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英文篇1
(一)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
由于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因而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另外,大多数学生已经参加工作,他们参加学习的目的不一样:有的切身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匮乏,渴望获取新的知识来不断地提升自己;有的学生仅仅是为了拿张文凭,为晋升职称;还有的是已经走上领导岗位,为了所谓的“面子”才参加学习的。
(二)学生的个人负担较重,学习条件相对较差
大多数学生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在参加成人教育期间,既是学生,又是单位职工,同时还是家庭的顶梁柱。这就决定了这些学生学习与工作的矛盾突出,学习、持家两头忙,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加上部分学员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学习效果要比在校学生差很多。
(三)学生大都是“哑巴英语”学习者
他们中的大多数由于实际工作中几乎不用英语,因此已多年不接触英语,原有的英语知识早已淡忘,有的甚至还达不到初中生水平,在上英语课时,听不懂,弄不明白,造成不会说,不能说,不敢说。而对于刚刚毕业的高中生、中专生,对所学内容又过于简单,造成不想说,不屑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变成教师一个人在唱独角戏。
二、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一方面,由于参加成人教育学习的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导致教师在组织英语教学时既要照顾到基础好的学生,又要兼顾到基础差的学生,这大大制约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控作用,教学活动进展缓慢,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学员个体差异性较大,学习的价值取向不同:学习基础比较扎实的和愿意通过再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会认真听讲,努力掌握教师所受内容,并在课下不断复习,做到融会贯通。而抱着“混文凭”思想的学生则会心不在焉,甚至会逃课,只是忙于应付考试。更有处于领导岗位的学生,甚至会安排职工代听、代考,蒙混过关。这就很难保证英语教学任务的完
(二)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大部分参加成人高等教育学习的学生都是在职人员,他们在社会上同时担任着多重角色,既要忙于学习,又要忙于工作,更要忙于家庭,加之现在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学习时间时常会难以保证。同时,有的学校领导不太重视教学效果,他们认为好不容易把学生招来了,只要交学费,专业课学好就行,英语只是基础课,学多学少都不重要,甚至不学也无所谓。一些班主任认为有的学生年龄和自己孩子差不多,有的比自己还要大,甚至还是领导,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好意思,不愿意管理,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面子上过得去就行。有的英语教师更会认为,这些学生学完反正也不用,学不学一个样,学多学少一个样。这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都很难保证英语教学的效果。
(三)教学质量大幅度滑坡
现在个别高校的成人教育机构把成人教育作为创收的途径,一味地追求经济利益,不顾师资力量短缺、硬件设施不全等客观因素,不断追求办学规模,盲目扩大招生,在各地市建立教学站点,对教学质量无法全方位监控,几乎达到了报考录取即可毕业的境地。这些教学站点大多缺乏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专职英语教师更是寥寥无几,仅有的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功底薄弱,大多全靠外聘,而聘用教师由于所主学专业不同,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为了节省费用,有的学校更是不分专业,不分层次地上大课。教师更换频繁,来去匆匆,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不能对教学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教学质量得不到保障。
(四)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授课时间一般都在寒暑假期间,时间短任务重,教师无法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实时授课、实时答疑。而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又忽视成教学生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直接移植到成人高等教育课堂上,以讲为主,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输,较少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探究知识的过程,而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能力培养。
三、成人高等教育英语教学的改革设计
(一)教育学生明确学习英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当今社会发展过程是知识不断更新换代的过程,知识量递增速度愈来愈快,人才的竞争愈来愈激烈,知识的陈旧周期愈来愈短,只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不能融入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不精通英语,会严重影响我们与世界接轨的水平和质量,进而制约自身价值的实现,最终被历史淘汰。成人高等教育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能够拿到文凭、提高学历,通过晋升职称从而获得表面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了不断提高市场意识,增强危机感,着眼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竞争力。学生一定要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养成良好的学习英语习惯、学习方法等。
(二)大力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成人教育教师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先要组织一支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的教师队伍,形成以专职教师为主体,社会兼职教师为补充的师资力量。各个成人教育机构、特别是函授站点要不断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合理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对英语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英语教学能力;定期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优质课教师到学校上课,让教师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不断扩大教师的视野;加大与兄弟院校、站点的交流,特别是与外教的交流,使英语教师能更好地把握英语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形成一支素质较高、熟悉成教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趋势的具有可持续性严谨务实的英语教师队伍。
(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英语教学方法
等等英文篇2
关键词:翻译;文化对等;文化传播
引言
人类学家Tylor说过,“文化,或文明是一种包括了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能习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杂的整体”(E.B. Tylor, 1871)。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不同决定了不同民族间独特的文化或者文明,而语言是文化的反映,文化也是语言的反映,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应当意识到不同的文化对语言习惯,修辞方法的影响,努力达到翻译上的文化对等。
一、思维模式中的文化对等
英语是世界上运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也是国际间最重要的交流工具。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的不同经常会给译员带来一些难题。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名誉教授萨莫瓦尔(Larry A. Samovar)曾引用过一个很有趣的例子:由于积雪,一根树枝被压断了。看到这种情况,美国人会认为是由于“树枝太软”而折断;而亚洲人也许会认为是因为“树枝太硬”而折断。西方人认为树枝之所以被积雪压断是因为缺乏刚性,东方人则认为树枝被积雪压断是因为缺乏韧性。这个例子很生动的阐述了文化、思维的不同会对同一事物的理解产生巨大的影响。另外一个例子:“His little note to me was full of uplifting phrases, and it sent me to my typewriter to compose a few overdue letters of my own.”我们可以翻译为“这张小小的便条上满是鼓舞人心的话语,使我情不自禁地坐到打字机前来完成几封我早就该写的信。” 句子中“it sent me to my typewriter……”是典型的英文思维表达方式,侧重点在于外在,在于具体事物上。而汉语言文化则较注重内在,为获取文化上的对等和言语上的习惯,在英译汉过程中用上“情不自禁地”一词,恰如其分。
二、语言结构中的文化对等
有人说汉语的句子结构就像一根竹子,竹节便是句中的时间及逻辑关系;而英语的句子结构就想一串葡萄,句子中的介词,状语便是枝蔓。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She would made great progress if she had studied harder.”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英文原句中的逻辑关系,”if…”句的位置放在主句前或者后都不会对理解造成很大影响,而且都符合英文的语言习惯;如果按照英文原句的结构和顺序来把它翻译作中文,是完全不符合中文的语言习惯和逻辑思维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翻译:“如果她更加努力点,就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再来看一个例子:“I wondered how she would feel if she learned that the Negro before whom she had behaved in such an unladylike manner was in fact a white man.”可以翻译作“我在想,在一个黑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有失女士风度,如若知道这个黑人其实是白人时,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先来理顺英文原句的内部关系: “I wondered (1) how she would feel (2) if she learned that the Negro (3) before whom she had behaved in such an unladylike manner (4) was in fact a white man.(3)”我在想 (1)不知她会作何感想(2)如若知道这个黑人其实是白人时(3)在一个黑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有失女士风度(4)然后我们再来对比译文中的逻辑关系:“我在想 (1),在一个黑人面前表现的如此有失女士风度(4),如若知道这个黑人其实是白人时(3),不知道她会作何感想 (2)。”这就不难看出,英文是靠本身的连接词,如“how”、“that”、“if”、“whom”,以及一些介词,如“before”、“in”等,把整个句子展开,句子结构确如一棵大树,枝干茂密;而译文中,句子结构的展开,就是靠逻辑的手段完成的,形如竹竿,节点清晰。
三、习语中的文化对等
由于习语是最重要的修辞手法,同时也是各种修辞手法的集中体现,在习语的实际翻译过程中,想做到完全的对等是困难的,如果一味的追求对等,那么就会失去文化的传播的作用。因此,在翻译时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1.意译优先
对于一些没有特定文化意义的习语,翻译时可以侧重文化对等,也就是意义优先,这样不仅可以让读者在文化层面上有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会使译文更加自然。因此,在翻译此类习语过程中不能受限于原文的语言结构,把它翻译成与之对应的另外一种语言的习语即可。例如:“to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 可以翻译成“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虽然文化意象换了,但是所传递的信息是没有变化的,如果硬要追求对等,译为“像蘑菇一样冒出来”,显然“雨后春笋”比起“蘑菇”来更为形象,更能让读者了解原文所想表达的意思。又如:把“have an old head on young shoulders”翻译成“少年老成”,就显得非常的形象,而且意思的把握的很准确,并能达到美学上的要求,如果直译为“年轻却有头脑”,意思正确,但会让读者感觉很生硬,很不自然。再如:“a flash in a pan”译成“昙花一现”,感觉就非常生动,确切。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Have too much on one’s plate. 贪多嚼不烂
To go with the stream. 随波逐流
Like a rat in a hold. 瓮中之鳖
Walls have ears. 隔墙有耳
You can’t make a crib walk straight. 狗改不了吃屎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肉中刺,眼中 A thorn in the flesh.
浑水摸鱼 Fish in troubled water.
爱屋及乌 Love me, love my dog.
2.字面直译
还有一类习语,我们在翻译时,只需将源语言的字面意思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而不需做过多解释,这样的翻译从某种意义上保存了源语言的修辞与结构,例如:
Golden Age. 黄金时代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谁笑到最后,谁笑的最好。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Sing different songs on different mountains.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Add fuel to flame. 火上浇油
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 血浓于水
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越来越密切,文化交往也在不断加深。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模式等一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这个时候跨文化翻译就更加突然出它的重要性。但是由于语言、文化、知识和历史背景的不同,往往在看待同一事物上却有着极大的不同。因此,在翻译实践过程中,为了达到艺术上的对等,译者应该去研究源语和目的语的深层含义,保持作者原有思想感情和意境等风格,不必拘泥于原文的表层结构,最终达到一种译文与原文艺术效果几乎对等的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 陈安定. 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 [M].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等等英文篇3
翻译文化信息等值理论及英汉互译
This paper uses the translation theory to analyze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influencing equivalent translation,presents the difference in culture and thinking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and the language and expression,and discusses equivalence of cultural message in transl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不同语言是不同文化的载体,所以在商务英语的翻译,只有注重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传递,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做到文化信息的对等,才能准确的翻译传达信息。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文化差异,比较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对翻译文化信息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商务英语翻译不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这些文化差异不可避免的影响着商务英语的翻译。所以要使不同语言间顺利交流,必然需要解决的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间题、达到等值交流沟通的目的,这同样也是商务英语翻译的目的。
1. 商务英语翻译与文化差异并存
商务英语的涵盖范围很广,根据应用的不同场合可以分成不同的语域,比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经济学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广告英语等。每个语域又有不同的特点,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业,团体,功能等因素而产生的各自的变体及其规律,运用的翻译方法也尽不同。此外,各种语言的组成特点、使用特点也有很大差异,如汉语的逻辑性往往是用合理地调整语序来反映,强调的是观点;而英语则注重结构形式,以紧凑的结构来体现思维的逻辑性。翻译的目的是为了传达信息而不是追求形式的对应。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语言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互相交换,也是两种文化的传递。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要想成功的跨文化交际,商务英语翻译的人员既要熟悉专业知识和语言特点,又要注意文化信息的等值传递。因此,在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翻译人员不仅要遵照一定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原则,还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兼顾东西方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注重文化信息的传递,在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克服文化信息的不对等对商务英语翻译效果的障碍影响,变文化差异为文化对等等值,在对等的基础上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灵活再现。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信息有时很难传递到目的语中,对等的标准难以完全做到。
2. 文化差异影响商务英语翻译的几个因素
文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只有对文化差异做一定的了解,才能在中西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做到文化等值。
2.1不同的文化导致对事物认识的差异
文化的不同可能会导致导致中西双方对同一事物含义理解彻底颠倒。即中西文化中都有翻译物的实体,但由于汉英民族因所生活的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意识形态的不同。而自然条件各异,所接触的客观事物也会在种类、数量、与人类的疏密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也必然各异,最终导致原语的实体却与译入语的实体意义有所出入或者彻底相反。如果直接按着字面意思翻译,则不仅会导致沟通困难,还会贻笑大方。但是,在实际商务英语翻译中这样的实例举不胜数。汉语中的龙是权威吉祥的神兽,而英语中的dragon虽也为似龙的动物,但却是指凶猛邪恶的怪兽。由此中国家的龙与西方的dragon虽然都存在于各自的语言体系中,显然不是同一物体。英语中tiger多指强悍威猛的动物,与我国的“龙”虽有相似,却也不完全相符。因此有人建议把“龙”翻译成“Long”则更为贴切。再如,金鸡牌曾在海外大遭贬低,而追其原因竟是因为“金鸡牌”被译成“Golden Cock”,而“Cock”词在英语中指的是男性生殖器官,还有谩骂人的意思。而当“金鸡牌”被译成“Golden Rooster”以后,其产品也逐渐打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此外,“东风”在我国多带有春天温暖的含义,而英语中的“东风”则指的欧洲大陆北部而来的寒冷之气,而英语的“西风”则可为英吉利海峡带来春天,所有中国的“东风”与英国的“西风”实为一个概念。同样的道理,汉语的“红茶”在英语中翻译成“black tea”,汉语的“赤砂糖”译成“golden sugar”却被人广为接受。在英汉互译时,汉语的“爱人”经常被译为“lover”而招致误解,殊不知“lover”在英语中实指“情妇或者情妇”。东西方的酒文化也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中国盛产“白酒”,若按字面意思翻译成“white wine”则不正确。因为“white wine”在英语中的实体为白葡萄酒,由此和我国的白酒则相差十万八千里。
2.2文化差异导致颜色词语用功能不同
众所周知,颜色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筹之一,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地理位置、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各自的文化也为颜色赋予了不同的寓意,进而造成了颜色含义理解的偏差。举例说来,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吉祥,蓝色代表清新、纯净,绿色代表生机或者狭隘,白色则为禁忌。而在西方国家,红色与血腥通常挂钩,蓝色则有忧郁的含义,绿色则为初出茅庐、没有经验的意思,白色则标志着纯净空灵,与婚姻、天堂等美好事物相连。
2.3数字代表意义上的文化差异
在我国,“6”和“9”被赋予了吉祥好运、长久美满的美好寓意,在历朝历代、行行业也广泛应用,深受大家的喜爱。在古代,为了博得美好的彩头,皇帝统治者惯用带有数字9的日子来举办重要的仪式,下级则多用含有“jiu”音的语句来奉承上级,以便和“长久”的“久”取得关联。现代,我们仍保留了在带有9的日子里来举办婚礼、公司 开业等大事。带有数字9的电话号码、车票号码更是深受欢迎,经常被人高价争抢。数字“8”在中国也同样深受欢迎,是大吉大利的取向,只因其音和发财相似。而在西方国家,中国的“6”“8”“9”则无太多积极意义,像“666”这样在中国大吉大利的连体数字,在英国人看来竟然是魔鬼的象征。西方人多喜欢数字“7”,其所代表的含义与地位和中国的“8”很类似,代表着胜利、进去,正如着名的七喜商标则是采用的此数字命名(7-Up)。数字“3”童颜得到西方人的青睐,被灌于积极的含义。而数字“13”则被西方人认为是很不吉利的数字,这和圣经中的耶稣被他的第十三门徒出卖脱不了干系。即使在近代,西方人民仍旧忌讳数字“13”,甚至许多楼层、公交车编码不会设置此数字。2.4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罕见或者根本不存在。由于地理、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差异,导致中西方的语言有很大差别,这种差别不仅局限于原语与译入语在含义的不同,还有原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别罕见或者根本不存在。这样的例子也是较为常见的。如汉语的“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中的人物在英语中不存在,只能按着意译见此谚语翻译成“Two heads are betterthan one.”。再如,本论文由英语提供整理,提供论文,英语论文,论文,英语论文,留学生论文,英文论文,留学生论文相关核心关键词搜索。
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此词取自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芳名,有着胜利和吉祥的含义。而中国无此类人物,于是翻译人员模仿其音节,最终取“耐克”命名,既和原语音似,又给为此商标见了了坚牢耐用的形象。若只按着字面意思将“Nike”翻译成“耐姬”则不仅使得此词面目全非,也势必会影响此商品在中国的销售市场。
3. 实现商务英语翻译文化信息对等的方法
要做到文化等值,就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具体体现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文化上的差异做些调整。对于汉英词语的指称意义翻译一般有四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3.1直译是商务英语翻译甚至是任何翻译必要的首选的方法
直译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但不是所有的词句都适用此法,对词句入围有着严格的限制条件。当译入语有多个同义词时,译者要慎重选择此法;当译入语可读可通、符合逻辑性时才可选用此法。需要强调的是直译不是硬译死译,只适合小部分词汇、语句的翻译。直译虽然适用范围小,但是可以有效的传达原语的文化,有助于我们了解源生原味的异域文化。如“darkhorse”直译成“黑马”,中国的传统招呼方式“吃了吗”的翻译“have you eaten”也得到了西方文化的认可。再如前文说到的“金鸡牌”若被直译成“golden cock”虽表面意思符合,但是“cock”一词多意且有着明显的污秽信息,所以在直译时需慎重考虑。
3.2意译也是商务英语翻译时必不可少的
意译法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最为常用的方法,也是适用范围最为广泛的方法。因为文化差异,若直接将原语按着字面意思直译,则会受到译入语文化的限制,造成译入语不通顺或者不被接受。此情况下,只有舍弃字面意思,将原语的语义和特点带入译入语。前文介绍的许多例子用到的都是意译法,比如“7—UP”若直译成“七上”,则韵味全失,而参考商标“7—UP”的内涵译成“七喜”则不仅不失其韵味,还朗朗上口。再如汉语“龙”翻译为“Long”也是选用意译来传达中国的***腾。
3.3音译法音译法是指用音位为单位,在保持译入语符合本地语言组成规则的基础上,将原语的发音直接引入到译入语中。音译法更多的被运用到外贸商品进出口的宣传上,比如美国的“Cocacola”。音译法的另一个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即是外来词的引入,比如中国的功夫,则被译成“Kongfu”“,气功”为“Qigong”;英语的“sofa”音译成“沙发”,“poker”音译为“扑克”后,也被中国人广泛接受和使用。
3.4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音译和意译结合是指在英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发音又能体现原文的指称意义,以谐音又谐意的方式达到功能相似。如“Goldlion”译为“金利来”“,Fiyta”译作是“飞亚达”都是采用此法。
4.总结
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更多注重的是意达,这就要求译者选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在客服异国文化障碍的前提下,保持文化信息在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传递。
参考文献:
[1]刘青,郜丽娜.论文化差异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0(05).
等等英文篇4
翻译属于一种跨文化交际,最终目标是把一种文化的信息传递到另一种文化中去,实现对等转换。翻译中的对等主要是指原文和译文这两种语言在文字和意义上所能达到的最高程度的相同,即译文能完全达到原文所具备的效果。翻译中对等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对等才是绝对的,完全的对等是不存在的。不少翻译学家对于翻译中的对等原则都是相当重视的。本文从语言学、文化和风格三个方面谈谈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的对等问题。
二、语言学层次上的对等
1.词层对等
在汉语作品英译的翻译工作中最基本的问题就是词的问题。词层从狭义的角度理解就是词汇,从广义的角度理解范围就扩大到词的搭配、组合以及短语。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过程中,译者要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注意词汇的确切翻译,词组的搭配,和词义的言外之意,做到从词层方面达到对等翻译。如张培基英译的朱自清的《匆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Countingupsilently,Ifindthatmorethan8,000dayshavealreadyslippedawaythroughmyfingers.Likeadropofwaterfallingoffaneedlepointintotheocean,mydaysarequietlydrippingintothestreamoftimewithoutleavingatrace.“默默”和“一滴水”的翻译属于词层的完全对等,但是“从手中溜走”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就是功能上的一种对等,字面直译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通过使用中性词、词义色彩接近的词、用文化概念不同的词来代替,或使用意义相等形式相近的词组、习语等的翻译技巧都使其达到了词层上的对等。在遣词造句中流露出原来散文的美。
2.语法对等
词汇并不是影响翻译工作的唯一因素,汉语文学作品的英译也必须通过语法规则使语言得以清楚的表达。语言不同,语法的范畴也就有所差异,正因为这种语法结构的差异才使得在语际间的相互转换的过程中会有信息内容的变化。语法包括时态、语体、数、语态等多方面的内容,在语际互译的过程中,有时候通过转换的方式达到对等。如张培基英译的巴金的《梦》:我的心在走路,它慢慢地走过了二十五年,一直到这个夜晚。Myhearthadbeentrampingalongallthetime.Uptonow,ithadbeenonitsslowjourneyfor25years.这是一个时态上的对等,在汉语中,汉语的时态用四个助词表示:“着”、“了”、“过”、“来着”。它们的分工是:“着”表示动作、变化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变化已经完成;“过”表示动作、变化已成为过去;“来着”表示动作、变化完成不久。从形式上看“走过了”本应该是过去时,但由于用“一直”来强调,所以用英文的现在完成时来体现原文所要表现的持续影响和状态。
3.篇章对等
篇章对等实质上分为两个层次:即是语序和衔接。在语序的问题上,就是所谓的主题结构和信息结构。韩礼德用主位与述位的理论来分析这个问题。他认为话语从主题结构上分为主位和述位;从信息结构上分为已知信息和新信息。而汉语被认为是话题突出,英语则是主语突出。这样一来,译者在英译汉语文学作品的时候,未必能始终遵循原文的主题结构,常常会因为语际之间语序不同而改变其应有的主题结构而保留其信息结构。而衔接主要是通过篇章中的所指、替代、省略、连接、词汇衔接的方式来流畅篇章。下面通过DavidHawkes对《红楼梦》的一段翻译来例证篇章的对等:这里宝玉悲恸了一回,忽然抬头不见了黛玉,便知黛玉看见他躲开了,自己也觉无味,抖抖土起来,下山寻归旧路,往怡红院来。BythetimeBaoyu’sweepingwasover,Daiyuwasnolongerthere.Herealizedthatshemusthaveseenhimandhavegoneawayinordertoavoidhim.Feelingsuddenlyratherfoolish,herosetohisfeetandbrushtheearthfromhiscloths.ThenhedescendedfromtherockeryandbegantoretracehisstepsinthedirectionofGreenDelights.简短的一句话翻译成英文却变成了四句话,形式上是不完全对等的,但从篇章的功能上看是对等的:信息结构没有变化,但却更突出了主语,符合英语主语突出的语言习惯,而且通过所指、词汇衔接等方式使内容更流畅,过渡更自然。在这里有点特殊之处是对怡红院的翻译,就字面,“红”是要翻译成red的,但在英语中用红并不能表达怡红院所要代表的意思,反而是英语中的green有异曲同工之妙。这种文字的文化差异恰好能在各自读者的心中形成对等。
4.语用对等
所谓语用对等,就是从宏观上把握原语读者和译语读者语用知识上的差距,用适当的手段在译语中弥补这一差距,达到原着与译着在语用上的等值。语用对等也是一种等效翻译理论,它是翻译研究中的新模式。通过对比源语和目标语,语用对等着重探讨语言等效和交际等效两个方面。语言等效要求译者必须用最等值的目标语来表达原文的核心思想。社交语用等效是指文化层面的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意象,这就使得不同语言的使用者,在交流时会出现对文化和含意的误解。而语用对等正是超越了这种文化隔阂,在译入语允许的范围内,达到文化意象和言语信息的互通。那么译者在英译汉语文学作品时,要致力于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遵从目标语读者的文化习俗,选择他们熟悉的表达方式,或向他们介绍源语作品的风格与背景。下面是杨宪益英译的《红楼梦》:王熙凤:“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识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ThisisthefirsttimeI’veseteyesonsucharavishingbeauty.Herwholeairissodistinguished!Shedoesn’ttakeafterherfather,son-in-lawofourOldAncestress,butlooksmorelikeaChia.NowonderourOldAncestresscouldn’tputyououtofhermindandwasforevertakingorthinkingaboutyou.”从语义的角度分析,上文就是对奥斯汀所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具体体现。此段话表面上是在赞扬黛玉的花容月貌,但深层上也对“老祖宗”的嫡亲孙女进行了赞扬,同时也通过她的话侧面向黛玉透露了“老祖宗”对她的挂念。
三、文化对等
翻译的目的之一就是在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之间取得“文化对等”。汉语文学作品英译是一种文化交流,目的是为了传播中国文化的渊博和汉语文字的独特,所以在英译过程中的翻译对等,文化对等也是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对等。这里所说的“对等”除了文化对等,也有形式对等更包括动态对等。下面是DavidHawkes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一段话语的翻译:刘姥姥道:“这倒也不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咱们谋到了靠菩萨保佑,有些机会,也未可知……”“Iwouldn’tsaythat,”saidGrandmaLiu,“Manproposes,Goddisposes.It’suptoustothinkofsomething.Wemustleaveittothegoodlordtodecidewhetherhe’llhelpusornot,whoknows.Hemightgiveustheopportunitywearelookingfor…”因为译者是外国人,所以在面对英语读者的时候,考虑到英美读者的宗教背景和民族心理,为了方便理解,直接引用英语谚语“Manproposes,Goddisposes”,并把“Buddha”改成了“thegoodlord”,索性把其中的文化转换到了英语文化中,将原文中的佛教文化观念转换成西方基督教文化观念,使原文和译文形成了文化对等,恰当的传递了信息,使读者在理解内容的同时也理解了文化。
四、风格对等
风格是指写作特色,在汉语文学作品英译的过程中,风格对等不但指要保持原意,更要保留原作的风格。风格对等涉及原作者的意旨再现,因此它要求译者能全面深入了解原着作者的生平、个人观点甚至个人喜好,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熟悉作品中所描绘的一切细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依照原文的历史背景,文体特点,适当选择历时风格对等和共时风格对等的翻译方法,努力做到风格对等,争取使原语的意旨更好的再现,尽量使原语国家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风情在目标语中得到体现。当然,译者个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感受力,以及个人的笔头表达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如许渊冲英译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ThismornofspringinbedI’mlying,NotwokeuptillIhearbirdscrying.Afteronenightofwindandshowers,Howmanyarethefallenflowers!
等等英文篇5
关键词: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国贸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实践
随着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贴近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促进我国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发挥高职教育的作用,就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外语既是教学媒体,同时又是教学内容,在国际贸易人才培养中更显示其重要性。
一、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对外贸易逐年增长。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对外贸易迎来了迅猛发展的黄金时期。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使得国际商务贸易类专业的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增温。国际贸易人才,尤其是既熟悉国际商贸规则,又能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国际商贸交流和商贸业务实践的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人才,在近年的国际商贸人才市场中,受到了普遍的欢迎,其需求量逐年上升。为了解决实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短缺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一定外语能力的商务型实用人才。
然而,由于我国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办学实践较短,处于创办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和需要完善的地方.尤其突出的是该专业英语教学,英语教学是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坚实的外语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而不少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基本是沿用本科学科体系结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模式,培养目标多是以学习研究型为主,使用的是以学习研究为主的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因此,应尽快树立高职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转变过程中,反思高职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二、社会建构教育思想
出于探索如何将当代教育心理学的一些重要理论和思想应用于外语教学的愿望,英国应用语言学家M.威廉姆斯和教育心理学家R.布尔登共同研究并提出了社会建构主义模式。它以维果茨基的理论为基础,更强调社会文化对于学习的影响。在这种理论中学习者与社会的交互更加受到重视,学习不再是孤立存在的活动,而是学习者与环境、教师、其他学习者以及学习任务等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改变英语教学现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很有启发,特别是该理论强调语言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强调实践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并充分体现在教学中,给了我们极大的启示。
三、社会建构教育思想对国贸专业英语教学的启示
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内,课外,实训基地,并突出情景性及交互性。
1.课堂教学中采用交互式教学,交互式教学法又称互动教学法或互动合作学习法,起源于2O世纪7O年代的美国,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简言之,交互式教学法就是以师生、生生互动为桥梁,使现代课堂教学的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几大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的信息交流和传递网络,让学生主动在情景与对话中进行积极的知识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和主动性、创造性,激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各种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全面发展。交互式教学法改善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认知能力与人际关系的交往能力,实效显著,因此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成为当代教育的前沿理论和研究热点。
交互式教学法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为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作为参与者而非整体的控制者,以达到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目的。
交互式教学法中,互动是一种教学手段而非目的。如果仅以互动为标准,没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与合理的教学安排,那么最终也会事与愿违。为此,该教学模式在实施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1)是问题中心原则。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以疑为轴,解惑为线,互动合作地探究英语教材中的疑难点,寻求有效的解决途径。教师的作用主要是通过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方式给予指导,并给学生留出进一步思考的余地和创造的空间。(2)是开放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和手段公开,教学氛围宽松,使学生有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3)是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英语情景,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有外方人员参与的外事活动中,有效提高其口语和听力能力。
(4)是层次性原则。鉴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教学要层次分明,依据学生不同素质选择不同目标与合作对象,做到分类施教,全员受益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优势。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起主导作用,但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际技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组织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或英语兴趣小组,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接待外宾、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3.学校与相关外贸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岗位阶段性实习,使得学生可以亲身感触工作环境.实践语言知识和工作要求。实习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回顾实***历.反思实习过程中成功与不成功的具体实例,再充实到语言学习中。因为,这里具有最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实习是职校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养。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写实习日志,使学生把在实习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获与不足,语言实践的困惑等一一记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的贯彻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经验,即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要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的指导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
四、小结
两年的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在社会建构思想指导下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得到综合的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虽然我们在国贸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还须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22~223
[3]温江霖: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7):393~394
[4]许海兰:探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0):100~103
[5]林震: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6,2(8):70~70
[6]李淑荣:职校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职英语教学在涉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4):73~74
[8]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是开放性原则。即教学方法和手段公开,教学氛围宽松,使学生有可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
(3)是实践性原则。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课堂教学实践,设置与教学内容相符合的英语情景,让学生练习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在有外方人员参与的外事活动中,有效提高其口语和听力能力。
(4)是层次性原则。鉴于学生之间在知识、能力上存在的差异,教学要层次分明,依据学生不同素质选择不同目标与合作对象,做到分类施教,全员受益
2.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应充分发挥课外实践活动的优势。对于高职英语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基本的教学形式,起主导作用,但课外活动也不可忽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际技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通过课外指导,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深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如组织英语专题讲座、英语辩论赛、演讲赛、文艺演出、观看英文电影,成立英语角、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或英语兴趣小组,或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接待外宾、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课外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他们尝试自己能力的范围,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
3.学校与相关外贸企业合作,加强学生的阶段性实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岗位阶段性实习,使得学生可以亲身感触工作环境.实践语言知识和工作要求。实习结束后.再鼓励学生回顾实***历.反思实习过程中成功与不成功的具体实例,再充实到语言学习中。因为,这里具有最真实的实践活动的情景性及交互性,实习是职校生专业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实习期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会对今后的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专业英语教师要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培养。实习过程中让学生写实习日志,使学生把在实习岗位中的所思所感,在日常工作中的收获与不足,语言实践的困惑等一一记录。
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教师是实践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实践教学在国际贸易专业英语中的贯彻要求指导教师既具有英语专业理论水平,又要有较强的国际贸易经验,即必须具备“双师型”素质。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实践教学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教师“持证上岗”,要求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英语教学的老师具有相关职业资格证或实践合格证才能上岗,要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实践的指导能力。同时,积极引进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
四、小结
两年的国贸专业英语教学实践证明,这种在社会建构思想指导下的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学生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得到综合的锻炼,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虽然我们在国贸英语教学和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为了今后进一步完善教学大纲、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我们还须做更深入、更细致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瑞锋:论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J].中国市场,2008(14):117~118
[2]曹群英肖武云: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22~223
[3]温江霖:论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商场现代化,2007(7):393~394
[4]许海兰:探析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中的特色教育[J].教育与职业,2006(30):100~103
[5]林震:论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旅游英语教学中的渗透[J].职业时空,2006,2(8):70~70
[6]李淑荣:职校专业英语教学与实训相结合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3):56~57
[7]雷耘:高职英语教学在涉外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3(4):73~74
等等英文篇6
范文一
Should Men and Women Be Equal?
People have different ideas about this issue, Some people say that men are superior to women in ability because men are physically stronger, do most of the hard labor in the world and hold most important positions. Other people believe that women have the ability to compete with men. There have been many famous women state leaders and great scientists in the world. We should fully carry out the principle “to each according to his work” so that the enthusiasm of both men and women for work can be fully aroused.
范文二
Nowadays,we still have a lot arguments on whether men and women should be treated equally.
In my opinion, it is self-evident that men and human are equal.
Firstly,men and women are born to be equal,for it's neccecary for the ballance of the natrue.Secondly, if men and women are not equal in many aspects, the developement of not only human beings but also the sociaty will be affected.Finally, Men and women are both important though they paly a different part in the sociaty.Each can not live without the other.
So, it's clear that men and women should be equal.It's part of the law of nature.
译文:
目前,关于男女是否应该被平等对待,我们仍有许多争执。
在我看来,男女平等不言而喻。
首先,男女生来就是平等的,因为这是生态平衡所必须的。第二,如果男女在多个领域都不平等,那么不仅人类物种本身的发展会受影响。社会的发展也会受影响。第三,尽管男人和女人在社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谁都离不开另一半。
所以,显而易见,男女应该平等。这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
等等英文篇7
论文摘要:商务英语翻译并不仅仅是个语言活动,它更是一种文化活动。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时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译者特别要了解本国与异国的文化差异及其起因,从而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中消失。文章通过翻译理论分析影响等值翻译的文化差异,比较英汉文化思维差异及其在语言表达上的具体体现,探讨了对翻译等值理论的理解及其在英汉互译中的具体运用。
一、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使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等方面达到对等
各民族有着其独特的文化。东西方人有不同的哲学、文化传统,所以,文化差异就必然存在。此外,差异的原因还在于东西方民族地理、历史、风土人情等的不同。正是这些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要做到文化等值,就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具体体现在译入语中寻找‘时等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文化上的差异做些了解。
(一)对事物认识差异
首先是习俗和信仰的文化差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东风”像“春天,温暖”,它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而英国的“东风”则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给人的感觉是‘寒冷,令人不愉快”,因此英国人讨厌东风,相反“西风”为英伦三岛送去春天,故有“西风报春”之说。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英国有一款zephyr(西风)牌汽车了。我们只有通过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对比,才能克服母语的干扰,将两种语言转换自如。
其次是颜色的文化差异。在东西方语言中,表示各种不同颜色的词非常丰富。如:红色在我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喜庆,而西方文化中常说a red battle(血战)、red alert(空袭报警);白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基本禁忌词,西方人常用a white soul(纯洁的心灵)、a white lie无害的谎言等;绿色在中国文化中除了表示狭义外,还表示野恶,西方文化中的green表示新鲜、没有经验、妒忌。如in the green wood (在青春旺盛的时代)、a green hand(生手)。数字在东西方文化中同样存在着差异。如我国有“肠6”、“999”、“金六福”、“三***”、“十三香”等这些数字用作商标的商品,在欧美同样可以看到7-up. mild seven. 7-eleven等商标
(二)语言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常用lover一词,每每至此外国人都颇为惊讶。因为lover在英语中表示情夫或情妇之意。外国人不理解,怎么一向在这类问题上保守谨慎的中国人会公开声明自己另有隐情呢?其实,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应该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fiance(未婚夫)或fiancee(未婚匆。“帆船”牌地毯,是我国的出口产品之一,译成junk,在英美市场无人问津,后改译成junco市场才有积极反应。因为junk除了帆船之意外,还有“垃圾、破烂;假货、旧货、废货”的意思,如junk bond(垃圾债券)、junkie(废旧品商人)、junk market(旧货市场)等。如某厂曾出口一种“双羊”牌高档羊绒被,商标被译成goats,销路特别不好,原因就在于goat这个词除了本意外,还有“色鬼”之意。有了这样的商标,无论其产品的质量有多好,有谁会去使用呢?
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汉英民族因所生活的地理位置、环境的不同造成了意识形态的不同。自然条件各异.所接触的客观事物也会在种类、数量、与人类的疏密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由此而产生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也必然各异,而此种物质因素对翻译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二、中外翻译标准其实质上有一致性,即信息对等
美国翻译理论家人奈达eugene a. nada认为,翻译的预期目的主要是原文与译文在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体、风格、语言、文化、社会因素诸方面达到对等。奈达的翻译标准观对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因为不管原文属于什么文体,关键是信息(语义信息和风格信息)的对等。他在科学分析的重要代表作之一《翻译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中指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作,而且还是一讨科学。奈达认为,翻译的每一任务,是使读者看了译文就能一目了然,译者所寻求的应当是对等语,而不应是同一语。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强调再现原语的信息而不强求保持其表达形式奈达还从社会语言学以及语言实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中心。他强调指出任何信息如起不到交际即思想交流的作用,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此后,他又推出现代翻译标准即“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和后来的“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前者强调的是信息对等,后者指“不但是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奈达的翻译理论可以说对我国的影响最大。
原文与译文的灵活对等的中心是不能拘泥于形式,对等不是词语的同一。在保证原文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文中的前提下,译者可以灵活运用译入语,达到语义信息、风格信息和文体信息的最大程度的对等。
国内各种翻译标准与国外的大同小异,主要围绕着忠实、等值、达意、传神等展开。关于翻译的标准,尽管有多种不同的提法,最根本的还是“忠实”与“通顺”两条标准。其中“忠实”是第一位的,“通顺”是第二位的。诚然,第二位的“通顺”并非不重要。因为译文不通顺,晦涩难懂,同样会影响或者阻碍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达,甚至完全丧失翻译的意义。所以“忠实”与“通顺”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虽有主次,但不能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规范内容与形式统一,恰当地适应语境以及富有创造性的翻译,毫无疑问可以增加商务活动的声色。译者在翻译时,要站在正确的立场上表明正确的观点,注意信息的对等。如,不少看到“接待”一词,就立刻想起英语里的receive, receive确可作“接待”解。
(1)对不起,我们总经理不在办公室,他正在接待外宾。sorry,our manager is not in the office.he is receiving a foreign guest.这句中的“接待”实为“接见,’.“会见”之意。在另一种情况下,汉语中,的“接待”指的是整个接待工作,其中包括安排到访客人的访问日程、迎送、业务拾谈、参观游览等事项。在这种情况下,接待译为receive就欠妥了,译为host较好。
(2)你下次什么时候再到中国来访问?再来的话,我们准备接待你。此句如译为:when are you going to visit china again next time? we would be pleased to receive you on your next visit.不如译为:we would be pleased to host you (act as your host).更为贴切。
三语义信息对等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最基本层面的对等
英国翻译家比特·纽马克根据语言学家布莱尔和雅克布森的语言三大功能,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语义翻译侧重信息内容,交际翻译侧重信息产生的效果。翻译时前者应侧重语义翻译,注重原文语义信息与译文语义信息、原文风格信息与译文风格信息对等;后者应侧重交际翻译,注重效果上的对等,即关注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的对等。
(一)原文与译文语义信息的对等
原文的文化信息与译文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深层面的对等,若原文承载了文化信息,译者必须无条件地设法将原语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入语中去。文学翻译经常遇有夸张、暗喻、换喻等修饰法,用词或概念表达不一定要求十分准确,如:i will be back in a couple of days.译成“我两三天后回来”也行,译成“我几天后回来”也可,译作“我不久就回来”也无妨。然而,商贸汉英翻译是与贸易、合同、保险、投资、货运、金融等领域的文字相联系,所涉及的内容严肃而具体,不容译者在翻译中随便表达。原文的准确变成译文的模糊,或者相反,都是商贸翻译所不允许的。实践证明,英译中容易出现差错的地方,一般来讲,不是大的陈述性条款,而恰恰是一些关键的细目,如金钱,时间,数量等,必须往意所翻的词和原文中的词的含义相对应。例如: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a penny’s worth of price.(一分价钱一分货。)
(二)原文与译文风格信息的对等
原文与译文风格信息的对等,笔者所指的‘‘风格”,实际上是指不同的文体。风格信息是作为信息的传递载体一语言一所传递的信息之一。风格信息的传递在翻译中不可忽视。翻译中若忽略了原文的风格信息,不仅会使译文信息大量流失,而且使译文显得不得体。国际商务英语涉及到不同文体的语言形式,如公文、法律、广告等。所以,翻译者必须重视不同风格信息的传递。
商务英语所涉及的专业范围很广,包括广告英语、法律英语、应用文英语、服装英语、包装英语等。了解国际商务英语的文体特点有利于译者把握原作的风格信息传递。商务英语所要表达的信息是商务理论和商务实践等方面的内容,因此与专业内容密不可分。商务英语在词汇使用上的最大特点是对专业词汇的精确运用,其中包括大量专业词汇,具有商务含义的普通词和复合词,以及缩略词语等。如价格常用术语fob, cif有其特定的专业内容,又如c. w o定货付款;b/l提货单;c.o.d货到付现;w.p.a水演险;blue chip蓝筹股、绩优股;bad debt呆账,等等。不了解这些专业术语,没有专业知识,就无法做好此类商务英语的翻译。
等等英文篇8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文化信息等值
国际商务英语是人们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时经常使用的英语。它是以国际商务为语言背景的应用性英语学科。由于国际商务涉及到许多不同行业和领域,所以,国际商务英语涵盖了相关的各个领域的专业英语,如经贸英语、金融英语、经济学英语、会计英语、法律英语、广告英语等。因此,从教学的角度来看,国际商务英语的研究对象就应该是在有关特定语言环境下所使用的专门用途英语( esp , englishfor special purpose) ,研究其语言现象,研究英语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行业,团体,功能等因素而产生的变体及其规律。其中,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应重点研究此类变体文本的翻译的特殊性和规律性。
一、跨文化交际与国际商务英语翻译
在国际上做生意意味着你将与讲不同语言生活在不同文化之中的人们有着频繁的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的过程便是跨文化交际。任何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都需要在交流时克服异国文化的障碍,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众所周知,英语已成为国际商务、国际通讯和互联网的最佳媒体。作为全球商务语言,英语以它的多样性和易变性而着称,这就导致英语以多种形式存在并具有文化背景的多样性。英语在与其他语言的接触中成长,成为一种混合语言而不断迅速演变,以满足文化和交际的需要。
所以,国际商务翻译人员要特别注意本国文化与异国的文化差异,以及英语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义信息、文化信息差异,尽量做到文化信息等值或对等。
加拿大翻译家让·德利尔教授曾指出:“代码转译是确立词的一致关系;翻译是寻求信息等值。”[ 1 ]他指出“词义等值”、“语言等值”等是“代码等值”的同义词;“意义等值”、“语境等值”、“信息等值”等是“翻译等值”的同义词。德利尔先生的翻译标准观对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然而,国际商务英语的涵盖面太广,涉及到众多的不同领域,所以国际商务英语的翻译标准有其特殊性,即标准的多重性。所谓多重性,指的是针对不同文体翻译的标准有所差异,从而灵活使用这些标准。英国翻译家比特·纽马克[2 ]根据语言学家布莱尔和雅克布森的语言三大功能①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的理论。语义翻译侧重信息内容,交际翻译侧重信息产生的效果。他指出,由于文体不同,其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我们对国际商务英语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文本的翻译和对广告的翻译是不同的。由于法律法规具有规定性,约束性,用词很严谨措辞谨慎;广告语言用词灵活夸张。因此,翻译时前者应侧重语义翻译,注重原文语义信息与译文语义信息、原文风格信息与译文风格信息对等;后者应侧重交际翻译,注重效果上的对等,即关注原文读者反应与译文读者反应的对等。
语义信息对等和风格信息对等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最基本层面的对等;在此基础上,若原文承载了文化信息,译者必须无条件地设法将原语中的这种文化信息最大限度地传递到译入语中去。原文的文化信息与译文的文化信息等值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深层面的对等,因此十分隐形。在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实践中,语言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扭曲常常发生,而且译者还毫无察觉。如:我国一种叫“白象”牌的出口干电池,英译成white elephant , 似乎没有不妥之处。但是,a white elephant 是一条固定的英文短语,意为“沉重的负担”( a burdensomepossession) 或“无用而累赘的东西”(useless) ,既然如此,谁还花钱购买呢? 中国制造的“金鸡牌”闹钟在国外有较高的声誉,但其英文译名golden cock 令英美国家的男人捧腹大笑,令女士羞涩难堪。因为,cock 在这些国家除有“雄鸡”意义外,还有“雄性生殖器官”之义,英美国家常喻指男人生殖器,所以该译名给人一种粗俗、缺乏教养的印象。再比如,elect rolux 是斯堪的纳维亚的一家吸尘器制造商,它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英国取得巨大成功的时髦语却在美国遭到了挫败。“没有什么能比elect rolux 能吸(suck) 尘”(nothing sucks like an elect rolux) ,这句话在英国与在美国有很大的不同。在美国“suck”这个词的俚语是多虱的(lousy) 。
以下就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语言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和扭曲进行探讨。
二、文化差异引起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文化信息不等值的几种情况据悉,全世界每年有多达4 万种产品被介绍到全球市场(一半以上传到美国) 。这些产品中大约85 %都失败了。“国际营销的成功之路是建立在错误营销和广告战役中失败的废墟之上。他们中大多数失败是由于跨文化交流的错误。”[ 3 ] 这些交流失败要么是忽视文化差异,要么是对文化差异的无知所造成的。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差异的起因,以便在翻译过程中处理好文化上的差异。
一般地,导致文化差异有以下几个因素:地理位置引起的文化差异、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颜色的文化差异,等等。
由于文化差异的客观存在,原文中的文化信息有时很难翻译到译入语中去。因而,等值的标准就不能完全做到。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
(一) 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见或被忽视。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翻译工作者常常感觉到跟不上步伐。医学领域尤其如此,对于象int ralipid ② , vamin ③ , pedel ④ , sulvvit ⑤等这些药品,我国医学界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产品,因此便无相应的术语,人们只好采取音译或直译法而将它们分别译成“英脱利匹特”、“凡命”、“派达益儿”、“永乐维它”。不难看出,这些中文名称没有表明产品的用途特点,译文没有美感且拗口。相比之下,bratoban ⑥ ,其中文译名“百多帮”更显得亲切,与家用品的联系更紧密。bricasol ⑦ ,对应的中文译名为“喘康速”,其产品功能得到很好的表达。
大家所熟悉的美国运动系列商品nike ,本意是希腊神话中胜利女神的芳名,因此商标nike 能使英语国家的人联想到胜利和吉祥。但若按音译为“奈姬”或是“娜基”之类,中国消费者便会十分费解,不知其意。翻译前辈在翻译时模仿其音节,并考虑到运动服装应该具有经久耐磨损的特点,将它译成了“耐克”,既有坚固耐穿的含义,又包含了克敌必阻的意思。虽然如此,nike 所蕴涵的西方文化信息对中国人来说,不可能像英语国家的人那样想起nike 女神,翻译中的文化信息被丢失。同样,中国文化的“鸳鸯”常用来比喻夫妻,而mandarin duck 却无此含义。
(二) 原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
“龙”(dragon) 在汉语里是“权威吉祥力量”的象征,所以许多商品以此命名。但是,在西方文化中,dragon 指邪恶的怪物,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 satan) 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另外,dragon 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 dragon 在英语国家人民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心目中的“龙”是完全不同的。鉴于此,我们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 经过文化转化处理, 将其译为four asiantigers , 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s ,因为tiger (老虎) 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前文谈到的“白象”牌电池的英文译名white elephant 也属此类问题。鉴于西方故事中狮子是众兽之王,狮子象征力量、勇敢、威严,因此,可否建议将“白象”牌电池的英文译名改为brown lion 呢? 同样, “金鸡牌”闹钟英文译名也建议改译为golden rooster ,从而让使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获得同样的审美感受。
一家英国hunt - wesson 公司把新产品bigjohn 介绍到讲法语的加拿大,法语译名为gros jos , 使市场沉闷,之后才发现这个短语在法语俚语中的意思是“***房”。同样,在意大利,一个翻译错误使英国schweppes 公司非常难堪。在一次广告战役中,该公司的产品tonic water (汤尼水⑧) 被译成了schweppes toilet water 。
(三) 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
英语这门语言的创造力和包容力是很强的。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驾驶“东方”号宇宙飞船首次绕地球飞行成功后,英语中便有了cosmonaut 这个英语单词。当“阿波罗”登月
飞船于1969 年7 月20 日奔向月球,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正在月球上迈出“人类的一大步”时,又一新的英语单词ast ro2naut 便诞生了。2003 年10 月15 日,中国“神舟五号”成功地把首位中国太空人杨利伟送入太空,使中国继前苏联和美国之后,成为第三个可以送人上太空的国家。也许,人们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这一新里程, 在英语词汇中, 便将“太空”的汉语拼音“taikong”与前两个单词的同一后缀“ - naut”组合成复合词taikongnaut 了。从语言本身的角度来讲,这三个英语单词的意思都是“宇航员”,但由不同的词汇来指称,他们所蕴涵的国家主权信息、***治信息、科技信息等微妙含义,大家都能体会。
东西方的酒文化也是可以进行比较的。中国盛产“白酒”,有人将它按字面意思翻译成white wine ,但殊不知这white wine 是白葡萄酒, 而spirit s 或liquor 才能与中文的“白酒”对等。再看英语和汉语中都有表达“干货”这一指称对象的词语,正确的英文术语是dried food and nut s ,而不能译成dry goods(纺织品) 。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国际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信息调整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有许多差异,国际商务英语翻译者需要了解这些差异,以便通过恰当的翻译方法来达到文化信息灵活等值(dynamic messageequivalence) 。要做到文化等值,就必须对两种语言的文化进行对比,这种对比具体体现在译入语中寻找“对等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对文化上的差异做些调整。在以下情况下,对文化上的差异可以做出调整:原文指称对象可能引起读者误解;原文指称对象似乎毫无意义;译入语“语义过载”而让读者费解。指称对象是词语句子和篇章反映的客观世界。英语和汉译语词语的所指常常相同,反映客观世界的同一物体或同一现象,体现相同的语言功能。然而,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对大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深浅程度不一,角度也不相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必定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语言的这种特殊性又使汉语中的某些词语在英语中只能找到部分对应的词语,甚至根本就没有对应语,出现词语空缺。反之亦然。例如:“三资企业”,“精神文明”等汉语词语在英语中存在“意义空缺”,因而其文化负载最重,翻译时须进行文化信息调整。对于汉英词语的指称意义翻译一般有四种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音译法、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一) 直译法
直译法是指在不违背译入语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译入语中完全保留原文语言词语的指称意义。
例如:假冒伪劣商品(fake or poor quality commodi2ties) 、“钻石”牌手表(diamond wrist watch) 、汇率并轨(a uniform exchange rate) ,most - favored - nationt reatment (最惠国待遇) 、income tax (所得税) 等等。
直译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翻译方法,但当译入语有多个同义词时,译者要进行优选。比如: 中国服装“七匹狼”商标的英文译名septwolves 就是一个败笔。虽然sept - 在英语中是表示“7”的构词前缀,但它又有“腐败、脓毒”的意思,因此译名“语义过载”。根据西方文化给我们的启示,如果将其翻译成7 - wolves ,便契合了西方人的理念。
有时,为了保持原文符号意义的完整,译者可采用直译加注的方法。例如:对外开放取得新进展。2003 年共批准“三资”企业120 家,全省“三资”企业已达480 家。
new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the process ofopening to the out side world1 in 2003 , the provinceapproved 120“three forms of ventures”( sino -foreign joint ventures , cooperative enterprises andwholly foreign - funded enterprises) , the total num2ber of the“three forms of ventures”reached 4801通过直译加注的方法,既对词语的指称意义作了说明,又巧妙地
保持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传递了相似的文化信息。
(二) 意译法
意译法是指译者在受到译语社会文化差异的局限时,不得不舍弃原文的字面意义,以求译文与原文的内容相符和主要语言功能相似的方法。意译法是国际商务英语翻译常用的方法,它保留了原名的特点和形式。意译可分为两种:直接意译和转换意译。
前者即将源语言在词典中相应的意思译为目的语,如:t ransit t rade (过境贸易) 、listed stocks (上市股票) , “长城”牌( great wall) 等等。再看“成都紫薇酒店”的英文译名prime hotel ,也是成功采用意译法的典范。紫薇星在中国星象学中其星宿排名居首位,而英语的prime 有“第一的”、“首位的”之意。
转换意译指译者不按词典的释义来翻译源语言,而是在了解商品的特性和兼顾本国消费者心理的基础上用另一个意义来取代原意,使其与商品本身特点直接挂钩, 如: walkman (随身听) 、whisper(护舒宝) , 厦新电子( amoisonic ) 、海信集团(hisense) 等等。而中国商人渴望的“开门红”,我们只能意译为get off to a good start 。
再比如“争取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这句北京召开亚运会时用的口号, 是译成for a goodharvest both in sport s and morals 好呢,还是译为forbetter (athletic) records and sport smanship ?[4 ] 由于英语中的good harvest 除好收成外并无其他语用意义,将它与sport s 与moral 放在一起便显得不论不类,令人费解,因此不能直译而只能意译。另外, “精神文明”译为moral 也不妥,它容易让人产生男女关系上的误解。程先生将原文改译为for better (ath2letic) records and sport smanship 不仅用词准确达意,而且行文简洁流畅,再现了原文的信息功能和美感功能。
(三) 音译法
音译法是指用音位为单位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发音以便突出原文主要语言功能的翻译方法。较为着名的范例要数美国的cocacola ,它被译成“可口可乐”,既保持了原词的音节和响亮,又使人———听便知是饮料商标。这就把原来本无特定含义的词翻译得有声有色,令人回味无穷;而且“可乐“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饮料的代名词,可见其译名在文化中的渗透力。同样,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具有类似渗透力的一个译名可能要数中国的“气功”、“功夫”等词语了,其译名qigong , gongfu 保留了我们的名族文化特色。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不同,我们在进行音译商标时须认真研究商标在字母组合上的不同。国外商标字母之间连贯性强,读音一气呵成,如park2er ,aspirin , siemens。音译商标既然是对外宣传用的,因此字母的组合应按照英文的特点,译文要书写连贯,朗朗上口,形意协和,在音似的基础上灵活翻译,不要总是用汉语拼音来进行翻译。如:“鄂尔多斯”羊毛衫的原英文商标eerduosi 就是纯粹的汉语拼音,后经广泛征求意见并向外商讨教,改译为er2dos 注册,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产品远销美国、德国、英国等地。同样,我们可否建议将四川的“沱牌”酒商标tuopai 改译为tobuy ,将“三笑”牙膏商标san xiao 改译成trismile ?不过,使用音译时要特别注意词的语用意义,千万别为一时的方便而犯忌忌讳或闹笑话。例如“马戏”牌扑克牌被音译成maxipuke ,这似乎也是符合翻译技巧和原则的。但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译名正好是两个英义单词maxi ( = very large or particularlybig 特大的) 和puke ( = vomit 呕吐物,催吐剂;令人作呕的人成物) 组合构成的一个复合词,其指称意义变成了“剧烈呕吐”的意思,译名“语义过载”。人们玩扑克无疑多为娱乐,但这种maxipuke 牌扑克不仅不给人快乐,反而令人感到恶心,可想象其销路将会如何惨淡。
(四) 音译和意译结合法
音译和意译结合是指在英译中既保留原文的发音又能体现原文的指称意义,以谐音又谐意的方式达到功能相似。这种
方法的使用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在拼音之前或之后加上一个表意的词, 如goldlion ,中文译名将gold 一词保留原文指称意义“金”;而lion 一词来取音译手法,两者结合在一起便有了驰名全中国的“金利来”商标。它不但气派恢宏,而且含义大吉大利。尽管和原意不尽相同,但其宗旨、作用、效果是一致的。其他值得列举的例子还有许多,如truly ,前一字取意,后一字取音,译为“信利”。accord 译成“雅确”,是一种手表的商标,前一字取音,后一字取义。fiyta 译作是“飞亚达”也是音意结合的典范。pizza hu 曾译成“必胜客”,在意义上脱离了快餐的味道,也丧失了中国人对其原有食品的熟悉与亲切感。后改译成“比萨饼”实在,“比萨”是音译,“饼”用来描述食品的种类。这样既可表达意大利是该美食的故乡,又能借助比萨斜塔的声名唤起食客对意大利美丽风光的联想。
一种“索”牌塑料绳具,有人把它音译成suo , 也有人试着直译为large rope ,或干脆意译为st rong ,但这些英译名都不如采取音意结合方式将其译为solid 好(李虹虹译) 。译名solid 避免了单纯音译的空洞感和直译的平淡感以及意译后产品标牌的不一致性。“索”的汉语拼音suo 与英语solid 的so 为谐音,而solid 在词义上又与原文“坚固耐用”的涵义相吻合,收到了音谐意谐的双重效果。从语言功能看,原文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使人产生购买欲望) 都得到了有效传递。受solid 英文译名的启迪,可否采取音译和意译结合的方法对上述“马戏”牌扑克牌取名为magicard (magic + card) 呢?需要指出的是,鉴于商务英语翻译是一项涉及不同商务业务的极其复杂的符号转换活动,人们期望的“等值”或“对等”只能是一种理想,因此, “等值”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绝对的对等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源语言承载了文化信息,或在译入语中存在“意义空缺”,因而其文化负载过重的情况下,翻译时必须进行文化信息调整,尽力减少语言间“代码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从而做到译文与原文“相似”。
注释:①这三大功能是: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in2formation function) 和呼格功能( vocative function) 。比特·纽马克在其基础之上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类: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 ,传达信息;表情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感情;祈使功能(voca2tive function) ,使读者或听者作出文本所期望的反应;美感功能(aes2thetic function) ,使感官愉悦;酬应功能(phatic function) ,使交际者保持接触,也可反映交际者之间的关系;元语言功能(metalingual func2tion) ,指语言解释或命名自身特点的功能。该六大分类颇适用于翻译,它引导我们在分析语言功能时应从整体着眼,研究并再现原文的功能时,也应从文本、语境、语域和社会结构等方面进行整体考虑。———笔者注。
②一种静脉注射用的脂肪营养液。
③一种氨基酸注射液。
④一种微量元素注射液。
⑤一种水溶液维生素注射液。
⑥外用抗生素软膏,家用常备药品。
⑦***哮喘的气雾剂。
⑧又名“奎宁水”,以奎宁(quinine) 调味的含矿物质的饮料。
参考文献:
[ 1 ] 让·德利尔1 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法[m]1 孙慧双译,北京: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 :641
[ 2 ] 比特·纽马克1 翻译探索[m]1 英国普卡蒙出版社,19821
[ 3 ] charles mitchell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culture ,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 p1169 , 2001
[ 4 ] 程镇球
1 汉英翻译问题[j ]1 中国翻译,1991 , (3) 1
[ 5 ] hatim b1 跨文化交际[m]1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
版社,20011
[6 ] eugene a1nida1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m]1 上海
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1
[ 7 ] charles mitchell1 国际商业文化[m]1 上海:上海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20011
[8 ] 包惠南1 文化语境与语言翻译[m]1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
出版公司,20011
[ 9 ] 胡文仲1 文化与交际[m]1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41
[ 10 ] 王佐良1 翻译中的文化比较[m]1 北京:外研社,19891
[ 11 ] 刘宓庆1 文体与翻译[m]1 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等等英文篇9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 农学类论文 英译分析
一、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功能对等理论是美国语言学家和翻译家尤金・奈达在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初探》中提出来的,他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翻译概念。
奈达的对等功能强调的是相对意义的对等,翻译的本质还是对文本信息内涵的传递,通过相对的对等,可以避免翻译过程中一些过分关注原文而造成译文难以理解的缺陷。
二、农学类论文界定及其特点
(一)农学专业的定义
农学专业是研究作物生产发育规律、产量形成规律、品质形成规律及其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并采取恰当的农业技术措施,实现作物的高产、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应用专业。
(二)农学类论文英译的文本特色
与其他英语类型相比,农学类翻译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客观性、精准性、简明性。
1. 客观简明的阐述。
要尊重原文的客观性,译文要尽量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客观观点,符合所涉及的科学技术及其科学领域的专业行文表达;译者必须要全面理解原文的表述内容,包括原文词汇、语法、逻辑关系和科学相关内容的理解。
2. 言简意赅的措辞。
科技英语中频频出现大量的专业术语,其词意比较稳定和单一,在表达上需要简练的措辞;译文要简短精练,一目了然,文理通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译文简洁明晰,应是专业英语翻译的理想呈现。
三、常见错误类别
本文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库中随机抽取了20篇农学类期刊论文,从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英译分析,发现概论论文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错误。
(一)标题的翻译
论文的标题是整篇文章的浓缩和缩影,根据论文的标题,读者能直接知晓论文大旨。本研究显示这些篇论文标题的英译存在以下问题。
1. 选词错误。
农学类论文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客观性以及科学性,在选择用词上要求作者区分出普通词和专业词,尤其是英译成英文标题的对应表述。其中,容易忽略的还有缩写的规范性错误,对于专有名词的惯用拼写,还要考虑“同拼异指”的现象,即同一缩写对应指代两个不同的专业用语。
例1:原文:转抗虫基因棉花和玉米花粉对家蚕生长发育影响的评价。
译文:Evaluation of Impact of Pollen Grains of BT,BT/CPTI Transgenic Cotton and BT Corn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ulberry Silkworm,Bombyx mori Linnaeus.
分析:该论文标题英译的结构是合理的,其中对于专有名词的英译采用的是专业术语直接表述的形式,对于相关专业读者的理解是没有偏差的。这也突出了农学类论文专业性、科学性的特征。
2. 句式结构错误。
标题通常以短语或短语词组的形式拟定,多采用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的形式。并列结构即阐述并列关系,偏正结构通常采用中心词前置、中心词后置等。由于中英表达的思维惯式的差异,在标题英译的过程中,需要{整对应语序,达到表达意义上的对应。作者应根据原论文的侧重点来选择相对应的标题组成结构。
例2:原文:非洲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响应与适应研究进展。
译文:Climate Change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 Review of Impacts and Adaptations.
分析:该论文的中文标题结构是偏正结构,即农业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但英译标题采用的是并列关系,即非洲的气候变化和农业产量,缺失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效应。在英译这类标题时,应将研究的类型前置,以偏正结构或包含结构采用后置说明的表达形式。
3. 曲解原义。
标题英译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原义、词不达意的问题。逐词逐句英译,刻板英译是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只根据中文标题的字面意义,并未对论文的深意进行深层理解、分析,虽字、词、句英译都一一对应,但表达意义相差甚远。
例3:原文: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肥料问题。
译文:Fertilizer use and food security in China.
分析:不难看出,该标题的英译和原标题所表述的研究侧重点不一致。究其原因在于,作者未找准该论文的研究问题中心,理解有偏差,以致译文中并未体现出“保障”之义,使得读者在读题时容易产生误解,有曲解原义之嫌。
(二)关键词的翻译
关键词是论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文章的检索。根据关键词能够更直接、更精准地检索,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实效性和精准性。在选取关键词时,应少而精,精而准。本研究发现论文的关键词翻译存在用词不当、书写格式不规范两个典型问题。
1. 用词不当。
关键词的个数直接限制了用词的精准度和规范性。这里所指的精准性是其概括性以及实效性,简而言之,少而精,精而准。关键词应多用实词,以名词或名词词组为主,少用动词或动宾结构。
例4:原文:土壤功能性状。
译文:soil functionalities.
分析:该原文关键词由三个名词构成,分别是“土壤”“功能”“性状”,作者缺失了“性状”的翻译。在农学类论文关键词中,绝大多数是专有名词,而“功能性状”这一词,在农学类英文词汇表述中有“functional traits”专业名词。因此,对于专业名词,要选取相对应的惯用词汇,以免造成读者的陌生化。
2. 书写格式。
关键词的英译书写格式,应按顺序与原中文关键词一一对应,且各英文关键词用分号隔开,除最后一个关键词后无需注标点符号;英文关键词须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或名词词组各实词均大写首字母,关键词中出现的介词、连词等虚词不大写首字母。
例5:原文:水稻;高产;株型;栽培;技术。
英译:rice; high yield; plant type; cultivation; technology.
分析:该篇论文的关键词英译,首字母均没有大写,不符合论文的书写格式。
(三)摘要的翻译
论文摘要是对正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它应该简洁明了,含义明确,表达清楚,不仅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而且也为科技情报人员编制摘要型索引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发现了以下摘要音译错误。
1. 时态错误。
摘要部分的英译,通常以现在时和过去时为主,少用现在完成时和过去完成时等。农学类论文音译时,应该注重各时态的表现功能。
例6:原文:【目的】建立一种……的高精度非线性多维时间序列预测方法。【方法】耦合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带受控项的自回归模型(CAR),……【结果】3个农业科学实例验证表明,……【结论】SVR―CAR是一种……序列分析方法,……有广泛应用前景。
译文:[Objective] To construct a nove1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pproach ... [Method] Integrated controlled autoregressive (CAR)into support vector machine regression(SVR), ... [Result] The prediction results of the agricultural sample set showed that ... [Conclusion] As a novel nonlinear multidimensional time series analysis approach integrated CAR into SVR,... SVR-CAR,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prediction area of agriculture,ecology an d economics.
分析:该论文摘要部分,采取的是分点阐述的方式,清晰明了,分为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个方面,并且在阐述目的和结论部分时用一般时,阐述方法和研究结果部分用过去时。条理清晰,表达时态与方式正确无误,为正确的论文摘要撰写范例。
2. 语法结构错误。
中英两种语言本身就具有其语法、句法结构,因此在摘要英译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例如,中英文中的主谓宾位置大w相同,除开起强调作用的偏正、倒装结构,而定状补的句法结构则大相径庭。为了言简意赅地表达出实意,需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
例7:原文:提高气候变化对非洲作物产量影响的理解,揭示非洲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是及时、正确和有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
译文:We ne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climate chang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Africa, and to know the responses of climate change to African agriculture. These are critical keys to adapt to climate change for agriculture in time.
分析:该句摘要的英译在翻译表述上没有问题,但没有考虑中英两种语言表达的习惯差异。汉语表达上,习惯把关键词、关键点后置,而英文中则习惯中心词前置。因此,在英译摘要的过程中要适当地调整句式结构,以适应英文表述习惯。
四、结束语
本文对相对典型的20篇农学类论文的标题、关键词和摘要进行了相对应的错误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了农学类论文英译中常见的错误类型,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对其论文的英译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提高农学类论文汉译英的翻译质量。
【参考文献】
[1]胡莘.浅谈科技英语翻译与功能对等理论[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5(02):124.
等等英文篇10
关键词:留学生;高等环境化学;全英文教学
中***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4-0206-02
一、引言
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交流日益频繁,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日渐显著,中国高校的对外教育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虽然大部分高校,主要为“985”及“211”高校开设了多门课程的双语教学[1],但是针对外国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并不多。目前,外国学生来中国求学的专业主要集中在中医、经济管理等[2],而工科和理科等专业则相对较少[3-5]。
我校苏州科技学院自2004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起,即开设了高等环境化学课程。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所必修的学位基础课,同时是面向环境工程专业的工程硕士开设的专业技术课。2015年起,我校申请并获批了国际环境工程硕士项目,本项目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官员或技术人员开设为期两年的硕士学历学位教育,至此,本校开设了高等环境化学的全英文授课课程。
根据文献检索结果,国内关于环境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文章较多,特别是南开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均设立了双语教学的精品课程[6]。然而,关于留学生高等环境化学的全英文教学的报道几乎没有。本文将主要通过课程的全英文授教学实践,总结相关教学体会,并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出一些建议。
二、课程准备
(一)学生背景调研
学校的留学生主要来自于亚非地区,包括马拉维、阿尔及利亚、加纳、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牙买加等十个国家,授课对象的语言背景要求课程必须为全英文教学。尽管任课教师都具有海外留学经历,英文表达与沟通都很流利,且对课程内容非常熟悉,但是教师的母语并非英语,与英语国家的教师相比,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同时,亚非地区学生的英语均带有浓重的口音。这些都要求教师不仅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正确地传授课程内容,同时要做好与学生在课后的互动。因此在备课阶段,教师必须要对课程内容和涉及的专业词汇做到精准地掌握,同时要强化英文听说能力,做到运用自如。
从授课对象来自的国家和学生的工作背景来看,学生的文化知识结构差异甚大。虽然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都接受过正规的本科或专科教育,但是亚非国家与中国教育水平有差距,且大部分学生离开学校时间较长,甚至有的学生属于跨专业学习。他们的相关专业基本知识,特别是化学基础知识薄弱,因此要求教师对课程内容的设置进行适当的调整。在课程考核中,不适用对国内研究生的考核标准,需要适当放低标准,但并不意味着对留学生就放任自由。留学生相较于中国学生来说,在思维上会更活跃,自主查阅文献的能力相对较强,因此在课程考核中适当增大此部分的比例,从而构成较合理的考核标准。
(二)教材选择与编排
教材是一门课程的核心部分。教学团队选用Stanley E. Manahan主编的英文原版教材《Environmental Chemistry》第九版作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参考Colin Baird等编写的《Environmental Chemistry》第五版,和Thomas G. Spiro等编写的《Chemistry of the Environment》第三版。由于国内在购买英文原版教材的局限性且价格高昂,无法给学生指定教材,因此团队主要采取节选的方式,从参考教材中选择适当的章节,并适当修改,编订成讲义,分发给学生作为阅读参考。实验教学教材主要参考了尤宏等主编的《环境实验化学》,结合本校原有的实验课程设置,团队参照其中几个趣味性相对较强的实验,进行了英文翻译,编写了相应的英文实验讲义。
(三)课程设置与教学形式
根据学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课程为32学时,结合学生背景,对课程的设置进行了调整,授课形式结合了课堂教学、课外实践参观、实验教学以及研讨式教学。
三、教学实践
(一)课堂教学内容
根据授课对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文化背景、年龄层次、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差异都较大,且课程设置仅32学时,决定了本课程在课堂教学内容上无法做到全面深入地剖析。本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特色科研主要集中在水处理技术,且近来全球对大气治理越来越重视,因此在教学内容上,教师重点讲解大气环境化学和水环境化学两个知识模块,详细介绍几种典型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过程,同时布置学生自习土壤和生物环境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结合国际案例以及身边案例,给学生分析环境中的重要化学现象。比如,在讲解烟雾知识模块时,以往的教科书主要引用伦敦雾、洛杉矶雾等事件。作者曾经在新加坡工作与学习过,新加坡作为著名的“花园城市”,也正经受着烟雾的空气污染。由于印尼烧芭产生了大量的烟雾颗粒,经过空气流动越过印度洋,迁移至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使得这些国家的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将被烟雾污染国家的前、后照片进行强烈对比,进一步结合目前中国的雾霾现状,适时地讲解烟雾形成的化学原理,让学生对现象和背后的化学知识有了深刻的体会与认识。
(二)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中增加了学生室外样品采集教学活动。学生所测试的样品为从两个不同湖水(苏州金鸡湖、独墅湖)所采集的水样,分组采取不同位点的水样,带回实验室进行测试分析并进行对比。这种实验教学活动既增加了趣味性,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能够让留学生了解苏州当地的环境情况,使得教学效果显著。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显得更为突出,留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教师要主动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及时帮忙解决。
(三)课外实践教学
教学团队组织学生参观了本地一个有代表性的污水处理厂。在参观前,让学生搜集他们本国的污水处理方法和设施等资料。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引导员给外国学生讲解本地污水处理设施及原理等,让学生能够对水环境化学,特别是水处理方面有了直观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
(四)研讨式教学
作为研究生高等教育,除了向他们灌输基本知识以外,鼓励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查阅文献资料,培养他们***完成课题的能力也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团队引入了研讨式教学。将学生分组并指定课题,让组员自行查阅文献,以报告和演讲的形式呈现。学生演讲后,其他同学积极提问。作者发现通过这种方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相较于中国学生普遍比较害羞、不自信的表现,外国学生较积极,比课堂教学时更活泼,能发现并掌握很多与课堂教学内容中相对应的知识模块,同时还丰富了课堂教学知识。其中一个题为“The effect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on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化学肥料对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的报告讨论了化学肥料对环境的污染,指出化学肥料主要由含氮化合物组成,经过土壤、微生物等一系列吸附降解过程之后会产生N2、NO、NO2、N2O等,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与教学内容中大气污染物中NO、NO2的知识点相呼应,同时也有学生提出“为什么N2O也是污染物”的问题,教师在此时可以适时地补充一些关于温室气体的知识。
四、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国内高校中开设全英文授课的课程并不少,全英文授课与传统中文教学的主要区别在语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流利地用英语进行教学和日常交流。各大高校不断引进有国外学习和工作经历的教师,语言基本已不是问题,更多的要求还是在教学方法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文化知识背景,因材施教。教师在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时,应注重学习英语教学国家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真正做到与国际接轨。
留学生来华学习,教授课本知识之余,教师应加强与学生的课外交流互动,教师可以及时地调整或纠正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英文教学水平。
在教材的引进与编排方面,目前国内购买英文原版教材的渠道有限且价格较高,如需大量采购作为学生的教科书,仍需要学校***书馆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教学团队应该组织讨论,编写出合适的英文讲义。
大部分学校网站都是中文网页,即便有英文网站,有用信息也相对较少。作者所在学校的英文数据库资源有限,这对于留学生来校如何做好研究生课题是一个较大障碍。这些都是教学团队、校方亟待改进的地方。
参考文献:
[1]周溶冰,谢正苗,吴卫红.环境化学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151-152.
[2]王芳,张岚,张锦宏,苏晓波.留学生医学细胞生物学全英文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4,(1):62-65.
[3]余冉,王玉敏,杨安康.“环境微生物学”全英文教学探索与实践[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6):172-173,176.
[4]张云莲,文献民.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3,(4):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