R39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565-01

1 问题提出

创造力理论构建方式分为外显观和内隐观。创造力内隐观是由普通人在日常经验中形成对创造力的看法。国内对学生创造力研究很多都是采用外显方式即心理测量的方式,很少研究利用同感评估方式这种内隐的方式来考察个体创造力,也很少有研究关注内隐评价与心理测量结果是否一致。但创造力内隐评价与心理测量结果是否一致,创造力内隐评价反映了心理测量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值得去探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拟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考察创造力内隐评价与外显评价的关系,来弥补创造力研究的不足。

2 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深圳某中小学随机抽取小学四年级学生共300名,有六个班及其各个班的语文老师分发问卷。同时获得学生的有效问卷270份,回收率为90%,学生年龄为9~11岁,教师的有效问卷为263份,回收率为87.7%。

2.2研究工具

2.2.1青少年创造力倾向问卷

青少年创造力倾向问卷共37个项目,五个维度。每个条目完成1(完全不符合)-5点(完全符合)。

2.2.2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量表

学生创意自我效能感量表包括17个条目,创意自我效能量表包括三个维度创新策略信念、创新成品信念和抗负面评价信念。每个条目上完成1(完全不符合)-4(完全符合)。

2.2.3小学生创造力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行为表现量表

采用《小学生创造力及高层次思维能力的行为表现量表》删减后的量表,包括7个项目,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完成1(从不)-4点(时常)评分。

2.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处理。

3 研究结果

3.1信度检验

对施测的各个量表一致性信度检验,结果如表1;

4讨论

教师评价与同伴提名中等相关,教师评价问卷中主要内容该学生是否能够提出创造力想法,在课堂或小组讨论中是否有层次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是否能够经常提出自己独特的观点。数据分析结果发现同伴提名与教师评价中等相关。说明了在对小学生创造力评价中,同伴提名法与心理测量问卷中的教师评价这种他人评价方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同伴提名这种主观评价法能够反映出教师评价心理测量问卷中的内容。同伴在分辨儿童是否有创造力方面是有帮助的,他们在班级中相处对彼此的个性及所完成的产品能够相互了解。

在创造力评价中,学生心理测量的自信心这个维度与好奇心、探索性、挑战性、创新策略信念、创新成品信念、抗负面评价信念、教师评价、同伴提名呈都负相关关系,与创新策略信念还达到高等负相关。根据皮亚杰所提出来的认知运算发展阶段,小学阶段的儿童处于第三阶段即具体运算阶段,因此大部分儿童具备逻辑思维运算能力。虽然在认知发展过程中他们的有意性和自觉性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的自主性还未完善,对成人依赖性比较强,对权威的信服程度较大,更容易受到老师、家长等外界环境因素的主导,本身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心和意志力都还不强。而本研究中创造力倾向问卷中自信心主要内容是学生对学习、工作和自己都充满信心,不依赖别人,具有较强***性;意志力考察学生是否具有坚持性、果断性、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

本研究所得出的结果表明了同感评估技术与心理测量方式这两种评价方式对小学生创造力的评价具有不一致性,教师评价与同伴提名中等相关。教师评价问卷与学生创造力心理测量问卷中的探索性,创新策略信念和创新成品信念呈中等相关。同伴提名与学生创造力心理测量问卷中的创造策略信念与创新成品信念低等相关。

5 结论

(1)创造力内隐评价与教师评价的相关程度最高,存在中等程度显著正相关;

(2)创造力内隐评价分别与创新策略信念、创新成品信念存在显著正相关;

(3)创造力内隐评价与探索性、好奇心、挑战性、抗负面评价信念均无显著相关。

参考文献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5

关键词: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培训教师教材

l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现状及发展需求分析

1.1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现状

全国水电系统共有职工(正式、在职)284万人,其中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有99868人。

1.2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培训需求分析

从上表我们可以得出如下一些判断:

(1)需加大培训力度。

目前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接近10万人,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根据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要求,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必须持资格证书上岗。国家建设部99年第l号文件建标11999血号文,《关于印发<建设工程施工发包与承包价格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再次明确:负责工程价格计算、审价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和执业专业人员必须持有工程造价咨询单位资质证书和造价工程师注册证书或造价管理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凡未经持证人员编制的概预算书一律无效,预算审查部门不予受理。从历史和现实需要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要取得执业资格证书,不参加造价管理培训是不可能的。到目前为止,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只有约3000人接受过培训,仅占全部从业人员的3%,比例是非常低的。因此要加大对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多办各种培训班,使尽可能多的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达到国家建设部和电力、水利部门对其从业人员资格的要求。目前的每年办2~3个造价管理培训班,培训200~300人的规模太小,要加快速度,以每年培训1000人的速度,以适应水电工程建设需要。

(2)综合素质急待提高。

从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学历构成来看,在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中,仅具有初中以下和高中学历的人员达50933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7%,而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有5794人,占全部从业人员的5.8%,这两个比例比全国水电科技人员同类学历人员所占比例分别高出15.6个百分点和低于8.6个百分点,大量没有经过任何专业训练的人员从事造价管理工作,对于提高水电工程造价管理行业水平带来极大挑战。这是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加强造价管理人员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重要措施。

(3)应全方位、系统的培训。

从全国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专业构成和知识结构来看,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学过经营管理、企业管理和管理工程类专业知识的人分别为4394人、1198人、699人,合计6291人,占总数的6.3%。再加上学水电类的5992人,也不过占总数的12.3%。其他约88%的从业人员既没有学过水电工程,又没有学习过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显然,这样的专业构成和知识结构是不能满足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对其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的,必须加以改变。这就需要对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培训。这样的培训,不仅包括对所有从业人员进行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圳,而且还应包括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水电工程基础知识的培训,市场经济理论知识的培训,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以及合同、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等,因而培训应该是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目标的系统培训。

(4)是自然更新的基本要求。

目前从业于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有42544人年龄在35岁以下,有14880人年龄在50岁以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水电事业的发展,将有大批的年轻人跨入水电工程造价管理行业,大量的年轻从业人员无论从工作考虑,还是从个人考虑都需要进行培训。

综上所述,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是水电工程建设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从业人员个人的时代需要,也是造价管理工作主管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责任,必须认真抓好。

2培训的意义

2.1培训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从当前从事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来看,尚不能令人满意,水电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高的综合素质要求,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是一个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一般来说学历教育是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我国目前实行的造价工程师注册制度,对造价工程师的学历和工作经历的要求也比较高,且需参加全国统一的造价工程师执业考试。这些要求只有通过培训才能达到。

2.2开展造价管理培训是提高经营决策水平的关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一切行为应当遵循利益最大化原则,这是市场经济规律决定的,要做到这一点,企业的经营决策水平是关键,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建筑工程作为商品,理所当然应该满足商品的一般规律,水电工程与其它商品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水电工程具有多次性计价的特点,如预可行性研究阶段有估算,设计阶段有概算,承发包阶段有标底,报价,合同价,施工过程中有结算价,竣工阶段需要编制决算。一句话,在水电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都与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密切相关,各阶段的造价计算无不是科学决策的重要经济技术指标。因而熟悉造价的确定不仅仪是造价管理人员的事,作为一个经营决策者,应该而且必须掌握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随着我国招标承包制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如投标的决策问题,报价的策略,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问题,各阶段的投资控制问题,都是经营决策者们不能不面对的问题,不能不认真研究的课题。要解决这样的一些问题,答案只有一个:对经营决策者们进行造价管理知识的培训。

2.3进行造价管理培训是规范建筑市场的客观需要

当前我国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正处在一个转型时期,旧的体制还没有完全打破,新的体制又没有完全建立,建筑市场的规范化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其表现在,统一定额的法定性还未动摇,招投标竞争还欠规范,经营决策者们的知识结构尚不完善。超概算现象比较严重,投标报价水平参差不齐等。我们应该承认,这对规范建筑市场是极为不利的。如大幅度的超概算问题,这不仅仅对工程本身带来问题(如工程效益等),而且也打乱了国家宏观经济***策。又如低报价问题,不仅仅是企业经济受损,给工程管理带来难度,更严重的是扰乱了建筑市场,使竞争无规则可言。一个合格造价管理人员不应该不知道怎样给建筑产品定价,一个决策者不应该不知道建筑产品也要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因此进行造价管理培训也是规范建筑市场的客观需要。

3造价管理培训的目标及其知识结构要求

3.1培养目标

造价管理培训的直接目标,应该是培养造价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所应具备的专业能力就是造价管理培训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其目标如下:

①具有编审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优化建设方案并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能力;

②具有对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优化的能力,并能编制工程造价;

③具有编制工程标底及投标报价的能力,并能对标书进行分析评定的能力;

④具有在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对工程造价实施控制,管理的能力,能编制工程结算,决算;

③熟悉合同管理条件,能熟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索赔、结算,保险等问题;

⑥具有组织编制和管理工程造价各类计价依据和各类造价指数的测定、分析整理能力;

⑦具有运有计算机确定、管理工程造价的能力;

⑧熟悉建设项目各个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之中。

3.2知识结构

从造价管理培训的具体目标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合格的造价管理人员应该掌握:工程技术知识,工程经济知识,工程管理知识,经济合同及法律法规知识。“工程技术”是基础,没有这个基础,一切无从谈起。“工程经济”是目的,造价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与效益紧密相连,而工程经济就是研究在技术合理的条件下如何使利益最大化。“工程管理”是手段,如何有效地科学地实施管理是建设项目的重要问题,而对造价的管理是其核心问题:“经济合同及法律法规”是途径,工程的管理是通过“三制”即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承包制,合同管理制等来体现的。

4培训的型式与教学方法

4.1培训的型式

4.1.1操作型培训

所谓操作型培训就是培养动手能力,应该说目前的培训型式基本属于该类型。

培养的目标:具有编制造价管理文件的能力;熟悉招投标的程序及标底、报价的编制;了解定额的编制原理,会编制补充定额。

培训的内容:工程定额原理,概沦,项目划分及费用,基础单价,单项工程造价管理编制,总概算文件编制,招标投标概论,工程汁量与结算,合同管理基础知识。培训对象:具有一定施工组织经验和工程管理知识,拟从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

4.1.2研究型培训

所谓研究型培训是指理论与本学科前沿知识的培训,型式上可以是理论研讨式或高级研修培训班。

培训目标:具有理论联系实际,熟悉工程造价的运动过程,了解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具有解决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具有工程造价管理方向的科学研究能力。培训内容:工程定额原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与方法,招投标技巧,索赔管理,合同管理,计算机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培养对象:具有一定资历的造价管理人员,从事经营合同管理的人员。

4.1.3经营决策型培训

经营决策型培训是指对经济营决策人员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培训目标:熟悉工程造价管理在经营决策中的作用,掌握工程造价的控制的理沦与方法,运用造价确定与控制理论进行科学决策。

培训内容:工程造价的费用组成及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工程造价管理与招投标决策,工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培训对象:项目经理,经营管理人员,合同管理人员。

4.2教学方法

课堂理论教学法:主要从事造价管理的理论教学,如,工程定额原理,工程造价的组成及运动规律,造价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等。

实践教学法:主要是施工组织现场参观以及小的课程设计,如,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流程,各种枢纽建筑的感观认识,施工总平面的布置与造价管理文件的编制的关系,课程设计包括:基础单价工程单价的编制,小型单项工程概算文件的编制等。

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某个案例的剖析,使学员的知识连成一个整体,培养学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亲验式教学法:通过亲验式(或情景式)教学,使学员更加贴近实际,如临其境(国外亲验式教学非常普遍,我国尚处在发展阶段),例如,招投标的模拟,合同谈判的模拟。

5师资与教材建设

师资与教材建设是实现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达到培训目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措施。

5.1师资队伍素质要求

(1)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师德素质。作为培训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教师,不但要有坚定正确的***治信念和人生价值观,还应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善于教书育人,做到严于律己,身体力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乐于献身水电工程技术教育,有严谨治学的作风。

(2)知识结构要求“线专面宽”。师资队伍中应既有工程造价的专家,又有工程管理的行家。既熟悉现行工程造价的编制方法,又高瞻远瞩,站在该行业的前沿,对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有所研究,这样才能保障学员的高起点。

(3)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重。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为了达到前文论述的培训目的,实现提高培训层次的目标,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外,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的力度。这就要求相应的师资队伍,不仅具有扎实系统的理论知识,更应具有丰富的处理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实践经验。不仅如此,从事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教师还应具有理论教学的组织能力和实践性教学的管理能力。

(4)具有从事教学的其它基本素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理沦知识,掌握教学组织原则,教学方法,以及继续教育的教学艺术,才能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组织,提高教学效果。

5.2教师的来源

对于不同的培训型式应有相应的师资队伍。操作型培训理论教学宜从高等学校中聘用长期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相应学科教学的教师;实践性教学,对于造价的编制,招标文件的编制等宜从设计院中聘用教师;对于工程变更的处理,索赔的处理等内容的教学宜从工程管理人员(如从事合同管理的监理等)中聘用。

研究型与经营决策型培训应聘用资深的,从事工程造价管理研究的,同时又具有丰富的经营决策经验人员,他们应该具有解决工程造价管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能够把握工程造价管理的发展方向。

5.3教材的组织

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培训教材应该方便自学,贴近工程实际,可操作性强,案例丰富等特点。目前的教材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因此要提高目前的培训质量,提高学员的素质,拓宽知识面,应编写一套系列教材,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6结束语

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它要求从业人员除了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策法规方面的知识以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方面的知识。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6

研究性学习阅读鉴赏新课程教学现已深入人心,贯穿于教学始终。在自主***的学习基础之上,也鼓励学生主动探索,积极发现和体验,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不仅是学生的学习方式,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在高一教学中,本人就明确要求学生做课后有关延展性问题的研究,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新的体会。

一、再读新课程目标,重新审视阅读教学

本次高中新课程标准,将阅读和鉴赏并列,将鉴赏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体现了高中语文教育的高度。新课程要求学生积极的鉴赏态度,具备一种探新求异的精神,鉴赏中外作品时能感受形象,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要求学生鉴赏作品,应有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使文学鉴赏的过程成为探索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以及了解人类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的过程。

新课程强调,学生鉴赏的个性化、艺术性、创造性。同时强调,鉴赏过程是一个审美体验的过程,要融入学生自己真实的生活体验,自主***思考,形成自己富有创意的具有真实内容独到见解,也要学会运用文学知识去分析评判,运用语文术语去表达。所以说,“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是鉴赏最本质的要求,也是鉴赏所必须达到的高度。

二、注重阅读教和学的过程和方法

通常,学校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性学习。而每当这时,教师会布置学生去做课题、写论文。我觉得这种简单的对等,恰恰忽视了阅读的过程和方法,学生会为了尽快完成任务直接去寻找答案或结果。尤其是对于知识有限,理解能力还不够的高一学生,正确的结论、漂亮的论文固然是研究性学习取得成果的标志之一,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结果,是不合适的,更是违背新课程理念的。本人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而且更多的应渗透于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评价体系中,三维目标很明确,就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比结果重要,方法比答案重要。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论文或课题报告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思考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选题。选题要学生积极参与,没有学生参与的论题是脱离学生实际,是没有意义的。在遵循兴趣性、价值性、操作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到选题是否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研究者是否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和研究能力。课题的选择和确定可以由老师来完成,但主要应采取教师指导,学生自主确定的方式,也可以由教师指定课题的范围,学生自由选择专题的方式。在高一教材中,编者在课后也精心设计了论题,都可供学生参考。

2.研究。学生扮演一种角色,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在这一过程中,要着力培养要求学生尽量使用工具书,促使他们进出***书馆,养成上网查找资料的好习惯。在对所有信息的做出筛选后,加以整合,融入研究者自己的思想和看法,体验研究者的价值和论题的意义。具体学习的过程包括制订研究计划、确定研究方式、聘请指导老师、收集处理信息、调查研究、分析归纳、交流讨论等环节。

3.成果展示。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取得的收获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研究成果。总结汇报成果是研究性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环。对学生来说,经过了辛辛苦苦的努力,经过了方方面面的研究,终于有了结果,有了结论,不管这个结果或结论是否正确,是否成熟,学生都有一种冲动,都迫切期望能够展示自己的成果。在这种时候,教师就应该为他们搭就一个舞台,提供一个机会,使他们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完成自己的研究课题。对教师来说,这也是关注学生研究情况的一个方面,是检查学生研究结果的重要环节,是全面了解学生知识层面,解决问题能力的很好的形式。因此,教师必须认真组织好学生的汇报。汇报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宣读论文,可以是论文答辩,可以是多媒体演示,可以是著书立说,可以是举办各种活动等等。总之,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和方法多种多样,这里仅就某一方面谈谈自己粗略的见解,以便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语文同仁与我共同来深入探讨。

当然,语文研究性学习的成果方式多样,可以是书面形式的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研究笔记,也可以是口头形式的辩论、研讨、主题演讲等。通过研究会报、论文答辩、语文同等形式,充分展示学生的研究成果。

三、组织专题探讨

专题探讨是学生展示自我的最佳时机,也是教师了解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思想动向,价值取向的重要课堂。教师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外积极准备,然后在课堂上畅谈自己的看法。教师组织学生以讨论和辨论的形式来探讨问题。如教苏洵的《六国论》时,课前可以布置下列任务给学生:(1)六国破灭之我见;(2)谈苏洵的《六国论》和苏辙的《六国论》。课堂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准备情况,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观点有时存在着较大的分歧,这种情况是良好的,不必苛求统一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就行。因为研究性学习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创新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行为,是对学习过的知识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摒弃传统的观点,人云亦云的说法,创造出自己的新感觉、新认识。但是要验证这种新认识是否能得到大家的认可,是否有几分道理,就必须把自己思考的结果展现在大家面前,接受大家的质疑,充实自己的论据,驳斥对方的观点。在交叉辩论的过程中,不仅验证了自己观点的正确与否,更重要的是这个讨论过程鼓励了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深入思考,随机应变的能力,使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例如,《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中,研究的问题是你同意"为了如此秀丽迷人,维纳斯必须失去双臂"这种说法吗?维纳斯是爱与美的女神,关于她断臂的故事,大家已经不陌生,但是如何去鉴赏她残缺之美却无从得知,通过学习课文,通过大家的讨论辩论,同学们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四、研究性学习的学习评价

学习评价最为重要,可以说这是关乎学生成败的指挥棒,是学生最迫切需要听到的声音。科学的评价可以更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研究的深厚兴趣,引领学生向更高更深处迈进。因为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成果绝大部分属于“类创造”成果,所以评价应该遵循重过程、重参与、轻结果的原则。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7

【关键词】教育创新;教师;教育科研能力

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是一种高级的、来源于教育实践而又有所超越和升华的创新能力,教师具备教育科研能力不仅可以丰富和发展教育理论,而且是信息网络时展的主动选择。

一、深化认识,转变观念

目前,知识的快速更新,新思想、新观念不断地涌入,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加之我们现在所面临的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设置,培养目标,办学体制等等。这对高校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说,以往经验型的“教书匠”已经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新时期的国防教育,需要的是集教学、科研、管理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复合型”、“学者型”的教师。换句话说,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是当今高素质教师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各国对高校教师在职培训时较强调进修和科研,都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日本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规定:“为实施自己的职责,必须不断努力研究和进修。”我国的《教师法》对教师的教学研究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二是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发表意见。

然而,高校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科研是科研部门、是专家学者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针对这样的状况,学校要通过专题研讨、请专家讲学、外出进修学习等形式向教师宣传,促使教师学习,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科研是教师的任务与职责,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是时代、社会、民族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崭新的要求,我们当责无旁贷。

二、以人为本,全面提高

一是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要善于抓好教育领域中最先出现的教育现象和本质,善于提出新的问题,新的研究思路,敢于向权威和假设挑战。科研型教师要有强烈的研究欲望,对自己教学中新的发现和思考,要积极主动去选择研究课题进行实验,大胆尝试,积极探索。不怕困难、不怕挫折。

二是不断积累渊博的知识。为完成本学科教学所需的基础知识,要有扎实的知识功底,相关学科知识,社会常识、日常生活知识、专业理论知识、科研知识、科学理论知识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来分析问题,指导科研;灵活运用,掌握系统、边缘和交叉科学等理论,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三是培养获取和接受信息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学科、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同时,由于现代信息传播手段的发展,学生求知要求也会愈来愈强烈,作为科研型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和接受能力,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使自己适应现代国防教育工作需要。

四是培养课题选择及设计能力。教育科研取得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对课题进行恰当地选择、合理地设计。要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形势,从国防教育改革的实践和部队实际需要中选择和设计课题,包括确定课题研究范围并提出研究课题能力,文献资料分析综合能力,提出研究假设的能力,制定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三、打牢基础,掌握方法

要努力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进行科研的第一阶段是选课题、即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科研课题的来源应该主要是本教学实践或本专业部队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科研不排除抽象的纯理论研究,但对于教师来说,应侧重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课题,这样既可扬其实践经验丰富之特长,避其理论功底不足之短,又可以使研究直接服务于教学需要。

科研的第二个阶段是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课题论证。查阅文献资料一是了解前人或他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二是获得更多的理论知识,在查阅资料的基础上要进行课题论证。课题论证是有组织地、系统地鉴别研究的价值,分析研究条件,完善研究方案的评价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主题目的;二是课题的价值;三是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四是包括研究的主要内容、步骤的设计、采用的方法和研究对象的选择等。

第三个阶段是具体实施,即严格按照方案进行。整理分析研究资料,归纳结果,写出报告或论文,把研究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成果用文字完整地表达出来。

四、优化环境,激发能力

学校环境是对教师创新能力的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多种学校因素,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学校的校长,学校管理,教学的评估体系等。适宜、合理的学校环境是教师创造力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优化学校环境的关键要素----创造型校长。创造型校长,其最为主要的特征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工作热忱主动,不受常规所限制,善于发现学校管理和教师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并想方设法给予圆满解决。具体而言,包括加强科学的学校管理,使学校管理有利于促进和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带头研究和解决学校中的创造性课题,善于听取教师的新观点和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努力为教师提供创造性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与条件等。

二是有助于教师创造性发挥的管理。学校管理的中心是对教师的管理,其具体内容就是允许、鼓励和帮助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允许是指为教师提供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是指学校管理者应对创造性表现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积极强化;帮助是指学校管理应利用一切条件为教师提供有关创造的新的理论、成果、技术和方法等信息,经常组织参观学习、讨论交流、专家指导等使教师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三是完善学校评估体系,注重考查创新教育能力。学校的教育评估体系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检验,同时评估体系所选择的标准又是对某种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肯定,对教师的教学起着很强的诱导和强化作用。所以注重评价体系中教师创造性工作成效的权重、导向、奖励,使之形成人人争创新的氛围。

五、交流展示,推广运用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8

关键词:材料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

中***分类号:G642.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97-02

材料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不仅要具有较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近年来研究生培养规模在不断扩大,如何利用有限的师资力量和科研资源培养出现代工业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研究生人才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中,课程设置与学位论文同等重要。因此,要提高材料工程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整体实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显得尤为重要[1,2]。

一、当前材料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分析

(一)课程设置缺乏动态性、精致性、专业性

1.研究生课程设置要站在专业研究的前沿,而当前研究生的课程内容普遍滞后,不能体现学科领域内的最新知识和科研成果,课程内容缺乏动态性,不利于学生对最新知识的掌握。

2.研究生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的延伸,其课程内容应与本科拉开距离。当前研究生课程内容尤其是专业类课程或多或少地与本科存在交叉,难以体现出研究生教育的层进性。

3.有些基础理论课学习不够深入,无法形成系统的方***和逻辑思维,不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的培养也很难得到提高。

4.学科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不能体现出研究生课程的深入性和专业性。有些学科的专业课程特色不足、内容不深、水平不高,理论性、基础性不强,没有充分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和核心内涵,也不能突出在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作用[3]。

(二)课程结构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1.当前研究生课程体系结构过分专业化。在专业课方面,大部分按照研究方向来设置课程,交叉性学科和综合型课程少,导致学生思维仅局限在本专业内,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思维,使其很难从不同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程种类数量偏少,涵盖面窄。选修课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比例较小,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选课的范围小,学习兴趣得不到充分发挥。课程中缺少人文类课程作为补充,降低了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难以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

3.课程设置偏重理论学习,缺少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应用性、实践性课程较少,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目前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现有教师的能力,不是从学科和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的知识结构出发,使部分课程与学生的培养计划脱节。另外,教师在研究生教学中不同于本科教学,缺乏规范的教学大纲,从而使教学课程不够系统和完整,导致课程与课程之间、硕士与本科课程之间可能会有重复和交叉[3,4]。

二、材料工程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思路

(一)精选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基础课程建设

1.重点建设学科核心课程。学科课程内容应该遵循精、专、深的特点,侧重于学科的重要理论、概念和方法。课程内容要体现出动态性,使学生及时掌握本学科最新的知识,将学生有目的地引入到学科前沿,为后期的研究做准备。

2.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设置。扎实稳固的理论知识能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基础。要加强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显著提高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作用,侧重解决科研实践方面的教学问题。

3.***治理论课和英语课应注重多元化教学。***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有时效性和针对性,积极推行专题式教学、问题式教学、案例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更加多样化和注重实际效果。研究生英语课程设置应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综合人文素质为目标,侧重语言应用能力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

(二)优化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应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

首先要使课程结构综合化、多样化,增加课程种类,提高选修课的比例。选修课作为培养学生鲜明个性的载体要体现出宽广性和基础性,材料工程可以按照一级学科增设选修课。选修课要注重设置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开拓思维等方面的课程,重视设置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相邻学科、交叉学科的课程,使学生不断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利用各学科的综合知识进行科研的能力。其次培养方案应多元化,体现出个性化培养,并根据社会需要灵活调整。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规划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案,然后根据培养方案去选择课程。同时开展协作式培养模式,积极寻求与现代化企业进行联合培养,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最后要加强实践课程的设置。通过实践课程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充分地应用到实际中去,在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的***精神和原创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生与本科生相比已经具有了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因此研究生的教学应以启发式和研讨式为主。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研究和讨论,鼓励学生提出有批判性和创新性的观点,并在研讨过程中注意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可以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运用讲授型、研讨型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还应注重科研实践,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给学生营造出自由的学术氛围,开拓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水平。

(四)完善教学评估,建立合理的课程评价机制

完善课程评价体系不仅可以反映教学成果,还可以使教师及时了解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不断完善课程内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应该有一个多元的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学校组成的教学督导小组评价以及社会评价等。教师自评主要针对课堂情况进行教学方法、教学体会的反省型评估;学生评估可以以填涂卡片的形式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教学态度进行评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实现各个环节的最优化及各因素的最佳组合,利用有限的资源培养出顺应时代要求的综合型、创造型人才,实现由学术性、专一性人才到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人才的过渡,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彭再求,曹慧,钟海荣,甘可行.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比研究概述[J].高等研究教育学报,2008,(3).

[2]陈建林.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

[3]曹静,黄正泉.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系统化比较[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

[4]罗华毅.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9

关键词: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

工程造价专业的BIM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多种形式。在实施创新BIM实践教学的时候,不但需要让学生认真进行课堂学习,还需要对具有学习BIM兴趣的学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积极参与BIM技能培训活动。BIM技能培训的主要内容是BIM基础理论,其原因在于若想在实践中应用BIM技术,就要具备坚实的基础理论。教学的重点不仅是将构建模型的方法教给学生,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水平进行提升,鼓励学生,促使其积极参与BIM竞赛。竞赛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水平,学生在BIM竞赛中也能够对自身的能力有良好的认知,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了多种形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对BIM技术进行熟悉和学习,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BIM人才。

二、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措施

1.对课程体系进行调整

教学中最基本的保障就是科学的课程体系,若想培养工程造价专业的BIM人才,就需要在整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中贯穿BIM技术,构建工程造价管理课程体系,保证其数字化和科学性。课程体系中一共有三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控制各阶段工程造价的方法以及工程计价和计量的理论进行掌握。第二部分主要是让学生学习BIM的操作方法,并掌握基本的BIM概念,从而形成数字化建筑思维方式。第三部分就是应用BIM技术,与实际项目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建筑工程在各个时期应用BIM技术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从而活学活用。

2.对BIM教学双师型团队进行组建

高校若想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就必须先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管理者要对BIM人才的市场潜力进行充分的认识,给予BIM教学充足的资金和***策支持;对教师进行鼓励,促使其多参与BIM学术会议,从而对教师的知识先进性和学术素养进行提升。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安排教师深入一线进行实践,从而对BIM相关工程造价控制操作进行参与。在此情况下,教师才能够对现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领域中BIM技术的应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先进的BIM理念和技术,实现双师型教育。若想开展双师型教学,就需要在课堂上引入校内教师、行业领导者以及企业专家等。学校可以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一流的企业BIM人才进行演讲,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在实践BIM教学的过程中,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技术人员,让其担任教学指导的职务,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

3.在建设实训基地方面加大力度

对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进行培养是高校教育的一大目标,因此,在对BIM技术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一目标,重视教学实践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作用。要想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就要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首先,要制订长期目标和计划,在建设实训基地的同时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资金,将BIM实训基地作为重点进行建设。其次,在建设BIM实训基地的时候,需要分别建设校外和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校外实训能够弥补校内实训的缺点,因此,在建设的时候需要在基地中融入新兴技术,从而锻炼并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时,需要立足于内涵和硬件两个方面,其中,提高科研能力、增强师资力量、确定培养目标、设计BIM技术课程标准等都属于内涵建设,软件、机房、实训场地等都属于硬件建设,满足BIM技术对人才的要求是建设实训基地的主要目的。

三、结语

本文就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介绍了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工程造价专业BIM人才培养措施。通过措施的实行,不仅能够培养复合型工程造价人才,还能保证其对BIM技术进行充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郑小侠,徐志超,尹贻林.BIM对高等院校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冲击及对策研究[J].建筑经济,2016(5):115-120.

[2]王琳,鲍学英,王恩茂.基于现代工程理念的工程造价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54-57.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篇10

【关键词】创新;文科研究生;环境

序论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创新一般是指前所未有或史无前例的创造发明,它也是一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思维结果诞生的过程。它主要体现在某一领域内的某一特定范围、方面或方向内恰当、准确而又全面的界定出有关已有成果的现状的成果和实质,并提出与之不同的有意义的见解。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主要输送人才逐渐转变成知识创新甚至技术创新的直接执行主体,成为国建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益发展成为一个***创新的体系。①因此,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研究生素质的核心,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志,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保证。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但是,由于文科教学方式过于机械、死板、学科与学科之间相互隔绝,不同专业相对封闭,研究方向定的过细过早,研究生知识面相对狭窄;文科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而师资力量不能相应跟上,导师与研究生的比重严重失调等原因,我国高校文科研究生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严重不足。②因此,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确立创新教育理念势在必行,迫在眉睫。③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很多,但本文只想谈一谈影响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环境因素。

一、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衡量一个高校运营系统的要素很多,其中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发展,高校也并非一个“真空地带”,校园环境受社会各个方面的影响。属于高校“高层次”的研究生具有思想丰富、思维敏捷、善于思考等特点,是国家重点培养的创新型人才。与此同时,他们更容易受社会和校园环境的影响,也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1、人文环境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其首要任务是营造良好的环境,把校园变成一块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园地。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人类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新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环境是一种历史的积累,他是有底蕴的,他在不知不觉塑造着人的品格。因此,校园环境运营系统中人文精神环境尤为重要,人文环境能创造出各种条件来激励研究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和探索未知世界的愿望,使研究生在学校期间,无论是身在教室,还是进行课程学习,还是从事课题研究,都能在宽松活跃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高校要通过教育,使研究生在成才道路上能正确处理好学习与生活,个体与集体、国家的关系,明辨是非曲直。在此基础上,使他们热爱自己的专业,对自己所研究的事业有一种执着的态度,并为此事业不断地开拓学术视野,勇于创新。校园人文环境氛围有助于同学们提升自己的品格,这种品格即使走出校园后也不会丢掉。

2、崇尚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科学精神是人类精神中不朽的旋律,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追求认识的真理性,坚持认识的客观性和辩证性,是科学精神的首要特征;崇尚理性思考,敢于批评,是科学精神的突出特点;以创新为灵魂,以实践为基础,是科学精神的内在要求。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最主要的是创造一种崇尚科学的文化氛围,因为科学道德、科学精神,创业精神是研究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创新不等于说不尊重前人,而是要发展前人的工作或者克服前人的不足,科学道德就是要尊重前人和他人的劳动。纠正前人的失误不应采用贬低的字眼,更不应该谩骂和人身攻击,科学道德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更不能伪造数据,甚至剽窃他人成果。研究生要树立科学世界观,因为科学是客观的、唯物的、也是辩证的。只有崇尚科学、热爱科学,才能在学业上有所创新。

3、浓厚的学术氛围

“解释疑惑”、“百家争鸣”一直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的双重职能。科研水平和学术氛围是衡量评价一所高校的社会地位的重要标准。和谐校园的建设,必须具有浓郁的学术氛围。第二界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会议上,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教授认为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学术环境。学术氛围对一个学生是很重要的,它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正在学习中的研究生。在校园文化环境中最基本的环境建设是要加强研究生的学术氛围。营造创新氛围培养一流学生,必须有一流的学术氛围。

课程教学环境是培养研究生能力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生课程学习必须突出研究性和自主性,应结合研究领域和所需知识结构以及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来确定教学的内容。

二、优化课程设置

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并具有前瞻性和前沿性。因此,实施研究生创新教育,须在课程教学改革上下功夫,课程设置要有利于研究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课程设置要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课程内容的合理性和整体功能。要尽可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新内容和新特点,应有较宽的学科专业覆盖面以适应研究生培养的需要。课程的开设要发挥本学科集体的群体作用,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设置要体现研究生对不同知识层次学习的要求,课程要体现本专业学科发展的前沿及特色,提倡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跨专业、跨学科选修研究生课程,使研究生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

三、培育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环境

1、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分析我国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原因,主要是缺乏个人主见和缺乏创新意识,遇到问题不能很好地做出理性的、准确而非全面的判断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这样的人才是只算是一个“再现型”而非“创造型”人才,在实践中很难胜任那种创造性的工作。这是由于现行的研究生教育在教育体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等诸多方面,常常不是鼓励、保护、开发、培育学生的创造性,而是有意无意地伤害、压抑、以至扼杀学生的创新活力。

2、创新能力结构

研究生创新能力结构极为复杂,但以下三个方面是最基本的。一是选题能力。关键是正确的选题途径,这些途径主要有:在寻求事物之间的联系与统一中发现问题;在研究原有理论与新事实的背反过程中寻找问题;在吸收、消化各种理论中发现问题;到不同学科交叉边缘寻求问题;通过信息渠道获取课题;在社会需要中寻找课题。二是机遇把握能力,机遇把握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创新性研究以已有观察对象和思想资料为基本出发点,并在有计划的实验过程中寻找机遇,当机遇出现时,有能力做出正确的界定和敏锐的判断,因此机遇把握是科学研究创新的最重要机会。三是信息获取、处理、利用和交流的能力。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的获取途径,研究生必须对信息具有较强的亲合力,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

3、重构师生交流平台

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淡化师道尊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创新,使学生相信他们可以而且应该超过教师。教育是一个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是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和作为教学过程主体的学生之间的合作创造过程。如果教师丧失主导作用而成为照本宣科的教书匠,或者学生失去主体地位而被“奴化”成知识的接受器,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教育。因此必须彻底改变学生围着教师转的局面,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眼睛、头脑、嘴巴、双手、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创造观察的环境、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表达的机会和实践的条件,将学生作为学习同学、科研 同行、工作同事和生活朋友,平等交流,相互启迪,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改变对研究生评价观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有创新的好学生。”长期以来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和分数高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赏识,而思维活跃、凡是另辟蹊径的学生则很难受到教师的欢迎,因为他们经常会给老师制造一些“麻烦”,提出一些令之“头疼”的问题。这与创造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因为往往创新恰恰就蕴含在这些“麻烦”和“头疼”之中。要建立合理的研究生评价体系需要健全教育评价制度,使评价的标准从“好学生”转变为“适合于现代社会的创新性人才”。而且,评价的系统观从“封闭”转变为“开放”。

四、提供合理的导师结构环境

导师是创新的引导者,导师队伍建设是提高研究生质量的关键问题,导师队伍的素质结构环境的如何,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提高导师的各方面素质,尽可能创造合理的、高素质的导师结构环境。

1、高尚的品德修养

随着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理念的提高与刷新,特别是导师自律氛围的形成,管理机构和人员对导师的约束将进一步减少,这就会增强导师的能动性与对研究生的指导责任感,将更加拉近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关系,从而实现导师对研究生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化指导。④而师生交往本质就是教师的人格精神与学生的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的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人格精神发展产生启迪的影响。⑤由于导师的道德素质、学术水平、知识结构以及所在学科的学术梯队等因素,都将直接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所以,研究生在导师的选择上往往是煞费苦心的,试***选择一个好的导师,既有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又要人品端正、待人宽厚。而高尚师德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学习和人格的完善,踏踏实实地做学问是最关键的。“学问是做出来的”。只有付出艰辛的劳动,才可能有收获之谈,才可能在学术上有所造诣,才可能有为师之本钱。同时要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学风,养成求实、务实和踏实的良好学风。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就需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身教重于言教,导师的人格魅力会影响感染学生的。

2、先进的创新理念

研究生要创新,导师必须先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理念。为了适应全球化背景下的环境,文科研究生导师要主动适应时代的变化,改变观念。用知识经济提出的新理念重新审视人才培养的模式和目标,要有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层次人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虽然,师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就总体而言,教师在知识、能力、社会经验等诸多方面必须在水平和程度上高于学生。同时,"教学认识的方向、认识的课题、认识的途径、认识的结果和质量等等,都主要取决于教师并由教师负责"。⑥因此说,导师的教学理念将直接影响着研究生的创新理念。

3、较高的科研能力

在信息技术已经大大缩短了人的知识系统更新周期的背景下,作为"弟子",有可能由于掌握了先进的获取信息的手段和技术而比"师"更快地扩大和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文科研究生导师缺少研究课题和充足的科研经费,这是全国高校共同面临的问题。而科研经费的短缺,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指导学生的经济能力和其它能力。几乎所有高校理工科导师的研究经费都远远高于文科,这严重影响了文科研究生导师指导工作的积极性,也影响了文科研究生围绕课题展开资料收集和社会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受到这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增添了难度。

4、提高素质的方法

由于以上这些因素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为此要提高导师队伍素质。提高导师队伍素质的渠道很多,但从客观上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结论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该贯穿以下宗旨:以培养创造性高层次人才为目的,以提倡个性、培育逆向思维、激发创造力为原则,有意识地淡化科学壁垒、共同取向、唯一标准和师生角色。⑦创新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高尚的人文修养。这种素质修养是进行创新活动所依赖的知识、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基础,也是研究生们形成世界观和方***的基础,它为创新性活动提供内在驱动力。素质的提高,不局限于单纯的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还在于它帮助人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促使人在情感和意志方面的健康发展。⑧如何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培养科研学术能力是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环节。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人称其为"三步培养法",即"一新,二做,三通过"。即:第一年灌输新思想并建立起创新思维的意识;第二年做科研学术论文实践以提高科研学术能力;第三年撰写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⑨这种思想并非完全适应于所有文科研究生,但我认为前两条对我们有效地提高文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肯定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覃睿、丁松滨,“影响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环境因素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2期。

[2]吉丹如、戴跃侬,“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年第5期。

[3]刘海兰,“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井冈山师范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6年第12期.

[4]张华等,《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8年。

[5]何玲,杨晓明,“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分析”,《中国冶金教育》,2009年第3期。

[6]金光等,“提高研究生教育素质,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年第6期。

[7]唐小丽,“新时期研究生创新教育浅析”,《教育改革与管理》,2009年第11期。

注释:

①贾睿、丁松滨,“影响研究生创新潜力释放的环境因素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06(2),第47页。

②吉丹如、戴跃侬,“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5),第50页。

③马霆等,“研究生教育亟需确立创造教育理念”,《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0-101页。

④丁库克等,“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教育改革与管理》,2005(2)第51页。

⑤金生v,“理解与教育――走向哲学解释学的教育哲学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年,第12页。

⑥郭德侠,“自我反思: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中国高教研究》,2005(7)第25-26

⑦王伟,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江苏高校,2004年第6期,125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造价工程师研究论文10篇

学习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篇,内容包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上一版区别,环境空气质量好坏的标准。一、了解PM2.5关注PM2.5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matter(颗粒物)。PM2.5是粒径小于2.5μm的空气中的悬浮物。它的成分很复杂,主要成分是碳

学习

专业技术职务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专业技术职务10篇,内容包括专业技术职务十级,专业技术职务填写范文。(一)评定专业技术职务的单位和人员范围以及晋升中、高级职务的条件仍然按照《绵阳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

学习

桥梁博士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桥梁博士10篇,内容包括桥梁硕士小论文实例,桥梁知识100篇。某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跨径布置为72m+110m+72m,上部箱梁采用单箱单室截面,C50混凝土,对称悬臂浇筑施工,直腹板形式,单箱顶宽16m,单箱底宽8m,两侧挑臂长4m,变截面箱梁

学习

质量流量计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流量计10篇,内容包括热式质量流量计,质量流量计选型详细讲解。2.1方向科里奥利质量流量计是直接的质量流量测量。其测量的准确度与介质的流态无关,因此没有直管段的需要,可以因地制宜的安装传感器。2.2施工要求四不要(***

学习

行业会计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行业会计论文,内容包括会计论文完整版,会计论文模板100篇。(二)排放权理论排放权理论源于经济学中经典的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概念最早源自马歇尔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他的学生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将

学习

质量效应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质量效应10篇,内容包括质量效应真实案例,质量效应深度解析。公元2157年,人类首次与外星文明接触,在短暂而血腥的交火之后,双方缔和。人类成为银河“神堡理事会”内最年轻的文明种族,将自己的种群散布在漫天的繁星之间。在许多方

学习

销售员转正个人总结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销售员转正个人总结,内容包括销售员试用期转正自我评价,房地产销售员转正述职报告。工作成绩与收获首先感谢公司人力资源部认可、招聘我进入***公司,并对我全方面的培训,给予我在公司发展的机会。感谢*董事长、***总经理、***

学习

桥梁护栏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桥梁护栏10篇,内容包括桥梁护栏种类推荐,桥梁护栏款式大全。护拦按设置位置可分为路侧护栏和中央分膈带护栏。路侧护栏,是指设置于高速套路路肩上的护栏,目的是防止失控车辆越出路外,避免碰撞路边其它设施和车辆翻出路外。

学习

民间音乐文化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民间音乐文化论文,内容包括弘扬中国民间音乐文化论文,中国民间音乐概述论文范文。千百年来,安徽民间音乐文化陶冶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性情,孕育着安徽各族人民的民族心理,调适着各族人民的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丰富着各族人民的情感

学习

通信工程专业10篇

阅读(55)

本文为您介绍通信工程专业10篇,内容包括通信工程专业代码,通信工程专业大学。XX大学是我国著名的通信、电子等人才的重点培养基地,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并且素以治学严谨、育人有方而著称;XX大学通信工程系则是全国著名的电子信息学

学习

工业工程与管理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工业工程与管理10篇,内容包括工业工程与管理论文,工业工程与管理基础知识汇总。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出版周期:双月刊出版地址:上海市语种:中文开本:大16***际刊号:1007-5429国内刊号:31-1738/T邮发代号:4-585

学习

环境管理体系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环境管理体系10篇,内容包括环境管理体系知识汇总,环境管理体系管理手册范本。一、成立福建省环境保护局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杨明奕副组长:郑更新徐友龙丛澜成员:林欣欣李合宜王国长林俊真李韧黄韦仁办公室主任:丛澜成员:林

学习

园林景观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园林景观10篇,内容包括园林景观的100个常识,园林景观范例解析。1.城市景观园林分析城市景观园林的构成。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的依托。经济发展得越好,越需要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而且其需求也会愈高。人们可

学习

课堂有效教学论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课堂有效教学论文,内容包括课堂教学论文期刊,课堂教学案例及论文范文。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的方法都可以促进有效教学。我认为主要是这些方面。首先是教师的精心备课讲课。作为一个教师,备课是非常重要的。备课的重要性就是

学习

行业会计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行业会计论文,内容包括会计论文完整版,会计论文模板100篇。(二)排放权理论排放权理论源于经济学中经典的外部性理论,外部性概念最早源自马歇尔1890年发表的《经济学原理》,他的学生庇古在1920年出版的《福利经济学》一书中将

学习

硕士论文答辩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硕士论文答辩10篇,内容包括硕士论文答辩全攻略,硕士论文答辩通过率。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答辩报告的内容

学习

硕士研究生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硕士研究生10篇,内容包括硕士研究生能发表十篇sci吗,研究生随笔篇完整版。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深度分析,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需求凝练以下主题。1.增设专业特色课程。访谈对象普遍感到:研究生课程设置欠合理,学位公共课和基础课

学习

设施农业毕业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设施农业毕业论文,内容包括设施农业毕业论文怎么写,现代农业毕业论文。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

学习

硕士论文文献综述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硕士论文文献综述10篇,内容包括硕士论文文献综述大概多少字,硕士的文献综述查重吗。硕士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要对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如选题意义;研究主要内容;拟解决主要问题;研究(工作)步骤、方法及措施;毕

学习

网络营销推广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营销推广论文,内容包括网络营销推广的论文总结怎么写,网络营销推广案例分析论文。广告主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推广,同时强调效果的针对性,在整合营销方式里,解决效果针对性和数据量化监控,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营销(SEM)来解

学习

自考教育管理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自考教育管理论文,内容包括自考教育管理毕业论文范文,教育管理自考本科论文。注重品德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自考学生属于“宽进严出”,而又自主择业,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实行目标管理,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和具有创造能

学习

会计专业硕士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专业硕士论文10篇,内容包括会计论文模板100篇,会计专业硕士论文系统。教师的知识更新较慢,教学方法也过于单一,为了能够达到课标或者升学目标,讲课偏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基本采用的就是概念到账户结构,接着就是账务处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