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篇1
关键词:爱国文人;宋词赏析;壮志难酬;异同比较
一、表现手法
《水龙吟》上阙有大段写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景象壮观阔大,描写笔力遒劲。紧接着三个短句“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则是写远山,读来则给人同上句全然不同的感受,景自然是美景,但出现了“愁”“恨”两字,可见这景引起的是词人的忧愁和愤恨。“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物似乎也便“献愁供恨”了,这是移情于景的手法。
上阙从第一句的单纯写景到慢慢融入情感,由平淡到渐渐强烈,再接下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虽然仍是写景,但无一语不是喻情。上阙最后“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三句,是直抒胸臆,不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自己澎湃的心潮,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烘托了作者空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而栏杆拍遍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这样把强烈的思想感情寓于平淡的笔墨之中,内涵深厚,耐人寻味。
《鹊桥仙•一竿风月》上阙一开始便以“一竿风月,一蓑烟雨”两个短句起头写渔父的闲适逍遥的垂钓生活,“风月”指晴天,“烟雨”指雨天,说明无论晴天还是下雨,渔父都会持钓竿、披蓑衣于江上垂钓。而在它们之前加上“一竿”、“一蓑”,更显示出渔父于这江上垂钓时对这“风月””烟雨”的酣畅淋漓的享受。同时两句又是互文,读来清新又惬意。接下去的“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两句,据刘学锴教授推测是暗用典于东汉隐者庞德公,相传中他生平不曾入州府,厌倦纷扰相争的城市,连城门都怕靠近,更不用说“红尘深处”那些尔虞我诈、争名逐利的场所了,表达了渔父远离世俗的高洁品性志向。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下阙前三句如串珠连贯而下,节奏明朗快活,韵律和谐上口,用了排比句来充分描绘出渔父那回归大自然的悠然闲适的生活:潮水起了就出船捕鱼,潮水平了就系缆江岸,潮水落了就高歌回家。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奏完全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不能再和谐了。最后两句“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则是与上阙第三句“家在钓台西住”遥相应和,其中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也到下面部分再详细分析。
二、思想感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写于淳熙元年(1174)秋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此时词人已是34岁,南渡已12年之久,却尚未得到北伐抗敌的机会。南宋统治者不把辛弃疾当作自己人,对他一直排斥猜忌,致使辛弃疾觉得自己在江南真成了游子。上阙中他以“断鸿”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又自称“江南游子”,表达对江北失地的思念之情。“无人会、登临意”,又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至于下阙,作者引经据典,连用三则典故来想表达自己虽然思念故乡怀念故土,但决不学张翰、许汜,回故乡必须是收复河山之时,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恐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
这篇《鹊桥仙》据刘学锴教授推测应该是孝宗淳熙十三至十五年(1186-1188)陆游任严州知州期间所作,因为词中有一句“家在钓台西住”。而这句在点明住址的同时又是借用了严光不应汉光武的征召,独自披羊裘钓于浙江的富春江上的典故。以此来喻渔父的心情近似严光。表面上看来,词人是以此来表达渔父并不热衷于追逐名利,只求悠闲、自在的志趣,而据刘学锴教授认为其真实用意却是为下阙的翻转作铺垫,写渔父“貌似严光”正是为了强调其“不是严光,胜似严光”。而再接下去下阙“潮起、潮平、潮落”三句,写渔父生活规律和自然规律高度适应,是为了表明渔父并无分外之求,不象世俗中人那样沽名钓誉,利令智昏。正如上文表现手法分析中所说,最后两句则是承上片“家在钓台西住”,说严光虽不追求尘俗的功名富贵,却借清高而出名,这从他披羊裘垂钓上可看出来。宋人有一首咏严光的诗说:“一着羊裘便有心,虚名留得到如今。”
辛弃疾水龙吟篇2
本词上片写形象,即登建康赏心亭所见景象和作者“江南游子”的形象。“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境界阔大,“千古苍凉天水碧”,水天相接,又加之以“千里”“无际”,更是表现出所见秋景的苍凉空阔。“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写出了山的秀丽、千姿百态,无论是写苍天、碧水,还是写青山,都凸显了一个“大”字。在以远视镜头遥观周围景物之后,作者把镜头移向了赏心亭上的人。登临所见景物之“大”、之苍凉空阔,越发衬托出登临人物之“小”、之孤独。“落日楼头”顺延了之前写景的苍凉空阔。“断鸿”指的是失群的孤雁,本来就有孤独之意,正是作者写照。落日余晖映照楼头,失群孤雁传来阵阵哀鸣,一见一闻,通过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种苍茫悲凉的气氛,更进一层写出了词人的孤寂悲苦。作者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一直志在收复故土,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按理说,投奔南宋是得偿所愿,作者却称自己“江南游子”,“游子”二字可见作者几多孤独。《水龙吟》写于淳熙元年,当时作者从北方率众南来已有12年,朝廷却一直都没有给过他北上抗金的机会。所以,虽然投奔南宋,作者却没有归属感,无人理解他帮助他实现恢复之志,故而自称“江南游子”。作者“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因为“无人会,登临意”。很多老师上课,注重分析作者登临意的具体内涵,这固然不错,但是“登临意”之前作者冠以“无人会”三字,这三字正淋漓尽致地写出了作者报国之志无人理解的孤独与哀伤。
本词下片仍然不直接抒情,而是连用三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第一个张季鹰的典故,人教版语文教材文下这样注释:“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其实这个典故尚有后文。《世说新语·识鉴》记载:“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齐王司马冏兵败,张翰得免于难,世人都认为他的弃官是看准时机。所以这个典故不仅可以用于表达思乡之情、归隐之志,还可以表达善于见机行事。辛弃疾南归后,一直都没有抗金北伐的机会,尽管如此,他仍然不愿“见机”屈从南宋朝廷虽危机重重仍偏安一隅的现实。张翰因见齐王将败而归隐,辛弃疾却不愿因南宋面临的危机而归隐。第二个典故词人表明自己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要为国忘私。第三个典故词人感叹年华流逝,自己却怀才不遇,年华虚度。这三个典故是从不同的角度聚焦于报国收复之志。可是这样的志向如上片所言,却是“无人会”。作者报国之心越切,收复之志越炽,这“无人会”三字越是悲凉无奈,心境就越是孤独悲苦。
下片结句“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此词沉雄豪壮,写景苍凉空阔,抒发的又是壮志,此处却出现了“红巾翠袖”这样清丽婉约的形象,这是否不协调?深味词中之意,词人满腹心事,一洒英雄泪,俗话说英雄惜英雄,可是作者找不到和他志同道合的英雄来安慰自己排解忧愁,只好想着去唤取“红巾翠袖”。可是就连“红巾翠袖”也是“倩何人唤取”!“倩何人唤取”,就是无人唤取。下片结句正呼应了上片结句“无人会,登临意”。至此,作者的孤独之情达到了顶点。
叶嘉莹先生评价辛词:“要说豪放的词里边写得最好的,是豪放但同时也有词的曲折委婉之美的,那非辛弃疾莫属……他既有英雄豪杰奔腾的气概,可是又是如此深厚曲折又盘旋沉郁。”叶先生的评价可谓一语中的。如上所论,辛弃疾正是在《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表现了收复失地、一心报国的英雄气概,同时又曲折盘郁地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孤独。[本文转自wWw.dYLw.nEt 教育教学论文]
参考文献:
[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教师教学用书(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辛弃疾水龙吟篇3
关键词: 辛弃疾词 孤独意识 艺术风格
孤独性生命体验是“一种深刻而强烈的智慧内省,是个体生命与广泛联系的外部世界暂时中断联系而潜心考虑生命个体生命意义问题时,所意识到的与他人无法重合的个别感、特殊感,是人的自我意识深化的一种心理反映”。[1]孤独并不是或主要不是指一个人的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体验。它产生于主体渴望沟通的强烈需求和这个需求不能实现之间的矛盾,它是对个体生命的独特感受和深刻思考,又源自于主体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对人类苦难的深切同情。平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的豪气纵横的英雄词人辛弃疾在面对报国无望、***治环境黑暗的情况下,深切地感受到了英雄无路、壮志难酬的痛苦与孤寂,他的这种孤独性的生命体验外化为文字,便是他众多表现孤独意识的词作。辛弃疾的词,记录了他心灵深层的孤独体验与痛苦挣扎。粗略统计,辛弃疾词作中表现孤独意识的有50多处,占其全部词作的十分之一。从这些表现孤独意识的词作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辛弃疾在那个特殊时代的深刻的孤独性生命体验。
辛弃疾智谋超群,他把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渴望一展英雄之士的雄壮气概。他矢志不渝地坚持他抗战的主张,然而在奉行“和戎”***策的南宋统治集团,他的这种主张既不为国策所容,又不被世情所容。议和的大局岂容辛弃疾实现他施展雄才大略的抱负?官僚集团以屈膝事敌为能事,阿谀奉承、***求荣、忍辱偷安的权奸小人岂能容辛弃疾阻挡他们上攀的道路?在这样一种大的***治局势之下,志行高洁、忠直耿介的辛弃疾注定要与统治集团格格不入,注定要成为孤独的英雄。“千丈阴崖百丈溪,孤桐枝上凤偏宜”。[2](《鹧鸪天》)清高孤洁的辛弃疾不肯与那些“说底话,非名即利”(《夜游宫・苦俗客》)的俗客为伍,但是又找不到高尚纯洁的知己,强烈而持久的孤独感久久郁积于他的内心深处。这种孤独的生命体验外化为语言,在其词作中,就表现出悲愁满纸、孤独满溢的特色。《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曰: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断鸿声里,落日楼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h英雄泪。
“献愁供恨”的衰飒清秋景色、孤独凄凉的境遇,烘托出词人“无人会,登临意”的深沉寂寞与愤慨。孤独的生命体验使词人面对着千里清秋倍感伤神,惜时光流逝,忧国家危难,愁年华虚度,然而世无知己,徒有挥洒失意悲哀的英雄泪。
辛弃疾词中表现孤独的生命体验首先体现在其词中多次提到的孤独的生存状态。“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贺新郎》)“舞乌有,歌亡是,饮子虚。二三子爱我,此外故人疏。幽事欲论谁共,白鹤飞来何可,忽去复何如?”(《水调歌头》)“老我山中谁来伴?须信穷愁有脚。”(《贺新郎》)“贫贱交情落落,古今吾道悠悠。”(《雨中花慢》)“旧交贫贱,太半成新贵。”(《满江红》)“***苍茫醉不归。”(《一剪梅》)“不算飘零,天外孤鸿影”。(《蝶恋花》)辛弃疾的现实处境是孤独的,他穷其一生追寻报国复兴的愿望,然而徒有高才却不能被当权者所赏识,因为他的行动与统治者的“和戎”***策是相抵牾的;虽然他高喊着报仇雪耻、恢复中原的口号,但是回应者寥寥无几,因为满朝都是屈膝事敌的卑微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必然找不到志同道合的知己,必然陷入无人理解的孤独寂寞之中。“归路踏明月,人影共徘徊。”(《水调歌头》)在知音贫乏、旧交零落的情况下,辛弃疾只得与明月为伴,以影为友,孤独徘徊。
无人与共的孤独寂寞情怀对辛弃疾来说是感受非常深刻的,在其词作中,辛弃疾常常抒发无人理解的寂寞。“无人会,登临意。”(《水龙吟》)“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满江红》)“旧家事,却对何人说。”(《踏歌》)“谁识稼轩心事。”(《水龙吟》)心事无处可说,引发出词人世无知音的感慨:“知音弦断,笑渊明空抚余徵。”(《新荷叶》)“早归来,流水外,有知音。”(《最高楼》)“高歌谁和余?空谷清音起。”(《生查子》)高山流水、空谷清音,唯有知音者才能体会理解,可是在那个举世苟且偷生的时代,谁能够理解词人满腔报国的心愿呢?词人只能独自咀嚼壮志不遇的愁绪。
由于知音稀少,词人深感孤独寂寞,因此对友情尤其珍视。《临江仙・送v之弟归浮梁》写道:
无情最是江头柳,长条折尽还依旧。木叶下平湖,雁来书有无?雁无书尚可,好语凭谁和?风雨断肠时,小山生桂枝。
友人离去,江头折柳,可是这无情的柳枝何以能体会到离别的伤感,依然是被折尽后又发出繁茂的新枝。深秋木叶飘落,大雁可否带回友人的书信,没有书信也罢,可是自己创作的新作谁能唱和呢?面对友人的离去,联想到知音稀少,词人内心不禁感伤不已。“小窗风雨,从今便忆,中夜笑谈清软。”(《鹊桥仙》)回想起与友人在一起彻夜谈笑风生的融洽,词人感叹:“但从今、伴我又随君,佳哉月。”(《满江红・和杨民瞻送v之弟还侍浮梁》)友人离去,无人为伴,只能明月为伴,同时也希望明月能够寄托自己对朋友的一片深情。又如《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君去我谁饮,明月影成三。”正是知音稀少,深感孤独寂寞,词人才对友人的离别如此感伤,想象着没有友人共饮,自己只能与明月和自己的影子为伴,凄清寂寞之情溢于言表。
由孤独的生存状态引起的内心体验就是孤独的生命体验。孤独的现实处境使他深刻感受到了孤独,他渴望与人沟通,但是现实却不能满足他的愿望,他只能在词中抒发自己与现实难以苟合的苦衷和孤独寂寞的幽愤。《蝶恋花・月下醉书雨岩石浪》曰:
九畹芳菲兰佩好,空谷无人,自怨娥眉巧。宝瑟泠泠千古调,朱丝弦断知音少。冉冉年华吾自老,水满汀洲,何处寻芳草?唤起湘累歌未了。石龙舞罢松风晓。
身佩芝兰的绝代佳人独处空谷,世无知音,年华冉冉而去,一天老似一天,其境况是寂寞孤独的。这种孤独寂寞的痛苦正是词人自我的深刻感受,空有许身报国的高才韬略却无人赏识,壮志难酬的孤愤委婉含蓄、情致缠绵而又溢于言表。
强烈的孤独感的升华便是“闲愁”的沉重绵长。壮志难酬、世无知音、孤独寂寞的内心体验使辛弃疾深感沉重悲凉。他既忧国家危难,又愁自我处境的孤独危困。《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曰:
***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叹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白石岗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凄凄。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芬芳灿烂的仲春景象带给词人的不是满怀欣悦,而是绵远的“一片闲愁”,犹如芳草凄凄。这种自怜幽独的愁绪和强烈的孤独感在词人心中是深刻持久的。他不断地吟唱道:“闲愁最苦!休去依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摸鱼儿》)“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瑞鹧鸪・京口病中起登连沧观偶成》)“欲上高楼去避愁,愁还随我上高楼。”(《鹧鸪天》)等等,“愁”、“闲愁”伴随着词人一生,缕缕愁思汇成这位“归正人”感时不遇、恨无知音的心灵苦海,传达着他深沉的孤独寂寞、凄苦悲怆。
辛弃疾的孤独感还常常借助咏物词来体现。《瑞鹤仙》曰:
雁霜寒幕透。正护月云轻,嫩冰犹薄。溪奁照梳掠。愁含香弄粉,艳妆难学。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着。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寂寞,家山何在?后园林,水边楼阁。瑶池旧约,鳞鸿更,依谁托?粉蝶儿只解,寻桃觅柳,开遍南枝未觉。伤心、冷落黄昏。数声画角。
寒梅“嫩冰犹薄”、“玉肌瘦弱”的神态,浮花浪蕊岂可轻比;“转盼万花羞落”的嫣姿,足以压倒一切凡花,独占春色。但是寒梅却身处异土,难返家山,有着寂寞、冷落、伤心的感伤。寒梅正是词人自己的化身,作为由北入南的“归正人”,远离故土然而又始终不得南宋***权的完全认可,这种尴尬的处境是寂寞冷落的。同时,词人还以野樱花自况。《归朝欢・山下千林花太俗》借樱花独处僻壤、不同流俗、逗人可爱而不幸招致风雨摧残、迅速飘零的命运,暗喻词人自己遭受权奸排挤打击、飘零落拓的寂寞情怀。
对国家命运的强烈忧患意识,对遭受保守***攻击诽谤排斥的命运的悲愤,对壮志不遇的哀叹,使辛弃疾的词作充满了浓烈的孤独痛苦之情。《满江红》一词将这种壮志不遇的孤独寂寞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倦客新丰,貂裘敝、征尘满目。弹短铗、青蛇三尺,浩歌谁续。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番沈陆。休感叹,年华促。人易老,叹难足。有玉人怜我,为簪黄菊。且置请缨封万户,竟须卖剑酬黄犊。叹当年、寂寞贾长沙,伤时哭。
辛弃疾自比马周、冯谖,将个人身世系诸家国命运,写出了怀才不遇的落寞愤慨情状。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顿中,词人深感时光流逝,年华促人,功业难成,只得放弃报国建功之志而归耕垄亩,虽表面旷达,内心却是满溢悲愤,不禁概叹:为何当年寂寞的长沙王太傅贾谊会感时伤世而痛哭?不解的质问中包含着词人对世事的愤慨,对寂寞不遇的贾谊的深切同情,也有对自己壮志不遇、世无知音的遭遇的无限感伤与愤慨。
“体验正是人生意义的瞬间生成,而诗的任务正是将这种富于人生意义的瞬间体验凝聚为语言的结晶”。[3]辛弃疾的孤独寂寞情怀是沉重深厚的,孤独的生命体验使他的很多词透露出不被知遇、叹惜流年的深沉感慨,满含着沉痛的英雄泪,显示出一种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克俭.文学创作心理学[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159.
辛弃疾水龙吟篇4
关键词: 辛弃疾 辛词 词心探微
辛弃疾是宋词发展史上的一个丰碑人物,在词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与一般的文人词客不同,一生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有将相之才,是一位兼俱***人豪情和词人气质的文学家。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却是“雕弓挂壁无用”,“长剑铗,欲生苔”,只得“笔作剑锋长”,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将本该用以建树“弓刀事业”的雄才,来建立词史上的丰碑。他始终把词当作自己抒怀言志的“陶写之具”,真正把自我的人生经历、生命体验和精神个性都完整地表现在了自己词的创作之中。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清人陈廷焯在《白雨斋诗话》中也说:“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郁。”
辛弃疾一生创作的词数量很多,现今流传下来的词有626首。一生不平凡的经历,再加上***治上遭受的压抑,使辛弃疾的词内容广阔,题材多样,吊古伤时,谈禅说理,评论***治,歌咏山水,无所不写,完全达到了一种“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地。当我们对辛词从立体、全面、深层次的角度上解读时,就会发现,从词心探微的角度来看,主要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英雄之词
在这一类词中,英雄主义精神是辛词创作的主要基调,抒发词人内心渴望恢复祖国山河的豪情壮志。这与此人传奇般的经历和建功立业的鸿鹄之志是密不可分的。宋人谢枋得《祭辛稼轩先生墓记》评价辛弃疾说:“公有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他时刻以抗金复土为己任,鞭策自己与朋友:“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还有在《贺新郎》中写道:“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在《满江红》里写道:“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在《水调歌头》里写道:“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在《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中写道:“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词人豪情飞扬,气冲斗牛。在抒发报国之志时,辛弃疾的词奏响了南宋爱国主义的最强音,常常显示出***人的勇毅和豪迈自信的情调。他对于自己挽回国家命运的才能充满了信心,总是力求把爱国壮志化为战斗行动,在统一祖国的不世功业中,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二、失意之词
这一类词主要抒发了词人内心英雄失路、有志难成的忧愤不平。辛弃疾南归后,由于主和气氛笼罩着南宋朝廷,他主张的抗金救国方略始终未被朝廷采纳,也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不断受人忌恨、谗害和排挤,***治地位十分孤危,在他42岁时竟被朝廷免官,闲居在江西上饶带湖,长达20年之久。尽管从表面上看,词人是在“闲居”,而实际上却是“人闲心不闲”,国家兴亡、民族安危、恢复故土的信念始终都是“深存于心,表露于纸”的。当渡江南来的理想逐渐幻灭,随着时光的流逝、年华的老去,词人只能将自己满腔的报国之志寄托于词作之中,使我们深深感受到词人功业未成、报国无门的抑郁心情。词人内心壮志难酬的苦闷和驰骋沙场的愿望都只能在对从前战斗生活的追想中实现。《破阵子》和《鹧鸪天》这两首词最为典型。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在醉意朦胧中,作者也不忘将灯拨亮,不是抚琴,不是长歌,不是狂舞,而是在灯下仔细端详心爱的宝剑,似乎听到了***营中鼓角齐鸣,边声四起,***乐队奏出雄壮的塞外战歌。在辽阔的战场上,秋高气爽,兵壮马肥,主帅开始检阅***队,***旗猎猎,士气高昂,整装待发,是何等威风。然而走出幻想,却仍然是壮志难酬,仍然是半壁江山,仍然是一事无成,无奈空有报国志,又怎能抵挡得了岁月蹉跎,白发丛生。在这里,作者以飞快的节奏将当年率领部下宿营练兵、跃马横戈的战斗生活写得龙腾虎跃,气势如霹雳闪电。以色彩鲜明的词语,写得历历如画。然而这一切都只能成为梦中的追忆。了却恢复大业、名垂青史的理想被年华老大、不受知遇的现实无情地击碎了。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锦b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埔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词中怀念的正是自己昔日带领上万士兵投奔南宋,突破金兵封锁的激烈战斗场面。然而空有恢复的雄谋大略,却只能在归耕生活中消磨岁月。“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满江红》),词人这种感情炽烈、踔厉风发的英雄气概,与他一生立身行事相表里,是他一生忠心报国的肝胆写照,而到了迟暮之年却仍不能实现自己恢复中原之志的悲剧结局,从而形成了辛弃疾词作中郁怒悲凉的独特基调。
三、怨忿之词
辛弃疾的豪迈倔强的性格和执着北伐的热情,使他难以在畏缩圆滑、嫉贤妒能的南宋官场上立足。人们常说,琴师最怕没有知音,英雄最怕置于闲散,那种滋味就好像是苍鹰被锁在樊笼、蛟龙被搁浅于沙滩,是令人最难耐、最痛楚的。当辛弃疾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因此,辛弃疾在一些词作里十分婉曲地讽刺了南宋统治者苟安求和、屈辱妥协的腐朽本质。
这类词中最为典型的当属《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阑,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这首词是辛弃疾婉约词的代表作,曾被誉为“《宋词》中之《离骚》”。表面上看,它是一首貌似伤春闺怨的婉约词,和婉约词派代表人物秦观、晏殊等人的词作非常相似,而实际上,在这里词人是运用“香草美人格”的手法,将身世之感和国事之忧贯穿于其中,表现了词人对自身遭遇的不平和对南宋王朝的深深忧虑。
此外,《水龙吟》中写道:“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这是讽刺、挖苦南宋君臣只是些苟安求和的庸碌之辈,找不出几个经邦济世之才。《木兰花慢》中写道:“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它感叹像汉代萧何追韩信那样重用人才的历史再也不会在今天重现。绿水青山,妄自如故,眼前看到的只是南宋***府文恬武嬉、萎靡不振的局面。《贺新郎》中写道:“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这是反用燕王派郭隗求千里马的故事,指出汗血宝马被用来拖笨重的盐车,千里以外来投奔的骏马变成一堆无用的骨头。一个“空”字,集中表达了词人对朝中当***者打击、排斥主战派的种种行为的无比怨忿。《念奴娇》中“世上儿曹多蓄缩,冻芋旁堆秋瓞”甚至将萎靡胆怯、不思振作的主和派比作冻了的芋头和秋后摘剩的小瓜。这些讽刺虽较为隐晦,但是,它不但揭露了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本质,而且对历史上一切***腐朽的统治阶级来说,都具有强烈的批判意义。
四、田园之词
由于辛弃疾在一生中有近20年的时光岁月是在隐居中度过的,因此也有很多作品抒写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流连诗酒、啸傲溪山的情怀。虽然其志其情始终不在松竹鸥鹭,但长期闲居的生活也使他在词作中出色地描绘了一些清新活泼的农村田园风景画。如《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词用纯粹白描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农村老小五口之家的生活画面,写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还有《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词中捕捉了春天新生的各种稚嫩的生命:柔桑的嫩芽、初生的蚕种、才出的细草、幼小的黄犊,将农村早春的勃勃生机点染出来。而与城中桃李的对比起来,溪头的荠菜花不愁风雨,更显得生命力无限旺盛。
综上所述,辛词表现的题材十分广泛,内容丰富多样,前人对此给与很高的评价: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说:“公所作大声镗O,小声铿,横扫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特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
参考文献:
[1]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中华书局,2006.9.
[2]胡云翼.宋词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7.
辛弃疾水龙吟篇5
但我更关心的是他的剑。几乎所有我所看见的辛弃疾的画像与雕塑里,他总是佩着剑。他的剑深藏于剑鞘之中,没有拔出,但他的笔已经蘸满墨水,一笔一画都流淌着他的心绪;他的剑没有出鞘,而他的词却已经传唱天下。在一个“文官执笔安天下,武官上马定乾坤”的时代,辛弃疾的位置是尴尬的;在一个朝廷苟且偷安的时代,辛弃疾的选择也是尴尬的。但是,他年复一年地磨着手中的剑,盼望着有朝一日拔剑出鞘,顿时虎啸龙吟,天地清朗。而在长沙组建“飞虎***”时,正是他的剑最凌厉、蓄势待出的时刻,长沙人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与胆气。这让我不由想起了辛弃疾含泪离开长沙后,在福建写的《水调歌头》:“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楚舞,听我楚狂声。”他已经自称为“楚狂”,可见,他生命里的辉煌,他的凌利剑气,在长沙时确是达到了极致。
只可惜,他的剑还未拔出,就已经被人斩断。已经年逾四旬的他,还有铸剑的勇气么?
须知道,这一把剑,他已经铸了二十几年!
想当年,17岁的他已经是满腹的文韬武略。他生在北方,亲眼目睹了金人虏掠人民、践踏国土的惨状,因此,他更想做一个驰骋疆场的将***,去平定天下。他向往的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他绝没有想过,将来闻名于天下的,会是他的词!一个渗着“报国欲死无战场”的遗恨的将***的词!
辛弃疾从小父母双亡,与祖父辛赞相依为命。辛赞的爱国思想与文学修养对他的影响很大。年少时,他曾经两次至金都燕山进行实地考察,因此深晓敌我虚实以及兵家利害。在祖父过世后,20岁的他率串连好的2000余人辗转各地,广泛联系起义***民,游击作战,有力地打击着金***势力。北方抗金义***在耿京的领导下形成一定规模后,辛弃疾率领他的部下投奔耿京。耿京的***队基本上是农民的***队,辛弃疾是几十万人中唯一的文人。耿京任他为掌书记,负责檄文的起草张贴,同时掌管***中大印。
尽管耿京对他十分信任,但在***中许多人的心目中,他都只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的文弱书生,毫无威信可言。然而,是英雄就总会有令天下人侧目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辛弃疾名声大振。那是在耿京的***队与金***对抗时,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为了讨好金***,趁与辛弃疾饮酒,盗取***中大印连夜出逃。耿京知后大怒,怀疑辛弃疾监守自盗,欲治他的罪。辛弃疾大声道:“自己做事自己当,但徒死无益,只望将***给我三日期限捕捉义端贼子,如若不能,再死不迟!”说完飞身上马,疾驰而去。当天下午,辛弃疾追上义端,剑眉倒竖,怒目圆睁,手起刀落,取下义端首级,回营复命。
大家不得不重新看待这位“掌书记”了,只见他身材高大魁伟,眉宇间英气逼人,果然是文武兼得,心藏经纬,实在是有怀大胆识的人才!这样的人,若能为南宋朝廷所用,也许便复国有望了。许多人私下里这样讨论着。而接下来的一件事,更是尽显辛弃疾的英雄本色,使人闻之而色变。
在率***投奔南宋朝廷的过程中,由于金兵偷袭,义***副首领张安国与邵进杀害耿京后挟大***投降了金朝,据守济州城。当时辛弃疾与十几个首领正与南宋官员接洽,听说此事,立即衔枚疾驰,昼夜不进粒食,在城下求见张安国,于十万叛***帐中,赤手缚取张安国,取其首级,如挟麂兔。
此时辛弃疾年仅23岁,他的英声壮慨,震动远近,使懦夫亦为之振奋。在他后来的词中,常有对年轻时英勇行为的感慨。“壮岁旌旗拥万夫,锦突骑渡江初”,以及他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弓如霹雳弦惊”,也是对当年领兵驰骋的情景再现,字里行间,既有壮志未酬的悲痛遗憾,也有对当年豪情英姿的回味咀嚼。年轻时的那把剑虽不够凌利,但毕竟曾经出鞘!谁承想,待到凌利时,它反而会拔不出来了呢?
在生命极为黯淡的岁月,文学往往是最后的留守。文人也好,武士也罢,当他们脱离了整个外部世界的使命,只剩下在漫长的岁月里与自己对话的自由,他们除了任由笔墨流淌,流尽心中万千惆怅、悲哀与绝望,流出他们站在纷争之上领悟到的那份清明,别无其他解决苦难的办法。于是,文学绚烂了。生命随着文学的绚烂而千古流芳,尽管每一次绚烂的绽放都是苦涩的。
已经名声大噪的辛弃疾,在接受招安后,受任了江阴府签判的虚职。本以为可以一展抱负,谁知却寂寂无名。他被招安后一直赋闲。其实一直以来,被招安的起义***领袖又有几个真正被重用过?但是不招安一样没有出路!走过了的路,如果能重新来过,他还是只能走这一条!思来想去,他沉沦在诗词中了,他觉得此时只有那些词句是他的知音。由于他的特殊才情,他很快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的词境界开阔,豪情满怀。而当时由于南宋朝廷的弱小,使词坛充满“无可奈何花落去”和“梧桐更兼细雨”的惆怅哀婉。在阴柔和缓的风声里,辛词有如晴天霹雳,震耳欲聋,充满了生命的激情和阳刚之气,又饱含沧桑悲愤。
赋闲的辛弃疾出入各种宴会,往往在宴会中应邀献词,很多流传千古的名作即是从宴会中来。在赵德庄的寿宴上,他写道:“闻道清都帝所,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湖沙。”在行宫留守的酒宴上,他写道:“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这些词里仍依稀可见词人内心的渴望。只是这些渴望到头来都化为:“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英雄泪!是啊,他做梦也不曾想过,他辛弃疾赖以成名的,不是某一场收复失地的战役,不是进谏成功后的一场***治与***事上的变革,而是文字之事!他年轻的光阴,竟要消耗在于国于家无益的文字之事里!他从小渴望建功立业、改造重整现实秩序、呼风唤雨的志向,却变成了拿一象牙板于嬉笑玩闹间创作的词曲!但他不得不如此,要知道,那不是一个英雄的时代!那是南宋,那是一个文人的世界!(这究竟是文人的幸事还是悲哀?)在这个世界里,无论是谁,怀抱了怎样的鸿鹄壮志,都必须懂得文章儒学,至于国家大事,有一班奸臣昏君做着,与旁人无甚相干,辛弃疾把虎啸龙吟换了浅吟低唱,不甘心又能怎样?
在宋孝宗失去北伐信心时,辛弃疾也失去了对朝廷任用自己的信心,尽管那时他还只有26岁。幸亏还有一批看重他才华的朋友在,在朋友们的鼓励与推荐下,辛弃疾有了第一次面见皇上的机会。他总结凝聚了他和爷爷在北方付出的多年心血写成《美芹十论》,本以为终于可以一展抱负,谁知孝宗看了几眼后不屑地置于一旁。但鉴于他的才华,还是决定任用他。1168年,辛弃疾任建康府通判,仍是闲职,为他徒增在六朝古都游玩写作的机会而已。1172年春,他被派往传说里“花光浓烂柳清明”的滁州当知州。但此地百废待兴,辛弃疾来到这里,精心治理,兴商兴农,不到一年,这里被治理得繁华而井然有序;1173年,他被调任为江东安抚司参议官……一直是这样,不上不下地吊着。也许这就是宿命,这样的宿命注定他与山水结缘与文字结缘,注定了他将名垂千古,因为他那样的胸怀与他那样的文字结合,古今再无第二人!
尽管叶衡当丞相后极看重他,他也曾一时间炙手可热,但那只是昙花一现。我总认为,比较之下,辛弃疾***治上的高潮,正是他在长沙组建“飞虎***”时!那时他的梦想得以短暂地实现。此后,便慢慢地谢幕了。
值得一提的是,无心于理学、无心于诗词的辛弃疾,恰恰结交了朱熹这样的朋友,并且在福建武夷山日日坐山论道,使其精神境界在老年得以深化提高,诗词的境界也就更高了。
辛弃疾的后半生,几乎全是在江南度过。江南的北固山,最易勾起人的览古惜今之情。站在北固山下的北固楼上眺望北方,只见长江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远处青山妩媚。这里曾是三国时东吴孙权的重镇,也是孙权称霸江东、抗衡曹魏,成就英雄事业的地方。辛弃疾登上这座古楼,想起孙权在这里宴饮歌舞,眼前不觉幻化出青山婆娑欲舞的样子。青山在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地方召唤他,诱惑他。对面的青山也是中原啊!当年,当年是什么样子呢?当年,他被招安时,以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是如何地兴奋,以为“靖康耻”指日即可雪清,正如朝阳乍升、秋潮再起!一转眼,老了!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凭谁问?
辛弃疾水龙吟篇6
关键词:李清照;辛弃疾;词体;文学对比
中***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178-03
李清照与辛弃疾,一个是两宋之交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的婉约派词人代表人物,一个是南宋被称为“词中之龙”的豪放派词人代表人物,由于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而辛弃疾字幼安,所以二人也被并成为“济南二安”。[1]虽然李辛二人的词体风格截然不同,但是两者的词体都是在宋代文化的产物,在某些方面也会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一、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相同之处
(一)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
由于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难”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动荡等不安因素,不管是活在两宋之交的李清照还是生于南宋的辛弃疾,其创作诗词的思想观念和生活常态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二人的词体都一改北宋典雅清丽和休闲飘逸的风格,运用诚挚豪放的写作手法和表达技巧抒发了自己的爱国情怀,传达出了抗战到底的坚定决心和对国家未来深切的忧患意识。
李清照虽然生于文学气息浓厚的书香世家,但却勇于以大胆而创新的词体创作来干预时***,将所有关于家国天下的意志和民族精神的情怀反映在诗文当中。南渡之后,李清照遭受到了国破家亡,丈夫战死沙场,婚姻遭受欺骗,家族钱财失窃等一系列人生的重创。创作的词体风格也开始向复杂的情感内涵转变。然而,即使李清照晚年的词体创作和前期相比更加偏向于个人生活一些,但是字里行间依然潜藏着时代的烙印以及对国家深切的担忧。例如,在《秋词・声声慢》中的“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和“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等词句,通过对秋日黄昏残阳下的风景描写,抒发了李清照内心怀念故土、悼念亡人和饱经忧患离乱的哀伤与忧思。[2]
辛弃疾出生之时北方国土已经沦陷于金人之手。虽然辛弃疾的祖父在金国任职,但却时刻向他灌输着爱国和抗战的思想。而辛弃疾也不负父辈的期望,终其一生都在为国争光、鞠躬尽瘁。在辛弃疾浪漫而传奇的一生中,一直把南北统一作为最大的理性和目标。而他创作的词体就完整记录下了他强烈的功业意识和与之相应的丰功伟绩。尤其是仕途受阻而偏安江左的时候,辛弃疾一腔的悲愤抑郁和强烈的民族气节全都体现在了其豪放的词体之中。比如,《满江红》中的“此老正当兵十万,长安自在天西北”;《贺新郎》中的“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消残战骨”;《南乡子》里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水调歌头》的“贼子亲再拜,西北有神州”以及《水龙吟》中的“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等。[3]在这些或慷慨激昂或悲伤沉痛的词句中,辛弃疾厉声批判了当权者的懦弱和国人的麻木,对侵略者表现出了极大的敌意和厌恶之情。
(二)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
李清照与辛弃疾都在自己的文学词作中塑造出了一系列鲜明的自我形象和固定的自我认知。这些形象和认知都是二人从各自的生活经历与精神世界里精挑细选,加以艺术修饰之后再让你融入自己真实的思想情感,从而创造出的主人公形象,极具个人意识与个性特点,栩栩如生。
李清照虽然生于官宦之家但是极少受到封建礼教的约束。其父是当时知名的开明学者,其母也知书达理。所以李清照的词作中适中体现这一个“诚”字,意为真实地再现自己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常态。李清照在词作中分别还原了自己的少女时代、妇女时代和老年时代,通过三个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生活阶段来展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个女性形象。[4]例如《点绛唇》里的“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就再现了少女的调皮可爱与活泼聪颖。再如《醉花阴》里的“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一句就成功刻画出了深藏闺中的家庭妇女在重阳佳节思念夫君的忧愁与无奈。而《永遇乐》里的“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则塑造出了一个经历过社会***和家庭悲剧之后,因为敏感多疑而自甘寂寞的老妇形象。这些都是李清照本人的真实写照。
辛弃疾在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有“上阵杀敌以报君父不共戴天之仇”的强烈愿望和“谛观形式,投笔从戎,为国家鞠躬尽瘁”的思想觉悟。终其一生,辛弃疾都在为国家献身,为天下苍生而献身。抗金起义,决策南向,活捉投机僧人义端,生擒叛徒张安国……这些戎马天下的战争经历都被辛弃疾记录到了自己的词作之中。南渡之后,郁郁不得志的辛弃疾更是将满腔热血发泄到了词体创作中,自誓马革裹尸也要抗战到底。比如《鹧鸪天》里的“壮岁旌旗拥万夫”和《破阵子》里的“沙场秋点兵”,写的都是作为抗金起义***领导者的领袖英雄。再如《菩萨蛮》里面的“西北望长安”和《永遇乐》里面的“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写的都是垂垂老矣的将帅对祖国前途的担忧和牵挂。到了北伐失败之后,国土的沦丧和世道的残酷让辛弃疾不得不成为一个被迫闲居的老农,一如《水龙吟》里缩写,“可惜流年,忧愁风雨,书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二、李清照与辛弃疾词体的不同之处
(一)情感基调不同
前文中提到,李清照的词分别塑造了三个不同时期的自我形象。与之相应,三个不同时期的情感基调也是大相径庭的。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在轻松自由而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长大,后来又婚配给了赵明诚,夫妻之间相敬如宾、伉俪情深。所以李清照早期词作的情感基调是清新鲜亮的,遣词造句活泼而生动。例如《点绛唇》中的“见客入来,袜滑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描写的就是少女看到客人急忙回避,却不料金钗落地只得假装写着青梅低头拾起的生活常态,体现的也是闺中少女闲散却灵动的天真情怀。[5]丈夫赵明诚出仕做官之后常年在外,李清照词体的基调也就转变为以离愁别绪为主的悲春伤秋。例如《一剪梅》中的“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就充分体现了闺中妇女等待丈夫归来的孤独寂寞和痛苦无奈。而到了晚年流寓临安的时候,一首《永遇乐》“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话”既写出了李清照对于漂泊无依的厌倦和对战乱不断的厌烦,也侧面体现出了战争和侵略给国家与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这时候的感情基调就更加偏重于对国破家亡的悲痛和感慨。而辛弃疾的词至始至终都保持着气势磅礴和沉郁悲愤的感情基调,抵御外敌的杀伐决断和为国献身的爱国情怀这两种感情贯穿于其词体的始终。即便是偏安江左,沦为老农的时候,辛弃疾也坚定着恢复中原、实现南北统一的意志和愿望,直至最后郁郁而终都还在大呼:“杀贼!”“杀贼!”可见其孤愤难平的感情基调。
(二)描写内容不同
李清照和辛弃疾的词体基本上都是写自己的生平经历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直接造成了两人在词作内容上的巨大差异。李清照是生于书香世家的名门闺秀,辛弃疾是生于金国但心在大宋的青年将帅。一个嫁做人妻,多愁善感;一个铁血戎马,上阵杀敌。唯一相同的经历是晚年的颠沛流离和孤独无依。但是李清照在晚年写得更多的是对战争的厌恶和对孤独的愁苦,而辛弃疾写得更多的是对不能上场杀敌的遗憾和壮志难酬的愤懑。
(三)表达方式不同
李清照词体的最大特点就是用尽量浅显易懂的口头语言表达出深刻内涵的意思,同时巧妙而恰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不管是少女情怀的离愁别绪还是国仇家恨的愤慨之意,表达手法大多都是以抒情为主。例如《如梦令》里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或是《念奴娇》里的“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都清新典雅而富有生活气息,自字词简单但意蕴深厚。[6]而辛弃疾的词体融合了诗歌和赋的文体特点,应用状物、抒情、叙事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手法表达自己的理性和抱负,创造性地将词的艺术造诣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例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就应用到了“孙仲谋”“寄奴”“草草”“佛狸祠”和“廉颇”这五个典故,借古讽今的同时也表达出了自己功业未就和收复中原的理想追求。[7]
三、造成李辛二人词体不同的主要原因
李清照和辛弃疾在词体上存在差异和区别,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其中最主要的成因就是两位词人生活环境的不同、心理特征不同和创作动机的不同。
李清照作为一介女流,家庭条件优渥且文化教育环境良好。直到战乱发生之前,李清照都始终是朵温室里的花朵,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在文学的熏陶下写作。女性词人的内心往往要比男性词人的内心更加丰富和细腻,但也比男性词人少了一些家国天下的志向和抱负。而辛弃疾从出生开始就直面祖国国土沦丧的残酷现实,在其祖父的影响之下也更加痛恨着侵略者的强势和国家领导者的懦弱。所以比起李清照的多愁善感,辛弃疾更加偏向于豪迈而悲愤的情感表达和国仇家恨的报国之情。[8]
四、结语
李清照的词和辛弃疾的词都蕴含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也都塑造了鲜明的自我形象。但是由于生活环境、心理特征和创作动机的不同,李清照与辛弃疾的词在情感基调、描写内容和表达方式上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正确认识和理解到这两种不同风格词体的异同,对宋词的鉴赏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拓展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秋.论李清照词创作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审美主张[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02):72-73.
[2]许芳红.从诗词题材构成解读南宋初期之诗词观――以南宋陆游、辛弃疾、姜夔为例[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05):75-79.
[3]陈玉兰.辛弃疾词:齐鲁文化与江南文化叠合形成的艺术世界[J].文学遗产,2012(05):87-96.
[4]吴晓霞.“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探究《人间词话》不提李清照的缘由[J].艺术科技,2013(04):140.
[5]吴丹樱.纪念辛弃疾诞辰870周年“辛弃疾与词学”国际学术论坛综述[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1(01):18-23.
[6]许芳红.论“比兴”在宋词中的发展――以辛弃疾、姜夔为中心[J].江西社会科学,2011(09):102-105.
辛弃疾水龙吟篇7
该句出自辛弃疾的《水龙吟之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如下: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来源:文章屋网 .wzu)
辛弃疾水龙吟篇8
特殊的命运,造就独特的词作。词人浓浓的爱国情怀有如杜鹃啼血,字里行间尽显他的悲愤、愁苦、忧思。他悲的是国土沦丧,愁的是朝廷苟且偷生,忧的是民族存亡。这些便构成了他的诗词中共同的思想主题和永恒的情感旋律。
我们以辛弃疾早期和晚年的两首词为例来分析其思想性。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这首登临写景词作于淳熙元年(1174)秋,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当时,距离他率北方抗金义***南渡已达12年之久,但南宋朝廷并不给他北伐抗敌的机会。词人登临建康城西下水门城楼上的赏心亭,眺望祖国的壮丽河山,想到北伐之志无法实现,即作此词抒发御敌抗金的爱国之情和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思。
词的上阕抓住江南秋季的特征来状写祖国河山的壮丽景象,特别是对落日楼头的情景的描摹,衬托出词人如失群孤雁般充满失意的心情。再用看宝刀、拍栏长叹的典型动作,来表达爱国激情。“无人会,登临意”,直抒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下阕运用历史典故,来表明自己矢志报国的积极志向。词人既不学忘国思乡的张翰,也不学贪***私利的许汜,而要为实现抗金报国的理想奋斗到底。可是,此刻的他只能坐视年华流逝,徒发“木犹如此,人何以堪”的喟叹!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愁真是难以言表。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怀古词写于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辛弃疾在镇江任知府时,时年已66岁。当时韩侂胄执***,想通过北伐建立个人威望,急于用兵却疏于备战。在此背景之下,词人虽是垂暮之年,但因为收复河山有望,仍积极练兵备战。他登临京口北固亭,想到自己恢复中原的壮志和南宋朝廷偏安一隅、妥协苟安的现状,发出对年华流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辛弃疾水龙吟篇9
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二)夏
1.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三)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5.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四)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杜甫《兵车行》)
2.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五)山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9.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5.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7.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8.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10.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1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七)日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7.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8.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9.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八)月
1.晨兴理荒秽,带月何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4.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5.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6.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7.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8.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9.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
10.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九)风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4.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5.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8.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
(十)花
(1):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孟浩然《过故人庄》)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2)荷花: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3)其他:
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6.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十一)雨
1.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6.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十二)雪
1.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十三)草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十四)树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5.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十五)鸟
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4.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十六)河
1.关关睢***,在河之舟。(《诗经・关睢》)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6.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
(十七)楼
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3.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崔颢《黄鹤楼》)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5.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梦江南》)。
(十八)舟
1.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李白《行路难》)
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
(十九)酒
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3.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5.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6.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
(二十)愁
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5.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
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二十一)别
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二十二)乡情
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夏完淳《别云间》)
(二十三)暮
1.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杜甫《石壕吏》)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5.潇潇暮雨子规啼。(苏轼《浣溪沙》)
(二十四)晨
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二十五)重阳
辛弃疾水龙吟篇10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鬂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谴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是苏轼被贬密州时所作。词中描写词人“为报倾城随太守”出外打猎的热闹场面,在浩荡的狩猎队伍中,刻画了一位“亲射虎”、“射天狼”的英雄形象。此时的东坡,虽然“鬓微霜”,但又何妨呢?词人还等着有一天,朝廷能够重新举用自己,到时就能够为朝廷、为黎民百姓挽开“如满月”的雕弓,“西北望,射天狼”,击退辽夏异族的侵扰,稳定北宋的边疆。世人常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来概括表现东坡词的风格。殊不知,这首《江城子·密州出猎》更能展现东坡积极用事、驰骋边疆、以身许国的凌云壮志,是东坡词之所以为后人评为“豪放”的诠释。东坡亦曾有言:“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阙,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与鲜于子骏(侁)书》)。又有《吹剑续录》记载东坡曾经向玉堂上一位善于弹唱的幕士,询问自己的词与柳七词有什么区别。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和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苏轼听完后,十分钦佩,赞叹不已。调侃诙谐之际极其形象地概括苏轼词豪迈奔放的特征。辛弃疾与坡并称,后人视其为“豪放派”之代表,然严格来说,辛弃疾更能得“豪放”要旨。东坡虽不袭柳七词风而变革词体,另开词境,“自是一家”开词坛“豪放派”之先河,然而东坡多的是一份“旷”,而辛弃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豪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词人慷慨悲愤的情怀宣泄于纸上,一气惯之,立就成一浑然一体的艺术作品。世事变幻异常,昔日的“风流”也“总被雨打风吹去”。慨叹未了,词人笔锋一转,以自己的沙场经历再现当年刘宋“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辉煌战绩。今天,词人的满腔愤懑只有化为“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情流如决堤的洪水直泻奔腾,洋洋洒洒不可拘束,凸显豪放气象。
词人不同的人生旅历是造成作品风格不相一致的主要原因之一。与苏轼的出生经历甚不一样,辛弃疾出身行伍,曾经组织、参加过抗金的义***,后从北方回归南宋朝廷,寻求报国之门。辛弃疾“归正人”和北方人的尴尬身份,致使自己不被赵宋王朝所信赖和重用,空怀一腔热血却请缨无路、报国无门,13年间调换14任官职,年少时分“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的壮志豪情付之东流水,自己一生崇尚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希冀自己能具有孙氏般的雄才伟略,干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南宋朝廷的苟且偷安,使词人万分叹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人事皆非。作为一名行伍出身的将才,辛弃疾怀抱的是英雄情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慷慨激昂。而事实上不受重用的词人满腹牢骚,只能是“却将万字平戎策,换的东家种树书”(《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辛弃疾豪放的胸襟不逊于坡,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是,对于世故的通透达观,辛弃疾远逊于坡,故较之东坡的能进能退,辛弃疾则陷入欲进不能、欲退不忍的两难境地,“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贺新郎·甚矣吾衰矣》)英雄无用的压抑感和壮怀豪情无人理解的孤独感成为辛弃疾心中无法排解的愁绪,“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只能将苦水往心里头咽,“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水龙吟·登健康赏心亭》)这是一个生动的落魄英雄的形象写照。在进退方面来说,苏轼表现出与辛弃疾不一样的旷达。苏轼思想兼备儒、释、道三教,深悟实相,对人间世故练就旷达的通透,“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樽前。”《沁园春·孤馆灯青》所以在屡遭贬斥、身处逆境时能够保持浓郁的生活情趣和秉持开怀通彻的胸襟,不至于和辛弃疾一般无从释怀。
与苏轼词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辛词里,多出现战争和***事活动的一系列意象。“吴钩”“旌旗”“锦襜”“马上琵琶”等意象群在辛词中频繁出项,创作出一幅幅宏伟壮阔的***事一景象,浸透一股股昂奋豪放的情怀激流。《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剑”、“吹角”、“连营”、“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弓”等***事意象密集组织在一起,构成雄豪壮阔的审美境界。“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急凑、跳跃的节奏唱跳出战争的激烈和残酷,洋溢男儿征战沙场、誓死不惧的豪迈。在这里,血性男儿的力度美和崇高美铸就了辛词惯有的阳刚之美、豪放词风。
苏轼词的创作高峰是在被贬黄州期间。苏轼被贬黄州后,失去俸禄,于是向
当地知府申请东坡上一块地,自己下地耕作,以解日常柴米油盐之忧。也是在这段期间,苏轼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临江仙夜·归临皋》、《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众多脍炙人口的佳作。苏轼年少除接受儒家学说的熏陶外,同时又广泛涉猎释、道两家学说,在北宋三教合一的思想氛围中游刃有余。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载:“既而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验。今见《庄子》,得吾心矣!''''”由此可见,苏轼早年思想境界里已经掺合老庄之道,这对他后来在仕途上屡遭贬斥、历尽坎坷,而仍然能坚定沉着、乐观旷达奠定思想基础。“乌台诗案”后,苏轼跌到人生的低谷,不得意和暂时无法排遣的忧郁,使他以“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在白纸上真实地书写自己实实在在的情感,一丝也不掺假这种对有限短暂的生命的难以把握和命运的虚幻易变,虽不免带有消极的情绪,然而这种阴鸷的灰色冷调子并非词人的主要生命色调。词人的人生态度是旷达的,是在人生困境中力求自我超脱、以最平常的心态来欣赏人生的风雨阴晴: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个“打”字,将雨之大力透纸背。在这大雨中,同行者皆狼狈不堪,而独惟词人仍有情致,一边“独行”一边“吟啸”,以轻快的心情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豪言。稍后,在料料峭峭的春风里迎上山头快要落下的斜阳,回首看看刚才来时的风雨处吧,一声“也无风雨也无晴”,豁然开朗。只有历经宦海浮沉、生活苦难而又豁朗旷达的人,才能发出如此喟然之语。难怪郑文焯有言:“此(指该词)足征是翁坦荡之怀,任天而动。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倚声能事尽之矣。”(《大鹤山人词话》)倘若没有东坡之胸臆而欲仿其词,犹东施之效颦,焉能得其凤毛麟角。在创作手法上,东坡主张诗词一体、以诗为词。在词的创作中,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将“诗言志”的特征在也运用在词里,开拓词的境界。苏词里大量地融入词人对人生命运的理性思考,“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次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从月的变化想到人世间人与人的种种境遇,从而将对人世无常的思想升华到通透达观的境界,以一种平和的、祈祷的心祝福天下人“千里共婵娟”。辛弃疾更是在“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赋中常用的章法、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到词的创作当中来。《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惟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若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娥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