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生活篇1
减少体内产热
炎热时汗流浃背,寒冷时颤抖不已,这都是人体自我调节体温的体现。而老人对温度的变化很不敏感,不能象年轻人那样调节体温。比如当体内产热过多时,他们的体温上升却不明显,以致过多的体热积聚体内。在气温继续升高时,体温调节中枢又不能通过血管扩张和出汗来散热。这些情况如果表现在夏季,气温很高,湿度也高,空气流动慢,就会影响汗水蒸发,体内积聚热散发困难,导致体温急剧上升。在体温超过39℃~40℃时,汗闭、头晕头痛,精神障碍等中暑症状往往就发生了,严重者可在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生呼吸衰竭。因此,减少体内产热是预防老年人中暑的重要措施。
夏天老人如何减少体内产热呢?
1,减少活动,更要避免在高温环境或烈日下活动及行走;
2,避免情绪激动,“心定自然凉”;
3,保持室内通风,可借助自然风或电风扇来降温;
4,如果出现全身无力、四肢发麻、头昏眼花、胸闷恶心、心悸口干、皮肤干热等先兆中暑的症状,应立即采取一些物理降温措施,如用井水擦浴等,还可即服人丹、十滴水,或采用民间刮痧疗法,如果上述症状仍不缓解,并出现高热、皮肤于热苍白和呕吐时,应即送医院急救。
预防大汗和汗闭
炎夏季节,出汗蒸发是机体散热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一般活动少的人以每天排汗一升为正常。而老年人因为体温调节的紊乱,常常会出现大量出汗或者汗闭的不正常现象。
汗闭的危害已如上述。相反大汗同样也会给老人带来很大的危险。(1)它使身体丧失大量水份、盐分及水溶性维生素等,造成脱水和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出现口干、四肢乏力、头昏眼花。(2)因失水血液浓缩,循环的血量因而减少,心脏只好加倍工作来满足人体器官血液的供应,结果心脏负担加重,心跳加快,易诱发心血管疾病。(3)尿液浓缩,尿量减少,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易诱发肾脏疾患。(4)因供血减少,胃肠道相对贫血,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导致胃口不好、便秘、加重胃溃疡病。所以,无论汗闭或者大汗,都是老人要予以防止的。其预防的要点有:
1,注意经常补充水份,不要直到口干时才去大量喝凉水,这样会导致体内水盐平衡进一步紊乱,严重时甚至可出现水中毒。由于汗液中含有0.1~O.5%的盐分,因此,出汗较多而口渴时应喝含有O.3%盐分的水(约在二斤开水中放三牙膏盖的盐),这样可以避免造成水盐平衡的失调。
2,一些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在非特殊情况下不要服用阿托品或颠茄类药品。因这些药可使汗腺分泌减少,出现汗少口干现象,也容易诱发中暑。
调节饮食
老年人的代谢过程比一般人水平低10~15%左右;加上炎热出汗又使胃肠道消化液的生成和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盛夏往往会出现营养失调、腹部鼓胀、便秘等现象。所以,老人夏季的膳食必须注意调节。
1。饮食要新鲜可口,能增进食欲,不要拘泥于一日三餐,可适当增加进食次数。
2,多吃含钙、铁较多的豆制品,尽量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西瓜是解暑佳品,此外还可在午后或晚上吃些绿豆、百合、米仁熬制的汤、粥。不要过多摄入脂肪和蛋白质。
3,常饮水但每次不要过量。夏季喝茶有解渴利尿的良效。科学的饮茶方法是:清晨泡茶,饮至午后,茶已变淡,咖啡碱含量降低,不影响休息。有便秘的老人可选用焦大麦、焦决明泡茶。焦大麦有开胃消暑作用,焦决明则有清肝明目、通便之效。
4,勿***一时凉快,喝冰水,吃冰冻食品过量,这和乘凉过度一样,可使湿邪入侵,形成头痛、胸闷、恶心、便溏等疰夏症状。
5,防止病从口入。炎热使胃酸分泌减少,经常饮水使胃酸浓度更低,以致胃酸的杀菌能力大大减弱,加上老人抵抗力差,如果不注意饮食卫生,喜食生冷或吃了变质食物,比一般人更容易引起肠道传染病。
合理浴洗
老年人的皮肤和皮脂腺都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夏季出汗后容易与皮屑,尘埃等结成污垢,易忠毛囊炎、痱子等皮肤病,所以应该勤用热水擦浴、勤换衣。热水擦浴可清除污垢,并使皮肤血管扩张,有利汗液排泄。但一日中不宜过勤地洗澡,以防止过分消耗老人体力,反而使皮肤更加干燥、发痒。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感到稍有不适,即应停止,并到通风处休息,避免宿疾发作。
老人生活篇2
英国媒体曾有这样一则报道,标题为:“英国交通警示牌有损老人形象?”说在英国,路旁的警示牌中最好辨认的莫过于提醒司机注意前方可能有老年人穿行的“驼背老人加拐杖”标志。如今这一标志却引发了不少老年人的不满,原因是现今很多长者都身体硬朗、心态年轻,“驼背加拐杖”有损他们的形象。
前些天,我陪来自伦敦的露丝太太和她的14岁的女儿在中国旅行,看到路边闲坐的老人,露丝跟我聊起英国老年人的生活。她说:“在英国,老年人不用担心老无所养,因为***府和社会都能给老年人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老年人有退休金和养老金。即使穷人也不担心没有地方住,***府早就制定了一整套保障老年人生活的制度。”
英国还有许多老年人的慈善组织,如“关注长者”(Age Concern)和“帮助老人”(Help the Aged)组织,多年来一直为老年人提供各种服务和生活保障,包括医疗服务。在英国,很难见到老年人在街上乞讨的情形。
露丝说,英国有不少老人把房子抵押给保险公司,以便每个月领取一笔丰厚的抵押贷款来安度晚年。这样,他们不但有一份退休金,还可以每月从银行领取一笔抵押房子的贷款,生活就更舒适安逸了。老人过世后,他们的房屋产权将归那家贷款机构所有,房产处理(比如变卖)后的收益由贷款机构全权获得。目前,这种方式在欧美国家非常流行。老人过世后,房子不再成为儿女继承的遗产,而是属于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产业。
我也向露丝介绍了当今中国老年人的退休生活。她很兴奋地看到在公园里一起运动和娱乐的老年人。露丝说,英国老年人退休之后,大多选择参加志愿性的慈善机构,也有的开创自己的新事业,如开咖啡店、小饭馆或是做企业顾问、办咨询公司等,这些都大大丰富了老人的晚年生活。一些英国老人还流行一种嗜好:写作。最近,英国93岁的作家罗娜•佩奇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危险的弱点》,深得许多读者喜爱。佩奇用自己的稿费所得,邀请了几个英国老人院里的老人和她一起生活,以这样的方式安慰那些孤独的老年朋友。她的这种爱心得到了全社会的积极反响和热情赞誉。
露丝说,英国科学家正在开发一种能够照顾独居老人起居和健康的“智能屋”。这种“智能屋”装有一个以电脑终端为核心的监测、通讯网络,使用红外线和感应式坐垫和床垫观察老人在屋内的活动情况。“智能屋”的医疗设备可以为老人测心率和血压,并将结果传输给医生,使得独居的老人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英国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老年人总人数首次超过未成年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府和社会还将进一步采取服务于老年人的行动。
德国老人:大家一起“过家家”
初到德国的印象是深刻的,无论走在街上还是公交车里,只要和德国人特别是德国老年人那安详的目光相对,他们都会微笑着向你示意。如果你要问路,他们会耐心细致地给你讲解,甚至亲自带你去,德国老人的真诚友好深深的感动着我。
德国是高生活质量和高福利待遇的国家,老人们退休后的生活安逸幸福。他们一般都有宽绰稳定的退休金,儿女长大离巢,住宅宽敞舒适,福利保障齐全有效。我们所到之处,常能看到老年人怡然自得地牵着狗,漫步在林荫道上。或悠闲地坐在长椅上欣赏风景,在酒吧或饭馆里小酌,在海滩上晒太阳,或三五成群地到世界各地旅游。
一位德国朋友介绍,目前一种全新的养老形式――搭伙同居应运而生。
所谓搭伙同居,就是几个志趣相投的老人朋友相邀,结伴合租一套大房子,各自有自己的卧室、小厨房与卫生间,还有共用的大厨房。(类似学生公寓)每周最少一次共同聚餐,平时各做自己的饭。他们结伴出行游览,同去影剧院、购物、参观画展等。到晚上回到自己安静的房间,如果想找人聊天可敲邻居的门。同年龄段的人,共同的经历和共同的语言是他们的凝聚力与精神需求。生了病可互相照顾,病好了结伴游玩。这是不同于养老院的“老年公寓”,也叫“室友之家”,是一种全新的、富有活力的生活方式。
老人生活篇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生活空间:需求: 设计探索
前言
据人口普查,我国现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到总人口的6.96%,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11.3%,这就意味着到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生活空间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对老年人的居住、出行、休憩等生活空间的设计还不够重视和完善,为老年人带来许多困扰,阻碍了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使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安度晚年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 、 老年人的主要生理和心理需求
从少年,青年,中年,一路走到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步入老年以后,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与青壮年完全不同的情况,叫做老化现象。主要表现有身体功能的变化、感觉功能的变化、心理功能特征的变化、生活结构的变化等。据研究表明,老年人需求的主要有:
(1)健康的需求:对于健康的需求是老年人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状态。人到老年,常有恐老、怕病的心理,老年人更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
(2)依存的需求:人到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有所下降。这时他们希望有人照顾,尤其得到子女的亲自照顾。子女的孝顺,将会使他们感到有所依靠。
(3)安静的需求: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安静,怕吵怕乱,有些老年人就怕过星期天,这一天子女、儿孙都来了,乱嚷嚷地度过一天,对老年人来说,这样的星期天是“苦恼的星期天”。
(4)和睦的需求:到了老年,人更希望自己有个和睦的家庭环境,不管家庭经济条件如何,只要全家和睦,邻居关系融合,互敬互爱,互相帮助,老年人就会感到暖和和幸福。
(5)尊重的需求: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可能会情绪低落,假如得不到尊重,就会产生悲观情绪,甚至不愿出门,长期下去,则会引起仰郁和消沉,埋下疾病的祸根。
二、老年人的居住空间设计探索
国内外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现状
针对老年人健康及行为不断发展变化的特征,建设部和民***部1999年了《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并在此指引下我国的许多城镇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建立了一些救济性、福利性的养老院。如今我们已经处在老年化社会之中,随着传统家庭结构和观念的改变,社会养老养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养老院已经不仅仅是供孤寡老人使用,许多子女不方便照顾的老人也将家安在了那里。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成为今后我国老人的主要养老之地。但是在我国,目前老年人居住建筑不是设计成宾馆式***的形式,就是设备质量环境太差,走向极端,不能普遍为大部分老人使用。
而在国外,养老院和老年性质的居住建筑决不是孤立设置的,它主要的目的是方便老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交流。最近几年,国外一些国家为了不断的提高老年人获得更美好生活的可能性,正在选择“自助而助”的***策,既制定一种鼓励和促进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的国家***策,使老年人既是社会发展的行动者,也是社会发展的受益者,反映了对老年人的正确熟悉和尊重,鼓励老人自立自强。因此,老人理想的“伊甸园”,实际上就是具有社区服务格外医疗设施支持的准家居环境,是真正的“老年人之家”。 1996年在德国建成的韦塞尔老年人公寓很好的解决了老年人的部分需求。为了满足老年人的交往需求。建筑设置了宽敞没有顶的走廊,并且在食堂外面设计了一个露台,它既加强了室内室外空间之间的联系,又为老年人饭后的交往提供了一个便提舒适的空间。在建筑材料的使用红色面砖,这是在韦塞尔地区大量使用的一种建筑材料。红色面砖的使用,给人暖和亲切的感觉,消除老年人害怕冷漠的心理。红色面砖墙体在转角处被处理成不连续地薄片形式,很轻盈,建筑凹凸有致,部分架空,一切都是为了避免给老年人带来沉重感。
因此在我们在设计老人建筑时,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从目的性、方案及实际设施上要考虑到他们的起居、日常事务、个人爱好习惯、社会接触及文娱体育活动等方面,以体现他们早先生活方式的连续性,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尽可能长时间维持其***生活能力。在建筑单体设计时,应注意老年人建筑的无障碍设计,使老年人建筑做到无障碍性、易达性、舒适性、易识别性、可交往性和安全性。
在外部空间设计时,应考虑老年人的户外环境设计特色。在老年社区,首先考虑到要弥补老年人减退和丧失的机能,道路系统、交通组织应以保护老龄人的行动为基础。社区内应采用人车分流或部分分流的道路交通结构,增加社区感和安全感。合理安排适合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项目,如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中心等;有足够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保证老人户外活动的需要。在具体设计中,要考虑室外环境的开阔平坦。无障碍物的绿地则为老人或残疾人行进、散步、晨练提供了场所。其次是室外环境的卫生性。小区应有良好的通风、日照条件,防止噪声和空气污染,给老年人一个卫生、健康的生活环境。
三、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设计中的老龄化问题体现了全社会对老年人和弱势群体的关爱 ,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道德准则,同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水平。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今天 ,更应该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以适应老龄化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何韶颖.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适应人口老龄化发展[J]南方建筑.2003(2)[2] 陈挺.园林中的无障碍设计探讨[J].中国园林.2003(3)
老人生活篇4
人们都尊称老人为“高年公民”,越来越重视老人的福利。由***府给予生活保障,每月可以领到随着物价上涨而增加的生活补助费,即所谓“社会保证金”,不必依靠子女的金钱接济。如果年长的移民拿到定居美国绿卡,3年后可领取社会救济金。“尊老”还表现在乘车、乘船、参观、旅游等方面,票价是优待的。其他如老人理发、去电影院、干洗衣服,都可得到减价优待。
乘旧金山的缆车,对一般成年人来说,票价为1.50美元;5―17岁的少年儿童为0.75美元,而年长者和生理障碍者为0.15美元。在圣荷西,乘公共汽车分黑红两色的票价,黑色为2美元,供普通乘客购用;红色为1美元,供老人用。两种票据,全天乘任何路公共汽车都行。乘飞机,老人票价也受优待,不过要查证,看是不是过了65岁。过了65岁,就取得了“老人资格”。在金山湾,老人可以持证到“霸特”(BART,一种“海湾快捷交通系统”的英文缩写名称)总站办理“优待证”,这样1.60美元的交通卡可抵16美元使用。所有参观时要付费的游览场所,都对老人降价,而且只“目测”,不“验龄”。
我在美国,没有看见过老人同子女在一起住的“四世同堂”现象。美国老人的晚年暮景千差万别,但是概括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
――靠近子女,但独自生活。
劳依梦特和金夫妇,住宅与他们的90多岁***的住宅相距不远,***有事如外出买东西,可以开车相助。而他们自己的三个儿子,一个在德克萨斯州,两个在加利福利亚州。他们自己还算“身强力壮”,时而去欧洲、日本旅游,时而畅览密西西比河,时而到各处儿子家庭居住,其乐无穷。
――投靠老人院。
到老人院颐养晚年者,需要一定条件。孤寡老人自然容易进去,也有有子女者住进去的,但要付一定的钱。老人院条件各异。我在乐思暮市看到一个老人院,是中等的。它是一个大半圆形的平房建筑,房前是一个大广场,种有花草,也可停车,环境十分安静、整洁、幽美。屋前有好多老人在围桌下国际象棋和打扑克,也有人悠然地躺在椅子上看书读报。老人院有专人负责老人的衣食住行和医疗。
――自租老人院式的房子生活。
一些美国人专做老人的生意,建造只有60岁以上老人能住进去的公寓庭园、山庄或大厦,办理为老人服务的“优哉游哉的旅行”。在气候温和、老人群集的加州,花样特别众多,五花八门,使老人视此为乐园,而“乐不思死”。到这里住,老人要有一定存款。如果无力或不愿自我料理生活,可向某个办理“托老”事业的机构申请租房居住。
老人生活篇5
老年人性的不满足一般不以直接方式表现出来,在老年人的许多病症和家庭不和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潜在的问题。
澳大利亚的海德医生等在1996年至2009年之间的3个时间点上对以社区为基础的2783名75~95岁的澳大利亚男子进行了有关性态度和、影响他们性活动的身体和社会因素的调查,而且测定了他们的睾酮水平。调查对象有2/3在婚或有长期的,85.9%报告在其一生中有过一定的性活动,大多数人只与异性做过爱,大多数人只有1个。有48.8%认为性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他们人生的重要内容。有30.8%的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有过1次性生活,这857人中的半数以上对他们的性生活频率感到满意,43%希望更多一些。性意识和性活动的频率随年龄增加而减少,75~79岁的受访者有59%认为性是人生的重要内容,有39.6%在过去一年中有过性生活,而90岁以上分别只有20.9%和11%了。
在性不活跃的老年男性中,几乎半数说他们的主要原因是身体出了毛病,或没有机会或受到限制。多元的横断面分析表明性活动几率的下降与下列因素有关:年龄增加、伴侣缺乏兴趣、伴侣的身体限制、骨质疏松症、前列腺癌、糖尿病、服用抗抑郁药、使用β受体阻断剂(一种广泛运用的心血管药物)。一项纵向分析具有类似的结果,而且发现游离睾酮每个标准差的增加将伴有20%的性活动增加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清楚睾酮***是否会带来积极作用,特别是因为性不活跃的大多数人常见的原因是男子的健康问题。看来有相当大比例老年男性的性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再来看其他国家的调查情况。日本一项调查表明离婚男女的平均寿命比有美满家庭者短得多,男人短12岁,女人短5岁。这是因为离异者的心脏病、肝硬化、高血压、肺癌和胃癌的发病率要比婚姻美满者高出2~7倍。尽管离婚后有的另有新欢,但往往离婚的恶性刺激占了上风。据统计,丧偶当年而辞别人世的人亦屡见不鲜。美国也有调查表明,50、60、70岁中老年妇女保持夫妻间性生活的人分别为88%、76%、65%。老年人性激素水平虽然降低,但大脑储存的大量信息和已建立的种种条件反射仍使他们能保持性要求。
人到老年后难免产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心境,离开工作岗位后往往会感到孤独、寂寞、焦躁不安,对老年生活忧心忡忡。要想保持健康长寿,尽可能减轻和延缓生理变化的影响,就要加倍注意心理卫生。在健康三要素中,人们对生理变化无法抗拒,但社会因素却是通过心理作用表现出来的,而心理变化又是可以调节的。心理因素对老年人的影响往往超过生理因素,当人们的情绪愉快轻松时,内脏功能平稳协调;当情绪消极忧郁时肌体生理活动波动异常,易招致疾病。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除了胸怀坦荡、对人生充满信心、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之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保持积极而适度的性生活。适度的性生活刺激,能使大脑神经系统得到调节,使肌体的适应性增强,生理功能保持平衡。因为性腺的分泌,除保证外,还有助于造血、代谢和水电解质的平衡。反之,没有性生活,内分泌将紊乱,生理平衡遭破坏。性生活不但能满足其生理需要,还有相互安慰、情绪交流等心理影响,能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和生命活动,它是老年人健康长寿的一剂良药。
老人生活篇6
回归田园生活
如今土耳其不少老人退休后最大的心愿就是离开城市的喧嚣,搬到郊区或是乡村,回归田园生活。
很多土耳其老人一般在退休前就会把养老的地点选好,然后请来设计师和建筑师为自己盖幢温馨的房子,大都是一层的,也有两三层的。等一切都就绪了,正好是退休“回乡”的时候。
回归田园除了爱它的宁静和悠闲外,还可以亲自种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饲养鸡鸭。西红柿是家家都要种的,因为土耳其的大部分菜肴里都少不了西红柿,而这种传统的饮食方式也给土耳其老人带来许多健康的益处,如强健心脑血管、预防癌症,等等。绿色蔬菜中,黄瓜、菠菜、西兰花也几乎是家家都有。
回归田园后,吃得天然健康,呼吸清新的空气,使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运动健身促养生
在澳大利亚,水上运动是老人们的一大乐趣。如果能拥有一辆水上摩托,那晚年生活就更滋润了。但这种挑战性的运动只适合于刚刚退休、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大多数老人只是到海边散散步、晒晒太阳。 近来,一些老人还迷上了做瑜伽。
在加拿大,笑得最开心的是老人,穿得最漂亮、最绅士的是老人,最受社会尊敬和爱护的还是老人。加拿大老人大都喜欢“以静为乐”,到***书馆去看书,或修剪、浇灌自家庭院的花草,或到咖啡馆坐坐,享受那里的清雅与安静。
老年人平时还有一项最大的爱好就是健身。加拿大土地辽阔,首都渥太华就是一座花园城市,到处都有让人们跑步、骑车、健身的专用道。而冬天,冰雪覆盖的加拿大,人们则更热衷于室内冰球、室外滑雪、溜冰等运动。
“众乐乐”才真正快乐
近几年来德国的老年朋友们开创了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单身的老人们结伴而居。这样既可以相互照顾,结伴游玩,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又可以节省费用。
在德国名城德累斯顿,有一幢翻修一新的8层小楼“室友之家”,6位老年朋友共同住在这里已经有一年多了,他们中有5位女士和1位先生。其中一位是安妮塔・施密特女士,她老伴3年前突然去世后,为了避免过度伤心,她打算搬离原来的家。她与相识了60年的朋友赖斯曼一起看了“室友之家”的房子和环境,然后便一起搬了进来。搬到这里后,大家互相关心,她也不再觉得孤单。
这些老人至少一个星期在公共厨房和起居室共进一次正餐,他们还一起出去游玩,一块上剧院。一旦有人生病或是受伤,其他人很快就会提供帮助。有帕金森病的贝伦斯说:“我向室友们通报了我的问题,但他们都说没有关系。在养老院,我老得很快,但在这里,我觉得又年轻了。”
发挥余热“老来俏”
老人生活篇7
眼病老人区分颜色难
不少老人视力都大不如前,尤其是患老年黄斑变性、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疾的老人。以白内障老年患者为例,有研究表明,在我国有60%左右的60岁以上老人患有白内障,这些老人特别容易将白色误看作黄色甚至棕色,对黑色也难以区分。
老人对艳色较敏感
尽管老人对色彩的辨别能力下降,但老人对红色等鲜艳的颜色还是比较敏感的。因此,不妨把老人最常用到的东西换上或者增加一些鲜艳颜色的装饰。比如,给老人的手机增加一个红色或者粉红色的手机套,把老人的杯子换成大红色的陶瓷杯,在老人常用的钥匙上加一些彩色挂件,以方便老人找到。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房间内的开关以及门把手最好也贴上鲜艳颜色的装饰品,以便老人着急寻找时能够尽快找到,而且可减少跌倒等风险。
门、墙需要鲜艳颜色修饰
家中有大面积透明玻璃推拉门的,一定要在玻璃门上张贴颜色醒目的装饰品,以防老人误撞受伤。此外,家中装修时,衔接的地方最好使用两种相差较大的颜色,如果门用的是白色、墙也是白色,易让老人发生碰撞。所以,应尽量选择一些颜色鲜艳的色彩给门框做一些简单的装饰,以便老人区分。
老人生活篇8
其中自然不乏经验丰富的资深摄影师。然而,更多的是和我一样,最近一两年刚跨入摄影圈子的老年朋友。我遇见的几件趣事便可证明我这个猜想。
那天在圆明园拍摄荷花,不远处的桥上出现一位老太太,她一头银发,长长的相机镜头躺在左臂上,酷像怀中抱了个宝贝孙子,身体略带摇晃地往这边走来。我想抓拍一张她的照片。正巧,她走过我面前时,便停住脚步拍起荷花来。我赶紧跑到她的右侧,咔嚓、咔嚓,连摁了两张。当我跨近两步再摁第三张时,她忽然转身,照了个正面。发现我在拍她,便冲我一笑。我问她多大年纪,搞摄影多长世间了。她告诉我已经七十八了。学摄影刚两年,是在老年大学摄影班学的。她每周要倒两次或三次公共汽车,用一个半甚至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到课堂听课。快八十的人了,劲头还那么足,真让人佩服。
我还看到两位白发老太太正在忘情地拍摄。有趣的是,其中一位把相机安装在三脚架上,但却不把三脚架撑开,而是抱着三脚架拍摄。交谈后得知,她们是某干休所退休的电工,都已过了古稀之年,去年刚上老年摄影班学习。
老人生活篇9
A.一辈子不坐车
在阳朔县农业局,没有人不知道张祖贻,因为他在局里是出了名的“不坐车”。不管是上班、去乡镇开会,还是平时生活,他从来不坐车。
有一次,张祖贻要到葡萄乡去开会,他二话不说就走着去。从阳朔县走到葡萄乡,花了三四个小时的时间,会议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不少人建议张祖贻坐车回去,但他拒绝了,之后觉也没睡又往阳朔走,走到阳朔天已经亮了。
张祖贻说:“我喜欢乡村的生活,也喜欢走路。”即使退休后回到桂林,他每天依然是想去哪就走着去。喜欢去花鸟市场玩,基本上都是早上去晚上回,半天时间都花在路上。
小女儿张励予也笑着说:“我以前帮父亲办过老年人的免费公交证,他一次都没用过,后来我就再也不办了,哪儿都让他走着去。”
B.“药罐子”蜕变成“养生达人”
张祖贻年轻的时候身体算不上好,准确地说是“很差”。20岁出头时患上了肺结核,在当时肺结核是一个十分难治的病,基本没什么***方法。除了频繁吃药,他开始当上了自己的“医生”,调理身体。
他经常买一些养生的“小册子”来看,学习怎么养生,怎么吃东西,怎么用药。张励予说:“那时哪有人知道要养生啊,‘养生’这个词都没人提,但父亲那时就知道要怎样合理地吃东西。”每次过年过节,张祖贻回到桂林的家时,总会叮嘱妻子和儿女多吃些五谷杂粮,多吃红薯、芋头,而且要荤素搭配。
除了关注饮食,张祖贻还很喜欢洗冷水澡,即使是冬天,也会到家外面的河里洗澡。有一次,11岁的张励予到阳朔县和张祖贻过节,他拉着女儿到河里洗澡,把张励予冻得够呛,但张祖贻一点都不觉得冷。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几年,张祖贻的肺结核不但好了,而且身体调理得越来越好。
C.喝半年米糊调出一个好胃
身体的底子虽然硬了很多,但是张祖贻40多岁的时候,曾经有一次胃部大出血,情况十分紧急,当天便从阳朔县被送回桂林市***。
因为出血十分严重,张祖贻光输血就吊了8大瓶,全身的血液几乎换了一遍。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张励予至今害怕不已。“当时医生建议做手术,父亲坚决不同意,最后只好保守***。”
因为这次重病,医生要求张祖贻至少在半年内都要吃流质食物,保护胃部。张祖贻听了之后,真的就坚持了差不多8个月,而且从没抱怨过。张励予说:“有时我真是很佩服我父亲,他在身体调理方面真的很有毅力。吃8个月的流食,而且不抱怨,我是绝对做不到的。”
自从那次大病后,张祖贻的胃调理好了。现在退休快30年了,张励予也没听他说过一次胃痛。“有时他肚子饿了,吃上一餐剩下的食物,我说帮他热,他直接就吃,也没有事。”
D.爱吃零食的“老顽童”
虽然热衷养生,但是张祖贻一直有一个“坏习惯”改不掉——嗜吃零食和糖果。即使牙齿都掉光了也乐此不疲,“大不了我用牙床咬。”
从年轻的时候开始,张祖贻就特别爱吃零食,凡是好吃的绝不放过。他的妻子也不止一次说他“嘴很馋”,爱吃好东西。40岁的时候,张祖贻的牙齿就左掉一颗,右掉一颗,60多岁时就基本掉光了,他真的开始用牙床咬。
上了年纪之后,张祖贻每天最开心事就是嘴里含着东西。“在老人里面,他的胃口实在是太好了,每天吃完饭还会说‘再给我弄点东西’。”张励予说,张祖贻经常吃了午饭再吃点零食才会睡觉,如果午睡时家人没准备零食,他就半天不愿意:“没吃的,我不白睡了。”
老人生活篇10
当你年近5旬之际,还有勇气重返学校再为自己定下你的下一个人生目标吗?还会再次努力学习争取通过大学考试吗?
美国人杰克和山姆在年过50之后打算重修一门专业,再创一个新的人生目标,他们都想成为教书育人的教师。
杰克原先是一个药剂师,曾获得过化学专业的学位。多年来一直在某个公司里就职,由于越来越多地承担了计算机专业方面的工作,他的工作重心渐渐地从化学方面转移到了信息技术方面,并在一家公司信息技术部门任负责人,后来他失去了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没有想到过从事教学工作,直到有一天一个朋友建议他去应聘一个教化学的职位。他说,“如果是在25年前,我会对这个建议一笑置之。但是现在让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真的很喜欢教学工作。”
做出如此大幅度的人生目标调整和决定确属不易。山姆,现年59岁,多年来一直拥有一份自己的事业,但那却一直不是他所倾心向往的。后来由于经济原因,他决定将其结束,去追求更有意义的工作。他认为自己早十年有这样的想法就好了。他说,“我真希望那时有人在我耳边大喝一声‘你有能力做到’,也许我会早点考虑这事。”
杰克和山姆在中年以后决定转行,对于他们来说,挣钱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追求生活的意义和目的。山姆说,“教学工作充满了新的挑战。”,他喜欢回答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喜欢给他们提供指导。教学工作给他提供了一个不断创新的机会,使他得到了很大的自我满足感。因为要让他的课堂充满趣味而不重复,他就要不断地努力。
虽然山姆和杰克对自己的决定都非常满意,但在这过程中并非没有困难,杰克说,“第一个学期的工作非常艰难,毕竟离开大学已经26年了,我们必须重新学习,调整自己,必须经过一段时日才能进入状态。”山姆也有同感,他说,重新学习一些东西并参加和通过考试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50出头的人与一群20岁左右的学生们坐在一个课堂里学习,会是什么样的感觉?杰克惊讶地发现,年轻学生很快都接受了他,与他相处得很好。开始的时候,一个学生认为他是老师,但是杰克告诉他说他也是一个来这里学习的学生。
杰克说,“我认为像我这样年龄的人应该有一个开放的心态,我们要多想想自己还能为社会做些什么。”
第二个故事:退休女护士当“聊天室室主”
诺玛・鲍文是加拿大一位退休女护士,过去她甚至不知如何使用计算机,更别说上网了。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萌发了上网的想法。在学习了如何打字,如何上网“冲浪”后,她开始喜欢上了网络。开始的时候,她在聊天室里只是悄悄躲在一旁,“听”别人聊天,自己并不参与,渐渐地熟悉之后,她便当起聊天室的室主来。
与诺玛共同主持聊天室的另外两名女性一位是美国纽约的,一名是加拿大阿尔伯特的。虽然她们之间从没见过面,但这并没有成为她们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障碍。
她们主持的聊天室都有一些专门的聊天话题,一般提前3个月在网上公布出来,这样大家就能决定是否要参加。
例如,有一次的聊天话题是“希望的力量。”在诺玛发言的中间,有一个先前一直沉默着的女子插了进来,她说,“我想我是进错了聊天室了,因为这些日子以来,我一直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原来,最近她的母亲去世了,而她自己也正被白血病困扰着。诺玛鼓励她,最终让她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最让诺玛感到刺激的是,不用出门能够与全世界的人交流,诺玛鼓励与她一样的退休朋友也加入进来,她认为退休的人来做这样的自愿者工作是非常合适的。
第三个故事:业余爱好成为退休后的“工作”
杰克从18岁起一直在同一家公司工作,55岁时身体仍然很好,他原打算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至少再干5年。然而在那一年当他和妻子去看望在加利福尼亚的孙子时,接到了一个令他们惊讶的电话,就是这个电话打乱了他们原先的计划。
是女儿接的电话,女儿转告他们说,“是你们总公司打来的,公司对部分员工实行提早退休的计划,那不很好吗?爸爸,您正好符合条件,您怎么打算?”
上班的时候,杰克想做许多事情而没有时间去做,比如夏天打打高尔夫,冬天缩在家里与家人团聚等等,退休是个好机会!但是对于五六十岁退休的人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比如像杰克这样的人,过去一直非常忙碌,以后整天坐在家中无所事事也会非常无聊,厌倦情绪会渐渐袭来,再加上觉得自己成了“无用之人”的感觉,这些可能会导致情绪压抑等等问题。
杰克和妻子商量,他们不想闲着,得找点事情做做,他开始试着卖保险,他还在当地的五金商店做过一段工作,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为什么不以他的业余爱好来作为工作呢?
杰克爱好园艺,他整治草坪的手艺也是众人皆知。他家中的绿草坪和篱笆,以及他种的花都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他对侍弄花草情有独钟,兴趣浓厚,为了实现这个想法,他还专门去大学进修了有关课程。
杰克的业余爱好成了“工作”,这给他带来许多好处和乐趣。杰克可以自由支配时间,他想多干点或者少干点都随自己心意,园艺劳动让他退休后身体一直保持强健,喜欢的工作也让他有一种心满意足的感觉。他帮助一位年迈的老妇人将无人照管的草坪整理得焕然一新,他同一位医生家疯长的野草“作斗争”,他帮助朋友学习如何种植花草修整花圃。他做这些收的费用都很少,通常只要够材料成本费就行了。这些工作做起来虽然又脏又累,还要出力流汗,但是因为工作同时也是他的兴趣,所以他不觉累也不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