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的演变篇1
【关键词】汉字;字体;演变
中国字体就是汉字的书写体态,即:汉字的外行和体式。相传,中国文字是黄帝的史官仓颉所创,他是根据各种兽蹄印,鸟爪痕而创造的文字。不过,有据可查的是:汉字作为一种记录语言的文字体系,其形成大约是在我国夏商相交的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古文字阶段。这个阶段汉字的特点是形象化,比较接近摹写的对象,秦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六国古文、大篆、小篆等都是这种字体。第二阶段是今文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汉字的特点是符号化,象形的线条变成了笔画,形象性减弱而符号性增强,秦以后的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都是这种字体。汉字的字体演变有三次大的变革:商代甲骨文——秦代小篆;秦代小篆——汉代隶书;汉代隶书——魏晋以后的草书、楷书、行书。
一、汉字的雏形——象形文字
原始时期的一些***画、***纹、***符等,虽能够表达人的一些意思,但它们没有和语言建立稳固的关系,与语言的音节和词没有对应的关系,所以它们都还称不上是真正的文字。
1、真正称得上文字的***符——甲骨文
从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最早的能真正称得上文字的***符应是甲骨文,是因为它的每一个符号基本上能找到一个与现代汉语相对应的字。①甲骨文是从殷商遗址中发现的刻在龟兽骨上的文字,所以被称之为“甲骨文”。其特点是象形***画性很强,大多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占到了总数的60﹪,由于显字的书写材料是坚硬的龟甲兽骨,书写的工具是契刻的刀,所以甲骨文的笔画特点是线条细瘦,圆转与方折相间,方笔画居多,字形瘦长,且大小形态参差不齐。甲骨文是汉字的雏形,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2、铸在青铜器上面的文字——金文
金文是在殷商、周、春秋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文字的总称。②金文又称“钟鼎文”和“铭文”。因为当时用青铜器铸造的器物主要有两类:礼器和乐器。礼器多以鼎的形式铸造,乐器则多以钟的形式铸造。于是“钟鼎”就成了商周青铜器的代称,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自然就被称之为“钟鼎文”。后来则把凡刻在石碑和其他器物上的文字统称为“铭文”。商代金文的字体特征有渊源于甲骨文的明显痕迹,许多字仍似简化的***画。周代的金文较商代的金文有了明显的进步,字体结构趋向紧凑,结构已基本定形,开始摆脱了象形***画的面貌。
二、首次统一规范定型的汉字——小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下令统一全国文字,推行小篆,将原来的籀文称为大篆,于是有了大小篆之分。秦统一规范汉字消除了同一汉字的众多异体字,实现了汉字新的统一和规范。篆书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受到***治干预最强烈的字体。
③大篆和小篆有一些共同的特点:笔画匀称,线条粗细一样;不像甲骨文和金文那么多的异体了;字形呈长方;大小划一;文字的***画意味在很大的程度上消失了。秦代统一汉字,从大篆到小篆其实就是字体的一个简化过程。首先在笔画结构上有所简省,在形体风格上较原来大篆方正、典雅、笔画多弧形圆转。从小篆开始,走出了汉字不规则、不稳定的***画风格时代,进入了汉字规范、统一、定型阶段。这是汉字产生以来的第一次通过***行***和法令手段的正式定型,称得上汉字发展史上第二座里程碑。
三、古今汉字的分水岭——隶书
隶书的兴起是因为秦统一中国后,由于***务繁忙,官府里经办普通文书的“徒隶”们为了应急求快,便采用了民间草写惯了的俗体字,即快速简写的小篆字。因为这种简体字首先兴起于“徒隶”之手,于是后来便称为“隶书”。
汉字字体从篆书到隶书的演变称作“隶变”,其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④一是隶书从小篆的圆转绵长的线条演变成为平直方折的笔画;二是隶书的字形从小篆的竖长方形变为扁方形;三是古文字属于线条文字,隶书已经演变成为初期的笔画文字,已具有横、竖、撇、捺、点、钩、折等笔画;四是隶书的笔画,从小篆的粗细一律演变成为粗细不一;五是隶书的字形比小篆的简省;六
是隶书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汉字象形的特征,象形的特征在隶书中已经完全消失。
篆书发展到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一大飞跃。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是汉字走向正式定型的标志,是现代汉字的开端,堪称汉字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四、速写的字体——草书
草书是一种比规范体写得潦草一些的字体,是由于“救速”、“赴急”而产生的。⑤ (下转第250页)
(上接第248页)草书的书写之所以可以迅速完成,效率极高,其技术性因素有三:一是损隶书之规矩,存字形之梗概;二是结构省简,笔划纠连,书写自如;三是笔划简捷,线条活泼,纵任奔逸。
草书主要的是章草、今草、狂草三种。最早的草书是章草,从汉隶演变而来。章草始于西汉,盛行于东汉、西晋,延续至东晋中叶。其形体的特征是保留隶书的“波磔”,笔画有连笔,略带草意,有点类似于楷书为基础的行书,实际上是隶书的简捷书体。今草由章草演变而来,这种字体,随书写方便的需要,笔画相连,一气呵成,给人以自由奔放之感。狂草比今草还要放纵肆意,狂妄不羁。
五、汉字字体的楷模——楷体
楷书又叫“真书”、“正书”,是从隶书演变而来。最初兴起于汉末,东晋时大发展,唐时大盛。楷书继承了隶书和章草的优点,将隶书的“波磔”的笔画改为平直,把原来扁平的形体改为方正,纠正了隶书之难写和章草之难识的不足,并适当吸取草书的简化规律加以简化。
楷书自汉末兴起,至今已有约1700年的历史,成为历代正规使用的一种典范文字。楷书之所以能在这么长的时期中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就在于楷书字体方正、横平竖直、笔划清楚、准确易识、便于书写。从楷书开始,汉字的笔画形式和方块字形,均已基本定型。
六、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
行书始于楷书之后,在晋代开始流行。此字体简化楷体笔画,兼采用草书连绵笔画,是介于楷体、草体之间的一种亦楷亦草的中间体。行书分行楷和行草两种。写得稍微规矩些,接近楷书的叫行楷;写得放纵一点的,接近草书的叫行草。
行书比楷书易写,比草书易认。一千多年来,行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字体,现今人们的手写体基本上是行书字体。而篆、隶、草不适宜于时代所要求的简洁的需要,因此,已经被楷、行所代替。篆、隶、草作为书法艺术,仍然具有重要的保留价值。
总之,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几千年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从甲骨文、金文,到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演变历程。字体的演变和***标准文字的替代是同步进行的。然而由于唐宋以来印刷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汉字几千年来自然的演化进程才被大大延缓乃至停滞了。新形势下的电脑打字的普及,更进一步地延缓或改变了汉字几千年来自然演化的进程。总的来说,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的总体趋势是由繁趋简。中国汉字的字体演变过程实际上就是字体简化易写的过程。
注释:
①②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42,52.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2
[关键词]顾炎武;《唐韵正》;古韵研究;阳部庚韵字
[中***分类号]H1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1)024-0077-03
在《唐韵正》中,顾炎武根据不同时代的韵文资料和《说文》谐声材料,将《广韵》的下平声十二庚离析为两部,其中“庚、更、p、羹、l、坑、盲、{、m、横、蝗、、拧㈠、、a、p、、y、觥、铩⑴怼榜、U、s、蒡、亨、瞠、、j、铛、***、、A、英、瑛、磅、烹、京、、、明、盟、■、、■、兵、兄、l、鲸、迎、行、t、桁、衡、蘅、珩”等字,顾氏归入其阳唐部;平、苹、@、鸣、荣、莹、生、笙、牲、甥等字,顾氏归入其耕清青部。在结合诗文用韵实际,离析庚韵的同时,顾氏还对庚韵中个别字所在韵部的历史演变作了探索和分析,下文将着重对此进行讨论。
笔者对《唐韵正》中《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的音变材料作了广泛的搜集,现摘录如下:
横 陈第曰:“横音黄。《说文》:‘横,从木黄声。’”按,横字自汉傅毅《舞赋》“罗衣从风,长袖交横”,始与倾声并@轻清冥为韵。?q?
p 按,p字自魏王粲《思亲诗》“咨于靡及,退守祧p”,始与宁征婴为韵。?r?
亨 按,亨字自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荷天衢以元亨”,始与精宁为韵。?s?
英 《说文》:“英,从H,央声。”按,英字自班固《西都赋》“轶埃怪混浊,鲜颢气之清英”,始与荣生嵘茎刑庭宁为韵。《白雉诗》“发皓羽兮奋翘英”,与精成为韵。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骈密石与琅\,齐玉与璧英”,与嵘冷@精为韵。《琴操・处女吟》“变化垂枝,含蕤英兮”,与荣名并清生为韵。袁山松《后汉书》“天下忠贞魏少英”、“天下才英赵仲经”,此为变韵之始。?t?
烹 按,烹字自魏陈思王《矫志诗》“芝桂虽芳,难以饵烹”,始与名为韵。?u?
京 按,京字自汉韦孟《讽谏诗》“乃眷南顾,授汉于京”,始与宁征平为韵。韦玄成《自劾诗》“致我小子,越留于京”,与形声为韵。班固《西都赋》“博我以皇道,弘我以汉京”,与情为韵。“乃眷西顾,惟作京”,与灵成为韵。《幽通赋》“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与灵声为韵。崔S《河南尹箴》“茫茫天区,画冀为京”,与营为韵。?v?
明 按,明字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始杂入平清等字为韵。然古文中亦有一二不拘者,此篇明兴二字亦可不入韵。《六韬・奇兵篇》“将不智,则三***大疑。将不明,则三***大倾”,乃音之始变也。汉世之文,自王褒《四子讲德论》“天符既章,人瑞又明”,与精灵为韵。班婕妤《自悼赋》“蒙圣皇之渥惠兮,当日月之盛明”,与灵庭成为韵……蔡琰《胡笳十八拍》“@鼓喧兮,从夜达明”,与城生惊情营成平为韵。自此以后,庚耕清青四韵中字杂然同用矣。?w?
兵 按,兵字自魏王粲《刀铭》“相时阴阳,制兹利兵”,始与清呈形灵为韵。陈思王《孟冬篇》“武官诫田,讲旅统兵”,与清停为韵。《赠丁仪王粲诗》“皇佐扬天惠,四海无交兵”,与清城名声营经为韵。明帝《苦寒行》“虽有吴蜀寇,春秋足耀兵”,与龄缨为韵。?x?
兄 按,兄字自汉韦玄成《自劾诗》“茅土之继,在我俊兄”,始与形声为韵。?y?
卿 按,卿字自魏陈思王《精微篇》“关东有贤女,自字苏来卿”,始与倾生零名颈为韵。???
行 《释名》:“两脚进曰行。行,伉也。伉足而前也。”按,行字汉以上唯《淮南子・说林训》“兔丝无根而生,蛇无足而行,鱼无耳而听,蝉无口而鸣”,入后人清青韵。后汉则曹昭《东征赋》“维永初之有七兮,余随子兮东征。时孟春之吉日兮,撰良辰而将行”,其始变也。???
衡 按,衡字自《庄子・l箧篇》“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始入耕清韵。???
(以上为庚韵演变材料)
永 按,永、景二字自晋潘岳《秋兴赋》,始与冷屏省领骋炯静为韵。???
(以上为庚韵之上声梗韵演变材料)
庆 按,庆字自汉韦玄成《戒子孙诗》“群公百僚,我嘉我庆”,始与盛为韵。班固《白雉诗》“永延长兮膺天庆”,与精成为韵。《汉书・叙传》“景十三王,承文之庆”,与轻k声盈为韵。宋黄震《日抄》曰:“韩退之铭刘昌裔之墓云‘维德不爽,后人之庆’,爽音霜,庆音羌。今江西人呼庆字作羌音,《礼部韵》平声十阳中有羌爽二字。???
(以上为庚韵之去声敬韵演变材料)
经笔者统计,在庚韵中,顾炎武明确指出某字演变时间的材料凡11条。其中,最早的材料当属“蘅”字,演变时代较早,约在战国末年。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事实,即《l箧篇》属于外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时间晚于内篇,创作者为庄子后学,???创作时间大约在秦统一前。所以我们只把它当做个别现象去看待,或者从方音的角度去看待,此处暂阙疑。最晚的则在魏时,如上述材料中的“p”、“烹”、“兵”等字。其余7条的演变时间大多为汉代(其中多为东汉)。顾氏还在此韵末总结说:
按,以上诸字及耕清青三韵,古人无与阳唐同用者。《易》、《诗》之文固已截然不紊。又如《尔雅・释天》“春为青阳,夏为朱明,秋为白藏,冬为玄英。春为发生,下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尤可见二韵之不相入也。西京以下则杂矣。然若《汉・郊祀歌・景星篇》“空桑琴瑟结信成,四兴递代八风生。殷殷钟石羽龠鸣,河龙供鲤醇牺牲。百末旨酒布兰生,春尊柘浆析朝酲。微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并。穰穰复正直往甯,冯P切和疏写平。上天布施后土成,穰穰丰年四时荣”,《魏鼓吹曲・初之平篇》“初之平,义兵征。神武奋,金鼓鸣。迈武德,扬洪名。汉室微,社稷倾。皇道失,桓与灵。阉宦炽,群雄争。边韩起,乱金城。中国扰,无纪经。赫武皇,起旗旌。麾天下,天下平。济九州,九州宁。创武功,武功成”,二篇用韵最多,而无一杂。又如李陵《h别诗》用生鸣等凡一十字,蔡邕《王子乔碑辞》用灵贞等凡一十六字,《胡根碑铭》用灵莹等字凡一十四字,蔡琰《悲愤诗》用精零等凡二十七字,苦县《老子铭》用清营等凡二十七字,魏陈思王《弃妇篇》用青荣等字凡一十七字,亦无一杂。其它用韵少者,不能具述。???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顾炎武认为,在汉代,阳部庚韵字开始演变。详考上述材料,其中以东汉时代的诗文居多。由此可以认为,顾氏所说“西京以下始杂然矣”,只是个别现象,我们可以从合韵的角度予以理解。顾氏在“明”条下,又追引道:
蔡琰《胡笳十八拍》“@鼓喧兮,从夜达明”,与城生惊情营成平为韵。自此以后,庚耕清青四韵中字杂然同用矣。???
顾氏认为,阳部庚韵字开始与耕清青韵合韵较早,最早始于战国末年,后又在西汉开始“杂用”,到了东汉以后与耕部字同用。自此庚耕清青同用,经过魏晋一直到《切韵》时代又分为四韵,但仍与耕清青同用。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阳部庚韵字的演变轨迹有一个清晰的把握:即为(古韵)阳部―庚耕清青(东汉)―(广韵)庚部。
罗常培、周祖谟两位先生在《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之《两汉韵部分论》一章中论及汉代阳部的演变时说:“西汉韵文本部字(阳部)都在一起押韵,是和《诗经》一样的。惟有庚韵一类字,像京、明、行、兄等字偶尔和耕部字押韵。到了东汉,这一类字大半都转入耕部,惟有‘行’字或跟本部字叶,或跟耕部叶,没有一定的属类,只可两部兼收。这种转变正是东汉音和西汉音不同的一点。不过在东汉一个时期内也还有少数用阳唐韵字和这一类庚韵字在一起通押的例子,甚至于同一个人的作品有时这样押,有时那样押,没有一定,这正代表转变时期不规律的现象,等到三国以后这种现象就很少了。”???两位先生还认为:“魏晋宋时期这两部跟东汉相同,没有什么变化……这一时期之内,晋代还有少数作家,如傅玄、张华、陆云、左思等人间或把庚部‘明京庆衡横兄羹景’一类字和阳部字押韵,这种现象跟东汉时相似。这说明‘明京兄’等字的韵母读音和阳部还是比较接近的。但是到了宋代(刘宋),除颜之推把‘衡’字和阳部字押韵以外,再也看不到这种现象了。”???王力先生在谈及古韵阳部庚韵字在汉代的演变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在汉代“阳部的范围缩小。先秦阳部‘英京兵明萌庚兄行卿衡横庆亨羹迎彭趴遇《p竟病景’等字转入耕部”。???相比之下,顾炎武对古韵阳部庚韵字演变的考证,显得有些笼统,不太精确,但对于这类字演变时间的考证,大体上是可信的。
综上所述,顾炎武在继承陈第古今音变观念的基础上,结合《诗》、《易》等韵文材料,《说文》谐声、经传异文等材料,就唐韵以求古韵,将《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离析为阳唐部和耕清青部,结论基本正确,也为后来研究者所接受和继承。就古韵阳部庚韵字的演变情况而言,如果我们对比顾氏和后人的研究成果,会发现顾氏对此类字所在韵部演变的研究,尤其从先秦到两汉时期这一阶段的演变考证分析,基本上和后来者的研究情况相合,符合当时的韵文押韵实际,得出的结论也基本正确。当然,相对后来者研究的逐步转精,顾氏对此类字演变的考证还只是初步结论,其考证过程也相对简单,结论还比较粗略。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顾氏所引材料虽然已经很翔实、丰富,但由于他在处理材料上缺乏科学的方法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所以在结论的精确度上受到了影响。另外,由于顾氏著述此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就唐韵以求古韵,对韵部演变的研究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也可以看作是他在考证阳部庚韵字演变时未能更进一步的一个原因。总之,顾氏对于《广韵》下平声十二庚韵的离析,以及他对古韵阳部庚韵字演变的研究,无论在结论上还是在方法上,都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借鉴,为我们全面考证汉语韵类系统及其古今韵类系统间的演变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注 释]
?q??r??s??t??u??v??w??y??????????????????????顾炎武:《音学五书・唐韵正》,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276页。
?x?《音学五书・唐韵正》第286~287页。张民权先生考证过此字的演变,并加按语指出,兵字,傅毅《窦将***北征赋》与“旌形廷”为韵,不始于王粲。见《清代前期古音学研究》,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209页。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一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114页。
??????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4页、第329页。
???王力:《汉语语音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83页。
[参考文献]
[1]顾炎武.音学五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王力.清代古音学[M].北京:中华书局,1992.
[3]王力.诗经韵读・楚辞韵读[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李方桂.上古音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5]罗常培,周祖谟.汉魏晋南北朝韵部演变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唐作藩.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7]曾运乾.音韵学讲义[M].北京:中华书局,1996.
[8]张世禄.中国音韵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1984.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3
【关键词】汉字文化传承表达
一、汉字文化的发展
汉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也是传播中华几千年优秀文化的载体。从最早的契刻符号到象形文字,再到演变至今融入现代文化的“新创”文字语言,汉字的演变过程具有深厚的时代文化特色。追溯汉字文化的起源,自第一个语言文字体系出现之后,人类就在不断的复制、学习、创造过程中盘旋前进。考古学家在距今六千多年的文化遗迹中找到的刻画字符被认为是最原始的文字,而后在殷商后期出现了在兽骨中刻画的用来占卜吉凶的甲骨文,而到了西周后期逐渐演变为字形结构整齐且更加规范的大篆文、秦朝时期易于书写的汉隶、西汉时期的章草、唐朝盛行的楷书等等。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才逐渐发展成为我们如今的汉字。文字是时代文化的符号,也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先人智慧的结晶。汉字与埃及圣书字、古代苏美尔文字等都是经历了由***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古文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些被停止使用或是被外来文字取代,但唯有汉字自始至终从未中断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汉字之于现代已不再仅仅是一种传播的符号,而是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瑰宝。尽管我们无法预计汉字未来的走向,但值得确定的是,汉字文化的传承具有的意义是无法取代的。
二、汉字的文化传播
汉字是汉文化的传播符号,从形成体系到现在经历了三千年的历史。汉字的美学表现形式主要分为“书法”及“艺术字”,在“书法文化”发展鼎盛时期,人们将精力多放在对书法字体的研究上。楷书的娟秀,行书的细腻,草书的奔放,多样的文字书写形式使书法逐渐成为一种拥有***性格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审美观的艺术形式。由于不同人之间经验以及个性的不同,对相同字体的书写也风格各异。而在当下,受信息技术的影响,人们的沟通主要通过网络进行,短信、微信的便捷操作使人们习惯于用不同输入法进行文字录入。而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键盘敲击文字”取代传统的“纸质书写”方式时,传播同样的字体,同样的“书写”方式,使汉字丧失了对美的意境的表达,缺乏灵魂与生命力。“无纸化”时代的到来似乎带给汉字文化不小的挑战,极少有人会去关注不同字体的变化以及汉字的演变过程。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思考这两个问题:一方面,如何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传承传统汉字文化内涵,使人们了解传统汉字文化背后的意韵?另一方面,面对当代技术对汉字的冲击,如何为汉字注入时代文化特色?
三、汉字互动艺术作品浅析
(一)“零壹”
该作品以数字化的方式尝试将传统文化进行合理化塑造,利用点阵与矢量两种不同的技术进行文字创作,寻求传统文字与现代技术之间的共融。作者冯梦波认为,数字化二进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例如太极***中的阴阳平衡,一阴一阳象征二进制中的“1”与“0”,中间的“S”型曲线与一循环往复,这与二进制代码“1”与“0”创造出无穷无尽的信息化时代产物存在某种关联。作为中国新媒体艺术家中最早运用电脑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先行者”,冯梦波认为“书法是文字本身,文字则以字作为载体,字以体而为艺术”。汉代的简书以刀刻于竹之上,魏代的石碑以斧凿于石之上,无论是竹子还是石头都只是被记录文字的材料,刻意追求刻字体运用书写形态就有些舍本逐末了,文字的美应该是与时俱进的。这件名为“零壹”的作品就是他对未来字体实验的一部分。作者以“批判”的眼光对传统书法艺术美学进行颠覆式创新,以点阵为工具电脑为材料,传达艺术家对传统书法的敬畏之心以及对重构现代汉字的创新思考。
(二)文字瀑布
“文字瀑布”是由设计师何庭安与吴克***合作的一款智能的情绪化互动数字装置,在这部作品中,体验者会面对一个巨大而又纯粹的巨幅文字***像,透过肢体语言及动作则可与文字进行互动,文字的粗细变化、大小形状等都会随着体验者的动态行为进行改变。在设计师看来,文字是传播语言及文化的媒介,以最纯粹的方式展现汉字文化的美,体验历经几千年文字演变的震撼。在这件作品,文字已不再只是文字本身,而更是一种传播符号,无关乎文字传达出的内容,只关乎体验者的感受。通过互动装置,文字似乎变得鲜活起来,向体验者“诉说”着几千年的沧桑巨变。
(三)“化物”——神隐
艺术家以东方文化灵兽为主体,运用新媒介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光影交织的方式为参与者营造字体文化背后的真实意境。笔者通过毛笔装置在屏幕上进行书写,一条以书写痕迹为路径的水墨龙跃然纸上。神话中的灵兽以文化为载体,在文人墨客笔下是超然物外的存在,也是人们追求理想而幻化出的超自然艺术形象。作品打破文字与符号化的约束,回归由内心到外物的合一,让体验者不禁思考文字的本源。
(四)“别让暴力语言成为凶器”
该作品是一个多媒体视频装置游戏,暴力语言汉字被拆分之后重新组合,形成利刃武器,作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人们对语言暴力的危害有更加直观的感受。通过对汉字语言的解构,使文字突破字体的变化,营造多元化的汉字表现方式。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国文字有形、音、义三美,由目感于形、由耳感于音、由心感于义。文字的“形”经历了几千年演变至今成为了一种固定的语言输出符号,而该作品突出文字固有形态的束缚,以“形化义”,巧妙地针对当前“语言暴力”现象进行创作,并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参与者感受暴力语言会对人产生的伤害就像其重构的刀子一样。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4
【关键词】中国汉字;汉字艺术;装置艺术;运用
一、概述汉字的演变发展过程
中国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经过了由甲骨文到金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演变过程,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便有了“汉字七体”的说法。汉字的产生,有据可查是在约公元前14世纪的殷商后期,这时形成了初步的定型文字,即甲骨文。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大篆的发展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后来秦朝丞相李斯对大篆加以去繁就简,改为小篆。但是小篆的根本性缺点在于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皆由楷书变化而来。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至今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雕版印刷被广泛使用,汉字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书体――宋体印刷字体,而后被日益广泛地使用。
二、关于装置艺术的诠释
装置艺术在中国的兴起是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前期的中国美术中,已作为极有实力和潜力的艺术形式之一。而中国文字的象形、会意、形声等起源造字规律以及后来艺术发展历程的诸多与汉字相关艺术自身“同构表意”的哲学思想本身就对汉字在古今发展具有潜在的、内发性的创造力。因此,在当代艺术发展历程中,造型艺术、装置艺术,乃至其他设计等艺术门类都可以充分挖掘文字自身的造型结构,并应用其内涵与外延,根据装置、设计、绘画等创作要求,交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答卷来。
三、汉字在装置艺术中的运用
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与表现形式运用到装置艺术中的创新与创意正不断的涌现和发展。当代艺术家邱志杰的与文字相关的《念叨》、《哑钟》等系列作品奠定了当代艺术中关于观念的汉字之应用形式的基础,并迅速得到艺术界的关注和研究。年轻艺术家曾伟豪的汉字装置作品《觅风音》,这是一件以多幅汉字为主轴,利用人体导电原理的方法,通过多媒体装置演绎出汉字形声的装置艺术作品。这件作品是将汉字的部首进行拆解,然后制作成黑色巨型胶条,当参与者拉上部首其中两端,现场就会发出不可预测的电子音讯,产生了形与声的互动。在字的形体之外,音响凭靠空气进行传播,人们在寻找声音的来源时,凭靠的反而是声音,而非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在《觅风声》自由吹动的导电字条,字与字的随意组合可以激荡出略显嘈杂的声音,通过参与者亲自组装的字形和声音,沿着地面斜坡和延伸的墙面,随着手的触摸发出声音,透过有声与无声的线条探寻隐藏的汉字趣味与声音想象,这正符合了趣味性和独创性的特点。
本人的本科毕业设计作品《八卦》也是关于文字拆分及其应用的具体实践。提出“关于‘八卦’”这个问题,其实就是通过文字的拆分来做文章。“八卦”出自《周易》。当时做这个作品时理解为:这八个字以及其对应八个符号,用来代表中国古人对环境的独特性理解。作品的基本元素是“字”,“字”赋予“平面”,“平面”构成三维空间的立方体,同时也是一个由“文字”所构成的最为概念化和本质化的空间。作品中每个平面的字由不同的字体、大小、朝向来重复和叠加,构成一看似“杂乱”的背景,而中心是由一个现代化印刷的标准体――“宋体”和代表中国传统的“隶书”拼接而成,这种对“八卦”文字的解构和拼接也是作品所暗藏的深层意义,它主要表达现代人和环境的种种矛盾,以及凸显现代人对于环境的种种作为和从古代所延续的人类文化上的断层。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5
[关键词]识字教学 还原***画 再现演化 融入诗词 回归生活
[中***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7-083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部分中高年级教师认为学生已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认为识字教学无足轻重,多数教师字理意识淡薄,为识字而识字,学生对汉语文字的感情逐渐淡漠。文字是读写的凭借,也是文化的基石。汉字是汉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汉字的诞生,华夏文明才掀开新的一页;正是由于汉字的记载,华夏辉煌灿烂的文明才得以传承。中年级识字教学应当引导学生解开汉字蕴藏的文化密码,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让识字教学浸润在汉语文化的芬芳中。
一、还原***画,彰显识字生态之美
汉字起源于***画,是汉族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表意性是汉字最本质的特点,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表意性是不言而喻的,中年级要学习的生字绝大多数是形声字,如何发挥形声字的表意功能呢?形声字由表意和表音两部分组成,表意部分指向汉字的原始意义,但即使是表音部分也仍然是以象形字、指事字为基础的表意符号,所以同样具有表意功能。因此,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画,一幅每个人经过联想后都可以绘制的画。
如教学“降”字(三年级上册《蒲公英》)时,教师出示了简笔画:一个人正从高高的土坡上向下走。接着,教师向学生出示甲骨文“■”,然后向学生介绍双耳旁代表高高的土坡,右边是两只脚,“降”的本义就是“从高处往下走”。再如教学“赞”字(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时,教师可出示“贝”的简笔画,随后出示繁体的“”和简体的“贝”,让学生了解“贝”在古代曾被拿来当钱币使用,而后出示“先”的古文字,下部像“儿”正迈步向前的情景。两个“先”字并列再与“贝”组合,就表示一位宾客手持着“贝”,另一人在前头指引去拜见主人,在引见时往往会说些赞扬、褒奖的话语,由此引出“赞扬、称赞、赞颂”等词语。这样的***画还原使得识字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学生对字形的认识和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刻了。
由于中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将文字还原成***画时不一定要提供完整的***画场景,只需抓住文字的原始义项,对***画细节进行适度夸张。如教学“盗”字(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教师只要依据甲骨文,将左上方的两点水画得像口水即可,学生自然会据***想象:“右边的‘欠’字好像一个俯身张口的人,他正目不转睛地朝左边看,看得口水流下来,下面的器皿都快要盛满了,这样的人能不产生偷盗之心吗?”
二、再现演化,追寻汉字历史渊源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意思是教学生识字的同时还要讲清每个字的造字方法,学生明白了字理才能深入理解字义和掌握字形规律。汉字在四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其演变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隶书、楷书和现在通行的简化字等阶段。由于历时之长,许多字形和字义发生了很大变化,造成一些汉字无法因形索义、因义记形。
当我们沉下心来审视一个个汉字的演变,以鉴赏的目光去看汉字演变过程中的每一次创作时,我们会赞叹于古人的智慧和创造,读“家”字,会发现古人的愿望是那样朴素:有一个可以遮风避雨的房屋和可供温饱的粮食、牲畜就是理想的小康生活了;读“武”字,会了解到“止”的本义是脚,而“■”不过是“戈”的变体,“武”的本义是“出兵征伐”,进而遐想“武”的最高境界是停止干戈;读“族”字,会懂得同族就是有着共同志向(“矢”)的人团结在同一个旗帜下(■),继而读懂一串汉字“旗、旅、旋、施、游”等。一位作家说过:“汉字从远古走来,一路变幻着身姿,通体闪烁着中华民族先祖的智慧灵光。”学生在纵观汉字演变的过程中,不仅欣赏到古代书法的艺术,感受到先民的智慧和创造,更培植了对汉字的深厚情感。
三、融入诗词,让识字充满无穷韵味
诗词联对是中国古代汉语文化的奇葩,藏字诗、解字词、拆字联又是汉语文化有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这些诗词联对通过比喻、象征、增减笔画、拆合部件等方法编制而成,使得汉字与诗词相得益彰,兴致与才情相映成趣。这些诗词浅显易懂,合辙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
教学“悲”字(三年级上册)后,出示诗谜“一只木船两根桅,九只燕子绕船飞。六只落在桅杆上,两中落在船头尾。剩下一只孤零零,落在船上淌眼泪”,组织学生放声读读这首诗,学生先是眉头紧皱,然后会心一笑,牢牢地记住这个字。
再如诗面“刀戈并举半盘装,叶(~)无草木中间藏。山狭双丰下种豆,牛背骑人去垦荒”,四句诗每句各藏一字,合起来就是“盛世丰(S)年”。
将汉字拆解后组合在对联中,可算是汉语最独特的文学形式了。如教学“赏”字(四年级上册)时,可以苏轼在中秋之夜赏月为内容引出对联:“十口心思,思国思君思社稷;八目尚赏,赏花赏月赏秋香。”对联的引入既强化了“赏”下为“贝”()的造字原理,又为区别形近字“尝”字作了铺垫。
四、回归生活,让识字随处生根
生活无处不语文,生活处处有汉字。街道旁、校园里、电视上、书报中,汉字无处不在。开展自主识字比赛能够调动学生在生活中、读书中识字的自觉性,促使他们主动使用工具书读准汉字,理解字义。教师可开展“错别字大扫除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发现广告中别出心裁的同音异形字;还可以开展以“亲近汉字”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兴趣,分别以“汉字从哪里来”“奇特的字体演变”“汇编创作有趣的字谜”“汉字中的故事”“欣赏书法神韵”和“同学名字里的秘密”等小课题开展分组调查,然后进行组际交流分享。经过综合性学习,学生对汉字会产生一种敬畏和崇高的情感。一位学生在笔记中写道:“法国有位汉学家说,每一个汉字都是充满情感的小精灵。我想说,每一个汉字都是神秘的精灵、智慧的精灵。亲近我们的汉字吧,从了解汉字入手;热爱我们的汉字吧,从写好我们的汉字开始。”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6
[关键词] 3g 演进
一、背景
近几年来,信息通信领域最时髦的术语无非就是3g,3g是?the third gener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简称;在我国,通常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根据国际电联的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手机技术之上演变而来的技术。所谓第一代技术,指的是模拟信号手机;第二代手机则指的是指数字信号手机,常见的是gsm和cdmaone。前两代手机所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较低;而3g移动通信系统在gsm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 发展 的过程中,逐步“引入新设备,开发新业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原有gsm 网络 的设备,并最终演进成为3g移动通信系统”(***,段晓明, 2003)。3g代表着一个发展的时代,代表着移动技术的由于其成熟性和依托于现有庞大的蜂窝移动网络和产业群体, 将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胡如明:2005,48)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能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够处理***像、 音乐 、视频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 电子 商务信息服务。这些技术都离不开前两代技术,由前两代技术演变而来,所以,才有3g evolution这个业界流行词;在
三、演化?进化?还是演进?
分析“演”的来源或许会对本文的讨论有所帮助。高景成所著《常用字源词典》和著名汉字学家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对“演”一词的词源都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演”一词最早是作为水篆以来的形声字出现的,意思是“水长流”;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晋木花海赋》中,原句为:“东演析木,西落青徐”。后又引申为“推广、 发展 、延及”等义。该词可以和很多词结合成新词,例如“演进”、“演绎”、“演化”等。至于“不断变化”之义,约到了唐代才出现。“演”一词由“水流”而联想到“不断推进”、“不断变化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动感和不停息的意味。
尽管“演进”表示“发展变化”,但是,表示发展变化的词很多,为什么通信行业选择了“演进”呢?对“演进”一词,权威的汉语词典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既然演进又是演化和进化两个词结合而来,我们就必须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当代汉语词典》中对演进做了极其简明的解释,即:随时间而演变、进化。同词典对演化的定义为:推演、发展和变化。而进化则主要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生物为适应环境,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趋于高等。第二层意思是事物向复杂、高级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例如:社会向 科学 、文明进化。演变的意思是:事物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产生变化,或者事物随着时间而逐渐改变的现象。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汉语词典》对几个同义词的释义,演变是演化、发展变化(指历时较长的)的意思,进化则指的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变化。而演进则包含了演变和进化两种意思,是变化、进化之义,可谓佳选。
用词不在多,只在妙,“3g演进”既体现了3g由前几代技术发展变化而来,又代表着移动技术的日益走向成熟,可谓词得其神,实为佳译。
参考 文献 :
[1]陈如明:3g新发展及3g演进策略思考.专家视界.ki.net,2005/1
[2]胡海波:3g长期演进技术——e3g.世界电信,2006:4,38~42
[3]新华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王 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5]龚学胜编:当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7
[关键词] 3G 演进
一、背景
近几年来,信息通信领域最时髦的术语无非就是3G,3G是?The Third Generation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的简称;在我国,通常被称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根据国际电联的标准,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一代和第二代手机技术之上演变而来的技术。所谓第一代技术,指的是模拟信号手机;第二代手机则指的是指数字信号手机,常见的是G***和cdmaOne。前两代手机所提供的数据业务速率较低;而3G移动通信系统在G***向第三代移动通信(3G)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引入新设备,开发新业务,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原有G***网络的设备,并最终演进成为3G移动通信系统”(***,段晓明, 2003)。3G代表着一个发展的时代,代表着移动技术的由于其成熟性和依托于现有庞大的蜂窝移动网络和产业群体, 将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胡如明:2005,48)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3G能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能够处理***像、音乐、视频形式,提供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这些技术都离不开前两代技术,由前两代技术演变而来,所以,才有3G Evolution这个业界流行词;在中国,业界通常把该词翻译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为了和世界更加接轨,很多情况下直接把该词翻译为“3G 演进”。该译法是否得当?是否符合术语规范?我们将对该词的词典释义和其汉译进行探讨,来讨论该翻译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Evolution释义
那么,3G Evolution为什么被翻译成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演进(或者称之为3G演进)呢?首先,evolution的词义分析乃是重点。该词源于拉丁语evolvere;原意是滚开或向前滚。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for Learners of English对该词的定义为:A gradual process in which something changes into a different and usually more complex or better form. 它和development是同义词。Webster’s Ninth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则将之定义为:a process of continuous change from a lower, simpler, or worse to a higher, more complex, or better state. 这两个权威的美国词典所给出的定义都充分体现出“事物演变成另一种更复杂、更好的状态;事物的逐渐转变过程”这一涵义;因此,可以用的中文翻译有:演变、演化、展开、发展和演进等;但是,为什么中译文不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演变、演化、发展,而是演进呢?从汉语释义着手对该词的理解可能会更为透彻。
三、演化?进化?还是演进?
分析“演”的来源或许会对本文的讨论有所帮助。高景成所著《常用字源词典》和著名汉字学家王力主编的《王力古汉语词典》中,对“演”一词的词源都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演”一词最早是作为水篆以来的形声字出现的,意思是“水长流”;最早见于文字是在《晋木花海赋》中,原句为:“东演析木,西落青徐”。后又引申为“推广、发展、延及”等义。该词可以和很多词结合成新词,例如“演进”、“演绎”、“演化”等。至于“不断变化”之义,约到了唐代才出现。“演”一词由“水流”而联想到“不断推进”、“不断变化和发展”,具有强烈的动感和不停息的意味。
尽管“演进”表示“发展变化”,但是,表示发展变化的词很多,为什么通信行业选择了“演进”呢?对“演进”一词,权威的汉语词典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既然演进又是演化和进化两个词结合而来,我们就必须对这两个词进行分析。《当代汉语词典》中对演进做了极其简明的解释,即:随时间而演变、进化。同词典对演化的定义为:推演、发展和变化。而进化则主要含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生物为适应环境,逐渐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趋于高等。第二层意思是事物向复杂、高级的方向逐渐发生变化;例如:社会向科学、文明进化。演变的意思是:事物在时间推移的过程中产生变化,或者事物随着时间而逐渐改变的现象。根据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华汉语词典》对几个同义词的释义,演变是演化、发展变化(指历时较长的)的意思,进化则指的是事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逐渐变化。而演进则包含了演变和进化两种意思,是变化、进化之义,可谓佳选。
用词不在多,只在妙,“3G演进”既体现了3G由前几代技术发展变化而来,又代表着移动技术的日益走向成熟,可谓词得其神,实为佳译。
参考文献:
[1]陈如明:3G新发展及3G演进策略思考.专家视界.省略,2005/1
[2]胡海波:3G长期演进技术――E3G.世界电信,2006:4,38~42
[3]新华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王 力:王力古汉语字典.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0
[5]龚学胜编:当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8
[关键词]“legato”技法 演唱 古诗词 长相知
在声乐演唱中,怎样合理且有效地应用声乐的演唱技法是非常重要的。“legato”的技法应用,在声乐演唱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Legato”一词,来源于意大利的歌剧艺术,意大利的原文意为连接或结合在一起,在已经有400多年历史的意大利美声唱法教学中,对于“Legato”的运用是非常强调的,意大利有一句格言:“Chi non lega,noncanta”,意思是“谁不能把音符连起来,谁就不会歌唱”。19世纪意大利美声唱法的教育大师兰佩尔蒂曾说过:“谁要是不会连贯地(legato)唱,那他根本就不是在唱歌。”在意大利的美声唱法中,已经将这一项技法作为其唱法构建的首要要求。
在我国,也有关于在歌唱中如何把声音唱连贯的相关文献记载:如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就曾提及:“当使字字举本皆轻圆,悉融入声中,令转换处无磊块……古人谓之‘如贯珠’,今谓之‘善过渡’是也。”但,由于我国汉语语言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我们发现,用汉语语言来演唱时,我们在使演唱的音乐表达出中国语言及音乐所体现出的魅力和神韵的同时,在声音连贯性的保持技术上相比其他一些歌唱的语言尤其是意大利语却要困难得多,因此,声乐演唱者们在演唱一部中国声乐作品时,对于“Legato”技法的应用方面就显得困难重重了。
一、“legato”技法在中国声乐作品演唱时的运用难点
“legato”技法的应用,按照音乐的要求,演唱者在唱每一个音时,中间都不能断,即要连续不断,又要有圆滑连接的意思。而任何国家的语言基本上有两大要素:元音和辅音,辅音的声音一般是不可延长的,而元音的声音是可以延长的,这就是说,在连贯技法的运用上,元音之间连接更容易达到“legato”的要求。我国的汉语,元音的构成相对复杂,不单是由单元音构成,而不少是由复合元音构成的,即一个字在演唱中从开始到结束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如乡(x-i-a-ng)、小(x-i-a-o)、装(zh-u-a-ng)。歌唱时,吐发这类字音,口型是由闭合到开放的,再由开放到闭合的过程,这是在西方各种语音所没有的,比如意大利语,绝大多数的音节都是以元音收尾的:例如“dai”,在汉语里我们要发“带”音,但是意大利语中则是读成“大――衣”。第二,汉语中的辅音构成也是相对较多,共有21个,这些辅音在歌唱发音中进行延长方面的工作是很困难的。第三,中国的汉字还有四声,即汉语中的每个汉字都有四个声调(调值),在歌唱中要根据中国语言的四声将所要表达的词义与语气表达清楚,也会对声音连贯性的训练造成一定的困难。
二、以古诗词作品《长相知》的演唱为例
《长相知》(谱例1)是我国古典诗词声乐作品之一,它是汉乐府《饶歌》中的一首情歌,是我国著名作曲家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古词《上邪》所创作。全曲共分24小节,4个乐句。结构为:引子(2小节)+第一句(3小节,词:上邪!)+第二句(6小节,词: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第三句(8小节,词: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第四句(5小节,词:长相知)。
由上可见,这部作品的歌词语言是由中国的古诗词组成,并在作曲上以此为基础,揉和了中国古典戏曲的技法特点,而使其体现出浓厚的中国古典韵味。在演唱中,我们必须牢牢抓住中国语言的特征味,并在此基础上的音乐发挥,才能将这部作品唱好,这就要求我们在技术上要严格地把握好汉语发音的准确度,将一个个相对复杂的字形咬清,并且根据中国语言的四声将所要表达的词义所表达清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在“Legato”技法的运用上,难度增强,实践应用时的困难较大。下面,我们就以这部作品为例,来具体分析在中国声乐作品演唱中,该如何进行“Legato”技法的应用:
首先,“Legato”技法应用,是以呼吸的支持,来达到每个乐句的自然连接。在歌唱中,带着呼吸的状态根据词义带着语气进行朗诵,每一句的表达都要到位,并且在朗诵时将歌唱呼吸的使用达到一个非常自然的效果。例如:在演唱第一句“上邪”时,“上”字起音要稳,吐字时的元音“ang”要唱的肯定,不能滑行或晃动,在旋律的进行中要保持住“上”字的字形。“邪(ve)”这个字的歌唱难点是拍子较长,并且在旋律上要在连贯的基础上又要体现出速度、力度和强度的变化,所以,呼吸支持力量一定要控制到最后一拍。
其次,引导“legato”的合理应用,在演唱的过程中根据每个字的正确咬字过程将真假声的比例调整到正常状态,以便达到声区的统一。例如第二个乐句的节奏有所变缓,字型变得密集,句型跟着变长,旋律的线条也开始下行,中低音的运用较多。主要的字型有“我(wo)”、“与(yu)”、“君(jun)”、“相(xiang)”、“知(zhi)”、“长(chang)”、“命(ming)、”“无(wu)”、“绝(jue)”、“衰(shuai)”,这些字的咬字要随着气息的控制自然地发出,使每个字连接起来,在“legato”的统一应用中,不能因为要追求咬字的清晰度而使嗓音增加不必要的负担,使真假声的比例混乱而导致音色上的连贯感失衡。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9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历史地***册;作用
***文结合是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途径,宋代学者郑樵有云:“置***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索理于书。故人亦易为学,学亦易为功。”这就是说,学习历史应该***文并茂,互相佐证,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与课本教材配套的《历史地***册》就是一个丰富的历史***片资源库。这些历史***片与课本教材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是最便利、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学资源。下面笔者以高中人教版教材为例并结合个人的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历史地***册》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
正如梁启超所说:“读史不明地理则空间概念不确定,譬诸筑屋而拔其础也”(《序》)。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仅要增强学生的历史时序感,同样也要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 历史空间感仅靠文字和语言是很难构筑起来的,《历史地***册》包含了大量的历史地***,充分运用它则极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历史空间感,从而更直观地认识历史。
例1:课本对北伐战争的经过有以下文字描述
“国共合作后,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1925年,国民***府在广州成立……统一了广东***根据地。1926年,国民***府确定北伐……北伐***势如破竹,***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以上文字包含两个历史空间信息。第一,***势力范围扩大了。北伐前***势力范围在广东,随着北伐的开始,***势力发展到了长江流域。第二,***中心转移了。国民***府由广州迁到武汉,***中心从珠江流域转到长江流域。但是课本只有文字描述,没有匹配相应的历史地***,学生对以上历史空间信息的变化并未产生直观、具体的感受,地理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学生更会感到费解。教师可让学生通过读***得出北伐前后的***势力范围和***中心产生了什么变化,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主要包括哪些省份。结合这一历史地***的应用,能较好地帮助学生增强北伐战争的历史空间感,更直观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二、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
课本教材由于篇幅所限,编写原则以言简意赅、高度概括为首要,用语简洁精炼,重点突出历史主干。因此,对历史的展现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很多历史细节也没有提及。但是历史本身是复杂和多样的,不从多个方面细致研究就不能全面展现历史面貌,也就谈不上深入理解历史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在课本教材基础上做适当补充,帮助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历史地***册》在这方面也有显著的用武之地。
例2:课本对汉字的演变有以下文字描述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六千多年前,中国的原始文字是可以读出来的***画,称为‘***画文字’。象形字后来逐渐符号化,脱离***画,形成汉字。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此后,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
这段文字高度概括了中国汉字的发展演变趋势,但它是抽象的,学生不能从中获得汉字演变趋势的直观感知,不容易理解其中所指。因此,教师就要想办法化抽象为形象,化一般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这时《历史地***册》配套的“汉字的演变发展”示意***就可以派上用场了。此***通过五个同一汉字不同字体的渐变对比,直观形象地展示了汉字从***画化向符号化、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以及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四种字体的各自结构形态特征。学生在这幅***的辅助下,理解课本汉字演变趋势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三、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
《历史地***册》中的各种历史***片都是重要的史料资源,并且运用《历史地***册》开展史料教学有三大优势。第一,便利性。地***册师生人手一本,史料现成,与课本配套,可随时随地参阅。第二,可靠性。地***册中的史料经过严谨编选,不断修改完善,史料价值有保证。第三,易读性。地***册主要是地***、***表、照片、绘画等直观史料,容易被学生接受。因此,善用《历史地***册》进行史料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
学生运用***片史料展开探究活动,得出结论: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沉重打击和有效牵制了日本侵略势力,极好地配合了其他反***战场,对世界反***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以上结论基于学生对史料分析得出,这正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
综上所述,教师善用《历史地***册》开展教学,能帮助学生增强历史空间感,有助于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本教材,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依托史料学习的史学意识,从而更直观、全面、深入地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
中国汉字的演变篇10
关键词:汉字;中国古典私家园林
汉字是华夏先民思维方式的产物,汉字的形体又是华夏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投影。华夏民族的文化心态观念也决定了汉字很多方面的特征。反之亦然,汉字这很多方面的特征一旦形成,又必然会对使用汉字的这个群体在心理上产生相当程度的塑造和影响。汉字在其间起到了中介的作用,促成了这个族群文化传统的繁荣发展和薪火相传。中国的文字、文化、建筑几千年来在各个民族的不断交流融合、中外文化的输出与接收中不断发展变化且从未中断。不同时代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学工艺、哲学思想、道德伦理、艺术观念、建筑形制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人类所有的认识都来源于观念的塑造,而文字又是塑造观念的工具之一。于是文字系统就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中国历史上有着文人造园的传统,中国古代这些“学而优则仕”的知识分子官僚凭借他们对美极其挑剔的鉴赏力、宦海沉浮的人生感触以及对儒、道、禅哲理的深刻理解参与营造设计他们心灵栖居的后花园——中国古典私家园林。文人们每天翻阅和使用的汉字也深刻影响着他们处理问题、看待事物的习惯。汉字的构形由各个组件组成,各种形状的点和线组合成了汉字的特有字形。由汉字构建的文字框架注定了我们这个民族将无法超越象形文字给我们设定的思维边界。在文化、哲学、艺术观念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下,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运用汉字构形思维,建构了一个适应自然环境、天人合一的社会活动空间。
一、从汉字构形的象形思维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的“师法自然”
所有的语言都有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音,它是语言的外部形式;一个是义,运用一定的符号把语言记录下来。所以也有两种文字体系:表音文字体系与表意文字体系。汉字属于直接记录语意,间接记录语音,所以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发展的初期是由***画演变而来,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汉字最初的构形方式是通过人们对客观存在的世界仔细观察分析后进行艺术化勾勒的结果,是用象形的***画来表现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象。古人形容这个构形过程为“盖圣人不空作,皆有依据”。汉字几经变更发展到今天,仍然没有摆脱“象”,即有形可象。美国克雷奇等“把思维定义为‘在个人碰到、认识和解决问题时所发生的心理活动’”。笔者认为,中国古代文人把他们每天接触到的象形汉字构形的思维方式用到他们解决中国古典私家园林的方案设计中去。计成在其著作《园冶》中提出造园设计的创作宗旨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二、从汉字构形的意化思维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的“意象”思维
从汉字演变过程来看,初创期从甲骨文经金文到小篆,汉字字体不断在发生变化。原先明显的象形“***画“性质渐渐弱化。汉字的构形元素:笔画、组合关系、意义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象形汉字在演变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最大瓶颈就是对形而上的抽象概念,如复杂的精神状态的表述。为了解决这个需求,到战国中后期产生了隶书,汉字构形依据由客观物象与字形的相似关系转变为基于相关事物的相似性而加入人们的经验、想象来表达字意。我们现在使用的汉字,有的根本找不到最初象形的依据了。汉字这种由象形转化成表意的过程就代表了汉字构形进入了意化阶段,根据意义来构形,人们有意识的提取事物的概念等元素,通过复杂的组合结构来抽象事物间的联系。“以部首“心”和“忄”为例。如爱,从心从受,是一种对人或事物从内心接受的感情;志,志者,士之心也,是有自觉意识的心理活动;惑,心中或然,拿不定主意;悟,从“忄”从“吾”,在自己内心深处领会;怕,心中空白没有底;慌,心里荒芜长草,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汉字构字中两个或多个部首综合反映一个意义的特点是很明显的。”汉字的这种间接的“象形”,不直接描述形象,而是带上或隐或现的比喻、象征,使“意”被“象”化。用具体感性的意象来表达抽象的理性解释。这种思维也是象形汉字构形思维模式的延伸。
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中“意”与“象”的统一,从视觉表现到意蕴内涵都非常丰富。通过文人掇山理水的设计到观赏者的联想、想象把物象转化为意象,把物境参悟成意境。这种“得意而忘象”的思维就缘自汉字构形思维。著名学者和教育家傅斯年先生曾经指出:“中国学者之言,联想多而思想少,想象多而实验少,比喻多而推理少。持论之时,合于三段论法(按三段论是最典型的逻辑推理,此处以“三段论”借代“逻辑”,“合于三段论法”就是“合乎逻辑”的意思)者绝鲜,出之于比喻者转繁。比喻之在中国,自成一种推理式。”上文提到汉字产生初始是以形表意,人们观其形通过想象、联想等思维活动基本能得其意。这种思维方式嫁接到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就形成了以植物比德的思想。比如以多节的竹子比喻士人的气节、以松比喻君子的品格、以牡丹象征富贵等,这些植物元素也构成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从设计元素到意义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从汉字构形思维的时空意识到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的“天人合一”
在汉字构形的思维中有一种很特别的自然和人共存的朴素观念,用共生共存的思维发现因果,在时空共存中寻找人与物的内在逻辑关联。比甲骨文中表示空间的词“东”,***形含义是日从林中升起。甲骨文中“春”用草木在太阳下萌发来表示。这都传达了用主体的心理时空去适应自然时空,在自然的时空转换中渗透人与物的生命节奏,直接孕育了“天人合一”思维的萌芽,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中独特的时空意识。在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中赏玩,见不到修理规整的花木、草坪,植物都依照自然的方式分布。水景、山石也野逸盎然,一派树无行次、石无定位的自然风光。其间的建筑也依照山水走势布局,高低错落。设计者还采用借景、障景、框景、对景等各种手法营造虚实相生的空间,甚至把远处的山、云、塔都作为视觉元素设计其中。
汉字作为一种古老文明的载体,就像大船一样,在历史的长河里不知疲倦地输送着中华文明,汉字也成了中国人文化基因组的一部分。汉字构形演变过程中呈现的思维方式深深影响着中国古典私家园林设计,从视觉形式到哲学观念全面渗透。从理论上说,一个主体的历史环境和实践决定了现实的思维方式。对于华夏民族来说,几千年来对汉字的认知和使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会实践,所以汉字通过中国人对它的认知和使用而对这个群体的心理思维发生潜移默化影响是必然的。20世纪建筑大师密斯声称改变了世界大都市三分之一的天际线。20世纪以来居住在密斯所构想的现代都市建筑中,背着英文字母玩着***形界面长大的一代中国人是否还有能力传递这种文明?
参考文献:
[1]许冲.说文解字序·许冲上表[Z].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陈昌治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汉字的演变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