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的诗篇1
正因为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发展主义和权力主义的合流中沦陷,也正因为故里在悄然或轰然消亡,而乡愁开始变得无处安放,《城门开》赫然是一本值得患有怀乡病的人认真对待的关于“故乡记忆”的书。在《城门开》中,穿插着两条平行的线索,一条是日常生活史,尤其是童年生活史的北京记忆,在这条线索中,北京是乡土气而去***治化的,弥散着温情主义和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气,而另一条线索是高度***治化的宏大叙事,充满着血腥和暴力的权力记忆。
就前者而言,北岛小心翼翼地用文字构筑了一个声光化电的北京,他对于光与影的记忆、味觉的记忆、声音的记忆充满了细节和情趣,乃至让我们这些读者似乎切身地与北岛穿越时光隧道,返回到了那样一个日常的生活世界。北京的胡同文化里的各种摊贩的声音,各种昆虫的声音,鱼肝油的味儿,大白兔奶糖的味儿,东安市场的电灯、汽灯、煤油灯和蜡烛的各种光影的交相辉映,这种种感官记忆,将一个去***治化的质感的北京呈现了出来。而少年北岛的养兔子、钓鱼、游泳、玩具的记忆,更是将北京大院子弟的娱乐生活穷形尽相地展示了出来。
而与此平行的另外一条线索,则是少年北岛所亲历的动荡时代的大历史。北京四中是北岛在《城门开》中花费最多笔墨的记述对象,北岛白描了平民四中与贵族四中的合作、疏离与对抗的历史,也就是干部子弟和平民子弟的关系史。的***历史,除了高校学生之外,中学生亦是重要的参与者。作为亲历者,北岛的这部分记述,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比如他所记述的北京四中学生牟志京的故事。牟在街头看到刊有遇罗克《出身论》的小字报,就找到遇罗克的兄弟遇罗文,决定创办一份铅印小报让此文广为人知。1967年1月18日,《中学报》创刊,其中《出身论》占了三个版面,署名“北京家庭出身问题研究小组”的真正作者是遇罗克。刊登此文的创刊号供不应求,不断加印。据北岛的回忆,“那一阵,四中门口挤满来自各地的人,焦虑与期盼的眼睛像大海中的泡沫。”
北岛的诗篇2
走吧,
落叶吹进深谷,
歌声却没有归宿。
走吧,
冰上的月光,
已从河面上溢出。
走吧,
眼睛望着同一片天空,
心敲击着暮色的鼓。
走吧,
我们没有失去记忆,
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
走吧,
路呵路,
飘满了红罂粟。
2、《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着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路上
一颗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北岛的诗篇3
关键词:诗人;诗歌;隐喻;对比
“隐喻”是西方古典文学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随着时展,这样的修辞手段已逐渐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我们最常用的比喻手法之一。修辞学的理论认为,隐喻是“比喻”的延伸,与之辞格相似的修辞手法还有借喻、讽喻、引喻等等。在我国,最早由陈望道开始,然后发展到宗彦虎、袁晖等学者时,所秉承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便出现了更多繁杂的分类。也是该词第二层含义的表达。说到隐喻的相关定义,必然就要首先由亚里士多德方面来讨论,众所周知,隐喻的定义最早是由亚里士多德所提出,他不但是隐喻研究领域的开山鼻祖,所提出的理念在近几十年来更是饱受众多学者的尊崇,以至于目前的研究任以他的研究为起点。其对隐喻的定义如下:在借喻它物时,用另一个物体的词来进行表示,这个词变式隐喻词。
一、北岛与艾略特诗歌隐喻对比研究
(1)北岛诗歌隐喻
上世纪80年代,“朦胧诗”时分盛行,而它的发展并不是无迹可寻,而是当时环境背景下必然的产物。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朦胧诗”代表诗人中,北岛是最具代表性的诗人之一,其诗歌话语在现代社会也被奉为经典。我们在对朦胧诗的美学规范与审美特征进行重新审视时发现,诗歌所探讨的重要对象是经由北岛的诗歌所构成。在北岛的诗歌中,充分体现了怀疑、否定、反思、批判等精神。在时期,最活跃的文化人当属诗人,诗人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了历史文化重责。
在我国,最早由陈望道开始,然后发展到宗彦虎、袁晖等学者时,所秉承的亚里士多德传统便出现了更多繁杂的分类。北岛的诗歌语言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体,即“恸哭体”,从他诗歌话语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其充分表达了对“”时期中人性遭到摧残这一时代的批判和对文人的惋惜之情。北岛的诗歌创作始于期,充分反映了这十年中青年的心声,从迷惘到觉醒。也源于,逐渐形成了“冷抒情”的表达方式,即诗人虽身处乱世,仍旧保持着冷静的思维,并通过观察,发现“那从蝇眼中***的世界”是造成人性扭曲与价值观崩塌的罪魁祸首,并想通过作品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没有迫害、没有欺诈,有的只是人性的光辉与正义。在这个世界中,北岛拥有自己的“理性法庭”,以人性的角度批判刽子手,以理性的思维看到并嘲讽荒诞的客观世界。这些都是北岛是个最显著的特征,充分体现了北岛诗歌的艺术力量。
在创作方面,北岛神兽西方现代诗歌表现手法的影响,并且,上世纪40年代的现代诗歌的审美思维也在起诗歌中有着明显的体现。因此,在朦胧诗发展的初期,与上世纪40年代穆旦的诗词风格相近也就有理可循了。从他们诗歌的字里行间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充满了个人的情感、含蓄的逻辑以及独特的隐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北岛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隐喻”世界。其诗歌所蕴含的意向表达着北岛从不同精神层面所观察的世界。在中国诗词界,朦胧诗的出现有别于传统诗艺,引领这当代诗词的新浪潮。它挣脱了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羁绊,并与现代注意潮流对接,通过意向的营造与叠加使得诗词的隐喻特性更为突出。在诗中,所表现的不再是单一的主题与明确的立意,而是将丰富的意境隐藏起来,需要人们去充分挖掘。这样的写作手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与多项选择性,并与此前的写作风格有着明显的差异性。意向多面而复杂,构建了更深层次的隐喻世界。相对的,要想进一步理解诗歌也需要下更多的功夫。站在身处同一时代的人们来说,其理解性思维早已适应了集体“颂歌”,所熟悉的文学主题也多以为大众服务的***治文艺为主。显然,要想让读者理解、认知并接受还需要一定的过程。其实,北岛的诗歌风格警惕这***语言的侵袭,将晦涩难懂的隐喻作为话语策略,无疑是对当代传统诗歌表现手法的挑战与反拨,要解释晦涩不能仅仅通过审美的范畴,因其本质便是因收到排挤而产生的表达策略,饱含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反抗情绪。
(2)艾略特诗歌隐喻
《庞德札记》是艾略特于1918年发表的,在文中,艾略特将庞德与乔伊斯所适用典故继而产生的艺术效果做了进一步明确。在描述乔伊斯方面,他称赞到“以极快的速度进行典故的适用与转换,为想象打开远景的笔触也极为轻快”;而庞德惯于将群书中的片段收入自己的诗歌之中,这样的方式也被其称为“碎布袋”,从诗词的表面上看,毫无连贯性,但实际上确实彼此之间互相联系。有研究者认为,艾略特由乔伊斯在杂志中达标的文章《尤利西斯》的部分章节中学到了该如何系统的使用典故,又在庞德对艾略特四行诗的修改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这一方法。这样的推断是否有其科学的一句,但有一点我们不可否认,即乔伊斯在创作《尤利西斯》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确实对艾略特起到了一定的启迪作用,具体之后我们在相加表述。在此之前,有一个论点是我们不得不提及的,艾略特在引用典故的过程中,看似题目较小,但艾略特仍以大题的眼光来看待,充分体现了作家对自身作品的态度。他与阿诺德、贝内特等诗人的理念相左,认为毫无创新意识的诗歌作风严重阻碍了英国文学在近百年时间里的发展。在艾略特的诗歌典故中,充分体现了他对传统与历史的不同看法,他认为“领悟历史也需具备一定的意识,不但要理解过去,也要理解过去存在的意义”。在诗歌中体现历史与传统,引用典故为其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也是将传统与实现社会想联系的最佳途径。而这种情况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典故在诗歌中起到了很好的历史隐喻作用,是一种引导读者感知、体验并理解历史时间的语言或文化行为。从现代的角度来看,认为艾略特在诗歌中所引用的典故是欲“借古讽今”的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这里的“古”与“今”并不是字面所示“古”与“今”,而是隐喻中喻体的新生产力,它以客观的经验体存在于诗中,成为了一种跨时代的存续体。
二、结论
综上所述,在诗与宗教中的经验与实证意义商的经验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情绪的状态,是构成人“自我拥有”最直接的方式。它是人最初始也最真实的经验,并不停的触动、吸引这我们,然后它却如彼岸世界迷雾中的花朵一般,难以用我们平常的语言去描述,所以为表达这种经验必定要通过象征、隐喻、暗喻等形式才能完成。北岛构建出了属于自己的“隐喻”世界。其诗歌所蕴含的意向表达着北岛从不同精神层面所观察的世界;艾略特在引用典故的过程中,看似题目较小,但艾略特仍以大题的眼光来看待,充分体现了作家对自身作品的态度。因此,通过对比分析北岛与艾略特诗歌的隐喻特征,对深入研究北岛与艾略特诗歌的文学价值,帮助人们感受这两位作家诗歌的魅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芸.概念隐喻下T.S.艾略特诗歌中的主题意象研究[D].南华大学,2013.
[2]雷文.概念隐喻视角下T.S.艾略特早期诗歌中的“非个性化”经验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李文***.浅析典故和隐喻在艾略特诗中的互文性与暗示性[J].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8(1):65-67+71.
北岛的诗篇4
妻子甘琦加班还没回家,5岁的儿子却已睡熟。北岛轻轻带上门,回到我们身边。
他显然对品酒颇有研究:斟,看颜色,晃杯子,闻,这才抿上一口。他家里存着不少好酒,那是多年漂泊养成的习惯。按他的说法,漂泊海外,酒是最忠实的朋友。它安慰你,向你许愿,从不背叛你,最多让你头疼两天――开个玩笑而已。他向我们讲述在欧洲4年,换7个国家,搬迁15次的故事。在北欧的那些年,天一黑心就空了,只有诗和酒,陪他度过漫漫长夜。
二十多年前,北岛开始了漂泊之旅。他先在欧洲呆了4年,然后定居美国。那时,他面临很多压力:父亲病重,孩子要上大学,美国经济不好,教职也并不稳定。他做过许多工作,在纽约与一个舞蹈团合作,在加州为法庭的中文口译出考题,甚至给BMW汽车写过颂词。北岛说,现在想起来这些都算不了什么,反倒成了人生的财富。
2008年,他接受香港中文大学的聘请,定居香港。20年了,此刻他离故土最近。然而香港之于北岛,未必不是“他乡的天空”。一次我去香港采访,在书展的讲座上看到北岛。他夹在两位滔滔不绝的香港学者中间沉默不语,像误入粤语大气层的飞鸟。我坐在下面,看他的面容,想到他一本诗集的名字:归来的陌生人。
北岛曾说,如果中国是一幅画,香港就是这幅画的留白,他自己则是留白处无意洒落的一滴墨。只是绝大多数香港人不知道,这滴墨曾经点染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也许,现在他依然不太适应香港的环境。他没有车,因为摸不清错综复杂的路况。在出租车上,他跟身边的人谈工作,因交流困难,只好用英语。
北岛一次次饮尽杯中酒。他的声音浑厚而平静,有一种娓娓道来的节奏。1970年代他第一次见到多多,两人就是以歌手身份互相认识的。那时他才不过二十出头,轰轰烈烈的文学运动还在后头。
在文章中,北岛曾回忆那个年代。那个可以为了一本书跑遍全城,可以为了一个想法争得面红耳赤的年代。曾经,《今天》编辑部人来人往,热爱文学的年轻人在这里“吵得脸红脖子粗”,却结成了终身的友谊。
对于1970年代,北岛不仅仅有怀念。他正在主编《七十年代》的第二辑,打算把作者群扩大到更广的阶层,甚至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它肯定是一种争论,有人这样叙述,有人那样叙述,”北岛说,“正是因为各种声音加入,整个声音才更浑厚有力。”
他获得第二届“中坤国际诗歌奖”。一份迟到的荣誉,而且当时还无法亲自领取。在获奖感言中,北岛写到自己的“缺席”――“正因为缺席,才会领悟我们所拥有的空间;正因为缺席,才会探知这镀金时代的痛点;正因为缺席,才会让命名万物的词发出叫喊。”
这么多年来,他早已习惯了缺席,但对这个时代,他的批评一直不曾缺席。就像萨义德在《知识分子》里说的,“时时维持着警觉状态,永远不让似是而非的事物或约定俗成的观念带着走”。
进入1990年代,物质主义逐渐挤占过去意识形态统治的地带。商业化与体制化合围,新媒体所带来的新洗脑方式,让北岛感到,民族文化在不断衰退,知识分子不再是时代的牛虻,反而成为了迎合者。
“如果说我还有什么梦想,我希望未来中国能出现一场新的文化复兴运动,”北岛真诚地说,“在这场运动中,知识分子应起到主力***的作用。”
北岛的藏书并不算多。因为搬家频繁,很多丢在了路上。只有那些朋友的赠书,他像恪守承诺一样,不辞辛劳地从天涯带到海角。我从书架上抽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斯的《另一种声音》,扉页上有这位已故墨西哥诗人的亲笔签名:送给我的朋友北岛。
还有艾伦・金斯堡、盖瑞・施耐德、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书架上的名字几乎能构成世界文坛的“梦之队”。北岛说,他们都是处在国家之间、主流之外的边缘人,正因为此,他们拥有了特权,成为了不同文化的批评者。
他一口喝完杯中酒,双眼湿漉漉的,看上去有些疲劳。只有这样的时刻,他才像一个60岁的人,脸上写满岁月的沧桑。
走出北岛家,街上已空无一人。路灯像闪烁的渔火,在夜色中晃。我和摄影记者都有些犯晕,酒精像老鼠,把周围的一切啃得模模糊糊。不知怎地,我突然想起北岛在《断章》中写到的情景。
北岛的诗篇5
舒婷的代表作《致橡树》写于1977年,随着这首诗的发表和流传,舒婷顿时名声大噪。舒婷说,从创作的初衷上看,《致橡树》并不是一首爱情诗。在20世纪80年代,许多青年人以能拥有一本油印的《舒婷诗选》为自豪。
那是1977年3月的一个晚上,那天晚上,舒婷陪老诗人蔡其矫在鼓浪屿散步时,期间有关女性的外表与才气、***性等话题让两人发生争议。当天晚上,舒婷一口气创作了诗歌《橡树》,第二天便送给了蔡其矫。蔡其矫回到北京后,将此诗交给刚从***回来的著名诗人艾青,艾青看了很喜欢这首诗,将它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把诗的标题《橡树》改成《致橡树》。舒婷说:“其实我刚开始并不认同。我总觉得这个‘致’字有点拘谨,但后来还是接受了这个建议。”
那时候,青年诗人北岛经常陪艾青散步,北岛从艾青那里看到《致橡树》,要了舒婷的地址,给她写了一封信,同时附了5首自己的诗,包括《一切》这首后来的名诗。
当年回城之后的舒婷成了一名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白天上班,晚上写诗。她回忆说:“北岛自艾青那里看到我的诗之后给我写了信,附上了他的《一切》《回答》等5首诗。北岛的这5首诗对我的震动很大。那个时代到处都是标语口号式的诗,我以为自己很孤单,看到北岛的诗,我觉得不再孤单了。”
1978年,经过北岛修改的《致橡树》和他本人的诗,还有芒克、蔡其矫的诗一起发表在油印的民间诗刊《今天》创刊号上。当时,《今天》被贴到北京著名的西单墙上,读者在读了诗后,用铅笔、钢笔、圆珠笔等在诗旁边留言,其中被留言最多的就是《致橡树》――或许因为,当年诗坛上流行的多是假、大、空的口号式诗歌,舒婷这首诗像清新的风给大家带来别样的艺术享受。
1979年4月,《诗刊》的编辑邵燕祥将舒婷的《致橡树》《这也是一切》两首诗拿去发表。《致橡树》一诗中女性特有的柔韧与坚贞、***与共担同在,犹如崇高心灵的回声,拨动着众多青年人的心弦,赢得了接受者的青睐与研究者的瞩目。
“实际上,橡树是永不可能在南国跟木棉树生长在一起的,在这首诗中是将它俩作为男性与女性的指代物。”舒婷说,创作《致橡树》的起因是呼唤、展现女性的觉醒,她是在用自己的声音说出对世界的感受,因此这并非一首爱情诗。但舒婷又说道:“这首诗已经不属于我了,因此它就是一首爱情诗。”
在读者眼里,《致橡树》表达的是一种成熟的、体现着美好人生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这种在同一地平线上,各自***而又互相扶持的爱情观念,既蕴含着东方女性所珍重的女性温柔,又富有重视人格价值***的现代意识,因此,此诗为广大的读者所接受和欣赏。
北岛的诗篇6
下海、做官、投机、赚钱
回忆起80年代,北岛说:“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如此“席慕容体”的诗句,竟然出自北岛之手,也是一个时代破碎的体现。
1989年,海子卧轨,戈麦投河。一个时代悄然结束。
火化时,西川在场,戈麦的脸已经紫了,打了一层石膏。朋友们的死,让他想好好活着。“他们选择什么,我一定不选择什么;他们往东,我一定往西。”
现在,西川注意穿着,一条格子小围巾,在室内也不脱掉,像个诗人的样子,但又不过度。在中央美院的办公室里,他签字,看文件,过问一些行***、事务类的事情,得体而富有控制力。
欧阳江河也一样,90年代,他出国,迅速抓住了另一个时代:市场经济,就像80年代他抓住诗歌一样。
现在,欧阳江河很少写诗。在北京一套高档住宅里,两个两米高的大音箱刚花掉他300万。“音质差我受不了,”欧阳江河说,他的音箱两三年换一次,这是第6次了。
每年,有3个日本人会在11月的最后一天飞到北京,从他这儿取走17~23张书法卖到日本,一张70万日元(约4.3万元人民币)。23张是上限,再多就俗了。
欧阳江河的主要业务是介绍外国乐团来华演出,他当中介人。他说自己不是“商人”,商人是要投资的,而他只分成,不投资,做的是策划、安排一类的工作。一年只做几次,其余的时间闲下来。
而他的好朋友邹静之,早已转行做了编剧――写出了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的金牌编剧。
诗歌与名气、人脉与圈子,再到机会与赚钱,如果愿意,这之间的关系,一个诗人也会很容易搞清楚。
他们下海、做官、投机、赚钱,各有归途,共同点是:远离诗歌。
顾城、北岛:诗人,万岁!
后来者无数次追问,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刘春在《一个人的诗歌史》中,举了一个例子:
1986年12月,《星星》诗刊在成都举办“中国・星星诗歌节”。诗歌节还没开始,两千张门票就被一抢而光;成都3家电视台每天的新闻联播前先报告15分钟;举办讲座的票由2块钱一张炒到20块钱,是当年人们40元钱工资的一半。
为了防止出现意外,开幕那天,主办方专门安排了工人纠察队维持秩序。诗人在场上演讲时,不时被台下的“诗人万岁”的呼喊声打断。诗人们演讲结束,大量读者在通道旁等着索要签名,需要警察或纠察队保护才能走出会场。有一次,舒婷甚至被“围困”得根本无法离开,只好由几个警察架着,另几个警察在前边开路。
会场秩序还是乱了,诗人们招架不住,赶忙逃进更衣室,把灯关掉,缩在桌子底下。有人推门进来问:“顾城、北岛他们呢?”一个尚未来得及躲藏的诗人急中生智,战战兢兢地用手一指后门口:“从那边溜了。”于是,观众顺着诗人手指的方向潮水般往后门涌去。
一些人围着顾城,如众星拱月,顾城躺在地上高呼“反对个人崇拜”。有一个为了诗歌而辞掉工作的大连青年,一直跟着诗人们,要倾诉内心的痛苦。在被拒绝之后,小伙子二话没说,掏出一把匕首戳进自己的手背:“我要用我的血,让你们看到我对你们、对诗的热爱!”
小伙子绝对不会想到,7年之后,他的偶像(顾城)也像他一样操起了刀斧,但他的偶像砍的不是自己,而是相濡以沫十余年的妻子。
“这是精神衰败的时代,也是写作的黄金时代”
诗歌大幕早已拉下,大部分人中途退场,留下来的,便已成为精英。
如果从1978年和芒克等人一起创办《今天》算起,北岛的诗歌生命已持续了36年。
而今,《今天》依然存在,主编依然是北岛。去年年底,舒婷、毅伟、王安忆、陈力川、大仙、顾晓阳、德国汉学家顾彬、法国翻译家、诗人尚德兰分别写下文字,纪念他们共同的朋友顾城。
至今仍坚守的于坚充满沧桑地说:“我们已经写了30年,我们是中国白话诗历史上写作时间持续最长的一代诗人。这是精神衰败的时代,也是写作的黄金时代……我们是有充足时间的一代诗人,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像古典诗那样去打造语言的永恒。”
他的信心来源于时间。80年代塑造了他们的青春期,而今,他们用时间来打磨自己的牙齿。
20多年过去,诗人们老了,又重新写起诗来,为了怀念,也为了歉意。
欧阳江河、于坚、北岛,如今他们的诗歌发表在最顶级的国外刊物上,英国泰晤士报文学副刊、波士顿评论、意大利诗刊的头条。国际诗歌界称他们是中国最好的诗人。在书虫书吧举办诗歌会的美国诗人对西川说:“你能来是我的荣幸。”
北岛的诗篇7
当然,这种道德标准的使用是非常隐晦的。王光明评价洪子诚的文学史,说它的优点是“努力克服主观视野的遮蔽性。在正文部分,作者确实是力求持中、公允、冷静、旁观的姿态,但在最后,仍然还是表达了自己对人们“美化诗人之死”的态度:“在一段时间里,顾城的死被从生命、从道德、从文学、从 哲学 、从诗歌等形而上层面,不断加以阐释,不断引申出各种寓言,各种象征。这段话中不乏批评之意,关键是,它引出一段重要的注释—修订版194页注①中张枣、钟鸣的评价,鲜明地指出这种美化的荒谬和危害。作为作者,在如此敏感问题上选用两则类似的评价作注释,应该也蕴含了自身的立场。这一注释与正文部分的评述一正一奇,构成了对话。这种对话一方面揭示了诗人之死对作者的巨大冲击,使之觉得有充分表达立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洪子诚关于“个人经验”的看法:“它的‘价值’,并不存在于它的自身,而是在与另外的经验、叙述的比较、碰撞中才能呈现。对当代史的研究而言,它的重要性是有助于建立必需的 历史 观察、叙述的‘张力’。”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在初版本中并没有专门的介绍。此种现象及其原因,似乎可以作为“当代人不宜写当代文学史”的佐证。但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将其排在“五位诗人”之首,作了重点的评述。这一评述体现出两个特点。
其一是将北岛作为“白洋淀诗群”与“五大诗人”的联接点,并有意归纳出朦胧诗的整体脉络,把“五位诗人”纳人这一运动的有机整体中。近年来随着史料的不断充实和研究的不断拓展,对“朦胧诗运动”的认识和描述越来越丰满和逼近历史的真实。一种有机、整体的 发展 历史观逐步取代了只讲“五位诗人”的片面、静止的历史观。修订版对“朦胧诗运动”的评述,当可算作这种进步的集大成者。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力***勾勒出一条“60年代地下诗歌”贵州***等诗人—食指—“白洋淀诗群”—“五大诗人”的线索。这是一条由“地下”逐渐走向“地上”的线索,而《今天》则被视为“朦胧诗运动”的发端和培育“五大诗人”的摇篮。
对朦胧诗源头的追溯,得益于《沉沦的圣殿》,《持灯的使者》等研究“朦胧诗”之前地下诗歌的专著。对于这些学术成果,洪子诚表现出开放的学术品格,不仅在修订版中多处引用,更撰文《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专门评价这两部专著,肯定了诗人的诗歌史论述的独特价值。
在大量史料的支撑下,“朦胧诗运动”评述体现出一种“还原历史”、“触摸历史”的努力,这是洪子诚一直努力追求的文体自觉。而北岛被放置在“白洋淀诗群”的参与者,《今天》的创办者以及“五大诗人”之首的三重位置上,他成了描述“朦胧诗运动”的关键人物,也成了章节评述的枢纽。
北岛的诗篇8
类别:诗歌选集
内容梗概
《朦胧诗选》共选辑了26位诗人的近两百首作品。其中,北岛、舒婷、顾城三人入选的作品较多,他们同时也是朦胧诗创作最高成就的代表。他们与江河、杨炼一起经常被评论界统称为朦胧诗选的“五大主将”。
北岛,生于1949年,70年代初开始写诗,是70年代末著名民间刊物《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他的诗风格冷峻,语言质地坚硬,充满了英雄主义色彩与人道主义关怀,是一种典型的“男子汉诗歌”。《回答》是他的代表作。这首诗作于1976年的“”期间,曾被广泛传诵,开头两句尤其有名: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两句以精炼、整齐同时又很形象化的警句的形式概括了一个扭曲的时代:卑鄙者因卑鄙而畅行无阻,高尚者因高尚却葬身坟墓。这也是无数人类人生经验的哲理总结,因而能引起最广大人群的共鸣。加之它们音节和谐,朗朗上口,故其流传广度已不亚于唐诗宋词。诗人在诗中是一个大无畏的英雄形象,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置于世界的对立面:
我来到这个世界上,
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
为了在审判之前,
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
我――不――相――信!
纵使你脚下有一千名挑战者,
那就把我算作第一千零一名。
接着,诗人又以四个“我不相信”作连珠炮式的轰击,将否定的立场推向了极致:
我不相信天是蓝的;
我不相信雷的回声;
我不相信梦是假的;
我不相信死无报应!
诗的最后一节,包括在现在、历史、未来三个层次,从深邃宏阔历史感中升华出了对于未来的信心:
新的转机和闪闪的星斗,
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
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全诗激情澎湃,正气回荡,不愧是新时期文学的第一声春雷,朦胧诗中的“第一诗”。
北岛的诗还有浓重的历史批判色彩,这使他具有了某种思想家的风度,如《结局或开始》中的第三节:
以太阳的名义
黑暗在公开地掠夺
沉默依然是东方的故事
人民在古老的壁画上
默默地永生
默默地死去
诗句以沉重的笔触表达了对于古老民族性格的反思,我们仿佛可以从文字背后看见诗人饱含忧患的眼睛。
舒婷1952年生于福建厦门。她的诗继承了国外如普希金、国内如何其芳等的浪漫主义诗风,表现出了女性独有的温情与清新。如《双桅船》中写道: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诗中将自己与恋人的关系比喻成船与岸的关系,既表达了依依柔情,又显示了心心相印的默契与坚韧。舒婷的诗中不唯有温柔忧伤的古典情调,还有超凡脱俗的时代精神。在《致橡树》中,她表达了相互平等的爱情观念: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另一首诗《神女峰》是作者乘船过三峡时看到山上的石像时写下的,末尾两句是: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
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
舒婷将丰沛的感情注入本无生命的石像体内,体现了作者对传统的忠贞观念的反叛和对人性复归的吁求。
舒婷还尝试写一些承担重大主题的诗歌,如《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我在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
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
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
表达了诗人与祖国的血肉联系和对祖国的热爱,也是众口传诵的名篇。
顾城生于1956年,1993年因在新西兰激流岛杀妻后自杀而引起较大争议。他流传最广的是他的“超短诗”《一代人》,全诗只有两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短短两句话,浓缩了“一代人”的人生际遇和精神面貌:生长于黑暗之中,却又用黑暗赋予的本领去寻求光明。狭义上,“一代人”指经受磨难的青年一代,广义上,“一代人”可泛指一切在黑暗环境中不懈抗争的仁人志士如屈原、杜甫、鲁迅等。
顾城生前有“童话诗人”之誉,他的诗充满了空灵之气,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亲和感,富于童话色彩。强曾引起广泛争议的《远和近》:
你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
通过简单的画面构成表现了人与人间的隔膜和人与自然的亲近感。
顾城一直在拒绝现实,而试***在诗中创造一个与城市、与现代文明相对立的理想王国,在《我是一个任性的》中,他写道:
我想画下遥远的风景
画下清晰的地平线的水波
画下许许多多快乐的小河
画下丘陵――
长满淡淡的茸毛
我让他们挨得很近
让他们相爱
让每一个默许
每一阵静静的春天的激动
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
然而,现实毕竟是现实,当顾城混淆了现实与童话的界限时,杀妻的惨剧就发生了,也留下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话题。
此外,江河、杨炼作为朦胧诗人经常被放在一起讲。他们与其他朦胧诗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倡导体现民族历史的“史诗”意识,而最终从朦胧诗的阵营中分化出去,成为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的前奏。
精彩语言辑录
1.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
2.我并不是英雄/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北岛《宣告》)
3.从星星的弹孔/将流出血红的黎明。(北岛《宣告》)
4.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舒婷《致橡树》)
5.为向天空伸展/我们绝不离开大地(舒婷《落叶》)
6.我把我的足迹/像***章印遍大地/世界也就溶进了/我的生命(顾城《生命幻想曲》)
7.我想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顾城《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8.中国,我的钥匙丢了。(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9.我想/我就是纪念碑/我的躯体里垒满了石头/中华民族的历史有多么沉重/我就有多少重量。(江河《纪念碑》)
10.我是诗人/我要让玫瑰开放/玫瑰就会开放。(杨炼《自由》)
11.绝望是最完美的期待/期待是最漫长的绝望。(杨炼《诺日朗》)
关键知识点
1.朦胧诗的五大主将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北岛的诗篇9
论文摘要:进入新时期以来,在诗歌研究领域中一股牛汉研究热正在形成。这是由于牛汉是我们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人品与诗品达到完美统一的诗人,是由于牛汉有一种大气魄,他的刚正不阿与勇于抗争为
对牛汉的研究,早在l951年初,胡风在《新观察》上发表《祝福祖国,祝福人民!》这篇评论就开始了,距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但这一研究刚开了个头,便随着牛汉被打入另类而戛然中断。到了新时期,随着牛汉的复出,随着牛汉诗歌对读者心灵的冲击和他在诗坛上展现的老而弥坚的独特个性,牛汉越来越赢得不同层次读者的喜爱,牛汉研究也渐成热点。
报刊上不断出现介绍和研究牛汉的文章和专访,当代文学史上有牛汉的专节,牛汉的诗歌进入了中学课本,也进入了高校中文系的课堂,不少研究生以牛汉作为毕业论文的写作对象,2003年4月还召开了由
牛汉不仅在饱受磨难时是硬汉,到了新时期,牛汉的地位变了,成为备受尊重的诗人,但他依然表现了正直不阿的个性。面对文艺界某些人的长官意志,他敢于公开抵制;对社会上以及文艺界的不良现象,他敢于进行鞭辟人里的批评;在面临改革还是倒退的时候,他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而这一切对充斥了市侩作风的文艺界,无疑是最好的针砭。研究牛汉,还由于他始终葆有一颗童心。
始终与青年诗人心灵相通在2003年4月在河北廊坊召开的“牛汉诗歌创作研讨会”上,我在发言中曾引用了牛汉的《抄诗与背诗》:
我的个子很高
眼睛近视,
深深地弯着腰,
观看贴在泥墙上的诗。Www.133229.cOM
没有打招呼,
有人把笔记本,
也许是一张薄薄的纸片,
轻轻地放在我的背上。
我的背部很厚很宽
扛过沉重的屈辱和苦难,
可从来没有背负过一行诗。
虔诚地弯着腰身,
耐心地屏住呼吸,
一
动不动,我觉得
抄诗人的手在微微颤抖
很烫很烫
诗,很沉很沉……
抄诗的人一定哭了,
有热泪滴在我的背上。
真想回过头来
看一眼抄诗的人!
这是一幅多么动人的画面!如果说那“抄诗的人”代表着年轻一代的诗歌爱好者,那么,这“背诗的人”便是诗人牛汉的自我写照。为了诗的未来,诗人俯下身来,甘做年轻人起跳的踏脚石。
事实上,也正像这幅画面所表示的,已经数不清有多少青年诗人在成长中得到过牛汉的温暖关怀了。1987年初春,四川泸州沙湾乡的一个叫白连春的年轻人,由于写了一首关于水的诗,被看不懂的老师说成是“神经病”,后又因家庭矛盾被赶出家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曾投长江自尽,幸被人救起。在这种极为困窘的情况下,他得到了诗人牛汉的来信,这位年轻人动情地写道:“从那一刻开始,我的生命里就照耀进了阳光。从那一刻开始,光头赤脚穿着无数补丁的单薄衣服的我就一点儿也不冷了。随后的日子里,我常常在煤油灯下阅读这封信,尤其是在寒冷和饥饿的夜晚,这封信就放在我的枕头边上。牛汉老师又陆陆续续给我写过一些信来,大约有十多近二十封吧。这些信成了我活下来的精神支柱。”[]如今白连春已经在“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中出了诗集,他的小说也受到了社会的承认。如果不是牛汉那封来信,一个有作为的年轻诗人很可能就夭折了。有过这种幸运的,当然不止白连春一人。我们也不能忘怀,在当代老诗人中,正是牛汉给了由“朦胧诗”到“新生代”这一批批的青年诗人最有力的支持与关怀。牛汉与北岛、江河、顾城、芒克、林莽等朦胧诗人有着忘年交。他说:“这是一群很有见解,很固执,很坚定,很了不起的诗人。在‘朦胧诗’队伍里,我最欣赏北岛,我们的诗风有接近之处,性格也比较相似。我与北岛是忘年的好朋友,北岛从不叫我前辈,只称呼我为伯伯,我也从未觉得比他高一辈……我和北岛在‘四人帮’***后就来往了,北岛几乎每个礼拜到我家里谈诗,他写的最早的诗歌我全看过,《今天》的头两期原稿我都看了,我是《今天》最早的忠实的见证人。”[h]牛汉还写过一首诗《追念一位幻灭已久的诗人——一个真实的故事》,回忆与一位青年诗人的交往:
有一年我和一位年轻的诗人相遇,
他瞪大了美丽的眼睛对我说:
“你为什么要长这么高大?
我长得很小因此比你活得安全。”
隔两年又见到了这位瘦小的诗人,
他对我说:“看见你就想到石头,
你是一块又大又粗的石头。”
我说:“真希望能变成一块石头,
我的性格正缺乏石头的坚硬和沉默。”
在一片秋天的郊野上又遇到了他,
他说:“石兄,见到你真难。”
我说:“小东西,见到你更难。”
他说:“我们在世界上必须相互寻找相互呼唤。”
我说:“找我容易而找你太难,
因为我裸露着,你总在躲藏。”
最后在一条小胡同里碰到了他,
他忧伤地说,他一直在人世间逃难。
我说他可以躲藏在我这块大石头后面。
他说,他不能跟我一起裸露在危险的阳光下,
他说,希望我变成一颗天上的星:会飞的石头。
从此再没有见到这位灵慧的诗人,听说他躲藏到一个遥远的海岛上,已经梦一般幻灭了好久好久。
真想告诉他我这块石头在地下生了根,他说过有根的生命迟早能开花,我相信,而他自己却在漂浮中永远沉没。
北岛的诗篇10
[关键词]洪子诚中国当代新诗史舒婷顾城北岛
The comparison of the two different edition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
――taking Shuting、Gucheng and Beidao as an example
HUANG Can
Abstrac:Hong Zicheng revises his viewpoint greatly when he rewrites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ainland modern poems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revised edition).The rewriting about Shuting、Gucheng and Beidao obviously reflects his new idea of literal history,as well as his thingking and contradiction about literal history.
Keywords:Hong ZichengThe history of chinese Modern poemShutingGacheng Beidao
在中国当代诗歌史研究领域,洪子诚、刘登翰编写的《中国当代新诗史》(后简称初版本)是一部重要的著作。该书于1985―1987年完稿,1988年4月后记于北京,1991年冬略改,1993年5月正式出版。该书的出版在学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然而编者在后记中却表达了深深的遗憾,“面对眼前这部书稿,我们主要感觉是遗憾,一种未能企及目标的遗憾。”[1]548言辞恳切,不似谦辞。17年后,在“重写诗歌史”的浪潮中,这一遗憾终于得到某种程度的弥补――两位作者历经三年时间(2002年―2005年)重新编写并出版了《中国当代新诗史》(修订版)(后简称修订版)一书。在评价其重写的动因机制时,有论者指出,作者认识到“文体自觉”意识的不足,和“祛除文学史‘历史真实’的时间神话,突出文学史写作在本质是一种带有修辞和想像性质的话语方式”的努力,是两个主要原因[2]。
在修订版中,由洪子诚负责的中国内地部分改动较大。很多地方的改动,都体现了洪子诚这一严肃、严谨的文学史家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深入思考。其中八十年代诗歌创作,距离初版本的编写只有“咫尺之遥”,作者身处其中,为我们提供了“当代人写当代史”的样本。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无疑是对“朦胧诗”(初版本中称为“新诗潮”)及其代表诗人的评价。通过对两个版本中三位“朦胧诗”代表诗人――舒婷、顾城、北岛的评价的比较,笔者试***找出“身处其中”和“拉开一定历史距离”的作者看待历史的眼光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是如何与洪子诚的文学史观紧密结合的。
(一)
舒婷是初版本中最先评述的诗人。(在代表诗人简介中的排序是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但北岛并未单独评述。在修订本中的排序是北岛、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这一排序是耐人寻味的。初版本十一章《崛起的诗群》(下)共分三节:第一节作为运动的新诗潮;第二节新诗潮的前卫诗人;第三节新诗潮的“新生代”,大致呈现出总(背景介绍)――分(朦胧诗)――分(第三代诗人)的结构,并有意把“朦胧诗”与“第三代”等量齐观,将二者整合进“新诗潮”,又将“新诗潮”整合进“崛起的诗群”中。这种对文学现象不断整合和归根溯源的整体性文学观,应该说是体现了初版本全书的编写方针的。在引言中作者曾提到:“对于中国新诗的这一‘当代’发展阶段,我们希望勾勒出它在时代(***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心理)的推动与制约下整体的发展状况与态势,考察这一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诗歌在题材、主题、艺术形式上的特征和变化,以及诗潮波动、演化的脉络和轨迹。……通过对诗人的研究,由点的分析到面的聚合,达到对诗界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向的把握。”[1]2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考虑,洪子诚发现了舒婷身上的独有的价值――她是联接主流诗界和地下诗坛的纽带,是最早获得社会部分承认,并带来巨大社会影响的朦胧诗人。在洪子诚看来,舒婷代表着朦胧诗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向”,因而对其评价多为正面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然而作者并非对这种整体观没有任何警惕。在初版本引言中,他也非常恳切和遗憾地指出:“为了保持全书体例和分析方法的一致性,对于近年正在兴起而尚待被更多了解和时间检验的新诗潮的'新生代',也不准备转换另一种批评视角和研究方法,这也许是我们意识到的本书最难以令人满意之处。”[1]2从中不难发现洪子诚对“朦胧诗”独特性的注意,和他对以整体观来规范“朦胧诗”的担心。
这种警惕和遗憾在修订版中得到了果断的纠正。与初版本相比,修订版对舒婷的评价是较低的,甚至言语中颇有讥讽之意,如“舒婷诗在思想艺术的创新上显得较为不足,不过,她却因此拥有最多的读者,最先得到‘主流诗界’有限度的承认,也最先获得出版诗集的机遇。”[3]194又如:“用一连串的比喻性判断句来强调这一宗旨的《致橡树》,常被看做是她的重要作品。”[3]195不难看出,尽管洪子诚经常反省“自身的诗艺把握能力”,他仍然把艺术价值作为修订版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选诗也多从艺术价值角度出发。较之初版本“身处洪流”的激动和把握时代的冲动,修订本中的作者显得更为冷静、客观,也更贴近诗人的真实个体和具体的文本本身了。同时,与初版本相比,洪子诚在修订版中拓展了评述的范围,对围绕舒婷的“创作史”、“批评史”、“接受史”都进行了含蓄的评价。这种“扩容”使文学史不再是单纯的作家评论和作品分析,而是的连接更广阔、更开放的史家笔法,成为文体自觉的一种突出表现。
(二)
如何面对、评述“顾城之死”,是历史留给文学史家的一道难题。在修订本中,由“童话诗人”指向“死亡诗人”的转折有两处,这两处当可算是修订本中顾城部分最重要的两处,然而作者的处理仍有些许可资商榷之处。
第一处是:“虽然他执拗地讲述绿色的故事,在诗和生活中偏执地保持与现实的间隔,实行‘自我放逐’,不过,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使他为有关人生归宿、命运等问题所缠绕,特别是‘死亡――那扇神秘的门’成为后期诗歌的持续性主题,并越来越散发出神秘的悲剧意味。”[3]193这一处评述点出而未真正说明两个问题:为什么诗人实行“自我放逐”却无法摆脱“与现实世界的紧张关系”?为什么“紧张关系”又使他为有关人生归宿、命运等问题所缠绕?杨匡汉在评价洪著《中国当代文学史》时曾说到洪子诚的“点化”,“点到为止,这是老刀笔。”[4]352这是对作者的赞扬。然而在面对“童话”向“死亡”转化这一问题时,评述者要面对的不仅是记录、书写历史的外部研究的问题,更面对的是创作主体内心***、放弃生命这一内部研究的问题。这样高度概括地处理诗人的内心剧变,是否略有疏漏之嫌呢?
第二处转折是:“1987年以后,顾城生活在国外。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越发尖锐。”[3]193从时间上来说,这一描述与第一处转折大致重合。如果说第一处转折略显突兀,那么这里的描述几可用“断裂”来形容。作者在《序》中,曾对顾城有过一段极为相似的评述,“1987年以后移居国外,遭遇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4]277通过比对这两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在《序》中,洪子诚是将移居国外当作顾城创作与生活的巨大转变来描述的,并没有有意识地从诗人的一贯创作(包括80年代前中期)中寻找死亡因子。大概是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修订版中作者将其改为“诗歌写作和现实生活的双重困境越发尖锐”,以期建立与1987年前的历史的延续。但是这样做是不够的,因为第一处转折就没有对“紧张关系”和“归宿、命运等问题的缠绕”进行充分论证,间接导致后面有意接上的尾巴也唐突了。总之,修订版在处理顾城诗心转变的问题时,洪子诚力***体现出一种前后延续、有始有终、因果相连的程序性,但最终还是呈现出明显的断裂感。与初版本相比,诗人的死亡给作者带来沉重的评述压力,不仅无暇多谈“童话”部分的艺术特点(这是初版本的主体),更一度放弃艺术标准,转而起用道德标准进行评价。
当然,这种道德标准的使用是非常隐晦的。王光明评价洪子诚的文学史,说它的优点是“努力克服主观视野的遮蔽性。”[3]103在正文部分,作者确实是力求持中、公允、冷静、旁观的姿态,但在最后,仍然还是表达了自己对人们“美化诗人之死”的态度:“在一段时间里,顾城的死被从生命、从道德、从文学、从哲学、从诗歌等形而上层面,不断加以阐释,不断引申出各种寓言,各种象征。”[3]194这段话中不乏批评之意,关键是,它引出一段重要的注释――修订版194页注①中张枣、钟鸣的评价,鲜明地指出这种美化的荒谬和危害。作为作者,在如此敏感问题上选用两则类似的评价作注释,应该也蕴含了自身的立场。这一注释与正文部分的评述一正一奇,构成了对话。这种对话一方面揭示了诗人之死对作者的巨大冲击,使之觉得有充分表达立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洪子诚关于“个人经验”的看法:“它的‘价值’,并不存在于它的自身,而是在与另外的经验、叙述的比较、碰撞中才能呈现。对当代史的研究而言,它的重要性是有助于建立必需的历史观察、叙述的‘张力’。”[4]103
(三)
朦胧诗代表诗人北岛,在初版本中并没有专门的介绍。此种现象及其原因,似乎可以作为“当代人不宜写当代文学史”的佐证。但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将其排在“五位诗人”之首,作了重点的评述。这一评述体现出两个特点。
其一是将北岛作为“白洋淀诗群”与“五大诗人”的联接点,并有意归纳出朦胧诗的整体脉络,把“五位诗人”纳入这一运动的有机整体中。近年来随着史料的不断充实和研究的不断拓展,对“朦胧诗运动”的认识和描述越来越丰满和逼近历史的真实。一种有机、整体的发展历史观逐步取代了只讲“五位诗人”的片面、静止的历史观。修订版对“朦胧诗运动”的评述,当可算作这种进步的集大成者。在修订版中,洪子诚力***勾勒出一条“60年代地下诗歌”/贵州***等诗人――食指――“白洋淀诗群”――“五大诗人”的线索。这是一条由“地下”逐渐走向“地上”的线索,而《今天》则被视为“朦胧诗运动”的发端和培育“五大诗人”的摇篮。
对朦胧诗源头的追溯,得益于《沉沦的圣殿》[5]、《持灯的使者》[6]等研究“朦胧诗”之前地下诗歌的专著。对于这些学术成果,洪子诚表现出开放的学术品格,不仅在修订版中多处引用,更撰文《当代诗歌史的书写问题》专门评价这两部专著,肯定了诗人的诗歌史论述的独特价值。[4]307-319
在大量史料的支撑下,“朦胧诗运动”评述体现出一种“还原历史”、“触摸历史”的努力,这是洪子诚一直努力追求的文体自觉。而北岛被放置在“白洋淀诗群”的参与者,《今天》的创办者以及“五大诗人”之首的三重位置上,他成了描述“朦胧诗运动”的关键人物,也成了章节评述的枢纽。
第二个特点是巧妙处理“内容”上的意识形态争议,把中心放到对诗艺的形式分析上来。修订本中利用一段注释[3]190指正了人们对《回答》与历史事件的联系的误读,并名正言顺地把中心放到诗歌主题和意象分析中来。在对三位诗人的评述中,作者对北岛的诗歌的形式分析是最为鲜明,也是最为精彩的,从中可以看出洪子诚对北岛的欣赏与认同。
纵观三位诗人在两个版本诗歌史中的变化,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国当代诗歌史》(修订版)的一些编撰特征:
第一,高度的文体自觉。在初版本的后记中,作者曾不无遗憾地指出:“我们未能更自觉、更集中地从文体的角度来审查当代新诗的进程。”[1]548修订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很大的弥补,不再局限于作家作品,而是对文学现象进行更开放和冷静的评述。
第二,“拉开距离”的冷静笔法。如果说初版本是洋溢着乐观主义的片面单纯的整体史观,则修订版更多体现出“置身事外”的冷静与理智。
第三,“还原历史”、“触摸历史”的努力。修订版最让人尊敬的地方莫过于作者尽力克服自己主观判断的偏误,进行还原历史原貌的尝试,以及在“历史的合理性”与“今人的评价”之间寻找一种平衡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