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指导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指导
好的作文教学指导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写作过程的兴趣,这也会让学生的写作技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与锻炼。在初中语文作文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更多合适的作文指导方式,要透过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学生构建自身良好的知识框架与知识体系。这不仅会有助于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写作技能也会是很好的一种促进。
1、引导学生积攒好的写作素材
很多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最大的障碍就是找不到好的写作素材,一到写作文时就不知道可以写些什么,写作素材的积累非常有限。这是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首先要帮学生们化解的一个问题。教师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要让学生对于生活留心观察,尤其是对于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热点时事更加关注,并且能够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些都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有效来源,以这种方式实现的写作素材积累也能够让学生的文章更加丰富与充盈。教师只有给予学生正确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找到合适的写作素材的积累方式,这样才会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过这样一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热议的新闻:湖南湘潭小伙子裴永红在右臂被列车车轮完全压断的情况下,强忍剧痛向列车发出停车信号,奋力避免一起重大事故的消息,在网络世界激起了轩然***。这个不平凡的“80后”被很多网友感佩地称为“断臂哥”,在很多主流网站成为热门话题,海内外网友评述、致敬的网帖、跟帖如潮,微博转发量过万。可以由以上事例启发学生:你的内心一定很不平静,是惋惜、酸楚,还是悲伤?是感动、敬畏,还是震撼?不少学生在课堂上看到这段事迹后都很受触动,内心的情感也迅速被点燃,很多学生都有一些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与情感。这便是对于学生而言的一个很好的积攒写作素材的过程。教师在作文指导时要有意识的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这样才能够提升作文教学效率。
2、让学生进行作文互评
作文评价同样是作文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进行作文评价时可以丰富评价的形式。一直以来,作文评价的方式都比较单一,教师通常是衡量学生文本质量的唯一主体,学生对于评价过程的参与非常有限。教师很有必要改善这一状况,可以丰富作文评改的形式。让学生间进行作文互评便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尝试。这不仅是对于学生教学主体性的一种充分凸显,这也是为学生提供的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这才是更为高效的作文指导方式。学生互相批改作文有什么好处呢?第一,经过多次批改实践,学生不仅准确地记住了写作文的基本要求,而且对这些要求理解得越来越深刻。他会指导别人应该怎样写,不应该怎样写,自然也增强了自己的写作能力。第二,每个人都有机会看到多名同学的作文,这样容易发现、学习别人的长处。别人的缺点短处,自己引为戒鉴,也是好事,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让学生进行作文互评对于作文教学或是一种非常积极的推动,这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作文指导方式。
3、让学生在文章中流露真情实感
很多学生的作文之所以难以触动人,并且缺乏可读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在文章中缺乏真情实感的表露。因此,高效的作文指导中教师要有意识的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真情实感的表达,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写出更多质量更高的文章。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间的交流讨论,并且让学生感受到文章中表达情感的一些典型方式,这些都会带给学生很好的写作启示。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一些社会热点展开讨论。例如,2012年中秋、国庆两节相加的八天长假成为众多游子归家团聚的理想时机。但多数人回家后,奔走于各种婚宴、聚会之间,亦有部分人群选择与伙伴结伴出游,本该是阖家团聚的假期变得“团而不聚”。随后可以引发学生思考:难道友情真的比亲情还重要吗?中学生已经有了这种心理,每次周日下午三点学生返校,但学生几乎从早上就离开家门,因为他们与家人相处一天就觉得没有意思了,这个素材几乎是所有年轻人的警钟。教师可以以这个典型实例为引子,透过对于学生情感的激发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更多反思,这是让学生在文章中写出真情实感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4、结语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引导方式。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丰富作文评改的方式,让学生在文章中流露真情实感也很重要。这些方法都会有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并且是对于作文教学的一种很好的推动。
参考文献
[1]欧阳君.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1年48期.
[2]宋园园.作文评改:提高效率,突出本质,科学构建[D].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凌青,写身边事,道寻常理——唤醒语文作文的有效教学[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4]赵淑梅.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作文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初中作文指导篇2
一、初中作文指导课存在的问题
初中作文课一般由作文指导课和作文写作课构成。广大初中语文教师也一向对写作指导课非常重视,希望通过写作指导课,让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但是从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观察到初中作文指导课还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对激发学生最佳写作状态的意识薄弱。学生最佳写作状态,是指学生面对作文题时有按捺不住的有话要说、有话能说的欲望。但这样的状态不会自发出现,除了极少数喜爱作文且写作能力极强的学生外,绝大部分学生需要教师激发。在初中作文课堂文本写作前,多数教师会进行一个导引,通常有如下几种方式:(1)出示文题,对作文类型、字数、要求进行强调;(2)对上次作文简要点评,指出优缺点,重点指出缺点,强调本次作文不可再犯错;(3)强调作文课纪律要安静、专注,出示文题;(4)出示文题,点出本次作文是随文写作,提示所随文章名。第一种方式是对文题训练要求的落实,第二种方式是写作技能上的一个提醒,第三种方式是维护课堂次序,第四种方式是关于写作内容的小提示。它们基本上不涉及学生写作状态的激发。
其二,对示例式教学存在缺陷的认识不足。学生要能写作,一定的技法是必须的。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们经常会进行大量的技法教学,相当一部分教师会采用示例式教学。示例式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它用举例的方式,通过教师对例子的剖析让学生掌握其特点及学会使用。它的特点是直观、形象、富用启发性,很适合于初中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通过示例传授的技法使许多学生受益非浅,为初中生从较为幼稚的“习作”飞跃到“写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示例式教学在“是什么”这一部分鲜明突出,是一种阐述性说明性的教学,而“怎么做”则偏弱,即如何把别人的经验化为自己的能力这一部分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弱化甚至缺失,自悟力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自悟举一反三,但更多的学生在运用上出现了困难,出现听得懂却不会用的现象。
其三,对语言重要性充分重视但训练不足。语言是写作的基石,没有好语言就没有好文章,对此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有着清醒的认识。因此,他们在写作指导中充分重视语言的作用,对于语言的准确性、规范性、生动性都能进行专题指导,在批改中也能针对错别字、病句,或者有亮点的语言分别进行指出,或者示范处理。但是语言的提升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过程,必须有长期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训练来落实。在这点上,相当一部分教师无法做到位,具体表现在:指导课上有的教师进行专题语言指导,却无专题语言训练跟进;有的教师进行专题语言训练,却往往一次性,缺少系列进行效果强化;还有的教师,在训练中停留在对静态语言条条框框的分析上,将原本生动活泼的语言支离成单个、僵死的语言符号;更多的教师对于语感的培养,没有清晰的方向。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一部分初中生作文语言平淡呆板,甚至停留在“习作”阶段的口语状态,严重阻碍了写作能力的发展。其四,作文讲评写作主体缺失,内容狭隘空泛。众多语文教师认为作文讲评是一个作文反馈环节,主要内容是对上次作文优缺点进行归纳总结,对其中的优秀作文进行欣赏。由此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一系列问题:一是课堂程式化严重,先点评优缺点,再读一二篇优秀作文,手法的单一和内容的狭隘,使得学生易生厌倦情绪。二是讲评过程写作主体缺失,写作积极性被打压。因为教师掌握了讲评的话语权,学生对作文评价结果被动接受,思维被教师讲评桎梏,享受不到作文自由表达的乐趣,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降低。三是优缺点的归纳总结缺少指导意见。对于缺点,教师往往只结合例文指出问题所在,却不给出具体修改意见;对优点,也只结合例文进行欣赏却不给出技法或写作知识给予推广建议,导致优缺点归纳总结失去了目的。四是集体授课优劣归纳只有共性,忽略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参差不齐,不同作文能力的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分类指导,讲评内容失于空泛。
二、初中作文指导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初中作文指导课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其一,教师缺少“以生为本”的思想。作文指导课缺乏对学生写作状态的激发,实际上是教师以自己对写作的理解替代学生对写作的理解,漠视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指导过程中以大量示例进行教学,没有对示例教学法的缺陷进行补救,实际上是教师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需求。在作文讲评时忽略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个体指导,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的发展缺少真切的关怀。这些都是教师没能真正“以生为本”的具体表现。
其二,教师自身写作能力有所缺失。很多教师一谈到写作技法名称及作用往往可以侃侃而谈,但一问到如何才能运用却往往语焉不详。写作技法的传授,必须建立在教师自身对写作理论熟悉且能运用自如的基础上,和教师自身具备的写作能力有直接关系。教师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写作能力,能写文章,对技法运用有亲身体验,才会有更直接更有效的经验产生,这样在作文指导时就能把写作理论知识讲得透彻明了。语言训练不足也是同理,正是由于教师自身缺少对语言在写作中运用的经验,他们就无法有针对性地、系统性地指导训练学生。
其三,教师教学理念老旧,教学视野狭窄。作文讲评一言堂,没有写作主体的主动参与,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在写作讲评教学中的双边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向活动。学生的自主性被抹杀,实质上违背了新课标“重视对兴趣和习惯、情感与态度的评价”[1]和“作文评价要眼中有‘文’,心中有‘人’,要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要有正确启发引导”[2]教学理念。手段的单一,课堂的程式化,实质上是教师依旧停留在不合时宜的教学模式里,没能更新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最终遏制了学生的学习。
三、初中作文指导课改进策略分析
了初中作文指导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笔者认为初中语文教师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其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指导思想,尊重并相信学生。“以生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尊重并相信学生,激发他们的创新力。“尊重”就是尊重学生的年龄特点,尊重学生的思维特点,尊重学生的生活经历,尊重学生的创造精神。“相信”就是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有独特的生活,其生活是能反映在文字里的;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写作的潜质和热情,经过教师一段时间的引导,他们的写作能力完全可以上一个台阶。惟有尊重和相信学生,教师才能俯下身子,从学生实情出发研究提升学生写作水平的指导方法,从而让学生愿写能写。也只有在尊重与相信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脚踏实地,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下,让自己的创造力得到最大的发展,从而达到写作水平的最好提升。
其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写作状态。写作的本质是倾吐,而倾吐欲的背后是丰富的情感及情感活动。愉快、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容易使学生产生积极的作文情绪,从而有助于提高作文效率,有效地克服作文中遇到的困难。所以,上作文课时先声色俱厉严肃课堂纪律或先批评学生的做法不可取。教师教态应具亲和力,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教师要特别注意教态,使自己的语言、表情、手势处在一个轻松、快乐、友善、极具亲和力的状况中,减少学生对于作文的对立情绪。教师要将作文指导做具体充分,使学生对作文的情感态度从不喜欢到喜欢,从无兴趣到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写作文。教师还可把富有魅力的文章和作文指导结合起来,通过朗读或默读,或者运用多媒体,用各种手段再现,借助“联想”,唤醒学生相类似的情感,或者与此有关的回忆,和文题产生撞击,再引出有关写作素材,从而有助于作文实践活动的进行。
其三,加强自身的写作理论修养,提升作文指导能力。语文教师自身具备了足够的写作理论修养和一定的写作能力,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孙绍振的“文学创作论”,林可夫的“写作能力论”,都本忱的“写作系统工程论”,都是比较系统的写作学理论,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学习与研究。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四学段(初中段)的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1]。笔者曾经利用课文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指导学生怎么“个性化的表达,有创意的表达”。先从形象入手,指出《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是一个不同于冰心、胡适笔下的母亲,然后运用文学创作理论分析独特的形象的出现是“生活的主要特征和作者主要情趣的猝然遇合”。母亲去世后,史铁生一直在痛责自己没能体谅母亲内心的艰难,懊悔自己的粗暴任性,痛惜母亲的病逝。忏悔中,母亲的其他特点因无法以和他心中无尽的痛惜和后悔相化合而形不成形象,只留下和他此时情趣相契合的无尽的隐忍及以病弱之躯支撑着“我”活下去的那种孱弱下的顽强在心中发酵,“母亲”因作者心灵情感的选择形成了形象,并带上了史铁生独特的气息,成了“唯一”一个。这堂课文阅读与作文指导相结合的课引起了学生的极大的兴趣。教师还要经常练笔,会写“下水”作文,保持自己对文字的敏感性和写作兴趣,加深对写作理论的理解,这也有助于提升教师指导学生作文的能力。
其四,充分重视并加强有效语言训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是构成文章的第一要素,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是包装文章的物质外壳。”[3]4可以说,语言的问题,是写作的第一问题,所以充分重视并加强有效的语言训练是作文指导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有效”,是指语言训练必须是有内容明确的,按一定系列有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语言训练。“内容明确”的内涵是:语言的学习包含吸收积累语言和习得积淀语感;语言的运用则是通过语言实践达到一种在运用时挥洒自如的程度。“有系统地、有计划地进行语言训练”,做法可以如下:第一,大量熟读背诵。让学生背诵古今中外的诗文名篇、名言警句,这可以使学生对理解汉语言的音乐性、形象性有着比较丰富的语料积累,同时对汉语言中大量的同音词、近义词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用法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今后运用提供较多的参考。第二,扩大阅读。扩大阅读目的是为了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不断增加语言信息,使大脑中已经形成的联系系统更为完整、严密。同时,扩大阅读还能为写作提供素材、写作方法、思想观点,为规范性语言提供借鉴。第三,借助语文阅读课堂品析赏析语言的妙用,为自己的语言运用积累感性认识,同时培养语言感知力、语言理解力、语言分析能力、语言概括力。第四,按一定的序列制定系统化的语言训练计划。比如语感的培养,就可以从“借助标点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情味感;借助语法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借助修辞知识,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生动感;借助于各描法,培养学生语言创意表达能力”[3]12逐一进行。
其五,重视写作主体参与作文讲评,拓宽讲评内容。作文讲评其实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和文本、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只有学生参与,这三个对象之间才能形成一个圆。通过三者互动,教与学之间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因此,通过各种方式调动写作主体参与是作文讲评的首要任务。教师可以选取典型例文组织学生论评例文并自写评语;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作文;可以安排学生分享自己的作文写作经验、构思经验、独特素材选取经验等。通过各种活动,让写作主体在讲评课上受到欣赏,受到激励,为后续写作做好准备。作文讲评是第二次作文指导,学生作文的问题,可以通过作文讲评得到指导匡正。作文讲评的内容,不只是作文的优缺点点评,优秀作文欣赏,还可以针对学生作文出现的问题进行专题指导。教师要尽可能蹲下身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经验,通过自己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曾经在讲评课上将自己的游记散文《走金门———太武山下》[4]拿出供学生评改,并对本文构思及写作过程进行剖析。这无疑给了学生更直接更有效的作文经验,学生很快找出游记散文的写作特点:游记散文要有作者的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流水记。由此学生比较直观地明白了什么叫“提炼”,什么叫“思想性”。教师自身写作过程的经验,最能打动学生的心,而细微处的写作经验绝非教师课堂上使用某些术语就能精准传达的。
初中作文指导篇3
1教师领会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质是克服作文指导种种误区的利器
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和指导方法都作了明确精要的规定,特别是强调了作文指导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言之有物的好文风,强调了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批改方法等,只要认真贯彻“新课标”的规定和要求,牢固树立作文教学的课程意识、主体意识,作文指导中存在的弊病是可以克服的。
2引导学生写真情实感
诗言志,文抒情。文章贵在写真情实感,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引导真情投入,倾情演绎,调动其生活积累,激发他们的内在情感,指导他们写自己熟知的事,笔锋带着感情去写,抓住了这一条纲,作文与学生的内心世界就息息相关、水融了,许多写作的弊病就会迎刃而解了,许多指导的误区都可克服和防范。因此,我们教作文,不仅仅是指导孩子掌握写作的技巧,而是更应该触动孩子的心灵,在他们的心灵中培植真、善、美的幼苗,让他们学会欣赏,学会赞美,学会感恩。用感恩教育促进作文能力的提高,通过写作来升华学生的感恩情感。我们教师只要善于引导,就能在这两方面取得圆满的效果。
3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逐步传授写作规律
学生的写作能力非一日之功,教师作文指导能力的提高来自实践,来自对成功与失败的不断认识总结,来自对写作规律的逐渐掌握。自己找到的真理最雄辩,自己摸索到的方法最管用,按照写作规律指导作文,是科学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4调整重心,使作文指导由重形式向重内容转变
要摈弃那种偏重“怎么写”的纯技术指导的作文教学方式,多在“写什么”的指导上下功夫。作文教学重在教“写什么”,不是指导在选材范围上画框定调,而是唤起学生对作文本质意义的深刻认识,调动学生体悟生活的情感与主动性,指点学生到生活(也包括书本)的广阔原野中去汲取精神营养。具体来说,可以进行旨在充实自我,提升境界的四个方面的“对话”:与自我对话——认识真实的自我,展示血肉丰满的自我。展示一个独特的世界;与自然对话——投身大自然的怀抱,不只是身形的接近,更是心灵的融入,用眼去观察它们的形态,用心去倾听它们的声音,用情去呼吸它们的气息;与社会对话——强化自己在社会舞台中的角色意识,学会与周围人交往、交流、和谐相处,懂得珍视生命,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大师对话——多读关于大师的传统作品,多读大师们留下的经典著作,观照自我,通过追慕灵魂来拷问灵魂,从而摆脱“小我”,提高人生品位,使自己成长为一个有个性的大写的“人”。
5破旧立新,构建以评改为中心环节的作文教学模式
初中作文指导篇4
一.动心动情,让中考作文指导课情趣盎然
初中语文复习课如何避免枯燥乏味的局面,一直是初三语文教师比较头疼的问题,而作文指导课的难度就更大了。近日观摩《中考作文专题复习——拿什么打动你的心》课例,执教者采用多种途径,让学生在复习课上动心动情并务求实效,使得整个课堂情趣盎然,效果显著。
1.制作精美课件,营造情趣。
上课伊始,教者采用春晚节目《说句心里话》导入,视频上孩子们质朴的话语、真挚的情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然后老师让学生交流,这个节目为什么能够打动亿万国人的心,巧妙地导入了课题,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于是学生畅谈心声,感情真挚。
2.引用探究材料,妙趣横生。
为了帮助学生探究抒发真情的误区,教者引用了学生作文中的材料,既有情趣,又有针对性。如《母爱》一文片断:
母亲虽没有在我背上刻下“精忠报国”四个字,却告诉我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她虽没让我经受茅屋草堂的贫困,却告诉我要“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她虽没有“光阴白待成过客”的经历,却经常告诉我“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并用自己一言一行给我示范。此时此刻,她正伫立于考场大门外,心跳与我同一节奏。想到这里,我的心跳不禁加快,脑中涌现出另一个伟大的母亲——祖国。祖国母亲用她那博大的胸怀养育了一代又一代龙的子孙。于是,所有的思绪化成一种动力——为母亲、为祖国而奋斗的动力。
学生读到此处,在笑声中明白了这种叙述方式的弊病,作文抒情不可夸张矫情,要用简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声。
3.倡导合作探究,共享情趣。
有一份调查表明,影响学生语言发展的第一因素是同学之间的相互影响。尽管写作是个人化行为,带有隐秘色彩。但学生写作过程中进行合作交流,有助于丰富写作的素材,借鉴结构的技巧,增添思想的深度,也有助于感情的互通、语言的润色以及合作探究的深入化。在这节复习课中,教者重视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在品评中考佳作《自行车上的空间》时,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作文材料自我评点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这样学生的讨论就趋于深入,从而得出了从不同维度展开细节描写的方法:1.对比展示细节;2.炼词体现细节;3.多维度透视细节(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这样,学生在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习得了写作方法,也享受了学习的快乐。
二.求实致用,增强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有效性
提高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效益,首先要针对学情,了解学生作文的主要问题,然后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其次还要形成序列,进行系统训练;同时,关注作文教学评价,发挥激励指导功能。
1.有的放矢,目标明确
同样《拿什么打动你的心》一课,针对初三学生抒情空泛的现状,将目标定位于运用细节描写表达真情,然后分解为:1.辨别考场作文的几个误区;2.从经典作品中学习几种细节描写的方法。3.用细节的手法构思一个片断。在辨别误区时,教者列举了相应的误区:
片断一:《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爸爸在一次车祸中双腿受了伤,爸爸的皇冠轿车也变成了一摊废铁。我们全家很是悲痛。医院里的医药费已经超过了3万块,这对一个工薪家庭来说,是多么的艰难呀。就在这时,爸爸工厂的全体人员都到医院来看望爸爸,并给我爸爸送来了捐款达5万块,邻居叔叔阿姨们也送来了鲜花以及各种各样的营养品,以前和爸爸吵过架的那个人也来了,医院的病房里像走马灯一样,人来人往。我们全家人都很感动,感受到了一种爱。
片断二: 《师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伟大的老师啊,我爱你,爱你的纯洁无私,爱你的光明磊落,爱你的博学多才。老师啊,你太伟大了,你真的太伟大了,你是伟大的天使,是我生命的救世主,是你把我培养成人,是你教给了我知识,我要感谢你,我要报答你,我要感恩于你啊,我永远忘不了你,你的恩情永远在我的心中。
片断三:《母爱,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我上初二的时候,有一次感冒很重,没有去上课。天又下着雨,我浑身没有力气,妈妈于是就背着我走了三里路,送我到医院看病,忙里忙外的,我很感动,于是对妈妈的以前的不快就烟消云散了,妈妈的行为触动了我的心灵。
在讨论的基础上得出学生习作常见的几种误区:盲目虚构,任意捏造;一味抒情,感情泛滥;事例陈旧,落入俗套。这样,学生就能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2.训练有序,层层深入
教者训练有序,逐层深入,设计了以下环节:考场作文探误区,经典回放悟写法,中考佳作寻细节,精彩创作写我心,妙笔生花靠反思。每个环节精心铺垫,让学生在自主感悟中领略写法,如在“经典回放悟写法”环节,先投影朱自清《背影》片断: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
然后从多维度透视细节(动作、语言、神态、肖像、心理)描写的作用,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语言的质朴含蓄,通过以下语句的对比揣摩,充分体会其妙处: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这个时候,我觉得我的父亲是最伟大的人。啊!伟大的父亲,您辛苦了,儿子永远记住您的恩情,永世不忘。
3.当堂训练,评价激励
作文课上教师滔滔不绝讲授满分作文技法的现象比较普遍,而学生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内却又写不出精彩的文字。因此,作文课必须少教多学,留足够的时间给学生练笔、交流、评价。此课教者在课堂上留了2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片断写作训练,题目能触及学生的内心深处,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请可抒: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或事。请以“,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构思一个细节(200字左右)。
课堂上在3名学生朗读习作以后,教师没有急于自己评价,而是让学生互相评价,这样既凸现了教学目标,又让作者易于接受。课临近结束,教者让学生用一句话小结收获,这样的反思更贴近学生,也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反馈。
三.锐意创新,增加中考作文指导课的深度
套话作文、应试作文,让学生的语言和思维成了模式,也制约了语言、思维等能力的生成和发展。写作是一项言语综合活动,作文复习课同样也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思维去表达,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作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创造,允许、鼓励他们创造性地表达生活。因此,作文复习课要关注学生***思想之形成,加强思维训练。
下面以《感悟点题——让作文有点深度》一课为例。教者先指导学生认识“画龙点睛,卒章显旨”的写法,接着品读美文《篱笆上的铁钉》,然后用点题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悟。在学生发言后,教者总结归纳:
从父亲的角度:是啊!当孩子犯了错误后,为人父母者正确地引导才是孩子成长道路最为重要的指明灯。
从儿子的角度:是啊!当身处孩提的我们,多么渴望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引导啊!
从钉洞的角度:心灵中的伤害比任何的伤害来得都更为严重
从为人的角度:管好自己的嘴,管好自己的行,做一个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
这样,教者巧妙地从文本中涉及的人和事选取四个角度,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接着以寓言故事类文章为例进行能力迁移训练,提示学生思考角度:①从文本内容的角度;②从文本中心的角度;③从情感体验的角度;④从人生态度的角度;⑤从教育引导的角度。最后总结:刚才我们通过两篇文章,初步理解了感悟的有关内容,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作文时,我们如何来感悟?又怎样表达感悟?接着指导方法,如何感悟:作品的价值取向,发散性思维,多角度思考。表达感悟:抒情式,议论式,平淡式,寓意点破式,升华哲理式……最后让学生以“ 走进我的青春”为题,进行作文构思训练。这样把作文与思想、思维密切联系,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建构和完善。
叶圣陶先生说:“无论写什么东西,立场、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训练思想的涵义在于,“是要使人有真切的经验来作假设的来源;使人有批评、判断种种假设的能力;使人能找出方法来证明假设的是非真假。”作文教学强调创新思维,创新作文需要学生的个性化思想,思想的历练可以拓宽学生的视界,深化思想的深度,领悟生命的真义。
初中作文指导篇5
中学英语写作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最难提高的一项技能,但英语听、说、读、写四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互为基础,又是逐渐提高。听和读是领会和理解别人的表达思想,是以内部语言到外部语言的内化过程,写的能力在听、说、读的基础上不断培养和提高,而写的训练又能进一步提高听、说、读的能力。笔者根据多年从事初中英语教学的切身体会,总结出学生在写作中存在问题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
1.学生在写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以中文语篇思维模式来套用,这包括习惯用法、语法、词的构成等方面。如:I very much like the movie.学生只按汉语思维模式来翻译,殊不知英语中very much 是修饰动词,like习惯上放在句末,本句应是: I like the movie very much. The room is enough big. 副词enough是修饰形容词big,但必须放在big之后。本句应是The room is big enough. I singing a song now. 现在进行时构成应是be + v + ing 形式,学生往往缺少谓语be,本句应是I am singing a song now. 所以平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引导他们用英文思维模式来思考。
1.2 一个主语多个谓语。英语句型大多是"一个主语+一个谓语",其它动词往往以非谓语动词形式出现。如,I went home watched TV yesterday. 应把watch TV改为不定式短语,本句应是:I went home to watch TV yesterday. 故,在课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如何使用不定式、动名词、过去分词等非谓语形式。
1.3 一逗到底。逗号连接句也是中学生在英文写作中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一种造句方式。学生写英语作文时也总感到一个句子还没有表达完,便不自觉地一逗到底,这样就造成句子关系含混,主次不明,重点不突出,影响表达效果。
1.4 用语不当。英语词汇十分丰富,表达某种含义首先要选择合适的词,可见英文表达必须认真斟酌词句,做到词应达意,文章优美。
2.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策略
2.1 通过语境策略学习词汇。语境是指上下文,即词、短语、语句或篇章的前后关系。通过语境学习词汇,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学生记住该词的含义,便于学生在语境中学习该单词的搭配或习惯用法,为其在写作活动中活用词汇打下基础。
2.2 扩展阅读,增加语言输入。通过阅读保证充分的语言输入是培养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作文素材和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扩大知识面、增强语感。从而汇集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教师结合阅读内容,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主要采用阅读扩写法、阅读续写法、阅读改写法等各种方式。并及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点评,帮助学生积累英语词汇和习惯用语,体会和领悟作者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增强学生对英汉之间两种语言差异的敏感性。
2.3 结合教材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写作构思能力。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对话和短文的同时,还可以挖掘教材中具有探究价值的知识。现行教材的内容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教育、科技、体育、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丰富多彩的主题能让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接触真正和实用的英语语言。写作既涉及遣词造句,又涉及对篇章结构的分析;既有语言训练,又有思维训练。在写作初级阶段,教师应训练学生从丰富和生动的语言范例中发掘写作资源。
2.4 全面开展写作实效训练
(1)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教学新单词时,教师可以将单词扩展为词组,再进一步将词组扩展为句子,最后再把句子连接成段落。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教师给出一题目,要求学生审题构思。例如:My family.
小组成员先共同审题探讨并交流写作思路,并且汇集与所写主题有关的词汇、短语、句型和习惯表达等,然后由小组代表总结发展,全班共享信息。最后由教师小结,并作适当补充。当学生灵活运用词组和句子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译习作,共同提高。在学生作业中分别选出几篇不同层次的文章,复印后发给每位学生。要求学生从语言内容和语篇结构方面进行认真修改,学生通过互译作文,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使自己获得写作方面的启迪。然后再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文,修正语法和拼写等错误,这种练习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3)注重作文批改。同学相互阅读同伴的作文,指出同学作文中的问题,并提出修改意见。同伴批改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意识,内化英语写作技巧,容易为学生接受。通过评判他人作文和研读他人评语使自己进步。另外,教师也可将在批改学生习作过程中发现的常见错误集中呈现给学生,师生共同修改。
(4)创新评价,激发兴趣。教师应从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角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激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老师的评价结果。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写作潜力,教师可以选择学生修改后的优秀作品,张贴在学习园地中展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写作成功的喜悦。
3.丰富课外,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立足于课本,使学生每时每刻都有练习写作的材料和机会,无形中,学生在学习课本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当然,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不能只限于课本或上面提到的形式,丰富的课外阅读,形式多样的写作方法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3.1 文泛阅读,摘录精彩段落。时代在不断发展,新的语言词汇也在不断出现,所以只限于课本的知识是远不够的,经常阅读英文报纸《中国日报》或《中学生英文报》,既可跟上语言的不断变化发展,遇到精彩段落又可摘录,阅读数遍,然后进行默写,只要坚持下去,可以积累大量的不同内容的精彩段落,然后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3.2 拟定题目,先议后写。先议后写,是将说和写的训练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老师可定期检查学生的段落记录本,并加以指导,然后拟定与社会热点问题相关的作文题,像西部大开发,保护环境等,或者是一个单元的知识点为基础提供素材,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平时所摘录的精彩段落,然后由组内一名学生执笔,经小组成员共同修改后写成短文,在全班进行评改,最后由全班学生评出优劣。对于能较好的运用所摘录的片段的文章,应给予大力表扬。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才能激发写作热情。
初中作文指导篇6
【关键词】 展示;围绕;气氛;鼓励;兴趣小组;耐心;细致;能动力
【中***分类号】G6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2-00-02
随着中学语文培养目标的不断深入,让每个学生都对语文感兴趣,都能学好语文是语文教师的责任。目前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低效高耗,学生学习被动,像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无所适从;学习起来感觉的确吃力,索然无味;学习成绩不理想,甚至有的学生有放弃学习语文的念头。
如果教师能够了解和正确引导,厌学者可能会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最终成为“语好者”。相反,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这些学生有意无意地漠视甚至歧视,就会把这些学生进一步推向厌学的深渊。可见,学生爱学或者厌学,与语文教师有着非常直接的关系。如果留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对于那些能够细致观察学生的一言一行,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坦诚地跟学生进行交流,积极与学生“交朋友”的语文教师,在他们的班级里面,厌学者的比例就会小一些。下面是几年来,我在教学过实践中围绕这一课题,进行了一些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创设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展示,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敢于开口、乐于开口讲语文,活跃思维,才能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自身修养的发展。
一、素质教育
语文课是一门语言课,也是工具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人,使这些受教育者既有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又有崇高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知识。因此,语文教学应该包含丰富的教育性。
(1)善用教材内容。语文教材中体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文明礼貌等的内容随处可见。这些看似很平常的课文,教师如果善于在课堂上向学生渗透道德品质教育,巧妙点拨,及时引导,学生就会受到鼓励,从而不断提高他们自强、自立的思想觉悟。
(2)利用课外活动。教师要组织语文兴趣小组,定期安排学生活动,并选择积极向上的内容,如让学生帮助退休教师干家务,然后以“我爱老师”为题进行会话;让学生帮助交警值勤,然后以“老人问路”为题进行交谈;结合“国庆”节,以“我们伟大的祖国”为题,组织学生进行演讲,这些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不要急于求成。在教学中,许多学习的苦恼困扰着后进生,造成他们反常的心态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时解决会影响这些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有些后进生感到学语文无用,因而产生厌学思想,教师可用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教育,然后再用简单的说一遍,使学生感到教师不是在训斥,而是真心关心爱护他们。通过这些教育会大大地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需要注意多个环节
(1)多种手段,创建语文学习的客观环境,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很大,良好的语言环境不仅给人以舒适、整洁、美观的感觉,还会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让语音语调好的学生每天下午进行语文广播。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发挥,还能烘托热烈的语文学习氛围。又如充分利用黑板报,刊登名人名言,或刊登异国风土人情的稿件,都能陶冶学生情操,发挥学生特长。
(2)沟通情感,改善学生的心理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师传授知识的桥梁和剂。因此,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来感化学生,经常关心、鼓励学生,向学生倾注爱心,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合作关系。对优等生和后进生都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一视同仁。尤其对后进生的态度,要特别慎重,要“动之以情”,切忌冷嘲热讽,而应多给一些赞扬、鼓励。教师耐心细致的育人精神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使他们从内心产生对教师的好感、敬爱和信赖,会在师生之间架起持久的情感桥梁。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耐心细致之火,激发出浓厚的教学效果。
(3)精心备课,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氛围应该轻松愉快,活泼有序,由于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语文技能形成要依赖于大量的课堂活动。如果课堂气氛过于严肃呆板,会使学生思想上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抑制大脑皮层的活动,阻碍学生的主动活动和思维过程;如果教学气氛过于松散杂乱,则会导致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教学任务,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和要求结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控制课堂气氛,善于捕捉学生的情绪变化,创设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活跃思维,才能成功地进行大量的课堂实践活动,学生才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推动自身修养的发展。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学习心理”指出,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给后进生提供成功的机会尤其重要,例如,提问他们有把握的问题,鼓励他们先在小组中进行朗读、对话、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扬他们,从而树立“我也能学好语文”的信心,同时,学生取得成功的机会更多,积极性就更高,学生自我实践、跃跃欲试的想法就更坚定,从而实现“参与――成功――参与――成功……”的良性循环。
(5)配合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一般情况下,差生往往长期处于孤独、空虚、怨恨和失望的心理状态中,家长不应该把子女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动辄采取打骂等粗暴的方法。这样容易使孩子自暴自弃,产生对立情绪。家长要帮助孩子分析差的原因,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语文的机会,与孩子合作默写生词等等,使他们感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使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教法改进
(1)增加课堂趣味性。单一陈旧的教法会使学生学习情绪低下,感到学习无动力。而中学生具有好动、好玩、好奇、好胜的特点。他们的情绪、情感和学习积极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兴趣,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材内容不断改变语文教法,不断使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利用实物、简笔画进行语文对话教学,这样直观、形象地创设情景使学生围绕语文话题进行交流,具有实用性;教学形式可采用讨论式、自学式、表演式、对话式,让他们人人参与,人人受教育。
(2)培养学生自主性。以前,一些教师采取“一言堂”“满堂灌”的教法,使学生被动学习,压抑了学生的潜能,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要做好矫治工作,教师必须做到:第一,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多向语言交流传递;第二,对学生进行语文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恰当利用多媒体。因地制宜地动用投影仪、电视、CAI多媒体等设备增加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这种声、光、影视的效果同时出现,既生动又形象,把枯燥无味的语文变成鲜活、有趣的语言文化,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益。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智慧和足够的耐心,绝不能急于求成。思想教育、气氛营造和教法改进配合运用,不但需要对症下药,而且还要像老中医看病一样随时换药方。药用对了,又够了必要的疗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我们常说,教学就是教与学的过程,两者是相互联系,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在经过几次新教材教研活动后,感觉受益非浅,于是开始学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意识的把教材的难度降低,不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我想这大概就是教育学中所说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同时根据不同的班级的学生性格特点,我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开展各种各样的小组活动,让他们讨论合作,鼓励他们积极言一个学期下来,总体来看,两个班的成绩基本上持平。
四、调动气氛,参与鼓励
初中作文指导篇7
论文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听、说、读、写、译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五项基本技能,这五项基本的语言技能,既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也是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要提高初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就必须从听说入手,并通过朗诵、阅读、翻译等途径,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技能,因此,本文主要以一次记叙文写作训练为例,谈谈如何进行英语作文课的讲解及指导的方法。
一、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内容分析
要上好一堂英语写作课,就必须有的放矢地让学生知道写作的内容、写作的要求,因此,对记叙文写作内容的分析是势在必行的。记叙文是初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文体,所谓记叙文,就是以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类文体形式,一般来说,记叙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以写人物为主的,围绕人物来组织材料的文章,这类型文章可以以人物为中心叙述一件事情或者几件事情;二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记叙文,即围绕事件来组织材料,一般可以以事件为中心去写一个人的活动过程或几个人的活动过程;三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记叙文,这类型的文章主要以“物”为中心,来记叙一件事情。在英语写作训练中,要写好记叙文,需要掌握以下几点:1.要写清楚记叙文的“四要素”,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2.写作时要明确中心,突出重点。3.记叙文要按照一定的叙述顺序进行,一般可以按照故事或者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叙述。4.英文的叙事有时态之分,因此,记叙文一般为记叙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通常用一般过去时进行叙述,但是也要按照具体要求、具体情况而定。
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要注意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等,并要围绕这个“人”的某一性格特点或者品质特点进行描写,这样才能有所突出的进行记叙。
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就要注意交待事情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物、原因、结果),应该注意描写先后顺序以及记事的相对完整,注意把握好事情的开始、发展、高潮及结局;以写景为主的记叙文,应该注意景物的主要特征,景物描写的层次,以及人与物的情感交融;以状物为主的记叙文,通常是借物喻人,主要是通过状物来表达作者的自我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对主题要审准,审清,经过细致观察后,按一定顺序和层次进行切题的叙述,大部分叙述文依据某事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经过进行叙述。对人、地和物的描写要注意由表及里的描写,如对人物,应客观上描写其外貌,在此基础上,突出其才能、特点、外表及内心是描绘其特长及心理素质方面的内容。对事物的描写,可由近到远,或由远到近,也可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方向进行。
二、初中英语记叙文写作指导方法
以下将以“My Best Friend”为题目,分析如何进行写作指导。
首先,采用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先复习七年级上册《Good friends》一课的重要词汇及短语,并利用多媒体展示于同学们面前,如:gentleman-gentlemen, enemy—enemies, behave, honest, I agreed with…; Will you please not do sth.?/Will you please do sth.?…(并让学生跟着进行朗读,加深印象。)
然后再引入写作话题,我们已经学习了《Good friends》一课,刚才也复习了文章的重点词汇及短语,相信大家对“friends”的概念已经不再陌生,那么,今天我们要进行的写作训练,就是围绕着“My Best Friend”为题目,进行的写作训练。请大家先拟好提纲,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们自己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写作的要求为:
介绍一下你选择朋友的标准,并描述你一位最好的朋友,运用你学过的一些形容词的比较级,60词左右。
接着让同学纷纷进行发言,先作口头语言的交流练习,有同学开始发言:I like to have friends who are different from me, because we can learn from each other. 又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Li Hai. He is taller than I, and I am heavier than he. 还有同学接着说:My best friend is more outgoing than I. We both like sports and we like playing basketball, so we often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经过这样的口头练习,学生就能掌握作文的基本脉络及内容,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则会下笔如有神了。
三、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听与读的技能属于语言信息的输入过程,是语言的接受技能,而说与写则是语言信息的输出过程,是语言的生成技能。非常明显,语言的输出是建立在输入基础之上的,因此,要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与写作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与阅读能力,只有达到了足够的语言输入量,才能有效地围绕所理解和吸收的口头及书面信息开展说和写,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英语运用水平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建立在听与读的基础上写作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参考文献:
1.赵永青 从语篇思维模式看英文写作教学,《现代外语》2005.2
初中作文指导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指导原则一、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开展合作学习可以促使学生通过合作自主完成学习任务,而又在遇到困惑而得不到解决时寻求老师的协助,这样获得的知识不仅印象深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得以提升,同时学生的***性也将得到极大的培养,减轻学生对老师的过度依赖。从学习的过程上来说,学生的合作学习本身就是一种自主学习的模式,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获得知识,对于学生的***性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为养成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合作学习应当遵循的指导原则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上和行动上存在许多不成熟的表现,因此,合作学习首先就应当遵循加强教师引导的原则。教师以及相关人员一定要特别关注那些自律性较差和学习成绩偏差的学生,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引导,教育他们不断增强自身的自律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还要遵循注重环境效应原则,为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一个适合的学习氛围。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针对其中不足之处,适当地举办一些团队知识竞赛等合作形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合作精神的养成。最后,针对学生的培养则要做到遵循合作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适当删减一些枯燥、缺乏实际教学意义的教学内容,改由学生自己通过合作去获得发现,增强学生的自主性。
伴随着教育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效的合作学习模式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此,各学校应当在坚持指导原则的前提下,积极创新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同时对于初中语文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发展,要不断地丰富合作形式完善合作内容,为我国初中语文教育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谢霞.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显性合作学习活动形式[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2(8):96-97.
初中作文指导篇9
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首先要改变课堂教学的主体,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内涵可以通俗地概括为“想学”、“会学”、“能学”。(1)学生求知欲旺盛,能积极主动地投入教学活动――激发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2)主动引导学生走进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过程,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学习进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那些分层次的学习目标,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做出选择;学生自己确定学习进度,学得快的可以拓展阅读大量课外材料,学得慢的能“保底”就行。(3)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4)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做出调整。当然,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旁观者,更不能放任自流,撒手不管。此时,老师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地提出建设性意见。
“合作学习方式”是指学习的组织形式,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方式,可以是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解决消息中的各种问题,共同完成学习任务。(1)使小组合作开成为可能。教师作为引导者,应指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2)积极引导,调动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愿意学习,才能学得好。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影响力的需要,他们才能感到学习是具有意义的。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创作、表演,也乐于倾听别人的意见。学生们一起合作融洽,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也激发了集体学习语文的兴趣。(3)教会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小组成员要有分工,且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最好让小组成员扬长避短,可以起到互补作用。特别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欣赏同学的学习成果,为别人的成功由衷地高兴,并以此激励自己。(4)为合作学习创设机会。在上每节新课之前,精心制作适合学情的导学案,印好并发给学生,导学案的内容安排上可先给学生出示几个预习提纲,将生字、新词的掌握,课文读通、读懂等任务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让学生将预习的成果在小组中予以交流。这样不但节省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而且学生有更多的发言机会,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丰富了课堂教学中有关知识资料的准备,让学生相互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增强了预习效果。在教学重点和难点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5)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善于听、说的习惯。教学实践当中,发现有些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有些学生害怕出错,不愿发表意见,结果在合作学习时往往只是个别学生唱主角。针对这一现象,要尽量鼓励学生勇于交流,积极参与,让学生乐于学习,并且给后进生多一点机会。在合作学习中我时刻提醒学生要学会互相尊重,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有序地参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善于鉴别、思考的习惯。在合作学习中往往是各抒己见,要经常鼓励学生要学会鉴别、思考他人的见解,对他人好的见解要学会赞赏和欣赏。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而且可以融洽同学之间的感情,为学生合作学习创造条件。
初中作文指导篇10
一等奖(5名)
朱书宁《结束就是开始》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1)班(指导老师:颜惠兰)
孙 昊《给13岁自己的一封信》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2)班(指导老师:姜 芸)
吕丹妍《从终点出发,活出不一样的自己》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3)班(指导老师:吴鹏华)
王 传《这是一个开始》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7)班(指导老师:马亦利)
徐佳雯《化蝶》 海宁市狮岭学校八(3)班(指导老师:徐 岚)
二等奖(10名)
夏添乐《再遇见,在遇见》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生八(1)班(指导老师:孙 婷)
徐晨女《爷爷・越剧・我》 海宁市硖石中学七(1)班(指导老师:张 锐)
朱乙霖《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狮岭学校八(2)班(指导老师:唐柏松)
吴 彤《生与死》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4)班(指导老师:杨明珍)
谭周昊《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沈 琳)
李 婷《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安芳君)
曾嘉霖《窗外有蓝天》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10)班(指导老师:贝 蓓)
张梦圆《俄罗斯方块》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2)班(指导老师:钱红雷)
沈 钰《她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4)班(指导老师:吴鹏华)
顾思帆《终点的门》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5)班(指导老师:楮 霞)
三等奖(15名)
高悦越《竞选》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10)班(指导老师:贝 蓓)
姚佳雯《一个终点,一个开始》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4)班(指导老师:张伟中)
王佳檬《路的尽头是起点》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1)班(指导老师:钱红雷)
左G琳《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安若君)
何 B《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4)班(指导老师:张伟中)
林凯迪《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4)班(指导老师:吴鹏华)
徐丹盈《是起点的终点》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2)班(指导老师:孙 婷)
朱凡冰《终点》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七(1)班(指导老师:吴春梅)
方欣祺《叫作终点的地方开着花》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5)班(指导老师:楮 霞)
单星远《重新开始》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2)班(指导老师:范雪良)
周绮思《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3)班(指导老师:杨明珍)
张 倩《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1)班(指导老师:范雪良)
张婧怡《终点出发的爱》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4)班(指导老师:杨明珍)
吴依妤《没有尽头的路》 海宁市狮岭学校八(4)班(指导老师:徐 岚)
吴启来《不断追求》 海宁市狮岭学校八(1)班(指导老师:唐柏松)
优秀奖(20名)
董佳怡《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安芳君)
夏康心《重新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7)班(指导老师:虞 萍)
汪晨希《人生当如溪流》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6)班(指导老师:王 瑾)
胡庄雨平《终点,未完待续》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7)班(指导老师:虞 萍)
沈闻沁《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八(3)班(指导老师:徐 青)
陈璐宁《那个地方》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10)班(指导老师:陈亚丽)
朱徐柠《门后的路》 海宁市第一初级中学七(1)班(指导老师:钱红雷)
郭陈佳《梦境》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1)班(指导老师:孙 婷)
张诗缘《夕阳下的田野》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七(8)班(指导老师:康爱琴)
马梦歆《结束就是开始》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7)班(指导老师:周飞凤)
俞筱迪《终点不是绝对的》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褚 霞)
张洪戈《勇往直前》 海宁市紫薇初级中学八(2)班(指导老师:孙 婷)
周诗雨《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1)班(指导老师:范雪良)
陶诗佳《新生》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4)班(指导老师:杨明珍)
张一荻《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6)班(指导老师:沈 琳)
王晨燕《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2)班(指导老师:范雪良)
宓伊晴《从终点出发》 海宁市硖石中学八(3)班(指导老师:杨明珍)
王嘉雯《始终》 海宁市狮岭学校八(2)班(指导老师:唐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