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人的服务,离不开人的劳动与人本管理。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是:职工是单位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总之,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关键词]人本管理内容特点
世界上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一切物质财富的创造,一切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切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都离不开人的服务、人的劳动与人的管理,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人本管理的主要观点是:职工是单位的主体;职工参与是有效管理的关键;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是现代管理的核心;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一、职工是单位的主体
劳动是社会生产的基础要素之一。人们对提供劳动服务的劳动者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是逐步认识的。这个认识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要素研究阶段对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研究是随着以机器大生产为主要标志的现代企业的出现而开始的。但在早期,这种研究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比如,管理科学的奠基人泰罗的全部管理理论和研究工作的目的,都是致力于挖掘作为机器附属物的劳动者的潜能,他仔细研究工人操作的每个动作,精心设计出最合理的操作程序,要求所有工人严格地执行,而不要自己再去创造和革新。他坚信,工人只要按照规范程序去作业,就能实现最高的劳动生产率,从而获得最多的劳动报酬。这样对工人和企业双方都是有利的。泰罗之后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摆脱这种把人视作机器附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行为研究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特别是战后,有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认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在此基础上,他们进行了大量的案例分析,研究劳动者行为的影响因素。通过这些研究,他们发现,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动机又取决于需要。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经济需要只是其基本内容之一。所以他们强调,管理者要从多方面去激励劳动者的劳动热情,引导他们的行为,使其符合企业的要求。这一阶段的认识有其科学合理的一方面,但其基本出发点仍然是把劳动者作为管理的客体。
(三)主体研究阶段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经济的崛起,人们通过对日本成功企业的经验剖析,进一步认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中国管理学家蒋一苇在80年代末发表了著名论著《职工主体论》,明确提出“职工是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体”的观点,从而把对职工在生产活动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提到了是单位的主体,而非客体,单位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为人的管理,是为人的发展而服务的新高度。
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实现有效管理有两条完全不同的途径。一条是高度集权,从严治***,依靠严格的管理和铁的纪律,重奖重罚,取得单位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较高的工作效率。另一条是适度分权,民主治***,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与单位利益紧密结合,使单位全体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地努力奋斗,从而实现高度的工作效率。两条道路的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把单位职工视作管理上的客体,职工处在被动被管的地位;后者把单位职工视作管理的主体,使职工处于主动地参与管理的地位。当单位职工受到饥饿和失业的威胁时,或受到***治与社会的压力时,前一种管理方法可能是有效的;而当职工经济已比较富裕,基本生活已得到保证,就业和流动比较容易,***治和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时,后一种方法就必然更为合理、更为有效。
影响单位发展的因素固然很多,但归纳起来无非是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最为宝贵。有了“人和”才能去争取和利用“天时”,有了“人和”才有可能去逐步完善和充分发挥“地利”。如果没有“人和”,经营者与劳动者纠纷不断,单位领导班子内部、上下级之间、各部门之间遇事互相扯皮,遇责互相推诿,遇权或利互相争夺,再好的外部环境也将错过,再好的内部条件也将耗尽,失败将是必然的结果。
“人和”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利益的一致。真正“人和”的单位应当成为全体职工的命运共同体,但并不因为单位的性质是国有的,职工就自然地产生这种“主人翁感”,也不因为单位的非国有性质就一定形不成命运共同体。新一代的中国人已经淡化了平均主义、空想主义的思想观念,已变得非常现实,不是根据滔滔不绝、气壮山河的宏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认识社会。人们从工资报酬、红利分配、管理者工作态度和作风、管理者对劳动者权益的关心程度等等,来判定是否应把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单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作仍然是他们谋生的主要手段,并且只有当劳动者具有单位需要的劳动能力时,才能成为单位的职工。职工之间的工作岗位和劳动报酬的差别,也基本上都是根据每个人的劳动力状况(受教育程度、专长、能力、经验等)、劳动态度、劳动贡献等因素确定的。所以社会主义的职工都是劳动者,没有主人仆人之分,实际上“主人仆人”的说法是一种很容易引起误解的很不恰当的过时比喻。单位领导与领导的分工是集体劳动的客观需要,这不是因占有生产资料的不同而造成的奴役和被奴役的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人都享有平等的人权,人人都是劳动者,人人都可能成为领导者。有许多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聪明才智的工人,担起了企业高级领导的责任,也有不少领导者因不能胜任工作的责任而重新成为普通劳动者。特别是在当今改革的大潮中,有的企业破产,企业领导甚至下岗,干部能上能下在改革中已成为正常现象。
正是由于单位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才使各项资源(包括劳动力本身)得到最合理的利用,才能使各项经营及管理得以正常进行,才能创造出产品、利润和财富。所以单位职工都有权参与管理。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
人之初,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这个问题已经争论了许多世纪。这个争论,不论在中外古代的伦理思想中,还是在现代管理学和研究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反映。这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都可在社会生活中找到支持或反对的论据与事例。这个事实本身就表明,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善或恶的人性。人性是受后天环境影响而形成的,因而也是可以塑造和改变的。
不同的时代,人性都不可避免地打上历史的烙印。在封建社会,超经济的人身依附成为人性中最普遍的现象。君臣之间、官民之间、夫妇之间、父子之间、地主农民之间、师徒之间、主仆之间……几乎都以人身依附作为建立正常关系的准则,并且以是否完全遵守这一准则作为建立正常关系的要求,以是否完全遵守这一准则作为评价人性是否完美的标准。一切管理也都是建立在一方完全无条件服从另一方的基础之上的。资本主义社会彻底摧毁了这种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建立了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关系。资本家拥有资本,劳动者拥有自己的劳动力,人们都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都是为了利己的目的通过市场进行“自由”的交换和买卖,相互讨价还价,然后成交,签订协议。因而“利己”和“守信”就成为资本主义条件下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并以能否遵守这一准则作为评价人性是否正常、完美的标准。一切管理活动也都建立在这一准则之上。
按照马克思的设想,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提高,人们之间将建成完全平等的友爱关系,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品格将成为人性的主流。但是在今天的中国,由于社会生产力尚不发达,社会主义尚处于初级阶段,人们的物质生活尚不富裕,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意识尚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管理所面临的人性状况极为复杂。
事实上,任何管理者都会在管理过程中影响下属人性的发展。同时,管理者的行为本身又是管理者人性的反映,只有管理者的人性达到比较完美的境界,才能使单位职工的人性得到完美的发展,而职工队伍的状况又是单位成功的关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质上是社会主义人性的塑造,并要靠管理的实践来实现。在实施每一项管理措施、制度、办法时,不仅要看到实施取得的经济效果,同时要考虑对人精神状态的影响,要分析它们是否促使职工的精神状态更加健康,人性更加完美,还是起相反的作用。
四、为人服务是管理的根本目的
我们说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这个“人”既包括单位内部的职工,同时也包括外部的服务对象。并且“服务用户”、“服务市场”逐渐取代“服务上级”、“服务计划”,进而成为管理者必须依循的基本宗旨。为用户服务是体现在多个方面的。
1、单位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据此确定单位的经营和发展方向。不仅要研究作为社会成员的消费者已经表现出的需求特点,更应重视哪些尚未被消费者认识的需求的开发,以帮助消费者挖掘他们的潜能需求,更充分地实现他们的社会发展。
2、单位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加速资金周转,以减少资金占用和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以使消费者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货币购买力而满足更多的需要。
3、还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消费者对本单位的服务要求而得到满足的条件,并要求单位提供与其有关的各种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3、刘德胜・办公室经理成功学[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