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执行申请10篇

强制执行申请篇1

强制执行ΧΧ市ΧΧ号行***处罚决定书。 事实和理由: 

(写明事情的起因、经过及有关行***部门所作的行***处罚,以及执行结果等)······ 

鉴于上述情况,根据《行***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的规定及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特申请贵院依法强制执行。 此致 

ΧΧ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申请篇2

委托人:湖北富川律师事务所律师骆名贵,程凌。

被申请人:伍xx,男,1963年8月1日出生,汉族,无职业,住阳新县兴国镇东岳路35号。

申请事项:

1、请求依法强制执行(2019)阳民一初字第88号《民事调解书》;

2、依法由被申请执行人承担本案全部申请执行费用。

申请理由:

申请执行人与被申请人因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湖北省阳新县人民法院(2019)阳民一初字第88号《民事调解书》调解,被申请人应于2019年12月30日前偿还申请人50000元。该调解已于2019年7月9日作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对(2019)阳民一初字第88号《民事调解书》均一致同意并签名捺印,该一审民事调解已发生法律效力。现生效调解规定的偿还日期已过,但被申请执行人至今仍未主动履行该生效调解所规定的义务。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民法院判决的严肃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特提出申请,请求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此致

强制执行申请篇3

身份证住址:某省某市

身份证号:******

现住址:北京市丰台区某地

电话:******

被申请人:穆文

身份证住址:某省某市

身份证号:******

现住址:北京市丰台区某地

电话:******

请求事项:

1、强制被申请人履行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作出的(2019)丰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书,立即给付申请人转让费50000元及申请人垫付的案件受理费1150元;

2、由被申请人加倍支付延迟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3、由被申请人承担本案申请执行费用。

事实与理由: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租赁合同纠纷一案,贵院已于2019年8月27日作出(2019)丰民初字第******号民事判决。根据该判决书,被申请人应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支付申请人转让费50000元及申请人垫付的案件受理费1150元。现该判决书已生效,但被申请人拒绝执行判决书所确定的义务。

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利益及国家法制的严肃性,现依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提出以上请求,请贵院依法强制被申请人履行生效判决所确定的义务。

此致

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

强制执行申请篇4

要有被执行人不能清偿债务的情形。“不能清偿债务”是指被执行人由于某种原因,在接到法院执行通知后暂时缺乏偿还能力,或者暂时只能具有部分偿还能力。

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到期债权,即被执行人对第三人享有已到履行期限的实现债权,第三人负有依照法院规定或有关约定向被执行人清偿债务的义务。不到期的债权,人民法院不能执行。债权有部分到期,部分不到期的,只能对到期部分予以执行。对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权,由于民法通则规定债权人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行义务,因此,这类债权也应按到期债权对待,但应当给予第三人必要的准备时间。

第三人对到期债务没有异议,而且在人民法院通知指定的期限内没有履行。若第三人对债务关系持有不真实或者被执行人有违约责任等实质性方面的异议,则应当在法院通知指定的期限内书面提出。第三人如果对到期的债权债务关系没有异议,仅提出与申请人之间无债务关系或者仅对执行程序等非实质性方面持有意见,则不影响人民法院实施强制执行措施。若被执行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债权虽已到期,但尚未结算的,可在结算后双方无争议的情况下予以执行。

被执行人未向第三人主张该到期债权。如果被执行人与第三人之间已就此债权债务关系提讼或仲裁,则不能直接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申请篇5

    非诉行***案件执行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行***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根据《行***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起诉期间内没有对该具体行***行为提起行***诉讼。(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该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4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或者具体行***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诉具体行***行为,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但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执行。后者申请强制执行,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这就说明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诉讼,法院已经受理,即使其没有履行该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行***机关也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具体行***行为。

    二、执行非诉行***案件应适用的范围

    根据《行***诉讼法》的规定,非诉行***案件执行的范围包括:凡行***机关对具体行***行为没有强制执行权,以及行***机关和人民法院对具体行***行为皆享有强制执行权时,行***机关都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具体行***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7条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赋予行***机关强制执行权,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这样可以总结出,执行非诉行***案件的适用范围:

    1、法律、法规规定既可以由行***机关依法强制执行,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受理。

    2、行***机关依法律、法规规定部分享有强制执行权,部分没有强制执行权,行***机关对没有强制执行权部分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3、法律、法规规定行***机关不享有强制执行权,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强制执行申请篇6

一、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法律性质

所谓申请执行期限,是指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享有权利的一方当事人,在对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时间期限。民诉法第219条第1款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从性质上讲,申请执行期限同民事诉讼中的上诉期一样是民事诉讼(执行可理解为广义上的民事诉讼行为)期间的一种。民诉法规定期间,目的在于保障诉讼主体及时行使诉讼权利,履行诉讼义务,节省时间、人力、物力,使诉讼活动正常进行,使纠纷能够得到尽快的解决。规定申请执行期限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促使申请人及时申请执行以稳定民事法律关系,加快经济流转,防止出现权利上的沉睡者。

依据民事诉讼理论,申请执行期限属除斥期间范畴。①申请超过期限,发动不起执行程序,其已获权利就会成为自然权利,就只能依赖义务人的自觉履行来得以实现。

根据民诉法规定,申请执行期间是法定期间,法定期间都是不变期间,无论是当事人还是人民法院都不能缩短或延长,也不存在中止、中断。但根据民诉法第76条“当事人因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期间的,在障碍消除后的十日内,可以申请顺延期限,是否准许,有人民法院决定”的规定,当事人如果因为不可抗拒的事由或其他正当理由耽误申请执行的,可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申请人民法院顺延期限,至于理由是否正当,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如果理由正当,人民法院就应当准许顺眼期间,但这并不是申请执行期限的中止、中断,也不是申请执行期限的延长,而是顺延,顺延并不是延长期限,而是把耽误的期间补足。

二、目前申请执行期限及相关制度存在的不足

由于我国尚未制定单独的民事强制执行法,关于执行的规定,只是在91年民诉法执行篇中有短短的30条的规定,并随着执行工作的日益发展,法律规定量与质的不足日益显现。申请执行期限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⒈不同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不统一。民诉法对不同的当事人规定了不同的两个申请执行期限,双方或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不管当初立法者的原意如何,现在看规定两类长短不一的申请期限,其在法理与实践中的问题是明显的。(1)违背了民事诉讼主体权利平等原则。民诉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主体权利平等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民诉法第8条规定“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民事诉讼主体权利平等是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纵观整部民诉法,在诉讼期间的规定上,只有在申请执行期限上针对不同的当事人规定了两个不同的期限。其他诸如答辩期、上诉期、管辖异议期等期间制度上,对各类民事诉讼主体适用的期间都是一样的。不同当事人适用不同的法律规定,应该说这样的规定有违民事诉讼主体权利平等的原则,而且也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不同市场主体必须进行平等保护的要求背道而驰。(2)使当事人易因疏忽而丧失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由于两类申请期限的不同,实践中,作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利人,在欲根据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执行时,它必须仔细的审视、充分的考虑、认真的区分对方是公民、还是法人或者他组织,以便来决定自己申请的时间,这在民事主体普遍法律知识稀少,法律意识淡薄的今天来说,对当事人的要求是苛刻的。当事人极易因疏忽而丧失申请执行的权利,使生效法律文书成为白条一张。显然,这也是有违立法者初衷的。

⒉申请执行期限规定的过短。如前所述申请执行期限是一个重要的诉讼期间,它既有程序上的意义,也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利益,当事人一旦错过此期间,,就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权利,就会使整个诉讼变得毫无意义。相对于法律所要保护的重要利益,民诉法规定的六个月、一年的申请执行期限显得过短、过于急促了。其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是容易侵害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与对自己民事权益的处分权。如两个法人单位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履行中达成了和解协议,且正在良好履行,但因到六个月的申请执行期限,它就必须要到法院来,交上各种执行费用,由法院来对当事人的行为进行定度,这样就干涉了当事人的意思自治与对自己民事权益的处分权。二是增加了当事人的诉累,也不利于解决执行难。由于有六个月、一年的这种较短的强制性规定,申请人不管当时对方有无执行能力,自已有无对方可供执行的线索,它都要赶在期限内到法院申请扫行,这样就增加了当事人经济、时间上的负担,也造成了目前执行案件过多,执结率过低,已成为产生执行难的重要原因。而且这也有违目前所强调的执行中的当事人主义。三是当事人申请执行容易超过期限。由于申请执行期限规定的较短,且不存在中止、中断、延长的规定,当事人很容易因人事变动、企业改制、公司合并等等原因而错过期限,显然这对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利是不利的。

⒊移送执行案件的范围不明,移送时间未作规定。根据民诉法第216条第1款的规定,引起对人民法院生效民事判决、裁定的执行程序的原因有二,一是当事人申请执行,二是审判员移送执行。但民诉法对移送执行案件的范围、移送执行的期限未作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者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9条对移送执行案件的范围虽作了进一步的规定,如第一款规定“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一般应当由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第二款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交执行机构执行”。但该条第一款规定的是“一般应当”而不是“应当”,对该条第二款规定的以外的生效的民事判决、裁定是否一律不属移送执行的范围,未作完全的排斥性规定。理论界对此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移送执行应包括“审判人员认为涉及国家、集体、公民重大利益的案件”②。有的认为应包括“审判人员认为其他确属应当移交执行的案件”③。由于移送执行未规定期限,移送执行的范围规定的又不明确,致使各地法院在执行实践中对此问题理解、掌握的并不一致,掌握的过松,则超过申请执行期限的民事诉讼案件,都可以通过移送执行进入执行程序,使民诉法关于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变得可有可无;掌握的过严,则使本可以得到保护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违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因此应对移送执行范围、期限做出进一步的明确规定,以使其与申请执行制度协调统一。

⒋未确立申请执行期限的告知制度。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在诉讼程序上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这就造成各地法院做法有所不同。有的法院是口头告知,有的法院是书面告知,有的法院甚至根本不告知。再者,办案人员在送达法律文书时,若告诉不清,当事人没有认清不申请执行的法律后果,则容易使当事人延误了申请执行期限。此外,由于法院形成移送执行的习惯,容易致使当事人误认为,只要法律文书生效了,法院就得负责执行兑现。因此,在民事诉讼程序上,没有确立申请执行告知制度,不能够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⒌向被执行人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的做法不妥

现在法院在执行民事、经济案件的过程中,首先向被执行人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然后在被执行人逾期未履行时强制执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缺乏法律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理由:⑴对人民法院据以执行的依据,法律已有明文规定 ,即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或调解书)。判决、裁定或调解书中已经明确了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期限,如被执行人逾期未履行义务,即具有强制执行效力。⑵人民法院向被执行人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重新确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的期限,实际上形成了新的确定被执行人履行义务期限的法律文书,无形中使一个案件产生了两种执行根据。⑶人民法院重新限定被执行人的履行期限,是对原生效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的更改。这种做法既损害了原法律文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也损害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又使被执行人产生一种错误认识,即虽然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中规定了履行期限,但逾期末履行也不会承担什么法律后果,法院会重新规定一个履行期限。

三、申请执行期限制度的完善

尽管目前有学者论述应取消申请执行期限制度④,但笔者认为以目前情况论不宜取消这一制度,而是应对其进行完善。我国目前正在起草《民事强制执行法》,建议在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时对申请执行期限制度作如下完善:

⒈统一申请执行期限。取消针对不同主体的两类长短不一的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对不同的民事诉讼主体规定统一的申请执行期限,是民事诉讼主体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⒉延长申请执行期限。建议根据二年诉讼时效制度将申请执行期限改为二年,这样既有利于保护权利人合法权益,有得解决人民法院执行难,也利于当事人掌握申请执行的期限。

⒊明确移送执行的案件范围,规定移送执行的期限。移送执行不失为保护当事人权益的一条重要渠道,现阶段有保留的必要,但应做进一步完善。建议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19条第2款规定的移送执行案件范围的基础上增加“审判庭认为涉及国家、集体、公民重大利益的案件,经院长批准可移送执行员执行”内容,除此以外的案件则规定一律由当事人申请执行。对移送执行期限可在申请执行期限的基础上适当延长,如可规定为三年,以使其能起到对申请执行的补充作用。

⒋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在诉讼程序上加以规范。为了当事人能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在诉讼程序上,应确立告知申请执行期限制度。它可以通过在判决书、调解书中写明告知,也可以在文书生效后签注时告知,其内容主要为,申请执行方式、期限及所承担的后果。后者做法应列为程序上的一个环节,予以送达。

⒌对向被执行人送达限期履行通知书的做法应明文规定予以制止。这样以维护人民法院判决、裁定或调解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避免执行工作中出现这种重复劳动的现象,使被执行人能自觉履行义务,切实保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

注解:

①④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841页、804页。

强制执行申请篇7

一、当前非诉执行存在的问题

1、非诉行***执行案件的审查

《若干解释》第九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行***机关申请执行其具体行***行为,应当在30日内由行***审判庭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就是否准予强制执行作出裁定。对该条如何理解认识不一。特别是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书与执行通知书哪个先下发,更是模糊不清。一种观点认为,合议庭对行***机关申请的非诉行***执行案件进行审查,对符合合法性要求的具体行***行为,作出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下发给行***机关和被执行人后,再转入执行程序,向被执行人下发执行通知书。对不符合条件的,作出不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不再予以执行。另一种观点认为,人民法院受理行***机关的执行申请后,有30日的审查期限,可以先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对具体行***行为无异议,自觉履行,则不需作出强制执行的裁定,反之,接到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后,仍不履行的或提出异议的,合议庭再进行审查,认为符合执行条件的,作出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对于具体行***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及其他明显违法并损害被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则裁定不准予执行。笔者认为后一种观点较为可行。因为行***庭受理行***机关的申请后,应在30日内组成合议庭对具体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既要审查,就须通知执行的双方了解情况,单纯看行***机关的卷宗是审不清的,也容易作出错误裁定。执行与审查不能截然分开。对准予强制执行裁定的下发一定要慎之又慎。另外,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含非诉行***执行)后,应当在3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而《若干解释》规定是否准予强制执行裁定应在案件受理后的30日内作出,由于行***诉讼法及《若干解释》不完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的有关规定,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执行通知应在裁定之前发生,若被执行人提出异议,也可以为案件的审查提供参考,避免作出错误裁定。

2、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的时间把握问题

行***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当事人对行***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复议或者提起行***诉讼的,行***处罚不停止执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此外,行***复议法、行***诉讼法也规定了在复议和诉讼期间,除几种特殊情况外,不停止具体行***行为的执行。据此,一些行***机关认为,只要具体行***行为作出并送达后,即使申请复议和起诉期限未满,也可以立即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因为即使相对人复议或起诉了,也不停止对具体行***行为的执行。还有一些行***机关认为,具体行***行为作出并送达后,超过15日当事人未起诉即可申请人民法院执行,因为《若干解释》第八十八条规定,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而法定起诉期限一般是15日,故15日过后当事人未起诉的即可申请人民法院执行。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解都存在片面性。行***复议法实施后,行***相对人申请复议的期限一般为60日,因而造成了复议与起诉期限的不同步,也造成了对法定起诉期限的两种理解,一种观点认为只有15日,当事人超过15日未起诉即丧失诉权,此时法定起诉期限已届满,行***机关即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复议期限一般是60日,即使当事人在15日内未起诉暂时丧失了诉权,但仍有复议权,当事人可以通过复议后又重新取得了诉权,法定起诉期限仍未超过。故法定起诉期限的届满应随着申请复议期限的届满而届满,甚至比复议期限更长,而不应片面理解为15日或60日。笔者同意后一种观点。在法定的申请复议或起诉的期限内,当事人依法行使了申请复议权和诉权。那么,不仅要等法定起诉期限届满,还要等最终的法律文书生效后,行***机关才能在180日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据此,笔者建议,将《若干解释》第八十八条中的“法定起诉期限届满之日”修改为“法定申请复议、起诉期限届满且具体行***行为生效之日”,便于更好地理解与执行。

3、关于非诉行***行为的先予执行问题

随着行***复议法的实施,几年来,行***机关已逐渐接受了较长的60日的申请复议期限,待复议期满后当事人既未复议、起诉又不履行的,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但也有一些行***机关由于管理对象的特殊性,总感到两个月的申请复议期限过长,且复议后当事人还可以起诉、上诉,一整套程序下来,等个体行***行为生效已一年有余。进入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早已人去屋空,有时甚至两个月的申请复议期限未满就出现此类情况。而实践中也确有一些短期的被管理对象钻法律空子,与行***机关玩时间上的游戏,弄得行***机关无计可施。因此,一些行***机关在申请复议期限未满的情况下,参照《若干解释》第九十四条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有的法院也据此予以受理并裁定予以执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首先,非诉行***行为申请法院先予执行没有法律依据。《若干解释》第九十四条明确了先予执行的前提是在诉讼过程中,行***诉讼的提起是先予执行的前提,但也不必然产生先予执行的法律后果,而非诉行***行为不适用此条解释,因为行***诉讼的提起完全取决于行***相对人。参照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解释,也找不到非诉行***行为可以先予执行的法律依据。这就是说,非诉行***行为的先予执行无法可依。其次,《若干解释》第八十六条规定,行***机关根据行***诉讼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行***行为,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即具体行***行为已经生效并具有可执行内容。何为生效,即具体行***行为已处于一种稳定的不可更改状态,当事人除履行外别无选择。如果起诉或申请复议期限未满,此时的具体行***行为尚不稳定,还可能随着当事人申请复议或起诉而被撤销、变更,如果此时人民法院依据行***机关的申请先予执行,采取了强制执行措施,从程序上剥夺了行***相对人依法享有的复议、起诉的权利,从实体上侵犯了行***相对人的人身权、财产权。另外,人民法院的提前介入,容易造成当事人对复议、起诉失去信心,不利于充分保护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人民法院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先予执行,万一执行错误,还要承担国家赔偿的法律后果。对于非诉行***行为,行***机关有充分理由认为被执行人可能逃避执行的,申请人民法院先予执行,经审理符合《若干解释》第九十二条规定情况的,可以告知行***机关申请财产保全措施,若行***机关坚持先予执行,依据《若干解释》第九十五条第(三)项规定,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不准予执行。

二、完善非诉执行案件程序的必要性

1、行***非诉执行案件不同于申请执行生效民事、行***裁判文书的案件。申请执行生效的民事、行***裁判,因为经过较为严谨的庭审程序,裁决的内容准确性、稳定性相对较高,生效的裁决具有确定的执行力,因此申请执行生效的民事、行***裁判文书的案件可直接进入强制执行阶段,不需再做审查。而行***非诉执行案件,申请执行的行***行为尚需确认其效力,有待法院的进一步审查。行***非诉执行案件,类似启动了一次诉讼程序,申请执行的行***行为仅仅是执行标的,法院执行的依据是作出的强制执行裁定。这一过程中,申请执行的行***行为接受与行***诉讼基本相同的合法性审查,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实际上相当于确认行***行为合法的裁判,然后才是实际强制执行阶段。现行立、审、执分离的审理模式适用于非诉执行案件,也说明了这类案件不同于执行生效裁决文书的案件,更具有完整诉讼程序的特点。

2、行***非诉执行案件的特殊之处决定了执行程序应当有别于申请执行生效民事或行***裁决的案件。既然行***非诉执行案件具有完整的诉讼程序的特点,就应当吸收诉讼机理,有一个类似民事、行***诉讼审理案件的程序。具体而言,申请人提出的执行申请副本应当及时送达被申请执行人,告知其享有提出回避、提出异议的权利,并将需要审查的行***行为是否合法的事项向被申请人作出说明;对个别争议较大的申请行***非诉执行的案件,可以通过举行听证的形式,运用证据规则,查明具体行***行为是否具备强制执行的法定条件;在文书送达等事项的分工上与现在诉讼案件没有差别。考虑到非诉执行案件主要针对行***行为的执行,毕竟具有“非诉”性质,程序设计上不宜照搬诉讼程序,在有利查明案件事实的基础上,当简则简。

3、通过完善准予强制裁定作出前的程序,有利于提高准予强制执行裁定的准确性、稳定性,不仅便于查明被申请人是否有复议或起诉的情形,而且有利于明确申请执行的行***行为是否合法,被申请人是否为行***行为的义务人等须审查的内容。经过裁定之前的程序,增大了案件裁定的透明度,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作出的裁定使被申请人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得以缓解,甚至在裁定前自动履行,达到及时、准确执结的效果。

4、目前的行***非诉执行案件,准予强制执行的裁定主要是在通过书面方式审查申请执行的行***行为的合法性后作出的,而且缺乏必要的程序保障,往往仅凭申请人一家之言即下裁定,这样做是没有认识到行***非诉案件的特殊性,降低了裁定的稳定性。加强准予强制执行裁定人作出前的程序措施,使作出的裁定具有生效裁定的应有意义,而不是只作为办理非诉执行案件一个手续,对于规范行***非诉执行案件和提高准予强制执行裁定的稳定性、权威性都是必要的。

三、完善非诉执行案件程序

1、确立非诉执行案件申请原则,严格把关

人民法院审查非诉执行行***案件,应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依法对申请执行的具体行***行为的合法性进行适度审查的原则;(2)坚持合议制的原则;(3)坚持以生效的有执行内容的行***法律文书为依据的原则;(4)坚持说服教育促使行***相对人自动履行与强制执行相结合的原则。

强制执行申请篇8

【关键词】行***非诉案件;执行;申请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强制法》(下称《行***强制法》)已于2012年1月1日正式施行。其在关于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部分作出了许多新的规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非诉行***执行司法解释存在明显不同。尤其是其第五十三条规定“…没有行***强制执行权的行***机关可以自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关于“三个月”申请期限的性质,很多学者和司法同仁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主要是其为诉讼时效还是除斥期间。本人在此提出自己的一点点看法,以供指摘。

首先,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都是民法中的概念。前者指的是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其主要针对的是请求权。后者指的是法律规定某种权利预定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不行使权利,预定期间届满,便发生该权利消灭的法律后果。其针对的对象是形成权。而在《行***强制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中,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机关需要通过法院实现自己机关作出的决定的效力。他并不能***决定行使执行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条文本身应是一种请求权的行为,从性质上分类应该为诉讼时效。即在法定的三个月的期间内,行***机关不行使自己的权利申请法院执行,则法院可以不受理行***机关的申请。

其次,《行***强制法》虽然规定行***机关应该在三个月内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但如果行***机关最终没有申请法院执行,而在行***决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以后三个月之外,行***相对人依然有义务履行决定内容,而事实上相对人确实依照行***决定的内容进行了履行。这种情况下,行***机关是否有权接受相对人的履行?我想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依照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效力来看,前者消灭的是胜诉权,权利本身并不消灭,而后者消灭的是实体权利。既然行***机关能够接受相对人在决定期限外的履行,那么三个月的规定就应该是一种诉讼时效,否则按照除斥期间的规定,行***相对人应该可以不履行行***决定的内容。

再次,关于“三个月”性质争议最大的莫过于其能否中止、中断、延长。如果不能,那么就是除斥期间。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其第88条规定:“ 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行为,应当自被执行人的法定期限届满之日起180日内提出。逾期申请的,除有正当理由外,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行***强制法》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2012年1月1日后,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应当按照行***强制法所规定的3个月期限执行。但对是否可以延长,《行***强制法》并没有做出具体规定。从立法初衷看,把申请期限缩短为三个月有利于行***机关及时履行法定的申请执行职责。但若仅限于三个月,不允许有任何超出期限的行为,对于行***机关是不公平的。行***机关可能因为一些正当的理由而错过三个月的申请期限,而在现在《行***诉讼法》和《行***强制法》对权利人(有权申请执行的人)是否可以申请执行规定不明的情况下,极有可能造成无人申请执行的情形,从而使行***机关的决定落空,浪费大量的司法资源,甚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得不到支持和保护。这应该是与立法本意不相符的。况且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第88条的规定,实际上认可了对行***机关有正当理由的逾期申请,人民法院仍应受理。因此,在《行***强制法》未明确规定的前期下,适用司法解释第88条规定是合适的。那么三个月的规定也应该视为一种诉讼时效期间。

强制执行申请篇9

 

关键词:非诉讼 行***案件 执行

一、非诉行***案件执行的特点

非诉行***案件的执行具有以下特点:

1、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机关。虽然非诉行***案件的执行对象是具体行***行为,执行申请人也为行***机关,但非诉行***案件强制执行权的享有者不是行***机关,而是人民法院。

2、执行根据应该是行***机关作出的具体行***行为,该具体行***行为没有进入行***诉讼,没有经过人民法院的裁判,而且已经发生法律效力。

3、执行申请人是行***机关或行***裁定确定的权利人。被执行人只能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非诉行***案件强制执行的是行***机关所作的具体行***行为,该具体行***行为是行***机关行使行***职权的体现,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能否履行,直接关系到行***机关的职权是否和以实现。因而,在通常情况下,非诉行***案件的执行申请人应为行***机关。作为行命名行***职权的行***机关不能成为被执行人,而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人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一般只能成为被执行人,不能成为执行申请人。

不过在特殊情况下,非诉行***案件的执行申请人也可以是生效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权利人或者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0条规定:行***机关根据法律的授权对平等主体之间民事争议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又不履行,作出裁决的行***机关在申请执行的期限内未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生效具体行***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者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在90日内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享有权利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行为,参照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行为的规定。

4、执行的前提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行***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

根据《行***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具体行***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法定起诉期间内没有对该具体行***行为提起行***诉讼。(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拒不履行该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人民法院才能强制执行行***机关作出的具体行***行为。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向人民法院提出了行***诉讼,法院已经受理,即使其没有履行该具体行***行为所确定的义务,行***机关也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该具体行***行为。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94条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或者具体行***行为确定的权利人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被诉具体行***行为,人民法院不予执行,但不及时执行可能给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不可弥补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先予执行。后者申请强制执行的,应当提供相应的财产担保。

二、非诉行***案件执行的适用范围

根据《行***诉讼法》的规定,非诉行***案件执行的范围是:凡行***机关对具体行***行为没有强制执行权,以及行***机关和人民法院对具体行***行为皆享有强制执行权时,行***机关都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具体行***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7条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赋予行***机关强制执行权,行***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强制执行申请篇10

一、剖析申请执行期限立法缺陷及其成因。

1、申请执行期限与诉讼时效法律规定发生冲突。《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六个月......”。而《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规定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一般诉讼时效,它为二年,另一种是特殊诉讼时效,它随案件性质不同而决定,比如,身体受到伤害的为一年,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为四年。司法实践中,由于各种原因,当事人延误了申请执行期限,造成丧失保护其合法权益的机会,但又存在着实体权利未超过诉讼时效保护期限的情况。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权利人向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有关单位提出保护民事权利,从提出请求时起,诉讼时效中断。当事人向法院,就会引讼时效中断,此时,当事人若向法院撤回,将会重新获得诉讼时效,比如技术进出口合同当事人又可引得四年诉讼时效,受法律保护期限明显延长了。恰恰相反,经过法院裁决确认的案件,却因申请执行期限限制,反而缩短了法律保护期限。显然《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对申请执行期限的规定,确实限制了《民法通则》赋予当事人的诉讼时效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又不能重新,法院也不予受理,因为法院是不能依据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两个完全相同的裁决。这样,在债权保护问题上,申请执行期限和诉讼时效规定就发生冲突。究其实质原因是,在于《民事诉讼法》立法时没有引起立法者的足够注意,即没有从实体法诉讼时效这一立法原意出发而造成的。

2、在民事诉讼体制中,未确立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这是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护不足。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明确规定,在诉讼程序上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执行期限。这就造成各地法院做法有所不同,有的法院是口头告知,有的法院是书面告知,有的法院甚至根本不告知。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在诉讼程序上不加规范,容易使当事人延误了申请执行期限,产生该弊端的原因是:(1)、当事人的法律意识淡薄是造成延误申请执行期限的根本原因。很大一部份当事人不懂得申请执行期限是法律期限,认为时已向法院主张权利,当然应由法院负责执行完成。其观点认为向法院就是为了兑现实体权利,而不是简单为了一份法律文书或讨个说法,况且时,就已主张要求法院执行兑现其合法权益。因此,当事人主观上容易形成无需申请执行的概念。(2)、多年来,由于法院形成移送执行的习惯,容易致使当事人误认为,只要法律文书生效了,法院就得负责执行兑现。(3)、当事人对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认识不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当事人容易理解为即使不申请执行,也会由审判员移送执行。(4)、办案人员在送达法律文书时,一般不告知当事人申请执行方面的法律规定或告诉不清,当事人没有认清不申请执行的法律后果。因此,在民事诉讼程序上,没有确立申请执行告知制度,不能够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稳定。

3、《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没有严格区别规定,当事人容易混淆,法院也不易具体操作。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六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从该法条看,产生民事执行程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申请执行,另一种是移送执行,但无法辨别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区别情形。虽然最高人民法院于1998年7月18日对此作出了规定,即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一般应由当事人依法提出申请,发生法律效力的具有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法律文书,民事制裁决定书,以及刑事附带民事判决、裁定、调解书,由审判庭移送执行机构执行。但该规定是法院内部的司法解释,很少当事人懂得有此规定,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法》没有更具体的规定,显然不利于普法推广。因此,当事人往往容易理解为审判人员应当移送执行,当事人在超过法定申请期限时,却把责任推给审判人员,责怪其未予办理移送执行,引起当事人与法官之间产生纷争,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民事诉讼法》对申请执行的形式未予明确规定。司法实践中,申请执行一般使用书面形式,有的当事人由于法制观念、文化知识水平限制,以口头形式向法院申请执行,法院是否允许或认可,这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只是司法实践中习惯做法,大多数法院是责成当事人提供书面材料,少数法院有受理以口头形式申请执行的案件。由于申请形式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对于当事人超过申请执行期限而丧失申请执行权利的情况,法院难以掌握和认定。如果法院认可口头申请执行形式存在,那么当事人向法院时,就明确提出要求法院审判、并予以执行兑现其合法权益,这是否寓意着已向法院主张申请执行,能否认定主张则是申请执行主张的延伸,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这个问题。因此,在法律上明确申请执行的形式,有其一定的司法意义。

5、未确立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的法律制度,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当事人申请执行的期限。在司法实践中,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客观上影响了当事人申请执行,造成申请执行期限的延误,这就需要法院确认申请执行时效发生中止情况,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只有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了,申请执行时效才继续计算。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的情况,当事人向法院提出暂缓立案,要求保留申请执行权,法院通常做法是予以登记备案,并发放暂缓执行立案通知书,这就产生申请执行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应重新计算。由于我国目前法律没有对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作出具体规定,法院登记备案、暂缓执行立案的做法,显然缺乏了法律依据,对于申请执行中止、中断的认定法院也难以操作。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法律制度,才会进一步推动法院执行工作,改善法院执行工作被动状态。因此,推行上述制度,具有现实的意义,从一定程度上可以放宽当事人合理的申请执行期限,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和巩固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二、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1、确立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为了当事人能正确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合法权益,在诉讼程序上,应确立告知申请执行期限制度,它可以通过在判决书、调解书中写明告知,也可以在文书生效后签注时告知,其内容主要为,申请执行方式、期限及所承担的法律后果。后者做法应列为程序上的一个环节,予以送达。实行上述做法有三个方面的益处。(1)、简化执行程序,提高执行工作效率。告知了当事人不自觉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相当于发出了执行通知书,它可以避免因执行通知规定的履行期限与法律文书所规定的期限不相符的弊端,又可避免诚心逃避执行的人员进行逃匿现象,还可以避免因执行通知书无法送达而影响强制执行措施的适用。(2)、避免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发生争执。当事人在告知后逾期不申请执行,视为放弃,可不予执行,就此结案,不至于发生超过期限而责怪法官情况,避免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发生冲突,确保司法严肃性。(3)、促进审判与执行工作关系的协调,提高法院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在判决或调解文书中写明申请执行的期限、方式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或者在签注生效文书时,书面告知申请执行期限、方式及不履行义务的法律后果,并予送达,这是确实、可行的。只有建立了申请执行期限告知制度,才可以为人民法院在开展执行工作中依法及时采取强制措施提供有力依据,避免当事人因延误申请期限而造成不应有损失的发生,充分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严格规范民事案件执行移送制度。民事案件移送执行,它是指审判人员在其制作的法律文书生效后,无需当事人申请而根据案件的性质和需要,依职权直接将生效法律文书交付执行组织机构,提请强制执行的行为。由于案件移送执行情况在《民事诉讼法》中没有明确具体规定,当事人无法辨别案件是否属于移送,这很大程度要看审判人员责任心强不强。因而,容易导致当事人与法官发生冲突,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这就需要从程序法上建立、健全民事案件移送制度,严格区别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案件的范围,即具体规定了给付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内容的案件和刑事附带民事的案件,由审判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移送执行。此外,还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在判决书或调解书尾部写明本案是否属于移送范围及提起执行的方式、期限和法律后果。(2)、审判人员在限期内做好移送执行工作。因此,笔者认为,在法律文书尾部完全可以推行改革,其内容可这样写明,“本案发生法律效力后,在履行期限届满时起十五日内,由本案的合议庭(或独任审判员xxx)向本院执行部门移送执行,即而发生执行法律程序”,这样可以达到进一步规范民事案件执行移送制度,以消除当事人对两者混淆和认识不清的情况。

3、确立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制度。

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当事人向法院申请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申请,但是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限是不变期间,还是可变期间,以及是否存在中止、中断情形。有的法院习惯视申请执行期限为不变期间,这样做法,不利于解决民事纠纷,反而可能转化和扩大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事实上,存在着这样情况,一些被执行人在法律文书生效后申请执行期限内,主动与权利人协商达成还款计划,并且主动履行了部分义务,而到法定期限后则不再依协议或文书履行义务。此外还有,被执行人下落不明或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情况等等,权利人向法院请求延长申请执行期限,且法院许可并予以登记备案。这些都涉及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健全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法律制度加以解决。即在申请执行期限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当事人不能行使申请执行权利时,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继续计算。权利人因提起申请执行,或双方协商同意延长履行期限,发生申请执行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申请执行时效重新计算。

三、《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修改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与其它法律规定相一致原则。坚持这一原则必须考虑《民事诉讼法》的申请执行时效规定与《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相一致原则,不能使两者相抵触,尽量避免发生法律冲突,这是修改的根本出发点。

2、充分有效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原则。首先,要避免权利人在合法的诉讼时效保护期限内,而丧失申请执行权利的情况存在,即解决申请执行期限与诉讼时效冲突问题。其次,要建立、健全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法律制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法律规定相对具体化、操作性要强的原则。即在立法修改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申请执行和移送执行的方式、期限,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中断情形,以及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使当事人有个明确具体的法律可以遵循,法院操作起来也较为容易。这样,才不会使当事人由于主观上或客观上的原因而丧失申请执行的机会,从而,使法律更加严密性。

4、前法优于后法、实体法优于程序法的原则。对于《民事诉讼法》申请执行期限的修改,应从《民法通则》对诉讼时效规定的立法原意出发,避免与实体法产生冲突。因为实体法是调整实体法律关系的法规,而程序法是从程序上保障实体法贯彻实施的法规,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是根本,后者是保障。因此,在修改时,应优先考虑《民法通则》的立法原意,并坚持前法优于后法、实体法优于程序法这一原则。

四、《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的修改。

在遵循上述几个基本原则后,《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可作如下修改:

(第一款)权利人申请执行,应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提出。

(第二款)权利人应在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届满时重新起算的诉讼时效内申请执行,逾期视为放弃。

(第三款)权利人在申请执行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申请执行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申请执行时效继续计算。

强制执行申请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强制执行申请10篇

学习

周杰伦的歌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周杰伦的歌10篇,内容包括周杰伦欢快的歌,周杰伦最好的歌。这一杯《爷爷泡的茶》激起了我的兴趣,使我也和周杰伦结缘了。后来,我又听到了周杰伦颇有漂泊感的《东风破》。那一腔离愁,万般思念,令人动情而伤感。而我又偏偏是时常漂

学习

快速学习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快速学习10篇,内容包括快速学习100个干货,快速学习英语。拼音字母是汉语最基础最基本的东西,想要学习好汉字就要学习好拼音字母。很多小朋友对于学习其实都是觉得很枯燥的,那么有没有一些比较好的拼音字母快速学习法可以运用,

学习

危险化学品安全模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危险化学品安全模板,内容包括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范本,危险化学品安全知识ppt。(二)杜绝危险化学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遏制较大事故,减少一般伤亡事故。三、工作措施(一)认真履行***府监管职责,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县区人

学习

社会评论10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评论10篇,内容包括社会热点评论,十篇社会评论。论转型乡土社会的司法策略论中国传统司法的本质法律评价社会面向的哲学思考法律惩治道德越轨者之意义探究社会公众对法律人的信任问题探析司法沟通的语境、修辞与转换调解

学习

公明中学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公明中学10篇,内容包括公明中学的校训内容,公明中学口碑。

学习

电子商务营销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商务营销10篇,内容包括电子商务营销成功案例描述,电子商务营销方***有哪些。2电子商务的优势新兴的电子商务优于传统营销。电子商务使企业利用互联网处理日常的业务、交易,即与供应商、顾客、银行、分销商和其他贸易伙

学习

山水田园诗人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山水田园诗人10篇,内容包括山水田园派诗人及诗句,山水田园诗人及代表作。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是孟浩然和王维,还有储光羲、常建、祖咏、裴迪等人。山水田园诗的盛行,有它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给这些诗

学习

如何做人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如何做人10篇,内容包括如何做人的经典心得,如何做人10句话。1.消除内疚。我们日常听到的全部都是我们应该非常忙碌,因此当享受闲散时光时,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在絮叨“你需要工作了”。通过向中世纪欧洲人学习,我拒绝了内疚。中世

学习

机关工作作风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机关工作作风10篇,内容包括机关作风建设十篇,作风建设十篇。通过深入推进机关作风整治活动,不断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建立机关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把市法制办建设成为***性最强、作风最正、工作最出色的部门,为全面加快建设

学习

完善自我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完善自我10篇,内容包括完善自我十个方法,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范文大全。这个求职的人是一个诚实的人,他虚心的话给了他十足的信心,他一定会完善,培养自我意识,做一个完善的人。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都非常渴望让自己变得完善,变得有自

学习

克服困难的作文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克服困难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克服困难的作文100字,克服困难的作文题目。

学习

可行性报告模板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可行性报告模板10篇,内容包括项目可行性报告范文模板,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第二部分投资项目建设可行性第三部分投资项目市场需求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

学习

铁路护路10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铁路护路10篇,内容包括关于铁路护路文章,铁路护路文字内容。

学习

父亲母亲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父亲母亲10篇,内容包括父亲日记100篇,父亲文章范文。父亲是学工科出生的,嘴里从来不会诞生半句含有一丝诗情画意的语言,心里也绝不会主动生出一些讨母亲此类小女人欢欣的情状。尽管,在他的内心深处,他是非常想善待好母亲的。然

学习

实习申请书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实习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自主实习申请书,医院实习申请书。2、毕业设计及答辩前及时返校,完成学业。3、保证实习期间注意人身安全,如出现安全事故,后果自负;4、保证实习期间遵纪守法,维护学院形象;5、实习期间,如学校因教学工作需

学习

扶贫项目申请报告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扶贫项目申请报告10篇,内容包括扶贫项目申请报告,扶贫项目资金申请报告范文。20多万的亏损让商某甲很是着急,他四处想办法筹钱。恰巧,当时商某甲和村支书杜某某、会计商某某在乡***府参加了扶贫开发的相关会议,会上商某甲得知

学习

干事申请书模板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干事申请书模板,内容包括干事申请书,干事申请书模板。因此,我认为英语协会是一个很适合我锻炼和进步的地方。我自愿申请加入,成为英语协会的一名干事。首先,我是一个热情开朗的人,喜欢广交朋友,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并总是

学习

申请职称论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申请职称论文,内容包括职称论文发表4大网站,职称申报论文范文。(一)申报范围20*、2008年在岗并符合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符合当年申报条件的20*年已退休人员可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二)根据省职办文件不再组织“

学习

伤残等级鉴定申请书模板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伤残等级鉴定申请书模板,内容包括因公伤残等级鉴定的申请书,伤残鉴定申请书交了多久做鉴定。职业及职务:住址:(请准确具体填写,可以帮助法院及时准确送达文书)法定人(或委托人):联系电话:被申请人(姓名)(一审XX、二审XX按原裁判

学习

个人申请书10篇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个人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个人调动申请书,个人申请书简单的。您好!很遗憾在这个时候向中心正式提出辞职,或许我还不是正式职工,不需要写这封辞职信。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大概也不在这里上班了。来到广告中心也快两个月了,开始感

学习

资料申请书10篇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资料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申请资料书怎么写范文,申请报告范文大全高清。中国***是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帮助我们实现中国梦,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在生活中,只要一提到***员,人们就会想起先进。当喊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华人民站

学习

代款申请书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代款申请书10篇,内容包括借款申请书,中考志愿代报申请书。年、季度借款计划已借金额申请借款金额(大写)借款期限借款种类借款用途借款原因还款计划借款批准后以本申请书作为借款借据此致中国工商银行××分行借款单位盖章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