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篇1
周教授说,康复医学的发展可分为两大阶段,一是古代的康复医学,历史悠久;二是近代的康复医学,发展迅速。具体讲,是两次世界大战促进了近代康复医学的建立。这是因为残酷的战争造成了人员大量伤亡,留下了很多残疾、截瘫士兵,怎么办?现实呼唤着康复。据美国的一项资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遗有数千名截瘫士兵,5年内,他们无一幸免地全部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截瘫士兵增加更多,但20年后仍有50%的人存活,这是什么原因呢?无疑应当归功于康复医学的发展和康复手段的有效干预。因此,周教授强调指出:功能障碍的人一定要重视和接受康复***。
康复医学是***于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着联系。周教授说,临床医学的对象是疾病,它重视疾病的诊断,其主要任务是挽救生命、***疾病、逆转病理过程;而康复医学的对象则是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可能是疾病造成(可发生在疾病过程中,亦可出现在疾病逆转后),也可能与疾病无关,如先天性残疾、某些遗传病等,它强调的是障碍诊断,其主要任务是根据障碍的不同程度,给予不同的综合性康复***,以帮助人体激发内在的、潜在的管理能力。临床医学的目的是治愈疾病,而康复医学的目的则是减轻障碍程度,改善人的生活质量,其中,也包括了人的精神、心理、回归社会等功能的恢复。
那么,近代康复医学的具体对象有哪些呢?除开传统的偏瘫、截瘫、盲、聋、哑、、弱智等残疾人之外,更大量的则是一些慢性脏器病患者,如某些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患者。依照欧美国家的标准,在家休息2个月以上,仍不能从事正常工作的慢性病患者即算残疾人,就应当接受康复***。对此,周教授解释说,一位肺气肿病人,动辄喘息,甚者连说话、穿衣都困难,当然应算残疾;一位心脏病病人,才爬了一层楼,便心绞痛发作,当然应算残疾。这些功能障碍者都应在康复之列。实践证明,疾病***过程中,甚至某些急性病的早期,康复医学的适时介入,确实有利于疾病逆转,有利于功能恢复。正因为如此,国家卫生部已将大中型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立列入“八五”重点规划,并要求将这些医院逐步建成具有预防、***、康复全面功能的新型医院。
对于康复***手段之一的理疗,即光、电、热***(包括推拿、按摩),读者大概不会陌生。但周教授指出,这些仅仅是辅助手段,而最基本、最重要的则是运动疗法。因为功能的恢复只有依靠自主的功能锻炼。躺在床上不动,而希望恢复、提高心肺等功能,那是“天方夜谭”,在此问题上,别无他路。另外,康复***的手段还包括:作业***(意在恢复精细、手眼协调功能);言语***;心理***;肢具***;传统康复***(按摩、气功、针灸、中药)等。
谈到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现状时,周教授表示,既有喜也有忧。对于“忧”,记者似乎更感兴趣。今年初,刚从澳大利亚访问、留学归来的江苏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副主任励建安大夫说,我国的康复医学同欧美国家相比,确有相当大的差距,不仅有经济、技术上的,更有认识、意识上的。表现在:①各级领导重视不够,就目前情况看,全国范围内仅有少数综合性大医院建立了康复医学科、少数几家疗养院成立了康复中心。现状与需要远远不相适应,②部分临床医生认为“治愈”的病人不需要康复。殊不知病理过程虽然逆转了,但功能尚未恢复,某些障碍依然存在。⑨病人不理解、不配合。他们甚至不认为康复对他们是一种需要,相反,企望得到更多的“帮助”。励大夫说了这样一件事;一位康复医生的母亲中风了,一侧肢体瘫痪,几天后,她让母亲自己练习穿衣、吃饭,不料,老人家竟大发雷霆,骂其不孝,就是不愿意动。因此,励大夫对记者说,我国的康复医学要上新台阶,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设法增强全民的“康复意识”。我不禁点头,十分赞同励大夫的精辟见解。
康复医学篇2
积极培养人才乃是发展这门新兴学科的关键,没有从事此项专业的各种人才,即使有了一些康复医疗机构,也将是有名无实,难以巩固。卫生部领导同志一再强调,创立我国的康复医学事业,“当前的首要问题是积极培养人才”。康复医疗工作需要集中多个学科的专业人员,不仅要有经过训练且合格的康复医师,对于物理***、作业***、语言***、心理***、康复护士、社区康复等专业人员的培养,都需要统筹兼顾,不可偏废。康复医学教育的实施,宜采取医学院校设置康复医学课程或专业与举办在职医务人员短期培训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办学。1982年6月,广州中山医学院(现为中山医科大学)率先设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随后,南京、上海、武汉、北京等高等医学院校也相继成立了康复医学教研室。1983年11月,卫生部确定中山、南京医学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为康复医学进修教育基地,90年代初又增加了河北省人民医院康复中心等几处。1984年8月,卫生部致函高等医学院校,建议增设康复医学课程,目的是向医学生普及康复医学知识,开阔视野,也有利于临床医疗科与康复医学科相互配合。
目前,少数医学院校试办了本科和大专康复***师专业。北京、广州、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河北等医学院校还招收了康复医学专业研究生。上海、湖北举办了3年制的康复***士专业。所谓康复***士(师),是一专多能,掌握多种康复***技术(诸如体疗、理疗、作业***、针灸、推拿)、较适合发展中国家国情的一种康复***专业人员。关于在职医务人员的培训,1983年11月,卫生部与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首次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举办康复医学培训班;1989年8月起,香港康复会(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合作中心)与卫生部合作在同济大学举办了一年制的实用康复医师培训班,每年招生50名;1991年9月,又在安徽医科大学开办康复***培训班。1985年,中山医学院受卫生部委托,举办了康复医学师资班。此后,中央有关部门和地方举办了对象、内容、时间和规模不同的康复医学培训班。为落实《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探讨和推动康复医学教育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卫生部医***司、教育司、中国康复医学会于1992年3月在北京召开康复医学教育研讨会。
1992年8月,医***司下发了《康复医学教育方案》,其中包括康复医师、康复***士(师)、物理***师(士)、作业***师(士)的培训方案和教学计划。以上各项教学计划,都安排有中国传统康复医学的课程。为培养中医康复医学人才,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中医药大学率先设置了中医养生与康复专业,于1988年向全国招生,到2000年底为止,已经培养本科毕业生近300名,其中多数为医院康复医学科或老年病科的业务技术骨干。近年来,我国康复医学教育又有新的进展,诸如:①2000年,首都医科大学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成立康复医学院。本科,学制五年,每年向全国招生15—20名。康复技术专业,学制三年,每年招生25—30名。教学和实习基地由两个单位共同承担,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为主。康复医学院还承担全国康复医学专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②
今年七月,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创办了北京听力语言技术学院,培养面向基层、实用型的高层次语言训练专业技术人才,从今年开始向全国招生,招生对象为应(往)届高中毕业生,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方法和新器械不断涌现。在实践中,一些新的康复医学学术观点,也将应运而生。在开展康复医学教育和康复医疗服务时,需要密切关注新的动态,博采众长,藉以丰富这门科学。近几年,年轻一代的康复医学工作者逐步茁壮成长。青年们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希望他们自觉地锻炼自己,成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康复医学事业的接班人。为使培养康复医学人才工作能够持续、有序地开展下去,希望各省、市、自治区,积极创造条件办成1—2所规范的培训中心和实习基地,首先要不惜一切培养师资,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设施。
2探索创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康复医学机构和网络
残疾人和老年病、慢性病功能障碍者与一般病人的情况不同,为他们服务的康复医疗组织形式、人员配备、设备设施等方面亦有差异。目前,我国有***的康复中心,有综合医院、疗养院中设立的康复医学科。***的康复中心,多数以专科为主,也有综合性的,如在北京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综合医院设立康复医学科便于临床各科相互配合,可以充分发挥院内人才和设备的作用,又有利于早期实行康复***,既可提高疗效,又可预防继发性残疾的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形式。卫生部1989年12月颁布的《综合医院分级管理标准》,把设置康复医学科作为一项内容,并对不同级别的综合医院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现在,不少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的综合医院和高等医学院校(含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了康复医学科。
1997年1月15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要“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卫生部和各地卫生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落实***中央、***的指示,现在正逐步形成城市大中型医院与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相结合的网络。有的疗养院根据现有条件设立了康复医学科,在城郊或交通便利的疗养院,有的采用一个机构挂两个牌子的方式。但是,各个疗养院的情况不同,并不要求所有疗养院都办康复。我国康复医疗机构的人员构成,一般既有西医医师、护士和康复医疗技术人员,又有中医的有关人员。中西医团结合作,这体现了我国康复医疗的一个特色。我国综合医院以及疗养院的康复医学科,有的设有病床,有的设有门诊,并配合院内其他临床各科,为住院患者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是否设置病床问题,要依据客观需要和条件而定。
但是,即使未设病床,康复医疗人员也应当主动地深入有关临床各科,配合临床医护人员为住院患者提供康复服务,这不仅有利于早期康复,有利于预防继发性残疾的发生,也有利于康复医疗人员积累经验和科研资料,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康复医疗对象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以及慢性病功能障碍者,不少人行动不便,甚至生活难以自理,有的装配了假肢或支具,有的则需要乘坐轮椅等等。为此,在新建、扩建、改建医院时,应当重视康复医疗对象的特殊需要,通常称为“无障碍设施”,有的称为“无障碍环境设计”。发达国家和香港地区等,陆续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康复国际(RI)也提出《康复设施的最低标准》。
我国国家建设部、民***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颁布了《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残疾人保障法》也明确规定了“国家和社会逐步实行方便残疾人的道路和设计规范,采取无障碍设施”。上述《设计规范》规定了医疗建筑的设计内容,其中包括入口、坡道、走廊、门栏、楼梯和台阶、电梯、扶手、地面、厕所和浴室等。按照《设计规范》的注释,其实际内容适用于医院、疗养院、门诊部所、保健及康复机构。这不仅是为了方便就医的康复对象的日常生活活动,使他们和健全人一样,获得平等权利,也为了一旦发生意外灾害,有助于他们安全脱离危险。2000年5月18日,北京市***府了《北京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规定》。
以地方性法规形式有关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的专门规定,这在全国尚属首次。我国康复医学事业起步较晚,由于有些问题认识不够清楚,比如关于康复医学专业与其他临床各学科、理疗学、疗养医学的联系和区别;同时,受人才缺乏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已经设立的康复医疗机构还不够完备,有待于整顿、充实、提高。有鉴于此,两部一会颁布的《康复医学事业“八五”规划要点》就设立康复医疗机构问题,做出了两个方面的规定:第一,“康复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的建设,既要按康复医学的特点,又要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康复医疗机构的内部结构,侧重点应当放在康复评价、运动***、作业***、语言***、心理***等方面的建设。康复工程学已经渗透到康复评价与***的各个方面,成为改善与提高残疾人***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有力手段,各有关部门应密切合作,协调发展康复工程学。康复医学课程也应当有康复工程学的内容,同时,要注意培养康复工程的骨干。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在建设康复医疗机构和提供康复医疗服务时,必须充分发挥传统医学这个优势,将现代康复医疗与我国传统康复技术相结合。”第二,设立康复医疗机构,要按照***府颁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登记注册和认可。新设康复医疗机构都要申请评审,经认可才能开业。要防止把综合医院中的理疗科简单地换个牌子,改为康复医学科的做法;已经改了的,应当认真做好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和设置康复医学的重要专业等项工作(如设置运动***、作业***、语言***、矫形支具、心理***、中医康复医疗等专业)。不要用传统理疗代替康复医学。1996年4月2日,卫生部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以规范和引导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3加强社区康复
推行社区康复,可以充分利用当地的人力、物力等资源,既便于开展预防工作,又便于群众就近就医和康复,同时可以减轻各方面的经济负担,因而深受群众的欢迎,也得到***和***府的重视。早在1983年8月,卫生部在河北省人民医院举办康复医学培训班,就特地邀请康复国际(RI)副***Floro女士做社区康复的专题报告。1986年,卫生部委托山东、吉林、广东、内蒙古四省及自治区开展社区康复试点工作。同年3月,中山医科大学康复医学教研室在广州荔湾区金花街开展社区康复工作,这也是我国社区康复最早的试点之一。1989年9月,卫生部与世界银行合作,在浙江、陕西、江西三省实验综合性区域卫生规划,也包括有康复项目。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实施《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纲要》期间,也制定了社区康复实施方案,要求选择62个县(区)进行社区康复规范工作。近2—3年,为贯彻执行《残疾人保障法》和***中央、***《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央有关部门通力合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以进一步推动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工作的发展。其中如1999年7月16日卫生部等10个部、委、局联合签发的《关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重申了社区卫生服务要“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原则。”2000年8月29日又由民***部等14个部、委、会共同发出《关于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的意见》,这个文件也提出了要“推进残疾人社区康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将残疾人社区康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
2000年11月1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办公厅颁发了《民***部关于全国推进社区建设的意见》,这个文件是经中共中央***治局***讨论通过的,说明了***中央、***对社区工作的重视。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和社区康复问题,《意见》指出:“要把城市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社区,积极发展社区卫生。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站点的建设,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方便群众就医,不断改善社区的卫生条件。”在此期间,有关部门还就各自的职责,制订相关的措施,例如卫生部科教司颁布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试行)》,附有康复医学的课程表和重点。经济上的支撑是发展社区卫生和社区康复不可缺少的条件,目前,许多地方正在探索筹措经费的办法。
4宣传康复医学、普及康复知识
1984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专著《康复医学》。1986年2月,创办了《中国康复医学杂志》,随后又相继出版了《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我国目前最大一套共93册分卷的《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也于1988年初出版了《康复医学》分卷。
1988年10月出版了《中国传统康复医学》,较为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康复医学的理论和长期积累的经验,这也是发扬中医药学优势的一个措施。1990年9月,卫生部、民***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组织编写了大型综合性康复医学高级参考书—《中国康复医学》。该书荣获1991年颁发的第五届中国***书奖二等奖。随着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武汉、南京、广州、上海、哈尔滨、北京和安徽等高等医学院校,河北、江苏、湖北省人民医院等医疗机构,民***部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及其所属单位,也相继出版了有关康复医学的书籍和刊物。品种逐步扩展,既有综合性的,如《实用康复医学》等,也有专科性的,如《偏瘫的现代评估与***》、《康复心脏病学》、《现代康复护理》等。1997年7月,针对社区康复的需要,由吴阶平任名誉主编,***任主编,陆续出版了《康复指导丛书》(共18册)和《残疾预防丛书》(共12册)。《康复指导丛书》获得1998年第11届中国***书奖和***有关部委局联合颁发的第2届奋发文明进步奖。
卫生部领导编写的《当代中国卫生事业》和《中国医学通史》,都有专门的章节叙述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状况。中央和地方报刊也时有康复医学的专题文章、报道。诸多出版物,不仅可以使人民了解康复医学这门学科的内涵和特点,而且可以提高人民对“应该把保健、预防、医疗和康复紧密结合起来”方针的认识,很有意义。康复医学是一门学科,不可能自发先知,教育者自己首先应当受教育。因此,在普及康复医学知识时,更要对各级卫生行***部门、医学院校的领导多做宣传,使康复医学事业得到更多的支持,并沿着学科自身的规律和方向发展。
5加强国内外康复医学学术交流
为活跃学术气氛,卫生部于1983年4月批准成立中国康复医学研究会,1987年经中国科协并报国家科委批准,该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至今设有康复医学教育、中医与西医结合、康复工程、老年病康复、心血管病康复、脑血管病康复等18个二级专业学会;已经在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分会。多年来,中国康复医学会及各地分会,在团结康复医学工作者、促进学术交流、传播学科信息、培训专业人员、开展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需要继续发挥其作用。
在国际交流方面,如前所述,我国曾经多次派遣人员出国进修、考察,也多次参加国际上的康复医学学术活动。同时,美国世界康复基金会腊斯克教授以及世界卫生组织与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东南亚等国家的康复医学专家,也先后来华访问、考察。我国还陆续翻译出版了腊斯克教授主编的的《康复医学》(1997年,第四版)和《克鲁逊:物理医学与康复手册》(1982年出版),《在社区训练残疾人》、《国际残疾人分类》、《残疾的预防与康复》、日本的《康复白皮书》(增订版,1981年)、《康复技术全书》等。英、美、日本、荷兰等国家的康复刊物也转载了我国这门学科的有关文章和信息。1987年、1990年,先后在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和武汉同济医科大学两个康复医学教研室,分别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医学合作中心。1996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事处在广州举办了“国家间有关社区康复计划和管理研讨会”,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观、考察了广州金花街等社区的社区康复。
6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在部署有关医学工作时,特别应当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侧重点要放在一级预防上,诸如计划免***、健康教育、优生优育等。目前,我国大力开展的口服脊髓灰质炎***苗糖丸、食盐加碘等,正是预防工作的具体实施。这些投资低、效益高的举措,有利于防止残疾和慢性病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劳动力,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减轻群众疾苦和经济负担,应当坚持下去,并扩大预防项目,以造福人民。为推动残疾预防工作的发展,卓大宏主编的《中国残疾预防学》一书于1998年问世,全书120万字,是我国“九五”重点***书出版规划中的一种,也是国内外第一部全面论述残疾预防理论和方法的书籍,是一本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著。这本书与《残疾预防丛书》的相继出版,二者相互结合,将有助于残疾预防工作的普及与提高更好地结合,相得益彰。
康复医学篇3
改善焦虑情绪对苯那普利降压疗效的影响 叶志荣,叶毅敏,杨菊贤,黄震华
肺炎衣原体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 吴青平,邓水泉,李雯,杨***坚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与探讨 傅素贞,刘雪虹,刘剑立,季瑞芬
蟾蜍中毒引起心律失常1例报告 吕鹏波,韦丽娜,张晓辉
非糖尿病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血糖升高与多脏器功能衰竭关系的探讨 林绍彬,林敏瑜,陈桦
植入自动夺获型起搏器的初步临床观察 李卫华,黄见亭,吴荣,严秀珍
导管射频消融对36例心动过速的*** 林荣,郭南鸥,洪美满,曾碧英
光气中毒10例报告 杜桄,高繁彪
低分子肝素***急性动脉血栓性脑梗塞40例临床观察 陈敏,胡文扬,吴笃初
异搏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 叶惠生,黄勇跃
头针加体外反搏***脑血栓的疗效观察 曾隽,周正荣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49例临床分析 曹冰,陈宇,李雅静
氯沙坦对高血压病人左室肥厚的影响 李晓东,孙亚清,马淑梅,孙照群
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郭志***,陈轶杰
压宁定在高血压病患者全麻前后应用的意义 陈景明,林晶
434例副高技术职称以上在职干部体检分析 王秋芬,王宝霞,王景福
104例慢性肺心病死亡时间分析 王志刚,金海珠,孙玉霞
黄芪注射液对免***功能低下患者的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杨向林,郑干才
福辛普利***高血压病疗效观察 邱洪祺
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56例疗效观察 李要真,靳茂松,李健,靳燕辉
504例老年人病死诊断及死因分析 张利芳,李健伟,刘芳
普拉固与去脂舒降脂疗效的临床评估 蔡***
米力农间歇给药***心力衰竭30例临床观察 侯万学,钟东塔
第七届全国心血管病康复学术交流会会议纪要
高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安学兴,安福望,张景玲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缺血型ST段的康复作用 曾子健,余伟
苦参总碱***心律失常50例疗效分析 赵敏,金玄俊,邢武***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的*** --附40例观察 陈玉荣,刘连(),钟红
氨酰心安***快速型心房颤动 黄秀惠
灯盏花素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寇正杰,刘炳珊
134例小儿异常心电***临床分析 郑琳琴,苏惠兰,廖荣圭
亚极量活动平板运动致心源性休克1例报道 吴智勇,李娥卿,陈娟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心肌钙蛋白I的临床意义 杨海燕,曾智
多普勒超声心动***对苯那普利改善稳定型心绞痛左室舒张功能的评价 许菁菁,吴梅芳
α-羟丁酸脱氢酶对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意义 林敏瑜,林绍彬,张发钦
心肌肌钙蛋白I诊断急性心肌梗塞的意义 郑伯仁,陈桦,马国斌
年青人急性心肌梗塞冠脉造影分析 石蕴琦,张明,李占全,邓重信,吴波
108例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分析及护理 刘玉英,赵玉敏
运动试验诱发心绞痛伴ST-T"正常化"1例 郑元琦,王瑞良
中西医结合***冠心病心绞痛42例临床观察 王英勤,李景晟
慢性心房颤动22例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 王灿堂,林长兴
中风失语症的辩证施治 --附72例疗效分析 杨杰,尹佳鑫
冠心病中医防治体会 蔡福文,蔡鸿
大剂量麻黄附子***窦房结综合征2例报告 崔爱国,师原明,聂明
重用细辛***心血管病 罗少锋,蔡学熙,林敏
参麦注射液***30例胸痹临床观察 张宪宏,王崇生
补肾为主***冠心病48例疗效观察 吴雅丽,李凯,刘宝才
自拟宣阳通痹汤***冠心病48例 师元明,崔爱国
降纤酶***不稳定型心绞痛58例护理体会 高振华,阚心宇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林菁,郑凌,江美金
慢性肺心病的康复指导 陈茜倩
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周晓彬,林晶
心肌梗塞后焦虑症对康复的影响与护理 吴***红,徐伯凤,张金凤
住院慢性肺心病患者的心理护理 李诚君,陈志灵,张秀梅
呼吸衰竭患者气管切开的观察与护理 杨艳,孙玉霞,李成群
血管内皮细胞与心脑血管疾病 孙桂芝,洪飞,郑长虹
国产注射用5-单硝酸异山梨酯(鲁南欣康)的应用 戴若竹
急性Q波与非Q波心肌梗死心室重塑的比较 张增堂,张永慧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对QT离散度的影响 王春娥
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 杨慧琴,赵斌
妊娠合并心脏病38例临床分析 林玲
紧急床边心脏起搏的临床应用 谢助坤
血液透析在难治性心衰中的***作用 马利平,王美玲,卓凤巧,刘玉捷
青年高血压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易春涛,幸志强,王征,丁春平,丁丹
开搏通与可乐定对高血压病患者内皮素影响的对比研究 林周,徐伟
糖尿病患者多脏器功能的损害 陈启华
老年高血压病的心理障碍及其康复的探讨 吴建民
尿激酶***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分析 侯玉萍
腹蛇抗栓酶加低分子右旋糖酐对下肢静脉血栓的*** 吴多智
辅酶Q10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自由基的作用 马建芳,刘小朋,李***生,罗芳,王晓华,邱凤英,陈宏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抑郁症的观察及*** 章文莉
低分子肝素钙***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张春芳,李静芝
降纤酶***急性心肌梗死40例观察 张冬凤
前列腺素E1***冠心病心绞痛46例临床观察 郝靖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脂分析 张晓梅,孙风强,邱丽
潘南金***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侯玉萍
硝酸甘油联用美心力***心力衰竭35例 陈海强,高少鹏
急诊射频消融***持续发作的特发性室速 刘明,谢秀成,黄仕洲,冯新武,邓斌,李挺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诊断及***体会 彭学***
复方丹参滴丸***冠心病疗效观察 姜红,李莉,王立波,陆春风
心理与行为应激对心血管病发作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 赵鸿雁,林朝胜,李学书,王艳红,鲍卫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与预后的研究 曲淑珍,刘奉朝,吕国良
慢型克山病心力衰竭血浆内皮素-1水平变化的意义 刘文和
98例高血压病患者心率变异性分析 孙宇,王文英,曹广智
测定凝血、纤溶等指标在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意义 王梅平,朱迎建
活动平板运动试验QT离散度对冠心病诊断的意义 钟丽
Holter短暂ST段下移假阳性之鉴别 赵思勤,周世炳,聂晓莉,李秋,刘小蓉,吴涛
宽QRS波心过速鉴别诊断再探讨 石翔,蒋勇
80例脑卒中急性期的心电***分析 陈凌芳
119例心电***与动态心电***检查对照分析 唐金莲,赵美玲
心痛汤并消心痛***心绞痛临床观察 孙浩,杨文明,王英勤,陈文学,金玄俊
疏血通注射液***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李奕宏,李莉,王桂珍,范蕾,王立波,陆春风
北欧老年护理的发展及启示 姜小鹰
糖尿病性足部病变的观察与护理 姜艳,邵宇飞,姜珊
射频消融术并发症的观察 苏红颜,余同珍
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及有关教育 姚倩,林锡静,夏丽娜
心血管病人介入***动脉鞘管拔除时晕厥的护理体会 崔岩,朱秀兰
36例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的护理 金红霞
低分子肝素不同应用途径的临床观察 庄芳
白细胞介素检测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 侯振江,张宗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冠心病研究现状 刘清华
降压药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赵丽
血栓通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侯宏伟,赵晶
谷维素***病理性早搏和功能性早搏的疗效比较 田晓平,慈书平,王福***
酚妥拉明***高血压急症的疗效分析 叶惠生
倍他乐克***慢性心力衰竭80例疗效观察 侯玉萍
血栓通***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刘玉驰,张华,穆懿,郝克倩
蕲蛇酶***急性脑梗死250例观察 林进,林庆志,林建富,陈东明,王月碧
围绝经期妇女血脂代谢的临床分析 周黎华
倍他乐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黄秀惠,廖文婕,唐勤
二磷酸果糖与呼吸机对有机磷中毒循环呼吸衰竭的急救 许丽华,李德崇,栾卫红
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房颤复发30例分析 曲德***
部队疗养员老年心脏病患者的自测健康调查分析 万萍,古伟英,许***
多巴酚丁胺联合洛丁新***肺心病并心衰68例分析 陆鸿雁
克栓酶并光量子血液疗法***急性脑梗死的观察 董海玮,刘艳
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肥大心电***诊断指标的探讨 冯宏玲,郭磊,王盛明
健康体检心电***TV2>TV5(V6)综合征的观察(附280例分析) 傅金香,范华昌,陈开红,林雪梅,黄志标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早期T波变化临床意义探讨 张友
黄芪注射液伍用钾镁液***心衰疗效观察 陈启华
主动脉置换术后并发主动脉根部迟发性出血1例 陈连带,宋蕾
射频消融术标准护理计划的制定 宋继红,姜小鹰
细胞凋亡与心血管疾病 侯振江,张宗英,郭金英
β-阻滞剂在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 吴昌元
多巴酚丁胺同位素心肌断层显像在冠心病的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任澎,涂良珍
运动试验评价降压药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运动耐量的影响 刘健,李佐才,汤亚明
高血压病患者QTcd延长预测心脏事件的临床研究 陈晓瑞,金伟,朱晓东
冠心病与无症状性脑梗死相关性临床研究 刘楠,范林,林朝贵,郑安,***龙
23例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的测定 卢薇,汪晓云
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心率变异的临床研究 杨月榕,虹,胡兴键,邱峰
多普勒超声对无症状性心力衰竭的评估 王玉芝
血浆内皮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影响 李健,商菲菲
老年高血压运动医疗前、后的左心功能变化 娄彩云,黄成经,杨天伦
原发性高血压心率变异性测定的意义 郑茵,李伟,吴智勇,符秀娂,李娥卿
脉压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张勇,张艳,钟书辉,曾洪文
缺血性中风患者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意义 林锦祥,沈敏海
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浆内皮素、心钠素的关系 闾莉娜,冯小坚,邬洪粱
动态血压监测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预后的评价 赵琦,郑华光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黄继良,武芳,张欣然,王东华,张国清
以牙痛为主要表现的心绞痛1例 张丽娟,黄鑫
β-受体阻滞剂和ACEI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康晟,吕吉元,王陆建,闫晓梅,李茹香,吴慧英
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研究 吴***,张晓春,林凡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浆PAI-1及C-反应蛋白浓度的变化 杨月榕,罗助荣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对比研究 沈敏海,任志红,林棋
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1 80例报告 龚鸿裕,方胜先
康复医学篇4
康复医学临床实践教学改革
1更新教学观念和教育思想
师与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认识是临床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对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转变的认识,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更新学生对临床教学的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启发式教学为主,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只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观念和思想上达成共识,才能更好地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贯彻到教学的全过程,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改变传统教学方法
讲授康复评估和康复方法时,在讲解中穿插操作示范,强调正确的操作步骤与要领,留给学生自我提高、自行训练的空间和时间,让不同接受能力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在讲授临床常见疾病康复***时,以实际临床病例为启端,向学生提出问题,帮助他们分析问题,引导讨论,明确功能障碍的原因、评估方法和康复措施,使学生对每一个病种的康复都有完整的认识。在授课过程中,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引导学生应该了解、熟悉哪些内容,并明确哪些内容是重点掌握的;同时,分析比较病种之间康复评估、***的相同与不同,从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认识康复医学临床工作的内容。还有重要的一点,给学生推荐一些康复医学参考书,鼓励学生自学、并勤于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建立康复医学课程后期临床实验室,设在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依托科室的物理***室、运动疗法室、作业***室、言语***室、传统康复疗法室等康复***、训练用仪器、设备,以及患者、病种充足的有利条件。通过硬件建设,使临床教学带有实验的气氛,以消除学生毕业后从事住院医师早期阶段对康复医学的生疏感,使他们在从事医疗工作早期就有康复医学意识,增加他们对专业的信心。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了解每一件仪器、设备的名称、作用原理、***作用、操作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以及注意事项等。在强化管理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摸拟学习使用、进行潜移默化的规范操作训练。
4重视知识更新
由于一些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神经生理学、电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心理学)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广泛应用,促进了康复功能检查和康复***器械和方法的不断涌现,也促进了多门专业人员的共同参与,这些都有利于推动康复工作的开展。作为临床教师,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康复医学发展的新动向、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紧跟现代医学、现代康复医学发展的前沿,并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开阔眼界,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前景,对未来从事康复医学专业充满信心。
康复医学篇5
1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2例脑瘫患儿,该42例患儿均与全国CP专题研讨会讨论通过的诊断分型标准相符合,年龄为2个月~11岁,平均年龄3岁。其中,5例运动过渡型,12例痉挛型双下肢瘫,7例不随意运动型脑瘫,14例痉挛性四肢瘫,4例弛缓性瘫。
2护理措施
2.1康复医学护理
在对患儿进行康复护理的时候,按照现代医学康复训练vojta、bobath法与小儿推拿理论以及其他有效训练法相结合的方式,采用轻柔、搓、捏、拍打等不同的手法对患儿局部进行按摩,使其全身经络得到疏落,并进一步改善全身及局部血液循环,使肌张力得到进一步降低,痉挛得到进一步缓解,促进平衡反射和正常运动发育,使肌肉活动得到进一步增强,平均8~14min。
2.2心理医学护理
由于家属对患儿的关心及急切希望治愈的心理,则造成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障碍,甚至,可能出现敌视态度。护理人员在对脑瘫患儿护理过程中,首先应当对父母及家属进行劝慰,使其消除急躁情绪,并以温和的语言以及热情的态度对家属与患儿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积极的配合***。其次,在对衣、食、住、行等方面细心观察时应当根据患儿的病情情况及心理特征进行,由此来制定不同的、全方位的心理护理***方案,同时加强与患儿之间的沟通,耐心引导,使心理护理方案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展。
2.3摄食医学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摄食训练。对患儿骨骼肌肉的控制通过摄食动作进行分析,对导致错误动作的根源根据摄食姿势、、过程、时间进行分析,并详细记录及分析出错的肌肉和控制功能等,由此达到在以后的护理过程中逐步进行纠正的目的。***进食困难的患儿开展训练的时候,应当在家属的积极配合下,使其能够尽快脱离喂食状态。在***期间,加强对患儿的应用补充,使其能满足身体需要,同时使抵抗力增强,促进组织修复。在开始训练的前半小时尽量少食,在训练后注意体液的补充。对脑发育有损的食物忌食,如爆米花、皮蛋。
2.4语言训练医学护理
提高患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中护理人员对患儿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患儿的语言交际能力得到恢复。应当尽早开始对脑瘫患儿的语言训练,一般采取的训练方式是一对一与集体训练相结合、家庭训练与专业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训练过程中应当始终坚持因人施教的原则,使患儿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逐步确立语言飙到的意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训练、嘴的运动训练、呼吸训练以及构音训练等。
2.5日常生活医学护理
康复医学篇6
1中医药院校康复医学的教育现状
1.1康复医学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使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医学所涵盖的范围增广了,人们对于医学的要求提高了,尤其是康复医学,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康复医学水平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同样,一个医院康复医学科的水平可以反映医院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1]。因此来说,一个合格医学院校的全面发展的优劣也和该院校康复医学科的水平密切相关。同时随着医疗条件水平的进步和改善,人们对健康的需求随之也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何有效地改善和提高病者的生存状态,如何尽可能地恢复其健康,正是康复医学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地方。因此中医药院校在学科设置,教育模式和教学方式上更应该在发挥本学科优势的前提下,给予康复医学更大的空间和条件,发展和改进传统的康复医学教学和实践观念与模式。
1.2康复医学教育在中医药院校医学教育体系中的现状与问题目前,在中医药高等院校大都开设有中医学(康复方向)专业,培养着所谓的康复专业人才,就笔者单位的该专业而言,在其学科的课程设置上,存在着康复医学专业知识课程教学时间短,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实践条件匮乏,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实践操作技能及动手能力差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例如,康复医学课程仅限于上述极少数专业,就该课程而言,所涉及到的概论,残疾医学,康复理论基础,康复***方法、康复评定、临床康复学等等如此专业而复杂的知识仅用一门课程的时间上完,不论对于老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理解和吸收,都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无论是专业教师队伍数量,还是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亦或是教师队伍本身的业务素质上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形式上仍主要以口授的传统方式,即使配上“多媒体”,也只是形式上的幻灯片,没有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能和作用;最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教学实践基地和专业的教学实验室,其后果势必导致理论和实际的脱节,一方面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效果和要求;另一方面则时无法满足实际专业人才的用人需求。另外,康复医学专业教育程度不高,康复理念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非常突出的问题,笔者认为就综合性中医药大学今后专业学科发展的必要性而言,康复医学领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中医药院校目前仍未将康复医学作为中医药大学发展的一个支点,专业设置避“轻”就“重”,康复医学仍处于中医药大学整体医学中的“边缘学科”,其后果是医学生普遍缺乏康复意识,医学生的头脑无法建立和形成全面医学的意识和康复理念。
2中医药院校康复医学的教育改革与实践
2.1广泛开展康复医学教育既然康复医学的学科地位和对临床实践的要求和范围越来越高,越来越广,一个医学专业工作者,尤其是中医类的人才,更应当从思想上、从实际应用上注重康复意识的培养,注重康复临床实践的掌握,因此,笔者认为应当将康复医学作为一门临床医学各专业的必修课程加以实施,当然可以针对专业方向区别授课内容及学时多少,通过课程的学习,首先应当在医学生的意识形态中牢固树立康复理念,正确认识到全面医学的真正含义。笔者在现有的教学工作中,针对医学专业的学生,利用不同的形式和机会以及在不同的课程教学中,随时以各种形式向学生传达康复意识和理念,灌输全面医学的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学生课后的反馈和交流,确实从一定程度认识到了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当然仅靠这样个别零星的教育方式还远不能达到全面覆盖和牢固树立的目的,只能靠真正意义上的改进教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2努力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在康复医学的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针对一门高年级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课程,专业教师应该在不断丰富和提高知识水平的同时,要与时俱进,积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全面构建和培养医学生的知识结构、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医康复人才。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实现由单一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转变,由知识的单向灌输向注重启发式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的转变[2]。笔者研究发现,通过一定程度地改变教学方法(视频、案例教学)和教师的教学思维理念,真正把学生融入到教学环节之中,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灵活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思考,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这也说明教师应当积极努力地改变自身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模式,敢于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适应目前现有的教育环境和条件,争取最大程度地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2.3积极尝试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康复医学是一门跨专业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力学、社会学、环境改造学、残疾学、人体发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成果。由于学科内容涉及广泛,专有名词和特定内容多,而教学时数有限,造成学生在学习中记忆、理解困难,给教学带来较大的难度,学生普遍反映课时少、内容多、概念和方法太抽象,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康复医学的发展和教学要求[3]。笔者在教学中积极探讨和研究康复医学教学的新途径和新方法,特别是对于多媒体技术以及实践教学结合康复医学课程进行了摸索和尝试,通过进行比较发现,实验组的课程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根据课堂出勤率,课堂学习氛围等以及课后的调查反馈意见来看,两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出勤率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实验组学生反馈认为多媒体及实践的教学模式能使他们更有学习的兴趣,改善课堂的教学氛围,能够发挥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说明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能够使课堂形式生动、增加学生趣味性和积极性等[4]。其实就康复医学课程的教学,还有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可以进行研究和探索,譬如运用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向传输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潜能,体现老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而不仅依赖于传统教学的固定模式和方法,可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和现有条件下康复医学教育和合格中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康复医学篇7
岚皋县中医院康复医学科是岚皋县唯一一个以现代医学康复与传统中医理疗技术相结合的中西医结合康复***的多功能学科。该科成立于2012年,它担任着全县因各种急慢性疾病、老年性疾病及意外伤害导致有功能障碍人士的康复工作。任务艰巨、工作繁重。在这里,你总能见到一群充满朝气、笑颜如花的天使们忙前忙后--------她们就是这里的康复***师,她们的病人都亲切地称她们为“老师”。科里康复***师一共7人,其中5人都是女生,占总人数71%,平均年龄31岁。她们每天忙碌于康复***室与病床之间,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用她们的无私奉献、用她们的青春谱写了一幅幅动人画面……
瞧,张奶奶正在吃力的练习翻身,歇息时还“呵呵呵”地笑出了声,尽管很累、很艰难,一点也看不出她的疲惫。那是她的小袁老师一边耐心地引导她做动作,一边讲笑话逗她开心,以消除训练的疲乏与枯燥。
哟!那边陈大伯这是怎么了?沮丧的坐在角落里直抹眼泪,她的小徐老师紧挨着大伯坐着,一边小声地说着什么,一边为他擦去眼泪。哦,原来一直要强的陈大伯自生病以来,接受不了自己“瘫痪”这沉重的打击,情绪出现了问题,小徐老师正在耐心地给他做心理辅导。
咦?言语***室传来悦耳的歌声?那是小周老师在给王大叔做言语训练,一直发不了音的大叔现在也能有模有样地跟着唱歌了!看他从愁眉不展到现在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大家都跟着高兴。
办公室门口,李大伯自己小心地慢步走过来,双手紧紧握住了他的小卢老师的手,鞠着躬哽噎到“谢谢、谢谢你们……”看到这一幕,在场的所有人眼眶都湿了。原来,李大伯因脑出血致右侧肢体偏瘫,坐都坐不起来,当初想着后半辈子可能要在床上度过了,经过两个多月的康复***,现在他恢复的比较理想。今天出院,来和大家告别了。
康复***工作非常繁杂,随着近些年心脑血管发病率日益增高,科室患者也大幅增多,因其特点为突然发病,致残率高,偏瘫、失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导致患者不仅仅是肢体的功能障碍,随之而来的情绪变化和防卫机制组成了形形色色的异常心理反应,常表现为抑郁、悲哀、自卑等心理状态,性格也变得急躁易怒,这就给康复训练增加了极大难度。所以***师们不仅要给他们制定合适的肢体康复计划,还要针对不同的心理障碍给于适宜的心理疏导,鼓励患者战胜病魔,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念。
康复医学篇8
关键词:医学心理学;心理***;神经康复
【中***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427-02
心理学家曾统计出了这样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人群中,80.0%的人都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甚至一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格缺陷和习惯性不良行为。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和成熟的心态,是现代人类面临的人生及社会问题。我们身边的大多数人(包括我们自己)都已切实感到,在经济、文化、价值观等社会因素急剧变化的时代,人际关系、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关系以及病后产生的抑郁、焦虑、恐惧、悲观……等我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愈来愈突出。
作为二十世纪后期我国现代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复合的医学模式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医学心理学康复医学是我国现代医学发展的重要体现。这一现代医学新贵的出现对于解决日益严重的社会心理问题和患者康复***有着显著地积极效果。
1 临床心理学与心理***
1.1 临床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研究是利用心理学的研究理论及方法,对临床疾病进行分析、***的一门学科,也是心理科学乃至脑科学的重要部分。在21世纪的今天,多学科合作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潮流,临床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神经病学、康复医学以及神经生物学和电生理学的新技术、新方法相结合,为各科临床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拓宽了研究空间。但不管临床心理学如何发展,其心理学基本理论仍将是临床心理学研究的基础,而心理***是临床心理学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需要我们掌握的一门实用性临床技术。
1.2 心理***:心理***,即精神***,是指应用心理学理论及方法对心理疾病患者进行***的过程。人类所具有的一切亲密关系,如理解、同情、支持等心理反应都能起到“心理***作用”,就是生活中的“心理药师”。狭义的心理***,是在确立了良好的心理***关系的基础上,由经过专门训练的施治者运用心理***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对求治者进行帮助,以消除或缓解求治者的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方向发展的过程;广义的心理***泛指一切影响人的心理状态、改变理解行为的方式和方法。心理***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和心理障碍,减少焦虑、忧郁和恐慌,改善病人的非适应,使患者能以较适当的方式来处理心理问题,以更好地适应生活。
心理***的方法已经有数百种,多数***方法是短程、整合的***手段,如认知行为***和认知分析***。心理***最初仅限于精神病人的应用,发展至今,已扩展为各个领域的心理障碍、社会人际关系、婚姻家庭等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的处理。
2 康复医学与神经康复
2.1 康复医学:康复的定义,即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的措施,对患者进行指导性训练和***,使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发展其自身潜力,逐渐从生理、心理、社会和职业等各方面恢复正常生活能力。
正所谓“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形式,也是康复***的核心。许多疾病临床治愈出院时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脑血管病、脊髓损伤所造成的后遗症,骨伤疾病的致残等),还有一些现代文明病、老年病、身心疾病的功能障碍也与缺乏运动有关,光靠药物***和手术***不能达到满意疗效。康复医学不仅强调主动的功能锻炼,而且强调在生理功能无法恢复的情况下,应该采用代偿或替代的途径,增强患者的适应能力,以利于患者逐步恢复实际运动及生活能力,并建立起战胜疾病、顽强生存的自信心。康复医学的出现和发展弥补了传统临床医学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讲,康复医学就是临床医学的一种扩充和延伸。
2.2 神经康复:神经康复是康复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份,而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脑血管病、脊髓病变)是康复最重要和***最早的适应症。另外,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快,有资料显示,我国的老年病患者中有超过一半需要康复医疗服务,而脑血管病是老年病的常见症状,其致残率相当高。这些情况都体现出了神经康复***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神经康复是神经瘫痪、各种脑病、老年病最关键的医疗服务之一,它的实施和应用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幸福、安定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心理***与神经康复***
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情感、认知、社会活动等都对临床***有很大的影响。神经疾病中由于残疾发生、身体功能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下降,使日常生活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婚姻与家庭的责任难以完成,而且患者病后长期脱离与社会的交往,家庭、社会支持不良,易使患者自我评价偏低,产生心理、情感方面的障碍。这些患者出院后在进一步的神经康复***中,如果能辅以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生物反馈疗法、支持疗法等一系列的积极心理***,对于减少患者由身体功能障碍带来的心理负面影响,并提高他们内分泌系统、免***系统等功能有着显著地积极意义。不仅能使他们在挫折中能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自我调整,产生足够的战胜疾病的信心。如此可见,心理***对神经康复的潜在影响是其它***方法所替代不了的。对神经系统瘫痪病人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引导他们接受现实,并积极、主动地配合医师进行心理***及康复训练。随着患者神经功能的逐渐恢复,各种心理障碍会逐渐消除,神经抑制也会逐渐的解除,从而使得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使他们完全恢复社会功能,融入社会环境。
综上所述,心理***与康复***的结合,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而且还可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大量的卫生资源,提高病床的周转率,这对国家、集体、个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易法建、彭剑飞、杨丹燕.《心理医生》.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2] 朱镛连.《神经康复中的运动疗法及现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1)
[3] 张海霞、乔天梅、高萍.《浅谈医学心理学在临重的重要性》.《当代医学》,2009(09)
康复医学篇9
关键词:教学质量;康复医学教学;引导式教学
【中***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062-01
一、实验对象和实验方法
1、研究对象
通过对某大学医学院康复医学专业2011级学生进行测评,学生共计人数121人,其中男生有71人女生为50人,他们的年龄范围在21.45±4岁,将男生、女生按照成绩进行排序之后进行分组,按照差值排序,这样“引导式教学组”有男生36人,女生25人,“一般教学组”男士为35人,女生为25人。
2、试验方法:
内容涵盖: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多样性。
“一般教学组”方法:教师按照之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采用先进行理论再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学,最后进行实施测评。
“引导式教学组”方法:这种教学方式主要通过对理论进行一定的引导,例如对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演绎、分析其中的关系、同时进行必要的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知识脉络进行学习。
“引导式教学组”案例:以痉挛为例,老师首先之处缓解和降低痉挛的手法,接着对每个手法对应的那个部位,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手法,从原理上对这个手法进行深入的讲解,同时提醒学生造成这样的原因[2],第一:主要是由患者曲张肌张力异常造成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就要缓解这样的问题;第二:你认为采用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曲张肌张力异常加大的问题,或者采用什么姿势,对于学生的回答切勿给出定论,然后引导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切记利用引导式,一步一步的进行引导;第三:巩固操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之后,然后给出相应的受力幻灯片,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这个问题,之后再对之前的问题作出解答;第四,对为啥选用这种方式进行推理,然后给出其他***方式;第五,老师根据同学进行的演示,进行评价,评价其需要改进的地方,对姿势正确的学生进行表扬,同时指出错误之处,为什么这样会错误,以及错误造成的危害,这样层层深入的方式不仅仅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能够将学生引入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地方;最后,再一次对整个课程进行归纳,不仅仅包含有整个流程,其中的注意事项,然后老师要给与学生足够的提问时间,防治仍有学生不懂,同时能够起到调节气氛的功效。
注意事项:首先,若想是引导式教学达到既定的效果就要老师有足够的备课时间,对知识点的前因后果都有较深的理解,这样在讲解的过程中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得以信服,同时不至于误导学生,同时给出的相关知识越多就越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其探索精神,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升华;其次,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对于引导的过程要给与不同的条件和方式,同时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基于课程的发展提出自身的需求,这样才方便对整个课程进行实时的规划,不会舍本逐末,不着边际的进行,例如对痉挛中间色异常张力增长的方法,可以进行Bobath技术[1],然后加之被动的手法进行异常张力的降低,或者采用其他的形式进行张力的降低,最后让学生进行自主手法演练,从而实现深入的了解;再者,对于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学习,切勿实时的指出错误,要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这个对错,而不是一味的指出对错;最后,及时的总结,总结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串通起来,进一步的加深了解。
评价指标:从兴趣、能动性、综合能力、实际操作、理论知识、自主性、分析、思维、基本技能这九个方面进行评价,给予每个部门相应的权值,然后利用SPSS进行分析。
二、结论
对于知识的掌握如下表所示:
可以发现引导式学习能够从兴趣、能动性、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自主性、分析、思维七个方面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使得康复式教学能够更加的形象化和直观化,从而加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我们不仅仅完成了我们的教学任务,同时为我国培养出一批具有能动性、综合能力、实际操作、自主性能力的康复医学学生,不仅实现教学目标,同时回馈了社会,这样才能达到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康复医学篇10
关键词:中医康复;优势;特点
【中***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111-01
中医是我国的医学国粹,其中中医康复医疗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各代医学家的努力下,中医康复医疗得到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正逐渐形成一门***的学科——中医康复学。随着生活工作压力的加大,人口老龄化进展变快,中医康复学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优势也日渐明显,它必然有着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 中医康复学的概述和特点
康复是指综合地协调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职业的社会的各种手段,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用医学手段达到预防、恢复或代偿患者的功能障碍伪目的的医学分支学科。在医学手段中,以应用物理因子为主。康复医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疾病引发的功能障碍,应用评估和康复等手段,达到使病人回归社会的目的。
1.1 康复医学的对象: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病患者,有老年病的人群。中医学中没有***的康复医学学科,但有中医的康复疗法的理论和丰富实践。“康复”一词,据《尔雅释诂》解:“康,安也”《尔雅释言》解:“复,反也。”是指恢复平安、健康,是疾病的治愈和恢复,非指现代的康复医学。中医康复,是指采用精神调节、合理饮食、功法训练、针灸推拿、服用药物以及沐浴、娱 乐等各种措施,对先天或后天各种因素造成的机体功能衰退或障碍进行修复,达到提高或改善病残者生命质量的目的。属于第四医学(康复医学)。
1.2 中医康复的基本观点:中医康复有一个显著的基本观点——整体康复观。强调“天人相应”、“形神合一“,即充分利用自然环境,适应和改造社会环境,形神兼顾,全面康复的观点。第二个基本观点是功能康复观,强调加强或恢复脏腑组织功能,加强或恢复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功能补偿的观点。第三,康复预防观,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说法,强调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渐;已病早治,防其传变;瘥后调摄,防其复发。
1.3 中医康复疗法的组成:传统康复疗法有两大部分组成,内治法,即内服药物;外治法,包括药物外治法、器械外治法,手法功法外治法。
1.4 中医康复疗法特点:中医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是立体的,将健康与疾病看做一个整体,对于人体的认识着重于功能,因此康复的重点也在于功能的康复。中医治病主张综合***,内外兼顾。中医重视外治法,针法,手法,功法等,特色鲜明。
2 中医康复学的优势
中医康复学有其特点也有其特有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它强调整体康复与辩证康复相结合。一般疾病引发的或者事故引发的身体障碍多是局部障碍,中医康复疗法将局部的功能障碍从整体出发,采取全面康复措施来达到***的目的。其次,在采取措施的过程中不急功近利,从顺其自然、适应社会中求得个体的康复。强调循序渐进的功能恢复。最后,康复学继承中医的重要的辨证思想,辨证是康复的前提和依据。采用因人而异、因证而异的个体化辨证康复。中医康复学第二个重要的优势是形体康复于情志康复相结合,这是相比于西医较显著的特点。西医通常会根据功能体质也进行修复或者训练,但常常忽略病患者的心理健康。中医康复强调“形神合一“,功能康复即是训练”神“对”形“的支配作用,用病患者的强大意志力来支配身体的行动;强调”形神兼养“,是既有一套形体康复的手段,又有一套情志康复的手段。注重病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共同康复。最后一个优势在于自然康复和药物康复相结合。中医的***手法多样化是其特点之一,在中医康复上,内服药物和外治手法相结合使得病患者的康复更加容易。内服药物以外还注重饮食疗法,外治手法上包括针灸、推拿、功法训练等多种措施。
3 中医康复学的现状
中医康复学与现代康复有着学术观点(全面康复的整体观念)相同的共同点,***理念也较接近(被动和主动),也有着相似的运动疗法。但中医康复指导思想源于中医***理念,特色鲜明。中医康复主要适应病证的病机主要是不外虚实两端,虚在脏腑气血津液不足,实在痰饮淤血停滞。这些病证的主要病理是由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导致的。使用中医康复学***需要有确定的康复指证,例如疾病或意外损伤后,留有残疾或脏腑组织功能障碍或精神障碍者;慢性病证或疾病缓解期;病人体弱,活动受限,生活自理困难者;临床***的后期或疾病愈后,仍有不适症状者,或理化检查仍不稳定者;手术后或放疗、化疗后有并发症或其他不适者。康复应用动静结合、药食结合、内治于外治结合、调神与养形结合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调摄情志法、娱乐法、传统体育法、自然沐浴法、针灸推拿法、饮食法、药物法等,其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昂贵的医疗设备和复杂的操作技术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可由病人自身或者其家属或基层医务人员来完成,适合家庭康复和社区康复。
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中医康复学也得到了发展,作为一门***的学科在我国医学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一方面,全国各地中医药类院校都开设了针灸、推拿、营养学等专业课程,培养中医康复学人才充实各地中医康复医疗机构。另一方面,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中医康复学,其学科的学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学科带头人通过开展各种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来提高中医康复学人才的理论和临床水平。有关专著杂志也相继出版,如《中医康复学》等。
但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要了解中医康复学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例如,中风病人中医康复理论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早期康复意识仍需要加强,多数中风病人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只重视了生命体征的抢救,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给后期肢体功能的回复造成极大困难。现在关于中医康复学的研究方法的科学性还有待加强,需要增强研究结果的可行性和可信度。另外,要注重对疗效评定标准的统一,国际上公认的疗效评估方法还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这些问题都要在学科实践中得到解决。
4 中医康复学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