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10篇

网络文化篇1

(一)责任文化缺失导致的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

当前的网络文化生态缺少责任文化,网络传播者缺乏责任意识。而且网络传播者规模庞杂,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因此,网民在围观网络事件时,经常罔顾事实,从个人立场出发去评价和再次传播网络事件,从而产生诸多网络谣言和网络舆论语言暴力现象。2013年2月至9月,李某(某***旅歌唱家之子)案由于李某“星二代”、“富二代”的特殊身份而受到网民极大的关注。事件被披露上网后,国内各大网站几乎都在转载传统媒体对这一事件的追踪报道。而与事件相关的微博被网民转发、评论达几十万次。在这些网络转发和评论中,有一些是不法分子为***私利恶意散播的谣言。但更多的是网民因为盲从而进行的非本意行为。网络转发和评论的便捷性,以及社会缺乏对网络传播者的追责机制,这种盲从导致网络谣言大量传播、网络舆论完全倒向受害者一方,形成不公正、不客观的网络语言暴力现象。整个网络舆论开始讨伐李某的罪行以及李某父母家庭教育的失败。李父让童年时的李某在身上骑大马的视频被网民挖掘出来,并被作为攻击李父溺爱儿子的证据。这时网络公知杨澜“劳教对孩子的惩罚过重,李某可能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记者李蒙“请网络暴民不要伤害未成年人”等等公正、客观言论都被歪曲为替李某说情、为李家利益代言。

(二)急功近利文化盛行导致的网络炫耀式传播现象

中国社会经过改革开放后这30几年的迅猛发展,催生了一个先富裕起来的社会阶层。这个富裕阶层的创业者大多数是通过刻苦拼搏、勤俭节约来积攒起财富。但刻苦努力的创业者由于工作繁忙对子女疏于管教,并将自己的财富任凭子女随意挥霍。他们的子女形成了中国社会一个独特的“富二代”群体。还有一个群体,在法律体系还不健全的情况下,通过投机钻营、违法犯罪等手段一夜暴富,他们是中国社会的“暴发户”群体。这些“富二代”和“暴发户”的大量出现在社会上催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文化现象。他们在急功近利文化的影响下,热衷于在网络上将自己奢侈的生活方式进行炫耀式传播,以此来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或者实现一夜成名的愿望。声称“月薪三千元以下者都是下等人”的“雅阁女”、用大叠百元人民币来点烟的“小龙少爷”、天涯论坛上易烨卿与北纬“比富”的论战等等现象,都是近年来中国社会急功近利文化在网络上盛行所产生的炫耀式传播现象。

(三)弱势群体文化压抑导致网络传播中的逆反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生态中,弱势群体由于在现实生活中承受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其社会地位决定着其在现实生活中缺少话语权。而网络是个相对公平的平台,来自任何群体的个人都能够在这个平台上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网络成为弱势群体宣泄情绪、表达意见的最重要窗口。但是主流社会掌握的主流网络平台对弱势群体关注不足,并且将弱势群体描绘成较为负面的形象,如城市流浪汉、城市不稳定因素、不讲卫生群体等等。弱势群体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环境中的双重压抑,导致他们在参与网络传播时经常表现出一种逆反的心态,以反传统、反主流的方式来宣泄压抑的情感,比如刻意通过网络展示自己的自恋和自大,或者极力追捧这种炒作行为。近几年网络传播中出现的“芙蓉姐姐”、“凤姐”现象,主要是由这种逆反心态推动的。“芙蓉姐姐”、“凤姐”等借助网络炒作而走红的人几乎都来自草根阶层,他们以不雅照、反传统、反主流的言行等方式,在网络上吸引到了众多的支持者。这些支持者多数也是和“芙蓉姐姐”、“凤姐”一样的长相一般、社会地位较低的草根阶层。他们认为这些网络红人说出了他们不敢说的话、做出了他们不敢做的事,代替他们宣泄了内心的压抑和对社会的不满。

(四)虚假文化泛滥导致网络传播信任危机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网民在网络上的言行缺乏有效的他律机制,网络文化中充斥着各种虚假信息,时有网络诈骗案件被报道出来。再加上***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造假事件和腐败案件,经过新闻媒体报道后在网络上迅速发酵。这些信息在网络上的大势传播,形成了虚假文化泛滥的趋势,从而导致网络传播的信任危机。2011年6月郭美美在新浪微博上以“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虚假身份进行注册,并在此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进行炫富。中国红十字会随后立即召开新闻会对有关郭美美的一系列传言进行澄清,相关澄清内容也被各大网站转载,并被众多网民转发。但是这些澄清信息的传播,并没有让中国红十字会重建公信力,2012年的募捐总额比2011年减少1.5亿元。不仅如此,郭美美事件在网络上各种社交平台和新媒体平台不断发酵,国内其他有***府背景的慈善机构也受到了这场网络传播带来的信任危机的冲击,多数***慈善机构当年募捐数额明显下降。如上所述,网络文化生态的失衡以网络传播的各种伦理失范现象表现出来,而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的广泛存在又将破坏原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平衡关系,形成网络文化生态失衡与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恶性循环状态。当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化,网络文化生态更易于处于稳态,网络上各个人类群体的活动、以网络为载体的各种文化种群,以及各种经济***治活动,将会更加有序、协调、可持续地发展。反之,当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网络文化生态系统内部各人类群体将会根据自己的利益过度侵占网络内各种信息资源,或有害信息,进而侵占更多现实社会中的物质和能量资源,从而导致弱势人类群体因信息短缺、混乱而造成所占有的物质和能量资源大量损失。弱势人类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和能量损失又将反馈到网络上,造成网络文化生态进一步失衡。这种恶性循环将会对网络文化产生极大破坏,导致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进而破坏整个国家的治理秩序和社会经济建设。因此,我们必须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二、保护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保障网络传播伦理规范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国家的信息化,即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和社会生活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运用信息资源,加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互联网络是现代社会最为重要的信息传输平台,各种信息在网络上的存在形成了各种文化,这些文化构成文化生态;同时,信息的传递产生了各种网络伦理问题。网络伦理的规范化和网络文化生态的动态平衡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保障。如前文所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主要依赖于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这个机制主要表现为系统的反馈机制。反馈是控制论的重要概念,是指系统的输出返回到输入端,与原输入值进行比较后对原输入值进行修正,从而调整系统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过程。依据输出值对输入值的修正情况来划分,反馈可分为负反馈和正反馈。正反馈时常会导致原有系统的剧烈震荡,因此网络文化生态系统维持稳态需要足够且有效的负反馈。这种负反馈主要表现为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接受者对信息者的负反馈。我们应当遵循网络文化生态自调节机制,通过保障自调节机制来实现网络文化生态平衡,进而促进网络伦理规范的遵守。

(一)推动网络文化多样发展,保障网络文化生态自我调适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多样性可以增加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环节数,可以让食物链网更加庞大和复杂,从而让生态系统内部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传递途径更加多元,让生态系统的自调节机制更加强健。多元化的传递路径可以有效规避部分食物链出现断裂而带来的传递中断,维持较高的自调节能力,保障生态系统内部的动态平衡。与自然生态系统类似,网络文化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是网络文化的多样性。网络文化的多样性,让网络主体———即人类,有更加丰富的思想来源和精神资源,从而使文化信息的生产、传递和消费有了更多的“食物链”,网络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将更为复杂,网络文化生态将有更多自我调节的空间和余地,更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平衡和稳定。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让网络信息传播的内容更加充裕、传递途径更加多元、消费选择更加丰富、反馈机制更加敏锐。因此推动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可以有效保障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维持网络文化生态平衡。与此同时,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带来的信息的多元传播和平等接收,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消除网络传播中存在的道德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进而促进网络传播伦理规范得以遵守。

(二)巩固优秀传统文化的网络主体文化生态位,以传统美德促伦理规范遵守

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有利于网络文化生态的自我调适,是网络生态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但是,网络文化的多样发展不等于网络中各种文化的平等发展或同时发展。网络文化生态中存在多个生态位,每个文化物种都在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当中自主发展。不同的生态位决定着各种群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等资源的占有程度的不同。因此处于不同生态位的文化物种会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形成互惠、竞争、共生、寄生等各种生态关系。“中华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本源,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和积淀,形成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尤其在伦理层面。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的伦理观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6]中华传统文化是全体中国人的宝贵资产,也是激励一代代中国人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源泉,更是当代中国网络文化的主体文化。我们应当巩固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生态中的主体文化生态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与国内各地域文化、来自西方的外来文化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让中华传统文化在网络中涵化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让“重耻辱而轻罪恶、近君子而远小人、尚团体而弃个人”等中华传统伦理美德成为网络伦理的主要内容,从而促进网络伦理的自觉遵守。

(三)适应网络文化进化要求,保障网络传播伦理可持续发展

网络文化篇2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文化;第四媒体;第三文化

人类的每一次科技进步,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量。20世纪后半叶科技发展的一个突出成就就是计算机及网络的发展,深刻影响了人类的文化,为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从本质上引起了一场文化的***,促使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网络文化的形成。网络对于文化的意义是什么?这是我们研究和认识网络文化首先应该弄明白的问题。

一、网络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1.网络是文化的载体。人类的发展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样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国古代曾用过竹简、帛等作为文化载体,引起文化载体最伟大最深刻变革的是纸的发明,它使人类的文化载体发生了质的飞跃。迄今为止,纸仍然是保存展现文化的最常用最便捷的载体。信息网络的出现,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上文化载体的又一次质的飞跃。

2. 网络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网络对于信息的转输功能,也是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网络的这一功能,使之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现代社会,报纸是纸质媒体,广播、电视是声像媒体,网络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第四媒介。wWW.133229.COm在信息网络中,信息资源的传输过程,就是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过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2007年1月23日下午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报告,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3700万人,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网民总人数一年增加了2600万人,增长率为23.4%。这说明互联网已经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成为现在媒介的重要一员。

二、网络作为文化的物质基础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

1.网络文化的物质基础。网络文化是网络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网络能够和文化结合在一起,能够促成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从根本上说,是由网络自身的功能特征所决定的。

作为网络文化形成基础的信息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发展和密切结合的产物,它主要由计算机硬件设备、软件、通信设备和信息资源等几个基本要素构成。

2.网络延伸了文化的主体功能。文化是人类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是在人类生理基础上的精神创造。信息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加工处理功能,使它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创造的意义,计算机输出端输出的文化信息是加工处理过的文化信息。

三、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internet cuiture)又称赛博文化(cyberpace cuiture)或信息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融合为物质基础,以数字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等人化现实为核心的一种崭新文化。

1.网络文化的产生。1962年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实验室将两台笨重的电脑用一根5米长的电缆连接起来,意味着计算机网络的诞生。1969年美国***的高级研究规划署建立了arpa网,使研究人员能够共享远程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形成了网络的雏形。arpa网通过不断的发展成为今天的因特网。今日的网络,不仅结合了科技,更连接了人类、组织和社会,这表明网络不仅是技术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技术有其文化的属性和功能,互联网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文化模式,网络对社会的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新的网络文化已经在形成、在开始浸润整个社会。

2. 网络文化的界定。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两种切入方法:从网络的角度看文化和从文化的角度看网络。前者主要从网络的技术性特点切入,强调由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文化传播方式上对传统文化范式的***,认为一种新的文化样式产生了。后者主要从文化的特性切入,注重网络的思想性特点,强调网络内容构成的文化属性,认为文化内容发生了变迁、文化模式发生了转型。

应该说,网络文化是文化外在形式(网络技术)、文化内在形式(平等性、无中心性等)和文化内容(***治、经济、宗教、哲学、法律等)的综合统一体。单纯强调其中的某个方面都是不妥当的。

四、网络文化的特征

1.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否定和拒绝作为个体个性的张扬,认同不同个体之间的共性,即整体性、民族性的共性文化所不同的,网络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网络技术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种族地位等差别,将不同的人们置身于一个平等、民主的平台,为个人个性的发挥和满足创造了条件;网络空间的传播手段趋向于更易于张扬个性的符号、***像等数字手段,网络技术使得传统的单向传媒变成了个人的双向交流,网络技术为个人价值理性的张扬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能。网络文化中强调个性的观念正逐步影响人们在现实社会中的价值观。人们更加关注自我,更加重视个人价值的发掘。

2.网络文化反映的是虚拟的网络世界。网络文化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不仅是文化信息的虚拟,更重要的是文化主体的虚拟化和文化活动的虚拟化。在虚拟文化世界中,任何个体都可以匿名的、虚构的身份,甚至多重的角色表现自我并与其他人或群体发生各种关系,进行文化交流。其交流的对象也可能同样是虚拟的。在虚拟的语境中,其言说的内容也可能是虚拟的。

3.网络文化具有简捷方便的特性和独特的表达方式。网络文化注重文化的实际用处,网络文化是在“实实在在”的沟通交流中诞生的,人们追求的是“本我”状态,从而使网络文化变得直接化、简便化。

网络的交流基本上只能靠语言来进行。为了交流的便捷,人们的交流不再附加一些附属性的内容而直奔主题,甚至一些正统的表达方式被改变为简洁调侃式的表达方式。在构词上,一方面通过引入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对旧词赋予新义、创造别字语和英语汉语混用等方法形成了新的网络词语;另一方面,通过字母缩写、符号表情和表意、数字谐音等形式形成特有的网络字符。在表达上,对语法规范并不太在意,追求新奇与诙谐的风格,叙述简洁性和口语化特征十分明显。在表意上,总体趋于平面化,表达手段趋于多样化,***片和动画表达方式成为新的潮流。例如:东西——东东;再见——88;支持——顶,单身女人——小资,网上丑女——恐龙,不要生气——8147,等等。

4.网络文化具有集群性的特征。网络文化是一种多群体化的文化结构。网络文化实际上就是由不同观念、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许多大小不一的文化群落组成的。不同的虚拟社区就是不同群落的聚合。共同的兴趣爱好、对事务或话题的共同关注或者某种共同的身份特征等种种共性,聚合着千差万别的网民。这种聚合其实更意味着分化,意味着文化观念上的分化,更意味着文化指向上的分化。人们通过自主的选择进行不断的分化。在分化和聚合中,网络文化呈现出集群性的特征。

5.网络文化具有平等性和交互性的特征。在互联网上,信息的权并非为一家所独有,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有权力信息。网络为普通的个人提供了新的话语空间,赋予了他们面向他人和公众的话语权利,这使普通大众获得了空前的表达自我的权利。平等的交往关系为主体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提,广泛的交往对象为互动提供了可选择的互动对象,信息的双向快速传递为互动提供了技术的保障。网络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多的互动关系。

6.网络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征。开放性的网络造就开放性的网络文化。在网络这个开放的空间里,文化资源都可以人人共享,只要你懂一点上网技术,有一点文化功底,便能遨游在网络文化的天空里。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使之超越了国界,具有全球共享的特点。

网络文化的符号形式多样,文化内容和价值取向也是多元化的。文化主要以符号形式为载体,以往的媒介文化都是以特定的形式来表现的。 网络文化主体(即网民)的多元化使网络文化的内容和价值观念呈现出极其丰富多彩的面貌。在网上,兴趣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他们自己的文化圈。而兴趣和爱好的广泛性带来了网络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唐·泰普斯科特.数字化成长:络时代的崛起[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网络文化篇3

【关键词】视觉文化 网络视觉文化 阅读方式 审美体验 ***形界面

引言

有关视觉文化的研究,始于电影、电视的发展兴盛,由于影视文化与文字印刷文化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以及影视本身强烈的娱乐性质。视觉文化多被看做一种肤浅的感性文化形式。几十年过去了,网络成为新媒体的主流,网络的特点是内容庞大,表现手段丰富,交流参与性强。其独特的阅读方式。使得审美的体检又有所不同。网站的视觉风格化明显,但整体风格为内容服务,文本仍然是交流中一个重要手段,甚至是核心。文字和***像均为视觉元素,他们与其他视觉、听觉和感觉元素共同营造一个网络阅读环境。给予浏览者一种从视觉、听觉、感受、理解全方位的审美体验。网络成为众多网民的生活方式网络视觉文化更具有后现代的意味。加之计算机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和受众普遍的年轻化,网络视觉文化比其他形式有更强的时尚潮流性,更“炫”。网络会让我们也变得肤浅吗?

一、“视觉文化”何止于“***像”

1、寻找“视觉文化”之源头

作为一个生理词汇:在百度百科中视觉的解释是:光作用于视觉器官,使其感受细胞兴奋,其信息经视觉神经系统加工后便产生视觉(vision)。

从此概念出发,不难理解麦克卢汉之言:“读写文化赋予人的是视觉文化代替听觉文化。在社会生活和***治生活中,这一变化也是任何社会结构所能产生的最激烈的爆炸。”(p267)如果从媒介角度探讨西方视觉文化的起源,应追溯到古登堡的印刷术时代。

而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以影视媒介为代表的“视觉文化”是从巴拉兹・贝拉的《电影美学》而来。贝拉从电影的角度,强调电影摄影在复制可见的形象和保存传播人类思想方面的卓越贡献。他认为电影“在我们的文化领域里开辟一个新的方向,一种可见的直接表达肉体内部的心灵的工具。”从而可以替代印刷术和语言文字。至此,视觉文化常常成为一种和印刷文化对立出现的文化现象。

2、再从视觉传达角度看视觉文化

“视觉传达”这一术语,是从1 960年日本东京举行的“世界设计大会”上开始流行的。其内容包括:报刊杂志、招贴海报及其他印刷宣传物的设计,还有电影、电视、电子广告牌等传播媒体。他们把内容通过眼睛传达给人,从而进行造型的表现性设计统称为视觉传达设计,简而言之,视觉传达设计是“给人看的设计,告知的设计”――(日本《艹亻冫辞典》)。

视觉传达出于商业目的,被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用于产品设计和推广之中,最终成为以视觉媒介为载体,利用视觉符号表现并传达信息的设计。

由于商业化的不断努力和刺激,产品、家居、建筑、环境都对“视觉”有了新的要求。视觉文化已经远远超出***像或影像的范围,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种“视觉艺术”生活化的审美体验,又反过来影响视觉传达中视觉形象的表现。

视觉文化其实是通过视觉审美现象在现实生活各个领域中的渗透来产生其影响的。

3、选择“读***”还是“读文”

“读***”还是“读文”。是一种阅读方式的改变。然而,***像不见得就肤浅,文字也未必聪明。中国古代先贤就有“言不尽意,立象以尽意。”之说,文字和***像都是表达思想的手段。

在“读***”的时代中,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影像的大环境中。由于数码技术的出现,影像从原来的对真实的忠实反映,变成了“虚拟现实”。这种人为的视觉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异乎寻常的审美体验。表面上造成文字被***像压倒的局面。然而,米歇尔在他的《***像理论》中说:“***像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构成了这种再现:所有媒体都是混合媒体,所有再现都是异质的:没有‘纯粹的’视觉或语言艺术。尽管要纯化媒体的冲动是现代主义的乌托邦创举之一。”(“序”p5)

在视觉文化中,我们不应再强调***文的对立,视觉所感受的是一种“形象”,而不是单纯的***像或文字,这种形象是通过各种形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完整的意义,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维的启迪。“虚拟”的表现。不但能虚拟现实,而且能虚拟内心情感。显现一种新的情感表达形式。虚拟现实的目的是给人以真实的幻想。虚拟内心情感才是表达一种潜在的诱惑,是一种思维的引导。

二、“网络视觉文化”

1、从“***配文”到“文配***”

伴随着网络的出现,阅读内容发生了转变。网络作为信息交流的载体,最早是以纯文本形式出现的。后来由于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新媒体形式下***像的惊喜,一度出现***片滥用的现象。到现在变为理性的根据传播效果和目的的需求选择性的使用文字或***像。加之多媒体技术对视频动画等的支持,互动操作浏览方式等等,使得网络传媒在视觉上是***文并茂、动静结合的。

2、从“一闪而过”到“反复琢磨”

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指出,艺术品的审美过程存在“凝神专注”和“消遣”两种方式的对立。个人欣赏膜拜艺术品只能以凝神专注的方式。在那个时代电影是一种集体共时接收的艺术,每个画面又是转瞬即逝的,不容多加思考。“电影抑制了膜拜艺术价值。”迎合了“消遣”的接收方式。

网站是一个可控制的舞台。它不同于影视作品的短暂的流动性。它是可重复的,持续的,受众有很大的选择自由和观看的自主性。同时网络也不再受“集体共时接收”艺术的限制。是选择“凝神关注”还是“消遣”l都可以。受众能对某个感兴趣的主题反复研究。比如今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由于有网络视频直播,观众对其中感兴趣的节目反复观看,甚至发现其中的各种漏洞和穿帮,做出强烈的反应。表现了网络视频与传统电视在信息接收上的显著区别。

电子新技术,常常给人们带来新的视觉震动,然而当这种外在的感觉从刺激变为习惯后,人们势必渴求更深层的审美价值。思考也是人类的一种需求。所谓:“我思故我在。”假如过分的“影像”剥夺了人们的“思考”和“想象”,那么人们就会放弃这种浅白无意的“影像”,这就是“视觉疲劳。”一些网站界面的研究发现,当前人们对与网页中闪动的画面,已经产生习惯性的回避(把它们当做广告而不去注意)。

文字和形象的共同合力对视觉传播无疑更具影响力。

3、“人机交互”――想说懂你不容易

人一计算机的交互作用是通过用户界面来实现的。早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纯文本的命令输入形式。这给计算机的学习和普 及带来极大的不便。而Windows窗口系统是***形界面,原本的命令行的操作形式转变为用鼠标点击相应的***标。大大的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使得各种操作形象具体,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计算机***形界面的问世,无疑是人类使用视觉手段完成严密逻辑性操作的一个创举。1993年第一个***形界面的浏览器Mosaci1.0问世。当网络得以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新一代大众化传媒的代表,成为我们每个人手中轻松摆弄的工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对***形的驾驭能力。同时,当计算机大规模的普及开来,其中的内容、软件不断更新,功能越来越丰富,形式越来越多样时,人们发现,操作却越来越困难。在网络时代,计算机作为网络传媒的终端,不再是少数专业人员的技术工具,而是普通大众的交流工具。而人们必须通过计算机界面来操作使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交互界面设计(UI)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其研究目的就是如何科学合理的使用各种***形,当然也包括文字,通过人的视觉来理解计算机的各种操作。在计算机网络世界中,视觉已经不再仅仅是感性的需求和体验,它是也理性的接收信息的必要手段,人类的理性思维依然离不开***像视觉的帮助。

事实证明,充分发挥人类对***形的视觉感受能力,不但没有阻碍人类的思维进步,反而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智慧的发展。

4、网络是我生活,就要让它精彩

谷歌的***书馆计划,把印刷出版的书籍放到网络上,使得文字形式的信息交流形式在网络中发扬光大,这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人类不会放弃语言文本的信息交流方式。在网络中,由于网络超链的信息链接方式,阅读者在一个大的信息平台上检索信息,观看、阅读有很强的跳跃性。有时甚至会出现进入链接陷阱的困境。因此,在网络上的视觉引导和界面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哪一种视觉媒介向网络这样需要使用者的充分配合才能奏效的了。界面设计需要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在界面操作上要做到“不要让我去想”,而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却要“让我回味无穷!”对网站的审美要求包括“视觉体验”和“思维体验”的双重标准,再美观的网站如果没有翔实的内容,也很难长期留住观众。

网络除了可以忠实的播放视频影像外。更重要的是它的数字处理技术,在更大程度上表现了人为色彩。网站中所制造的虚拟更多的表现为一种情感的虚拟,更大胆。并且,网络环境中由于浏览者自身参与其中,就更有真实,更离奇。网络的真实可以通过互动参与产生。其形象的逼真性反而可以降低,或者说,形象更离奇l更感性,更多表现内心情感。

网络的视觉文化不只是“读***”或“世界***形化”。它指人们在网络上使用眼睛观看屏幕接收、交流信息。进而产生审美体验。这其中的信息,包括“文字、***片、影像、动画”。更重要的是这些元素的结合方式。在这个审美过程中,接收者可能完全沉浸在信息的国度之中,观看、思考、互动、交流,度过漫长的时间。最终使其生活方式发生很大的改变。成为“宅居”者(就是指长时间驻足网络之中的人)。他们通过网络获得资讯与交流,并进行学习和思考。甚至是工作与生活。他们是各个网站的意见领袖,也是各种软件的超级玩家。网络视觉文化的形成与这些人的素质与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网络上的各种文化潮流对他们也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结语

网络文化篇4

论文摘要:当前,网络文化的构建已经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大学教育者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破题之道。本文在分析网络文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大学网络文化的思路: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强化大学网络文化的服务,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以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信息技术爆发出人类社会变革力量的时代中,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社会文化产生着深刻和长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处在剧烈社会变迁中的我国。面对当代文化发展态势,如何做好网络文化建设,通过网络文化促进社会文化健康、持续、稳定发展,是我国文化建设者的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工作。以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是受网络文化影响的主体人群,他们对于文化的理解、接纳和传承必然将标定一代人的整体文化高度。因此合理利用网络,提升青年群体的精神文明层次,构建优质先进的大学网络文化,从而促进大学生文化素养和思想***治水平的不断提高,应当是大学教育者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的课题。

大学网络文化是大学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是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为主体参与者,以网络为载体和平台,以数字化信息的为主体内容,以大学校园为聚合点,以大学精神为核心内涵的文化。它是参与者在校园这一特定的环境下,在通过网络进行的大学文化行为中形成的文化。同时,大学网络文化亦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价值需要通过网络得以传递和放大,要做好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必须要首先认清网络文化的特性。

网络文化的特性

从构成网络文化的几个基本要素:人、技术、经济、社会来看,其主要特性表现为如下几点。首先,网络文化具有大众性。网络上的活动者为数众多、身份迥异,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将自己融入或脱离于网络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参与中,任何人都具有通过合法的方式从网络获取信息的权利,同时也具有通过合法方式传播信息的权利。网络文化的衍生依赖于无数的参与者,没有“人”的因素,“文化”自然无从谈起。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无限性,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网络的参与者可以不再接受单一渠道的信息,而是获得更多更广的信息,并将从他人那里所获的信息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在网络文化中发出自己的声音。这些是任何人都可以进行的网络行为,当某种公众思想和集体行为可以通过网络左右社会文化风潮时,网络文化就很可能衍生出了新变化。其次,网络文化具有技术性。从以门户网站为代表的web 1.0到社会化网络盛行的web2.0,时间只有10年。互联网自身的进化速度是惊人的,当今的社会化网络正是由不断成熟和创新的网络技术催生出的。人类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物质或精神文明快速进阶的时代,都会伴有相应的社会文化产生,而文化的传承,往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特别是在人类科技飞跃的年代中,科技进步改善了人类的生存条件,解决了人类的很多社会问题,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变化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愈发紧密。网络文化产生于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也只有信息时代才能为网络文化的衍生提供物理基础和时空环境。再次,网络文化具有商业性。这一特性与前两个特性不可割裂,相生相伴。一方面,众多的参与者使网络文化具有商业价值的基础条件——信息消费者。同时,网络技术为商业活动的网络化提供了可行性;反之,新的商业理念的不断出现给予了网络技术应用不断进步的动力,而具有文化性质的商业活动,又吸引和聚合着网络文化参与者,特别是那些想通过网络文化实现商业目标的参与者。没有商业性质的网络文化,难有创新性的技术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公众参与的热情。最后,网络文化具有制度性。网络文化既体现了时代特征,又与其身处的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网络文化的衍生受制于它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制度;同时,只有合理的文化制度和良好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网络文化健康持续的发展,优质的网络文化在发展到一定广度和深度后,会对文化制度和社会环境起到积极的改善作用。

从网络文化特性透视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

大学网络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它具备网络文化的一般性质,同时又具有一定差异。最显著的是,大学网络文化被赋予了教育意义,需要实现的是学生思***教育、大学文化的弘扬和传承,以及社会主流文化的深化和再造,其商业性被很大地削弱。构建优质的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须立足于大学文化的本质,深刻理解网络文化的特性,在实践中紧跟时代和社会变化,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技术,不断优化制度,提高信息化校园的管理效能。以下几点思考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具有一定意义。

(一)重视大学网络文化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

社会化网络是一个信息开放而繁杂的环境,各种现象、各种声音裹挟着不同的价值观,冲击着每一个网络参与者的思想。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受其影响。就我国来说,每一代青年学子都有其特有的思想特征和思维方式。60、70年代的大学生艰苦奋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0、90年代的大学生身处改革开放的初期,信仰知识改变命运,坚信集体的力量;而新世纪后的学生,更注重自我内心的感受和个性的释放,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价值伦理体系的多元使很多学生出现“急功近利”的心态。他们面临的是多元文化环境,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海量信息通过网络传播,这些信息集知识性、***治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造成一定冲击。在文化和自身文化的碰撞中,学生的内心很容易产生冲突,迷失自我,失去对文化追求的正确导向。

在当前的网络文化环境下,居高临下式的单边性的信息传输已经不易令被教育者接收,要让思***教育起到切实的作用,教育者应当学会通过网络聆听并与被教育者深入对话,这样才能让网络信息更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一种深入人心的文化力量。大学生在同龄人中虽然文化水平比较高,但毕竟会在成长中遭遇很多困惑,如果这些困惑不能及时地向外倾诉,往往容易使学生在对待问题时产生偏激、错误的心态;而作为校园内利益相关者的一方,被教育者一定会有各种利益诉求,需要教育者及时准确的回应。由于网络具有隐蔽性和非面谈性,学生通常都倾向于通过网络渠道表达观点,分享真实观点。因此,教育者应当借助网络,建立多种有效的沟通渠道,如博客、论坛、贴吧、qq群、sns社区等,由专门的教师团队辅以优秀的学生团队负责管理,定期查看学生在这些渠道中表达出的对校内活动和焦点事件的看法,关注学生心理变化,解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困惑,此类渠道最好能以辅导员老师为带头人,以班级、团学组织为单位。这种良好的网络沟通机制一旦形成,教育者就能及时地、深入地了解学生真实的心理状态,然后通过策略性的沟通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使学生的疑惑和诉求获得较为满意的反馈。学生的内心需求获得了满足,校园内的网络聚合力就会不断增加,优质校园网络文化的构建也就有了扎实的基础。同时,对于校园外部的网络渠道,教育者也应当高度重视,并由专人负责聆听学生声音并与之对话,整合内外部网络资源,确保网络舆情危机能及时、有效地得到处理。

(二)强化大学网络文化在校园中的服务

“大学就是受教育者知识消费服务的提供方。为了向学生提供优质服务,大学必须融合社会办学资源;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已经从社会边缘走向了社会中心,大学有义务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主要指提供优秀毕业生和科技服务。”这已经成为国内外高校普遍接受的理念。牛津大学校长卢卡斯认为,大学一直是服务于社会的,同时不断调整自身以回应社会不断变化的需求。宏观上,服务社会应当是大学文化及科研建设中始终坚持的理念;而微观上,通过高校网络文化的建设实现高校内部的服务,才是实现高校社会服务的重要前提。高校内部的服务对象容易被简单地认为只有被教育者,其实不然,校内服务的主体应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双方。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可以既是服务的需求者,也是服务的提供者;教育者为被教育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可以从被教育者那里获得服务;教育者也应当注重在服务于被教育者的同时,鼓励和帮助被教育者自我服务。

高校网络文化构建的成功与否,关键之一是能否满足高校师生在工作、学习及生活中对于高品质文化的需求,能否提供相应的学习生活服务和信息文化服务。传统的大学文化往往是在大学中提供一些固定的场所,师生在里面进行一定形式的文化活动;而在网络文化中,文化活动更多的可以在虚拟载体中进行,而且在时间上更为灵活,形式也可以更多样,这正是网络文化的优势所在。高校师生对文化服务有着不同的需求,教师的文化需求往往是贴近于科研学术、行***管理、家庭生活、个人职涯发展等方面;而学生的文化需求更多偏重于交流学***验、提升综合素质、展示自我青春风采,参加多姿多彩的校园生活、心理辅导、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

要构建好大学网络文化,实践者应当坚持服务理念,努力为师生提供文化活动的网络平台,并提供服务功能。比如,数字***书馆、期刊数据库、读书类网站、学术类网站由于载入并集合了大量的科研动态、古今典籍、前沿观点等文化成果,为师生查阅学习资料提供了极大地便利;门户网站、综合信息网站、新闻网站、电子期刊满足了师生获取各类信息的需求;视频网站、网络电视台、社区网站、交互式网站、ftp等,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交流、思想互动的网上家园;就业创业网站、心理咨询网站、勤工助学网站,对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问题的解决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构建校园网络文化的过程中,以服务功能满足主体参与者的文化需求,再通过上文中所述的主体参与者之间的有效沟通,结合教育者自身的智慧,将不难在高校内发掘出更多潜在的文化需求,若能把握好需求的趋势并加以实现,必将因为内聚人心的文化引力而有助于促进大学网络文化的繁荣。

(三)在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中重视并善于利用技术

现代高校在自身的运作和实现服务的过程中愈加依赖于信息技术,而数字化校园正是构建大学网络文化、改善信息服务的基础。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完全适应互联网时代的生活,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应用又随之迅速涌入人类社会。大学文化是要通过长久的积淀才能形成的,但网络文化的构建和活力的保持,也需要建设者在技术应用上跟得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不懂得尊重技术,不去持续学习新技术,不敢大胆尝试应用新技术,即便是大学文化有着很深的内涵,但由于技术应用的陈旧乏新,网络功能差强人意,不能给使用者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和文化体验,大学文化的网络载体一定会逐渐失去对主体参与者的吸引力。

对新技术的跟进和学习,应该交由专门的团队,最好是由教师带领学生去做,让学生和教师一起研究新技术,然后将新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络中,为校园文化的构建提供更丰富的形式和更稳固的平台。比如,目前移动互联网的终端应用愈加成熟,使用者数量也不断增加。然而在国内,高校的应用似乎极少。高校能否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实现精准便捷的校内信息服务,以及优质网络文化的传播,是很值得探究的。对此,具有信息技术科研优势的理工科高校可以大胆尝试,在校园中应用前沿的、适用的、实用的物联网技术,若能更早地将新技术融入到校园网络文化中,就可以构建出更具特色的数字化大学文化。

(四)在大学网络文化构建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从大学的社会功能上讲,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普适性,但同时不应当过分追求普遍化、同质化,用过于固定的模式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否则将有悖于现代大学制度下大学文化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发展,学生既是大学网络文化的营造者,又是大学网络文化的受益者,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以学生为本,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创造大学网络文化的空间和融入大学网络文化的条件。

首要地,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要与大学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契合。大学之于学生,首先是“育人”。育人应当因材施教,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其个人道德品质往往会成为学生认知、接受并促进自身多方面素质提升的基础和导向。缺乏个性的学生群体势必缺乏创造力。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要紧紧围绕着学生个体***性、个体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进行,应以学生个体的能力培养为主旨,而不是完全按照教育者的意志组织实施。其次,教育者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同时,必须对学生个性的发展给予适当的引导,确保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会歪曲或走向极端。在引导的过程中,切不可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说教或是强制性的管理等旧有方法,而应该秉持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理念,与学生有效地沟通,用人文关怀促使学生心灵健康成长,通过改革使教学方法能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最后,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教育者的行***管理干预。教育者通常情况下适当引导大学文化走向正确的方向,规范网络文化构建中学生的个体行为,激励学生主动投身于网络文化的建设中。教育者还可以帮助学生组建出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学生社团,承担起部分大学网络文化的建设工作。发挥被教育者在大学网络文化中的主体作用,将促使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成为现实,极大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大学网络文化的构建并非一蹴而就、朝夕可成。我们在构建优质大学文化的过程中,网络自身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革有时也会使传统的经验和方法陷入困境,这就需要我们保持开放和创新的思维,在实践中适时反思,不断找到适宜的路径。国内的大学为何鲜有国际级的名校,我们的大学培养出的学生为何难以创造出世界级的科技和人文成果,大学文化的弱势是关键因素之一。如何结合每所大学自身的定位和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先进的理念、长远的目光,构建出既秉承传统文化精髓,又具有创新求异特色的大学文化,应当是我们大胆思考和深入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网络文化篇5

关键词:绿色;网络文化;和谐;网络环境

中***分类号:G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1-0238-01

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逐渐得到普及,网络走进各个行业领域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人们生活中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物质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但又***于物质而单独存在。网络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也是以网络物质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网络文化,是主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能动地创造出的一种网络精神财富。

一、网络文化与网络文化的构建

网络文化内涵相当丰富,既包括经济信息,也包括科技和教育的信息,还包括艺术信息等。如今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的环境中,呈现出突出的特点,如,信息量超大,信息时效性强,信息的开放性与全覆盖性的有机结合。我国的网络文化兼具上面提到的网络文化特点,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即取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之精华,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形成具有时代气息的新网络文化资源,服务大众。

网络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地积极构建,还需要采用适当的、适合的方式进行管理。网络文化的构建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府需要在财***预算中加大投入的力度,和在年度预算时,预留出相应公益性的财***支出。通过网络平台实现文化的构建和资源的共享。为全面推进城乡统筹和社会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以市场需要做导引,通过资本输出,依托科技手段和力量,从我国文化发展战略大方向出发,以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网络文化产业,创新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使其更加具有中国文化气息,借网络文化平台,宣传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竞争中的影响力,提升我国文化建设的软实力。

绿色网络文化,是网络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绿色网络文化需要各级***和***府从源头上加以规划,在制度上,建立与网络文化市场相适应的体质和机制,并不断健全和完善,加大***和监督治理力度,使之实现规范化。统筹协调网络化事业和网络文化产业两者的关系,确保绿色网络文化能够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分阶段解决那些群众给予高度关注的,矛盾较为尖锐的和突出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

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需要***府有关部门、行业自律以及公众的共同参与

(一)加强新闻媒体在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作用。提升新闻网站这一思想文化平台的影响力与知晓度。对于重要的新闻网站,需要在体制机制上进行创新,兼顾导向的正确性与灵活管理的全新模式,树立网上正面舆论。中央一级要提高重要的新闻网站,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主旋律、思想文化传播主平台的作用,让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在网上奏强音。地方一级要做大做强辖区内的重点新闻网站,对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的理论进行大力宣传,弘扬社会正气,在网络文化建设中发挥主流舆论的重要力量,积极引进部分知名商业网站,加入放到网络文化建设的行列中来,贡献其拥有的力量。为营造绿色网络文化,构筑坚实的精神平台和良好的网络环境。

(二)加大综合***力度,促进网络经营者依法自律。加大监管和***的力度,促进网络经营者自觉摒弃***、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积极参与到净化网络文化,构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中来。相关部门适时颁布实施有关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文化进步等行***法规和制度,使网络文化信息传播与网络文化服务规范化。

(三)加快网络文化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公共文化信息服务体系中,将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提升文化信息的品位。鼓励开发绿色文化资源。如,“绿色游戏”。着力培育网络文化建设管理专业人才,使网络文化建设与市场竞争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营造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氛围,达到全民共享绿色的网络文化。调动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发挥舆论在网络文化建设导向作用。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公众的辨别意识和维权意识,消除网络文化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共建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

“十一五”时期,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方面曾经提出几点要求,主要是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三是要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四是要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要坚持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有效管理,五是要不断努力开创我国网络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做到这五点就要努力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共享绿色网络文化。

网络文化篇6

1.娱乐化

在詹姆逊后现代语境下,“娱乐”是文化的一大特点,也是詹姆逊所指的“深度消失”的具体表现。众人寻找“”、不追问背后深层意义,忽视社会责任感,追求自我压力的释放。文化娱乐化已是当今的一个突出现象,而在网络环境下娱乐化得到了最大化。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曾说,网络全面娱乐化的结果就是真实的信息得不到确认,严肃的教育得不到传播,还有社会、民族、文化的正能量,“都被娱乐化了”。网络世界给大众提供了一个全民娱乐、全民狂欢的空间。在利益的追逐下,网络文化呈现出了亚健康状态,肤浅、低俗的文化内容横行。我们要警惕在网络文化丰富繁多的背后,可能会是另一种“缺失”,即除了娱乐外,我们一无所获。过度娱乐化使得谣言横飞,八卦***等消息充斥在网络事件中,长期在这么一个环境下,会使得我们的精神世界贫乏空洞,缺少关心时事***治的热忱,疏于对社会个人终极价值的追问,沉迷于琐碎、无聊、娱乐的低俗事件,在日复一日的娱乐后,人生价值没有得到提升。“现在的网络被严重地娱乐化、游戏化、低俗化,网络从高科技的工具退化为使人们丧志并进而危害社会的玩具。”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更是对我们敲响了警钟。

2.大众化

网络文化是“草根文化”,有着很强的大众性,这与詹姆逊所说的大众化即为吻合。从互联网上可以及时搜集到大量信息,使得少数人对信息和知识的垄断难以为继,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舆论平台。每个人都可在网络上“发声”,各抒己见,人们不再仰视专家和学者,而是将他们的观点与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新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较之传统媒介下普通民众话语权的缺失来说,网络对整个文化的普及和推广都是很好的。当然我们在看到文化大众化的同时,也要看到可能存在的消极方面。大众群体推波助澜,导致***、暴力等信息的传播,恶意无聊事件的炒作,网上的各种恶搞、谣言很大程度上与网络过于自由性,平民化缺少约束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要看到大众化有导致媚俗化的一面,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3.盲从性

盲从性正是詹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中“主体性消失”的表现,网络中的主体在网络文化中迷失了自我,所表现出来的就自然是跟风、盲从。网络的大众化让大家都受到了文化普及的同时,也导致了众人对少数人的“网络暴力”,网络娱乐化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导致我们对任何一种现象的出现都会潜意识的开启“娱乐他人、揣测、质疑他人”的模式,网络言论自由同时也助长了部分网民对社会话题的盲目跟从,甚者是借机诽谤、诋毁他人。尤其是在名人生活全方位暴露在众人视野下,一些敏感话题往往会导致网民易人云亦云、盲目跟帖、评论粗暴、丧失理性,有失偏颇。如“炫富事件”“明星***”等事件后,部分网民的评论暴露出了其仇富、失衡的心态,抑或是表达出对整个社会的不满,其实大部分网民并没有对事件本身做出调查,纯粹是为发泄而言论,媒体渐渐代替了我们的思维,与其说是网民在发表评论,不如说是媒体在“牵引”大众的舆论导向,我们缺少反省精神,考虑问题单一性。从而为散布谣言、危害国家安全的不发分子提供了缺口。

二、优化网络文化

1.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在中共中央***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网络阵地作为新世纪文化阵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义不容辞的贯彻***的文化方针,加强网络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抢占舆论制高点,引领网络文化的发展方向。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文明”“和谐”“法治”不仅是网络文化建设力争达到的标准,而且也是指导网络文化建设的方针。部分网友由于缺失正确价值观的引领,精神极度空虚无聊,只能求助于网络的花边新闻打发时间,这部分人群更易被消极价值观侵袭,丧失自我。所以,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才能帮助广大网民树立科学、向上的价值观,提升广大网民的精神境界,充实他们的精神需求,才能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消极、扭曲的价值观相抗衡,从而传播正能量,促进网络文化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主义建设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2.完善和普及网络法规,加强网络监管

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坚决打击严厉打击,推动互联网信息和网络经营行为规范化。虽然我国目前已有较完备的网络法律,如《互联网站禁止传播、***等不良信息自律规范》等,但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一直向网络法律法规提出挑战,提高网络法律的质量任重道远,我们仍要不断地专研网络特点从而使之趋于完备。健全网络法律法规是为了严格贯彻,“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必严,违法必究。”同样是网络法律法规的宗旨。对利用网络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以及网络造谣传谣行为和影响网络信息及规范化的行为都要给予严厉打击。因此有必要从宏观上充分发挥***府的职能,加强对网络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这样不仅有利于防止因过度娱乐化而造成的理性缺位,更对提高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要不断完善有关网络媒体的法规,这样才能使网络新闻媒介生态环境更加法制化。

3.重视网络主体地位、提高网民素养

网络文化篇7

在进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时候,网络技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技术的引入本身也是有利有弊的,其不但促进了网络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管理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似乎也恶化了网络的文化生态,给现存的滞后管理制度带来了严重的挑战。1)就法律层面进行探讨:技术引入和法律之间关系。在进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时候,网络技术的运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法律层面对其进行规范和保护。在网络世界中,技术滥用导致了网络犯罪以及不规范行为的出现,各个国家也根据需要进行了相关法律的制定,来对网络违法行为进行规范。通过立法手段来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更好地对其行为进行规范,降低了网络犯罪的概率[3]。2)如何将网络技术与相关***策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怎样将网络技术相关的***策融合在一起,是很多学者都研究了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进行网络监控的时候,随时会面临到一些新的问题。在进行网络文化产业***策制定的时候,必须对技术本身的特殊性进行考虑,在进行***策制定时也应该让广大人民参与进来,更好地体现出民主化管理;并且,还应该进行产业***策的创新,机械能多元化***策的制定等,吸引来更多的参与群众,确保制定的***策能够正常实施。3)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关系。将网络技术应用到网络文化产业管理中去,利弊都需要看到,二者相互补充。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也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文化娱乐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但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许多社会问题也逐渐被显现出来,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更好的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可能会和国家制度以及相关的规范形成一定的冲突,这就影响着在进行文化产业管理的时候在制度构建上的困难,还有些学者认为在管理的时候管理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技术,重视将创意产业过度到创意管理中去,将管理效能更好的发展呈现,促进产业更好的发展壮大[4]。

2网络文化产业技术和管理如何做到双赢

在进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时候,应该将技术和相关的制度结合在一起,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存在,能够更好地对网络文化产业进行有效监督和实施,不仅需要***府来加大对文化健康成长的重视,而且需要各行业组织和参与到其中来[5]。因此,在进行网络文化产业管理的时候,应该根据需要进行相关理论体系的建立,最大程度地将***府、企业、社会管理以及第三方组织的积极性发挥出来,才能做到双赢。

3结束语

网络文化篇8

1.是一种开放的文化

开放是网络教育文化的核心理念,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网络教育,其显著特征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从任何章节开始、学习任何课程。网络教育便捷、灵活的“五个任何”,具有跨越教学时空、突破时空限制的特点。

2.是一种自主的文化

网络教育能够使学习者做到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计划,自主决定学习时间、地点和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进程。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特别适合于在职从业人员的业余学习。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个性化和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是一种共享的文化

网络教育具有多种媒体学习资源和资源共享途径,能够通过计算机、卫星、电信网络等多种教学信息传输形式,向学习者提供电子化、数字化等多种形式的优质学习资源。并可通过网络共享国内外其他大学的优质资源。

4.是一种交互的文化

网络教育具有丰富的教学交互手段和突出的教学交互功能,可以为学习者与教师之间、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进行教学互动和协作学习,提供网络学习交互环境和平台,进行全方位的交流和答疑,拉近教师与学习者的心理距离,增加教师与学习者的交流机会和范围。这种双向交互活动不仅使学生通过音、视、频等方法获取教学信息,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网络教育文化建立的两个支持性因素

1.规定和标准在执行中出现控制困难

伴随着教育的全球化趋势,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网络教育作为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要想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所建树,教育质量是一道不可逾越的生命线。我国现代远程教育已经试点近15年,***先后出台了《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教高厅(200OJ1O号)]、《***关于加强高校网络教育学院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厅(2002J8号)]、《关于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点)建设和管理的原则意见》[教高厅(2002J1号)]等一系列文件。从整体上看,这些制度和法规对发展网络教育起到正面引导,积极支持的作用,对现代远程教育的持续稳定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但是严格的质量管理标准,以及硬性的管理制度,在当今瞬息万变的网络教育发展中,往往表现出迟钝和不适应的特点。不论国家,还是学校建立的质量保障体系多么理性、多么科学,但在面对“有人参与的”复杂系统时,往往会出现“控制”的困难和执行的走样。所以,有些高校和社会机构才会发生网络教育办学失控的现象,才会出现2013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的《网络学历教育竟如此注水》的文章,引起了全社会对网络教育办学质量的质疑。虽然这种现象是个别的机构、个别的学校的个别现象,却是不容忽视和值得深思的。

2.历史的积淀和现实的呼唤

网络教育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但其也是最为复杂的问题。因为不同教育背景下的质量观是不同的,它与经济、社会、***治及价值观等因素密切相关。基于对网络教育管理要素的复杂认识,笔者认为,网络教育的教学管理领域,应该从纯理性主义的评价转变为关注理性与非理性相融合的评价模式。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管理创新,要把强调实验和定量公式描述的西方科学和强调整体协调与和谐关系的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一种新的“有机”融合。基于当前网络教育这种在创新和变革融合中引发的“动荡”,应认识到,中国当今的网络教育的发展既需要依靠“刚性”的保障体系和制度标准,形成多维度的评价模式,同时更需要依靠柔性管理的导向和激励,即建立网络教育的文化体系,使制度的刚性与文化的柔性有机结合,用文化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观、信念、思想、思维方式来引导和约束教学活动和行为原则,从管理者和教师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驱动力,从而把组织意志变为自觉的行为。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体现在它自身的魅力和社会现实对网络教育发展的渴求两个方面,既是网络教育长期发展的认知积淀和悟道,又是网络教育持续创新的源泉和思想“动能”。

三、网络教育文化建设的意义

1.有利于形成内化自觉的行为素养

网络教育文化是在有形的教学活动与无形的价值思维融合中产生的,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进入师生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在网络教育中,制度是被主动的执行、维护,还是不得已而为之,其效果和持久性是截然不同的。管理有三种境界,即人盯人管理、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文化管理就是文化引领和文化导向,是一种自觉自愿的道德伦理和价值思维,是无为而治的最高境界。网络教育颠覆了传统的教育环境,在网络学习过程中,师生是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支持、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交互关系,教师通过学习资源、网络工具引导学习者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并且在相互的交往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着学习者的学习态度、思维方式、处事哲理和人生态度。师生之间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信念的影响。所以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组织者,更是生活的引路者、咨询师。只有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这种精神文化,才能建立起新型的互信互助的师生关系和共同的价值标准,与学习者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感应,才能激发教师的使命感,树立竞争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意识形态的问题具有隐蔽性,一般刚性的管理很难奏效,只有文化价值的心灵感应,才能激发潜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感应虽然闻之无声、视之无形,却能成为发自内心而见之于外的行动,内化成为管理者和教师自觉的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这种自发、自悟、自觉的力量能够确保网络教育持续和健康发展。

2.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合作共同体

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与传统的单兵作战的教学模式相比,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教师团队的合作,校际之间的合作,国家之间的合作。这种合作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因为从教学资源的设计和开发,教学的组织和运行,教学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无不是学科教师、资源开发者、多媒体课件的编辑等各类专业人士合作的结果。因此,合作使分离的教与学重新综合和共享,这种合作共同体形成了教学过程分级管理、分工合作的共建共享式的师资团队。这种团队的合作可以促进国际间、校级间的先进教学理念的移植、优秀资源的传递,先进教学模式的再造,使协作没有国界。这种合作能够催生出更多的新技术、更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孵化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师团队和教育资源。另外一种是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学习共同体”,或称为“学习团体”、“学习组群”,是在网络环境的支持下,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按照一定的过程和标准,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而互帮互助分散式的学习交际团队。在学习共同体里,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归属感、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所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的参与程度,有利于保持他们持续、努力的学习活动。这种师生、生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学习者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不论是教学共同体,还是学习共同体,都是基于合作者之间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由于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品味而组建的群体,是网络教育平等、开放、民主、共享的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

3.有利于营造和谐共生的学习环境

网络教育是跨越时空的教育和学习形式,学习环境都是借助于网络多媒体技术营造出的一种实时或者非实时的学习空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隔万里,这种非面对面的学习环境容易让学习者在虚拟世界中产生孤独感及惰性,这种情绪如果蔓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和教学的质量。要消除这种心理和学习心态,激发学习热情和动力,就必须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更为高质量和更有吸引力的学习内容,营造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为愉悦的学习氛围,构建知觉、视觉和心灵上的同步交互和异步交互环境。在这种环境中,更为细致、更加周到、更具个性化的学习支持服务贯穿于学习过程的每个环节。当然,在虚拟学习空间中开展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的交互不是简单、偶然、自发的发生,而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学习媒体、技术支持、教学心理、学习内容等方面。所以,应该设计出足够的、多种形式的、易于接受的教学交互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交互方式的潜力,创造出与课堂教学相比拟的交互效果。通过音频、视频、聊天等方式开展交流。在交互过程中,双方相互间在情感上的倾向及对交互现状的满意程度,彼此之间产生的一种美妙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为彼此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依恋、心理共鸣,从而产生相互信任和依赖的情感成分,产生出与交互的“零距离”。这种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学科方面的助学服务,而且提供能够缓解工作、生活和心理压力的非学科方面的服务氛围和环境的做法,能够促进学习者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的效果。

4.有利于持续提升教学和管理质量

网络文化篇9

关键词:网络文化网络道德大学生

在现阶段,网络文化已成为校园文化的一个新成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治教育的意见》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治教育新阵地”的新要求。高校德育工作置身于网络文化的氛围中,应当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主动应对网络文化的挑,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网络道德,并以此指导自己的网络行为,努力把网络文化建设成校园文化的新亮点。

教育大学生具备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信念是人类意识的核心部分,是人们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较大,网络文化中健康向上的东西和颓废、消极甚至***的东西,都会对他们产生影响,并且后者往往具有较大的诱惑力,容易使他们成为不健康信息的俘虏。目前,网络文化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是全球性,二是主导国家是少数西方国家,网络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工具。各种“西化”、“分化”的不良信息,西方社会的***治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等,和青年大学生实现了零距离接触。面对严峻的挑战,高校德育工作应当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关键是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面前,头脑清醒,立场坚定,自觉地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规范,抵制资本主义腐朽、***的思想。

帮助大学生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每个民族都有其文化身份,文化身份由其民族传统、思想方式、价值观等一系列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构成。经历了几千年繁衍而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塑造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最为博大精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化之精华越来越具有生命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对于中华民族复兴和世界走向和平与美好的未来,都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网络文化的出现,增进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了解。但是,在网络环境中,人们接触的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有可能会导致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淡漠,甚至会消解我们自身的民族文化身份。目前,美国文化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后盾,通过网络向世界各国渗透,企***使世界共享一个“基于西方大众文化的共同的大众文化”。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亚欧各国都采取措施,扶持本国文化。中国***府也一直在做复兴中华文化、扶持中华文化的工作。因此,在多种文化相互激荡、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当今世界,大学生置身于网络环境中,必须正确处理继承、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吸收、接纳外来意识形态的关系,促进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的融合,为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作出贡献。

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不仅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及其身心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步人社会、适应社会具有深远的影响。网络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使庞大的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由于网络交往具有安全性、间接性、广泛性特点。通过网络可以忽略我们所处的现实环境和条件,与另一个不知身份、职业、性别的人安全地进行思想、心理上的交流。这种交往激发了彼此间的神秘感,并且也不担忧会泄露自己的稳私,因而这种交往容易使人获得交往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而日常的人际交往是一种综合的心理和行为过程,其运行机制要复杂得多,机遇、成功和风险、失败并存。但现实的人际交往是作为一个有着健全社会性的人所不可缺少的社会互动。如果在人际交往中遇到挫折,就过分依赖网络虚拟的交往寻求安慰和满足,从而更消极地对待现实的人际环境,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说是人的异化和片面化。人际交往是青年大学生丰富社会性、健全心理状态的重要途径。而有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遇到冷遇和挫折,不是积极地去调节、完善,而是选择了放弃,转而沉溺于网络交往中,陶醉于整日坐在计算机前与另一个同样忽略了背景条件的人安全地聊天,以至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后精神倦怠,对身边的人和事漠不关心,冷漠无情,陷人孤立疏懒、空洞贫乏的人生状态和空虚苍白的心理状态。因此,大学生要正确对待网上人际交往,采取正确的态度,充分利用网络,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面。同时,适当控制对网络的依恋,注重现实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而不是将网络看作自己唯一可信赖的“朋友”。

网络文化篇10

堪称技术***的技术进步在人类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蒸汽机开创了工业社会,计算机建立了信息社会。技术进步所起的作用是个案性的,只添加了文明要素,而技术***所起的作用是结构性的,重塑了文明模式。技术***的正面价值具有里程碑意义,负面价值则具有潜在的颠覆危险。工业文明威胁自然生态平衡,信息社会危及人文生态平衡,前者有目共睹,后者初露端倪,学术界对此应该高度敏感。本文以审美退化为例,来分析信息社会的文化弊端,希望能窥豹一斑。

一、艺术民主与审美张力退化

“拓荒者在孤独中死去,正好说明艺术家在精神世界里远远地走在一般人的前面。”[1]艺术创作需要超常的技能与素养,特别是经典艺术作品,只有大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才有可能推出,即使这样,也并非件件精品,时生遗憾。大师不仅是艺术专家,还是文化里手,艺术修养达到一定境界,就到了质变前夕,需要突破的就不是艺术问题,而是文化问题了,人的综合素质在发挥升华作用。艺术欣赏是大众行为,其平均水平与创作之间有一定的落差,艺术高于生活就高于大众,生活是大众的生活,不高于大众,就不能高于生活,要高于生活,就必然高于大众。这不是精神贵族意识,而是艺术的社会使命,艺术家对大众审美判断力的提高负有责任,要忠于这一职守,无视责任就是失职。创作与欣赏之间的落差会产生审美张力,张力就是动力,推动艺术家与接受者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水平交替攀升。

艺术家对欣赏者的积极影响是审美张力的一度推进,前者为高端冲击要素,后者为低位接受平台,这是一个由上而下瀑布式的垂直施力过程。艺术精品、特别是那些史诗性的鸿篇巨制,在内容上博大精深,在形式上鬼斧神工,大众要想全面感悟与深刻理解需要丰富的知识与厚重的修养,对欣赏难度的克服恰好是接受者提高的过程,在文艺批评的引导下,在个人感悟的摸索中,人们可以逐步“获释”,在审美突破中得到愉悦,多数人能接近作品境界,这是“近知”状态,少数人会达到“全知”水平,个别底蕴厚重的欣赏者甚至能产生“超知”感悟,生成思想大于形象的创造性体验。艺术家的素养对象化为作品,作品对象化为接受者的素养,音乐培养了会听的耳朵,绘画培养了会看的眼睛,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落差缩小了,审美张力随之趋缓。

欣赏大众对艺术家的积极反作用是审美张力的二度推进,这是一种由下而上的喷射影响过程,欣赏者处于低位,但是水平已经迫近高位,成为施动者,在后续欣赏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家虽然处于高位,但是已经感受到了迫近的压力,成为受动者,在接续的创作中要提供水平更高的作品。随之大众不是消极的被塑造者,而是积极的审美建设者,他们施加的垂直上推压力以两种方式出现,一种是显性的,欣赏者通过媒体直述对作品的感受,通过购买行为表达赞许与支持,这里面就包含着新的期待;另一种是隐性的,也是长久的,欣赏者在精英艺术的影响下进入新境界,虽然对具体的艺术家没有具体的希望,但是对整体的艺术发展有了新要求,原地踏步的作品不会再产生高峰体验,如果同水平复制,欣赏者就会用脚而不用手来投票,这就迫使艺术家努力提升原创能力,以便拉开与欣赏者的距离,距离产生美,张力便就此恢复了。欣赏者提高了的素养刺激了艺术家,艺术家将再提升的素养表现在作品中,这就是“反对象化”过程。

在两度推进中,艺术家与欣赏者的落差从大到小,再从小到大,审美张力在缩与伸中显示出弹性,前肢爬升,后肢跟进,社会审美质量蠕动前行。如果把两度推进前后连接起来,对象化与反对象化就构成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互动循环,社会审美水平在周流往返中螺旋上升。假如张力趋近于无限,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的距离太远,就会失去沟通,大众会觉得作品高不可攀;假如张力趋近于零,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没有了距离,就成了扁平结构,失去高耸间距,就会失去提升空间。所以,保持适度的审美张力,是社会审美发展的良性状态。但是到了网络社会,这种情形发生了变化。

电脑、通讯、信息连接起来,构筑成所谓“赛博空间”。在赛博空间中,信息是过剩资源,注意力是稀缺资源,人的注意力基本恒定,而信息量却以几何级数增长,剪刀差越来越大。有关谁的信息被更多地分享,谁就占据了社会高端,反过来讲,谁占据了社会高端,谁的信息就会被更多地分享,“今天精英们无可争议的共同特征即优越——优越只不过是大众注意力主要获取者的一种状态而已”[2]。许多个人与社会组织充分关注自己在赛博空间中的形象,追求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以积聚无形资产,获得成功。为了更多地占有注意力资源,需要将自己最美好的一面放大。

引起注意有很多手段,而艺术化无疑非常有效,造型效果、语言符号与编排结构上的审美构思,会借助爱美天性,唤起网民的浏览兴趣。艺术加工如果以注意力为目的,就必然产生包装设计理念,追求形式魅力,以快速吸引眼球,这样,内涵建设就成了第二位的问题。为了不在电子海洋中销声匿迹,必须调集尽可能多的审美要素,积聚高速高压焦点穿透力,在界面与网民之间形成无障碍通关,必须重视表面效果,点击与闪现过程没留出思索时间,所以,不能设计欣赏难度。水平越是与接受者接近,被瞬间关注的可能性就越大。艺术家的高标准设计需要进行深度理解,需要欣赏者停下来玩味,甚至需要反复推敲,这在高速运转的互联网上,很容易失去被注意的机会。

在影视文化中,包装特权在明星,大众只是旁观者。而在网络文化中,谁都可以成为包装主体,都能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终端,在这个非中心系统入口,没有上屏的守门人。而且技术化的网络介质对艺术化的网络内容有巨大的支持能力,人人都可以自我包装,电子绘***工具、复制拼接功能、各种数据库,都使设计简单化了,网民要实现自己的想象,不需要长时间的艺术与技术训练,网络带来了艺术设计的平民化与世俗化。然而,世俗化很容易降变为庸俗化,网民表面上是自主的,掌握着设计自由,而其艺术素养局限使其受到自我束缚,依然是套中人,模式化不可避免,恶劣的个性也时常出现。

除了艺术设计之外,网上艺术创作大众化也方兴未艾,网络音乐、网络话剧、网络绘画、网络文学遍布电子社区,公共艺术从公众中生成,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创作与发表作品,随意编写个人神话,实现自己的艺术家梦想。网民甚至可以进入他人网页去修改别人的作品,创作者只给出文本,接受者参与“大合唱”。新艺术环境造就了网络民间艺人,他们与传统民间艺人不同,并不展示祖传的技艺,而是在技术所提供的模式中表现自己的即时感受,他们使创作生活化,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并不追求其高于生活,艺术一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就失去了精品化机会,网民在玩艺术,很像卡拉OK演唱,自娱自乐,没有了神圣感,丧失了严肃性,制造出大量廉价艺术品甚至伪艺术品。

网络设计与网络创作来自网民,形成了新的范式,这是一次大***,艺术民主潮流势不可挡。但是冷静地分析起来不难看出,这不是真正的艺术民主。编辑等守门人失去了权威作用,合理的遴选机制被淘汰,网络天才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很难得到社会优质资源的特别培育,创作处于自在的混沌状态中,绝对自由破坏了文化秩序,带来的不是活跃,而是混乱,因为活跃的结果是精品的推出,而不是垃圾丛生。真正的艺术民主是为人民服务,并不需要、也不可能使人人成为艺术家,关键不在服务者是精英还是大众,而在服务质量的高低,只要老百姓喜闻乐见,创作者就是人民艺术家,艺术就具有民主精神。艺术与科学一样,在学术研究中,多数要服从少数,原创突破常常是个别人的成果否定了普遍认可的习惯结论。艺术创作也是个别行为,才情需要先天资质与后天熏陶,并非人人可有。

网民创作与网民欣赏是平行运动,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水平趋近,其间的互动是同阶重复,创作者对欣赏者没有拉力,欣赏者对于创作者没有推力,两者之间落差消失,没有了势能,对象化与反对象化的审美张力也就不复存在了。精英文化的价值轴心是超越性的生活意义,没有艺术对大众的超越,就没有大众的自我超越,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就会停滞不前。这种结果在网络社会中的典型表现就是流行艺术走高,博雅艺术走低,“时尚”(fashion)变成“短暂时尚”(fad),亦即闪现流行,审美对象在变,审美水平未变。

二、虚拟社区与审美体验退化

网民本身并不可靠,在网名的掩护下,人们可以肆意宣泄情绪,臆造离奇信息,甚至设计各种不负责任的恶作剧。生活中的我可能受到压抑,有保护面具,而到了网上就把全面(特别是阴面)的自己释放出来,甚至是发泄出来,这时,网上的我是真实的;另外一种情况相反,生活中的我是真实的,上网之后展示的是没有实现的理想自我。

在客观物质世界里,生活与艺术之间有比较清晰的界限,实事就是实事,虚构就是虚构,生活的现象真实与艺术的本质真实不可混淆。而网络情形变得复杂了,鱼目混珠,真假杂陈,内容不真实,表现得可以很真实,甚至可以使真正的真实退色。网络生活与实事有距离,是以虚拟方式展示出来的想象生活,网络艺术与实事的真性有距离,网民的非专业化素质决定着他们没有能力、也没有自觉意识去追求生活内涵。这种双重距离便是客体间性,网上生活与现象真实不同,网上艺术与本质真实不同。

在赛博空间里,无论主体还是客体的虚拟性,都出现了视像仿真趋势,亦即波德里亚所说的“类像”,它们可以无限复制,但与原有的模仿对象疏离,失去了真实摹本,创造出的是“第二自然”,从纯化自然到人化自然,从人化自然到符号化自然,人们所面对的已经不是全息的真实物体,而是由1与0构筑的二进位制的数字系统,尽管五光十色、气象万千,但是它只是瞬息万变的电子信号,人们沉浸于这样的类像世界中,把梦境当作了第一自然,体验误解是常态,体验正解反而成了异态。网上以假乱真,网迷便弄假成真,身回现实,心滞网境,依然昏昏然于虚幻思维,虚实转换困难,将幻像与实像颠倒,将虚拟社会的“真实感”混淆于物质社会的“真实性”,出现体验倒错。严重的会走向体验对立,对于物质社会反应迟钝,甚至拒绝承认真实的真实性,迷醉于“真实的幻觉”,从现实体验自闭发展成网络综合症。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在场”审美体验与“***”审美体验不同,前者的感受是实地的,所面对的是物,感觉参与要素完整,是一种全身心的介入方式,而后者的感受是想象的,所面对的是“物象”,感觉参与要素不完整,是一种有限介入方式。“***”审美以视听为主,听觉器官、特别是视觉器官受到特别倚重。在网络上,质量比较高的画面与声音都被选择、浓缩、装饰或者强化过了,有网络依赖倾向的接受者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视听感受力特别发达,捕捉形色与声音信号格外灵敏,出现视听能力突进的片面发展问题。<?XML:NAMESPACE PREFIX = O />

全人的发展需要以“全感觉”素养为基础,在大脑中枢神经的协调下,所有的体验方式要共同运行,整个身心的进入是参与式的沉浸,不是旁观式的品评,这就需要全进入的环境,只有身在其中,才有心在其中的真实,意境需要在氛围里把握,否则就感受不到艺术的热烈。如果不在音乐会现场,只通过屏幕欣赏,就无法获得高质量的全息美感,如果坐在音乐厅里,身边人的情绪,音乐家们与听众交流的情景,场面中的各种无形要素都会与音乐旋律协调起来,听觉融于视觉,视觉融于整体知觉,更容易产生心灵震撼。在场审美体验机会减少,综合体验能力就会弱化,影视文化具有遥距特点,已将大众与现场隔开,像在现场而没在现场,网络的普及使这一问题雪上加霜。

人与世界的感觉沟通有五种方式,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视觉与听觉能够脱离物本而存在,不与对象发生直接关联,介质起传导作用,进行远距离感受,我们称其为形象感觉;嗅觉、味觉与触觉不能脱离物本而存在,必须与对象产生直接关联才行,如果物不在场,只输送间接符号,对接受主体不起作用,我们称其为物质感觉。形象感觉具有心理性、想象性,易于形成美感,易于精神化;物质感觉具有生理性、官能性,易于形成快感,不易于精神化。在审美活动中,形象感觉是主要渠道,其中尤以视觉为重,物质感觉只起次要作用,是辅助方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

但是,从本源上看问题,情况有些不同,美是一种生命现象,与物质感觉的关系非常密切。在中国语言中,“美”字被解释为“羊大为美,主给膳”,从发生学上说,美与美味相通,虽然我们没有更多的证据说明中国人的美学观念起源于味觉,但是物质体验的突出作用不可否认。它的重要性甚至被推向极致,产生了“超快感”理念,“美感是人类快感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和高级形态”[3]。这种以快感为干、以美感为支的观点并不可靠,但是它可以用来说明物质感觉的重要性。人们的审美体验如果完全倚重视听而脱离物性,就会成为无根的精神活动,精神活动的质量也是要打折扣的。

物质感觉可以促进形象感觉的发展,人们非视听水平提高了,视听水平也会随之提高,这是审美通感在起作用,各种感觉器官既能单相运作,又能在大脑的协调下相互呼应,相互内置。观看屏幕上的服装表演与面对面地直接欣赏服装作品,审美效果并不一样,因为触摸服装面料的质感会更好地把握肌理,而肌理美是服装美的重要元素,形、色与视觉相关,质与触觉相关,高水平的视觉思维应该具有形、色、质的三元能力,所以视觉与触觉不是1+1的关系,而产生着系统效应,触觉进入视觉体验会使主体捕捉视像更加精到,这便是通感的力量。欣赏者的通感能力不强,会出现结构性问题,不能实现审美的全面均衡发展,所以必须整合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的感受力,在这方面,网络文化的视听双相度有局限性,其影响主要是负面的。

三、信息崇拜与审美理性退化

美学研究人的感性存在,鲍姆嘉通初建它时的名称含义就是“感觉学”,它从研究人类理性思维的哲学中脱颖而出,成为相对***的学科。但是美学所关注的并不是初级的自然感性,而是高级的社会感性,不可能完全摆脱理性的影响。审美的核心要素是情感,亦即对事物肯定或者否定的态度,它离不开基于本体认识的价值判断,在“是什么”、“好与坏”的看法之后才有“爱与恨”的结果,情与理必然相关。虽然美学***为一门学科,但是它仍然归属哲学,离不开理性的笼罩。艺术作品要努力摆脱概念化,但是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去理性化趋势却走向了极端,艺术家不能没有思想,艺术大师未必是理论家,但一定是思想家,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在认识与表达上都有过人之处。

“在艺术作品中,中国古人所追求的是‘人之因小技而窥天地’即把握‘道’的存在。如果说在中国艺术中有所谓的‘本体’的话,那么这本体便是‘道’。”[4]“道”在西方文化中也有表现,那就是“逻各斯”。艺术中的“原道”思想高扬了人类审美的理性精神,美是道的现象展示,道是美的灵魂,灵魂无形而有效,我们不能因为它不在作品中现形,就漠视其存在。即便那些充满酒神精神的狂迷作品,也表达着作者对社会生活的偏执看法,这看法也是思考的结果,非理性主义者也有思想,只不过是表现着没有罢了。

“赛博空间”(cyberspace)的前缀源于“cybernetics”(控制论),维纳使用这个词,意在强调对流动秩序的管束,从字源上看就有统治意义,控制与信息相关,也与人相关,控制了信息,也就控制了希望得到信息的人。从表面上来看,网上交流不是单向度的,而是交互式的,网民有了主动性,信息更加均衡,每个人都是终端,非中心化的矩阵结构形成了平权格局。但是,从实际情况看,人们并没因此而获得认知自由,你如何把握规律,如何得出结论,取决于你掌握了哪部分信息,信息决定机会,也决定判断、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他掌握信息的质量与数量,信息的不对称就是权力的不对称,垄断核心信息的就是有权势的人,但他们也不是真正的权威。因为任何人也不能整体地把握网络,赛博空间具有无限性,就像上帝一样无限,人们分辨与选择信息的能力非常有限,结果信息的力量便膨胀起来,超越了一切人,包括信息强势人物,成为反身控制人类的异化力量,信息与信息的传播关系掩盖了人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人们敬重甚至敬畏它,能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就像得到了上帝福音,这便是信息崇拜。

在网络社会中,“质量”与“量”的关系更加密切,要想成为最好的,就要成为最多的,点击频度是衡量标准,信息速度覆盖广度,代替了思想深度,也代替了思想高度,原创的理性思维需要反复推敲,节奏缓慢,被高速进程中的信息所驱逐。赛博空间使地域限制消失,世界任何角落的人都可能抢走机会,没有紧迫感就没有了前程,这就迫使人们围绕着信息形成快速反应习惯,知识传播超过了科学研究,成为时代文化主流。网络培育着“轻盈智慧”,信息流拥抱着智慧旋转跳跃,青年型的“前喻”文化最具有时代性,透出更新活力与通灵之气,热门话题培育着小聪明,无暇于产生大智慧的深厚积淀,老年型的“后喻文化”重视历史过程,在赛博空间显得有些迟滞。网络建立了搜索型思维方式,而且***复制功能使创造变得很是机巧,修改与组装成为捷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断地转换,加工过程简化了,压缩技术突出了,人们的思考缺少积淀时间,文化成果封存不到位,窖藏不充分,省略了理性的冷处理过程,厚积薄发成了保守的传统习惯,人们急于求成,失去了积累耐心。艺术与学术出现了技术化、标准化倾向,只有文化快餐才能适应网络吞吐量,文化大餐跟不上它的步伐,时见学术明星与高产作家,不见学术大师与经典作家,人们抛弃了“一本书主义”,追求著作等身,信息量大的成果领衔社会,人们不断地获得新符号、新概念,而不是新思想,很难产生藏之名山、传之后世的标志性力作。

维纳认为,个人的衰落与大众的兴起是二战以后最典型的时代特征,人们由田园时期的“从主”,到市民社会的“从己”,最后走向传播社会的“从众”。信息流包括信息垃圾对人产生着持续冲击,它们作为高阶扰动要素,不断地激发思想者的责任感,影响他们的定力,成为信息人,专注于大众的关注,会使人进入泛知状态。有所不知才有所知,正像有所不为才有所为一样,某一点上的深知就像定点钻探一样,只要保持不间断的足够压力,就能产生井喷式的思想灵感。艺术家与学者只有沉入静默状态,才能与宇宙精神对话,过度交流对理性深化无益而有害,交流可以深化认识,也会妨碍进入个人思想的独有领地,相对封闭是积极的,它决定着开放质量。瑞士心理学家荣格主张定期地“退馈”到自我中去,这样便可以激活潜意识中所拥有的智慧,周期性地补足灵气,退馈不是龟缩,而是为了进两步而退一步,是暴风雨前“如雷的静默”,总是热闹地活着就没了沉淀的机会。理性孤独是智者的创造孤独,决定着精英重量,心灵里的自言自语很可贵,思想自留地不能共产,如果人人都能理解你,你就不是你,而是人人了,必须做好你自己,这样,在社会才会出现一位个性的你,走向理性孤独是自主人格的觉醒,是灵性之根,天才都有自己的苦闷,没有孤独作伴是最寂寞的,因为同样喜欢安静的思想就会离你而去。孤独中藏有真诚,抛弃了矫饰与煽情,展示着童心,所以要看入生命深处,世界只有一个,而每个人的心中则另有世界。

电子社区中的语言处在衰落中,网络上到处是文字垃圾,对其纯洁性与规范性是极大的伤害,人们对它不以为然,是因为它负载信息的作用在淡化。如今进入了***形传播时代,***像直观,比文字能更容易捕捉到注意力,所以,***像在逐步代替文字,成为赛博空间中的核心传播方式,而文字则在慢慢地降变为***像的说明。视像文化强于展示而弱于说理,它用造型与色彩表达感受,直接投影于人的视觉系统,可以省略释义,不需要思想转换就能传达出意***。与视像文化的感性特征不同,印刷文化具有理性特征,文字仅仅是物象符号,进入人的视觉以后,必须进行释义,不经过大脑加工,内容就不能显现出来,所以,在阅读能力的培养中,便顺势开发了人的思维能力。基于视像与感性、文字与理性的联动关系,网络视像的进化就是感性的进化,网络文字的退化就是理性的退化,网民在绚丽多彩的造型中乐不思蜀,抽象思维能力成长的机会便减少了,逻辑的萎缩不可避免。

“我们正在为头脑与心脏寻找一个家园。”[5]理与情都需要自由伸展的天地,如果头脑没有家园,心脏也就没有了,因为它们注定为比邻。人的数字化生存不是文化的上佳归宿,技术只是工具,不是主导,不能沉沦于技术主义,网络对文化生态平衡是莫大的威胁,人类不但要有进入能力,也要有超越能力。如何在互联网时代建设人类的精神家园,是新人文主义的重大课题,当网上新生代成为社会建设的决策与执行主导之后,这个问题会更加迫切,现在就进行深入探索尚有前瞻性,会使我们的研究比较从容。

参考文献:

[2] 达文波特、贝克:《注意力管理》,谢波峰译,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3] 刘骁纯:《从动物快感到人的美感》,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67页。

[4] 夏之放等:《当代中西审美文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6页。

[5] 滕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南京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网络文化10篇

学习

社交网络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社交网络10篇,内容包括社交网络推荐,社交网络100件事。2006年10月,一个成立才两年零4个月的国内网站“口碑网”()获得被誉为全球最佳的B2B平台阿里巴巴集团的正式战略投资。口碑网旨在打造全国最大的本地化生活社区,由于该网站

学习

神经网络设计10篇

阅读(11)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网络设计10篇,内容包括神经网络设计方法与实例分析,设计神经网络。随着神经网络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的不断深入,《人工神经网络》课程逐渐受到较多高校的重视,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成为电气信息类学科的一门专业选修课。但《

学习

神经网络原理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神经网络原理10篇,内容包括rnn神经网络原理,残差神经网络原理详解。神经网络是一门发展十分迅速的交叉学科,它是由大量的处理单元组成非线性的大规模自适应动力系统。神经网络具有分布式存储、并行处理、高容错能力以及良好

学习

网络维护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维护10篇,内容包括网络维护能力提升的方法论文,网络维护知识汇总。一、通信网络运行常见问题分析归纳起来通信网络在运行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手机恶意代码的传播。随着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以及手机的智能化水

学习

职能建设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职能建设论文,内容包括以政府职能为主题论文,管理学组织职能论文。1.分离性特征联合国国际21世纪委员会***雅克?德洛尔在《论未来教育》一书中指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是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市场经

学习

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总结模板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教师进修学校工作总结模板,内容包括教师进修学校教师个人总结,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模板excel。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

学习

无线网络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无线网络10篇,内容包括无线网络技术总览,无线网络相关参考书籍。一、无线网络概述无线网络技术涵盖的范围很广,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

学习

企业内部控制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内部控制10篇,内容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论文十篇,企业内部控制的案例最新。1、董事会定位不明,缺乏分工。董事会对一个公司负有重要的受托管理责任。我国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在形式上是完整的,但在实际运作中有很大的弊端

学习

企业发展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发展10篇,内容包括企业发展方案10篇,企业发展的核心文章。

学习

网络直播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直播10篇,内容包括网络直播乱象,网络直播带货。郑州城管就在这方面做出了一次尝试。在一次护航高考清除噪音的***行动中,郑州市中原区城管对***过程进行了网络直播,吸引了3万多网友观看。在城管工作总是受到质疑的当下,我

学习

网络道德10篇

阅读(16)

1.课堂导航、畅所欲言课前学生登录教学网站,通过主页的导航***片和一些跳动的“文明上网,做个文明小网民”的字样,学生就可以感受到网络与道德本节课的情趣,然后我引导学生单击课堂导航栏目去浏览本节课学习任务。学生了解了这节课的学习目

学习

网络设计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设计10篇,内容包括网络设计方案集合9篇,网络设计方案资料免费常用网站。CampusNetworkDesignJiJiaguan(GuangzhouBaiyunInternationalAirportComputerInformationManagementCenter,Guan

学习

企业物流管理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物流管理10篇,内容包括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管理实操日志。由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设计的供应链物流管理动态模拟实验--Beergame,为我们较好地再现了鞭子效应产生的过程。这个实验以4人为一组,实验者分别代表供应链

学习

网络舆情应对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网络舆情应对10篇,内容包括网络舆情应对五个步骤,网络舆情应对的方法。***同志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网络监督的加强,使得作为行使查办职务犯罪和诉讼监督职能的检察机关不可避免地处

学习

浅谈网络游戏对网络文化的影响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网络游戏对网络文化的影响,内容包括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文化对人的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电脑硬件的迅速发展,中国网民正在迅速增加,网络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