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饮食文化篇1
“砌末”种种
京剧中的砌末,大体分为生活用具(如茶酒具、文房四宝等)、兵器、交通用具(马鞭、车旗等)和表现环境的物件(如布城、銮杖、各类旗等)几类。而饮食文化中的“砌末”,可以分为食生产、食生活与食情感三大类。
食生产类的“砌末”
食生产类用具,主要表现在厨具刀与勺的夸张与表演艺术化上。
“脍炙人口”,现在多用来形容诗文的称美传诵。而实际上“脍”指细切的肉,鱼肉则写作“”。古时食单最重鱼。鱼的制作要用带响铃的鸾刀切割。唐代《酉阳杂俎》记:“进士段硕尝识南孝廉者,善斫,毂薄丝缕,轻可吹起,操刀响捷,若合节奏。”形容其刀法切下的鱼片透明如薄纱,可以和着节奏飘飞。如此刀法绝技已濒临失传,目前,天津只有“成”传人王雁明先生有此绝技。
津菜的大厨师烹调技法精湛,尤以勺扒见长。烹菜时只见炒勺在厨师手中左右开弓,上下翻飞,菜肴在龙飞凤舞中成熟抛光,达到色香味形俱美。已故津菜大师姜万友先生能根据不同菜肴的烹饪要求,娴熟地使用大翻勺、小翻勺、前后左右翻勺等功夫,运用自如。他的绝技是使四条大黄花鱼齐烹一勺,经一番飞舞,滑至盘内,造型完美,汁明味厚,被食客誉为“锁四龙”。
津菜的刀功与勺功绝活,与山西的头顶刀削面、成都茶馆的长嘴川茶壶冲茶都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成了艺术性很强的生产类食文化。
旧时的“勺语”还是厨师与前堂沟通的一种特殊联络用语。它和当时的行业用语,如老黑(锅)、莲花(碗)、火山子(酒)、千条子(面条)、翻张(大饼)、元宝(虾)、尖嘴(鸡)等,这些现已消亡了的“砌末”是当时不得不说的玄机和隐痛,也是厨师们挣扎生存中的精神寄托。
食生活类的“砌末”
“美食不如美器”是美食家袁枚引用过的一句古语。它的意思不是强调器美要胜于食美,而是表达了我们祖先追求的一种和谐观念与审美意识。
先以食具鼎为例。鼎是我国古代的炊器与食具,同时也被视为代表***权的礼器。因为禹铸九鼎,象征九州,故后世以九鼎形容分量之重,把说话算数形容为“一言九鼎”。夏末,伊尹身背鼎俎(锅和砧板)去见商汤“说汤以至味”,将治国之道寓于烹调之中,汤任其为相,后人遂称为相贤者为“调和鼎鼐”(大鼎)。樽俎是古代盛酒肉的器皿(俎在此处指礼器)。在宴席中周旋于酒肉之间,加之“折冲”(制敌取胜),所以“折冲樽俎”常被用来比喻外交谈判的艺术。再有,古代列鼎而食是一种规格。“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用来形容贵族谊奢的排场。
酒在人类文化中源远流长,从而酒器也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考古发现告诉我们,早在夏代之前,酒器业就已广泛存在,因为酒在古时不仅仅是一种饮料,而且是礼仪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中国古代的酒器种类繁多,从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玉器、金银器以至清代的玻璃酒器,种类、样式数不胜数。
酒器本是人们的享乐之物,然而,它却涉及了我们古代的诗词歌赋、文献典籍、典故故事、工艺绝品,成了古代***治史、经济史、文化艺术史的组成部分。
食情感类的“砌末”
自从人类揖别猿之后,人类的饮食活动就不再是单纯地填饱肚子,而是“可观其色,可闻其香,可品其味,可赏其形,可悟其声”,成为全方位体会身心健康愉快的和谐科学了。
后来人们有了经商意识,首先就要推销商品,这就是商品的广而告之。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把陈列于市的食物悬挂在货摊之上以招揽顾客,这就是招牌、幌子以至现代LOGO的前身。《晏子春秋》就有“犹悬牛首而卖马肉于内”之句。唐宋以至明清餐饮行业的广告形式主要有以下五种:
口头吆喝、吟唱。明・冯梦龙的《警世通言・玉堂春落难寻夫》中,便有街上叫卖“本京瓜子,一分一桶,高邮鸡蛋,半分一个”等。有的吆喝演变为民谣或者艺人的曲目,如相声《报菜名》等。
酒旗。唐时酒店就开始悬挂酒旗,见杜牧诗“水村山郭酒旗风”句。《元曲》中有“满城中酒店三十座,他将那醉仙高挂,酒器张罗”的唱词。
幌子。在天津的餐饮行业中,大的饭庄和“二荤馆”要悬招牌,而街头小店与食摊要挂幌子,如悬挂笊篱与彩条等标志物。
招牌。在唐代,已经把招牌作为一种行市管理手段。之后,招牌是传承千年的广告形式之一。在宋代《清明上河***》中就可以看到各种招牌的形象。早期的招牌比较简单,后来发展到在招牌上雕花描金,进行华贵装饰,并请当时的名家书写。
如天津的饮食行业招牌“真素园”为严修书,“祥德斋”为孟广慧、华世奎书,“正兴德”为华世奎书,“一品堂”为杜宝祯书,“耳朵眼”为胡子昂书,“玉川居”为石文会书,“天盛号”为吴士俊书,“桂发祥”和“大福来”为赵半知书,“德兴顺酱园”为左宝贵书等。
店堂装饰。在《清明上河***》中,可以看到一家“正店”装饰已十分讲究。酒楼已经“三层相高,五楼相向,各有飞桥栏槛,明暗相通,珠帘绣额,灯烛晃耀”。宋《梦粱录》云,“今杭城茶肆亦如之,插四时之花,挂名人字画,装点门面。”在天津,清末民初兴盛的餐饮名店“成”,无论从设备、经营、管理和服务上都极其讲究。店堂内设楠木桌椅,墙挂名人字画,摆什么酒席配什么餐具,咄嗟可办成席的珍馐。在管理上讲究“响堂哑灶老虎柜”,“堂头灶头,四梁八柱”分工明确。
直至今日,天津利顺德大饭店的大厅内还悬挂着曾国藩的楹联:“美酒留连三夜月,水光翻动五湖春。”在登瀛楼饭庄,服务员工服装整洁,袖口铮白,无论迎客接待还是送菜报名都有严格规矩。上菜双手捧奉,撤具不撒汤水,无论何时与顾客说话都要恭立桌前一尺,微笑服务,彬彬有礼,可见古风犹存。
反思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2
【关键词】中国传统饮食文化;阴阳五行;饮食养生观
【中***分类号】TS97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民族文化积淀的成果,其中蕴含大量的哲学思想,尤其是中医理论中的哲学思想,如“五行学说”中,“五味”对“五谷”膳食结构起决定性作用,成为人们的择食关键。“医食同源”巧妙地将饮食与用药结合在一起,既可以填饱肚子又可以防治疾病,堪称中国一绝。中医哲学思想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就像一个挖不完的金库,值得我们深究。
1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所体现的中医哲学思想
1.1 阴阳学说
《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而调之,以平为期”。可见调理阴阳是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中医认为,任何事物包括人的生理病理机能都可以分为阴、阳两种属性, 阴是指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阳是指具有温煦、兴奋、推动、气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机能属性。[1]在中医阴阳学说的指导下形成了因人、因时、因地择食的饮食观。
1.1.1因人择食
阴阳学说将人的体质分为偏阳质、偏阴质、阴阳平和质三种类型;将食物划分为温热、寒凉和平性三种类型。“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 (《灵枢·经水》)告诉我们:饮食因先辨其体质再决定吃什么食物调理。偏阳者应少食温热性食物,而宜食寒凉和平性食物,否则将会导致阳亢及伤阴;偏阴者应少食寒凉食物,而食平性和温热性食物,否则就会导致阴盛阳衰。阳虚者宜多食温补之品;阴虚者宜多食甘润生津的食物。
1.1.2因时择食
“朝食三片姜,胜过人参汤”、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体现了阴阳学说中“因时制宜”的观点。日出、春夏属阳,日落、秋冬属阴,人体饮食需与外界环境相适应,所以春夏、早上宜食温热食物,如生姜;秋冬、下午宜食寒凉、滋润食物,如萝卜。
1.1.3因地择食
自然环境的不同使我国传统饮食文化呈现出复杂的地域差异,阴阳学说中“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我国南方属阳,北方属阴,南北的气候差异决定了南米北面的饮食结构,各地人们的口味也因气候差异而有所不同,四川、湖南一带湿气重,因而喜食辣;北方气候干燥,容易出汗,喜食润燥食物。由此说明,饮食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1.2 五行学说
中医五行学说把自然界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个方面,从而构成不同级别的系统结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自然就被纳入到这一结构模式中,如把食物分为五味(酸、苦、甘、辛、咸),五谷(麦、菽、稷、麻、黍),五畜(羊、鸡、牛、犬、彘),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五果(枣、李、杏、栗、桃)等。五行学说中,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在五味中分别是酸、苦、甘、辛、咸;在人体五脏中是肝、心、脾、肺、肾;在季节中则是春、夏、长夏、秋、冬。各五行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就食物五味与人体五脏来说,“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灵柩·五味》)同样,五脏与五季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春季属木属肝,夏季属火属心,秋季属金属肺,冬季属水属肾。由五脏与五味,五脏与五季的关系可以得出五季与五味也有着密切联系,这些关系对饮食的宜食、宜忌有很大的影响,饮食只有在不违背阴阳五行生克规律的前提下,才能维持着机体的动态平衡,从而维持身体健康。
1.3 病因学说
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饮食病因”在中医思想里面占重要的地位,主要表现为饮食失宜(饮食不洁、饮食不节、饮食偏嗜),饮食失宜直接影响脾胃消化、运输功能,导致营养失衡,引起其他疾病。
很多疾病都是由饮食不卫生造成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指出:“秽饭﹑馁肉﹑臭鱼食之皆伤人”,意在告诉人们不宜食变质、腐败、不洁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灵枢·小针解》:“饮食不节,而疾生于肠胃”,饮食不节包括“食量无节”和“饮食无时”。饮食过少或过多均不利于身体健康,过少使人饥饿,水谷精微不足而营养不良;过多则使饮食积滞于胃肠,引起消化不良。饮食无时是指没有按时规律的饮食,饮食应按四季,早中晚规律进食。
饮食偏嗜即为嗜食偏寒、偏热、偏酸、偏苦、偏甘、偏辛或偏咸之物,以及嗜酒等。长期饮食偏嗜会导致机体脏腑阴阳失调。
2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饮食养生
2.1未病先防:调理脾胃
未病先防是通过饮食养生来维持机体平衡,而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人以水谷为生,故脾胃为养生之本”(清·徐文弼《寿世传真》),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胃有容纳和助消化的功能,即“主受纳腐熟水谷”, 食物中的精微物质都由脾胃吸收,化生气血输至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及维持其活动。脾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保障,脾胃功能一旦受损,人体脏腑机能将会随之受损。因此,饮食养生的关键在于调理脾胃。传统中医饮食养生观强调必须以脾胃为本,[2]重视保护和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认为:“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中医认为养脾胃的关键在于饮食,五味偏嗜、过硬、过烫、过多或不规律饮食均会影响脾胃健康。因此,饮食只有以温、软、素、淡、鲜为宜,做到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注意饮食卫生,不偏嗜,寒温适宜,阴阳五味调和,方能达到饮食养生的目的。
2.2 调理阴阳 寒温适宜
饮食养生应以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为依据来调理人体阴阳,使人体维持和恢复阴阳相对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状态。调理阴阳包括补益阴阳之偏衰和祛除偏盛之邪气,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3]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可按照阴阳学说划分属性:如食物、人类、四季、地势的阴阳属性。因此饮食宜三因制宜、寒温适宜。《饮膳正要》:“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夏气热,宜食菽以寒之;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冬气寒,宜食黍以热性治其寒。”正是体现“损其有余”,“补其不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调理阴阳的目的。总之,调理阴阳、寒温适宜是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重要饮食养生方法。
2.3谨和五味
食物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其属性在人体五脏中分别与肝、心、脾、肺、肾相对应,五脏之间相互资生又制约着,因此,五味对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有着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中指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调和,脏腑得益,人体自然健康;五味偏嗜或不遵宜忌,将导致脏腑阴阳失衡,脏气功能紊乱,进而生成疾病。例如:过食酸,会使肝气偏盛,从而伤害脾脏,使脾气衰竭;过食咸,则使骨质受到损伤,引起心气抑郁或者肌肉萎缩;过食甜,可引起心烦胸闷,面色发黑,或使肾气失衡;过食苦,可使脾气受损而不濡润,胃气损伤而胀满;过食辛,会使筋脉损伤而松弛无力,精神消沉。因此,饮食应“谨和五味”,而不宜偏嗜五味,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身体健康,真正达到养生的目的。
综上所述可知,传统饮食在中医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以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整体观和辨证进食方法,坚持“审因施食”,“三因制宜”,“辩证用膳”的平衡膳食观,遵循“阴平阳秘”的健康观,“健脾调胃,去除诱因,药食同源,寓医于食”的养生观;使机体维持动态平衡,以达到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几千年的实践证明在中医哲学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传统饮食方法是最科学的饮食方法。
参考文献: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3
关键词:汉字字形;饮食;文化
中***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201-01
朱自清曾说:“在研究古典、古史、古文化,得从文字学入手。”尽管古代的百姓生活困苦,难以维持生计,但饮食是最基本的生存方式,有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从一些汉字的形体及有关说解来了解这一文化。“汉字是世界上许多种古代表意文字中唯一能够巩固和流传下来的文字体系。”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有关饮食的记载,在经史子集文献中非常之多,《说文》食部字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的重要素材,透过这些汉字,我们可以依稀看到古代烹饪饮食文化的剪影。
一、古代的饮食制作文化
(一)加工工具类:臼、杵、舂
臼:古代人们为谷物脱皮去壳的一种工具。形状类似于今天人们捣蒜泥的蒜罐。从《说文》:“臼,舂臼也,古者掘地为臼,其后穿木石,象形,中像米也。” “臼”是为谷物去壳的工具。
杵:为谷物去壳的与“臼”相配的一种工具,形状类似棒槌。木杵、地臼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对饮食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舂:是指用“杵、臼”捣谷物时的动作,会意字。通过“杵、臼、舂”这三个字,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为谷物去壳脱皮的意识,而且还发明了实用的工具,这是文明的表现。后来又把这种工具改进成“碓”,是由臼、杵改进而成的一种半机械性的工具,碓的发明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劳动的强度,***了妇女,为饮食制作文化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炊具类:釜、鼎、甑
釜:古代的一种类似今天饭锅的炊具。从金父声,“釜”在古代耕者和士兵都使用,是十分普通的炊具,它的形状较大,无足。三国曹植曾在《七步诗》中用到此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鼎:是古代一种十分贵重的炊具,象形字。“鼎”的形制一般为三足两耳腹很大,主要用来煮肉食。
甑:是古代的一种蒸米饭的炊具。形状类似现在的蒸笼,形制是有多孔以透热气。以上釜、鼎、甑都属于饮食制作中的炊具类。
(三)制作手段:烹、蒸、炙、炮
在《中国青铜器时代》中郭宝均先生指出:“殷周熟食之法,主要的不外蒸、煮二事。”
烹:从火,亨声,本义:烧煮。烹,煮也。――《集韵》在汉代以后,后来又逐渐分化成形、音、义不同而又相互联系的三个字:享、亨、烹。
蒸:是比“煮”出现稍晚的一种饮食制作工艺,从火丞声。“蒸”作为一种工艺,它至少需要两种炊具,一是甑,二是放置甑的釜之类的炊具。甑主要是用来蒸米饭等食物,釜用来煮汤菜,从而可以把主、副食分开,改变了以前一锅炖的历史,所以炊具甑和工艺蒸在饮食制作文化中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另外还有“炙”和“炮”,都属于饮食制作中的工艺类。中国被誉为“烹饪王国”,是因为我国的烹饪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烹饪技艺在当下已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二、食物种类
蒙昧时代人类取自然界的动物生吃,发现火以后才开始吃熟食。熟食的早期人们主要吃的是自然界的动物,人类对肉食的食用远远早于谷物的食用。直到进入农业社会,人们的饮食结构由原来的以肉类食物为主逐渐改变为以粮食为主,因此自周秦以来,作品中关于粮食的记述就很多。关于粮食作物,很早就有“五谷”、“六谷”之说,“五谷”:
麻草本植物,种类很多,麻的种子,可以吃,就象炒黄豆一样的吃法,比绿豆略微小点。
黍草本植物就是黄米,其子实煮熟后有粘性,可以酿酒、做糕。由于不利于消化,现在也基本上不用“黍”作为主食了。
稷古代一种粮食作物,又称粟,生长耐旱,品种繁多,俗称“粟有五彩”,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的小米,也有粘性小米。粟适合在干旱而缺乏灌溉的地区生长。
麦通常专指“小麦”(通称“麦子”)麦饭豆羹(指农家粗茶淡饭)。
菽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
稻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加上稻就是“六谷”。
这些粮食也可以做成各种其他的食品,古人为了更好的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前人的基础上,古人又创新出新的的食物类型,就不一一例举分析了。
三、古代饮食的内涵
(一)提倡节制饮食
古人对饭食非常重视,这由食部字中可以看出。可见“食”作名词用是一种特指,后来泛指一切食物。疾病多半是从饮食不节引起的,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孔子提倡“不多食。”体现儒家的适度无过的中庸思想。吃的过饱影响消化,因此进食要适可而止。
食部字中表示食后感觉的字如下:
饱,《说文・食部》:“也。从食,包。”据段玉裁等人的释义“饱”是吃得饱,以至于看到食物就厌烦的程度。
饥,《说文・食部》:“饿也,从食几声。”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二十九)引《仓颁篇》曰:“饥,馁也,腹中空也。”据以上文献中的释义“饥”指肚子饿。
饿,《说文・食部》:“眺也,从食我声。”《正字通・食部》:“饿,饥甚。”《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据上可知“饿”表是快要饿死的一种状态,比饥的程度要深得多。
字书中收入的这些表示食的文字,先民人们已经意思到要节制饮食,孔子追求十分简单的生活:“饭蔬食饮水,曲胧而枕之,乐在其中矣。”节制饮食的思想观念逐渐形成。
(二)注重饮食卫生
古人己经认识到,饮食是日常生活中对人体影响最大的,所以十分重视健康饮食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饮食卫生。变了色、变了味的食物不宜去吃,因为吃了容易生病。食部字中描述食物腐败变质的字有:鼓、蝎、赣等。
鼓:《说文・食部》:“鼓,食臭也,从食艾声。”声符“艾”也参与表意,“艾”的气味很浓,鼓得名于艾,取其气味很浓的特点,指食物腐败发臭。
蝎:《说文・食部》:“蝎,饭蝎也,从食易声。”《论语・乡***》:“食髓而蝎,鱼馁而肉败,不食。”黄侃义疏:“蝎谓经久而味恶也。”食物放置时间太长并贮存不当而变味。
通过以上的字可以得知,先民们在健康饮食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非常科学。
(三)医食同源
医:医字包含着酒食的意象,到了汉代有“酒为百药之长”人们认识到酒的保健作用。药:可以治病的药材。药物。在金文中就有药膳两个字了,药而为膳,寓医于食是中国人的发明创造,后来衍生为中国传统中医之学,目的是注重饮食养生之道,食疗食补。
四、总结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造就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从饮食的制作到饮食的内容再到饮食的内涵,都具有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要全面了解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还要细致的做分析,同时传统饮食重“节制”“医食同源” “食疗”的思想,对于当代人同样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这些古老的思想为我们当代人健康提供古老的参考与帮助。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4
关键词:汉字;饮食制作;食器名称;文化
中***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118
一、汉字与中国文化
1. 汉字与中国文化
汉字被称为“历史的活化石”、“中国文化的脊梁”,是一种具备文化学、哲学、美学意义的符号体系。作为表意体系的文字,汉字记载和蕴含着古人的造字方法、造字心理,形象地呈现出汉民族文化心理,昭示着汉民族文化进程的轨迹,承载了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今人可以通过汉字推知古代的社会文化,通过一个个静态的汉字,我们可以步入古人动态的历史文化圈。
2. 汉字与饮食文化
饮食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者以食为天”,“食色,性也”,“民可百年无货,不可一朝有饥,故食为至急”。“食”能与“天”相提并论,其重要性可见一斑。“食”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汉字中有着充分的储存和体现,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蕴,我们可以从汉字中发现中国饮食制作和食器发展变化的历史轨迹。
二、从汉字看古代饮食制作
古人造字时多用“火”部首字来表示饮食制作方式。饮食进入文化范畴,要从熟食开始。相传上古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告别了“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的蛮荒时期,从而真正步入“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的文明时代。可以说,有了火,才有了世界闻名的中国饮食文化。多用“火”作为形旁造字,反映出当时“火”对熟食的重要。古人用火加工制作食物的几种方式,以及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从表示它们的字的特点大致可以得到反映。
“炙”与“烹”、“炮”一样,这种制作方式亦来源于远古的游牧生活。《礼记・礼运》曰:“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菇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从汉字中我们可以解读出与这种熟食方式相关的丰富的信息。“炙”在《说文》中的解释为“炮肉也,从肉在火上。”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炙肉各本作炮肉,今依楚茨传正。小雅楚茨传曰:‘炙,炙肉也。’瓠叶传曰:‘炕火曰炙。’正义云:‘炕,举也。’谓以物贯之而举于火上以炙之。按炕者俗字,古当作抗。毛曰炮,抗火曰炙,燔炙不必毛也。”又徐灏的《说文解字注笺》曰:“炮与炙对文则异,散文则通。”段玉裁曰:“炮,裹烧之也。炙,贯之火上也。”可以得知“炙”是将去毛的肉串起来放在火上烤。以上例字可见古人熟食方式的多样性以及中国饮食制作文化的源远流长。
三、从汉字看古代食器文化
上文我们说到的饮食制作方式大多是食物与火直接接触,而那些不宜于直接拿来在火上烤的食物,如谷物、蔬菜等,要想熟食就要另想办法,于是发明了炊具。而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人有多余的食物需要贮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理念的改变,古人要改善用手直接抓取食物的进食方式,于是发明了饮食器具。从古汉字上看,古代的食器多用“竹”部、“鬲”部、“瓦”部、“金”部,由此反映出古代的生产力、生产工具的发展状况,我们仿佛可以看到先民们的劳动场面,看到他们生活情景。
“镬”甲骨文作“ ”。《说文》释为:“也。”郑玄注曰“镬所以煮肉及鱼、腊之器,既熟,乃于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也。少牢馈食礼有羊镬,有豕镬。镬所以煮也。从金。声。”,也。,大盆也。《淮南子・说山》:“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汉高诱注曰:“有足曰鼎无足曰镬。”又《师古注》曰“鼎大而无足曰镬,以鬻人也。”由是可见,“镬”是一种用来烹煮肉类食物的无足大盆。
“鬲”:甲骨文作“ ”,金文作“ ”。“鬲”是象形字,由字形来看下部有三足,上为空腹。《说文》释为“鼎属。实五觳。斗二升曰觳。象腹交文,三足。”《尔雅・释器》曰:“鼎款足谓之鬲。”疏曰:“款,阔也。谓鼎足相去疏阔者名鬲。”《汉书・郊祀志》云:“鼎空足曰鬲。”沈括《梦溪笔谈》亦曰:“古鼎中有三足皆空,中可容物者,所谓鬲也。”由是可知,“鬲”与“鼎”相近,但足空,与腹相通,应是为了更大范围的接受传热,使食物尽快熟烂。以上是较为典型的表示食器名称的汉字,通过它们,我们可以透视出古代汉民族食器文化多元性和丰富性。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汉字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化的一面镜子,是研究我们的历史和文化的沃野。饮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分析表饮食制作和食器的汉字及其形体结构、了解它最初的意义,能帮助我们探究相应的制作方法和食器特点、演变轨迹及古代的风俗特色,引导我们回顾远古时代的文化景观,诱发相关的文化联想,唤起相关的传统意识。
参考文献:
[1] 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3.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3] 王宁.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5
说到东南亚菜(东南亚菜覆盖面极广,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一带都属此范围),内地食客对“蕉叶”连锁店一定不陌生,蕉叶有点如麦大叔那个大大的M,将一个地域的食物符号化了。说起来,这片绿叶倒也挺有东南亚菜系的典型性。
班兰叶
班兰叶(Pandan leaf),俗称班丹或香兰叶,是一种形状扁长而柔韧、散发独特芳香的叶子。用以入馔,能给菜肴添上独特的香味,可以讲,它就是东南亚美食的香水。
班兰叶是露兜树的树叶。露兜树生命力极盛,在阳光充足和潮湿的副热带十分适宜生长。不仅在东南亚,还遍及太平洋岛屿及马达加斯加不少南亚居民的屋前庭内,如同旧时上海人家天井都有棵夹竹桃样,都会种植露兜树。闲来做饭时,随手摘几片叶子洗一下扔进电饭煲煮饭或放入煲内煮红豆沙,还可与蔬菜肉类一起炒。这样烧煮出来的米饭或菜肴完全是“无色尽显香”――虽没有绿盈盈的翠色,自有股幽幽的芹香。马来西亚传统的椰浆饭和咖喱饭,也都会加入班兰叶熬制,只是食客看不见,但闻得出。这种天然香料还可加进芒果凉粉、黑糯米椰汁甜品中。上海有些泰国菜为啥会令精于此道的老食客总觉得差口气,我想大概也是因为新鲜植物进海关有多种规定,班兰叶或许不那么容易带进来。
如今兴“绿色食物”,绿色成为餐桌上最受欢迎的色彩。将班兰叶撕成细条,放入粉碎机内加少量清水,搅拌后经过滤,成香浓班兰汁,就可制成拥有一抹翠绿的各式糕点,香港就有班兰叶制的传统月饼及冰皮月饼。有时,不用将班兰汁融入食品中,只需以一片班兰叶衬底,各式食物只要有那一抹赏心悦目的绿色,已赢尽食客的欢心!
班兰叶被称为食品中的香水,香水与各式面膜、营养护肤霜不同,它只会营造浪漫,班兰叶也一样,为我们的视觉和嗅觉提供优雅的享受。香港有不少港化了的班兰美食,如班兰海鲜饺配手工拉面,碧绿的饺子像翡翠制的工艺品,再配上绿油油的菜心及糯嫩弹牙的拉面,养颜又可口,是少见的异域班兰叶入中菜的经典。另外,班兰煎堆(上海人称麻球)也是斑兰叶入中式饮茶的一例。其他班兰叶最多见的是融入西点,有点如日本的抹茶。比如班兰蛋糕,每件约13港元,还有种无糖***酪班兰蛋糕,必须72小时前预定。话说回来,正宗的东南亚班兰甜品太过甜腻了。
班兰叶还可驱虫,据说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的士司机习惯将班兰叶挂在车厢内以驱除异味及虫类。新加坡国立大学正在研究将班兰叶加以提炼浓缩,令其成为天然环保无公害的家庭空气净化剂。
最新研究结果发现,班兰叶可***忧郁症,因其汁液是绿色,抗氧化成分较高,可消暑、清凉去火、安神、镇定及舒筋活络,德国人还准备将其提炼制成保健品。
娘惹素菜
说真的,笔者欣赏绿色生活,享受绿色生活,唯不大能享受长年吃素。素食难得调调口味清清肠胃,真是十分可口,但不要说一日三餐,哪怕日隔日吃,就“茄门”了!
日前去位于西郊的布达哈有机素食餐厅,就是听说那里的素菜不似常规素菜,有点异国风味。拿起菜单一看,一道“娘惹脆皮有机豆蓉”掠入眼帘。“娘惹”,好拗口的菜名,猛一听,有点似骂粗口!上口有点似泰国菜的味道,口味很重,口感细腻幼滑,只是泰国菜带有浓重的椰浆味,但这里没有椰浆,因而少了一份异国风情,不过与一般素菜的太过清淡相比,味蕾得到刺激。这是一道很特别的有机素菜,如果素菜只停留在庙宇的传统素斋口味,怕是要流失年轻一族的消费客。
那日翻阅剪报,偶然翻到关于“娘惹”的典故。娘惹为马来语Nyonya,传说600年前明成祖的公主远嫁马六甲苏丹王,这是中国古代常见的和蕃之举,以保证南疆和平和友好。岭南一带因地少人多,男丁下南洋讨生活比比皆是,不少人就此娶了当地马来女子安家立业,这些华人与当地居民生下的混血小孩,儿子叫“巴巴”,女儿就叫“娘惹”。这些华人移民后代在南洋成长,讲马来语,可能已不识汉字,但娘惹(女儿)在出嫁前就被要求精通厨艺。或许受华人文化影响,这些华人与马来人的混血后代饮食文化与当地马来土著居民有很明显的不同:注重刀功,讲求火候、入味……但受食材和调味限制,只能就地取材。南洋一带盛产椰子,再则,马六甲历史上一直是东方香料输往西方的集结地;东方香料大多浓烈而带点神秘感,与西方的玫瑰香、百合香、迷迭香不同,东方香料层次很丰富,香得很复杂,如南姜、黄姜、肉桂、香茅。因南洋一带炎热潮湿,常年滋生一种传染病,故南洋人都吃得很辛辣,相信能去毒祛湿。此外如肉骨茶一样,为增强抵抗力,当地人都会将一些药材作为调味入菜。娘惹们自小在这样的食文化熏陶下,烹饪的菜自然带有强烈的马来口味,然得益祖上遥远的中国 “食不厌精”的真传,保留了中国烹饪旺火重油、刀功细切、入味可口、忌避生冷的传统,从而诞生了这道中华与南洋高度混血的佳肴――娘惹菜。因为马来西亚史本身就是一部欧洲海上强权的殖民史,历经荷兰、葡萄牙、英国等统治,故而饮食风俗和烹饪观念也颇受其影响,融合成亦土亦洋、亦东亦西的南洋风味饮食。素食中能引入味感浓厚的娘惹菜,不失为一创举,相信年轻人会喜欢。而今年轻人口味也趋重,一盘火红的“水煮牛蛙”上来眼睛眨也不眨,南洋菜应该合他们口味。
娘惹菜覆盖面很广,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新加坡等都包括在内。其中,泰国菜较为内地食客所知,因泰国菜早在60年代风行香港,并作了合乎港人口味的改良,现今在上海也成时尚。其实马来西亚菜也颇有特色,有千岛之国所称的马来西亚土壤肥沃,蔬果种类繁多,更是世界有名的香料出口地,其长长的海岸线,提供丰富的海菜。娘惹菜在这里得天独厚、发展空间广阔。与多数南洋菜一样,娘惹的用料几乎离不开椰子、辣椒、葱蒜、虾酱、花生、酸果等,最典型的是一种叫“加多加多”的菜,直译为“娘惹色拉”。当然各家娘惹色拉有各家风味,一般做法为:将椰菜(上海人称花菜)、豆芽、豆角、豆腐卜(与上海人们素鸡相近)、土豆和粟米拌在一起,淋上特制的花生酱;如要吃荤的,再加上切成片的白煮蛋和大虾片。花生酱汁,是娘惹菜的灵魂,内里有碾碎的炸花生米(上海人称油汆果肉)、青柠汁、南姜、椰汁、椰糖、红葱头、土豆、虾酱和豆角,经过数小时的炖煮而成浓稠酱汁,香浓中带微酸、微辣,不过最重的还是甜味,那是一种层次丰富的甜。
叻沙(Laksa),是种汤,但与泰国的冬阴功汤和新加坡马来式的叻沙很不同,没有一片红堂堂的辣油飘在上面。娘惹式的叻沙汤,是以椰奶鸡肉作汤底,再加入南姜、香茅、胡椒,再撒点小虾干,茹素者可用白灵菇代替鸡肉。此外,也有以椰奶汤底文火煮鱼头,香料和椰奶完全渗透入鱼肉内,而鱼的鲜味又融入汤底,微辣中带点甘甜,真是可口。
香港因多南亚人及马来西亚华侨,故而港地的惹娘菜十分好吃,据说好吃过正宗的娘惹菜,就是因为合着港人口味改良过了。众所周知,印尼一带人都爱吃榴莲,榴莲中最好的是“金枕头”。娘惹菜中有一道甜品,就是用蔗糖、椰浆将糯米煮熟,再配上新鲜榴莲,入口香滑细腻,不过对榴莲特有味道敏感的人,可能不习惯。
娘惹菜中有诸多中国元素:如生小孩,一样送红蛋,只是还要配上黄姜饭,且是在小孩满月之喜时才广邀亲友食用,还有“豉油鸡”,不是光用豉油,还加有各种香料,将鸡煮熟储存到农历新年吃;“椰浆饭”则是在婚礼后第12天,夫家婆婆烹饪好送给亲家母,以示新娘为处女……
娘惹菜的甜品也相当棒,多为水果天然色彩制成的喱冻,加以椰汁及冰块。建议布达哈餐厅可适当推点娘惹甜品。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6
>> 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看书法与养生 从中国传统文化谈中国现代城市环境设计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看医患和谐 从中国传统文化视角解读情感管理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审视中华武术的文化底蕴 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 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角度看世界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教育游戏的任务设计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加强***员理想信念教育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环保思想对大学生的启示 谈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中国传统武术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饮食文化》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 中国传统文化的陷阱 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才兼备”出发分析学校的管理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从中国传统文化看当代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试论从中国传统文化观看中国园林景观 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意下的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陈捷,赵秀丽,武峰,崔艳丽,胡大一.我国14省市中老年人肥胖超重流行现状及其与高血压患病率的关系〔J〕.中华医学杂志,2005,(40):2832.
〔3〕陈可冀.老龄化中国:问题与对策〔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116-117.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7
探析古老的中华饮食文化发端及发展历程,无论是分布于黄河流域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还是深埋于长江流域的仙人洞文化、彭头山文化,大量的考古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标志着饮食文化产生的人工种植的粟、黍、油菜籽,家庭饲养的家猪家狗,人工制作的既实用又寄予了人们某种精神意识的彩陶饮食器具等陆续出现,我们的先民围绕着饮食不断扩展着自己的生活、生产领域,饮食文化成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虽然“吃”是本能,但“吃”的内涵有高下之分。“吃”涉及的饮食文化并不只是简单地反映人们对饮食的态度,而是借物抒怀,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既有对淡泊明志的肯定和歌颂,又有对醉生梦死者的否定和讥刺。建立在中华文化统一道德观、社会观、价值观基础上的饮食文化,其意识核心与传统儒、道家的主张一脉相承,表现为“求和”、“养生”、“变化”,并构成了中国饮食的本质文化属性。它概括了饮食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宗旨和生命力所在,规范了饮食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由这一本质所决定的,在漫长的饮食文化成长过程中不断凝练的“医食同源的辨证观”、“奇正互变的创造性思维”、“五味调和的境界说”、“孔子食道”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四大基础理论体系,是中国饮食能够成为***的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石。
中国饮食文化的“和”、“养”、“变”源于中华民族创立的古典哲学中阴阳、五行学说以及儒家中庸学说和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主张。儒家的“仁”、“和”的哲学思想及对饮食的积极、肯定的基本态度,道家为实现长生不老所做的不懈努力,这一切都造就了中国饮食文化以追求“食与人之和”、“食与自然之和”、“食与社会之和”为最高境界。“求和”赋予了中国饮食生存的准则,“和”衍生出“民以食为天”、“治大国若烹小鲜”、“调和鼎鼐”、“嗟来之食”等以食论国、以食论道、以食论人的中华文化特有的经典治国修身理念。
中国饮食文化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在儒家“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以及“君子远庖厨”等重“有为”轻“饮食”思想的影响下,古代社会对饮食文化的研究,要么是御用文人为皇族达官们献媚邀功的产物,要么是失意文人的寄情抒怀,抑或骚人墨客们闲情逸致的生活感悟。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把饮食活动当成一种完全的被动需求,而不是主动地使自己处于“有利的地位”,在饮食文化上不能“创造一个新的第二性的派生的环境”,因而这种文化是缺乏生命力的。这曾是中国菜肴长期走不出单纯追求“味”,饮料品种单一,缺乏创新的梗桔。从这一点也可一窥中国饮食界在世界饮食业中“叫好不叫座”的缘由。
民间的“吃”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中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程云在他的《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中说:“谈论中国饮食文化的根源,可以举出三片天地:一是宫廷饮食,二是各大菜系,三是民间生活……目前,研究饮食文化的文章、书籍多把眼睛盯在前两片天地中,更为丰富多彩的民间饮食被忽略了。……民间饮食的主流是崇尚“吃”德,崇尚节俭,既保持着淳朴的意蕴,又善于创新,它们才是中国饮食文化之根。”人民大众是人类文化的创造者,民间饮食理所当然是中国烹饪乃至饮食文化发展的力量之源。忽视民间饮食,研究中国饮食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间饮食既包括民间菜肴、特殊烹饪原料,又包括民间烹饪技艺,当然还包括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及其他精神层面相关的内容。
正因为饮食在日常生活中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所以很多思想内涵才用饮食来作比喻,这样更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同,也更贴切和恰当。这些“吃”的内涵反映了人们对饮食的功能、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人们对饮食的态度,对饮食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判断以及由此辐射出的各种现象和事物,并扩展到很多相关领域。人们对这些饮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亚于对饮食本身的关注,甚至于更重要(我们决不否认生存是第一需要,而饮食则是生存的基本需要)。因为它涉及到精神追求超越物质追求这样一个更本质的问题,这才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意义所在。所以饮食涉及的饮食文化绝不简单地是“吃”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由此凸显出的精神追求。
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举世无双的中华民族饮食史,中国有关饮食保健、养生哲学、烹调心得、菜品欣赏等著作汗牛充栋。从古人的文化遗产中汲取养分,进一步丰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孙中山先生也说:“中国近代文明进化,事事皆落人之后,惟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明各国所不及。”
饮食除去它的自然属性外,还有着更为广泛的社会属性。饮食被赋予并反映了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状态。它结合且融入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教育的等精神财富。发展到今天,饮食对于人们来说,就不再是简单地为了满足生存和生理的需要,不仅仅是单纯的果腹充饥了,它已经成为人们享受社会乐趣的一个重要因素,人们从要求吃饱肚子到要求吃得食美,吃得味好,吃得有情趣,这就产生了对饮食的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了满足和达到这一要求,在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饮食思想观念;形成了各种流派的烹饪技艺;形成了数不清的菜肴食品;形成了浩繁的关于食的典章制度;形成了众多的礼仪风俗以及种种的食疗药膳等等。
饮食与文学、史学、哲学、民俗、艺术等社会科学相结合,构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饮食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而且是一种文化象征。饮食在社会生活中牵动人们物质和精神世界的方方面面。饮食中有悲、有乐、有爱、有恨、有情、有趣。饮食与人们的社会活动、心理世界和思想情感紧紧地交融在一起。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物质生活进一步充裕,这时的人们更愿意追求与享受饮食文化的乐趣。现在,亲朋聚会,品菜谈心的场面是与日俱增,许多人去酒楼、餐馆,已经不只是为吃而吃了,理性消费逐渐占了上风,返璞归真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成了迫切的要求。这里面既有物质的需要,又有精神的享受。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8
首先,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最大差异是对于营养和美味观念的不同。中国传统美食在烹饪过程中一般会经过长时间的油炸或炖煮,这样使得食材当中的营养成分遭到破坏,造成营养流失。这样的烹饪方法会造就中国传统美食丰富的口感、多样的色泽、已经变化多端的香味,但不可忽视的是营养的流失。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食材营养搭配,西方饮食最大原则就是营养。西方饮食将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等营养合理搭配,使得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充分吸收。但是西方饮食文化对于菜的色、香、味等考虑较少,口感变化单一。总的来说西方饮食文化注重饮食营养,但轻口感、色泽等。
其次,在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请客吃放时,菜的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食材越珍贵,才能体现主人的慷慨与热情,至于客人能够吃完这些饭菜确不会考虑。相反,如果饭菜恰好够吃,主人将被视作为小气。因此,在传统中国饭桌上普遍存在铺张浪费情况。这也从侧面反映中国的民俗民情,我们在饮食方面是需要努力改进的,特别是中国人的爱面子、讲排场这种不好的习惯,但这种不好的习惯似乎是很难改变的。
然而,在西方饮食文化当中则十分重视节俭,在盛大的宴会当中也就五六道菜而已,其中上菜也就二三道而已,其他则是陪衬。在平时请客吃饭更是讲究够吃就好。因此,可以看出在西方饮食文化十分重视节俭,不讲排场。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文化传统。再有,中西方饮食文化上别一个大区别在于就餐方式的不同。在中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人们喜欢坐在一起吃饭,这样才能体现团结、友好的用餐气氛。但是在西方,无论是宴请还是平时一般都采用分餐纸,一人一份,各吃各的。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一区别。在中国文化当中认为共餐制能够营造一种和谐的就餐氛围,人们通过敬酒等方式,沟通情感、增进友谊,因此,在中国共餐制已经成为中国饮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方饮食文化则讲究分餐制,各自点菜,各自享受,能够很好的体现节俭用餐的特点,保证了每餐都吃完,而且还有益于身体健康。
2结束语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开放的中国已经融入到了全球经济和文化当中,不同的饮食文化已经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因素,随着中西方饮食文化的碰撞,中西方饮食文化一直被人们广泛关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悠久和多元的民族文化以及地域风情养成中我国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及其特点,中国饮食具有较强的季节特点,不同的季节做不同特色的菜品,中国饮食上讲究医食结合。西方饮食文化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演化形成很多不同地域和文化特点的饮食文化,其中有意大利菜、俄罗斯菜、法国菜、美国菜等几个主流菜系。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9
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一、原始时期。这一漫长时期是人类饮食的蒙昧阶段,其重要特点可以概括为“茹毛饮血”“食肉寝皮”。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准备阶段。
二、夏、商、周三代时期。这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形成阶段。
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有三个比较突出的特点:第一,人们经过不断的探索实验,掌握了某些调味品的使用或生产。如学会了制盐,学会了用梅果、蜂蜜以及花椒、豆豉、醋等作为调味品等。这样使烹制出的食品更加美味可口,食品的营养价值也大大提高了。这时的饮食不仅仅是为了维持生命,同时也成为一种享受。第二,食疗学已露端倪。《内经》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埤(配)……以养精益气。”第三,烹调技艺日趋成熟,烹调理论也已初步形成。此时的烹调技艺除烧、烤、蒸、煮外,还有煎、炸、炒等。在烹调理论上,既重视口味与时令,又注意口味与火候;既强调主食与副食的搭配,又注重选料与刀功,并提出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的观点。
三、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这是我国饮食文化大发展大交流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饮食文化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饮食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并且输入了西域等地的胡瓜、胡豆等多种果蔬及调料,为烹调提供了更为充足的原料和辅料。第二,随着教会的传入,僧徒茹素之风盛行,为我国素菜的发展别开蹊径。由此使我国素菜发展为寺院素菜、宫廷素菜、民间素菜三大素菜流派。第三,许多年节食俗在这一时期形成。如:春节吃饺子,二月二吃炒黄豆、玉米花,寒食节吃冷食,端午节食米粽,仲秋节吃月饼,重阳节食花糕,腊八节食粥,等等。这些年节食俗不仅常常寓有生动感人的故事和传说,同时也反映了我国饮食文化的源远流长。第四,从春秋战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许多关于饮食的专门著述,使烹调技术和烹调理论得以广泛传播。如汉代刘安在其《淮南子》一书中对“五味调和之术”就有过精彩的论述。北魏贾思勰所撰写的《齐民要术》不仅记载了食料的种植与品种选择,而且还介绍了多种烹调技艺。除此之外,东汉名医华佗所著的《食论》也是古代重要的饮食专著。
四、隋唐时期。在这一时期,国家实现了空前规模的统一,特别是唐代的经济繁荣和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使我国饮食文化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除烹调技艺进一步提高,菜肴品种更加齐全,饮食器具更加精美之外,这一时期饮食文化的特点,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疗养生得到人们的重视。在总结前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最早提出了“食疗”理论,并专门列有“食治篇”。在其《序论》中还提出:“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孙思邈这一观点,成为后世食疗学的一条基本原则。第二,各类筵席在名色上更为讲究而且品类繁多,特别是唐代宫廷宴会,如曲江宴、探春宴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景象。第三,饮茶之风兴起。饮茶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代的中后期,茶已成为“举国之饮”。第四,饮食与文学艺术的关系更显密切。许多墨客骚人常常以食为题,或吟诗作画,或比兴歌赋,或直抒胸臆,或隐喻暗示,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五、宋元明清时期。这是我国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发展的提高阶段。
这一时期我国的苏菜系、粤菜系、川菜系、鲁菜系不仅已经形成,而且作为中国菜系成熟的标志,屹立于世界东方。各大菜系都已具有各自的定式,构成了以四大风味流派为主体的中国菜。特别是宋代以后,中国各大城市逐渐出现了四大菜系的餐馆,各大菜系之间既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同时也根据各自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物产条件突出体现各自的特色,并由此衍生出许多新的菜系,以至今日有菜系、十大菜系之分。特别是东京汴梁,酒楼、餐馆、茶肆林立,为各大菜系提供了争奇献异、各显风采的绝佳场所;食担、食摊比比皆是,成为各类小吃、地方食品交流、传播的理想方式。另一方面,此时的饮食供应打破了日夜界限,市面上还出现了包办筵席的“四司六局”,餐饮业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局面。
中国的饮食文化篇10
关键词 中国;饮食民俗;文献综述;文化
饮食民俗是物质生活民俗之一,它在满足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在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关于饮食民俗概念的界定,目前学术界有着较为统一的观点,即是指饮食品种、饮食方式、饮食特性、饮食礼仪、饮食名称、饮食保存和饮食禁忌以及在加工、制作和食用过程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及其礼仪常规。回顾以往文献,关于我国饮食民俗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从饮食民俗的分类,饮食民俗的发展,饮食民俗的成因,饮食民俗的特征几个方面来分别加以考察。本文亦将针对这几个方面对以往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考察与分析,以便得出自己的结论与观点。
一、饮食民俗的分类
中国饮食民俗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传承惯制在不同的时间和场所各有不同。陈光新在《中国饮食民俗初探》中将中国饮食民俗分作年节文化食俗、地方风情食俗(含居家饮膳食俗、人生仪礼食俗、饮食市场食俗、地区乡土食俗)、食俗、少数民族食俗四个类型,这种分类方法的缺陷在于各种类之间交叉面太大,具体考察的时候概念不容易区分。林继富在《饮食民俗谫论》中建议将饮食民俗分为日常民俗、节日民俗、宗教民俗三大类,这种分法虽然各种类之间的排他性较强,但是忽略了我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文化大国在饮食民俗方面的地方性与民族性。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的分类方法是比较可取的,他针对我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习惯五花八门的特点,选择了其有代表性的部分,将我国的饮食民俗分作了日常食俗、节日食俗、祭祀食俗、待客食俗和特殊食俗几个大类。我国作为一个多名族的国家,有一些民族、地区的特殊食俗形式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比如独龙族还保留着的一些原始狩猎方式,藏族地区对于青稞面的喜好等等。
二、饮食民俗的起源发展
饮食民俗的产生和发展是以饮食为基础的。虽然饮食民俗究竟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许多相关的研究人员都将火的发明作为饮食民俗真正开始发展的标志之一,比如金炳镐在《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特点》中就认为火的使用促使人们脱离了“生吞活剥”、“茹毛饮血”的阶段。但是,依照饮食民俗的定义来看,在人们学会利用火来加热煮熟食物之前,他们也有着自己的获取、食用食物的方式并作为传统在部落之中传承,未经火烤的生食是原始人类食物的主要种类,我国南方民族的腌制食品、北方和西部民族的风干食品均是生食习俗留存下来的产品。所以说在人们学会利用火之前是不能说没有饮食民俗的。个人认为真正标志着饮食民俗产生的应该是饮食工具的发明,包括着宰杀、切割大型动物的工具以及存储食物的工具,这些工具的发明真正应该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而具有自身文化的标识,当然也应该是民俗开始形成的标识。
关于饮食民俗的发展问题,林继富将我国饮食民俗简单了分为了生食、熟食以及烹饪三个阶段。未经火烤的生食,是原始人类食物的主要种类,这种饮食方式至今仍然在一些民族中传承。林继富的这种观点只强调了饮食民俗中“食”的客观变化,而忽略了民俗中所蕴含的文化脉络的变迁与历史社会发展的影响。比较陈光新在《中国饮食民俗初探》中所提出的“生食阶段与***腾崇拜;熟食阶段与火神敬仰;烹饪草创阶段与氏族的凝聚心态;原始祭祀阶段与先民的媚神活动;食物品味阶段对原料的开发和工艺的钻研;菜点命名阶段对日承语言民俗和杂艺游乐民俗的借鉴及移植;筵席配器阶段对实用工艺美术的欣赏;诗酒酬醉阶段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风味流派形成阶段对乡土气息的重视;科学烹调阶段对营养卫生的深入研究”,这提醒着我们在考察饮食民俗的同时必须注意到饮食风俗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观的折射。金炳镐在《中华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特点》中则专门结合了历史的角度对我国的饮食民俗进行考察,将我国的饮食民俗分作了原始社会、先秦、秦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初始阶段。当时人们已学会种植农作物与饲养家畜,这时便已奠定中国饮食的以农产品为主,肉类为辅的杂食性饮食结构的基础。全面地考察了我国饮食民俗的发展历程,不仅从饮食本身的制作方法,菜系形成与食用习惯等方面介绍了不同时期的特点,并且还从整个历史社会的变迁,民族融合,生产关系变化等方面分析了饮食民俗的成因,但他对于我国饮食民俗的起源依然界定在了使用火以后,个人并不认同。
三、饮食民俗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饮食民俗的特征是与我国民俗文化的特征紧密相连的,萧放在《中国民俗文化特征论》中提出我国民俗文化所具有的特征也大体是适合于饮食文化的,它们分别是:多元性与复合性、阶级性与地方性、神秘性与实用性、稳定性与变异性。王焰安在《中国饮食民俗特点论》中提到的人类共通性、民族性、阶级性、历史性、地方性、传承性、变异性其实与萧放的观点并无太多差别。饮食民俗的特征结合上述萧放与王焰石的观点可以表述为:物产的限定性、地域的差异性、民族的共融性、家庭的传承性、宗教的规约性、权威的倡导性、社交的媒介性、迎宾的礼仪性、年节的自娱性和传闻的教育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特征并不是孤立地、绝对地存在的。它们之间常常紧密相连,陈光新针对我国饮食民俗所具特征之间的联系提出了“纵向承袭,横向播布,彼此融化,相辅相成”四种联系模式。
现如今,中国的饮食民俗其独有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征仍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之中。从中华民族本身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发展脉络来看,这些特征的形成背后总是有理可循的。但是,正如饮食民俗所显现的特征那样,在讨论中华民族饮食特征形成原因的同时,我们不可忽略的便是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原因个人以为是不可以不考虑进去的。比如说***族的手抓饭,回族的羊肉泡馍,藏族的干巴,蒙古族的马奶酒等等,这些形成民族特色的美食其背后总是由该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即民族原因所决定的。
四、目前研究所存在的不足
回顾了以往的文献之后,针对目前关于饮食民俗的研究主要发现了三点不足之处。
(1)研究的套路已成定式,缺乏创新的视角,内容与观点大同小异,缺乏自主性的见解与独创性的视角。
(2)缺乏对于饮食民俗外延面的挖掘。虽然许多研究者都结合了历史文化、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考察饮食民俗的形成原因,文化结构,但是均是从因果论的方面来分析,忽略了饮食民俗作为整体文化模式下的一个大文化丛对于社会其它文化形态的折射与反映。在考察饮食民俗时,我们务必注意到文化的整体性与民俗之间的关联性,饮食与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关系,饮食与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的关系,饮食与经济***治的关系,饮食与生态的关系都是我们需要探索的内容”。
以上文字通过对以往关于研究我国饮食民俗文献的回顾,从宏观上考察了我国饮食民俗的分类、发展、特征以及成因。但是,由于饮食民俗的多样性与地区差异性,其具体类型、文化背景、社会影响等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研究空间,需要各位学者们的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中国的饮食文化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