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对西部大开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对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予以思考和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生态环境安全;西部大开发;三峡工程;可持续发展
21世纪人类社会的安全取决于人类社会是否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将取决于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两者的根本还在于生态环境安全问题被重视与被解决的程度。中国可持续发展,必须重视生态安全问题。否则,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成果就会逐步消耗。21世纪10年的生态环境安全建设意义尤其重大。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西部生态环境的变迁
第一,资源需求的增加导致新的生态破坏,使得脆弱的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剧。经济增长必然会加大对资源的需求量。对资源的开发,尤其是对自然资源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必然会进一步破坏地表环境,使得生物资源继续减少,森林林线上升,裸岩和裸地增多,导致更加严重的水土流失,同时,资源在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染物会进一步地污染土壤环境和水环境,最终,造成资源枯竭,形成新的生态环境破坏,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第二,城市化进程加速, 水资源矛盾日渐突出, 生活垃圾和噪声污染成为新的城市环境问题。西部地区城市人口以20000人/年的速度增加,每年约需增加3900万t生活用水, 加上生活水平提高增加的水量,每年仅增加的生活用水量在4600 万t以上。用水量的增加,加剧了水资源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使得城市污水排放量相应增大,城市河流及城市河段的有机物污染会更加严重。人口的增加导致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在这一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生活垃圾产生量的增加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市必须面对的新的城市环境问题。
第三,能源需求量增大, 机动车类型的大气污染将上升为主要环境问题。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汽车尾气污染在城市环境中将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经过科学预测,到2010年,西部地区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53万辆,届时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达到45万t ,其中CO 35万t。到2015年, 这三项数据将分别为89万t、70.5万t、56万t。另外二次扬尘污染排放量也将相应增加。如不加以合理控制,因汽车尾气污染带来的危害也将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城市“热岛效应”愈加明显。城市人口将产业聚集,城市道路覆盖面积扩大,建筑物密度越来越大,导致散热源集中而且规模巨大,使市区温度高于远郊区,城市“热岛效应”愈来愈明显。据监测,在上世纪80年代,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比远郊区高0.5℃,90年代,由于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家电尤其是空调器的迅速普及,加上城市建设使绿地面积缩小, 建筑密度控制不严,西部地区市区年平均温度较远郊区高1.0℃以上。这些年, 随着西部地区市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热岛效应”大有增强趋势。
第五,旅游业进一步开发, 生态环境发展趋势令人担忧。旅游业是西部地区一大支柱产业,西部大开发将会使西部地区的旅游业更加蓬勃发展,由此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旅游人流的增加将会增大西部地区水资源和能源等的污染和消耗;第二,自然生态旅游的开发使化石燃料进入自然风景区,其燃烧后直接污染当地的空气和水;第三,交通流量增大,汽车尾气污染也随之而来,修车、洗车行业应运而生,其排放污水直接污染水源;第四, 白色垃圾伴随旅游业的开发进入景观区产生污染。故而,大力推广“生态旅游”是西部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2.对策
面对目前西部地区市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生态环境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及其继续恶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市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 促进西部地区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 建立城市经济与生态环境相互促进的新体系。
第一,城市规划的合理布局。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 城市规划的内容也应该不断地完善和丰富, 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 摆脱以往缺少环境考虑的规划与决策, 而且应该上升到战略层次, 以构建自然和谐、社会公平和经济高效的复合系统为核心, 将可持续发展落实到城市长远发展的实际行动中, 实现城市全局的整体优化、城市及其周边的协调共生、生态环境的适度开拓以及城市发展持续受益的目标。 因此, 战略城市规划具有自然与人协调发展、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特征, 是现代文明城市的标志。
第二,建立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系。循环经济理念的核心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向多环式” 与“多向循环式”相结合的反馈经济及循环经济综合模式。 循环经济倡导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规律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保“双赢”的理论, 它改变了经济增长只能靠消耗和枯竭生态环境资源和资源、能源不间断地变成废物来换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 提出了一个资源和生态环境融合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其目标是追求可持续发展; 循环经济既可以解决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又可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第三,广大市民公众参与水平的提高。对于广大群众来讲, 他们既是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又是西部大开发的参与者, 因此, 提高广大公众的参与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具体的讲, 就是要通过明确公众参与是民众的权利, 保障信息透明化和决策民主化, 加强与广大市民的沟通, 强化市民的责任感, 强调促进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发展是每一位西部地区市民的责任, 让广大市民积极地参与到西部地区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经济增长速度的高速发展之中, 并且让广大市民真正地享受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带来的好处。
第四,企业的环保责任的落实。企业作为西部大开发的受益者, 应当承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 这是中国国情的需要, 也是社会责任的需要。 中国西部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又为西部提供了***策支持,国内外大量的企业看准了这一商机, 纷纷加入到中国的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 这些企业一方面利用丰富的资源和开放的环境创造出利润; 另一方面也应该承担企业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责任。
第五,环境文化氛围的营造。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央贯彻***同志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两个大局战略思想, 面向新世纪做出的战略决策, 是全面实践??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就是促进?? 可持续发展 , 促进?? 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因此, 环境文化是西部大开发核心内容的具体体现, 环境文化的营造和普及有利于西部大开发发展进程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张慧敏.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生态环境安全[J].经济观察,2007(5).
[2]王勤明,朱若幸.西部大开发与生态环境安全[J].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 15(2).
[3] 冯东飞,郑延武.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面临着的困境、成因及对策[J],榆林学院学报,2006,16(1):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