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花的日子篇1
——题记
这些日子,如花绽放,如花惊艳,如花绝伦。
(一)
那个阳光灿烂到极致的九月,我们遇见了,那些日子如含苞的花朵,欲开未开。开始在一起上下学,开始一同手牵手的嬉笑原来这方年华最美的是盛开。
那日子似沐浴春风的栀子花的繁开,素白而繁密,清新芳香,徜徉心间。
(二)
时光在指间滑落,我们在一起好长时间了吧。我们在彼此的宽容,信任,理解中漾着岁月的波纹成长。那朵小小的花也变成了大大的一朵。有些惊艳,有些不安常态。那些我们一起吃美食,逛大街,淘宝贝的日子清晰地又回到了眼前。
那日子如用血浇灌盛开的妖艳玫瑰,开的众人无声,开的艳惊四座。我们用我们的日子书写了最顽强的乐章,永记脑海。
(三)
一个阳关明媚,心情明媚的四月的午后,还是心中想着这些日子,我们携手走过的日子。谁与谁的故事会如此相仿,谁敢在谁的流年里这样歌唱。那些日子,那些花儿开的无与伦比,开的素雅而清香。
那日子如跳舞兰般彰显着青春的活泼与朝气,昭示着那些岁月的美好与憧憬,刹那间,微风徐来,花海涌动,暗香徐来,辗转青春。
有些记忆是会随着远逝的岁月被尘封,如果有一天,我们说了再见,那么也不必难过。毕竟生命中的一些角落总会有一些泪水滂沱的弱者,一些形形色色的木偶,我,倘若我们分离,就让“我”这个人称随着纷逝的花瓣儿殉葬吧
左手倒影 右手年华
青春年少 如花影像
瞬间零落 吾谁与知
凛冽风尘 杨柳依依
如是当年 更具风华
如花的日子篇2
那将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那时,我才上四年级,作业不会很多。每到周末,一有时间,我都会坐在阳台上津津有味地读书,马路上的车鸣与弟弟的喧闹声完全阻挡不了我读书的热情。有时,阳台上甚至会传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之类的话语。
记得有一次,我由一动不动地坐在阳台上看书。这时,妈妈走了过来,问道:“你们第三单元语文试卷发下来了吧!考了多少分啊?”我的目光仍停留在书上,嘴里漫不经心地说:“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妈妈听了,不禁捧腹大笑道:“哈哈……你真是看书看呆了,连我问什么都没听清楚就回答!”我这才清醒过来,大叫道:“天哪!我怎么说成这个了!”说着,我也跟着笑起来等妈妈止住了笑,我才说道:“哦!试卷发下来了,我考了九十四分!”妈妈拍了拍我的肩膀说:“考得不错嘛!女儿呀,你可别整天看书了,也要运动运动的,别成了书呆子!”我随便应了一声,目光又转回到手中的书上,只听见妈妈在那儿说道:“这孩子,真是个标准的书虫!”
妈妈是这样说,弟弟也不例外。一次,我拿了本《窗边的小豆豆》进了厕所,坐在马桶上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谁知这一看就过了半个小时。突然,我听见弟弟在厕所门外大喊:“姐姐你怎么还不出来呀!我的尿都憋急了!快点啊!”我见弟弟急成这样,便马上看完刚才看的那一章,冲了厕所跑出来。我一开门,便闻见一股难闻的尿骚味在空气中流动。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弟弟把尿拉在裤子上了!我只好立马跑过去告诉妈妈,再逃进房间“避难”。
如花的日子篇3
——一组观察日记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盆花,它的名字叫——千层花。只见它那粗糙的树枝上有几片嫩绿的叶子,十分鲜明。在那嫩绿的叶子上有三朵就要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它们好像在说:“你再等几天吧,我们一定回让你看到那美丽的花朵的。”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
今天放学回家后,我急忙跑到千层花的跟前,只见那些叶子变成深绿色了,有的叶子掉落了下来,树枝上有长了一些嫩叶,树长高了,花骨朵也长胖了,一个个花骨朵就像一个个桃核一样。
2008年3月21日 星期五 天气中雨
上完了一天的课后,我便来观察千层花的变化。啊!它开花了!它那深绿色的叶子和嫩绿的叶子衬托着一层层美丽的花瓣,那花瓣犹如一把把展开的雨伞,又好像那新生的竹笋。花的中心是黄色的花蕊,每个花蕊就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远远望去,十分美丽。
2008年3月16日 星期日 天气晴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一盆花,它的名字叫——千层花。只见它那粗糙的树枝上有几片嫩绿的叶子,十分鲜明。在那嫩绿的叶子上有三朵就要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它们好像在说:“你再等几天吧,我们一定回让你看到那美丽的花朵的。”
2008年3月18日 星期二 天气多云
今天放学回家后,我急忙跑到千层花的跟前,只见那些叶子变成深绿色了,有的叶子掉落了下来,树枝上有长了一些嫩叶,树长高了,花骨朵也长胖了,一个个花骨朵就像一个个桃核一样。
如花的日子篇4
栀子花开sobeautsowhite
这是个季节我们将离开
难舍的你害羞的女孩
就像一阵清香萦绕在我的心怀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栀子花开如此可爱
挥挥手告别欢乐和无奈
光阴好像流水飞快
日日夜夜将我们的青春灌溉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lalalalalalalala…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像晶莹的浪花盛开在我的心海
栀子花开呀开栀子花开呀开
是淡淡的青春纯纯的爱
如花的日子篇5
樱花是热烈、纯洁、高尚的象征。有人说,樱花开得短暂,开花时却倾尽了全部美丽,正像一种人生态度。这也许是日本人喜爱它,并以它为国花的原因之一吧。为此,每年的3月15日至4月15日期间,日本很多地方都要举办“樱花节”,前来观赏樱花的人络绎不绝。在这个赏花季节,人们带上亲属,邀上友人,携酒带肴在樱花树下席地而坐,边赏樱、边畅饮,真是人生一大乐趣。难怪日本人年年“花见”却也乐此不疲。
在日本,3月、4月也是辞旧迎新的新起点。有期待、有彷徨、有不安、有躁动,樱花那淡淡的粉红会将所有这一切轻轻包容......
日本人喜欢在樱花树下喝酒吃饭,现在人的赏樱活动更是要在樱花树下摆上酒宴。每到樱花时节,约上三五好友、或几个家庭一齐携老带幼在树下休闲畅饮一番。
在日本,樱花树被视为是神灵的寄居场所,人们在樱花树下供奉酒和祭品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现在,赏樱活动成为日本每年春天必行的仪式。各神社、各景点、各商店莫不樱色纷纷,吸引来自日本全国及海外的寻芳客。樱花绽放时,在公园及街道的赏花处,便可闻到淡淡的花香和欣赏到红色、粉红色和白色的樱花。每当这时,日本各地都会举行大大小小的“樱花祭”,亲朋好友围坐在樱花树下,取出各自准备的便当(饭盒),饮着香槟或是日本清酒,谈笑风生,身边还不时有花瓣随风掠过。
观樱赏樱名所:
东京
东京的赏花名所历史悠久,为数众多。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鲁迅先生笔下的上野公园了,这里的樱树密集,有1300株之多,风过之处,犹如降下粉色的樱花雨;夜晚上灯时分,摇曳的花影婀娜多姿,充满了诗情画意。千鸟之渊是日本人喜爱的观樱场所,这儿的湖面因形似千羽鸟儿振翅欲飞的样子而得名;湖边的山坡上,一片一片,粉若云霞,与碧绿的湖水相映成趣,恰似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隅田公园每年举行樱花节,这里古有“长堤十里花如云”的美称;你可以坐在河岸两边的椅子上,慢慢地欣赏,另外,不要忘记在花丛中拍一张拉弓射箭的骑马照,这也是独一无二的。新宿御苑与以上的观樱处截然不同,这里现代化的气息十分浓厚;然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浮动在如海的花丛之中,倒也赏心悦目,形成自然与现代的和谐统一。
京都
古城京都的樱花充满了古朴静谧之美,比如圆山公园,成片的“枝垂樱”足有200多年树龄,枝条柔软飘逸如秀美的长发,迎风飞舞,是樱花中的珍贵品种,这个公园也因此成为部级名胜。仁和寺以高达2米的樱树群著称,淹没在遮天蔽日的花丛里,自有一种静谧之美。“哲学之路”位于若王子神社和银阁寺之间,是一条长约2公里的散步小径,因哲学家西田几太郎曾在这里散步思考而得名。路旁的樱花树是画家桥本关雪夫人所赠,春季“关雪樱”争艳,夏季萤火虫飞舞,可谓一年四季景色宜人。此外,清水寺、岚山、平安神宫、二条城这些名胜古迹也同时是赏樱的好去处。在京都,赏樱活动更加风雅,并且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色彩。比如,二条城有“观樱茶会”,大觉寺有“白拍子舞夜樱会”(白拍子舞是《平家物语》中平家贵族的一种舞蹈;在精心营造的古代场景中,听着古琴幽幽,欣赏夜晚的樱花)。
大阪
大阪也不乏赏樱的佳处。在大阪要说赏樱名所,首当其冲要数大阪城公园了。约4300棵樱树围绕着大阪城一齐开放的情景确是一副美丽的风景画。天守阁的白墙和淡粉色的樱花相映成趣,让游客流连忘返。其中西边的丸庭园密集有600多棵染井吉野等樱花,这里的夜樱欣赏可以说是超人气。时间是4月上旬的一个星期,晚上6点至8点。此外,大阪造币局的樱花亦是美不可比。每年4月樱花盛开的季节,淀川河流经造币局内的560米两岸,樱花格外绚丽。粉红的樱花映衬着明治时期建筑特色的造币局,交相掩映、煞是好看。现在,造币局内有樱花367株、122个品种,每年特意来此赏樱的人络绎不绝,造币局也因此向游人开放一星期。
有趣的樱花小礼品、小点心:
去日本除了观赏樱花以外,最重要的还有为家人、朋友带一些有趣的樱花小礼品。下面就推荐几款。
1. 樱花饼:这是樱花季节里最常见的小点心,淡粉色的年糕里面是红豆沙馅,外边包上腌制过的“大岛樱”的叶子。品尝的时候可剥去叶子、也可就着叶子一起吃,别有滋味。
2. 樱花茶:日本樱花之旅最为合适的礼物。香甜爽口的“香草茶”,口味和红茶相近,透着樱花特有的清香。还有绿茶中拌入熏干的樱花叶制成的,带有淡淡的咸味。特别是装茶叶的容器,带有浓郁的日本风情,光为了盒子就有购买的冲动。
3. 樱花花纹钱包:这是一款充满日本风情的饰物。传统的日本造型加上面料采用季节感极强的樱花***案,是樱花季节作为日本游玩最匹配的礼物。独特的手感、实用又耐用。日本人常用它放零钱等,其实用它来存放首饰也很适用,不妨试试。
2007年最新樱花信息
根据1月底日本气象关联团体的报道:2007年樱花开花日期会比往年提前数日。这是由于暖冬效应,预计2月~4月日本很多地方的气温比往年要高。
2007年最新樱花开花预测
东京都心・名古屋市
3月22~25日(往年大约3月28日)
大阪市
3月24~27日(往年大约3月30日)
福冈市
3月20~23日(往年大约3月26日)
樱前线
樱花的预计开放日期是先根据过去开花的时期和气象数据预测,然后再根据上一年秋季以来的气温变化及天气预报做出推算。
如花的日子篇6
[关键词]桃;文学意象;审美意蕴
含蓄敏感的中国古人善于用感性思维捕捉客观物象,在文学创作时常以景写情、以象易物,在对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寓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慨叹,创造了丰富的审美意象,“桃”意象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历来对桃有着深厚的感情,桃树原产地即中国,有着悠久的种植、栽培、使用、食用历史。在人们的认识中,桃木可驱邪避祸,桃花极具观赏性,桃果被称为“五果”之首,桃核可制成手串,其根、叶、花、仁皆可入药,可谓浑身是宝。在这个寻常景物中,人们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创造出了“桃”意象丰富的意蕴。在不同朝代、不同地域,“桃”意象的指代性表现出一脉相承、融会贯通的特点,但有时其象征意义也会大相径庭。从这些文化现象中,我们可大概窥探出古代文人复杂的创作情感,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和民族审美观念的更迭变换。
一、诉说季节物语,映射爱情婚姻
“桃”意象是春天的象征。早春时节,桃花荑萼满枝,微红初泛,用一抹明丽的红色打破了春的宁静。宋代黄升《重叠金•除日立春》云:“一笑绕花身。小桃先报春。”桃花于阳春三月盛开,姿色娇媚,一树繁英,秾丽夺眼。诗词中常以桃花歌颂春天,如宋代陈亮《采桑子》:“桃花已作东风笑,小蕊嫣然,春色喧妍。”“东风”本就是春天到来的象征,桃花与东风并举,歌咏生命蓬勃、郁郁而发的春天,共同昭示世人春的脚步悄然临近。桃和爱情的关联,首先因为桃花盛开在爱情发生的时节,是婚爱时令的典型景物。《周礼•地官•媒氏》:“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3]春天被认为是情爱、婚嫁的法定时节,侍春而发的桃花成为美好的背景和点缀。《诗经•桃夭》中描述美丽女子的爱情和嫁娶,开篇即以桃花起兴。其次,桃花常用来隐喻爱情的主人公,即年轻美貌的女子,上文已有论述。今日人们所说“桃花运”“桃花劫”等,都和女子、爱情相关。爱情出现裂痕或有所损失时,如同美好的桃花最终飘落成泥,令人怜惜叹惋。陆游与唐婉无奈分手后,见桃花而感伤,写下了著名词作《钗头凤》:“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昔日桃花如同美人面庞,今日却是桃花飘落、池阁寂寥,美好的爱情成为追忆,怎能不让人感伤!围绕“桃”意象,文人创作了一系列爱情故事。如“人面桃花”一诗,被晚唐孟棨进一步加以联想,在《本事诗》中创造、铺陈出一段爱情故事:崔护清明日寻春独行,遇一貌美女子,二人互生情愫,后崔护睠盼而归。第二年清明日,崔护故地重游,桃花依旧而美人不再,遂作诗《题都城南庄》。后数日,崔护复往寻之,惊闻美人因其诗作感伤绝食而逝,入室哭之,美人竟死而复生,二人携手而归。这个经典的爱情故事成为后代文学创作的重要题材和素材,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明代孟称舜的杂剧《桃花人面》。
二、隐喻个体生命,比附道德人格
(一)“桃”意象隐喻个体生命“桃”意象与美貌女子物感相通。“桃”作为审美意象的开端,源自那首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诗篇:“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诗作以茂盛、绚丽的桃花起兴,引出新婚女子艳丽如桃之意。桃花颜色艳丽、花形端美、淡香袭人,其生物特性和年轻美貌女子有相通之处,这是一个自然朴素、顺势而出的联想。《桃夭》诗一出,以桃花喻美人遂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种传统。在文学作品中,桃李佳人并举的例子不胜枚举。魏晋以后,文人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来描摹女子的妆容与美丽,诗词中出现了“红粉妆”“桃花面”“桃脸”“桃腮”“桃颊”等相关表述,女子芳名中也常见“桃”字。桃花红艳,灿若少女面庞。把这种关联推向极致的当数唐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在情景、构词方面,把“人面”和“桃花”并举,使人的头脑中瞬间浮现出脸色红艳的美人和绚丽烂漫的桃花交相辉映的美好景象。从此,“人面桃花”日益成为一个固定的词语,活跃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桃”意象与青楼女子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古代传统的审美观倾向于含蓄、内敛,以“中和”“自然”为美。桃花繁复、浓艳的生物特性使它被赋予了泛滥无节、艳俗不堪的品性。在一些文人墨客笔下,桃花成为卑贱轻薄、风流放荡之风尘女子的象征。如宋代程棨于《三柳轩杂识》中,把桃花比作倚门而立、举止轻浮的***妓。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剧本《桃花扇》中,桃花扇是秦淮名妓李香君与明末复社文人侯方域的定情信物,同时也是香君演出的物件。“桃花扇”作为之扇,成为身份的象征。而桃花作为风月场所的典型景物,与青楼女子结下了不解之缘。“桃李”意象并举,象征教师育人之果,最早见于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果。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也。”[1]讲述的是春秋时期,简子劝诫、批评魏国大臣子质的故事。培养人才要预先选择好的、有培养价值的对象,如同种树,在春天选择种桃李或者选择种蒺藜,最终结果截然不同———种桃李可受益,种蒺藜只能受其伤害。这一典故创造了关于育人方面的两个比喻:培养人才叫做“树人”,培养出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此后,“桃李”一说被很多文人化用衍生。武则天曾对狄仁杰说道:“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2]称赞狄仁杰树人有功。在诗词和日常语用中,尚有“春风桃李”“桃李门墙”“桃李之教”“桃李满天下”等说法。(二)“桃”意象比附道德人格“桃”意象与“正”人格。“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自司马迁《史记•李将***列传》,意即桃树李树安静地开花、结果,从不张扬炫耀,但仍然吸引很多人前来乘其阴凉、赏其花朵、尝其果实。久而久之,走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用此比喻来赞美李广将***功成卓著却不居功自傲,“桃”意象被赋予了崇高、谦逊的精神品格和人格境界。古代很多文人雅士喜好桃花,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明代的风流才子唐寅。唐寅将自己的住处命名为“桃花庵”,以“桃花庵主”为号。他作有《桃花庵歌》,全诗共用14个“花”字,复沓循环,字里行间营造了一个花的世界。作者醉卧花间,用“桃”意象来表达这种超脱自适、不慕荣华的洒脱心态。除了红艳的桃花,白色桃花品种亦得到文人的广泛喜爱和认可。宋代王十朋尤其欣赏白色桃花,其《书院杂咏•千叶白桃》云:“岂有夭桃艳,淡然群卉中。全身是清白,那肯媚春风。”诗人认为白桃不像红色桃花那般艳丽,在众多花卉中安然处之,不肯献媚春风,象征卓然不群、清白正直的高贵品格。“桃”意象与“负”人格。桃花的“花格”象征的“人格”也呈现出矛盾的特点。在获得人们推崇和认可的同时,也并存着对立的声音。唐代大诗人李白就作诗劝诫世人:“桃李卖艳俗,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赠韦侍御黄裳》)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以桃花、桃树和其他植物、花卉作比较时,桃花大多是被贬低和讥讽的对象:不如梅花凌霜绽放,坚毅果敢;不如松柏四季常青,坚贞伟岸;不如兰花高雅圣洁、飘逸俊芳;不如傲霜怒放、淡泊清华……似乎没有任何一种植物像桃花这样集中了人们如此复杂矛盾的情感。
三、表达生命意蕴,寄予人生感怀
(一)“桃”意象与生命繁衍中国古代崇奉天人合一、万物有灵,“桃”较早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桃树易植而子繁,叶茂而花盛,因而古人用桃祈求自身和宗族能够繁衍传承、生生不息。如《诗经•桃夭》中所描述,美丽的桃花盛开,伴随着幸福婚姻的开始。新娘嫁到夫家,为一家人带来和顺美满。桃花盛开之时,花团锦簇、生机盎然;花落之后,果实丰盈,叶片无数,如同对新婚女子未来生活的祝福。唐代王建的《宫词》也寄寓了这种观点:“树头树底觅残红,一片西飞一片东。自是桃花贪结子,错教人恨五更风。”生活在高墙深院中的宫女,看到桃花结子丰盈,心里不由得生出许多不快和埋怨———自己又何尝不想像桃树那样,开枝散叶,开花结果,喜结连理,多籽(子)多福!(二)“桃”意象与青春易逝桃花盛开之时虽极艳,然其花期短暂。如同人的青春,无限美好却又稍纵即逝。因而,倏忽而逝的桃花和红颜薄命的女子往往被紧密关联在一起。春秋时的息沩容颜绝代,先事息侯,后被楚王武力夺取,耻于身事二夫,遂撞墙而亡。人们感其遭遇,将其推为桃花司女神,称为“桃花夫人”。“红飞香断”,最让人怜惜动容的当数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在《葬花吟》中,她写道:“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花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林黛玉把悲凉无奈的身世遭遇和哀伤悱恻的人生宿命比拟在落花身上,寄托了自己全部的哀音,让人读来为之神伤!
四、祈求安宁长寿,点缀理想世界
原始社会中,祭祀活动的地点非桑林即桃林,桃木带有浓烈的宗教色彩。中国古代神话《夸父逐日》中,“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指“桃林”。桃树是夸父族的***腾,夸父死后,其遗弃的手杖化作桃林,有死后返祖归根的意味。战国时期,人们在桃木上刻绘的神荼郁垒像,就被称为“桃人”,用以驱鬼祈福、镇邪纳吉。每逢过年时,中国人“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寓意喜庆、安宁和吉祥。桃树寿命极短,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成为长寿、祝寿的仙物和象征。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桃》引《神农经》曰:“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4]道教中广泛流传着食桃成仙、长生不死的故事。在《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蟠桃的故事经过吴承恩的创造发挥,已妇孺皆知。这种观念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如每逢贺寿时,人们常用“寿桃”表示祝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树是“仙树”,桃果是“仙桃”,桃花是仙境世界必不可少的物象。唐代陆龟蒙在《桃花坞》中连用四个“愿”字表达了对尘外仙境的无限渴望:“愿此为东风,吹起枝上春。愿此作流水,潜浮蕊中尘。愿此为好鸟,得栖花际邻。愿此作幽蝶,得随花下宾。”“桃”意象为中国文人建立起了一个精神乐土和仙人世界。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即的桃林仙境让人模糊难辨,而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给人们清晰地描绘了一幅人间的理想社会,寄托了自己的隐逸情怀。那里“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到处是一派富足、祥和的景象。作者塑造了一个和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比的“桃花源”,寄予了对黑暗社会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后,“桃花源”成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每当社会黑暗、人生迷惘时,人们便走入心中的“桃花源”寻求慰藉和解脱,由此也产生了大量以“桃花源”为题材的文艺作品。可以说,“桃花源”已经自成一园,蔚为可观。
五、结语
在不同时代、不同境地,桃花只是顺应自然、适时开落。桃花始终没有变,变的是人们的环境、心境。桃花以其丰富的审美意蕴,让中国古代文人在景与情中自由地联想和穿梭,也给予千百年后的人们更多审美的体验。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多了些情思在里面。这是中国古代文学留给人们的珍贵财富。
[参考文献]
[1]晨风,刘永平.韩诗外传选译[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59.
[2]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2007:6552.
[3]杨天宇.周礼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如花的日子篇7
很显然,燃放烟花无非是为了增加节日喜庆的气氛,深宫大内里也有和民间百姓同样的“乐和”事。乾隆朝正值清代的盛世,国家富裕,皇家生活享乐,这一点在喜庆节日燃放烟花中也可以清楚地折射出点点滴滴。
一
银花火树般的烟花,渲染了节日气氛,陶醉了喜庆心情,成为清宫里喜庆氛围的浓重笔墨。这燃放烟花的乐和事,是与民间百姓一样的习俗,所燃放的烟花自然也会取材于民间。
在当时来看,民间所燃放的烟花大体可分为三种:(1)爆竹。带响的叫“爆竹”,也有称炮仗、爆杖,包括单响的“麻雷子”,双响的“二踢脚”,成挂的“鞭”。(2)花。不带响的叫“花”。花的基本形式是本色白纸爆竹形,外裹彩纸,有粗有细。比较出名的有“太平花”、“盆花”、“炮打襄阳城”、“八角”、“花盆”、“葡萄架”等。还有小孩子玩的“滴滴金”、“耗子屎”、“黄烟”、“黄烟带炮”。(3)花盒。以花为基础制作,花盒以层数多、制作巧为精。
而取材于民间的烟花,一旦进入到了清宫,就贴上了皇家的标签,有了与民间的种种不同。《养吉斋丛录》中曾将皇宫燃放烟花的情状作了重重地逡染:“山高水长在圆明园之西,俗呼西厂,地势宽敞,宜陈火戏。每岁正月十九日,例有筵宴……诸戏毕,命放花盒。侍侧者用顺风耳传谕,即有侍卫将左右柱上所系盒子药线淬火引之。金蛇电掣,倏忽间至十余丈外,而鹤焰腾辉,花芭布彩矣。”彩焰腾辉,五彩斑斓,不仅设置专用于燃放的场地,而且烟花制作精巧,可以说皇宫燃放的烟花达到了极致。
有关清宫所燃放的烟花,在清代档案里有很多记载,这里掇拾一二。如乾隆五十六年三月,内务府总管福长安等人开始准备中元年节及次年正月燃放的烟花:“查的次年正月应用盒子花爆及今岁中元年节应用花爆现在即须次第成造。奴才等照乾隆三十七年奏明撙节数目内,除本年存剩盒子六架、翠帘三对、花爆起火等项二万八千四百八十七件。奴才等恭进盒子一架、泥花二十位,两淮盐***全德恭进盒子五架、翠帘四对、爆杖一万个、花一千个、起火一千枝外,应补造七尺千叶莲盒子二架、花爆起火等十万四百七十八件。”在随后的清单中,大大小小地罗列了烟花的诸多名目。如年例应行预备、万国乐春台烟火、热河法船烟火等都有明确规定。此外,年例十二月底:头号至五号爆杖每样各一百个、单响爆杖八百个。七夕:大起火三十枝、手把花三十个、单响爆杖三十个。中正殿念经:头号爆杖十个、二号爆杖四十个、三号爆杖二十个、四号爆杖十个。祭灶:头号爆杖十个。瀛台预备冰鞋十次:头号爆杖三十个。南府:彩爆五百个、彩烟二千个、彩火马二百个。花爆影壁六次:小爆杖一千八百个、手把花六百个、缨络六百个、彩灯马三百个、明登子六百个。以此观之,烟花的种类和制作数量都是很可观的。而且,对比乾隆五十二年的《成造花爆数目清单》,尽管时隔4年,烟花应用的范围、制造的名目、规模数量均没有发生变化,反映出乾隆朝清宫对烟花燃放已经有完备的制度和规制要求。
而实际上,燃放烟花也并不仅仅是清宫里庆祝节日娱乐方式,在一些重要场合还能起到调节气氛的作用,以至于逐渐形成了定例。如乾隆五十三年六月,缅甸贡使来到热河,内务府奉旨预备烟火:“奴才等遵即照依五十二年筵宴哈萨克之例,成造盒子二架、翠帘一对、小烟火一分。”五十六年五月筵宴哈萨克阿弥载,乾隆帝传谕“著预备烟火一分”。为此,内务府按照成例制造七尺千叶莲盒子一架、六尺盒子一架、翠帘一对、瓶花二十五位、节花八枝、手把花二十个、菊子十个、木香花十个、缨络十个、金台银碟十对、大泥花八位、单响炮仗二百个、双响炮仗一百个等。
浏览一下乾隆朝清宫燃放烟花的清单,很容易发现烟花的名字直白、形象、易懂,与民间花团锦簇式的名称颇有不同,这或许多少还带有一些满洲先人生活的特点。
二
清宫燃放的烟花,一般由内务府营造司花炮作承担制造,很有几分“特供”的意思,乾隆朝也是如此。有时因为种种原因,地方官员也进献烟花,或从民间购买。如乾隆五十六年两淮盐***全德一次就向清宫恭进“盒子五架、翠帘四对、爆杖一万个、花一千个、起火一千枝”。
据《内务府现行则例》记载,花炮作有无品级库掌1员,副库掌1员,库守3名,领催2名。花炮作共有匠役800名,分旗缺、民缺两种,而且根据需要还可以随时招雇。规模颇具,反映出烟花产量亦是很可观。为了烟花制作的“保质保量”,总管内务府大臣每年还要选派一人临时负责花炮作烟花生产的监管。但也正因为临时担缺,负责烟花监管的内务府官员对烟花管理流程多不熟悉,年年更换官员对于烟花制造监管的作用也会有限,因此雍正六年正月改为5年一轮换。只是在第四年,由下一接办人员随同学办一年,以便次年接任。
应该讲,清宫对于构建喜庆氛围的烟花还是足够重视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专职专人,从制造到监管到燃放,体现在方方面面。但有时还是会出现一些意外。如乾隆五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承办花炮作事务的员外郎庆德,因正月十五燃放的部分烟花点燃后没有同时燃烧起花,“所有备办烟火理宜严饬匠役人等如法制造,乃并未留心,详加稽查”,罚俸6个月,总管内务府大臣福长安等罚俸3个月。乾隆五十三年刚刚过完正月十五仅5天,内务府大臣福长安等就自请处罚了,其缘由是“此次所放烟火翠帘烟焰过大,颜色不绿,彼时奴才等看出。查系制造时未能如法,用炭过多,是以烟焰过大,翠帘不甚显露”。不仅将有关制造匠役及监管官员责处,而且请自“罚俸三个月”。乾隆五十五年正月十七日,依旧是正月十五过后仅2日,又是因为“施放烟火并千叶莲盒子,烟觉过大”,员外郎庆德罚俸6个月,福长安等罚俸3个月。实际上,烟花的制造属于比较危险的行业,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控制烟花燃放效果的技术往往过多的还是依赖于经验积累和生产条件,燃放烟花出现意外闪失也在所难免,只不过清宫的烟花已经有了皇家的身份,有关人员自然要为出现的闪失承担“罪责”。
出于对燃放烟花安全的关注,乾隆三十六年正月初八日,乾隆帝从制度上对燃放烟花做出规定,规定以后每年燃放烟花由“乾清宫太监一名,四执事库太监二名,尚乘轿太监二名,懋勤殿太监一名,自鸣钟太监二名”负责。并指定一名养心殿首领太监监放花炮。
每年除岁迎新之前的十二月二十一日卯时,清宫里和各衙门都要停止一切,进行封宝,封存有关衙门的印信。乾隆帝颁旨“封宝之前,办事后放炮仗。封宝之后,出门就放炮仗”。这里所指的出门是指出养心门,然后把宝玺放至交泰殿。很显然,有除旧去邪、平安迎新的目的。
每年新正凌晨,乾隆帝从乾清宫乘轿到奉先殿、堂子等处行礼时,都要放头号炮仗作为前导。后至圆明园、长春园等处拜佛时,也要以燃放炮仗作为前导。正月十五元宵节,圆明园山高水长殿前等处燃放烟花。皇帝晚上到来时,前引也燃放花炮。
在接神祭灶时,诸如宫内十二月十五日养心门外接神,二十三日坤宁宫祭灶,除夕早晨钦安殿拈香,以及佛堂上香等,各处也都要点放大、小或头号炮仗各10个。
总之,每年一进腊月的后半月,皇宫内便进入“开炮”之日了。“如遇小建,着于十六日开炮;如遇大建,着于十七日开炮”,一直放到次年正月十九日为止。如果皇帝外出巡幸,皇帝銮舆走到哪里,烟花也放到哪里。
说到清宫燃放烟花,最热闹、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在圆明园东南隅的山高水长殿了。这里是皇帝召见大臣和外使的重要场所之一,俗称引见楼。殿前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具备燃放烟花的条件。时人详细记述过圆明园里的各种娱乐活动:“上元夕,西厂舞灯、放火最盛。清晨先于圆明园宫门列火数十架,药线徐引燃,成界画栏杆五色。每架将完,中复烧出宝塔楼阁之类,并有笼鸽及喜鹊数十在盒中乘火飞出者。未申之交,驾至西厂。日既夕,则楼前舞灯者三千人列队焉,口唱太平歌,各执彩灯,循环进止,各依其缀兆,一转旋则三千人排成一‘太’字,再转成‘平’字,以次作‘万’、‘岁’字,又以次合成‘太平万岁’字,所谓‘太平万岁字当中’也。舞罢,则烟火大发,其声如雷霆,火光烛半空,但见千万红鱼奋迅跳跃于云海内,极天下之奇观矣。”燃放烟花的准备工作通常从头年的十二月开始,由内务府营造司安装烟花盒架,搭造灯盏罩棚、西洋秋千,摆设“抬头见喜”、“福自天来”等人物灯座。因为烟花的燃放事关皇家安全和***治影响,每年照例都会由提督衙门拨派官兵,于正月初二起即在圆明园花炮库周围看守火烛,驱逐无关人员,以防发生意外事故,直到正月二十日差务告竣,才会奉命撤回。
对于清宫燃放烟花,乾隆帝出于统治的需要,往往在自己“阖家欢乐”的同时,允许王公大臣等一同观赏。如乾隆九年正月,传谕:“今岁山高水长处点放烟火盒子,著外省将***、副都统、大臣等,及京城部院衙门、旗下满洲大臣等,进内观看。著御前乾清们行走之蒙古王、额驸台吉等在两廊下坐;大臣等皆在阶下两旁列坐;准噶尔使臣***尔都著在头班大臣后随坐。”
18世纪末有位英国使节回忆清宫燃放烟花,称燃放的烟花数量远超出他曾经看过的所有烟花的总数。中国烟花从设计的新奇、匀称和巧思的角度上来看,也远胜于他以前看过的烟花,“编排成火山普遍的爆发,绽射出光芒和闪烁;在园内使用的甩炮、弹射器、鞭炮、火箭和照明弹等,大约一个小时之后,还积有大量不散的烟云。”从另一个角度勾勒出清宫燃放烟花的规模和气派。
如花的日子篇8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荒诞,随着岁月的流逝,迷信的色彩已逐渐淡薄,登高已不再是为了躲避灾难,而成为人们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之一。九月九日,正是秋高气爽、山青云淡的时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重阳节的传统美食及风俗,希望能给各位提供帮助!
重阳节的传统美食1、花糕
重阳节敬老,登高以避灾。“糕”与“高”同音,又有“步步高升”、“寿高九九”之含义,所以“重阳花糕”成了普受欢迎的节日食品。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有“糙花糕”、“细花糕”和“金钱花糕”。粘些香菜叶以为标志,中间夹上青果、小枣、核桃仁之类的糙干果;细花糕有3层、2层不等,每层中间都夹有较细的蜜饯干果,如苹果脯、桃脯、杏脯、乌枣之类;金钱花糕与细花糕基本同样,但个儿较小,如同“金钱”一般,多是上层府第贵族的食品。
据说,早年不家用发面饼夹上枣,栗诸果的,或以江米、黄米面蒸成粘糕饼,似“上金”、“下银”的花糕。
2、菊花酒
九九与“久久”谐音,与“酒”也同音,因此派生出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这一说法。《西京杂记》记述,汉高祖时,宫中“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饵,饮菊花酒,令人长寿”。南朝梁关均所撰的《续齐谐记》中也记载,“九月九日……,饮菊花酒”,这足以说明重阳饮菊花之普及。在当时,人们将菊花酒视为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一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九月九日这天,人们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之中,然后一齐用来酿酒,放至来年九月九日饮用。传说喝了这种酒,可以延年益寿。《荆楚岁时记》载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莲耳,饮菊花酒,令长寿。”到了明清时代,人们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制作方法为:用甘菊花煎汁,用曲、米酿酒或加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药。下面教你菊花酒的做法。
3、羊肉面
“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京城给九十九岁老人过生日叫“白寿”。有钱人家当日可举行以羊肉为主的宴会,爆、烤、涮以至全羊席。秋天是羊儿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和猪肉、牛肉相比,羊肉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且脂肪、胆固醇含量少,很适合老人食用。想让羊肉面口感好,羊汤的熬制很重要,一定要熬到汤白如奶,肉要烂熟更利于老人消化。注重养生的古人讲究秋季进补,而羊肉是最好的进补食材,因而重阳要吃羊。
4、螃蟹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重阳节有吃蟹的习俗。中秋刚过,北方的蟹正是肥硕之时。说重阳蟹最美有两层含义,一是重阳节前后,蟹肉肉质鲜美,蟹黄肥厚;二是重阳节是个孝心节,天渐凉了,给年迈的父母准备一套保暖衣,送上几只鲜美的阳澄湖大闸蟹,冲上一杯暖暖的姜茶,让老人家暖暖和和过秋冬。
重阳前后,也就是西北风起时,蟹才是最好的时候,雌蟹只只饱满,雄蟹只只膏肥。那么如何辨认阳澄湖大闸蟹呢?还是那8字真言:青背、白肚、全爪、金毛。因为阳澄湖的水草特别肥腴兼且是石质底,所以在阳澄湖爬过的大闸蟹肚腹洁白,蟹脚上长毛带金,而且腿脚有力。那肉质即使不蘸蟹醋,也照样甘甜美味。
5、栗子糕
北京的小吃中有两样是专在重阳节时食用的,一为花糕,一个是栗子糕。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而成的。
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
重阳节的风俗重阳节又叫“踏秋”,是汉族传统的节日,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也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重阳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
重阳节是夹杂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赏菊
重阳赏菊、饮酒、对弈,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
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的禁忌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的形成,传说与汉代学道成仙的费长房及弟子桓景有关,据《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费长房,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从壶公入山学仙,能医重病,鞭笞百鬼。
桓景尝学于长房。一日谓景曰:“九月九日汝家有大灾,可作绛囊盛茱萸系臂上,登高山,饮菊花酒,祸可消。”景如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牛羊鸡犬皆暴。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对这个故事也有记载。
费长房与弟子桓景的传奇故事,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影响,东汉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成为民俗,到了唐代,重阳节被正式定位民间的节日。
《周易》中,九为老阳,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周易》讲究阴阳平衡,中和为贵,正如“否”卦一样,两个老阳相遇,也是不相往来和交通。
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万物不遂,不通不顺。因此,重阳节不但不是个吉庆的日子,反而是个大凶的日子。为了这大凶的日子,重阳节多了好多的禁忌,也形成了不少以辟邪避祸为宗旨的风俗,包括登高望远、插茱萸、饮菊花酒等。
如花的日子篇9
1、走进三月的“樱花大道”,每一颗樱花树上,都沾满了大大小小的“花仙子”,有的才刚刚站稳,有的已经把自己插在树枝上了,有的虽然还鲜艳,却已经弱不经风了。 唯美的句子
2、无论是坐谈,吃食,路过,驻足,人在这大片的云朵般繁华而轻柔的花从中时,竟神奇地赏心悦目起来。
3、樱花自然是赏得,赏樱花的人却也是一景。身在樱花从中,就算不是为了赏花而来,却也不自觉的做了赏花人。
4、樱花,会对春天过敏的季节,豁达的天堂,抚平浮躁的心,熟悉简单的言语说给会懂的人听,明天傻傻的孩子气,喜欢你飞舞的头发,允许我小小的依靠在喧嚣中静默惜未,想要遇见的春天的花草离开会有新的收获,在等待这个春天会发生微妙般的丝丝奇迹,我听说天那边有云在依偎,而否发现累积的改变,隐隐看见狮子的尾巴,相信觉得再美也学会那一幕遥望碧阳的曙光,我感觉我懂你的特别,有一扇窗,你会看到融化的爱飞跃,不计划不冒险,快乐每一天,一丝暖暖的微光。 唯美的句子
5、近看樱花,却是非常失望。樱花颜色深红,有点像单瓣的粉色桃花,但花朵却比桃花小,花形也不如桃花漂亮。不知是不是受了昨夜寒雨的欺凌,每一朵花儿都向下垂着,如受了气的小媳妇儿,更如日本妇人的频频低头弯腰浅浅一笑。我想这就是日本国花的来历了,或许也可以说为什么日本女子都是这样的低头弯腰浅浅一笑的缘故了。
6、在道路的两侧栽种的就是美丽的樱花了。有两种品种,一种是二月份早开的,是复瓣的大红色的樱花,我们到时,还能零星地看上一些。而此时花枝招展笑靥甜美的粉色樱花,却是我们常在画片中看到的,我站在树下,仔细地端详着,欣赏着,觉得怎么看都像挑花。我不知道桃花与樱花有没有什么因缘关系,但她们就像孪生姐妹一样地难以分辨。当然,只要认真观察,会发现它们的枝干是不一样的,桃花的树干着色更深更亮。,据介绍,这儿的樱花有一万多株。
7、“花如樱美,人若武士威”,日本情怀的春樱花,此时点火蔓延;无论你喜爱含苞欲滴、绽放五分,还是独爱展颜七分、倾力奔放,不容否认,燃烧热切的粉粉樱色,一生终该相见一次。每当临近樱花绽放的时节,走过樱花树下,人们总会满心期待地望望樱树枝头,这变成日本人的春天习俗之一。体会了这般的心情,每当樱花枝头上饱满的花苞绽放吐蕊,或白或粉红的花瓣为街道染上一层新妆的时候,散步在街道上都显的脚步轻松、心情愉快。日本栽植着为数众多的樱花树;处处是让您心神舒畅、悠然忘归的赏樱好地方,赏樱名胜遍布其中。
8、孙然我走近樱花,迎面扑来了阵阵清香。据说樱花是色、香都很淡的花,但是一旦盛开,则较桃花更艳,较梅花更芳醇。我闻着花香,细细的欣赏起樱花来。樱花有五片花瓣,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隐隐约约还能透出一丝粉红色来。看一朵,有独特的美;看一树,有开放的美。花朵烂漫似天霞,花香四溢天涯。樱花有着令人佩服的勤勉、热枕、刚毅、执着的独特风格。再往近处一看,它们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儿散发出的清香更是令人着迷。花儿们就像是一群群可爱的娃娃,争先恐后的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采!
9、再看那站在樱花旁边的桃花,美丽极了。它们在朝我微笑,远远望去,就像是天上的金红太阳,闪闪发光。雨后的桃花真香呀,使人一闻到它的芳香就心醉。好一句:“盈盈荷花风前落,片片桃花雨后娇呀!”这些桃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有一簇簇的,有单独一个的,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呀!桃花像杏花,是浅红色的,它们每天都在争奇斗艳!
10、那天,飘着蒙蒙细雨,熬不住对樱花的思念,我们还是到了石门森林公园,据朋友说公园里有很多的樱花,人山人海的,热闹着呢。我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并在画画上见过樱花,但具体樱花长得怎样,我却不很清楚,因为这幅画上的女子很清淅,而她的背景樱花却是写意画法,朦朦胧胧的,只记得那一片一片的红樱花灿烂如傍晚的火烧云。
11、再见樱花,又是在雨中。那日,雨蕴春意,飘飘洒洒,珞珈山也就显得格外的空灵。在樱园,在樱花大道上,满是撑着伞赏花的人。而我却瘦瘦的站在热闹的人群之外,心境如同这雨中的樱花,出奇的宁静与平和。不太久远的梦想。总能在这样的时刻,随着一片片雨,滑过樱花的边际,款步在我灵魂的阡陌。樱花,在纷纷的雨中。雨中的樱花,却在我们不经意的时候,宁静成一种深刻的纪念,是的,在珞珈山的日子,当是我们最幸运的时光,心怀最纯洁的愿望。
12、我高傲,却从不张扬,我渴望,却从不说出,我只是喜欢静静的看樱花飘起沉落,看云朵在脚下漂移,看风吹起发丝,我渴望在父母怀里安然入睡,在哥哥萧声中以琴相伴,然而,这一切也无非只是渴望而已,他们谁也给不了,我只能一个人孤独流浪,像被遗弃了一般。
13、美丽的樱花,有雪白的、粉红的,在微风中,时而相拥;时而在低声吟唱;时而又低头窃窃私语;时而又昂头哈哈大笑,这美丽的情景,触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他们在观赏的同时,不停的拿出手机、相机拍照,摆出各种poss,把这开心又美丽的镜头留下美好回忆!
14、三月,正是繁花盛开的季节,所以,就让我们走进三月,一起去赏一赏那最美丽,最有代表性的“花仙子”--樱花吧!
15、慕名来到从化樱花基地赏樱花,也许这个时候错过了樱花最最灿烂的时间,樱花凋谢的很多,飘落满山坡,脚步踏在花片上,形成了一条条用花片铺成的小道,人们边走边观赏樱花,也另有一番风景!虽然落花很多,但还有很多的樱花矗立枝头,依然灿烂,它们展开美丽的笑脸,欢迎各方来客。
16、樱花花色幽香艳丽,为早春重要的观花树种,常用于园林观赏,以群植,也可植于山坡、庭院、路边、建筑物前。盛开时节花繁艳丽,满树烂漫,如云似霞,极为壮观。可大片栽植造成“花海”景观,可三五成丛点缀于绿地形成锦团,也可孤植,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之画意。樱花还可作小路行道树、绿篱或制作盆景。另外树皮和新鲜嫩叶可药用。也有的人在日本将樱花鲜花瓣磨成花蜜制作果酱和调味品。
17、一到日本,每个角落都可以看见粉红色、白色的樱花树,每隔几米便有一株。在这个樱花盛开的季节,许多地方更成了一个樱花海,当清风吹过,樱花便纷纷散落,像是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
如花的日子篇10
梅、、竹、菊,四各具秉性的植物,都是文人墨客入入的美景美物,更是千百年吟不衰的象。早在千多年前,先孔子就曾有“芷生於深林,不以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困而改”的名言。素雅的中花被喻花之君子,栽植甚。澳早在晚清期已有不少名大栽花,在、家大宅、家大屋都曾得一幽的清香。
偷得半日・民署花展
近日,一由民署主的“秋季花展”於九花行,久蜇小城的市民可偷得片刻情,欣近千株或媚或清雅花。
作昔日澳名之一,位於中市,今九花。其地理位置可“既不相、又相宜”:林池水的安逸毗外街巷的喧相比,反差如此之大。澳丸之地,“危高百尺”,九公“任海桑田,我自巍然不”,得益於一所在,小城也地得意盎然。
踏的步一定是柔的,不以慢自然的姿兀自流的空。除不到的,和偶有的夏嗡,整座,入者只且吟。在一用心的指示牌指引下,者穿林小,循著一清香,到人眼是春色的花饔宴。整花展以“回”字型,於外廊展展出的是清一色的,之相映成趣的是嫣姹紫洋花,肥燕、奇妍,然位是次展是相之有心思。一盆盆不起眼的白色小花瓶一字排,一株株看似序的花,,不特惹眼,正是者幼年代最熟悉的花,好比一位可人的家姑娘,不妖冶,但在清雅,人陶醉於她散出的幽幽清香。
行走於烈盛放的洋花,一株株花瓣大的花跳入眼,人徒然眼前一亮,仿佛受到了最烈的迎,心情不已。你看看,一簇簇比的花,把花之味挑得到了,古人有“空谷出幽”一,相形之下,看似不及培育改良的洋般美人,但等看到盆花根於空中,嫩的子、富力的根系不喧主,嫩的逸斜出,一朵朵嫩芽般的花於……你已意地大了嘴巴,那一定是香你折服的候了。
香不易得・之之
一直以,者不甚喜舶的洋,得洋色烈,免流於俗;反倒情於逸如仙的清,欣其有著一不流俗的淡定之美。到花之美的判,不是空界定的。花不品、地,大都分根、、、花四部位,主――花才是的重。不同的花,其形、大小、色也各有千秋。要一盆花是否上等,除其色和香味外,整味也是很重要的考量,如花是否太高太矮,子是否挺,花瓣是否清、透明、,等等。但上述是的方法,若有人偏映日的荷花,那空伸展的也是美的一部份,有“像那亭亭的的裙”的也是另一美的。之各花入各眼,更重在花朵而已。
花之所以能身“花中四君子”之列,排名第二,因它是公的性格之花。它自有傲骨和,不是便便土、水就肯活肯怒放的。要出健康美的花,一定要解花的生活形,花的花夏天宜在昏,冬天天冷合早晨光出水。面繁多花色,如素色的白色、青色、色、紫色等,混色的白紫、粉紫,等等……花之人,精心培育一株花,到欣它最後的放,不是事,也是一份心的感。日常殖中花的不利件也很多,如理不,水份太多太少,放置位置是否通,日照境不佳,害及菌入侵等等,花都是致命的。所以花和花的惜花人,往往大:惜花容易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