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质篇1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方法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大胆创新实践。
五、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治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素质篇2
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它能够很好的调整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以及教师和上级教育管理者之间的关系。良好的职业道德其实是教师人格完善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从另一个角度也体现着教师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所谓的职业技能主要是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详细一点的讲,包括与学生进行沟通的能力,自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对现代化的教学工具的运用能力等等。作为青年教师来讲,首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奉献精神和严谨的治学精神等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具备以下的一系列的职业素质。
基本的教育思想和理念
作为青年教师来讲,在内心深处一定要树立一种科学的人才观念,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才是社会所真正需要的人才,并以此为方向,开展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不能一直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此外,还应该认识到终身学习,活到老、学到老的重要性,能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身的学科知识。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之中,教师还应该能够熟练的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自己的教学工作服务。要严格的要求自己,艰苦奋斗,以身作则。
教育教学的基本素质
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前瞻性、有目的性的向学生来传达和讲解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作为青年教师来讲,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要由衷的热爱钻研科学知识,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有深入透彻的了解,能够认真的备课和讲授,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可以做到良好的组织,对教学的结果能够做到科学有效的检查,要有创新观念和创新意识,并在这种意识的指导下开展自己的教学工作。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无论现代化教学手段多么的发达,在当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必须要依靠语言来向学生传达教学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于教师的教学成效来说至关重要,而且,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与他们的个人修养、道德水平有着极其紧密的关系,间接地对整个社会的文明和风尚也有着影响作用。教师的这种依靠口授来进行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必须扎扎实实的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或者说语言道德修养主要体现在能够以理服人、以情动人,还能够引人入胜,吸引听众的兴趣,使对方在自己的引导下高效的开展学习。[1]
积极有效的交流能力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他们并不是单单面对在课堂上听讲的学生,还必须要面对学校的领导、办公室的其他同事、学生的家长等等。如何积极有效的处理这些关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理解,对于教学的成效发挥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这种交流能力的提升主要依靠教师要做到从内心深处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能够很好的尊重学生的家长,可以团结同事,善于与他们进行合作等等。
健康的生理和心理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者也是青年教师能够顺利有效的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以身作则,要注重通过多种手段完善自己的心理素质,从而率先垂范的指导学生,完成教学工作。
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各个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趋向于白热化发展,人们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这些压力往往给正常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作为青年教师来讲,更是如此,由于入行不久,薪资水平并不理想,面临着极其大的生存压力,往往会对他们的教学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作为教学管理者来讲,必须要注意到这个方面,从根本上提高他们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另一方面来讲,青年教师对于教学工作往往有很大的激情,但是在实际教学经验上却非常缺乏,所以他们也往往需要一些有经验的老教师的指导和关心。总体来讲,管理者要真切的关注他们的生活,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为青年教师解决实际问题,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鼓励他们创新,使他们对本职工作、对学校能够产生一定的归属感,然后以百倍的热情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之中去。[2]
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改善职业素养的培养环境
环境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决定性作用,青年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也与周围的环境有着非常直接的作用,从这个角度出发,相关的管理人员要致力于改善教学的大环境,以此来为提高青年教师的素质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种教学大环境主要包括全校范围的有利于提高职业道德水平的人文环境,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等。一个有着良好的校风和和谐自然的人际环境的校园对于提升青年教师的职业素养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作用。
加强自主能动性,充实和完善自我
作为青年教师来讲,由于从事教学工作不久,教学经验没有老教师那么丰富,所以,必须要不断的加强自己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不能仅仅只是局限于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应该关注教学的观念和能力的改变。学校还应该关注及时对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师的需求情况来开展工作,注重于扩展教师的学科结构,使他们能够以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3]
教师素质篇3
以上这些,都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种片面的做法,是一种表面的形式。素质教育决不是开几节活动课让学生说说笑笑、蹦蹦跳跳,更不是随意指派哪个教师去负责一个小组就行的。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顾明远说:“素质可以包括这几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等素质。那么素质教育的内涵是要面向全体,使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均得到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有一套关于素质教育理论的丛书就谈到了八个方面的素质教育,即心理、行为、道德、智力、能力、个性、劳动、审美。可见素质的概念之大,内容之多,从它的内涵来看素质教育具有潜在性、迟效性,实施素质教育是一个艰苦的逐步推进的过程。所以素质教育应该贯穿于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重在课堂教学中去实施,去实现,课堂教学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只有让素质教育的思想指导各学科教学,使课堂时时渗透素质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健康的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这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素质教育的实践中所得出的经验。要实施素质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我觉得除了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创建课程教材新体系以及改革人事制度外,目前一个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师自身的素质问题。应该说,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不会有高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也将是一句空话。
众所周知: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教师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效应。所以说搞素质教育,实际上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高素质。
怎样才算高素质的教师呢?专家认为是教书、育人、科研、管理集于一身的复合型教师才是高素质的教师。在我们乡镇学校我认为目前起码要有以下的素质:
1、 具备素质教育观。
21世纪的人才必须是掌握现代科技的最新成果,必须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性。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有资料指出:我国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负担之重,超过所有国家学生。“应试教育”使肩负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祖国未来”束缚在考试的枷锁下,教育已经成为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因素。所以教师首先需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刻不容缓,要真正把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作为教育的重点,使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不断地和有效地更新、掌握所需的科学知识,、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去创造性地工作。
2、 具备高尚的师德。
“无德无以为师”。教师的思想道德品质在教育中会渗透于全部的教育过程,它起的作用是难于估量的。因此,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让自己的好思想、好道德、好作风为学生树立好榜样。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对人生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学生来说,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资仿效的榜样,所以高尚的师德,还得从言行举止表现出来,教师的举止要文明、稳重、端庄,给学生树立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
3、 具备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
“德高为范”固然重要,但学高才能为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要求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也应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有相关学科的一般知 识,要转变教育观念,屏弃传统陈旧的教法,运用教育教学规律,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法、心理学等基本理论,并将其有效的创造性地运用于实践(主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教师还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用真才实学去教育学生。
4、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素质篇4
素质教育的推行,引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是一次重大的教育变革,近六年的课改历程,它给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体育教育做为各级行******门必设科目也不例外。回顾过去的教育课程改革就可发现,教师是影响改革成败著多原因的一个十分关键的因素,正是教师身上的一些问题成为了阻碍教师参与改革的力量。体育教师面对新课改形势下的体育课如何来上,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经过这全新的教学模式的洗礼,使体育教师的素质有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
当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展开,使中国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场深刻的课程变革,千千万万一线教师们已经接受了这一变革带来的洗礼。同样给体育教师们带来了素质的转变,进而给他们创造了不断改变原有的知识、观念,吸纳新的知识、观念,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转变自己角色的平台。在此背景下,体育教师的提高转变更是不同寻常。具体说来,体育教师的提高转变主要体现在下述四个方面。
首先是体现在观念的转变提高。《 教育改革决定》中提出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过去不少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停留于现代教育的初始状态,停留于赫尔巴特的思想阶段,这显然是落后于教育研究的进展。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实验的洗礼,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和提高。体育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提高涉及学生、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具体体现在体育课堂和知识的教授中,不再把学生看作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把他们看作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变学生为自主的学习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发展,身心得以愉悦。不再把教材看作学生必须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把它看作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与中介。不再把课堂看作教师宣讲、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而是师生开展多种活动从而建构知识、探究真理、发展能力、加强沟通、陶冶情操的地方。不再把教学看作知识的传递过程,传递知识只是教学的一个很小的目标,教学更应该是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同时也应该是师生对话、交流、合作的过程。不再把评价看作是甄别和选拔学生的手段,而是把它看作促进师生发展的一个途径。
再就是知识结构的转变和提高。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实验的洗礼,体育教师在知识方面,不仅大胆地改变陈旧的知识形式,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成功走进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争做知识的主人。促使这一转变根源是,现如今的体育,并非单单是锻炼学生身体,而是要完成丰富学生知识、健康学生身心、陶冶学生情操等教学目的。尽管大多数体育教师都获得了一定的学历,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但是他们的知识具有严格的体育学科特点,只是这一学科领域的知识,至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则知之甚少。与此同时,教师们掌握的一些知识大多为书本知识,不是当代社会生活与科学技术的新知识。这种情况显然不能完全满足新课改形势下的课堂的要求,不仅难以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也难以联系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发展。因此,他们才由此转变,也必须由此转变,进而才能面对改变了“繁、难、偏、旧”诸问题的新课程的挑战。
三是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有所转变和提高。通过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改实验的洗礼,使得体育教师授课能力、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研究能力等都有显著提高。体育课程教授观念的更新以及体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国家对所有课程的实施方式的变革,体育校本课程教研的开发等等,已然是学校每个体育教师的新使命,为了完成这种新使命,课程教授能力提高无疑至关重要。在新的体育课程管理体制下,体育教师自身存在前所未有的课程能力缺乏症,为了能在新课改形式下生存迫切需要自身能力的提升。教师对体育研究性学习与知识的主体建构观念、师生交流与合作的理念等领域都已呈现出较高的适应与研究能力。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活动中既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体育教师这种主导作用体现在组织与引导学生的活动上,又不越雷池一步做越俎代庖的事情,越俎代庖的事情主要体现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时刻至于活动的主体,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所呈现出的应有所为又有所不为的教学能力,是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转变和提升有力佐证。课后反思、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说课评课等诸多教学活动,无一不体现当今体育教师已步入教学研究的轨道,这种教学研究的能力转变和提高,对于今天的体育教师们来说所具有的意义是历史上少有的。这些显然是体育教师自我转变和提高的一个重要内容。
教师素质篇5
1.成熟的心理素质
面对素质教育下“以人为本”的全新教育观念,英语教师要先从心理上转变观念。教师的教育观、教学方法及所有的教学理念必须有所创新和转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演讲者和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而是学生学习的导引员和裁判员:先以巧妙的构思把学生引入学习的天堂,并且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全程监督和评价指导,要给他们适当的自由学习空间,让他们主动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上的素质,而不是一个只会夸夸其谈的演讲家。除此之外,英语教师还应该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开朗的性格,坦荡的胸怀,还要有勇于进取、勤奋向上的精神面貌以及从容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
2.精湛的业务素质
业务素质能力强是优秀英语教师的核心能力,教师只有具备广博的知识,才能把课讲得“引人入胜”,才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才能引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打铁也要自身硬。自身素质不过硬,知识水平低,不知道如何教,这样的英语教师是迟早要被社会淘汰。综合来说,在业务素质方面英语教师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2.1对原材料的深加工处理能力
教材是我们学习的原材料,英语教师必须熟悉所教学科的全套教材,掌握教材体系,理解教学要求,明确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做到熟悉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此外素质教育要求英语教师还应具备对教材灵活运用的能力,也就是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删和调整部分内容,而不是盲目照抄照搬。对原材料的深加工能力是优秀英语教师必备的能力之一。
2.2创造性的教学能力
英语教师要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和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因为课堂并不是单纯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地方,教师要把课堂变为知识传送的纽带和桥梁,通过课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里的教授要讲究技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主地参与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相机诱导,激发兴趣,以巧妙的构思引入、精彩的解释释疑、恰当的提问复审和典型的练习巩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讲活重点内容、提高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敢于摆脱传统束缚,大胆求实创新,引导学生走进学习的自由天地。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创造性的教学能力,变枯燥为有趣,让单调的课堂变的生动活泼活泼起来。
2.3培优补差的能力
学生的水平是不同的,这就必然造成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区别,教师必须做好培优补差,既让优等生学得更好更精,还要让后进生迎头赶上。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鼓励和表扬学生(尤其对后进生,会有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你的一句真诚的鼓励,甚至一个理解的眼神和善意的微笑都能在不经意间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以至影响他们的成绩,甚至是他们的命运。所以千万不要吝啬表扬,要拿起表扬这个“廉价的”法宝,提高整体学生的成绩,不放弃任何学生,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3.永恒的创新素质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创新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原动力,创新是现代人才的核心能力.只有不断创新我们英语教师才能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如果我们一直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我们就会在素质教育中落伍。我们英语教师要有创新的精神,勇于探索符合教改和自身实际而又高效的教学方法,不唯书,不唯上,只唯真,务实求真,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如果说业务素质是决定英语教师是否生存的关键,那么创新素质就是决定教师能否发展的关键。总之,素质教育给我们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英语教师必须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精湛的业务素质和永恒的创新素质,才能在教改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成为真正的优秀英语教师和教学专家。
参考文献
[1]邓涛.新教程与教师素质的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教师素质篇6
关键词:教师素质;素质教育;重要性
中***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1-0022-02
一、引言
同志指出,教育工作的主题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深远和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在这项系统工程中,作为培养人的学校,自然成了素质教育的主战场。而学校在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诸多因素中,最关键的因素是教师。因为这一关键因素是关系教育方针能否贯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教育教学任务能否完成的关键。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所有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任何一位教师的个体素质都会对学生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教育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先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二、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制约素质教育的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教育家毕比博士在其所著《开发国家的教育本质》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是教师品质的反映;没有好的教师,不会有好的教育;由于教师品德、素质的提高,教育才会有所进步。”由此可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是教师。教师会教,学生才能学会;教师乐教,学生才能乐学;教师善教,学生才能学好。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是灵魂,是主宰;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师来实施;各种教育观念要通过教师的教学来验证,所推行的教改要靠教师来实践。我们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更应花气力提高教师素质。因为教育设施只为教师育人提供物质条件,而教师会教、乐教、善教,充分利用办学条件,才能提高教育质量。在办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校的办学条件尚有不够完善之处,但是由于教师的素质较高,其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因而能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使办学条件得到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高。相反教师的素质较低,其积极性不高,教学态度不端正,或者教育能力不强,即使有足够的教学仪器,也不能搞好实验教学;***书馆有万卷书,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学生阅读;办学条件再好,教育教学质量也得不到提高。
因此,要想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教师素质,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素质教育的实施如果离开了教师,就只能是纸上谈兵。
三、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应转变教育理念,进行教育改革。而任何教育改革的成功,都取决于教师对改革方案的态度、对改革方案的掌握、对改革方案的适应程度。特别是教育改革尚处于探索时期,更需要教师敢于否定过去那些不适应的方面,勤于学习和掌握过去不熟悉或不够熟悉的东西,具有克服困难、不怕曲折的无畏精神,勇于探索新的领域,攀登新的高峰;更需要教师树立科研意识,增强课改观念,敢于尝试,乐于探究,合理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和规避不足之处,扎扎实实的打造自己的教学特色;更需要教师转变教师角色,摒弃旧的教学观念,努力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更新教育方法,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需要教师搭建互动平台,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需要教师具有团队精神,积极参加集体教研,互相探究,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只有当教师的知觉和态度有了明显变化,并且变为他们的自觉行动时,才能取得教育改革的最终成功。
四、实施素质教育亟待提高教师群体的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要育人必须首先提高育人者的素质和师德素养。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和社会道德准则、行为规范的传播者,教师同时又是年轻一代心灵的启蒙者和塑造者。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成长打好基础。因此提高教师素质是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根本保证,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那么,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群体的素质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思想道德素质。思想道德素质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核心,决定并制约着其他素质的存在和发展方向,同时还影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深刻地影响着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为,因此教师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具备教师的职业道德,即无私奉献的精神、高度的责任感、顽强的意志力、严格的科学态度。还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学生,淡薄名利,教书育人,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2.科学文化素质。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扎实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作为教师的一种基本素质,教师应该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精深的专业知识、宽厚的教育科学理论知识和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等;应该熟悉所教学科的内容以及如何将它们传授给学生,有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3.教育科研素质。教师应该对科技、生产、社会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影响有预见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信息的传递除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该拥有现代化教育技术的驾驭能力,娴熟地运用多媒体等教育手段;对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能力;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突变情况,能及时、正确处理的应变能力,以及创造工作业绩的教育科研能力。
4.开拓创新素质。教育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敢于突破,开拓创新。要能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进行教改教研,勇于实践、创新求异,探索一些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创新型教师,才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5.身体心理素质。身体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如果没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有赖于教师经常不断地熏陶和指点,因而教师必须注意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学会自我调节。这就要求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融洽,在学生中有威信;能监控和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恰如其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生活、工作积极乐观。
五、结语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知识迅猛发展,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全面发展,要不断自我加压、发奋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只有进一步扩展知识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参考文献:
[1].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R].[2007-08-31].
[2]***.国家发展希望在教育办好教育希望在教师[J].人民教育,2009,(19):5.
[3]董步峰.教育,呼唤有思想的教师[J].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2009,(11):30.
教师素质篇7
论文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的素质决定了所培养的人的素质。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具有较高的科研和创新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素质教育是指为发展及提高人的素质而进行的教育,也是一种旨在提高人的创造力的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具有全体、全面、全程的特性。作为人的素质,则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因材施教,形成受教育者的稳定的品质和个性特征。如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知识可以用言传口授的方式,由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素质则不能用传递的方法去掌握。人们用言传口授的方法,给予别人的是关于素质的知识,而不是素质本身。
教师素质是指教育教学工作特有的品质和能力,它不仅具有个性化的特征,而且还具有专业特征。
实施素质教育意味着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有高尚的情操和对事业的热爱,还要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它要求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要不断提高思想***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生;要有宽广厚实的业务知识和终身学习的自觉性,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要遵循教育规律,积极参与教研科研,在工作中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成为教育家式的教师。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关键。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观念陈旧、理论匮乏,以及教育方式、方法落后等问题,是制约素质教育的主要原因。因为教育观念落后,不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学模式单一,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使学生变成了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考试方法僵死,考试内容死板,使得学生死读书本;对学生以分定优劣的评价严重束缚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和创造力的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教育观念的改变。
现代教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意识。素质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推动学生不断地发展。教师应树立符合时展步伐的教育价值观、学生观、质量观,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逐步提高认识和完善自身素质,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二、树立终身教育观念
随着知识的剧增,科技的飞速发展,教师所学的知识和传授知识的办法对他们的职业岗位赋予的要求将越来越不适应,必须在整个生存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必须掌握相关学科的新知识、新观念和新技能,形成不断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为这样不仅对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成长中的学生基本能力发展指导有利。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每个人都面临着“学习的***”的严峻挑战,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懂电脑、不会外语、不会捕捉和使用信息的人。称职的教师应该是学科知识、人文知识、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等多元化集一身的综合型教师。
三、科学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具有现实性和应用性。培养一支既会教学又懂教育,既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教育科研能力和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其结果可直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是推动教育发展的真正动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也是新世纪教育发展的需要。以教育教学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教育教学,应该成为每位教师的行动准则。教师队伍是一支教育科研的强大生力***,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起着教育理论工作者难以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增强科研意识,学习教育理论,掌握科研方法,参与科研实践,逐步提高科研能力。
四、开拓创新能力
新的世纪惟有创新才有希望。教师的创新能力表现在能以创新精神对待教学和科研工作,勇于改革,敢于创造。在教育教学中,要敢于有所突破,在理论上要敢于在前人基础上求新求异,向前发展;在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上要探索规律,大胆创新实践。
五、高尚的职业道德
新型的教师职业道德,应当是具有高尚的社会道德规范、良好的师生关系,丰富的学识和科学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在向学生渗透着自己的思想、立场和观点。因此,教师本身应具有良好的***治思想道德素质。教师所具有的坚定的正确的***治方向、敬业乐教、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道德行为,其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
六、健康的身体素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魄健康是指人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及灵敏性等方面的能力。教师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特点,要求教师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因为教师的劳动是一项既包含脑力劳动又包含体力消耗的艰苦工作,身体健康是承担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的前提。其次,教师的工作是通过听、看、写、讲来完成的,所以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听力、视力和声音,耳聪目明以及声音洪亮是教师必备的身体素质。
教师还应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强。精神乐观向上能造成一种和谐以及生机勃勃的氛围,给学生情绪上的感染。教师需具备较强的情绪控制能力,以积极的情绪对待生活、工作和学生,要经常表现出风趣幽默的健康情绪。宽阔的胸怀和愉快的心境,对教师的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师要坚持不懈地了解学生及探索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这种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也是教师为人师表以及教书育人所必需的。
总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一代高素质的跨世纪人才,是时代赋予广大教师的神圣职责。每一位教师都应站在时代的高度,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程景民现代素质教育概论[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教师素质篇8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是素质教育的基石。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搞好素质教育。
教师应具有以下素质:
1.崇高的职业道德素质
崇高的师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师表,二师爱。师表就是为人师表,以良好的自身形象和风貌为学生树立榜样。师爱是指教师热爱教育事业并为之献身的精神和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师德对学生、对社会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而言,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灵,塑造学生的灵魂,对学生性格的形成,兴趣爱好、思想品质、道德情操等都有极强的感染力;对社会而言,通过学生的良好素质影响到他们的家人亲友乃至社会各个层面。因此,它对学校的形象、社会风气的转变、人类的进步都有重大的影响。新的历史时期教师要具备崇高的师德就必须做到: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学习贯彻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正确的***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热爱教育事业发扬甘于奉献精神;了解中国的国情及***和国家的方针***策,投身到改革的大潮中;深入实践,锐意进取,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加强与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立德树人。
2.较高的文化业务素质
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是履行教书育人职责的重要条件。首先,教师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量,专业精深,相关知识渊博,驾驭知识的能力,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一个教师只有专业知识而缺乏相关知识,他的教学内容便会缺少一个广阔的知识空间和背景。其教学效果必然是枯燥乏味的。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再次,教师要有教育科研能力。科研是提高教学水平的保障。教师如果只注重传播知识,不注重理论研究,一定会影响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所以,教师不能只满足于传播知识,更应该增强科研意识,积极研究探索,不断丰富自己,这样也会给学生以积极的启发和影响。
3.良好的身体素质
良好的身体素质也是教育职业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劳动,要求教师要有强健的体格和充沛的精力,这样才能完成繁重的教学任务。所以教师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以此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4.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师素质篇9
一、素质教育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崇高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以自己的灵魂塑造他人灵魂的职业,这就决定了教师要为人师表,在思想、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应作为学生的表率。因此教师比其他行业人员更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情操。
2.要有现代教育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与之相适应的人才观、教学观和质量观。人才观强调了人才应有的基本要求,但不是单一的模式,要有层次和个性;教学观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着重开发学生的智能,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质量观指学生不仅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还要使基本素质得到协调发展,最终能经受社会生活实践的检验。
3.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技术、新理论、新学科的不断涌现,对承担人类文明传播使命的教师而言,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在这种形势下,教师要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任务,必须有更高的文化科学知识素养。
4.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和能力
实施素质教育,实质上是对传统教育进行一场系统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改革,改革必然涉及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十分重要。
5.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实践能力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主要因素,为了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变革,教师就要学会适应环境,积极利用各种环境变化和各种信息,主动灵活地调整行为,从而能在各种环境中做出应变反应,取得主动地位。
6.要有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
素质教育的实施,心理教育很重要。教师应该具有维护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要有对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鉴别、诊断能力,善于从心理健康的角度分析看待学生的各类问题,并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
二、目前教师素质存在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待转变。(2)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不足。(3)知识面狭窄,不具备宽广的和深厚的相关学科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欠缺。(4)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不能令人满意,缺乏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
1.学习素质教育的新理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观念决定行动。因此,教师必须树立科学的质量观、人才观、教学观和教育观,才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实行。
2.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师地位
教育投入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购置教学设备、增加***书、实验器材等等;二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使教师真正成为“最受尊重的职业”、“最使人羡慕的职业”。
3.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德、能、勤、绩,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以教学成绩来判定,这是不全面不科学的。因此,必须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尤其要注重长期以来忽视的师德评价,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制约教师素质提升的重要因素。
4.引进竞争机制,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
竞争机制的有效引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一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制度,将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作为评价教师的标准之一;二是在分配制度中强化素质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优化和提高;三是完善优秀教师奖励制度,造就一大批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高素质教师。
5.加强在职进修,确立终身教育观念和制度
现代教育制度的重要标志是终身教育思想的确立和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各级***门要高度重视教师在职进修工作,并形成一种制度。教师也要珍惜和把握再学习的机会,切实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6.开展教育科研,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教师素质篇10
关键词:教师 心理素质 健康水平 素质教育
一、研究现状与背景分析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14个地区168所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抽样检测,发现有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普遍存在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专家们分析,其首要原因是“工作繁重,心理压力大”。缓解教师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社会意义。
二、影响教师心理素质的原因分析
1.主观上的高期望与客观上的低定位,导致心理失衡,这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所导致的。教师在现实中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及工作条件差等,加之社会对其要求又很高,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教师内心就会产生较严重的失落感、挫折感,直接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
2.高负荷的工作任务和生活压力,导致心理负担过重。一是教师的日平均工作时间过长;二是任务繁杂且重;三是各种评比压力重。 如工作业绩、创造发明、科研成果等等,常使得他们左右为难,内心痛苦难言。
3.学校的工作安排及评价不当,易使教师产生压抑感。据调查:29%的教师认为学校人际关系不正常,一些校长搞“一言堂”、“家长制”,在学校谁能给领导送礼和办事,谁就能受重用,而工作埋头苦干、性格耿直的人就得不到应有的表彰和重视。这人为地造成了不合理、不公正的现象,使一部分人内心压抑,无法安心工作,也使之对同事、领导易产生不信任感,造成各种矛盾。
4.学生管理难度的加大,是导致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方面。
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必然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再加上学生纪律观念偏差,给学生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教师不得不花大量的时间来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这肯定会影响学生在教师心中的形象;反过来,也会破坏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的疲惫不堪和师生关系的恶化是密切相关的。
三、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途径
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应是社会、学校和教师自身三者相互结合、共同作用才能真正地有效。
1.社会支持是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及健康水平的前提。从社会管理角度看,各级管理部门应当为教师创造较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减少因角色冲突而引起的心理冲突。提高教师的社会和经济地位,要将“科教兴国”落实到具体处,尽可能地提高教师的工资额度,正视教师的劳动价值,以缓解教师的心理冲突。
2.学校环境的优化是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保障。学校环境特别是人际环境不仅影响着教师之间的交往效果和心理满意度,而且还影响着学校集体的巩固和组织效能的发挥。一是学校领导要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要有民主的工作作风,以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学校要尽可能改善教师的生活、工作条件,解决教师的一些实际困难,使教师安心工作;三是尽可能地增加一些教师进修的机会。
3.教师自身的调适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要开展各种心理培训,提高心理健康
水平。
著名文学家苏轼有诗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认识到教师中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教师本人、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配合,教师的心理素质就会得到大的提高。教师只有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素质教育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王祥珍 刘枧 教师暴力行为的成因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0,(11)。
[2]徐学俊 魏礼飞 论教师心理健康与调适[j].北京:教育科学研究,2001,(1)。
[3]梁芹生 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归因及心理调控策略[j].教育评论,2004.(3)。
[4]申继亮 王凯荣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构成[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1)。
[5]张金英 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心理素质[j].太原:山西教育,2002,(20)。
[6]刘红 略论加强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j].贵阳师专学报,2002,(2)。
[7]俞国良 曾盼盼 论教师心理健康及其促进[j].北京:心理学(人大报刊复印资料),2001,(4)。
[8]赵建华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心理调控策略研究[j].心理科学,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