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连城姑田游大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它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主要对姑田游大龙活动的内容及其制作技艺作简要介绍和探索,希望能对其传承发展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姑田游大龙;制作技艺
[中***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
连城县地处福建省西部武夷山脉南段,是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连城县作为客家人的聚集地和发祥地之一,文化底蕴深厚,其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活动异彩纷呈、特色鲜明。姑田游大龙、罗坊走古事、客家十番音乐、汉剧唱腔、四堡雕版印刷技艺、芷溪花灯、新泉烧炮等7项被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城拳、宣纸制作技艺、连城客家木偶戏等13项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线木偶书法、姑田游大龙还相继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本文将对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姑田游大龙、林坊游大龙、文亨游大龙等民俗活动的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并对最具特色的姑田游大龙的制作技艺进行初步探讨。
一、连城各地游大龙简况
连城姑田游大龙被誉为“天下第一龙”,流传至今已22代。姑田游大龙每年元宵节期间举行,一般持续两天。其活动的内容,首先是迎接“公爹”。每年农历腊月三十子夜,由龙头组成锣鼓队,前往上堡公王庙,迎接“东山福主民主公王”,即公爹。其次是制作大龙。龙头与龙尾的制作房族,由拈阄结果确定,正月初一即开始制作。龙腰、龙板、筋骨、龙爪、龙蛋、龙棍、插袋的制作由其他各房族负责。再次是游前的准备。包括查修龙路,举行祭祀活动等。再其次是出龙、游龙。出龙时,龙腰用龙棍擎着走,先放在张洋华氏祖祠门口的桌子上等候。各节龙都点亮两支烛。龙头上结上四条棕绳,两前两后,由四个人拽着,三个长者擎龙头,一个人看路,鼓首班走在龙头前,龙头灯开路,大龙擎起向前蠕动,龙腰则边走边驳桥。擎到上堡赖屋祠堂门前停住,进行点火,点完紧封火门。走在最前头的是神铳队,其后是龙头灯,灯后是大鼓铜钟、锣鼓队,现在还有请西洋乐队的,紧跟锣鼓队的是“伍队”,伍队后头是鼓手班,之后便是龙头。大龙所到之处,不论远近,家家户户门前都要点松明、放鞭炮,迎接大龙。龙头、龙尾里面未点完的烛火本房里的每户分一支,表示添丁、兴旺之意。龙回到家后约晚上11时许,便开始喝龙酒。酒罢,鼓手、伍队开始唱戏,直到天亮。最后就是烧龙了。烧龙时,拆龙动作要快,先卸龙头,再拆龙腰、龙尾,成堆燃烧,龙珠则留作纪念。
连城除了姑田游大龙,还有林坊游大龙和文亨游大龙。林坊游大龙起源于明清时期,于每年元宵节前后举行一次。在村里扎龙、画龙后,由乡里统一做龙头。一般有几十节,长的可达100多节。游时前头由四人抬大扁灯、八人拿彩旗、两只南北狮鸣锣开道,后跟抬妈祖、十番乐队、走古事等,整支队伍长达几百米。文亨罗氏龙灯队的游大龙活动,现在在制作工艺中引进了南昌现代尼龙布质彩绘、台湾进口光电系统等,具有环保、节能、美观、不易碎的特点,大龙长365米、龙头高达2.2米、龙身直径62厘米,共126节,由500余人抬着游走。其活动时间也是每年元宵节期间。
二、姑田大龙制作技艺初探
姑田大龙起源于明朝年间。相传,邓屋八世祖邓应公明代出任潮洲府检校,后定居于潮州,其弟邓恭公仍居姑田邓屋。后来邓恭公的子孙常到潮州去探望梓叔,他们也常回姑田祭祖。两地宗亲关系自不待言。明万历年间,邓恭公子孙在潮州看到有人舞龙,便将其画成***样带回姑田仿制,姑田大龙便在姑田邓屋产生。
姑田大龙主要采用杉木板、篾条、棉纸、牛皮等制成,其制作程序大致如下:
1.备龙板和筋骨。龙板一概采用杉木板,其质地轻而坚固。龙头龙尾板每块长5米、厚5厘米、宽20厘米。龙腰板每块长4.3米、厚5厘米、宽20厘米。龙板两头各凿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洞,供连接龙腰时穿插龙棍而用。龙板备好后则可供长期使用,扎龙时取出即可,若遇添桥或游龙时破损须进行添置或更换。大龙的筋骨用竹篾制成。长形篾条为筋,用篾条制成圆圈为骨。
2.扎龙头、龙腰、龙尾和龙爪。龙头龙尾的篾圈规格与龙腰不同。扎龙头的篾圈每个直径80厘米,以几根长篾条为筋,以20个圆篾圈为骨,按一定位置固定在龙板上。再装一个咧开的大嘴,龙嘴内扎一个长约70厘米的椭圆形龙珠。装上眼睛、牙齿、舌头、鼻子、胡须和一个大脑壳。脑壳比篾圈大,上面加扎一个小倒鳍,按一定位置装两个大鳃,背上装两个大鳍,背鳍之间装一个猪腰形矮鳍。龙头主体扎好后再扎上两个龙爪,左爪向前捞,右爪向后伸。大龙的两个大鳃呈扁形,各装一盏烛火,鳃是活动的,游龙时挂上,平时将其卸下由一个人提着走。龙腰,在本地叫龙胯,扎龙腰时,先将毛竹锯成7尺长,再破成扁篾,扎18至20个篾圈,每圈70厘米,同样以长篾为筋,以篾圈为骨,按式样分别固定在龙板上,扎成拱型。筋骨交合处用苎丝扎牢固使其不致变形,再在背脊上扎三个刀字形的鳍,鳍与鳍之间扎两个矮鳍或小鳍。龙尾的篾圈为30个,扎法大致与龙腰相同,不同之处是尾巴翘向天,尾巴与顶鳍平鳍平衡。尾部配上活动翅,扎两个大爪,左爪向后伸、右爪向前捞,右爪上挂一个70厘米的椭圆形龙珠。背脊装两个刀字形大鳍。鳍与鳍之间装个矮鳍。龙爪只有四个趾,不能扎五个。据传,龙爪扎五个趾,一会冒犯天子(皇帝),因为天子俗称是五爪金龙的化身;二会下大雨,俗称五爪是真龙,真龙会致水;三会太现(太像龙),会被雷轰。因此,自古以来所扎龙爪均为四趾。
整条龙扎好后,龙头的高度为2.4米、长6.5米、大直径80厘米,眼圈直径70厘米。龙尾高度为2.4米、长6米、大直径80厘米。龙腰高2.2米、大直径70厘米、长4.3米(包括龙板空白)。扎好的骨架应放置室内,不能曝晒,以免变形。
3.扎龙蛋。龙蛋直径45-50厘米,高60厘米左右,龙蛋有两种形状,上堡、中堡的龙蛋是八角扁形灯笼;下堡及其他村庄的龙蛋是八角、圆形灯笼。龙蛋板与大龙板的区别是较短小,只有2米多,每块板装三个龙蛋,每个蛋内装一支烛火。龙蛋是专供12、13岁小孩擎的(也是对他们将来擎大龙的基础培训),节数不多,一般只有十节左右,擎时也要挎插袋,与擎大龙一样。擎龙蛋因为全是少年儿童,所到之处特别引人注目。游大龙时龙蛋跟随龙尾,烧龙时龙蛋没有烧掉,将它扔进鱼塘里,其意是让它变化成龙兼“望子成龙”之义。
4.糊裱、画龙、剪贴和题字。龙扎好后不宜久放。要在短期内进行糊裱,若不及时糊裱就会变形,最好是边扎边糊裱。糊裱的浆糊用面粉、木薯粉、地瓜粉均可,要煮得很稀,便于刷开。纸则用透明度好的优质白纸,裱褙时先将纸搓皱再糊上去,如果未经搓皱糊上去,遇太阳曝晒会破裂。糊裱龙头须用白纸50张、红纸20张、龙尾须用白纸50张、红纸10张;糊龙腰只须用白纸20张。
龙糊裱后要画上纹彩,称为画龙。先在龙身上用笔钩成龙鳞和云状的线条,然后再上颜色。颜色多为黄、红、桃红、青粉;颜料用开水泡开,再涂在龙身上。画鳞有两种鳞形:一种叫“正鳞”,正鳞如纸扇形,每片鳞直径大约30-35厘米;另一种叫“乱鳞”,乱鳞则是画成大大小小圆形或方块,画鳞用青色,画云则用红色或桃红色,表示吉祥。画云忌用青色或黑色,因为乌云预示着下雨。画鳍是画直条,形如鱼骨刺。画龙应在出龙前一两天画好,以免褪色。
龙画好后还要用白纸剪成“龙奶”贴在龙的腹部,每节龙贴两排,贴满为止,每个龙奶长约5-6厘米。鳍上则用红纸剪的“锯齿”(当地叫火焰)贴上,贴满为止。
龙的两头横截(当地叫裁口)上是题字的位置,字的内容不受限制。龙的主人可以充分发挥文才。如1962年在龙头上有人题诗云:“十载别龙降故乡(因十年未游龙),今岁元宵又重逢。八闽大地任游舞,万众欢欣震天堂。”短短四句俚诗却表达了群众游龙时的喜悦心情。有的还在龙尾上别出心裁的题上“享尾福”三字。龙腰的“裁口”上所题的字更是五花八门,如“天下第一龙”、“姑田大龙甲天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等等,不胜枚举。也有诙谐性的题字,有一年下堡有一节龙腰上题着“今年吃饱饭,猪肉烂”,短短九个字令人难忘,反映了在***的改革开放***策下,农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的状况。龙腰“裁口”上题字的字形也是五花八门,好的、差的、歪歪扭扭的、形形的都有,这是据题字人的文化水平和书法功底而定,当然,不会书写的也可以请人。
5.装灯、备龙棍和插袋。龙头、龙尾的烛火都在20支以上,以负责擎龙头龙尾的户数而定。一般以“房”为主(氏族的支脉),每户装一支烛火,户多烛多,户少烛少,负责擎龙头龙尾的每年一般都有二三十户,当晚游完龙时一户分一支点剩的烛火拿回家,表示添灯(丁)。游龙头龙尾的人每户另发一对龙烛,表示吉祥。龙腰每节装五盏,按一定距离装置。龙棍,又名灯龙脚,用直径5厘米左右的小毛竹需制成,竹长6尺(鲁班尺),顶端凿两个小长方孔,用厚竹片做两块栅子,下栅是固定的,上栅是活动的,上下栅之间约20厘米。做龙棍用的小毛竹要节密,以年老的竹枝为佳。插袋用牛皮特制而成,杯状。设一大耳,专供穿套“插袋布”(即插袋的挎带)之用。插袋要做得很坚实,用插袋布打两个一定长度的圈形,挎带穿套在袋耳上,游龙时挎在双肩,使插代悬挂在肚脐前。龙棍插在袋内,双手紧扶龙棍。擎龙头四个人要备四个袋,其中一个机动可以更换。擎龙腰的每节交接处要有两个人,要备两个插袋,其中一个途中相互替换。
姑田大游龙,以其形体之大、绵延之长、工艺之美、参加人数之多、程序步骤之繁、行游时间之长久、客家传统之古,堪称一绝。它是一块人类行为的活化石,记载着客家族群远古的生存习性,也是人类共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连城姑田游大龙及其制作技艺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