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1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精彩教案选录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都能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农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2
如何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学有效和高效呢?
一、 抓住结合点,强化训练意识
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追求有效性。笔者以为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学得关于语文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同时逐步建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刘红老师执教的《姥姥的剪纸》在理解内容和关注表达方式的结合方面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刘老师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明确目标”——“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1~6自然段,重点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并且体会作者是怎样把‘高超’生动地写出来的。”接着,刘老师按照“品味语言、读懂高超、揣摩表达”的教学思路,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环节:
师:默读这部分内容,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姥姥的技艺高超,圈画出关键的词语,用心体会。
生:从“无所不能”可以看出姥姥剪纸的内容很广泛,什么都能剪,确实技艺高超。
师:再仔细读读这一句,前后联系着读,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学生默读)
生:我发现了两个“普普通通”,“普普通通的剪刀”“普普通通的彩纸”却剪出了那么多东西,“无所不能”,真是技艺高超。
师:同学们读文章一定要细致,不要轻易放弃每一个词语,哪怕是看上去很不起眼的,要想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写。看这个对比,作者用材料的简单、工具的简单、方法的简单对比出姥姥“无所不能”的高超技艺,把姥姥的剪纸技艺一下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
刘老师设计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思维指向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语言内容的体味理解文本意义、人物形象,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二是引导学生品味文本怎样运用传神的语言来表达内容,塑造了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形象,解决了“怎样写”的问题。
二、 抓住切入点,落实三维目标
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何准确落实到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两次观摩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爱如茉莉》,对于薛老师抓住切入点,落实语文课堂三维目标的策略印象非常深刻。
课前谈话切入:薛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了“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袅袅清香”“爱如茉莉”“弥漫诗意”六个词。
指名读、齐读词语之后,薛老师请学生用上一两个词语来描述茉莉,说一句话或者两句话。
一学生描述,用了三个词。薛老师说:“词语在运用中才能会用,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谁能说得更具体一些,更丰富一些。”
在学生说成功一句话后,薛老师说:“能说两句话吗?”
生:富有诗意的茉莉,平淡无奇,但散发出缕缕幽香……
师:学课文时可以看到很多词语,对这些词语不但会记,还要会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许多教师从新词检查入手,往往停留在单纯的词语拼读中,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教学目标的缺失。而薛老师用词语话题切入课堂,一是让学生会读文中的重点词语,二是说话训练,让学生在理解词语所包含的意思同时学会运用。这两种目的都隐含在具体的目标要求之中,设计上了无痕迹,并为下一个教学环节——品析课文语言、感受词语温度、体会茉莉情感做了较好的铺垫。
薛老师写话前让学生谈谈对爱的认识。
师:如果让你打一个比方,你认为爱如什么?
(学生写,教师巡视。)
生:爱如玫瑰,听别人说玫瑰是爱情的象征。
生:爱如康乃馨,温馨而祥和。
生:爱如阳光,可以温暖别人和自己。
生:爱如空气,无所不在,无微不至。
……
师:生活中需要爱,除了爱情,更需要同学、老师的爱,这些爱可以使我们更有力量,更温暖。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静下心来梳理自己的学习所得,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的笔表达出来,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全班交流,从而真正领悟“爱如茉莉”的含义。这样,学生不但再次进行了语言的表达,还把文本中的语言温度转化为自己文字的温度。
三、 抓住空白点,夯实表达能力
语言文字的训练是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任务之一。有位老师在教学《姥姥的剪纸》时,有这样的设计:
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姥姥数九隆冬、三伏盛夏,或是日光下、月光下练习剪“喜鹊登枝”的情景。
生认真思考并进行片段描写。
生:我选择了数九隆冬姥姥剪纸的画面来进行描写:窗外,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中飘落下来。姥姥从宽敞的棉衣袖中抽出自己的双手,在嘴上使劲地呵了一口气,并搓了几下,从坑沿边的针线筐中取出了一把已经伴随她半辈子的张小泉剪刀,又从我已经不用的草稿纸上撕下了一张纸,凝神地望了望窗外,用手比画了几下,拿起剪刀刷刷几下,一幅漂亮的***画出现在我的眼前:雪白的大地上有一座小屋,屋外的空地上一只活泼的小兔子在拔萝卜,身旁一头可爱的老牛扇着尾巴,帮小兔抖落身上的雪花……
师:是呀。熟能生巧,总剪,手才会——有准头;姥姥的手才会像她的——眼睛,好使的剪刀才会像——姥姥两根延长的手指,那剪刀才能“行”在纸上,姥姥才真——“神”了。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独特体验 有效教学
课堂上,笔者在紧扣关键词句,设计精准的带有思辩性的问题的基础上,在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方式进行了独特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即从巴峡穿巫峡――利用逻辑的力量
简单的逻辑推理学生都会,我们不防让学生的新的发现“顺流”而下,从“巴峡”穿“巫峡”,下“襄阳”向“洛阳”。一旦学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受到阻碍,或受到推进,都会激起一片思维的浪花,调动起全部身心去体验。比如《姥姥的剪纸》一文中,写道“姥姥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啥用场?往哪儿贴?’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这里的“看人乐颠颠地走了,她接着干活儿”,很多同学读出,索求剪纸的人一听到姥姥答应,便高兴地走了,因为事情定下来了,他为将会获得姥姥的剪纸而高兴,说明姥姥技艺高超。这种理解不无道理,但是细读前文,往下推理,这不符合姥姥的性格,她是一个广结善缘的人,她会让人回家等着,再跑一趟吗?而且姥姥技艺高超必定是亲眼所见人们才才口口相传的,要不然我还以为他找了另外一个剪纸高手剪的呢?这一推理,激起了学生争论和再读文本的兴趣,于是,学生从“接着”一词读出姥姥肯定先剪了。而且课文一写完“姥姥答应剪”,接着就写“这人乐呵呵走了”,中间省略了文字,暗示着姥姥剪纸是那样的快。此时,姥姥的形象也更加丰富起来,学生体验的也变得更有深度。
二、似曾相识燕归来――借助感觉的力量
建构主义告诉我们,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就是以已有的认知为基础,不断建构的过程,而学生的体验,更加需要调动起脑海中的相似块,去感悟语言文字中的情感理趣,在似与不似之间追求那种韵味。比如,在教学《烟台的海》时,写海浪如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我让学生真切地做出面前一头大狮子扑过来的反应,学生刚做完避让动作,我又一次扮成狮子猛扑过去,这样循环数次并追问狮子有多少头,再让学生闭眼想象。这样更能帮助学生体验到千万头狮子扑过来的感觉。下文作者又把浪花比成小孩子,我又模拟可爱的小孩子,扑向学生,学生张开手臂拥抱我,与前者避让狮子的形象对比之下,冬天海浪的汹涌和春天的海浪的温馨给人的感觉更加深刻,读来更加入心,且课堂情趣盎然。再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中,写干旱和严寒对生命的摧残,写那些幼苗也许熬过了持久的干旱,却躲不过更为严酷的寒冷,我让学生在研读这句的“熬”与“躲”字,然后让他们结合平时看过的日本鬼子残杀被捕中国老百姓的场景,想象画面,当学生脑海中浮现出“可怜的老百姓饱受牢狱之苦,突然有一天鬼子说放他们走了,而走到百米之外后,他们身后却传来了机***的***声”的画面时,师生的怜悯之情被推向极至。语文的魅力就在这里,它可以令你神游万里,思接千载,浮想联翩,唐诗宋词内容包罗万象,不变的是那种种似曾相识的情怀。冯小刚电影、《武林外传》中讽刺的很多人,谁看了都有点象自己,因为人们体验到的是那种潜藏在人内心的共同的本性。惟有打破那种就事论事的体验模式,才能使体验具有一定的广度。
三、风刀霜剑严相逼――强化激将的作用
有人说,一个艺术家的不幸,有可能是人类的大幸。这话讲出了大凡杰出的创造性的成就都是在一些特殊的人生逆境中激发出来,屈原放逐,仍有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有时我们在激发学生独特体验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置学生于无退路之地,甚至“不义”之地,来压榨学生的体验潜能和创造潜能呢?如《牛郎织女》中,王母娘娘是一个狠毒的,奸诈的,且又强大的恶魔,如何从语言中深入体验,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于是我放手让学生去探索,但规定必须有十处发现,否则你就是一个内心不够善良的人。这样一下子“刺激”了学生,于是他们细读,交流,碰撞,发现了好多:她身为天母居然“暴跳如雷”,只为织女是“下”嫁人间,便发誓要“抓”回织女。她分明已失态,她势力那么强大,偏要“趁牛郎不在家”去抓织女,而且“推”倒孩子,“拽“着织女,还有“一”划之下,“霎时间”就能划出“很宽”的,“波涛汹涌“的天河,并且她让牛郎织女相见却不能相逢,生不如死,就像你饿了,我偏放一块肉在你嘴边,但又让你够不着,其心何其歹毒。他们的发现远远超出老师预定的十处,并且课堂上群情沸腾,义愤填膺,议得热烈,读得深情。这样的方式使老师的引导富有情趣,彰显力度。但必须要求教师积淀素养,钻研教材,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且放白鹿青崖间――给以自主的空间
引导学生产生独特体验,很容易变成教师的繁琐分析,牵着学生思想的“白鹿”去游历名山,把教师的体验强加给学生。实际上,如果我们充分地信任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在教师预设的范围内学习,可以有效地将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上一案例中的学生体验的成功某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开放性教学。但开放性教学关键是要设计有效的系统性的问题,能统摄整体,并有利于学生掌握细节,揣摩推敲。比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我精心扣住的“快开***,你不开***,我就要向你开***!”这一声血气方刚的怒吼设计了三个问题来教学:(1)他为什么要快开***?(2)他为什么不自己亲自开***?(3)副官长如果不开***,他真的会向他开***吗?带着三个问题,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爱大黑骡子,但更爱战士”的内心之中,体验到了那份铁汉柔情。耐心地放白鹿于青崖之间,须行时即可游访名山。我们的教学要多一点从容淡定,睿智的,轻松的,创造性的课堂,需要我们精心设计,更需要我们大胆放手,耐心等待。
五、直挂云帆济沧海――调动积累的故事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针对性 梯度性 探究性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实现师生双方平等对话的重要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调动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对话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教师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教学过程中某些细微环节,都需要全方位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根据不同的需要设计不同的提问来帮助完成教学任务。
(一)要有针对性
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必须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教师在授课前要领会新课程标准,把握好教学目标,钻研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进而准确地确定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找出教学中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进而精心设计提问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出问题,使提出的问题问在知识的关键处,并在课上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它展开对话。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让学生产生歧义,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结合本课教学目标进行问题设置,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如在教课文《项之链》一课时,我按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设置问题。为了让学生明白乔依帮助老妇人一事所体现出乔依乐于助人的品质,我让学生紧紧围绕描写乔依为老妇人修车的重点段展开思考:1.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天气冷?2.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乔依为老妇人修车时遇到了困难?在思考中,学生能紧紧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思考,从重点的词句感受乔依助人为乐的品质。可见教学目标可以更好地为课堂提问服务。
(二)要有梯度性。
要想实现语文课堂梯度提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我们要把握好梯度间的跨度和衔接。这就要求教师在设置疑问时必须考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跨度和衔接。跨度太大,学生思维够不着,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反而弄巧成拙。跨度太小,失去挑战性,学生不感兴趣,白白浪费课堂时间。课堂提问,不能只是简单的把几个问题罗列在黑板上就成,还要使问题之间衔接得天衣无缝,不着痕迹的把问题与问题连在一起。其次,设置问题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这个规律就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易到难。语文课堂上设置疑问,在围绕课堂教学重难点的前提下,应先从简单的问题问起,然后一步步问到核心问题。有些问题,是由局部到整体组成的,可以先从一个个小问题入手,然后把各个小问题的答案综合起来,概括出核心的内容。如在教课文《姥姥的剪纸》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姥姥的剪纸那么受大家欢迎?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刻来了兴趣,很快便找到了答案:由于姥姥的剪纸技艺深入人心,而且她广结善缘,有求必应,所以的姥姥的剪纸爱欢迎。紧接着,我问学生为什么文中的我说姥姥剪纸出神入化?从姥姥为我剪的小兔老牛***中你看出了什么?如此提问激发了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把握了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有利于学生对通过梯形提问,层层设疑,步步追踪,让学生明白姥姥不仅剪纸技艺高超,而且让学生明白姥姥对“我”的深情以及“我”对姥姥的怀念之情,剪纸,成为祖孙间感情的“桥梁”。
这些问题的设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既有深浅难易之别又激励了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互和互动性,层层深入地把学生引向知识深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
(三)提问应具有探究性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究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学生解答完自己提出的问题后,教师还应留下具有生活化、又赋有探究性的空间,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去探究。如在教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课,我留的课后探究题是:你还知道我们有哪些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有什么特点?课后我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相关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研究思路:从各民族的风土人情、衣着、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方面进行研究。对所获资料进行分析、筛选、整理、加工,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并撰写个小论文、小调查,还可组织交流或举行展示。通过开展“探究性教学”,一方面使学生们学得了很多科学知识和技能,但更为可贵的是使学生获得了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学习前人经验的同时,具有勇于突破和敢于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
提问的注意要点
(1)表达清晰、语言简洁。教师的提问不能太过随意,要在课前进行提问的系统设计,尤其在措辞上的设计,尽量用简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所要问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
(2)选准时机,出示问题。教师应在学生产生了认知上的疑问时,即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时,及时出示问题,这样就很易激发起学生探究问题答案的兴趣,引导其思维不断向前发展。
(3)给予适当的提示和点拨。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并不是无事可做,而应在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提示,促进其进一步思考。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在学生思考尚不清晰处应给予点拨,使学生能更清晰地表述观点、思想。
(4)要保证有思考问题的时间。在问题实施的过程中,要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教师把课堂的重心从如何教转移到学生如何学的目标上来。教师必须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思考的时间,多听听学生对问题的回答,在与学生的反馈交流中,检验自己提问的效果。
(5)注重过程性评价。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不仅要给出结果性评价,更应给出过程性评价。评价学生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独特处,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不断发展。
(6)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进行课堂提问时,即使回答问题的是个别学生,也要力求使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思考问题,使得提问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对未回答或未能给出正确答案的学生也要作出恰当的反应与评价,可以启发他们寻求正确答案,或者分析错误的原因,或者请其他学生给予帮助。
综上所述,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有意义和价值,应讲求针对性、梯度性、探究性,应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总之,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千方百计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必要手段和实现课堂教学质量“增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作者:雷洪明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有效表达 策略思考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感到自身所教学生都是在比较积极地思考着,但其思维结果不尽理想,主要体现在表达的见解乃至所进行的见解表达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在平时多寻觅学生出现如此症状的原因,现我将所获的思考拙于笔端,以求方家教正。
一、学生有效表达需有滋有味地读
我们大多有这样的感觉,小学生读文都如同细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应当说,这样的读是永远也不可能读出多少感觉来的。小学生学习语文如果读不出来感觉,那么怎么有可能表达,又能够表达出些什么?语文课堂没有学生的表达既体现不出课堂生机,又看不出多少真实意义上的效果。所以,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有效表达并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而且应当是一开始就有滋有味地读。我们应当感到:小学生毕竟只是小学生,有滋有味地读文的能力比较缺失,如果我们组织不好,如果气氛不行,就无法有滋有味地读起来。让学生有滋有味地读起来,首先必须是教师的范读,诸多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人们对教师的范读已不再那么重视,甚至比较淡薄,整个课堂近乎就是那样听不到老师朗读的声音。殊不知没有教师范读时美好空间语言的传递,那学生是进入不了有滋有味朗读氛围的,哪怕再美的文本。其次,必须对学生的读提出一些比较严格的要求。如课堂上学生朗读时的坐姿、声音、速度等都应当有比较具体的规定。再次,要让学生读得有滋有味,也不就是让学生读一遍就能了事的。在课堂极其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多读,学生课堂上的多读,尤其是学生在朗读后的多默读,那完全就可能是学生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学生有效表达需原汁原味地读
语文教学需要学生有自己的感悟,学生的表达当然完全需要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小学生的阅读感悟,也应当完全是小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诸多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实现学生阅读感悟的个性化行为了吗?窃以为还是完全意义上的没有。尤其在人们倡导前置性学习的导学案设计的当下,某种程度上是剥夺了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的权利。对此,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学生有效表达还需要学生原汁原味地多读起来。何谓原汁原味地多读起来?笔者的理解和具体的实践是多让小学生一开始就素读。现代教育媒体着实给课堂教学良好气氛的形成带来许许多多便捷,如学生在读文时进行相关配乐渲染,气氛很不一样。但我们所必须看到的现实是学生个性化阅读感悟的行为从某些意义上说受到一定的约束。对此,我们应当得出这样的结论,学生读文中的配乐,需要但不能滥烂。譬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古诗文时,一般都给学生以配乐朗读,而那些相关的说明文和一些比较具体的叙事性文本,都不予以配乐。就是一些可以配乐的也都采取先配乐朗读,后让学生素读。如和学生一起学习的《七律・长征》,让学生倾听金戈铁马似的乐曲之配乐朗读,随后的一切朗读都让一个个学生在极素的情形下进行。学生自己朗读着,自己思维着。学生在阅读中联想到红***将士跋涉千山万水的艰险和艰辛,也从“乌蒙磅礴走泥丸”的相关语句中感受到红***将士所凸显的***乐观主义精神。说实在的如果没有学生如此多的素读,恐怕诸多学生就不可能有如此之个性化的感悟。
三、学生有效表达需有胆有识地表
平时的阅读教学,学生不能表达得有效,不仅仅就是感悟的问题,其实与学生的表达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在表达中不够大胆,或者就是完全意义上的不具备胆识,那么学生的表达肯定就是完全意义上的无效。怎样让学生在表达时具备胆识或者比较充分地渐渐建立胆识?窃以为兵家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对我们有启迪意义。对于小学生的表达,老师需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旁若无人的前提下,进行表达;对于小学生的表达,需要我们进行比较含糊的评价,我们虽然不用将学生的错评价为对,一些可以含糊应对的可以含糊过去。对于小学生的表达,我们可以多让学生在表达后感到十分喜悦,建立学生的喜悦感是相当重要的。一般来说小学生在表达时都是那样心有余悸,不知道老师和同伴会给予怎样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先多呵护学生,尤其是学生表达出独到而又正确的见解时,应当给学生以热情的点赞。如教学《姥姥的剪纸》,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比较有板有眼而且声情并茂地这样表述着:姥姥的剪纸不仅仅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剪纸,更是祖孙之间友好情怀的体现;姥姥的剪纸不仅仅就是一种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精神传播,姥姥剪着纸,对周围进行乡土文化的传播。姥姥剪着纸,对我进行着情操的陶冶,心智的启迪。当学生说到这些时,老师不仅仅就是以目光传递大加赞赏的空间语言,更重要的是以比较得体而又丰富形象的语言赞赏他们,学生便欣喜若狂,有胆识地进行表达的劲头会更足。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6
一、优质问题产生的基础
1.对教材的深度研读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所以有些教师据此将教材冷落一边。笔者认为,这种做法误解了叶老的意思。叶老的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教材毕竟是个例子,首先要用好教材;二是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而应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适当拓展。所以教师有必要也必须深度研读教材,只有研读教材才能提出优质问题。
研读教材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写什么的问题,即文章内容问题;二是怎么写的问题,即文章表达问题。对文章内容的解读也有两个层面:“符号层面的解读”和“意义层面的解读”。“符号层面的解读”是解读的“物象”阶段,以获取知识和有效信息为目的,字词句篇、篇章结构的分析都属于符号解读;“意义层面的解读”是解读的“意象”阶段,所谓的情感、审美、诗意等,都是意义层面的解读。当然,这两者是同时进行的。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涵盖这两个方面,或能生成这两方面的新问题。
譬如,苏教版国标本第11册《姥姥的剪纸》一课,有的教师把目光聚焦在姥姥的心灵手巧、技艺高超上,这只是符号层面的理解,这样的理解,无论设计什么样的问题都是浅层次的、低效的。其实,这篇课文的题目已经给予读者以启示,《姥姥的剪纸》落点应该在“剪纸”上,因为姥姥的剪纸确实“拴住了我的人”“拴住了我的心”“拴住了我的情”,“我”在表达对姥姥的怀念、对家乡的怀念。再生发开去,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文化符号,这不正是昭示着传统文化对“我”的濡染和熏陶吗?“我”的那份情、那份爱不都是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吗?有了这样的解读,教学的落脚点还会只囿于“姥姥”吗?有了这样的深度剖析,设计出的问题又怎会不是高效和优质的呢?笔者设计了“姥姥的剪纸对我产生了哪些影响”这个主问题,并紧紧围绕它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思维激荡,见地独特,效果很好。可见,高效的课堂都源于优质的问题,优质的问题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研读。
2.对学生的全面了解
人们常常疑惑,一些名师事先并没有接触学生,他们的课却总能有效地进行,他们对学生了解吗?其实不用怀疑,他们虽然没有事先接触学生,但对该年龄段的学生他们已相当熟悉,况且他们在课堂上善于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预案。所以,一般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提出优质、有效的问题,还得事先全面了解自己的学生,因为毕竟没有名师那样的机智和境界。
如何让学生的学力与自己的教学设计“合拍”?这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学什么的问题,二是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起点,要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能知道什么,正如古人所说的“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其知之”。“怎么学”,要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长、学习品质、学生的发展等。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设计出优质问题。
有一次,一位教师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他提出了一个主问题――“‘主人’在课文中是怎样体现的”,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学习。试上两次,感觉都不流畅。问题究竟出在什么地方?笔者后来反思和发现,这完全由于教师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原来,学生既不知道艄公是干什么的,也没有目睹过黄河的惊险,甚至没有类似的生活体验,难怪体会不到“主人”的品质和精神。于是,笔者建议那位教师,带着学生登上汽艇,在家乡的大湖上体验一次水上航行;并将主问题调整为“文中的主人是谁?为什么说他是黄河的主人?请你默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有关语句和词语”,这样一改,问题“链接”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知识储备,贴近了学生的学习水平,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情境。可见,学生的实际是问题设计的起点。
3.对课程标准的准确把握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师无论设计怎样的问题,都要符合学生年级段的要求,符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所以备课时,教师要针对所教的年级、课型,认真研读课程标准。譬如,就“默读”而言,对低年级学生要求“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对中年级学生要求“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对高年级学生要求“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曾见一位特级教师给高年级上课时,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且在3分钟内完成”,后来笔者数了数文章的字数――889个字。有些教师因此照葫芦画瓢,把“3分钟内默读完课文”的要求,不分年级地使用。这显然没有认真研读课程标准,也没有悟到那位特级教师如此设计的依据,课堂效果可想而知。在“词语理解、课文解读、表达方式”方面,课程标准对各个年级段的要求都不一样,教师只有认真研读,才能设计出优质问题。
二、优质问题的设计
1.把捏问题的深度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设计的问题如果太浅,没有思考的价值,就难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还容易让学生养成性情浮躁、思维懒惰的习惯;反之,如果问题太深,学生就会摸不着头脑,又会丧失信心,挫伤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高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答,又要有一定难度,使其不能轻易解答,即“跳一跳够得着”。
譬如,笔者在执教《诚实与信任》一课时,在第一部分教学后,提出了一个总结性问题――“因为……所以说,我是一个诚实的人”,学生说来说去,就是说不全面。后来,笔者调整了深度,将问题修改为,“因为……,那天能见度很低;因为能见度很低,还因为……,我撞碎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但我主动承担了全部责任,所以说,我是一个诚实的人”。这样一改,绝大部分学生经过仔细读课文,都能回答出来了,学习障碍克服了,学生们也非常高兴。
2.关注问题的广度
问题的广度,是指问题覆盖面的大小、问题的触角能够延伸的距离。就问题涉及的内容而言,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片段,还是整篇文章;就问题指向的学生层次而言,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所有学生;就组织答案的方式而言,是读了课文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是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解决的问题,还是要发挥学生的想象才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些面的覆盖,在设计问题时教者自己都要廓清。问题的触角要有空间,大而不笼统,小而有穿透力,问题才能够适度。譬如笔者在执教《最大的麦穗》一文时,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对“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这句话的理解。这个问题的设计是围绕着一句话来谈论的,解决的方式是联系自己的实际,面向中上等学生,触角可以上下摇摆。这样的设计确实让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3.选好问题的角度
问题从哪个角度设计更易于探寻文章的主旨,调动学生的学习情趣,帮助学生更顺利地解读文本,这是值得探究的问题。《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实,如何选择一个好的角度,还源于教者对文本的深度研读,只有聚焦于能够追溯文本的主旨而又有生发余地的视点,才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譬如《水》这篇课文,许多教师都认为,本文主要是为了告诉人们水的珍贵,教学参考书上也是这样表述的,所以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把目光聚焦在“珍贵”这个词上。应该说,这样理解没有错,但是该文原来的题目是《饿水》,作者为什么以“饿水”为题目?其实,全篇文章都是围绕“饿”来写的,如,孩子们在备受缺水煎熬中的心酸的快乐;孩子们像风干的树叶,像狗尾巴草,都是因为缺水;母亲最后说“你们都饿坏了”,而不说“你们都渴坏了”。在“饿”中寻“乐”、“饿”而坚强的精神,正是文章要表达的主旨。(后来笔者通过和作者马朝虎先生的交流,也证实了这个观点)。既然全文都是围绕这个“饿”来写的,所以笔者在教学时,就抓住“饿”来组织教学。“为什么说‘饿’不说‘渴’”“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们‘饿’坏了”,笔者这样的问题设计,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透过语表层进入内蕴层,获得言语的真意,并将言语积累于心,成为自己真正的内在收获。
4.砌好问题的坡度
朱熹曾说,“君子教人有序,先教人近者,小者;后传以远者,大者……如此循序而渐进焉,则意定而理明”。实际教学也是这样,有时为了追寻文本的主旨,不得不设计一些统领性的问题,但是这样的问题学生一时又无法解答,因此教者有必要设计一些辅问题。辅问题是主问题的基础,主问题又是辅问题的发展和延伸,呈阶梯状。在随着问题拾级而上的同时,学生思维也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表及里的过程。
一位特级教师在教授《***神》一文时,学生开始时就提出质疑:“为什么说是***神?”这个问题是探寻全文主旨的问题,是研读文章必须解决的问题,但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又是比较难的问题。这位教师及时出示了两个问题:“请同学们轻声自由地读课文,画出课文中描写爷爷语言、动作的句子,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爷爷手术前、手术时、手术后都有什么样表现,你又体会到什么?”学生在读画描写的语言、动作的句子时,的形象在学生头脑中也渐渐地丰满起来。再联系手术时、手术前后的表现来阅读,学生立即感悟到了元帅坚贞不屈、刚强坚毅的***神形象,开始的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种由浅到深的台阶型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人人有思考的余地,个个有回答的机会。
总之,优质的问题源于教师适度地把握了问题的“深度、宽度、角度、坡度”,只有“适度”,教学设计才能合理、自然;只有“适度”,教学过程才能融通、圆润;只有“适度”,才能让学生思维激荡、才思飞扬。
三、问题的投放
优质的问题怎样才能发挥它的最大效能?这涉及到问题的投放,只有“适时、适境、适式”地投放,才能保证问题的效度,才能保证课堂效率的提高。
1.瞄准时机
衡量问题投放是否适时的标准是什么?是看学生的思维所处的状态。提问的最佳时机是在学生“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愤”“悱”状态,这个时候教师自己提问或者帮助学生提问都是问题发挥最大效用的时候。所以无论开讲前的发问、开讲时的追问、讲完后的续问,都要在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才能发挥问题的最佳效能。
譬如笔者在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新课刚一开始学生就问:“李时珍是谁?”其实,这个问题问得不恰当,学生是想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也正是统领本课教学的一个灵魂性的问题。当时也正是学生思维处在“欲通而未达”之时,于是笔者就此点拨:“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说:“我想知道李时珍有哪些贡献?他是哪个朝代人?有哪些品质?”“好,那你可以针对你想知道的内容重新修改一下你的问题。”经过这样的问题引领,学生很快设计出一个新问题:“李时珍是怎样的一个人?”笔者虽然只是针对一个学生引导的,但是所有学生都知道了应该围绕自己想知道的内容来提问,达到了以问促问的目的,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
2.契合情境
笔者赞同语文课堂是一个“场”的说法,“场”会构成一个“场境”,“场境”在课堂上表现各不相同:有的热情奔放;有的静谧安逸;有的情深融融;有的深沉凝敛。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和教学的情境相契合,否则将会打破教学的和谐,当然也会影响教学的效果。譬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春联》一文时,为了讲清对联的特点,补充了很多对联,最后他问学生是否见过挽联,并举出一个挽联做例子来印证对联的特点。有的春联描绘了美丽景色,有的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歌颂劳动人民的幸福生活……是颂扬、祝福、赞美,充溢着喜庆的气氛。在当时的喜庆氛围中,随便找一副春联都能够体现出对联的特点,为什么偏偏找一副挽联呢?这和当时的教学情境极不吻合,让学生和听课的教师都感觉很不舒服。
3.讲究方式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7
一、营造环境,把课堂交给学生
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首先是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让孩子们成为知识的探索者、情感的体验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切实改变一位灌输的教学模式,恰如其分地充当课堂引导者角色,让语文课堂环境更轻松、更和谐,激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让他们去探索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比如在教学《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时,我就尝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体,去探索、去体验,收到了意外的效果。在教学之前,我就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观察自然的美丽,体会自然的神奇,聆听自然的美声,品味自然的芳香;然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说出自己贴近自然的感受,让其他同学来品评;最后是引入文本,启示学生怎么理解作者把大自然当作一本绿色的课本,并结合自己的感受,再品味欣赏、感悟诗情,课堂气氛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更活泼、更贴近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这堂课就变得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在这里,教师完全是一个配角,是一个旁观者,是一个引导者。果然,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也显著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伙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种关系能够有效消解学生压力和抗拒情绪,更主动地投入学习和探索,从而构建起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二、加强互动,使课堂充满情趣
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小学生们“心向往之”的课堂,而不是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地方,这是构建生态课堂的基本要求。怎么才能让学生们喜欢上语文课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学生的角度着想,根据孩子们的特点,以平等的身份和角色,实现师生互动,让他们通过阅读、思考和实践活动,更主动去学习,更深切地去体悟。在教学《姥姥的剪纸》一课时,我就在本来比较平实的文本内容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生活、感情体验,以平等的身份,设计了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一堂课在问答、互动中妙趣横生,平添了小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主动性。首先我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尝试去剪一个最简单的五星,然后让学生们评出谁剪得最好,再引导学生对“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这句话中的两个“普普通通”与后面的“无所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来理解姥姥“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的高超技艺。接下来,我又让孩子们两人一组,一个人捂住另一个的眼睛,体验在看不见的状态下,能否剪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以此来加深对姥姥在被捂住眼睛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剪出好作品这种高超技艺的体验,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领会。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高,趣味性更强,教学效果明显增强。
三、建立自信,让课堂尊重个性
小学语文的生态课堂是以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为基础来构建的,是一个情感的认知过程。这就要求,在教学课堂上,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得到充分的个性化发挥,让他们感受到认同、感受到关注,从而充满自信地去学习和探索。在教学伊索寓言之《葡萄和狐狸》和《蝉和狐狸》一课时,我就两个故事当中的狐狸形象对学生发问:孔雀、长颈鹿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而猴子和蝉却没有呢?假如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狐狸的话,你会选择哪个词呢?大多数同学回答是因为孔雀和长颈鹿听信了狐狸的谎言,而猴子和蝉更相信自己。但是有一位同学却说,“长颈鹿很容易就能摘到葡萄,为什么不自己尝一尝呢?”我就及时地对这位同学的回答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于是学生的思路一下子被打开,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都出来了。在形容狐狸的时候,更多同学用了“狡猾”“虚伪”“奸诈”等词汇,但也有同学就用到了“聪明”,虽然我适时否定了这位同学的价值观错误,但是也尊重他的个性选择,把聪明解读为狐狸的爱动脑筋、勤于思考。通过设问、点拨、互动,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使之体验到个性被尊重,从而获得更多、更深的情感体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是鼓励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的好方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到了认同和关注,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更有信心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索中。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兴教育观,合理构建生态课堂,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非常必要。但是因为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在实施生态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体现层次性,因材施教,才能真正取得生态课堂应有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宝艳.浅谈小学语文生态阅读课堂的建构[J].新课程(小学).2013(12)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8
一、精设深刻的话题,“聊”有中心
聊课中的“聊天”与日常生活中“聊天”有所不同:日常生活中的“聊天”,话题基本上跟着思维走,想到哪里聊到哪里,正所谓天南海北,上天入地;而聊课中的“聊天”,则需要思维围着话题转,师生通过聊天的形式,尽量将话题聊“深”聊“透”。因此,聊课应精心设定“话题”,聊课的话题应具有以下特点:
1、情感含蓄深厚。话题表面上很平淡,但稍加点拔,便能发现情感意味浓厚,从而激起孩子们“聊”的兴致。比如教学古诗《秋思》(人教版五上)“洛阳城里见秋风”这句诗,看起来没有什么情感意味。但细细解读,便发现诗句中的“见”,及所“见”的“秋风”,原来蕴藏着那么深刻的情感。是啊,“秋风”是怎么被“见”到的呢?洛阳城那么繁华,张籍为什么只看见秋风呢?这样慢慢地聊,整首诗的深刻情感便慢慢深入孩子们的心中。因此,执教者“洛阳城里能‘见’秋风吗”这一话题确定得十分准确、深刻。
2、意义多元宽广。意义多元的话题,可以让孩子们获得更多的话语自由,更能体会成功的感觉,从而乐于沉浸在“聊课”的场域中。例如:《鞋匠的儿子》(苏教版六上)这篇课文,有教师拟定了“你认为这是一个――的林肯”的话题。孩子们就这个话题,深入文本,品味人物,自由阐发见解。有的认为“这是一个有孝心的林肯”,正是因为他的孝心,打动了那些参议员们;有的认为“这是一个有宽容心的林肯”,因为他的宽容大度,使得参议员们对他产生了敬佩之情: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很机智的林肯”,有的认为“这是一个十分爱国的林肯”……孩子们无所不谈,教师也穿插其中,而林肯的形象则逐渐丰满起来。
3、具有矛盾张力。矛盾的张力,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思辨意识,从而成为他们深入聊天的动力。例如《最大的麦穗》(苏教版六下)一课,教师确定了这样的话题:“‘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是不是在告诉我们:当眼前出现机会时,完全可以放弃自己的远大理想?”这个话题具有相悖性,因为从表面上看,苏格拉底的话确实可以这样理解;但孩子们知道,供给学习的课文怎么会出现这种错误呢?这句话绝不会那样简单。课堂上,孩子们反复咀嚼文本,聊得很热烈。有的认为,人应该有理想,而且理想应该是最大的,但千万不要因为理想的远大就忽视了眼前的机会,也许这个机会正是你成功的一个基础:有的认为,人应该学会审时度势,在确实无法实现理想的情况下,应该把握眼前的机会:有的认为,这句话其实跟理想没有关系,而跟人的选择有关系,人不能贪心或对自己的选择总表示怀疑;也有的人认为,这句话是在选麦穗的背景下进行的,此时的目标是找最大的麦穗,但当我们走出麦田再无法选择时,就应该满足于手中的这~穗,它们都是麦穗,大小只是代表了实现理想的程度,最终满足于手中的麦穗代表了知足常乐……
二、巧设关键的节点,聊出深度
聊课因其自由性,很容易变成泛泛而谈,使聊天内容总在一个平面上滑行,这就需要教师事先预设好聊天的节点,在具体课堂中,引导孩子们的聊天向这些节点靠拢,再让孩子们借助这些节点向话题更深处挺进。还如《秋思》一课的教学,孩子们已经举了很多例子表达了秋风能够“看见”的观点,如果再让他们聊下去,便显得乏味,此时教师便聚拢起孩子们的聊天内容,提问:“现在你还认为秋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吗?”接着,教师让学生们顺着这一节点攀向更高处:“是啊,天凉好个秋,风凉凉的,张籍站在街头望着秋风,想起家中什么来了呢?”教师又故作男声,说:“家中的***亲啊,你身体可好些?天气凉了,当心可别受寒啊!”这样,孩子们的话匣子又一次被打开,而聊天的内容却已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平台:孩子们透过秋风,又“见”到了更丰富的内容……纵观本课,这位教师共设计了三个聊天节点:①秋风是能“见”的;②“见”到秋风让张籍想到很多;③把自己想象成张籍,写封家书。这三个聊天节点从现象到本质,从古诗的情绪迁移到孩子们自己的情绪,层层深入,最终使学生体验到了思念亲人的这一世间质朴而感人的情怀。
三、预设合宜的角色,聊得艺术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9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语用目标;关注角度
语用目标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要问题,与文本内容存在密切联系。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不再单纯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愈发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等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很多教师并未真正意义上理解语用目标,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盲目之处,不利于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对小学阅读教学语用目标进行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提供支持。
一、学生角度
对于小学阅读教学来说,确定语用目标的核心就是学生,学生是小学阅读教学的主体。一直以来,小学阅读教学质量无法实现质的飞跃的关键原因在于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没有真正意义上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缺乏对学生需求的考虑,导致阅读教学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如在进行《姥姥的剪纸》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哪些语句能够反映出姥姥剪纸的‘神’”,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深入到文字中,感悟作者的文字表达方式,体会作者字词运用的妙处。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方式的同时,还能从表达角度进行审视和思考。学生从微观上感受“托”“缠”等词汇的表达效果,同时从宏观上体会“神”的表现。对于小学生来说,从表达角度进行阅读是一种新颖的阅读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最为关键的是,教师将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意义上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的目标。再如,在《水》一课的教学中,作者从两个角度表达了水给人们带来了苦与乐。以往单纯的教师讲授,难以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内涵。此时,教师立足学生角度,对课文中的“雨中狂欢”部分进行深度剖析,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角度
课文兼具文学和教学价值,教师确定语用目标时,需要考虑教学需求。小学阅读教学是语文知识输入的过程,在促进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和语文素养提升方面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这一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如在《雾凇》一课的教学中,作者明确了“水汽”“雾气”“雾凇”之间的关系,学生能够将词语还原为真实的事物,并了解科学原理。在此基础上,教师按照说明文的教学规律进行教学,学生能够很快捕捉到文章重点,从而领会文章的说明方法,为日后的写作提供支持。再如,在《第一次抱母亲》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将“重担”“翻山越岭”等词汇置于特殊的语境当中,揣摩其中的表达意义,使词语更具分量。强调教学的语用目标,能够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积累语言,为知识输出提供支持,使学生的写作能够“有话可说”。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布局之美,观察作者对文章结构的设计,掌握写作技巧,实现知识输出。
三、文体角度
小学阅读文章涉及大量文体,如诗歌、小说、散文等。针对不同文体,教师要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一般来说,文体不同,对应的语言形式也会有差别。如散文与诗歌,二者的语言节奏感相似,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句子长短和反复的构成时,帮助学生感受语言的独特之美。在阅读和分析文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不同的问题有所把握,经过长时间积累,能够指导写作。如在《说勤奋》一文中,作者明确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的观点,教师引导学生将观点与实际案例联系到一起,初步领会“有理有据”的问题特征。
文体体式是个性和共性相结合的产物,如《我和祖父的园子》具有散文特点,而《爱之链》通过连续巧合描述整个事件等。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体个性化特征进行分析,推动学生突破现有视野的限制,通过阅读欣赏走进更加广阔的世界。此外,教师从文体角度开展阅读教学还应引导学生对环境、情节等要素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积累更多的语文基础知识,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重视教学的“语用目标”,从教学、文体、学生三个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层面上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并将语言训练渗透至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月容.小学阅读教学确定“语用目标”需关注三个角度[J].亚太教育,2016(9):27.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篇10
一、生长点是阅读教学的催化剂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常通过课文整体进行感知,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细读品味。其实,我们更应该在细心解读文本的同时,及时发现和捕捉文本中的“生长点”。生长点,原为生物学名词,本义指位于植物芽轴的顶端,生长点细胞的不断***、分化,产生新的芽轴结构,使植物得以不断生长;引申为与某一事物联系较紧密的部分,由此事物衍生出来的、有明显传承或依附关系的事物。在我们的课堂中,就需要这样的生长点。
这些生长点可能是学生语言的闪光点、文本的空白点、也可能是师生交流中的动情点、理解中的争议点、读写的结合点。在学生尽情阅读文本的同时,驻足于一个个“生长点”,不断地咀嚼品味、推敲琢磨、想象延伸,从而让学生丰富阅读感受,发散阅读思维,激发阅读情感,培养读写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性价比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站
性价比,即性能价格比,是商品的性能值与价格之比例关系,是反映物品的可买程度的一种量化的计量方式。本文喻指阅读教学的劳动付出和教学效果的比例关系。
新课标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要关注其阅读兴趣、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趣味和能力;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注意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作者对新课标的理解就是最终考量:学生读懂了什么、怎么读的、读后怎样?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教学容量、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学生的收获成果比例如何,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
三、多样化是阅读教学的重要途径
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 阅读,是一个人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让学生学会阅读、懂得阅读,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从教近20年,通过自己的实践与不断的总结,体会到只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阅读,才能将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到阅读的内涵,进而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并爱上阅读。
(一)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开启阅读之门
我们知道,书一定要在课堂上读顺、读好。读得不充分的课,看不出读书有长进的课,一定不是好的阅读课;让学生一遍遍地机械朗读、小和尚念经般有口无心地诵读,更不是好的阅读课。老师要引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激发兴趣,将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再在适宜的情境中从自己的口中表达出来,甚至引发出更有价值的东西。
首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培养阅读兴趣?笔者有幸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一节语文课《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于老师的阅读指导,非常注重并善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
“刚才同学们都认真地读了一遍,我听得很入神,现在我还想请几位同学读给大家听。”
“读得真是太好了,听完你的朗读我很感动,能和你握握手吗?”
在于老师这些真诚而激励性语言的煽动下,课堂上的每一位学生都对阅读兴致盎然。
其次,创设阅读情境也是引导学生阅读的重要手法。
笔者在讲授古诗《锄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农民伯伯劳动的艰辛,让学生们当一回除草的农民。我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充分参与到农田除草的情境中。
一位位“小农民”头戴白毛巾,手拿铁锄头(空手做动作),低着头、弓着腰,挥动着小胳膊,认真地“除草”;可是不到五分钟,稚嫩的小胳膊渐渐地变得沉重起来,有的流着汗,有的甚至喘着粗气。
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真真切切地体验到农民伯伯的辛苦,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带着感情阅读古诗,读出古诗的内在情感。
(二)挖掘阅读教学“生长点”的主要方式、方法
阅读就是从字符中获取信息的心理过程。学生阅读时将书面知识或他人的语言,转化成自己的思维和表达材料。让学生在每一次阅读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心智,让学生的每一次阅读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要求,对学生每一次阅读都比前一次有更高的要求。
1. 多向交流――建构师生、生生多向交流的课堂教学
让阅读主体直接参与到语文教学过程中,辅之以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语文素质。
2012年6月中旬,我在苏州有幸参加了江苏省第十三届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课活动。一节《姥姥的剪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在体会“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的含义时,教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师:姥姥是如何练就真功夫的呢?数一数一共用了几个“剪”字?
生:六个。
师:六个“剪”字你体会到什么?
生1:熟悉。
生2:随时随地都在剪。
生3:一有空就剪。
师:正像姥姥说的――
生齐答: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
在这样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充当了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角色,为主角传递话筒,推动学生往前走。这样的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学生在有序与无序的状态下变被动为主动。在这小小的环节中,实现了三大转变:(1)从理解语言到运用语言的转变;(2)从内容到方法的转变,更加关注语文的课程意识;(3)从教过到学会的转变,强化了语文的实践性。
2.多方比较――借助比较阅读,构建动态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的求知、质疑能力,在扩展求知阅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对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鉴别,以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苏教版有两篇课文《广玉兰》和《夹竹桃》,出现在同一单元中。有教者大胆地将两篇课文放在一起,从香气、形色、品质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最后拓展中,又推荐学生阅读季羡林的《清塘荷韵》。
这样的文本解读大胆、新颖、独特。将两篇状物文章揉合在一起进行对比教学,同时借此教给学生读此类文章的方法,再通过对比阅读更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在对比阅读中,列出了对比的条目,帮助学生理性地阅读了课文,给出了分析文本的方法。在自学、探究中,透过关键词、上下文的联系,观、品、悟,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多种资源――开展多种语文课外活动
指导学生通过背诵、摘录、做剪报、写读书心得等进行阅读积累,注重整合课外资源,拓展运用信息量大、知识丰富的相关资料。
学生是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阅读教学中采用自主创新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目标。
(三)对话、交流是阅读的延伸和升华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渗透口语交际训练,利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文教材,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加深学生的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进行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思维的拓展、情境的创设、形象的创造、内容的再现等方法,把语言的理解、思维的训练、创造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样的口语化训练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使阅读得到升华。
(四)读写结合是阅读的有效呈现
2011版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读的怎样,最终要以写的水平来衡量。
1.仿写
苏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名家名篇,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品味这些句段后进行仿写训练。比如《安塞腰鼓》中有这样一段话:
“腰鼓狂舞: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知优美句子的基础上,展开想象并仿写,虽然诗歌的语言有高度的凝练性,但学生们的笔下仍然流淌出了许多精彩的诗句:
“碧波一样,是翩然的眼眸;发丝一样,是微弱的细雨;星辰一样,是明灭的渔火;流水一样,是飞逝的时光;浮云一样,是飘渺的等待。”
“骤雨一样,是窜动的舞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蝴蝶;乱蛙一样,是凌乱的舞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蜡烛;斗虎一样,是柔水般的风姿。”
2.变写
钱梦龙先生曾说过:“变写比仿写进了一步,属于半创造性的作文。”
最常用的是续写,尤其是童话、寓言等。《狐假虎威》、《会走路的树》、《狐狸和乌鸦》等是最好的续写题材。
补写也很常见,就是弥补文本中的“空白”。可以是对主要情节进行扩展,可以是想象标点省略的内容,也可以是补充课文意犹未尽的结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姥姥的剪纸教学设计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