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里科夫篇1
【关键词】别里科夫;喜剧故事;悲剧人物
中***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276-01
当我再读《装在套子里的人》时突然强烈地感到用“干枯”二字来形容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极为恰当――他似乎已没有血性,没有,没有情感,没有欢笑,没有生活乐趣,连灵魂也早已挣脱那层层的套子离开了躯壳。这种陌生的感觉之后,缠绕我心头的是另外几个问题:别里科夫的心灵究竟为什么那么枯竭,又是从何时枯竭的?为什么连最动人的爱情也不能将他滋润?那些形形的“套子”是何时层层包裹住他的身和心?
如果我们不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还会对这个“套中人”一味地讥诮嗤笑呢?
别里科夫的性格中的确有腐朽消极、令人憎厌的一面,这是人们痛恨他的缘由。他的确顽固守旧、迂腐拘谨,害怕新生事物,极力反对任何变革,甚至连中学老师骑车这样的行为也不能接受。他与世界格格不入,为自己制造了各色各样的“套子”。他用自己的“套子”思想看待周围的一切,以至自己被套而又欲套人,被腐朽思想毒害而又毒害别人。他成天龟缩在层层的套子里,躲进陈旧的事物中寻找蜗牛式的安全。连最美好的的爱情也不能将他从灰暗的套子里拖出。
但是,别里科夫的委琐中有我们每一个常人的影子,他的性格悲剧值得我们同情:终其一生,地位上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普通中学教员,精神上是个被时代压挤的侏儒。在他孤寂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关爱的阳光,没有同情的雨露,没有生活的乐趣。也许例外的是,大家对撮合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关系表现得异常的热心。但实际上,人们心里那份“成人之美”的“热情”突然高涨,恐怕也同后面以漫画讽刺他的人一样,更多的是出于想把这样一对性格大异其趣的男女放在一起互相映衬,从而寻开心看热闹的促狭心理。
别里科夫为人并不虚伪。他公然声称(而非悄悄告密)要把和科瓦连科的谈话报告给校长,这种宋襄公式的做法其实是出于愚蠢的守旧死板的义务感和为了自保的心理。从别里科夫惴惴不安的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他似乎预知了即将到来的变革将给俄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动荡。对未来的敏感使他惶恐不安,现实中专制统治的沉沉铁幕又让他倍感危机四伏。于是,象别里科夫这样软弱的小知识分子只有竭力地纺织“套子”。他的命运喻示了,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下,软弱而胆怯的小人物的可悲的命运。
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严重中毒的知识分子。尽管他的言行表现出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奴性思想,但这是专制残暴长期钳制、镇压造成的,帐应该算在专制统治者的身上。愚昧、麻木和保守往往是强权***治打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烙印。小说中,他最终被塑造成一个因被长期压迫而导致性格畸形、精神变态,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形象。应该承认,契诃夫是以一种漫画的笔调来描画别里科夫的,目的就是鞭挞他的丑陋思想和性格。但是,小说中描写到别里科夫的葬礼上,人群竟无一个同情者,他们只感到解脱。这段情节分明给小说的喜剧色彩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调,提醒读者在嗤诮之后深沉的思索。
其实,别里科夫周围的每一个人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套子呢?在他死后,生活依旧“行进在老轨道上”,没有任何改观。令人窒息的沉闷依然如无处不在的浓雾,弥漫在俄罗斯的上空。小说的原结尾有一段颇为重要的话,不知何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竟被删去。兽医伊万内奇听了别里科夫的故事后心情沉重,彻夜难眠,他说:“我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城市里,在拥挤的空间中,写些无益的文章,玩纸牌,――难道这些不是套子?至于在渺小的无所事事的男人和无事可干的女人中度过一生,说着和听着各式各样的废话一一难道这些不是套子?”别里科夫以悲剧谢幕所昭示出的是一条在专制桎梏下知识分子通常的生命路径:他们由畏惧走向退缩,由退缩而封闭,由封闭而保守,在令人窒息、没有生气的世界里最终走向死亡。如果用心灵去品读,我们会感到小说中充溢着一种浓烈的悲剧意味。别里科夫愈被嘲笑,作者的心情也愈加沉重。也许,这就是托尔斯泰所谓的契诃夫小说“摄人心魄”的深刻和伟大吧!
别里科夫篇2
同时,别里科夫又是最可恨的,他把***府法令当作金科玉律,唯命是从,疑神疑鬼,监督他人,开除学生,向上司打小报告,让别人也生活在恐惧之中。就是这个胆小怕事、谨小慎微的人物,辖制着整个中学,甚至全城足足十五年。可见,别里科夫的后台是多么强大。他是沙皇统治的忠实走狗、卫道士,顽固***,处心积虑地维护沙皇的统治制度,用套子套住别人,禁锢人们的思想,最终自己也成了套子的牺牲品。
按理说,可恨的别里科夫死了,应该大快人心,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老样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别里科夫死了,但是禁锢人们思想的套子还在,滋生别里科夫的温床还在。结合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这句话,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19世纪末,受沙皇俄国黑暗统治的188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身亡,即位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强专制统治。不过,在此之前,受欧洲进步文明思潮的影响,俄国也兴起了变革之风,进步的知识分子和贵族要求自由、民主,改变专制制度的呼声日趋强烈,并付诸行动。面对汹涌的变革浪潮,沙皇***府采取一切暴力手段镇压、逮捕和流放***者,查封进步刊物,禁锢人们的思想言论。全国密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势力纠集起来,对抗进步的潮流,竭力维护腐朽没落的沙皇统治。
别里科夫不是个别现象,而是代表一类人群,是整个社会现实的普遍反映,代表着***守旧势力。那么,作者塑造这个人物的意义何在?作者想通过别里科夫这个人物来揭露沙皇***府专制统治及对人们思想的禁锢,说明真正阻碍社会进步的是专制***府、僵化的思想。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只有革新思想,变革社会,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这种现象的土壤,才能根除别里科夫现象,这就是作者塑造别里科夫这个人物形象的意义所在。
别里科夫篇3
关键词: 装在套子里的人 荒诞手法 契诃夫
1.强势与懦弱
小说的主人公别里科夫是一个让人畏惧和尊崇的大人物,他仰仗着旧制度和旧传统的威力统治着着整个中学甚至整个城市,十分威风和强势。但是同时,别里科夫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他每天谨小慎微、战战兢兢,把所有的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自以为很了不起:在世人眼中他各方面都可以说是正人君子,但他还是六神不安,整天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促狭鬼的一幅漫画就让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面前,他更是不堪一击,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竟然死在他恋爱对象的哈哈笑声之中,把强势和软弱融合在主人公的身上这是小说的荒诞之一。
2.虚无与真实
别里科夫被夸张成一个荒诞的存在,即使在晴天的时候,他也会穿雨鞋、带雨伞,甚至他还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的卧室十分小,好像一个箱子,他一上床,就会拉过被子蒙上脑袋把自己封闭起来……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或许是生活的反映,但作者有意的夸张,让别里科夫成了一个荒诞的形象,一个从行为到思想都彻底装在套子里的人,让别里科夫成了固执代名词。然而,别里科夫又是一个鲜活的人,在校长宴会上,他被华连卡吸引住了,他们结识、恋爱后,他把华连卡的照片放在桌子上,最后他们还差点结了婚;他太过有自尊心,受到促狭鬼的捉弄和柯瓦连科的训斥后十分低落;他被华连卡大笑后无地自容,竟然就那么死去了。他有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让读者觉得真实可信。因此,别里科夫既是一个虚无的象征,又是一个活生生的鲜活形象。虚无与真实是小说的荒诞之二。
3.合理与谬误
别里科夫恋爱并且结婚,在正常人看来是合情合理的事。别里科夫自己也承认人人应当结婚,并且他差不多天天跟华连卡交流沟通,但是他却以他和华连卡的事发生得太过突兀,可能会引发灾难之类的谬论为由来拖延婚事。他的判断和逻辑是不可理喻的,他认为中学教师骑自行车是不合规矩的,他的想法是:如果教师骑自行车,那还能期望学生做出什么好事来?他们所能做的就只有倒过来,用脑袋走路了。别里科夫的言行合理但谬论,这是小说的荒诞之三。
4.时尚与守旧
别里科夫是一个顽固守旧套中人,而华连卡却是一个标新立异的人物,她十分活泼热情,她不会隐藏自己的快乐和开心,只要她开心她就会表达出来。作家把两个性格完全不一样的人放在在一起,目的在于就是去制造一种荒诞。于是,一边是华连卡骑着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嚷道:多可爱的天气,多可爱,可爱得要命,一边是别里科夫脸色从发青变成发白;一边是华连卡纵声大笑,一边是别里科夫滑稽的表情。恋爱双方一个时尚,一个守旧,这是小说的荒诞之四。
5.忧伤与欢乐
葬礼,原本应该是悲伤的氛围,然而,作者描写别里科夫的葬礼却说:当他躺在棺材里时,他的表情平静柔和甚至高兴,他好像在窃喜自己被装进一个套子里,因为他再也不需要从套子里出来了。对于他来说,他的理想实现了。老天爷也在对他表示祝贺,他下葬的那天天色阴沉,下着雨,大家都穿着雨鞋,打着雨伞。这里的讽刺可以说十分辛辣和浓烈。然而,我们内心深处却认为说:埋葬别里科夫那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当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脸上却带着忧郁的神情,谁也未曾露出快乐的表情。本来应有的忧伤和虚伪的忧郁是小说的荒诞手法之五。
参考文献:
[1]王峙月.《套中人》之别里科夫形象特点.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1).
[2]宋寅展.读契诃夫的《套中人》.语文教学与研究,1979(3).
[3]吴长青.关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另一种解读.名作欣赏,2005(5).
[4]尚觉民.以“含泪的笑”再现人生――契诃夫短篇小说幽默与讽刺的艺术特色.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别里科夫篇4
《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是一部这样常读常新的作品。当我再读这篇小说时突然强烈地感到用“干枯”二字来形容小说中的别里科夫极为恰当——他似乎已没有血性,没有,没有情感,没有欢笑,没有生活乐趣,连灵魂也早已挣脱那层层的套子离开了躯壳。这种陌生的感觉之后,缠绕我心头的是另外几个问题:别里科夫的心灵究竟为什么那么枯竭,又是从何时枯竭的?为什么连最动人的爱情也不能将他滋润?那些形形的“套子”是何时层层包裹住他的身和心?
如果我们不漠视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否还会对这个“套中人”一味地讥诮嗤笑呢?
问题还得从头说起。小说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十九世纪末叶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苦难的童年经历、长期的行医生涯,使他的生活阅历极为丰富,因而作品取材广泛,对俄罗斯的各阶层的生存状况都作了真实而深刻的描写。他一生的创作竭力“以一种诗人的崇高语言、幽默温和的语言揭露社会的丑态”(高尔基),嘲弄鞭挞当时俄罗斯国民的庸俗、奴性、丑恶的劣根。由于他杰出的创作成就,凭着“惊人的天才”和“摄人心魄的小笑话”跻身世界文坛的高峰,托尔斯泰曾誉之为“无与伦比的艺术家”。
俄罗斯的十九世纪末叶是一个黑暗专制中孕育激荡风雷的时代,由于不断爆发反抗暴君制度的斗争,俄国封建专制势力为维护其统治,对人民采用高压手段,实行严酷的警察统治。一时俄罗斯的大地上阴霾笼罩,气氛极为恐怖。相当多的知识分子在原先的思想阵营中退却,匍匐在专制之下,他们陷于彷徨、绝望的泥淖中自甘沉沦,在畏缩、胆怯、容忍中过着麻木的生活。小说的情节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展开的。
一般的评论认为,别里科夫是一个沙皇专制的卫道士,是沙皇专职暴君的帮凶。这论断简单明了,似乎是盖棺之论了。但俄国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却有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契诃夫这一章(《套中人》)还没有结束,人们还没有象应有的那样读完它,还没有深刻领会它的底蕴,而过早地把书合上。希望人们重新打开它,钻研它。”也许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看来,对别里科夫盖棺尚可,论定嫌早。那么。我们的认识究竟还有那些欠缺呢?
别里科夫的性格中的确有腐朽消极、令人憎厌的一面,这是人们痛恨他的缘由。他的确顽固守旧、迂腐拘谨,害怕新生事物,极力反对任何变革,甚至连中学老师骑车这样的行为也不能接受。他与世界格格不入,为自己制造了各色各样的“套子”。他用自己的“套子”思想看待周围的一切,以至自己被套而又欲套人,被腐朽思想毒害而又毒害别人。他成天龟缩在层层的套子里,躲进陈旧的事物中寻找蜗牛式的安全。连最美好的的爱情也不能将他从灰暗的套子里拖出。
但是,别里科夫的委琐中有我们每一个常人的影子,他的性格悲剧值得我们同情:终其一生,地位上他只是一个卑微的普通中学教员,精神上是个被时代压挤的侏儒。在他孤寂的内心世界里,没有关爱的阳光,没有同情的雨露,没有生活的乐趣。也许例外的是,大家对撮合别里科夫和瓦连卡的恋爱关系表现得异常的热心。但实际上,人们心里那份“成人之美”的“热情”突然高涨,恐怕也同后面以漫画讽刺他的人一样,更多的是出于想把这样一对性格大异其趣的的男女放在一起互相映衬,从而寻开心看热闹的促狭心理。
别里科夫为人并不虚伪。他公然声称(而非悄悄告密)要把和科瓦连科的谈话报告给校长,这种宋襄公式的做法其实是出于愚蠢的守旧死板的义务感和为了自保的心理。从别里科夫惴惴不安的口头禅“千万别出什么乱子”里,我们感受到的是内心的脆弱与敏感,他似乎预知了即将到来的变革将给俄国社会带来巨大的动荡。对未来的敏感使他惶恐不安,现实中专制统治的沉沉铁幕又让他倍感危机四伏。于是,象别里科夫这样软弱的小知识分子只有竭力地纺织“套子”。他的命运喻示了,在一种特定的社会形态下,软弱而胆怯的小人物的可悲的命运。
别里科夫是专制制度的牺牲品,严重中毒的知识分子。尽管他的言行表现出胆小怕事、畏首畏尾的奴性思想,但这是专制残暴长期钳制、镇压造成的,帐应该算在专制统治者的身上。愚昧、麻木和保守往往是强权***治打在普通民众身上的烙印。小说中,他最终被塑造成一个因被长期压迫而导致性格畸形、精神变态,最终走向死亡的悲剧人物形象。应该承认,契诃夫是以一种漫画的笔调来描画别里科夫的,目的就是鞭挞他的丑陋思想和性格。但是,小说中描写到别里科夫的葬礼上,人群竟无一个同情者,他们只感到解脱。这段情节分明给小说的喜剧色彩涂上了一层悲剧的色调,提醒读者在嗤诮之后深沉的思索。
其实,别里科夫周围的每一个人又何尝没有自己的套子呢?在他死后,生活依旧“行进在老轨道上”,没有任何改观。令人窒息的沉闷依然如无处不在的浓雾,弥漫在俄罗斯的上空。小说的原结尾有一段颇为重要的话,不知何故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竟被删去。兽医伊万内奇听了别里科夫的故事后心情沉重,彻夜难眠,他说:“我们生活在令人窒息的城市里,在拥挤的空间中,写些无益的文章,玩纸牌,——难道这些不是套子?至于在渺小的无所事事的男人和无事可干的女人中度过一生,说着和听着各式各样的废话——难道这些不是套子?”伊万内奇的思想显然比中学教师布尔金的更深刻、更敏锐得多。他深情地望着那比当时社会环境更美丽宁静、温柔美好的俄罗斯原野,忧伤地说出无数人们心中“套子”的根源:“你被人称作傻瓜,因为你忍受着这些谎言,忍受着侮辱和委屈,而不敢公开声明自己站在正直和自由的人们一边;你也撒谎,还微微笑着;这一切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得到一个安乐窝,为了求得一官半职罢了。——不,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在此,我不吝篇幅大段引述原文,是为了验证:“别里科夫”这个概念的“能指”远远超过了它的“所指”,别里科夫是个典型形象,而不是特定形象。“套中人”生活和思想的方式代表了当时整个俄罗斯下层知识分子长期被***治压迫、被黑暗猥亵下的一种普遍精神状况。“套子”人人有,形式各不同。别里科夫以悲剧谢幕所昭示出的是一条在专制桎梏下知识分子通常的生命路径:他们由畏惧走向退缩,由退缩而封闭,由封闭而保守,在令人窒息、没有生气的世界里最终走向死亡。如果用心灵去品读,我们会感到小说中充溢着一种浓烈的悲剧意味。别里科夫愈被嘲笑,作者的心情也愈加沉重。也许,这就是托尔斯泰所谓的契诃夫小说“摄人心魄”的深刻和伟大吧!
伟大的作家以发掘人性为文学的首义,以提升人类的整体精神水平为终极目标。伟大的作品总是由于对人类的灵魂作出创造性的触摸,而给人的心灵以沉重的撞击。阅读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一般的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的将自己与作品中的美好形象划上等号,而对丑陋的、灰暗的形象则加以排斥。但当我们在对别里科夫超然地嘲笑时,是否想过自己也有别里科夫的“套子气”?以一笑了之或一恨了之的态度读《装在套子里的人》,小说的艺术价值就被严重低估了。
别里科夫篇5
1、柯瓦连科,是一个敢说敢为,富有生气的知识分子,他十分厌恶别里科夫。学校的老师、校长都有些畏惧别里科夫,但他却敢当面驳斥死守旧制度,反对新事物的别里科夫。
2、布尔金,是作为故事的叙述人出现在作品中的,他是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对现实不满,渴望自由。他厌恶别里科夫,但他缺乏勇气,不敢同别里科夫作斗争,容易向旧势力妥协,忍气吞声地过着套子式的生活。
(来源:文章屋网 )
别里科夫篇6
1.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开篇第一句看似无深意,仅仅陈述一件事而已。若反复咀嚼,将会品出“才”字甚妙。才,副词,一般表示事情发生得晚或结束得迟,与说话者的主观意愿相悖,暗含说话人对所述事件发生得晚或结束得迟的不满。一个“才”字恰当、准确地道出“我”、同事们乃至全城人的心理诅咒:别里科夫死得太晚,他应该早死。充分表现了大家对这种套中人的痛恨和厌恶。若删去“才”字,此句仍能完整地陈述事件,但无法表现人们对套中人别里科夫的憎恶态度。
2. 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好一个不着痕迹的比喻,作者这里把“古代语言”比喻成别里科夫的“雨鞋和雨伞”,不仅形象地写出他的工作对象――希腊文――古代语言――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语言――远离现实生活,而且也形象地写出这个套中人在现实生活中逃避现实的可笑。
3. 但是他觉着在***的批准或默许里面,老是包藏着使人怀疑的成分,包藏着隐隐约约、还没充分说出来的成分。
这个细节乍看起来似乎表明别里科夫怀疑专制***府的制度条款和公告内容。其实不然,联系人物言行理解,这点小小的进步思想绝非他所具备,但这句话又说明了什么呢?实在不好理解,许多老师讲到这里时或牵强附会、或绕开不讲,或不屑一顾,或讳莫如深,甚至王顾左右而言他。我们认为,这个细节表现了他十足的奴性。因为***府明令禁止的“他就觉得又清楚又明白”、心里踏实。但***府的条文也不可能具体到连芝麻大的生活琐事也列举出来的程度,那么,对他这种套中人来说,***府条文不能具体到每一件事,他就会感到缺少言行的指南而无所适从。而要做一个一言一行都想完全迎合主子心意的奴才,岂敢自专言行、越雷池一步?所以他才会觉着“使人怀疑”。由此细节描写可见专制***府豢养的奴才胆小、狐疑的本性,也提示了专制统治对人心灵的毒害是多么地巨大。
4. 在恋爱方面,特别是在婚姻方面,怂恿总要起很大的作用的。
注意“怂恿”这个词的意思:鼓动、撺掇别人去做某事,多含贬义色彩。也就是说,大家并非真心撮合别里科夫和华连卡恋爱乃至结婚。因为一个顽固守旧、脱离了正常人生活轨迹的套中人与一个热情奔放、热爱新生活的姑娘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人,怎么可能恋爱、结婚呢?这是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看得出来的。但大家之所以“成人之美”,只能是和后文中用漫画讽刺他的“促狭鬼”一样,想把这样一对性格迥异的男女放在一起相互映衬,从而达到寻开心、看笑话的促狭目的,或是为了给压抑、沉闷、空虚的生活寻找一点调味剂罢了,而他却“昏了头”。可见套中人迂腐可笑至极。
5. 还没到放学的时候,他就走了,这在他还是生平第一回呢。
若删去最后一句,前两句只能完整地“达意”却不能充分地“表情”。正因为有此补充,才能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套中人“腐朽”的特征。“生平第一回”说明别里科夫严格地遵守“规矩”即“套子”,从来不敢越“规矩”半步。试想,一个努力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并妄***把别人也装进套子里的人怎么敢冲破套子的束缚呢?联系后文可知,此“生平第一回”“破坏规矩”,也是他的“生平最后一回”,也只能是最后一回。因为那种生活在套子里腐朽得近乎霉变的人一旦被外部因素打开套子,就像风中的粉尘一样,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6. 这还是他生平第一回听到别人对他说这么不客气的话。
此“生平第一回”与前“生平第一回”在语义上并无二致,但在揭示主旨上却大相径庭。联系前文分析,别里科夫之所以能把全城辖制得死气沉沉,是因为他充当的是旧制度、旧秩序、旧道德的卫道者的角色,作为专制***府的走狗,有专制***府做后盾,有***府条依据,有随时汇报告密的专权,人们连过日子都“战战兢兢”,唯恐避之而不及,又哪来胆量敢对他说“不客气的话”呢?而柯瓦连科敢这么说,因为柯瓦连科是“新”来的,是从阳光灿烂的“乌克兰”来的,是从相对进步的俄罗斯南方来的。二人的交锋实质上是新与旧、进步与腐朽、开放与束缚、自由与专制的较量。毋庸置疑,双方一经交手,后者不堪一击,毁灭于转瞬之间。所以,此“生平第一回”也必然是别里科夫的“生平”最后一回。
细节描写向来是名家大师最注重的写作手法之一。作者往往于看似不经意间凸显主旨、深化中心、道出褒贬、亮明观点,绝非可有可无的闲笔。作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的契诃夫尤为重视:在简短的篇幅内于不经意间显高妙,在看似闲笔中现要旨,在细节描写中表深意;作为读者,尤其是中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切勿忽视细微之处或所谓闲笔,在作文写作中更应该努力实践之。
1. “他通宵做噩梦,到早晨我们一块儿到学校去的时候,他没精打采,脸色苍白”。
结合前文,从文章主旨分析的角度,说说作者突出这一细节描写的用意。
2. “有个不怀好意的家伙画了一张荒唐的漫画,画的是我和另一个跟您和我都有密切关系的人”。
请从语言运用和表现人物特点的角度对这一细节作一简要分析。
别里科夫篇7
两个时代的纠结
几乎所有中东欧国家都将二战之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视为它们原本属于西欧的历史的中断,被迫与苏联模式和苏联捆绑在一起,成为东欧。与此相适应,这些国家又将剧变之后的社会转轨视为抛弃这种模式和这种控制,重续与西欧的“前缘”或“回归西欧”,加入北约和欧盟就是突出的表现。因此,剧变前后的两个时代就明显带有不兼容的特点。这样一来,在社会发生剧烈变动的大潮中,原东欧国家的末代领导人深深地卷入泛着情感泡沫的***治漩涡之中,他们几乎都成了悲剧性的主角或主角之一。不仅如此,在社会转轨的最初年代,他们还要背负着终结在他们手中的那个时代的十字架,有声或无声地承受着一个由情感主导的时代对一个权力主导的时代的报复。
在他们当中,最惨的当属罗马尼亚前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在两个时代刚一交锋就被处死了。当然,这是一个极端的例子。更多的领导人是在随后的日子里被逮捕、审判,如保加利亚的日夫科夫,东德的昂纳克,阿尔巴尼亚的阿利雅,波兰的雅鲁泽尔斯基等人。匈牙利的卡达尔1989年5月被免职,7月就去世了,2007年5月,他的墓被毁,其根本缘由还是对他所承载的那个时代的痛恨。由于国情不同,社会对他们人生或人格的评价也有所区别,但总的说来是赞美变成了诅咒,圣人变成了庸人甚至恶人。受到指责和审判的原东欧领导人的“罪行”也都惊人地相似:滥用权力,破坏法制,。公正而论,由于长时间处于权力金字塔的顶端,他们不可能与这些弊端毫无干系。只要掉进五彩颜料的体制之缸中,有谁能幸免着色呢?但在这种现象的背后是这些国家历史发展的两个时生的碰撞与冲突,否定过去的时代是一种***治时尚。当然,东欧这些末代领导人都认为自己在剧变后的遭遇不公平,几乎没有“缴械投降”的,都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种方式为自己辩护。不过,随着转轨进程的不断加深,由***治情感主导的社会也逐步平和下来,民众重新回归理性。差不多在十年之后,他们又相继从“庸人”变为“常人”,社会对他们的评价开始趋向客观。
冰火两重天
所以,在这些国家游走时,我就特别关注与这些领导人有关的实物载体,努力从它们身上读出东欧国家独特的***治文化。在保加利亚,我要寻找的无疑就是日夫科夫。
生于1911年的托多尔・日夫科夫从1954年起就担任保加利亚***主要领导人(先称第一书记,1981年后改称***),1962年起任***府的主要领导人(先任部长会议***,1971年后任国务委员会***),直到1989年11月被解除这些职务。在他当***期间,保加利亚的社会发展和与苏联的关系均很顺畅,没有像东欧其他国家那样发生动荡和冲突。由于东欧剧变浪潮冲击的是社会主义实践和对苏联的依附关系,因此,日夫科夫几十年来稳固不动的***治地位瞬间也被颠覆了。1989年11月,迫于***内“改革派”的压力,日夫科夫在保共中央全会上宣布辞去***和国家***职务。不久,他又被解除了保共中央委员的职务并被开除出***。1990年1月,保加利亚最高检察院指控日夫科夫“在执***期间制造了民族矛盾,获得没有法律根据的大量社会财富和”,将他逮捕。1992年9月,日夫科夫被保加利亚最高法院判处七年监禁,罪名是“为自己和他人谋取好处”。被软禁四年之后,日夫科夫于1996年被“无罪释放”。又过了两年,他因病去世。
在短短的几年间,日夫科夫对自己“过山车”般的人生满腹狐疑,也感到十分委屈。他在回忆录中说:“近七八年来,我经常阅读到对我进行的各种杜撰和捏造,这令我感到惊奇。我把这些杜撰、捏造同过去许多年中往往是同一些人加在我头上的赞誉之词相比较,反复阅读,简直使我难以置信……把一个人英雄化与捏造事实以便攻击此人之间的距离竟然如此之短”。其实,把这些放在两个冲突的时代里去解读,就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
在日夫科夫的别墅和出生地
与东欧其他国家同期领导人相比,日夫科夫去职后的遭遇不算最差的。更为重要的是,日夫科夫在保加利亚虽然不再是“神”,也没有沦为“魔”。在访问日夫科夫故乡过程中,我对此深有感触。时过境迁,斯人已去。但是,作为一个时代的见证者,日夫科夫的影子在保加利亚的一些地方还是可以看到的。我先后参观了日夫科夫的一个别墅和他的出生地。
在许多国家,***拥有国家提供的高级别墅是一种常态,而且可能不只一处。我参观的日夫科夫别墅坐落在一个不算小的村镇里边,与其说是别墅,不如说是钢筋水泥筑成的堡垒,外表看上去十分拙笨,进入正门要经过一条弯弯曲曲、高低不平的小路。但是,进到里面,透过大大小小各种用途的装饰奢华的房间,站在大露台上,就能感受到这幢别墅的非同一般,直升机停机坪、森林、草地、一望无际的巴尔干起伏山峦和邻近的村庄房屋尽收眼底。原来,别墅的主人通常是乘直升机,根本不需走正面那条弯曲不平的路。据说此别墅可以防止核打击。保加利亚剧变后,这幢别墅被收归国有,以后又在私有化的浪潮中卖给了个人。如今,它是一个五星级饭店,名叫“阿尔巴纳西宫殿”,已经没有任何日夫科夫的痕迹。饭店的介绍上也只提了一句:它以前是保共领导人日夫科夫的别墅。
日夫科夫的出生地是位于巴尔干山北麓的普拉维茨村。由于处于丘陵地带,除了弯弯曲曲的街道两旁的店铺之外,映入眼帘更多的是盖着红色或暗红色瓦并垒着石头墙的房屋零零散散地分布在稀疏的树丛中。在村中一个类似公园的中央,立着一尊两米多高的日夫科夫身着西装的全身立式雕像,底座上除了他的名字和生卒年月之外,没有任何文字,更没有鲜花。当时,离雕像不远的椅子上坐着三位老人。他们得知我是专程来此参观后,没有什么特别的表情,仿佛日夫科夫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只是热心地告诉我们去日夫科夫故居的路怎么走。
日夫科夫故居也称博物馆,由纪念碑、故居、展示厅组成。院子用低矮的木栅栏围着,门半开着。在邻近的墙上贴着一张A4大小的打印纸,上面写着参观的价目:一个人2列弗(当时一欧元换两列弗左右),团体、残疾和退休人员1列弗,学生半列弗,照相、摄影5列弗,周一免费。院落的前部分有一条破旧的石板小路和一座丛生的小花园,由几块花岗岩和一个不规则的黑色大理石片组成的纪念碑立在角落里。碑的左上角刻着日夫科夫的头像,中间偏下有他签名的一段话:“我要用自己的全部权力为我的人民谋福利,造福于自己的人民。”这大概是日夫科夫的名言。院落的另一部分是博物馆主体,花草树木都很规整,有一幢较大并且较为现代的二层楼,是展示厅;还有一幢是非常古朴的二层农家小楼,是日夫科夫的故居。展示厅展览的有日夫科夫收藏的工艺品和使用过的茶具,以及几幅他和家人的绘画作品,许多瓷瓶或瓷盘上都有日夫科夫的头像。楼上有一个非常华丽的会议室,里面放着圆桌和沙发、巨幅挂毯和红木壁柜、茶桌和玻璃窗。管理员告诉我,这个会议室可以对外出租。日夫科夫自己曾描述说:“我家的房屋分两层,第一层是用石头堆砌的,石头墙上面还筑有一截泥篱墙,用作收藏过冬用品及其他杂物。上面一层是卧室,卧室一头有一块地方用木板稍微垫高一些,那便是我们全家的床铺。”如今,里面的家具、农具和生活用品都按原样陈列着。
别里科夫篇8
一、导入新课发现美丽
1.导语:这节课接着学习《跨越百年的美丽》,大家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概内容,体会到了居里夫人美丽端庄的外表。这些美丽就像夜空的繁星一样晶莹发亮,吸引着我们一点点去看。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用了哪些具体事例体现居里夫人的美丽?
2.文中最感动你的美丽表现在哪些地方?默读课文,划出能够触动你心扉的句子,并在旁边批注。
二、品读课文感悟美丽
1.为了提炼纯净的镭…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观看这份美丽,(播放提炼镭的视频)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份美丽的,我们一齐来读这段文字,想想哪些词语触动了你的心扉?
……
总结:听了他的描述,我们明白了在居里夫人之前没有人知道镭,居里夫妇只有从一锅一锅废渣中实验。不仅环境恶劣,实验复杂,而且实验也许还有失败,还会面对外人的……(请你补充…)可居里夫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师:就是从早到晚这样实验着三年又九个月,当别人在家享受天伦之乐时,居里夫人却在……当别人在悠闲出门旅游时,居里夫人却在……(体会到这份艰辛,这份辛苦,我们再读这一句)
2.在你们的朗读中强调了“成吨”这个词,也就是说有好几吨废渣,居里夫妇至少冶炼了8吨废渣。(体会着这份执着和刚毅的感动,试着背这一节)
3.这份坚毅的美丽早已融入玛丽心中,这份美丽美得有力量。你还从什么地方感受到了这份坚毅美?
4.是的,皮埃尔的突遭车祸,居里夫人一个人默默地、坚毅地走在科学道路上,那居里夫人取得了哪些成就?
(齐读: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里程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课件句式练习)
5.因为她提炼了镭,作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放射性这门新的学科,所以变成了科学教科书里新名词“放射线”。因为以她的名字作放射性强度的计量单位,所以变成了……因为她不断探索在科学的道路上,所以变成了一条条……因为她终身献身科学,所以她变成了……
板书:探索科学 献身科学
【设计意***:要让学生理解“美丽”的多层内涵,老师可先在文中寻找描写居里夫人美丽的语句,说出自己的理解;并对重点语句进行品析,领会居里夫人的精神魅力,加深对“美丽”的理解;接着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表达,从而进一步锻炼学生在文中理解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
师: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逐渐成长为端庄坚毅的女学者。大家一起来体会她的大成就,并读这一句。
6.刚才我们被那么多美丽深深感动,它包含着可贵性格,高远追求的人生意义。就在纪念镭发明25的纪念日里,居里夫人这样讲着……(播放视频,体会居里夫人献身科学的美丽)
总结:即便青春容颜不再拥有,即便金钱权利不再拥有,居里夫人认为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懈追求幸福,以及为人类作贡献。
三、回归整体升华美丽
1.我想居里夫人的这段话是对她人生意义的深刻理解,联系刚才的片子和今天所学的这份美丽,你认为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你最想说什么?(学生汇报)那老师也有一首诗想和你们共勉(配乐师生诵读)。
致居里夫人
*即便是青春和容颜不在
*即便是奖章和头衔不在
*这一切都不重要
*在我们心中
*已烙印下了您坚定执着的追求
*因为这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也镌刻下了您献身科学的精神
*因为这也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更记录下了您淡泊名利的风骨
*因为这更是——
*跨越百年的美丽
2.总结:是的,你也读懂了这份美丽。这种精神,不仅仅是跨越百年,而是跨越千年、万年,这是一种永恒的美。
四、巩固拓展延伸美丽
师:难怪爱因斯坦说:“在所有……人”。同学们今天感受到那么多,你也一定有很多想说、想写的,请大家结合阅读链接,在读完之后,写下你的感受。
五、课后练习传递美丽
1.把这份美丽和真诚传递给别人,将居里夫人的故事复述给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你将是带去美丽的“小天使”。
2.继续发现美丽,阅读《科学家的故事》,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并用此方法写自己熟悉的一位科学家。你将是快乐的“小作家”。
别里科夫篇9
1991年12月,原苏联三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舒什科维奇背着戈尔巴乔夫签署《别洛韦日协定》,宣布解散联盟,苏联迅速土崩瓦解。
戈尔巴乔夫对别洛韦日密谋并非一无所知
别洛韦日是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附近的一个森林狩猎场,靠近波兰边境,距离历史名城布列斯特很近。别洛韦日会晤因此也称为明斯克会晤、布列斯特会晤。
别洛韦日会晤的主要参加者是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乌克兰总统克拉夫丘克和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共和国***)舒什科维奇。当时,戈尔巴乔夫发动的改革已全线溃乱,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人策划的“8・19”事件遭到彻底失败,波罗的海沿岸各共和国已经宣告***,乌克兰也在加速脱离联盟。
叶利钦去白俄罗斯有一个冠冕堂皇的目的,这就是想和舒什科维奇一道,共同说服乌克兰加入革新后的联盟。叶利钦与舒什科维奇会晤时,确实也讨论过如何挽救“8・19”事件前两天草签的联盟条约的问题。但乌克兰领导人克拉夫丘克连“联盟”这个词都不愿意听,根本不想去莫斯科,叶利钦和舒什科维奇决定利用克氏喜欢打猎的嗜好,邀请他去明斯克附近的别洛韦日丛林狩猎场。为了保密,会晤的组织者没有邀请任何媒体。会晤因此也就没有留下任何***像资料。
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对此并非毫不知情。叶利钦启程赴明斯克之前,曾与戈尔巴乔夫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他向苏联总统表示,他准备去明斯克见一见舒什科维奇,以便“探讨一下双方合作的一些问题”。当时,戈尔巴乔夫并没有表示反对。于是,叶利钦又说,他还想“试探一下克拉夫丘克的态度”,因为刚刚当选乌克兰总统的克氏“已经同意飞往明斯克”。叶利钦还向戈尔巴乔夫提议,共同商讨一下与克拉夫丘克讨论问题的方法,以便“尽量开导他,决不让他中断与苏联的关系”。戈尔巴乔夫后来回忆说,当时他曾询问叶利钦,带什么东西去明斯克。叶利钦表示,他可能提出另外一种联合方式。戈尔巴乔夫认为,这个话题应该在莫斯科接着谈,并请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的领导人参加。
这次会见后,叶利钦对新闻界表示,他和戈尔巴乔夫都没有想过没有乌克兰的联盟,应尽一切可能说服乌克兰人参加签署联盟条约的工作。不过,叶利钦同时还暗示:“如果这一切都行不通的话,那么就应该琢磨一下其他方案了。”
“必须把戈尔巴乔夫排除在游戏之外”
叶利钦是带着“另外一种联合方式”前往明斯克的。为了保密,他甚至瞒着陪同自己参加会晤的高级助手。据后来成为俄罗斯代***的民主派***治家盖达尔回忆,他们动身前往明斯克时,叶利钦只告诉他:应该去明斯克,讨论一下俄罗斯与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加强合作及协调***策的有关问题。实际上,正如他后来自鸣得意地表白的那样,他去明斯克,是要搞一场把戈尔巴乔夫排除在外的游戏。
以叶利钦为首的俄罗斯代表团前往别洛韦日时,根本没有准备好任何文件,只带了一份协议的电子打字稿。会晤开始时,俄方工作人员将其复印三份,带入会场供讨论。三方领导人首先讨论了是否有可能成立一个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和哈萨克斯坦为核心的更新了的联盟的问题。由于乌克兰总统坚决反对,此事未能达成一致。不仅如此,乌克兰还拒绝了由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共同组成斯拉夫联盟的方案。最后,三方领导人找到了“联合体”这样一个词。
于是,工作小组拟出一份简单的协定,其前半部分宣布苏联已不复存在,后半部分宣布成立***国家联合体。由于克拉夫丘克把“联合体”理解为文明离异的一种形式,乌方工作人员第二天早上介入工作时,划掉了与建立联盟机构有关的用语和独联体成员国可能担负的那些义务。经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科维奇反复修改,《别洛韦日协定》最后定稿。
据盖达尔回忆,俄罗斯代表团除他本人外还有布尔布利斯、科济列夫、沙赫赖。此时,苏联已失去控制一切的能力,但作为一个国家,它在法律上依然存在。法律专家出身的沙赫赖提出了由苏联创始国解散苏联的建议,没有任何人表示反对。盖达尔亲自开始按照沙赫赖的建议起草文件。凌晨4时左右,科济列夫将拟出的初稿送到了打字员房间。
那一天,参与会晤的所有人全都忐忑不安。大学物理老师出身的白俄罗斯领导人舒什科维奇怯生生地表示:“我们是一个小国,会心甘情愿地接受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的任何协议,但你们两个大国是否对一切都酝酿再三了?”但是,当盖达尔起草的协议草案送到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科维奇面前时,他们三人很快达成一致意见,认为这是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
时隔多年,尘埃落定,参与解散苏联的人已不再害怕被追究责任。盖达尔在其回忆录中踌躇满志地说:“如果有人想查清谁对《别洛韦日协定》负有责任,我不想开脱自己,这份协议从头至尾都是我一人写的”,“是我拔掉了炸药包上的导火线。”
“车轮行动”计划――
把社会主义连同苏联一起拔掉
《别洛韦日协定》签字后,叶利钦立即打电话给美国总统布什,向他报告了这里所发生的事情。随后,他又给苏联***长沙波什尼科夫打了电话,宣布他已被任命为独联体联合武装力量总司令。沙氏欣然领命。会晤期间,三位领导人还没有忘记打电话邀请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希望他能前来明斯克参与会晤。纳扎尔巴耶夫最初同意了叶利钦的请求,但后来又改变了主意,首先飞到了莫斯科戈尔巴乔夫那里。
《别洛韦日协定》是苏联的死刑判决书。但据俄罗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卡拉乌洛夫在《坏孩子》一书中透露,解体苏联的方案不是在别洛韦日形成的,实际上是1991年11月在扎维多沃制定的。制定这一方案的核心人物是叶利钦和***人称之为“灰衣大主教”的俄罗斯国务秘书布尔布利斯。此人主张连根拔掉社会主义,并且要连同整个国家一起拔掉。参与谋划此事的,还有绝对忠于叶利钦的苏联***副部长格拉乔夫和巴兰尼科夫将***。为防止克格勃窃听,他们的所有谈话都在室外进行。当议论到解散苏联的计划时,叶利钦走累了,在路边坐了下来,几位将***坐在一个备用车轮上与叶利钦继续谈话,此次行动因此被称为“车轮行动”。
另据叶利钦昔日的战友、后来成为叶利钦主要***治敌手的俄罗斯前副总统鲁茨科伊回忆,消灭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联中央的计划,早在1991年初就已经出现在叶利钦的办公桌上,其核心内容是签署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国条约。叶利钦不止一次地接见上述四国代表,听取有关谈判情况的汇报。谈判最初进行得很顺利,但哈萨克斯坦较为谨慎。后来,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代表也不那么感兴趣了。他特别指出,别洛韦日会晤的参加者声称成立独联体的文件是一夜之间写出来的,这是“公开的谎言”。
戈尔巴乔夫本人似乎也知道,叶利钦等人早就在密谋解散苏联。苏联消亡后,戈尔巴乔夫在其回忆录中说,他早就通过秘密渠道得到消息,知道布尔布利斯及其同伙在策略上准备了具体步骤:即在最后一刻已经送达各共和国进行讨论的联盟条约草案,并另起炉灶,提出另外一个方案,这就是那份后来从这位国务秘书口袋里掏出来并在明斯克附近匆忙签署的《别洛韦日协议》。
戈尔巴乔夫毕竟是苏联总统,他对叶利钦飞往明斯克后没有任何消息深感焦虑。他打电话给***长沙波什尼科夫,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沙吞吞吐吐,对他“虚应故事”,他感到大事不妙。后来,当舒什科维奇打电话告诉他别洛韦日会晤结果时,他暴露无遗,破口大骂:“你们和美国总统都已经通了电话,而苏联总统对此却一无所知。可耻!天下之大耻!”震怒之余,他又冷静下来,主动打电话要求叶利钦第二天立即回莫斯科,“向整个国家,向全世界,向我讲清楚这件事!”
面对亡国之灾,
戈尔巴乔夫只知道夸夸其谈
直到这时,穷途末路的戈尔巴乔夫才开始采取行动。这天晚上,他的新闻官从郊外别墅赶回莫斯科,准备去听一场音乐会。途中,戈尔巴乔夫给他打来电话,询问电视台何时播出他对乌克兰人的来访谈话。他想抢在有关别洛韦日会晤的消息播出之前,播放自己呼吁乌克兰留在联盟中的讲话。此时此刻,他仍然相信自己那滔滔不绝的讲话能够征服人心,挽回苏联大厦将倾的***局。
这天晚上,戈尔巴乔夫还给他的高级助手沙赫纳扎罗夫打了电话,要他为自己准备一个讲话稿,以便“毫厘不爽、直言不讳、开门见山地揭露克拉夫丘克和其他明斯克协议签署者在此不光彩事件中的真面目。”按照戈尔巴乔夫的工作日程,第二天他要主持苏联国务委员会会议,讨论与革新联盟有关的问题。这个会议已经没法召开了。因此,次日早上,当他的另一位高级助手梅德维杰夫来电询问,国务会议材料是否需要补充时,戈尔巴乔夫无可奈何地表示说:现在已不需要论证是否有必要保留苏联的材料了,而是需要另外一种东西。但到底是什么东西,他没有说。
其实,参与别洛韦日会晤的所有人当时都非常担心,戈尔巴乔夫可能采取武力措施反击他们摧毁苏联的行动,担心他们回到俄罗斯时会达到逮捕。然而,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他们回到莫斯科时,一切如常,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优柔寡断的戈尔巴乔夫,丧失了运用强力手段保护国家统一的最后一次机会。
12月9日,戈尔巴乔夫一早就来到了克里姆林官。他的助手们此时已了解到别洛韦日所发生的一切,个个神情沮丧。令他们大惑不解的是,戈尔巴乔夫居然情绪饱满,精神抖擞,显得很有自控力,甚至还满怀信心地表示:“一切都会好起来。”他确信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科维奇马上就要来克里姆林宫参加“1+4”会晤,他凭自己口若悬河的演说,一定会说服他们改变主意。然而,他万万没有想到,乌、白领导人早已决定抵制这次会晤。叶利钦也因为担心自己的安全而拒绝前来会晤。
为了打破僵局,沮丧的戈尔巴乔夫亲自打电话劝叶利钦前来会晤。叶利钦在其忠实侍卫科尔扎科夫的陪同下来到了苏联总统办公室。哈萨克斯坦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参加了这次会晤。会晤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事后,戈尔巴乔夫的新闻秘书格拉乔夫受命宣布:苏联总统听取了俄罗斯总统对布列斯特会谈的情况通报,他们达成协议,三个共和国领导人的倡议将由苏联总统以信函形式寄往其他共和国议会。与早先已经散发的联盟条约草案一并加以研究审议。
事实根本不是这回事。戈、叶、纳的会晤不过是一次激烈争吵。叶利钦指责戈尔巴乔夫一天三次给俄罗斯副总统打电话,戈尔巴乔夫则反唇相讥,抨击叶利钦一天几次给美国总统打电话。他还质问叶利钦,“你们三个人聚集在一起搞阴谋活动,是谁给了你们这种权利?”叶利钦满不在乎地回答说:“重要的是独联体将要启动。”
12月10日傍晚,戈尔巴乔夫召集其***治高参们开了一个会,告诉他们,他本人已收到将苏联***府的通讯部门转归俄罗斯***府领导的命令,他本人对此无话可说。他还表示,我们现在的确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参加会议的普里马科夫说,实际上已经没有任何手段可能阻止他们了。***队已经靠不住了,国际社会也将与俄罗斯和其他加盟共和国携起手来共同对付我们。这时,他们又得到消息说,叶利钦和苏联***长沙波什尼科夫等人背着苏联总统与美国人讨论了独联体***队最高指挥权问题。戈尔巴乔夫竟然表示,他对叶利钦等人没有任何厌恶感,更没有刻骨仇恨,“他们夺走了***权,夺就夺了吧。”他还自我安慰地说,有人劝他无论如何不能走上冲突的道路,这一点完全正确,但不能不说出心里话,不能不预先提醒其严重后果。
这天晚上,戈尔巴乔夫发表声明,他一方面宣称,“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命运,不可能只取决于三个共和国的领导人的意志”,另一方面又令人费解地肯定了《别洛韦日协定》中的所谓积极因素。这种暧昧不明的态度,这种模糊不定的立场,使这个表面上义正词严的声明成了根本就没人理睬的废纸。无论是劳动集体、***队或是各种居民组织,都没有进行讨论,没有就此做出任何决议,各共和国议会也没有进行审议。整个社会反应异常冷淡,既没有抗议解散苏联的群众集会,也没有反对别洛韦日阴谋的示威,更没有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呼声。
戈尔巴乔夫优柔寡断,
丧失了挽救时局的所有机会
《别洛韦日协定》签署后整整一星期,戈尔巴乔夫一直在召集助手开会,先是听取他们的意见,然后是自己高谈阔论。此时此刻,他们中已没有一人握有生杀予夺的大权。无论经验丰富的***治家还是见多识广的外交家,无论平日里口若悬河的演说家还是惯于舞文弄墨的***,都把希望寄托在各加盟共和国议会拒绝批准《别洛韦日协定》上。然而,他们彻底失算了。在俄罗斯,议会于12月12日批准了《别洛韦日协定》。除30位代表外,其他所有人民代表,包括***议员,都对协议投了赞成票。只有两人投了反对票。在白俄罗斯,只有现在担任国家总统的卢卡申科对协定投了反对票。至于乌克兰,最高苏维埃早在《别洛韦日协定》签署后第二天就召开会议,履行了对解散苏联的协定的批准程序,几乎就没有审议。
绝望的戈尔巴乔夫试***在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上最后一搏。然而,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根本不允许本共和国的苏联人民代表到莫斯科开会。苏联人代会因不足法定人数而流产了。12月25日19时,戈尔巴乔夫签署第162号苏联总统令,解除了自己的最高统帅职务。随后,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凄然落下。次日,苏联最高苏维埃联盟院召开会议,在只有中亚5个共和国的人民代表与会的情况下,联盟院通过了中止苏联存在的声明。12月27日,戈尔巴乔夫办公室接到通知,叶利钦总统8时30分将在这间屋子办公。这实际上是向亡国总统戈尔巴乔夫下达了驱逐令。此时,戈尔巴乔夫还想在这里会见外国记者并进行其他一些活动,他的东西也没清理完。但时间不等人,新主人已迫不及待,戈尔巴乔夫只好临时把会见改在其他地方,把没来得及搬走的东西放到警卫室。将近9点,叶利钦昂首阔步地来到了克里姆林宫,在新办公室里与自己的战友们举酒庆贺,然后扬长而去。
这时,戈尔巴乔夫已经众叛亲离,成了形影相吊的孤家寡人。在此之前,他有许多机会可以力挽狂澜,有许多***治杠杆可以维护苏联的存在,有许多法律手段可以对付别洛韦日密谋的参与者。作为苏联总统和三***统帅,他不但身体健康,具有行为能力,而且控制着庞大的情报和特工机构,有权动用内务部队的一切力量,为什么听任三个人决定一个超级大国的命运呢?为什么不采取预防性措施加以制止呢?人们百思不得其解。
别里科夫篇10
笔者有幸留学这个国家数年,在此期间,不仅为深入全面审视、解读她的历史名人获得更多信息而狂喜,更为一位20世纪俄罗斯音乐界的新生代的杰出表现而惊叹。在此,笔者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向音乐同行们介绍一位20世纪俄罗斯非常杰出的新生代作曲家、音乐活动家――斯维里道夫・格奥尔基・伐塞利耶维奇。
斯维里道夫・格奥尔基・伐塞利耶维奇(Свиридов Георгий Васильевич)于1915年12月16日出生在俄罗斯一个名叫法界石-库尔斯的古老城市的邮递工人家庭。早期(1929―1932)他在家乡接受音乐教育。从1932年到1936年在列宁格勒(现在的圣彼得堡)音乐技术学校学习,开始跟随博拉乌德(И.Брауд)学习钢琴,从1933年起跟随尤金(М.Юдин)学习作曲。1936―1941年在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从肖斯塔科维奇(Д.Шостакович)学习作曲。他的第一部成名作是为普希金的诗创作的组曲《浪漫歌曲》(1935)。19岁时因其出色的音乐才能而加入苏联作曲家协会,而这样的年龄加入苏联作曲家协会是极其罕见的。1941―1944年他在新西伯利亚工作,1944年回到列宁格勒,1956年调动工作到莫斯科,在大剧院和电影院工作任专职作曲家。1968―1973年,成为苏联作曲家协会的领导。
“斯维里道夫的主要作品有:音乐喜剧《现在的未婚夫》《延伸的大海》《亚洲金莲花》;音诗《纪念谢尔盖・耶斯宁恩》《热情清唱剧》;康塔塔《库尔斯之歌》《古板的罗斯》①《下雪了》《忧郁的歌》《春天康塔塔》;为合唱所写的音乐会《纪念阿―尤劳夫》;由12个部分构成的合唱组曲《不幸的歌》《祖国颂歌》,合唱与室内乐《普希金时代》;为乐队写的《小康塔塔》,弦乐交响乐,二首四重奏,艺术歌曲,声乐音诗《父亲们的祖国》,组歌《我的农民父亲》《离开罗斯》以及声乐性的室内乐作品等等”② 。
斯维里道夫初期的创作涉及各种不同的体裁。起初主要集中在声乐性组曲的创作上,作曲家所使用过的诗词的作者有:阿・博劳克(1938)、马・里尔马恩达夫(1938)和阿・普拉高费耶夫、马・伊萨高福斯基。此外,在1937年和1948年,作曲家先后为交响乐队谱写过两首交响乐作品(有报道说其创作有些不太符合规律)以及为弦乐队创作的有四个乐章组成的交响乐作品(1940),两首钢琴协奏曲,钢琴三重奏、钢琴四重奏,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奏鸣曲和两部为钢琴而写的分谱,儿童钢琴曲集和许多另外的歌曲,并开始尝试轻歌剧的创作。在40年代初,斯维里道夫的创作体裁开始转向歌剧、电影音乐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其中在1941年完成了第一部电影音乐《富起来的垦荒地》,1942年完成了戏剧《在热闹的地方》。
1950年,斯维里道夫为阿・伊萨阿金恩的诗词创作的声乐音诗《父亲们的祖国》标志着作曲家的新创作风格变革时期的到来。从这个时期开始,声乐性作品是作曲家主要的创作体裁。50年代,作曲家创作的声乐性组曲有:1955年《为拉别尔特・别尔恩斯的诗词谱写的歌曲》,1956年为谢・耶塞尼恩的诗词创作的《我的农民父亲》,还为费・臼特切夫、谢・耶塞尼恩、弗・玛伊高夫斯基、弗・赫烈博尼高夫、贝・嘎尔尼拉甫等俄罗斯诗人的诗歌谱写过一些***的歌曲。在50年代后半期,斯维里道夫创作了大量的声乐响作品,这些作品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作曲家,如1956年为男高音、混声合唱和大交响乐队而创作的《纪念谢尔盖・耶塞尼恩》,这部大型声乐交响作品中所有的唱词是诗人耶塞尼恩不同年代创作的诗歌。整部作品由10个部分构成:1.被遗忘的地方;2.冬天在歌唱;3.在这里;4.脱粒;5.伊万的深夜;6.伊万的深夜;7.1919……;8.农民小伙儿;9.我是乡村里最后的诗人;10.天空――像祈祷的钟声(笔者注:第5、6题目相同,诗歌、音乐内容不同)。在创作过程中,作曲家抓住了诗人叶赛尼恩“用多于全部的爱去抚慰故乡土地上曾经受尽痛苦、受尽压迫、受尽折磨的人民”③的思想,希望“以自己对生活满腔热情的爱,用抒情的戏剧性创作,恢复用无限炽热的真情对待创造了人类历史诗篇的、始终让我们激动不已的人民”④这样一条真理。作品充分呈现了斯维里道夫在艺术作品中贯彻深刻性、复杂性、悲剧性的创作能力。
在作品中,作曲家始终贯穿了“耶塞尼恩式的”抒情性创作思维。例如,在第一、第三、第六、第九作品中,我们可以听到故乡土地上各种令人心醉、无比忧伤的倾诉声,当主人公耶塞尼恩在讲述自己的不幸人生时,森林中的树妖(注:某些斯拉夫民族中的精神***腾)也为之动容落泪……
作曲家在以平铺直叙的合唱演绎形式展现俄罗斯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衬托了滔滔不绝的男高音声调。有时有雄伟壮阔、有时自然祥和(如第二首)、有时神化般地着迷神往(如第五首),这里作曲家使用四至五度音程的旋法,但作品的基础不只是旋律,还有各声部的织体综合所塑造的音乐整体。
作品的第四首反映了劳动者的创造与欢乐,而在第七首塑造了劳动者面对果实的窘迫与沮丧,都深刻地提示了在俄罗斯大地上经济的崩溃和土地的荒芜。作曲家在这里通过合唱织体变换,在描绘俄罗斯自然景象的同时,也使创作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
作品的第十首是悲剧性的终曲――“天空――像祈祷的钟声”。作品展示了在令人神往的蔚蓝色天空下,响彻着低沉的钟声,钟声音响来自乐队、钢琴、自然钟。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节奏音响中,合唱重重地咏诵着歌词。音乐塑造出了规模宏大的浩瀚“宇宙”。笔者认为,斯维里道夫此时的创作思维显得意义重大:钟声是俄罗斯民族精神与灵魂的象征,只要民族精神还在,俄罗斯的未来就有希望。
最后还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家在整部作品中运用了多种体裁的综合:有连绵不断的农民歌曲,有古代的曲调,有城市浪漫曲的音调,也有俄罗斯民歌(四句头短歌)的动机等等。所有这些不同特征的、跨时空的综合音符混合流淌在不停的钟声里。
作曲家在这部作品中所反映的杰出创作才华和深邃的人文、哲理思想,使他成为了俄罗斯人民敬仰和爱戴的著名作曲家。作曲家德米德里・肖斯塔科维奇在聆听了这部作品的首演后说:“……他掌握了读懂诗歌的方法,并懂得这种能力对一个作曲家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声乐性的作品创作上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方面,可以说斯维里道夫在全苏联作曲家当中是唯一的第一人。”“我在预祝这位天才作曲家在今后能在这样的大型作品方面取得更多的成功之时,希望在我们的音乐界能出现更多这样的优秀作品”⑤。
此外,在50年代的最后一年,作曲家用弗・玛伊高夫斯基的诗词为独唱演员、混声合唱、大交响乐队创作了《热情清唱剧》。这部作品的问世进一步把斯维里道夫推向了艺术成就的高峰。
从60年代开始,作曲家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康塔塔体裁上。当时诗人耶塞尼恩的《小诗集》正好与斯维里道夫产生的想法相吻合,于是作曲家用耶塞尼恩的诗创作了由《古板的罗斯》《贵客》《忧伤的歌》组成的《小康塔塔》作品。在70年代又用诗人阿・博劳克的诗词写了《巴尔嘎的生活》和《难于表达的光明》,这首作品与《黄昏的云朵》一起被出版成为传世佳作。在60―70年代里创作的康塔塔还有:1964年以民间诗词创作的《库尔斯之歌》以及用恩・尼克拉萨夫的诗词创作的《春天康塔塔》。
在60年代作曲家同时创作了根据普希金的故事拍成的电影《暴风雨》的电影音乐以及根据弗・嘎达耶夫的浪漫诗《穿越时空》的配乐。
1970年到1990年期间,作曲家以强烈的激情重捡起自50年代末就已开始创作的无伴奏合唱音乐体裁,例如在1958年根据俄罗斯诗人的诗创作的五首合唱。在作曲家的最后的创作时期,创作了几十首***的小型合唱艺术作品、合唱组曲、合唱音诗、合唱音乐会作品。最后,也是斯维里道夫一生创作中最大的作品,那就是无伴奏宗教性合唱组曲《赞美与祈祷》,这部合唱中所有用到的唱词全部取自于教堂中的诗词。这部作品是“伟大与美丽”的杰作,是俄罗斯宗教音乐艺术中的一枝独秀。俄罗斯著名音乐学家菲・阿达耶夫斯基说:“这部作品的优秀个性、杰出的合理性、高度的历史概括性以及艺术价值,没有另外的作品可以与这部作品相比”⑥。
作曲家晚期的作品主要集中在极富诗意的艺术作品的创作上。如1977年以谢・耶塞尼恩的诗歌谱写的带钢琴伴奏的声乐作品《离开罗斯》和1995年以阿・博劳克的诗歌谱成的《彼得堡》,为男低音与乐队而写的组曲《从普希金那儿来》,以及康塔塔《金色的梦》(词作者儒博皂夫)等等。
在最后的十年,作曲家的创作主要集中在《从东正教礼拜的幻想中走来》这部大型作品上,这部作品有无伴奏的众赞歌部分、各种领唱的章节部分、合唱与乐队部分。
斯维里道夫一生创作的核心主要集中在声乐性作品上,即使是交响乐、室内乐作品也同样带有浓郁的俄罗斯民族的“歌唱性、声乐性”特征。“伦理思想的***、俄罗斯历史的命运、现代人的道德探索等成为斯维里道夫作品中的主题思想”⑦。作曲家在创作上深受民族宗教――东正教的影响。因此,要真正解读斯维里道夫的作品,俄罗斯民族宗教――东正教礼拜中的“圣咏形式”是个重要的研究因素。除此以外,俄罗斯民族的古老的特殊艺术传统在斯维里道夫的作品中也有鲜明的体现。著名音乐学家阿・别拉涅恩高说:“他像一座桥梁,让古老的俄罗斯特殊艺术传统与现代人的世界观、音乐思维走在了一起。他合拢了几乎失传了的千年俄罗斯古老合唱音乐文学的纪念丰碑与音乐编年史两块巨石。激活了这一音乐体裁,使其重新有了新的生命与活力”⑧。斯维里道夫的创作成了20世纪下半叶诞生新的“现代合唱”音乐会的体裁的源泉。
“作曲家一生在音乐创作道路上取得的成就,社会和国家给予了诸多的荣誉和勋章。作曲家一生曾获得了几十项国家奖励和荣誉称号,例如,1963年荣获‘国家艺术家’称号,1960年为列宁津贴获得者,1965、1971、1975、1985年为列宁勋章获得者,1995年为俄罗斯文化部津贴获得者,1997年为俄罗斯总统津贴获得者等等。斯维里道夫是20世纪俄罗斯杰出的作曲家之一,是家喻户晓的人物。”⑨
俄罗斯国家(尤劳夫)合唱艺术团指挥家、国家音乐学院指挥教授弗朗基米尔・伊万诺维奇・沙诺金曾对笔者说:“斯维里道夫是20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但他的时代还没有真正到来。……我认为,在20世纪的俄罗斯作曲界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是斯维里道夫和塔涅耶夫、肖斯塔科维奇、施尼特凯四人”。这使笔者忽然想起曾对自己的预言:我的时代终究会到来的(奥尔夫冈・施雷伯2004:136)⑩。笔者坚信,斯维里道夫的时代也一定会到来。
最后,笔者以俄罗斯作曲家弗朗吉米尔・米宁对斯维里道夫的评价来结束全文:“斯维里道夫作品的精神境界是非常深刻的,可以说所有的作曲家在这一领域的创作中,他的作品代表着最高水平。他在精神性这一领域的作品甚至超越俄罗斯古典文化中的穆索尔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11}
参考文献
1.Золотв Андрей Андреевич:(作者:萨劳特夫・安德烈・安德烈维奇)1983,《Книга О Свиридове》,Москва,Всесоюзное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1983年,《解读斯维里道夫》,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出版社。
2.Белон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作者:别拉宁高・阿列克桑德尔)1989,《Георгий Сверидов Сочнения Для Хора》,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Музыка。1989年,《斯维里道夫的合唱作品》,莫斯科,音乐出版社。
3.Белоненко Александр:(作者:别拉宁高・阿列克桑德尔)2001,《Георгий Сверидов-Полный список произведений》,Национальный Свиридовский Фонд。Москва-Петербург2001年,《斯维里道夫作品全集目录》,莫斯科-圣彼得堡,“斯维里道夫”国家研究委员会。
4.Шавльзон,Н.(Главный редактор):(沙福利绍恩 主编)2002,《Музыкальный справочник》,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ьский дом 《Золотое Руно》。2002年,《音乐手册》,莫斯科,金月亮出版社。
5.Ивановна Аверьянова Ольга:(作者:伊万诺夫娜・阿费尔伊诺娃・奥里嘎)2004,《Отечественная Музыкаль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ХХ Века》,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Музыка。2004年,《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学》,莫斯科,音乐出版社。
6.Андре Одер:(作者?眼法?演安德烈・奥杰尔)2004,《Музыкальные Формы》,Москв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Астрель,Перевод с форанцузкого В.Шабаевой。 2004年,《音乐曲式学》,莫斯科,阿斯特列尔出版社,弗・沙巴耶娃根据法文翻译。
①罗斯是指17―18世纪的东斯拉夫民族。
②沙福利绍・恩主编,2002年,《音乐手册》,莫斯科,金月亮出版社,第103页。
③伊万诺夫娜・奥著,2004年,《20世纪俄罗斯音乐文学》,莫斯科,音乐出版社, 第211页。
④同③。
⑤萨劳特夫・安德烈著,1983年,《解读斯维里道夫》,莫斯科,苏联作曲家出版社,第14页。
⑥同③,第217页。
⑦别拉宁高・阿列克桑德尔著,1989年,《斯维里道夫的合唱作品》,莫斯科,音乐出版社,第9页。
⑧同⑦。
⑨别拉宁高・阿列克桑德尔著,2001年,《斯维里道夫作品全集目录》,莫斯科-圣彼得堡,“斯维里道夫”国家研究委员会。第22页。
{10}(德)奥尔夫冈・施雷伯著《》,高中甫译,2004,人民音乐出版社,第1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