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理论之一,但理论界对此仍持较多的争论和异议。本文旨在以《论语》为研究的文本依据,通过梳理学者对孔子“天命观”的不同解释,阐述笔者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并进一步将孔子的天命观与中国传统的天命观、西方宗教中的天神,以及马恩唯物辩证法中的相关方面作简略比较和分析,从而揭示孔子天命观的本质所在。
关键词:孔子;《论语》;天命
中***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30-0020-01
《论语》中与“天命”有关的“天”,共出现十二处,与“天”相关的有十五处。一般认为,天有三重含义:一是自然之天。也就是我们头顶上的浩瀚苍穹。二是超越之天。即把天当作超自然的至高无上的人格神,它有意志并能主宰和支配一切。三是根源之天。在此,宇宙的本源已没有作为意志主宰之天的意义,被看作自然的是人性的依据,道德的依据。后两者也就是杨伯峻在《论语译注》中提到的命运之天(或主宰之天)和义理之天。
《论语》中与“命”有关的论述可见于《雍也》、《泰伯》、《子罕》、《先进》、《宪问》、《季氏》等篇。“天命”仅在《为***》和《季氏》篇中有两处出现。关于“天命”一词,朱熹的定义是:天命,即天道流行而赋予物者也,乃事物所以当然只故也。知此则知极其精,而不惑又不足言矣。然而孔子讲天命,并不代表他就是迷信的,是天神论者,相反,他对诸如天命、鬼神之类大都持存而不论的态度,他未说信也未说不信。这大概是孔子认识到了人由于历史局限而带来的思想的局限,以及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严谨的治学态度,所以他存而不论。此外,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在当时大都信神的社会中,孔子要贯彻实现他的思想***见,即使他不信,他也不会明言,而只是回避。
从天命观的发展历程来看,孔子以前的殷商传统思想认为,“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是一种看不见的支配人类生活的力量,具有不可质疑的绝对权威性。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人们思想的落后和局限性。但是随然历史的发展,人们逐步认识到“天命靡常”,周公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天不可信”的疑天思想。他的这一思想,以“人为”否定了有意志的天命。孔子继承了这一思想,也强调人的重要性,主张“尽人事”。但是他却又说“畏天命”,这仿佛就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对于这一看似矛盾的关系,笔者倾向于这一解说:孔子所说的天命,并不是传统的支配世间万物的神,而是指宇宙和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这一规律是不可逆转的,是人类所必须遵循的。
另外,孔子的天命说,从精神层面来理解,也可以理解为人心中的道德标尺。孔子强调德***在教化民众中的作用,而在他心中,首先有一个关于德的标度。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个天命就可以理解为有德的天,只有首先在自己心中树立德的世界,存有对于崇高品德的敬畏和持守,才能进而成为君子。而对于坏事做尽的小人而言,他心中自然没有一定的道德底线,也就不存在“畏”。而一个人只有心中向善,敬畏生命,持守真善美,他才可能走向正义的道路。
中国传统的“天命观”认为“天”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最高主宰,具有不可质疑的绝对权威性。而后来在中国整个宗教发展流变中,这一至高无上的天神,分化为诸多形色各异的地方性的神,诸如有的地方拜关公,有的拜妈祖。但究其根源,仍是黎民百姓为了避祸趋福,求平保安而所求的心理慰藉。而于统治者来说,他们有或不信神者,但仍极力大推宗教甚或不分释、道,不过都是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进行的教化活动。相较于此,孔子的“天命观”还是有它一定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的。
而对于西方宗教中的天神,它与中国宗教的不同,是它自始至终只有一个上帝,是最至高无上的神,至于后来的发展演变,也只是不同流派――诸如基督教、天主教――之间的纷争。从本质上来说,西方的天神也是一定时期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但它在后期更深刻的发展成西方民族性文化的根基,我们看西方的书籍或影视作品,其内容大多渗透着浓厚的宗教思想。而孔子的“天命观”(是研究中国哲学或者宗教必经之路),在后来就不再是作为***的单体存在,而是融合在孔子的其它思想中,甚至很多时候被其它主要思想的光芒所掩盖。
马恩的唯物辩证法中指出,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认识、掌握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相辅相成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而在上文提到的关于孔子的“天命”的第一种阐释,正与此相契合。
孔子继承了前代关于“天命”的思想,同时又依据自己***的思考和身处社会环境的需要,加以协调整合,从而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天命观”。这一“天命观” 是朴素的哲学观,它是中国哲学的起源,对后世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孔子的“天命观”,丰富了他的思想体系,使之成为完整统一的整体,进而对整个中国文化的走向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