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1篇
“六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xx”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和习题。
宣传手段丰富,宣**育工作针对性较强。一是通过撰写工作信息、开办学习园地、制作法制宣传展板,开展法治宣传,每年向市法建办等相关单位报送信息12期以上,办法制学习园地3期、法制宣传板报5期。二是借助媒体开展法治宣传,与xx电视台合作开办了“城管巡查”电视节目、与xx广播电台合作开办了“城管面对面”广播节目、与青海广播电视报合作开办了“普法长廊”专版,广泛宣传城市管理工作和城市管理规定;主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积极参加“行风***风热线”和“向人民汇报、请人民评议”直播节目,在电视台、电台、《青海**报》、《xx晚报》等新闻媒体城市管理法规规章和工作信息。三是根据“法律七进”要求,结合工作重点开展了城管法规规章进社区、进市场、进门店、进工地宣传活动,针对重点人群宣传城市管理规定。四是在新修订的《xx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xx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xx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实施后,组织城管行******人员通过集中宣传、入户宣传、流动宣传、发送手机短信息等形式进行宣传,使重点对象能够及时了解城市管理法规规章,自觉服从城市管理规定,配合、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工作。五是向联点帮扶村湟源县和平乡马家湾村赠送了法律***书、反对***和农民参保方面的宣传资料。六是积极参加市法建办、市综治办、市文明办、市爱卫办等组织的法制宣传活动,参加了“创城”、“建卫”、综治、安全生产、世界环境日、“3.15”、“12.4”、《青海省法制宣**育条例》启动仪式等宣传活动。
重视制度建设,城管法规规章更加完善。坚持依法管理,立法先行。一是修订了《xx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对原条例中部分不便操作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对城市管理中无管理依据的部分管理事项在条例中进行了补充,对违反城市管理规定的行为普遍提高了处罚的幅度。二是修订了《xx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强化了对餐厨垃圾的源头管控,补充完善了农牧、食品管理方面的内容。三是修订了《xx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重点针对建筑垃圾运输环节制定了公司化管理和密闭化运输的规定,有效解决了随意抛撒、随意倾倒建筑垃圾的行为。四是修订了《xx市城市景观照明管理规定》,明确了景观照明设施的建设范围,对新建建筑的景观照明设施要求做到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全市景观照明水平逐年提高。五是根据市委、市***府办公厅、公开方式和程序。对应当公开的***务信息,通过在印发***务公开资料、在局网站和办公区明显位置公示等方式进行公开。四是针对城市管理中的难点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结合城市管理法规规章落实情况,深化调查研究,形成了《关于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城市生活垃圾收费方式改革调研报告》、《xx市环卫作业市场化调研报告》等专题调研报告,为市委、市***府和局***组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部分调研报告获得了市委、市***府优秀调研课题奖。五是每年结合城市管理年度及阶段性重点任务,针对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定期开展占道经营、乱设广告牌匾、城市“牛皮癣”、违规处置餐厨垃圾、乱倒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等专项***整治,有效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一些突出问题,巩固了市容环境卫生治理成果,提高了市容环境卫生质量,城市管理水平取得了新进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立法权限制约,城管法规规章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如对流动摊点、违法法运输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车辆的管理,由于其流动的特点,城管部门在***过程中,一方面很难确定当事人准确信息,另一方面缺乏相应的强制措施,存在“***难”的问题。
个别城管法规规章落实还不够到位,如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垃圾、宠物粪便影响环境卫生等问题,违法情况比较普遍,***难度大,城管法规规章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普法教育及宣传队伍力量薄弱,组织集中学习时照本宣科较多,深入浅出地分析讲解较少;开展普法宣传时,使用传统方式多,运用新媒体等现代通信技术较少,学习教育和宣传手段还不够丰富。
三、下一步重点工作
严格按照市“xx”普法考核验收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2篇
【关键词】建筑;财务报告;合并业务;信息化
建筑施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持产业之一,对市场有着拉动内需和消费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大型建筑施工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和多地区逐步上市,合并财务报告越来越重要,报送对象多,披露信息繁琐复杂的传统财务报告编制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及时性和质量方面的要求,而信息化的发展为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报告编制手段提供了新的平台。
一、现行建筑施工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缺陷
目前为止,我国并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财务报告概念体系,只是通过《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一些基本的内容做了要求,但是在建筑企业的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1、会计信息的质量需求存在缺陷。相关性和可靠性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两个基本要求,协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是财务会计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相关性是指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价建筑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的信息,可靠的信息是指不会被管理当局操纵的准确信息。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公允价值的运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取得公允价值,这给管理当局带来操纵利润的可能性,从而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因此,现行的财务报告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之间的矛盾。
2、企业信息化的初期,建筑企业财务报表使用了多套处理报表的软件,虽然这些报表处理工具和软件在企业发展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还是有较大的局限性,没有形成统一的集中报表管理平台。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较多,各个单位分布区域较广,硬件网络环境各不相同,数据的收集、汇总、合并周期较长,而且随着组织机构的快速扩张,企业现有的单机类的报表软件难以支持复杂的报表业务需求,从而导致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成本较高。而且现有的财务核算软件虽然有报表模块,也只能勉强应对简单的报表应用,汇总合并的效率低,对于网络环境差的项目部填报并没有完善的解决办法。
3、合并报表编制问题。合并报表的编制与单户报表有很大的差异,合并报表是在母公司和所有的子公司的财务报告汇总的基础上,采集内部交易、往来、投资等事项资料,编制调整分录和抵销分录,录入工作底稿,得到合作报表。建筑企业传统的合并报表编制所有的工作集中在母公司,各个子公司之间进行对账需要母公司的确认通知,这种方式限制了子公司的主动参与,不能减轻母公司的对账工作量,这将需要运用先进的网络信息化手段改变。企业集体复杂繁琐的股权结构和快速的并购,股权投资中的间接投资、交叉投资等,对于普通的财务编制来说有点困难,因此进行一些抵销分录和调整分录的修改,就需要重新进行合并报表的编制。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说是急需改变的。
4、财务报告信息披露的不充分。由于经济环境的复杂化和经营风险的多重性,使得充分披露的原则成为未来会计最重要的原则之一,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要求财务报告体系提供充分完整的信息。这一要求在现行的建筑企业财务报告体系中不能很好的满足,其主要原因分为以下几点:首先,企业的经济事项多重多样,全部反映在财务报告当中是不可能的,同时随着新型业务的不断发展,需要披露的信息越来越多,因为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制度准则的制定明显滞后,传统通用的财务报告形式不能及时满足更新的披露要求;其次,相关制度准则中对于企业关于财务报告中应该披露的信息的规定和解释不够明确,财务报告中披露的信息多半属于自愿性披露,企业处于保密和竞争的目的,不会主动披露一些对企业有不利影响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就是市场需要的能够反映企业状况的信息。
二、建筑财务报告信息化的变革是时代趋势所需
网络的应用使企业的信息化取得飞速的发展。建筑企业通过互联网集中数据的处理,有可能解决建筑企业财务报表采集、审核、汇总、合并、上市信息披露等需求。
1、企业财务报告数据应当进行集中的管理,而分散的数据没有办法进行监控管理,只能把数据集中起来,进行报送情况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单位对标分析等。数据集中管理并不是所有企业数据会被所有人使用,这个平台应该提供针对的单位、岗位,从而进行权限的划分控制。网络条件的优化可以使集中数据管理成为可能,企业编报审核员可以通过浏览器和客户端等形式通过身份验证登录系统,进行财务报告的编制。财务报告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内部管理基础报告体系,能满足A股、H股信息披露的需要,还能自动生成***月度快报、年度决算报告等。
2、财务报告工具平台通过网络信息化技术,应当能进行灵活快速的报表格式定义、钩稽关系定义、打印输出定义等,如果在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信息披露要求不断改革的环境下,传统的财务报告工具平台不能做出迅速的调整,那么将导致不能及时的要求下级企业填报,这个基本要求没有得到及时保证,其他所有的集中管理优势就将不会存在。
3、财务报告工具应该能快速的审核、汇总,进行各级次母公司企业的报表合并,通过采集内部的事项资料,利用数据集中的特点,提供方便的对账功能,提高子公司在合并报表编制中的主动性,减轻母公司的汇总和对账压力。从中国建筑总公司的实践来看,Excel工具处理表格数据的灵活性很强大,但是审核处理多文件复杂表格式的汇总是极难处理的。传统的报表格式非常复杂,固定格式、浮动格式、固定浮动混合格式,数据内容汇总方式各不相同,需要专业的汇总工具才可以准确的向上传递。财务报告报表间的运算关系、错误性审核、合理性审核等等关系不正确的报表,应该及时的作出调整。
4、财务报告工具应该可以进行离线填报,而且还可以与***系统交互,不仅可以用***系统的格式、审核、汇总等功能,还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上传和***。
5、选择网络信息化先进的软件。例如:中国建筑选择了应用久其软件,中国建筑财务报表管理系统在应用后,有效的提高了报表的填报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统一了合并报表编制的流程,减少了各个内部之间交易往来的核对工作量,同时缩短了总公司报表的会审时间,从而节约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财力。
三、结语:
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企业财务报告系统作为一种处理信息有利用信息的管理活动,也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冲击。随着会计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运用,对建筑企业财务报告方式的改进将是必然的,财务报告的体系的改进不仅仅是纯技术性的过程,它涉及到财务信息的提供者,使用者、财务信息披露的监管者等,需要共同的努力。而建筑企业的财务报告与合并业务应用应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满足财务信息数据准确、采集、传递、汇总、合并、审核、分析等的快捷,实现上级管理部门信息报送、国内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的要求,对企业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邹香.未来财务报告特征[J].财经问题研究.2009,01(11):9-10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3篇
一、当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过分重视文件收集,不注重文件归档。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中,很多人都非常重视档案的收集工作,比较重视档案本身的真实性,在收集过程中要求出示和验证原件,防止档案存在不真实现象。在满足档案工作真实性的同时,忽略了对文件的归档,没有按照一定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归档,甚至过分要求原件,使得一些重要的科技档案无法收入其中,降低档案管理的参考价值。
2.没有认识到资源建设的重要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是一种信息资源,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但如果档案管理人员没有对其进行正确的开发和建设,就很容易使其信息不够完善,影响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权威性。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在归档工作中无法切实反应其中的技术完整性,导致城市项目建设的连续性、专业性不能得到全面反映。
二、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收集和整理,不仅需要档案管理人员的努力,还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协调和合作。而完善的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是档案管理工作运行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完善档案收集制度,确定档案收集的渠道、方法和手段,确保档案的真实、合理、准确、完整,不能收录涂改严重、存在缺失、不具真实性的档案。其次,应将档案管理纳入投资项目建设管理体系当中,根据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对档案进行跟踪管理,并加强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的领导,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科学编制档案管理范围。发展和改革局每月接受很多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这些项目的规模不同、建设内容不同,因此应根据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科学编制档案管理范围,按照《国家重大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管理范围》、行业建档要求等规范、案例对投资项目档案的范围和类别进行划分,给档案馆的科学性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归档可以按照建筑类型分为园林、住宅、商业建筑、厂房、学校等类别,也可以根据建设规模分为小型、中型、大型等,还可以设置建筑类型为大类,再在每个类别下根据建筑规模的不同来进行细化分类。
3.确保档案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建设的重要资料,对投资项目的建设与使用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在资料收集过程中由于沟通协调不足、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资料上交不及时等原因,有可能使资料存在质量问题,失去参考意义。因此,为及时、全面、有效地开展项目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和管理工作,应将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每一项工作情况,都纳入单位的责任书中,各部门进一步分解,使责任能够落实到人,从而将处于被动位置的档案管理工作转变为主动位置,确保档案工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4.加强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管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逐步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实现了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首先,要提高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载体的安全性认识,对重要档案进行加工整理时,一定要规范操作流程,并严格记录操作过程,防止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损坏的现象发生。其次,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工作要在开放式的网络环境下立足,才能实现其资源信息的共享和信息社会化服务,只有提高相关技术水平,才能排除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信息在网络环境中的潜在威胁,实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智能化检索,保证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最后,应提高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档案管理信息化系统和数据库的安全性,并定期对档案数据库进行备份,做好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由于系统故障或人为破坏而造成档案信息资源的丢失。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4篇
关键词:建设项目;可研报告;投资估算
Abstract: the investment estimate is reasonably determine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s of investment based on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thod, objective, correctly, and rapidly to engineering investment to carry on the forecas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feasibility study, and also one of the feasibility report of audit, to the project implementation project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important content.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projects in the audit of the work practice, how to do well the work of project investment estimation is discussed.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Feasibility report; Investment estimation
中***分类号:C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工程方案及项目进度计划等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的基础上,估算项目投入总资金,并预测建设期内分年资金需要量的过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准确性决定了建设项目的目标能否在规划的资金限度内实现。要提高项目决策水准就必须深化可行性研究,将投资估算做的尽可能准确合理,这有利于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目标的实现。
2 投资估算的编制内容及注意事项
从建设项目投资设计和投资规模的角度,投资估算包括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深圳目前建筑类***府投资项目的投资估算主要为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包括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建筑安装工程费用、预备费、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等。
进行项目投资估算编制时,首先应进行充分调研,了解项目本身及其相关情况,以确保投资估算的组成是否完整并符合项目特点,同时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总概算的要求。如建筑类工程就需考虑以下几点:(1)项目是否符合城市规划主管部门对拟建地块的容积率、建筑面积及高度等方面的要求,从而确定建筑方案对是否对造价有影响;(2)项目本身是否涉及拆迁安置费用;(2)项目类型,改造工程、扩建工程和新建工程,其建安费中所列子项以及各子项的工程量和造价指标就不尽相同;(3)基础工程,基坑开挖是否会影响周边已有建筑,从而带来基坑支护费用的增加;(4)是否会有缺漏项,如加固工程所涉及破坏的装饰及安装工程恢复等。
其次,应合理确定工程量,正确套用造价指标。通常在投资估算阶段,设计***纸是不完备和粗略的,因此,不可能像施工***预算一样进行准确的计量和计价,依照类似工程项目的造价指标进行类比与调整是常用的方法。但不同的项目在建设时间、地点、设计方案等方面必然存在差异,应进行充分论证,调整相关指标以提高估算的准确性。
3 审核投资估算中遇到的问题
笔者在日常可研报告的评审工作中,经常遇到如下一些问题:有些项目的投资估算表编制得很详细,诸如混凝土、钢筋、模板等用量都一一细分,但是在一些大项上却缺乏调研和论证,往往顾此失彼;有些项目的编制则体现不了项目特点,如改造工程与新建工程的编制内容几乎一样,未考虑充分利用原有建筑和设施,以及部分设施设备拆除后的残值利用;有些项目不考虑建筑层数、设计方案、施工周期、使用要求等因素的影响,指标套用缺乏依据,如目前的“校安工程”,就需充分考虑学校教学计划安排和在校师生的安全等方面的措施费用。
4 做好投资估算的几点建议
4.1 统筹考虑,确保投资估算内容的完整性和造价指标的精确度
投资估算的准确程度,不仅影响工程建设各方能否做出正确的决策,而且也影响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对于各种类型的投资估算,要确保其内容的完整性,防止出现重复计列和漏项的情况;要能满足控制初步设计总概算的要求。
4.2 保证设计深度,增强设计人员责任感
必须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设计人员在设计前,要十分重视资料的收集工作,充分了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水文、工程地质条件,场地周围环境,地形、地貌,工艺设备选型,建筑空间和平面,建筑材料和性能,提高设计工作深度,优化设计方案,把技术与经济统一起来。
4.3 加快投资估算指标的更新速度,扩大投资估算指标的覆盖面
投资估算指标,是在编制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进行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要量时使用的一种定额。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概括性,往往以***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为计算对象。其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其编制基础依照的是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估算指标。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涌现,定额的时效性问题突出,满足不了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对估算指标应加快更新速度,及时吸收新技术、新经验,不断提高质量水平。
4.4 建立价格信息网络,加强设备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
建设工程造价由建筑安装工程造价、设备购置费以及工程建设其它费用组成,而设备购置费及材料费在建安工程造价中占有很大比重。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有些设备,由于信息渠道不灵,无法了解到确切的生产厂家及准确的价格信息,投资估算时只能参考同类设备或其它设备的价格,势必造成设备价格水平失真,估算价格与实际价格的脱节。虽然对于建筑、安装材料,各地造价管理部门在价格的采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定期材料信息,但是面对庞大的建筑市场,仅靠各地造价部门采集价格,显然是不够的,应当建立一套以标准定额信息中心为核心,各地造价管理部门,设备生产厂家、材料销售部门参加的价格信息网络系统。设备及一些新型建筑材料(国内一些大型建筑刚刚采用过的)由信息中心采集价格,其它材料由各地造价管理部门采集,设立信息特派员,及时提供和反馈价格信息,视市场变化情况,设备价格指数每半年或一年一次,材料每季度一次,形成一套较完整的价格体系,为设备、材料价格的动态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4.5 及时积累已完工程,总结经验
估算工作需要平时对已完成的工程项目,不断进行积累与总结,并及时收集施工***预算的指标,包括一些主要的工程实物量,分门别类归纳,发现其中的问题,弄清原委,注意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业务水平。
5 结束语
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在内与外均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可研报告内部布局规划与经济评价的连接纽带,同时,可研阶段投资估算的准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初步设计阶段概算和施工***预算的编制。因此,作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四大环节中的首要环节,可研阶段的投资估算必须做到全面、准确,从而为建设项目投资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使所建的项目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唐莹.关于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方法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22.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5篇
【关键词】多平台 雷电灾害 风险评估 信息系统
我国是世界上受气象灾害影响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严重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尽可能的降低气象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是气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构建完善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增强气象业务硬件、软件基础建设,提升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已迫在眉睫。本文介绍的基于多平台的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信息管理系统正是致力于解决上述问题的。
1 研究现状
佛山市气象局已经有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建设,防雷所在业务上也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管理流程。防雷所提供的服务项目主要是雷电风险评估、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服务。服务范围主要包括:经地方城市规划部门核准的佛山市市属大型、重点工程项目,以及佛山市禅城区、佛山新城区域内工程项目(含新建、扩建、改建)的防雷装置设计技术评价和检测服务。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以及防雷工程和防雷工程建设单位信息的大量增加,和海量的防雷设施台帐管理的要求,防雷所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很多待提高的地方,尤其是在通过结合GIS等手段对建筑物防雷管理上,尚缺乏比较先进的手段。
2 系统建设目标
常见的虚拟机资源分配算法有基于市场导向的资源分配算法、启发式算法和基于云计算平台系统特征的分配算法。市场导向的资源分配方法是根据用户对虚拟机资源的需求和自由市场竞争有很多相识之处,将市场中的资源分配算法应用到虚拟机资源的分配中。启发式算法是指在可承受的计算时间和空间下,给出待解决问题的一个可行解。
2.1 实现防雷评估业务流程电子化
结合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使办事流程电子化。通过对电子化流程的优化、构建与管理,将防雷所与不同建设单位、不同职责、不同专业的工作和人员串联起来,理顺工作流程,降低成本费用,提升服务水平,达到了运行有序和效率提高。
2.2 建立雷评项目电子档案库
越来越多的需要实施防雷工程的建筑,要求防雷所建立一个直观,方便的档案库,便于准确的把握每一栋建筑的防雷工程信息、防雷设置评估信息和防雷设置管理责任人信息。
2.3 建立评估报告标准模板库
对各类雷评报告相同或相似的信息片段及格式进行提取,制作成各种不同报告模板,评估人员撰写雷评报告的时候,可以快速方便调取相类模板创建雷评报告书,从而提升人员工作效率,降低书写出错情况。
2.4 建立防雷项目GIS信息库
佛山市需要建设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越来越多,通过建立基于GIS的防雷工程项目和建筑物防雷设施的信息中,便于防雷所对所辖区域内的防雷工程进行高效,直观的管理。
3 系统设计
3.1 系统业务边界
根据系统建设目标设定以下系统边界模型。根据***1所示,整个系统分成两个子系统:雷评业务管理子系统和雷评申请及跟踪子系统。系统的参与者包括防雷所业务人员、防雷工程建设单位。
雷评业务管理子系统主要提供雷评估项目管理和审批,雷评报告生成及归档与费用核算管理,报告模板库,雷评知识库对外宣传等功能。
3.2 系统建设总体框架
总体框架是按照分层的思想加以设计和实现,分层的体系结构能够很好的实现系统建设任务的分解,以便整个系统的建设任务能够在明确接口定义的基础上进行并行建设,以缩短整体的建设周期。同时,在接口保持不变的前提下,分层的体系结构还能保证系统对各层基础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并且较好的体现以数据获取和整合为核心,以监督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功能定位。系统框架***如***2所示。
系统总线将实现“企业登记”、“雷评管理”、“费用核算”、“GIS建筑防雷台账”、“雷评知识库”等几个模块的数据和业务整合,构建新的基于SOA的业务服务,可以确保系统具有高的可用性和扩展性。
3.2.1 雷电风险评估业务申请系统
佛山市防雷所外网主要提供***提交防雷工程评估申请、查询评估业务办理进度、防雷评估报告调阅;公众上网人员可以***浏览防雷知识库的文章、***观看防雷教育视频等。
3.2.2 雷电风险评估移动应用系统
提供支持iPhone、Android的移动应用系统,给防雷工程建设单位查询工程办理进度,调阅雷评报告,业务信息通知等功能。工程相关人员也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系统查阅项目各种报告。
3.2.3 雷电风险评估微信门户
微信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公众信息服务入口,本系统面向公众的所有服务信息都能够通过雷电风险评估微信门户公众号对外提供服务。同时,通过公众服务号实现与使用者的互动,提供各种防雷产品服务。
3.2.4 雷电风险评估业务管理系统
防雷所的内部业务系统,根据防雷所雷评实际业务范围确定,由雷评工程业务管理,GIS建筑防雷台帐、报告模板库、费用核算管理和防雷知识库的宣传与等模块组成。
3.2.5 基础设施
业基础设施包括应用支持层、企业总线、中间层、数据持久层、基础设施层几部分,为上层各业务子系统提供技术应用上的支持。
3.3 雷评综合业务管理系统
综合业务系统包括企业登记,雷评管理,费用核算,报告模板库,档案管理,防雷项目GIS展示系统,统计报表,系统用户几大模块。通用架构如***3所示。
3.4 雷评移动/微信客户端
雷评移动/微信客户端包括企业认证,项目进度查询,报告资料调阅,雷评知识库,消息推送功能,雷评移动客户端如下***4所示。
4 系统技术架构
根据系统总体设计指导方针以及技术标准规范,并充分考虑到应用集成、应用支持等因素,业务应用系统设计体系架构设计如***5所示。
5 结语
本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业主方的使用需求,通过软件系统的流程化管理规范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服务的执行过程,使用报告内容的片段和模块化数据处理手段完成报告有效内容的复用,可切实地提高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考虑到日后移动办公和业务整合的可能性,已预留服务端和移动端的多种技术接口,在本系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日后业务需求的变化,方便地接入新的功能模块,如实现远程办公、移动端采集现场数据、提供对接门户网站、公共平台的模块化服务等。
参考文献:
[1]任艳,林巧,冷洪旭等.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4(12):46-47.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6篇
1.1目的和依据
为防止和减少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的原则,结合我市建筑行业特点,特制定我市建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1.2 工作原则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着力点,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贯彻统一指挥、组织有力、分工明确、自救为主、反应快速、措施扎实、依靠科学、联动高效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我市建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对可能引发的建筑安全事故,能及时有序、高效地组织救援工作。
1.3适用范围
我市辖区内建筑施工企业从事建筑活动可能发生的建筑安全事故。本《预案》所称的建筑安全事故系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和因安全设备、设施使用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
建筑安全事故分为四个等级:
1.3.1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
(1)死亡30人以上;
(2)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
1.3.2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
(1)死亡10人以上29人以下;
(2)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
1.3.3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
(2)重伤20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
1.3.4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1)死亡2人以下;
(2)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
(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
2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指挥体系
成立兴化市建筑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
指 挥:分管建筑的副市长
副指挥:市建设局局长
市***府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单位:建设局、安监局、公安局、公安消防大队、卫生局、经贸委、监察局、质监局、新闻信息中心、总工会、电信局等部门以及事发地***府分管领导担任。
2.2 应急联动体系
指挥部职责:主要负责建筑安全事故处置的日常工作;协调、联络市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发生建筑安全事故时,及时了解情况,达到四级重大事故的,向市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提出处理建议;按照市应急指挥中心下达的命令和指示,组织、协调、落实全市建筑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
市建设局职责:组织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现场调查,协同相关部门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防止事故扩大;对事故的性质、等级和危害性要有恰当的认识并及时上报,组织指导、协助有关部门和人员对建筑安全事故进行监测,依法对责任人作出处理。监督检查事故责任单位的应急预案制订和防治工作。
市安监局职责: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开展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市公安局职责:组织和指导***门开展事故现场警戒、分道管制、抢险救援、人员疏散、事故调查等工作,维护现场治安和社会稳定。
市公安消防大队职责:组织消防部门开展事故抢险救援。
市卫生局职责:组织和指导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救护工作。
市经贸局职责:负责事故抢险救援物资保障协调工作。
市监察局职责:参与事故调查,负责事故行***责任追究。
市质监局职责:参加起重设备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
市新闻信息中心职责:负责提出新闻报道意见和组织指导新闻报道工作。
市总工会职责:参与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市电信局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应急指挥通信保障。
事发地***府职责:负责事故预防和善后处理工作。
建筑安全事故处置期间,其他单位和个人应服从当地***府的统一领导、组织、指挥和协调。
3 预测、预警
3.1 信息监测。处置建筑安全事故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和预防为主的原则。房屋建筑和市***基础设施工程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城市危旧房屋、产权所有人、建设部门,要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辩识体系和监测制度,科学评估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严重性、可控性和影响程序,定人、定时、定向交叉进行检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危险源和突显特征和事故征兆。
3.2 监测信息报告程序。通过危险源辩识体系获取危险源突显特征或事故征兆后,监测人要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对住所研判后,上报应急指挥部和市***府,公众了解、掌握的事故信息,可通过119、110、120等报警、急救电话或者其他报告,接警部门接受报告后迅速通报应急指挥部和市***府。应急指挥部对信息进行研判后,将研制结果分别上报上级应急指挥部和人民***府。
3.3 预警预防行动。监测责任部门负责人、应急指挥部和市***府在接到有关建筑安全事故监测信息后,应按照早控制、早解决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容易受到事故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要求抢险救援队伍和人员进行待命状态,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通讯、交通、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的安全,力求控制事态发展,尽最大努力避免事故发生,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4 预警支持系统。应急指挥部要建立值班制度,设立24小时值班电话,值班室要掌握应急指挥部领导和所有成员的联系方式,以及上级应急指挥部的值班电话,指定专人值班和负责事故监测住处报告工作。
4 应急响应处置
4.1 事故快报
4.1.1 事故快报系统:建设部门各建筑业企业和有关单位在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的基础上,指定专人负责事故快报工作,明确联系方式,报市应急指挥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值班电话,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通过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市建设局事故快报系统分别向市突发公共事故应急委员会和泰州市局上报事故信息。
4.1.2 事故快报的基本内容: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发生的简要叙述、伤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的初步估计;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已采取的处置措施,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报告人及联系方式。未掌握的情况应随时补报。
4.1.3 事故快报形式:事故快报应用传真方式报送,紧急情况下可用电话直接上报,随后补报文字资料。同时,要要跟踪事态发展和处置情况,随时传报,直至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4.1.4 事故快报时限:一级建筑安全事故快报应在事发后4小时内上报至应急指挥部;二建筑安全事故快报应在事发后6小时内上报至应急指挥部;三级建筑安全事故快报应在事发后12小时内上报至应急指挥部;四级建筑安全事故快报应在事发后24小时内上报至应急指挥部。
4.2 分级响应
发生建筑安全事故,市应急指挥部应按照市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本预案要求,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2.1 报警。由事故发现人、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事故报告,建设部门及公众协作,及时将事故有关信息按规定上报。
4.2.2 接警。由市应急办负责,建设部门以及110、119、120、122等报警、急救电话的主管部门协作,负责对事故信息进行研判,上报市应急指挥部和市***府。
4.3 先期处置
在上级预案启动前或上级建筑应急指挥部处置力量未达到现场之前,事发地人民***府、建设部门、事故单位、社区组织需要立即启动相关预案,组织人力、物力立即开展先期处置。先期处置一般程序和措施:迅速查明事故情况;努力抢救受伤人员,营救和疏散被困人员,加强警戒,维护现场秩序,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减少损失;报告上级应急指挥部,请求支援;保护事故现场。
4.4 应急结束
由现场指挥部会议决定应急结束建议,报市应急指挥部指挥、副指挥同意,由现场指挥部宣布结束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工作,转入后期处置阶段。应急处置结束后,事发地***府或建设部门应在二周内提交应急处置总结报告。
事故现场紧急处置结束的一般条件和情况:事故的危险性已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确保不会发生或个别发生耦合事故;所有事故涉及人员均已得到清点;现场无关人员已全部撤离,并确保未授权人员不会进入事故现场;应急救援行动已转化为社会公共援助;局面已无法控制和挽救的;其他必须结束的情况。
4.5 后期处置
事发地***府负责,事故单位及有关部门协作,开展恢复重建工作。
5 事故调查分析、评测与后果评估
由市应急指挥部建筑专家组负责,建设、公安、安监、监察、工会等部门协作,分析事态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和事故责任,评估事故后果,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建筑信息化调研报告第7篇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
一、文物古建筑修缮必须遵循《文物保护法》中确定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指出,文物建筑维修必须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文物建筑多数年代久远,许多建筑物经过历代维修,各个时期历史信息叠加较多,加之后人不可能完全领会前辈工匠营建时的苦心所在和当时营造的技术手段、工艺、材料等。维修不可能百分之百恢复原貌,但本人认为文物建筑修缮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文物保护法中的修缮规定,全面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对文物古建修缮慎用落架大修。文物建筑本体就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载体和见证,一旦进行落架大修就意味着整个建筑将被编号打散,其原有结构的完整性会被破坏,虽然按照原样进行了修复,但毕竟是重组了一次。另外在落架中会对木构件、彩绘等造成一定的人为损坏,加之对糟朽木构件的鉴别进行了大量更换,文物本体的历史信息量会不断下降,乃至流失。文物建筑修缮不提倡任意更换新构件,原构件能用的,应尽量加固使用,以养护为主,能小修则不必大修,尽可能采用原材料、工艺进行。但在修缮墙体时,大多只注重了外表与原来一致,原墙体的材料因各种原因就换成了其他材料,最为常见的如土坯的更换,因土坯比较难找,做法和工艺也比较烦琐,多被采用了红砖、青砖代替。还有些黏结材料被掺入了少量的水泥等,此类做法虽然增加了文物本体的强固性,但其本身的信息就无意中受到破坏和消失了。
彩绘是古建筑文物修缮中十分精彩的部分,是重要历史遗传的信息,在修缮中对彩绘的保护尤其重要,有的修缮中为保持彩绘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对更换部分的彩绘按原样进行重新彩绘或是对未更换的部分绘制了更为鲜艳的彩绘,几乎完全丧失了原有的信息,使文物价值大大下降。在针对有彩绘的木构件一定要甄别木构件是否能用,如果能用,对彩绘只能进行表面处理和保护,继续使用,对不能使用的木构件上的彩绘可按原样式,采用传统材料和工艺进行彩绘,无须做旧。对新修缮的部分没必要进行做旧处理,让人可以看出修缮的痕迹印记,有一个新旧对比,留下每个时期的修缮印迹,一目了然,修缮部分终究不可能与原来的部分相吻合,做旧虽然可以让修缮部分与文物本体看起来比较协调,但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修缮方法不太可取。
二、文物古建筑修缮要先建立基础档案资料
文物建筑维修前,首先要有真实的基础资料、设计说明、施工说明、照片、***纸等,要求能从建筑上、结构上全面反映建筑物的各个部位。文物档案是文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管理、保护、研究的重要依据,要做好文物古建筑修缮档案,需做好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做好科学技术资料档案,包括文字档案、历史沿革、历代修缮记录情况、残损程度状况、《修缮工程勘测报告及设计方案》、施工计划、材料质量合格证明、修缮方法、材料、面积,施工管理日记、工程验收报告等;***纸档案,包括总平面***、各单体建筑的平、立、剖面实测***、修缮设计***等;照片档案,包括群体和单体建筑的外景、内景照片局部照片,残损部位修缮前后的对比照片和修缮项目主要工序、用料、工艺照片等。二是做好行***管理文件档案,此档案是通过各种文件,基本上反映该修缮工程从立项至竣工的各级***府、各部门的工作情况,包括该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级别、管理机构、保护规划文件和修缮立项请示、报告,上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修缮的批文,开工请示、进度报告,验收竣工报告,以及地方***府为该修缮工程成立的组织机构等。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基层文物部门财力、人力不够,所以有些文物建筑维修资料不全,或边施工边做资料,无意中会遗失许多建筑构件特有的历史信息。因此,文物建筑维修不仅要有充足的档案资料,而且随时要有记录,补充施工过程中新发现的历史信息。
三、(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要建立规范的修缮制度
在一线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文物建筑修缮工程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施工规范及竣工验收标准,所以修缮时随意性较大。文物建筑修缮中不仅项目繁多,如有木构架修缮、斗拱修缮、屋顶修缮、墙体修缮等,而且涉及的工种也多,故在修缮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短时间无大碍,但时间一长,终究是要出问题的,这样不仅不能使文物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反而会促使其加快衰老。
四、文物建筑要保护原有历史环境风貌
文物古建筑一旦被保护后,应及时地完成“四有”工作,依照《文物保护法》严格执行。一个历史文化遗存是连同其环境一同存在的,保护不仅是保护其本身,还要保护其周围环境,特别是景区、景点,要保护其整体的环境,这样才能体现出历史风貌及其文化内涵形成的要素。我们进行保护修缮,是为了让原本破损的历史遗存更好地得以保护,让它健康永存,而不是要拆旧换新,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文物古建筑修缮要从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的角度进行,修补要用原材料、原工艺、原样式,以求达到原汁原味,还其历史原貌。
五、要建立长效机制,对文物古建筑要永续性保护
文物古建筑修缮,首先,要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确定哪些是要保护的,哪些是要修复的,哪些是可以改造的。然后,能保的尽量保,需要改造的要确定怎样才能改造好,否则一旦改坏了就没办法恢复。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分步持续修缮的方案,先把有害于建筑物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消除掉,按计划逐步整治,待条件成熟后再进行全面维修。只有这样,文物建筑的特有历史信息才能完整地保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