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特征论文10篇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1

关键词:传统建筑装饰;民俗文化;特征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also let people'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raditio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material, the scholar's research and analysi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its modelling art and each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the type at its beautiful appearance also contains r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folk custom and social ethics connot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lk cul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eatures are discussed below.

Key words: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Folk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中***分类号:TU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中国的传统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演变,其积累的历史文化更是丰富多彩,这也使得传统建筑等同过于一个艺术品。在这些品种多样的传统建筑物中,中国传统文化也因此得以展现,其包含的社会伦理、社会文化、时代观念和民俗文化等也成为学者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依据。

1、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建筑装饰是一种艺术文化的表现,其自身也与民俗文化联系密切。例如一些农舍门户上面的雕刻着的细致精美的砖雕,这样的作品当然可以堪称为艺术品。然而,在这些艺术品的背后,却蕴含了中国传统时代的伦理道德和民俗文化,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诸如“桃园结义”、“二十四孝”、“福禄寿”、“八仙过海”等等中国传统文化故事,这些都在传统建筑装饰中有所体现。一些建筑装饰品还表达除了对家宅的繁荣富强的美好愿景,因此饰有蝙蝠、双鱼和如意等的建筑装饰品也有很多。其中“蝙蝠”的谐音为“变福”,双鱼和如意更是象征了家族的和谐美满,这些传统装饰品将民间的传统文化展示得淋漓尽致。建筑装饰的艺术性也有所体现,例如蝙蝠在外貌形态上都是较为丑陋的,而应用于建筑装饰中却被美化; “八仙”装饰***案中,经常以八位仙人的八种神器作为暗示,也一点也是建筑装饰艺术性的体现。

建筑色彩本身也属于建筑装饰中的一个环节,建筑物的自身色彩更是具有伦理性和民俗性的特点。中国的建筑色彩与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得十分紧密。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所谓“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元素,后来“五行”所表示的内涵也开始被人们赋予。比如五脏、五音、五色、五味、五方等等,这些都对应与“五行”元素有所联系,例如五脏的肝、脾、肾、肺、心;五音的商、角、羽、徽、宫和五色的白、青、黑、赤、黄等等,这些都与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一一对应。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也开始出现,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木……和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等一些说法也开始盛行开来,这种五种自然元素也渐渐到了传统的建筑装饰中。例如一般传统建筑的屋顶经常以黑瓦进行砌筑,这是因为黑色象征着五种自然元素中的水元素,水能克掉火,所以是处于对建筑的安全性着想。

2、建筑装饰中象征手法的体现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与民俗文化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象征手法在其中的应用更是十分广泛和常见。例如动物中的龙和狮子,这两种动物在传统的建筑装饰中经常可以见到,龙在这之中象征着帝王,狮子则象征威武和力量。在民宅的建筑装饰中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威武和力量的狮子也成为了驱邪避灾的重要装饰物。植物在传统建筑装饰中也是经常见到的,例如荷花、竹子、松树、梅花、牡丹、桃子等。其中,荷花代表了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思想品质,松梅竹则象征了高洁的人品;牡丹则代表了高贵的气质。一些建筑装饰中还将多种植物进行了组合搭配,将两种植物的象征内涵融合一体。例如将象征长寿的松树和仙鹤搭配在一起,象征“松鹤长寿”;将象征富贵的牡丹和象征长寿的桃子结合搭配,则象征了“富贵长寿”。

除了这些动植物形象象征之外,建筑装饰中对于谐音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例如狮与“事”、鱼和“余”、蝙蝠和“变福”等。这些形象在建筑装饰中有着各自应用,例如装饰***案上有两只狮子,则是代表了“事事如意”的意思,狮子与长绶搭配则是象征“好事不断”的意思,加配钱纹则是象征“财事不断”的意思。在这之中,鱼的象征意思极为丰富。首先,因为鱼与龙都在水中生存,而龙象征神兽,鱼象征为凡物,因此鱼的第一种象征是表示凡物进入朝门之后福禄兼得的意思。另外,鱼是一种卵生生物,产仔数量多,因此也有子孙满堂的象征意思。鱼还与汉字“余”发音相同,因此蕴含多余的意思,象征人们多福多财多寿的愿景。由此也可以知道,鱼在建筑装饰中广泛应用的原因所在。

中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八宝***”更是体现了象征手法的应用。所谓“八宝”,指的是和盒、玉鱼、鼓板、磐、龙门、灵芝、松和鹤八种,这些八宝也经常在建筑物的门楣、门扇、厅堂和屏风上得到应用。八宝中,每一样都有着自身的意义和作用。和盒,其实是一种六角形的盒子,***形中有两个仙童,一个手拿荷花,另一个则手拿和盒,其代表是指财源滚滚的意思,也有象征夫妻和睦的意义。玉鱼则是指双鱼,在之前,玉鱼代表的是丰收和兴盛的意思,到了后来,又表示成夫妻和睦和子孙满堂的意思。鼓板即拍板,一般用来表示生活节奏协调,生活平安顺利的意思。磐是一种打击乐器,一般表示男女老少相处和睦,家庭和谐平安的意思。龙门在古人眼里是一种超度化生神功的灵物,代表了一种对仕途和地位的追求的精神。灵芝是一种名贵药材,在古人眼里更是一种仙药,因此它表示的是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松是一种长青树,因此是表示长寿的意思,也有严肃庄重的涵义。鹤也是表示长寿安康的意思。由此可见,八宝***主要有三层意思,其中和盒、玉鱼、鼓板、磐代表了夫妻和睦、家庭好合、子孙满堂、财多常乐的意思,龙门则表示工作顺利、功成名就的意思,灵芝、松、鹤则表示了长寿安康、飞黄腾达的意思。八宝***的装饰物也经常应用在居室和家用器具上,是传统建筑装饰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3、建筑部件装饰中的民俗文化体现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装饰中,屋顶、门窗、铺地等建筑部件都是需要加以研究分析的,当中蕴含的民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例如屋脊两端的走兽都是民俗文化的体现,一般龙的形象较为广泛应用,龙能喷水,是祈求消除火灾的意思。而在传统的门窗中,门窗隔扇上也经常有以格心棂花***进行装饰,***中一般以动植物和天地为主要内容,其中一些象征太阳、月亮,一些则表示吉祥如意的意思,也有象征整个天体宇宙的意思。铺地的装饰一般有乱石地、冰裂地等各种***案纹络,冰裂地在视觉效果较具美感,同时以自身形体象征了纯洁的心灵,表示不追求繁华富丽和迷信的意思。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2

关键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理论;地域建筑创作;西安

0引言

地域建筑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其目的是呼吁人们关注建筑的地域性和它本身所代表的区域文化,从提出到现在都一直处在探索之中。地域建筑理论很早就传播到我国,但是发展过程比较坎坷和缓慢。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一批批的优秀建筑不断涌现,他们中的很多人,用自己的设计作品,不断加深对地域建筑内涵的探索。

陕西省是一个文化大省,省会西安市历史悠久,是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的起点。对于在这里工作的建筑师,历史与文化成为了一个逼迫他们去思考的创作背景,成果也很突出。

1关于地域建筑的研究背景

对建筑的全球化发展,一方面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本国建筑的创新和发展,另一方面,削弱了地域间的差异,甚至破坏传统文化,造成原有特色的消亡。

主要表现在:一是造成建筑类型、功能及形式相一致;二是促使建筑向高层、大体量发展,造成建筑空间及形态趋同;三是来受到西方的美学思想影响,建筑倾向形式风格。

2关于地域建筑的概念和内涵

2.1地域建筑的基本概念

地域,在文化社会中指在同质地理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相似的文化及共同利害关系的大的空间单位;建筑,是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为人类自身提供物质和精神庇护的文化景观。地域建筑:是所在地域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经济形态和社会结构之间相关联的特定建筑。

2.2地域建筑的内涵

具体来说,地域建筑应该满足一下条件:(1)地域性,具有特定的地理空间或地域单元;(2)在该地域普遍存在并具有相当的规模和密集程度;(3)与所在地域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密切并和谐共生。

3国内地域建筑理论总结

国内对地域建筑创作理论的系统论述首推吴良铺教授的《广义建筑学》中的地区论,分别就“建筑与地区”,“建筑与城市”作了精辟论述。在他的引领下,促进我国的地域建筑创作理论的研究。

建筑的地域性,是建筑的基本属性,是建筑赖以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长期形成、发展的建筑文化,建筑风格,场所感也因此而存在。这些年来,中国地域建筑研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尚应继续深化。我认为至少有两方面不足。1、针对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中的美学原则的理论研究不足;筑创作实践,还没有与地域建筑研究紧密的结合起来。

4国内地域建筑创作理念的发展概况

4.1国内地域建筑的民族形式探索

1920年代开始现代化与民族文化相结合。主要特征是以西方建筑的结构及主要特征结合中国传统符号。这时期的学者们开始了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及其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1930年代,现代主义开始在中国较为广泛地传播,但由于历史原因,建筑师们空有设计的思想,而没有创作的环境。1949年到1979年,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广为传播,民族形式几次反复。在五十年代中期,通过“国庆工程”的带动,形成了以垂直三段、水平五段、大屋顶为特征的民族形式,追求建筑的传统性和纪念性。

4.2综观1980年代以来对地域性建筑创作的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建筑创作理论开始追溯世界建筑潮流。中国建筑师在深入研究西方现代建筑理论的基础上,开始了自身多元化的探索之路。

第一类是与特定的重大历史事件相关的建筑创作。建筑作品结合特定地点,突出事件的地域性背景。如侵华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第二类是将某一地域的主要文化特征作为表现主题的建筑创作,如西安陕西历史博物馆;第三类是从顺应场地自然条件、保持场地人文文脉延续为主题的建筑创作,如广州白天鹅宾馆。

5西安的地域建筑发展方向。

5.1“新唐风”建筑

陕西历史博物馆突破了以往大型公共建筑一般只采用楼阁式造型设计的传统格局。最引人注目的是博物馆的整体色彩构思: 白色砖墙面、汉白玉栏板、瓦灰色花岗岩台阶、柱子、石灯、浅灰色喷砂飞檐斗拱、深灰色琉璃, 全部色彩未超出白、灰、茶三色。

大唐芙蓉园,遵循古建筑应是延年益寿,不是返老还童的原则。建筑材料设计均采用砖瓦混凝土结构与木材结构相结合,既保存了唐代建筑的原貌,又能使古建筑长久不受损害。

5.2新关中民居风格

贾平凹文化艺术馆,其建筑设计不仅借鉴了传统关中的民居建筑,最妙的是还将“凹”字融入其中,成为一座有点“凹”的艺术馆。这座文化艺术馆的建筑主体有着“凹”字形平面,另外,整座场馆的外立面采用质朴的混凝土为主材料,以传统关中民居常用的灰黄色为底打磨,使整个建筑充满历史的厚重感。设计以贾平凹朴实、内敛的性格为切入点,以他文学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文化冲突为设计理念,富于变化的外部空间语汇也象征着贾平凹文学作品的神奇魅力,使参观者充分感受到作家对变革的乡村与城市的思考,对文化转型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融合的思考。

5.3传统地域文化风格

富乐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坐落在陕西富平。目前已收藏50个国家和地区260位国际陶艺家的2600多件不同风格的陶艺作品以及30多个国家的47种陶艺杂志1500多册,成为世界最大、收藏作品最多、层次最高的现代陶艺博物馆群,被誉为“世界现代陶艺之都”。其中的国际陶艺博物馆采用当地传统的建筑材料与砖砌拱技术,并列组合的变径砖拱形成的韵律赋予了建筑强烈的现代感。博物馆在整体上犹如风道一般,适应了当地冬冷夏热的气候特点。

6小结

通过自己调查研究,对沟内地域建筑理论的发展,作了分析和总结,特别是西安地区的地域建筑创作方向。我个人赞同,地域性是建筑基本属性之一这个说法,目前建筑理论的研究已经很成熟、很丰富了,在今后的发展中,建筑师应该更多地关注建筑的功能与日益增长和变化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更多地关注地域文化的现代化表达;更多地关注新技术在地域建筑创作中所扮演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建筑师才能在跨地区执业中赢得更多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吴良镛.广义建筑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吴良镛.乡土建筑的现代化,现代建筑的地区化.[J].华中建筑. 1998,(16)1.

【3】杨慧娟.泉州红砖区地域建筑.[D].华侨大学.2006.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3

论文摘要:传统符号是文化历史的浓缩精华,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出发,本文分类解析传统建筑符号的特征及其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应用,指出传统建筑符号的多义性、复合性,及其反映形式与内容间的特定关系。希望通过在建筑设计中对传统符号的运用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一、符号概述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有了关于“符号”思想的记述,在《易传·系辞》中提及“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谓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罗马时期,哲学家圣奥古斯丁对符号下了这样的定义:“符号是这样一种东西,它使我们想到在这个事物加诸感觉的印象之外的某种事物”。创造与运用符号能充分体现设计师的艺术功底与素养。 

历史上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产生了它自己的独特建筑,其建筑随着文化而兴盛衰亡。从符号学的角度来考察,我国的建筑遗产是一份丰厚的,独特的建筑符号遗产。当今如何发掘和保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并且使传统建筑符号文化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二、建筑与符号的内在联系 

 

符号学作为形式语言的—种表现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却早已存在。 

从对符号理论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符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视觉信息正是以符号为载体传达的。建筑符号是一种艺术符号,也是一种表现性符号,它们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必须围绕着一个特定的主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符号如同人类的语言,没有语言人们无法表达感情、交流思想。没有符号,建筑也难以显现其隐喻与象征。因此,应在现代科技不断发展的支持下,结合未来世界文明的发展趋势,重视吸收地域环境文化的优秀传统,努力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点,不断地探索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方式的形式语言,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三、传统符号的分类及其应用 

 

根据符号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义的复杂性,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划分为***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类,运用他界定符号的原则传统符号也可分为“***像符号”、“指示符号”和“象征符号”三大类。 

1.***像符号 

***像,即用线条、颜色显示出来事物的形象。 

在传统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画、纹饰石雕、木雕、琉璃饰件及门式、窗式等,都属于***像符号或它的复合体。传统建筑的***像符号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概括(如来自水波形象的水纹,来自云彩形象的云纹);其二是对动植物的描绘与概括(例如山鱼或飞鸟的形象简化而形成的几何纹样、植物、动物纹样、传统吉祥***案以及历史题材典故等。传统的***像符号最主要特点就是它的直观性。 

2.指示符号 

指示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着内在因果关系的符号。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传统建筑符号的主干。传统建筑的构件形象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指示符号在建筑中又可分为两类。 

一类指示符号所表达的内容就是它自身,是—种“本体形态”的符号,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建自身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关系,如窗户的形象表达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另一类指示性符号是与它所表达的内容相分离的“标志形态”的符号。在一些建筑细部上也时常可以见到指示性符号的实例,如表示方向的标志、箭头;表示工作状态的灯光。 

3.象征符号 

象征即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象征符号是指表现形式与内容涵义之间存在约定俗成联系的符号。 

五千年的中华历史,培育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个地区、民族在他们的建筑中都应用了独具特色的象征符号,它们的研究对于建筑设计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饭店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相结合的经典之作,饭店的外墙上有规律地排列着中国传统的如意等***案,象征事事如意,传达着浓浓的中国文化。 

 

四、三种符号在建筑设计中内在联系性 

 

在中国传统符号之中,***像、指示与象征之间并非有着严格的界限,传统建筑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和变叉方式,有时一种符号既具有***像性,同时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号内容层面的复杂性和内涵层次的多意性,以及认识主体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都会带来对符号认识的不确定性。建筑符号的意义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它是以当地文化作为基础,与建筑所处的地理环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经历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密切联系的。三种建筑符号的组合运用,是对于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制约关系的处理,要在实践中逐渐了解符号同的相同、相似、相反关系,通过恰当组合达到不同的效果。 

 

五、结 语 

 

传统符号是历史文化的浓缩精华,在一定时期和地域内产生,是人们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较大的稳定性。但传统符号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间、地点、社会背景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传统符号具有丰富的多义性,我们可以根据表达需求灵活地运用***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充分挖掘我国传统符号文化的丰富内涵,以使其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艺术哲学新论,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张书鸿:《室内设计概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9 

[3][英]g·勃罗德彭特:符号、象征与建筑,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4]罗楠著:《当代建筑创作手法解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4

关键词:建筑,塔,教堂,意味,形式,风格

 

正文:纵观中外之建筑、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唯有建筑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是与民族和历史的灵魂共生的。建筑是人类生活创造出来的艺术,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克服自然,改变自然的艺术创造。反映着无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治经济制度。建筑涵盖了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与美术。它以物质材料、科学技术、营造法式,精神性的生命形态,空间意象综合融汇,以独特的意味唤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幽情与遐想。满足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中对审美与精神的追求与宣泄。

建筑文化主要是由建筑物、建筑与建筑空间意象三者构成的。建筑空间意象就是由建筑实体,建筑空间与在建筑环境中的人及其精神文化所共同构筑的。于是建筑文化具有和人类一样的双重性格,即理性的构建和感性的意味。

一、有意味的建筑历史文化渊源

在中西建筑文化的大熔炉中,我在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纵横探究和异同对比中,发现佛塔与教堂均具代表性地在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中体现出了“有意味的形式”这一共同特色。立普斯在《空间美学与几何学、视觉的错觉》中提到:建筑作为一种大地上的空间形式,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建筑“审美的空间是有生命的受到形式濡染的空间。它并非先是充满力量的、有生命的而后才是受到形式濡染的。形式的构成同时也就是力量、生命的形成”。[1]

中国古人未像西方一样把建筑当成艺术之母,所以中国的建筑是在中国文明萌生并发展中得以扩散的,我们祖先的恋木情结来源于土生土长的中华大地,西方传统建筑系统是采用垒石制度,木料构架法是中国传统建筑的理性特点。中国文化思想中的儒家、道家与佛家的哲学、论理学、美学与宗教学思想对中国建筑的影响造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感性特点。结合了感性与理性特点,孕育出我国传统建筑特质与外来文化的相互渗透的结晶代表——塔;而在西方,与塔同样作为 “有意味的形式”出现的便是西方的宗教建筑——教堂。本文针对二者异同之比较与研究正是对中西传统宗教建筑文化的“知己知彼,温故知新”。

在中国,佛塔的出现,是芸芸众生对精神的需要,是人类对佛教禅宗思想与儒道两家文化融会贯通与运用的物质表现形式,可以说即是《周易》“言以成象,象以尽意”的进一步发挥。《周易》之所谓象即是表达主观精神认识,又是源于客观事物。而“意”同样也是主客观复合的产物。[2]据史书记载,在两汉之际之前,中国建筑主要是受儒道两家学派思想的影响,自佛教于西汉末传入中土,中国建筑便逐渐受到佛学精神的濡染,从而使中国建筑空间意象的灵魂更深邃。论文大全,风格。

儒家宗师孔子虽以入世的教义教化世人,但其中提倡理想人生,社会道德等宗旨又与功德圆满是如出一辙的。因而在经历了从佛学传入与中国儒道传统文化三足鼎立到董仲舒对神学的宣扬,三者才被后世逐渐融会调和成为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自己的学说。论文大全,风格。这是吸收外来文化同时提炼而成的成功典范。而佛塔作为供奉佛祖舍利,代表涅槃圆果境界的宗教建筑典范,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土后吸收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创造出来的韵味独特,有意味的形式的产物。它凝聚着“人”的情调,有很浓烈的人情味[3]。

二、有意味的佛塔建筑造型与结构

塔是由地宫、塔基、塔身与塔刹四部分组成的。塔身是中国的传统建筑楼阁的演变,而塔刹则保留了印度佛教建筑窣堵坡的外族建筑样式。根据《后汉书陶谦传》所述的“浮***”(佛塔)是“下为重楼,上叠金盘”。重楼是中国原有的多层建筑,是塔的本身,金盘只是上面的塔刹,就是印度的“窣堵坡” [4]

塔刹就是塔的顶,在梵文中称“田土”即相轮,象征佛国,中国保留了印度窣堵坡的样式,同样以莲华,覆钵,华盖,露盘,火焰,华瓶之类作以装饰,莲华同莲花,在我国民族文化中,莲花代表“出污泥而不染”;在佛学中,是佛降生的坐床,佛土洁净之物,意味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成为塔的建筑文化中画龙点睛之笔。 塔刹通常的造型为尖顶,但与西方中世纪的教堂有别。教堂尖顶往往是以十字架型,有的一座教堂上有众多尖顶,而佛塔的塔刹则象征佛的空幻与崇高。

塔身以中国阁楼的样式建造,阁楼一名重楼,重楼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两汉时期墓葬中殉葬的冥器中的重楼多有斗拱作为支撑结构,各层分布平坐和檐,建筑有门窗等精细结构,建筑平面大多为正方形。汉代冥器重楼模型的结构特征与魏晋之后木塔的建筑结构有着明显的源流关系。就塔本身的平面造型而言,由正方形向八角形,多边形演变,方形是以儒学为传统文化思想之皇权崇拜结合的产物,四边、八边形体现佛法中“四相八相”的底蕴;正六边形象征着“六根清净”的佛性意味;正十二边形象征佛说中的“十二因缘”,如嵩岳寺塔。尽管塔的平面造型多为方形,但随多边形的演变,也出现了近乎圆形的塔,如唐代泛舟禅师塔则为圆形,具有圆果的象征意义,以“圆”象征事物完美无缺,唤起人人心中佛教情感,具有浓厚的佛性意味。

阁楼式塔以二层或多层为基本造型,楼阁的坡顶屋檐出挑,造型优美壮观。其造型的最大特征就是塔檐出挑与檐角反翘。论文大全,风格。正所谓“如鸟斯革”,像翼舒展的屋顶与出檐是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建筑特征之一,其飘逸的装饰手法意味着羽化登仙,向往极乐世界。后来塔身逐渐变为多层造型,于公元三至四世纪,即有三层塔身出现,其后更有五层、七层、九层、十三层、十五层、十七层,乃至三十七层等多层结构。我们发现,层数均为奇数,源于《易经》中奇为阳,阳为天的思想。可见,处处反映出“有意味的形式”。

塔基本是用于负重、稳固塔身之建筑功能,却从佛性意味中发展为金刚不坏的佛国世界的佛教象征意义,故又称“须弥座”。这一神秘寓意的词汇来源于佛教经典所言的“世界中央”——须弥山中心的最高佛座,是传说中居于世界之“中”的妙高山,高耸巨大,从而象征了佛塔整体形象的雄伟壮美。塔基的位置在地宫之上,突现于地面,自辽代始,塔基文化有了巨大的发展,即不仅把塔基看成是一个技术,结构必须存在物质基座,而且发展其精神象征的不凡意义。论文大全,风格。

地宫又被称为龙宫。龙乃中国民族的***腾。《易经》中以龙卦为第一卦,即乾卦,对龙十分崇拜。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因此,将地宫称为“龙宫”可见对佛塔的崇敬。与印度佛塔不同的是,窣堵坡是印度埋葬佛祖释迦牟尼火化后留下的舍利的神圣场所,中国将其建筑样式保留作为塔刹,却将宝贵的舍利埋葬于塔的地下,也就是地宫中,而对佛的信仰与崇敬就不仅仅是用以埋葬高僧遗骸的普通意义的坟了。也有的佛塔内安放着经书、佛像与其他法器。地宫一般以砖石砌成,其平面形制与整座佛塔的平面一致。

综上所述,塔的设计并非印度传入,它结合了中国印度两种文化,塔身完全是中国的,印度因素只在塔刹部分可以看到。按照佛塔的平面布局与立面造型结构,根据和谐形式规律组织创造出的建筑形象是一种既理性又感性,既抽象又具象的美,它不同于佛教文学和壁画作品那样,向人们描述佛的本生故事,宣言佛法,却能用特定的建筑文化语言,象征性地暗示佛教内容,文化意绪。

三、有意味的教堂建筑风格

西方国家对圣人遗物的掀起了各地朝拜的热潮,代表宗教意味的教堂应运而生。教堂与中国佛塔同样反映着人们的感受与领悟,暗示着宗教内容,文化意绪,体现着“有意味的形式”。在西方国家,基督教占有统治地位,决定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方式与艺术形态。教堂的建筑风格主要有罗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式。

在公元1世纪,人们还只能在私人宅邸内举行宗教仪式,场地被成为“民古教堂”。后来为了逃避***搜查,这种仪式被转移到公共地下的墓窟(用以合葬基督徒),成为早期基督艺术的宝库,流行于罗马城区。合法化后,转移到地上成为罗马现成建筑模式的长方形公共建筑——巴西里卡。罗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以后,一些大教堂普遍采用的建筑式样。它是仿照古罗马长方形会堂式样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筑。[5]随着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在祭坛前扩大南北的横向空间,其高度与宽度都与正厅对应,因此,就形成一个十字形平面,以象征耶稣钉死的十字架,更加强了宗教的意义。如中国佛塔的平面造型同样有意味。

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就是拜占庭帝国。拜占庭式建筑的主要成就与特征是穹顶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盖穹顶,并把重量落在四个***的支柱上,这对欧洲建筑发展是一大贡献。拜占庭式教堂象征宗教皇权,是***教合一的产物。光线与圆顶的相结合,突出了圆顶在宗教建筑中的心理功能。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筑。其堂基与罗马式的一样,呈长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顶由一巨大圆形穹窿和前后各一个半圆形穹窿组合而成。此建筑风格与我国传统建筑中的构架法极为相似,柱与穹顶代表着西方建筑风格典型。

公元10世纪到12世纪,华丽的哥特式教堂取代了罗马式建筑风格。哥特式哥特式教堂的特点是尖塔高耸,在设计中利用十字拱、飞券、修长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结构以增加支撑顶部的力量,使整个建筑以直升线条、雄伟的外观和教堂内空阔空间,再结合镶着彩色玻璃的长窗,使教堂内产生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门的两侧增加一对高塔。其建筑特征是直线上升的风格。哥特式教堂是用人类的智慧恭维上帝的智慧。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们为了挣脱精神上的束缚,肯定现实生活的积极意义,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论文大全,风格。在教堂的雕塑与绘画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情世俗之美感。巴洛克为17世纪最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无疑与反宗教改革有关。在巴洛克建筑中重视雕塑与绘画艺术的综合。

教堂建筑文化在宣传基督教的宗教文化的同时也在表现艺术家虚幻莫测,不平静的心灵。西方建筑中的不同柱式就是对不同性别的人体分析性;中国人重视人的内心世界对外界事物的领悟和感受,以及如何艺术地体现或表现出这种领悟或感受,二者均强调其意味性。论文大全,风格。

结论:由此可见,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最大的差别在于两个地方的文化不同。中国文化重融合,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则重不同时代或多种流派的独特精神。同样具有浓厚的宗教意味和特色的中国佛塔与西方教堂,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材料的建筑物不仅在建筑造型上有着不谋而合的相似之处——“有意味的形式”。并且都寄托了人的精神与思想,让人们雅俗共赏。正如梁思成先生提出的,我们的建筑应该是大众化的,为人服务的建筑。

美的建筑,就是生命及其思想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建筑空间意象具有生命的体现。不论建筑风格与材质,倘若没有了灵魂与意味,我认为它就只是一个死物,冷冰冰的土木砖石之物而已。所以,我们要找到中西建筑文化的魂魄,民族和历史文化的精髓。如何将其延续,知己知彼,温故知新,在技术与艺术上不断雄厚才是我们研究中外建筑文化的最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宫室之魂、儒道释与中国建筑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王振复著。

[2]《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3]《艺术学:问题域和焦点的扫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山西大学艺术学研究所编著。

[4]《大拙至美》中国青年出版社,梁思成著。

[5]《外国美术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5

环境心理学这门近几十年兴起的崭新学科,为建筑设计提供了特别的思考和创作角度,有助于建筑师正确地理解建筑和建筑设计。本文结合环境心理学的观点,从人本和环境的角度尝试分析建筑的环境意义、环境性属性,以及如何选择合理的建筑,提倡在实践中重视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分析,建筑的核心意义在于它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健康的人类社会中,建筑首先是与人密切联系的,其次建筑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建筑与建筑、建筑与其他环境要素共同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建筑环境的不理想还十分普遍。

例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里的玻璃幕墙建筑比比皆是,光污染无处不在,以及由于中国社会急剧城市化的潮流,越来越密集的城市人口聚集导致城市的交通、水电、绿化压力越来越大,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不堪负荷,这些现象都提醒着我们必须重视建筑的环境性意义。从本质上看,人的需求是所有事物的核心,是所有活动的原动力,而人的需求最终都可以归结为心理需求,包括温饱、舒适、欢乐、感动、满足等等,而建筑不能被吃不能被穿,它的核心作用就是提供人类活动或感受的情景(也可以理解为“心理环境”)。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指出,“环境或者行为背景能够对人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产生微妙而有力的影响”。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从业者认识到建筑的环境意义和心理学意义,环境心理学逐渐成为建筑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建筑作为最重要的环境组成部分之一,对人有不可忽视的心理影响。环境心理学自从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逐步成为建筑设计和研究的一个专门领域,环境心理学属于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建筑学、规划学、地理学、符号学等学科的内容。把建筑以环境心理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可以令建筑师跳出对建筑体的自恋,而真正地以人为本,从人的角度去理解和创造建筑。要从心理学角度理解建筑,密斯•凡德罗设计的范斯沃斯住宅和雅马萨奇设计的PruittIgoe居住区是两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它们都在设计完成时曾获得业内对其构思的赞誉,但是在使用上却都面临了预料不到的失败,值得我们深思和重视。

从人本观点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建筑作为一种特定的环境,具有物质性、人文性、象征性三大要素。建筑的物质性在于,建筑以土、木、金属等建筑材料建造而成,一般具有较大的体量,是环境中最显眼的固定物质元素,是环境影响心理的最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建筑的人文性在于,它与人类的社会性质、生活习惯、文化价值观密切相关,建筑的实现,往往与有关投资者、决策者的民族、教育、社会身份密切相关,而建筑既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组成。建筑的象征性在于,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集中体现。建筑和生活中的“行为”共同结合形成了某种具有特定意义和形象的整体,在心理学中称为一种“完形体”,又被称为“格式塔”,而建筑作为这种格式塔中最显著和易感受的元素,从而具备了最主要的象征意义。建筑的三大环境性要素中,物质性是基础,人文性是导向,而象征性是建筑的结论和灵魂。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动觉、温觉等心理感知的方式来认知建筑、评判建筑,而建筑通过象征性集中表述它的涵义,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影响人的行为。

根据对心理的影响,建筑的三种环境性要素分别包含不同的具体内容和不同的作用角度。其中,建筑的物质因素主要可以归纳为空间、质感、隐喻三大类;人文性对建筑的形成和存在的导向可以归纳为三方面:民族、时代、地域;象征性可以归纳为功能性质、级别、亲密性三大类。三者当中,象征性是整个机制的核心,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译码系统,而象征性的强与弱关键在于建筑体(即物质)与生活(即人文)的契合程度。建筑设计可以理解为一个不断构想、选择的过程,除了在理论上对建筑进行心理学的理解分析,更重要的是在设计实践上正确地应用这些理解,对建筑进行恰当的“选择”。首先要认识到,以创造适宜的心理环境为目的,理解“人——行为”的需要,是建筑设计的基点所在。由于人与人存在差异性,建筑也必然存在不同的风格和形式,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相适应。只有尊重民族性、地域性,尊重建筑的个性需要,在建筑设计中避免完全套用“标准模型”,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才是真正的尊重“人”。美国建筑理论家阿摩斯•拉普卜特就曾以印第安的莫蒂隆人为例,说明了建筑与文化冲突带来的困惑。

具体而言,建筑的“选择”过程具有环境必然性和个体偶然性二重因素。民族、时代、地域、经济、功能等客观的可分析的环境背景就是建筑设计的环境必然性,建筑师的首要工作就是正确地归纳和寻找出这种环境必然性。而个体偶然性指建筑的“选择”过程中的一些个别性的不确定性,它往往来自于投资者、决策者的教育背景、身份、个人喜好等,这些因素有一定的不可完全预测的主观性。总的来说,建筑的选择还是呈现有规律的概率,绝大多数情况下,选择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必然性所主导,这是建筑设计的主方向。所以,建筑设计本质上应以满足环境必然性的需求为主,而具体的设计手段应该以象征性为核心和目的来进行。象征性并非仅仅是把建筑贴上几个简单的符号,象征性应该包括由整个建筑的所有元素构成的整体特性。而建筑环境的象征性的手法主要可归纳为形象和空间两方面。两种手法的解析可参见表2。在这两方面的成功范例有四,前两者是对形象的象征性手法的成功应用,后两者是对空间的象征性手法利用的良好范例。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6

关键词:民居建筑;地域性;江西;民居形态;营造方法

民居建筑在历经多年的发展中逐渐与其地域文化、气候、生态环境相融合,并折射出特定地域的建筑特色。江西省自古以来以其内聚化地理环境,在近年来,发展相对缓慢,而使得境内传统民居建筑、历史民俗建筑得以保存,也为建筑设计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建筑文化资源。民居建筑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域环境下民居的形态、营造、设计方法存在差异性。通过对江西传统民居的地域性研究,来探讨其民居风俗的人文性、装饰性、社会性特征。

一、民居建筑的社会文化属性研究

民居建筑的发展与其地域风俗文化、社会风情关系紧密,特别是对于传统民居建筑来说,在儒学礼制、易学风水、社会宗法制度影响下,其建筑选址、结构、布局、定向及装饰风格上都具有地域性特色。以江西明清古民居研究来看,其民居营造风水与其独特的地域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环境影响较大,如居住制度、地域家庭关系、风水文化、巫文化等思想的体现。同时,在传统风水理论下,江西古民居建筑选址、村镇结构布局、住宅的营建等也受到地域社会文化的影响。有学者通过对庐陵渼陂村进行古民居建筑文化调查中发现,渼陂村镇结构上体现了儒商合一的布局理念,并在民居建筑样式上,融入了书院、宗族礼法、儒商文化,以及近代红色文化等思想。有学者通过对江西乐安流坑村进行多维化古民居群落的研究发现,其民居营造理念多体现出当地的民俗文化、自然环境等。可见,对于民居建筑地域性特征,与其历史文化、地域关系、环境、行为等都有关联性。

二、民居建筑的装饰性研究

江西民居建筑的研究,以其自身的地理位置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从明清古民居建筑特征来看,赣东北地区具有显著的徽派风格,赣南地区与客家建筑模式相近,赣西具有显著的赣湘文化特色。也就是说,江西的民居地域性特征,与其周边省份的建筑历史文化具有显著的交融性。因此在民居建筑装饰性上,也表现出多元化特征。以江西天井民居结构为例,无论是平面布局、建筑材料选择、建筑雕刻、内部构造、外墙装饰等,都具有南方合院型特征。学者在对流坑村雕塑、壁画艺术进行研究中发现,其艺术构思与设计特征与当地民俗文化审美具有较大关系,还有江西明清木雕装饰艺术,从其起源、象征意义、结构样式、题材选择等方面都带有显著的地域性。九江地区的民居建筑装饰艺术,无论是从表现形式、***案纹饰、构成要素、选材及文化寓意等方面,都与九江地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及风俗习惯存在直接关系。学者对赣东北地区民居装饰艺术进行研究发现,其徽派建筑特色中的雕饰艺术,既有江西徽式民居特色,又有徽派民居雕饰特征,两者在构件、雕饰、纹线上也具有异同点。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吉祥纹饰的研究发现,客家思想与族群记忆,对赣南传统民居的建筑吉祥纹饰影响较大,特别是从艺术表现、文化意义、审美特征等方面,多体现了客家文化的写实性、教化性特征。

三、民居建筑形态与地域环境的融合

从民居建筑形态来看,既有居住形态,又有社会形态。所谓居住形态多指传统民居的结构、选址、布局、内外空间、建筑形式等内容,社会形态多与地域性的文化、历史、风俗、自然环境等有关。由于传统民居聚落具有较强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特征,其地域性表现形态较为多样。如江西婺源、庐陵、赣南客家等地域民居建筑形态保存较为完好,其村落形态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较为突出。在江西宗族聚落研究中,其传统民居聚落结构受到“形势派”风水理论的影响,在建筑形态表现上多采用“横巷式”布局,体现其显著的宗族结构关系。庐陵地区的流坑村,其古村落建筑风格独特,也是江西典型民居代表。从流坑村民居建筑形态研究中发现,流坑村村落布局具有明显的防御性体现,特别是对风水理论的运用,一方面增强了民居形态的统一性,另一方面巧妙渗透易学思想,在结构型制上具有理性的秩序性。同样,对于庐陵地区的钓源村,其村落选址、布局、排水系统、环境改造等方面,也具有显著的风水理论特色,特别是在自然资源、建筑材料选择上,以其当地的资源特色来构建村落整体建筑布局,对于现代村镇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江西婺源作为地域性民居形态的典型特色之一,在体现村落人文特征与环境融合上,其村落空间的整体性、意象性、环境场域性等特征,在其公共建筑、公共活动空间构成中更显特色。如书院、桥亭、祠堂等民居建筑,既有美学特征、又有哲学特色,还兼具风水学、环境心理学意义。婺源的民居形态结构与江浙地区的滨水聚落空间结构具有相关性,一方面体现了婺源地区临水而居的风俗,另一方面与江浙地区枕水而居的风俗也有关系。可见,江西古村落民居空间布局与形态研究,对于探究古村落建造机制,特别是从古村落景观生态融合上来洞悉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赣南客家民居形态具有原始的自然生态观。通过对赣南客家民居建筑特征、设计理念、构造制式,以及民居建筑空间功能划分来看,其主体特色是对“自然的顺从”。有学者提出赣南客家民居建筑型制与室内装饰风格,一方面体现了赣南地区的文化与社会生活,另一方面从增强防御性建筑特色上,体现出对闽西建筑的借鉴。由于赣南客家民居、聚落形态与其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紧密,在体现客家建筑特色过程中,将赣南客家的传统民居文化与地域性土著文化进行了融合。如安义县罗田村古村落选址、建筑风格、聚落布局、排水系统等更具艺术文化价值。

四、民居建筑与营造设计方法的融合

民居建筑在建造与设计上具有自身规律性,特别是传统工匠在技艺传承上以师徒方式为主,其经验及营造技艺多为失传。因此,通过对一些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抢救性保护与改造,在挖掘传统营造技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特色上,为梳理和归纳传统民居建筑的营造设计方法创造条件。如通过对渼陂村、湴塘、钓源等村落民居建筑特色及地域文化的挖掘,从选址、定位、地基开挖、打石脚、行墙、献架、出水、内外装饰等方面来研究民居营造技术,为促进传统民居聚落空间的科学管理,制定全面的保护措施奠定基础。随着传统民居聚落保护与开发的不断深入,对传统民居建筑的价值挖掘,需要从村落保护与民居遗产抢救中,明确科学的开发与保护思路,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来对传统民居形态、形制、结构等方面的保护,并从传统民居建筑实践技艺、设计理念挖掘中,总结建造规律,为创造民族民居特色、地域民居特色,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住宅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峰,郭焕宇,唐孝祥.传统民居研究的新动向——第二十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综述[J].南方建筑.2015(01).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7

关键词:象征艺术;建筑设计;方法;意义

传统的建筑设计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青年的审美要求,随着我国的多元化发展,各国的文化都汇集到我国发达城市建设中,人们的审美标准发生了变化,思想觉悟以及接受能力越来越强,这促进了建筑设计的发展,建筑设计人员除了需要保证建筑的质量,还要努力提高建筑的美观性,要加入现代化的元素。本文对基于象征艺术的建筑设计方法进行了介绍,应用这种类型的设计,可以实现建筑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可以使建筑更加赏心悦目,还可以提升建筑设计的品质,是未来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象征艺术的概念

象征艺术是一种纯艺术的表现形式,有的象征作品被认为很难理解,其具有抽象性,不具备一般的艺术形态以及规律。也有人认为象征艺术可以最直观的表达艺术形态,其具有美观性以及感官性,是一种纯粹的艺术形态。这些论述都是象征艺术的一方面,这些解释并不全面,在当今社会,信息发展越来越快,社会中有很多文化交融在一起,很多学科与艺术产生了内在联系,一些设计者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将象征艺术加入到设计作品中,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在建筑行业中,建筑物看似与艺术关系不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设计中开始融入艺术元素,使建筑与艺术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基于象征艺术的建筑设计是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主要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

象征艺术中,象征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其与具体是一种相对的概念,象征艺术可以变现出人心理的变化,可以阐明实物蕴含的文化。象征艺术可以对复杂的事物进行阐述,可以突出事物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但是在表述的过程中,可能稍显复杂,而且可能较难理解。很多象征的艺术作品是建筑设计重点研究的内容,其是一种高级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将现实与艺术美感结合起来,可以促进建筑设计的综合性发展。艺术信息是象征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对建筑设计有着重要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信息进行灵活提取。象征艺术中包含多种艺术形式以及元素,只有综合考虑设计要求,才能美化建筑形象,一定要与周围环境起到遥相呼应的效果,这样才不会使建筑显得突兀。

2 象征艺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建筑设计包含多种内容,其不单是建筑的外在表现形式,还蕴含着设计师的情感,蕴含着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的建筑还具有较强的纪念意义。建筑是人们居住的空间环境,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的类型越来越多,其艺术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将象征艺术融入到建筑设计中,可以与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在建筑设计中,采用一系列的表现和象征手法,就等于使得建筑拥有了外部的表现形式以及其内在的独特文化意义和价值,从古至今,人们经常会借助于某种特定的建筑来有效对一种情感和一种信仰加以表达和传递,如上文中所提到的西方国家对于上帝的膜拜以及中国对大地、风水的信奉等等。

象征文化是象征意义的重要的源泉,***腾对文化的代表、宗教对文化的反映、民俗对文化的表现等等,这些因素的存在就间接的为我国的象征性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语言兀素。中国所特有的易经文化与传统风水理论的关系,可以借助于数、卦、***等象征等传递方式对我国的园林建筑加以影响,而这也是我国古代环境艺术中象征性设计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和人文背景。

伴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艺术在建筑设计工程领域也越来越重要,成为了检验建筑设计的重要指标。简单的说,在建筑设计中,艺术是指导建筑设计整体规划的基础和核心,也是衡量建筑设计水平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建筑设计的发展应该与时俱进,在提高设计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象征艺术。要满足各方面人们对建筑设计的需求就要把象征艺术作为建筑设计的研究重点,把它作为建筑设计的核心部分。

3 象征艺术设计方法在建筑创作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是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必须做的准备工作,是建筑工程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它要求设计师要根据工程的施工任务去规划,将工程中会发生的问题提前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措施。比如将施工过程中发生概率较大的问题做重点的提取和制定预防措施。所以建筑设计是一件预估性的工作,也是对整个建筑工程的整体规划工作。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设计已经成为全面系统的工作方式,它包含备料、施工组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它可以对建筑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建筑工程的稳定安全实施提供保障。

3.1 再现性语义象征。象征表现为把事物的某一个细节、功能夸大而设计出的一种新的事物。在家具中,通过这种夸大某个细节的设计理念带来的家具,简练而又丰富,往往令使用者赞不绝口。风格派通过提炼去表达简约。风格派家具有醒目的色彩、简练的造型、精巧利落的线条和多种材质的混搭等特点。风格派的家具设计特色是点、线、面和色彩等设计元素、材料都很单一。总的说来,建筑师在设计时运用再现性语义象征的方法,通过作品一定的语义信息或符号信息来传达建筑的思想。

3.2 非再现性非传统象征。在建筑历史上,运用非传统象征设计手法进行建筑创作是近现代的事,并且占了主导地位。西方现代建筑运动起源于18世纪欧洲的工业***,到本世纪20年代走向高潮。现代建筑运动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并不那么大,先是经济基础落后,而后是***治观点的制约,严格地说,中国建筑界敞开思想了解西方现代建筑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几乎半个世纪关于现代建筑运动在西方建筑界的争论我们了解甚少,恐怕只有少数研究西方近现代建筑史的同志才关心这些事。构成派运用立体构成、平面构成和色彩构成的知识进行建筑创作,重视几何形体、空间和色彩的构***效果,这种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创作中常用。

3.3 建筑***中的象征艺术理论。在建筑工程领域,经过现代主义之后对象征建筑形式的认识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普及,所以在后现代建筑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而在研究中它对于非习惯、非传统形态的建筑设计要进行合理思考,避免在设计中出现墨守成规和缺乏活力的设计方式。

结束语

基于象征艺术的建筑设计是当前比较流行的建筑形式,这种建筑设计方法越来越成熟,而且设计师在运用的过程中,综合能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将象征艺术元素融入建筑设计中,可以增加建筑的艺术美观,还可以使建筑外观形象更加现代化,这种艺术创作形式逐渐成为了建筑设计水平的评价指标。建筑的视觉美观可以充分体现社会的发展形势,可以更好的满足现代都市人对建筑的审美要求,可以体现建筑设计的与时俱进,也可以使我国的建筑设计体系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麻志杰,李娜.关于当今我国建筑设计方法的讨论[J].中国城市经济,2011(12).

[2]邓锋,王涤非.浅谈理性思维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方法[J].中国外资,2012(8).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8

【关键词】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特征

引言

在城市结构和建筑风格进行不断变化的背景下,ArtDeco风格却呈现出了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而从建筑风格特征的角度进行ArtDeco建筑形式的解读,则可以更好的帮助人们认识这一建筑风格,继而完成更优秀的建筑的创造。因此,有必要对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展开探讨,以便更好的促进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概述

早在上世纪20年代,ArtDeco风格就在国际装饰艺术与现代工业展览会上出现。实际上,ArtDeco一词就来自于这次博览会的名称。而直至60年代,ArtDeco才奠定了其艺术风格的地位,在西方的各大都会风靡一时。当时,美国权威性《韦氏词典》将其定义成一种具有大胆轮廓、几何形体和阶梯状造型特点的设计风格。而从20世纪到现在,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一直贯穿于建筑的发展。在2006年,中国居住建筑引进了ArtDeco风格,并获得了市场的追捧[1]。而在21世纪的科学技术得到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在利用石材进行装饰的经典ArtDeco出现的同时,一些如上海金茂大厦、台北101大楼的新形势的ArtDeco建筑也得以出现。不同于传统的ArtDeco建筑,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不仅进行了传统风格的延续,还利用新材料和建造技艺进行了新概念的诠释,继而形成了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特征。

二、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初讨

(一)拥有精致细部特征

一直以来,装饰都是ArtDeco建筑形式的风格特征,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将各个历史时期的风格特征提取出来,ArtDeco形成了自身独有的建筑装饰风格。而在评判ArtDeco建筑装饰时,则可以用“精致”一词。无论是哪个时代的ArtDeco建筑形式,都是利用当时先进的加工技术和古典的手工艺完成装饰的加工制作的。但相较于20世纪的ArtDeco装饰,21世纪的ArtDeco装饰则更加精致。不同于过去的机械加工,现代建筑装饰可以利用现代化工业技术手段进行装饰的加工制作,继而使建筑建造的速度和精度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而在此基础上,则可以进行建筑装饰细部的高精度设计,继而展现当代ArtDeco的新的风格特征。在进行建筑建造时,建筑细部是连接不同建筑部分的部位,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设计出精致的细部装饰,则可以更好的完成建筑的建造[2]。在过去,建筑装饰只是附加在建筑表皮上的装饰。而现代ArtDeco建筑形式则将建筑构件当做是装饰,所以将同时具有装饰和构件功能的作用。因此,现代ArtDeco建筑形式具有了精致的细部特征,不仅可以更加直接的表达装饰对建筑的寓意,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建筑装饰存在的意义。

(二)借鉴历史文化特征

建筑领域的“象征”,其实就是修辞中“比喻”的理据性发展和升华。实际上,每个ArtDeco符号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却不是所有的符号都有象征。在ArtDeco的使用领域中,其建筑形式都是一种历史符号。而经过重复使用和宣传,则构成了ArtDeco自己的建筑风格特征。在20世纪初,这一风格本身就是时代的文化象征。从ArtDeco的出现、成长到发展,历史本源特征就是其本质特征,而ArtDeco装饰语言的灵感就来自于各历史时期的经典建筑。在当代建筑建设的过程中,ArtDeco风格被反复复制和模仿,继而使该风格的精髓被重复强调,并将其夸张成了传统风格特点的代表。同时,ArtDeco符号遭到了严重歪曲,继而使其形象来源遭到了脱离[3]。所以,仅仅模仿ArtDeco的外部表征,将无法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

实际上,ArtDeco建筑形式风格是遵循一定的规律进行历史文化的借鉴的,但是同时也能体现出一定的个体性差异。因为,同一历史文化可以演变成多种符号形式,继而提炼出不同的符号。例如,上海金茂大厦和台北101大楼都是以竹和塔为符号象征的,但是其根本来源并不相同。其中,台北101大楼的建筑形体是分节的,塔的形态是楼阁式与覆钵式塔的结合[4]。而金茂大厦视觉效果更倾向于楼阁式塔中的密檐塔形式,整体是一个竖直向上的体量,以中间凸起当做分节。而这两种建筑都结合了中国文化中的竹与塔的形态特征,但是却选取了不同的符号寓意。

(三)延续自身风格特征

在界定一个建筑是否是ArtDeco建筑形式的建筑时,需要看其是否延续了20世纪的ArtDeco风格。具体来讲,就是看其是否延续了ArtDeco建筑形式的“烙印”、“秩序”和“博怀”的语言精髓。就目前来看,国内进行ArtDeco风格延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即保留20世纪ArtDeco形式和实现传统ArtDeco的高度抽象的符号化。具体来讲,就是可以石材为装饰表象保留传统ArtDeco形式,而这种形式多使用干挂石材幕墙或GRC材料模拟石材。此外,还可以从形态和材料上进行建筑形式的创新,但是需要在现代建筑上使用历史装饰。就当下而言,金属和玻璃更具有当下时代的时尚特征,所以应该是新ArtDeco应该表现的。

结论

总而言之,ArtDeco风格之所以能够在现代建筑领域得到复兴,与其拥有的建筑形式风格特征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建筑设计师想要进行新的ArtDeco建筑形式的完美诠释,还要较好的掌握这些风格特征。

参考文献:

[1]王帅,李国庆,刘芳.浅析Art Deco建筑风格在时空环境下的流变[J].华中建筑,2012,12:20-23.

[2]徐宗武,杨昌鸣.天津近代Art Deco风格建筑研究[J].建筑学报,2012,S1:40-44.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9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概念;特征

1 科学设计观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方***的概念

从古至今,我国的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存在着各类的建筑活动,而不同之处则在于不同的时期所使用的建造工具以及建筑设计方法的技术手段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第二次工业***大大的促进的社会生产力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所以现代建筑的发展速度很快并且与之相对应的现代建筑哲学也就随之产生了,这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同样的在信息技术已十分普及,科技水平快速提高,并且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日益突出的当今时代,能够准确的反映新时代和新背景的建筑活动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建筑设计哲学的出现也会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而这种设计哲学中的最主要的想法就是“综合预见性设计科学”的方法。其根本的设计系思路就是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真正的实现自然、环境和宇宙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这种设计哲学中起核心作用的就是人的因素,因此这种设计观念也是由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及以人为本的环境观,因此其反应在建筑设计方法上就是要有可持续建筑的方法,也就是在固有资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最高效合理的配置,因此应用了此设计哲学的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更长,更具灵活性和稳定性,并且所消耗的资源也更少。

2 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的特征

2.1 虚拟构造

通常情况下,建筑师在确定建筑设计方案以及深化设计方案时都是要靠草***和模型来决定的,一直到最终形成了的指导施工***纸的依据。在此过程中,优秀的建筑师实际上在头脑中已经形成了思维上的创造活动,但是由于辅助设计工具的限制,头脑中的思维创造活动就就必须先转化成为静止的二维平面***,之后再对二维平面***进行分析和评价;当然也可以不转化成为二维平面***而是直接的转化成为简单的用手工来完成的实体模型,从而得到三维的表达方式。这些都是较为传统的工作方法,随着设计过程的不断进行,设计的复杂度也越来越高,那么这种方法的精度和速度就都是很差的。并且很多的复杂的三维结构,设计师也是无法靠头脑就能想象出来的。

因此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相关制***软件的不断发展,CAD 技术的发展已是十分的成熟了,因此建筑设计师们就可以在利用计算机所创造的虚拟环境中进行一系列的头脑想象中的思维建造活动,这就是所谓的虚拟构造,其不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设计师们大脑的三维空间的操控能力,同时其便捷的编辑功能以及交互式的操控界面还能够保证设计的思路得到准确的体现以及设计的过程能够快速连续的完成。

CAD 技术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的三维辅助设计功能,这与早期的 CAD 软件的应用是不同的,早期应用它只是为了单纯的替代人工的绘***操作,只是起到了电子***板的作用。而漏画***线、构件连接关系分析、设计更新修正、复杂投影的生成以及投影对位复杂度等问题都是无法有效的解决的,因此其辅助设计的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然后现阶段的 CAD 技术却是一类体现“综合性”的设计技术。对一个产品进行设计的过程绝不仅仅是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概念设计、优化分析、功能一体化的编制以及加工制造的过程。同样的建筑设计活动也要遵循这一规律,它应是多专业综合协调并优化的产物。它是建筑设计领域中虚拟构造出来的核心产品,是在特征造型以及参数驱动的模式下所形成的三维建筑信息模型。这种模型既包含了由模型所生成的各类特征信息,同时还能很好的与二维工程***以及相关工程文档有效的关联,当修改某一个视***时,相关联的视***、文件以及模型的数据都会自动的更新,从而大大的提高设计的效率。

2.2 柔性设计

在当代社会产品设计和制造领域中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柔性设计和制造了,柔性的含义实际上指的就是适应性与便捷性,正式由于这种柔性的改造才能不断的适应环境的变化。在我国经济水平迅猛提升的大背景下,人们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而这种不断变化的需求也对产品的升级换代的能力以及便捷性和适应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样的也会对传统的产品设计的方法和观念产生重要的应先,促使了建筑设计的方法从“刚性”逐步的向“柔性”转变。

正是由于柔性产品良好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所以它可以产品并未完全确定的使用功能变化,同时它还有开放性的升级端口,这样产生使用的过程中还可以继续的对其进行升级和优化,从而保证其长期的使用运转,因此柔性产品的使用寿命也更长,这也就保证了资源的有效合理的使用。

而建筑设计的柔性系统是应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的,一方面是建筑物的表征系统应能够很好的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要求,另一方面这个系统更要适应内部环境变化的需求。因此随着建筑物内部自身的需求以及外部的市场环境和***策要求的不断更新变化,其自身的容量负荷、环境保护、排放标准、空间功能划分以及交通运输能力都是要随之不断变化了,因此建筑物的体系结构应具备良好的自动升级和维修改造的能力。如果将建筑物分为两个区域,即服务区域和被服务区域,被服务区域应是能够自由分割的灵活大空间,而服务区域中的交通系统以及设备管线必须是集约布置的,这样操作就不但具备了“柔性系统”所需的主体使用空间,同时交通系统的扩充以及设备管线的更新换代就也具备了足够的潜力。通常很多注重生态技术和环境保护的现代建筑设计师也更乐于采用此种设计模式和方法,其中英国建筑设计师 Richard Rogers 应是最为我们所熟悉的,其所领导的建筑设计团队所设计的建筑产品无论是构造设计还是功能组织都能够很好的体现出这种适应变化的“柔性”,这种柔性的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为现在而设计,更是为了将来而进行设计,在技术更新以及功能扩展等方面无不为未来保留了充分的空间。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科学设计观指导下的建筑设计方***的概念以及当代科技影响下建筑设计方***的特征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要想真正的准确的了解当代科技影响下的建筑设计方***的种种特征,就必须要先建立“以人为本”的科学设计观,准确的把握当代建筑设计工作的发展趋势,当然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与国外的先进水平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的,而要想缩小差距,我们就应促使市场观念以及设计观念从根本上去适应和满足全球化的市场和国际化的竞争,从而适应整个技术时代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高超.低碳节能理念下建筑设计方法与技术探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篇10

关键词:古建筑结构技术艺术特征

古建筑是古代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体现方式。在实际建筑结构中,也无处不体现着其独特的艺术特征和优美神韵。

1古建筑结构架的特点

古建筑多为木质构架,其组成体系可以分为穿斗式、架梁式和井干式这三类。其中后两者在留存于今的古建筑中是采用的最多的,而穿斗式的建筑结构并不多见。这些结构形式主要取决于地域和社会制度而形成的:官办建筑多为井干式结构,淮河以南的很多古建筑是采用的穿斗式结构,而以北的地区大多采用架梁式结构来进行建筑施工。

2古建筑结构构件的特征

古建筑的结构构件分类很细致,单一种构造方式就可以多达几十个之多。古建筑多用木质材料搭建构成的,然后通过各个构件之间的相互衔接、契合,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建筑结构。即使是我们现在常见的高楼大厦,在结构构件的运用上也是延续着古建筑的构件风格。

3古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3.1稳定性

我国古建筑在结构设计方面,对于木质构件形式的稳定性是首要的考量目标。很多古建筑在经历了岁月的风霜洗礼之后,依然能保持着当年的风姿,就在于古建筑的结构特点。即运用横梁、立柱、拱顶的穿插搭建和契合,使之拥有和具备了较好抗震性。且木质材料便于加工,方便实用。

3.2和谐美

无论古建筑采用何种设计理念,它们都拥有一个共性:从全局出发,把人的主观思想与客观存在的景物相融合。依据实际的地形地貌,充分的利用和合理的布局,并适时的融入人工的思想理念,对存在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的组合和安排。不但要考虑自然环境,同时也要考虑人文环境,力求达到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甚至对花草树木,自然气候都要囊括在其中。因地制宜、因时造景,构建一种自然感,避免出现强硬的人工雕琢之嫌。力求形成人与自然之间的一种平衡与协调。

4古建筑所体现的艺术特征

4.1古建筑的群体美

我国古建筑的群体结构最突出的特点是开放式的庭院结构,并且具备非常明显的中轴对称布局观念。使分散的各个建筑个体,能较为合理的集中体现。尽管仍是采用的封闭形式,但是却能让人领略到建筑本身的异同之美,使建筑整体的美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这就是注重建筑群体美的最直接的效果。另外,整体施加的色彩也可以增强整个古建筑群的美感。这也是古代在群体性的建筑布局上经常使用的一种体现方法。因为我国古建筑的选材性,以及多民族的融汇性,造就了我国古建筑在世界历史中的独特地位:修建延续时间最长,分布面积最大,建筑种类和风格最显著。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地方也体现出了东方独有的古建筑艺术特征和建筑上的巧思。例如利用自然界的景物对建筑的内部、小范围内的气候起到调节的作用。在西方,早在古罗马兴建庞贝古城的时候,就是使用立柱式的支撑建筑结构,来建造了环绕式的回廊建筑格局,而解决了建筑内部的通风问题。我国古代的庭院建筑和其布局则一般都是利用建筑周边的自然条件,或在建筑中直接移入自然景观,借此来保持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而在当今的现代化建筑物中刚好缺失的正是这种特有的建筑文化和艺术性。因为现代建筑无法将古建筑的特征充分的加以体现和运用,甚至是借鉴。所以也就很难展现古建筑的艺术魅力。

4.2古建筑的造型美

大型的外展屋顶和拱形设计是我国古建筑的标志性外部特征。正是内部的多结构搭建,才成就了外部的宏伟大气,也才造就出了古建筑在其造型上隽永之美。严格划分的形式和***样也是形成古代文化,古代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墙壁,屋檐的构造与对称的建筑结构等都将古建筑的美尽情的予以展现了出来,并赋予了文化的内涵。再加以色彩,线条以及***案的融入,使整个建筑的造型也就更加的精致和唯美了。

4.3古建筑的人文美

当下,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建筑物的兴建也在不断的进行着新的尝试和设计。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加体现出建筑中所包含的人文精神、艺术特征,并以此形成以人文为基础的建筑理念。古建筑和现代建筑是一样的,都是由丰富的思想孕育出来的。古建筑也不是纯粹的建筑材料简单的堆砌,在一定的层面上也是具备课了人的情感的,并同时还要与自然界相适应。除此之外,古建筑绝不单纯的使用,而是密切的与传统的养生文化相联系的一种综合文化体现。准确的说,古建筑本身是构建在养生学和建筑学的基础之上的,是城市的灵魂。而在现代建筑中则绝少能被表现出这种建筑的灵魂。只是单一的,随性的将不同的建筑地形进行了组合和分割,因而也产生不了古建筑的功能统一与整体布局性。例如,锻炼场地要平坦,舒适,开阔,安全。这样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建筑的功用。因此只有通过对划分,才能够增强在使用建筑时人们的交流性,从而来达到建筑的人文特征。这一点古建筑都是极其注重,并有颇多创意与巧妙的设计的。将地方特色与文化艺术特征有机的加以了结合,还创建出了自身特有的主流建筑和艺术元素。

5急需得到改善的古建筑结构和艺术的现状

5.1破坏残损日益明显

目前我国古建筑的现存状况并不使人乐观,破坏残损现象日益严重。虽有客观的因素存在,但其中也不乏人为的原因。古建筑本身最大的价值就是它厚重的文化和艺术气息。诚然,我们现在可以通过利用现代技术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修缮和修补。但毕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那种艺术美感,而这也就使古建筑的本身失去了最大的价值所在。特别是古建筑中的人文内涵,艺术设计的损失与破坏,都是古建筑的“致命伤”。建立健全对古建筑的保护机制,在最大限度上避免古建筑的被利用和继续残损,也就使最大限度的保护了古建筑的艺术美。

5.2历史地位日渐丧失

在古建筑逐步破坏残损消失的同时,其文化和艺术品位也在逐渐流逝。特别是一些极具研究和考古价值的古建筑,如我国古代庭院式群体建筑布局的艺术效果,相对于西方同类型的古建筑,都具备其独特的艺术性。西方的古建筑大多是一目了然性质的;而我国古建筑则是必须要逐步逐步,逐次逐次的去进行延展性的研究才品到其精髓所在的。在我国古建筑实际中,我们即使是观赏,也必须是循序渐进,依次而行的。代表作就是北京故宫。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建筑不断的增加,古建筑的实用性能也在迅速失去,在修缮时还有可能沾染了现代化的气息或被刻意拆除。这些其实对于城市的整体审美都是十分不利的。

6结语

结合以上的论述,古建筑的木质构建体系是其艺术的基础。不同的古建筑它的营造结构技术和整体艺术特征也是不同的。通过古建筑的结构技术和构建思想,我们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古建筑独特的艺术形象和艺术特征。同时也应该明白建筑的结构技术与它的艺术融合是可以有效的整合的,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在新时代中对建筑方面的一种主流思想。

参考文献

[1]吴二***,王建永.中国古建筑的结构与受力性能[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0(04):78-83.

[2]龚杰.古建筑结构设计技术及其实例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4(15):245.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建筑特征论文10篇

学习

建筑安全施工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安全施工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安全施工论文,施工安全网格化管理论文。1.2国内关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与不安全是作为一对相对概念存在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生

学习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工程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项目整体管理论文范文。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房屋建筑工程和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

学习

班级管理经验交流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班级管理经验交流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班级管理经验交流题目,班级管理经验总结交流会。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其个人的素质、能力、水平及工作的方式方法和作用的发挥都直接影响班级的管理及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

学习

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家长会发言稿10篇,内容包括暑假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期末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二、班主任讲话。上课能够认真听讲的孩子有:上课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孩子有:能把自己东西整理好的孩子有:能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有:字写得好的孩子

学习

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基础工程施工方案10篇,内容包括基础工程的施工方案范文,基础工程施工方案表。一、水利工程建设中泵房基础工程施工概述作为泵站施工的主体,泵房施工时,地基和基础工程的施工程序通常会按照下列程序开展:一是对道路和场地进行修

学习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小论文1000字,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也生入人心。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学习

立法模式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立法模式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立法学文献综述范文,立法建议类论文怎么写。

学习

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工作经验材料10篇,内容包括班主任工作经验总结10篇,班主任工作经验范文大全。点点的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4嵌在天幕下,闪闪地发着光。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片***

学习

法语教学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法语教学论文,内容包括法语学习论文一千字,法语教学的论文题目。教师应该不断为自己充电,进行法语学习,尤其是文化方面的变化,日常积累时不能只上升法语基础方面,应该重视法语文化方面,多阅读这方面的小说、多看这方面的电源、多

学习

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10篇,内容包括培智班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精辟句子。如何做好学生思想***治工作,如何正确地进行心理上的辅导与疏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呢?我的做法是:1、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

学习

道路工程测量论文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道路工程测量论文10篇,内容包括道路施工测量毕业设计,道路工程测量论文。《工程测量》课程是道路桥梁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既要掌握测量基本理论知识又要熟练掌握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又能运

学习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施工技术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施工技术论文题目大全,建筑施工安全论文。1.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意义在建筑施工建设中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详细来谈,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其一,能够帮助施工人

学习

施工项目管理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施工项目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项目整体管理论文范文。施工项目组织机构管理与企业组织机构管理是局部与整体关系。组织机构设置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项目管理功能,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以达到项

学习

建筑工程法律论文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工程法律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法律法规论文范文,建筑工程法律体系小论文2000字。工程类专业《建筑法规》课程内容繁杂,集建筑学专业知识和法学专业知识于一身,加大了教材编写的难度。目前,市面上供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建筑

学习

建筑安全施工论文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安全施工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安全施工论文,施工安全网格化管理论文。1.2国内关于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原因的分析建筑施工中的安全与不安全是作为一对相对概念存在的。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生

学习

项目工程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7)

本文为您介绍项目工程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论文,项目整体管理论文范文。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房屋建筑工程和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

学习

幼儿家庭教育论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幼儿家庭教育论文,内容包括家庭教育小论文1000字,家庭教育优秀论文100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尊重人才,重视教育已也生入人心。近几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也得到提高,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学习

立法模式论文模板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立法模式论文模板,内容包括立法学文献综述范文,立法建议类论文怎么写。

学习

建筑工程监论文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工程监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工程管理毕业论文10000字,建筑工程论文范文大全。(2)第二阶段是监理行业稳定发展的阶段。进入二十世纪之后我国开始对建筑行业的监理工作制定相关行业法规,我国的建筑行业监理工作开始进入了法

学习

建筑工程法规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工程法规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小论文,工程建筑法规论文。[1]陈东佐.我国建筑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探讨.太原大学学报,2003.4[2]许戈.我国建筑法规与FIDIc合同文本.广东建筑装饰,2003.5[3]梁成柱渭To与我国的

学习

建筑成本管理论文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建筑成本管理论文10篇,内容包括建筑经济成本管理论文内容概括,有关建筑成本管理的论文题目。

学习

工程量清单论文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量清单论文10篇,内容包括工程量清单论文,工程量清单毕业设计完整版。1定额计价存在的问题建筑工程预算定额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及其资金的数量标准,这种量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