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体篇1
作文写作方法指导:写学习和文体活动
一、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作文类型
1.写一次学习或文体活动,反映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写一次学习或文体活动,表现同学们有着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3.写一次学习或文体活动,表现全班同学的精神风貌和合作态度。
二、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参考题目
1.《记一次兴趣小组的活动》
2.《记一次学习的争论》
3.《记一次智力竞赛》
4.《记一次游戏活动》
5.《记一次_______比赛》
6.《一次快乐的周末联欢会》
7.《记一次升旗仪式》
8.《记一次入队仪式》
三、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参考开头
1.《记一次兴趣小组活动》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下午第二节一下课,我们就一起来到了生物活动室,参加“红蜻蜒生物活动小组”。
第二种开头:“今天的红蜻蜒生物活动小组不知道活动什么内容?”下午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们就议论开了。
2.《记一次智力竞赛》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星期三下午,我们五年级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竞赛:语文知识智力竞赛。
第二种开头:“善耕小学五年级语文智力竞赛,现在开始!”随着年级主任王老师的一声宣布,别开生面的竞赛活动开始了!
3.《记一次升旗仪式》的两种开头
第一种开头:星期一的早晨,天,格外地蓝;风,格外地柔,这一天,我们五(2)中队就要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第二种开头:绿绿的草坪,高高的旗杆,一队队少先队员精神振奋,他们正等待着庄严的升旗仪式的到来。
四、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参考词句
书声琅琅/有条不紊/心不在焉/欢声笑语/静悄悄/掩卷沉思/频频点头/聚精会神/跳了起来/笑眯眯/有高有低/比唱歌还要好听/瞥见了/华丽/思路开阔/老高老高/乱蹦乱跳/冷不防/左瞧右看/仔细欣赏/轻轻飘浮/郁郁葱葱/变幻无穷/广阔无垠/心里痒痒的/端端正正/难分难解/一马当先/鼓起勇气/动作灵巧/不负众望/以守为攻/一鼓作气
1.队员们的脸上泛起了笑容,惊奇的目光变成了赞叹。
2.这时,全场静寂得连摄影师拨弄快门的声音都听得见。3.最吸引人的是五年级同学表演的“红领巾考察团”的节目。
4.我一出台,就在小白兔屋外的篱笆边探头探脑地张望着,台下的观众一下悦考网
子哄笑起来。
5.“我”把嘴张得大大的,爪子伸得长长的,黑鼻子狂嗅着,活像一只真的大灰狼。
6.二十秒,不分胜负!三十秒,不分胜负!啊,五十秒,还不分胜负……
7.比赛开始了,投掷区内垒球、手榴弹像天上的流星一样飞落在很远的地方。
8.“砰”的一声,一颗红色的信号弹腾空而起,场上身穿各色衣衫的运动员,“刷”地从起跑线上飞出去,像一片彩云。
9.守门员敏捷灵巧的动作,博得全场热烈的掌声。
10.比赛场上响起一阵轰雷似的掌声,我们终于赢了!
五、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参考段落
1.去年夏天,我第一次到龙潭湖采集标本。那天天很热,我拿起捉蝴蝶和蜻蜓的网子,背着标本采集箱,在草丛中来回巡视着。忽然,不远的一棵小树上,一只蝉在鸣叫。我走到树下,抬头望去,只见一只螳螂从蝉的下面沿着树干爬了上去。渐渐近了,蝉没有发觉,还在叫着。螳螂又爬了几步,来到了蝉的后面,举起“大刀”,一下子把蝉按在下面,蝉不叫了,它受到了这突然的袭击,有些慌乱,它挣扎着想逃走。可绿色卫士似的螳螂哪里肯放过,它把蝉翻过来,让蝉肚皮朝天,然后挥动着“大刀”,一下刺进了蝉的肚子里。蝉疼得乱**叫,可螳螂不慌不忙,一口一口,把蝉吃下肚去。我看着看着有些吃惊,因为我从来没见过螳螂吃蝉。这一次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采集标本活动让我增长了不少知识,见到了很多没有见过的精彩场面。)
2.同学们心情大概也和我一样,大家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盯着李老师的每一个动作。李老师从一个小瓶子里倒出一点深褐色的粉末,又在粉末上滴了几滴液体。几秒钟过去了,不见动静。教室里鸦雀无声,大家将信将疑地等待着。又过了几秒钟,只见石棉板上出现了一丝青烟,袅袅上升。不一会儿,烟越来越浓,还听见噼噼啪啪的炸裂声。啊,要烧起来了。果然,一下子腾起了蓝色的火苗,火越烧越旺。教室里一下子像开了锅似的,欢呼声,鼓掌声,议论声响成一片。
(小作者写声音的变化很有本事,你看他先是“鸦雀无声”,到“一丝青烟”,再到“噼噼啪啪”的炸裂声,最后是“像开了锅似的”,多么生动,多么有味!)
3.我俩摆开阵势扭打开了。我光凭着自己劲大,加之求胜心切,想一下子把他拉倒。可是越急,越乱了脚步。张忠对我的扭拉只是躲闪招架。忽然他看准我的一个破绽,脚下一使绊,使了个“拐把”,把我摔了个狗吃屎。第二次交手,我使出浑身解数,拿出平生力气,死扭硬拉,可他像一尊铁塔,任我怎么折腾他也摔不倒。突然,他一只手抓起我的脚,一只手在我胸前稍微往后一推,我又仰面倒在地上。周围又是一片叫好声。
(虽然很想赢,但是因为技不如人,也只好认输了。)
4.观众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看布条往哪儿走。正在这时,红布条慢慢向三(3)班方向移动了。周围的观众都喊:“三(3)班加油!三(3)班加油!”我们听到了喊声,都鼓起了勇气,脸涨得通红,眼睛睁得大大的,身子拼命往后倾斜,差点快碰到地上了。红布条又慢慢向我们班级移动。“哗……”比赛场上响起了一阵轰雷似的掌声,我们赢了。
(抓住了红布条来写,是很正确的。因为红布条是胜利的象征。)
5.轮到我们钉了。我迫不及待地把线浸了唾沫捻了捻。可是我这一捻,把那几个小毛头捻成又细又长的了,穿针的时候,我穿来穿去就是穿不进。我把毛头拽下来以后才穿了进去。接着,我***的末端打结。由于线上有唾沫,打结的时候,老是粘在手指上打不起来,好不容易把结打好了。开始钉钮扣了,我用右手拿着针从布底下穿上来,可是没穿到钮扣眼里,倒戳在钮扣上。我觉得针前面硬硬的,还以为布是硬的呢,于是我就使劲地戳。哪知道针戳不穿钮扣,反而歪过来,正戳在我手上。这时我才感觉到钉钮扣不简单啊!一颗钮扣钉好了,该打结了,这一项***得很顺利,一会儿就打好了。
(能把穿针引线的事情写得这样详细,不容易!的确,在写作之中,有的地方是要像穿针引线一样仔仔细细,认认真真。)
6.游戏一开始,同学们就高高兴兴地排好了队,有的同学认为画鼻子很简单,显出很不在意的样子;有的同学却皱着眉头在想画的办法。排在最前面的李红高兴得手舞足蹈,她刚把红领巾蒙到眼睛上,就迫不及待地向前大步走去。她事先也没看好目标,就走了过去,结果她越走方向越歪,旁边有个同学小声地说:“太往左了,往右!”她愣了一下,站住了,马上向偏右的方向走去,又太歪了。到了黑板前,她也不想想黑板的位置,就随便一画,结果把鼻子画到了头顶上,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写活动时,周围人的态度和言行是很重要的,不可缺少。这能起到渲染气氛和突出人物的效果。)
7.第四场比赛就轮到我们四年级同学了,我们全班同学按座号坐下后,只听得监考老师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同学们连忙打开桌上发的试卷,迅速地算了起来。这时,赛场上一片寂静,我耳朵里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快做!”催促着自己,不断地挥动手中的铅笔。“八九七十二、八八六十四……”我默读着乘法口诀,还运用我自己的“加减速算法”,作出了一道又一道算术题。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我忘记了一切。嘿,快做完了,就剩下最后一道四则运算题了,我高兴得差点叫了起来。可就在这一瞬间,“收卷时间到!”随着监考老师的一声,比赛结束了。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笔。我拍着自己的脑袋,恨我自己做得太慢了,为什么不能按时完成呢?我低着头难过地离开了考场。
(有面的描写——赛场上一片寂静;也有点的描写,就是写我在赛场上的表现。点面结合,就立体化了,给人的印象就比较深。)
8.一声哨响,第三局比赛开始了。我的心怦怦直跳。我屏住了呼吸,用足力气,两只手像两把小钳子一样牢牢握紧绳子。在我前面的小胖鼓着腮,把牙咬得格格响,脸涨得通红。平时很文静的小芳也变得非常严肃,只见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紧锁双眉,拼命地用力。尽管我们使足了劲,可绳子中央的红领巾并不听话,正偷偷向五(1)班那边移去。“加油!加油!”场外的小观众为我们急得直跺脚。“不要急,要沉着,劲往一处使,一定能胜利!”我们的班主任老师带领着啦啦队也在为我们鼓劲。
(写活动,要注意把“点”写好,所谓的“点”,实际上就是一个个人的情况,而不是一群人的情况。比如在这段文章里,作者写的是一场拔河比赛,当然有很多的人参加。在描写时,适当地描写一下个人的情况,能够把这场比赛介绍得更加详细。你看,这一段文字就写了“我、小胖和小芳”的比赛情况,使人能够更具体地了解当时比赛的过程。你觉得是不是这样?)
9.楼上的一排教室灯火通明。陈强那个班的教室在最后一间。他依次从宽敞的窗户望进去,嗬,教室全都变了样:五色纸链织成的一道道彩虹在灯光下交相辉映,课桌都拼成了一张张长条桌,桌上铺上红格或蓝格的桌布,一瓶鲜花放在桌子中间的生日蛋糕圆盒旁。长桌的数目与小队的数目一致,讲台上也铺着桌布,放着鲜花。陈强觉得,那生日蛋糕在商店里给人的感觉只不过是一种精美的食品,可今晚放在教室里就有了另一种含义,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
(写活动时,需要进行周围环境的描写,因为活动的地点需要介绍呀,是不是?所以,在描写活动前,应该先把活动的场地介绍一下。一般来说,活动前,总要先把环境布置布置。美一点,才能开开心心地搞活动呀!)
10.有趣的斗蛋比赛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了。斗蛋手们,有的高兴,有的难过,你瞧:胜利者正在津津有味地吃着蛋,他们一定觉得手中的蛋格外香吧!那些“败将”们呢,愁眉苦脸地看着那不争气的蛋,吃也吃不下,扔又舍不得扔。不过到了最后,他们还是偷偷地把蛋吃掉了。他们一定一边吃,一边安慰自己:蛋破了更好,还省得自己敲碎呢!
(写活动结束后的情景,这一段写得较好。特别是写那些比赛失败的选手们的心情,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不是净写他们的愁眉苦脸,还写了他们对自己的安慰,而且还的确有点道理。这种很有幽默感的句子,可以看出小作者的水平的确高人一筹。不过,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些句子,作者全都是用一种猜测的语气写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
11.我走进二楼的比赛室,看见许多选手已经在写了,就赶紧走到自己的座位上,拿出了文房四宝。我一边折纸,一边自己叮嘱自己:“千万不要紧张,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来。”我看了看边上的几位选手写的字,真不错,便更加感到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我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战胜他们!我定定了神,就拿起毛笔,蘸足了墨水,开始写字。
(文中有两处心理描写。看起来,如果要表现自己的一种精神,就可以用这种手法。写的时候,可以用文中“叮嘱自己”和“暗暗地下定了决心”这样的句式,后面跟上冒号就可以了。)
12.中秋节的晚上,月儿格外地明,我和妈妈来到学校。不一会儿,老师宣布晚会开始。第一个项目就是竞选中队长。我和竞选对手——周玉,同时坐到了***台上。我的心怦怦地跳着,再看看一旁的周玉,他也是那样地紧张。我想:如果竞选失败,那多难为情……
(竞选中队长,这种场面的确是够让人紧张的。作者通过写景,写竞选对手周玉和自己的内心活动,把这种紧张一层一层地写出来了。)
13.哗哗哗……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哈哈哈……一阵阵朗朗的笑声。这里出了什么稀罕的事?啊,原来是我班女同学正在进行梳辫子比赛。前几天,同学们就得到了这个消息。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比赛正式开始了。一个个女同学站到了讲台前。我们男同学不时地在后面挤眉弄眼,悄悄议论着,谁能取胜。
(写活动,开头很容易写得一般化,或是简单地交待时间,或是简单地交待地点,等等。这里的一段文字就显得与众不同。你看它的开头,又是拟声词,又是排比句,非常地新颖,很能吸引读者。)
14.夜幕降临了,操场上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营火晚会开始了,全场欢腾起来,大家手拉手跳起了优美的集体舞。同学们的表演更是精彩。瞧,张刚和李强
的相声多么有趣,逗得大家合不拢嘴;夏艺同学的电子琴独奏,让人暗暗称赞;田珂同学的魔术表演,让同学们琢磨不透,联想翩翩……
(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当时活动的情况,这很有必要。如果全是详细的描写和叙述,没有简略的介绍,这就像没有绿叶的红花一样,是不够完美的。当然,反过来也一样。)
15.班里联欢会进行击鼓传花游戏。鼓停时,拿着花的同学就要表演节目。顽皮的刘平又开始捣鬼,他一直抓住花,咚咚咚——鼓点刚落,他眼疾手快,猛地把花丢给旁边的沈晴。花在沈晴的怀里打了个转,落到了地上,沈晴傻乎乎地把花捡在手里,这才知道上了当。她犹豫了半天,还是被推到场中。她挠挠头皮,又使劲咽了一下口水。“来来,唱一个!来来,唱一个!……”经不住同学们再三欢迎,她只得放开嗓子唱了起来。
(写那朵花在沈晴怀里的情景,写得很不错,细致而又生动。)
六、写学习和文体活动的参考题材
1.举行各种学习竞赛,让同学们在充满趣味和竞争的学习气氛中得到知识,丰富课外生活;
2.老师让同学们学做小老师,一帮一,一对红,大家很欢迎这种学习的形式;
3.我们的课外活动很是丰富,我们搞了写字比赛、漫画比赛、普通话比赛、诗歌比赛、小品比赛、童年回忆录写作比赛等等;
4.我们的学习活动不仅在课堂里,而且有时还安排在工厂里,田野里和大街上,老师们是让我们认识到社会就是一个大课堂,知识的学习并不局限在教室里;(以上可以作为写学习活动的题材。)
5.班级举行文娱活动,活跃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同时也是在锻炼大家的各种能力;
6.班级举行自炊活动,同学们自带米、菜和煤炉,在教室里做了一桌饭菜;
7.班级里举行小奥运会,与国际奥运会的项目基本相同,大家感到很有兴趣;
8.班级举行比赛,大家经过几轮赛事,最后比出了冠亚***;
写作文体篇2
一、描述人物:取镜调焦,绘人情百态
如果把写人的习作,比作是在给某人照相的话,那么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这架照相机的镜头对准的人物范围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写自己、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家人,到写同学、写伙伴、写邻居,再到写类似“书店的店员”“小摊的老板”这样的“熟悉的陌生人”,继续扩大到那些让人或感动、或敬佩、或憎恶的只有一面之交的社会上的陌生人。
同时,这架相机的镜头会随着年段的增高,形成不同的焦点。低年段可能是面面俱到,比如,学生在读了***画书《我爸爸》之后写道:我爸爸像小白兔一样温和,有时也像大野狼一样凶猛。我爸爸跑步像乌龟一样慢,但吃得像马一样多。我爸爸有一个像猫头鹰一样的脑袋瓜,会教所有的数学题。他有时也像雷电一样打响得不得了的大呼噜。随着年级的增高,镜头的焦点应该集中到“个性”上,像这样的题目,会让人鲜明地感受到这一特点:爱吹牛的表哥、会“变脸”的爸爸、赶时髦的奶奶、幽默的戴老师等等。到高年级,写人物时个性聚集点又会发生变化,那就是重在展现人物的“双重”甚至是“三重”性格,《“拖拉机”与“音乐狂”》《我与另一个我》这些题目就是很好的印证。
另外,写人物类的文章,还应当呈现出从写“个人”到写“群体”的走向,当学生的落脚点能从个人转向像《我的“色彩”老师们》《我那大大咧咧的同学们》这样的“群体”时,说明他的关注度有了本质的变化。
二、叙述事情:事事关心,件件有真意
记事和写人的习作一样,从范围上来讲,也应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班级生活、家庭生活、校园生活再到校园、家庭之外的大社会中发生的事情,都会逐渐进入到孩子的习作视野中来。在这其中,事件的主人公也会相应地变化,一般来说,低年级的学生更关注的是自己在事件中的“活动”,然后逐渐发展到关注自己与他人在事件中的共同参与,再到以一个清醒的旁观者的身份看别人发生的事。另一方面,“大事”“小事”在不同的年段需要双线并行,双管齐下,而不是低年级写小事情,年级高一点写大事情。对成人来说,可能重要的节日、重大的活动等才算大事,但对儿童来说并非如此,在成人眼里,一些微乎其微的“小事”,在儿童眼里往往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
三、写景状物: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写景、状物的文章应该如何在不同的年段体现它的内容阶梯呢?
首先,确立的景或物的构成要素应当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所谓简单的,如一草一花一树、一昆虫、一宠物……略微复杂一点的,如校园的一角、我的小房间、公园里的小花坛等,这些景、物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再进一层,如旅游途中看到的风景等。
其次,静态的景、物与动态的景、物对于儿童来说,把握上也是有难易之分的。一般来说,先要学会静态的描写,再学会动态的描写,最终达到动静结合、融会贯通。
再次,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儿童写景、状物的习作,还要经历一个显见存在与隐性存在问题。所谓显见存在,就是生活中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景”,可以写进习作中去。而所谓隐性存在,就是当儿童、往往是高年级儿童,带着某种情绪与心境时,看到某景某物,特别有感而发的。如伤心的时候看到的风雨雷电下的某一景物,这就是更高一个层次的了。
四、实用写作:如影随形,处处显身手
与国外的教材相比,我国教材中应用文体裁出现的面孔不是很丰富,还是以苏教版为例,涉及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对生活中某一现象、某一话题的看法、建议;研究性学习后进行资料整理;介绍一种产品、美食;写通讯报道,以及在口语交际中出现的可以作为写作内容的留言条、借条、请假条等。
所谓应用文,是指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所以,随着儿童生活经历的丰富,应用文写作的涉及范围也应当越来越广。随着现代化交流工具的普及,低年级的学生就可以写“短信息”、QQ留言。中年级的学生可以写演讲稿、活动主持稿、活动启事、活动计划、活动方案,设计活动海报、警示牌、广告牌。高年级的学生可以写使用说明书、辩论稿、通讯报道、新闻稿、比赛规则、小剧本等。
五、随笔诗歌:恣意性情,焕生命奇彩
个人以为,随笔虽没有能够进入正式的教材教学内容,但它是最能让儿童感觉到“书写文字与呼吸一样自然”的一种方式。随笔有“随手”“随性”“随心”三大特点,它能最敏锐地捕捉即时发生的事件和想法;它能最自由、最不受文体形式限制地去表达;它能最无拘无束、随心所欲地抒发。低年级学生写几句话,中年级学生写一段话、几段话,高年级学生写一个短篇,都是极好的每天写随笔的方式。从内容上来看,低年级以叙事、直接抒感为主,中年级可增加间接抒情的成分,高年级夹叙夹议,哲思的成分可以逐渐变浓。
写作文体篇3
一、题目精准,有内涵与趣味
“题好一半文。”这篇杂文拟题《“倔”和“笨”的智慧》就很精准,形容词“倔”和“笨”是从文中所举两个事例中提炼出来的核心词,被打上了引号,暗示作者“易贬为褒”的意***,而用“倔”和“笨”来修饰“智慧”,不禁使读者疑从中生,趣从中来――本是“智慧”的两个对立面,怎么会和“智慧”统一起来呢?读者期待着解开谜团。
二、开篇叙例,适当描写,加点幽默“调料”
上世纪时期,朱东润老先生作为复旦中文系主任,自然被推上讲台作“多快好省”的宣言。可是老先生却牙根紧咬,面色难看。简直像上刑场似的,支吾了半天才说出话来:“我原计划五年完成的三本书,现计划三年完成!”话音刚落,台下便是一片哄笑声。“太慢了!”可是老先生的倔劲却上来了,说什么都不肯再让步:“不行!不能再少了!最少三年!”这若是被日码万字的当代作家看见了,怕也是要笑掉大牙的。何必这么“倔”?何必跟“效率”较劲?简直是一根筋!
作者没有走开篇提出中心论点的老路,而是一落笔就进入叙述,且有“牙根紧咬,面色难看”“支吾了半天”“哄笑”“太慢了”等肖像、动作和语言描写,可以说作者绘制了一个简单的场面。这在“中规中矩”的议论文中是很少出现的。叙写后作者以嘲讽收住,点出核心词“倔”“笑掉大牙”等,此时作者的观点已经寓于“简直是一根筋”等反语之中,但分析还有待深入。
三、析例:调侃与夸张并举,诙谐而不失泼辣
的确,对于讲求效率的“智慧”的当代人来说,朱东润老先生的做法,实在是不知变通,乃至于冥顽不灵了。三年,岂止是三本,著作等身怕也不是问题。只要愿意“坐家”,轻敲键盘,日码万字也能轻松搞定。只是,如此“随缘”、如此写作,其成果怕也如稀释过的咖啡,醇香不再,喝起来如变了质的白开水。
这一段没有落入引用古今名人名言进行论证的窠臼,而是继续上一段的调侃笔法,围绕“出书成名”的“快”与“慢”展开形象化说理。“冥顽不灵”“著作等身”等夸张语的运用,增强了行文的讽刺意味。段末妙用比喻,揭露那些追求快速成名的“日码万字”者令人唾弃的“成果”,可谓一针见血,痛快淋漓,体现出杂文幽默诙谐、尖锐泼辣的行文特点。
四、多角度、多侧面贴合主题
写作文体篇4
【关键词】文学修养;公文写作;主体
公文是整个机关或者机构在处理日常工作时的主要依据,因此也就奠定了公文的写作特点,文学修养是公文写作主体对于文学知识实际运用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素质,它不仅决定了公文写作主体在写作内容中涉及的内涵以及外延的表达,还直接反映出主体对于文字的控制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文学修养对于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就像行驶在海面的轮船,只有轮船本身足够优秀,才可以做到扬帆远行。
一、对主体写作内驱力方面的影响
(一)对写作主体写作兴趣方面的影响。公文写作主体对于公文写作的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存在的,它是随着公文写作主体逐渐接触这个领域,了解其中的内容才逐渐开始形成的。并且写作兴趣的产生主要就是基于公文写作主体的文学素养以及公文写作能力,三者之间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优秀的写作素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写作能力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经验,当写作经验越发深厚时又可以强化公文写作主体的写作兴趣,写作兴趣的提升可以使公文写作主体更加愿意进行公文写作,从而在大量的写作中提升文学修养。
(二)对写作主体写作态度方面的影响。如果公文写作主体具有良好的文学素养,那么公文写作主体在从事公文写作的过程中就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进行公文写作,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写作当中。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是良好的文学素养意味着公文写作主体具有扎实的文学知识基础,而且具有良好的文学欣赏以及文学写作经验,并且可以很好地对文学写作方面的知识进行运用,这也就使得公文写作主体在写作过程中具有较高的自信心。二是对于文学的尊重,具有良好文学修养的人一般都是喜爱文学的人,他们充分地尊重文学的各种体现方式。
二、对主体写作意志方面的影响
对于公文写作主体意志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公文写作质量的方面,由于公文写作的特性,对公文写作主体的语言能力要求较高,并且公文写作还需要公文写作主体自行收集资料,并且对资料进行总结提炼,不断地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一完整的公文作品。所有在写作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果没有坚定的意志力是很难出色地完成公文。文学修养可以让公文写作主体在文学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并且树立起崇高的人生理想,公文写作主体受到意志力的影响,所以在面对困难时公文写作主体不是退缩,而是想办法克服困难。
三、对主体综合素质方面的影响
(一)提高写作主体的审美观。审美是对艺术的追求,公文写作虽然不同于文学创作,但是也是一种艺术的体现,在公文写作中同样也包含审美的标准,即是公文写作的基本标准,语言凝练、联系实际、格式规范、内容清晰等都是公文写作的审美要求。公文写作从开始出现直至现在,虽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在长期的公文写作的过程中也逐渐形成其独特的审美观。文学修养与公文审美观在公文写作领域是相辅相成的,文学修养越高,对于公文写作的水平则越高,同时也就促进审美观的提高。
(二)提高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文学修养可以提高写作主体的观察能力,其主要的表现为良好的文学修养可以为公文写作主体在观察事物时提供全面的、科学的、发展的以及宽容的等角度去看待事物。文学来源于日常的生活,是生活事物的艺术体现,所以文学修养与主体观察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文学修养在开阔公文写作主体的视野与思路的同时,也可以加深公文写作主体对文学的感悟,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从而进一步实现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提高写作主体的想象能力。大多数人对于公文写作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结构严密,语言直接,过于***刻板的感觉,但其实不然,虽然公关写作没有文学创作那么富有感情,富有想象力,可以对故事的情节等进行虚构。但是公关写作同样需要想象力所带来的创造力,只有通过想象才可以充分地展现出创造力的优势,所以具有优秀文学修养的公关写作主体的思路开阔,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充分地提高自身的想象能力。
(四)提高写作主体的语言能力。文学素养最主要的构成就是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在对公文写作主体进行大量阅读充实自己的同时也就是借鉴和学习优秀的表达能力的过程,通过学习别人的表达方式,在实际的公文写作中进行有效的运用,充分展现出公文写作对于语言规范、精炼、扼要等特点。
四、结论
无论是文学创作还是公文写作,在其作品当中都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作者的思维特点以及心理特点,所以研究探讨文学修养对于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对文学修养和公文写作主体二者之间的研究,寻找到提升文学修养的途径,从而帮助公文写作主体身心健康地发展,并且从本质上提升公文写作主体的公文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方乐.文学修养对公文写作主体的影响[J].阅读与写作,2011(08):31-32.
写作文体篇5
一、 什么是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
所谓经典是指传统的具有权威性的著作。在规范议论文文体写作时,使用到得经典作品主要是指《先秦诸子选读》中的《孟子》选读。所谓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是指学生在阅读了经典作品中的规范的议论性文段后,能够在规范的议论性文段的示范下,学习如何议论,写出较为规范的议论性文段,并且经过一阶段的训练后,能够跳出模板的范畴,写出自己的风格,已达到规范议论文文体的作用。
二、 如何实施
1. 学习。深入的学习文段,了解文段的内容是实施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的第一步。因为《孟子》选读中的文段都是先秦时期的文段,在学习的过程中,能结合课下注释做仔细的阅读和学习,尤其是其中的重点语句最好可以结合注释,用规范的方式直译出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分类。如果仔细的阅读选文就会发现选文和一些规范的议论文文段的共同之处。
例一:
“知羞耻成人”,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清代学者朱启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用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他知羞耻而发奋***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知羞耻成人》)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何必曰利》)
对文章中的句子功能归类会发现有:观点句、阐释句、材料句、分析句、总结句。
观点句:⑴“知羞耻成人”
⑵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阐释句:⑴一直都是仁人志士立身做人的宝贵经验和修身养性的重要法宝。
⑵无
材料句:⑴清代学者朱启凤年轻时在一家书院教书,因为没用弄清“首施两端”和“首鼠两端”两词通用,而错判学生的作文,遭到众人的奚落。
⑵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分析句:⑴他知羞耻而发奋***强,潜心于词语研究,编成了300多万字的《辞通》,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⑵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总结句:⑴所以说,知羞耻不仅是做人的基本,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成就事业的起步。
⑵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从以上分析来看的话,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3. 模仿。
在课堂上讲完选文以作文片断的方式呈现。
仿照《孟子梁惠王下》中“贤者亦有此乐乎?”写一个片断。
范本: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对曰:“贤者而后乐此,不贤者虽有此,不乐也。诗云:‘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王在灵囿,麀鹿攸伏,麀鹿濯濯,白鸟鹤鹤。王在灵沼,于牣鱼跃。’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谓其台曰灵台,谓其沼曰灵沼,乐其有麋鹿鱼鳖。古之人与民偕乐,故能乐也。汤誓曰:‘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
学生佳作展示: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为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亮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
三、 有何优势:
1. 采用经典示范规范文体法,让学习课文成了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平台。把课堂教学和考试联系了起来。真正做到“功夫在课内,表现在课外”。在学习交流中,提高了古文阅读水平,也提高了作文水平,以免作文教学只是个别老师的口若悬河的“授渔”。而学生也成了理论上的将***,实战中的败兵。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影响。
2. 有效延长了作文课的时间,把作文延伸到课内教学。可以利用语文书这个媒介,让作文课上的理论在课本上延续,让学生即使在学习课文,也对作文有所帮助,把两周一次的作文课延长为两周,这样持续的学习,对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必定会用重要的作用。
3. 让作文讲评不在单调。我在学生的模仿实践中发现,那些上作文课只在开始时兴奋作文的立意是什么,在读范文是兴奋人家写了哪些例子的同学开始了解到什么样的文段才是规范的议论性的文段,甚至在早读又多了一项思考的任务,让课本也成为学习写作的一个重要平台。
四、 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写作文体篇6
一、?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分析
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根基是“建立主义思想”和“个人性格方面的阅读理念”,并对基础进行一系列的有效性探索与拓展。对于个人性格方面的阅读(简称:个性阅读)而言,能够通过写作的方式更好地展示自己的阅读风格和感受。其实,阅读与写作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两大最基本的教学环节与学习环节。从字面上来看,一个是读,一个是写,两者并没有任何关联,看似是互逆的。其实不然,阅读可以看作是汲取、吸收,写作可以看作是释放、表达。两者的关系相辅相成,属互生关系。因为,阅读的过程是对于文章或者精彩作品的分析与鉴赏的过程,而写作是文章的生成经过。从写作的方向看,写作是对阅读的根本体现,掌控写作的节奏有利于掌握阅读的规律。而从阅读的方向来看,阅读就是写作的基础,阅读是一切写作的根本。有句俗谚“天下文章一大抄”,可是“抄”的前提就是,首先你要阅读。只有阅读量丰富了,才能提升写作水平。阅读是一种手段,写作就是目的。很明显,写作与阅读并非是单独孤立的,它们属于相互转化与互相作用的,多阅读、多写作,有益于提升一个人由内而外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读与写一体化教学在小学阶段的可行性
当代的许多专业教师普遍认为,小学时期的学生受自身年龄的影响,其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弱一点,太复杂的教学模式未必能够理解得了,最后形成尾大不掉的结果。鉴于此,不适合展开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其实,这种低程度的对于教学模式方面的认知在思想上有一定的错误。因为阅读写作一体化个性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而且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更为有效性。可以从小学语文的作文角度来看,通过仿写范文的形式来进行写作,通过阅读范文的形式来进行鉴赏。这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已经被无数的实践证明了这是一条绝对正确的道路。阅读与写作的主要效仿途径可以有:文体题材、立体结构、表达方式、文字措辞等。可以通过阅读过程中的总结与归纳进行系统性的整理并加以修饰,进行新的创作,以此写作出好的文章、句子或者作文。
三、通过阅读达到写作素材的累积
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其独特优越性的,一个最简单直接的体现就是,可以通过一个学生的文笔让其阅读一些精彩的文章,达到写作素材的有效积累,然后这名学生的文笔绝对会有最直接的提高。写作训练对于小学语文学科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对于他们小学阶段来讲,最简单的写作训练的办法就是阅读,增加他们的阅读量,可以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写作无从下笔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学生的阅读量不够,因此,只有阅读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后,才能“下笔如有神”。
写作文体篇7
一、以“媒”相诱,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地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是紧张的智力劳动。要让学生在心理上下不紧张不畏难,靠大谈作文的意义、重要性之类的抽象道理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都参与习作活动,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视写作为乐事。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荔枝》时,完成“范文引路”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荔枝节有更多的人来深圳品尝荔枝、观赏观赏,看看荔枝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介绍,好吗?”下面我们一起去深圳。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荔枝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荔枝,堆满筐的荔枝,剥开壳的荔枝,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荔枝圆圆的,红红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荔枝成熟时,当你走进荔枝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串串鲜红的荔枝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荔枝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当我再放放录像,选择“荔枝森”“一串串荔枝”“荔枝外形”“荔枝肉”等特写镜头定格,要求学生有顺序抓住特点观察、描述时,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这样按学生习作的心理特点,适时选用录像媒体,其形、声、色并茂的特殊功能,让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交替使用,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又能学会“从整体到部分”“由外到内”“有顺序”观察方法,“有话会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二、以“媒”相诱,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在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下面谈谈高年级作文的指导:
(一)例文引路。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边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其中包括如何选材,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例如:指导学生写绘景文《美丽的仙湖》,以《桂林山水》(六年制第十一册)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无在投影片上归纳出的“抓住事物特点,用‘总……分……总’结构,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词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在这里,例文是一个台阶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体即等于给学生“一根拐仗”,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转贴于
(二)观察指导。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如:指导学生练习“记一次有意义的活动《烧烤》时,“例文引路”后用录像展示活动的全过程,将学生带入“烧烤潮”。学生看着全班同学烧烤的情景,异常高兴,注意力非常集中,情感特别投入。当我要他们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一连串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说出活动全过程时,个个绘声绘色又毫不费力。接着我又提出要求,重播录像,并选劝生炉”、“上叉烤”“吃”突出的一些场面边“定格”,边用教鞭指划,让学生知道看什么、怎样看、怎样想,学生随着教鞭的指点观察、回忆、分析、鉴别、分别用“点面结合”的方法,描述出活动过程中“印象最深的场面和这个场面中让人最开心、最有趣的一些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学生有目的、全面、细致、精确地观察,迅速“理清活动的全过程”,选择“体现意义,突出中心”的材料,知道“记一次活动”要“按活动顺序”观察,来“写清楚”;还要“抓重点”细致观察“写具体”。可见,电视媒体提供物像指导观察显社通,学生观察时有目的、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思信时有凭借、有条理;写作时必然有序、有物、有理、有文、有情。
写作文体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作文教学对学生日后的学习、工作、日常生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而我们的写作教学现状则是:学生谈“写”色变、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抓耳挠腮等等是对大多数小学生面对作文的形象描绘。那么,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一、 积累词汇,奠定基础
俗话说的好“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所以,要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首先就要有上等的材料。写作也是一样,要想写出优秀的作文就要注意日常词汇量的积累,只有词汇量达到一定的量变,才能达到迸发出灵动的思想火花,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有自己思想感情的作文来。比如:让每位学生都准备一个词汇积累记录本,把学习课文时的好词语积累下来,经常温习,将这些词能为己所用;让学生习惯写日记,把自己有感触的事情记录下来等等。
二、 淡化作文意识,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给他们太多限制,作文的中心意思怎样定,该选什么材,甚至于写几段,每一段写什么等,划定这样的限制圈,就像给学生穿上了“紧身衣”,写的时候难以伸展拳脚。还有的教师一到写作文就给学生制造紧张的空气,给作文批上神秘的外衣。这样就容易造成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的结果。所以,作为写作老师的我们要淡化作文意识,不给学生太多的束缚和压力,在教室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做欲望。
比如在淡化作文意识方面,我们可以尝试改变一下写作课的形式。我们在作文课上先不讲作文,而是和学生我们玩起一个名为“丢手绢”的游戏或猜成语或词语接龙的游戏。活动结束后让同学赶紧记录这些经过,让孩子们描绘丢手绢的过程和心情。这样边玩边写,学生真的很高兴,又很轻松地记录下来。“游戏作文”学生真的很喜欢!
三、 做生活的有心人,在生活中寻求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地流个不息。”叶老师的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活泼而富有生命力,因此,我们教师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贴近生活、关注社会,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了解生活,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看、去听、去闻、去想、去感受、去体验,寻求写作题材。要引导学生做善于观察的人,做留心周围事物的有心人。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去春游,让学生切身体会大自然的浓浓春意和春意盎然的生机,很自然的让学生感触由心而生。
四、拓展课外阅读、充实学生头脑
古人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与写作是两个紧密联系的过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前人积累起来的重要知识和宝贵生活经验。阅读不仅可以积词习篇,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谋篇之法,是提高写作能力的要径。因此,潜心攻读,出文入境,取神入化,点石成金,从阅读中学习谋篇、学习语汇、学习技巧,这就是写作最重要的基础工程,其意义不可谓不重大矣。
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必须主动介入学生的读物选择,帮助学生读有价值的书,并在阅读方法上作具体的指导,我们需要丰富的、良性的文学阅读。
五、利用评改升华写作成果
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评改与写作的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是属于作文的本人,体现了作文教学的改革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的表现”。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在尊重学生原本写作意***的基础上,还要坚持精批、面批的原则。对每位学生的作文都要认真批改,尤其对作文能力偏差的学生要实行精心的面批。
写作文体篇9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运用声像媒体,创设创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地愉快的情绪下写作,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如:指导学生写状物文《家乡的特产》时,完成“范文引路《家乡的银杏》”一环节后对学生说:“为了明年的银杏节有更多的人来品尝家乡的特产银杏、观赏银杏,看看银杏有哪些地方逗人喜爱,然后写信向外地的亲朋介绍,好吗?”接着播放录像,随着欢快的乐曲声,电视屏幕上呈现一片银杏成熟的丰收景象。学生一下子被吸住了,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悬挂在树上的银杏,堆满筐的银杏,剥开壳的银杏,如临其境,如闻其香,如尝共味,情不自禁地小声议论起来。当我要学生一两句话谈感受时,人人争先恐后,一个学生说:“银杏圆圆的,青青的真惹人喜爱!”另一个学生说:“每到银杏成熟时,当你走进银杏园,就能看到树上一个个绿绿的银杏沉甸甸地挂在树枝上,一阵风吹来,银杏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品尝美味可口的佳果呢!”描述时,学生个个都仔细看,认真想,大胆说。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注意力集中。能抓装事物的特点,“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达到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率,这种功效,不但能使学生对写作过程和写作结果产生成功的心理体验,而且会对作文产生“爱写”的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会写的能力
小学生作文感到最苦恼的是“没啥可写”,其次是“写不清楚”,“写不具体”。在帮助他们突破这些难点,必须根据其心理特点及“迁移规律”设计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媒体群的整体优势。下面谈谈高年级作文的指导:
(一)例文引路
教学开始,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分析与教学目标有关的例文,边用有强烈视觉效果的投影片将其重点片断、写作要点或写作提纲显示出来,以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让学生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写作方式(其中包括如何选材,解决“无米之炊”的问题)从作者写作思路的“原型”中得到启发,形成有效的认知结构,将例文中的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直接迁移到作文中。例如:指导学生写《春游____》,以《九寨沟》为范例,引导学生边回忆、边展示,在投影片上归纳出的“抓住事物特点,用‘总……分……总’结构,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及形容词描述事物,抒发感情”的写作方法。学生作文的思路即可开启。在这里,例文是一个台阶帮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投影媒体即等于给学生“一根拐仗”,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创造有利的心理条件,让学生主动投入写作活动之中。
(二)观察指导
根据例文总结出的写法,即写作目标,逐步演播声像媒体,显示学生喜爱的直观形象,引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进行有效指导,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准目标观察,帮助学生解决无话可说可写的难题;培养观察能力,从而让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引起积极、活跃的思维,积极活跃的思维带动具体、生动的表达。
(三)作文评议
当学生通过观察指导产生“会写”的情感时,抓住契机,要求学生在事先预备好的投影胶片上进行片断练习,即练习写好文章的重点部分,“把话说具体”。评议作文时可以选择上中下不同学生的典型文章,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出来。师生在都能看到被评习作情况下按写作目标对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共同分析评价。虽然被评议的作文只是极少数,但面及全部,教师示范批注、修改;全班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随着教师的点拨,受着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这样,不仅能巩固强化写作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使其写作水平上升一步,又能增强自信心,增添习作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结合口语交际
课程标准指出:“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多媒体教学在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运用,把口语交际教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激发学生积极参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我根据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借助多媒体精心创设声像并茂的交际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说话训练中去。例如在学习口语交际训练课《我的家》时,我制作了一个《欢迎来我家》的课件。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看课件:活泼可爱的“小蓝猫”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和家庭的情况,并提出希望和同学们交朋友。学生看到自己喜欢的动画形象跃于眼前,都争先恐后地要上台来介绍自己。随着课件中联欢会场景的出现,全班性的活动展开了。同学们一个个上台作自我介绍,有的同学还说了希望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自由交流,互相了解年龄、性格、爱好以及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气氛非常热烈。可见在借助电教媒体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他们产生了强烈的“说话”欲望,“要我说”变为“我要说”了。这节课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写作文体篇10
关键词:“高考体”;议论文;公民写作
中***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76-01
在我区高考作文来看,议论文倍受学生青睐。议论文有结构可模仿,有论据可积累,易于阅卷老师短时间内判断是否符合题意,降低被误判的机率,故学生选择考场上写议论文是有其道理的。从长远发展来看,议论文写作是学生表达思想的途径,关系到青年对社会和人生的态度,在高中阶段培养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学生议论文写作能力并不令人满意,从大量考场作文来看,学生审题能力差,论据单薄,缺乏论证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高三语文老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一、“高考体”议论文产生的原因分析
“高考体”议论文指的是在高中阶段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拼凑材料、套用模板、缺少思考和分析的议论文。我区学生的“高考体”议论文最突出的表现是第一段提出论点,中间三段列举三五个万能例子,加上一两句似是而非的简单分析,结尾强调论点。学生把这样的作文成为“三段式”。很多学生都说,写了三年的“三段式”,分数不上也不下,极度憎恶这样的作文,但如果不这样写,又不知道怎样写,得分也可能更低。很多教师把写作当成了技法训练。训练学生作文的“并列式”、“递进式”、“正反式”结构,若学生写的与老师教的方法不甚一致,就叫学生反复修改,回归“正路”。有的老师甚至告诉学生,考场作文就是填空题,把材料往格式中填就行了。这样做短期内看似提高了一点分数,但贻害无穷。怕写作文,无法思考,几乎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切身感受。
二、用“公民写作”的理念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
在王栋生老师主编的《新语文写作》中,提出了“公民自由写作”的概念。编者鲜明地提出“写作的权利与责任”和“写作是一种精神活动”。他们期望学生意识到,自由地写作,是一个自由而***的公民的权利,是人权的一个重要部分。写作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与责任。这就是说,写作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也是向社会发言,提出自己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尽到一个公民的责任。虽然有人批评目前的高考作文命题方式陈旧,存在种种弊病,但从内容上看,高考作文命题是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的,用“公民写作”的理念指导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就是针对学生“高考体”作文缺少观察和思考的问题而力求突破的一种出路。
三、“公民写作”所需要的精神品质
以“公民写作”的理念指导高三议论文写作,为的是将写作放在“立人”的高度去实施。立言以立人,在教学中应当培养高中生的公民意识。比如引导学生看待“小悦悦事件”,不应任由学生一味地去批判路人见死不救,而是应该结合当下的社会实际和当下公民的素质,设身处地地去看待路人的选择,理解他们的选择,宽容他们的不足,同时再引出自己对路人及其他公民的期望,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重演,希望他们有正确的选择与行动,希望网民及社会舆论有正确的导向。这样的表达,才是从一个公民的角度理性思考和分析。 公民写作需要的精神品质如***思考的人格、宽容开放的思想,质疑求证的求实精神、悲天悯人的情怀等,这些精神品质在当下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常常被忽视。
四、“公民写作”所需要的思维品质
以理服人是议论文的基本要求。但很多学生的议论文采用中间三段的并列式结构,随便列举三个事例,如某人讲诚信,他生意越做越大,某人讲诚信,赢得选民的支持,连任总统,某人讲诚信,名垂青史,所以我们要讲诚信。考场上存在大量类似的文章,总结起来就是“某人因做某事而成功,所以我们要做某事”的模式。这样的议论文是没有任何论证分析的过程和深度的,不可能以理服人,使人信服。如学生的习作《发怒是撒旦的魔杖》中有一段话:控制自己的情绪是利人利己的两全办法。历史上为什么出现令世人赞叹的“将相和”的千古佳话?正是由于蔺相如很好地控制了自己的怒气,没有跟廉颇计较。即使廉颇语出伤人,不顾情面,蔺相如还是很好地控制了情绪,并表示理解廉颇,这才出现了“负荆请罪”。如果当时文武两将不和,也许朝廷就不会出现如此繁荣的景象,甚至会给敌人制造入侵的机会,更不会及时挽救了了廉颇这名得力武将。
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蔺相如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即使廉颇再三的刁难也不发怒?因为其“以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由此让学生总结,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绪,什么样的人比较容易成为愤怒的奴隶。当学生从这些方面来分析总结,分析总结自然能够更深入。
因此,我们需要在思维的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等方面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要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思考,才能认识更全面。引导学生对一个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特殊性看到普遍性,从现象揭示本质,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同时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并通过理性的探讨来论证自己的论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
参考文献:
[1] 王栋生.《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