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篇1
小小说的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关心时代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思索人生,有许多方面与高考作文的要求暗合。其特点一是立意奇特,二是情节完整,三是结局出人意料。小小说成功的关键在一个“小”字,即短小精悍,以小见大,以少胜多,文短意长。小小说在选材上,往往截取生活中的一个片段、一个镜头、一幅剪影;在布局上,并不求全;在表现手法上,大都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能使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同时,讲究含蓄,使人读后回味无穷。
写小小说,考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开头”要使人眼前一亮
1.造成悬念,引起兴趣。悬念设置贵在巧,藏而不露。设悬念要根据情节的发展和全文的结构要求而定,而且要设悬早,解悬迟。设悬早,抓住读者就早;解悬迟,就可以从容地表现人物,叙述事件。设置悬念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设问法。就是运用设问制造悬念。运用设问法时,考生要注意疑问设置的位置,一般来说,设问法可以运用在标题,利用标题设置疑问,制造悬念,在文中回答;也可以在开头设问,在文末回答。(2)倒叙法。即把事情的结果或情节中最精彩的部分特意提到文章的开头,使读者产生一种追根溯源的兴趣,然后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3)插叙法。即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内容,然后在适当的时机再接上原来的情节。(4)误会法。利用误会设置悬念,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使文章读来妙趣横生。(5)欲扬先抑法。“扬”和“抑”,都是一种强调手段,指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
2.开门见山,进入情节。即小小说开头就切入正题。开门见山法又可称做“直接点题法”。这种方法是起笔入题,或说明写作缘由,或提出全文主旨,或直奔故事,非常简洁。开门见山的开头不但使文章不兜圈子就直奔正题,而且也使阅卷老师省去读曲折迂回的语言直奔正题。
二、“中间”要曲折生动
1.单线曲折,一波三折。在书法中,平捺称为“波”。一波三折,指凡写捺笔要三次转换笔锋,经过三折之后,笔画才显矫健。此法借鉴在写作中,同样能收到使文章波澜起伏的效果。在写小小说时,考生要注意设置波澜,顺着情节设置一些变化,从而使得文章跌宕起伏,耐人寻味。
2.回环反复,同中见异。即选用一个与文章主旨密切相关的句子或一小段话,在文章的若干地方不断重复,并形成全文结构的主体框架,这种写法叫做回环反复法。回环反复式结构一般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在段首或段尾运用相似的句型或短语,收到段首排比或段尾排比的修辞效果;一种是同一中心句散见于不同的段落,可以放在段首、段中或段尾,比较随意;一种是将某一线索句或中心句单独成段,均匀分布在文章中,以展现事物的层次性和文章的条理性。
三、“结尾”宜巧
1.戛然而止,含蓄隽永。戛然而止法,是行文到了某一地方,作者的观点或主旨已经阐释清楚,就直截了当地结尾,干脆利落,给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和思索的空间。这种结尾有言已尽而意无穷之妙,可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
2.出人意外,扣人心弦。即“欧・亨利式结尾”,其特点是“巧”。文章整个布局为结尾服务,读者以为情节是朝东向演进,结果却西向而行,到最后才抖包袱,亮底牌。这种结尾,打破了情节发展惯用的结构手法,给人以新奇感,同时又可深化主题。
【例文展示】
迷 途
滕希源
微风轻轻吹过,路边的灯光异常昏暗。灯下有一个影子缓缓移动――17岁的里德刚从网吧出来,夜凉如水,他不由得缩了缩颈子,往家的方向走去。
轻轻地打开门,里德打算趁着黑暗溜回房间去,忽然家中的大灯“刷”一声全都被打开了,那金灿灿的灯光照在里德的脸上,照得他的脸愈发苍白。里德的继父玛尔手拿一支竹鞭,满脸暴戾地立在里德的面前。里德先是恐惧,但随即恢复了淡定之色,对于这司空见惯的殴打,他早习以为常。
“你出去,再也不要回来!”玛尔凶狠地说,手中挥着竹鞭。
里德攥着拳头,紧咬着下唇,一声不吭地走出了家门。
到了楼下,里德摊开手,看了看刚才顺手拿走的沾满汗水的汽车钥匙,默默走向了玛尔那辆破旧的汽车。车内若有若无的汽油味,刺得他一阵恶心。他将车开了出来,猛踩油门,发泄着心中的愤恨。
“吱――”一声刺耳的刹车声让里德心中充满了恐惧,他浑身颤抖着下了车。看见车轮下那血肉模糊的画面,他害怕地跑开了。远处一阵阵的警笛声,让他不由得加快了脚步,逃往不知何处的前方。
跑累了,里德在一家小店门口坐了下来,此时天已蒙蒙亮了,依稀可以看出那小店简朴的样子。那小店已开了门,店主是一位老妇人,叫简妮。简妮发现了门口坐着的男孩,同她的孙子差不多大,还一脸疲惫。“进来吧,孩子。”听到简妮的声音,里德吃了一惊,但还是摇摇晃晃地向屋里走去。“坐吧,孩子。你怎么不回家啊?”简妮一脸慈祥地问道。她看得出这孩子似乎受了惊吓。里德摇摇头,蜷缩在沙发的一隅,惊恐地盯着简妮。简妮笑了笑,带他去梳洗了一番,又拿出孙子杰克的衣服给他穿,唠叨着:“我的孙子呀,那小子可调皮了!不错,不错,衣服还挺合身。”说着说着她的眼神暗淡了下来,“我那孙子呀,就知道上网,已经两天没回来了!”里德愣了愣,忽然听见店外一阵喧闹。“你坐会儿,我出去看看。”简妮说着向门口走去。
迷迷糊糊地,里德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一阵哭声惊醒。里德睁开眼,看见简妮两眼红肿,一身黑衣。“怎么了?”里德小声地问。“我那可怜的孙子!”说着简妮又是一阵痛哭,“他被人撞死了,那肇事者逃跑了,只留下一辆破车子,呜呜,我的孙子!”里德心中一阵慌乱,被自己撞死的原来是简妮的孙子。他看着眼前泣不成声的简妮,不知怎么办才好。“孩子,你若是没有家,就陪陪我吧!我孤身一人,也没有什么依靠。”简妮恳求地说道,眼中有浓浓的悲伤。里德不说话,只是拼命地点头。从此,里德便与简妮相依为命。
4年后,简妮安然地离去,里德跪在她的坟前,没有流泪,只是缓缓站起来,朝着警局的方向走去。
在迷途中,他找到了归路。
[点评]
本文开头直奔故事,写了里德离家的缘由以及由此引发的里德开车的动机,为后文里德撞人事件埋下伏笔。中间作者将“一波三折”手法运用得非常到位,先是撞人逃逸,后来遇到好心的简妮,而简妮却是里德撞死的那个人的奶奶,随后写里德照顾简妮直至她去世。文末点题:里德找到了归路――他去警局自首。文章情节跌宕起伏,最后点明了文章主旨:爱引导人们找到回归之路。
名段借鉴
锤炼语言
【名作选段】
1.莱茵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中,穿过德国东部,流入北海,长约二千五百里,分上中下三部分。从马恩斯到哥龙算是“中莱茵”,游莱茵河的都走这一段儿。天然风景并不异乎寻常得好,古迹却异乎寻常得多。尤其是马恩斯与考勃伦兹之间,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有些已经残破,有些还完好无恙。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骤,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坐在轮船上两边看那些古色古香各种各样的堡垒历历地从眼前过去,仿佛自己已经跳出了这个时代而在那些堡垒里过着无拘无束的日子。游这一段儿,火车却不如轮船,朝日不如残阳,晴天不如阴天,阴天不如月夜――月夜,再加上几点儿萤火,一闪一闪地在寻觅荒草里的幽灵似的。最好还得爬上山去,在堡垒内外徘徊徘徊。
2.哥龙在莱茵河西岸,是莱茵区最大的城,在全德国数第三。从甲板上看教堂的钟楼与尖塔,这儿那儿都是的。虽然这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英国诗人柯勒列治说:“人知莱茵河,洗净哥龙市;水仙你告我,今有何神力,洗净莱茵水?”那些楼与塔镇压着尘土,不让飞扬起来,与莱茵河的洗刷是异曲同工的。哥龙的大教堂是哥龙的荣耀;单凭这个,哥龙便死不了。这是戈昔式,是世界上最宏大的戈昔式教堂之一。建筑于一二四八年,到一八八零年才全部落成。欧洲教堂往往如此,大约总是钱不够之故。教堂门墙伟丽,尖拱和直棱特意繁密,又雕了些小花、小动物和《圣经》人物零星点缀着;近前细看,其精工真令人惊叹。
――朱自清《欧游杂记》
【技法支招】
古人说话讲究辞令,写文章讲究用词,传神一字,可使表达准确、贴切、形象、生动,文章也因此而有文采。
1.精心锤炼动词。动词是文章的灵魂。动词运用得妙,就能增强文章的精确性、鲜明性、生动性,使文章富有文采,令人耳目一新。动词运用得有灵气,还能增强文章的气韵,使文章活起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如选段2的“虽然这么繁华一座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一句中的“扑”,不仅用词准确,而且生动形象。
2.精心锤炼叠音词。运用叠音词,可以增强语言的音乐美,同时使词语描述更形象,情感更细腻浓烈,还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如选段1“两岸山上布满了旧时的堡垒,高高下下的,错错落落的,斑斑驳驳的”一句中的叠音词,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旧时的堡垒之多与密,引起读者无限的遐思。
3.精心锤炼形容词。形容词有描形象的,有写色彩的,恰当运用形容词能增强语言的意境美、绘画美。如选段1的“这中间住过英雄,住过盗贼,或据险自豪,或纵横驰骤,也曾热闹过一番。现在却无精打采,任凭日晒风吹,一声儿不响”,作者抓住建筑之间的连锁关系,写景物层次清晰,意趣盎然。
掌握丰富的词汇是写好文章的先决条件。怎样运用?无非是对已掌握的词语进行辨析和选择,选择运用得准确,恰如其分,往往能化腐朽为神奇。这也是写文章做到生动、有文采的第一步。
【牛刀小试】
小说写作篇2
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迎迎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毛绒玩具,我和她相伴已有五年之久。我无数次地幻想过迎迎会站起来和我说话,与我游戏玩耍。我发现,童话故事里的人物都生活的很幸福很幸福,没有忧愁,只有快乐。我看着依偎在我怀里的迎迎,下定决心,也要为迎迎创造一个如此甜蜜,如此美丽的童话世界,让她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切只有在我写的小说里才能实现。
我有的时候把迎迎写成美丽的公主,有时候把她写成洁白的雪莲花;有的时候把迎迎写成自由翱翔的小鸟,有的时候把迎迎写成纤尘不染的山泉……在幻想的世界里,我们一同嬉戏,在幸福的童话里,我们齐声歌唱;在精彩的故事里,我们湖上泛舟,在和谐的乐声里,我们一起跳舞。
写小说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还提高了我的写作能力。我相信,只要我坚持不懈的写下去,总有一天迎迎会重新被全世界所接受,所喜爱。
迎迎让我爱上了写小说,她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六年级:幸福的迎迎
小说写作篇3
关键词:莫言;民间写作;语言特点
一、引言
莫言小说民间写作的语言运用的是植根在民间的各种语言,能够非常深刻地体现出莫言对于民间的热爱以及他强烈的民间意识。在众多的作家之中,莫言在进行民间写作方面独树一帜,不管是从创作风格、数量亦或是影响力方面都无人能比。基于此,有必要深入探索莫言小说民间写作的语言特质,以便推动我国民间写作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接下来,本文将进行莫言小说民间写作的语言特质研究。
二、莫言小说民间写作的语言来自民间
“小说是流淌出来的语言艺术”。小说艺术的主要媒介就是语言,通过语言来造型。我国作家的语言来源主要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古代汉语;二是外来语言;三是来自民众的民间语言。莫言小说的民间写作语言运用得非常灵活,例如,莫言2009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蛙》的开头第一章中有这样的介绍:他的故乡存在较为古老的风气,擅长通过人的身体器官来为孩子起名,如陈鼻、赵眼、吴大肠、孙肩……这是一种源于“贱名者长生”、好养活的民俗,由此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莫言创作的民间乡土气息。
三、莫言小说民间写作对语言的要求超过故事
通常情况下,小说中都会有故事作为铺垫,在故事的基础上,才能够通过语言来更好地进行表达,然而,莫言却恰恰相反。作为著名的作家,莫言小说民间写作对语言的要求超过故事。莫言认为,民间写作一方面必须具备故事,另一方面,必须具备语言,在进行长时期的创作之后,作者一定会想着如何找到属于自身的语言。莫言在进行《檀香刑》这一民间小说的创作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那种一泻千里的语言状态,如果一种语言长时间存储在大脑之中,那么,就会产生一种蓄势待发的爆发力,从而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强的冲击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莫言在进行民间写作的过程中,就会抑制不住自己,就会想方设法来采用特定的语言来进行民间写作,在不经过太多的思考之后就能够下笔如有神,就能够很快地写出来很多内容,在人物该出场的情况下,人物就会非常自然而然地出场,在需要进行叙事的情况下,叙事就会非常自然而然地展开,这确实是莫言进行其民间写作过程中的状态。在创作《欢乐》这一作品的过程中,莫言呆在自己的家乡的一座旧仓库中进行构思和创作,写作非常顺利,甚至在写得非常信手拈来的情况下自己的身体也会出现一定的反应,会打一阵哆嗦,好像自己中了大奖一样,这时候的民间写作语言也是如火山般爆发出来,不能够进行抑制。在这样的创作过程中,莫言的家人们在窗户外面发现莫言疯狂地写作,甚至莫言自身也认为非常诧异。
四、莫言小说民间写作具备狂欢化的特点
对于莫言小说的民间创作作品进行细致的解读,能够发现,我们不应该简单地通过传统的人物语言、叙述人语言等传统文学理论来做出归类,也不应该简单地运用小说的三要素。莫言的小说对于以往的小说创作理论和文学理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通过对于莫言小说的民间写作能够发现,他的民间写作存在着很难进行控制的感觉,有可能是莫言将他们自身的创作意***埋藏得过于深,有可能是莫言希望通过小说来营造出丰富的语言盛宴,丰富的语言令读者深感快乐之后,就存在了民间创作的意义了。莫言认为,和其他的各种各样的事物类似,作者进行民间写作也是一个过程,作者创作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民间写作来进行诉说。
莫言的狂欢化语言是和他对于世界的感受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的。在莫言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他能够发现非常多的困苦以及不公平,从而导致莫言存在着非常幽闭而深邃的心理世界。在这样的心理的作用下,莫言对于社会上存在的黑暗面或者阴暗面都是非常不满的,莫言对于这种问题是存在着巨大的兴趣的。对于某些作者们经常逃避的社会黑暗问题,莫言却敢于挑战,非常愿意进行创作。具体来说,莫言描写了《红高粱家族》中的“扒人皮”、《檀香刑》中杀人行刑场景等等,都是对于社会中的某些阴暗面的直接抨击。由此看来,苦难是莫言小说民间写作过程中经常会触及到的文学视角,展示人生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困难也变为他进行民间写作的基本理念。事实上,莫言就是通过狂欢化的民间写作语言来打造出一种神秘、魔幻的审美效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进行了莫言小说民间写作的语言特质研究。莫言独具特色的语言风格,使其民间写作能够独树一帜,令世人刮目相看,这也使其能够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参考文献:
[1] 李刚,石兴泽.窃窃私语的“镶嵌本文”——莫言小说的民间品性[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7(02).
[2] 张伯存.莫言小说的民间狂欢世界[J].齐鲁学刊,2006(04).
[3] 李雪.民间立场与现代意识的融合与摩擦——评莫言长篇小说[J].社科纵横,2006(07).
[4] 贺仲明.乡村的自语——论莫言小说创作的精神及意义[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
小说写作篇4
一、回归课本,熟练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史背景、社会情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们为人物的活动和情节的展开提供了特定的背景。下面我们结合课本,谈谈它们的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背景,增加故事的真实性。如沈从文小说《边城》开篇部分对边城的介绍,显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2.暗示故事发生的时代特性。如鲁迅小说《祝福》开端部分对鲁镇祝福景象的描写,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社会基础。
3.渲染某种气氛。作家往往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来渲染故事的气氛,或喜庆,或清冷,或悲凉,用来感染读者。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彤云、朔风、大雪的描写,就渲染了一种凄冷、悲凉、紧张的气氛。
4.反映人物个性品格和生活情趣。如《林黛玉进贾府》中贾母的住处,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说明这位老祖宗地位尊贵,又不管事,于是一味找乐的情趣。
5.烘托人物的心情,暗示人物的处境、命运(身份、地位)。小说中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丰富的心理,凸显人物心理活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林黛玉进贾府》中对贾府府门的描写,反复突出其“大”,其目的是暗示贾氏家族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6.推动情节的发展,为后文情节发展做铺垫。小说的情节发展与环境描写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对风雪的描写为情节发展做了铺垫,提供了合理的条件,具有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
7.自然环境象征或暗示某种社会环境,揭示社会的本质特征。如海威鸣《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是人与自己命运斗争的象征。
8.深化作品的主题。如《祝福》中有四处提到了飞雪,其中结尾处对团团飞舞的雪花的描写,其目的就是借雪的猖狂,讽刺了封建势力暂时的得意,深化了对旧社会人吃人本质的揭露,使文章反封建的主题更加鲜明。
当然,一段具体的环境描写,它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这需要根据具体的文本去综合分析,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这四个方面思考,坚持“四位一体”的原则。
二、梳理高考真题,知晓设问方式
梳理近几年高考小说阅读试题,我们发现绝大部分试题都直接或间接地考查了“环境描写的作用”,其设问方式综合性较强,多结合描法和描写的环境特点考查。我们归纳出此类试题主要有这样几种设问方式:
1.请简要分析(指出)某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
2.赏析某处的景物描写。
3.阅读某处景物描写,说明作者的描写意***。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注意辨析这样几种设问方式的不同:景物描写的特点,景物描写的作用,描写的景物的特点,它们分别考查的是描法、描写作用、景物特点,一定要认真审题,注意辨析。
三、研究高考真题,明确答题步骤及注意事项
要得出高考题型的解题步骤,研究高考试题答案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做简要分析(2010安徽卷)
答案:特点: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万物复苏、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
作用:衬托罗永才渐趋温暖的的心理感受,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通过研究以上例题及答案,我们不难看出此类试题的一般解答步骤及注意事项:
(1)认真审题,明确考查内容。
(2)确定区间,反复阅读,领会写的是什么样的景,景物有什么特点,联系时代背景和上下文来理解它为人物创设的活动背景。
(3)明确“一切景语皆情语”,领会画中之意,理解景物中蕴含着的有关人物的丰富感情,体味它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
(4)理解景物描写、画面情景转换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直至表现主题等方面的作用。
小说写作篇5
关键词:外国小说欣赏;记叙文;写作教学
读和写是语言文学教学工作的两个方面,它们二者是合二为一的整体,任何一个具体文本的学习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为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做基础的。
一、作文教学现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作文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到高达40%的比例,也是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进行界定的一种重要方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统一的教材规范,教师逐渐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语言运用能力是在对基础知识把握之上的一种能力提升,因而,在作文课的教学中主要是通过一些范文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写作实践能力。由于各地区的情况不一样,因而在作文教学中也就无法可依,教学工作的开展显得混乱。但是,总的来说都重视对学生作文写作形式的培养,重视批改式教育,而没有去对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指导,没有在作文课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信息反馈。
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提出自己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尝试。
二、作文课程教学方式
目前很多学校都将作文课程单独列出来,采用单独式教学法,笔者认为这样的课程设置是不合理的,因为阅读和写作是一个相反的教学过程,因此,将这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其效果会远远大于单独式教学模式成果。
在阅读课程中有意识地将相关的写作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对阅读文本的分析懂得如何去遣词造句,如何去构架问***,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方法,如何使自己的文章更加充满人文关怀。
笔者在此以《外国小说欣赏》阅读教材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记叙文教学活动,如何将各个单独的作文技巧贯穿于文本教学中,让学生在经典文本的阅读中学会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
三、《外国小说欣赏》与记叙文写作教学互渗模式
1.正确的教学定位
在文学世界里,外国小说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外国小说欣赏》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新的窗口。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贯彻《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外国小说欣赏》课程进行正确定位。
第一,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了解更加丰富的世界。第二,这门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第三,让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能够对原有基础知识形成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领悟能力。第四,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熏染培训。
之所以将这门课最后定位到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训上是因为《外国小说欣赏》的编排理念正好与作文教学的思路不谋而合。教材是按照小说的构成要素来编排的,其中分为“叙述”、“场景”、“主题”等八个单元,而在每一个章节单元中又将其分为了四个板块。
例如,在“场景”这一单元中,就在“话题”这一板块中先为学生介绍了什么叫做“场景”描写,然后又介绍了场景描写的五大功能。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的学习学到的是关于记叙文要素的特点,这样学生在无形中就获得了关于作文的写作技巧。作为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将作品细化,例如,对《桥边的来人》的语言描写、《牲畜林》的故事结构,《墙上斑点》修辞手法的运用等等进行分类讲述。对这些作品文本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记叙文如何写作的教学过程,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中,无形地使记叙文的相关知识得到运用。
2.实施过程要点
首先,应该将记叙文的各种要求细化,并分步骤实施。教育心理学家曾说,有效的教育开始于期望能够达到的目标。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任务细化,确定每一小步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对所学文本进行研读后对某一个句子进行仿写,通过这种简单地训练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样的教学方式,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第二,选择摹句,注意难度适中。教师在选择学生需要仿写的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过难会让学生失去信心。例如,《老人与海》这篇文章,本身是寓意较强的文章,读起来需要很多的解读,因而在仿写的时候就应该摘取一两句,或是修辞手法运用出神之处,或是语言简洁之处,而不是要求学生做整体文本的模仿,这样容易让学生失去信心。
第三,与生活实际相互联系。教材能够让学生打开视野,然而教师的正确引导才是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选取与生活实际,与教材本身相贴切的题目,让学生将文本、实践与自身结合,写出优秀的记叙文,而不是空谈理论,这样学生的作文才会有感情。
四、结语
教学具有灵活性,就《外国小说欣赏》这门课程来说,应该让每一个板块单元发挥其指导学生作文创作的目的。让“情感”专题指导学生创作的真实性;让“情节”专题指导学生的生动表达;让“场景”专题指导学生作文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小说写作篇6
关键词:林语堂;海外华文文学;跨文化写作
中***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4)01-0130-04
林语堂的文学创作距今已逾半个世纪,他的独抒性灵的小品文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并与周作人等一批作家共同影响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发展走向,在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赴美后,林语堂以英文创作的小说与散文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向西方民众介绍中国文化,赢得了西方社会的广泛赞誉,并且使近代以来的中西文化双向交流成为可能。本文以林语堂去美后的英语小说创作为例,分析在跨文化语境中作家的创作特点,以期对今日的海外华文文坛的创作有所借鉴与参考。
一、文化沟通的渴望
林语堂的小说,基本可以分为传奇小说与***论小说两大类,相较而言前者数量更多,并且这些小说全部是以英文书写,后陆续翻译而进入到中国人的阅读视野。在以充分的中国文化风味的传奇书写中,林语堂试***以“对西方人讲中国文化”之目的使西方人能对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京华烟云》(1939年)、《风声鹤唳》(1940年)、《朱门》(1953年)是足以代表林语堂传奇小说的三部代表作。这三部作品既是林语堂展示自己“亦孔亦耶”的理性主义、实用主义与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相交织的“一团矛盾”的样本,又是他直接以英语书写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国儒释道文化的经典。
《京华烟云》英文原名《瞬间京华》,比较强烈地渲染和突出了人类命运的变幻莫测,典型地体现出道家文化齐生死、同万物的文化观。它仿照《红楼梦》的成书模式,写中国旧式大家族的变迁,以婚恋连结人物,辅之以历史事件的底色,使小说更有逼真性幻觉产生的虚拟性真实感。小说在每个卷首都直接引用了《庄子》的内容作为题解,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而只有道永存于天地之间且先于天地万物而生的观点,发人生于世在于参透世问万物之变,不能执著,要随物赋形,顺任自然来体悟世间的大道。
姚木兰作为其父姚思安人生价值与理想的秉承者,经历坎坷浮沉,最后冲出个人悲欢,走向了抵抗日本侵略的道路,其人生结局的这种升华明显带有理想化色彩,其实姚木兰本来就是作者心目中理想的化身,是林语堂最喜欢的笔下人物之一。她顺任自然,生活简朴,无欲无求,对事物超然物外。在与立夫的交往中,她没有更多欲求,只是顺其自然的交往,不去积极地争取,但又在其心灵深处享受着与立夫心灵沟通的喜悦。战乱使她得以接近下层民众,生活给了她超越自我的契机,而不是一味盲目无所作为,而是以行动直通大道。通过姚木兰坎坷的一生,林语堂揭示了人生如梦的作品主题。作者在姚木兰身上所凝结的文化思索,体现出作家一种理想化的人生形式。正如学者刘勇的评价:“这种形态在姚木兰身上的主要体现有两点,一是对命运的承受,二是对命运的领悟。而这又归结到林语堂对道的体悟之中:顺其自然,在顺应中求得把握;宽怀处世,在宽怀中获得坚韧;承受命运的不幸,在承受中赢得感奋和超脱”。
翌年出版的《风声鹤唳》是《京华烟云》的续篇。在此作品中,丹妮成为主角。阿莲――梅玲――丹妮,这三次名字的转换很有文化意味。小时候奶奶起的名字“阿莲”,暗示了此作品佛家的主题,梅玲则是青春盛开的女性,在暗霜高洁中艰难求生;而丹妮之由来则是“最后老彭说:‘我想到了,丹是一个好字,是你胎记的颜色,你名字就叫丹妮’。”这更是一个文化的双关,中文之意是一个“有红色胎记的女子”,而它正好也是英语世界中女子的名字,体现出作家有意为之的中美之间文化交流的期望。而命名者老彭,就具有了丹妮人生路向的精神导师的意味。老彭信仰佛教,他引领丹妮明白每个人都有慧心,而丹妮在跟随老彭收治难民的工作中也获得了新的生命,被人尊称为观音姐姐。丹妮开始发自内心地寻求真理与欲望的解脱,并受老彭的影响而有所觉悟:我们活在现象界里,一切全是感官和有限智慧所生出的错觉,殊相与共相的差别只存在于这个世界中。于是一切人类的激情、贪念、愤怒、迷惑、憎恨与挣扎,空虚的欢乐与失望都是由这种愚蠢的幻象产生的。最终,丹妮凭借老彭的引导,获得信仰的力量,让她选择付出无私的仁慈和同情以普渡众生的苦难。
1953年出版的《朱门》,视野更加宏阔,它以女主角杜柔安的婚恋为线索,展开了从西安到***的叙述,其中既有除暴安良的侠义故事,西北地区的回民起义,又有“朱门”内贪官的横行。既有侠客式的知识分子(李飞),又有为知己者死的薄命红颜(崔遏云)。杜柔安体现了林语堂笔下“儒家的女儿”的形象,她追求的是人世间踏实而又温暖的家庭生活,可以相夫教子,努力追求儒家伦理的“善”,即在他人危难之际,扶危济困。林语堂既写出了自己理想的婚姻道德,也歌颂了充满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纵观林语堂的这三部作品,每一部都有所侧重地向西方读者介绍中国的儒释道文化,但是它们并不是静态绝对的某一种文化观念的鼓吹,而是综合的、以儒释道不能截然分开的方式融合在一起的。正是这样的文化融合方式,才能多角度、多侧面地表现出林语堂身上具有的文化多元性,也更进一步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复杂混成的特点。
正如林语堂的以人性为基本起点的社会理想一样,世界各国的文化总有其赖以沟通、对话的基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文化的可通约性。发掘文化的普遍意义,不等于取消文化的特性。文化的普遍性价值是沟通的基础,但正是不同文化的特性才显示出文化的斑斓与丰富,才是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恰是在不同声音的众声喧哗中,才有寻找不同文化的价值。
所以林语堂以纯然中国式的叙述方式与思维、文化思考写成的小说,在面对异域文化时,就更有言说的可能性与必要性。自上世纪以来的中国移民作家中,双语写作者很少。这一方面表现出中国文化强大的向心力,同时也显示出其文化的保守性。众所周知,语言不仅是人们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与衍生物。在相同的语言环境中,人们才能更好地维系思维、认知与价值判断的统一性,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其语言所代表的文化凝聚力。
写作本身就是思维的整合,双语写作更大程度上是隐藏在两种思维与文化背后的整合过程,而林语堂的英语创作,是直接以西方人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努力去做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和解与沟通,它勇敢地跨越了物质实体与文化的国门,主动寻求两种文化的可通约处。与单纯的汉语文学创作不同,它只能是在汉语文化圈内部的繁衍生息,充其量是关起文化之门的内心独白与自省,无论有多大的与异文化沟通的意愿,仍然是文化盆地中的哀叹婉转而已。在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世界中,林语堂以其英语作品直接与异域文化进行对话。大部分美国民众只知道两个中国人:孔子和林语堂。前者代表了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和西方人对神秘地东方的向往甚至对中华文化的莫名恐惧,后者则是因为其文化使者的身份深入到普通美国民众之中,部分消解了流传西方上百年有关华人“黄祸论”的负面影响,还中国形象以应有的面貌。故而双语写作的意义不容低估,它直接打开了我们文化交流的大门。但现今的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具有高水准的双语写作的作家仍是凤毛麟角,甚至有好些海外华人作家以坚守中华文化的“纯粹性”自居,一直以华文书写的形式进行创作。这其实是海外华人文学创作的尴尬之处,作为在西方社会中的少数族裔,真正地希望有良好的文化交流与沟通的话,海外华裔作家必须主动向所在国的文化寻求对话,以所在国的基本语言载体进行东西方的文化对话,否则就极易失去海外华文文学的创作特质,建立“第三种文化空间”就更成为奢谈。所以大部分以汉语为载体的海外华文创作,只能是“出口转内销”,它的目标读者依然限定在华人社区或以汉语为主体的中国大陆及台港澳地区。
好在许多作家已逐渐意识到双语写作的重要性,他们正在逐步改变单一汉语语种的创作局面。哈金以英语文学博士的身份进行英语文学的写作,严歌苓也已经初步领略了双语写作的成果。只有以异质文化的语言书写,主动寻求不同文化的可通约之处,才有可能为处在跨文化领域的作家找到更高于东西方文化的话语高地。所以,林语堂成功的双语写作,对今天的海外华人创作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在有些人看来,林氏的小说除去语言形式之外,即译为汉语之后几乎与同时代的通俗小说作家的作品没有什么不同。“***+恋爱”式的叙事模式、才子佳人的构思套路以及曲折离奇、最终大团圆的故事情节,与三言两拍之类的传奇、并无本质区别。也就是说,《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作品文本与同时代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并无二致。但是,这些作品的写作动机与目的是大不相同的,作家的潜在读者是处在不同文化地域、且具有截然不同的语言与思维等文化观念的群体。故而,张恨水们的通俗小说创作,只是较为简单地沿袭了传统的小说创作套路,辅之以新时代中新鲜时髦的人物、事件。虽然有部分地对西方民主平等博爱等人道主义的汲取,但骨子里软绵绵的传统思想对于彼时代的国人而言是一种麻醉,是无路可去后的沉沦,较之虽人物与情节编排上漏洞频出的启蒙小说依然是没落的、甚而是***的。而林语堂的小说,由于其跨文化的视角,就比当时国内的通俗小说作家们站在了一个更高远的位置。几乎是同样的情节与人物,在林氏的笔下,表达、呈现的是比较视野中的传统中国文化,是林语堂策略性地“对西方人讲中国文化”的具体实现,因而在林氏的笔下,小说中的人物、情节无不戴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面具,与其说他们在演绎惊心动魄、曲折衷婉的中国故事,不如说是在西方文化他者“剧场”中的表演,举手投足间蕴含的全是中国文化,是古老的中国向西方进行文化交流的主动出击。
二、文化担负的情怀
对林语堂而言,其一生所受的文化影响是复杂而多元的。出生于福建漳州的牧师家庭,林语堂吸收了基督教文化中人性与博爱的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都对他有着深刻的影响,尤其是儒家的积极人世而有所肩负的精神传统,一直影响并塑造着林语堂的文化人格。
在儒家的载道文学观的影响下,林语堂直接以文学创作来表明自己的***治理想和文化情怀。出版于1947年的《唐人街》和1955年的《奇岛》典型地体现出林语堂的这种创作特征。
在《唐人街》中,作家首先是向美国人表达中华文化的善意,向其介绍中国的习俗与文化,表达希望两种文化沟通与交流,希望塑造以中华文化为体、融合西方文化的新一代中国人的形象。在小说中,汤姆和伊娃是未来的一代,他们在美接受教育从而迅速地改变了旧有的中国式的生活习惯,向着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靠拢。但他们不是盲目崇洋,而是在“理性”的眼光过滤后的主动转向。这种理性的标准,则是作家历经文化洗礼后的混合式价值观,即以基督教的博爱与人性为本,以传统儒家的家庭伦理为表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林语堂书写这类小说的苦心孤诣,他不惜以说教式的创作来表达他对于中西间文化交流、互补的期望,故而在小说中作者牢牢地掌控住了情节的发展走向,人物性格也几乎固定不变,以便于林语堂把自己的文化观念、人生理想充分地贯注其间。
佛罗拉作为意大利裔的美国人,嫁给大儿子洛伊的情节是作家别有用心之处。意大利人的特点是以家庭为中心,热爱生活,热情而好客,待人接物彬彬有礼,这与中国人的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林语堂便以其文化之笔“撮合”这段中意婚姻,从双方文化的可通约处入手,开始其中西文化互通之旅。由此佛罗拉就很容易成为冯家的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中间人角色,在和睦的家庭生活中把冯家逐渐引向西方世界,并在她的影响下冯家全家都开始信仰基督教,从而开始了冯氏一家人的西方文化之旅。同时,她也逐渐接受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变得更合乎中国的伦理人情。文化的互通在家庭生活中潜滋暗长,所以佛罗拉是作为他者文化的媒介、领路人而存在,同时也成为了冯氏家中中国化的美国儿媳。
冯老二的意外车祸死亡直接解决了其家人奋斗已久的开饭馆的资金问题,虽然在创作技巧上林语堂做得有些迫不及待,人物成为作者的玩偶。同时作者又看似不经意地说出了西方“发达”而又合理的社会保险体系,以及肇事者的母亲忍着丧子之痛依然有强烈的同情心去帮助冯家。加之文首以小汤姆的视角写电灯和火车的西洋科技之下的进步,作家时刻都在进行科技与思想、社会制度、伦理与文化的比较。他以一个文化他者的身份面对广大美国读者,写出自己对于美国文化的好感,这在美国读者的潜意识里,就更容易接受林语堂的中美文化的互通与互补理论。而二儿子阿东最终回归家庭,正是林语堂所宣扬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胜利。并且,林氏让冯家人把饭馆开在了本不住在那里的唐人街,使它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磁场,在西洋文化的之中而熠熠生辉,吸引着前来朝觐的千千万万的华人游子。这样,林语堂利用“唐人街”形象,既部分地满足了西方视角的话语期待,又修改了西方人一贯认为的中国形象的负面成分,为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道路。
小说《奇岛》进一步阐明了林语堂近乎乌托邦式的社会理想和文化情怀。劳思作为这种乌托邦的策划者与实施者,与希腊和意大利人乘“世外桃源”号抵达一个太平洋的小岛。劳思生物意义上的混血(四分之一的中国血统),更隐喻了作家林语堂对世界文化“混血”发展的企望,并且要有中国文化的参与才更完美。岛上的居民生活简朴,却健康快乐。在这里,林语堂以劳思之口对西方工具理性进行反思,进而提出以健康的人性为基本的社会生活指导原则。岛上的居民信仰基督教,但是在程序上已经大大简化,去除了的繁琐形式,以快乐主宰人的心灵。人们保持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可以自由上半身,它呈现的人体之美竟然让初入小岛的外来者尤瑞黛仰慕不已。快乐且乐天知命也成为人性健康发展的基础与前提。
小说的主人公劳思作为奇岛的精神领袖,他既接受西方民主自由的价值观,又包含着东方的人文精神。此一人物身上体现出中国传统儒家家天下的特点以及道家好生与乐生的精神气质。林语堂的乌托邦式书写,更典型地表现出他积极参与世界、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情怀,在民族对话、沟通的基础之上,更渴望建立融合不同民族优长的全人类的美好文化愿景。虽然它只是作者的乌托邦梦幻,甚至在小说中表现出很多传统中国儒家文化的阶层的对立、尊卑有序等缺憾,但它仍不会妨碍站在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交接处以复合文化的方式设计人类的未来,它体现出文以载道的思想观念下林语堂的士子情怀。在以人性为本位的基础上,以儒家文化的视角与立场,期待与异质文化的沟通。
在积极关注人类的生存状况时,处于中国文化新旧转型的接合点的林语堂,在其文学世界的创作中,更多地着眼于民族与时代,即关注时代大我与压制个体小我是其创作中一体两面的真实存在。
关注时代与民族的大我,压制小我的一己之喜怒哀乐,是彼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共同特点。尤其是作家个体的物质窘困,只是在深受西方个性主义影响的作家笔下有所展现,大部分作家关注的是东西方文化的龃龉与冲突,他们往往更多的是学习西洋的富强之路,继而学成归来,报效自己的民族与国家。在这里明显表现出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的作家内心的悖论式矛盾:对以人性、人道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传统中国道德伦理的理性抗拒与在家庭生活中的遵循认同,于己和于人,是***式呈现的。老舍的《二马》,胡适与胡先们的“文白之争”,冰心的“寄小读者”系列,闻一多的《死水》等作品都是关乎中华民族的荣辱兴衰,而个人遭际在作品中几乎不为所闻。这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共性,自然林语堂也不例外,并且因为他的跨文化写作的巨大成功而更被世人所瞩目。
故而,现代时期中国跨文化语境的作家创作与后继的台湾留学生文学和大陆的新移民文学在创作题材上就有了很大的不同。白先勇的《芝加哥之死》、於梨华的《又见棕榈,又见棕榈》以及张系国等的作品,通过生命个体的双重失根的焦虑来展现在他者文化状态下华人生命的艰难移植,以窥斑见豹的手法,揭示他们带血的伤痛。以个人的遭际展现不同文化的碰撞,以及在这种文化冲突中华人移民的更加清醒而又痛苦的寻根意识,显示出台湾留学生文群的创作高度。到了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大量知识分子加入到留学队伍中,新移民文学应运而生。《北京人在纽约》《曼哈顿的中国女人》《爱在无爱的硅谷》等大批新移民作家的作品,把主要目光投向作者初入他国所遭遇到的物质、经济的窘困,以“自叙传”的手法表现主人公进餐馆洗碗、打黑工所受到的种种不公平待遇。由于创作群体的庞大使得作品良莠不齐,且又没有经历更久的时间汰洗,如果没有严歌苓、张翎等优秀作家的支撑,新移民文学会陷于更为尴尬的境地。所以新移民文学的表现题材之中,“生的哀嚎”就成为绝大多数作品的基本内容。造成这种创作情况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人们人生观、价值观的转变,也有海外华文创作的低门槛造成的一拥而入的情景。与第一代华文作家相比,新移民身上的儒家文化影子越来越淡,在多元文化的底色中,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自我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个体意义上的“人”的重新确立,使得民族与家国情怀渐行渐远。虽然我们都清楚地知晓,人性价值的确立诚然是社会的巨大进步,但是个体的彻底***依然与民族整体的***息息相关,二者的辩证关系值得我们深思。于是体现在文学创作中,既有表达个体欲求的个性主义的文本,又有表现民族与时代风貌的作品,二者并行发展,才是华文文学关注“人”的立场而健康向上的两翼。
林语堂与华人新移民这两代作家整体的创作风格是不同的。林氏们着眼于民族与国家的呈现,体现为重视集体的安危与生存、个人与集体的休戚与共。其创作在美学风格上表现为重历史宏大叙事,突出时代大我,有热切激昂甚至是慷慨悲歌的特点。今天的新移民作家更多的着眼于作家生命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体现为重视作为社会个体的生活与生存状况,美学风格上表现为微观叙事,充满自叙传色彩,哀怨徘徊或者琐碎而面面俱到。
从林语堂到华人新移民作家由儒家兼济天下的家国情怀、弃个人私利于不顾,到过多注重身边琐事的“锱铢必较”式的写作,从宏大叙事到微观叙事,一方面证明了文学是逐步深入到人的内心的、关注每一个生命的发展路向。但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在多元文化和个性张扬的时代,人们的目光越来越短,作家身后几乎没有了支撑其创作的价值判断与终极情怀。所以林语堂的创作,在跨文化的语境中就更有论说的必要,即在以人性为基本的价值立场中,纳入传统儒家的人文关怀,积极参与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
小说写作篇7
摘 要:细节的高度真实准确,是小说创作中刻画人物和再现生活的重要手段。细节是艺术的血脉,既不能离开艺术本体而单独存在,又有其相对***的意义和特殊作用。高晓声是善于经营小说细节艺术的作家。文章围绕其小说细节作用展开分析,进而为全面了解高晓声的小说艺术作出努力。
每个小说家都有自己的艺术世界。高晓声是专注于当代农民生活的小说家。在他的小说艺术世界中,农民的生活形态是活生生的。他以农民活生生的生活形态揭示了广大农民在中国农村***治经济的变化发展过程中的生活心态和生活状态。他热切关注着中国农民的历史命运,他在后来的很长时间内,都保持着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情怀。但是,高晓声并非以摄纳巨大生活容量为优长的作家,他善于从日常的世俗的生活中捕捉细节。我认为,这也是对历史的一种认知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由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行为为基础而重构的历史生活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为了这“真实”,作家抛开宏大的叙事,而专注于小说艺术的“细节”。“任何细节在具体作品中,都不应该是下意识的。它都是人物对生活与对象审美态度的暴露,都是根源于心灵的情感物化的外在表现,也都是作家通过艺术典型体现自己对生活理解的细微情感的表达。”{1}因此,重视细节描写,是小说艺术成熟的重要标志。高晓声的探索是有艺术个性的,也是富有成就的。这为人们解读文本,进行艺术审美研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域。
一、丰满人物形象
1928年出生于江苏武进的高晓声,1950年新闻专科毕业,曾在江苏省文化局工作。1957年因发表短篇小说《不幸》,被错划为,遣送回原籍接受劳动改造。由于特殊的经历,高晓声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农民的喜怒哀乐,他都烂熟于心;农民的所思所想,他都清清楚楚。“当创作主体对客观生活有所感、有所思的时候,他就不自觉地要对生活的社会特性作意识形态上的认识和评价,而随着这种认识和评价的深化,这种不自觉于是就发展为自觉了,有意识了,他就要进一步发掘其蕴含的艺术上的价值和意义,接着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把它呈现出来。”{2}所以,到1978年后,重新执笔,农民形象自然成为他的艺术世界中的主角。农民的生活是复杂的,决定了农民的性格是复杂的,如何去表现好这些农民复杂的个性,则是高晓声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文学是人学,又不仅仅是人学,而应该把握人的生活和灵魂的一种历史审美学。”{3}对人的描写、人性的挖掘、灵魂的剖析,就成为艺术表现的聚焦。作者从农民的文化心理结构的解剖作为切入点,既描写了农民具有的智慧性和创造性的正面,也不放过他们具有的奴性和惰性的负面。如《水东流》里的刘兴大,“相信***”,“从来不曾消极失望过,他是个铮铮铁汉,甘心付出最大的劳动换取最小的报酬,善于运用超人的智慧去谋取正当的利益,他从不错过能挣一分钱的时间,从不放过节约一分钱的机会”。一天晚饭后,大队包场放电影,儿子、媳妇、女儿淑珍都去了,连老婆也去了。他们不做蒲包该有多大损失啊。他独自一人在屋子里“点燃了一支廉价烟”。当他想到的李松全会勾引女儿淑珍时,“他坐不住了”,他毅然去电影场细细寻找女儿的细节描写是这样的:刘兴大从人群的外圈不时找到一个空隙探头进去;能看到的只是一个一个后脑勺;眼睛睁得核桃大,也认不出人来。于是他又扭着脖子细细打量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地相面,他的形状非常滑稽,熟悉的人就问了:“兴大,你找谁呀?”……“刘兴大生气了,掉头就走,转身急了点,把鼻子碰在身边一个姑娘的太阳穴上,鼻梁骨一直酸到脑门顶。那姑娘尖叫了一声,伴着姑娘的小伙子就一把抓住了兴大的肩胛。”这个细节十分精彩。“光有情节没有细节的小说,犹如一棵失去了槎桠的细枝、纷披的绿叶。光有人物没有细节,则其人则是一具枯骨。”{4}而“有了细节就有了性格”{5}。作者总是紧紧地把握住了细节描写与人物性格和主题思想的内在联系,使人物性格鲜明性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同时显现在读者眼前。在艺术作品中,主题思想不是靠作家的主观概念来阐述的,而是靠客观的艺术形象来显示的。“现代短篇小说艺术的发展已经使短篇小说的每一个细节都成为整个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一个细节都以一种必然的、不可缺少的姿态出现。”{6}如《老清阿叔》里的老清阿叔是“并不多做事”,只和孩子玩耍的人。在“一夜天输掉了一亩田”后,又遭婶婶痛骂。“老清阿叔一声不吭,变傻了。有一次我背着草篮割草,经过他输掉的那块土地,看见他佝偻着背,低头坐在麦田的一角,一动不动。我有点害怕,悄悄地走近去看,才知道他在哭,一点声音都没有,那眼泪却像潮水般涌出来,把一片麦田都湿润了。”这个细节把老清阿叔的不务正业的追悔心里揭示得深刻动人。与此同时,作者也写到他的宽容、忍耐、友善,虽然他很穷,“烧不出饭来”,“总还要请我吃一顿饭”,“不让亲侄儿吃一点他的东西,就会内疚得不能自安”。这是一个立体的老清阿叔,不,是一群。这些人物的性格涵义就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他们具有福斯特小说理论中的圆型人物的特征。“而圆型人物只是指单一性格结构的人物身上‘再增多一个因素’以至多个因素,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二重性格结构或多重性格结构的人物。”{7}随着改革的浪潮在农村蓬勃兴起,崭新的生活情景纷呈涌现的时候,高晓声立刻敏感地意识到,只有把表层的复杂性变成深层的复杂性,才能显示出灵魂的深邃,性格才能真正表现出无穷的丰富性。不久,他笔下出现了《崔全成》中带头包产到户的崔全成、《蜂花》中的养蜂专业户苗果成、《荒池岸边柳枝青》中的渔业专家张清流等富有开拓精神的农民形象,不都是令人叫绝的镜头吗?可让这些形象熠熠生辉的依然离不开一定的精彩的细节描写。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而且为作者的文学创作扩大了思想容量和美学容量。
二、推进故事情节
“情节的主体是人物,它是由人物的行动、人物与人物的相互关系、矛盾纠葛的发展演变而构成的。”{8}“情节是矛盾纵向的、公开的、快速的开展,细节则是矛盾横向的、隐蔽的、缓慢的揭示。”{9}它们纵横交叉、经纬编织,而小说艺术是离不开情节与细节的。它们共同承担着再现生活的任务。高晓声小说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常常同心理描写结合在一起,富有极强的表现力。最为称道的是陈奂生住招待所的心理剖析,同时也是精彩的细节描写。“杰出的小说家善于通过细节的点染来显示情节的独特发展。”{10}《陈奂生上城》以帽子为道具组成一系列细节:“自由市场开放了”,陈奂生“到城里去做买卖”,“出门活动活动”,“赚几个活钱买零碎”。这个“四十五年来,没买过帽子”的他,首先“打算买一顶簇新的、呱呱叫的帽子”。由于还未到做生意的时候,他“一路游街看店,遇上百货公司,就弯进去侦察帽子,要多少钱”。因未带钱只好等卖完油绳才能买帽子。等卖完油绳未买到帽子因而着了凉,“便一头横躺在椅子上卧倒了”。当他“一觉醒来”,“天光已经大亮”,发现躺在招待所的棕床上,“吃了一惊”,觉得和自己的身份很不相称,“又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生怕弄脏了被子”,下床不敢穿鞋,生怕弄脏了地板,走近沙发,“却不敢坐”,“怕压瘪了弹不饱”……当他走近柜台付账时,服务员(大姑娘)“笑得甜极了”,当“大姑娘立刻看出他不是一个人物”时,“她不笑了,话也不甜了”,脸立时沉了下来。陈奂生反认为自己“说错了话,得罪了人”。付出了零碎的五元钱,陈奂生为住一晚花了两顶帽子的钱很是心疼。不过他又有自己的解脱办法,回招待所恶作剧式地胡乱地报复了一气之后,“直奔百货公司,把剩下来的油绳本钱,买了一顶帽子,立即戴在头上,飘然而去”。整个故事在帽子细节中缓缓展开,自然发展。再如《陈奂生转业》中住旅社的细节也很巧妙。陈奂生转业做了一个采购员。厂长让他去地委找吴书记批条子。第二次去城里,陈奂生下火车登记住旅馆,吴书记的阿姨却要他住到家里。他退房时,“服务员才告诉他,这铺位不管他住不住,都应付一天的钱。陈奂生心里叫声:‘苦呀,又碰到鬼了!’他不肯吃亏,赌气不还钥匙,决定住一夜再走”。住下后意外遇林真和,林的出现使他搞到五吨原料,风风光光地回来了。住旅馆的细节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陈奂生初见吴书记,二见吴书记,曲折多变。在此,“细节显示着情节的起承转合、发展和深化。”{11}
三、铺垫议论基础
高晓声曾在上海法学院经济系学习。对经济分析的爱好也在影响他的叙述风格,在他的叙述中出现了一系列精确的经济数字和大量的经济细节。如《“漏斗户”主》中历年来不同的农村粮食分配方案,《柳塘镇猪市》中的猪市贸易,《蜂花》中的养蜂收益,《荒池岸边柳枝青》中的卖鱼经等等。生活的阅历和经验铸就作家独特的审美艺术追求。他不追求描写境界的开阔,而是单刀直入地对人和事进行毫不留情地剖析,从中开掘出振聋发聩的人生旨趣和哲理意味来。他追求作品的深刻性和警策性,其美学风格属吴越的透辟精警型。这颇似鲁迅,故有人称为“鲁迅风”。为了达到这样的审美追求,作家总要精心设计出精彩的细节,以此为依托,鸟瞰式地揭示历史内容的哲学意味。“是的,高晓声常常会这样扯开去议论几句,他力***不仅把事件和人物内心活动的本身,也把对此的种种联想写出来,这些联想往往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含有敏锐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真知灼见。”{12}如《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他的大半生的事业、三十年的奋斗目标只是造三间屋。他认为“他是靠了***”,“才有可能使雄心壮志变成现实”。“以最简单的工具进行拼命的劳动去挣得每一颗粮,用最原始的经营方式去积累每一分钱。”但是他六年备齐的房料被1958年的共产风刮走,接下来三年集聚的造屋钱被“”的铁扫帚扫掉。面对突如其来的“”,早已乱了方寸。这个真心实意的“跟跟派”,“要想跟也不知道去跟谁”。失去了217元,又被机关关押,遭受毒打。被放以后,“他嘶哑着喉咙说了两个莫名其妙的短语:他们恶啊!我的屋啊!”却无计可施,只有以自责求得心里平衡,他埋怨自己“娇嫩”,不经打,继而害怕变“修”。“所以,李顺大一碰到身子难受,就怕黑夜,怕自己睡着了。他总是睁大眼睛,以防在昏睡中不知不觉变成一口黑锅。”在这个特写镜头的细节后面,作家以格言式的精辟语言议论道:“他的警惕性一直很高。所以至今还不曾变过去。”透过这简短的议论,含有令人心酸而又心颤的丰富的潜台词。这哭笑不得的自虐,有着深层的哲理意味:中国农民身上潜在的自轻自贱的奴性,这种奴性同愚昧和狭隘密切相关。这使人想到阿q被打时自认“人打畜生”,“我是虫豸”。可见,这种奴性是连绵不绝的国民劣根性。由李顺大可以看到农民连起码的生活资料——房屋,都无法解决,当然谈不上当国家的主人;由李顺大还可以看到农民身上缺少主人翁意识,他所具有的“跟跟派”的精神面貌与主人翁的姿态相去甚远!
四、拓展意蕴空间
“艺术可以反映的生活现象是多种多样的,但人物的心理活动却是艺术的重要内容。人物的心理特征虽比人物的外在行动更难把握,写得深入的心理状态更具艺术魅力。心里描写得是否深入是否细致,不在于笔墨的繁简,而在于能不能透过仿佛无关紧要其实重要的细节,真实地再现客观对象那些仿佛难于掌握却终于掌握了的微妙之处。”{13}心里描写本身就是细节描写的范畴。“在文艺作品中,无论是语言细节、动作细节和心理细节,其实质都是传达人物的真情实感,或用深刻的审美观点剖析丑恶现象,用崇高的审美理想唤起读者美好的感情。”{14}高晓声不愧为艺术修养到位的作家,善于将细节描写复杂化。他的议论有时是放在细节描写、心里描写之中。当它们交织一处融为一体时,作品尤为精辟、幽默、深邃。如《蜂花》写一位小学教师急急办理病退,生怕***策变了儿子不能接替,丢掉铁饭碗的细节,小说这样写道:苗顺新听了,竟急得出了汗,发现自己太愚蠢,太不懂事,几乎把大事给耽误了。现在必须紧跟这陌生人走,赶快办病退。世上没有不变的***策,就是宪法也常修改。这顶职的办法那里就长得了!万一宣布煞断,岂不急碎***!赶快办,赶快办!丢了铁饭碗,子子孙孙都会骂自己。因为它是铁质的,很难烂掉的。“折戟沉沙”了,还是铁未销,可以“磨洗”认出前朝来。
“九里山下”的“古战场”,“牧童”能“拾得旧刀***”。刀***也是“铁”制品,它长久长久留下来,显示在子孙的眼里,使他们想到铁饭碗是他苗顺新丢了的,灵魂都要被骂脱几层皮呢。真要错过了,在***治上也成问题,敏锐性强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是故意丢掉的,因为他不信***,不要子孙捧***的铁饭碗。哼,吃不消你端着走。这一典型细节是通过心里独白实现的。苗顺新关心什么对什么很注意的心里特征,都是直言不讳地暴露在言谈或行为之中。只要是掌握得住人物个性的作家,只要是掌握得住人物心理变化的复杂性的作家,也总会以直截了当的艺术形式,把人物那微妙的心理状态用简便的语言揭示出来。至于心里独白中粗俗的俚语掺杂着古诗知识,正是乡村教师的语言形式。在人物心理的自我剖白中,分明有作者主观的看法在内,指向作品的深层意蕴:从历史层面看,表现出因历年来国家***策不稳而形成的社会投机心理;从哲学意味层面看,揭示出传宗接代、子承父业的宗法世袭意识。这是中国封建宗法制度的产物,是遗留至今的民族痼疾。尤其是后半段模仿“无限上纲者”的论调,是作者借题发挥的议论,捎带刺一下,使人想到鲁迅小说的杂文笔法。类似精彩的细节在文本中比比皆是。如《钱包》中的黄顺泉水中摸到钱包竟然落下悲惨的结局——挨了陈龙生的五十一板,《鱼钓》中的钓鱼反而被鱼钓的细节等,都充满了耐人寻味的哲理意蕴。正是有了这些精当的细节,伴着作者精辟的议论、精要的点评、精细的心理分析,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大大拓展了文本的意蕴空间,大大开掘了作品的深度,大大彰显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力度。不仅如此,高晓声还将小说中的哲理意蕴空间的开拓上升到更高的艺术层面,那就是对人的精神的拷问,将民族传统置于人类普世价值谱系来审视与重估。正如余秋雨所言:“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域,不是艺术的自我沦丧,而是艺术的自我超越。实际上,这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这种超越驱使艺术家与无数读者和观众一起,在更清醒的理智水平和最深层的情感层次上观照人类整体,从而提高人之为人的精神自觉。”{15}
五、彰显创作个性
作品所表现的生活领域与作家的创作个性有一种内在的接近。对某一特定领域的生活有着特殊的创作敏感,善于从中发掘出与众不同的文学内容,往往会使作家形成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在新时期复出的,并以农村作为自己的艺术领地辛勤耕耘的高晓声,他的作品是从纵向上对农村变革和农民命运的历史进程进行了剖析。“他对国民性的深刻探讨,对农民历史命运的深沉思考,使他成为继鲁迅、赵树理之后的又一个农村小说的铁笔圣手。”{16}这位铁笔圣手“采用传统的讲故事语气,但又并不讲故事,不围绕着一个具体事件结构故事,不组织矛盾冲突步步发展的戏剧情节。”{17}亦即淡化情节,弱化故事。“高晓声自己总结塑造人物形象成功的经验:一是‘将特定人物放到最利于表现他的环境中去表演’,二是‘选择有特征性的事件、细节去表现这个人物’。”{18}所以谈及高晓声的创作个性,不能不注意到他的作品细节所表露出来的显著特征。“情节给人以概括的印象,细节则给人以生动的形象。”{19}抓住细节,刻画人物,对于作者来说是体现艺术构思的形象化手段。如《送田》这篇小说几乎没有什么故事,讲述苏南农村一个叫南周村的地方,有个“精明人家的门闩都是能够舂出白米来的榔头,挺出息”的人物周锡林,村上一切有利可***的事都是他的主。同村的周炳南“是个忠厚老实人”。由于穷困,他是村里最后造房的人。但在造房用地上与周锡林发生了矛盾。周锡林的条件是“滩南有他包产的两亩三分田。他没人种”。周炳南在那片“通底都漏”的地面上,“整整辛苦了一整个冬天,在两亩三分地里栽了三千棵树苗”。“树苗栽好不久”,周锡林听说这片地要“被国家一个大工厂征用了”,想从周炳南手里收回土地的细节描写:先是“亲热地眯着眼睛叫炳南兄弟”,后请吃饭,饭桌上花言巧语,再就是愿高价赔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这个精妙的细节,把一个投机钻营、唯利是***、自私透顶的农民形象活脱脱地再现出来。周锡林式的农民,不是鲁迅笔下的“闰土”式农民,也不是赵树理笔下的“李有才”式的农民。高晓声本身是农民,有他自己独特的取材敏感、创作背景、人物心态、细节描写等。“这种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独特理解是作家创作个性的一个重要标志。”{20}随着时代的转变,改革的兴起,生活的起飞,高晓声对农民问题特别是农民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的哲理思考愈益深入,渗透在对农村生活的热切动人的叙述之中,人物形象从非主人型转向主人型的脉络渐渐清晰,强烈的经济意识与对农民精神的探索兴趣相得益彰,创作个性愈益得到彰显。
六、提升审美趣味
主体创作的终极目标是要借助于文本载体和受体(读者)进行交流。文本的意义和特点,需要读者的接受才能显现。所谓接受,也就是通过对文本的感受,理解文本,读懂文本。在小说阅读中,人们往往会忽视小说文本的相关规范作用,而采用比较轻松的感悟方式。由于缺少理性的内在力量,感悟往往被小说众多的现象阻挡,从而局限于情节甚至故事之中。这种接受方式使读者永远难以摆脱被动地位,因为在事件中,他们总是被时间推移、场景转换所左右,被高潮和结局所吸引,从而对人物视而不见、更不用说去探究他们的性格、灵魂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价值意义。高晓声是位优秀的小说家,并且是位独具个性的小说家。他创作的大量的优秀小说,给人们提供极丰富的精神食粮。“在优秀的小说文本中,任何不起眼的细节都不会毫无根据毫无目的地出现,解读也就是要为它找到在有机整体中的位置,发掘它跟人物性格之间的关系。”{21}我们在阅读它,就要以特殊的视角对待这位特殊作家的小说。高晓声小说中的人物往往悲喜组合,性格中既有悲剧因素,也有喜剧因素。悲中含喜,笑中有泪。陈奂生花了五元钱住宿费,先是懊恼不已,后又快活起来的心理,读者会又好笑又悲哀。谁又能忘记他在招待所沙发上的发泄破坏欲的一跳!他这报复性的一跳,跳得符合人物的性格逻辑、真实可信。“细节的生命在于真实,在于贴切。真切的细节才能唤起美感,使人恍恍然如临其境。”{22}
农村是国家***策最终抵达的地方,是最能体现国家权力***治的地方,也是方针***策实施最为敏感、最为直接的地方,农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写作是一种心灵的表达,作者以一个写作者的胸怀和真诚,执著地追索和思考农民与国家的关系与命运、人性与权力的利益问题。《老友相会》,“以一个作家的责任和良心,以对农民的体察和深厚情感,以人性为切入点,去探索时代***治风云在农民内心深处起发的波澜与承担。”{23}小说描写做了三十多年的一对朋友,二十年前的“一个夏天的中午”,周汉生换衣裤救恽成;1967年初春,周汉生又将被押到他家乡挨批斗的恽成背到家里;粉碎“”后,恽成官复原职。而今,来这里召开会议的恽成拜访周汉生。周请了当地各级干部七人作陪,八仙桌前没有他周汉生的位置。恽成喊他来坐,周汉生不敢上座。“有人站起来拉住汉生,有人端过凳来,有人迅速进厨房拿了盅筷来,按住汉生坐下。”读到这里,谁又能忘却这个精彩的细节描写!正是这个细节描写让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当年的朋友甚或有过生死之交,如今却有了感情的鸿沟。理应做主人的周汉生却没有取得主人资格。世道怎么了?正如恽成在回去的路上自言自语地说:“现在是什么时候了!”“从这些人生真相的透视中,我们看到了存在于当代农村的人性弱点和现代文明的异化。”{24}这是多么令人深思的问题啊!昔日朋友纯朴的情谊与今日相会被世风熏染、扭曲、异化的世俗心理,“这无疑是一种错位,而错位就是反差,反差就是张力,张力则体现了作家思考的深度。”{25}
正是这一个又一个经典的细节描写,犹如一道道亮丽的风景,深深吸引观赏者。它强化生活的复杂性和深刻性,激活了读者的阅读因子,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致,使阅读成为一种自觉,进而提升审美趣味。让读者过目不忘,掩卷深思,魅力何在?作家已将文思深入到哲学意味层。而哲学意味层是文学结构的最深层面。从作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层是作者对人生真谛的刻骨铭心的体验,是他用全部的痛苦、坎坷、血泪、青春、生命换取的人生感受,是他全部创作心理机制和活跃的创作个性所能达到的最高的艺术概括;从作品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潜藏于文本深层的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具有永恒性的人生精义和心理蕴含,是作品具有永恒魅力的原因之一;从读者的角度看,哲学意味是可喻不可言的灵境,是启迪人性灵的“理外之理”“味外之味”,是读者审美理解的最高层次。
综观高晓声的创作轨迹,不难发现他的艺术探索是多方面的。从小说的细节描写可见一斑。首先在于精致的设计,精密的构思,精巧的编织;其次在于不为细节所累,精心提炼,精确议论,精当点评,以叙议见长,在精细打造的基础上,形成艺术创作的精华。“他的小说不仅表现出一个具有深刻见解的当代思想家的风貌,而且反映出一个卓越作家的艺术独创性。”{26}他的探索是精深的,令人深味!
① 吴延生.神情并茂 趣味无穷——从审美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的细节描写[j].贵阳:贵州大学学报,2003(4)84.
② 吴延生.出色的怪诞也是一种新的美——从审美角度看新时期小说人物形象塑造[j]. 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5)30.
③ 杨义.文化冲突与审美选择[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316.
④{22} 俞汝捷.小说24美[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133-134.135.
⑤⑨{19} 薛瑞生.红楼采珠[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6.102.93.93.
⑥ 孙绍振.怎样写小说[m]. 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43.
⑦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479.
⑧ 张德林.现代小说美学[m]. 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330.
⑩{11} 吴功正.小说美学[m].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5.315.317.
{12}{17}{20}{26} 金燕玉.小说家们[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166.163.175.169.
{13} 王朝闻.审美谈[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8-289.
{14} 李永生.短篇小说创作技巧[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312-313.
{15} 余秋雨.艺术创造工程[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141.
{16}{18} 金汉.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m]. 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543.544-545.
{21} 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213-214.
小说写作篇8
论文摘要:短短20年,池莉在
一、20世纪80年代的成名期:烦恼人生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四个 现代 化”建设的口号和目标在 ***治 、 经济 层面遇到了极大的阻力,人们心中的现代化梦想被现实的生存状况冲击得七零八乱。随着改革开放的窗口越开越大,人们对外面的世界了解得越来越多,“一地鸡毛”似的现实出现在每一个
《来来往往》中,商界精英康伟业在爱情与婚姻之中尝尽了理想破灭的伤痛。戴小蕾只是他少年时代的一个理想之梦;妻子段丽娜的离休高干子弟的身份,在市场 经济 中一文不值。段丽娜的言行举止留下了太多的 历史 痕迹,以至于在这个经济大潮中显得格格不人。康伟业的“出走”,尽管有他自身的原因,但是从某方面来说,也是段丽娜将他通出去的。他以为在白领丽人林珠身上找到了真正的爱情,但是这种爱情正如作品里所说的,“是空中的爱情,飞机里来飞机里去,电话里来电话里去,饭店里来饭店里去,上不沾天,下不沾地,如梦如幻,带着强烈的理想化色彩,似乎是不打算坠落红尘的”。这种“如梦如幻”的爱情在平凡的日常生活面前,立刻便土崩瓦解了。爱情理想的破灭使他与时雨蓬的关系变得“非常的简单”,只有调侃、取乐和金钱往来。小说结尾,康伟业终于抛弃了理想的浪漫情怀,“回到了他日常的忙碌的生活中”。
《姐你早》中,国家粮食部副研究员戚润物无意间撞见了丈夫王自力与小保姆的私情,痛不欲生。后来,她一连6次到歌舞厅追踪观察王自力的行为举止,终于得出丈夫已不可救药的结论,并制订出惩罚丈夫的计划:让他身败名裂。于是,戚润物与另外两位同样遭到男人欺骗、抛弃、玩弄的女人李开玲和艾月携起手来,并肩战斗,最终报仇雪耻、如愿以偿。
康伟业与林珠的婚外恋极尽浪漫之能事,使人看起来就像是中世纪的骑士传奇。而《小姐你早》中,三个被抛弃的女人煞费苦心的联合复仇故事,尽管带有很大的虚构性,但俨然是一部新的都市传奇,小说最后那篇由孙记者编撰的《小姐说不,男士当心》,正是对《小姐你早》传奇性的一个极好注脚。这些传奇性故事,正满足了当下人们追逐财富的心理以及体验异样生活的梦想,反映出了人民精神生活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而承受的巨大压力,引发读者去进行深人思考。
小说写作篇9
[关键词] 记叙文写作;小说教学;问题;方法
一、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写作知识较为陈旧
目前,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的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依然停留在文章知识层面,对学生写作的指导没有突破初中阶段的水平,学生往往只是围绕简单的写作要素进行文章的构思,从一定程度上讲这种写作模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成果。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写作知识陈旧,知识面狭窄都会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写作教学被高考异化
当前,我们发现高中学生记叙文写作教学极其容易受高考的影响,写作教学被高考异化为文本教学的现象比较广泛。很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受高考的束缚,往往会将写作教学转变成得分技巧教学,整个的教学内容都围绕高考展开,指导学生如何在考场上取得高分,然而写作的文学性已被渐渐忽视。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写作教学往往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写好开头、结尾,如何引用热点问题,如何吸引阅卷老师,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学生写出来的记叙文很难有真情实感,很难打动人。
二、将小说引入高中记叙文写作中的方法
1、把握文体要素
小说的文体基本上都是记叙文,而记叙文却不完全都是小说。记叙文要想成为小说,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叙述故事情节以及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现实的记叙文才能称之为小说。高中生考试的作文基本在800-1000字,因此学生在引用小说进行记叙文写作时,一般情况下最适宜的是截取一个片断或者是横断面,且这个片断以及横断面的选择必须能够集中反映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需要学生们注意的是在写作选材模式上,应尽可能选择类似于史书体的“纪传体”模式,也就是以一个人物为写作的中心,再穿插与此人物有关的几件典型事件,切记在选取事件时注意详略得当,尽可能的把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事例详写。
2、注重模仿精品练习
经典的小说通常是我们学生阅读、借鉴、学习的对象,老师们在将小说引入记叙文的写作中时,应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借鉴。在写作情节的虚构上老师们可以引导学生先利用范文进行一些扩充性的练习以及局部性的改写。学生可以从范文写作中的影子进行想象与再创造。将小说引入高中记叙文的写作中,主要是借助小说这种文体,进而提升高中生记叙文的写作能力。
3、修改交流提高
作为老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对待学生所写的作文,老师们应当做到少做删改,重点指出他们的不足之处,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去理解、去做更改,由此来培养学生自我修改的能力。而且老师应善于发现学生写作过程中的闪关点,给予学生的作文评语应尽可能做到亲和有力。高中语文老师应善于为学生营造自我展现的平台,像进行班级朗诵赛,学生优秀作文的传阅等活动,老师还应鼓励学生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投入到杂志社,力求出版在报刊杂志上。
三、将小说引入记叙文写作中的作用
1、增进学生写作的新意
小说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叙述以及结构的安排上都具有匠心独运的特点,因此将小说引入高中生记叙文的写作中不仅能够增加写作的新意,而且能使整个文章的结构安排合理有序。小说的作者在创作时,往往会将那些最典型的环境场面写入小说中,这无形中就在指引学生在写作时会选取那些能够“以小见大”的环境片断,在选取写作题材时,也往往站在新角度,新立意上选择。
2、增多写作时观察的视角
学生创作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小说的作者是社会各界中的人士,因此他们写作的素材也都比较接近现实生活。将小说引入高中生的记叙文写作中,一方面能够增多学生写作时观察的视角,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写作的素材具有广泛的时代气息。在小说作者的笔下,一个个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侧面、一种意境、一个生活片断等等都可以成为作者创作的素材,由此来看,小说可以为学生写作提供一双感悟生活的慧眼,能够启发学生关注生活,关注学习,关注社会,做生活的有心人,进而为写作储备更多的创作素材,避免了写作中无话可说或者写作题材不新鲜的一系列问题。
四、结语:
记叙文写作是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应该掌握的一项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载体。将小说引入记叙文写作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记叙文写作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对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益补充。相关的教育学者指出,构建“读小说,写记叙文”的写作模式,将会对高中阶段学生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产生良好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霞.依托小说教学促进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初探[M].河北师范大学,2014-05-12
[2]张薇.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M].四川师范大学,2012-04-26
小说写作篇10
一、教学目标
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总结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掌握解题思路。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引导法,整理归纳法,讲练结合法
四、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必修三、必修五中的小说单元,把握每篇课文的主题中心。
2.下发环境描写作用导学案,并要求学生课前完成《小步舞》。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1分钟)
别林斯基曾说过,什么书最被人爱读和争购?那是小说。在全国各地的高考试卷中,小说也越来越受到命题者青睐。而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小说类文本阅读,往往扣住小说主题,围绕小说的三要素——环境、情节、人物来设题。今天,我们就从小说最基本的要素——环境入手,共同探讨该如何解答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试题。
二、展示课堂目标(1分钟)
1.熟悉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方式,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总结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思路。
三、考点精析(1分钟)
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时空位置,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用看似无心之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有时是为了烘云托月,塑造人物形象;有时是影射或暗示主旨等。环境描写的作用是小说阅读考查的一个重要命题点,而且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和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也有一定区别。从近几年高考题考查方式来看,有考查细化的趋势。
四、明确考查方式(2分钟)
题干示例
审题定向
(1) (2019·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步舞》)
(2) (2019·全国卷III)小说中有多处景物描写,请分析其功能。(《到梨花屯去》)
(3) (2018·江苏高考)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哥儿俩》)
(4) (2013·山东高考)请简要分析小说最后一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活着》)
(5) (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是你的战争!”》)
环境描写作用考题即分析环境描写对小说三要素及主题、读者方面的作用,题干中往往有“分析”“赏析”等作答动词和“环境(景物)描写”“作用”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五、回顾小说相关文段,分析、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15分钟)
(一)举例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问:回忆《林黛玉进贾府》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以下两个问题。
回扣教材
分析作答
1.《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写贾府的环境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①为人物活动、情节展开提供场景,烘托气氛,有助于塑造人物性格。
②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出贾府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
③通过环境描写揭示了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
④暗示了贾府必将走向衰亡,有助于表现小说的主题。
答案解构:
本题考查社会环境的作用,答案从社会环境对塑造人物、对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对凸显主题几方面的作用分析得出。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对于风雪的描写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①渲染悲壮气氛。狂风猛雪、冲天大火中,英雄长啸,苍莽而雄浑,悲壮而激越。
②有利于塑造人物形象。文中的“风雪”描写为人物活动所设置环境,有利于表现林冲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性格;同时,又反衬了后来林冲的奋起反抗是“不得已而为之”,把林冲“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林冲是《水浒传》中最具悲情的英雄,他的一系列悲惨遭遇,已经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而本文中的“风雪”描写,将落魄的英雄独自一人置身于茫茫天地之间,更能激发读者的同情之心,使人物形象更鲜明。
③合理地推动情节发展。“风雪” 的描写,是为故事的发展“蓄势”。没有风雪,就不会有差拨放火的条件;没有风雪,林冲就不会出门买酒,也不会看到破败的山神庙;没有压倒草料场的房屋,林冲也不会到山神庙去暂避栖身,也就不会出现后来的结果.这些描写,为故事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条件准备。
(二)归纳环境描写的作用
1.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
角 度
作 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或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方面
①烘托心情;②体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
主题方面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分析“4角度”
角 度
作 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交代时代背景,揭示社会关系,渲染特定氛围。
人物方面
①引导人物出场;②交代人物身份;③揭示人物心境;④表现人物性格。
情节方面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题方面
揭示社会本质特征,凸显主题。
过渡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刚刚我们一起归纳了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打铁要趁热,接下来,让我们实战演练一下,在实践中将这一规律融会于心。
六、高考试题分析(22分钟)
(一)《小步舞》(2019·全国卷Ⅱ)
小说中的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种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解析】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找到文中描写“卢森堡公园苗圃”的句子,如文中第②③段、第⑮⑯段、第26()段中描写“卢森堡公园苗圃”的句子。题干指出“卢森堡公园苗圃在情节发展中有重要作用”,这一限制性条件明确强调了答题分析特点时应将卢森堡公园苗圃这一环境描写在情节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加以细化和展开,而不是泛泛地说“推动情节发展”,更不是常规地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等方面去思考。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故事开端
卢森堡公园苗圃出现在小说开端部分,写“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
情节发展
卢森堡公园苗圃不断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既是老夫妻表演的舞台,也是老夫妻人生的舞台,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
故事结尾
卢森堡公园苗圃出现在结尾部分,作者交代苗圃被铲平,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使故事留下想象空间。
【参考答案】
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欢喧闹,而老舞蹈师又天天来这里,两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节的集中与展开。苗圃既是表演的舞台,也是人生的舞台。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铲平了,故事自然结束,但主人公怎样了,让人牵挂。(每点2分)
七、课堂小结(2分钟)
环境描写作用答题思路总结
解答环境描写作用题“3步骤”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和目的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作对应分析。这里要注意区分出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
组织答案时,要每个角度的作用单列一条,这样答案要点更明晰。
结语: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风姿各异,其作用也绝非简单几个角度所能言尽。但无论如何,首先对环境描写的几种作用要烂熟于心,整理答案时有所兼顾。
八、布置作业(1分钟)
1. (2019·全国卷III)《到梨花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