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科学篇1
请关注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近科学》暑期系列节目《丛林秘影之探秘丛林矮人》。
是恶搞,还是致敬?
“走近科学体”蹿红
“开端一定要诡异,剧情一定要曲折,当事人一定要权威,结局一定要坑爹。”近日,有观众根据央视10套节目《走近科学》总结出的“走近科学体”的教程爆红网络,不少网友纷纷撰写“走近科学体”奇文,或恶搞或戏仿《走近科学》栏目。相关人士认为,这并非坏事,而是对国内科普栏目的一种致敬,是一种成功的民间营销。
部分网友恶搞“走近科学体”
据了解,《走近科学》栏目于1998年6月1日开播,是中央电视台第一个大型科普栏目。2001年7月9日央视科教频道开播,《走近科学》作为其主打栏目在央视10套晚间黄金时段播出。该节目以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在各类节目评奖中屡次获奖。
然而部分网友对该节目的评价却并不高。搜狐网友“昏然”指出节目中将“打呼噜”称为“深夜里的恐怖怪音”;“神经病”称为“灵魂出窍”或“僵尸附体”。新浪网友“游荡的小影子”更是一针见血地说,《走近科学》里大量使用“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事情远非这样简单……”这样的语句,就是哗众取宠。
在网友们竞相调侃、恶搞的过程中,“走近科学体”的教程也被好事者炮制出来。随后,蜡笔小新篇《走近科学:成年的幼儿》、白雪公主篇《走近科学:探秘丛林矮人》、多啦A梦篇《走近科学:人猫传说》等奇文竞相出笼。
《走近科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
“无论怎样,《走近科学》以其贴近读者的态度,制造出了丰富有趣的情节,因为好看,才使更多观众和网友感到亲切。”本土作家高铭指出,自己十分喜欢看科普节目,他认为《走近科学》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了《国家地理》的手法,“当然受某些题材局限,可能有些形式大于内容,不过,这并不妨碍它是一个国产科普的好节目。”
为了表达对《走近科学》的敬意,晋江文学网网友“饭卡”,写了一部目前“最长科学体”小说《千妖百魅》,以女大学生江珧应聘入《非常科学》栏目组上班为开端,借用了《走近科学》的几个著名调查事件进行发挥。该帖子在晋江文学网上,日点击率最高达471823次,引发“走近科学体”创作高潮。很快,这部网络奇文被武汉一家动漫出版商所斩获,今年6月已出版。
“其实,《走近科学》在一定意义上融娱乐、趣味、知识性为一体。”“饭卡”说,“网友们总结的一套‘走近科学体’教程,其实能更大程度地传播该节目,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走近科学篇2
一天晚上,我很闷于是拿着遥控器乱转台,突然,有四个大字映入我眼帘:走近科学。我心想:就看这个算啦!我定睛仔细看。
走近科学栏目的主持人是张腾岳叔叔。他微微发胖,带着副眼镜,一看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不过他那张嘴,能说会道,无所不能。你们别小瞧他,他还是我奶奶的偶像呐!(低调!低调!)
前几天正好演走近科学——《香尸谜案》案件扑朔迷离,从砀山里挖出一具湿尸。从古代到今天这具尸首不仅保存的完好无缺,而且身上还散发这香味,人们怀疑她就是传说中的香妃。这具尸首的头发,指甲油都还保存至今,我不由叹道,古代人真聪明啊!其实现代人也不笨,能把一个面目全非的死人,复原出生前的样子,根据身材等方面,还能推算出什么时候死的!令人匪夷思索的是那具湿尸的脖子上为什么会有个T字形的伤口?经过科学家们认真研究才知道。原来是人们贪财,想看看里面有没有值钱的宝贝,所以才去割开那具湿尸的喉咙。破案的过程中疑云重重,一会使人害怕,毛骨悚然,一会使人绞尽脑汁。当这个谜案的真相浮出水面的时候,我心里自然是高兴的,我对科学家的那种敬佩油然而生。不禁令人赞叹!真神啦!
现在我每天晚上都会准时收看,不管学习有多么的紧张,收看走近科学就像我每天必做的事情。我从中不仅获得知识,并且让我课外知识也越来越多。
每当我看到科学家,认真破案时,一颗种子在我心里萌发。我一定要好好学习,认真仔细,善于分析。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科学家,为国争光!
走近科学篇3
民生问题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问题,无论是何种体制的国家都会将民生作为其最核心的基础。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在履行其职能时民生就成为其首要考虑的问题。***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自治区检察院王雁飞检察长提出,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必须把“关注民生、走近群众” 作为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所以,开展“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实践活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是人民群众的呼声,也是进一步做好检察工作的需要。
按照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检察机关如何在科学发展中进一步“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最根本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增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检察工作的各个环节。最近一段时间,我深入各检察联系点、走进群众,采取座谈、征求意见等方式,对检察机关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做了一些调查与思考,现报告如下:
一、我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走近群众”的基本情况
如何坚持检察机关的人民性,使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贯彻检察工作的群众路线,提高检察干警群众工作能力是检察工作机制创新的重大课题。学习贯彻***的十七大精神以来,我院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作为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来做,通过探索实践,取得了一定成绩,其基本情况:
(一)明确思路,迅速部署。王雁飞检察长指出要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做好检察工作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把履行检察职能和关注民生问题更好地结合起来。我院***组深刻领会精神实质,认识到位,把科学发展,关注民生,服务群众,化解矛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举措进行部署,结合优化司法环境活动的开展,向社会公布了检察机关服务群众的“承诺”,让人民群众在维权中安心放心。自治区检察院部署在全区检察机关开展“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后,我院又积极行动,制定了“关注民生、走近群众”的实施方案,细化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责任,落实了工作措施,保证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形式多样,突出实践特色。主题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我院大胆探索,突出实践特色,采取多种形式走近群众。一是开通民情检察直通车搭建为民***的“连心桥”。为使检察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方便群众,我院在扁担沟镇召开“检察工作联系点暨民情直通车”启动仪式大会。开通的民情直通车每月至少深入各联系点一次,通过面对面的与群众交流,现场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接受群众控告、申诉和举报,疏导化解矛盾,实现 “零距离”服务。民情检察直通车已定期深入到各联系点20多次,此举为广大群众申诉、举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等提供了便利、迅捷的途径,同时使广大群众能够更好的了解、监督和支持检察工作。二是实施“农村检务工程”,为更好地服务群众搭建平台。为了克服和解决检察制度设置、职权配置在客观上造成的检察机关的“腿短”和“悬空”缺陷,我院深入各乡镇开展“农村检务工程”,目前,已在各乡镇已聘任检察联络员9名,建立检察工作联络点9个,设置检察信箱9个。截止目前,共开启信箱20余次,受理举报线索1件。三是向社会公布了反贪局长、反渎职局长电话,方便群众控告、举报、申诉、投诉和咨询,已受理短信举报线索2件,正在初查中。四是以查办和预防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为着力点,切实维护民生。积极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查办危害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渎职犯罪专项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五是开辟信访“绿色通道”。 针对群众上访难、打官司难的问题,我们对涉及民生、需要快速办理的案件,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办结。同时建立“解决合理诉求”的接访机制。转变以往“息诉罢访”为目的的接访机制,对信访案件多办少转,达到案结事了。同时在民事行***检察科,建立了弱势群体的民行申诉案件优先受理、优先立案、优先办结等规定,切实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下一步将开通“民生服务热线”,派专人接听,及时倾听群众民生需求。
(三)加大宣传力度,增加了检察工作透明度。组织干警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镇、进学校,开展了“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举报宣传活动。发放“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宣传材料3000余份,《民情调查表》1000余份,提供法律咨询30余人次,接受群众举报和法律咨询,密切了检察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增加了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的关注程度。
(四)深入开展“察民情、识民意”活动。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深入到同心县韦州镇、利通区扁担沟所包扶的村上, 对包扶对象问寒问暖,***组成员积极到村委座谈,了解情况,集中精力解决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和迫切需解决的实际问题。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捐助活动,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号召全院干警踊跃捐款。先后捐款捐物达5万余元。
二、主题实践活动取得的初步成效
结合“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新一届班子狠抓队伍管理和作风建设,先后制定并推行各种制度30余项,队伍的精神面貌彻底好转,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推动了检察工作全面发展。刑事检察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截止3月底,共受理批捕案件68件116人,批捕66件113人;受理移送起诉案件90件172人,起诉76件147人。受理案件线索上升。反贪工作在去年立案9件,全市检察系统考评第一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已受理涉农案件线索5件,立案侦查涉农案件线索2件,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万余元。积极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召开了涉农预防职务犯罪工作联络员座谈会,发《预防建议》4份。重点就土地流转与非法转让的界限举办了村干部法制专题讲座,真正做到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延伸到农村基层。诉讼监督力度明显加大。针对公安机关捕后变更强制措施、撤案、取保候审直诉案件监督不到位的情况,制定了制度,首次实现了对刑事案件从立案到提起公诉的全程监督。追捕犯罪嫌疑人11人,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总和。办理立案监督案件1件,发《纠正违法通知书》2份。
积极改变“刑事检察院”形象,加大民事行***检察工作力度,主动与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工作联系制度,拓宽了案源。书面审查法院民事裁判文书280余份,对可能存在问题的21份判决书重点进行审查,并制作了《民事行***判决审查表》,细化了审查内容,规范了审查方式。受理申诉案件2件,立案1件。积极开展旁听庭审工作和对执行活动的监督,与法院签订了《关于对民事行***诉讼活动及执行工作实施检察监督的暂行办法》,首次将法院的执行工作纳入我院检察监督的范围,已现场监督法院执行案件一件。目前我们又同利通区法院协商,在法院增设“检察申诉信箱”,进一步拓宽群众申诉渠道。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实现了春节、“两会”期间涉检上访为“零”。认真开展检察长巡回接待群众来访工作,已巡回接访8次。开展自治区级文明接待室创建活动,推出便民利民措施10余条,目前争创活动正在深入开展中。
三、影响检察机关“关注民生,走近群众”科学发展的瓶颈与制约因素
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院检察工作虽然在“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体制、机制和人员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在“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上仍然受到制约。
一是思想认识不足,部分检察业务在服务民生上较为薄弱,缺乏主动性。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有的干警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认为检察机关不是包医百病的救世主,导致对涉及民生问题案件监督意识不强,监督水平不高,监督手段不多,监督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法律监督工作的开展;职务犯罪查处力度不够,与上级的要求还有差距。
二是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检察工作性质、职能知晓率不高。群众一般认为检察机关只是一个依法代表国家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公诉机关,社会各界对检察工作职能缺乏认识和了解。重打击轻保护,使检察机关的宣传大多集中在刑事检察业务上,对民事、行***检察工作的宣传不够。当前,各种经济利益纷争矛盾凸现,人民群众对司法不公反映强烈,但部分群众既不知道还有检察院这条救济途径,申诉群众不懂得通过检察院这个途径进行维权,造成案源少,不利于科学发展。
三是法律不够完善,制约了检察机关对涉及民生案件监督工作的开展。法律的规定过于简单和原则,比如在民行检察工作方面,民事诉讼法总则规定了广泛的检察监督权力,而分则仅规定了单一的抗诉监督手段,而且缺少必要、具体的操作程序和规范,对监督范围、抗诉期限等法律均未作出规定,检察院从接受群众申诉到立案审查,直至向法院提出抗诉,经历时间过长,监督的效果没有达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对检察机关提起抗诉的案件,法院必须依法再审,但对一些事实清楚的案件,检察机关如果采取检察建议的方式对法院生效的判决和裁定进行监督,既可以提高办案效率,也可以节省司法资源。然而,法律对于检察建议却缺乏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规定。法律的不完善制约了检察机关行使法定监督职责。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检察机关不能对执行案件和破产案件提出抗诉,检察机关只能采取检察建议的形式进行监督,影响了检察机关对此类案件的监督成效。
四是管理机制不规范,基层检察院各种保障不够有力。目前检察机关实行“双重领导”的领导体制和“分灶吃饭”的财***体制,在队伍管理、机关建设等方面仍然沿用行***管理模式,缺乏与检察官法相配套的改革措施;在办案、监督制约方面,人的主观因素较重,缺乏一套科学、严谨的规范化管理机制。在财***管理体制方面,办公条件差,装备落后,信息化建设滞后,办案、办公经费与专项经费不能合理利用的困难现象十分突出。在干警***治生活待遇方面,与经历相似的其他行***部门干部相比差别大,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五是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法律监督能力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相适应。由于受地方条件的限制,引进高学历的法律专业人才十分困难,出现新老检察官接替不上;干警的文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学历教育旨在拿文凭,文凭与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导致***手段单一,***方法比较简单,经验化现象突出。
四、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创新发展的思路
(一)充分认识“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重要意义
首先,“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是检察机关性质和地位的本质要求。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工作的永恒主题和***办案的最高价值追求,也是检察机关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基本价值取向。同时,检察机关只有站在关注民生的立场上,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深入分析研究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保证***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才能充分体现检察工作的人民性。
其次,“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是落实***为民宗旨的具体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人民民主专***的社会主义国家,检察权来自于人民的赋予,这就必然要求检察机关必须确立关注民生、***为民的理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关注群众需求,缓解民生矛盾,破解民生难题,切实贯彻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从而保障检察工作正确的***治方向,保障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最后,“关注民主,走近群众”是实践检察工作方针的具体内容。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是检察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工作原则,只有关注民生,走近群众,充分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才能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职能作用,完成***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使检察工作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关注民生,走近群众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通过自身的***工作惩治犯罪,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也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促使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
(二)以认真履行职能为主线,着力在“关注”上做文章
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应把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关注民生,走近群众”,作为自身的一个重大职责来看待,尽职尽责抓落实。今年市委、***府明确提出全市经济工作要突出“抓投资、上项目,调结构、促增长”,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特别要在优化司法环境上抓深化,在维护公平正义上见成效,这既是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民生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民生检察”的客观需要。
利通区检察院要以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首要任务,以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第一责任,突出优化司法环境和平安建设两大重点,全面履行检察职能。在服务和保障民生中,进一步提升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一是以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为重点,努力维护社会稳定。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稳定意识,“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紧紧围绕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围绕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社会问题,进一步突出打击重点,加大对涉及民生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依法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和***犯罪,努力维护社会稳定。积极参与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确保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策,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二是以查办和预防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为着力点,切实维护民生。要深入开展查办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开展查办涉农职务犯罪专项活动,保障国家支农强农惠农***策的有效落实;特别要突出查办涉案金额大、涉案范围广、涉案人员多的大案要案、窝案串案;特别要注重查办发生在基层或者案值不大但人民群众高度关注、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职务犯罪,坚持大案要查,小案也要查,有效震慑和遏制危害民生的职务犯罪。结合办案,加强对典型案例发案原因、特点和职务犯罪行业、领域犯罪态势的分析,及时帮助有关行业和单位健全制度,堵塞漏洞,预防犯罪。要组织人员举办村干部法制培训班,真正将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向农村延伸。
三是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立案监督方面,要切实监督应当立案而不立案和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的案件,解决打击不力和保障无辜者不受追诉的问题;在侦查监督方面,要切实监督纠正违法侦查、违法取证、刑讯逼供违法插手经济纠纷等问题,最大限度的在追究犯罪的同时,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在审判监督方面,要切实坚持执行实体法与执行程序法并重的原则,在监督审判机关依法审判的同时,对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导致量刑畸轻畸重等问题坚决行使法律监督权,力求保护公民在适用法律上的平等权;在民事审判、行***诉讼监督方面,要坚决对法院确有错误的判决和裁定提请抗诉,对法院正确判决要认真做好当事人的息诉服判工作,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是要竭尽全力做好控告申诉工作,关注法律实施中的公平正义。要从加强监督、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出发,积极做好控告申诉工作,对人民群众的举报、控告、申诉案件,要及时办理,对所有信访举报案件,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声,取信于民。
(三)以畅通诉求渠道为主线,着力在“走近”上寻途径
检察机关要在关注民生上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创新走近群众的长效机制来弥补法律上的不完善,努力畅通民意诉求渠道,使检察机关真正成为群众感情上的贴心人,呼声上的代言人,权益上的维护人。
一是增设乡镇派出机构,加强基础工作。检察机关的基层组织是县级检察院。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乡镇工作和企业和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现行体制造成了检察工作悬空的局面,不适应检察工作的发展,在一些重点乡镇设置派出机构,是必要的,有利于检察工作的开展。
二是认真解决群众诉求。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切实地解决人民群众的诉求,维护人民群众利益,才能真正体现检察机关“关注民生,走近群众”的核心价值。因此,一定要带着对群众的感情关注社会矛盾和法律问题,在处理各种矛盾和事件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分清矛盾性质,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对诉求合理的做到解决到位,对要求过高的做到说服到位,对无理纠缠的做到教育到位,对触犯法律的做到处置到位。努力从细节入手,改进***作风,提高***效能,使检察工作成为彰显公正、排解民忧、化解民怨、维护民权、赢得民心的过程。
三是妥善处理涉及民生问题案件。一方面,检察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做好群众工作,要带着感情、带着***策、带着法律、带着责任,认真做好群众的思想***治工作,做到用真情劝慰,用法律劝导,用情理劝止,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更好地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力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另一方面,在***办案中,检察机关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当事人要作换位思考,以人性化的关怀感化他们,做到处置问题不产生震荡。
四是创新受理民生案件的工作机制。健全举报电话和网上举报平台的应用机制,加强举报宣传,对举报案件的受理、流转、办理、回复等程序严格规范,落实举报职务犯罪属实的依法予以重奖和实名举报的书面说理答复制度,确保群众诉求渠道畅通。规范检察机关内部民生案件信息的流转和处理机制,明确责任,确保信息资源得到整合利用。建立联系制度,延伸工作触角,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旁听民事、行***诉讼案件庭审活动制度,着力解决对民事审判、行***诉讼监督“软”的问题。
五是提高民生案件的办理效果。严格把握民生案件办理的法律***策界限,办案中,把解决法律问题与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一起抓,特别注重加强对被害人权利的保障,努力为被害人挽回经济损失,积极探索对因犯罪行为导致生活困难的被害人的司法救助制度。
(四)以推动检察工作发展为主线,着力在“成效”上求突破
一是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在工作机制上求突破。通过开通民情检察直通车、建立检察服务点、旁听民事行***案件庭审、设立举报箱等诉求渠道,建立完善以控申、民行检察业务为支撑,检察机关内部全员参与的接访工作机制。落实并推行检察长全天候接待的承诺,形成领导带头、全员参与、责任明确、高效便民的信访接待处理新模式。做到信息畅通、各负其责、处理迅速、群众满意。
二是创新宣传载体,在提升检察工作知名度上求突破。深化检务公开,创新工作模式,组织开展检察“开放日”活动;推行变被动接访为专项服务、定期走访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检察工作职能,定期下访了解社情民意,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认识、了解检察工作性质,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
三是努力促进检察工作科学发展,在探索管理机制改革上求突破。机制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关注民生,走近群众”的治本之策。因此,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过程中,要大胆探索检察工作管理体制、机制,按照检察官法的规定,推进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解决干警职级待遇问题,充分调动检察干警的工作积极性。
走近科学篇4
钱学森的一生——1912年到2009年,一共活了九十八岁。他的一生经历过许多次挫折,但他都坚强地活下来了。1928年,年仅十六岁的钱学森离开祖国,到遥远的美国去求学。他师傅的名字叫冯·卡门。钱学森学习很刻苦,是冯·卡门的得意门徒。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了,他非常兴奋。过了几天,钱学森夫妇心中忽然萌发起了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份,已经下定了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海***次长大吃一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我宁可把他***毙了,也不愿把他放回中国。”
1950年8月份,钱学森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自己的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了美国移民局的通知,命令钱学森不准离开美国。
1950年9月9日,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了15天。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三十磅。
***对此非常重视,连忙派中国驻波兰大使王炳南,指示他在中美大使级会谈中,据理力争,设法营救钱学森回国。在铁的事实面前,美方代表无言以对。不久,美国有关方面匆忙通知钱学森有5年的自由期,现在可以回中国了。
走近科学篇5
栏目定位:“走近”为本位
英国BBC电视台科技部主任约翰林奇说:“无论你所要讲述的科学有多么重要,多么有趣,你对科学问题有多么熟悉,或者你对科学有多么热情,如果没有人欣赏,一切都将付诸东流。观众永远是最重要的。”①要提高传播效果,必须遵循双向传播的本性,尊重受众的要求、反馈,真实地反映受众的心声。《走近科学》栏目从开始之初就站在平民的视角,从大众的需求出发,选择他们感兴趣、想了解而未能了解的题材,同时,在节目中穿插相关的科学知识,既引起观众的兴趣,又使观众受到科学教育。
例如2005年4月22日播出的《揭秘“千手观音”》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千手观音》在春节联欢晚会上一炮打响后,很多观众都感到不解:一群既听不到声音,又说不出言语的聋哑人怎么能塑造出如此神奇、整齐而又美妙的动人舞姿?带着观众的这些疑问与不解,《走近科学》栏目组的镜头立即跟进,录制了一期关于聋哑人如何能听到音乐且踏歌起舞的节目,为观众揭示出精彩舞艺的背后隐藏的奥秘。通过这期节目,观众了解到,从小接受了节奏感训练的聋哑演员们能够利用地板的震动感受声音。
《走近科学》栏目的每期节目中,除了引用事件相关当事人的陈述,一般都会穿插有关专家对此事件的看法和理解。专家们以专业的视角从不同方面对相关事件进行分析,为观众解疑释惑,这样就使观众对事件的理解与认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从而突破了个人视角的偏执与狭隘。
2004年10月27日播出的《白石海子之谜》里,讲述的是四川懋县白石海子出现大片神秘“血色水域”一事。为了将蹊跷的现象还原为科学,此期节目采用了国家地震局的地质勘探专家的分析,武汉水生所的生物专家的观察、判断等等,通过层层分析,排除了地震的可能性,然后再抽丝剥茧,最后水落石出:白石海子之所以出现大片神秘血色水域是由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富营养化所致。如果没有专家的一步步调查,当地村民只能凭空猜测,在地震谣言广泛散布的恐怖气氛中恐慌度日。由此可见,权威就是科学,科学才能正言。
内容呈现:大众化的表达
转译是一种巧妙的信息解读方法。过去科教专题片解说词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话语的枯燥与晦涩,过多的空话使节目缺乏信息量。实际上,大众参与或关注对话的热情,源于对真实与真诚的渴望,希望能从节目中获取一定的知识、文化等方面的收获。《走近科学》栏目无论是从主持人的话语还是从解说层面看,都蕴含丰富的信息量,在不经意的现象中挖掘出大道理。
如2006年4月播出的《家有恶邻》,就因为巧妙地转译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节目讲的是发生在广东省一市民家中发现白蚁及其治理的故事。“家”自古就是一个吸引人的字眼,它会勾起人的无限遐想,看到片名,观众会情不自禁地想象“恶邻”是谁?家里为何会出现“恶邻”?如何驱逐“恶邻”呢?观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观看、参与节目,在其中寻找答案,并因此而发现自己真实的生活、思想情感以及苦恼与困惑。任何节目的制作播出决不是单纯地为了取悦观众,它的生产必须承载一定的信息,而出彩之处就在于通过营造被对方关注的话语环境,将单向的信息传递变为双向的信息分享。《走近科学》做到了这一点。
诠释就是通俗的术语示意。现在科学传播的核心理念是公众理解科学。《走近科学》栏目的特点就在于,每逢提到专业术语和科技名词,都会通过主持人讲解,或专家学者的解释,或通过古今对比,帮助观众正确地理解认知。
2007年1月11日和12日,《走近科学》栏目播出了两集系列片《拯救人鱼宝宝》。“人鱼宝宝”的特点是:两条腿长在一起,一直连到脚掌,十个脚趾头像鱼尾鳍一样呈扇形向上张开,稍微一蹬腿就像一条活生生的“人鱼”。由于宝宝没有泌尿系统,体内的粪便无法排除,医生们便决定为宝宝制造一个“人工排泄系统”,通过宝宝的肠道系统将体内的粪便排出,这就意味着,一个生命力极其微弱的宝宝将面临“肠漏”的危险。此时的观众也许对肠漏这个医学术语难以理解。此时主持人拿出***表,用人体结构示意***为观众解释了它的含义,既增长了观众的知识,又达到了传播的目的。
《走近科学》栏目巧妙地将“走近大众”与“走近科学”相结合,在保证科学的严肃、高尚、理性、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又引入了趣味性的情节以及特定的画面做支撑,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科教节目的吸引力,将“说教”变成了一种轻松活泼的“受教”,另一方面满足了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使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得到了“美”的享受。
栏目诉求:让故事打开观众的心扉
国内科教类节目长期存在内容高于形式的缺憾,过多、过深的科技知识讲解使得节目主题深刻、知识性强却枯燥乏味,缺乏亲和力。可以说,如何提高科学类电视节目的可视性,使之在众多的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是电视人亟待解决和突破的难题。
《走近科学》栏目面对这一目标,做出了有价值的尝试――将过去的科普宣传片转变成为科学纪录片。②完全摒弃过去将科学知识硬邦邦地、专业地袒露出来的灌输形式,而是基本以讲述故事的形式,向观众介绍一些最新的科技动态、科学知识,这也就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结构模式和叙事模式。例如,2007年4月20日播出的《我要当妈妈》,介绍了澳大利亚国宝――树袋熊来我国繁殖一事。以讲故事的手法,将树袋熊形象地拟人化,把树袋熊的生长与栖息环境、种类与数量巧妙地穿插于故事情节中,引发了观众广泛的兴趣,也使观众对树袋熊产生了喜爱之情。同时,通过人物配音,以第一人称展示树袋熊的心理活动,比从第三人称角度单纯的简介更具亲近感。
电视科教节目与其他新闻和娱乐类节目相比在吸引观众方面难度确实要大得多,因为它不仅要说明科学事实的表面现象,还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和严格的科学依据。要把一个高深的、充满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的科学事实拍摄成一个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观众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再加上牵动人心的人物命运,这些都成为提升收视率的不二法门。对于科技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走近科学》栏目定位于生活中的推理故事,热点、疑点的科学解析。在故事中怎样让深奥的科学道理吸引观众是摆在制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中道具在科普节目中的灵活运用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栏目灵魂:从疑问开始
《走近科学》栏目按照发现疑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从日常生活中普通、离奇的事件中发现疑问,然后再从观众的视角出发,带着观众心目中的疑问提出假设,最后虚心请教专家,通过专家的解读为观众答疑解惑。这种制片思路不仅增强了节目的悬念性和吸引力,也起到了服务观众的目的。
从疑问开始。生活中处处有新闻,处处有科学,关键看你会不会发现。有一些新闻可能大家都看到了,但却没有把它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而《走近科学》的编导们这样做了,并发现了其中的冲突、矛盾和价值。例如2005年1月27日晚播出的《精灵之舞》,以夺得冬奥会金牌的运动员申雪、赵宏博为主人公讲解花样滑冰运动训练中的科学,通过一系列的质疑,找到了花样滑冰训练和其他科学领域的交叉点,变国内视野为国际视野,大大丰富了科学的内涵,实现“大科学”的理念。
提出假设。人类的任何活动都具有预定的目的性,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当我们在做一件事或者解决一个问题时,尽管开始不能完全准确地肯定应该如何解决、如何去做。但是,根据现有的经验和知识,或者通过调查研究有关的资料,在头脑中先形成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初步猜测或设想,这就是科学的假设。
释惑。小孩总是对周边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凡事都爱问个为什么,这其实是一种求知的渴望。《走近科学》节目往往是从疑问开始:奇特的事情发生,为什么发生,怎样发生,结果如何。通过专家的科学解读消除流言以及民间传说,让观众正视真正的科学。例如2007年3月26日至3月31日播出的六集系列节目《香尸谜案》,成为《走近科学》栏目为观众答疑释惑的典范。2001年3月,在安徽省砀山县出土了一具女尸,“女尸大概埋葬了多长时间?属于哪个朝代?”带着这样的疑问,栏目组虚心请教专家,通过分析女尸身上的葬服,得出结论――该女尸为清代湿尸;据目击者介绍,该女尸出土时,棺木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因此“该女尸就是传说中的‘香妃’”一说在砀山县广泛流传,为了用事实说话,栏目组请到了历史学家,通过历史学家对历史资料的分析,了这种说法:历史上并不存在“香妃”这个人,即使有,“香妃”也是资料记载中的“容妃”,而“容妃”的尸体并不保存在砀山县……
凤凰卫视总裁刘长乐在《解密凤凰》的序言中说:“凤凰的经验就两个字:创新。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战胜自己。”③如果说《走近科学》有什么秘诀的话,也就在这“创新”二字。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保住自己的个性和特色。
注释:
①吴燕.《电视科学节目:要故事还是要科学?》.中国教育报.2007年4月7日第4版
②任远.《电视纪录片新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版
③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建构一个新传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版
走近科学篇6
关键词:电视科普节目;科学品质;《走近科学》
中***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45-0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国内电视科学节目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然而,在电视科学节目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那就是电视科学节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的缺失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科学传播的根本任务便是让科学知识走向公众,从而促进公众对于科学的认知与理解。而以往,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形式,科学节目通常被赋予了严肃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使命,侧重的是宣传科学规律、科普常识和科学精神。但随着电视科学节目生存环境的恶化,以及娱乐化思潮席卷整个大众传播领域,电视科学节目开始出现了不良的发展态势,甚至一些与“科学”本质和“科学”本体相违背的“伪科学”理念相继浸***到电视科学的制作和生产环节当中。
通常认为,科普类电视节目是由电视台和电视节目制作机构摄制的、面向公众的、以进行科学教育和提高公众素养为宗旨的电视节目的总称。它们以广泛的内容、多样的形式、承担着纪录科技发展、普及文化知识及展示科学精神的高尚使命。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对于科普事业的愈加关注和大力支持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实施,电视科普节目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的媒介生态。
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电视科教节目沿袭的大多是电影科教片的模式,主要是强调知识性,当然这种类型的节目有其优点,比如说固定模式的传播易于让观众产生亲切感,单一的内容可以在单位时间内把一个科学知识讲深讲透,但由此带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一是观众的参与度低,节目的着力点停留在“我说你听”的单向传授上;
二是节目往往将“讲解科学知识”作为终极传播目标,在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相对比较欠缺;
三是在拍摄、制作、包装等环节上相对落后,节目显得枯燥乏味,效果不佳。
从媒介传播属性来看,电视的声画语言同时传播所带来的形象性、观赏性和真实性,最终使其成为科普传播的“第一媒体”,并引领科普传播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但必须承认的是,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并未充分发挥电视的上述优势,而是长期存在内容高于形式的缺憾,干瘪的科技知识讲解使得节目主题虽然深刻,但却枯燥乏味,缺乏亲和力和对受众的吸引力。
从理论上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讲究叙事技巧和叙事风格,追求悬念,也就是开始讲故事了”,这本无可厚非,确实科普节目注重叙事技巧这是必要的,适当设置悬念,运用丰富的电视表现手法,可以使节目形象生动,增强节目的艺术感染力,加强传播效果。但科普节目的叙事技巧应该是先大事化小,再以小见大,用通俗的语言,从平凡的生活和普通的小事中,深入浅出地讲出科学道理来。
“科技普及一方面要向公众传播更多的科学技术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担负起提高公众的科技判断力的任务,使公众具有与科学家讨论科技发展与科技应用问题的知识基础和判断能力。”这无疑是当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尚未实现的“效果彼岸”。《走近科学》曾制作的一些神秘现象系列节目,其实就是拿当事人的疾病、生理上的疑难杂症,或者是因为当事者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幻听、幻视、偏执、狂想、自我暗示等做文章,猎奇色彩下缺乏最基本和最核心的科学价值。
对于科普节目来说,光讲故事是不够的。故事中的科学道理,以及对未解之谜的科学分析,才是区别于其他栏目最本质的特征。电视科普节目要把“公众理解科学”作为节目创作的基点和支点,要“注重科学意识与公众科学素养的培养”,毕竟科学的普及并不仅仅在科学知识传达的层面,还要在科学方法上做文章,注重科学的过程的展示及其中的科学性与科学内涵,力***“促进公众在科技与社会、科技与人的关系中全面理解科学技术”。
在央视众多栏目中,《走近科学》以“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提倡科学方法、传播科学知识”为宗旨,试***以轻松活泼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推理故事与科学热点、疑点话题的解析相结合。这种节目追求无疑暗合了美国探索频道提出的“30秒内抓住观众的眼球”的成功经验和制作理念,从而也试***去“找到最好的讲故事方法,然后用它把最好的素材结合起来”,最终将科学问题转化为观众感兴趣的节目。
科普类节目要大众化、娱乐化,但绝不能庸俗化。因为科学本身是严肃、高尚,理性色彩浓厚,如果电视科普节目丧失了科学性,一味的媚俗化,就不会获得观众的信任。因此,科普栏目一定要把握好自己的栏目品质。
总的来说,作为电视科普节目的主体,电视从业人员完全可以通过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正确对待科学权威,不迷信权威的观点;对科技界所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反常事件保持谨慎的态度,冷静地加以分析;为避免自身工作中的失误,应尽可能地对客体进行查证,检验其真实性,避免盲从。在始终牢牢把握科学信息传播的核心的同时,力求有效传播,克服片面迎合受众的倾向,追求电视科普节目“明”、“好”、“乐”的真科学境界。
顾名思义,所谓传播“真科学”的第一重境界“明”即是指受众通过观看电视科普节目能够真正的明确的认知与了解节目所传播的科学知识。这就要求科普节目应以“普及科学”为核心诉求,亲近受众,给受众以“通俗易懂”的传播面目。
从知识习得的角度来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即真正对某一领域感兴趣的人和从内心里非常快乐地想要探究某一领域知识的人才能真正学好和掌握相关的知识。
对于电视科普节目来说,其在实现传播科技知识、开启人们的智慧和理性思考功能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设计出更优的传播形式,以便帮助受众在“心悦诚服”地心理状态下获得相关的知识。《走近科学》曾经在“预防破伤风”的节目中,这样形容当时人们害怕接种牛痘***苗的情形――“人们害怕长出牛角,像牛一样哞哞叫”,如此一来就显得很风趣、也很形象地道出了当时一些人的惧怕和不无担忧。
所谓“乐之”,是指受众乐于积极主动的观看电视科普节目,喜于通过电视科普节目来走近科学。这就是对电视科普节目的更高要求,让其巧妙地将“走近科学”与“走近艺术”结合起来,在保证科学的严肃、高尚、理性、神圣不可侵犯的前提下,增加科教节目的艺术审美力和对受众的“艺术吸引力”,将“说教”变为一种轻松活泼的“受教”,从而在满足观众对科学知识的渴望的同时,使观众在收视过程中得到电视艺术的“美”的享受。
总之,电视科普节目一定要避免娱乐化手段的过度泛滥运用,避免科学知识的情绪化传播及其传播效果的消解作用,保持电视科普节目的“科学品质”,更要避免电视科普节目滑向“伪科学”的传播深渊。但目前来看,电视科普节目还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但可以肯定的是不断创新,是电视科普节目实现上述传播目标的最为根本的建设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洪波.高校人文与科学教育丛书:科学与伪科学的分野[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谭树慰.电视科普节目制作[M].电视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3]刘朝民 刘斌.中国电视科普节目研究与创新[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走近科学篇7
新高考 选课走班学习 浙江
2014年9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出台,它标志着中国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正式启动。此次改革由***统筹进行顶层设计,选择浙江、上海开展试点,2017年将开始全面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浙江省根据《意见》中的具体内容,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经过充分调研,先后召开一系列座谈会,听取多方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了《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近期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扩大学生高校双向选择权,二是推进综合评价选拔,三是弱化一考定终身现象。新高考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考试类型、考试科目、考试组织、考试时间和频率上进行了重大变革,将现行高考“3+综合”中的“综合”改为“七选三”,每年4月和10月各安排一次学业水平测试和选考测试,全科开考,考生选考科目考试次数增加为2次。
新高考背景下,选考科目制的实行将使我国长期普遍存在的行***班制难以适应,迫使学校推行新的教学组织形式,以配合课程的多样化实施,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因此,选课走班学习势在必行。
一、什么是走班学习
走班学习,即学生不是固定在一个行***班级里完成所有课程内容的学习,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和学生的学习个性,合时机地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在不同类型的教学班间流动学习的组织形式[1]。它既能兼顾学生的个性发展差异,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发挥班级教学的优点。但是相比于行***班的教学,走班学习下课堂流动,学生多变,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面临较大的挑战。
二、为何要采取走班学习的模式
1.新高考改革的需要
新高考背景下,浙江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根据拟报考学校专业要求,从思想***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7门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科作为选考科目。根据排列组合,不难得出新高考背景下,考生将有35种考试科目组合的选择。此外,作为高考选考科目,每科至多2次参加考试的机会,该科目考生不仅需要考必考题,还需考加试题,加试题考试内容既包括科目必修中列为发展要求的内容又包括选修内容,相应的成绩将计入高考总分。而不作为选考科目的四门学科,学生仅需学习其中的必考内容,参加学业水平测试,且成绩合格即可。由于新高考赋予学生选学选考的权利,这也就意味着一个行***班中必然有学生选考化学,也存在学生不选考化学的可能,行***班中按部就班的化学教学已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走班学习势在必行。
2.学科教学的需要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暨高考选考科目考试标准(2014版)》中明确规定必考和加试的内容所要达到的考试要求。即便是必修中的同一内容,必考要求和加试要求也有不同。例如,化学1(必修)中的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下的各知识条目的必考要求和加试要求有较大的差别,详见表1,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均不同。广度上,必考要求不需要学生掌握几种重要的硫酸盐及其用途,而加试要求则涉及该内容;深度上,仅酸雨的成因和防治要求相同,其余的知识条目加试部分要求学生掌握的程度均高于必考要求。化学选考内容包括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横跨化学1(必修)、化学2(必修)、化学反应原理(必修)、有机化学基础(限定选修)、实验化学(限定选修),因为内容涵盖范围广,按部就班的按照行***班展开教学,难以建构完整的学科体系。例如,化学1(必修)中的从铝土矿到铝合金、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这两块内容是属于选考范围,如果不开展走班学习,教师只能按照学考要求进行行***班教学,对于选考化学的学生而言,元素化合物的整体框架就无法完整建构,也无法系统性对比活泼金属(Na、Mg)、变价金属(Fe、Cu)、两性金属(Al)的差别,知识显得碎片化,缺乏内在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因此,笔者认为从学科教学本身出发,选课走班学习可以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心理状态,建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大学教育和职业发展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
表1 化学1(必修)中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考试要求
三、化学走班学习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1.何时开展选课走班
此次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赋予了学生自主选择考试科目、考试时间的权力,这意味着“一人一课表”的时代已经来临。7门高中学考科目都需要走班,何时开始走班需要结合各学科课程容量与学习要求、学生的学习时间等进行充分的论证。若是开始过早,学生还未适应高中生活,对学习节奏的不适应难免产生消极的心理,就化学学科而言,从初中的科学过渡到高中的化学,跨度较大,无论是思维上、学习方法上还是学习习惯上都需要一定时间的调整;同时,学生对自己的人生还未进行深入思考,没有切实可行的人生规划,那么选课走班难免带有一定程度的盲目性,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果开始过晚,难免造成高中阶段前后学习任务的失衡,学生学习生活或单调枯燥或拥挤不堪,严重背离学习活动规律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2.如何整合教学内容
化学加试题内容涵盖范围广,包括必修内容和限定选修内容,对于选考化学的学生来说,既需要学习必考内容,还需学习加试题的内容,那么教师该如何科学地整合教学内容,使其既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又能建构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呢?例如,《化学2(必修)》专题二第二单元的化学反应中的热量与《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一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加试题范围)同属于化学反应中的热量问题,应该打破原有的教科书的界限,实现螺旋上升的热量问题的知识对接。纵观所有的教学内容,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使之符合实际需要是不容忽视的一大问题。
3.如何解决选课走班中的教学管理难题
新高考背景下,走班学习覆盖面广,学生的流动性加大,使得教学管理难度加大。笔者结合新高考改革一年多走班学习的实际现状,主要思考以下四个问题:其一,采取何种方式的走班,这是思考是否需要保留行***班化学教学的一大问题,即走班学习开始之初按照化学学考班与选考班直接分流还是继续延续行***班的化学学考内容教学,化学选考单独进行走班展开教学;其二,怎样分班,学生自主选择还是就近走班、单元教学,抑或是分层次走班;其三,如何解决学生选课的调整或层级流动;其四,教师如何检测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效,主要思考学生考勤、作业批改、学习情况追踪、课后辅导、学习效果检验等的操作模式。
4.如何科学、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价
对走班学习的教学评价涉及到两个难题:其一,新高考下,每位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张课表,所选择的课程并不相同,即便选择相同的课程,但是课程的难度也可能因学生层次的不同而不一样,该如何展开对学生的评价;其二,教师担任不同班级的教学任务和德育任务,或学考教学或选考教学,或是行***班班主任、教学班班主任、成长导师等,班级之间本身也存在较大的差距,如何评价教师的工作量与教学效果。尤其是教师在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学习上发挥怎么样的作用这些内隐性的方面该如何评价。
四、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实践的若干经验借鉴
1.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专业介绍、学习方法指导、选课指导
高一学生或多或少有一些对未来的初步规划,但是他们对高校各专业十分陌生,这些专业将学什么,包含哪些课程,可以向哪些行业发展。学校应开展相应的专业介绍讲座衔接起高中的选课、大学的专业选择、人生的理想,减少学生选课的盲目性。教师也应积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我,正确分析学业现状,了解不同高校不同专业报考要求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借助于假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职业体验实践活动。从初中的学习过渡到高中的学习,无论是学科的数量还是学科的学习难度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学生能更及时有效地适应高中学习,教师可邀请相应学科的专家型教师、优秀毕业生代表等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来加快学生的适应性。新高考背景下的选课走班学习,学生和家长缺乏一定的认识。教师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学生代表座谈会,将信息传递。学校也应设立选课指导咨询站,邀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选课指导。
2.初期学考班与选考班直接就近分流走班,后期固定模式减少走班
某校在高一第一学期进行2个月的行***班化学教学后,开展化学学考班与选考班就近分流走班效果较好。2个月的行***班学习,学生从身心上都对高中学习有了一定的适应,主要集中在必修内容的教学上,不会出现学考和选考内容的分流。就近分流走班,即就近的班级形成一个学部,决定选考化学的同学组建成选考班,不选考化学的同学组建成学考班,在走班学习的时间内,同时开展化学学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至学生过于分散而增加管理的难度,学部内还可以实现班主任共管、任课教师全员教育的管理模式。在高一学年末开展学生选课意向调查和最终选课情况的确定,学校根据学生最终选课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重新编排行***班,比如以“化学生物***治”、“化学生物物理”、“化学历史”等选课模式来编班,尽可能确保分进各班的学生学习能力相当并且最多一门学科需要走班。通过一年的自主选择、尝试、体验,学生逐步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基于此,高二固定模式减少走班既可方便学校和教师的管理,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分层展开教学
走班学习过程中学考班和选考班就近分流走班,但学生在学习风格、智能结构、学习态度、自主性、性格、气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别,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定位和学生发展需要,展开分层教学。例如,可在学部内,对化学学考和选考设置A、B等几个层次的班级。各学科分层教学的要求与目标要适合学生现有的水平,适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促进学生潜力的发展[1]。展开分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分层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注重在不同层次班级间引进竞争机制,促进合理流动。
4.完善评价制度,设立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档案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主动、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发展过程及表现[2]。虽然学生所选课程不同,课程难度也有差别,但是在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时,可以转化为标准分进行比较,抑或同一层次的班级进行捆绑对比,并可以参考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综合考虑。由于本次改革要求各校注重对学生突出表现的写实记录和相关材料的收集,期望为每一个学生规范地建立综合素质档案。例如,在化学选考走班中,可以开展绿色化学研究之路,为学生的成长档案增添新的色彩。对教师的评价,也需从原本的光看学生成绩中***出来,从发展的角度,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应集中体现师德表现、育人成效、工作量、教师专业发展、教学成绩等多个方面[3]。第一,学校应建立师德考评小组,调动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第二,对走班学习下的新班级进行成绩考核以及进步程度分析;第三,可以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访谈,关注教师隐性和显性的努力,还可以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师满意度调查,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第四,新高考背景下产生了许多实施困难与研究热点,应鼓励教师多发现多思考多实践多调整,提高自我研究能力,形成自身成长与专业发展的档案。
参考文献
[1] 刘茂祥.走班学习的组织形式与运行管理[J].教育评论.2003(3).
走近科学篇8
关 键 词:非线性科学;第二种科学;右脑***
非线性科学是 研究 非线性 问题 的共性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它自20世纪70年代崛起,短短的30年时间为科学发展开辟出新的广阔天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愈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怎样正确认识非线性科学与线性科学的相互关系,它会不会引出另一种全新的科学——第二种科学,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成果会引起哪些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益于非线性科学的正确发展,而且能够促进 哲学 的进步。
一、非线性科学与线性科学
“线性”与“非线性”是一对数学名词。“线性”是指两个变量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它在笛卡儿坐标平面上表示为一条直线。“非线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没有像正比例那样的“直线”关系。经典科学并不是纯粹的线性科学,它也含有非线性方程,其实牛顿的万有引力方程就是非线性的。但经典科学从其研究 方法 讲则是线性科学,这是因为经典科学面对着非线性现象,总是要设法略去非线性因素或者把非线性问题简化为线性问题来处理。线性化是经典科学广泛采用的研究方法,所以经典科学也被叫做线性科学。应该承认线性科学的线性化方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将继续在人类知识扩展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当今很多科学家和哲学家在宣讲非线性科学时总要展示线性科学在某些领域的无能,却很少提及线性科学及线性化方法的巨大成功方面,这不是全面的辩证认识。
不可否认,线性科学的线性化方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最近几十年兴起的非线性科学研究发现,非线性系统往往存在间断点、奇异点,在这些点附近的系统行为完全不允许作线性处理。“非线性因素是系统出现分叉、突变、自组织等非平庸行为的内在根据,用线性化处理所‘化’掉的恰好是这类奇异行为”[1]。非线性现象的研究价值就在于保留非线性特性,揭示非线性 规律 。所以,在生命运动、生态演化、气象变化等复杂的非线性问题处理上,线性科学就显得无能为力,不能代替非线性科学而一霸天下。
我们所面对的世界既有清晰事物、线性关系、周期运动、整形等简单现象,也有模糊事物、非线性关系、混沌、分形等复杂现象。线性科学研究适用于简单现象,非线性科学研究适用于复杂现象。线性科学在其适用范围内简便、有效,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已成为世界观、方***而深入人心。而非线性科学则因其“复杂性”,在短期内还只能局限于专家、学者的小圈子里研究,很难为大众普遍理解、认同,成为全 社会 的普遍科学观念与文化意识。所以,非线性科学不可能取代线性科学而一枝独秀。
非线性科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非线性的,而线性是非线性的特例。正像牛顿力学是爱因斯坦相对论在宏观低速运动情况下的特例一样,我们可以把线性科学看作是非线性科学向线性条件的逼近。也正如牛顿力学的这种近似处理方法足以适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而被保留,线性科学同样也不能简单地被否定。“整形几何与分形几何,精确性科学与模糊性科学,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简单性科学与复杂性科学,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力武器,既不能以前者否定后者,也不能以后者否定前者”[2]。
二、非线性科学与“第二种科学”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种新的科学方***在不知不觉中萌生,这就是整体论或称机体论,或称“逾层凌域分析方***”。“逾”者,贯通;“凌”者,侵犯。逾层,求得层次沟通;凌域,鼓励主动进入其它学科门类。刘华杰先生认为,“与新的科学方***相对应的新科学,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二种科学”[2],“我们有理由期望几百年后,非线性科学的发展引起另一种科学,即第二种科学”[2]。“第二种科学”按字面理解,无非是不同于“第一种科学”的科学。我们可以抽象地假定“第二种科学”的概念,但其具体 内容 却颇费思量。我们面对着同一世界,竟还能构想出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若真有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我们大概也只能择其一,因为我们需要一个统一、完整的世界知识。也就是说,我们只能认可一种科学体系,我们应该庆幸生活在一种科学***景里。
非线性科学是从线性科学中 自然 引申出来的,沿袭了线性科学的几乎所有规范,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新旧科学是“可通约的”,可还原的。刘华杰先生认为:“强调新旧科学之间的可通约性、连续性,并不等于否认科学的***性”[2]。我们承认科学的***性,但科学***并不意味着第二种科学的成立。科学***在科学史上并不鲜见,如哥白尼日心说对托勒密地心说的天文学***,爱因斯坦相对论对牛顿力学的物 理学 ***,但 历史 上的科学***从未引发第二种科学,这也是历史事实。我们也承认非线性科学的意义深远,可以与相对论、量子力学相媲美,但相对论与量子力学都没有引出第二种科学,若说非线性科学将引出第二种科学,则有过誉之嫌。即使是非线性科学对线性科学具有根本性的方法变革,但会不会引出第二种科学仍难以断言,因为科学史上没有先例。
刘华杰先生虽然使用“第二种科学”一词,但同时承认第二种科学与第一种科学在相当长时期内将并存,在并存阶段具有相似的科学规范,第二种科学照样大量使用还原论方法,只是不限于此。如此看来,“第二种科学”空有其名。我们不赞同“第二种科学”的概念,是因为它有与第一种科学相区别乃至对立的暗示,也有否定经典科学之嫌。非线性科学就是它自身,无须第二种科学来扬名。
三、非线性科学与思维方式变革
断言非线性科学将引发“第二种科学”未必可信,但非线性科学的重大方***意义却不容置疑,它也必将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
(1) 科学 研究 中的简单性研究 方法 并不是普遍有效的,对复杂现象用复杂性科学方法来处理,往往能够简化 问题 。简单性研究方法是经典科学的传统方法,它由来已久。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原则,中世纪学者奥卡姆的剃刀,近代的还原 分析 及线性化方法其实都是简单性研究方法的不同表现。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的研究对象也就必然从简单性问题逐渐转向复杂性问题。 现代 科学发现了大量复杂现象,而线性科学的简单性研究方法不适用于复杂现象研究,若我们仍抱着简单性研究方法不放,就会陷入形而上学思维,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对于真正的复杂性,用简单性科学方法建立的模型往往显得繁难而无效,用复杂性科学方法建立的模型反而简单有效”[1]。
(2)深刻理解事物的内在随机性,学会与偶然性相处。按照牛顿力学观点,在一确定性系统,从两个相邻的初值引出的两条轨道会从始至终相互接近,初值的细微差别只会引起轨道的细微偏离。而非线性系统的方程虽然是确定的,但由于其内在随机性,系统就成为不可预测的,表现为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即“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正像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夸张地说,一只蝴蝶在巴西的热带雨林中扇动几下翅膀,几周后便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巨大的龙卷风。这说明某些复杂系统是不可准确预测的,人们要想控制一切的愿望并不能成为最终的现实。
(3)对事物不单可以有因果解释,也可以有“目的”解释。我们所说的“目的”不同于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因”,而是非线性科学中各式各样的“吸引子”。以洛仑兹动力学方程为例,这个系统的运动轨迹在***上表示就像一只展开了双翼的蝴蝶。在这个蝴蝶上,确定性和随机性被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方面,系统运动的轨迹以a、b两点为中心缠绕着,决不远离它们而去,这是确定性的,表明系统未来的运动被限制在一个明确的范围之内,系统运动是有方向、有目的的。另一方面,系统运动轨迹缠绕的规则是随机的,轨迹绕a若干圈后被甩到b附近,绕b若干圈后再回到a附近。如此反复无穷,关键在于每次绕a或绕b的 圈数和圈的大小都是随机的,无法判定在某一时刻系统究竟是运动到a或b附近。由此可见,不论系统的初值如何,吸引域中任一轨道总要缠绕在吸引子附近,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对于非线性复杂事物,虽然我们不能给出细节的明确原因解释、确定的因果分析,但事物自身的目的性就可以作为它自身行为的某种解释。
(4)非线性相互作用才会造成混沌,才是创造的真正根源。逻辑思维囿于线性的推理规则,注重因果分析,它适用于科学常规时期的“解题”活动;而非逻辑思维则是信仰、审美、心理、文化、知识等各方面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它常常会引发想象、直觉、灵感,成为科学创造的前提,引发科学***。美国科学 哲学 家库恩认为,正因为这两种思维各有所长,一个成功的科学家就需要同时兼备这两种思维与性格,并使之达到合适的平衡,这就是“必要的张力”。
(5)非线性科学的 发展 将推动人类“右脑***”, 影响 人类文明进程。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生物学家罗杰•斯佩里教授揭开了人的左右脑功能之谜,指出人的左脑是处理言语,进行抽象、细节分析和逻辑思维活动的控制中枢,体现着连续性、有序性、分析性的特征;而人的右脑则是处理表象,进行非言语、形象和直觉思维的控制中枢,体现着不连续性、发散性、整体性的特征。伴随人类语言的产生,人类抽象的、概括的、逻辑的思维方式便日趋发达和完善,左脑功能得到了极大地开发,人类文明因而也呈现出“线性科学”的特征。但是,如果过分依赖左脑,线性的思维方式被推向极端,就会使人类思维走上歧路,造成人类 文明危机。伴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科学知识的愈益膨胀,而人类对于 自然 的理解却越来越少,自身生活的意义也越来越暗淡了。当我们面对着一盆色彩艳丽的鲜花,它在怎样的情形下更真实呢?是它在感性直观的意义上被知觉,还是在它被取作一定的频率和波长被认识的时候。人类的发展不仅需要数学的 计算 ,也需要诗的沉思。我们只有放弃左脑思维的彻底统治,“不仅自然和世界得到了它们的自主和尊严,而且人也才得到他的人性”[3]。当今非线性科学的发展为推动右脑***提供了绝好的契机:非线性方法的日益普及、广泛使用,无疑会促进右脑功能的开发;右脑功能的开发反过来又会更进一步地促进非线性科学的进步。“挣脱‘逻辑’的枷锁,打破左脑思维的一霸天下,彻底改变 教育 以及现代生活‘重左轻右’的状况,把右脑的创造性功能从被压抑的状态下***出来”[4],确保人类文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是非线性科学对人类思维乃至人类文明的深层影响。
非线性科学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因为非线性科学本身真正体现出了经典科学向现代科学转变所引发的思维方式变革,这就是:“从绝对走向相对;从单义性走向多义性;从精确走向模糊;从因果性走向偶然性;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可逆性走向不可逆性;从分析方法走向系统方法;从定域论走向场论;从时空分离走向时空统一”[5]。
参考 文献 :
[1] 苗东升.把复杂性当作复杂性来处理[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96,(1):12-13.
走近科学篇9
一、走进中小学,实现角色的转型
面对继续教育新形势,教研训中心要转变旧观念、旧思想,树立起“一切教学活动以及管理行为都必须全心全意为中小学服务,为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特别是为新课程实践能力服务”的观念与意识,同时在服务理念的统帅下活化自己的角色,实现角色转型:做谦虚的倾听者——虚心听取参与者的意见建议和要求;做资源的开发者与应用者——使培训过程成为参与者与培训者共同参与,一起开发利用培训资源的过程;做平等的合作者——走进参训教师中,贴近教师生活,共同活动相互交流;做教师成长与发展的促进者——积极寻找培训的最佳切入点,在不断创设的最近发展区激活教师参训的动力。
二、走进中小学,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只有来源于教学生活与教学实践的培训内容,贴近参训者的生活而又充满时代气息的培训,才能激发参训者参训动力,产生较强的引力。因此,要提高培训质量,需要培训者走进中小学课堂,走近中小学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学一线,深入到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与教师“零距离”接触,观察体验他们的生活与工作,了解他们对继续教育的需求,获取第一手材料,分析研究,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思考培训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只有把培训和研究结合起来,科研才能发挥指导作用,才能在提高培训者自身素质的同时,给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提高以更好的指导。那么,怎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材料呢?
首先要形成调研制度,要有计划地到中小学听课、评课,甚至兼课,组织好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与基层教师一起进行科研,共同研究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方法。教研人员不能成为空头理论家,而应该成为在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家,应该而且必须能够上示范课,能够和中小学教师一起探讨教育教学的问题,并且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能够给教师们提出指导性的意见,成为教师信赖的导师和朋友。
其次,每学期有目的、有计划地下乡送教,深入到每所农村校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辅导。坚持以“为基层学校服务”为宗旨,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的,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攻方向,以转变教学观念,突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着力点开展学科教学研究指导工作。
最后,要做好中小学教师现状的调查,召开中小学教师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卡,及时反馈教师对培训内容与形式要求的有关信息,有效地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走进中小学, 提高科研的针对性
深入教学第一线,把培训和研究结合起来,我们的科研才能发挥指导作用,才能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给中小学教师们更好的指导。现代培训者应该是科研型、专家型的,缺乏教育科研素质的培训者队伍是不能造就出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激烈竞争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我们必须营造科研氛围,树立科研兴校观念,使教学与科研并驾齐驱,实现培训者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的转变。有位校长曾这样说:“我们的教师,应该了解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并能创造性地开展课程研究和教学研究,有针对性地选择课题研究,从特殊性中寻找普遍规律,从现象中寻找本质,从无数的个案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能总结上升为理论,使之能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我们要以“水滴石穿”的精神,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以正确的理论指导自己的研究和总结。
四、走进中小学,加强联系与合作
教研训中心应进一步加强与中小学的联系和合作,选聘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成为兼职教研员,为中小学教师上好示范课。他们来自第一线,了解第一线教师的需求,坚持“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通过他们作桥梁,构建新一轮新型培训的工作平台,促使中小学骨干教师更快成长,造就专家型、学者型的新一代教师。
走近科学篇10
新闻采访者是一座桥梁,连接***和***府,人民群众信息的沟通;并非一个传话人,只有执行才能走的远。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要好强,要勇于接受任何挑战,不以自我好恶作为采访条件。面对形形的采访,以思想上的勇敢,无畏的状态,笔下无的概念完成自己庄严的采访。将新闻事件以完整的姿态向受众传播。
关键词:新闻 采访 教学方向
中***分类号:G213
文献标识码:A
携访之态度,后采之。采访方可圆满。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新闻采访》这门课程对学习新闻史非常重要的。而关于新闻陆定一说过“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范长江说过“新闻是广大群众应知而未知的东西”。的“新闻是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新闻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初孙处玄的“常恨天下无数以广新闻”,采访一词则出现在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中,“近事之事,必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都是为了让受者晓其事。新闻与采访是一体的。
采访是要我们一点一滴通过这门学科的学习,热爱新闻并且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瞬间爆发激情和才华,活学活用,反应我们对话题的驾驭能力,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对我们的平衡能力的体现。这是一门需要互动的课,采访他人,面对形形的采访,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在课堂犯错闹笑话烦躁驾驭不了,都是可以的,我们通过学习弥补,走出校园,才能成为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学习新闻采访,由最初对新闻事件的侃侃而谈到最后看尽即时即热的新闻写作而自感江郎才尽,从刚开始的对新闻概念的模糊与无法驾驭到后来的逐渐清晰,愈发对新闻工作者这个职业产生崇敬之情。对新闻采访课逐渐产生浓厚兴趣,渐渐形成自己的一些认识与感悟。
一、关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向,始终持可控方式
任何教学手段,都是一把双刃剑。谨守老师授予的采访手法,会做得轻车熟路,但是影响了采访的创新;而过度创新和自身个性过于突出,会让被采访人反感。所以,在新闻采访之,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度”。只要思考角度正确,驾驭整个新闻采访过程的力量足够强大,它就无法妨碍你。把它理解为乐趣时,它会给你莫大帮助。
二、关于学习心态与思想觉悟。必须掌握中心点
我们有的时候,是非常自欺欺人的。我们没有以一个好的心态去看待新闻学习,把它当做一个强加于身的主观压力,新闻的学习也就毫无价值。既然是双刃剑,那么,就更要驾驭好,让它成为人生工具。
新闻采访者是一座桥梁,连接***和***府,人民群众信息的沟通;并非一个传话人,只有执行才能走的远。这也就要求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要好强,要勇于接受任何挑战,不以自我好恶作为采访条件。面对形形的采访,以思想上的勇敢,无畏的状态,笔下无的概念完成自己庄严的采访。将新闻事件以完整的姿态向受众传播。
三、需要走进受访人的心灵,走进受访者的思想
我们必须要有思想上的突破。我们在新闻采访中要根据每个人的性格,文化修养,以不同状态采访不同状态受访者,并配以必要的艺术手段。
总想依靠人,便会受制于人。总想依赖人受人庇护,自己就无法真正强大起来。
生命是一个奥秘,而奥秘的本身需要探索,新闻采访也是一样。需要自己去探索内在的东西,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不被其框框条条制约。
作为新闻人,眼光要独到。同样,更应该感谢这门学科的学习。让我们深入新闻,让事实说话,让被访者敞开心扉,让我们走进受访者,走进新闻,让我们最近距离地发挥新闻工作者的价值。
一些新闻实例佐证了新闻采访课的学习目的和方向。新闻面前,人人平等。当事人和采访者应该处在对等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