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一生的根基和资本。科学归纳法的奠基人培根在谈到习惯时深有感触地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行为习惯好似指南针,指引着每个人的行动。鲁迅先生小时候,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刻提醒自己要抓紧时间,时刻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长时间地坚持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些科学家,文学家之所以能在休息甚至在睡眠时产生灵感,是因为他的潜意识与外界刺激、与自己孜孜以求的问题之间保持着必然联系。1865年,德国的化学家凯库勒坐在颠簸的马车上打瞌睡,梦中揭示了苯的分子结构之迷。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也是在梦中看见他日思夜想的元素周期表。
说话、走路等生活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如果不注意,一旦养成不良的行为习惯就会影响他人,甚至会影响国家声望。韩国一个公共场所,专门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意大利比萨斜塔中也用中文写“不要随地吐痰”,法国社论“中国不要把痰吐到全球”。形象往往通过人的行为习惯体现出来,一个细节,让我们在世人面前丢尽颜面。
习惯不是一天就能养成的,它是后天积累、慢慢形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吸烟是个坏习惯,但中国烟民的数量仍很惊人,为什么?习惯养成了,改起来不容易,需要恒心,需要毅力。***是千古绝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散文、文艺理论无与伦比,这得益于他的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比。要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对不能少了“恒”字。
良好习惯的养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坚持不懈。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终将一生受益。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2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陪伴和影响学生整个求学过程。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社会习惯和行为方式,形成个人性格和品质的关键时期,每一个小学教师都有责任帮助和指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对小学班主任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本文是整理的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仅供参考。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叶圣陶爷爷也说过:“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成了习惯了。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高分;我们也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日晚上才去做,开了夜车还做不好。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而如果你不能养成好的习惯,上课不注意听讲,不踊跃发言,不钻研难题,这些习惯不但不能提高效率,而且对你身心发展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学习时,最重要的是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好习惯,益终身。"这样一来,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了。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共同创造辉煌的未来!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2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习惯,做文明中小学生》。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结果可想而知,小和尚成了杀人犯。
为什么呢?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他用冬瓜作练习时养成了把剃刀插向冬瓜的习惯,尽管为自己的师兄剃发时心里想着这是人不是冬瓜,但手却不听使唤,习惯性地把刀插了上去,因此,是那个小小的坏习惯害了他。
虽然这个故事有几分夸张,但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我们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比如: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吵闹、不乱丢垃圾;按秩序做事;在校园里,微笑面对老师和同学,热情主动地打招呼问好;平时热心真诚地帮助有困难的人;行走在大街上时,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与文明和安全同行;在公共汽车上,能热心地为身边的老人、抱着孩子的乘客让座?? “文明”就像空气一样,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可以体现文明。
如果你还没有做到,就从现在开始。在家做孝敬父母的好子女;在学校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我们爱护校园里的一草一木,让我们在课堂上认真学习,课下和同学快乐友好地玩耍,让我们在这里留下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将来当我们长大了,走向社会,我们就一定会成为一名好品德、懂法规的优秀公民。
你生活上的一点一滴,你学习中的一言一行,都是小事,所谓聚小流以成江海,都是以小事成就大事的。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同学们,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点滴之处见精神。一滴水蕴藏着大海的本质,一束光反映着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就能折射出一个人的修养。文明习惯是一个人文化修养和行为情操的重要表现。无论你们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你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而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学会了善待小事,学会了善待他人,才算是具备了成功的基础。所以,请同学们记住: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
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都是一些良好行为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行为习惯对一个人各方面的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就拿与我们密切相关的学习来说吧。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同学平时不刻苦、不用功,考试常常得不到高分。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是这样的吗?我们还看到,有些同学双休日只顾玩,把作业压到星期天晚上才去做。也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昨天晚上和今天早上你有没有忙着赶作业。其实,这完全是学习习惯和方法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好的、科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能使我们既学得有效率,又学得轻松自在。因此,我们在学习中生活时,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会使你终身受益!
生活中,我还经常碰到这样的一些行为:有的同学课间休息时在楼梯间追逐打闹,甚至推搡拉扯而不顾人身安全;有的同学为了方便,随便在草坪里走来走去;有的同学在校园里随丢纸屑,甚至将没吃完的早点乱扔;放学后,有的同学不及时回家,而是约上同学去网吧游戏厅泡网玩游戏;最近,更是听到一些令人很不愉快的消息,我们学校里,有些高年级的同学,三五结群,欺负低年级的小同学……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所说的这些情况在你的身上发生过吗?在你的身边发生过吗?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些行为对吗?
这些都是有损我们小学生形象的不良行为,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和这些不良的行为说再见!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我们的今日;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我们的明天。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优秀的小学生!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年级一班的王佳婧,在这个美好的早晨,我们齐聚在这里,一起探讨关于“好习惯早养成”的问题。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对我们学生来讲,尤为重要。那么我们中小学生该养成哪些好习惯呢?
讲文明懂礼貌,尊敬老师团结同学。集会快静齐,升旗要肃立,爱护环境讲卫生,不随地扔纸屑,珍惜粮食不浪费,节约水电低碳环保。做好课前准备,上课认真听讲,课间文明游戏等等,这些好习惯我们每学期都在循环的学习,但还有几个好习惯我们有的同学还没有养成:如整队快静齐、做操动作规范整齐。不乱丢乱扔垃圾、上下楼梯靠又行、课间文明游戏、轻声慢步在校园、轻轻就餐碗筷轻放等。
当然需要养成的好习惯还有很多,如早晨起床不赖床,养成早读好习惯,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放学回家做作业的好习惯;整理书包不邋遢的好习惯,上课认真听课好习惯。还有注意个人卫生,勤于锻炼身体、尊老爱幼等等。
同学们都能自觉遵规守纪,才使得我们的校园井然有序。大家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声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平时不随意践踏草坪,午间校园秩序井然;出操时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唱国歌时歌声嘹亮,做操认真有力;去食堂吃饭时以正常步速走过去,能做到文明进餐。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体会到良好的秩序带给我们的真正的自由。
在这里,我呼吁同学们行动起来吧!人人争做文明小天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能主动敬礼问好;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物,保护绿化;勤俭节约,不吃零食。注意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保障畅通;坚决不跟素不相识的人走出校门??
好的习惯能让我们终身受益。习惯就像雏鹰的一双翅膀。能让我们在高高的蓝天上翱翔。习惯就是天空中的太阳。能让我们在阳光下茁壮成长。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今天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人争当好学生!
谢谢大家!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5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法国学者培根曾经说过:“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该努力地追求好习惯。”的确,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纵观历史,大凡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的良好行为是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形成自然。小时候的鲁迅先生,就养成不迟到的习惯,他小时候曾在自己的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来时时提醒自己,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时刻刻地叮嘱自己凡事都要早做,他这样长时间地坚持下去,就形成了习惯。这位以"小跑走完一生"的作家,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业绩,成为世界有史以来十大文豪之一。可见,行为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习惯对我们小学生来讲,尤为重要。
有同学们的自觉遵规守纪,才使得我们的校园井然有序。大家在见到老师或同学时能主动问声好,在进出校门时特别有礼貌;平时不随意践踏草坪,午间校园秩序井然;出操时保持安静,听从指挥,做操认真有力;去食堂吃饭时以正常步速走过去,能做到文明用餐。大家在遵规守纪、严格自律中体会到良好的秩序带给我们的真正的自由。
但是,同学们想过吗?学校要发展,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共同努力。因为每一位同学的举止言行展现的正是学校的风貌,关系着学校的荣辱。可是就在开学以来的一个多月里,老师发现有许多与学校美好形象格格不入的现象:校园里纸屑、零食袋随处可见。同学们,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中读书时,哪能不全神贯注?优美的环境靠我们每个学生的努力,每个学生都有爱校、护校的责任,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不断增强责任意识,共同营造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另外,虽然我们大部分同学能认真上课,但在课间活动时有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发生,有的同学在走廊里追打,下楼梯时,栏杆成了有些同学的速滑道,这一切是多么地不文明,有的甚至是危险的,希望同学们文明游戏,文明休息。
在这里,我呼吁同学们行动起来!人人争做文明小天使。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老师,能主动敬礼问好;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物,保护绿化;勤俭节约,不吃零食。注意安全,不玩危险的游戏,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行走靠右??
同学们, 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细节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人人争当好学生。
谢谢大家!
国旗下的讲话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6同学们:早上好!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
首先我想给大家讲几个故事,曾经看过一则报道:一名高中毕业生前去应聘,在应聘的队伍中,大部分都是大专生,本科生,还有硕士生,面对这些高学历的竞争者,这名青年的成功率几乎为零,然而结果大大出乎人的意料,这名高中生竟成了唯一的一名应聘者,因为只有他随手拣起了应聘现场里无人问津的一张纸屑,正是这种不经意的一拣,让招聘者看到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于是他获得了这份工作。
又看到有多家报纸报道了一个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就业屡遭碰壁的原因,这位留学生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且学业非常优秀,但就业却屡屡碰壁,原因是他在美国学习期间曾有三次乘车逃票的记录,用人单位认为连坐公共汽车都想逃票的人,能交给他什么重任呢? 以上事例,无不给人以启迪,让人深思,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显而易见的小事,但往往一些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中流露了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对待人生态度和人品的高低。 有时成功与失败之间的距离,也许就在这些生活习惯及不经意流露的细节之中。 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曾主张:教育学生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人格是人的第二生命。” 在这里,我想提醒每一个人都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因为凡人都有欠缺。每一个人都可以看成是真善美与假恶丑并存的世界,只有我们不断审视自己,反省自己,真诚而勇敢的对自身的欠缺,不断地改正,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积蓄起深厚的文明与文化素养,扩大自己心中的真善美的那一片净土。
我们也审视一下自己的仪表、仪容,审视一下自己的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审视一下自己内心深处做人的原则,加强人品的自我修养和塑造。自古以来人才至上,人品至本,欲成大事,要拘小节,在未来企业和未来创业者中,越想成为大事者,就越要遵守规则,越要拘小节,一个人的人品修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就是支持才能的基础,没有这个价值和基础,也就不会出现人才真正的人价值。
魏书生老师在总结教育与习惯时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教育就是帮助人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一语道破了教育与习惯的本质问题。大凡有些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些习惯,使得他们有着鲜明的个性、顽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品质。我们不但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还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名考取清华大学的学生在总结她的学习方法时说道:“所谓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习惯,是在一定时期内在学习中不断总结、修正、发展而来的习惯。每个人的环境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的状况也不同,那么方法也就不同。要想找到真正开启成功之们的‘金钥匙’,就一定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即养成最适合自己的习惯。”习惯主宰人生,习惯决定命运。
我们是初中生,认识这个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使得一些良好的行为坚持下来,形成习惯和品质。要做到这一点,我建议同学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牢固树立“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思想。
培养良好习惯,说来应该是咱自己的事,老师的工作是在帮助咱养成好习惯。尽管开始时会有些困难,但每当我们想起这是为主宰我们人生而做事时,就会觉得很值。有了好习惯,我们还怕做不成大事吗?我们用“享受”的观念理解我们目前的学习和活动,我们会增加许多乐趣。一旦有了好习惯,想停下来都难,坚持好习惯也是享受。
2、极力克制:不做有损于自己和他人的事情。
形成好的习惯是从不做那些坏习惯开始的。学校规定了许多不许做的事情,大家做了就要受到处分,这是在帮助大家改变坏习惯。人就是这样,没有了那些坏习惯,就会有许多机会形成好的习惯。如果我们放纵了自己,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到头来不好的习惯多了,就会坑了自己,也害了集体。
3、确定目标:去模仿一名比自己强的人。
其实上进心我们都有,这种上进心会促使我们和比自己强的人比,以他为榜样,努力照他的样子去做,我们会进步很大的。要确定这样的目标:在学习上,我要力争赶上谁,在生活上,我争取像谁那样,等等,在这些比自己强的人的影响下,我们会慢慢地养成好的习惯。我们学校指定了学习常规“十二条”,就是要我们在这些方面得以加强,达到新的目标。要注意,确定目标有时就像跳高一样,定高了往往会因心理作用而达不到原来的高度,定低了,虽然能轻松过去,但往往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确定目标要切合实际。
4、完善自我:争做一名合格中学生。
我们不可能不犯错误,但我们不能让犯错误形成习惯,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注意不断地完善自我,及时改正那些本不应该犯的错误,不断地给自己充气、加油,把好的做法坚持下来,让他成为自己的习惯。只要有毅力去坚持,就一定能成功。这个学期学校开展“百日百分竞赛”活动,让同学们都来参加,比一比,看谁到最后分数最高,就是激励大家,在培养良好习惯方面,再上一个台阶。
同学们,让我们在新的学期里,用新的姿态,挑战新的目标!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3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
从目前我国家庭结构的构成情况来看,大部分家庭是独生子女,长辈对于孩子的溺爱十分严重,忽略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这对幼儿未来的健康成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着我国幼儿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也逐渐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受到了幼儿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小班教育阶段增强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可以形成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内容
1.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主要包括幼儿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幼儿个人卫生包括幼儿的面部、手部清洁,身体的清洁,衣着干净;环境卫生指的是幼儿对周围环境的清理和保持习惯。当前的幼儿教育中,关于卫生习惯通常是要求幼儿保持自己水杯、饭盒等私人物品的整洁,同时教育幼儿勤洗手、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等。
2.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幼儿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如早睡早起、合理膳食、体育锻练等。对于幼儿来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可以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成长,也可以在体育锻炼等集体活动中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面对挫折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对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有重要的影响。
3.品德习惯
自古以来我国就是注重品德和礼仪的国家,幼儿教育中针对幼儿的品德习惯培养,主要有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孝敬父母、爱护同学,热爱祖国、热爱集体、遵守纪律等。很多幼儿园中,教师都会引导幼儿在上学和放学时与教师和同学问好、打招呼,培养孩幼儿讲文明、懂礼貌的好习惯。
4.学习习惯
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有重要的影响,在小班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为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好的学习习惯,包括热爱学习、正确的读写姿势、爱护学习环境等。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只有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才能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孩子在幼儿时期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勤思考、勤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而且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于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幼儿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对行为习惯的认知存在偏差
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良好心理素质和文化修养的体现。幼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十分关注幼儿的外在行为习惯,如勤洗手、讲卫生、懂礼貌等外在的行为习惯,但是却忽略了行为习惯背后的心理现象,所以大多幼儿园只是运用规定、规范的形式列出了应当培养的行为习惯,但是却忽略了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正是由于教师认知的偏差,使得很多幼儿虽然养成了一些行为习惯,但是却如同完成任务,缺少对行为习惯的正确认知,无法发挥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2.教师观察缺失
很多幼儿教师都将知识的学习作为幼儿教育的全部,认为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家庭教育的责任,同时由于小班幼儿往往不具备自我行为的控制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大,所以很多教师不愿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培养看似无用的行为习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观察缺失,体现在缺少对幼儿行为习惯的认真观察和重视,不能及时发现幼儿一些错误的、不良的行为习惯,这种失察容易影响幼儿对行为习惯的认知,无法判断出行为习惯是良好的还是不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认知能力。
3.忽略情感教育
无论是幼儿教师还是家长,当他们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时,往往就会采取一些强化手段,希望幼儿在短时间内快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却因此忽略了幼儿的情感教育。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小班幼儿这种特殊的教育阶段,学生的自制力差、多动,而且对家长和教师都有很强的依赖性,他们的内心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同时也心存恐惧,这些情况都会对幼儿的行为习惯产生较大影响,当幼儿的行为习惯出现异常,大多教师和家长采用的都是大声喝斥,却没有告知幼儿行为习惯是否正确、应该如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对幼儿的心理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三、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
1.树立正确的行为习惯培养意识
观念和意识对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直接的指导和引导作用,所以在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就要树立正确的意识,教师和家长都要正确认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对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给予正确的引导。幼儿教师要将行为习惯的养成与知识教学相结合,将行为习惯渗透到幼儿的学习和游戏中,减少幼儿对行为习惯养成的排斥感,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则要改变对孩子的过分溺爱,改变孩子生活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培养孩子在行为和思想上的***性,使他们感受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带来的积极改变,提高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
2.参与实践锻炼
实践锻炼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直接途径,也是最佳途径。在日常生活和幼儿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着重针对行为习惯的养成制定一些游戏和训练,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行为习惯,并且在反复的强化训练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种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养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往往可以伴随孩子终生,为孩子带来积极的影响。另外,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探索空间,因为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心,他们对于未知的事物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所以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从陌生到熟悉,再到熟练,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生活和学习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作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素材,如让孩子收拾自己的玩具,每次玩游蛑后都让他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放回原来的位置,久而久之,可以养成良好的习惯,不再随便丢弃。
3.良好的外部环境
成长环境对幼儿的行为习惯有重要的影响,幼儿善于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如果周围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懂礼貌、爱护公物、排队洗手,那么幼儿也自然会受到熏陶,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环境中的教师和学生随处扔垃圾,那么幼儿自己也会模仿这样的行为,所以,环境的构建对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十分重要。教师和家长都要重视环境的构建,为幼儿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成长环境,同时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好的榜样,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综上所述,幼儿阶段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多变性和反复性,所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以及家长要具有足够的耐心,放眼于未来,在小班阶段就开始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庆彩.“创设 引导 支持 示范 合作”: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J].中国农村教育,2016(5).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4
一、给学生做一面好镜子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过程中,可以经常采用“榜样示范法”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榜样示范包括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学生的榜样效应以及英雄的楷模激励。教育者的言传身教作用也不可低估,身教重于言教是长期以来教育实践所得出的至理名言,由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朝夕相处,再加上教育者的威信影响,教育者的言行举止很容易成为受教育者模仿的对象。因此,教育者要时时处处注重言行、举止、仪态,使之起良好示范作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班主任接触学生最多,也是给学生各方面影响最大的人,在培养学生形成好的行为习惯中,班主任的作用不容忽视。什么样的班主任,带出什么样的学生。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话有一定的道理,现在我也引用一下,可以说“有其师必有其生”。作为教师,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为人,都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如果是一个完全符合教师职业道德的教师,那他就是学生的一面好镜子,否则就成为学生的一面哈哈镜。我一向是一个工作严谨,诚实守信,务实求真,从不弄虚作假。别的老师眼里我所带班里的学生个个也确实像我一样务实、踏实、做事认真。这让我感到很欣慰。所以,班主任要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
学校教育是方方面面的,每一件事情都需要老师认真对待。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因为习惯正是从一件件小事的情感体验的积累中形成的。正是如此,我们必须注重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认真执行,学校的制度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去做,一定能逐渐培养好学生的行为习惯。譬如,今年我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和文明县城,我校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爱我校园的教育,在校园中弯腰拾起一片纸、一个小食品袋,可以使学生养成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要求统一穿校服,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不互相攀比的好习惯;学生离校时到家电话通知老师,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等等。这样从一点一滴抓起,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教育的机会,逐渐使全体学生的行为习惯统一到一个标准上。另外班主任还要多进班、多接触、多观察、多指导、多交流、多参与学生活动,在工作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同时帮助他们纠正错误的行为习惯。
学生良好的习惯,是长期培养的结果,是需要师生的密切配合。教师,不能急于求成,须允许学生习惯形成有个过程;学生,需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快。老师督促学生认真练、经常练,学生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这样一定会有成效。历练成习,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途径。
三、父母要给孩子树起一面旗帜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言谈举止、接人待物的习惯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在这方面的习惯形成。因此,家长必须以身作则,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这样会对他们的内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把孩子培养成具备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的优良品质,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文明规范的行为举止。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代中学生应当具备的素质。
家庭影响孩子习惯的养成,主要体现在生活卫生习惯、消费习惯、学习习惯、人际交往习惯等方面。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创造有利于良好习惯养成的环境。否则,将会影响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也就会化为泡影。
由此可见,父母自身的素质,对子女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作为孩子第一任老师的父母,必须提高自身素质,方可在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方面发挥作用。
四、赏识鼓励,巩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5
【关键词】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现状方法
【中***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160-01
一、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的成功实施离不开一系列具体素质的培养,但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培养少年儿童的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
(一)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基础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小学从行为习惯入手。”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习惯。好习惯来自于平时的点滴培养,良好的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习惯让孩子终身受益,不良的习惯不知不觉中害孩子一辈子!所以少年儿童的教育实质上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落实素质教育精神的时代要求
在新时期,***的十六大制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新的奋斗目标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是必须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高素质的公民。
少年儿童是整个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也是成长中的小公民。他们道德素质的发展状况,是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从长远看,公民道德素质的培养,必须从小抓起。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三)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和最关键的环节。帮助广大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既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重要目标和道德形成的重要标志。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少年儿童道德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是重中之重。少年儿童是处于生长发育中的社会公民,他们的道德素质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新一代国民的道德水平。
二、当前少年儿童行为习惯的现状及其成因
笔者曾对一所有近1000名学生的小学学校进行学生行为习惯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生活习惯、人际交往习惯和学习习惯方面存在问题。
其中有30%的学生缺乏基本的生活习惯。日常生活中,有20%的学生不能保证每天自己主动洗脸刷牙、穿衣不整洁,28%不会自己整理学习用品,超过30%的学生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还有学生安全意识差,近半数的学生不遵守人际交往规则。同时调查中发现,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与人相处。有约50%以上的学生说过谎话,与人交往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学生经常说脏话,有的学生利己思想严重。课堂上,学生不知道怎样听课,不能集中精力,他们不是左顾右盼,就是做小动作。家庭作业要在家长的督促下才能完成。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孩子们良好行为习惯的缺失?根源何在?据调查,造成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一)社会不良文化及公共道德素质滑坡造成的影响
少年儿童存在注意力不够稳定,不易持久,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弱等心理特点。而在经济发展迅速,思想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广大少年儿童处于交流文化逐渐扩大,多种信息影响以及社会活动日趋多样化的立体的、开放的社会环境之中,其中各种思潮、黄赌毒和社会腐败等现象强力地影响着少年儿童,影响着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二)家庭教育对养成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
1.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许多家长认为,无论从学识和品行方面老师的教育方法都是系统全面的,思想上完全依赖于学校教育,而忽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2.存在教育上的误区。表现为“两过”,即过多责罚,过分溺爱。由于现在孩子大多为独生子女,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的宠爱,使得大家对孩子同一习惯的评判标准不一,让孩子无所适从,思想上产生混乱。
(三)学校教育的失误成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温床
素质教育已实行多年,但一些学校还是热衷于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忽视德育教育,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未成年人对有关刑法知识知之甚少,法制教育盲区相当严重。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教师不喜欢,同学看不起,这无疑使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产生被社会遗弃的心理,自暴自弃。
三、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一)丰富学习内容,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少年儿童具有极强可塑性,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对《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礼仪知识》等进行学习,提高认识以此来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同时还应制定严密的校规校纪,规范养成教育。学校、班级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先入为主的规律,先给学生制定一套严密的礼仪、常规制度,并向学生宣传教育。使学生一进校就在头脑中打下礼仪、常规制度的烙印。尤其是对行为习惯差的学生,教师还要为他们留出较为宽松的扬长避短的空间,通过爱心去浇灌学生这棵小苗,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助,通过成功教育创造的机会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甚至要允许学生用较长的时间才能改掉一种不良行为习惯。通过养成教育使学生知悉班规校纪,在多数学生和老师的提醒帮助下,逐渐由“他律”转变为“自律”从而融入班级,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坚持常规教育,促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6
一、家庭是摇篮
我国文化传统强调“言传身教”,对广大少年儿童而言,父母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在其成长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当今社会市场经济中自私、利己等扭曲的观念通过家庭向少年儿童渗透,父母的一些错误观念影响少年儿童的价值取向,让孩子在道德行为选择上有时面临困境。独生子女成为家庭的焦点,很多孩子在家里娇生惯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家长包办了本应该属于孩子去做的很多事情。有些行为习惯养成的最大难度来自家庭,孩子不但在家里放松了对自己的行为要求,父母和长辈的过度关怀反而会滋生很多不良行为习惯。据不完全统计,孩子的坏习惯大多是在家庭中养成的,不仅仅是娇生惯养,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家长的眼神、家长的习惯、家长之间不良的对话都会对孩子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社会是炕坊
少年儿童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养成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教育学理论认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知行的一致性。现在个别少年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知行分离的状况,如,在学校能主动向老师、同学打招呼,到社会上或者回到家中则不能很好坚持。社会生活是一面镜子,能照出少年儿童行为上的偏失;社会生活是一所学校,能让少年儿童辨别是非坚持行为准则。我们要让少年儿童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增强辨别能力,抵制不良的行为习惯,做营造社会良好风气的助推器。一个孩子如果在家庭中染上了不好的习惯,那么社会则会放大这种不良习惯的坏效应;一个孩子如果有好的习惯,但到了社会,抵制不了诱惑,则会将好习惯变成坏习惯,因此,对孩子进行健康的社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三、学校是净地
习惯养成绝非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而需要不断地强化和训练。在少年儿童习惯的养成中,学校系统地组织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校系统组织教育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组织和引导亲身实践体验,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素质要求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少年儿童感受习惯养成的喜悦,感受健康成长的快乐。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少年儿童的***性和自主性越来越凸现,他们喜欢对各种事物、现象表达个体的见解,我们要善于让少年儿童完成“自育”,变被动接受教育为内在自觉。
一个人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特别是小学儿童由于坚持性较差,自制力不强。即使初步具备了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也往往出现错误行为。小学儿童要注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训练。习惯是练出来的,要在每天实践的过程中培养,在训练的过程中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1.明理以养精神。用名人的故事或教育者自己的体验讲养成好习惯的道理,激发儿童努力养成好习惯。如,讲“福特的故事”,告诉孩子们“做好小事情,养成好习惯,才能成就大人生”。
2.示范以培标准。儿童的行为是从模仿开始的,孩子就是在父母言行举止中潜移默化地成长着。因此,我们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家长、教师应该以身作则,要求儿童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
3.体验以动真情。主体体验是良好行为习惯“由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关键因素。要抓住儿童自身的典型事例,帮助孩子体验“好习惯让自己尝到甜头,坏习惯使自己吃到苦头”,习惯养成是一个实践积累的过程。
4.配合以成合力。家校一致,形成合力,才有实效。在培养儿童良好习惯上,家庭教育的作用大于学校教育的作用,但是学校要负起指导家庭教育的责任。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7
关键词:幼儿 行为习惯 教育 培养
引言
幼儿时期的孩子刚刚度过了婴儿期,开始能够***行走,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要求,可以简单的和成人进行交流。这个时期的幼儿,由于语言行为方面的巨大变化,多了一些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其视野也被极大的拓宽了,这样一来,不仅激发了幼儿的***意识,其记忆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对很周围存在的事物的开始有了自己初步的认识,还会产生丰富多样的情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从幼儿的这些特点来看,幼儿时期是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界定
从字面意思来看,“行为习惯”可以理解为“行为”和“习惯”的词意的合成,内容上包含了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道德习惯等各个方面。“行为”是受思想指挥的语言、动作等外在表现,而习惯是后天形成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行为经过反复的练习强化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形成一种习惯,习惯最终也以行为表现出来。行为习惯有好坏之分。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指从小处来看,有益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成长,从大处来看,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相对固定的行为方式。
二、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对于一个人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也是深远而重大的,而且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养成的。从很多成功人士的经验可以看出,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健康、快乐、成功的一生。对于幼儿来说,就好比是一张白纸,涂什么色彩,画什么***案都受到成人的影响。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形成的最早阶段,也是最关键的阶段。抓住时机,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对幼儿的一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孩子身体的健康成长
生活习惯包括卫生习惯、饮食习惯、作息习惯、劳动习惯等一些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行为习惯。学会生活是每个人人生的必修课。幼儿时期正是身体快速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身体健康状况直接决定了孩子一生的身体素质的好坏。在幼儿阶段,培养孩子不偏食、不挑食、尽量少吃零食多吃主食,吃饭细嚼慢咽等一些良好的饮食习惯,可以让孩子饮食均衡,很好的消化吸收食物,从而保证营养充足。培养孩子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等个人卫生习惯,可以防止孩子生病。还有培养孩子早睡早起、按时作息、正确的睡姿等作息习惯,可以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另外,像自己的事情自己学着做、自己收拾书包、玩具、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等一些良好的劳动习惯的培养,可以很好的锻炼孩子***生活的能力。总得来看,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孩子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习惯,有利于孩子养成优秀的性格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除了需要法律的强制之外,更多的还需要道德力量的约束。一个人即使能力再突出,如果道德品质差,那他对于社会的贡献也是非常有限的,甚至还可能危害社会和他人。因此,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德育历来都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幼儿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道德标准、是非对错的观念,这些都需要成人对其培养教育,如,尊老爱幼、讲文明、懂礼貌、诚实、守信、没经过别人同意不能动别人的东西、爱护花草树木和公共财物、爱护小动物、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等,使孩子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可以使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可以形成优秀的性格和健全的人格,最终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有用之才。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孩子能力的全面发展
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是现代人必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学习能力的形成与提高都需要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幼儿时期的孩子,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刚刚开始走出家庭去幼儿园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是培养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家长和老师都要注意对其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不懂的事要问老师或父母、看书时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遇到问题要勤于思考、语言表达要规范、书写要认真仔细等。这些都是最基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一但形成,不但有利于孩子今后的学习,还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全面提高孩子的能力。
三、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法措施
(一)制定规则,赏罚严明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幼儿不具备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之前,家长、老师都要从一开始就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错了要怎么做,还可以明确赏罚的标准。同时,家长、老师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才能为孩子树立榜样,有利于孩子形成正确的认识。如果说一套,做一套,孩子开始会不理解,后来会产生反抗心理。如家长自己在打牌,却让孩子做作业去,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会造成负面的影响。
(二)重视细节,坚持不懈
对于幼儿的教育培养,更多通过生活细节来做到的。家长和老师不能忽视这些细节,从而错过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时机。同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需要不断的对某种行为进行训练强化,不是短时期可以做到的。因此,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家长和老师持之以恒的付出努力,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如,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成人要不厌其烦的和孩子讲早睡早起的好处,还要督促孩子按时作息,不能今天晚上大人有事,就任由孩子玩儿,明天没事了再来管孩子。这样是很难让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
(三)营造氛围,优化环境
环境对幼儿的成长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良好的环境,融洽的氛围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时,父母在告诉孩子自己的玩具不玩了要及时收拾好放回原位,父母平常如果把家里收拾的很整齐,东西不乱丢乱放,一方面这样可以为孩子做榜样,另一方面家里的环境很整齐有序,孩子也会意识到自己的玩具不能乱丢了。父母开始可以和孩子一起收拾玩具,慢慢的再让孩子自己收拾。这种外界环境氛围对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四)明确目标,讲究方法
对于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家长、老师首先要制定一个目标,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定。即使是同样的方法,也要灵活运用,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如这段时间培养孩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利用在马路上看到的商店名称、车站的站牌、各种产品的商标等,引导孩子识字,当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孩子能够认识一些字了,家长要及时的给予表扬,给孩子的行为进行正强化,使孩子知道原来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认识汉字,从而养成主动识字的学习习惯。
结束语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一生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对幼儿进行有效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塑造幼儿健全的性格,从而改变幼儿一生的命运。所以,不论是幼儿的家长还是幼儿教育工作者,都要把握好幼儿认识和习惯形成的黄金时期,不失时机的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促进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为幼儿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要求家长、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和细心,不断总结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方法,做出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8
关键词:
行为习惯是指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符合道德规范和原则要求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社会风尚。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幼儿时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熏陶,会对幼儿一生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一、循循善诱,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作为老师要明确不同年龄段应该有不同的要求与侧重。在向幼儿提出每一点要求之前,要事先考虑,根据幼儿能力逐步提高,循序渐进。如小班的孩子在一开始,只要让幼儿掌握简单的生活规则。如:上课安静地坐好,不影响别人等。在社会行为方面则要求待人要有礼貌,早上来园见到老师要说“老师早上好”!下午离园要会说“老师再见”!受到别人的帮助要说“谢谢”!与人讲话要专心,别人说话的时候不要插嘴,午餐不掉饭粒,饭菜全吃光……在这些过程中教师做到语言简练、内容具体,孩子们做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为了让孩子们记住,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教给孩子。如在要求孩子讲文明礼貌时,我们将要求编成儿歌《人人夸我好宝宝》。“小朋友,早早起,进园叫声老师早。见到同伴微微笑,看见长辈问声好。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样样都吃身体棒》。“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青菜绿呀萝卜红,西红柿呀水灵灵,米饭馒头香喷喷,样样都吃不挑拣,宝宝身体最最棒”。
二、创设环境,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要想改变一个人,必须先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了,人也就改变了”。因此,我们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精心设计,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中潜移默化的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为了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习惯之星”评比栏,每周评出习惯好的孩子十名,将这十名孩子的照片放在栏中,每周更换。有了这个,孩子们对每周老师提出的习惯要求就会尽心去做,效果非常好。为了让孩子们掌握习惯要求,我们将室内的主题墙与良好习惯紧密相连,如本周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叠衣服,我们就将叠衣服的顺序***贴在主题墙内,并附儿歌,让孩子们边看边叠边读,幼儿很快就学会了。在室外环境中,我们将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喷绘成一幅幅***片,张贴在孩子们每天都要经过的走廊、楼道等地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运用游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尤其是角色游戏,在游戏中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反复感知、体验、模仿角色的优良行为,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如我班有位小朋友叫明明,入园好长时间了,每天来园离园从不与老师打招呼,他妈妈叫他也不说,我一想,要是让他担任角色会怎样呢?于是在“娃娃家”游戏中我让他一个人待在“家”里,然后我到他家去做客,我故意将门敲得响一点,他问:“谁呀?”“您请进。”“您要喝水吗?”我一惊,也挺会说的吗,于是我与他聊了一会儿,我起身要走时,他说:“再见!”可是下午放学时他又不与我打招呼了。第二天,我又让他在“小医院”游戏中扮“医生”,我扮“病人”到“医院”看病,他热情地说:“您请坐,哪儿不好受?”我说:“头疼。”他说:“我给您检查一下。”过了一会儿,她说:“我开点药,您吃了就好了”。我说:“谢谢!”她说:“不用谢。”我走的时候还跟我说“再见”。经过几次的反复训练,现在明明能主动与我打招呼,看见其他小朋友和家长也很有礼貌了。
四、 正确评价,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由于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因此需要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说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如在孩子帮助老师拿送各种游戏器材、收拾玩具、摆放桌椅等,教师要给予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增强幼儿的自尊与自信。面对孩子的过失行为,教师给予关心与期望的评价,如:当孩子乱扔垃圾的时候,老师可以跟大家说:“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将地上的垃圾捡起扔进垃圾桶里,做个讲卫生的好宝宝!”当有的孩子活动时不遵守规则时,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约束他的行为。让幼儿在宽容、理解中自觉地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好模仿是孩子的天性。教师在孩子的心中具有很高的地位,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为此,教师要做到仪表大方,衣着整洁,精神振作,语言亲切,经常给幼儿加以帮助,提高其自理能力。根据幼儿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该时刻注意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点滴的闪光思想,及时发现,及时提出,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孩子们的帮助,如晨间拿玩具时,我们真诚地对孩子说声“请”,拿好后对孩子说声“谢谢!”教师这样以身作则,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从而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六、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9
【关键词】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同时也是各种行为习惯的养成阶段。我园非常重视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从环境创设、教育教学、家园共育等方面,全方位地对幼儿进行好行为、好习惯的培养。在不断地探索、实践、积累过程中,初步总结出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几点有效方法。
一、营造丰富、适宜的环境,潜移默化的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我们在环境创设上,紧紧围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这一主题,精心设计、大胆尝试,从色彩上、造型上、内容上,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自然的教育氛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熏陶,养成习惯。
1.室内环境创设
活动室是幼儿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我们在活动室内专门设置了好孩子、好习惯的动态墙饰,让幼儿随时都能感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感染和教育。在每个主题开始前,我们都发动幼儿、家长积极参与,从网上、从***书馆广泛搜集资料,然后把搜集到的***片、文字等资料布置到主题墙内。在主题进行中,教师引导孩子们不断地观察、操作、讨论,不断地丰富主题内容,从而使教育内容深入到幼儿心里,落实到幼儿的行动中。如中班主题:衣服叠整齐。我们把叠衣服的步骤***贴在主题墙内,孩子们一有时间,就围到主题墙前,讨论叠衣服的顺序,按***练习叠衣服的方法,在排一排、讲一讲、练一练的过程中,轻松愉快地掌握了叠衣服的方法。
2.室外环境创设
在室外环境创设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同幼儿喜爱的卡通形象结合起来,张贴在楼道内、各种设施旁边,在赏心悦目的教育氛围中,随时随地提醒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在楼梯口,我们用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提醒幼儿不拥挤;在草地里,用一只机灵的小猴子提醒幼儿要爱护花草树木等等。
为了引导和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我们还制作了国内外教育学家的名人名言,展示于楼道内。如威廉.詹姆士: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等等。逐步改变家长重智力、轻能力,重知识、轻习惯的思想,使家长能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发掘儿歌、***书的教育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儿歌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琅琅上口、易读易记,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充分挖掘儿歌的教育功能,将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具体要求创编成儿歌,并制成幼儿喜爱的***书,让幼儿在读儿歌、看***书的过程中,受到教育和熏陶。如:为了培养幼儿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我们创编了儿歌《好宝宝》。“小朋友,起得早,入园先问老师好。见到长辈行个礼,见到同伴点头笑。讲文明、懂礼貌,人人夸我好宝宝”。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时,我们创编了儿歌《吃得真干净》。“小朋友们个个棒,洗净小手坐桌旁。米饭、馒头、小笼包,肉末、青菜、鸡蛋汤。营养丰富味道好,饭菜可口全吃光”。
三、注重情感教育,以“情”促“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孩子们能把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得滚瓜烂熟,却没有自觉的行为和感受;知道要保护环境,却会随手乱扔果皮、杂物。分析这些现象的原因,我们认识到,以往在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时,只注重了知识的灌输,让幼儿知道什么是谦让,什么是分享,却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内化和养成。因此,我们在对幼儿进行好孩子好习惯的培养过程中,在注重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挖掘,以幼儿为主体,以活动为依托,从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出发,让幼儿在自觉的行动中得到情感上的体验,由“知”生“情”,由“情”促“行”。如小班主题:分果果。我们在让幼儿懂得分享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幼儿体验“爱”、“关心”、“尊重”等情感资源,要求幼儿回家后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送给爸爸、妈妈吃,观察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心情,入园后讲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并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强化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让幼儿在学习、实践、体会、感悟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
四、加强在交往、游戏中的运用,不断培养和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幼儿来说,生活就是学习的教科书,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是贯穿于幼儿生活之中,渗透在各种日常游戏、活动里,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体验、理解、接受,逐步转化为幼儿自觉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形成习惯。如:幼儿在玩滑梯时,你推我挤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简单的提醒、说教只能起到一时的作用。现在,我们发现类似的问题后,都要组织幼儿讨论:这样做有什么坏处?怎样做才会更好?怎样才叫排队?生活中那些时候、哪些地方需要排队――下楼梯、洗手、做操、上公共汽车等等。然后请幼儿表演正确的过程,并要求大家以后要互相提醒,互相帮助。经过日常生活中不断的练习和强化,幼儿的自控能力逐步增强,从而养成了排队、不推挤的良好行为习惯。
五、及时、正确的评价幼儿,在肯定、赞赏中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此期间,由于幼儿还没有完全掌握自我评价的内部标准,他们常常是通过成人的评价来界定自己、调整自己、发展自己。因此,教师、家长的评价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至关重要。面对幼儿的正确行为,教师给与认同、赞赏的积极评价教师和家长要积极、正确的运用好评价之一方式,让幼儿在肯定、赞许、鼓励和期望中,不断改正过失,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六、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
观察、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经常会听到孩子们说:“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幼儿把教师当作自己最直接的学习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时时处处都要严格要求自己,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树立正确榜样,在积极的师幼互动中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礼貌教育中,教师要以身作则,需要幼儿帮助时,真诚地说一个请字,得到幼儿关心时,衷心地道一声谢谢,使幼儿在平等的氛围中,受到礼貌的熏陶,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好习惯。
七、重视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园合力,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篇10
关键词: 幼儿教育 良好行为习惯 习惯养成
“习惯决定命运”。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而且决定着他们的未来,决定着他们能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因此,幼儿教师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变化,并注重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阶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幼儿由于年龄小,一切行为习惯尚未养成,就像一张白纸,没有污渍,也没有光环,需要老师、家长帮助孩子书写、点缀,使孩子人生的这张白纸变得五颜六色,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使其受益一生。老师如果忽视孩子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有可能使孩子劣迹斑斑,不仅无所作为,而且步入歧途,走向违法犯罪,可谓教师之失职、之罪过。因此,抓孩子的日常养成教育与知识学习相比更重要。因为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强,好习惯与坏习惯养成的几率几乎相等,且好习惯养成不易巩固,坏习惯如果一旦养成,矫正起来就不容易。因此,必须把幼儿时期的行为习惯养成当成重中之重,实施帮教加培养,使养成教育事半功倍。
一、用教师的爱心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
爱孩子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爱孩子,孩子才能亲近你、信任你,才能融洽师生关系,建立彼此深厚的感情,这是培养幼儿日常生活习惯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在幼儿园的小朋友中,特别是小小班的孩子,由于他们年龄小,发育不健全,判断能力、自理能力都很差,时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孩子在进行大、小便时,有的不会脱裤子,有的不会提裤子,便后不会擦屁股,这时教师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助孩子擦屁股,并告诉孩子怎样用手纸擦屁股。有的甚至便在衣服上、身上,教师也要帮助孩子洗衣服、换衣服。这时老师不要嫌弃孩子脏,要像母亲一样对待每一个孩子,一个个手把手去教、去讲,直到每一个孩子都学会,并养成日常习惯。再如有的孩子吃饭时不会用筷子,老师要教给孩子怎样正确使用筷子,吃饭时不要讲话、打闹,要细嚼慢咽,养成不偏食的好习惯。孩子情绪不好时,有的一会儿哭、有的一会儿闹,要根据孩子的气质特征,有针对性地“哄”,帮助孩子恢复良好的情绪,并注重培养他们阳光、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培养孩子日常生活习惯的时候,要把教师的爱心与耐心融合起来,让孩子体会到教师的关爱与体贴,使孩子产生信任感、安全感和亲近感,从而培养孩子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用教师的言行培养幼儿的行为习惯
教师的言行对于幼儿来说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教师在检查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时,语言要温和、轻柔,以肢体语言做提示或暗示,并及时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孩子的表现,从而强化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对于幼儿小班的孩子,教师的指令更要做到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语速要慢。轻、短,即教师在向孩子传达信息时语速一定要慢,且要清楚。二是声音要轻。教师在向表达意思时。要轻声细语,并带有温和。三是语句要短。教师在向孩子提出相关要求时,语句不要太长,以免孩子记不住,出现反复,但要突出重点。同时配合肢体语言的运用,增强表达的直观性和示范性。如教师在指导孩子拖地时,教师可以先做几遍示范,然后在指导孩子亲自体验,使其掌握拖地的一些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三、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幼儿的日常习惯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良好的行为习惯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