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篇1
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各种各样的习题中就可以很好的体现出来。以上就是为大家梳理归纳的知识,希望能够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上册数学书习题及答案1.按照***上所示的位置填空。
(1)游泳馆在小文家的北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米;
(2)电影院在小文家的东偏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书馆在小文家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4)百货超市在小文家的_____偏_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找到每个建筑物的位置。
(1)体育馆在学校的北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2)新华书店在学校的___偏10°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李小旭家在学校的_____偏____°方向,距离是____米;
(4)百货大楼在学校的____偏_____°方向,距离是_____米。
3.量一量,填一填。
(1)疯狂老鼠在喷泉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2)空中飞车在喷泉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3)时间隧道在喷泉____偏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_米;
(4)碰碰车在喷泉____偏____°的方向上,距离是___米。
4.按要求画出各景点位置。
(1)鳄鱼潭在大象馆西偏南40°方向,距离300米;
(2)熊猫馆在大象馆北偏西15°方向,距离200米;
(3)花果山在大象馆东偏北60°方向,距离500米。
【篇三】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位置与方向(二)》练习题
一、看***回答问题。?
1.下***为某路公交车的行车路线。
从广场出发向(
)行驶(
)站到电影院,再向(
)行驶(
)站到商场,再向(
)偏(
)的方向行驶(
)站到少年宫,再向(
)偏(
)的方向行驶(
)站到动物园。?????
2.贝贝从幸福路站出发坐了4站,他可能在(
)站或(
)站下车。??
3.京京坐了3站在少年宫下车,她可能是从(
)站或(
)上车的。
二、选择。? ????
1.***书馆在剧院的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那么剧院在***书馆的(??)。
A.东偏南30°方向500米处???????B.南偏东60°方向500米处????
C.北偏西30°方向500米处???????D.西偏北30°方向500米处
2.如***,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小红家在广场东偏北6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B.广场在学校南偏东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C.广场在小红家东偏北30°方向上,距离300米处
D.学校在广场北偏西35°方向上,距离200米处
第2页
1.根据统计***完成填空。
(1)11%,15%
(2)文学,哲学
(3)2
2.下面是人民路服装店销售某品牌运动服的情况统计,根据统计***回答问题。
(1)8%
(2)MLLS
(3)1600×22%=352(套)
答:销售了352套。
第4页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张晓辉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喜欢看新闻类、体育类、文艺类等电视节目的人数各占百分之几,可以制作(C)统计***。
A.条形B.折线C.扇形
(2)张晓辉想了解自己班上同学上星期看电视的时间在半小时及以内、半小时以上到1小时、1小时以上到1个半小时、1个半小时以上四种情况的人数各有多少,可以制作(A)统计***。
A.条形B.折线C.扇形
(3)张晓辉记录了自己上星期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如果想清楚地看出上星期看电视时间长短的变化情况,可以制作(B)统计***。
A.条形B.折线C.扇形
2.
(1) 扇形 条形 折线
(2) A C 540
(3) 增加
(4)例:A牌和E牌电视机销售量最多。
第6页
1.
(1)C
(2)B
2.
(1)环境保护
表扬投诉
(2)20
12
第9页
2.
(1)2.5
2.5(2016新版为2.5,2015版是2)
(2)B
3.一个圆柱形茶杯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这个茶杯的底面周长是多少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多...
3.14x2x4=25.12(厘米)
3.14x4
=3.14x16
=50.24(平方厘米)
答:这个茶杯的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放在桌上占桌面50.24平方厘米。
第10页
1.
(1)长方形
底面周长
高
(2)圆
相等
2.左***:
3.14×(7÷2)×2+3.14×7×8
=76.93+175.84
=252.77(cm)
右***:
3.14×5×2+3.14×5×2×6
=157+188.4
=345.4(cm)
3.(1)
3.14×16×8
=50.24×8
=401.92(平方厘米)
答:罐头包装盒侧面商标纸的面积至少401.92平方厘米。
(2)
3.14×(16÷2)×2+401.92
=401.92+401.92
=803.84(平方厘米)
答:大约需要铁皮803.84平方厘米。
第11页
4.
6÷2=3(厘米)
3.14x3x2+3.14x6x8
=3.14x9x2+3.14x6x8
=3.14x66
=207.24(平方厘米)
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207.24平方厘米。
第18页
1、略
2、***(1)是以长方形的宽边为轴旋转而成的。
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2cm,
高是1cm。
***(2)是以长方形的长边为轴旋转而成的。这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1cm,高是2cm。
第19页
1、略
2、长:2×3.14×5=31.4(cm)
宽:20cm
21页
2×3.14×5×20=628(cm2)
第22页
1、(1)1.6×0.7=1.12(m2)
(2)2×3.14×3.2×5=100.48(dm2)
2、3.14×8×13+3.14×(8÷2)2=376.8(cm2)
第25页
1、75×90=6750(cm3)
2、3.14×(1÷2)2×10=7.85(m3)
26页
1、3.14×(8÷2)2×15=753.6(cm3)
1L=1000cm3
703.6
2、3.14×(O.4÷2)2×5÷0.02≈31(张)
3.l4×(6÷2)2×10=282.6(cm3)=282.6(mL)
第34页
1、1/3×19×12=76(cm3)
2、1/3×3.14×(4÷2)2×5×7.8≈163(g)
37页
1、第1、2、6幅***是圆柱。
圆柱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相同;
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侧面沿高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
圆柱有无数条高。
第3、4、5幅***是圆锥。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
侧面是一个曲面,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扇形;
圆锥只有一条高。
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通过把它转化成长方体导出的;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经过试验导出的。
3、(1)3.14×10×20+3.14×(10÷2)2×2=785(cm2)
(2)3.14×(10÷2)2×20=1570(cm3)=1570(mL)=1.57(L)
1.5
4、(1)3.14×(4÷2)2×2+1/3×3.14×(4÷2)2×4=628/15(dm3)
0.65×628/15=2041/75(kg)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2
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加深对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一、指导思想:
提高优生的自主和自觉学习能力,进一步巩固并提高中等生的学习成绩,帮助差生取得适当进步,让差生在教师的辅导和优生的帮助下,逐步提高学习成绩,并培养较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基本能力。培优计划要落到实处,发掘并培养一批尖子,挖掘他们的潜能,从培养能力入手,训练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扎实基础,并能协助老师进行辅差活动,提高整个班级的素养和成绩。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本班共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有20人,女生有20人。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及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看,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目的明确,上课认真,作业能按时按量完成,且质量较好,但也有少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学习态度欠端正,书写较潦草,作业有时不能及时完成,因此本学期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外,我准备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上下功夫,通过培优辅潜的方式使优秀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潜能生得到较大进步。特订本期计划如下:
三、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四、教学目的和要求:
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会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掌握圆柱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掌握正比例、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反比例。
学会使用数对确定点的位置,懂得将***形按一定比例进行放大和缩小。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计算平面***的比例尺。提高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周密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牢固地掌握有关整数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简易方程、比和比例等基础知识;
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能力,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巩固已获得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小的表象,进一步明确各种计量单位的应用范围,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名数的简单换算。
5、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进一步掌握一些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巩固所学的简单画***、测量等技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使学生掌握所学的统计初步知识,能够看懂和绘制简单的统计***表,能对统计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7、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地解答所学的应用题和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措施:
1、进一步培养合理、灵活地演练计算能力。
2、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和综合能力。
3、培养抽象思维和概括、判断、推理能力,以及以此类推、举一反三的能力。
4、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5、培养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加强学生的空间立体感。
7、加强口算练习,学会解答比较简单的整数、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逐步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8、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9、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10、能掌握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正确进行名数的换算。
六、辅差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1 2.21/27 1、教学准备; 2、面的旋转
2 2.28/3.6 1、圆柱的表面积; 2、圆柱的体积
3 3.7/13 1、圆柱的体积; 2、实践与活动 3、练习一
4 3.14/20 1、变化的量; 2、正比例
5 3.21/27 1、画一画; 2、反比例
6 3.28/4.3 1、观察与探究; 2、***形的放缩; 3、比例尺
7 4.4/10 1、练习二; 2、整理与复习;
8 4.11/17 1、数的认识:整数;2、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
9 4.18/24 1、常见的量; 2、数的运算:运算的意义;
10 4.25/5.1 1、估算; 2、计算与应用; 3、运算律; 期中检测
11 5.2/8 1、运算律; 2、用字母表示数;3、方程;
12 5.9/15 1、正比例、反比例;2、探索规律;
13 5.16/22 1、***形的认识:线与角; 2、平面***形;
14 5.23/29 1、立体***形;***形与测量;2、***形与变换;3、***形与位置
15 5.30/6.5 1、统计与概率; 2、可能性 3、解决问题的策略。
16 6.6/12 全面复习
17/19 6.13/7.3 全面复习、做好检测准备。
做好期末结束工作、写好各类小结。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在这新的一学期,我将以新课程提供的全新理念为指导,依据教研组工作计划,按照教导处的安排,围绕课堂教学和教学科研这一中心任务,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一)总体分析:六年级两个班现有学生97人,学生的学习态度、班级的学习风气较好,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非常高。我班的特点是:学生学习主动,优秀率及合格率等指标一直较高。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父母对其要求较严,对行为习惯的培养很重视,因而这批同学的学习态度端正,成绩较稳定。如管辉、殷悦、陈炳***、郑晗、赵云杰、万梓桐、乔艺、安秦等;但也有部分同学由于父母长辈过分宠爱,平时对自己要求不严,学习习惯较差,作业马虎,字迹潦草,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金星、付鑫鹏、孔曦、王国良等。也有几位同学尽管学习态度端正,但由于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偏重于机械性的死记硬背,不够灵活,所以成绩也不够理想,如尹怡康、秦文龙、胡伯威等。另外,班中的互助互学风气已经形成,本学期认真搞好学优生和学困生的结对工作、强化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知识现状分析:本班学生基础较扎实,思想品德较好,学习能力较强,学习习惯较好,但也存在不平衡性,有些学生学习不用心,懒惰,有不做作业坏习惯,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本班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效地探索知识,寻求规律,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适当开展数学课外活动,以拓宽知识面,提高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比,圆,百分数(一),扇形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圆两个单元。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和折线统计***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认识扇形统计***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五、教学设想
教学时力求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1.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数四则运算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计算有一定的区别,在算理上比整数、小数计算稍显复杂,所以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更困难一些。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计算方法上与整数、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虽有区别,但是在算理上与整数、小数的加、减法又有联系,都是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减。为了突出这一共同的规律,加之学生已学习过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所以,教学分数除法需要有分数乘法作基础;而且分数乘、除法的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它们的算理也更为困难些。
2.注意知识的迁移和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有关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和小数来算;解决含有百分数的实际问题在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上与解决分数问题基本相同。因此对求百分率的问题,特别是求增加百分之几、减少百分之几的问题适当举例加以教学,然后加强百分数实际应用方面的教学。例如,结合求百分率,出现求达标率、发芽率等的计算(还提示了出勤率、合格率、出粉率);介绍折扣、纳税和利息等知识中有关百分数的计算知识等。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如何求出出勤率、成活率、命中率等。既拓展了学生所学的知识范围,加深学生对百分率知识的理解;又培养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注重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教学“位置与方向”时,首先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用“第几组第几个”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学习新知识,并及时对已有经验进行提升,迅速将具体的情境数学化,抽象成学习如何在平面***上确定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另一方面,注意呈现丰富的生活情境和现实素材,帮助学生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加深对用数对确定位置内容的理解,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锻炼空间想像的能力。
圆是一种曲线***形,它同直线***形有不同的特点。所以“圆”的教学是学生系统认识曲线***形特征的开始。在低年级的教学中虽然也出现过圆,但只是直观的认识,本册的教学要认识圆的特征、圆的周长和圆的面积等。从学习直线***形到学习曲线***形,不论是内容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教学时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形与直线***形的内在联系。教学圆的面积时,教材启发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回忆以前用过的转化方法,从而把圆的面积转化为熟悉的直线***形的面积来计算。教材还注意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渗透数学文化和爱国主义教育。
4.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逐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能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时,一是注意与先前学习过的统计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扇形统计***的特点和作用。二是注意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凸现统计的实用价值。更好地体会统计知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形成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5.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奠定发展更高素质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系统而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尝试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可以理解的简单形式,采用生动有趣的事例呈现出来。通过教学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逐步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用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解决问题教学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过程,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注意将解决问题的教学融合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通过各部分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6.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强调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自然与社会现象有了一定的探求欲望,此时需要教育者进行有目的的启发与引导。在教学中,要通过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这同样是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本册实验教材不仅内容涉及数学教学内容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探索奇妙的数学世界提供了丰富素材,而且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安排了许多体现数学文化的阅读材料、数学史实等,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丰富多彩、充满魅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欲望。
六、课时安排
六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3一、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
(一)总体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
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具体阐述如下:
知识与技能
经历将一些实际问题抽象为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探究物体与***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经历提出问题、收集和处理数据、作出决策和预测的过程,掌握统计与概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数学思考
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经历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出推断的过程,发展统计观念。
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解决问题
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情感与态度
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
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思考的习惯。
以上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二)学段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亿以内的数,了解分数、百分数、负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会用方 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
经历探索物体与***形的形状、大小、运动和位置关系的过程,了 解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形的基本特征,能对简单***形进行变换,能初步确定物体的位置,发展测量(包括估测)、识***、作***等技能。
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掌握一些数据处理技 能;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计算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数学思考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符号的过程,认识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掌握必要的运算(包括估算)技能;探索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能运用 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进行描述。
经历探索物体与***形的基本性质、变换、位置关系的过程,掌握 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本性质以及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等的基本性质,初步认识投影与视***,掌握基本的识***、作***等技能;体会证明的必要性,能证明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本性质,掌握基本的推理技能。
从事收集、描述、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并进行交流的活动,感受 抽样的必要性,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掌握必要的数据处理技能;进一步丰富对概率的认识,知道频率与概 率的关系,会计算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
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 简单现象。
在对简单物体和***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 ,发展空间观念。
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与类比。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对现实生活中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释,会用数、字母和***表描述并解决现实世界中的简单问题。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4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六年级1班现有学生66人。从新课程的角度来讲,班级人数比较多,可从一年级一直到六年级,都是自己带过来的,所以对学生的情况了解比较充足,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能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获取知识,抽象思维水平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之间会交流合作,但自主探讨能力不高。但也有一部分的学生基础知识差,上课不认真听讲,不能***完成学习任务,需要老师督促并辅导。还有一部分比较认真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只能掌握一些基础知识,稍稍拐个弯就不知所措。本学期重点还是抓好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学,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创设愉快情境教学,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进入学习的动态。
二、教材分析 :
这一册教材内容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方面: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二)、过程与方法方面:
5、知道圆是轴对称***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示数据。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
在前面几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已经介绍了许多教具和学具,其中的一些仍可继续使用,如小棒、方木块、量角器、三角板、直尺、计算器等。结合本册的教学需要,介绍几种使用效果较好的教具和学具,以供参考。
1.圆形纸板作为演示分数计算以及认识圆的教具。
可以用硬纸板做成大小相同的圆若干个。拿其中的两个圆形纸板做成如五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第14页介绍的教具,用来演示不同的分数。作为教师演示用的教具要大一些,作为学生操作用的学具可小一些。
2.圆规教学圆的认识时用。
教师要准备可以在黑板上画圆的圆规。每个学生也要准备一套自己用的圆规。
3.说明圆面积计算公式用的教具可以仿照教材第68页的***用纸板制作,供教师演示用。
另外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同样的***,学生可以剪下来贴在纸板上,作为操作用的学具。
4.方格作***纸学习位置时用。
在本册教材的附录中印有几幅10×10的方格纸,可以让学生剪下来用。
5.其他教具教师还可以根据各部分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
如教学位置时在本地区的简易路线***上画上方格子作为教具;教学百分数时,可搜集一些含有百分数表示含量或性能的商品标签作为教具或学具等。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
五、教学措施:
1、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3、课堂训练形式的多样化,重视一题多解,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
4、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5两个月的暑假已经结束,现在又回到工作岗位上。这个学期依然是担任六年级数学的教学任务,现将六年级数学上册的教学任务计划如下:
一、教材简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二、教学目标
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形;
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
四、教学难点:分数乘法和除法、鸡兔同笼问题。
五、班级情况分析:
1.基本情况:本班共计23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1人。
2.学生学习习惯:绝大多数学生养成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
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实行分工合作,各尽其责。能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主动收集、交流、加工和处理学习信息。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取和尊重别人的意见,***思考,掌握学法,大胆实践,并能自评、自检和自改。
3.学困生情况:个别学生基础知识差。
对数学不感兴趣,学习被动,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学习有困难,特别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存在问题。还有个别学生比较聪明,但学习不勤奋,成绩不高。
六、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方法。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将“重视结论”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注重再现知识产生、形成的过程,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
2、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一起摆摆、拼拼、说说,让学生畅所欲言,互相交流,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增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使学生感到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用数学的实际意义来诱发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七、后进生转化措施:
1、培养后进生的自信心。
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
2、对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
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重视与家庭的联系。
八、教学进度:
一单元:位 置...........2课时
二单元:分数乘法
1、分数乘法..............6课时
2、解决问题..............4课时
3、倒数的认识...........1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单元:分数除法
1、分数除法..............5课时
2、解决问题..............3课时
3、比和比的应用.......4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四单元:圆
1、认识圆...........2课时
2、圆的周长........3课时
3、圆的面积........3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五单元:百分数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
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3课时
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9课时
4、整理和复习..........1课时
六单元:统 计
1、扇形统计***........1课时
2、合理存款...........1课时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3
教材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形的基本方法,同时,也渗透了曲线***形和直线***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方面来说,也进入了一新的领域。学生虽已初步认识过圆,但对于建立正确的圆的概念以及掌握圆的特征还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和用圆规画圆”就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明确圆心与圆的位置之间的关系、半径与直径、半径与圆的大小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难点。
首先,可以看出做课教师准备的非常充分,认真钻研了教材,准确把握了本节课的重难点。教学设计合理,环环相扣,做到了数学知识严密的逻辑性。
其次教师一开始通过生活中实际例子引入课题,一方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从思想上吸引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活动。
在探究知识这一环节中教师主要通过让学生折一折、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分组交流,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和展开探究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新知,这也正是我校所定的专题;“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的进一步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感知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是感悟的过程,学生在感知、体验、感悟中发现新知,掌握新知根据教材的特点,本节课将以引导、探究、动手操作为主要方式进行教学。
教师在讲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特征以及关系时,不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去画圆,通过画圆来认识这些琐碎的知识点。通过同桌交流探究发现知识。从而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也体现了数学课堂的有效探究。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4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75页扇形。
教学目标:
1.知道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2.经历扇形的认识过程,初步感知圆心角是90度和180度的扇形与圆的关系,能按要求画扇形。
3.通过生活实例,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知道弧、圆心角、扇形的概念,了解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和半径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出示PPT)我们认识了圆,你能根据这个***说说你对圆的认有哪些?
学生汇报,明确有圆心、直径、半径、圆内、圆上、圆外等知识。
【设计意***】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二、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师:老师在认识了圆之后,在生活中找到了这样几幅***,它们与圆的有关知识间有怎样的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此有关的知识。
(出示主题***)这三幅***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汇报,明确都有“扇”字
师:脱掉生活中这些***的美丽外衣,就是我们数学中的扇形。(板书课题)
【设计意***】由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中的扇形,学生初步感知扇形。
三、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一)探究弧、圆心角和扇形的概念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数学书75页的内容,教师巡视指导。
(1)什么是弧?
(2)什么是扇形?
(3)什么是圆心角?
(4)用笔在自己的圆上标出弧、圆心角、和扇形。
2.学生展示汇报,教师板书
3.巩固练习
(1)***形中涂色的部分,哪些是扇形?
(2)下面各***中,哪些角是圆心角?
【设计意***】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进行自学,既学习了弧、扇形、圆心角的概念,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判断练习,进一步明晰对概念的了解。
(二)探究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
1.认识圆心角是180度和90度的扇形,同时感知圆心角的大小与扇形的大小关系。
2.通过观察***,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PPT出示)
r=3cm
r=3cm
小结:同圆或等圆中,扇形的大小与圆心角的关系是同圆或等圆中,圆心角大(小),扇形就大(小)。
(三)探究圆心角相等的扇形的大小和半径的关系(圆心角都是120度)
(PPT出示)
r=4cm
r=2cm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结论:圆心角相等,半径长(短),扇形大(小)。
四、学以致用
(一)指出下列物体中的扇形(课本76页1题)
1.学生指出物体中的扇形。
2.学生找出生活中的扇形。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
1.顶点在圆上的角是圆心角。(×)
2.在同一个圆中,圆心角越大,扇形的面积就越大。(√)
3.扇形不是轴对称***形。(×)
4.同一个圆内,圆心角越大,对应的弧线越长。(√)
(三)画一画: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100度的扇形。
学生动手操作,并汇报交流画法。
【设计意***】通过综合练习,巩固新知,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欣赏生活中扇形的美。
(PPT展示)
【设计意***】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扇形在生活中的运用。
六、拓展提高
(一)通过实物***介绍扇环
(二)求扇环的面积
1.***思考解决
2.全班交流
【设计意***】通过这样的设计,介绍扇环知识。知道扇环是圆环的一部分,其面积大小与内外半径长短、圆心角大小有关。
七、课堂总结:本节课学了什么内容,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
扇
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形。
扇形的大小:圆心角
(同圆或等圆)
半径
(圆心角相等)
B
A
弧
圆心角
O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5
任教班级 六.二 学科 数学、科学
一、试卷结构
此试卷由(一)我会填空(占22分)、(二)我会判断(占5分)、(三)我会选择(占5分)(四)我会计算:1.直接写得数(占5分)、2.简便计算(9分)、3.解方程(占9分)(五)我会解决问题(占35分)组成。
二、试题分析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难度适中,内容不偏不怪,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以能力立意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有利于考查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教学方法和学法的指导和培养。
1. 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干内容, 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检验教师教学生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果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保证了较高的比例并保持了必要的深度。本册重点内容圆的认识、百分数的应用、比的认识和应用,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解决问题等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察
2. 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境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作为当今信息社会的成员,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次试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间题的能力,如填空题11小题,成功的把***的周长知识和比紧都的联系起来。
三、试卷分析及措施:
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班学生平均分66分,及格率65.52,优秀率34.45,三率和166,从卷面的得分情况来看,卷面书写不是太好,总体成绩与期中比较有所进步,但总体还是不够理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一定的基本技能。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否扎实,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也很注重抓基础知识的训练,无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都如此,特别是计算,在数学中无处不在,生活中随时都会用到,所以我们在平时坚持早、晚天天练,大部分学生都有所进步。但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失分也是很严重。
2.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能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我们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实我们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结合所学内容为学生创设各种生活情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体验其应用价值,学生有了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不够理想。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6
5.4税收
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
(1分)王老师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价格为180万元。王老师要按房价的1.5%的税率缴纳契税,王老师需缴纳契税_______万元。
2.
(1分)一家酒店1月份营业额为100万元,如果按照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1月份缴纳营业税款_______万元.
3.
(1分)某超市三月份缴纳了0.5万元的营业税,如果是按照5%缴纳的,这个超市三月份的营业额是_______万元。
4.
(1分)王阿姨本月的工资是5000元,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8%的个人所得税,那么王阿姨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_______元。
5.
(1分)某商店一月份的营业额是2000元,按照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该商店一月份应缴纳营业税_______元。
二、请你算一算。
(共1题;共1分)
6.
(1分)旅游营业税率为5%,根据这一信息请你填写下表。
营业额(万元)
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太阳岛风景区
1300
_______
极地馆
1970
_______
龙塔
980
_______
万达游乐场
2300
_______
三、判断题。
(共3题;共3分)
7.
(1分)收入和税款的比是税率。
8.
(1分)一家保险公司去年的营业额是6.2亿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0.31亿元。
9.
(1分)营业额不变的情况下,税率越大,营业税越大。
四、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0.
(1分)明明商店4月份的营业额是8900元,要缴纳5%的营业税,明明商店要缴纳(
)元营业税。
A
.
445
B
.
435
C
.
554
D
.
不确定
11.
(1分)水产超市10月份的营业额是13500元,要缴纳5%的营业税,水产超市10月份缴纳营业税(
)元。
A
.
355
B
.
485
C
.
675
D
.
588
12.
(1分)天泽商场1月份的营业额是7800万元,要缴纳5%的营业税,需要交纳营业税(
)元。
A
.
470
B
.
470万
C
.
390
D
.
390万
五、计算。
(共2题;共2分)
13.
(1分)李叔叔本月的工资是5600元,根据国家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要缴纳8%的个人所得说,那么李叔叔本月应缴纳多少个人所得税?
14.
(1分)某大型游乐场六月份的营业额是323万元,营业税率为5%,该游乐场六月份的营业税是多少元?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共5题;共5分)
1-1、
2-1、
3-1、
4-1、
5-1、
二、请你算一算。
(共1题;共1分)
6-1、
三、判断题。
(共3题;共3分)
7-1、
8-1、
9-1、
四、选择题。
(共3题;共3分)
10-1、
11-1、
12-1、
五、计算。
(共2题;共2分)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7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在52的后面加上一个百分号,与原数相比(
)
A
.
扩大100倍
B
.
缩小100倍
C
.
不变
2.
(2分)下列计算结果大于1的是(
)。
A
.
B
.
0.09+90%
C
.
D
.
3.
(2分)下列各组数中,从小到大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
.
,0.76,
B
.
0.66,
,67%
C
.
,0.333,
D
.
,1.24,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
(2分)百分数的分子一定比分母小。
5.
(2分)把4m长的绳子平均分成5段,每段长80%m。
6.
(2分)0.12化成百分数是0.12%
。(
)
7.
(2分)判断对错.
一个数的
和这个数的25%相等.
8.
(2分)因为
=60%,所以
米=60%米.(
)
三、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
9.
(2分)_______:25=9÷_______=
=_______%=_______(填小数).
10.
(4分)在表中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
分数
_______
_______
小数
_______
0.875
_______
百分数
_______%
_______%
25%
11.
(3分)一根7米长的钢丝,平均截成5段,每段是其中的_______。
12.
(2分)205%包含_______个百分之一,化成小数是_______,化成最简分数是_______(分数),保留一位小数约是_______。
13.
(2分)写出下列各百分数.
(1)百分之二百点五,写作:_______
(2)百分之四点八,写作:_______
14.
(2分)读出下面的百分数
.
我国每年垃圾总量约为5亿吨,价值250亿元
.
其中32%为生物垃圾,18%为塑料垃圾,8%为纸垃圾,4%为纺织品垃圾,3%为金属垃圾,1.5%为玻璃制品垃圾
.
而这些约占总量67%的垃圾是可以回收利用的
.
(按题中百分数的先后顺序填写)_______
15.
(4分)12÷_______=
=8:_______=_______(小数)=_______%=_______折.
16.
(2分)读写下面各数
1.83%读作:_______ 百分之一百零五
写作:_______
20.08%读作:_______ 百分之零点零三
写作:_______
73.56%读作:_______ 百分之九十九点零
写作:_______
30%读作:_______ 百分之十一点九八
写作: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7.
(5分)快来开火车,填上合适的数。
(1)
(2)
(3)
五、解答题
(共2题;共20分)
18.
(5分)把下列百分数化成分数。
①15%
②33%
③25%
④80%
⑤120%
19.
(15分)a=
,b=0.25,c=27%。
(1)请分别在上面***中涂色(或画斜线)表示出a、b、c。
(2)c与a的差是_______;b与c的和是_______;a比b小几分之几?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1、
2-1、
3-1、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4-1、
5-1、
6-1、
7-1、
8-1、
三、填空题
(共8题;共21分)
9-1、
10-1、
11-1、
12-1、
13-1、
13-2、
14-1、
15-1、
16-1、
四、计算题
(共1题;共5分)
17-1、
17-2、
17-3、
五、解答题
(共2题;共20分)
18-1、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8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进步不少吧,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19分)
1.
(2分)
(2020六上·官渡期末)
一个蒙古包所占地面的周长是31.4米,它的占地面积是(
)平方米。
A
.
10平方米
B
.
314平方米
C
.
78.5平方米
2.
(2分)
(2015六下·泸县期中)
实验一小和实验二小的女生人数都占本校学生总数的48%,两个学校的女生人数(
)
A
.
相等
B
.
不相等
C
.
以上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3.
(2分)
请选出在教室前面看到的一幅。(
)
A
.
B
.
4.
(2分)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一根绳长57%米
B
.
星期一,六(3)班的出勤率是102%
C
.
甲比乙高5厘米,乙就比甲矮5厘米
D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5.
(2分)
从侧面看到的***形是(
)
A
.
B
.
C
.
D
.
6.
(2分)
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元旦举行活动,A、B、C分别表示参加各种活动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且每人均参加,则不下围棋的人共有(
)人。
A
.
259人
B
.
441人
C
.
350人
D
.
490人
7.
(2分)
(2020六上·嘉陵期末)
下***中,面积是48cm2的长方形中长与宽之比是2:1。这个圆的面积是(
)
A
.
62.8cm2
B
.
75.36cm2
C
.
88cm2
D
.
96cm2
8.
(2分)
(2020六上·苏州期末)
商品A去年提价10%,今年再降价10%。现在的售价是去年提价前售价的(
)
A
.
110%
B
.
100%
C
.
99%
9.
(1分)
(2019六上·承德期末)
一个圆和一个正方形的周长相等,他们的面积比较(
)
A
.
正方形的面积大
B
.
圆的面积大
C
.
一样大
10.
(2分)
(2019六上·石林期中)
画一个周长是15.7cm的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取(
)
A
.
5cm
B
.
15.7cm
C
.
2.5cm
D
.
3.14cm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11.
(1分)
(2019·长沙)
六(1)班某次数学测验,有37人达到优秀,还有3人没有达到优秀,这次测验的优秀率是________.
12.
(5分)
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小数点________,同时在后面添上________;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________,除不尽时,通常________,再把________化成百分数。
13.
(2分)
一个等腰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一条腰是5厘米,围成这个等腰梯形需要________ 厘米长的铁丝.
14.
(1分)
由几个数字组成密码,组成的密码总数就是________。
15.
(1分)
(2019六上·龙华期末)
如***,小明骑车从家去离家5千米的***书馆借书。小明去***书馆路上停车________分,在***书馆借书用________分。从***书馆返回家中,
速度是________千米/时。
16.
(2分)
(2018·江苏模拟)
一个几何体由若干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形状相同(如***),则搭该几何体最少需要________个小正方体。
三、计算题
(共4题;共65分)
17.
(15分)
(2018·南充)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
+
+8.875+
(2)
(
+
)×22×8
(3)
×[
-(
-
)]
(4)
2.5÷
-
×
18.
(15分)
(2019六上·睢宁月考)
解方程。
(1)
(2)
19.
(15分)
(2020六上·龙华期末)
求比值。
12.5%:
20.
(20分)
(2020六上·余杭期末)
直接写出得数。
1.5-76%=
= :(
)=
45%
= 0.5t:200kg=
四、解决问题
(共6题;共30分)
21.
(5分)
(2019六上·龙华期末)
小林将今年的压岁钱中的45%用来买课外书,20%用于买飞机模型。买飞机模型的钱比买课外书的钱少450元。小林今年收到压岁钱多少元?
22.
(5分)
一台拖拉机耕一块地,第一天耕了这块地的
,第二天耕了余下的
,则两天一共耕了这块地的几分之几?
23.
(5分)
厦门实验小学校园扩建工地运来了两批钢材,第二批钢材比第一批少
.第二批钢材用去15吨后,如果从第一批中取出
给第二批,这时两批钢材的重量正好相等.运来的第一批钢材原来有多少吨?
24.
(5分)
六年级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人数的扇形统计***如***:
(1)
六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2)
参加科技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占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总人数的40%,参加科技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有多少人?,参加科技课外兴趣小组的女生占总人数的百分之几?
25.
(3分)
已知如***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求阴影部分的周长和面积.
26.
(7分)
(2010·安徽)
某服装专卖店老板对第一季度男、女服装的销售收入进行统计,并绘制了扇形统计***(如***).由于三月份开展促销活动,男、女服装的销售收入分别比二月份增长了
、
,已知第一季度男女服装的销售总收入为20万元.
(1)
一月份销售收入为________万元,二月份销售收入为________万元,三月份销售收入为________万元;
(2)
二月份男、女服装的销售收入分别是多少万元?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0题;共19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二、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三、计算题
(共4题;共65分)
17-1、
17-2、
17-3、
17-4、
18-1、
18-2、
19-1、
20-1、
四、解决问题
(共6题;共30分)
21-1、
22-1、
23-1、
24-1、
24-2、
25-1、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9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比值的含义,知道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比值。
3、理解并掌握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4、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引导学生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机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2、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之美,增强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谈话引入新课,出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掌握知识。
(一)教学比的意义。
1、教学同类量的比。
A、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出示课件2),这是谁?
关于杨利伟,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师:你们知道的真多!2003年10月15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州”五号,(出示课件3),杨利伟叔叔就是乘坐“神州”五号飞上太空的,实现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想。
(出示课件4)这就是杨利伟叔叔在太空中向人们展示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时的情景。杨叔叔能干吗?
(出示课件5)杨利伟叔叔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长是宽的几倍?
宽是长的几分之几?怎样用算式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教师板书:15÷10
10÷15)
B、师: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
C、师: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师板书:15比10
)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师板书:10比15
)
我们来看一看,长与宽的比,宽与长的比一样吗?为什么?说明什么?
师:两个数量进行比较一定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比是有顺序的。
D、师: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例如:我们班有男生22人,女生24人,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几比几;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呢?
2、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师(课件5出示):“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怎样用算式表示?(
生说师板书:42252÷90)
B、师: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师板书: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不同类的两个量相比可以得到一个新的量,如:路程∶时间
=
速度
总价∶数量
=
单价
3、归纳比的意义。
A、师:刚才的两个例子,都是通过两个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们都可以用比来表示,所以什么是比?聪明的你能说说吗?(学生试说,教师总结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意义(师板书课题)
B、学生读比的意义。
(二)教学比的读写法和比的各部分名称。
1、师:关于比,我们课本第44页还有很多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出示课件6)自学,并概括相关知识点,看看谁最能干。
1、几比几怎样写、怎样读?
2、比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3、怎样求比值?
4、比值可以怎样表示?)
2、学生代表汇报,师补充板书。(15∶10
10∶15
42252∶
90)
师质疑:比号和冒号有区别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3、学生代表汇报,教师用(课件7)逐一出示: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15
∶
10
=
15
÷
10=
比值
=
比的前项
÷
比的后项
即时练习
: 3 ∶
2
=
3 ÷ 2
= 或1.5
8 ∶
1
=
8 ÷ 1
=
8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大家想一想:比与比值有什么区别吗?
(三)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1、(出示课件8)小组讨论:
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除法算式和分数中的什么?
联
系(相
当
于)
区别
比
比的前项
∶(比号)
比的后项
比值
一种关系
除法
被除数
÷(除号)
除数
商
一种运算
分数
分子
-(分数线)
分母
分数值
一种数
A、小组代表汇报,完成上表。(课件出示)
B、师: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与除法、分数这三者的内在关系,应该怎样表示?引导板书:
a
∶
b
=
a
÷
b
=
C、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例如:15∶
10,可写成(师板书),仍读作“15比10”。
2、(出示课件9)(b≠0)想一想: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0。因为在除法算式中,除数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因为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为0。)师补充板书
3、师质疑:(出示课件10)可是,在比赛场上,我们常常用比分的形式来表示两个队的比赛结果,这里的比和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一样吗?这里的12∶
0是什么意思?谁能说说看。
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订正时指出(课件出示):各类比赛中记录的比分,只表示某一队与另一队比赛各得的进球分数,不是表示两队所得分数的倍数关系,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的意义不同,它只是借用了我们这节课学习的比的写法。
三、巩固新知,深化提高。
1、(出示课件11)判断对错我能行。
(1)小明身高1米,爸爸身高1.7米,小明与爸爸身高的比是1︰1.7(
)
(2)
既可以读作十五分之七,又可以读作七比十五。
(
)
(3)把1克盐溶于2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的比是1︰20。
(
)
(4)比的前项和后项都可以为0。
(
)
2、(出示课件12)完成课本“做一做”的第1、2题。
(1)小敏和小亮在文具店买同样的练习本。小敏买了6本,共花了1.8元。小亮买了8本,共花了2.4元。小敏和小亮买的练习本数之比是(
)︰(
),比值是(
);花的钱数之比是(
)︰(
),比值是(
)。
(2)
3
︰(
)=
24
(
)︰
8
六年级数学上册篇10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面各组中互为倒数的是(
)。
A
.
1
与
B
.
0.25与4
C
.
1
与
2.
(2分)真分数的倒数1。(
)
A
.
等于
B
.
大于
C
.
小三
3.
(2分)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一个数的倒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B
.
大圆的圆周率比小圆的圆周率大
C
.
用110粒种子做发芽实验,全部发芽,这些种子的发芽率是110%
D
.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2分)最小的合数的倒数与100的积是(
)。
A
.
25
B
.
50
C
.
400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5.
(2分)判断对错.
是倒数.
6.
(2分)(2015静海县)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外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内项也互为倒数.(判断对错)
7.
(2分)判断对错
8.
(2分)判断对错
是倒数,
也是倒数。
9.
(2分)所有真分数的倒数都比1大。(
)
10.
(2分)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11.
(2分)如果
,那么a、b、c、d四个数中,_______最大,_______最小.
12.
(3分)用
的倒数去除1,结果是_______(用小数表示)
13.
(2分)
×_______=_______×5=0.75×_______=1.
14.
(2分)因为1×1=1,所以1的倒数是它本身。_______(判断对错)
你的理由是:_______
15.
(2分)
(1)
_______=1
(2)_______
18=1
16.
(1分)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
17.
(20分)写出下面各数的倒数。
(1)
(2)18
(3)
(4)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1、
2-1、
3-1、
4-1、
二、判断题
(共6题;共12分)
5-1、
6-1、
7-1、
8-1、
9-1、
10-1、
三、填空题
(共6题;共12分)
11-1、
12-1、
13-1、
14-1、
15-1、
15-2、
16-1、
四、计算题
(共1题;共20分)
17-1、
17-2、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六年级数学上册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