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赞歌篇1
杨***词李燕曲
多少年季节轮回,多少个春夏秋冬,你是红烛燃烧着亮丽的生命,奉献几多血和汗,不求青史留英名,你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多少个不眼之夜,多少次灯光长明,
你在漫漫的长夜里有伏案的身影,青丝之间添华发,三尺讲台荡笑声,你用友爱缩短着心与心的路程。你是那阳光融化冷漠的冰雪,你是那向导引人走出科学的迷宫。
啊!光荣的教师,辛勤的园丁!
教师节赞歌篇2
我把赞歌献给你
——教师节献词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彩旗飘舞,歌声飞扬!
九月十日,属于您——
亲爱的老师!
二十岁的华诞——
奏响一曲动人的乐章!
今天,我们欢笑涌春潮;
今天,我们歌声震天响;
今天,我们欢呼着跑到您的身旁,
亲切地叫一声:
老师,节日好!
老师,节日好!
是您擦亮了我们的眼睛,
让世界变得宽阔而美好。
老师,节日好!
是您点亮了理想的明灯,
指引我们奔向美好前程。
老师,节日好!
是您,把一轮轮朝阳
塞进我们装满希望的书包!
三尺讲台上挥洒着您辛勤的汗水,
深夜灯光中留下您辛劳的背影,
茁壮的绿叶里有您的泪珠,
鲜嫩的蓓蕾上有您的微笑……
一次次关爱,
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一声声教诲,
我们永记脑海。
老师,节日好!
老师,节日好!
这一声声响亮的问好,
道不尽我们的深情,
这一个个深深的鞠躬,
也无法表达我们对您的崇敬!
曾记得,为了给我们上课,
绵绵春雨
打湿了您的衣衫;
曾记得,为了给我们讲解难题,
阵阵秋风
沙哑了您的喉咙;
曾记得,您对我们说的每一句热情的话;
曾记得,您在我们作业本上留下的一行行批语……
啊!闪着您心灵的光芒,
万道投影在我们的心房!
老师啊,您就像那火炬——
熊熊燃烧,燃亮光辉照前程;
老师啊,您宛如芳燕——
情似慈母,魂系校园,哺尽珍味送飞雏!
老师啊,老师——
您,您就是普罗米修斯,
燃起人类文明的圣火!
您,您就是温暖的太阳,
用火热的心怀,铸造明天的辉煌!
听爸爸妈妈说,
二十年前的今天,
激动的泪花
像一朵朵春花挂上你们灿烂的笑容,
你们为自己有了节日而欢呼!
听叔叔阿姨讲,
第一个教师节的那天啊,
你们就许下,
许下浇洒甘露育新苗的心愿!
听亲爱的老师——您说,
当年晨曦中的第一声鸽哨,
是一位叫“小平”的爷爷吹响!
二十年风雨沧桑,
二十岁节日华诞,
你们在小平爷爷铺展的蓝***上,
用博爱与赤诚,
用热血与汗水
描绘碧海涛涛银浪花,
描绘红日高悬满天霞,
描绘雏鹰展翅穿云天!
今天,在这庄严的时刻,
在这庄严的会堂,
在您的节日里,
我们代表所有的同学,
向您道一声:
老师,节日好!
老师,节日好!
无锡市南长街小学
教师节赞歌篇3
您像一支红烛,为后辈献出了所有的热和光!您的品格和精神,可以用两个字就是--燃烧!不停的燃烧!
您讲的课,是那样丰富多采,每一个章节都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看到了一个斑斓的新世界……
啊,有了您,花园才这般艳丽,大地才充满春意!老师,快推开窗子看吧,这满园春色,这满园桃李,都在向您敬礼!
如果没有您思想的滋润,怎么会绽开那么多美好的灵魂之花?啊,老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谁不在将您赞扬!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希望,播种幸福。老师,您就是这希望与幸福的播种人!
老师,您是美的耕耘者,美的播种者。是您用美的阳光普照,用美的雨露滋润,我们的心田才绿草如茵,繁花似锦!
您为花的盛开,果的成熟忙碌着,默默地垂着叶的绿荫!啊,老师,您的精神,永记我心!
您多像那默默无闻的树根,使小树茁壮成长,又使树枝上挂满丰硕的果实,却并不要求任何报酬。
您给了我们一杆生活的尺,让我们自己天天去丈量;您给了我们一面模范行为的镜子,让我们处处有学习的榜样。
您是大桥,为我们连接被割断的山峦,让我们走向收获的峰巅;您是青藤,坚韧而修长,指引我们采撷到崖顶的灵芝和人参。
当苗儿需要一杯水的时候,绝不送上一桶水;而当需要一桶水的时候,也绝不给予一杯水。适时,适量地给予,这是一个好园丁的技艺。我的老师,这也正是您的教育艺术。
不计辛勤一砚寒,桃熟流丹,李熟技残,种花容易树人难。幽谷飞香不一般,诗满人间,画满人间,英才济济笑开颜。
老师,您用人类最崇高的感情--爱,播种春天,播种理想,播种力量……
用语言播种,用彩笔耕耘,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就是我们敬爱的老师崇高的劳动。
您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教学在课堂,成就却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老师,如果把您比作蚌,那末学生便是蚌里的砂粒;您用爱去舐它,磨它,浸它,洗它……经年累月,砂粒便成了一颗颗珍珠,光彩熠熠。
您的教师生涯,有无数骄傲和幸福的回忆,但您把它们珍藏在心底,而只是注视着一待开拓的园地。
假如我是诗人,我将以满腔的热情写下诗篇,赞美大海的辽阔和深远。并把它献给您--我的胸怀博大,知识精深的老师。
教师是火种,点燃了学生的心灵之火;教师是石级,承受着学生一步步踏实地向上攀登。
您像一支蜡烛,虽然细弱,但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照亮了别人,耗尽了自己。这无私的奉献,令人永志不忘。
您讲课的语言,悦耳像叮咚的山泉,亲切似潺潺的小溪,激越如奔泻的江流……
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敬爱的老师,您从未在别人面前炫耀过,但那盛开的桃李,就是对您最高的评价。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教师节赞歌篇4
一、挖掘教材的情境因素。
教师应当认真分析教材内歌曲的歌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乐表现记号、情感标记等,以充分发掘教材的音乐情境因素,并运用它来为情境教学服务。
例如:在学习歌曲《中国功夫》时,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特点,并引导学生说出歌曲的第一段速度较慢,表现了英雄吸纳天地之气的气势。应该唱得有气势,要深吸气,气沉丹田。歌曲的第二段速度较快,表现英雄舞刀弄***的飒爽英姿。歌曲的节奏发生变化、旋律压缩、就会使音乐的情绪发生变化,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应该唱得有力量,有活力。歌曲的第三段不是“唱”歌,而是“说”歌,这就是一种新的演唱形式——说唱,它舍弃了音乐旋律,强调节奏感。为了增强趣味性,还为这段念白增加了衬词。棍扫一大片(Hou),***挑一条线(ha)……歌曲的念白有气势,节奏感强,坚定有力,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中国功夫》的歌词极有气魄,歌曲前三段介绍了中华武术和练武之人的气度、英姿。歌曲的最后一段是“东方一条龙,儿女似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中华有神功。”引导学生说出最后一段中,“东方一条龙”指的是我们的伟大祖国;“儿女似英雄”说的是我们炎黄子孙都是英雄;“天高地远八面风”,说的是祖国幅员辽阔;“中华有神功”说的便是祖国的武术。第四段歌曲使人唱来豪情满怀,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通过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旋律、速度、力度、歌词等理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绪与情感,通过触“境”生“情”、随“情”入“境”、以“情”激“情”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的、健康的情感体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二、用歌唱来赞美情境。
学生一旦真正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唱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唱,是比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的。例如,在教学《我爱家乡,我爱祖国》一课时,我用声情并茂的范唱,把学生带到一个赞美祖国、赞美家乡的情境中,学生便能有感情地,十分投入地唱起《我爱家乡,我爱祖国》,用动听的歌声赞美伟大的祖国和美丽的家乡,使学生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油然而生。
三、深入情境,领悟感情。
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学生在欣赏音乐时可以自由张开想象的翅膀,随着音乐旋律变化的起伏,脑海里的情境可以不断变幻。如果在一种刻板、枯燥的环境下,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形象力、创造力无法充分发挥。这就需要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和画面创设一个与音乐形象相关联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想象。学生一旦进入了音乐情境,就会用非常自然的歌声来赞美它,而这种自然的歌声,比世界首屈一指的小提琴还要动人心弦。例如教学西部风光《拉萨谣》一课时,引导学生投入到情境想象之中,用动听的歌声赞美神秘的梦境,并感受西部粗犷、朴实的音乐特点,了解西部地区的风土人情。
四、用多媒体来展示音乐情境。
学生在多媒体有声、有色、有形、有像的展示下,很快就能进入紧扣教材的特定的音乐意境。例如:在学唱歌曲《中国功夫》前,我让学生欣赏了2008年申奥宣传片,由著名歌唱家屠洪刚演唱的《中国功夫》视频,引导学生说出欣赏后的感受,使学生理解了歌曲的内涵,并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中国功夫》的强烈愿望和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用色彩来创设情境。
教师应当运用自然界的五彩缤纷来引导学生想象和表现音乐色彩。如:在教学《四季童趣》一课时,精心制作了春、夏、秋、冬的画面,学生被五彩斑斓的色彩所吸引和感染,犹如置身在美丽的春天、如诗如画的夏天、硕果累累的秋天、银装素裹的冬天的意境中,学生用明亮的音色,明快的节奏,真情实感演唱了《四季童趣》,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说明,美的色彩,能造成美的意境,学生在美的意境中,能唱出美的音色,取得美的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进入音乐意境后,必然会对音乐的旋律、和声节奏赞叹不绝,激动万分,并有一种急于表述的激情。这时,教师就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艺术感受,这将有助于意境教学的深化。
六、用形体来表现情境。
教师节赞歌篇5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本次班会抒发学生对老师的感激之情,通过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教师工作的艰辛和崇高,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热爱老师、尊敬老师,努力向上!
2、通过朗诵、歌唱、表演、讨论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礼赞和祝福。
3、通过问答竞赛形式,了解有关教师节的知识、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使学生备受教益,既激发学生的爱师、尊师的情感,又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活动准备:
1、教师精心制作活动方案。
2、学生自己设计、制作的献给老师的节日礼物。
3、确定活动的主持人(葛香、杨溢、吴璇、程芊),编写串词。
4、学生学会音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和《感恩的心》。
5、邀请参加活动的老师。
6、布置好教室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精选教师节主题班会教案。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主持甲:是谁,播下万古远点的梦幻
主持乙:是谁,耕耘遍野燃烧的心愿
主持合:是您,我们敬爱的老师!
主持甲:您将青春融入滴滴烛泪,记下了人类永远的赞叹。
主持乙:流淌的汗水和心血啊,在校园里把希望浇灌。
主持甲:您用青春写出无悔的人生。
主持乙:您用真情谱写世间最壮丽的诗篇;
主持甲:您的爱,我们永远也报答不完,
主持乙:让我们深深地向您鞠一躬,真挚地问候一声——
主持合:老师您好!
主持乙:《谢谢您,老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表演:
1、歌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主持甲:今天的主题班会,从歌声开始,让我们用真诚感恩的心,唱一首歌送给我们最尊敬的人:
主持乙:全班齐唱《每当我轻轻走过老师的窗前》!
2、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
主持甲:老师,似春蚕,如蜡烛,比慈母,他们心联学子,鞠躬尽瘁,奉献所有,也收获希望。请听,诗朗诵《窗前一株紫丁香》(小组分角色)
3、礼赞。
主持乙:是啊!老师对我们的爱是无私的,是无价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诗句正是我们老师奉献精神的真实写照。从古到今有许许多多赞美老师的诗词和文章。
主持甲:同学们,我们的老师平时指导我们学习,教我们做人,像父母一样关心我们的生活,对我们奉献出无私的爱!你们说,我们可以把老师比作什么?(举手发言)
主持乙:同学们的比喻真是太恰当了!老师,您就是春蚕,就是红烛,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您又是一棵小草,默默无闻但精神高尚!您还是我们心中隐形的翅膀,助我们成长高飞!
(三)竞答
主持甲:教师节即将来临,你对教师节了解多少,你还了解多少古今中外尊师重教的故事呢?下面进行知识小竞赛。
(四)祝福
主持乙:我们的每一点知识,我们的每一个进步,都渗透着老师的汗水和心血。
主持甲:在此,让我们用自己的话表达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情和祝福之愿吧!同学发言表达心声!全班齐唱《感恩的心》。
主持乙:尊师,爱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实际行动才能不辜负老师的期望。
个别学生发言。
(五)结束
甲:老师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乙:老师是火,点燃生命之灯;
甲:老师是灯,照亮前进之路;
乙:老师是路,引你走向辉煌。
甲:感谢恩师,感谢您们的谆谆教诲;
教师节赞歌篇6
《沂蒙山小调》的教学目标是“指导学生以优美、抒情的歌声,赞美家乡、赞美***、赞美幸 福的生活;并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自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增强学习民族音乐 的兴趣。”吕老师准备以《音乐课程标准》中“音乐与相关文化”这一主题为切入点,通过 “音乐故事——唱歌——音乐情景剧”这三个环节来完成这节课,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
(一)讲音乐故事:
1.以《沂蒙山小调》为背景音乐,老师讲述山东的风光与民俗民情。
2.揭示课题《沂蒙山小调》
(二)学唱歌曲
3.集体朗读歌词
4.学生聆听歌曲《沂蒙山小调》
5.辅导学生学唱歌曲
6.处理歌曲,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三)音乐情景剧
7.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介绍你所了解的山东
8.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歌曲内容创编
9.每组推选代表上前面表演
10.师生点评
设计确定后,吕老师选了一个班上课,课是按计划实施的,下课铃声响时,老师最后的点评 刚好结尾,也就是说教学任务完成得很好,教师自我感觉也不错。可听课的老师觉得不理想 ,特别是我听了直摇头。课后大家就这一堂课进行了讨论。
通过评议觉得有这些问题:一是课上学生对所学东西不感兴趣,求知欲不强,积极性不高, 课堂气氛较沉闷;二是老师受教材的制约太大,教学方法陈旧,未体现出新课程意识。大家 对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完成了“教学任务”也提出了异议。所谓的“目标”及“任务” 主要是完成了教案及课本规定的东西(如老师讲完了一个故事,学生唱了一支歌,表演了一 个节目等),学生有什么收获却很难评判。研究后对这一课做大的调整,指出:要大胆突破 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和方法,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从小处着眼挖掘深层东 西。这样,四个音乐老师就开始重新备课。
两天后,新方案出来了。新方案以新课标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基点,确定了一 个新主题—— “家乡”。新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课前欣赏,创设情境
学生在歌曲《家乡》的音乐中进教室。
(二)导入(学生交流——以“家乡”为主题)
1.向同伴介绍你所了解的家乡。
2.教师小结。(点题:我们的家乡美丽、可爱,我们祖国幅员辽阔,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山 东的家乡去看一看)
3.师生交流山东的人文地理知识。如谁知道山东产什么?谁会说山东话等等。
(三) 学唱歌曲
1.出示歌曲,师生有感情地朗读。
2.教师有感情地范唱歌曲。
3.辅导学生学唱歌曲。
(1)学生提出疑难,师生共同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处理歌曲(引导他们从速度、力度、风格、特点等方面分析)。
(3)小组上台交流意见并当场演唱。
(4)再次欣赏歌曲,民歌手独特的音色、滑音和装饰者的运用,更能体现出浓郁的地方风格 特色和赞美自己家乡的那种自豪感。
4.学生在理解作品情感的基础上完整地演唱。
(四)创编情景短剧
1.欣赏《沂蒙颂》片断:***汁救伤员。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编一个以“家乡”为主题的真情短剧。
3.分组表演。
4.师生点评。
(五)课堂小结
1.教师小结。(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家乡”永远是我的牵挂。)
2.师生同唱《爱我中华》,从家乡延伸到祖国,结束全课。
这一课学生相当投入,气氛时而热烈,时而紧张,时而高昂,时而深沉。当下课铃响时学生 的真情短剧才进行到一半,老师不忍心打断,只能让学生继续表演,无奈放弃了最后的小结 部分。
教师节赞歌篇7
1、认同《同一首歌》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感情,以积极的状态参与歌唱。
2、通过演唱歌曲,充分感受和体验歌曲的情感内涵。
3、增强学生间的友谊与合作意识的碰样,感受合唱的效果。
二、重难点;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混声声部的统一。
三、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为学生创设音乐课堂的气氛,
教师:播放《同一首歌》合唱录音(出示视频相关资料)
学生:在歌声中进入教室并欣赏歌曲
2、导入
教师: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教师: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迎来了我们今天的音乐课,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歌叫?
学生:《同一首歌》
教师:非常好,同学对这首歌很熟悉。大家能唱一唱,试一试吗?
教师播放音乐,
学生跟唱《同一首歌》
3、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
发声练习
播放歌曲伴奏音乐
演唱歌曲乐谱,歌词各一遍
练声、做好歌唱准备
分段练习
1、第一段:主题乐段要求:叙述性的旋律,情感:亲切,讲述性的。
节奏节拍:强弱分明、准确、整齐
每个乐句的延长
力度:轻柔
1、根据歌曲主题乐段的情绪情感要求演唱,在教师指导下,唱出柔和的声音,做好关键字的抒情性。“没”—“欢”—“梦”—“多”
体验感受音乐,细节的学习过程。
2、第二乐段:展开部分
情感:坚定有力地
长音在音乐力的延长
节奏节拍:准确、整齐
力度:中强
2、根据歌曲第二段展开部,情绪上激昂,奋进,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注意长音气息的调整。
3、再现第一乐段。
情感:高亢,振奋
力度:渐强
4、第一段的再现,在第一乐段的情绪要求基础上,在教师知道下,歌唱声音洪亮,高亢。把旋律推向高潮
完整演唱
播放歌曲伴奏
逐渐的推向高潮
“投入投入再投入”
投入演唱的全过程
完整体验,巩固学习
4、学习小结,通过学习歌唱,学生能通过旋律说出音乐的内涵及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教师节赞歌篇8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如何让音乐成为孩子们的最爱,是我们每位音乐老师坚持不懈的追求:针对农村小学生的特点,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三方面内容,发挥教师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游戏运用,诱发小学生音乐兴趣;多表扬,常赞赏。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寻找适合农村小学生学习的知识与技能:
【关键词】营造氛围;引发兴趣;音乐教学;自信心
小学音乐课是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艺术课之一,由于各种原因受落后的思想束缚,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农村学生在入学前,对音乐知识的认识基本为零。因此在唱歌教学过程中经常会走音,节拍、节奏也不稳定。针对怎样上好农村地区的音乐课,笔者做了如下研究。
一、发挥教师艺术魅力,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从音乐教师自身来说,要散发着艺术魅力,吸引小学生模仿、学习、追求。音乐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对小学生来说,教师的感情投资尤为重要,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是必要的;
小学的音乐教师既要做到精神饱满,又要用幽默的语言来上课,让孩子们以快乐为主,一边逗乐,一边教知识。在练习演唱歌曲的时候,音乐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们的中间和他们一起演唱甚至跳舞,用语言与动作,对小学生们加以鼓励。在课堂中,把关爱和笑容留给学生,根据儿童好动、爱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少儿的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使他们“亲其师而信其道”。只有在宽松和谐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
优美的音乐、动人的故事、适时的鼓励都是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手段。城里的学生因为条件优越有很多孩子在课外学习了各种音乐特长,但是农村的孩子见识少,条件闭塞,音乐教师更应该把握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歌曲编配动作,通过音乐形象创编故事,边唱边表演就成为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教学方式,创设出引人人胜、妙趣横生的情境,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南活动的空间,让他们既动口、动手、动脚,也要动脑,蹦蹦跳跳地进入音乐世界,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学生充分展示生命智慧的舞台。
二,游戏运用,诱发小学生音乐兴趣
农村的教学条件有限,虽然***府部门近年来也在加大力度完善农村地区的教学设施,但对于当下的现状来说,教育工作不能等待设施齐全了才去进行。音乐老师要善于发现生活周边的材料,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于农村音乐教学的材料。例如教唱《嘀哩嘀哩》的时候,让学生在活动中寻找春天小鸟儿在歌唱的声音,一起来学小鸟优美动听的叫声。不由得唱出了嘀哩哩嘀哩|嘀哩哩|……叽喳喳叽喳|叽喳喳|……这样的声音。春天里河水流淌的声音:哗啦啦,哗啦啦……还有春雨沙沙沙、淅沥沥这样的声音。
对于节奏的教学,音乐教师用人物走、跑代替单纯的“da,da”练习,让学生有节奏的跑跑、跳跳,从中掌握音符时值长短的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节奏速度感,并达到节奏训练的目的。在教学《小蚂蚁》时,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知识背景,根据歌词模仿小蚂蚁的特征,双手分别伸出两只手指放在自己的头上,排成一排学习小蚂蚁成群走路的动作,孩子们迈着轻巧的脚步非常开心地走着,整个教室就仿佛小蚂蚁的王国,孩子们很兴奋,还创编了许多自己喜欢的动作及表情,他们的神态动作是那么的优美,节奏是那么的整齐。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器乐应与唱歌、欣赏、编创等教学内容密切结合。课堂乐器应易学易奏,便于集体教学使用。可根据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学习本地区、本民族适宜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乐器。鼓励和引导学生自制乐器。”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爱,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常见的有用易拉罐装些沙子做成的“沙槌”;有用两个废旧的铁片做成的“碰铃”;有用玻璃瓶装不同的重量的水敲击高低音等;当孩子们用这些“乐器”为学唱的歌曲伴奏时,这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他们对音乐节奏的认识程度更加深入了。
三、多表扬,常赞赏
每一次的鼓励和赞扬都是一个孩子建立自信心的良好时机。教师对学生们的表现和回答的问题要及时地赞赏和表扬,在评价的过程中精心为他们的自尊心做考虑,增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一个美丽的花朵贴纸、小星星和鼓励的话语等,都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他们会更加白豪地唱着歌、跳着舞。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之间进行评价。这样可以把评价的权利交给他们自己,使学生们懂得尊重,体会团结进取的精神。他们互相帮助,互相赞美,尊重别人也懂得接受别人的意见,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最后,教师也要夸赞全班同学表现如何如何好,鼓励大家学会养成互相赞美鼓励的好习惯。这种评价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在关注着他、期望着他。使孩子们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逐渐养成良好的性格。
总之,在农村音乐课堂教学中,面对现有的教学条件和学生差异,教师更要努力创设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要以一片真诚的心引导他们步人音乐的奇妙世界,使学生能体验到愉快、满足的情绪,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性格。小学音乐教师的能力构建看似一个简单的问题,实则需要深钻之功。要使音乐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还须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进一步去摸索得当实际的教学方法,使农村的音乐教学更科学合理,更易于农村的孩子学习和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使我们的音乐教学永远充满着动力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教师节赞歌篇9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教材选自人音版教材第九册)
年 级:四年级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广泛流传的美国田园牧童歌曲。四三拍,大调式,旋律优美、流畅。歌曲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第一部分由两个重复变化的乐句构成,舒展的节奏,曲调在平稳中带起伏,使旋律优美而又有荡漾之感,描绘了绿草茵茵的宽阔牧场,水牛、小鹿、羚羊的欢跳及夜幕下星星闪烁,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第二部分在上移五度跳进后,以宽松的节奏展开,使得曲调更加优美而又抒情。它不仅表现了开阔空旷的家园意境,而且还抒发了人们对牧场家园的赞美之情。最后的乐句,再现了歌曲第二乐句的旋律,曲调又趋平稳,它使人们完全沉浸在这美丽的家园情景之中,感受和表达了对可爱的甜美生活的热爱情感。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歌唱能力和感受表现音乐的能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年级的提高,他们羞于表现,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一二年级的学生高。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用平稳、悠长的气息和柔和、连贯的声音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是一个难点。在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对三拍子的强弱规律有了一定感性经验,而掌握弱拍起唱则是一个难点,此外运用气息控制掌握歌曲的力度变化也是学习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
1.能用柔和、连贯的声音和愉快的情绪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抒发对牧场、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初步懂得弱起拍的含义、认识mp、mf等力度记号,初步能用平稳的气息控制力度的变化,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风格。
3.能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歌词创编活动。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教学难点:掌握弱拍起唱和用气息控制声音的力度变化。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感受牧场之景
1.听歌曲伴奏音乐,律动表演进教室。
2.播放歌曲,配乐画面欣赏。
设计意***:
通过在边听音乐边欣赏牧场***片,唤起学生对美丽牧场的向往和憧憬,并熟悉歌曲旋律,为学唱歌曲做好铺垫。
二、展开部分――听唱互动,体验牧场之意
1.发声练习:唱唱晨之牧歌
(1)教师范唱
(2)出示谱例,用手势辅助唱准旋律的音高音准,尤其是大跳音程。
(3)学生用lu跟钢琴哼唱(指导有气息支持地唱)
设计意***:
选取了歌曲的主干音,进行了节拍改编,将节奏和旋律拉长、拉宽,将学生带进广阔的草原。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演唱状态、正确的演唱方法、优美的演唱声音表现草原美景。
2.音程练唱:重点解决音程大跳时的音准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音符进行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3.感知节拍:重点掌握弱拍起唱的方法
播放录音范唱,教师随歌曲旋律做传递活动,引导学生随音乐行走,体验三拍子音乐特点,并在弱起拍时传递礼物。
借助笑脸***形谱,了解歌曲节拍、弱拍起唱的特点和长音演唱方法(以第一、二乐句为例)
4.感受歌曲旋律特点:借助手势动作感知歌曲的结构和四个乐句的旋律进行特点。
5.用哼唱Lu音自然、轻声地模唱旋律。
设计意***:
通过音程练唱、传递游戏、律动等感受歌曲的结构、节拍、弱拍起唱和旋律进行的特点,并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三、深入部分――学唱歌曲,表现牧场之美
1.学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与重复
(1)出示乐谱,师生接唱,熟悉旋律。
(2)寻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感受旋律创作特点,按一、二、四乐句进行分组学唱。
(3)完整演唱旋律,在第三乐句用La来模唱,与其他乐句在力度上形成对比。
设计意***:
通过师生接唱感受旋律创作的特点(完全重复和同头换尾的变化重复),并提高学生视唱的兴趣。
2.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表达歌曲情感
(1)教师范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2)学生随琴轻声歌唱。
(3)请学生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并有感情朗读歌词。
(4)学生完整演唱第一段歌词。(第一段旋律优美而荡漾,描绘了牧场在宁静的夜晚中的美丽景象,富有诗意)
(5)引导学生用“吹气球”的方式体会气息的运用,掌握控制强弱变化的方法,对四个乐句进行力度变化演唱。
(6)引导学生寻找衬词“那儿”,感受作者身处异乡隐藏着对牧场的眷恋和对家的思念。
(7)演唱第二段歌词,体会夜幕下的牧场宁静而温馨的画面,感受对牧场深深的喜爱与自豪之情。
(8)在老师钢琴伴奏下,完整演唱全曲。
通过力度变化处理、情境创设等引导学生对歌曲内涵进行挖掘,进行演唱处理,提高他们对歌曲的理解能力和歌唱表现力。
四、拓展部分――创编歌词,升华家乡之情
我的家在仓前,这有梦想小镇,还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这有国学大师,这有四无粮仓,它们代表仓前符号。
教师节赞歌篇10
关键词:诗人;解读诗题;情境;诗句
一、了解诗人
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我们明白“诗如其人”的道理,所以我们需要根据诗人成长背景、生平经历以及生活态度等方面从侧面来发掘其诗的主题。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诗人,使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及诗人的特点,为其充分理解诗歌打好基础。那么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诗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对诗人作诗的风格进行介绍。比如教师在讲授诗人李白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可先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静夜思》,使学生对诗人一贯的作诗风格有初步接触,然后再将诗人的诗风带入到要学习的诗歌中,这样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诗人、诗歌的感知。
2.对他人给诗人的评价进行介绍。比如在介绍孟浩然时,可以引用其他诗人或诗论对孟浩然的评价,孟浩然是唐朝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的诗人,创作出许多不朽的诗篇。杜甫、李白等都对他的诗高度赞扬。大诗人李白在《赠孟浩然》这首诗中,毫无掩饰地赞扬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还发出“高山安可仰”的长叹。杜甫也用“清诗句句尽堪传”来称赞孟浩然。由此看来,能得到李杜高度赞扬的诗人,其诗歌必定不同凡响。
3.对诗人创作时的背景进行介绍。比如在讲到杜牧的《泊秦淮》时,教师可以首先满含感情地对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进行介绍,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人,当时唐朝开始走向衰败,江山岌岌可危,但是当朝的官宦显贵却不思百姓疾苦,日夜花天酒地。杜牧在秦淮河畔观见此景,身怀正义、目光长远的他怎能不感到愤怒和悲痛,那些只知听歌女吟唱的官宦显贵们,为什么就不知道亡国之痛呢?
二、解读诗题
诗题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剖析诗歌的关键,它通常能够透露诗歌的主要内容、写作对象和场景等信息。教师在解读诗题的过程中要做到前后相顾,尽量从多个方面来分析诗歌,比如《春望》可以做如下提问:诗人杜甫于何时眺望何景?看到的景象是繁华还是荒芜?为什么会是如此景象?(诗人在春天眺望长安城——处于战乱中的唐朝首都,而由于安史之乱,当时的长安城已经被叛***占领,景象十分萧条荒芜。)
三、创设情境
诗歌的美,往往是因为其意境非常美。诗歌意境的体会往往是学生学习诗歌的重点、难点,这是因为诗歌产生的年代久远,其中所表现出的情感、思维甚至民俗、人文、社会、地理等与现代的学生相差甚远。教师要注意综合利用多种手段方法,比如散文描述法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体会诗歌的意境,品读诗歌所散发出来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让诗歌的意境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理解诗句
初中教材中的古诗词都是脍炙人口的名作,语言凝炼,音韵优美,含义深刻。诗词中常会出现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典故等,使得学生在解释词句上面临困难。教师要帮助学生准确、生动地理解诗句。比如小学第九册“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这句,其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分别代表了三个境界:李白在岸上望着老友孟浩然坐船而去,随着船慢慢地远去,只能望见一片孤帆;随着船越来越远,李白连孤帆也望不见了,只隐隐约约地看见帆影;到最后连帆影也消失在了碧空里,李白只能看见默默流淌在天际的长江。这种深厚的友谊感人至深!
讲解诗句意思,注意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诗的意境。理解诗句只从字面去理解是不可能理解全诗的。要和诗的背景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才能真正理解诗句。例如《游园不值》一诗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学生从字面上可能很难深入理解。诗人眼看着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心想园内百花齐放。在教学时教师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墙内一定是百花争艳,一派充满生机活力的春景,让学生体会作者赞美春天的深切之情。再如《示儿》中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当时中原被北方国家侵占的历史背景,表达作者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这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五、指导朗读
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朗读教学,可以逐步培养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也为学生今后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打下良好基础。指导朗读应该注意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读正确,念准确每个字的字音,把握好诗的正确节奏,把诗的节奏感读出来。古诗是非常讲究押韵的,节奏非常强,《望庐山瀑布》的正确节奏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绝句》的正确节奏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二是强调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指导学生把古诗的思想感情读出来。之后,要求学生反复朗读,直到能够背诵出来。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朗读,使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诗歌的主题,更能引起学生的共呜,从而受到启发和情操的陶冶。
六、角色表演
角色表演使学生置身于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中,更能达到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将学生适当分工来进行角色表演,比如导演、主演和群众演员等,安排模拟场景,通过揣摩诗人当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来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可以在黑板上板书:[地点]黄鹤楼。[环境]烟花三月,古筝悠悠,杨柳依依。[事件]送别友人。[对话]李、孟二人。[动作]劝酒—握手—劝慰—叮咛—告别。让两位男生戴纸糊官帽,分别扮演李白与孟浩然。然后学生可以依据所有信息进行自由创作,最后由学生评议。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还使每一个学生最大程度地理解了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