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论文

教育经费论文第1篇

1我国高等教育财***体制的演进

1.1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基数十发展”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

所谓“基数+发展”。即由***府财***或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及日常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此后各财***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即在上年基数上,根据财力状况增加本年度的发展经费。这种拨款方式简便,但不易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校的拨款基数,也不利于纠正不当开支行为。因此,从1986年起,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包括本年度计划招生数)核定的,“专项补助”则根据学校的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拨给。

1.2高校经费由***府包办向以国家财***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197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98%来自国家财***拨款。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可知,国家财***性资金逐渐减少,由1998年的64.16%减少到最低为2005年的42.77%,虽然2006年所占比例又略增至48.96%,但整体发展趋势说明***府逐渐改变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财***性经费变化趋势相反,学费和杂费比重逐渐提高,从1998年的14.29%增加至2006年的33.33%,日渐成为高校经费中除财***性经费以为的另一重要来源,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也上升了9个百分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下降。

2我国高等教育财***体制的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倍。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738.8万人,也比1998年增加了4倍}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9313人,比1998年增长约1.8倍,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6.16:1,比1998年提高了92%以上。这种发展速度,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同时也使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十年来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净增约1398万人,但据***、国家统计局和***的《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6年国家财***性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01%;与2002年公布的3,41%相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如果按照每增加100万在校生、生均4万元基础设施投人要求计算,仅因规模增长所需的高等教育建设性投入10年累计就要4000亿元,今后10年高等教育发展性投入的经费缺口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

(2)经费筹措中***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再拓展的潜力已不大。

首先,在现行财***体制下,***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很多。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短缺,需要大量财***资金弥补;基础设施薄弱,需要财***大规模投资;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急需***府加大投入。相对于上述各方面,***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并不经常居于优先地位。

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分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1990年为4.6%,2006年达到33.33%。从国际来看,国外公立和国立大学的学费水平一般没有超过人均国民收入的20~25%。

3高等教育在财***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差异分析

在公共教育经费既定的条件下,如何确定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问的比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各级教育的适龄人口,教育结构规模等。

3.1我国三级教育公共财***经费的差异

(1)财***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分配:从***府高等教育一个可行的视角。

2供给学派的研究范式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流派,提出了减税减支、增加供给、刺激储蓄和投资的***策主张。其***策核心是减税,具体分析了减税的效应、原则、时机、规模和方式等内容。毋庸置疑,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的效应在于供给边即商品与劳务的供给数量和效率。扩大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的增值税转型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成本将会刺激新的投资进入和促进固定生产设备的更新,较高的投资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支出指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经费规模逐年增长,由1998年的356.7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59.57亿元;从三级教育在公共财***经费中的比重来看,***府高等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21.54%增长到2006年的24.18%。从这个变化看,笔者认为,公共财***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在25%左右是合理的,而且是可以较为稳定的,指望继续提高财***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2)财***性教育经费在中等教育分配:1998年我国用于中等教育的财***性经费为599.26亿元,2006年增长到1259.57亿元,其分配比例在37.61%~35.18%这个很小的区间上下浮动,近几年又呈慢速上升,笔者以为这个趋势是合理的,因为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受到中等以上教育的学生也会更多。需要提高财***预性教育经费对中等教育的分配比例。2006年我国将37.61%的公共教育经费分配给中等教育,与中等水平国家38%的平均水平基本相当。

(3)财***性教育经费在初等教育分配比例:1998年,我国用于普通小学的财***性经费为699.99亿元。到2006年达到了1990.07亿元,增加了1290亿元。1998年~2006年,初等教育的比重从42.27%下降到38.21%。这些年我国新生人口减少,小学学龄人口下降,导致了小学总体教育规模下降趋势,与我国小学生均财***性教育经费增长趋势是相伴的过程。

3.2三级教育生均财***性教育经费的差异

教育经费论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经费思考

国家***2002年3月公布: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15岁以上人群中竟然还有8500多万人基本上不认识字。“义务教育实施这么多年,为什么还有这么多文盲?”***协委员问道。

经济要发展,教育必须适度超前,首先要重视基础教育,解决九年义务教育问题。8500万文盲,这个沉甸甸的数字再次提醒我们,无论是发展经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教育都要先行,而当务之急是“俯下身来”,目光朝下,盯住基础教育、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的九年制义务教育。

一、农村教育的现状

农村教育现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巨大的城乡教育差异的存在,严重地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速度。据调查:2001年对江西省农村住户调查,作为核心素质的国民教育状况令人担忧:江西农民平均受教育程度低,受国民基础教育平均年限不足九年,绝大多数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干脆就是文盲或半文盲,现代意义上的文盲率几乎达到100%;虽然他们中有较少部分完成了高中学习,参加过高考,但未能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基本上属于受国民基础教育中质量较差的部分;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2.62%,比上年同期下降1.12个百分点;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87%,增加1.89个百分点;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0.52%,下降0.78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近九成的农村劳动力仅受过初等以下教育,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且低素质的劳动力比重比上年同期上升0.78个百分点。

农村职业教育几乎是空白,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形同虚设,加上由于学费高和应用方向不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前,参加职业教育的人数极少,少许职业教育大多是打工期间的在岗教育。

江西是全国教育水平较高的省份,农村教育状况也就如此,可想象全国的农村教育的水平之低。

二、教育投入不足是根本原因

农村的儿童应该与城市的儿童一样,至少享有通过学习普通教育的课程和知识的机会。同时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比较宽厚的知识与能力基础。重视教育的中国,这样一个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前途的问题被喊了几十年,却屡屡不得要领,无外乎就是是否增加教育投入这么一个简单的命题。

200178%9%11%2%87%

1990年湖北棋盘乡吃税费的干部不过120人,2000年超过340人,并且这种增长的势头无法得到控制。新上任的领导无法顶住内外压力,不得不滥用权力安排一帮子人吃“皇款”,年年有新官,干部增长何时休(李昌平)?按照一般人头费用来算,这样一个能基本运行的乡级财***肯定要有700万元的预算才行。安排到农民头上人均约为500元,一个家庭约为2000元,农民负担在30%左右,这是我国各阶层中负担最重的。这还不算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作用。农民收入本身就低,只有城市职工平均工资的30.4%。所以,农民收入之低与农民负担之高,是明摆着的极端尖锐的矛盾。农村教育收费也就成为一块香饽饽,成为乡财***眼中的一块“肥肉”。

低水平的教育所营造的低素质的文化氛围,让那些低水平的官员也宁愿相信这样一个心照不宣的推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就是实现利润的投入产出活动,而教育是只投入不产出,所以要让教育远离中心。无形的“愚民”***策为“父母官”们心神领会。况且中国的官僚升迁体制强调1+1>2的数字游戏和能从小车窗户里看到的宽广马路和街道两边繁荣景象所代表的“眼前”业绩,至于教育这种“赔钱的买卖”被定性为0+1=0的产业,只能沦为***府工作序列中的“臭老九”,仅仅在需要沽名钓誉的时候赚一声吆呵而已。

中国只有18%的人口上到高中)19996

各级当***者每每谈及对教育的重视,完全不是基于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根基这样一个认识,而演变成为一个道德范畴的认知。“我们财***再困难也没有拖欠教师的工资”也成了良心记者们屡屡宣扬的“主旋律”。三、农村教育的异化

年之前,农村教育承受了中央***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关照。教育结构改革后,在承受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同时,农村又开始又承受与城市的“教育剪刀差”:教育系统内集中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为学生上大学作准备,而农村教育资金筹集及其管理全面下放到基层,本来基础就很薄弱的农村教育开始背负上沉重的资金压力,以致于捉襟见肘不堪重负,资金和人才自然因为“以城市为中心”的***策导向而流向城市。

1999200028%30%24%18%4128116

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农村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的智力支持和承担的教育成本会自然从市场反哺机制中获得收益。但是市场只会跟着资金和人才走。集中人才和物力资源,以城市为中心的宏观经济***策纵容了城市在这个制度化过程中对农村的掠夺。“烛光工程”、“希望工程”、“春蕾计划”之类象征性的施舍,对于庞大的农村教育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义务教育阶段出现了受教育者平等接受教育的功能发生异化的现象。

四、对策建议

世界银行的专家曾指出,发展中国家的一个最大不平等就是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不公平,少数人占用了过多的教育资源,培育了少数尖子,但损失了全民素质。因此,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农村教育投入不足的问题:

1、必须转变观念,认识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义务教育是国民基础教育,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必须予以保障。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但义务教育发展却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仍存在不公平现象。义务教育的不公平,破坏了社会公正,不但危及农村可持续发展,也可能危及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的确,穷国办大教育是中国的现实,也是导致许多教育问题的根源之一,但关键不是抱怨穷,而是应该转变观念,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出发,利用有限的资源把手中的事做好。据中科院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府智囊胡鞍钢估计:近年来,中国因为腐败的损失,每年达到了1万亿人民币。***前***在任时,了解到农村孩子因为需要交纳的费用太高,而上不起学时,非常着急,算了一笔帐:我国初中以下中小学生将近2个亿,以人均每年学杂费500元计,一年1000亿就够了,只占全国国民生产总值10万亿的1%;而我们的教育经费总额从未达到过3%,世界平均水平早已超过5%。……”按照***的算法,义务教育一年拨1000亿,也就是腐败额的十分之一就够了。关键是腐败归腐败,农村义务教育仍然是重视在口头上。因此,必须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农村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2、农村的义务教育应由国家财***全额负担

78%9%11%2%87%乡镇财***已不堪教育经费的重负,多数乡镇赤字和负债严重,而税费改革将导致乡镇财***收入锐减,这个“包袱”到底扔给谁呢?教育支出就占到县级财***的50%左右,乡镇一级占到了75%左右,这样的县乡如何能够支撑起发展经济的重任?关键在于中央***府在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方面承担的责任太少,而乡镇吃饭的人又过多。我国的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中国是2.6%,在120个国家的排序中位于第96名;是世界上对教育投资最少的国家之一;如果增加1%,就能解决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

GDP中央***府负担义务教育费用的意义在于,可以通过这条宏观杠杆,调节富裕地区与贫穷地区、农村与城市、穷县与富县之间的差距,通过中央***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合理公正地分配教育投入。

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00美元,从农村、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要彻底解决农村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经费,必须由国家统筹。中央***府应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当然,中央***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不能只是一个原则,要有能可以计算、可以监督的标准,最好是搞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加强监控,不能让农村教育经费在转移支付中“跑、冒、滴、漏”掉。

3、强化农村教育的“三定”

不得不滥用权力,安排一帮子人吃“皇款”,在乡镇行***机构人满为患时,就退而求其次,不论合格与否,把一些人安排进农村教育体系中来,形成农村教育管理机构层次增加,农村学校内非教学岗位充斥,低水平的教职员工滥竽充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非常讲究质量的。人浮于事,滥竽充数,其结果只是,挤占了宝贵的农村教育经费,据估计,有超过20%的教育经费被滥用,使原本教育质量不高的农村教育更加雪上加霜。

***在人大审议***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乡级财***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乡级财***供养的人太多,‘食之者众,生之者寡。’人总是要吃饭的,不把乡级财***供养的人数减下来,一时降下来的农民负担迟早会反弹上去。”因此,必须从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走出“黄宗羲定律”,强化农村教育的“三定”管理,坚决按精简的原则,按需设置农村教育机构,从严从紧配备合格的教师,坚决杜绝挤占农村教育经费的现象,有效提高农村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

4、尊师重教,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

农村教育的异化,使得原本推崇学习,尊重“斯文”的中华传统在农村的市场越来越窄。从中外发展史考察,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贡献极大,是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途径,教育的落后会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索罗残数”定则也指出:经济增长中不能由有形的、可认定的生产因素来解释的,可由知识因数来解释;通过知识,而更明智地利用其他因素。我们应当大力提倡全社会来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即使是中央***府实施专项教育经费财***转移支付,承担了主要农村教育的投入,县乡***府也不能“洗脚上田”,袖手傍观,而是应该更加努力地为农村教育提供支持,应当也可以把改善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为已任,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校园建设、教学条件专项改造等方面的投入。而社会各界应当把尊师重教落到实处,真正对农村教育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农村经济将会有较大的改观,富裕起来的农民是有条件对教育加大投入的。我们的农村学校应当以质量为本,认真教学,提高社会信誉,以吸引“眼球”,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教育的良性投入。当然,在这种投资活动中,投资人应当获得应有的、“足额”的回报。

5、运用规律,鼓励社会办学

考察各国的基础教育,几乎全是两条腿走路:一方面由***府提供在一个与国家实力相适应的义务教育平台,真正落实义务教育。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办学,通过市场调节,允许社会力量在一个更高的运行平台上举办优质的、有特色的学校。但拒绝在低水平平台上的,以经济目标为主的“掠夺”式办学。我们的农村教育也可以借鉴这些经验,尊重教育规律,让优质、有特色的农村教育为领头羊,建立有层次的农村教育平台,让那部分家有经济实力、有特殊兴趣的孩子享受相应的教育,以减轻农村教育面临的因投入不足,而带来的较大的经济压力。6、健全农村教育法律体系

从我国的基础教育法律体系来看,整个法律体系是较为完整、统一的。但是这却忽视了一个现实,在我国存在着城乡二元教育。二元教育的存在,导致农村教育法律体系中出现了一些空白,给农村教育带来较为严重的后果。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在分析二元教育和地区性差异后,不论是采用国家立法,还是采用地方立法的形式,或者是***府系统法规,来弥补因城乡二元教育带来的农村教育的法律空白。只有堵住了法律空白,形成严密、完整的农村教育法律体系,才有可能给弱势的农村教育撑起一片蓝天,才能有效地保证农村教育经费的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应用。否则,种种籍口将抽走本来就贫血的农村教育的血。主要参考文献:

1.李斌/吕诺沉甸甸的8500万[L]《中国教育报》2002/03/04

2.曹林农村教育:漏斗经济下的“剪刀差”[L]人民网2003/02/22

3.《中国教育报》记者“号脉”义务教育[L]《中国教育报》2003/03/13

4.张忠宝警惕义务教育功能的异化[L]《中国教育报》2002/04/06

5.淮生关于国民教育——中国与朝鲜、伊拉克、古巴之比较农友网2003/04/13

6.中国教育报农村教育状况与教育收费改革[L]教育教学2002/01/27

7.谢力***等江西农村富余劳动力调查[L]课题研究报告2002/12/20

教育经费论文第3篇

关键词:江苏省;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免费师范教育

Abstract:Whileteachers''''educationalinvestmenthasbeenincreasedduringrecentyearsinJiangsuProvince,theproportionittakesintheoveralleducationalinvestmentisstilllow,especiallyininserviceteachers''''education.Oneofthemainreasonsistheshortageoftotalamountofeducationalexpenditure,andtheotheristhelongtermlackofimportanceattachedtoteachers''''education.SinceJiangsuisimplementingthestrategyof“InvigoratingProvinceThroughScienceandEducation”,itshouldenhancethequalityofteacherssoastopromotethefullscaledevelopmentofeducation.Thereshouldbeasubstantialincreaseinthefundingoffreenormaleducationsystem,thusfurtherintensifyinserviceteachers''''training,andperfectthesystemofeducationinvestment.

Keywords:jiangsuprovince;teachers''''education;educationalinvestment;freenormal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国家财***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2006年,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2007年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07年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2003年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2004年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府的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548亿元,2007年达到25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600元,住宿费约为1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府要做好***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府和地方***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2]靳娟.教师教育的历史与发展[J].当代教育论坛,2008(5):79.

教育经费论文第4篇

摘要:高校人才培养成本是多少,教育成本应该如何分担,收费标准是高或是低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围绕教育经费的不足与困难以及学费收取问题,近些年来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发表了许多看法和建议。本文拟从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方面参与大家的讨论。

关键词:教育成本、成本核算、成本分担、教育投入、高校收费

***的十四大明确指出:“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十年来,作为科教兴国重要战线的高等教育,扩大招生规模,深化教育改革,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发展和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办学经费紧张以及办学成本越来越高的困境,促使我们必须对教育成本核算与成本补偿进行研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必要性

高校教育成本是指高等学校为培养各类专业人才所消耗的能以货币计量的教育资源价值的总和。它是综合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指运用一定的方法,对人才培养过程发生的各项耗费进行记录、计量,并根据成本对象加以归集和分配,计算出教育总成本和生均教育成本的会计行为。教育成本核算的过程,既是对教育耗费进行归集、分配及其对象化的过程,又是对教育活动中各种耗费进行信息反馈和控制的过程。它是高校会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基础。

(一)、高校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要求进行成本核算。

现阶段各界普遍认为高等教育是公益事业,不能实行产业化管理。但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否定,并不能否认教育是产业。产业是指在社会公共条件下的国民生产部门的总称,其性质主要体现在生产性和价值性。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时指出“劳动力的再生产实际上是资本再生产的一个因素。”即指出任何一个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又是劳动力的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的生产无论是体力方面还是智力方面,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和训练。教育活动中,教师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教学艺术等劳动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和技能,体现了教育的生产性。受教育者进入社会就业,便能创造财富,同时,教育资产和教师的知识、教学艺术等都是有价的,体现了教育的有价性。因此,教育是一种产业,高校也应该同其它物质生产部门一样,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重视成本管理,力争以最少的教育资源耗费,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大学生,获得最佳办学效益。这里所指办学效益,是指培养的合格人才数量与教育资源耗费量的最佳比。

(二)、高校教育资源耗费需要有准确的价值补偿尺度。

马克思在论述成本价格时指出,生产商品所耗费的这一部分价值能否不断得到补偿,将影响到再生产能否继续进行。因此,在教育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必须得到补偿,才能维持教育再生产。教育成本是教育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高校只有实施科学的成本核算,正确记录、计量教育耗费,有效控制教育生产耗费,才能保证教育资源耗费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指出: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学费标准根据生均教育成本的一定比例收取。实行学生培养成本核算,可以为制定高校收费标准,确定国家、社会补偿教育成本的额度提供科学依据。它对克服国家教育投入的随意性、增加高校收费透明度、规范高校收费行为起着积极作用。

(三)、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指出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一项重大战略。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关键是构建节约型校园长效机制,而成本控制体系建设又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节约办事,科学、合理调配资源,反对大手大脚,反对铺张浪费,严禁国有资产流失,加强成本核算,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确保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

二、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及其分担的现状

(一)、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现状及原因分析

1、高校的事业单位性质制约其进行成本核算。我国高校属于事业单位,是非经营性组织,其活动不以盈利为目的。会计核算只要求对预算经费收支进行记账和报账,而不需要考核成本。具体体现为高校现行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执行的是预算会计模式,尚未建立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2、对高校进行考核的各种评价指标不含经济效益成本指标,使高校不计成本成为必然。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的考核,强调的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和教学质量指标,没有考虑在同等教学质量下,教学资源投入量的比较,即经济效益的考核。考核指标的导向作用,促使高校为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往往是努力开避财源,但却很少“节流”,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弱化,一方面是经费不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开支和浪费现象,缺乏向管理要效益的内部管理机制。

(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及分析。

当前高校教育成本补偿面临的问题是:生均培养成本是多少,这些成本应该由谁来承担,各方又该承担多少。受高校成本核算制度不健全,补偿机制不完善的影响,高校教育成本如何分担至今没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国家财***拨款不到位,随意性大,社会上关于高校乱收费、高收费的意见也很大。与此同时,多数高校又因收费的局限性及财***拨款不足、社会筹资困难,而导致教育成本补偿严重不足。

1、教育投入总量分析。财***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是国际公认考核各国教育投入的主要指标,它体现了国家考虑对教育支出的优先程度,反映了教育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我国***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要在20世纪末财***性教育支出占GDP百分比达4%。然而,根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1995年GDP为58478.1亿元,国家财***性教育经费支出为1409.32亿元,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1%;2004年GDP为136875.9亿元,财***性教育经费支出为3365.94亿元,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2.46%,远未达到4%目标。同时可以看出,十年间,GDP增长了134.06%,而财***性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仅增长2.07%。目前,财***性教育经费相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水平为4.9%,发达国家为5.1%,欠发达国家为4.1%,我国的水平距离欠发达国家的水平相差甚远。

我国1995年与2004年财***总支出分别为4642.30亿元、28486.89亿元,这两年的财***性教育经费占财***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30.36%、11.82%。说明财***总支出增加,而教育支出却相对减少。

我国1995年与2004年的财***收入分别为6350.72亿元、26396.47亿元,可以看出,2004年与1995年相比,财***收入增长了315.64%,但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则只增长138.83%。

2、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结构及生均投入基本情况及分析。2003年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总投入为17543468万元,其中:国家财***性教育经费投入8405779万元、学生学杂费收入5057307万元、其它教育投入4080382万元,分别占总投入47.91%、28.83%、23.26%。当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为1108.6万人,生均教育经费投入为15824.89元(即生均培养成本),其中:生均财***性教育投入为7582.34元,生均交纳学杂费4561.89元,其它生均投入3680.66元。

不难看出,高校在保证学费和财***投入到位的条件下,还需通过其它途径生均融资3680.66元。而事实上是,国家教育投入存在着严重的地区差异和学校差异,一些地区高校得到的财***投入远远不及全国平均数。如: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为6522.48元,湖南省为2910.08元,四川省为2215.68元。

3、学费收取基本情况及分析。学费的收取为缓解财***压力,弥补高校办学经费不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社会反映高校收费标准高,认为已大大超过了居民家庭的支付能力。二是欠费率高,据一项调查资料显示,许多高校的欠费生率都超过了30%,欠费总额在上千万元以上。欠费生中确实有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缴纳学费,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诚信意识,有钱不交费,恶意欠费在高校已越来越严重,高额的欠费严重影响到学校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三是社会对少数高校的违规收费意见大。

4、学校自筹经费基本情况。学校自筹经费包括社会捐资款、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入等,是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除少部分高校外,多数高校由于学校社会声望低、科研劣势、校办产业运作不佳等原因,自筹经费困难。

三、合理制定成本分担机制的几点建议

(一)、制定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

1、确定科学的成本计算方法。随着高校办学向多元化发展,许多学校出现了全日制教育、夜大、函大、远程教育、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形式共存以及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等多层次教育共存的格局。从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看,教育活动具有批次性特征。在选择成本计算方法时,可根据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原理,分批计算培养人才的总成本和生均培养成本。同时,适当调整高校目前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改现收现付制为权责发生制,以应收应付标准确定当期的成本费用,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增设成本类会计科目,增加成本会计报表。

2、正确界定高校教育成本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确定成本开支范围的总体原则是:凡是教育活动中直接或辅助用于教学及其管理活动的人、财、物的耗费,均应计入教育成本。包括:人员经费、教学业务费、行***管理费、学生活动费、奖学金、贫困生补助、设备及教学教辅行***办公用房折旧费、***书资料摊销费等。在确定开支范围的基础上,确定每一项费用的开支标准,防止冗员越来越多、校园越建越奢侈、奖金越发越高的现象挤占成本。

3、建立内部成本报告制度。按各届、各层次、各类专业分别编制内部成本报表,并定期上报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成本报表的编制,有助于决策者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招生计划、编制财务预算、制定各种消耗定额、进行财务决策提供依据。也为上级主管部门评价教育经费投入效率提供重要依据。

4、建立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实行按院系、部门考核成本制度。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可以从总体上起到正确的***策导向作用,对高校成本管理起到激励作用。通过设计生均教学经费支出、生均教学仪器占用率、生均***书资料占用率、就业率、师生比、教学投入效率(合格学生人数/教学投入总量)等指标,定期对相关单位进行考核,总结成绩,发现问题,找出薄弱环节,使成本管理不断完善,以达到降低办学成本,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

(二)、建立健全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财***教育经费投入。

教育成本的补偿特性,决定了教育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应该得到等值回收。从经济学范畴看,高等教育属于公共产品中的准公共产品,其公共产品性质主要表现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而受教育者的个人收益又体现出私人产品消费上的竞争性,与没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相比,受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预期的个人收入和社会地位是不一样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公平原则,国家、社会和受教育者都应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这符合经济学原理。学校是国家资助开办的,也应该负担一部分责任。因此,应建立财***拨款、收取学费、发展校办产业、支持集资办学和捐资助学的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确定成本分担比例,并用法律加以约束和规范。

根据我国国情,学费标准如果过高,居民家庭承受不起,会造成国民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不公,从而影响国民素质提高。学费标准如果过低,又会造成教育成本补偿不足,教学经费欠缺,最终以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我们认为,应在准确测定各种学历层次、各类专业社会平均生均培养成本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国家及地方财***状况、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学校办学水平和条件、专业类别等因素,确定国家和受教育者分担教育成本的比例,以明确财***教育经费投入数额和学生交纳学费的标准。社会各方捐资助学已成为弥补学校办学经费不足的一条重要渠道,***府应鼓励社会民间组织和企业集团向高校捐资办学,对捐资者在其经营活动方面给予***策优惠。校办产业对学校自筹资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议***府继续实行对校办产业的各项税收优惠***策,以促进校办产业的发展。

(三)、加强高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办学效益。

1、学校各级领导要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全校上下要树立成本管理的意识,转变观念,深化财务管理改革。要一方面抓“开源”,一方面抓“节流”,投入和效益一起抓,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金钱。

2、设计合理的组织机构,精简机构、减少冗员,对各部门定编、定员、定岗,竞争上岗、优化组合,克服人浮于事的现象。进一步提高师生比,降低人员经费。

3、加强财产物资管理,合理配置资源,实行校有资产有偿使用。对水、电、耗材的消耗实行定额管理,严格控制使用。

4、防止盲目上专业,要“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要根据学校资源优势设置专业和确定招生计划,不能不切合实际的追求大而全。

5、规范、理顺和强化收费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收费***策,提高收费服务质量,改善收费条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建立有效的缴费约束制度。做好勤工助学、助学贷款等工作,努力降低学费欠费率。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

2.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

3.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4

4.张保庆.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与思考

教育经费论文第5篇

(一)美国教育经费的投入

谈到教育经费,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误解,仿佛教育经费发放的多少是根据国家富裕的程度而决定的。国家穷,教育经费就一定短缺,因此就要慢慢筹集。事实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只要***府把义务教育当作执***行为的必须,把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确定为各级***府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在国家财***预算中占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任何一级***府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给教育少发或不发经费,这样无论在任何经济条件下,都会确保教育经费的需要。只有在***府的监督下,教育经费才能够到位、到齐、到足。执行教育经费的***策事关重大,正如美国法令所说:鉴于在对教育经费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杜绝任何不平等决策的可能性,这些决策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因为这些决策涉及到平衡某些相对抗的利益如平等、效益以及对于地方***府权利的控制等等(thedeterminationofeducationfinancepolicy,intheabsenceofglaringdisparities,mustbealegislativedecisionbecauseitinvolvesbalancingthecompetinginterestsofequality,efficiency,efficiency,andlimitedlocalcontrol……注1)。美国***府就是这样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很多人对美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不清楚。大多数文章只知道引用美国联邦***府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PD的总值来描述,有的说9%,有的说8%等等不一。以为那9%就是美国义务教育全部的费用了。这完全是误解。因为很多人不了解美国各级***府对教育承担的职责。本文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美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先来看看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美国的义务教育同其它一些公共事业一样,并不是由联邦***府集中管理,而是由地方***府负责。因此这就决定了美国义务教育的经费来自三个不同水平的***府机构:联邦,州***府与县或市***府。以明尼苏达州为例,2005学年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分配如下:联邦6.8%,地方***府9.1%,个人财产税14.6%,而州***府投入占69.5%(注2)。

可见,义务教育经费发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州一级的***府财***收入。州***府是全面承担义务教育费用的部门,而且这笔经费数量之大,在州财***的预算中义务教育占有的比例压到其它任何单项。根据全美州***府预算部门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tateBudgetOfficers)的2004年的统计汇报,2003年,平均全美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州***府全部支出的35.5%,有的州竟高达40%(注3)。这些经费用于学校的日常运做,包括教师的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教材,教学用品,交通,学校设施,勤杂,校舍管理,水电费用,等。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注4)。

其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才是联邦。联邦***府在联邦的国民所得税中也提取一部分用于义务教育(这就是平常文章里所说的9%了)。联邦的教育经费是有目标或是按照项目而发放的,主要用于弱势学生群体:如伤残儿童,贫困儿童,非英语母语儿童等。还有部分经费是通过发放专款的方法分配给最需要的活动或事业,比如贫困儿童的学前教育(Headstartprogram),高中职业教育,等等。总的来说,联邦的教育经费是起调节作用,用于帮助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因为帮助弱势群体提高教育水准往往需要更多的财力。有了联邦***府的专款支持,学校里可以为这些群体提供特殊帮助,包括伤残儿童上学所需要的费用,如交通工具、聘请专业培训的特殊教育教师,对新移民提供双语教学教师。学校里还可以为贫困家庭的学生聘请教师,提供课后补习活动,等等。

最后是当地居民对义务教育经费的支持。这部分经费的主要来源是个人资产税,如房产、地产等等。因为当地的县市一级***府要对这些资产进行保护,并对当地居民的生活提供安全与生命保障,居民交纳这些税是理所当然。学校是***府为当地居民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美国宪法,学校的管理必须接受由当地选民选举产生的校董事会的监督,管理学校是当地居民的责任,所以从资产税中提取教育经费也是顺理成章的。

当地居民还可以根据本地学校的条件,或根据居民的需要主动增长税收(referendum),用这部分钱来改善学校的条件。如笔者工作所在地的学区前两年通过居民投票,提高税收,筹集专款用于修建校舍(注5)。仅仅依靠州与联邦的教育经费,这个任务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那些经费是用于维持正常教学活动的。当地居民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在更好的环境中学习,愿意地拿出钱来帮助自己的学校。

然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当地居民的税收增加部分(referendum)是交给学区教育局统筹管理的,这些经费是为了提高该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并不只分给某一二所学校。任何一所学校无权接受捐赠。如有捐赠必须由教育局掌握,按照捐赠的意愿执行。这样,教育局可以按照需要调整经费的发放,从而保证每一所学校都得到同等水平的经费。

如果把这三级教育管理部门投入教育的经费都加起来,就可以看到这些投入远远不只是占9%的***府财***预算,而且每年教育经费投入的数量还根据教育的需要不断调节,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加。如全美均生费1990年是43,1995年增长为29,到了2000年已经是11了。平均每年递增5%(其中包含通货膨胀的指数)(注6)。

(二)中国教育经费的投入

本文在教育经费投入的美国部分已经反复说明,执行义务教育完全是***府行为。同时也指出,民主***体要提供充分的条件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首先是给于经费上的保障。那么中国***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做得如何呢?

1986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并颁布决定在中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法。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教育由中央集中管理,财***收支由中央统一调动支配。因此,对教育的投入应该以国家财***为主要来源。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府自上而下都无视自己的职责,义务教育没有任何经济上的保障。

首先中央一级***门的投入远远不足。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副省长辜胜阻在<农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与化解对策>一文中指出:***府财***预算内拨款仅占中国义务教育经费总额的50%-60%,其它40%-50%来源于集资、摊派、教育费附加及捐款和学杂费等(注7)。

即使在教育经费总额占GDP比例最高的2000年,4.30%,国家预算内的教育经费也只占教育经费总量的54.19%(注8)。这就是说,按照教育所需要的财***预算,***府仅仅承担了一半的费用,而剩下的一半是由老百姓自己承担的。

更严重的是***府承担的那部分经费长期以来大部分用在城市,而农村以及贫困地区,这些最需要国家财***支持的地方,得到的经费却是最少的。2001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农村小学生的人均公用经费一年是28元。农村学生人均公用教育经费每年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经费一分钱没有的县大约有10%左右(注9)。

***副部长张保庆指出“纲要”和“教育法”规定的逐年提高国家财***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的目标,至今还没有一个切实[

严肃的操作实施方案,致使这一目标近年来不但没有日益逼近,反而呈停滞或下滑之势。由1990年的3.04%到1996年的2.5%,即便是2004年,也只达到了3.14%(注10)。究竟根据什么标准把教育投入定位於4%不得而知,即便是4%,却也不能实现。中央尚且如此,就更不用说地方各级***府了,上行下效。

其次,来看各级***府的财***投入如何呢?“教育法”提出的关于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即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在校学生人均教育费用要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年有所增长),在某些年份,全国平均没有达到,在有的省区连续几年都没有达到。全年全国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增长仍然低于同期财***收入的增长(注11)。

当***府不愿意从国家财***中拿钱办教育时,他们采取的解决办法是制定***策规定收费办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中国的教育已经不是义务教育了。请看事实:一九八六年人大通过了义务教育法,其中第十条规定“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然而1996年,国家又制定了《义务教育学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也就是说,从1996年起,义务教育就不再是免费,而是收费教育了。特别是在农村与贫困地区几乎是完全靠收费维持,而收费的口子一经打开就不可收拾。因为这给那些专门想方设法敛财的各级***府官员创造了生财之道。广大贫困百姓尤其是农民几乎被这些税费逼得没有活路。后来看乱收费实在闹得不成样子,2001年,为了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才在农村实行了“一费制”。

实行一费制的原因是为了煞住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乱收费现象,控制学校的收费标准。然而即使在收费的***策出来以后,教育整体投入不是增加了反而是减少了。那么这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辜胜阻的文章中说道:农村税费改革以前,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事实上很大一部分由农民承担。……由於农村教育欠帐太多,且在税费改革中教育费大幅度减收,财***供给与需求之间还存在缺口。……一些学者估算,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费减收300亿元。(这是因为)***府长期以来教育经费不到位,农村里的学校大多数是靠收费来维持的,现在收费受到限制,而***府又不拿出钱来补上欠缺的部分,最后的结果是学校只好关门。文章最后告诫***府:不能以牺牲农村教育来换取农民负担的减轻(注12)。

所谓“一费制”的实行,以牺牲农村教育为前提,表现了这一***策的虚伪性与欺骗性。如果***府真的想减轻农民负担,明明知道学校缺钱,为什么不拿出钱来补上教育经费的缺口?显然解决农民孩子上学的问题不是目的。所谓减轻负担只做做样子,从而达到欺骗舆论的目的。

以上事实说明,中国各级***府步调一致地忽略对义务教育给于经济上的保证,决非偶然。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府对此现象诤诤有词地说是因为国家经费短缺,连年财***预算赤字造成等等,以此掩盖中央和各级***府对义务教育的渎职行为,究竟是***府拿不出钱来补上教育欠缺的部分,还是不愿意出钱?为了进一步了解对义务教育提供经费保证是一种***府行为,下面让我们来看中美两国***府是如何制定财***预算的。

(三)美国教育经费预算

***府经费预算是根据财***收入总额做出对下一年或几年之内***府经费使用的范围,以及经费分配的预测。这些决策是根据平衡各种需要来决定。美国教育经费的预算是从人口估计开始。美国实行十二义务教育,复盖幼儿园教育到高中教育。孩子一满四岁,当地的学区就开始将他纳入了下年的预算中。为了保障教育经费预算准确与合理,各个公立学校与学区(即教育局)都有专职人员严格管理学生情况的数据变化,掌握准确而又详细的生源资料。教育经费以均生费为单位按学生人数发放。均生费是严格按照平均市场价格标准来计算教育的花费,如聘请教师、维修校舍、教学器材、教科书、等,而得出的。计算均生费是一个颇为复杂的过程,通常是根据联邦***府规定的公式再加上各州的一些附加变数而决定的。如以美国明尼苏达州为例,其2005年的均生数计算公式是:ResidentWADM+WADMofnonresidentsattendingthedistrictunderalternativeattendanceprograms(e.g.,openenrollment)-WADMofresidentsattendinganotherdistrictunderalternativeattendanceprogram.其中:ADM:AverageDailyMembership(均日生数)=Theaveragenumberofpupilsenrolledintheschooldistrictthroughouttheschoolyear(本年度学区平均每天实有学生数)=Numberofpupil-daysenrolled(每天实有生累计)/Totaldaysinschoolyear(年总学日);WADM:WeightedADMpupilUnit=ResidentADMXPupilWeight(本地居民加权均日生数)(注13)。

同时州教育厅还对班级学生数做出规定,对教师每天所教学生总数做出限制,从而保证学生能得到较好的教育,防止产生超生班。同时也保证教师合理的工作量。州***府在预算本州的教育经费的时候,不断地根据新的数据对本年经费进行修正,从而对下一年的教育经费提出精确的预算。因此当州里的参议员讨论下一年的预算时,对教育经费的需求已经是了如指掌。如明州2004-05年度颁布教育经费的报告给出的财***支出预测就包括了后三年的预测,FY2005,FY2006andFY2007(注14)。预测详细并全面,大小共三十二个项目。而这些项目都必须经过议会集体审议通过才可实行。

因为教育经费是以个体学生为单位发放,因此学校只要有足够数量的学生,就不用担心经费短缺到学校办不下去。同时每个学校的经费都是根据同样的标准发放,校与校之间的差别就受到了限制。这样就保证了教育质量的平等。因为经费是按照学生个体为单位发放,孩子所属的这笔经费就跟随学生流动而流动,不会因为转学,停学,升级,留级等受到影响。同时这样的教育经费发放原则保证了孩子受教育的质量不会因为家长工作条件的变迁而降低。

美国人口的流动性很大,为了解决流动人口中适龄儿童的就学问题,联邦***设立了迁移学生教育项目(migranteducationprogram)(注15)。其目的是保证流动学生得到同等受教育机会,并且受到同等水平的教育。在这个专门项目的监护下,这些学生不仅不会受到家长工作变化的影响,还会得到特别的关照。比如有家长在春秋两个季节会到农业产地当季节工(类似我国的农民工),他们的孩子会跟着一起去。一旦他们到达后,孩子立刻可以进入新的学校。并被记入了迁移学生档案。他们不仅能与当地的孩子享受同等的学习条件,学校还派专人辅导他们的学习来调节两个州之间学业的差距。他们的孩子在这段期间所需的教育费用会由原教育厅从本州的教育经费中将该生的教育费用提出来支付给对方教育厅。如果双方的经费有差异,联邦***府将拿出专款调节。这种经费的管理与计算是整个教育经费管理中的一个部分,这里面没有州***府之间的相互推委或赖帐等矛盾发生。因为一切都是由制度规定了,合理合法,各地都必须认真地遵守执行。

(四)中国教育经费预算

中国***府一再强调财***困难,所谓财***预算赤字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国财***预算的决策过程究竟如何?国家真是没有钱办义务教育吗?最近的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宣布了当年财***收入有三个最:增长最多,增幅最大,完成预算情况最好(注16)。2004年,全国财***增收4640.63亿元,如果加上解决历史欠退而增加的1275.32亿元,财***增收达到5915.95亿元,增长27.2%。这一增收数额之高,是近年来所没有的,相当于1994年全年的财***收入。新华社文章标题中居然出现了“巨额财[来

***增收”的字眼。不能说国家没有钱了吧。可是在分配这些超收部分时,有多少是投入给教育的呢,给整个教、科、文、卫、四大项总共增长了5%都不到。那么其中教育单项增长了多少呢?不会高于2%。给***费却增长了12.6%。请记住上一年国家总投入是3.12%,在原来投入的基础上增长2%,也就是说,2005年的教育投入充其量也就是3.2%,仍然没有达到4%。

跟同样是人口大国的印度比,我国的教育经费无论是按人口平均还是按学生数平均都低于印度。而印度的GDP大约只是我国的一半多一点。

再看地方的财***收入情况,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汇报,自1994年起,国家减少了地方***府向中央上交税收的比例,加大了地方***府税收的权利,……在实际支出比预算大得多的情况下,1994年中央***府的赤字比预算还低并且地方***府有了约30亿的黑字”。这里的黑字实际上指得是超预算外收入。文章还继续说:“1995年1-8月地方税务机关征收税收收入的增长率比去年同期高30%…如果说中央财***收入增长令人满意的话,地方财***收入增长会更快,也同样令人满意”(注17)。

可见,自1994年以来,地方财***收入一直是持续上升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地方财***总收入比去年增长了22.9%(注18)。可是,这些地方***府有没有因此而给教育增加经费呢?预算的赤字到底是因为什么造成的呢?

据张保庆的文章揭露:近几年来,各级财***在预算过程中,每年均有一笔数量相当大的超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各地在支配这些收入的时侯却往往没有考虑教育。“当教育的需求同其他的事业发生矛盾时,不是下狠心坚决支持教育,却往往去挤教育,对其它工程,他们可以多花几亿,几十亿,甚至更多。唯独对教育,多花上一些钱,就心痛得不得了。有些领导同志有短期行为,他们要急于做出***绩,看到教育工作周期长,见效慢,花钱多,出力不讨好,态度就变得不那末热情了,决心就不那么坚决了”(注19)。

北京大学博士生在分析中国的财***管理现状时指出:"***府特别是地方***府支出增长过快的根源在于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府承担了一些市场经济条件下不该承担的事项,进行了一些不该从事的活动,对经济运行干预过多,由此导致***府机构膨胀,行***经费开支增长过快,投资支出比重过大。……热衷于发展当地经济的地方***府经过80年代的发展,他们已经拥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加上基础设施对於***府官员来说十分具有***绩信号传递功能和纪念碑的意义,短短几年,中国大部基础产业瓶颈现象就基本消除,许多地方能源供应甚至出现过剩”(注20)。

在***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报告中,明确指出一些行业投资增长过快,重复建设严重。要反对制止大手大脚花钱的行为(注21)。

这是体制内的人自己说自己,不能说得那么清楚,其实说得够清楚了。一句话,投资其他行业都已经到了“过热”,“过剩”的地步了,对花钱办教育还是在一味地抵制,既然从中央到地方没有形成强硬的制度保障义务教育的投入,那么谁还会逆潮流而上,往教育上投钱呢?因此预算尚有赤字成为最好的理由。但是***府是预算的决定部门,如果以预算赤字为理由说没有钱投入教育,只能表明一点,即***府没有把义务教育作为真实的预算内项目,教育经费必须等预算外剩余而定,如果有剩余,就多给,否则就少给或是不给。这就是预算赤字的真相。这个现象暴露了***府没有打算全部承担教育经费的原本意***,那怕义务教育法具有法律效用,可谁来执行这个法,又有谁来追究呢?

另外,中国***府在对教育经费做估算时,常常低估计学生平均教育成本。例如1992年,按照国家投入教育的总额计算,每生平均只达到280元,而实际成本远大於此数。以1992年西安市生均教育成本调查材料为例:小学865元,中学1383元,大学12160元,总均4922元(注22)。***府给于的教育成本费只是实际教育成本的5%。

即使是按照低估的生均费总额发放到了基层,发放的标准有很大的差异。因为过去采取的重点学校***策造成的差异,有的学校长期享受优厚待遇。据报导长沙一所重点学校全年经费实际投入比一个县全部的教育经费还要多〔注23〕。然而一所普通的中学通常的教育费用只能靠学生交的学杂费来维持。

因为教育经费发放时并没有严格的管理。再加上对贫困地区尤其是农民的孩子所需的教育经费长期被忽视,造成农民工的孩子进了城市而上不了学。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农民子女的义务教育权利在中国是完全没有保障的。本文前面谈到美国教育费用是落实到每个学生的,无论父母工作有何变化,孩子受教育是不受影响的。而中国农民孩子受到的待遇是最低的。他们在本地没有被当地***府纳入教育经费发放的对象,因此他们的离开对于本地的***府是一种解脱。进入城市之后他们遭到各种歧视,入学难更是严重。有的地方,就是交钱也没有学校收。因为城市里的***门本来就是处于经费短缺的状况,对于大批的农民工孩子入学问题,没有能力,同时也不愿意承担这个包袱。因此各省之间相互推委,问题越来越严重。请看以下调查报告:

“我国流动人口中,18周岁以下的流动人口达1982万。在北京、深圳、武汉、成都等9个大城市,有关人员访问了12000多名流动儿童的监护人和7800多名儿童,发现3到6周岁流动儿童入托比例为60.7%,低于城市户籍儿童入托率;6周岁儿童46.9%没有接受入学教育;近20%的9周岁的孩子还只上小学一、二年级,13周岁和14周岁还在小学就读的占相应年龄流动少年的31%和10%;在失学的12到14周岁流动儿童里,有60%的人已经开始工作(注24)”。

新华社记者、中国青年报记者日前联合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和城里孩子享有同样的待遇”、“降低收费标准”,是农民工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的两个最大愿望(注25)。目前这些农民工的孩子要入学,必须交相当的费用,而大多数民工自己的工资都拿不到手,又如何负得起学费呢?!

然而如果中国真正实行了义务教育,如果中国***府把教育经费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民工孩子上学难就不会发生。因为他们应该和美国孩子一样,走到哪里都有学上。所以说造成这些孩子失学是义务教育在中国没有得到实施的明证。而***府不承担自己的责任是根本的原因。与美国的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相比较,哪种制度真正代表平民百姓的利益就非常清楚了。

(五)美国义务教育在公共事业中的地位

各个国家都会遇到经费如何合理分配的问题。笔者多年来有幸观察到美国州一级的参议员们决定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过程,看到每当教育与其它公共事业在经费分配上有冲突时,教育向来是优先的。

2003年与2004年,美国全国经济都不景气,几乎每个州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财***收支逆差,大多数州的财***收入下降。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州一级的中小学校教育经费于2003年在全国范围平均增长了6.4%,2004年增长了3.2%(注26)。笔者所在州多年来拿不出足够的经费满足州内的高速公路需要。尽管如此,2000年州内预算有节余的时候,他们首先给教育发了专款,将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班级均生数规定17人为极限。然而确保班均生比率,聘请足够的教师是关键。这笔专款为此提供了保证(注27)。而修建高速公路的提议被再度搁置。并为修建一条市内有轨电车所代替。因为电车可以满足贫困的无汽车家庭上班的需要。

州***府与各级地方***府还常常通过限制城市的基本建设投资,从而保证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有一个州的省会是一个中等城市,几年前那座城市的中心,只有为数很少的高楼,街道也很陈旧。当时的市长想在市里修建一座体育中心,和供冰球比赛用的场地。他的提议几次遭到否定,就是因为大多

数选民不认可。不同意将税收的钱花在这些娱乐设施上。最后市长是在商界与私人产业部门的合作支持下,从他们那里筹集了足够的资金,一座现代化的体育中心才建了起来。

美国的城市建设是在保证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慢慢发展起来的。城市中的高楼大厦,多数是私有企业的财产。高速公路也是从五十年代开始,逐年修建,才达到如今的水平。而义务教育的经费却是自打义务教育法宣布以来,***府就全力以赴地予以保证。尤其是1983年以来,历届总统都宣布自己是教育总统,教育在美国的***治议题中也占有举足轻重地位。正如明州宪法,第十三条第一节规定:议会有责任为公立学校建立一个完全而又统一的体制。议会必须运用税收或是其它方式以确保一个彻底有效的全州性的公立学校制度(…itisthedutyofthelegislaturetoestablishageneralanduniformsystemofpublicschools.Thelegislatureshallmakesuchprovisionsbytaxationorotherwiseaswillsecureathoroughandefficientsystemofpublicschoolsthroughoutthestate.)(注28)。这些法律条文运用了如此明确而又坚决的词语,说明立法的人对此事业的决心之大。同样的例子举不甚举。教育在所有公共事业中占有头等重要的地位,这是义务教育在美国得到发展的主要原因。

(六)中国义务教育在公共事业中的地位

前面的事实已经很清楚地表明中国***府各级领导不把实现义务教育当回事。不愿意在教育上投入。那么他们把什么当回事,国家的财***经费都用到哪里去了呢?中国改革开放的最突出成绩就是在各个城市中搞的大批形像工程与***绩工程。从而造成财***赤字的这个现象成为普遍而又常见的现象。用国有资金,财***收入,即民众的纳税钱,为执******打造功德碑,创造所谓现代化形像,树立改革开放的标记。从中央到地方,攀比不止。而享受这些设施的主要群体却是只占全国人口不到5%的***府官员与那些少数先富裕起来了的个体,也是与***府有直接联系的群体。

纵观这些***绩工程,中国可以说正以惊人的速度在赶超世界水平。但是在办义务教育上,没有听到什么地方***府要决心赶上世界水平。然而各地都有特别打造的一两所“世界一流”的学校,那些学校的硬件真正超出了世界水平,笔者在国内很多城市都见过。然而这些用百姓的钱堆出来的几个尖子样版,是以牺牲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农民子弟的利益为代价的,其本质与义务教育的原则完全背道而驰。

中国的官员们还有一种拿百姓的钱摆阔,讲排场的习惯。据“中国信息中心”报导,2005年两会期间参加者透露,据不完全统计,去年一年中国***公车、招待,出国考察的花费竟高达70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官员用车耗费高达3000亿元人民币,招待费用花掉2000亿人民币,出国考察用了2000亿元人民币。这还不包括决策失误,搞形象工程和***绩工程所造成的浪费(注29)。不节制的行***管理费用是***府的腐败的明显标志。以上这三种活动每一单项拿出来投入教育都比现在对教育的总体投入要多上几倍。然而这些投入都直接用在满足***府官员的即得利益上。他们花起钱来大手大脚,满不在乎。指望他们为贫困的农民办教育显然是不可能的。

记得在2004年的中央电视台窗口节目“让世界了解你”,安排了我国沿海的一个小城市的市长与美国硅谷的市长对话。在中方谈到要邀请硅谷的市长访问本市时,这位美国最富有的城市的女市长笑了一笑说,我必须去看一看我们的预算是否有这笔开支才能决定。而中方的市长,立刻大包大揽地说,我们愿意邀请您和您的同事来我们小城参观,费用全由我们负担。相比之下,这位美方市长表现得如此小气,这是因为美国的***府官员的每一笔花费都受到公民的监督的。如果将公款用于私人活动或预算外行动将受到法律制裁。而中国的市长好客大方,慷百姓之慨,天经地义。在***府部门,没有人会追究谁给他如此权力滥用纳税人的钱。反之,他如果不这样作才是奇怪了!然而对于***府如何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如何把百姓的钱用在公共事业之上,也同样没有人去追究,去争取。这就是中国的现状。两种制度下的***府官员的行为表现的差距之大是有目共睹。

综上所述,清楚地展示了义务教育是民主***体的一个重要执***行为,而教育经费是义务教育的根本保障。通过对中美教育经费的对比,通过一个民主***府和一个专制***府在义务教育经费的预算和投入上的根本区别,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府制定义务教育法的虚伪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在中国,中央和各级***府的执***行为构成了发展义务教育的最大障碍,使1986年制定的义务教育法成了一纸空文。只有改变这种***治体制,中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才能得到根本的保证。

注释:

1."EducationFinanceOverview2004-05",MinnesotaDepartmentofEducation,June2004,p1.

2."EducationFundingOverview"ApresentationtoChamberofCommerce,byTomMelcher,MinnesotaDepartmentofEducation,September22,2004.

3."NationalAssociationofStateBudgetOfficers",AnnualReport2004.

4."EstimatedGeneralEducationandMajorCategoricalRevenuesFY2002toFY2007StateTotals"Resource:November2004ForecastCalculations,MED.

5."EducationFundingOverview",p.22.

6.Sources:UsDepartmentofEducation,NationalCenterforEducationStatistics,StatecomparisonofEducationStatistics.2nd.sources:"K-12EducationFundingOverview",p15.

7.《农村教育的结构性矛盾与化解对策》辜胜阻,教育研究2004/10。8.《九五期间我国教育经费进展情况分析》上海教科院发展研究中心,教育发展研究,2002/11。

9.《人大委员呼吁***府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中国青年报2003/08/27。

10.《关于中国教育经费问题的回顾和思考》张保庆-***副部长2001/08/23。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11.同上。

12.辜胜阻。

13."EducationFundingOverview"p.2.

14."EducationFundingOverview"p.14,p.17.

15.Source:TheMigrantEducationProgram(MEP)-TitleI,PartCisauthorizedunderPartCofTitleIoftheElementaryandSecondaryEducationActof1965,asamended.

16.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新社2005/3/6.

17.《1994年中国才税改革的深刻背景》许善达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2001年9月4日,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

18.《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中新社2005/3/6。

19.张保庆文。

20.《财***与发展--中国财***制度变迁研究》胡书东,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博士论文,2000/5。

21.许善达文。

22.《试论我国教育经费紧却的深层原因及对策》南京理工大学李秀华,真源***,2001/10/12。

23.《教育经费向谁倾斜》教育基础教育新闻,中青***2001/08/23。

24.《18周岁以下流动人员受教育状况堪忧》刘小青,人民网,2004/02/17。

25.《农民工对子女受教育的最大愿望是什么》新华网,2004/02/19。

26."NationalAssociationofStateBudgetOfficers",AnnualReport2004.

27.ClassSizeReductionSet─Aside,"K-12EducationFundingOverview",p18.

教育经费论文第6篇

义务 教育 从根本意义上来说,是为了保障 社会 群体尤其是弱势群体子女享受教育的权利。一个民主***体必须提供充分的条件来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实施义务教育, 首先需要教育经费保障,再则是***策立法保证,最后是***机构支持。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义务教育才可能实施,才可能 发展 ,才可能长久。义务教育经费必须来自***府,教育经费的多少完全取决于***府财***预算和投入,是百分之百的***府行为,完全由***府的***策法令决定。本文试***通过 中国 ***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行为与美国***府实施义务教育的行为对比,特别是教育经费发放的操作对比,从而找出中国义务教育存在的 问题 和其根本原因。 (一) 美国教育经费的投入 谈到教育经费,人们常常会产生一种误解,仿佛教育经费发放的多少是根据国家富裕的程度而决定的。国家穷,教育经费就一定短缺,因此就要慢慢筹集。事实不完全是这么回事。只要***府把义务教育当作执***行为的必须,把保障义务教育的实现确定为各级***府的责任,确保义务教育经费在国家财***预算中占有一个合理的比例,任何一级***府都不得以任何借口给教育少发或不发经费,这样无论在任何 经济 条件下,都会确保教育经费的需要。只有在***府的监督下,教育经费才能够到位、到齐、到足。执行教育经费的***策事关重大,正如美国法令所说: 鉴于在对教育经费决策的过程中,必须杜绝任何不平等决策的可能性,这些决策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建立。因为这些决策涉及到平衡某些相对抗的利益如平等、效益以及对于地方***府权利的控制等等 (the determination of education finance policy, in the absence of glaring disparities, must be a legislative decision because it involves balancing the competing interests of equality, efficiency, efficiency, and limited local control……注1)。 美国***府就是这样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做出来的。 很多人对美国教育经费的来源不清楚。大多数文章只知道引用美国联邦***府的教育经费占全国GPD的总值来描述,有的说9%,有的说8%等等不一。以为那9% 就是美国义务教育全部的费用了。这完全是误解。因为很多人不了解美国各级***府对教育承担的职责。本文有必要把这个问题说明白,从而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美国义务教育的实施情况。先来看看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 美国的义务教育同其它一些公共事业一样,并不是由联邦***府集中管理,而是由地方***府负责。因此这就决定了美国义务教育的经费来自三个不同水平的***府机构: 联邦,州***府与县或市***府。以明尼苏达州为例, 2005学年学校教育经费来源分配如下:联邦6.8%, 地方***府9.1%,个人财产税14.6%, 而州***府投入占69.5% (注2)。 可见,义务教育经费发放的最主要来源是州一级的***府财***收入。州***府是全面承担义务教育费用的部门,而且这笔经费数量之大,在州财***的预算中义务教育占有 的比例压到其它任何单项。根据全美州***府预算部门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ate Budget Officers)的2011年的统计汇报,2003年,平均全美中小学教育经费占州***府全部支出的35.5%,有的州竟高达40% (注3)。这些经费用于学校的日常运做,包括教师的工资,管理人员的工资,教材,教学用品, 交通 ,学校设施,勤杂,校舍管理,水电费用,等。 是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基本保障(注4) 。 其次,义务教育经费的来源才是联邦。联邦***府在联邦的国民

教育经费论文第7篇

摘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职)教育经费目前状况策略

长期以来,教育经费投入新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国教育的发展,这一点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中显得更为突出。现实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

一、中职教育经费投入的目前状况

1.国家有关教育经费筹措的法律、规定和***策办法未能全面贯彻执行

近些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确保对教育的投入,但遗憾的是都未能全面贯彻实施。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下文简称《纲要》)中明确提出,要“逐步提高国家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包括摘要:各级财***对教育的拨款、城乡教育费附加、企业用于举办中小学的经费、校办产业减免税部分)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计划、财***、税务等部门要制定相应的***策办法,认真加以落实。”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简称《教育法》)第54条规定摘要:“国家财***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具体比例和实施步骤由***规定。全国各级财***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第55条规定摘要:“各级人民***府教育财***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即“三个增长”)。***2005年2月28日在《有关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中非凡强调摘要:“要根据当地实际,调整教育经费投入结构,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经费在本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保证中等职业教育财***性经费、生均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相应增长”。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际教育经费投入缺乏的矛盾仍然十分尖锐。

观察下表,1998年至2002年全国落实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经费总量虽呈逐年上升趋向,但只略高于财***收入增长水平,2002年还一度低于财***收入增长水平;职业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逐年上升,但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虽有个别年份有所增长但总体却呈下降趋向(1997年为240.43元)。

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经费已显不足,假如不能按照《教育法》规定实现“三个增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更加步履维艰。

2.中职投资在整个教育投资中所占比例过低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经费存在着投资比例不合理的新问题摘要:投资整体向高等教育倾斜,而在中等教育中又向普通教育倾斜,导致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资料来源摘要:中国教育年鉴2000-2004中职投资比例过低。

2001年全国教育经费支出构成来讲,高等教育投入占26.26%,中等专业学校占6.71%,技工学校占0.57%,中学占28.60%,职业中学占3.08%,小学占28.42%,非凡教育学校占0.30%,幼儿园占1.44%,其他占4.06%。可以看出,我国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包括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中学)只占全部教育经费的10.36%,远远低于国家、***府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比例,也远远低于国家、***府对普通中学的投入比例。由于统计资料中,“中学”包括普通初中和普通高中,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是高中阶段教育,这个比例还不足以说明新问题,那么比较一下生均成本就一目了然了。2001年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中学为812.49(由于包括初中,高中实际生均支出大大高于这个数字),职业中学为1400.09,仅为前者的1.7倍,而一般来说职业教育的生均成本是普通教育的2-3倍,因此这个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3.中等职业教育对社会资金利用不够

据2003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1年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收入构成如下(见饼***)摘要:

从***可以看出,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经费构成中,***府拨款所占比例超过了500,单从比例来看,***府拨款和国际一般水平大体相当。然而社会团体、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却很小,不到5%。这个比例大大低于世界其他国家水平,如韩国高达48.5%,其他一些国家也都在10%以上。***府财力有限,假如不能很好的利用社会资金,那么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将长期面临经费短缺的困境。

我们知道,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劳动者,根据谁受益谁买单的经济原则,企业这个最大的受益者应该而且也有能力为中职发展出一份力。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简称《职业教育法》)第28条规定“企业应当承担对本单位的职工和预备录用的人员进行职业教育的费用”,从而明确了企业的职责。但是实际当中我国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微乎其微。虽然《职业教育法》第29条进一步规定摘要:“企业未按本法第20条的规定实施职业教育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府应当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可以收取企业应当承担的职业教育经费,用于本地区的职业教育”。但都未真正贯彻执行。国家虽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捐资兴学、助学,但由于配套的***策法规迟迟未能出台,民办教育的发展尚未完全纳入正轨。1979年以来,我国开始引进教育外资,但所接受的外资只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极小一部分,和经济项目相比大为逊色。

4.中职学校教育经费利用效率不高

教育经费支出,主要包括事业费支出和基本建设支出。由于基建费主要由国家单独拨款,分配给学校的教育经费主要用于事业费支出,而事业费又包括个人部分和公用部分。个人部分主要用于教职工工资和学生补助,公用部分主要用于公务业务支出(主要是教学)、设备修缮等,是最直接用于培养学生的费用。教育经费的使用结构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摘要:基建费过低不能保证学校的校舍和设备,人员经费比例过高、公用经费比例过低会使教育投资只能用于支付教职工工资,而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

以2001年为例,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为1517.09万人,学生和教职工比例9.6,仍未达到国家要求的10以上,而且大大低于世界二些教育发达国家数据。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数据,美国2002年高中阶段教育生师比为15,德国的同期数字为16,日本为12。而我国务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人员经费基本上都接近甚至超过了50%,平均比例为50.09%,人员经费所占比例过高而公用经费比例偏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遍规模偏小,同时专任教师比例偏低。2001年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平均在校生为852.68万人,专任教师占教职工比例平均仅为58.58%。学校平均规模偏小,造成师生比例低,而专任教师比例低说明学校机构设置庞杂、冗员过多,因而人员开支居高不下,挤占了公用经费。由于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需要和普通教育一样的教学条件摘要:教室、教师及活动设施,还需要一定的实习场地、练习场地、各种设备,因此需要更高的公用经费作为支持,不然无法实现培养目标。

另外,我国大部分中职学校***书资料、实验实习仪器设备利用率很低,各学校都一味追求“大而全”、“大而详”,大搞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宝贵资源,使得本来就少的教育经费更加拮据。

二、中职教育经费新问题的策略

1.促进税费改革,保证***府对教育的投入

上文中提到我国财***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一直未能实现《纲要》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4%目标,这个目标是经过验证的,以我国现在的国力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但是为什么迟迟未能实现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财***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而财***收入是财***性教育拨款的主要来源。我国的教育财***拨款占财***收入的比例并不低,甚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但是由于财***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太低,导致财***性教育支出占GNP比例偏低。因此,解决新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加财***收入。而增加财***收入的根本举措在于“税费改革”。目前,我国存在很多没有列入***府预算管理的不规范的收费,***府很难控制和管理这部分收入,而这部分收入和财***收入的比例至少为1摘要:1。这是不符合国际惯例的。只有实行费改税,增加***府的财***收入,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国家、***府对教育的投入,进而确保***府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

2.把重视职业教育落到实处,加大对中职的投资比例

观察世界上其他国家教育经费模式,即是在发达国家,***府依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如澳大利亚来自于***府的职教经费占职教总经费的比例为50%;新西兰为70%;美国约为75%(其中45%来自地方税收);而和我国同处亚州的韩国也占到了50%以上。对职业教育的私立办学机构,一些国家的***府也给予了一定的经费资助。而我国职业教育经费中***府拨款虽也占到了50%,但是这个比例是各级各类教育经费中由***府拨款所占比例最低的。对于一个低收入国家来说,有限的教育经费应集中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上,这不但涉及教育公平新问题,同时也符合许多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知道战后德日经济迅速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因此,***府要担负起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责任,就要不断加大对其投入。

3.多渠道筹措资金,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仍属发展中国家,财力十分有限,要求国家在短期内大幅度加大对中职的投入是不现实的。但是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放慢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相反我们要利用职业教育特有的优势,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增加对中职的投入。而要想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就必须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民间资金。为此,现在迫切要做的就是调整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使之更加贴近市场的需求,同时增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吸引更多的团体、个人和企业参和职业教育的办学,进而增加职教的经费总量,拓展经费的来源渠道,形成办学主体多元化的格局。

4.提高教育经费利用效率,确保中职培养水平

教育经费论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教育经费论文

学习

月度工作总结怎么写10篇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月度工作总结怎么写10篇,内容包括物业月度工作总结十篇,有关销售月度工作总结十篇。4、语言要准确简明,阐述观点时要与具体相结合,做到文字朴实,简洁明了。(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参考文献书写格式10篇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参考文献书写格式10篇,内容包括书籍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参考文献引用格式。参考文献的编写顺序是按照论文中引用文献的顺序进行编排,采用中括号的数字连续编号,依次书写作者、文献名、杂志或书名、卷号或期刊号、出版时间。参考

学习

年会场地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年会场地10篇,内容包括年会场地布置方案菁选3篇,年会举办场地推荐。联系地址:___________乙方:_______________联系地址:__________就本协议第一条所指的地面活动(“有关活动”)之相关事宜,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达成以下协议:一、

学习

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内容包括部队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企业先进团支部事迹材料。历社学院世界历史团支部成立于XX年9月,现有成员38人。半年以来,我支部深入贯彻校团委的方针***策和工作指示,积极开展各项团学活动,在各方面均取得

学习

无尽的黑夜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无尽的黑夜10篇,内容包括无尽的黑夜音乐,无尽的黑夜孤独。——题记日落,西方。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在天与地之间,隐约出现一条痕。于是,无尽的黑夜疯一般的涌了出来,霸占了整个天空。月挂,天幕。一切都静了下来。七八颗星零乱的嵌在

学习

我的高中10篇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高中10篇,内容包括高中作文最新探索创新素材十篇,高中周记300字大全十篇。面对着新学校新同学新的一切我感到了一丝丝莫名的恐惧,在那一张张新的面孔下暗藏着什么,在那一张张笑脸下又包含着什么,算了。不想了,那只会让我的

学习

消防知识讲座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消防知识讲座10篇,内容包括消防知识讲座观点摘录,消防知识讲座学校。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裴队长突然从门外进来了,室内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裴队长慢慢地轻轻地走到了讲台上,向大家敬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面带微笑地坐了下来

学习

仙人掌的作文10篇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仙人掌的作文10篇,内容包括仙人掌作文三年级,仙人掌作文10篇。人的一生,要经历各种坎坷,那都是上帝为了你的一生更有意义,而添加的花点儿,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朵鲜花,是绵绵高山上的雪莲,是悬崖峭壁上的一棵苍松。那么。你如何去接受

学习

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企业扶贫工作不足工作,内容包括企业扶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企业个人扶贫工作总结。【第三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动力及参与机制【第四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五章】国内其他地区企业扶贫的经验

学习

没礼貌10篇

阅读(15)

本文为您介绍没礼貌10篇,内容包括没礼貌故事,没礼貌的故事完整。还有一次,女儿跟几个认识的同龄孩子一起玩“淘气堡”。我们几个妈妈站在一旁聊天。这时,其中一个小女孩说:“你们来追我吧。”令人意外的是,女儿赶在其他孩子回应之前,大着嗓门

学习

天马行空造句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天马行空造句10篇,内容包括天马行空造句经典语录,天马行空造句100字。3、随兴所至,胡乱道来,天马行空,请勿在意。4、小明的作文如同天马行空,大家都看不明白。5、有时,你并不需要有奢侈的愿望,或是天马行空的想象。6、说这种话,犹

学习

会计实习生工作总结

阅读(13)

本文为您介绍会计实习生工作总结,内容包括会计实习生工作月总结,会计实习工作总结合集14篇。一、实习单位改革开放给我的家乡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这两年建立了一系列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带动了乡镇、农村经济的发展,得知这一消息,在一

学习

生命科学导论10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生命科学导论10篇,内容包括生命科学的深度解析,生命科学导论总结。一、前言生命科学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如人口问题、能源危机、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疾病危害等,这些重大问题日益威胁着人类的生

学习

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愚人节的来历和意义10篇,内容包括愚人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关于愚人节的由来新闻。愚人节(AprilFool'sDay或AllFools'Day)是从19世纪开始在西方兴起流行的民间节日,并未被任何国家认定为法定节日,日期在每年公历的4月1日。在这

学习

小学语文课改论文

阅读(14)

本文为您介绍小学语文课改论文,内容包括新课改关于小学语文的论文题目,小学语文课改论文范文。(一)实行人本管理的课堂管理方法所谓的人本管理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本在人本管理中实际有两方面含义,第一方面,目的

学习

中职会计教学论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中职会计教学论文,内容包括中职会计教学论文,中职基础会计教材论文题目。(一)课程设置不合理。大学扩招后,中职学校招生也就不考试了,凭初中以上毕业证就可入学,这就导致中职生源质量明显下降。作为中职会计专业,培养的是具有一定

学习

审计管理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管理审计案例论文,审计管理论文。1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一种***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是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风险管理中,内部审计要发挥两方面的作用:1.1对风险管理过程的充

学习

供水管理论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供水管理论文,内容包括水务管理的毕业论文题目,水务管理论文。在项目研制过程中不仅使用了先进的微机、通讯等管理设施,改变了原有传统工作方式,而且使供水服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反馈速度,更便于供水服务的管

学习

论文页码设置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论文页码设置10篇,内容包括word论文页码,论文怎么编制页码。2、将摘要、前言、大标题设置成标题1,小标题依照次序设置成标题2、标题3以此类推。3、在首页和摘要中间,目录和正文中间插入分页符。4、双击摘要的底端,插入页码,设置

学习

审计学课程论文

阅读(12)

本文为您介绍审计学课程论文,内容包括审计学课程论文题目,最新的审计学论文。对于审计课程,学生普遍感到内容很抽象、很混乱,缺乏有效的框架结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是审计课程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更具高职学生的特点

学习

市场经济理论论文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市场经济理论论文,内容包括市场经济基础论文题目,市场经济理论论文。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的问题是当代世界最为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由中央计划经济向市场经

学习

科学课程论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科学课程论文,内容包括科学论文大全,科学课程论文。在上述三个“坚持”的理念支持之下,我设想语文学科课程教材建设应有如下一些特色。一、要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应有的育人功能。语文学科是培养和提高我们国民素质的一项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