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的构成10篇

原子的构成篇1

1、学习内容分析:本课题是在前面已经学过分子和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基础上,继续探索构成原子的更小微粒及相对原子质量。是前面相关的内容的深化和扩展,因而难度也会相应加大。

2、学情分析:本课题是关于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内容比较抽象,虽然有了前面微粒相关内容的铺垫,但仍比较难以理解和掌握。由于没有了宏观实验的辅助,学生们只能靠想象来学习,学习方法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而需要老师借助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和形象的语言描述来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子的概念、原子的可分性。

(2)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过程与方法

(1)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表等资料,并借助模型,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诱发学生的想像力,化抽象为直观,增加学生对微观粒子的感性认识。

(2)通过讨论与交流,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牛人原子弹爆炸的引入,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2)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是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3)了解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卓越贡献的张青莲教授事迹,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原子的构成和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是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和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设计思路】

本课题内容比较抽象,难度较大,由于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在现阶段的教学条件下又无法通过宏观实验加以展示,只能靠分析宏观现象去诱发学生想像,因此,这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运用***片、动画创设情景,通过形象的描绘、史料的佐证,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原子的结构直观而形象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能诱发学生想像,加强对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又能把抽象变为生动,增强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的兴趣。

【教学方法】

(1)参与式教学法(2)直观教学法:(3)类比迁移法:

【教学资源】

电教资源:牛人特效原子弹爆炸场景,原子结构介绍的视频动画***片:道尔顿的实心原子模型,汤姆生枣糕型原子模型,卢瑟福核式原子结构模型,波尔原子模型,薛定谔电子云模型,现代物质结构模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课题1:原子的构成

一、原子的构成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原子的构成篇2

【关键词】电子竞技游戏 产业链 发展

一、电子竞技游戏的概念

电子竞技游戏也叫做电子竞技运动,其定义有很多,国家体育总局给出了电子竞技的定义:电子竞技运动就是利用高科技软硬件设备作为运动器械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智力对抗运动。通过运动,可以锻炼和提高参与者的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心眼四肢协调能力和意志力,培养团队精神。

二、电子竞技游戏产生的条件

(一)精神消费需求的增长

根据《经济学人》最新公布了一份全球22国的恩格尔系数,中国人均每周食品饮料消费9美元,占人均收入21%。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对世界各国的生活水平有一个划分标准,即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根据这一标准可以看出,中国人们已经摆脱贫困,生活水平较以前明显改善,同时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精神的需求更为紧迫。电子竞技游戏因其优良的画质、精彩的配合、多元的玩法、玩一局所需时间较短、具有公平性和趣味对抗性而受到大众的喜爱。

(二)宏观环境的培育

我国正从计划经济向以市场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转变,这一转变极大激发了市场的活力,文化事业也慢慢向文化产业进行转变,经济发展之后人们对精神产品的需求为电子竞技游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动力。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经济使得资源不断向电子竞技游戏产业转移。***府对电子竞技游戏的重新认识,使得电子竞技游戏走过一段曲折的路程之后,进入了康庄大道。***府逐步从原来的亲力亲为改为现在通过行***和法律手段的宏观调控,这不仅确保了电子竞技游戏发展的大方向,同时规范了电子竞技游戏产业发展的一些不良行为。两者为电子竞技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

电子竞技游戏最初是从街机游戏和FC游戏开始的,而后随着技术的发展,单机游戏和网络游戏进入了大众的眼帘并火热起来,1998年之前的电子竞技游戏是以单机游戏中的FPS和体育模拟为主,1998年Blizzard(美国暴雪公司)开发出了《星际争霸》,开启了基于局域网的即时战略游戏的时代,产生了以提供平台为主的对战平台和以提供游戏为主的平台如《英雄联盟》。现在,随着手机智能的应用,电竞手游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大趋势,同时简单上手、具有挑战性和不输PC游戏的游戏画质和游戏体验特性的电竞手游更具备了融入每个人生活的资本。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电子竞技游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资金的保证,***府的支持,使得电子竞技游戏走上了产业化的道路,产业化的电子竞技游戏更是为电子竞技游戏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电子竞技游戏的种类和产业链的组成部分

(一)电子竞技的种类

电子竞技的分类有很多种方法,在这里我将电子竞技游戏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在各个国际比赛中进行的对抗性项目,这些项目可以分为即时战略(比如魔兽争霸war3,星际争霸)、FPS射击游戏(CS、CF、Doom3)、体育模拟(FIFA)。另一类是传统类电子竞技项目比如中国的、***旗、象棋、麻将,外国的桥牌以及各种桌游类的电子竞技游戏。

(二)电子竞技游戏与其他游戏的区别

电子竞技与网游有很多的区别,网游有剧情模式,重点在于游戏角色的成长和对剧情的体验与完成,电子竞技游戏的特征主要是对抗与竞争,并且电子竞技通常是赛事回合制。其次网游中可以通过人民币来提升自身的能力,但是在电子竞技游戏中玩家都是一样的公平,因此电子竞技游戏销售的通常是角色的服饰造型等等,往往不会影响角色的能力从而影响游戏的公平。此外,手游更是电子竞技发展的一大方向,同时腾讯公司也提出电竞网游的一种发展方向,由此可见这些游戏都是相互渗透的,相互促进的,它们不断发展,融合,创新,更好地为游戏产业服务。

(三)电子竞技产业链组成部分

电子竞技主要由***府部门、相关组织、开发商、运营商、赞助商、媒体、玩家等部分构成,虽然我国经济以进入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发展阶段,但是***府部门仍然需要通过法律和行***手段来进行宏观调控。而且由于电子竞技游戏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必将受到***府部门的审查和监督。

在此之下,我国电子竞技游戏产业主要是由游戏开发商或者游戏商、赛事,媒体,俱乐部和广大的电子竞技爱好者组成的。这里说明下赛事游戏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一个游戏的参与人数,简而言之是根据游戏人气来进行增减的,这就需要游戏的开发商和商利用媒体来进行营销了,当然游戏本身的品质也是关键。在经过***府的审核之后,电子竞技游戏组成大致如下,同时游戏获得人气之后也可以进行游戏周边的营销和会展的举办等,由于这些精神内容具有可复制性,因此可取得高利润和广延的产业链。

参考文献:

[1]段宁,郑志强.中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2]李海,王斌,肖辉.我国电子竞技运动发展分析[J].搏击(体育论坛),2010,(07).

[3]宋忠义.我国电子竞技体育产业发展现状及策略思考[J].职业时空,2011,(04).

[4]黄亮,吴德胜.探析中国电子竞技的现状和发展[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3,(11).

原子的构成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知道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

了解原子结构示意***的涵义;

了解离子的概念及其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常识性介绍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能力目标

通过对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想象和描述以及原子和离子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初步学会科学抽象的学习方法;

通过对核外电子排布知识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性。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是在学习了第二章分子和原子的基础上进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与原子构成。形成了原子结构理论的知识体系,本节之所以放在第三章讲述,目的为了分散知识难点,使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得以充分的发挥。通过对前18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前18号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进一步了解元素性质与其原子结构的关系,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以及化合价的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本节课的内容抽象,学生难理解,在高中化学的学习中还会进一步讲述原子结构理论,所以本节课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了了解的水平即可。

教法建议

本节课文谈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而电子是怎样在核外空间运动的呢?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概念,是教学难点。因为教师既不能套用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在体会微观粒子的运动状态,又不能不以宏观物体的运动状态为例来描述原子中核和电子的行为。否则会影响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的表象的形成。我们可以借助与计算机多媒体课件来描述,让学生明确电子在核外作高速运动,是没有固定轨道的。

在多电子原子里电子是分层运动的,核外电子根据能量的差异和通常运动的区域离核的远近不同,分属于不同的电子层。

介绍原子结构示意***,例如圆圈内填入+8,表示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就表示电子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设想是球形),弧线上的数字表示电子数。同时还要简要介绍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的理解,减少死记硬背。即: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能量低的电子先排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中,每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当电子将离核最近的电子层排满后,才依次进入离核稍远的电子层。

通过对前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投影展示)进行对比观察,找出稀有气体元素,金属元素核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介绍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都是8个(氮原子的最外层为2个电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所以稀有气体元素如氦,氖,氩等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们原子结构联系到了一起。通过分析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的特点并与具有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的稀有气体元素相比较得出,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少于或等于4个,易得电子。所以,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化学性质较活泼,易形成化合物。这样为介绍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做好的理论准备工作。

在讲述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时,可借助课件的动画演示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离子化合物及共价化合物的微观形成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化学反应实质的理解。同时,也为下一节化合价的学习,起到了桥梁作用。

教学设计方案

重点:原子的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他的原子结构密切相关。

难点:对核外电子分层运动想象,表象的形成和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构成原子的微粒有哪几种?

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

原子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新课引入]: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的运动。那么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又是怎样排布在核外空间的呢?

[视频演示]:原子的构成

板书: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排布

[讲述]对于氢原子来说,核外只有一个电子。电子的运动状态没有固定的轨道。它在核外一定距离的空间内作高速运动。是一个球形。对于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它的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呢?

[视频2]: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结合视频2讲述: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的能量并不相同。能量低的。通称在离核近的区域运动。能量高的,通常在离核远的区域运动。我们将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依次向外类推,分别叫做二,三,四,五,六,七层,即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在能量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

[板书]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怎样表示核外电子的排布呢?

2.原子结构示意***

用原子结构示意***表示氯原子的结构并讲述原子结构示意***的涵义

氯原子结构示意***: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第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

[学生练习]

1)下列氧原子的结构示意***正确的是()

2)在下列原子结构示意***下面标出该原子的元素符号

3)画出钠原子,氯原子,氖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展示前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投影展示)

[观察分析]引导学生对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的示意***进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找出各类元素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及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思考: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什么呢?

小结: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即结构决定性质。

画出Na、Cl的原子结构示意***:

[分析讨论]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得到电子后,是否显电中性?应当叫什么?如何表示?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例如: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失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所以镁离子的符号为Mg2+。氧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数为6,得2个电子后,带2个单位得负电荷,所以氧离子符号为O2-。

[课件演示]Na+及Cl-得形成过程。

[思考讨论]铝离子,镁离子,硫离子,氯离子的符号如何写?离子与原子有何区别和联系?镁离子和镁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为什么?

(3)离子和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投影展示]

原子

离子

阳离子

阴离子

结构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法

Na

Na+

Cl-

联系

阳离子原子阴离子

[设问]不同元素的原子是怎样形成化合物的呢?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课件演示]氯化钠和氯化镁的形成过程。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课件演示]HCl和H2O的形成过程。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板书设计:

第五节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

1.核外电子的排布:

(1)在多个电子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的能量不同,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

(2)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近的电子层上运动;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电子层运动。

(3)离核最近的电子层叫第一层,离核最远的电子层叫第一层。

2.原子结构示意***

氯原子结构示意***:

用圆圈表示原子核,在圆圈内用正数+17表示质子数,用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3.元素的分类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关系。

(1)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氦为2个)是一种稳定结构,不易得失电子,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个,易失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3)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多于或等于4个,易获得电子,化学性质活泼。

4.离子:

(1)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阳离子: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

(2)离子符号的写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写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及所带电荷的正负。而所带正负电荷的数目,有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离子化合物

(1)定义: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

(2)构成离子化合物的微粒是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6.共价化合物

(1)定义:以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合物,叫共价化合物。

(2)构成共价化合物的微粒是分子。

小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探究活动

原子的秘密与科学家

形式:课外分组查阅资料,课上汇报讨论

原子的构成篇4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概念和基本组成。

答案:化学变化化学反应质子中子电子

2.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构成原子的粒子电子原子核

质子中子

(1)电性和电量

(2)相对质量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原子的结构、组成和各种粒子的带电性质

答案:(1)负电一个单位负电荷正电一个单位正电荷不带电

(2)1/183611

3.已知每个电子的质量约为每个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在科学上计算原子的质量时只计算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电子质量忽略不计,下表是部分原子的构成指数:

原子种类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

氢1011

碳66612

氧88816

钠11121123

铁26302656

铀9214692238

通过此表,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总结的过程是一个观察比较的过程,通过观察比较找出一个规律。本题可通过观察比较横行数据和纵列数据找出原子构成的一些规律。观察比较每一横行数据不难发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观察比较纵列数据可发现: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

答案:

(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3)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4)质子数决定原子种类

(5)由核外电子总数可间接推理原子种类(任填四个即可)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思路解析: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原子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289-114=175,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75-114=61。

答案:61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A.原子B.分子C.质子D.中子

思路解析:化学变化的宏观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而其微观本质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被破坏变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答案:A

3.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12b/akgB.12b/aC.12a/bD.12a/bkg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此题中相对原子质量标准为akg×1/12,则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bkg/(akg×1/12)=12b/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答案:B

4.2N表示()

A.两个氮元素B.两个氮原子

C.两个氮分子D.氮气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符号的基本意义。N可表示氮元素,也可以表示氮原子。

答案:B

5.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B.C.D.

思路解析: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等于一个该原子的质量,与1个?C12原子质量的1/12相比较得到的。

答案:A

6.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50B.86C.136D.222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原子结构以及原子结构中粒子数之间等量关系的理解程度,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原子结构中的等量关系。即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电荷等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量等量关系)。由题意,氡元素的质子数为86,则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6;又由于中子数为136,则相对原子质量为222。

答案:B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原子不能再分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而在原子核变化中,原子可以再分,故A不正确。除有一种氢原子核是由一个质子而无中子构成之外,其他原子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B不正确。相对原子质量有单位,单位为1,一般不写,C不正确。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而分子则由原子构成,故D正确。

2.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思路解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但在其他变化(核反应)中可以再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所以A不对。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氨气、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铜、铝、汞等,所以B不对。绝大多数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但是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所以C不对。原子呈电中性决定了质子数必须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D对。

答案:D

3.(经典回放)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思路解析:(1)原子是可以再分的,且并不是实心球;(2)由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质子和中子的质量决定了原子的质量,而自然界中有许多质子数相等、中子数不等的原子,如?C12和C14,原子核内均有6个质子,前者原子核中有6个中子,后者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

答案:D

4.“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思路解析:根据所给信息,反氢原子是由1个反质子和反电子构成的,反质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反电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B

5.(2005福建福州中考)根据钠原子结构示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D.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1

思路解析: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

答案:B

6.(经典回放)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思路解析:用直观模型展示微观粒子,让学生从宏观的角度感受化学变化的微观世界。因为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结合所示模型分析,可知D模型表示一个水分子,进而推出A表示一个氧分子,B表示一个氢分子,C表示一个氧原子、两个氢原子。又因为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能再分,所以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应是C选项展示的原子。

答案:C

7.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思路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关系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搞清原子的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二者的区别和联系。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原子的实际质量,而是一个比值。

(2)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是一个C12原子质量的1/12,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C-12原子质量的1/12=1.933×10-26kg/12≈1.66×10-27kg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0,则该原子的质量为:

1.66×10-27kg×80=1.328×10-25kg

答案:1.328×10-25

8.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氦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α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的构成篇5

考点一 化学用语概述(如***1)

***1

例1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用语言来描述,现有下列化学用语:①Cl-的结构示意***

;②羟基的电子式:

;③HClO的结构式:H―Cl―O;④NaH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2-3

⑤碳酸氢铵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

HCO-3+OH-=CO2-3+H2O

⑥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SiO2;⑦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②⑦ (B) ④⑤⑥

(C) ②③④⑥ (D) ②③⑤⑥⑦

解析:HClO的结构式为:H―O―Cl,各原子满足8电子或2电子稳定结构,③错误;NaHCO3为弱酸的酸式盐,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④错误;碳酸氢铵中NH+4也能与OH-反应,⑤错误;二氧化硅中每个硅原子与4个氧原子结合,形成空间网状结构,因此二氧化硅中只有硅和氧原子,不存在SiO3分子,⑥错误.答案:(A).

考点二 元素表示的四种符号

元素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如***2所示)

***2

例2 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正确的是( )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

(B)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ClCH3

(C) 过氧化氢电子式:

(D)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8O

解析: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原子结构示意***为

,题中为硫离子的结构示意***,故(A)错误;对氯甲苯中氯原子、甲基分别连接处于苯环的对角线位置的碳原子,题中为邻氯甲苯,故(B)错误;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氢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电子式为

H∶O・・・・∶

O・・・・∶H

,故(C)错误;氧原子质子数为8,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8,原子符号为188O,故(D)正确.答案:(D).

考点三 物质表示的七种方式

(1)化学式:Na2O2、NH4Cl、SiO2;(2)分子式:C2H4、NH3;(3)最简式(实验式):CH2、CH2O;(4)电子式:

;(5)结构式:

H―C―O―C―HHHHH

;(6)结构简式:CH3COOH;(7)原子结构示意***:

.

例3 化学科学需要借助化学专业语言来描述,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

(B) NH4I的电子式:

(C) F的结构示意***:

(D) 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3717Cl

解析: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半径大,选项中碳原子半径比氢原子小,与实际不相符,故(A)错误;碘离子的电子式书写错误,NH4I是离子化合物,由铵根离子与碘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故(B)错误;漏写数字前“+”,F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故(C)错误;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质量数为37,原子符号为3717Cl,故(D)正确.答案:(D)

考点四 化合物形成的两种方法

(1)共价化合物形成的表示方法,

如:CO2形成过程:

(2)离子化合物形成的表示方法,如:MgCl2、Na2O的形成过程:

例4 下列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

(A) NH4Cl的电子式为

(B) Na2O的形成表示方法为

(C) F-的结构示意***为

(D) 乙烯分子的球棍模型为

解析:NH4Cl的电子式为

原子的构成篇6

论文摘要:本文借鉴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分子结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文章首先阐述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组织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原子及原子间化合键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结构角度探讨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组织结构提供了思路。

问题提出

组织结构是支撑组织运行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存在密切的联系,企业的成长始终伴随着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变。系统动力学学科创始人Forrester认为组织系统的宏观表现决定于该组织系统的微观结构,组织内部的交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决定了组织行为的性质。Williamson的研究发现适当的组织内部结构将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组织结构也从简单的直线制和职能制逐渐演化为矩阵制和网络制。近年来,对组织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网络组织的大量研究表明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正权首次提出了组织结构敏感性的概念,认为应从组织结构微调的角度来调节组织的行为并达到组织预期的目标。而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都表明组织结构除了影响到组织绩效和组织行为外,还对组织的稳定性和成长有重要作用;席酉民总结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从组织质和构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对组织行为和功能的影响机制,能为企业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绩效提供理论支持。

在化学领域中,对分子结构的研究主要是由分子的结构信息和拓扑信息来推断和解释某些分子的性质。本文借鉴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子结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首先介绍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组织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原子及原子间化合键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分子结构相关理论的阐述

分子结构,亦称为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分子几何,是建立在光谱学数据之上,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对分子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推断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加和性质和结构性质。加和性质即分子性质为各组成部分相应性质之和;结构性质即分子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内原子的排列顺序及化学键的性质。化学键是指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是由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三键等)和离子键连结起来的,因此分子结构可通过键长、键能、键角和二面角这些参数来阐明。键长被定义为任何分子中,两个原子中心间的平均距离;键能是指破坏原子间化学键需要的能量;键角是相邻三个原子两条键之间的夹角;而二面角,或称扭转角,则相对于四个相邻原子而言,是前三个原子所形成的平面与剩下一根键之间所成的角度。

分子结构理论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同分异构体,它是指具有相同化学式但不同结构的物质,它们常有不同的性质。同分异构体分为构造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是由于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导致的异构体,例如正丙醇和异丙醇;官能团异构体是由于含有不同官能团而导致的异构体,例如醚和醇;立体异构体性质比较复杂,它们的物理性质可能类似,例如熔点和沸点,但生化活性一般不同。这是由于它们具有手性,必须要有特定的立体结构才可以与其他底物结合。

基于分子结构的组织成员及成员间关系分析

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如企业战略、制度和文化都对组织变革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但是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企业中影响组织变革的关键因素还是组织结构。而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则是组织成员及成员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分子结构中的概念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描述。如果把组织成员看成是化合物中的原子,把成员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原子之间化学键,那么就能引入分子结构中键长、键能、键角等概念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进行描述。

在现代组织中,组织成员的属性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他们在组织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果把属性相似的成员划分到同一类原子群中,而把属性相异的成员划分到不同原子群中,则可以通过对原子本身性质的研究来了解组织成员的属性。不同类型的原子性质是不同的,如钠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金原子则几乎不与其他原子发生反应。这与组织中成员的性格特征很相似。有些成员和其他成员联系密切,善于交际,但是有些成员性格比较内向,与他人的联系较少。原子性质还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温度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在组织中,组织的设计、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也都会对组织成员的性格产生影响。因此组织成员属性和原子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组织制度和权力结构形成的正式关系;另一种是在正式组织运行过程中基于感情逻辑形成的非正式关系。描述组织成员关系的方式很多,如复杂网络、***论和场论等,这里引入化学键来描述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用键长来定义组织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组织成员间关系的键长越长,则其关系越疏远;反之则越紧密。键能是指破坏组织成员原有关系所付出的代价,成员间键能越大,则改变或者破坏它们的代价越大。原子之间的化合键包括共价键(单键、双键和三键)和离子键。共价键的单键和多键中,只有一个键是最稳定的,键能最大,设为A键。一般情况下,其他键的键能小于A键,稳定程度弱于A键。而离子键的键能比A键更大,为了简化,把离子键看作是作用力最强的A键。从组织角度看,A键可以看成是组织中的正式关系,由于组织规范、制度的影响,这种关系一旦被确定下来就会比较稳定;除了A键外的其他键则可以看成是组织中的非正式关系,其稳定程度没有正式关系高,但不同组织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却因非正式关系的不同而不同,组织整体稳定性也受其影响。另外,组织结构和分子结构一样,不仅具有可加和性,还具有更重要的结构性质。因此,组织成员关系和原子间作用关系也具有相似性。组织成员及其相互关系与原子及其化学键之间的相似性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不同反应。

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组织对变革的不同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结构不同导致的,虽然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但是组织结构的影响是最关键的。由前文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的分析可知,组织有四种基本结构:同分同构、同分异构、异分同构和异分异构。

同分同构。管理实践中,同分同构的组织非常少,在这种类型的组织中,组织成员很相似,且成员间的关系也很相似,从网络角度看同分同构组织形成一个均匀网络。这种结构的组织面对变革将会表现出一致的态度,因此了解部分成员的想法就能大致推断出组织对于变革的反应,是在组织变革中较容易处理的一类组织。

同分异构。这种组织大量存在于企业中,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同质异构的组织又分为构造异构组织、层次异构组织和立体异构组织。构造异构组织是指组织成员相似但是成员间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都不相同的组织;层次异构组织被定义为正式组织结构相异而非正式组织结构相似的组织;而立体异构组织是指组织成员相似,成员间的正式关系也相似,但是非正式关系不同的组织。在企业变革中,领导者往往只看到组织性质的可加和性,而忽略了组织的结构性质,拥有相似成员的组织,面对变革将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尤其在立体结构组织中,组织成员间键长和A键键能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非正式关系的存在导致组织对变革的表现截然不同。这是进行组织变革要特别注意的。:

异分同构。异分同构组织表现为组织成员属性差异较大,但是成员间关系却比较均匀。当组织变革来临时,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态度是不同的,但却能通过彼此之间的关系网络相互沟通交流,最后对组织变革做出一致的回应,这种回应往往是可以预测而且有益的。

原子的构成篇7

论文摘要:本文借鉴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从分子结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文章首先阐述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组织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原子及原子间化合键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结构角度探讨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组织结构提供了思路。

问题提出

组织结构是支撑组织运行的重要因素。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是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组织结构与组织行为存在密切的联系, 企业 的成长始终伴随着组织结构的不断改变。系统动力学学科创始人forrester认为组织系统的宏观表现决定于该组织系统的微观结构,组织内部的交互作用和反馈机制决定了组织行为的性质。williamson的研究发现适当的组织内部结构将有利于企业目标的实现。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组织结构也从简单的直线制和职能制逐渐演化为矩阵制和 网络 制。近年来,对组织流程再造、学习型组织、网络组织的大量研究表明组织结构对组织行为和组织绩效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正权首次提出了组织结构敏感性的概念,认为应从组织结构微调的角度来调节组织的行为并达到组织预期的目标。而大量的实证研究也都表明组织结构除了影响到组织绩效和组织行为外,还对组织的稳定性和成长有重要作用;席酉民 总结 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从组织质和构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对组织性能的影响。对组织结构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对组织行为和功能的影响机制,能为企业实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绩效提供理论支持。

在化学领域中,对分子结构的研究主要是由分子的结构信息和拓扑信息来推断和解释某些分子的性质。本文借鉴了化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试***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子结构角度研究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首先介绍分子结构的相关概念,分析组织成员以及成员之间的关系与原子及原子间化合键的相似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分子结构角度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以期为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分子结构相关理论的阐述

分子结构,亦称为分子立体结构、分子形状、分子几何,是建立在光谱学数据之上,用以描述分子中原子的三维排列方式。对分子结构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推断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加和性质和结构性质。加和性质即分子性质为各组成部分相应性质之和;结构性质即分子性质主要取决于分子内原子的排列顺序及化学键的性质。化学键是指分子中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由于分子中的原子是由共价键(包括单键、双键、三键等)和离子键连结起来的,因此分子结构可通过键长、键能、键角和二面角这些参数来阐明。键长被定义为任何分子中,两个原子中心间的平均距离;键能是指破坏原子间化学键需要的能量;键角是相邻三个原子两条键之间的夹角;而二面角,或称扭转角,则相对于四个相邻原子而言,是前三个原子所形成的平面与剩下一根键之间所成的角度。

分子结构理论中另一个重要概念是同分异构体,它是指具有相同化学式但不同结构的物质,它们常有不同的性质。同分异构体分为构造异构体、官能团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构造异构体是由于原子排列顺序不同导致的异构体,例如正丙醇和异丙醇;官能团异构体是由于含有不同官能团而导致的异构体,例如醚和醇;立体异构体性质比较复杂,它们的物理性质可能类似,例如熔点和沸点,但生化活性一般不同。这是由于它们具有手性,必须要有特定的立体结构才可以与其他底物结合。

基于分子结构的组织成员及成员间关系分析

影响组织变革的因素很多,如企业战略、制度和文化都对组织变革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但是学者们经过研究发现企业中影响组织变革的关键因素还是组织结构。而影响组织结构的重要因素则是组织成员及成员之间的关系。文章利用分子结构中的概念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进行重新描述。如果把组织成员看成是化合物中的原子,把成员之间的关系看成是原子之间化学键,那么就能引入分子结构中键长、键能、键角等概念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进行描述。

在 现代 组织中,组织成员的属性和行为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他们在组织中的表现形式和影响作用也不尽相同。如果把属性相似的成员划分到同一类原子群中,而把属性相异的成员划分到不同原子群中,则可以通过对原子本身性质的研究来了解组织成员的属性。不同类型的原子性质是不同的,如钠原子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而金原子则几乎不与其他原子发生反应。这与组织中成员的性格特征很相似。有些成员和其他成员联系密切,善于交际,但是有些成员性格比较内向,与他人的联系较少。原子性质还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如温度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在组织中,组织的设计、组织结构和组织氛围等也都会对组织成员的性格产生影响。因此组织成员属性和原子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

组织成员间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组织制度和权力结构形成的正式关系;另一种是在正式组织运行过程中基于感情逻辑形成的非正式关系。描述组织成员关系的方式很多,如复杂 网络 、***论和场论等,这里引入化学键来描述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用键长来定义组织成员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组织成员间关系的键长越长,则其关系越疏远;反之则越紧密。键能是指破坏组织成员原有关系所付出的代价,成员间键能越大,则改变或者破坏它们的代价越大。原子之间的化合键包括共价键(单键、双键和三键)和离子键。共价键的单键和多键中,只有一个键是最稳定的,键能最大,设为a键。一般情况下,其他键的键能小于a键,稳定程度弱于a键。而离子键的键能比a键更大,为了简化,把离子键看作是作用力最强的a键。从组织角度看,a键可以看成是组织中的正式关系,由于组织规范、制度的影响,这种关系一旦被确定下来就会比较稳定;除了a键外的其他键则可以看成是组织中的非正式关系,其稳定程度没有正式关系高,但不同组织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却因非正式关系的不同而不同,组织整体稳定性也受其影响。另外,组织结构和分子结构一样,不仅具有可加和性,还具有更重要的结构性质。因此,组织成员关系和原子间作用关系也具有相似性。组织成员及其相互关系与原子及其化学键之间的相似性是进行研究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不同反应。

不同组织结构对组织变革的影响

组织对变革的不同反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组织结构不同导致的,虽然不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作用,但是组织结构的影响是最关键的。由前文对组织成员及其关系的分析可知,组织有四种基本结构:同分同构、同分异构、异分同构和异分异构。

同分同构。管理实践中,同分同构的组织非常少,在这种类型的组织中,组织成员很相似,且成员间的关系也很相似,从网络角度看同分同构组织形成一个均匀网络。这种结构的组织面对变革将会表现出一致的态度,因此了解部分成员的想法就能大致推断出组织对于变革的反应,是在组织变革中较容易处理的一类组织。

同分异构。这种组织大量存在于 企业 中,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同质异构的组织又分为构造异构组织、层次异构组织和立体异构组织。构造异构组织是指组织成员相似但是成员间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都不相同的组织;层次异构组织被定义为正式组织结构相异而非正式组织结构相似的组织;而立体异构组织是指组织成员相似,成员间的正式关系也相似,但是非正式关系不同的组织。在企业变革中,领导者往往只看到组织性质的可加和性,而忽略了组织的结构性质,拥有相似成员的组织,面对变革将会做出完全不同的反应。尤其在立体结构组织中,组织成员间键长和a键键能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非正式关系的存在导致组织对变革的表现截然不同。这是进行组织变革要特别注意的。

异分同构。异分同构组织表现为组织成员属性差异较大,但是成员间关系却比较均匀。当组织变革来临时,组织成员对组织变革的态度是不同的,但却能通过彼此之间的关系网络相互沟通交流,最后对组织变革做出一致的回应,这种回应往往是可以预测而且有益的。

原子的构成篇8

例1最近,俄罗斯科学家利用第72号元素铪和第74号元素钨,精确测出月球至少比地球早700万年形成。铪、钨两种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

A.核内质子数不同 B.核内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解析:元素的种类是由该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即不同元素原子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故选A。

例2根据钠原子的结构示意*** ,不能

确定的是( )。

A.元素种类B.质子数

C.相对原子质量D.电子层数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弄清原子结构示意***中各部分表示的含义。圆圈里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因此,从钠原子的结构示意***中,我们可以看出: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1个电子,是金属元素。由于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而中子数在原子结构示意***中没有反映,因此,仅凭钠原子的结构示意***,无法确定其相对原子质量。故选C。

例3***1所示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3

B.是非金属元素

C.相对原子质量是13

D.原子结构示意***为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元素周期表中各种标注的含义。从***中标注的内容可以看出,铝的原子序数是13,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由于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3,因此铝

原子的结构示意***为,最外层电子

数是3,属于金属元素。故选A。

例4科学家最近研制出的一种以锶原子做钟摆的钟是世界上最精确的钟。锶元素(元素符号为Sr)的原子结构示意***如***2所示。锶元素属于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锶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________,原子核外有_____个电子层,锶离子的符号为______。

解析:从锶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可以看出: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属于金属元素;原子核内有38个质子;核外有5个电子层。因为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与其他元素化合时易失去这2个电子,使次外层变为最外层,从而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所以锶离子的符号为Sr2+。

例5已知溴的元素符号为Br,溴原子的结构示意***如***3所示。

(1)x的值为________。

(2)溴元素的化学性质与***4中____(填序号)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3)溴化氢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解析:(1)任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一定等于核内质子数,因此x=35。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4中B选项的原子结构示意*** ,

表示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也为7,所以二者的化学性质最相似。

(3)溴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相互化合时,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1个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双方最外层都达到相对稳定结构,故溴化氢的化学式为HBr。

例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粒子

B.同种元素的粒子,不一定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C.混合物中不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D.元素的化学性质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

解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但它并不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在其他变化中还可以再分。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即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定相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但组成元素却可能只有一种,如由O2和O3组成的混合物就只含有一种元素(即O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故选D。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物质的微粒只有分子

B.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钠离子

C.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D.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电子上

2.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氦(He-3),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下列关于氦(He-3)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

B. 相对原子质量为2

C. 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

D. 原子结构示意***为

3.***5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请你仔细观察、分析,然后回答问题。

(1)上述粒子中,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阳离子的是___________。

(2)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有__________。

(3)能与①形成A4B型分子的是__________。

4.(1)已知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为

,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_____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它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 某粒子的结构示意***为 ,

当x-y=8时,该粒子为_________。

(3)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

A.NO和O2 B.CO和N2

C.SO2和CO2 D.PO43-和SO42-

5.硒(Se)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有效调节免***功能,迅速增强人体抵抗力,有延缓衰老的神奇作用。已知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如***6所示,则它的化学性质与硫元素_______(填“相似”或“不相似”),它是一种_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硒酸钠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D3.(1)②、③,⑤;(2)③、④、⑤;(3)⑥4.(1)得到,AlCl3; (2)硫离子;(3)B、D5.相似,非金属,Na2SeO4

更 正

原子的构成篇9

这部份说的核的具体结构是指:所有质子之间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直接接触的一种全新的核结构形式。所有支节以间隔1个中子组成,主轴以间隔双中子组成,分上、下部份。质子支节排列规律类似于核外电子的排列规律进行,先排质子P层(电子是小写p),且自旋向上的3个P质子排在上部,自旋向下的3个P质子排下部;再接着排D、F层。排完的大核有主杆、有许多支节分上下部份,就象一棵有主杆、主根、有支节支根的大树。

由于间隔1个中子时质子间引力大于斥力,迫使整个核高速作圆周旋转,其转动时核的直径正好是核的主轴长度,卢瑟福实验中测出核直径,证明和主轴上所有中子和质子直径相加得到的主轴长度相等。碳族核外电子经sp杂化后成三角四面形状,而碳族核内排列经SP杂化后也成三角四面体而稳定。从 212Po 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稳定的Pb 208和钴60(60C O )核在3D处发生β衰变后的位置及产物的核结构也证明三角四面体结构的稳定性。

从这个结构中发现:双中子处核力最弱,原子核裂变就是发生在主杆上部的2S至3S的双中子上,因此才形成了不对称的产物(见《第三部份核的裂变位置》)。从这个结构发现:只有同向旋转的两个核在接近到双中子以内时才能裂合,这就是裂变的原因(见《第四部份核的裂变机理》),也说明发生裂变的条件苛刻。“真理总是最朴素。”

关健词: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三角四面体形、支节、主干、树形结构、主轴。

中***分类号:查阅《中国***书馆分类法》

对旧的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推导,从而得到新的知识理论,科学的发展总是跃越性的,没有大胆的假设就没有科学的发展。对原子核结构的探索将使现在科学理论跃升到一个新的台阶,这个结论若能得到进一步验证,将会重新改写物理教科书。

核外电子具有强力的排列规律(元素周期表等),核外电子具有清楚的壳层结构和能级排列,碳族元素外层电子具有s1p2杂化.所有这些核外电子的性质由电子本身决定还是由原子核结构决定呢?

对原子核裂变产物分析发现:为什么裂变成质量均匀的两半几率很小,裂变成不均匀的两半几率很大? 钴60核(60 C O )的β衰变后变成了Ni核,从而核变为稳定结构.。 212Po 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碳族中稳定的 208Pb 核 。稳定的核结构是什么形状的呢?

核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的组合,在相邻两质子之间表现出的核力势垒***如***2-1.

从***中可看出质子之间间距在约R--6R之间表现出引力(R为质子半径),在这区间之外表现出斥力。原子核的高速旋转中每个核子必须具有向心力,所以核子间只能表现出引力才能组成原子核。从***中还可发现在1.7R--4R之间引力最强,从这点可推断:质子之间是以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组成原子核的;中子于核内只表现出引力;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了后每个核子还具有多余的引力 ,这个多余的引力正好作为核子园周旋转的向心力。难道单中子结构和双中子结构就是原子核的基本结构形式?

以上所提的许多科学凝问都是由原子核的未知结构产生的,核的结构应该是怎样的呢?本文推导出一种多支节、相邻质子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的树形结构,并为它命名为“核的树形结构模型”,多质子大核结构象一颗大树,有树根、树干、树支、根支等;少质子核象个小树苗。这样的结构它的主轴长是它作园周旋转时的直径,这个直径正是卢瑟福实验测得的原子核直径。这种结构正好使任意相邻质子表现出引力,相邻外的所有质子表现出较小的斥力,从而核内总的核子间作用力表现出引力。

下面分两章说明:一章、树形核结构排列规律。包括形状、形式、次序、多中子排列问题等。二章、树形核结构例举证明。包括电子运动规律映证树形核的结构;著名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映证树形核结构的非对称性;212Po的a

力太小,必须有分支旋转产生组合引力作用下才能存在,所以主要在第2层以外的特定三角区内出现。这两种形式是由核力的基本特性决定的,强大核力作用下,高速的核子不可能象气模、液模、壳层结构所述“悬空达到平衡稳定”;只能以上述两种结构形式中子质子相间隔接触存在。因为核力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的组合,在相邻2个质子之间表现出的核力势垒***如***1,从***中可看出质子之间间距在约R--6R之间表现出引力(R为质子半径),在这区间之外表现出斥力。原子核的高速旋转中每个核子必须具有向心力,所以核子间只能表现出引力才能组成原子核。从***中还可发现在1.7R--4R之间引力最强,从这点可发现:质子之间是以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的基本形式组成原子核的;中子在核内只表现出引力;间隔1个中子或2个中子后每个质子还具有多余的吸引力 ,它正好作为核子园周旋转的向心力。所以,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就是组成原子核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

2、原子核的树形核结构模型形状

单中子结构、双中子结构形式又是怎样组成一个大核的?

原子核结构形状形如一棵理想的大树,叫“树形核结构模型”。多质子大核以主要形式排列到第2层后,首尾质子因核力作用而明显偏离轴心,为了加强核力和整体的稳定,就由同等地位的3支P质子组成三角分支结构,这3个P支节在主轴S层质子上取名为3支P亚层。稳定态时,这3支P亚层分支与主轴正好形成四面体,称之为:三角四面体结构,如***2-2碳核下部的结构分支。在三角分区之后的结构是以双中子次要形式组成。第3层以后的分支又可在3支P亚层分支上生长出5支D亚层分支,第4层以后的5支D亚层分支上又可分生出7支F亚层分支,各亚层分支由能极高低和轨道数决定。所有亚层分支结构形式都是单中子形主要结构形式。多支节大核的分支以2支或3支组成体系,由各体系组成趋三角四面体形,总体核的形状仍以主轴为中心组成趋三角四面体形结构的亚稳定结构。整个多质子大核结构形如一棵理想大树:有主干、有分支、有次分支,有主根、有分根、有次分根……它以主轴为主体、以三角四面体为根本,首尾以***2-2碳下部三角四面体形结构组成为最稳定结构。这就是核的形状。当核高速园周旋转时,从外界观察可以发现它形如“球形”,当核主要以主轴方式旋转时,从外界观察可以发现它形如“仿垂形”。不旋转(现实中是不可能的)观察就象一棵理想的大树。所以,把本文推导得出的核结构叫做树形核结构模型。

3、核内质子分层及按能极高低的排理顺序

树形核结构模型是分层多支节的,它分层排列规律是怎样的呢?

质子分层可分为1、2、3、4、5、6、7层次,每层能排列的质子数分别为:2、8、18、32、18、8、2、(到今为止的最多质子数)。其中第2层分为S、P亚层,第3层又分为S、P、D亚层,第4层又分为S、P、D、F亚层,第5层分为S、P、D、F亚层,第6层只有S、P两个亚层,第7层只有S亚层(到目前为止的的核层次)。各亚层质子支数为S为2支,P为6支,D为10支,F为14支。(其中核结构上部树支节有约一半数亚层支节,下部根支节有约一半数亚层支节)。

质子分层后,能极大小从低到高的顺序是:1S(1层S亚层)、2S、2P、3S、3P、4S、3D、4P、5S、4D、5P、6S、4F、5D、6P、7S、5F、6D...... 质子数从小到大不同的核依次排列。

从少质子数到多质子数的核排列正是从能极低到能极高来排列的,由电子排列规律可得到质子排列规律。对于同一层而言:例如主轴的上部第4S层上将排列3支4P,4P上将排列5支4D,4D上将排列7支4F(下部第4S层上也同样排列)。也就是说S上可排3支P,其余各亚层只能排1-2个支节(其中主轴偏向的亚层支节只排1支)。所有质子、中子的增多,总是先从能级最低层次排起,并且总是从核磁场的北极增加(***中核下部),达到三角四体稳定结构后,才在核磁场的南极增加(***中核上部)

以上质子排列由核外电子排列规律推导得到。是电子排列规律决定核内质子排列规律?还是核内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电子排列规律呢?当然是内因质子决定外因电子,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电子排列规律;所以,完全可以由电子排列规律映象反推出质子排列规律。以上排列规律类同电子排列规律就是这个道理。

4、中子数太多的大核结构规律

在原子核内,中子的主要作用有点是保护性质的作用,中子的多少与核的自旋和稳定有关,转动平稳、结构稳定的核相应中子数就多些。

对同一种元素,当原子的中子数特别多时,中子加排在什么地点?多中子大核结构(或指同位素核的结构),按核的主要结构形式和次要结构形式组合后余下的中子怎样排列?余下的中子将占据质子下一个能极的位置。对于大核余下的中子太多,它不仅占据下一位质子能级位置,还将占据更下级的第二、三能极的位置。在大核分支处核力加强,园周旋转慢,需要的向心力小,在亚层分支之间处也可吸引一些中子(排列规律之外,亚层分支之间处);因为质子与质子的库仑斥力,使这些地方不能排上1个质子,只能吸引排列一些中子。所以, 越大的、转动越慢的核吸引的中子数越多。

总之, 每个质子运动状态决定1个相对应的电子运动状态。电子排理的规律:能量最低原理、洪特规则、保里不相容原理的正确性,正好间接映象出质子排列的正确规律。所以质子分层用大写字母:S、P、D、F表示。(电子排列用小写字母:s、p、d、f)

下面例举一些典型的核的排列事例,对核的结构规律加以祥细说明。

二章、原子核树形结构模型排列例证

1、核外电子云***映证碳原子核的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形状

一般碳核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绝对按能极高低排列出的核结构是:1S2 、2S2 、2P2(2P2 表示:第2层的P亚层有2个质子)。如***2-3***(1),这是一个不稳定的结构,因为***中2S上的1个质子因核力要偏离轴心转动,很不稳定,一支2P质子和另一支2P质子两支质子也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整个核表现了极不稳定;因此,整个核将重新组合:1 支2S质子与2支2P质子杂合成3支同等的分支,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 ,从而使核首尾缩短而成为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称这种杂合叫碳核的S 1P 2 杂化结构。所有的碳族原子核都有这种杂化结构。如***2-3中间***(2),2S12P2 杂化组成三角形,与主轴正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2S杂化为一支节后,一个1S作为变化后的2S,最上面的2S成了1S,整个结构好象减少了一个2S。这就是核的稳定结构形状:三角四面体形。

碳核外电子云层***如***2-3中***(3)正好是四面体形结构,每个外层电子运动状态都由核内相对位置质子的状态决定,碳核外电子云***正是碳核质子杂化后组成三角四面体的间接映象。核的结构不可能用实验仪器直接验证,那么,从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我们能感悟出什么呢?那就是核内的形状与核外电子的云的形状一定有关联。而对应的核外电子中,所有的碳族电子也有同样的杂化结构,从而映象出碳核的SP杂化结构。(所有***中黑色为质子,白色为中子)

2、钴60核(60 C O )的β衰变机理及宇称不守恒的原理映证核的稳定结构形状

钴60核(60 C O )的β衰变后变成了Ni核,使外层非三角体形结构衰变后成为三角体形结构,从而核变为稳定结构。

钴60核(60 C O )有27个质子和33个中子,其中最外层1个中子 0 n 衰变成 1 P质子,并放出1个负电子-1 e 。钴60核(60 C O )结构如***2-4中***(1),按能极排列为:1S2 、2S 2 、2P 6 、3S 2 、3P 6 、4S 2 、3D 7 。最后排列的3D7 中7个质子首先在***下部核磁北极排完5个后,余下的在上部核磁南极上排上2个质子。***2-4中***(1)下部北极,平面***如***2-4中***(2):5个3D质子分三组组成三角形,与1个4S质子组成以主轴为中心的趋三角四面体形结构;这样钴60核(60 C O )结构下部变为稳定结构。为什么下部D亚层只能排列5个质子呢?这是由于质子排列规律决定的:D亚层最多能排10个质子(F亚层最多能排14个质子); 下面排列5个D亚层质子,上面排列5个D亚层质子,并且总是从核磁场北极首先排列,达到半满后,才到上部排列余下的。(从这里也看出质子排列规律与核外电子半满排列规律相同,从而映证质子排列的可行性)。

钴60核(60 C O )的上部结构如***2-4***(3),2个3D质子与1个4S质子加1个中子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不稳定;只有在X中子处由中子衰变产生1个质子才能组成三角四面体结构,从而使整个核变稳定。衰变后没有变成5个质子的保满状态,但三角形结构比衰变前稳定得多了。所以钴60(60 C O )核在X处发生β衰变,并从此处放出1个负电子; 钴60核(60 C O )的衰变发生在特定位置,这个位置正好是核磁场的南极。钴60核(60 C O )的衰变发生在特定位置,正好可由科学家吴建雄验证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实验得到映证:

1956年李***道、杨振宇推断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建议用β衰变电子的角分布来推断。1957年吴建雄等完成了此项实验:(文献1)

“把β衰变的钴60核(60 C O )放在强磁场中,温度降到1K以下,最后达到0.004K,这样有60%的钴60核(60 C O )磁矩取顺磁场方向。低温下原子核热运动减低,以免扰乱原子核的有序化。实验发现,60%的β射线从反磁场方向发射出来,40%的β射线从顺磁场方向发射出来。” 实验证明:钴60核(60 C O )β衰变发生在核磁的南极,或说是逆磁方向,也就是***2-4的X处。实验映证:核结构排列总是在核磁北极排满后才在核磁南极排列。实验映证:衰变后的三角形比衰变前稳定得多。从整个核结构可以直观看出核结构是非对称的,反过来说明弱相互作用时宇称不守恒的原因。从结构上说“宇称不守恒”其实是核的结构并不是对称性质的,总是N极大,S极小。

( 我做了一个钴60核(60 C O ) 结构的土制模形,有机会定会展示给大家。)

下面再用其他方法去映证核的大树形结构。

3、212Po 核 的α衰变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稳定结构和核的排列方法

212Po 核的α衰变成208 Pb 核后,其208 Pb 核结构上下为正三角四面体形和趋三角四面体形,比衰变前要稳定得多,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结构是核的基本结构形状。

衰变方程:212Po -->208Pb + 4He (α粒子)

的是1支6P亚层质子,由于只1支亚层质子已经是不稳定结构,再加上周围大核许多质子强大库仑力的斥力作用下,使这支6P质子偏移轴心更不稳定,并带动相连的6S也不稳定,如***2-5。经α衰变后成为碳族的208Pb 的铅核,此核没有6P6S组成的***支节,并且下部又是S 1P 2 杂化后的三角结构(碳族都有此结构),杂化后的Pb核好象缺一个6S,就象碳少一个2S一样。因此,此Pb核比 212Po 核稳定性强,所以 212Po 核经α衰变后成为了稳定的208 Pb。

212 Po 核的质子排列顺序为:1S 2 、2S 2 、2P 6 、3S 2 、3P 6 、3D 10 、4S 2 、4P 6 、4D 10 、4F 14 、5S 2 、5P 6 、5D 10 、6S 2 、6P 4 。最后4个6P质子在北极排三个后,余1个排在南极的6S上,成为1支不稳定支节。比6P能极大的为7S、5F、6D,因此,排中子时,按常规将中子排列后余下的中子,其余的就排在下一能极的质子位置上,如7S、5F、6D上。一直到128个中子排完为此。如***2-5(祥***与作者联系)。整个核形如一颗多支节有规律支节的大树:上部为支干部分,下部为树根部分; α衰变处正好是树顶上1支幼枝,象被大风吹断一样自然和谐。 经 α衰变后正好成为稳定的S1P2杂化三角结构。

4、卢瑟福测定核半径实验有力地映证了大树形核的主轴长

卢瑟福用α 粒子打击原子核发生散射的方法,求得核的大小,即所认为的核半径大小:计算方法是:由能量守恒定律与角动量守恒定律得到核半径公式,算出核的半径。(文献2)由以上实验测得下例一些原子核的半径:

钴60核(60 C O ) 半径大小为:1.58×10-14 米。

银核 半径为:2×10-14 米。

212Po 核 半径为:2.9×10-14 米

通过对树形核结构模型的主轴直接测量,可以得到核的主轴长。这个长度正好与卢瑟福实验的核半径大小相吻合(在实验误差内)。

物理上测得1个质子半径(也是1个中子半径)约为0.8×10-15 米。树形核结构主轴长正好是主轴上所有质子和中子半径的总和(不计支节)。对于钴60核(60 C O ) 主轴上有8个S层质子和12个中子,所以,计算出半径总和为:

R=(8+12)×0.8×10-15 米=1.6×10-14 米。(与测量值相差0.02×10-14 米)

对于银108 Ag 核 主轴上有10个S层质子和16个中子,所以主轴半径总和 为:

R=(10+16)×0.8×10-15 米=2.08×10-14 米。(与测量值相差0.08×10-14 米)

对于 212 Po 核 主轴上有12个S层质子和24中子,另有1个6P支节对主轴长有一点增加,约加 0.5个中子的半径计算。所以计算出主轴半径总和为:

R=(12+24+0.5)×0.8×10-15 米=2.92×10-14 米 。 (与测量值相差0.02×10-14 米)

从以上实验和测量可看出,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卢瑟福实验测出的核半径正好等于大树形核结构的主轴长。至于为什么有一点误差?那主要是对高速旋转的核进行实验有测不准的原因,核本身高速自旋、实验碰撞时大核也可能要发生偏移;还可能是受支节核力的影响,因而产生误差。仔细看看可以发现:是卢瑟福实验的测不准还是大树形核结构不对呢!

5.核力性质决定了大树形核结构模型的基本组成:

所有理论物理和高能实验发现:核力是短程强相互作用力,从核力势垒***中发现两个质子约在1.2---3.3×10-15 米的距离内表现为强引力作用,在这个距离之外表现为强斥力作用,且这核力与中子无关性,使中子在核力中只表现为引力;核力相邻饱和性,使相邻质子为引力,以外的质子表现出斥力。由此说明:在强相互作用中,质子与质子之间不可能以其他模型悬空达到平衡,只能大树形结构成立,以上说的每2个质子间以单中子结构和双中子结构形式是完全满足核力势垒***中的引力强相互作用和相邻饱和性的;中子在质子之间起调和保护作用,表现为中子质子相互吸引说明核力的与电荷无关性;相邻质子与质子之间因强大引力作用以间隔1个中子或1个中子而成立,并以整个大核作高速自旋所需强大的向心力来减弱质子与质子间的强力作用。特别是质子,因没有引力向外吸引它,而只有向内强引力作用,它需将向内的引力作为自旋的向心力,从而达到平衡;没有这个强力的作用,质子将离心而去;这也是原子核高速自旋的原因。不要误认为质子中子接触就有摩擦,摩擦是宏观现象,微观无摩擦现象。由核力势垒***可发现:当间隔2个中子距离时质子与质子的引力减小很多,虽然有各支节使此点的核力加强,但此点还是原子核中最弱的点;大核裂变产物不是均匀分布的,原因就是裂变发生在树形核结构上部第2层与第2层间的双中子组成的结构这个薄弱点,由于这点周围质子间库仑力作用,使这里成为大核不太牢固的点;而第3层与第4层以下的双中子结构有其他支节旋转产生辅助核力的作用,比第2层双中子结构要稳定一些。裂变时在外来特定能级中子打击下,首先在此点打入组成三中子结构,并立即分离成不等的2个大核(有机会与你再详谈《核的裂变》)。所以裂变产物不是从中均匀分开的。

总之,许多现象都在无形中映证大树形核结构的正确性,它满足核力的性质:短程强作用、电荷无关性、相邻饱和性.,它能解释费米气体模型、核的壳层模型、集体模型等所解释的所有性质,并能解释它们不能解释的现象;如:有哪种模型能解释为什么铀核裂变会主要发生在某个特别的位置?也就是说为什么裂变产物不是均匀分布的。核外电子云具有什么样形状,核内结构就具有相同的形状,内因决定外因,有哪种核结构模型能合理解释电子壳层排列规律?钴60核(60 C O )的β衰变机理,212Po 核 的α衰变再次映证核的三角四面体结构。卢瑟福实验测定核直径的大小与大树形核的主轴长相等;所有这些还不能说明大树形核结构模型的可行性吗?难道要真实看到高速微小的核才能认可吗(现实中是无法直接观察的)?

一定还有许多证据,希望有识之士于此共同研究验证,使物理理论在地球的东方更上一层。

附文献:

文献1:杨福家著《原子物理》1985年8月第一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20页、342页、347页、352页、332页等。

原子的构成篇10

《课题3离子》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的教学内容。《课题3离子》的教学重点是离子的形成,难点是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教学设计】

【导课】跟原子、分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的一种粒子,要搞清楚离子,先得从原子内部结构说起。

【新授】创设原子内部结构情境

1、 核外电子的排布

【视频展示】(核外电子的排布) (设计意***:化抽象为直观)

【提问】核外电子是否都经常出现在同一区域?【归纳】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追问】核外电子在不同电子层内运动的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归纳】分层排布

【提问】稀有气体化学性质表现如何?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何特点?

【明确】稳定结构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画出氢、氧、钠原子的结构草***。

【讨论】该***是否表示出原子核及其带的电荷数、核外电子的运动。

【归纳】化学上把表示原子结构的***形叫做原子结构示意***。

【讨论】1-18号元素哪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三类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特点及其结构是否稳定?

【小结】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2、离子的形成

【设问】原子得失电子的结果是怎样的?

【动画展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设计意***:化抽象为直观)

【讨论】如何表示离子?【点拨】离子符号右戴帽,先写数字后写号。

【提问】2 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练习】写出下列离子符号

①氧离子② 硫离子③ 氯离子 ④铝离子 ⑤钙离子⑥钾离子

原子得失电子后元素种类是否变化?为什么?

你知道镁离子与氯离子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比吗?

水是不是也是由离子构成的呢?为什么?

3、原子和离子的比较

【课堂小结】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离子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特别是最外层上的电子数目有密切的关系。

【布置作业】1、写出常见离子符号2、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物质间的关系。

【教学反思】

原子的构成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原子的构成10篇

学习

库房管理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库房管理10篇,内容包括库房管理方法与思路文本,库房管理工作日志。2中心库对各分厂、各***核算单位的材料、产品,分别***建帐。3材料的管理3.1各分厂及各分类管理***核算单位可自建材料帐,每季度决算前先行盘库,并与中心库房对

学习

完善制度建设10篇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完善制度建设10篇,内容包括完善制度建设新闻报道,完善制度建设的措施。岳亮建议:一是中央财***性资金应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根据西部发展的实际,继续将长期建设国债、预算内投资和专项建设资金向西部倾斜,保证西部重点

学习

教与学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教与学10篇,内容包括教与学文摘,教与学的再度整合。关于“教”与“不教”,“学”与“会学”,是我们教学实践工作中的辩证关系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一论点也正契合了“以学定教”原则的目标点,“以学定

学习

汉字听写大会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汉字听写大会10篇,内容包括湖北汉字听写大会,汉字听写大会第十期。主考官播报考题时,除了传递出字正腔圆的语音外,跟进播报的还有词义,如郎永淳报题:嶙峋――形容山石等突兀重叠或形容人消瘦露骨。文化嘉宾则与主持人聊道:传说中

学习

学业有成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学业有成10篇,内容包括学业有成的事例,学业有成故事。一、“成就教师”――营造充满幸福感、责任感、使命感的工作氛围,形成具有人文关怀、心情舒畅的工作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五个层次的需求:生理、安全、爱与归属、

学习

文秘专业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文秘专业10篇,内容包括文秘类专业,与文秘专业有关的最新信息。(二)热爱本职,忠于职守,埋头苦干,严谨精细,遵守纪律,严守秘密1、作为文书工作人员,只有热爱本职工作和忠于职守,才能搞好文书工作。2、埋头苦干和严谨精细,是文书工作人

学习

复制成功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复制成功10篇,内容包括复制是成功的捷径,复制最成功的表。“双11”之后,特别是在乌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之后,看到大家都在微信朋友圈转发马云的各种言论,包括他的语录、演讲,仿佛他就是中国互联网时代的“救世主”,作为淘宝***

学习

老子道德经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老子道德经10篇,内容包括老子道德经跟读,老子道德经原文。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2、译文:“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

学习

大学社团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学社团10篇,内容包括大学社团详细介绍,大学社团简报范文10篇。在我社每年举行的会员代表大会上,我社都要宣读《**文学社章程》,目的是让我社全体会员能够很好的学习章程,了解我社,共同建设我社。为我社注入新的后备力量,为召集

学习

自我检讨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自我检讨10篇,内容包括自我检讨范文,员工自我检讨。我不能无视,于是,我写这份检讨书,认真的做自我批评。自我批评如下1、种什么因,结什么果;2、要别人善待自己,必须先善待别人。就本次事件,差不多,就这样了吧,这两点,是我这两天,反复念

学习

大义灭亲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大义灭亲10篇,内容包括大义灭亲经典例子,大义灭亲意思。3、这次因为他父亲大义灭亲出面作证,才能定他的罪。4、大义灭亲春秋时期,在东周周天子的统治下有许多小公国。5、大义灭亲之写书颜真卿之就义开卷有益。6、历史上那些能

学习

社会秩序论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社会秩序论文,内容包括社会秩序相关论文,社会实践论文1500字。(2)社会现象不仅具有外在于个人的***性,还具有对个体的强制性。而涂尔干所强调的,即是这样一种社会决定论。对于他而言,社会事实不仅是一种作用于行动者个人的外在强

学习

会飞的汽车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会飞的汽车10篇,内容包括会飞的汽车资料,会飞的汽车故事。车子的底部有一个喷射器,我摁了一下蓝色那个按钮,“砰”的一声,汽车一升到天空中了。一群群的大雁向我的车飞来,好像在想,这是什么东西呀?长着怪模怪样的,是我们的伙伴吗?我

学习

艺术民间艺术论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民间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民间艺术专题论文范例,民间艺术剪纸的论文。民间艺术创作有时也是艺人们切磋技艺的一种途径,例如春节将至,剪纸艺人们聚拢在一起共同剪纸创作,对于作品的好坏势必要有一个比较。因此艺人们对于自己的

学习

物质结构与原子模型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物质结构与原子模型,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汤姆生原子结构模型。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有数不清的物体:房子、汽车、书桌、铅笔、电视机等.在这些物体中,有的是用木头做的,有的是用金属做的,也有的是用塑料做的,还有用纸做

学习

原子能应用的历史、现状与前景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原子能应用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内容包括原子能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原子能科学与技术的前景。原子能的开发利用是人类历史的一大发明,尽管首次利用:原子弹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同时核电站的核泄漏也对人类造成了一定的

学习

中国首颗原子弹的保卫真相

阅读(19)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浩瀚无垠的荒漠上,一朵巨大的蘑菇云伴随着一阵巨响冲向九霄云外。次日,我国新闻媒体报道: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举国欢腾,人们奔走相告,传递着这一喜讯。在北京市公安局经保处(当时为二处),我和宋丁、李

学习

初识“原子城”

阅读(39)

国人都知道“两弹”爆炸是在大漠罗布泊,可有谁知道它的研制基地在哪儿?当我们出访青藏高原的作家一行,登船漫游过湛蓝色的青海湖之后,本来是要沿青藏公路返回西宁的,但好客的主人建议我们去看看位于青海湖一侧的金银滩,更为诱人的是离金银滩几

学习

原子轨道杂化理论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原子轨道杂化理论,内容包括原子轨道杂化怎么计算,原子杂化轨道讲解。高二下学期选修的《物质结构与性质》一书中对杂化轨道理论的介绍比较简单,也比较模糊,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我根据所学的知识以及教学中的经验对这部分内容

学习

原子吸收仪技术分析及应用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原子吸收仪技术分析及应用,内容包括原子吸收分析仪手册,原子吸收法的分析及应用。1原子吸收仪概述1.1原子吸收仪的定义原子吸收仪通过对其吸收的特定波长的光亮大小的测定来得出需要检测的元素含量。原子吸收仪的工作原理是

学习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内幕

阅读(91)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内幕,内容包括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时间是,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电视剧。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的戈壁滩罗布泊地区传出一声巨响,中国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那么,中国大地上这前所未有的爆炸后

学习

8月6日的广岛——原子弹爆炸记实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8月6日的广岛——原子弹爆炸记实,内容包括广岛原子弹爆炸前后对照,广岛原子弹爆炸的tnt当量是多少。我是亲身经历了原子弹爆炸的人,在这里,我想向诸位谈谈1945年8月6日那天的原子弹爆炸。不能否认,那是本世纪的一大惨事。我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