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1篇

科学统筹***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关系版权所有

***队建设是一个有机整体,***化是灵魂,集中体现着我***的***治本色,是保持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正确方向的旗帜;现代化是中心,是解决***队建设主要矛盾、适应世界新***事变革潮流和打赢现代战争的迫切需要,是***化正规化建设的实践基础;正规化是重要保证,是***队建设走向高级阶段的客观要求。“三化”之间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各个方面的工作只有相互配合、相互促进,***队建设才能顺利发展;也只有各方面共同进步,才有***队建设总体水平的提高。我***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左”的倾向,也出现过“单纯***事观点”的错误倾向,都对***队建设造成了严重破坏。贯彻科学发展观,必须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充分认识***队“三化”建设的系统性辩证性特征,把“三化”建设放在***队建设的大系统中辩证思考,各就其位,各显其能,各得其所,不断提高***队建设的整体水平。

***队“三化”建设协调发展,首先,要把思想***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的创新理论指导***事实践、武装官兵头脑,强化***魂意识,抵制错误思潮,不断加强各级***组织的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确保***对***队的绝对领导,确保我***永不变质。要培育官兵坚强的***意志和旺盛的战斗精神,为建设信息化***队、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其次,始终坚持以现代化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队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中心、服务中心、突出中心、保证中心。现代化是一个由科技进步牵引和推动的发展过程,核心是提高作战能力。信息化具有***队现代化的本质规定性。所以,要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提高作战能力为标准,实施科技强***战略,扎实开展***事训练,加速武器装备发展,积极推进整体转型,全面加强***队现代化建设,提高部队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再次,大力加强正规化建设,把依法从严治***真正落到实处。加强***事法制建设,维护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权威性,严格按照条令条例管理***队,推动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的正规化。

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和机械化建设的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和世界新***事变革的深入发展,战争形态正在从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信息化已经成为***队建设的方向,没有信息能力的***队将被未来战争所淘汰。发达国家***队都加快了信息化建设步伐,以谋求战略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我***现在总体上还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发展阶段,面临双重历史任务。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世界新***事变革的发展趋势和实质,科学统筹信息化建设与机械化建设的关系,认真研究***队信息化建设的规律和特点,明确并解决好发展目标、建设思路和途径方法等重大问题。

要自主创新地探索我***信息化建设的特殊规律。***队建设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先机械化后信息化。然而,一般规律并不排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跨越或缩短某些发展阶段,提高***队建设起点,同时推进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使***队的火力、机动力和信息力协调发展。如果我们按部就班地在完成机械化后再进行信息化建设,就难以赶上发达国家***队的建设步伐。而且,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也为我***加速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技术条件。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后发优势,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要防止把机械化与信息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半斤八两地平均用力,而是坚持以机械化为基础,以信息化为主导,以信息化带动机械化,以机械化促进信息化,努力推进两者的复合式发展。

要用综合集成方法搞建设。***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技术复杂、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信息化战争的突出特点是一体化联合作战。综合集成的思想适应了信息化***队和信息化战争的要求,已成为许多国家***队建设的基本方法。在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筹划和宏观指导上,要优化结构,调整布局,突出重点,集约使用力量和资源,防止和克服条块分割、自成体系、重复建设等问题,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协调发展的一体化建设格局。在具体建设实践中,要以一体化联合作战为牵引,综合集成各种作战信息系统,构建高效的作战体系,按照“建战一体、点面结合、人装互动”的要求,把信息化建设过程作为实战准备的过程,着力提高部队在未来信息化战场上的战斗力;通过点上的聚力攻关和大胆实践,为面上部队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科学统筹部队整体建设和官兵全面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我***我***历来非常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民利,早在***战争年代就实行三大民主、坚持官兵一致原则。推进部队整体建设和促进官兵全面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官兵素质是***队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履行历史使命、完成各项任务的决定性因素。人才是建***治***之本,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人才,是实现我***现代化、赢得未来战争胜利的根本大计。所以,必须抓住人才建设这个关键,为部队全面建设打牢坚实基础。

促进官兵的全面发展,核心是提高综合素质,这是推进部队整体建设的基础工程。只有遵循人才成长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全面培养教育,坚持集中育和正确引导个性发展相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官兵全面发展。科学文化知识是综合素质的基础,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高素质和全面发展就无从谈起。创新精神是综合素质的核心和最高要求。要营造有利于官兵创新素质提高的良好环境,充分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引导官兵积极参加部队建设和改革。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官兵综合素质。把依托国民教育、***队院校教育、部队各种培训基地教育、换岗锻炼培养等结合起来;把脱产学习和在职学习结合起来;把依靠传统教育渠道和运用诸如网络等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多途径多渠道地为官兵学习成才、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统筹***队内部诸种结构的关系版权所有

新形势新任务不仅要求推进***队发展,更重要的是坚持科学发展。我***现在总体上还是一支陆战近战型、社会多能型武装力量,这种状况若不改变,势必严重制约和影响***队从机械化向信息化的整体转型。可见,影响我***协调发展的深层次原因是结构问题。抓住了它就抓住了重点,就找到了***队建设的新突破口,就找到了部队战斗力生成的新增长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队建设协调发展,必须进一步优化结构,理顺关系,加强体系建设,提高整体效能。

结构决定功能。结构影响发展速度和质量。不同的碳分子结构,有的是松软的石墨,有的是坚硬的金刚。同质量的官兵,不同的排列组合,战斗力迥异。世界上有的发达国家***队,数量少、规模小,但是结构好、质量高、发展快。这些经验可资借鉴。科学合理的结构是***队建设协调发展的前提。推动***队结构优化和升级,关键是加强质量建设,走精兵之路。贯彻“精兵、合成、高效”的原则,在压缩总体规模同时,把着力点放在调整结构,理顺关系,构建体系,提高效能上,使***队内部结构相互协调,功能相互补充。比如:优化***兵种结构,减少装备技术落后的一般部队,加强高技术***兵种和应急机动作战力量建设,提升***兵种高技术含量;优化官兵编配结构,改善官兵编配比例;完善领导指挥体制,减少指挥层次,健全作战体系,强化指挥功能,提高作战体系的联合化信息化水平;剥离***队承担的社会职能,深化改革,压缩精简机关、非作战单位和非作战人员,扩大生活保障社会化的范围和程度;优化人才培养结构,从信息化条件下部队战斗力生成的人才需求出发,重点建设好“五支人才”队伍,大力培养新型高素质***事人才。总之,要坚持科技强***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推进***队内部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使我***建设真正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不断提高我***履行历史使命的能力和本领。

科学统筹当前建设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2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传统工业文明;新文明观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现代化事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发展战略思想。这个科学发展观,总结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也吸取了世界上其它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中国***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如果进一步对这个科学发展观进行文化思考,那么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也内涵着一种新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模式的一种反思,是对传统工业文明局限性的一种批评,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因此,落实这个科学发展观,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新文明观的支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具有新的世界文明的普遍意义;但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落实到各个国家和民族,又必然要和各自国情和文化传统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各个国家和民族特色的新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本文拟主要分析中国在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情的新文明观的必要性。

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在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不但签署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而且忠实履行会议承诺。1994年中国***府颁布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出了2000年环境污染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提高,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慢的具体目标。同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领,明确要求经济发展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过“两个转变”,达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实现由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低效率向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高效率的转变,减少资源消耗量,降低单位产品能源耗量,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增强环境保护的能力和手段,逐步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向了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高度,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有了一个实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战略和前景目标,令人鼓舞。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所面对的困难的挑战,冷静地承认中国大陆刚刚迈上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

二、中国大陆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应该看到,中国大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其中突出的是人口膨胀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消费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这就不能不使中国大陆还面对着如何彻底走出“非持续性发展”社会的艰难课题。

第一,人口膨胀与资源短缺的矛盾突出。现在中国大陆人口已超过13亿,而且每年仍以1300万?1400万人的速度增长,每年新增国家财***收入的1/4被新增人口所消耗。我国自然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资源占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日益下降。自然资源总量供给与需求的矛盾越来越大。如我国可耕地面积占世界的7%左右,(人均占有耕地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5,可耕地还在以每年平均30万公顷的速度递减。)却要供给占世界24%人口食物。尤其是总体资源的结构性短缺严重,如在重要金属和非金属矿藏中,像石油、天然气、铅、金等矿产储量不足,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而且中国大陆人口对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不仅仅来自数量上的日益庞大,还来自每个人消耗资源、能量快速的增长,在人均资源减少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分母的加权效应”。

第二,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严重。对中国大陆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矛盾的严重状况,及其对中国大陆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少学者都做了分析。本文不再赘述。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估算资源消耗时,必须区分资源消耗和资源浪费两个概念,这对于人口多、资源短缺的中国大陆,以更有效率、更有利于环保的方式运用自然资源,解决资源短缺与资源浪费的矛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第三,现代农业型污染、传统工业型污染、城市型污染与环境的矛盾日趋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过了生态圈的同化能力和负荷能力。中国人口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始于1973年,大力强调环境保护也始于1973年。由加强“三废”治理,到逐步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取得了一定成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中基本上没有造成总体上大的环境恶化。但是由于中国的环境破坏由来以久,尤其是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粗放型为主,新老问题交织在一起,环境污染问题对中国大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不能低估。

一是现代农业型污染突出。目前中国传统农业型环境问题减弱,现代农业型环境问题日趋强化。表现为当前我国在农业生产上化肥、农药、地膜等的大量使用,造成污染加剧。中国大陆每公顷耕地所施的化肥量已是美国的三倍,印度的四倍。而且无论化肥施用总量,还是就分项考察其增长速度均超过粮食等农产品增长速度。这种化肥施用上的高投入,造成土壤板结,土壤质量下降;更为严重的是,大量施用化肥的农田用水特别是稻田用水排入河湖,成为一些水系水质下降、污染严重的一个直接的重要原因。

二是传统工业型污染仍然严重。在我国现阶段发展中,传统工业在一定意义上本身便是污染产业。因为这些传统工业的能源多来自煤炭,而且煤炭主导型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短期内很难从根本上改变。特别是中国农村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为传统工业,且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不善,资源和能源消耗高,绝大多数没有防治污染设施,严重污染问题已经构成一部分乡镇企业能否继续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关键性问题。

三是城市型污染也在加重。城市的环境污染不限于工业生产,还有居民生活、交通等多方面的因素。随着中国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生活消费型污染越来越突出。城市的空气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水质污染、垃圾污染、噪音污染严重。而且许多城市河段也受到严重的污染,大量垃圾堆积在城市郊区或投入江河湖海,成为新的污染源。这种状况已经在威胁着城市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

总之,中国大陆人口、资源、环境的现实矛盾状况表明,中国亟需从“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

三、中国要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需要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国情的新文明观

中国在现有的人口、资源和环境条件下,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实现由非持续性发展社会向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社会转型?笔者认为,重要的文明保证或文化支撑,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文明观。

资源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而自然资源取决于地理和生态环境。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正是由环境恶化引起,而环境恶化又同人口及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密切相关。因为使环境恶化的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的人或人群,是他们的具体的历史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而任何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都内含着一种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或者说,都是一种特定的文明观。当前全球性资源、生态、环境问题,说到底是由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造成的,或者说,传统的工业文明本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性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中国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发展,不仅不能重复西方工业化国家走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重演传统工业文明的整个历史;而是亟需自觉适应时代潮流,在全社会树立一种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又适应中国国情的、并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相结合的新文明观。

这种新文明观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社会文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之中,体现在人的价值观念、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之中。

第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人与自然关系的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是建立在“人是自然的主人”、“人要征服自然”的观念上的,强调只有不断扩大和加强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人类生活才能更加富裕和幸福。因而逐渐形成了以无限度、无休止攫取自然为前提,以单纯追求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本质上是反自然的,是以“恶”的方式对待自然界。然而,地球上可供人类生活的非再生资源是有限的,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速度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然环境对人类给它造成的污染的承受能力也不是无限度的。结果是“人有千算,天有一算”,大自然正在对人类进行着报复,污染了的环境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存,资源和能源危机制约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大陆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正是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的产物。因此要实现由粗放型的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的增长方式的转变,就要摒弃传统工业文明发展观把人类和自然界对立起来的观念和作法,建立新的生态文明观,即认识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不是征服被征服的关系、纯消费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人类保护自然就是保护自身,破坏自然就是破坏自身;人类的发展有赖于自然的和谐发展,自然的发展有赖于人类的科学发展;从而自觉以自然界的生态平衡规律来规范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关系,把生产、消费方式置于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维护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维护人??自然系统的平衡。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也为在当代中国社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提供了思想养料。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思想是建立在深厚的伦理道德基础上的。孔子讲“仁”,其内涵是“爱人”,同时又讲“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孟子明确地主张把爱心从家庭扩展到社会,再从社会扩展到自然万物,使仁爱具有了生态道德的含义。宋学家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把宇宙比为一个大家庭,万物和人都是大家庭的成员,民众是我的兄弟姐妹,万物与我通。明代的王守仁在《大学问》中讲到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时,主张凡有生命的事物,凡劳动成果和天生之物,都要尽力加以爱护,这是道理情操问题,关系到人性的改良。这表明,中国的传统文化,已经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道德领域来思考,已经提出了人类对自然要承担道德责任的问题。这就为在当代中国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的、富有伦理内涵的生态文明提供了传统文化基础。或者说,在当代中国把伦理关系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方面,把生态道德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既符合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需要,又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果的继承和发扬。

第二,在人与人关系上,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新的公平观。

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产生,是由人与自然关系发生危机引起,但非可持续性发展问题的解决,却不能局限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前者的展开程度必然影响到后者,而后者的发育程度亦必然制约着前者。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危机,诸如生态平衡的破坏,资源的浪费和短缺,环境的污染等,从表面上看,是由于人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引起的;而从本质上看,人与自然的危机实际上是一种社会??文化之危机。因为大量的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并不只简单地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其间尖锐的冲突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人群与人群之间;而表现出来的是人们涉及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的利益之争,是受害者对公正的渴望。有些人和集团为什么对自然无限度、无休止的攫取,甚至破坏性的攫取,根源在于一定的社会的利益***和利益矛盾,在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于由一定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中国大陆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已经基本上消除了私有制社会条件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利益的***和对立,以及由此导致的个人、集团利益的无***府状态,社会竞争的无***府状态,和对自然索取和占有的无***府状态。但是在社会中还存在着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的矛盾,存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团体利益之间以及团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的矛盾,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眼前、暂时利益与长远、根本利益的矛盾。中国作为一个大的发展中国家,有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治压力,有来自内部迅速膨胀的人口压力和消费压力,并集中表现为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在这些压力下,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上述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利益矛盾,就很容易使各利益主体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选择下策,即导致从50年代开始向“大自然开战”而逐步形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或者说是接受了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而在现实社会不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利润最大化的驱使下,有的厂商更是更大规模地开采能源,拼命占有可见资源,以最粗放的方式掠夺资源,又对废水、废气、废渣不作净化处理而大量排放,大大加剧了资源紧缺、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的态势。于是,面对共同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有的人大量获利,有的人却受害。假如受害者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环境就会受到更大的破坏;而假如受害者有生态文明的观念,那就无法再采用同样手段讨回公正。于是人们发现,人与自然关系危机的背后是人与人关系的危机;自然资源和环境向人们的“报复”,呼唤的是社会公正。因此,中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既需要建立人与自然的新的文明关系,也需要确立人与人的新的文明关系。

首先,要求确立代内公平原则。因为在环境和资源都有限的中国,任何无***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经济行为,都要给周围地区和人们带来利益损害;任何过度的消费即浪费都是对他人的剥夺。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的国情下,中国发展的最基本目标,应该是不断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基本需求,因此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生存需求应当优先于富有者的奢侈需求,先富起来的地区要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所以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全社会普遍建立任何利益主体的发展都不能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发展的原则,资源环境公正配置的原则,所有公民享受自然赋予上的公平原则,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是所有公民的义务的原则。这种人与人关系上的新的文明,也是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保护环境意识,人均资源意识,全面、协调发展意识,整体发展意识,团结互助意识,共同富裕意识。

其次,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还要求把代内公平延伸到代际公平,即强调对后展的足够公平,确立代际公平原则。在自然资源上,我们现在多消耗每一单位非再生资源,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将要少消耗同样多的非再生资源,我们现在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如果超过其再生速度,就破坏了其再生性,就意味着我们的后代不能再开发利用了。这就要求,当代中国社会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这种发展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要给后代人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以满足后代人能进一步发展的环境资源等自然条件。中国社会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是使一代比一展得更好。这种代际公平,更是中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所要求,它反映在观念上,就是要在全社会树立为子孙后代负责意识,着眼于民族未来的发展意识,中华民族文明世代相传意识。

第三,在生活方式上,中国全面、协凋、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全社会建立可持续的消费方式。

可持续的消费方式是一种新型的消费文明,它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消费观的超越。与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相适应的消费方式,实质上是一种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而作为对这种消费方式的反映的消费观则是一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观,追求的是“一次性”消费或者“类一次性”消费,结果是迫使大量仍具有使用价值的可消费对象退出消费过程,作为废弃物被抛弃。这种“浪费型”的消费,还过度追求所谓“深加工产品”。当然,有些“深加工产品”在生活上必要的,但过度追求,既浪费了大量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人均消耗资源量急剧增加。美国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5%,却消费掉了占全球25%的商业能源,排放出了25%的温室气体。也正是工业发达国家的这种高消费,使得人类的资源总消耗量按几何级数增长,给地球造成了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这种以资源的高浪费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的危害已经越来越大。

当前,像中国和印度这样的发展中的人口大国,正在向工业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标准看齐。而按照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谋求现代化,人类要达到美国的消费水平,得需要20个地球。因此,从根本上说,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和传统道德,是格格不入的。盲目追求美国式的消费方式,不仅要导致个人物质欲望的无限膨胀,而且要使中国可持续发展陷入困境。就是按照当前的生产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长估算,我国能源的供需缺口还会继续扩大。而未来50年中国要面对的,则是三大人口高峰一齐出现的人口压力:总人口超过16亿,老龄人口超过3亿,过剩人口超过3亿。如何保证大多数人的就业和基本生活,都不能不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因此,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一条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建立一个低度消耗资源的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降低资源消耗,杜绝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以缓解资源的供需矛盾。与此相适应,中国从现在起就应当建立勤俭、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反对盲目追求西方发达国家那种高消费、高浪费、高污染的物质生活方式,倡俭崇实、形成人人适度的节粮、节能、节钱的物质生活方式。所谓:“适度消费”并不是低消费,而是一种与现实国情、资源状况、可持续发展方式、中华民族传统的勤俭美德相适应的消费文明。

参考文献

1.《21世纪议程.联合国1992年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国家环境保护局译,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3.《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1997年版。

4.《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罗德明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3篇

起点,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首先,科学发展观是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重要的阶段性特征。比如: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同时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能源、资源、环境、技术的瓶颈制约日益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深化改革进一步触及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农业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保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难度增加;居民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分配中的矛盾增多;人民群众***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人们思想活动的***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等等。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世界经济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等等。在这一阶段,从总体上看,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耽误不得;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我们失误不得。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牢牢把握和切实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制定正确的发展目标、任务和方针***策,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长期发展的实践经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历程,也就是我们对发展规律的探索过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有艰辛的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曲折和教训。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凝结了几代中国***人的心血和艰辛探索。同志用了较长时间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理论观点。包括社会主义存在矛盾的观点;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观点;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观点;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观点;权力下放、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观点等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同志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为主题,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的***中央进一步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治、文化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以上充分说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我们***对社会主应对这些不平衡、不协调的挑战,从总体上说,就是要坚持均衡协调发展的战略,把握全局,统筹兼顾,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大锅饭曾经严重地束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改革、不发展,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是为了***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发展是目标,是***执***兴国的第一要务。稳定是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不可能有社会发展,社会动荡就意味着巨大的灾难。改革是为了发展,强调稳定也是为了发展。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把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在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尤其是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情况下,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新矛盾,有些非常复杂和尖锐,人们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认识和议论,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有一点必须明确:现在存在的这些矛盾和问题,不是改革带来和造成的,恰恰相反,许多矛盾和问题是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对改革的方向不容怀疑和动摇。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思路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五)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资源保护和开发管理得到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逐步改善,循环经济建设开始起步,人民群众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但对存在的问题和我们面临的挑战,必须有清醒认识。未来几十年人口总量仍将持续增加,劳动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十分艰巨;资源紧缺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矿产资源特别是石油严重短缺;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解决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战略位置,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实践。

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

第三,科学发展观是在正确借鉴世界各国发展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新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来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国际上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传统的发展观念与战略到新型发展观念与战略的演变,并以其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载入人类文明史册。从1960年美国人罗斯托的《经济成长的阶段》一书问世,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从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确立,新发展观在人类思想史上主要实现了三个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发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发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发展,转到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发展。不少国家经过较长时期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浪潮的洗礼,从自身和他人的经验教训中进行理性思考,越来越认识到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认识到遵循协调性、综合性、持续性是人类发展的惟一正确选择。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许多国家都在抢抓发展机遇,调整发展战略。对此,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紧迫感,把中国的发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和把握,努力取得发展的主动权。

总起来说,科学发展观坚持***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前人又勇于创新,深刻阐明了发展的本质、内涵和基本要求,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我们***对***执***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实现文明发展、和平发展、又快又好发展,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极其重大而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的集中体现

发展观是人们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影响。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科学回答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面临的“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手段等,集中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

(一)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把发展作为***执***兴国第一要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从根本上说,发展是一个国家或人类社会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并进而向信息社会转变的过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根本、最重要的是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在改革开放以前,虽然也认识到发展的重要性,但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实际上把经济发展放在了次要位置,甚至把发展经济当作“唯生产力论”加以批判。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发展的看法发生了根本转变,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使***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20世纪90年代初,***同志鲜明地提出“发展是硬道理”。随后,我们***又进一步提出“发展是***执***兴国的第一要务”,提出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证明,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不是否定发展,而是鼓励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强调又快又好地发展。可以说,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发展是硬道理”和“发展是***执***兴国的第一要务”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二)科学发展观深刻回答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主体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它明确要求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主体,牢固确立人民群众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人,发展人;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营造全体人民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以人为本”不仅包含了发展“为了谁”的价值内涵,而且也包含了发展“依靠谁”的深刻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人为本”,既强调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谋发展,又强调依靠最广大人民的力量谋发展,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和原动力,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为公、执***为民,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通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治建设,为公民平等享有***治、经济和文化权益提供制度保障,使每个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参与经济文化和其他社会事务的管理;就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医疗保障条件,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体质。

总之,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不仅是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价值归宿,而且揭示了其动力源泉;不仅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体性思想,而且丰富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这一思想的时代内涵。

(三)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地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思路。

科学发展观在回答“为什么要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的基础上,全面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总的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同志对此作了深刻的论述,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这是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新运用,是针对中国发展新阶段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新思路。

科学发展观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要坚持的原则,即“六个必须”: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这“六个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十一五”时期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当遵循的原则和总体要求。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新的发展思路和任务。这些目标和任务涵盖了经济增长、质量效益、自主创新、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教育科学、资源环境、人民生活和民主法制等方面,着眼于处理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系统阐述了在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这充分说明,中国正在努力创新自己的发展模式,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

三、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需要正确把握和处理若干重大关系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需要解决许多“两难”的棘手问题,把握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重大关系尤为重要。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发展经济,不断增加物质财富,是整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上有各种各样的发展理论,尽管具体内容千差万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强调经济发展。离开了这一点,就不可能成为一种科学的发展理论。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离开了发展这个主题就没有意义了。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所以,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决不意味着经济发展已退居次要位置,更不是通过抑制经济发展来平衡别的发展。无论现在还是将来,经济发展始终是发展的中心内容,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基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放松。

但也必须看到,经济发展不是发展的全部内容,发展还包含社会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社会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条件和重要保障。经济发展代替不了社会发展,物质文明水平的提高不等于***治文明、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提高。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组织形式、就业结构、社会结构的变革加快,城乡、区域和社会群体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许多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一些社会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就可能导致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不安。如果产生这样的结果,现代化建设就可能走入误区,而且反过来会制约经济、***治、文化的发展,甚至毁灭经济发展的成果。

因此,在推进经济发展时,必须关注财富怎样分配,利益怎样协调,矛盾怎样化解。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这就要求我们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切实解决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协调问题,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提高现代文明程度。既要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又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以积极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加快社会事业建设为着力点,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并进。

(二)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这是我们***的一个伟大创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的作用,自觉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同时,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改进宏观调控方式,切实发挥***府这只“有形之手”的作用。实践证明,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的作用广泛而有效,对于增进经济社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具有基础性作用。但是,市场机制在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配置中,也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价值规律和供求关系的自发调节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滞后性。市场调节的这种盲目性和滞后性,如果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上个世纪头四十年,美国经济运行曾发生过八次剧烈波动,导致经济衰退,特别是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造成大萧条。惨痛的教训,使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市场机制这只“无形之手”进行引导和调控,相应采取了一系列***策和措施。

加强宏观调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国家或中央***府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手段对市场经济的运行从总量和结构上进行调节、引导和控制,以达到国民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目的。宏观调控的主体是中央***府,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市场经济的运行,宏观调控的内容是对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总量的平衡和结构的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应该比资本主义国家更自觉、更有效。在最近若干年来经济运行的实践中,我们通过总结经验,完善调控体系,改进调控方式,调控水平不断提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的情况下,正确处理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就要做到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凡是市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的领域,***府就不要干预;凡是市场作用不到或市场失灵的领域就要加强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不足,引导和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当前我国既有市场经济发育不足,***府行***干预过多如***企不分、地区封锁、行业垄断等问题,也有***府调控不到位或缺位如公共产品不足、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我们不能走西方国家先鼓吹自由放任,然后再强调***府干预的老路,而应当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不断完善宏观调控,始终注意同时发挥“两只手”的调节作用。

(三)发展中的平衡与不平衡关系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4篇

我国已故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1940年在《***治经济学在中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经济学”这个术语,并根据这一思想写出了《中国经济原论》(后修订本改名《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应当说,无论是从提出“中国经济学”的初衷,还是从《中国经济原论》的思想,或是从经济学本身的学科性质来看,探讨中国经济问题的“中国经济学”,都具有特定的固有涵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开展相关讨论以来的有关文献看,关于“中国经济学”有两种对立的看法,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为“少数派”;主张建立“中国经济学”的是“多数派”。赞成建立“中国经济学”的“多数派”,相同点是都主张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出发进行基本理论的创新,实现经济学的中国化或本土化;不同点是对“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理解,有“窄派”和“宽派”两种观点。以刘诗白、洪银兴为代表的“窄派”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社会主义***治经济学或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以于光远、谷书堂为代表的“宽派”则认为,“中国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中国现阶段,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究竟有没有以及需不需要“中国经济学”呢?

事物具有个性。每个国家的经济问题,都具有不同于其它国家的差异性。“任何一个社会,它的自然条件,从而它的历史条件,不能与其他社会恰好一致。”但并不是存在差异就需要建立国别经济学。王亚南认为,发达的法国、德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虽然经济发展有一定特殊性,也有在理论上总结的必要,“但从整个经济学的世界性一般性上讲,它们却格外显得破碎支离,从而,把它们在对英国经济理论的对立意义上,冠以国别的,或有‘德国的’,‘奥国的’,‘美国的’形容词,那不但对其现实的一般妥当性,无何等益助,且反而表现那都不过是资本制经济在它各发展阶段,在个别国家特殊条件下的有局限性的意见而已。”王亚南进一步指出,只有一国的经济形态在质上具有特殊的规定性,只研究一般的共同的规律难以深入地把握问题的实质时,国别的经济研究才能形成***的经济学。

中国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建设的条件、过程、目的等,在本质上都是不同的。特殊性之一,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经济结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历史文化、自然环境、资源状况等客观情况,与其它国家有根本性的区别;特殊性之二,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既要破除计划经济又要建立市场经济,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殊性之三,虽然中国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进行了20多年,以建立市场经济为目标的改革也已有10余年,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程度还相当低,发展也极不平衡;特殊性之四,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是公有制占主导的市场经济,所有制结构、利益分配方式、宏观调控方式等,与世界上任何国家相比都是特质的。

因此,中国目前需要且应当建立“以中国人的资格来研究”,“其例解,其引证,尽可能把中国经济实况作为材料”,“特别有利于中国人阅读,特别会引起中国人的兴趣,特别能指出中国社会经济改造途径”的“中国经济学”。经济学界“少数派”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是不准确的和缺乏根据的。

那么具体说来,“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呢?

事物又有共性。“中国经济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理论经济学。王亚南指出:“经济学是一种基本的社会科学。科学上研究的诸般法则,都是有一般性的,比如经济学中的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乃是从现代商品货币经济关系中发现出来,无论哪一个国家,只要它的商品货币关系确立起来,它就必然会有那种价值法则,利润法则,工资法则等在其中发生作用,而由这诸般法则综合起来构成的经济学,也就可以看作是这个国家的商品货币经济关系的‘说明书’。”因而“经济学在当作科学的限内,不允许带上‘国别’的帽子,来破坏它的一般性。正犹如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不允许带上英国,美国,法国或德国的帽子一样。”

事实上,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抽象意义上说,商品的内在矛盾和企业的性质是相同的,商品经济规律也是相同的,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只能是一套而不能是多套。即使是生产关系,本质上说也都是经济利益关系,同样有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广义***治经济学。经济学作为研究生产一般和生产关系一般的科学,不论在哪个国家、在什么背景下研究,基本的原理和结论都应当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作为科学的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属于全人类,各国都能相互理解和交流,都能共同探讨和应用。

[next]

王亚南强调指出:“在理论上,经济学在各国尽管只有一个,而在应用上,经济学对于任何国家却都是不一样。”只是为了科学的慎重起见,才没有使用“中国经济学”的名称的《中国经济原论》户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实践和真实写照。中国今天要建立的“中国经济学”,也是运用世界性的经济学一般原理,包括应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研究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经济学。

这种特定的“中国经济学”,具有固有的明确涵义。“中国经济学”需要有理论经济学的内容作基础,但根本任务不是理论经济学创新,而是应用理论经济学来分析特定经济问题,“在整个世界经济中来考察中国经济,并在整个中国经济中来分析各部门或各种形态的经济。”研究的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范围是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全过程,研究的对象是中国过渡时期的特质经济问题,研究的目的是总结和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因此,科学的“中国经济学”,并不是在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的基础上,“窄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治经济学,或“宽派”所认为的社会主义所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正确理解和定位“中国经济学”,树立“中国经济学”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否认“中国经济学”的存在,不利于科学地研究和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特殊规律,也不利于通过有关理论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还不利于中国***府制定切合实际的宏观经济***策。

认为“中国经济学”是先进行基本经济理论创新使经济学中国化或本土化,然后再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或社会主义***治经济学,或者然后再来建立的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总体,既不利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也不利于中国特定经济问题的研究。

经济学讲分工,研究经济理论也需要分工。把特定的“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的创新混同一起,对于“中国经济学”的研究来说,容易导致主题不明确,影响问题的深入探讨;对于理论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则易于限制视野,阻碍基本经济理论的创新。

中国的特定经济问题中,也包含着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因此在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时,可能会引发理论经济学的创新,并且这一创新还可能用来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但这一创新本身不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畴。从中国现实市场经济问题出发,进行理论经济学创新,与从中国特定的经济问题出发,进行“中国经济学”研究,根本的区别在于视角和目的的不同。“中国经济学”研究的视角和目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理论经济学则是一般性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

特定的“中国经济学”,虽然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都是明确的,但研究的基础包括具有普遍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治经济学,总结成熟市场经济的可供借鉴的西方经济学,以及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如何运用两大理论体系和中国学者的理论经济学创新来建立“中国经济学”,需要从多层面、多角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出现“中国经济学”的不同流派,这是“中国经济学”走向成功的标志。同时,以中国市场经济问题为基准,站在总结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高度,创造具有世界性的经济学,并形成不同的流派,这是中国理论经济学研究走向成熟的标志。

区分“中国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有利于中国经济理论界正确对待不同性质的经济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中国经济学”,以更好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为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和振兴中华服务;另一方面集中力量研究理论经济学,使经济学走向世界,冲击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世界经济学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与文献:

[1]王亚南文集:第1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2]王亚南.中国经济原论,王亚南文集:第3卷[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7.

[3]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0.147.

[4]于光远.《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序[J].经济学问题探索,1997,(9).

[5]谷书堂.再谈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J].经济经纬,1999,(1).

[6]刘诗白.中国经济学构建的若干问题[J].经济学家,1997,(1).

[7]谷书堂,顾颉.理论创新与中国经济学之发展[J].经济评论,1998,(2).

[8]盛洪.会有经济学的中国流派吗[N],南方周末,1997—10—10.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5篇

关键词:发展理论;科学发展观;形成特征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的***中央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指导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我们***三代领导集体在***、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和理论。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的发展资源,继承了***的发展思想。

(一):以统筹兼顾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赶超”发展观。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五六十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在“赶超”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在强调“赶超”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发展思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他系统阐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关系。此外,还制定了“***自主,自力更生”、“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在统筹兼顾的“赶超”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首先,***把“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与此同时,***把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贯要求。他指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注意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发展思想指导下,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以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后期,站在发展是“***执***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始终把发展与执******建设、发展与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他强调要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把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提出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外,还继承和发展了矛盾动力和***改革动力的思想,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全***和全社会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推动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把创新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以为***的***中央,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这一发展观,继承了我***的发展理论,吸收了、***、的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发展思想,体现了***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二、现实发展性

理论的发展扎根于实践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科学发展观适应变化的实际,依据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的发展理论。

(一)深化了发展本质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具有三层涵义:第一,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第二,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了“人”是指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第三,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如果说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发展观都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科学发展观则在***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用新的语言进一步概括和深化了我们***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确认了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

(二)强化了发展要义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强化了发展的重要意义。(三)系统化了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途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在新世纪对发展内涵的深化和对发展要求的系统化。

(四)具体化了发展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实现最佳的结合,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纠正和克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求得发展的片面倾向,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时代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时代,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治国理***、内***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的发展理论。

(一)创新了执***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的根本执***理念,这一执***理念的提出,是***的执***理念的重大创新。这一执***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辩证统一”上。第一,在认识上,发展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在实践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它又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过程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力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二)创新了发展关系

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十大关系”;***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十二大”关系;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的发展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绩观、正确的人才观、唯物的群众观之间的重大关系。发展观、***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创新了发展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手段(统筹兼顾)、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层次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治保证、战略步骤、***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观为主线的实践创新体系。***的十六大以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的执***能力建设和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其他方面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文集[M].人民出版社,1999.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6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物质变换

Abstract:Howdoe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andadvanceMarxismandopenupanewtheoreticalsphere?BasedontheresearchonMarxistenvironmentalthought,thispaperexpound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andMarxism.ItpointsoutthatMarxisminvolvessuchaspectsas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andproperexplorationofnaturalresources.Thoseaspectshavelongbeenneglected,whichleadstotheincompletecomprehensionofMarxism.Havingeliminatedonesidednes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sandadvancesMarxismatlarge.

Keywords:Marxism;environmentalthought;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humanandnature;materialtrans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传播,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言,人类最终将发展成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人们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美好理想的鼓励和支持下,亿万人民群众在各国马克思主义******和领袖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投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洪流。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深,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并不是系统和准确的,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肢解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成为“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的后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的注意力和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问题上,而对人与人关系影响甚大的另外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因而是缺少了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缺少了环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重新认识,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述,从表面上看来是零星地、分散地出现在其他论述之中,但却是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宽阔的理论视角决定的,他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看作是人类面临各种矛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并解决。现在一些环境思想的研究者,批评马克思主义缺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恰恰暴露了他们本身的狭隘,虽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专门、更细致了,但却将环境问题孤立起来看待,从而导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总体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人类全部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人靠自然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4)自然界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类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5)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6)“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人类改造的,具体的、真实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述。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除了以上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只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生产力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类***的理论,并不是像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孤立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关系,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看待的,即将自然—人—社会三者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起来孤立看待,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开始,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理论界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面临两种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纠正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互相割裂的思想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他们批评过去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同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历史的这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这种对两种关系的认识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且他们的所有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两大变革而进行的。可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刻思想,将两个大的变革当作一个,即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且是更多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发展生产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单纯理解为阶级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和解”单纯理解为“斗争”和“征服”。

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问题,失去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将会难以持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难以为继,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实现共产主义呢?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绿色道路”是实现“红色道路”的物质保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

(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来概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准确,也非常深刻,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个过程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过程,也包括把这些资源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还包括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形态)并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界的过程,甚至包括产品被消费之后的残骸丢弃到自然界的过程。由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物质变换过程中,有许多不合理、违反自然规律之处,正是这些不合理、违背自然规律的物质变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不合理,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合理,让许多宝贵的资源不是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转化为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或是不合理地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达此目的,就去鼓励人们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消费,大力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就使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处盛行,这种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3)私有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正是这种违背自然的社会组织,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恩格斯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也是环境污染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蒸气力的使用使其集中于城市,而“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而且,“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恩格斯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工业污染问题,“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矛盾,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环境思想:

首先是生态循环思想。按照生态循环规律,人类以及一切动物的排泄物乃至尸体,都应该重新成为植物的养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自然界生生不息,永继发展。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打破了这一维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基本状态。

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粪便是传统农业的肥料,但利用不当则会成为污染物,由此可以引申为,所有污染物其实都是资源,只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成为污染物,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浪费,使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也是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根本途径。

第三是环境规划的思想。恩格斯认为,集中于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计划地发展城市引起的,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环境规划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建设,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这其中也包括充分合理地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这种资源的思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缩小城乡差别的设想,是同他们的环境思想密切相关的。

第四,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即“要求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这种通过改变社会制度调节物质变换的理论,完整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之中。

(4)共产主义是两个矛盾的根本解决

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获得利润,因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他们根本不去关心。正如恩格斯所说:“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世代时的肥料,——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殖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相干呢?”307308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立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共同原因,是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不仅残酷地剥削自己的同类,而且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生产活动——不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而进行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也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这种异化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共产主义扬弃了把人和自然、人和人分离对立的异化,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对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说的“人类本性”,是指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本性,是超越了个体、民族、地区、宗教、国家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人类共同本性。

对上述一段话,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恩格斯的另外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生产将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人民的实际需要,这样就可以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乃至消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即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实现两个“和解”,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二者缺一不可。

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长期被遮蔽,使得以往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在缺少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导致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受挫的一个理论原因。真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将其恢复成为马克思主义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层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中国***人。

同以往的发展理论相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长期被忽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以及“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个共产主义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这就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使得大量宝贵的资源变成污染物,毒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得人类社会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难以持续。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等技术措施,以及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策措施和法律体系,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使之合理化,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的技术措施和***策措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是可以实行的,如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节约资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策体系。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不惜浪费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一些脱离人们基本的实际的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的需要,或者是为满足少数人穷奢极欲的物质享乐而生产的产品,并让这种所谓的需求变成一种社会潮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彻底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还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残余在人们思想深处根深蒂固,加上有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也没有得到深入普及,人们普遍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活方式和人类前途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在群众中,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而追求金钱、追求享乐而不惜浪费资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间,也存在着不少铺张浪费、讲排场、挥霍资源的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地提高了,才能树立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有生活目的明确了,不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生存,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才能为了全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自觉地抑制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望。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合理地调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联系。

从上述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10]臧立.“红色道路”和“绿色道路”[N].南方日报,20011202(B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26927.

科学发展观论文第7篇

一是***思想与科学发展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思想的产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首要任务是***思想,根本方法也是***思想。只有把***思想贯彻始终,实现科学发展才有根基,才有保障。我们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始终以***思想为先导,坚决消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意识,坚决冲破阻碍科学发展的思维定势,坚持把***思想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全过程。没有思想的***,就没有认识的升华,就不能凝聚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实践证明,***思想是扫除思想障碍、引领科学发展的重要法宝。而科学发展的实践又反作用于思想***,为继续***思想提供理论遵循,拓展思路,指引方向。***思想必须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把握科学发展的取向,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离开了科学发展的内核,***思想就会失去目标,甚至偏离方向、误入歧途。科学发展赋予***思想崭新的内涵,推动***思想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从而为***思想开辟了更加广阔的前景。***思想与科学发展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只有坚持两者的辩证统一,在***思想过程中谋求科学发展,在科学发展实践中推动***思想,才能不断开拓***思想的新境界、实现科学发展的新跨越。

二是理论学习与指导实践相结合。科学发展观集中体现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工作,而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就是要通过强有力的理论指导,使***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全***同志都应全面系统地学习科学发展观,切实领会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掌握其人民性、科学性、创造性、针对性、前瞻性等重要特性,在弄懂弄通上狠下功夫,不断增强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密切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要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抓紧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紧研究解决***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三是运用理论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科学发展观是有关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的事业,我们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我们要***思想,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创造性地开展各项工作。比如,如何切实抓好发展这个***执***兴国的第一要务,如何进一步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如何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如何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如何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如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如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如何改革和完善***的领导方式和执***方式,如何以加强***的执***能力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等等,都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从根本上破解制约改革和发展的各种难题。

四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同志曾于1943年6月1日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一文中说:“我们***人无论进行何项工作,有两个方法是必须采用的,一是一般和个别相结合,二是领导和群众相结合。”“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向和提到高级的程度。”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也是一样,必须实行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尤其要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聪明才智和主体作用。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因此,我们要坚持***的群众路线,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着力解决***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意识,真正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取得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由原来习惯于替民做主转变为让民做主,彻底改变“干部不知道群众在想什么、群众不知道干部在干些什么”的怪现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科学发展观论文

学习

英语角策划书模板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角策划书模板,内容包括英语角活动策划书范文,英语角策划案怎么写。活动人次:流动预计可达300以上。活动形式与内容:1.每次我们会邀请一名外教或留学生为大家做一个简短的speech.2.我们会准备一些互动性的小游戏或者是精

学习

小学生法律手抄报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生法律手抄报10篇,内容包括适合小学生法律手抄报,法律伴我成长的手抄报。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片2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片3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片4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片5法制教育的手抄报的内容:全国法制宣传日的意义1、

学习

年会创意小游戏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年会创意小游戏10篇,内容包括最新年会小游戏大全,年会创意游戏100例。在事先编制好的小学体育游戏中,学生在出于内心的动机需求驱动下,体验生动有趣的游戏过程,可以显著地提高小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包括有发

学习

保代证考试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保代证考试10篇,内容包括保代复习攻略,保代最新试题类型。一、保荐代表人胜任能力考试(一)考试科目原有两个考试科目(证券知识综合考试和投资银行业务专业考试)调整为一个考试科目,名称为投资银行业务考试。(二)报考条件完成

学习

我们俩作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我们俩作文10篇,内容包括我们俩作文初中,我们俩作文400字初一。一切都跟平常一样,没有一点异常。它依旧在清晨为我献上祝福,在黄昏向我诉说它对我的思念。它的神态如此自由和安逸,就像……就像一只在窗外自由飞着的鸟。或许是

学习

绿色节能技术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节能技术论文,内容包括节能降耗论文范文参考,呼吁绿色节能论文。2.产品的绿色化之所以要强调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是因为石油化工类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不得不承认的是石油化工类的产品的的确确改变了我

学习

一个人伤心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一个人伤心10篇,内容包括一个人伤心时文案,他伤心了500字作文精选十篇。我蹲在大母鸡身边,一边看着它,一边流泪。以前的那一幕幕情景仿佛又浮现在眼前。当我们在吃饭时,它总是喜欢蹲在门口,目不转睛地看着我们吃饭。有时,我故意

学习

学习体会文章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学习体会文章10篇,内容包括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12篇,学习体会文章。适当修改***章是实现***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的需要,是推进***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更是贯彻***的精神的需要。这次***章修改集中全***智慧、体现全***意志,

学习

文献检索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文献检索论文,内容包括文献检索论文1000字,文献检索论文怎么引用。据不完全统计,如果一位化学工作者要把现今一年的化学论文看一遍将需要46年。因此,在现实工作中,化学工作者并不可能把每年的化学论文全看完,而是选择性地翻阅与

学习

初二历史复习资料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初二历史复习资料10篇,内容包括初二历史总复习整理,初二暑假如何复习历史***治。

学习

基石观后感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基石观后感10篇,内容包括基石观后感1000字,基石观后感开头摘抄。二、让我深深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是我***事业成功和胜利的基石。要没有***时期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奉献、无数先烈血肉之躯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的诞

学习

开学的第一课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开学的第一课10篇,内容包括开学第一课简短的10篇,开学第一课随笔最新。

学习

三八妇女节文章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三八妇女节文章10篇,内容包括三八妇女节最新文章大全,人民日报三八妇女节文章。8.三八妇女节征文__美丽女人(诗歌集)[][2006年3月4日][3732]内容摘要三八妇女节征文_诗歌_美丽女人<<北方来的女子>>海的女儿(组诗)水,你这透明

学习

以逸待劳的故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以逸待劳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以逸待劳故事典故,以逸待劳的故事讲解。总结成一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但真正应该进攻的只是少数时间,大部分时间是防守和等待机会,不该出手就不出手。这就是36计中的以逸待劳,没有机会不出手。巴菲特

学习

绿色节能技术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绿色节能技术论文,内容包括节能降耗论文范文参考,呼吁绿色节能论文。2.产品的绿色化之所以要强调化工产品的绿色化,是因为石油化工类的产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实在是太普遍了,不得不承认的是石油化工类的产品的的确确改变了我

学习

会计诚信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诚信论文,内容包括会计诚信论文范文大全,诚信的论文800字。首先,在《会计法》修订中应明确以程序法为导向的立法思路。因为从法律制度的整体来看,会计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综合反映的信息系统,《会计法》作为会计工作的根本法,

学习

英语课程改革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英语课程改革论文,内容包括英语课程改革论文,英语教育改革论文参考文献。一、我校大学英语教学评价体系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育存在重知轻能的倾向,因而其主要的评价方式为终结性评价,即采用考试、考核、测验等一次性检

学习

养猪论文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养猪论文10篇,内容包括养猪论文,养猪论文参考文献摘录大全。由于仔猪自身的生理特点,若断奶日龄过小,应激反应大,容易导致消化不良、腹泻、消瘦、抗病力下降、死亡率高;但也不是断奶日龄越大越好,日龄过大不但会降低母猪的利用率

学习

远程管理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远程管理论文,内容包括智慧管理平台论文,网络管理论文范文大全集。2.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较低远程教育独特的教育形式决定了其档案管理是一项特殊工作,从当前广播电视大学的档案管理来看,学校采用的档案管理流程主要是层层上报

学习

新会计准则论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新会计准则论文,内容包括会计准则变更论文,浅谈新会计准则5000字论文。一、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1.新会计准则带来的机遇(1)有利于股东财富最大化财务目标的实现。现代企业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在原制度下,公

学习

中学管理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中学管理论文,内容包括学生管理论文范文,中学管理论文题目。

学习

刑法硕士论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刑法硕士论文,内容包括刑法法学硕士论文,刑法比较好写的毕业论文。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5、正文:专科毕业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