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篇1
温馨而又蓬勃的曙光,透露着人们幸福的生活;浪漫而又梦幻的晚霞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幻想。社会在发展,人文在发展,社会步入了“小康”社会。
一家人开车旅游己成时尚,表姨带着孔伟翔表哥从南京,开着国产“大众”小汽车到句容来看我。一番热情款待后,我将孔伟翔表哥迎进我的书房里。
孔伟翔表哥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穿着洁白的衬衫配上一条时尚的牛仔裤,不知说话口齿伶俐.口若悬河,还是见闻识广的缘故,说起话来,我不得不服,“你们这里的变化真大啊!整齐有序的楼房栉次鳞比,马路宽阔,商店装饰各出其色,”他带着羡慕的情怀赞美着我们的家乡。
“全国都一样变化着呢。”我说。“不,你们南京市更是高楼大厦栉次鳞比。”突然,他话题一转问:“你知道大表哥家买的汽车是什么牌子。”“小汽车。一辆是‘奥迪’,另一辆是‘雅阁’。”“开放改革多好啊,人们过上了小康生活,不但丰衣足食还有房子、车子……”
一个星期天的清晨,我到市场买东西。买完之后那个替父母看店的小姑娘追着我喊道:“大哥哥,大哥哥等一等。”我回头一看,啊?是刚才那个看店的小姑娘,“怎么,难道我的钱不够?”
这时,她气喘吁吁地问我:“大哥哥,你,刚才掉……掉了什么吗?”我下意识地摸了摸了裤袋,哎呀,早上爸爸给我买练习本的三十元连同黑色的钱包都丢了。顿时,心突地一沉,愣住了!
小姑娘把一个黑色的钱包递到我眼前,“是这个吗?”
“啊,是的,是的。”我高兴得叫起来。
当我打开一看,依旧是那迭成小方块的三十元。小姑娘抹抹额上的汗,“刚才你掏钱时,从口袋里带出钱包落在我店里了,等人们走了后我才发现,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三十元。我旁边卖毛线的大娘说,好像是你丢的,我就连忙朝你走的方向追来。真是太好了,终于赶上了你。”说完,不容我道一声谢谢她就跑回去继续看店了。”
小康社会篇2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尺度,是社会进步的集中表现。全面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互相促进的。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们的全面发展”。[1]这就深刻地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在人与自然、社会的统一上表现为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然素质、社会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发展,就是在人的各种素质综合作用的基础上人的个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2]但马克思主义从不把人的发展归结为单个人的发展,而是指全社会的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因为,每个人的发展离不开人的社会关系。首先,人是在社会中产生的,人是社会劳动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详细考察了人从自然界演化出来的过程,深刻揭示了社会劳动在人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用“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著名论断说明了人和社会的内在联系。其次,人在社会中存在。人从根本上而言是一种社会存在物,“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说来才是他人的存在”。[3]社会决定着人们意识和意志,决定着人的活动的动机和原因,决定着人的一切行为。第三,人在社会中发展。人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分工与合作,在与他人的交往与关系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和社会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用他人和社会的经验丰富和提高自己,在相互合作和竞争中产生人作为个人所不具有的能力、智慧,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社会关系促进着人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同时也规定着人的发展的趋势与结果。马克思主义强调是社会关系使个体变成社会的人,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存在无不历史地受到他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制约,人的发展无不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中。社会关系的不同使我们科学地区分了不同时代的人和同一时代不同阶段、不同阶层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发展,就是人的社会交往的普遍性和人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自觉、自主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活动,活动主体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需要与能力。需要是人的内在动力,能力是人从事活动,满足需要,即实现目的的本质力量。能力在活动中创造出需要的对象并使主体与对象联系起来,使需要得到满足与发展。因此,需要和能力是人类活动发生与发展的主体根据。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需要与能力的总和,构成了人的本性的基本内涵,也就是人的“全面”、“完整”的基本内容。人的需要与能力的产生是在一定的社会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人“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人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人的存在无不历史地受到他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所制约,人的发展无不现实地表现在具体的社会关系的变革中,人的社会活动无时无刻受人与对象的各种关系的制约与规定,因此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又必须以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为前提。“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5]人的存在就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关系的存在。只有在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真正形成的理想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才可能充分实现。
马克思主义设想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才能真正完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但决不能片面地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就不可能。以为核心的***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重要实践。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6]在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7]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8]这些论述把人的全面发展从共产主义延伸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人的全面发展提到了全***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标。这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理论创新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境界。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们不仅要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还要深刻认识在当代世界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在具体实践中致力于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致力于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致力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尤其是要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上下功夫,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十六大报告把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放在三个素质的首位,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表明了中国***对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增强综合国力和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因为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助于降低社会管理和市场交易的费用,从而使经济建设在稳定、有序、公正、合理的轨道上发展。纵观近代世界历史的发展与变化,不难发现,不少后进国家正是通过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借助教育发展和科技进步,最终跃居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现代化理论家英格尔斯在《走向现代》一书中提出了“人的现代化”的命题。他认为国家落后也是一种国民的心理状态,因此,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以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思想道德素质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首要素质,它解决的正是国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在人的各种素质中起主导性的作用。曾指出:“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9]***也非常重视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他指出:“一定要把思想***治工作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切实认真做好,不能放松”。[10]以为核心的***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从而突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又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把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结合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从而突出了思想道德建设在执***兴国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并且要求建立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从而指明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大任务和努力方向,完成了地位和作用上的新定位。认为,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当前,在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方面,我们要做到“两个坚持”:(1)坚持用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和全国人民,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2)坚持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
当今世界,智力活动在经济领域的重要性不断增加,国力的较量,归根结底也就是人的素质的较量。而科学、文化和技术已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力量,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生活。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空前地加大了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的力度和速度,高科技及其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的核心和国际竞争的焦点,谁占有高科技,谁就占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权。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多地表现在是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以及多大程度拥有科学文化力量。当前,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科学技术水平、文化发展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当前我们要做到“四个加强”:
首先,加强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和运用。科学知识是人类改造自然界所获得的规律性的认识和总结,是人类心智征服物质世界,发现客观真理的真实记录。它不仅能帮助人们形成智力、能力和生产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新的思想道德和精神品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既要脱贫更要脱愚,因为愚昧是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大障碍。虽然目前我国总体意义上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发展目标,但脱贫任务并没有真正和彻底完成,每年还存在一定的返贫人口。更重要的是,脱愚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这才是落后的根本原因。为了脱贫和脱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在全国大力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学习和运用科学知识的良好氛围。
其次,加强科学思想的武装和运用。科学思想是人类智力的集结、智慧的结晶,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科学思想一旦形成理论体系,并同社会需要、技术发展相结合,同亿万人民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就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人类社会所取得的所有历史进步,所创造的一切人间奇迹,无不是在科学思想指导下进行的。科学思想的确立,为科学世界观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更需要科学思想的指导,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武装每一个建设主体。因此,必须在全民族中确立科学思想,用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武装人,善于掌握和运用科学思想武器,这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使命。
再次,加强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普及科学知识,形成科学思想,运用所学得的知识去认识和改造世界,有一个方***问题。科学方法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它包括唯物辩证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一些具体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唯物辩证法。马克思议的唯物辩证法,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科学的方***。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工程,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是最基础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在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要把科学方法的学习同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要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提高人的健康素质
身心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个人的健康素质则会影响人的一生,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整体健康素质则会影响整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现代社会开始日益注重人的健康素质的提高。《全球21世纪议程》指出:“如果没有健康的人,也许不可能有健康的发展,大多数发展活动会影响环境,从而通常会引起或加剧健康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缺少发展,也会对许多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这段话高度概括了人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的历史经验教训证明,第一,人类的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产力中,人是首要的能动因素,是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无论是近代工业中的机器,还是现代社会的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都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延伸和放大;第二,人的智力、精神、体能等因素在科学技术以及所有的社会活动中起绝对的主导作用。人的健康不仅包含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第三,人类的健康和疾病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健康是人世间生命的第一财富。英国健康经济学家经过科学测算得出结论:约20%的国民生产总值是由劳动者的健康素质所决定的。由此可认为,人类的健康为社会生产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提高和改善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中,往往是经济增长的同时使环境污染甚至遭到破坏,进而引起或加剧人类的健康问题。只有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做到综合平衡,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使人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种种好处时,免受人炸、资源匮乏、环境污染之苦。这样,我们才能顺利地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当前,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要做到以下几点:
(1)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有人讲,21世纪将是行为科学时代,行为医学将取得重大发展,一些被称为“现代文明病”或“生活方式病”的慢性非传染性病将随着我国进入小康社会而日益增多,如高血压、冠心病和恶性肿瘤等。这些病绝大多数与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关。而健康教育则是帮助人们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构筑健康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全的人格,尽可能地适应环境,最终达到相对完满状态。国际上把健康教育称为“廉价的保健对策”,这对经济建设无疑起很大的推动作用。
(2)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和健康水平。医学之父苏格拉底曾有名言,传了二千多年,他说:“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说明运动和阳光一样,可以促使人的多种功能得到改善和加强,从而使人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健康美丽。健康是生命的根本,生活的前提,事业的基础。
(3)开展医疗保健和心理咨询服务,促进人们的生理、心理健康。加强青春期、孕产期、更年期、老年期健康服务,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现代保健专家提出,21世纪纪是人们走出“亚健康”的时代。所谓亚健康,是指人的肌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已有程度不同的各种患病的危险因素;是界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低质量状态及体验。它与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生活态度、社会压力、生存环境等有关。由于其隐潜性而易被忽视,是真正可怕的“健康杀手”,是危害每个家庭和困扰国家财***的不良因素。通过医疗保健和心理咨询,防范于未然,使更多的人达到真正的健康。
(4)继续开展计划生育教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坚持稳定的、行之有效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方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调控体系和管理机制,把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服务和综合服务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群众计划生育和生殖健康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继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发动群众参与卫生工作的一种好形式。继续开展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提高城市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增强人民的卫生文明意识,促进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镇建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拥有健康的基础上去拥抱和拥有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收稿日期:2002-12-20
【参考文献】
[1]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36.
[6]在庆祝中国***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
[7][8]在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0.
小康社会篇3
***提出“小康社会”概念
1979年12月6日,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设想反映了对我国几十年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估量,他首次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加以定量化、形象化,提出具体设想。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
1984年10月,***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详细勾画了到本世纪末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时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景。同时,他还设想了到下个世纪中叶中国小康社会发展的前景。这两次讲话可以看出,小康社会在***的眼中,不单单是一个经济指标,而是一个综合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包涵了丰富的经济、***治、文化内涵。
***不仅描绘了小康社会的发展蓝***,而且构想了奔小康和建设小康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战略。
他首先提出了把到20世纪末的20年分为两个十年,分两步走、奔小康的战略设想,即“十年翻一番,两个十年翻两番”,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一千美元或八百、九百美元。根据他的设想,1982年,***的十二大正式确立了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在构想到20世纪末的发展战略时,***就把目光投向下个世纪,开始酝酿中国跨世纪发展的战略构想。十三大***治报告正式阐述了到下个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跨世纪战略部署。
***还放眼全球,着眼于人类发展,多次指出,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还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它不仅可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可以使中国对世界、对人类作出更大贡献,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度复兴。
以为代表的中国***人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思想提出来以后,一直是指导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中共十二大、“六五”计划、“七五”计划和中共十三大都对小康问题作了具体设计。到1990年,在全中国绝大多数地区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历史背景下,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又正式作出了奔小康的战略决策。这样,奔小康就成为90年代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曲,使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向小康社会历史阶段推进。
1997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翻两番,中国现代化建设有望在20世纪结束时进入小康社会。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又根据这种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一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指出:“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这是***的文件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的历史新任务。
2000年是世纪之交的一年,建立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成定局。在这种情况下,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又郑重地第一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这一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中共十六大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定为21世纪前20年的奋斗目标
中国***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认为:“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大会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小康社会篇4
“全面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基本实现工业化,使GDP在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将新世纪初的“总体小康”水平,变为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全体人民都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为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阶段性反映,与在21世纪中叶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努力方向上都是完全一致的。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又有一定的区别,第一,时限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单纯是***和国家在至2020年期间的重要任务,而且还是一项更长期的战略任务,它将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过程。第二,重点不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兼顾加强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社会建设。注意着重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矛盾。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其主要任务是在兼顾加强***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时,更注重经济建设,努力完成所规定的经济计划指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者的关系还表现在: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内容。***的十六大提出要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并把全面小康的目标简要概括为“六个更加”,其中包括“社会更加和谐”。并且提纲挈领地阐述了加强社会建设的基本思路、基本内容、基本原则。但总的说来,由于受到历史的局限,***的十六大还未能将就如何进行“社会建设”做一个专题来系统、全面地加以阐述。此内容在***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六中全会和***的多次重要讲话中得到了系统阐述和完善。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立足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和需要,针对将来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而作出的战略抉择。有利于***和国家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早日实现。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前提。近几年来,我国社会方面的发展与经济方面的发展相比严重滞后。主要是:资源能源紧缺,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要;体制的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了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社会组织管理面临新问题,等等。只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全力解决上述问题和矛盾,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小康社会篇5
小康社会的提法,原先是和大同社会相对而言的,其明确的表述,最早出于《礼记》。[1]小康社会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梦寐以求的三代社会的写照,在***那里又有一种着眼于当代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而进行的新阐发,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对传统中国社会理想及***理论的继承,也是针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所提出的新目标,小康社会由此获得了时代所赋予的新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必须全面理解什么是小康社会。人们往往倾向于用经济指标来衡量小康水平,然而,这只是小康社会的一个方面。为此,本文试***从***治哲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小康社会的***治前提和道德预设。本文提出如下两个基本命题:第一、小康社会的***治前提,在于它是一个制度社会;第二、小康社会的道德预设,在于它是一个功利社会。
一、制度社会:小康社会的***治前提
制度(institution)的定义,在不同的学者那里往往有不同的表述。例如,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代表人物凡布伦将制度定义为“在一个时期里所通行的思维习惯”;康芒斯认为制度是“控制个人行动的集体行动”[2];德国经济学家史漫飞、柯武刚给制度下的定义是:“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3]本文所说的制度,和上面列出的几种说法有一致之处,它是指一种广义上所说的制度,泛指一切规则和约束,不仅包括有形的、正式、成文的约束,如成文法、规章,还包括无形的、非正式的、不成文的约束,如道德习俗,意识形态。制度一词,字面上理解,便是“限制在某个合适的度以内”,便是“制”事于“度”内,“制”人于“度”内,可见,“限制”乃是制度的最基本的要义,制度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行为的规范。这种行为规范,可能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长期演化而逐步形成的,也可能是通过人类的理性构建产生。制度的作用在于限制欲望的无限扩张,在于限制权力的滥用,在于制止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在于给人们提供一个可以预期的行动空间,从而调整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协调,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降低和节约交易成本,由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制度影响人的预期,而预期则影响人的行为,人的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方方面面,在这个意义上讲,制度是社会的命门,制度的缺损和崩溃,预示着社会的解体。
制度是制度主义经济学的中心词汇,无论是以凡布伦、康芒斯为代表的旧制度主义,还是以科斯、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主义,都十分重视制度的价值。现代化理论也一致主张将制度化能力和程度的高低,作为***治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指标[4]。***治生活中的制度,更是事关天下兴旺、国运兴衰。[5]这正如《商君书》中所讲的那样:“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
各个社会、各个国家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有着特定的制度,其表现形态,千差万别。但是,有制度的社会,并不等于本文所说的制度社会,我们所说的制度社会,是小康社会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内涵。这要从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去理解。小康社会,不同于传统的皇权社会、宗族社会,而是现代社会,具有现代性(modernity)这一最根本的特质,它不同与传统的人治社会,也不同于未来的共产主义无国家无阶级的“自由人联合体”式的社会,它是法治社会,其背后体现的是一种理性主义的精神。所以本文提出,现在我们所奋斗的小康社会,其***治前提,正在于它是一个制度社会,这就是说,***治权威的制度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社会***治结构层面的关键所在。***治权威制度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过程,用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话来讲,便是***治权威从“卡里斯玛型”、“传统型”向“理性型”转变的过程,其间最根本的一条,便是***治权威的制度化、非人格化、理性化。韦伯区分了三种理想类型的***治统治方式,在他看来,“卡里斯玛型”统治依靠的是领袖个人所具有的超凡魅力,“传统型”统治(如家长制、长老制),依靠的是历来适用的传统,而“理性型”统治依靠的则是“非个人的制度”。[6]韦伯没有言明的是,他所谓的“理性型”统治权威,实际上也就是中的***治权威。因为只有在制度下,统治者的行为和权力才可以得到有效的监督制约,统治者才能克服随意性,按规章行事。
小康社会在古人那里,就明确地包含了“制度社会”的含义。《礼记》中写道:“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智勇,以功为己。”[7]“以设制度”,道出了小康社会的本质方面。《礼记》在另外一处地方还写道:“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8]在古人看来,有了制度,然后才有君臣父子的秩序。当然,古人所谓的制度,不仅包括分封建制,还包括社会礼制,甚至还包括田产制度,所谓“以设田里”,正是此意。“以设田里”,已表明古人对土地产权制度的重视。实际上,孟子也有类似的论述,他说:“夫仁***,必自经界始。”[9]经济学家盛洪的解释是:“好的治国方略,是从界定产权开始的。”[10]尽管孟子当时指的是井田制这一特定的制度,但从这里我们也确实可以窥见,我国古代哲人很早就有了某种产权意识、制度意识。不过,我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儒家思想对制度的重视,还是体现在对“礼”的重视上。孔子动辄提倡克己复礼,而恢复周礼,实际上就是要“恢复小康社会的制度”,因为孔子认为夏、商、周三代便是小康社会。儒家既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构建为其***治理想,便必然要重视对个人行为的制度约束。当孔子说“君使臣以礼”[11]时,用今天的话来说,也就是提醒君主要在制度的范围内活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思想发展到宋明理学后,则更加重视个人的修身养性,对制度似乎很少关注。因此有学者主张对“制度儒学”与“心性儒学”进行区分,对“***治儒学”与“生命儒学”进行区分[12]。再者,儒家的“礼治”思想,离现代社会的“法治”思想相较,虽然都包含了对制度的尊重,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传统性的,而后者则是现代性的。
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英明地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3]这句话是至理名言,值得我们反复思考和体会。***提出三步走、第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号召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同时又强调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这实际上也是小康社会、现代社会与制度社会的内在一致性的体现。同志在***的十六大报告中,更是直接而明确地指出:“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14]***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到了大量的具体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对制度建设的重视,可以说是十六大报告的精彩之处之一。
当然,对制度的理解应当是多层次的。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制度纵横交错,构成一个社会的经纬,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一个社会的构成要素,大致要包括***治的、经济的、文化的三个层面的制度,***治上要有一个权威得以维持的制度,在现代社会就是国家;经济上要有一个资源配置和交换的制度,在现代社会就是市场;文化上则要有共同的信仰系统。这三个方面共同作用,构成一个社会的基本要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给我们提出了全面的要求。这就是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然则,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还会发现,现代市场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上也要依赖于国家和道德提供制度基础。这一见解早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设计师亚当·斯密那里,就有充分的论述。[15]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制度化的过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必定同时也是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社会”。
既然小康社会的***治前提就是制度社会,那么,我国的制度社会应当如构建?笔者以为,当代中国制度社会构建最核心的基本问题,正如***的十六大报告指出的那样,就是如何“把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16]。***的十六大英明地指出:“宪法和法律是***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允许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17]这句话可以说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指南。在这一意义上讲,制度社会也是一个平等、公正的社会,因为良好的现代制度的真谛在于其普适性,它要规范所有人的行为,包括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所以美国学者约翰·罗尔斯(JohnRawls)说:“学问之道在于真,制度之道在于正。”[18]我们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治文明中有价值的经验,为我所用,扬长避短,循序渐进,谨慎试验,锐意创新,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制度社会,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二、功利社会:小康社会的道德预设
每个时代和社会都有其特定的道德预设,道德发出指令和召唤,提醒人们应当如何为人处事,道德的约束是柔性的,其力量却不可小觑。小康社会的道德预设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同样必须先弄清小康社会的特性。《礼记》中说的小康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而大同社会则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状况。这表明,小康社会中有明确的“私”的观念和“私”的现象的合理存在,而大同社会则是一个“公”的社会。大同社会天下为公,不分你我,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相亲相爱,共同生产,何其美好,何其祥和!然而,美好的憧憬并不能代替严峻的现实,在“私”的存在尚具合理性的时代,我们就必须正视这一问题,而不是超越历史阶段去废除它。小康社会中“私”的存在既然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它所要求的道德体系,就不可能在完全公而无私、公而忘私的基础上构建。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礼记》中所描述的小康社会是一个传统私有制社会,而我们今日所说的“小康社会”,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非私有制社会,有私有制存在,并不等于是私有制社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私”的合理存在,承认个人的合理私利的存在,但决不是全盘私有化。当代中国小康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小康社会要在尊重私利的基础上构建一种社会主义功利道德。
所以,小康社会的道德预设,在于它是一个功利社会。笔者提出“功利社会”的概念,用以概括小康社会的道德预设。这一概念的好处在于它首先承认了“私”的合理性,承认了“利”的合理性,同时又不仅仅局限于此,因为所谓“功利”,不仅仅是指个人的一己之利,还包括集体的、社会的利益。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三个“有利于”[19]的标准,亦可作为功利社会的另一个注脚。功利道德体现了一种尊重历史发展阶段、尊重现实人性的务实精神,它是可行的民众的道德,而不是可望不可即的圣贤的道德。
西方思想史中的功利主义是近代以来的一种理论,其代表人物有边沁、密尔等思想家,其信奉的基本信条是,个人功利之和导致社会功利,衡量一件事情之好坏,要看它能够给所涉及的最大多数的人们带来最大的好处。人们往往用“效果主义、功利原则、最大化原则”来概括边沁式的功利主义理论[20]。功利主义大师边沁在其《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开篇即说:“自然把人类置于两位主公——快乐和痛苦——的主宰之下。只有它们才指示我们应当干什么,决定我们将要干什么。是非标准,因果联系,俱由其定夺。”[21]边沁接着指出:“功利原理是指这样的原理:它按照看来势必增大或减少利益有关者之幸福的倾向,亦即促进或妨碍此种幸福的倾向,来赞成或非难任何一项行动。”[22]边沁还特别强调,功利主义所考虑的功利并仅仅指个人的功利,如果利益相关者是共同体,那么就应当考虑共同体的功利,但是,功利主义以个人主义为前提,还是十分明显的,边沁指出:“不理解什么是个人利益,谈论共同体的利益便毫无意义。”[23]晚近以来,西方功利主义日益式微,美国学者罗尔斯便提出了一种关于正义的理论和***治自由主义的理论,试***以复活康德的方法代替功利主义,从而拯救西方自由主义的危机。就本文所涉主题而言,罗尔斯提出的“公共理性”的观念,值得我们注意。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一种介于利己主义与利他主义之间的一种道德追求和理性考量,由于它同时联结自我与他人,因此,公共理性可以成为一种新的***治社会的思维方式[24]。
中国的儒家思想传统中长期存在着“义利之辨”,显然,儒家强调的是“义”。《论语》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25]又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26]好义还是好利,成为儒家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主要标准之一。《孟子》开篇即提到孟子跟梁惠王说“何必曰利”,孟子说得很清楚,如果上下争着夺利,社会的秩序就无以形成[2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是典型的儒者对“义”和“利”的认识的生动概括。儒家主张“义”高于“利”,在对待人们之间的交往上,就难免以一种高调的圣人道德来要求普通民众,所谓以德报德,以直报怨,犯而不校,宽容忍让,这种道德的本质是不等利交换[28],好人总是吃亏的,因此,它固然十分高尚和美好,却无法成为多数人的行为。而中国古代的法家,则主张“利”是最重要的,为了“利”,可以放弃“义”,背信弃义是法家主张的控制他人的工具之一。曹操的名言可以作为其基本道德信条:“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这样,忠厚老实的人也是吃亏的,同样是一种非等利交换的道德。
适应市场社会的道德,必定是一种等利交换的道德。市场社会之核心要义,就是等利交换。这种等利交换在道德上体现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这种现代市场社会所需要的道德,亦即小康社会的道德,在亚当·斯密那里有精辟的论述。斯密作为现代市场制度的设计师,同时对现代市场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前提予以了充分的关注,他写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和以牙还牙似乎是造物主指令我们实行的主要规则。我们认为仁慈和慷慨的行为应该施与仁慈和慷慨的人。我们认为,那些心里从来不能容纳仁慈感情的人,也不能得到其同胞的感情,而只能象生活在广漠的沙漠中那样生活在一个无人关心或问候的社会之中。”[29]
需要注意的是,功利社会并不等于自私自利的社会,因为功利的考虑和衡量关注的不仅仅是一己私利,而是要将他人的损益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所谓要考虑相关人员的“最大多数的最大幸福”,正是此意。这也就意味着,功利社会的人们是理性的人,他在行事之前,总要考虑其行为的后果,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多大的收益,又需要承担哪些成本,这样,人的行为便有了可预期性。理性的人不一定是自私自利的人,自私自利的行为是合理的,是可以理解却无法作出预期的,利己是无可非议的,但却未必是理性的,因为自私自利行为可能恰恰损害社会的功利,最终也危及自身的功利。这也就是康德哲学对“合理的”(rational)与“理性的”(reasonable)的严格区分[30]。在这个意义上讲,功利社会也就是“公利”社会。
缺乏功利考量的社会,并不一定是完美的道德社会,恰恰相反,极有可能是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一个道德虚无的可怕的社会,例如时期的中国便是如此,那时的人们忙着斗私批修,狠斗“私”字一闪念,以对共产主义的憧憬和幻想,代替实际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实践,不计后果,不计成本,鲜有功利的考量,其后果则是十年浩劫,社会主义事业遭到重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空洞的利他主义,高调的理想道德,否认人的历史性,否认人的现实性,缺乏人文关怀,必然导向道德的堕落和虚无。在一个社会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的时代,恰恰是功利道德,能导向合理的社会秩序。大同社会的无私利他,不能提前在小康社会实行,否则就要犯无视历史阶段的错误。
然而,是否小康社会就不需要无私利他的美德呢?不是。任何社会都希望无私利他,这反映了人们对高尚的道德的追求。但是,作为规约人们的道德约束,在小康社会却不能无限拔高,只能着眼于社会主义的功利道德。比如,见义勇为,舍身取义,其实是任何时代都提倡的,但它只是特定的危机时刻对人的高要求,不是在日常情况下对普通人的行为作出的道德召唤。我们必须把例外情况下的道德与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进行区分。因为,假如只有完全的无私利他才是道德的,那么我们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便是不道德的了。可见,无私利他不能作为小康社会的道德前提。小康社会是功利社会,它高扬的核心价值是正义或曰公平,而大同社会则是利他社会,它高扬的核心价值乃是奉献与仁慈。奉献和仁慈固然美好,但正如亚当·斯密所指出的那样,它不过是社会这个建筑物的装饰品,而“正义是支撑整个大厦的主要支柱。如果这根支柱松动的话,那么人类社会这个雄伟而巨大的建筑物就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31]
***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32]这个见解十分英明深刻。它说明我们追寻的道德,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这种道德,在笔者看来就是一种谋求公平正义的等利交换的功利道德。只有这种道德,才能与市场制度的契约精神、平等精神、交换意识相一致。十六大报告也提醒国人,我们在进行这种道德建设时,不仅要借鉴西方的功利主义道德中的有价值的成分,同时要注意吸收传统中国文化中的道德资源,用一种作为公平的“义”来统摄人们对“利”的合法追求,从而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新道德、新文化。
三、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的内在联系
小康社会是制度社会,也是功利社会。制度社会和功利社会在本质上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具有内在的联系的。这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首先,功利道德的社会,有助于制度社会的构建。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假设,来考察制度社会与功利社会之间的关联。在一个4人居住的集体宿舍内,大家共用一个公共水房。公共水房值日制度如何可能形成呢?4人中如果有一人具有利他精神[33],每天打扫公共水房,这样,值日制度就不可能形成。因为,其他人觉得水房很干净,没有打扫的必要,他们愿意享受这样的免费之旅,搭个便车。如果人人都是利己的,不愿意多付出劳动而让别人占便宜,那么最终公共水房必定无人打扫,到一定时候,当几个人觉得需要有一种合理的安排时,轮流值日的制度便形成了。不过,话又得说回来,如果大家完全没有功利的考虑,觉得可以在一种肮脏的环境下生活而仅仅投身于某种空洞的貌似更高尚的信仰追求,那么这种制度也无法形成。只要不是人人都是利他者,就会有人搭便车,这对于利他者来说便是不公平的,因为利他者总是吃亏的。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功利的考虑促成了制度的形成。我们也不免想起亚当·斯密的那句反复被人引用的话:“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34]
其二、制度社会的形成,也意味着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制度在约束人们的行为,从而保证了个人和社会功利的实现。如前所述,制度本身就包含了道德。制度社会不同于其他传统社会就在于它将道德写进制度,以制度来确保道德的维系,保障个人和社会功利的增进,而不是仅仅满足于道德说教和个人的内在修炼。制度好,道德的人才可能做好事,不道德的人就无能肆意妄为;制度不好,道德的人不仅无法行善,还要遭到伤害。制度不论是何种形态,都使遵从制度的人的行为变得具有可预期性,这就降低了由于不确定而造成的成本,节省了交易成本。制度发挥约束作用,惩罚违规的人,从而保障了其他人的权益。制度使人类走出霍布斯丛林,从而得以实现个人的功利,而社会的功利亦由此得到增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西方有学者用“制度资本(institutionalcapital)”[35]的概念来说明制度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
总之,“制度社会”和“功利社会”相辅相成,其间有着本质的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二者都统一于“小康社会”这一概念之中。这也就是为什么***的十六大要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因为,仅有经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没有制度和道德的发展,没有***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便不可能有真正的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篇6
一、考核对象
各乡镇及负责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职能部门。
二、考核内容
考核内容为《省县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指标体系》四大类18项25个指标,重点考核没有达标的指标。由于部分农村指标无法提供数据,本考核办法对乡镇考核指标在省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去除城镇指标,并作部分增加或改动,主要是:“经济发展”部分去除“城市化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增加“新增设施农业面积”、“人均财***一般预算收入”;“生活水平”部分去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改为康居示范村建设面积”,将“农村行***村通灰黑公路(或航道)比重”、“城镇人均拥有道路面积”改为“农村居民集中居住点通灰黑公路比重”、“农村人均拥有道路里程”;“社会发展”部分去除“城镇社区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率”,将“城镇劳动保障三大保险各自覆盖面”改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生态环境”部分去除“城市绿化覆盖率”,将“环境质量综合指数”改为“生态县建设”。
三、考核依据
各乡镇考核指标数据以县统计局和县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的数据为准;县职能部门考核指标数据以市相关职能部门确认的数据为准。
四、计分办法
(一)乡镇考核指标计分办法
总分为100分,对22个指标分别计分。每个指标第一名得满分,其他乡镇以该指标最高值为基准,按比例计算得分。各项指标得分合计为乡镇总分,作为评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进奖的主要依据。
各乡镇的最终得分折合成5分制,计入县综合目标考核总分。
(二)部门考核指标计分办法
目标考核采用“百分制”考核办法。单个指标按100分计。一个单位承担多个指标的,按比例将单个指标得分折算成单位得分。各单位得分作为评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推进奖的主要依据。
1、对于2010年底前已达标的指标,得基准分80分,其中,2011年当年提升的,增加得分,计算方法为:比上年提升值÷小康目标值×100分;当年倒退的,扣减得分,计算方法为:比上年倒退值×2÷小康目标值×100分;如当年倒退为不达标,则扣减目标责任单位全部得分。单指标最高得分为100分。
2、对于2010年底前未达标的指标,2011年当年达标的得100分;达到序时进度的,得基准分80分;超过序时进度的,增加得分,计算方法为:超序时值÷小康目标值×100分;未达序时进度的,得0分。单指标最高得分为100分。
一个部门承担多个指标的,以每个指标在小康指标体系中的比重作为权数计算部门综合得分,满分为100分。计算方法示例如下:某部门承担2个指标,在指标体系中的比重分别是10%和4%,年度两个指标得分分别是98分和99分,则该单位的得分为:98×〔10÷(10+4)〕+99×〔4÷(10+4)〕=98.3分。
各部门的最终得分折合成5分制,计入县综合目标考核总分。
五、考核办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考核由县统计局负责实施。县统计局根据相关部门提供的指标数据对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计算得分,并将最终得分报送县目标办,作为县综合目标考核的依据。
小康社会篇7
一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这是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根本标志。200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854美元。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发展速度测算,到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过去2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倍。预计今后20年,我国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水平能够保持过去20年的增长势头,到2020年达到18840元,可以稍微超过小康指标。
三是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过去2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倍,到2000年为2253元。可以预计,今后20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有可能增长3.2倍,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210元,基本实现小康目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也有所缩小。
四是恩格尔系数低于40%。近10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下降了1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正处于新的升级过程。2000年,全国恩格尔系数为46%。预计到2010年下降到40%,2020年前后下降到35%左右。
五是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近10年每人年均增加0.5平方米,2000年达到19平方米。预计2020年可以超过30平方米。
六是城镇化率达到50%。我国近1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2000年为36.2%。今后20年,我国将坚持城镇化战略,工业化也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每年可以提高1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56%。
七是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到2000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约为4.2%左右,其中城镇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为9.7%。这几年,计算机普及率呈现加快提高的趋势,到2020年可以基本实现计算机普及率20%的目标。
八是大学入学率20%。目前,我国大学入学率为11%。随着科教兴国战略力度的加大,社会力量参与办学,我国大学入学率到2005年可以达到15%,到2020年有可能超过20%,达到25%。
九是每千人医生数2.8人。到2000年,我国达到每千人为2人,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预计每千人超过3人。
十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2001年,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达到71.6%,预计到2010年就可以达到小康水平的95%。
这里,对于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没有提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只能作为一个基本标准。
小康社会篇8
劳动保障部门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劳动者收入和社会分配机制的合理调整是建设和谐社会、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涉及人的基本生存质态和发展后劲,事关经济良性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是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根本体现,是到2010年基本达标小康xx的强有力支撑。劳动保障部门必须自加压力,创新思维,抢抓机遇,克难奋进,成为小康xx的推进器,构建和谐xx的安全网。
一、城乡就业比较充分,做好“富民”文章。
目前,我市就业工作面临着两大难点:一是供求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大批人员身份置换,其中有一技之长、能吃苦耐劳的人大都实现了再就业或自主创业,剩下的是年龄偏大、技术短缺的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难度加大;另一方面,新兴的朝阳产业、技术性含量高的工种亟需的高素质劳动者供不应求,技工短缺现象十分突出。导致“有人无岗上,有岗无人聘”的不正常局面。二是统筹城乡就业任务艰巨。随着我市城镇化进程加速,被征地农民的出现,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镇,加剧就业压力。而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提供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还任重道远。
在建设小康xx的进程中,我们把促进就业、富民增收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和优先目标,实施积极就业***策,建立并完善适应xx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机构战略性调整的就业促进***策体系,降低就业门槛,广开就业门路,提高就业质量,改善就业环境,完善就业服务,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继续落实再就业优惠***策,完善再就业扶持机制,开展“零就业家庭援助”行动,创建“双无”社区,消除“零就业”家庭。强化就业援助,鼓励自主创业,让有能力的有创业欲望的人脱颖而出。通过小额优惠贷款、SYB创业培训,实施积极的创业帮扶机制,全力帮助他们实现创业成功。
在缓解技工荒方面,我们将积极向上争取,全力拓展技工学校规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中高级技能人才。同时,每年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在职职工2000人以上,努力把技工学校办成集学历教育、技能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在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打造一支有一定规模、技能优良、专业齐全、梯次合理的技能人才队伍。通过大力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提高在职职工的素质,全面打造一支“金牌”职工队伍,逐步缓解技工荒的问题。
二、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解决“安民”问题。
当前,我市社会保险面临巨大压力,其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保基金支付压力前所未有。我市现有17000多名退休职工,年平均支付养老金达1.3亿元之多。每年退休人员还将以1500人左右递增,这部分人群随着年龄的增大,医疗费用也随之大大上升,未来几年的养老、医疗等基金支付压力可想而知。二是民营企业参保意识不强、参保率不高。民营企业主依法参保意识不强,打工者参保意识薄弱,总体参保率较低。三是城镇化带来的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日益突出。伴随着一批有影响有实力的企业落户我市,城镇化进程加快,一批被征地农民产生。如何稳妥地将这部分人群纳入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如何适应覆盖这个特殊群体,是一个我们目前无法回避并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将把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和提高保障水平作为重点,继续强化社保扩面工作,把缴费基数逐步过渡到省统筹水平,缓解基金支付压力。针对某些民营企业参保意识薄弱,存在少报、漏报、瞒报的行为,从源头抓起,从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时进行跟踪,及时了解企业动态,掌握企业用工信息,从而确保按人头按工资足额征收社会保险金。在城镇,把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基本覆盖到所有劳动者,进一步完善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组成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有条件的乡镇要把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建立与本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比较完善、管理比较科学、体系比较健全、覆盖城乡绝大多数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管理服务体系。
三、劳动收入分配趋向合理,强化“惠民”意识。
随着经济社会市场化进程,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多元化,就业形式灵活化,劳动关系复杂化,而工资分配与支付制度尚未建立完全,劳动者收入分配不尽合理,分配矛盾较为突出,拖欠劳动者工资,不支付加班加点工资现象比较严重,企业内部工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加之劳动监察在实际***中的局限性等多种因素,某些企业劳资矛盾有所加剧,保持和谐稳定劳动关系难度加大,维权形势不容乐观。
我们将强抓扩大签订劳动合同的覆盖面,推进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让劳动者收入分配趋向合理。按照“组织网络化、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的要求,提高三方协调机制的工作效能。进一步加强企业工资增长线的指导,改进对企业工资分配、支付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企业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做好***策指导和审批工作,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和劳动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建立劳动关系主体双方自主协商、***府依法调整的新型体制,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逐步建立企业职工收入随企业效益增长而增长的机制,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切实增加务工者收入。各类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率于今年底达到95%,三年后达到98%以上。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化解或淡化劳资矛盾,使劳动争议处理效能得到明显提高。加强乡镇企业劳动关系的规范管理,三、五年内在全市乡镇普遍建立劳动争议仲裁办事处,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调研,不断探索劳动关系双方互利双赢、和谐协调的新办法、新途径。劳动监察要充分运用《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赋予劳动保障的权利,有重点地开展专项***检查,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书面审查,严厉查处拖欠工资、不签劳动合同、不参加社会保险、使用童工的行为。
四、信息管理不断加强,体现“便民”服务。
目前,我市社会保险没有集中统一的经办窗口,五大险种分别办理,参保单位和个人要来回奔波,几费周折,才能完成五大保险的参保手续,与上级要求的“一站式”服务还有相当距离,与“金保工程”的“五保合一”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小康社会篇9
一、加快发展是当前电网企业的第一要务
发展是根本,发展是基础,发展是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前程。未来的二十年要全面完成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发展是关键。同志说:“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电力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作为电力行业前沿窗口的电网企业,要为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充足、优质、可靠的电能,其自身的持续快速发展并适当超前发展尤其重要。
1、电网企业的发展,电网发展和建设规划制定要有前瞻性。
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战略目标,这种新形势下,对供电的质和量必然有更高的要求,因此,市县电网企业要针对这一新要求,首先应对未来市场电量需求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负荷预测,据此制定出10到20年的电网发展规划,在规划中既要考虑社会对电量需求的不断增长,同时更要考虑对电质量、供电可靠性高要求;其次要根据电网发展规划,制定出投资需求规划;第三要争取国家有关***策的支持,制定战略融资规划;第四要按照市场需求,按轻重缓急进行投资建设。
2、电网企业的发展,管理、技术、人才开发要进行战略储备。
做好电网的规划和建设只是电网企业加快发展的基础,高要求的电网运行管理则是发展的保证。有了好的电网,没有人才和科学的管理,同样满足不了新形势下社会对电力的需求。市县电网企业要做好先行官,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大对人才的选拔、培养应制定科技兴企战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前培养管理、经营、技术、法律等各类人才,认真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开发及战略储备,从而做到未雨绸缪。
二、创建学习型企业,全面提升供电企业员工素质
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全社会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市县电网企业要当好先行官,全面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创建学习型企业是一条阳光大道。
1、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提升员工思想道德素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离不开人的素质提高,这首先是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员工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企业加快发展的源泉,企业中员工敬业爱岗,立足岗位做贡献,是企业发展的最大财富,所以在创建学习型企业中,应该注重加强员工的道德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员工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企业所有员工认真遵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企业内部形成一个人人都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良好氛围。
2、创建学习型企业,要建立员工的共同愿望。
为了实现这个共同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需要保持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员工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始终营造一种“同心同德干副业,团结一致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坚定发展信念不动摇,在企业铸造一种团结协作、共同发展的团队精神。
3、创建学习型企业,要提升员工科学文化知识素质。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创造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工具,科学文化素质修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基础,只有不断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市县电网企业员工的素质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不但要求企业有懂技术的人才,也需要能管理的人才;员工既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要学法、知法、守法,健全法律意识。创建学习型企业,企业要着重培养员工各方面的专业素质,使员工自身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深化企业制度改革,扫除沉积弊端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市县电网企业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好的管理方法,也建立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这些都应继承和发扬,但也应该看到,长期以来,电力系统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较大,体制、机制上还存有诸多不活的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1、投资体制改革势在必行,企业应自负盈亏。
近年来,市县电网企业的发展异常迅速,国家投入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基本保障了社会对电力的发展需要,但由于电网建设资金由省公司统贷统还,市县电网企业只管用钱,不管还钱,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盲目求大、求新的现象,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电力投资浪费现象,投资体制改革刻不容缓。电网建设应该划小核算单位,企业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讲成效,讲实际,企业自己融资,自己投资建设,自己承担还本付息责任,促使企业在考虑满足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同时,也要尽一切可能考虑投资效益问题。
2、分配制度改革应层层分解,员工收入要凭贡献。
电网企业是一个自然垄断性行业,长期以来广大员工都有一种端着“铁饭碗”的思想,吃大锅饭的现象相对来说还是较为严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受其影响较为普遍。企业要深化制度改革,分配制度不能不改。一是员工收入要凭贡献、凭业绩、凭效益,在工作中要把工作指标层层分解,避免干多干少一个,干与不干一个样,打破平均主义。二是建立一岗多薪制度,同一岗位应根据工作能力和贡献的大小,收入拉开一定的档次,从而鼓励能者多劳、多劳多得。三是要根据员工创造价值的多少,收入实行大范围的浮动,可高可低,打破只涨不降的怪圈。
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做好服务文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项伟大的工程,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市县电网企业要当好先行官,服务这篇文章不能不做好。
1、做好服务文章,企业员工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
电网企业既是基础性行业,也是一个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行业,它的宗旨就是“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所有员工都要树立为社会服务的观念。在为广大客户服务中,企业员工应该懂得服务就是效益,服务就是生产力的基本理念。今天,服务的价值在社会的发展中日益重要,它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力产品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电力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它更是电网企业员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提高电网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2、做好服务文章,供电企业要不断摸索新的服务方式和方法。
小康社会篇10
一、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内涵
(一)中等收入者概念的定性分析
中等收入是指在某个时期里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达到这一水平或者与此大致相当收入的人群就可以被称为中等收入者(群体),在国外被称为中产阶级。
首先,就收入水平本身而言,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收入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从纵向看,中等收入水平决定于一定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一个地域的不同历史时期的中等收入水平是各不相同的。从横向看,即使是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中等收入状况也不同。例如美国中产阶级的收入水平通常是个人年收入为2-3万美元,这远远超过了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中等收入水平。
其次,从社会范畴来看,由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人们往往会因为经济利益、生活方式的一致或相似而在***治见解、文化心理、审美情趣、道德意识等方面相互认同,进而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社会阶层——中等收入者(群体)。
因此,中等收入者(群体)只能是一个历史的概念、社会的概念、区域的概念。从某种程度讲,收入水平的中等化只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量的规定性,而除此之外的人文因素才是中等收入者(群体)的质的规定性。
(二)合理界定我国中等收入者
我国目前按五等分法(即分为高收入、偏高收入、中等收入、偏低收入和低收入五个等次)列入中等收入的家庭占18%,但这样的中等收入户人均收入只有八千到一万元(2001年职工平均工资也只有10870元),是一种低层次状态下的中等收入,显然不能作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等收入目标。另一方面,和这种低层次收入状态相适应的是,在教育文化、道德意识、职业技能等方面我们还处于一种需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阶段。如今是否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管理经验、敬业精神、社会责任心等已成为个人财富增长的重要源泉,成为一个中等收入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所以,我们认为,我国的中等收入者(群体)应当从收入水平、生活质量、个人文化素质以及社会公益活动参与程度等方面来界定。以北京地区为例,从目前的状况来衡量,其中等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大体应该是个人年收入4万元至8万元,家庭储蓄和其他货币性资产20万元以上,家庭人均居住面积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家庭恩格尔系数为25%左右(北京市居民平均恩格尔系数为33.8%),家庭成员有旅游健身、观看中高档文艺演出的愿望和经济能力,有较高的文化、技能或谋生能力等等。
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意义
首先,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是***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为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明了奋斗方向,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提供了保障,有着极为深远的历史意义。
其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成员旺盛的创造力和劳动热情。
第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的调查发现,人均年收入达到5000美元者,其家庭消费属于随意性可支配类型,这种消费对于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而低于5000美元的,其家庭消费是以满足基本需要为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可以说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支撑着未来消费的增长。
第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有利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根据历史的经验,一个合理的社会结构有助于社会的稳定,“中间大、两头小”的社会结构无疑是最优的选择。因为中等收入者既是经济生活的主角,又是先进文化的投入者、消费者和倡导者。所以,中等收入者在一个国家所占比重越大,这个国家的社会就越稳定。
三、我国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目标
我国要逐步形成一个高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大多数的两头小、中间大的分配格局,即“橄榄型”结构。虽然大方向和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相同,但我国具有中国特色,即“两头小,不悬殊;中间大,分层次”的新型分配格局。这样,既体现了共同富裕的要求,又有利于社会充满活力。
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应多大才是合理的?从国外的情况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历史传统、人文特性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其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也不大一样,有的高一些,像美国达70%多;有的又低一些,像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只有35%左右。 我们认为, 我国到2020年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例能达到37%—38%就基本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了。
四、扩大我国中等收入者(群体)的制度保障
(一)法律保障
首先,要在宪法层次上明确公民个人收入的多样性,承认非劳动收入的正当性,要肯定私人财产的法律地位和不可侵犯性。
其次,要修改和完善民法、刑法、税法、土地法、公司法等若干实体法部门中关于市场主体和财产流转方面与市场经济相违背和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保障和激励公民对财富的占有、交易和创造等。
第三,要对 行***和司法等程序法中轻视个体权利,任意扩张国家权力侵害公民权利的现象予以纠正。
(二)经济措施(***策)的保障
首先,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朝阳产业和优质高效农业。这些行业不仅能吸纳大量人员就业,而且对从业人员要求素质较高,并有能力支付较高报酬,有助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形成。
其次,要素市场的建立健全。通过规范市场秩序,取消省区之间、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壁垒,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广大低收入者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能够形成合理、自由、有序地流动,不仅使收入增加,减少贫困人口,而且使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等要素市场逐步形成一个反馈及时、信息对称的市场价格体系,为要素收入的合理确定提供必要的支持。
第三,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包括:确立以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建立起与现代企业经营模式相适应的薪酬制度体系;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高中级技工和熟练工人的收入水平;改革******机关工作人员现行工资制度并建立增长机制;深化事业单位改革,重点是科研、教育、文化、卫生等领域的改革,加快科技和管理要素参与分配机制的形成。
第四,减少低收入群体。减少低收入群体先要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工作、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继续抓好农村扶贫工作,切实保障城乡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生活。在此前提下,一是拓宽普通劳动者就业门路,实施再就业工程,逐步减少城镇低收入群体比重和人数。二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财***转移支付力度,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进度。三是积极推动城市化进程,使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入城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第五,税收调控。应当适当提高工薪阶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对高收入者开征遗产税、赠予税等税种,加强企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改革,杜绝账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