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教学设计篇1
1.通过詹天佑克服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铁路等困难,体会詹天佑是个杰出、爱国的工程师。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3.了解课文选取典型材料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
2.理解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型设计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记忆回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人物,他就是——詹天佑。(齐读课题)谁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来介绍一下他?
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爱国)
有句话叫“没有金刚钻,就不揽这瓷器活儿”,现在詹天佑揽下了这瓷器活,可见——
那么他的金刚钻到底是什么,他又是怎样完成京张铁路这件“瓷器活”的呢?
二、进行应用、分析、评价
1.打开书,快速浏览四五六自然段,思考:这几段主要选取了修路过程中哪几件典型的事例来写的?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读书,讨论,指名板书:勘测线路
开凿隧道
设计线路
2.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遇到困难时心里又是怎么想的?请大家阅读第四自然段,分别用“_ _ _ _” “ ”“~~~~~~”在书上标出。
交流汇报:
(1)说的:
指名读后,出示: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程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詹天佑只是一次两次对工程人员这样说的吗?从哪个词看出的?他会在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呢?引导学生想象,并指导朗读。
过渡:詹天佑是怎样说的,又是怎样做的呢?
(2)做的:
指名回答后,出示:
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
师范读,学生想象。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
通过想象画面,朗读句子,你又认识了一个怎样的詹天佑?
过渡:那么,遇到困难,詹天佑又是怎么想的呢?
(3)想的:
遇到困难,他总是想: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①詹天佑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遇到了哪些困难?从文章里边找一找。
②交流。
③指导朗读
师: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他总是在想……
生读:……
师: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在油灯下绘***、计算,这时他想……
生读……
师: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他在想……
生读……
师:当他的女儿受到帝国主义者挟持,被活活烧死的时候,詹天佑依然坚持在野外勘测线路的第一线,他还是在想……
生读……
师:正是詹天佑的拳拳爱国之心,使他能够忘我地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和所有工作人员,顺利完成了勘测线路的任务。
3.在开凿隧道的过程中,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请大家速读第5、6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标出。
交流:
出示:“根据课文回答问题。”指名回答后齐读。
能用示意***表示吗?指一学生到黑板上画,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师:从中你想到了什么?
交流第六自然段。
师: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他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学生回答后出示这部分内容。
指名读一下。
演示:
让学生在本子上画出示意***。
詹天佑的这些设计真是巧夺天工啊,那么从这些设计我们又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板书: 杰出
前面我们说“没有金刚钻,不揽这瓷器活”,课文学到这儿,谁能来说说詹天佑的金刚钻是什么?
有了这么厉害的金刚钻,京张铁路这件瓷器活还怕完不成吗?(不怕)对,詹天佑最后不但完成了,而且完成得相当漂亮,请大家读课文最后一段。
4.学习第7自然段
读了这一段,你的心情怎样?
是啊,读了这一段,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无比激动,无比振奋,无比自豪!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京张铁路竣工的那一天,1909年8月11日,所有的中国人都扬眉吐气,奔走相告!让我们无比激动、无比自豪地再读这一段话。
师:什么是“赞叹不已”?外宾们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都会怎样赞叹?(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就更有话想对他说了,请同学们拿起笔,写出你心中的所想。
交流:
师:詹天佑这位值得我们每一位中国人都扬眉吐气的中国工程师,他的精神已深深铭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呼唤这个伟大的名字。(高呼)
三、作业
1.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一段话。
中心句:我的同学李进是一位勤学好问的人。
2.搜集我国铁路建设方面的新成就,
与同学们交流,感受我国百年来的沧桑巨变。
板书设计:
詹天佑
阻挠
要挟 毅然接受(爱国)
嘲笑
勘测线路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2
生:清朝***府修建铁路,遭到帝国主义国家的阻挠、要挟和嘲笑。
师:不错,说得简洁又准确。大家有什么问题吗?
生:题目是《詹天佑》,这两个自然段写的内容似乎和詹天佑没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师:问得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评析上课伊始,教者在引导学生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趁势紧扣学生的质疑问难,生成一个颇具思维价值的问题,为课堂学习找寻到了一个明确的方向,既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训练了发现问题的能力。
1.学习“接受任务”,理解困难是压力。
师: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你认为对詹天佑来说意味着什么?
生:我认为是困难。因为詹天佑在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时候,帝国主义者一直在阻挠、要挟和嘲笑他们,对中国工程师和工人的自信心多少会有影响。
师:有一定的道理。
生:我认为是压力。
师:为什么是压力?
生: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给詹天佑带来巨大的压力,修筑京张铁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师:你的体会很深刻。面对这样的压力和困难,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任务。你体会到什么?
生:我体会到了詹天佑不怕困难。
生:詹天佑有一种强烈的爱国精神,他把祖国装在了心中。
师:课文学到这儿,你们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三自然段吗?
生:为了反映詹天佑的伟大。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没有退缩,勇敢地接受了任务。
生:作者写詹天佑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任务,是为了衬托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2.学习“勘测线路”,理解困难是动力。
师:詹天佑在勘测线路的过程中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画一画相关句子,然后再读一读,想一想,把感受写在课文的空白处。
(生边读边画,边想边写)
师:谁能通过朗读告诉老师,你的理解是什么。
(指名朗读詹天佑所说的话)
……
师:詹天佑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谁能把描写詹天佑所做的这段话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
师: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体会到詹天佑对待工作十分认真,白天那么辛苦,晚上那么劳累,可以看出他对工作高度负责。
生:我看出他以身作则。
师:从哪儿看出他以身作则?
生: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这些具体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工人去做,不需要詹天佑亲自去做,而他却亲力亲为,以身作则,给工人做榜样,保证线路勘测的科学、合理。
师:你补充得太好了。詹天佑当时是总工程师,他完全可以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指挥指挥,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亲临现场,身先士卒。詹天佑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样做,你能不能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来谈谈?
生:是帝国主义者给逼出来的。帝国主义者在等着看笑话了,詹天佑为了不给他们看笑话,就必须严格要求工人,必须事事亲力亲为,保证线路的科学、合理。
师:非常有道理。掌声鼓励!还有谁补充?
生:我认为线路勘测好了才能保证京张铁路的质量,这样不仅能给中国人增强信心,而且能给帝国主义者以强有力的回击。
师:太好了!你的想法就是詹天佑的想法,就请你来读读描写詹天佑所想的句子。(生读)
师:如果说刚开始帝国主义者的阻挠、要挟和嘲笑在詹天佑的心中是压力的话,那现在变成了什么?
生:一种动力。
师:有道理。现在,你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第二、三自然段了吗?
生:我知道了詹天佑一丝不苟地勘测线路的原因。
生:进一步衬托出詹天佑那颗拳拳的爱国之心。
3.学习“开凿隧道和设计线路”,理解困难是创造力。
师:在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线路的时候,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读读课文的第五、六自然段,勾画有关句子。(生默读勾画)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所画的句子,好吗?
生:开凿居庸关隧道,山势高,岩层厚。
生:八达岭隧道长1100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
师:在设计“人”字线路的时候,詹天佑又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
师:这些困难詹天佑又是怎么解决的呢?现在请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画出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隧道的示意***。
(生在黑板上画***,师生评价)
师:我们刚才是通过画***来理解课文第五自然段的。现在老师请一个同学再读读这一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詹天佑采用的开凿方法好在哪儿?(生读)
生:这样可以缩短工期。因为同时有几个工作面在施工,工期就能缩短了。
师:詹天佑又是如何克服困难设计“人”字形线路的呢?请一个同学读课文的第六自然段,其他同学在脑中想一想“人”字形线路是什么样的(生读)。
师:“人”字形线路是怎样的,谁到黑板上来画画?
(一生在黑板上画出“人”字形线路,并作说明)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好吗,为什么?
生:我认为好,可以少花钱。“人”字形线路是顺着山势而建的,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
师:是呀,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一共为清***府节省了28万两白银。学了课文第五、六自然段,再联系第二、三自然段,想一想:你认为詹天佑把帝国主义者制造的困难又变成了什么?
生:变成了一种智慧。
生:一种创造力。
师:对,就是一种创造力。由此他发明了“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课文的二、三自然段衬托出詹天佑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一个有才华、有智慧的人。
生:是一个有杰出才能的人。
评析这一部分的教学时时处处显示出执教者的匠心独运:一是围绕问题,紧扣环境,循循善诱,步步深入,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品读文本,叩问环境,体悟语言,感受形象,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深入理解和体验文本的内容。二是抓住“一条线”——环境和人物的关系,牵动“四个点”——接受任务、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线路,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思考,在思考中体会,在体会中感悟环境描写的作用,如此循环往复,水到渠成地解决了在质疑问难时所提出的问题。三是师生互动和谐,教与学相得益彰,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师:这篇课文写了很多困难,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困难?
生: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情操,困难最能考验一个人。詹天佑不仅经受住了帝国主义者的考验,而且经受住了自然的考验。
生:我认为这些困难也能表现詹天佑的才能出众,困难是要靠智慧去解决的。詹天佑在战胜这些困难的过程中表现出了超人的才能和杰出的智慧。
师:的确,困难最能考验一个人的胆识与才能。作者把詹天佑放在困难中去表现,其实就是放在一定的环境中去描写。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主要写的是社会环境,第四至六自然段写了一些自然环境。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如果把环境描写和人物结合起来,就更能体会到人物的特点。在写作文的时候,适当描写环境,可以更好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出示:有一天,我突然发高烧,母亲很是着急,急忙把我送到了医院)
师:这件事,如果放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更能突出母爱的伟大?
生:我会放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
师:怎么想的?
生:因为下着大雪,肯定很冷,而且是晚上,天很黑,这样更能表现母爱的伟大。
师:想得不错。还有吗?
生:我放在夏天的下午。妈妈刚下班,已经很累了,刚想休息,但是我又发烧,她硬是拖着疲惫的身体送我去医院。
……
评析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探秘,让学生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这是语文教学最为重要的任务。在这里,执教者能够睿智地发现、把握文本中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的语言形式,并将其转化为让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引导他们探寻文本表达的美妙,在“得意”的基础上“得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在此,执教者创设情境,让学生学习环境描写,体现了学以致用、适时迁移的教学意识。
总评
这是一堂“简约而不简单”的语文课,充分展现了“简约语文”的教学张力和魅力。教师紧扣学生的质疑,精选教学内容,强化实践环节,做到了目标简明、内容简要、环节简化,构建了低碳高效的课堂。
1.独具匠心,开门见山,目标简明。“少则得,多则惑。”(老子语)语文课堂需要有少而精的教学目标作指引,这样就能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以使学生在触摸语言、钻研文本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受。在教学中,执教者紧扣第二、三自然段和课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出了一个很有思维价值又切合文本特色的问题,整堂课的教学就围绕此问题展开。如此教学,开门见山,直指文心,目标简明,体现出执教者独具匠心的教学智慧。
2.独辟蹊径,紧扣环境,内容简要。“其实,课文有什么可磨的呢?在课堂上老师念一念,挑几处讲讲就行了。”(吕叔湘语)所谓的“挑几处”应该是每篇课文语言文字最精妙妥帖的那几处。在课堂上,执教者围绕问题,设计了一明一暗两条主线。明线:挑选课文重点段落,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感悟詹天佑伟大的形象。暗线:抓人物和环境的联系,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描写的作用。如此,抓明扣暗,精选内容,做到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可谓独辟蹊径,简约之中见新奇,简要之中显智慧。
3.独具慧眼,强化实践,环节简化。“大乐必易,大礼必简。”(孔子语)其实,简约不是简单,更不是简化。“简约”是对“冗繁”语文课堂的巧妙“瘦身”,是对“浮华”语文课堂的智慧回归。执教者能够准确地理解文本,巧妙地把握文本的个性和精髓,立足语言,强化实践,简化环节,让学生在亲历语言实践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意蕴,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又扎实,获得了语言的滋养、思想的浸润、智慧的启迪,享受着语文学习的快乐。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3
素质教育强调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之中。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可结合课文内容,从如下几个方面相机渗透。
一、激爱国之情。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主要表现在他不负祖国之望,不负人民之托,在帝国主义国家百般阻挠的情况下,毅然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在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他知难而进,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比原计划提早两年完成了修筑任务,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有力的回击,为中国人民争了一口气。教学时,我结合这一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受到熏陶,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二、树民族之魂。要让学生了解历史、认识过去,从而树立民族自尊感。《詹天佑》一文中告诉我们:清朝末年,清***府腐败无能,中国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当清***府刚提出修筑京张铁路计划时,好多帝国主义国家都想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妄想控制我国的北部。他们既互相勾结,又互相争夺,百般阻挠,无理要挟,鄙视嘲笑,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中国人民的尊严、中华民族的气节受到了极大的侮辱。教学时,学生们个个义愤填膺。我抓住了这个火候教育学生:中华民族是伟大的民族,中国人民是有志气的人民。过去屈辱的历史让它永远过去,不再复返。我们要铭记在心,洗雪耻辱,树民族之魂,振中华之威,为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为使我们的民族更加兴旺发达而勤奋学习。
三、指做人之道。《小学教育学》指出:“榜样教育又称示范教育,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适应少年儿童善于模仿、崇拜英雄、积极向上的特点。”教学时,我抓住詹天佑这一人物的精神品质,对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例如,在勘测线路中,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有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塞外常常是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教育学生树立知难而进,勇往直前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白天,他攀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计算。教育学生学习詹天佑夜以继日的忘我工作精神;他亲自带领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构***。山顶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教育学生具有踏实肯干,身体力行和群众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风。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展示人物的精神品质,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吸引力、鼓动力。
四、立创造之志。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要教育学生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创造出更多的奇迹。然而,小学生创造意识的形成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前提,使他们从小就要有一种创造的志向。詹天佑在当时科学技术极其落后的情况下,为了缩短工期,在开凿隧道中,结合实际采用了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进法,从而提高了工效;为了使火车爬上陡峭的山坡,他又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这些都充分显示了詹天佑非凡的创造精神。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开展“我帮詹天佑想办法”的专题讨论,让大家开动脑筋,充分发表意见。从而形成了一种创造意识,使得为四化建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奇迹的远大志向播进了每个学生的心田。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4
前几天,我怀着崇敬的心情阅读了<<詹天佑>>这篇振奋人心的文章.读了这篇文章,我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我敬佩詹天佑,更敬佩他那不怕困难,披荆斩棘的高尚品质!
<<詹天佑>>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詹天佑不怕千难万险,不怕帝国主义的要挟,嘲笑,亲自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事,瞻仰了詹天佑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杰出的才能.
当我读到"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他常常请教当地的农民"时.我不禁被詹天佑那不怕困难的品质所折服!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十分艰巨,连外国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而詹天佑却怀着祖国人民的期望,怀着决定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不怕一切困难,披荆斩棘.终于不负众望,成功地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为我国人民争得了荣誉,也争得了光彩!相反,我却因为小小的困难而退缩;有一次,老师发下了一张试卷羊我们做,前面几题都非常简单,我很快就做完了,可是到了最后一题"聪明题"的时候,我看了看题目,便把试卷丢到来了一边,心想:这道兴趣题这么难,我肯定不会做了,还是等老师评讲是抄答案算了,于是不再思考……想到这里,我感到万分羞愧!跟詹天佑性比,我却显得那么愚蠢,因为我遇到困难不懂得想办法去解决,只会退缩.而詹天佑接受了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后,却是排除万难,想办法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詹天佑,你是我们中国人民的骄傲1
我要学习詹天佑那不怕困难,披荆斩棘的高尚品质,将来像詹天佑一样成为一名服务人民,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5
从“四书”“五经”到留童
詹天佑1861年出生于广东南海。他的父亲詹兴洪原是一个茶商,因英、法帝国主义的侵略而破产,只能靠种田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詹天佑小时候被送到私塾读书,但是,他对那些“四书”“五经”不感兴趣,而是喜欢摆弄一些机械。他经常用一些捡来的小螺丝钉、小齿轮、旧发条做玩具,还用泥巴捏轮船、起重机,许多小伙伴成天追着他一块儿玩。在上学的路上,他经常站在工厂外面,观看里面的机器、运货车,琢磨来,琢磨去,常常忘记了上学。有一天,他看着家中墙上的挂钟出神。挂钟为什么会滴答走个不停?为什么会打点?想着想着,他就动手把挂钟拆开,想看个究竟。可是,再想按原样装起来的时候,他却怎么摆弄也装不好了。他急得满头大汗。父亲看见了,虽有些生气,但还是领着他到县里的钟表店,让他仔细看工匠怎么拆装钟表。
1871年底,詹天佑已经在私塾读书4年多了。父亲想在他念完私塾以后,让他去做工挣钱。就在这时,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当时清***府派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儿出洋肄业”的招生工作,詹兴洪的好友谭伯村极力建议詹兴洪送儿子留学。谭伯村是中山人,很喜欢詹天佑,认为他聪明坚毅,将来定有所成。詹兴洪于是委托谭伯村带上詹天佑到香港报名,詹天佑顺利地通过了考试。
就这样,年少的詹天佑随容闳乘轮船由香港出发抵达上海,在预备学校进行“番书”(英文)的强化训练。1872年8月,“乘桴浮于海”的日子终于来到,包括詹天佑在内的约30个学生远赴美国,开始了海外求学生活。
耶鲁深造。坚定铁路理想
一开始,他进了美国的一个“诺索布寄宿学校”上小学,学英语。小小年纪,他就知道自己薄薄的英文底子是不够用的,于是像诵“四书”“五经”一样天天背英语单词,然后大大咧咧地拉上外国同学聊天,加强自己的会话能力。
187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纽海文中学。就在这一年,国内的第一条铁路通车。当时的一些所谓读圣贤书的士绅们,看到这庞然大物,都大惊失色,认为这怪东西破坏了风水,危及自家性命,居然聚众把铁路全部拆毁,将铁轨投入河中。
真正激励詹天佑的正是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在一堂地理课上,老师在黑板上播放幻灯片,屏幕上出现了铁路、火车、满载的货物、肥沃的土地。老师开始讲解:“这是19世纪70年代最新式的火车,目前,美国和欧洲已把它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幻灯片换了,出现的是另一幅景象:贫瘠的土地、枯瘦的农民、老牛拉着破车在缓缓地前进。具有强烈民族自尊心的詹天佑痛心而惭愧地低下了头。
下课以后,他依然默默无言地坐在那里。一个美国学生走过来,对詹天佑说:“那老牛和破车是哪个国家的?”詹天佑不予理睬。那个学生说:“高才生,怎么连这个也回答不出来了?”詹天佑忽然站起来说:“是我们国家的,但那是暂时的。”在一阵哄笑中,另一个学生说:“听说大英帝国在中国修了一条铁路,你们的皇帝却硬说那是怪物,把它拆了,扔到河里去了。”“哈哈哈……”又是一阵哄笑。詹天佑怒视着这群傲慢的洋学生,强忍屈辱,愤然离开了教室。
国内环境虽然如此黑暗,但詹天佑还是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被人“咒骂”的铁路专业。他在老师诺索布夫人和容闳的支持下,考取了美国耶鲁大学,进入土木工程系,就读铁路工程。他不是一个死读书的人,兴趣十分广泛,表现出让美国同学惊异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课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作家的文学作品。他还喜爱游泳、滑冰、钓鱼、打球等各种活动,特别喜欢打棒球,一度成为中国留学生代表队――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支球队曾同旧金山附近的一支半职业队进行过一场表演赛,詹天佑的表现得到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很多美国人都很震惊:长辫子的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的中国人,其实在球场上并不差呀!
詹天佑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数学尤其优秀,曾获得数学奖学金。詹天佑是当年归国的100余名留美学生中仅有的两位学士学位获得者之一。
中国已经醒过来了
詹天佑回到祖国时,各国势力在铁路上的割据造成了每个国家在中国修的铁轨都不同宽。德国用标准轨、俄国用宽轨……法国在这一问题上的表现尤为突出:在法国割据势力最强的云南省,他们将铁路修成半轨,这样既省时又省钱。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朝***府刚提出修筑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都想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以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执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朝***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没法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
于是,清***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各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那是无论如何也修筑不了的。
詹天佑顶着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这些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塞外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不管条件怎样恶劣,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翻山越岭,勘测线路;晚上,他就在油灯下绘***、计算。
铁路要经过很多高山就不得不开凿隧道,其中数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工程最艰巨。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办法。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他常常跟工人们同吃同住,不离开工地。八达岭隧道长1000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3倍长。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决定采用竖井开凿法,先从山顶往下打一口竖井,再分别向两头开凿,两头也同时施工,把工期缩短了一半。
铁路经过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西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6
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阅读原文上,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使目标一个个地推进,从而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态生成。在整个阅读的动态感悟过程中,居于首位的便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是动态感悟的第一层次,也是阅读教学之“基”。教师只有给予学生***的与文本进行对话的机会,学生才有可能在文本的世界里看到属于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学生的***感悟。教学中,我保证学生拥有这样的***感悟的权利,不管感悟的是模糊还是清晰、浅显,还是深刻、片面还是全面、错误还是正确,都要保护好这种积极性。没有这种***感悟的过程,接下来的阅读将会是“贫血儿”;不给予学生这样的***感悟机会,学生将无法成为阅读的真正主人。在学习《詹天佑》一文时,我让学生通过不同的目的读(通读、细读、精读、品读)来完成课文学习。首先是通读全文,结合课前预习,查找资料,了解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这件事情值得一提,值得大书一笔,原因何在呢?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交流讨论,知道了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面临重重困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他凭着爱国热情,凭着杰出的智慧,使铁路比原计划提前两年竣工,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者。为人民争了光,为祖国争了光。
二、细读课文,了解人物的杰出才能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后,我又带着学生细读课文。大家一起探究,修筑京张铁路有哪些具体困难,詹天佑是怎样战胜这些困难的?
以下是学生细读课文之后的感悟:(说修筑这条铁路的具体困难)
学生:当时帝国主义者阻挠我们修铁路,他们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后来又要挟清***府,再后来还嘲笑我们的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这件事受到很多人的注意,压力会很大。
学生:有一段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铁路肯定不好修,对了,就是从南口以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这一段。据说,外国著名的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呢!地理位置太差了!
学生:还有,气候非常恶劣。塞外常常狂风怒吼,黄沙满天,一不小心就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学生:我觉得当时科学技术落后也是很大的困难,课文里说“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满是泥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
学生: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铁轨怎么铺上去?就是铺了铁轨火车也爬不上去呀!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说怎样战胜困难)
学生: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说明他不怕嘲笑。
学生:詹天佑不怕困难,亲自出马,带着学生和工人去勘测线路,而且他不怕危险,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对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一种鼓励,大家会想着齐心协力做好这件事。
学生:詹天佑是总工程师,还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工人们会干得更起劲,工程进度也会快一些。
学生:詹天佑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解决了青龙桥附近坡度特别大的问题。
精彩源于生成,教师珍视学生间智慧和灵性的碰撞,抓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各种体验和感受,把学生间的对话逐步引入,引导他们通过讨论、交流,切实有效的读书、探究,使“静态”文本在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中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可贵精神
教师问:修筑京张铁路困难重重,危险重重,但是詹天佑义无反顾,力量的源泉在哪儿?
学生有的默读课文,有的小声读课文,有的交头接耳,一个个“沉醉”其中。
片刻,有学生回答:我知道,詹天佑要报效祖国,不让中国人丢脸。
生(紧接着):詹天佑有爱国心,他不让外国人讥笑我们。
生:詹天佑宁可多吃苦,也要把铁路修好,他认为这是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一定要把它修好;否则,不但惹外国人讥笑,还会使中国的工程师失掉信心。
生:詹天佑的力量就是来源于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平等对话是《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理念,这一新理念赋予了语文课堂新的风采。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只有对话,才能相互造就;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在一种零距离的、活跃的心理状态下敞开心扉,放飞思想,进行师生“视界融合”的对话,取得心灵的沟通。同时,引导生生对话,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品读课文,领会人物的超常智慧
问: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使得许多到中国游览的外宾都赞叹不已。你觉得最值得赞叹的是什么?
学生品读课文,升华情感。
生:我最赞叹的是“人”字形线路。“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过青龙桥,列车向东北前进,……这样一来,火车上山就容易多了。”多么神奇!
生:我认为最值得赞叹的是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它给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有力的回击。
生:我也认为最值得赞叹的是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因为帝国主义者曾经嘲笑“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7
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说:“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计算机多媒体的特点是文本、***形、***像、动画、影视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既能给学生新奇之感,又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利用它***文并茂与形象直观的特点,展示有趣的画面、逼真的情境、悦耳的音乐,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环境里,充分调动学生眼、耳、脑等多种感官,让学生主动探索、积极进取,学生情绪饱满、兴趣高涨,自然产生愿学、乐学的意愿,在轻松愉快中获取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声音、***像、情境展示出来,能很好地渲染课堂气氛,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很好的情感铺垫。例如:在教学《迷人的张家界》的时候,利用课件播放轻松愉快的乐曲,直观展示张家界优美的自然风光,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于张家界美妙神奇的境界中,
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张家界的赞美与向往。这时导入新课,学生兴趣盎然,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合理利用信息资源、现代化手段来跨越时空的界限、剖析事物细节,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相结合,学习语文将变得趣味十足。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宽思维空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多媒体的运用就能很好地完成搜集处理信息这一任务。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制约,延伸和拓宽教育时空,解决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造成的教学难点。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还出现一些离生活现实、离这个时代比较远的课文,而利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有效整合,就能弥补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如《詹天佑》这篇课文通过修筑京张铁路当时的历史情况和修路施工中的典型事件,表现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显示了中国人民坚强的民族自尊心。但学生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及自然环境的了解不够,这样对于体会詹天佑的爱国与杰出就有了一定的障碍。教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詹天佑及京张铁路的资料,上课时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詹天佑的信息入手,并从中点拨、拓展,凭借现代教学手段的造势,为导入新课作了行云流水般的铺垫。这样就调动了学生情趣,发展了学生思维,加深了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大大减轻了学生的认知难度,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获
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又如《跨越百年的美丽》这一课,“天然放射线”“工业废渣冶炼”等,这些知识以学生生活实际和现有的认知水平还不能很好地理解。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上网搜集资料,上课时再借助多媒体,再现居里夫人的实验室及实验情景,这样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跨越百年的时间与空间的情景,学生也就感受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的执著与艰辛。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弥补了生活经验的不足,学习就变得轻松,同时拓宽了自己的思维空间。
三、利用信息技术,突破重点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中,单凭教师用语言文字去讲解,既费口舌又费时间,而且学生听起来也很难获得满意的效果。然而,当信息技术与语文进行有机地整合,便能把教学中讲不清、道不明的重点、难点,通过生动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将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利用信息技术,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上有着别的手段无法实现的优势。如《詹天佑》一文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其中,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线路和用不同的方法开凿隧道这部分,集中体现了詹天佑的聪明才智。用以往的教学手段,往往很难讲清这一难点。课本上只有一幅插***,如果仅凭老师讲述,那么讲得再详细、再具体,学生也只能获得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使学生能够进入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中,真正体会到詹天佑的创新精神,理解他是如何周密设计,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之
情,在理解“人”字形线路时,我播放了一段动画,一步步演示火车上山走“人”字形线路的过程,配上有感染力的解说语言,再让学生反复地朗读课文片段。这样,既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又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好奇心。这种直观的演示,无需教师多讲,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到了“人字形”线路的独创性。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绝妙设计,为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至此,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很好的突破,学生自然被詹天佑的聪明才智所深深折服。
总之,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开放,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显著提高。我相信,语文将因信息技术而变得更加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8
【关键词】教材 插*** 课文内容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A-0070-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六年级的教材中,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插***分别在50幅左右,其中五年级下册近60幅。语文教师应当结合教材***文并茂的特点,利用好课文插***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课文的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从三个方面利用和开发这些课程资源,科学地利用教材插***,有效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一、观察插***,激发阅读兴趣
不少教材插***是根据课文内容而创作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观察插***,并根据插***理解课文内容,再将课文内容回归插***画面中,将***和文有机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进行***文阅读理解,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率。在v课前,教师可以灵活利用教材插***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动力,为提高阅读效率做铺垫。如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的第一幅插***是詹天佑的铜像照片,是写实性***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这幅插***后,可以设计这样的导入内容:“在北京的青龙桥车站,竖立着一座詹天佑的全身站立铜像。为什么会有这样一座铜像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詹天佑》吧……”《詹天佑》的第二幅插***是文中所写的“人”字形线路插***,通过观察***片,学生理解了什么是“人”字形线路,也就不难理解詹天佑是如何克服铁路设计和施工困难。
二、仿照插***,画出想象示意***
语文新课标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可见,教师仅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是不够的,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插***激发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理解了课文的相关内容后,教师指导学生把这些内容画成想象示意***,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想象和运用能力。如教学《詹天佑》一课引导学生根据第二幅插***理解“人”字形线路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将这部分内容画成想象示意***(如***1),让课文内容“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具体形象地展现出来。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想象示意***后,教师还可以将居庸关工程“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和八达岭的“中间确凿井”画成想象示意***(如***2),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激情出发,设计灵活的竞赛式创作,最后互动式评选学生的作品。这样教学,师生互动读课文、观察插***、画想象示意***、师生互动竞赛,充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想象力,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思想教育。
三、让插***画面动起来,加深记忆
有些情景***中的事物具有表形的特点,但***中的物体真正表形的往往只是其中一处。教师在教学时,应当让学生先整体后部分观察画面,突出最形象的表形部位,启发学生想象,将静止的画面想象为动态画面,指导学生表演,可以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笔者曾听过一位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冬阳・童年・骆驼队》一课,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插***理解课文描写的相关内容,想象“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并请学生上台表演文中描写的这一处细节,最后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骆驼咀嚼食物的视频,这样的阅读指导,让学生从静止的画面过渡到动画视频,从阅读理解向创作方向的发展,把***画和课文内容相结合,使其认知由抽象变得具体,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增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9
爱国,是一种坚定的民族精神,是一种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我们青少年要用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描绘祖国未来的宏***,将一片丹心献给祖过。让我们一起向着“心系祖国,健康成长”的目标前进吧!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爱国人士的故事,供大家参考。
爱国人士的故事1古今中外,爱国人士比比皆是,古往今来,爱国人士层出不穷。
中国乃是屹立在东方的雄雄大国,拥有五千多年的光辉历史。上至商夏,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这个词,从未从人民的心中忘却。中华儿女都已自己的行动,以自己的各种形式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王师比定中原日,家怨无忘告乃翁”这是宋朝陆游在临终前告诉自己的儿子,宋朝***队收复中原时,一定要告诉他。陆游死时唯一挂念的还是自己的国家,这爱国之情有多么强烈啊!
爱国的人,历来被世人称赞甚至于名垂千古,而***贼,不仅受到世人的唾骂,一致留下千古骂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爱国人物和事迹,这些人物和事迹深深的打上国家的烙印。同时这些人物和事迹又代表着本国的国之情,推向世界。形形色色林林总总的爱国事迹仿佛把每个国家都团结得更加紧密。
如今我以祖国的富强而骄傲,为祖国的繁荣而自豪。当今,中华儿女遍布世界各地,让每个中国人放飞洁白的和平鸽,让和平鸽永远飞翔在中国领土,让五星红旗永远飘扬在首都,让五千年的古文化继续得到传承。让爱国之情永远燃烧在国人心中。
爱国人士的故事2学习了《詹天佑》这篇课文,我没都知道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我最赞赏的,就是他的爱国。
正因为詹天佑的爱国心,使他毫不犹豫的担当起了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正因为他的爱国心,使他再修筑铁路中遇到困难也不会萎缩;正因为他的爱国心,让他不断地努力。终于,经过了重重的困难,我们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终于全线竣工了,还比原计划提早了两年。
詹天佑的杰出、伟大和爱国,深深的打动了我。当我读到他在常常狂风怒号,黄沙满天的赛外坚持工作,晚上在油灯下绘***,就不得不敬佩他。我的胆子很小,总是怕这怕那,做事有时也不能坚持。我要学习詹天佑这种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和爱国的精神。
读了《詹天佑》,我不仅想到了古今中外的那些英雄,他们多数,不都是为国而牺牲的吗?像赵一曼,宁死不屈,放弃了普通母亲那种应有的对孩子的感情,最终用生命,报答了祖国。
其实,我们也可以成为一个爱国的“小英雄”,只要先从小事做起。首先我们就应该把学习,放在第一位。要是没有很多的知识,你再爱国也不能为祖国效力。然后,不随意吐痰,弯弯腰把地上的纸屑捡起放进垃圾桶等。这些,不都是爱国的表现吗?
所以,让我们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像詹天佑一样,拥有一颗坚强的爱国心吧!
爱国人士的故事3清朝末年,我国派出了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他们都是些少年。有个才12岁的少年叫詹天佑,十分聪明好学,又立志为国效力。后来他学习工程技术毕业,回到了国内。可清朝***府对本国人才不信任,像修铁路,就都让外国人主持。詹天佑尽管有才干,也只能当助手。
1905年,修建北京到张家口铁路的消息传开了。英国和俄国都争着要修,因为他们知道这条铁路在中国的战略要地,掌握了它就能控制中国,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达成“协议”,说中国如果不让他们修,他们就什么也不提供。他们以为中国人离开他们肯定修不成这条铁路。
清朝***府这才让詹天佑担任总工程师。有人对他不放心,说他自不量力,说他胆大包天,劝他不要承担这项难度非常大的工程。詹天佑说:“京张铁路如果失败,不但是我的不幸,也会给中国带来很大损失。外国人说中国工程师不行,我则坚持由自己来办!”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进去,和工人们一起吃住在工地,细心勘探,大胆试验,经过4年艰苦的劳动,终于成功地修筑了京张铁路。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志气。詹天佑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原来那些瞧不起中国工程师的英国人也表示对他由衷敬佩。
爱国人士的故事4朱自清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的文学家。抗日战争结束后,美国***府一方面支持蒋x发动内战,一方面又利用签定条约的办法在中国获取了许多特权,还加紧武装战败国日本,对中国重新造成威胁。当时社会上物价飞涨,物品奇缺,很多人在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人民对美国和国x******府十分不满,反抗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为了支持蒋x,就运来一些面粉,说要“救济”中国人,好让中国人“感谢”美国,不反对它。
朱自清看透了美国的用心,认为美国的救济是对中国人的侮辱。他和一些学者一起,在一份宣言上庄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份宣言表示,坚决拒绝美国的“援助”,不领美国的面粉。当时,朱自清正患严重的胃病,身体非常瘦弱,体重还不到40公斤,经常呕吐,甚至整夜不能入睡。拒领救济粉意味着每月生活费要减少600万法币,生活更加困难。可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尊严,他坚决拒绝那些别有用心的“赏赐”。他在日记中写道:“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自己的责任。”
两个月后,朱自清因贫病交加,不幸去世。他宁肯挨饿而死,也不肯领带侮辱性的“救济”,表现了一个中国人应有的尊严。
爱国人士的故事5梅花朵朵盛开,芳香溢满校园,如此境界使人心情舒畅,心境放松,但我的心“怦怦”地跳个不停。
那是因为《詹天佑》这篇课文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作为一位工程师,我想大多数的人都会去国外深造,因为那更有利于自己的发展。大好的前途——名誉,地位,财富都是唾手可得的,没准还能成为流芳百世。可他却选择了中国,并且做了一位铁路工程师。这时,我不禁暗暗地佩服詹天佑。当读到詹天佑背负起外国人嘲笑和重重困难,毅然接受修筑“京张铁路”任务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是“忍辱负重”。虽然国人说这一回可争了口气,但对詹天佑来说接受这个任务是一种巨大的压力,然而祖国对他寄予的厚望,成了他接受任务的动力,这可见他对祖国的爱是发自胸膛中那颗真挚的赤子之心,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把握和自信。作文
詹天佑教学设计篇10
简笔画既直观又形象,它能使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新颖、形象的简笔画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还能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感知能力。在教学中巧用简笔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途径。
一、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中,有一些词句较抽象,学生一下子难以理解,讲解起来也比较费劲,此时,巧用简笔画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詹天佑》一文中出现的“悬崖峭壁”,在字典的意思是“高峻的山崖,陡峭的石壁,形容山势险峻”。这个词解释起来有点困难。于是,我利用课件出示简笔画(***1),让学生观察何为“悬崖峭壁”,使词语的意思变成了具体的物象,促进学生的理解。又如《再见了,亲人》出现了“战役”一词,为了让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我出示近义词“战斗”“战争”,让学生区分。学生都知道它们是打仗的意思,但具体怎么区分?老师一个个讲很吃力,学生很难理解,也难以记忆。于是,我根据它的范围进行区分,画出***2,学生一目了然。《院子里的悄悄话》一文出现了“年轮”一词,学生也不好理解,我也是通过简笔画(***3),让学生便于理解。
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詹天佑》一文在谈到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时,这样写道:“居庸关山势高,岩层厚,詹天佑决定采用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的方法。而八达岭隧道长有一千多米,有居庸关隧道的三倍长。詹天佑决定采用竖井开凿的方式,先从山顶往下打两口竖井,再分别向两端开凿。这样一来,六个工作面可以同时开工,大大缩短了工期。”我先让学生读课文,让他们自己动手画***,然后在多媒体上出示学生所画的***,再进行修改。下面是修改后的***形。
这样一画,学生一目了然,对课文句子的理解更深刻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简笔画使板书更新颖、独特
板书设计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有不可忽略的教育作用,我们应精心设计板书。具有独特风格的板书设计,可称得上是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发。好的板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板书,力争从板书内容、布局上下工夫,力求内容精简,字迹工整,布局新颖,有创意。
《狼牙山五壮士》的板书设计: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詹天佑教学设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