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篇1
最近,我们县二高一位学生跳楼而死。
得到这个消息,我并没有太多的震惊,因为这样的例子毕竟比比皆是,其原因也都是大同小异。一个男同学,成绩还挺好的,起码在我这个学渣眼中挺好,就是因为一次考试没考好,就这么跳楼了。一个年轻的富有活力的生命从此将消失于世,他是死了,他死了就没什么压力了,他死了,他就轻松了。可他完全没有想过他父母的感受,没有想过爱他的人的感受,他们活在这个世间该怎么办?
我轻蔑的笑了,我问同桌:“他是不是傻?他可真是‘轻松’”
同桌说,他应该压力太大,自尊心过强。其实,这只是心理素质不好而已。全校那么多人就他有压力,就他自尊心过强,就他一个考差了吗?
结果是,原本不打算放假的二高放假了。
心理素质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一、关于心理健康的名称及其意义
1.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其实质上是指个体各种心理机能的协调和完善,以及以最佳组合发挥作用;它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
2.心理健康的意义。(1)心理健康对于预防精神疾病和心身疾病有重要的意义。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它的发生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由于社会生活的纷繁复杂以及各种压力,人们随时都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应激。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人们很好地处理各种矛盾,提高心理承受水平,在挫折面前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积极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可以使人有效地抵御各种不良的诱因的作用,矫正不良的心理反应,有效地预防心身病症的发生。
(2)心理健康对于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心理健康不仅对个体有意义,而且对群体也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心理健康有助于克服人的消极心理状态,振奋民族精神,有助于缓解人际的冲突,改善交往环境,增进社会稳定,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个性,发展健全的品格,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有助于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提高,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进程。可见,心理卫生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国民心理健康及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国民心理健康问题堪忧。有专家预测:21世纪心理疾病将严重危及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对许多国家的调查研究证明,在全世界的人口中,每时每刻都有1/3左右的人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在我国,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全国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患病率为21.6%~32%;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障碍率占16%~25.4%,并且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中科院公布的2007年我国国民心理健康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但仍有近两成被调查者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与此同时,据中国科学院心理所举行的中科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成立大会上获悉,我国神经精神疾病占疾病经济总负担的20%。面对这样触目惊心的数字,专家提醒,***府各部门亟须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
2.我国心理健康教育严重滞后。世界卫生组织在9月10日世界预防自杀日发表公报,呼吁各国打破禁忌,加强各种预防措施,积极应对自杀现象,关注健康,珍惜生命。现在全球自杀者的人数比过去50年来上涨了60%,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自杀者人数增幅最高。及时***心理与精神疾病是预防自杀最重要的措施。可是目前,我们的小学、中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基本上是个空白,现在不少学生性格狭隘、孤僻、极端,这和这项教育跟不上不无关系。另外,虽然精神障碍在中国疾病总排名中已居首位,但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有病不医甚至讳疾忌医的现象仍然存在。中国大多数人对健康状况的认识还片面停留在身体器官有无病变的层面,而普遍忽视了精神病变。目前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像心理障碍、失眠等一般性疾症,在人们的认识中根本就没有与心理疾病联系起来。
3.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对不同人群重视程度不均。专家认为,心理卫生贯穿人的一生,全社会都应重视这种疾病。然而,中国每百万人口中只有二点四个心理学工作者,其中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百分之二。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远远跟不上社会的需求。与此同时,目前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对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的重视程度不均。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一心在其报告中说,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城市好于农村、儿童青少年好于老年人群、学生好于家长。许多人并不知道心理卫生与健康的关系,不清楚好心态与快乐人生的密切关系。因此,需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形式宣传心理学科普及知识。专家提醒,***府各部门亟须采取措施,积极面对这一问题。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切实建立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总体要求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思想***治教育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提高心理调节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协调发展。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纳入思想***治教育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不断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要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机构,配备专职专业人员,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做好心理咨询工作。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机制,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必需的工作经费和条件,确保工作顺利开展。要组织专家和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队伍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为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
2.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建设专业知识强的教师队伍。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之一,是缺乏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的教师。教师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导航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仅凭热情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对相关教师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是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也是保证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实施的关键。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专职教师的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对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进行培训,要参照国家有关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相关规定和要求,逐步使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人员达到持证上岗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着显著的区别,不能混为一谈或互相替代。二者在目标、理论基础、内容和发挥作用的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我们既不能想当然地用思想品德教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又不能以心理健康教育去取代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可以增强思想***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正确的思想、认识指导着人们形成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又是正确思想形成的基础,两方面配合得当。我们可以在促进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各司其责,并能相互借鉴与提高,具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因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结合非常必要。
心理素质篇3
关键词:教育过程;心理素质;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实施素质教育,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应以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以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中介,促进全面素质的发展。皮亚杰指出:“教育构成关系中的两个因素,一方面是社会的理智与道德的价值,一方面是成长中的个人,这两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一个通过心理活动这一中介而发生的动态过程。”这说明,使学生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以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应该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认知活动过程表现出敏锐的感知、集中的注意、清晰的记忆、较好的思维敏捷性和灵活性;在生活、学习、活动中具有愉快美好的情感特征,适宜兴奋的情绪性、自学性、果断性的意志特征,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人际交往中以人为善,理解他人,关心别人;有充分的自信心和谦虚诚实的作风,成功时不骄傲,受挫折时有足够的心理随能力;能适应环境,根据环境和要求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说,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素质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者全面素质的保证。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学校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
二、全方位、多渠道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取得实效的基本途径
1.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
建立心理素质教育机制并非一定要设立专门的心理教育机构,有条件学校可开设心理咨询、心理门诊,举办心理知识讲座,但关键在于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之中。校长、教师应深刻认识心理素质在素质的地位。整体上,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要有相应的目标、内容、手段;另一方面,要与德智体美劳各育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既体现心理素质教育的***地位,又体现心理素质教育在各育中的中介作用。心理素质教育机制要面向全体学生,把以心理发展为目的群体教育与以防治心理缺陷为目的的个别教育相结合。
2.把心理素质教育融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这一主渠道的积极影响。只有把心理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尤其是渗透于各科课堂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关注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同学生建立平等互动的合作关系,营造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指导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发送自我监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合理归因,增加学生的成功体验,这样才能使心理素质教育收到实效。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里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应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的为载体,有机地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校的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于日常的班级管理工作和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之中,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并适当地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结合学生学习与生活实际问题的有关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之中,使健康的心理得到成熟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养成教育是外因与内化的统一。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使知、情、意、行诸要素有机地形成合力。学校应以心理健康的养成教育为基础、以心理监护为保障,培养学生终生受益的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3.建立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心理环境
心理素质篇4
关键词:教师 心理素质 健康水平 素质教育
一、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专家们分析,其首要原因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二、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原因分析
1.主观上的高期望与客观上的低定位,导致心理失衡,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教师在现实中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及工作条件差等,加之社会对其要求又很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内心就会产生较严重的失落感、挫折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2.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和生活压力,导致心理负担过重。一是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二是任务繁杂且重;三是各种评比压力重。 如工作业绩、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等等,常使得他们左右为难,内心痛苦难言。
3.学校的工作安排及评价不当,易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据调查:29%的教师认为学校人际关系不正常,一些校长搞“一言堂”、“家长制”,在学校谁能给领导送礼和办事,谁就能受重用,而工作埋头苦干、性格耿直的人就得不到应有的表彰和重视。这人为地造成了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使一部分人内心压抑,无法安心工作,也使之对同事、领导易产生不信任感,造成各种矛盾。
4.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是导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再加上学生纪律观念偏差,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肯定会影响学生在教师心中的形象;反过来,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疲惫不堪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是密切相关的。
三、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途径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应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地有效。
1.社会支持是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前提。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各级管理部门应当为教师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减少因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要将“科教兴国”落实到具体处,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资额度,正视教师的劳动价值,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冲突。
2.学校环境的优化是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保障。学校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师之间的交往效果和心理满意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一是学校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要有民主的工作作风,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学校要尽可能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使教师安心工作;三是尽可能地增加一些教师进修的机会。
3.教师自身的调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要开展各种心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
[1] [2]
水平。
心理素质篇5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理素质,它主要由哪些因素构成,各因素间有什么联系,与其他素质是什么关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这些既是教育理论研究必需解决的课题,也是心理教育实践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在理论上,它事关心理教育学这一亟待建立的新兴学科的逻辑起点、研究内容及其归宿。在实践上,它决定着心理教育的目的。内容以及如何评估。
对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内涵的系统的专门论述,目前尚不多见,但从相关研究的表述及人们的一般认识看,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倾向。
其一是扩大化、泛化趋势,即将人的整体素质仅分为身心两种,将除生理素质以外的一切因素统统归之于心理素质这一概念的范畴之中。诚然,德、智等方面的素质都得以心理素质为基础,体现着心理素质的功能,但其间毕竟有着一定的区别。这一界定实际上混淆了心理素质与其他素质的界限,在实践中易导致心理素质教育所独有的目标。内容。功能的模糊乃至丧失,使人们误以为德育和智育实际上就可取代心理素质教育,因而不利于心理教育实践。
其二是,将心理素质狭义化,即将某一具体内容的心理教育等同于系统、全面的心理教育。诸如,视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自信心培育,或承受挫折能力的训练,或心理卫生教育等。这些内容无疑都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但不宜将其中某一子系统与整个系统相等同。如果在心理教育实践中厚此薄彼或单打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难以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
其三是,视心理素质为所有心理现象所具有的水平、层次和质量。这一观点无疑是符合心理科学的。但鉴于心理现象是十分复杂的系统,并且对心理现象的要素的理解、划分尚未完全统一,客观上各种心理因素本身所具有的教育的可能性及价值大小也不同,在心理教育中,有必要视其可能性和价值大小确定重点方面。
心理素质是心理教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的界定将直接影响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也事关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因此,心理素质的界定首先必需符合心理教育学的基本要求,注意处理与其他教育内容的关系,避免泛化或片面化;其次必需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同时还应兼顾社会对人的心理方面的现实要求。
基于此,笔者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也就是说,衡量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应从其性格品质的优劣、心理能力的强弱、心理动力的大小、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以及由心理因素引起的行为表现的社会适应与否这五个方面全面评估。
性格品质是指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如,对自己的态度是自信还是自卑,自爱还是自弃,进取还是退缩;对他人是宽容还是计较,温和还是粗暴,合群还是孤僻;对工作、学习是喜爱还是厌恶,勤奋还是懒惰,认真还是马虎,负责还是塞责,踏实还是轻浮等;在情绪方面是乐观还是悲观,开朗还是抑郁,稳定还是易波动,强烈还是宁静;在意志方面,是有目标还是盲目,自觉还是冲动,自制还是放纵,勇敢还是怯懦,果断还是寡断,镇定还是惊慌,坚强还是脆弱,有恒还是无恒,灵活还是死板;以及在认知方面的特征和对待集体、社会的态度等等。性格品质在人的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不同的性格品质对自身及社会的价值上存在质的差别,有优劣之分,将直接或间接地制约其他方面。例如,一个人是自信还是自卑,这一性格特征直接制约着心理能力的培养和心理动力的激发,影响心理健康及行为表现。因而它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内核。但同时,它的形成又是在心理能力的训练中,在心理动力的促动下,在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下,在行为结果的反馈中逐步强化、积淀而成的。
心理能力主要是指一个人在认知和心理适应方面表现出来的能力。在认知方面包括感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创造能力等。心理适应能力包括许多方面,主要为:适应客观的自我意识能力,如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能力;适应自我发展所需的自我定向、自我设计、启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扬弃、自我表现的能力;适应他人所需的知觉他人、理解他人,人际交往以及人际关系的协调能力;适应社会所需的社会知觉能力、价值判断能力、竞争及协作能力;适应生活与环境所需的自理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承受挫折能力、情绪调适能力、心理保健能力、行为自控能力等等。这些能力的形成当然是综合素质作用的结果,但首先离不开优良的性格品质、强大的动力、健康的心态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强弱又反作用于心理素质的其他方面,并直接制约行为表现。例如一个情绪调适能力强的人,更易形成开朗的性格和稳定而愉快的心境,产生积极的内驱力,避免许多痛苦、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障碍,并引发积极而适当的行为表现。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它既有动力大小的量的水平差异,同时,因其行为的目的指向所带来的结果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于自身或社会,因而在考察其心理动力大小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其动力所指方向是否适当。心理动力是一个人的性格优化、能力强化、心态健化、行为良化的内在力量源泉,它对于性格的塑造、心理能力的训练、心理健康状况及行为积极性可起到促进或阻碍作用。同时,心理素质其他方面以及人的整体素质,又会对心理动力的大小产生强化或弱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高层次的个性心理倾向和思想道德素质左右着心理动力的目标指向。
对于心理健康的标准人们有不同的理解。在这里我们仅以心理健康的最起码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衡量。即看个体是否存在情绪、认知、性格缺陷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有没有心理疾病。性格健全、具备必要的心理能力、行为适应良好、内在动力强大而又积极,这些既是心理健康的条件,又是心理健康水平高的标志。而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正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心理健康状况又直接制约心质、心能、心力等方面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并直接导致行为表现,决定行为适应与否。
心因是指直接由个体的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状况所引发的行为表现。此外,人的行为中还有一部分是属于环境压力所导致的被动服从行为。心因表现的适应与否是一个人心理素质高低与否、心理健康与否的外在体现。而心因所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及心理健康。这里的适应一方面要看其是否适应社会及环境要求,另一方面要看一个人的自觉的行为表现是否与其年龄及特有角色相符合。
综上所述,广义的心理素质的五个方面是紧密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的。既可互相促进而进入良性循环,也可能互相制约而陷入恶性循环。其中性格品质是最基本的、长期发挥作用的、相对稳定的因素,居于最基本的位置。心理能力是心理素质的直接体现,是主干成分。心理动力是心理素质中最活跃、影响最直接也最全面的因素。这二个方面构成狭义心理素质的结构。而心理健康水平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内在标志,心因表现则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是狭义心理素质高低的外显标志。由于心理健康水平及行为表现都与其他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反作用着狭义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因而也应将这两个因素纳入广义的心理素质结构体系之中,以利于心理教育实践。在心理教育中,应将性格品质培育、心理能力培养、心理健康维护、心理动力的激发及行为表现的引导统一起来全面实施,以便形成合力,发挥出整体的心理教育效能。
心理素质各方面不仅内部存在相互的联系,而且与其外部的其他素质也存在密切关系。相对说来,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一方面,性格品质中包含着个体对他人、集体及社会的态度,而这些结果直接决定着人的道德行为表现,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另一方面,一个人其他的性格特征也会间接地影响其***治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比如一个性情暴躁的人,他有可能在一定情况下产生过激行为,从而违反道德规范。一个自我中心的人,在自身与他人发生利益冲突时,更易表现出自私、甚至损人利己的非道德行为。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会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崇高的思想***治觉悟。反之,一个人有良好的性格品质,就更易接受科学的思想***治和道德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良好的性格品质是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性格品质的培育。优化,是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共同目标和任务,也是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的最直接的结合点。
心理能力包括智力与心理适应能力两大方面,其中的智力及其开发和利用,直接影响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成为其基础和条件。心理适应能力在制约个体的社会适应的同时,也制约着对自我的适应及发展,成为一个人在充分实现自我的同时顺利地社会化的基本条件。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直接制约着个体心理社会化的进程顺利与否,因而是个体社会化的心理基础。
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不健康的心理因素是身体疾病的原因。如心因性疾病的产生与性格的病态、情绪障碍、心理能力的缺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因而心理健康是人的整体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
心因是一个人现实行为表现的组成部分。如果心理素质良好,心理健康,那么适应的心因就增加,被动服从的行为就会减少。心理素质和以之为基础的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表现,决定着其社会适应状态
心理动力不仅直接制约心理素质其他方面的优化,而且同时作用于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及身体素质的提高,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心理动力的大小对人的各方面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减缓作用,其指向则影响着各种素质发展的方向,并且决定着人的素质发展及行为的自觉性、主动性和主观能动性。
心理素质篇6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特征
1.心理素质的社会性与实践性
马克思在揭示人的本质时指出:“人的木质不是单个人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可见,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主要反应是在他们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实践性和社会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特征。
2.心理素质的内潜性
作为素质的组成部分,心理素质还具有潜隐性的特点。心理素质表现为一种本质的潜在力量,大学生的外在气质、性格等,并不能静止地体现其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及其心理素质结构是否完善,只能通过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可见,内潜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所具有的共性。
3.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稳定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的,这种遗传素质给予心理素质第一种稳定的特质,它很难随环境及大学生品质的改变而改变。其次,在大学生经过发展和成熟阶段后,其心理素质水平及结构也已相对稳定,无论是个体努力还是外界环境的强制性输入,都很难改变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
4.心理素质的可塑性
除了稳定性外,在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成熟阶段,其心理素质还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外界的教育性输入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素质的可塑时期,我们不能否认在个体进入成熟期后,其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不是绝对不变的,但在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念、心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时期予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使其形成完善的心理素质结构、符合其社会角色的心理素质水平,无疑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完成的任务之一。
二、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支持与合作。可以把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比作四个系统:课程系统、学生系统、专家系统、社会与家庭系统,这个四个系统共同组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四维结构。在这个四维结构中,课程系统是基础,学生系统是课程系统的深化和发展,而专家系统是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的监控与干顶,社会与家庭系统是对前三个系统的辅助和支持,每个系统中都可以有针对性有目的的采取不同的方法,选择教育途径。
1.课程系统
大学生课程系统包括规范的课堂教育和有目的性的各学科渗透教育。可以在大学生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课中开设心理素质教育的专题,同时开设心理学、心理训练等选修课程,使大学生明确心理素质的内涵与重要性,普及心理健康与心理防御知识,以此来引导和开发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其心理素质水平的提高。
2.学生系统
大学生学生系统是以学生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系统,包括如大学生心理协会的社团组织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心理电影、“心理一角”等社团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中,学生是组织者,也是参与者,可以使学生积极地把课程系统中输入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并内化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完善心理素质结构。
3.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是指以专家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包括讲座、报告、个别谈心及团体咨询,设计专业的心理测验并建立心理档案。由于心理专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权威性,这种专家系统中的活动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同时,专家系统可以对课程系统及学生系统进行监控与干预,使各个系统协调动作,积极配合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
4.社会与家庭系统
社会与家庭系统是以社会人士和家长为主导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这个系统与以上三个系统不同,并没有明确的内容但作为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者,其引导和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心理素质教育的各个系统并不是***存在的,只有系统之间发挥联动作用,教育者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与教育途径,才能保障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实施。
三、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现阶段,我国教育界关于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并没有进行统一的规范,学者们对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界定也有所不同,借鉴众多学者的观点,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应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和创新素质教育三个方面。
1.心理健康教育
参照学者们的理论研究,结合社会实际需要以及大学生自身发展要求,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应该至少包括如下几点:
(1)性格特征素质教育
性格特征素质教育以培养大学生意志力、耐挫力、***性、责任感、自我调控力、自信心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水平为目的。在自我认知方面,使大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使大学生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和思考问题。
(2)自我调控教育
自我调控教育包括情绪控制、情绪调节和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大学生是年轻的群体,心理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情绪及情感波动较大,使他们了解情绪变化的特点,并正确认识自己的情绪及情感波动,形成良好的情绪控制与调节能力,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待人处事,从而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自控力。
(3)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
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了解意志的作用及自身意志的弱点,提高大学生克服困难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提高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这种能力也正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质。
(4)心理动力素质教育
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动机、荣誉感、抱负、求知欲与进取心。动机是个体始动和维持活动,并驱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是推动人行为的内在力量,它表现在指向目标、满足需要的实施过程中。
大学生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正确而坚定的人生动机,强烈的荣誉感与抱负心,不断的求知与进取,是大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祖国建设需要和自身发展需要的基本要素。
2.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
心理防御和防治教育是在以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开展的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
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可以用来解释个体应付挫折情境时,为防止或减低焦虑等精神压力所采取的一种习惯性的适应行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缓解情绪紧张、维持心理平衡、调节行为表现,使之符合外界要求的方法和手段。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显然,只有既能减轻内心痛苦,又能适应外界环境,才算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否则,不论偏向哪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因子引起情绪冲突时,防御机制开始起作用,在心理学上,影响防御机制的主要因素有成熟程度、刺激、人际关系、社会支持、性别等(本文主要筛选对大学生群体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大学生群体正处于心理尚未成熟、外界刺激较为频繁、很少寻求社会支持的年龄阶段,因此,正确引导其心理走向,使其形成良好的心理防御能力,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可以选择在大学生中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如人际关系的防治与防御教育。由于大学生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导致人际交往障碍,出现交往恐惧、人际关系紧张、沟通不良等现象,甚至会产生嫉妒、猜疑、自卑、孤独的心理,严重影响正常人际交往的建立。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大学生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交往观念,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
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防御与防治教育的关注重点,应该放在“新生现象”教育、学习压力防治教育、就业压力防治教育、情感困惑防治教育、人际交往教育等“社会支持”范畴的心理教育上。
3.创新素质教育
众多学者针对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只有大力加强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质量,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创新是在前人或他人己经发现或发明成果的基础上能够做出新的发现、提出新的见解、开拓新的领域、解决新的问题、进行新的应用、创造新的事物,创新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创新素质是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的心理取向。
心理素质篇7
关键词:情感;心理素质教育
中***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138-01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因此,学生的许多心里障碍都与学习有关。在做学生心理卫生工作时,应当以预防为主,矫治为辅。对学生已有的异常心理能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这也应成为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而心理素质教育是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给予他们积极主动地引导,使他们的心理素质不断完善。可见心理素质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它是素质教育总目标的一个子目标。长期以来,许多家长、教育者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方式欠妥,一味地应付考试,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许多学生程度不同地存有心理障碍。其主要特点及表现如下:
一、唯我独尊,攀比奢侈心理:由于当今的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这种家庭塑出许多畸型心理的学生,表现在只是片面强调自我,忽略了“我”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不到自我的价值正是通过他人和社会的认同来确定的,从而使自我意识得不到键康的发展。由此而出现的任性、依赖、脆弱、无视他人与社会的自我中心等心理倾向。
二、浮躁空虚心理:有些学生不能安心认真做事情,盲目自大,看不上一切,缺乏上进心,整天无所事事,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三、紧张恐惧心理:由于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评价学生主要看分数,特别是有些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许多学生面对考试,感到精神紧张,心烦意乱,身体颤抖。本来应该答上的题在脑中竟毫无印象。还有些学生在遇到新情况或独自面对新的环境时精神压力过大,慌里慌张,办不好事情。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大环境中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有长期封闭的学校教育所致;有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有学生个人自控自调能力的影响。但小学生正处在性格发展和初步塑造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固的社会观点与态度,有相当大的模仿性和受暗示性,从而极易受到环境中无论好或坏的各种影响,因此,培养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十分重要。
一、教师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开展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这是心理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二是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均衡发展,培养合格的跨世纪的***接班人,这是心理素质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二、教育者应该以爱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始终
有不少老师时常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对成绩差的孩子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殊不知这些做法严重损害了孩子的心灵,使孩子情绪压抑,产生自卑、悲观、自暴自弃的心态,使原本天真可爱的孩子失去了积极向上的朝气。其实,这些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只要老师对他们宽容一些,耐心一些,温和一些,他们会把老师当“上帝”’般崇敬。所以教师应以宽容豁达之心对待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心理素质发展不平衡或有心理障碍的学生。
三、以人为本,有针对性地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教育以育人为中心,教师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做好他自己的事情,逐渐改变传统教育片面的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的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供更多一点的时间和机会去鼓励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
心理素质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就业
汉仕提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它们共同组成广义的心理素质的内在结构。各因素间相互联系,互为基础和条件。心理素质居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核心,其各方面分别构成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
心理素质应当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个方面。心理素质在人的整体素质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往往会影响或决定一个人的其他素质。尤其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素质更是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一、大学生心理现状及表现
(一)自卑心理。自卑是指个体遭遇挫折,无法达成目标时的无力感,无助感及对自己失望的心态。在大学生群体中则表现为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某些方面不如其他人的消极的主观体验。部分大学生在生活中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与不良因素,在面对竞争的压力时,不去努力争取机会,只一味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或埋怨家庭和环境。他们不敢正视现实,对自己的长处估计不够,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善于发现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在对自己的抱怨、贬低中失去了求职的勇气,丧失就业机会。
(二)偏执心理。偏执在心理学中称为偏执型人格障碍,其特征是对挫折过分敏感,对侮辱不能原谅,猜疑,将别人中性或友善的行动错误地重构,歪曲为敌意或蔑视,对个人权益具有好斗而坚决护的意识。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或过分地认为自己重要,经常有过分的自我援引。这种心理在大学生就业中更有突出的表现:他们追求绝对公平的竞争环境,往往将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一切问题归结于社会的不公平,这是对公平的偏执。
(三)从众心理。许多大学生从小缺乏***能力,自我解决问题能力差,不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在择业时缺乏主动性,缺乏对现实就业市场和***策的充分了解,缺乏对就业信息的主动收集与分析判断,对自己的职业目标、需要、价值观以及自身特点等没有明确认识,在就业时不能正视自己的能力、素质和择业的客观环境,凭着感觉随大流走,盲目从众。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就业压力大越来越成为引起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根据有关部门估计,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人数将达到600万,比2008年增加近50万人,创历史新高,而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11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调查,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仅占新增岗位总量的22%。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岗位的有限增长、社会有效需求赶不上毕业生规模增长的问题逐步显现。
在这种特殊的就业环境下更需要有着良好的心理素质,因为心理素质能够决定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效率。只有拥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一切困难来临时沉着应对,在就业过程中能够冷静处理随时遇到的问题。
三、大学生就业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就业压力与焦虑心理。目前,我国城镇平均每年新增劳动力达1000万人,另外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寻求就业机会,但新增就业岗位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劳动就业存在巨大压力。这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更给大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大学生在就业时越来越感到焦虑与恐惧。
(二)承受挫折能力差。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在求职时能一次成功是每个大学生所希望的,然不少大学生会遭受挫折,这时他们就会一蹶不振,陷入苦闷的情绪之中不能自拔,怨天尤人。他们对求职中的挫折既缺乏估计也缺乏承受能力,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心态,也不会通过总结求职中的经验教训来获得下一次的成功。在遭遇一次次挫折后渐渐失去信心,于是就有人出现求职恐惧症,当机会来时却犹豫不决,顾虑重重,不能真正向用人单位展示自己的才能而被淘汰。
(三)就业的心理期望过高。大学生都有一种骄傲心理,认为自己是“天之骄子”,因此对就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的工作,过分讲究福利以及专业是否对口问题,并一厢情愿地对用人单位提出种种要求,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可是现实就业岗位大多不像大学生所想象得那么美好,因此当发现现实与理想的差异较大时,就容易出现“高不成,低不就”现象,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都比较弱,因而可能处于失落中不能振作,丧失许多的就业机会。
四、大学生应调试心理状态以适应社会发展
就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过程,因而在此过程中遇到困难,遇到心理冲突与困惑都是正常现象。在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在合适的心理状态下寻求正确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一)对自己充满自信。自信是一切力量的源泉。在就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充满自信,在面对困难时才能有足够的信心与勇气,才不会轻易就被打败。要相信困难只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而已,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二)合理定位,调整就业期望值。大学生在就业前应对自己有全面的认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定位,确立适合自己的就业目标。在就业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值,以达到用人单位和自身均满意的“双赢”局面。
(三)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在就业过程中总不可避免遇到许许多多的挫折,在面对这些挫折时,大学生应调整自我心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用冷静坦然的心态来面对挫折,客观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以达到提高自身的目的。
结语:综上所述,心理素质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肖汉仕.心理素质的结构及其内外关系.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9
[2]梁宝勇.关于心理健康素质及其结构的思考.心理学,2005,5B4:27-30
心理素质篇9
加强播音员的自信心是提升播音员心理素质的关键因素。优秀的播音员首先就要做到自信,无论面对什么样的播音工作都能冷静对待,保持拥有积极、平稳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将播音工作圆满的完成。为此,要建立健全增长播音员自信心的培训制度,围绕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思想对播音员开展全面的心理素质培训工作,有力督促播音员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播音素质的训练,经过大量的训练强化播音基本功,为强化播音过程中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为了建立长效的播音培训机制,应该组织成立播音能力专门培训班,让播音员能够持续收获新的知识和技能,以牢固的播音功底树立自信心。注重对播音员的人文关怀也很重要,应该为播音员疏导心理情绪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困难,让播音员能够踏实工作,为他们提供宽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提高播音员的幸福感,增强其自信心。
二、通过“实践”法,加强播音员心理素质
“实践”法,其实就是经过反复的实战模拟练习,从中获得经验,提高播音员对播音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增强斗志和信心。一些老节目主持人在播音主持中能够做到松弛有致,其实与他们的播音经验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曾在他的书中提到:“发展演说的第一个方法,也是最末的方法,而且是永不会失败的方法,就是第一要练习,第二仍是要练习,第三还是要练习。”同样,对于播音员,要想加强自身心理素质,提高播音水平,就要接受一次又一次的练习。特别对于一些新手播音员来说,会感到紧张、心慌,这种人所需要的,不只有勇气,更重要的是冷静的头脑,这是完全可以通过练习得来的。只有接受反复的练习实践,才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碍,让大脑完全听从自己的指挥。
三、丰富播音情感,加强播音员心理素质
要想加强播音员的心理素质,丰富他们的播音情感也很关键。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员的前提是要认可播音事业,对播音事业充满浓浓的情感,从心底发出对播音事业的热爱之情。播音过程中,播音员必须置身其中,饱含真情,才能让播音效果富有亲切感、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将需要传递的信息和情感准确的表达给观众。以电视新闻播报为例,播音员应该坚决拥护***的方针***策和思想路线,在播报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功能,依照事实真相融入自身情感,将新闻事件用形象、鲜活、真挚的播音情感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真情。另外,只有播音员对播音融入了真情感,才能具备平静、温和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应对播音过程中的各种突发事件。
四、结语
心理素质篇10
摘要: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本文客观分析了高校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探讨了科学有效地开展挫折教育的教育策略。关键词:挫折教育受挫能力心理素质大学生挫折教育就是有意识地利用和设置挫折情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预防挫折、正视挫折,增强对挫折承受力的教育。①挫折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受挫能力,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心理基础。随着我国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逐步深入,国内学者开始倾向于把受挫能力作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将其视为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重要维度。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有利于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心理健康;有助于学生社会化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有利于提高学校日常教育工作的绩效。一、加强挫折教育是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高校实施素质教育,一方面必须从大学生挫折教育发展现状出发,另一方面应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为重点,充分认识受挫能力培养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加强高校挫折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需要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受挫折能力不仅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我国当前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我国已将挫折教育的内容纳入心理素质教育的课程设置当中,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离不开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受挫能力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遇到挫折不能***解决时,不会沉着冷静下来思考问题和克服困难,而是采取一种消极回避的对策,这样往往会使他们产生悲观、失望、埋怨和畏难等负性情绪,对挫折进行不恰当的归因方式所造成的后果进一步恶化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此,要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重视学生受挫能力的培养,而挫折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二)挫折教育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的重大教育决策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有关加强挫折教育的文件:(1)1998年***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2)***在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上述文件,为学校开展挫折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策支持,标志着青少年挫折教育决非学校和个人的行为,而是国家规定的素质教育行为,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三)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需要挫折教育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在人生的各个发展阶段中,大学时期也较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其原因主要为:1.大学生自身生长发育成熟,加剧了心理的变化随着各种生理机能的变化和成熟,必然带来很多心理问题,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的大学生,往往难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困难和问题,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比如由性成熟产生的性需要同性道德的冲突:一方面,性生理成熟的冲动使得他们对性问题感兴趣,向往异性;另一方面,学校、家庭和社会受中国“谈性色变”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大学生的性向往、性探索和性尝试等可能出现的问题缺乏必要的指导,甚至一概持否定的态度。2.学校、家庭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加剧他们的心理问题如学习就业压力和师长过高的期望值,使大学生承受着超负荷的心理负担,加之家庭和学校溺爱型的教育方式使得独生子女原本脆弱的心理变得更加弱不禁风、不堪一击。3.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高要求,使尚未步入社会生活的大学生面临激烈的竞争比如当前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经济发展的全球化,知识经济带来的日趋加剧的竞争,使得大学生本来就不稳定的心理出现失衡。这些都会导致缺乏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的大学生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适应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消除,轻则出现偏执、逆反、冷漠,产生孤独感、挫败感,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重则产生自弃、逃避和自杀等极端行为。二、高校挫折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尽管目前挫折教育在各高校已蓬勃开展,方兴未艾。但由于挫折教育操作起来专业性较强,对大学来讲又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活动,我们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应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加强操作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因此,挫折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弄清以下问题:(一)挫折认知教育问题对大学生进行挫折认知教育是进行挫折教育的首要任务,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开展,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以下三点:1.正视挫折的客观存在“没有危机就没有成长”,挫折在人的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一个人在生活和成长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危机与挫折。这种危机与挫折在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与情绪困扰的同时,也给人带来了成长的契机。人们只有在承受和克服挫折的努力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力,学习新的技能,逐步完善自我。2.辩证地看待挫折“挫折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给人带来痛苦与不幸,也可以使人在与困难的斗争中获得经验与信心。挫折教育并不是教人如何去回避困难,而是教人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挫折,在挫折中成长。三是乐观的挫折心态。“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个人如果没有经过生活的磨炼,是很难对生命的顽强与伟大有真正的认识。如果他能在挫折中奋起,那将是人生的一笔财富。
(二)受挫行为训练问题受挫力的强弱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素质水平。耐挫力的增强除靠学生在生活中磨练之外,高校也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目标性训练来进行,如:建立勤工俭学或社区服务基地,鼓励大学生自力更生,挣钱养活自己;组织大学生到贫困山区社会实践,与当地农民一起住,一起劳动,体味生活的艰辛;组织丰富多彩的青年志愿者活动,以磨练意志,加强合作。发展个性为目标,对个别学生可以进行挫折想象训练,即假设一个挫折情境,引导学生,找出解决挫折的方案等等。但是,在开展挫折教育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适度问题、适量问题和适时问题,确保挫折教育取得实效。②(三)受挫心理调适问题受挫心理调适问题是决定挫折教育成败的关键,在挫折教育中,首先要注重建立健全学生的挫折防御机制。挫折防卫机制的作用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够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激励个体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如果运用不当,则可能出现退缩与恐惧,陷人更大的挫折或冲突情境之中。所以,教育学生正确运用挫折防卫机制,对调整挫折后的心态具有重大的意义。其次,教育学生面对挫折进行自我调适。实际生活中,大多数的挫折都是学生运用自我调适的方法化解的。具体的方法包括:及时校正不合理的认知态度;冷静分析,以进取态度改善挫折情境;运用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技巧,减轻心理负担;等等。最后,鼓励学生放弃偏见,主动寻求心理咨询。许多学生基于传统偏见,觉得入大学心理咨询室“丢面子”或“有病”。其实“有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讳疾忌医,最终铸成大错。三、科学实施挫折教育的有效策略(一)积极开展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心理咨询是一项给来访者以心理指导和帮助的专业工作,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积淤的场所,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为大学生实现心理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具体指导。我国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虽然时间不长,但已经显示出其独特作用,心理咨询是心理挫折教育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要大力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建立一支具有优良素质的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建立系统的可操作的大学生心理档案,及时发现问题并矫正。通过广播、宣传栏、校刊等多种途径宣传心理咨询的性质和作用,解除学生疑虑以主动寻求帮助,开展定时、定点和有专人负责的心理门诊咨询,学校要为门诊咨询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当然,“心病还得心药医”。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运用心理学技巧发掘自身心理潜能,解决心理冲突和矛盾,维护自身心理健康。因此,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自我锤炼的过程,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的心理医生。因此,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保健,让他们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忍不拔的心理品格。(二)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既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主要渠道。从教学活动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要做到:1.学校课程设置多元化。增强教材中心理健康知识的含量,将学科知识学习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挫折教育。2.教育者布置给学生的活动或任务的难度要适度但又不能过度。按照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教学“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布置给学生任务的难度体现为“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多动脑、多动手,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性,将这种外在的求知精神逐渐内化为自身坚韧的意志品质,增强他们承受挫折和抵抗挫折的能力。3.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接受式教学,提倡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的发现式和探究式教学,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4.改变传统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力求做到评价方式多样化,克服答案单一化和标准化。此外,教师面对有挫折情绪反应的学生时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帮助他们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常用的教育方法有鼓励法、转移法、对比法、宣泄法、补偿法、暗示法等。(三)教育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青少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存在问题解决的自我监控,同样,青少年在应对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过程中也存在对挫折的自我监控。自我监控就是青少年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将自身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过程作为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过程。它对于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与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③有关青少年挫折应对自我监控的实验研究认为,挫折应对需要评价挫折源的意义,控制或改变挫折环境,缓解由挫折引起的情绪反应的认知活动和行为,挫折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挫折应对进行自我监控。④青少年在进行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时,必须首先围绕挫折知识、挫折应对知识的讲解和挫折应对方式以及策略的训练来展开。其次,要训练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技能。再次,要加强学生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体验。最后,应组织学生进行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实践训练。实验研究表明,挫折应对的自我监控训练需要经历自我认知—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内化—形成品质的环节。⑤(四)联系本地实际开展挫折教育研究“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挫折教育的方案设计得如何,是否富有成效,这还要将理论纳入到具体实践中去。挫折教育研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需要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为挫折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建议。挫折教育研究一定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校学生心理发展的实际,精心选择课题,精心设计,科学实施,为解决本校开展挫折教育中遇到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服务。通过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设专门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场所,提供儿童与同伴交流的机会以及开展行之有效的科技发明创造活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实践中使他们对克服困难和战胜挫折有切身的体验,最终将外在的挫折行为内化为自身稳定的心理健康素质。注释:①李海洲,边和平.挫折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②张骞,张大均.加强学校挫折教育,健全学生心理素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1).③董奇,周勇,陈红兵.自我监控与智力[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④向守俊.初中生挫折应对自我监控训练的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1(3).⑤陈旭,张大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