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谋故事10篇

智谋故事篇1

【读音】:zú zhì duō móu

【正音】:智;不能读成“zì”。

【辨形】:谋;不能写成“煤”。

【足智多谋的意思】:足:充足。有丰富的智慧,很多的计谋。

【出处】: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一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近义词】:好谋善断、多谋善断、老谋深算

【反义词】:一筹莫展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足智多谋造句】

1、纵使你足智多谋,事到临头,往往也只有AB两个方案。

2、阴谋诡计成就了帝国,史书上就会变成足智多谋。

3、如果心术不正,足智多谋就成了可怕的东西。

4、超前的思维,常未雨绸缪,有长远眼光,会足智多谋......

5、“这道题我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 “那你真是足智多谋啊!”

6、我没有诸葛亮的足智多谋,不像赵云那样英勇善战,但我依旧可以守护你

7、没有任何人成长的背后没有跟别人斗过心眼,成功了那叫足智多谋,失败了那就叫阴谋诡计!

8、在别人的故事里我们都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可在自己的事故里我们都成了鸵鸟!

9、人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无论你多么意气风发,无论你是多么足智多谋,无论你花费了多大的心血,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会过得很茫然,渐渐就丧失了斗志,忘却了最初的梦想。

10、位高权重之人的身边,总是围绕着许多足智多谋的贤人。

11、“公子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可猜得小女子的心事?”

12、你想大公子的足智多谋,二公子的宽容稳重,三公子的八面玲珑,四公子的冷酷傲骨,五公子的斯文温润,六公子的一脸忧伤惹人怜……

13、拿破仑打了胜账,这不是因为他足智多谋,也不是因为他有雄兵百万,实际情况是连他发出的许多命令也没能及时送至,有些命令虽然送到了,却根本没有被执行。

14、有人羡慕别人的貌美如花,有人羡慕别人的足智多谋,有人羡慕别人的家世显赫,有人羡慕别人的宁静淡泊:人们常常就在对彼此的羡慕中,忘记了自身的独特,模糊了自我的形象。

智谋故事篇2

《老子》与《易经》、《庄子》并称为“三玄”之学,一直以来对朝廷***治、知识分子的社会和民间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其自身的流传也非常广泛。作为一部历经2000余年、流传甚广的中华传统经典名著,要读懂固然不易,学通更是艰难,有的人皓首穷经甚或终其一生,也未必真正能学懂弄通,这里也仅是借助注释和解读,选取几个侧面谈些理解和感悟。

《老子》也叫《道德经》,分上下经,共81章。上经讲“体”,37章,下经讲“用”,44章。按照曾国藩的说法,为人处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我们读《老子》也应如此,既要从道体上把握,也要在篇章中体用,这样才不致片面、偏颇。

如果说道体和器用只是从谈道说法的角度谈如何学习《老子》的话,那么《老子》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光芒则是回答了需要向《老子》学什么。《老子》的著作,时时处处体现了阴阳互动变化的道家思想和易经哲学,并以老子独特的阴阳、正反、因果、对立的辩证思维和语言风格表达出来。

如老子在阐述其***治哲学思想时提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一个事情两个方面都通达了,方能不失、不死,立于不败之地。“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w焉”,进一步阐明“载营魄抱一”的爱民治国理念。

在阐述其***事哲学思想时强调:“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之后,必有凶年。……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不炫耀武力,但亦要自强自保,尤其是要慎用武力,唯道而已。

在谈到人生发展时要求:“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这些论述从道的高度、器的致用反复阐述,充满着辩证思维和智慧光芒。

此外,在这部经典名著里,还有许多格言,如“大器晚成”、“和光同尘”、“出生入死”、“知足不辱”、“千行之行,始于足下”、“见素抱朴”、“绝圣弃智”等等,流传至今,成为朗朗上口并潜移默化的金玉良言和修道圣典。

智谋故事篇3

南京市樱花小学 四(2)班:罗X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叫《列那狐的故事》的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狐狸的一生。以前还是封建社会,所有的小动物都有一个名称,而这只狐狸的名字就叫列那。列那足智多谋,因此有了很多的收获。这本书还以列那和自己的“舅舅”--代表贵族的灰狼叶森格仑的种种斗争为线索,揭露了社会矛盾,嘲讽了国王、贵族以及非常贪婪、愚蠢的教士。

智谋故事篇4

通过对名著《水浒传》的阅读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对经典名著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了解分析人物性格。

训练和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文中主要人物相关故事情节的解读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和复杂性。

教学设想:小说采用章回体结构,这堂课就借用其章回体结构进行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回:读名著,人物故事记心间;论英雄,翰墨书香常思考

通过幻灯片播放水浒英雄的***像,同时播放《水浒传》的主题曲,在雄浑激昂的歌声中进入情境。

假期大家读了《水浒传》,请学生简要概括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随机请学生回答,注意随时点拨)。

幻灯上出现四个英雄人物的***像,分四个小组,对每个人物进行简要的介绍,其他成员进行补充。

《水浒》有一百单八将,其性格、形象迥异,我们该如何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呢,进入第二回。

第二回:怒与悲,众学子同论豹子头;褒和贬,各小组共议呼保义

以林冲和宋江为例进行分析,掌握分析人物的方法。

(1)小组内讲述有关林冲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2)教师总结,明确:

林冲(豹子头)相关的故事:误入白虎堂、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火并王伦。

人物形象:武艺高强、有勇有谋,但为人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忍辱负重,最终被逼上梁山。

(3)小组内讲述有关宋江的故事并分析形象,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4)教师总结,明确:

宋江(及时雨)相关故事:义释晁天王、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攻打曾头市。

人物形象:仗义疏财、善于用人,但总想招安。

(5)水浒英雄的形象各不相同,个人经历也不同,为了个“义”字,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让我们再次回顾那些令人难忘的精彩故事,请看第三回。

第三回:渭州城,拳打镇关西,同说提辖之粗细;黄泥冈,正中七星计,共论计策之玄妙

1.请学生打开课本,对照幻灯片的要求阅读课文

(1)速读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片段,品读其描写精妙之处。

引导学生读原著精彩情节“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引导学生分析精彩之处表现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原著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多角度的描写。

(2)在“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的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性格中的粗与细表现在哪里?

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明确:在去找郑屠复仇之前先在客栈坐等了两个时辰,估计金氏父女走远了,方才起身;打郑屠之前故意借买肉激怒他,让郑屠先动手;打死郑屠后,大骂镇关西诈死等。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到鲁提辖临危不乱、遇险不惊、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形象。

(3)有同学说“我已经看过《水浒传》电视剧了,所以无需再看原著了”,请以“三拳打死镇关西”的精彩片段为例,对照影视,谈谈你的看法。

通过比较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师总结,指出影视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强调看影视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通过讨论,学生明白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

(4)请学生根据“智取生辰纲”片段回答:晁盖、吴用等人智取生辰纲,他们使用的“智”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讨论后明确:

一是智用天时。杨志押送生辰纲在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众***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正是天气酷热,一行十五人一见到迎面的土冈子,便“都去松阴树下睡倒了”。天热加上一路的疲惫使杨志的随从们丧失了戒备和警惕。而吴用、晁盖等人却早已在此等候。

二是智用地利。吴用、晁盖等人劫取生辰纲的地点选在黄泥冈和树林里,自然有其道理。“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黄泥冈可以作为掩护,茂密的松林既可引诱杨志一行人休息避暑,又可迷惑对方,使他们看不清松林内的真实情况。前两“智”充分说明吴用、晁盖等人已经对杨志一行人的行踪了如指掌,已为杨志一行人画好了“伏击圈”,只待他们自投罗网。

三是智用人和。吴用、晁盖等人发现了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并巧妙加以利用。杨志此人非常精明,他担心生辰纲出事,每天推迟动身,士兵们担着百余斤的重担,在烈日下行走本就苦不堪言,稍有懈怠就会遭杨志用藤条鞭打,这激起了士兵们的共愤。虞侯、老都管同样对杨志强烈不满,他们的内部矛盾使吴用、晁盖等人有机可乘。

四是智用计谋。前面所有“智”的实现关键靠的是下蒙汗药的时间和方式。众目睽睽之下,吴用、晁盖等人喝酒若无其事,杨志等一行人却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这都得益于刘唐与白胜精湛的表演,可谓天衣无缝,吴用的计谋之巧妙也令人叹服。

2.老师寄语:读名著长精神,扬我中华威;品经典增见识,铸我民族魂

智谋故事篇5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以智和勇来依次展开的,但是我认为智永远是胜过勇的。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此种例子举不胜数。

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的。像汉室刘禅,整日饮酒作乐,不理朝***,心甘情愿的把蜀国献出,最后竟然上演了让天下人耻笑的事情,乐不思蜀。谁会想到一个国家的统治者能做出这样的时移俗易的事情来呢?

有勇无谋,大敌当前,只能拼死征战。吕布,颜良都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吕布在白门楼听从谋士的计策,何必被曹操吊死在城门上呢?如果颜良把刘备在河北的事情和关羽说清楚,哪儿至于被义气的关羽所砍呢?古人云:大勇无谋,祸福占其,祸居上,福临下,入阵必中计,死无不目。

再谈谈国家,魏,曾经煊赫一时;蜀,曾经功成不居;吴,曾经名震江东。这么来看,从国家就可以反映出国君的性格。曹操,欺压百姓;刘备,爱民如子;孙权,称霸江东。

智谋故事篇6

第一个故事讲了孙悟空和虎力大仙斗求雨,孙悟空与风婆婆、布云童子、管着打雷闪电的雷公、电母和管下雨的龙王同心协力战胜了霸道的虎力大仙;第二个故事讲了孙悟空和唐僧合力与鹿力大仙斗比坐禅,战胜了阴险的鹿力大仙;第三个故事讲了孙悟空与羊力大仙比眼力,战胜了骄傲的羊力大仙;第四个故事讲了孙悟空大显神通,与虎力大仙比砍头,与鹿力大仙比剖腹,与羊力大仙比下油锅,消灭了这三只妖怪,为民除害。

通过阅读《西游记》,我体会到孙悟空既聪明伶俐,又很有计谋,富有正义感,还见义勇为、武艺高强、法力无边、足智多谋、敢爱敢恨、身手敏捷、有自信心、做事果断。

我应该好好地向孙悟空学习,认真读书,锻炼身体,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智谋故事篇7

《六韬》虽题为吕望所作,实际上当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是宋代颁定的《武经七书》之一,是先秦兵书中集大成之作,受到历代兵家的重视,曾被译成西夏文,在少数民族中流传。《六韬》继承了以往兵家的优秀思想,又兼采诸子之长,所以思想 内容 很丰富。在 哲学 思想方面反对巫祝卜筮迷信活动,提出了“板反其常”的重要辩证法思想,并论述了“夫存者非存,在于虑亡;乐者非乐,在于虑殃”,“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太强必折,太张必缺”,“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等思想。在 ***治 思想方面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强调“重民”、“利民”、“爱民”, 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要求君主清静寡欲,无为而治,轻徭薄赋,不与民争利。在***事方面主张“伐乱禁暴”,“上战无与战”,强调“知彼知己”,“密察敌人之机”,“形人而我无形”,“先见弱于敌”。要求战争指导者“行无穷之变,***不测之利”机动灵活地运用各种战略战术。本文将侧重对《六韬》的管理思想进行初步 研究 ,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一、彰显民本思想,主张执***为民 主张“同天下”、“天下同利”,强调“重民”、“利民”、“爱民”, 认为“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 “大智不智、大谋不谋、大勇不勇、大利不利。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取天下者,若逐野兽、而天下皆有分肉之心。若同舟而济,济则皆同其利,败则皆同其害。然则皆有启之,无有闭之也。”有大智的人不夸耀他的智慧,有深谋的人不显露他的谋略,有大勇的人不只凭血气之勇,***大利的人不只顾自己利益。为天下谋利益的天下人都欢迎他,使天下人受害的,天下人都反对他。天下不是那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想取得天下的人,就象猎取野兽一样,天下人都有分享猎物的心,也好象同船渡河一样,渡过了,大家就达到了共同的目的;失败了,大家都受害。这样做,天下人都只有欢迎他的理由而没有反对他的理由了。 “无取于民者,取民者也;无取于国者,取国者也;无取于天下者,取天下者也。无取民者,民利之;无取国者,国利之;无取天下者,天下利之。故道在不可见,事在不可闻,胜在不可知。”不掠夺人民利益的,可以取得人民的拥护;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可以取得别国的拥护;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可以取得天下的拥护。不掠夺人民利益的人,人民归向你,这是人民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别国利益的,别国归向你,这是别国给你的利益;不掠夺天下利益的,天下人归向你,这是天下人给你的利益。所以这种 方法 妙在使人不可见,事机秘密妙在使人不可闻,胜利妙在使人不可知。 《六韬•顺启第十六》论述夺取和治理天下的根本原则是要与人民的利益一致。指出:“大盖天下,然后能容天下;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仁盖天下,然后能怀天下;恩盖天下,然后能保天卜;权盖天下,然后能不失天下;事而不疑,则天运不能移,时变不能迁。此六者备,然后可以为天下***。故利天下者,天下启之;害天下者,天下闭之;生天下者,天下德之;杀天下者,天下贼之;彻天下者,天下通之;穷天下者,天下仇之;安天下者,天下恃之;危天下者,天下灾之。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惟有道者处之。”器量盖过天下,然后才能包容天下;诚信盖过天下,然后才能约束天下;仁慈盖过天下,然后才能怀柔天下;恩惠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保有天下;权力盖过天下,然后才能不失天下;遇事果决不疑,就象天体运行不能改变,就象四时变化不能更易一样。这六个条件具备了,然后就可以治理天下了。所以为天下人谋利益的,人民就拥护他;使

智谋故事篇8

有一天,智伯(春秋来年晋国四卿之一)和襄子在一块喝酒,把酒洒到襄子的头上,大夫让杀智伯,襄子说:“先君教我要为国家忍辱负重,哪里能说要杀人呢!”过了十个月,智伯在晋阳这地方把襄子包围住,襄子分兵去打他,结果把智伯打得大败,把他的头骨漆成酒器。

这是《权谋书》记载的一则故事,作者刘向将之概括为“忍辱负重能成大事”,但这一故事所包含的内容却并非如标题那么简单。春秋末,智、韩、魏、赵同为晋国四卿,但当赵襄子继任之时,四大家族已经形成智氏一强而韩、魏、赵三弱的局面,所以赵襄子不得不忍辱,但又不能只忍辱。用最近热播的《大明王朝》中的台词来概括,他其实是在“三思”而后行――“做官要有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就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赵襄子明了当时四大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思危”而知其中的危险,化解的方式就是“思退”,通过忍辱而躲到智氏不再注意的地方,此后方能“思变”在晋阳大败智伯。“忍辱负重能成大事”与“三思”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只不过一个含蓄,一个直白而己。

智谋故事篇9

“书犹药也,善读可医愚”。这是一句古人说的名言。没错,书就得多读,这样才能成为博学多才的人。

我阅读过中国的四大名著,也读过外国名人写的著名小说。我在阅读中认识了懂事谦让的孔融;认识了天真可爱的白雪公主;认识了足智多谋的***事诸葛亮;认识了神通广大的孙悟空。

在我家的书柜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书中的情节生动有趣,里面的人物也很独特,特别是那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自从他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为蜀国出谋划策后,关羽和张飞就不怎么信任他,但他凭借自己的智谋打了几次漂亮的胜仗后,关羽和张飞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对他敬佩不已。还有那次的“草船借箭”更说明了诸葛亮聪明与勇敢。

记得第一次我得了这一本《三国演义》的好书。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晚上,我一人躲在被窝,偷偷地拿着手电筒,一个一个字地把这本书看了下去。夜深了,我还是忍不住睡着了。学校里,在上课时,我依然在想着那本书后面的内容是怎样的。所以,我常常走神,当然也受到了老师那严厉的处罚。

书带我遨游知识的海洋;书带我翱翔智慧的天空;书带我飞越困难的山峰;书带我在快乐中嬉戏玩耍。书,你真是我生活中良师益友!

智谋故事篇10

[论文摘要]***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哲理性语言。它具有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和把握全局的宏观视角;具有历史性: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以治为胜的治***传统和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具有民族性: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汉语的***事熟语是在中华民族的长期语言实践中反复加工锤炼而成的,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文化观念,是我国传统***事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事熟语的文化特征,大致表现在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三个方面。

一、***事熟语的哲理性

(一)客观辩证的思维方式

矛盾的对立统一是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事熟语的辩证思想涉及***事领域的诸多矛盾,其中包括众寡、强弱、攻守、进退、奇正、虚实、动静、迂直、勇怯、治乱和胜败等,如***事熟语:以卵击石、避害就利、以疾 掩迟、以治 待乱、以逛待饥、避实南虚、声东击西、以近待远、以静侍哗、以逸倚劳、以众击寡,无有不胜、以我之锐,击彼无备、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都是以矛盾的对立性为出发点,通过激化矛盾的一个方面,形成对已方 的绝对 优势,以达 到克敌制 胜的 目的。以逸待劳源自《孙子兵法 ·***争篇》:“以治待乱 ,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苦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是指注重人心理变化规律的作战谋略惊慌必然手足无措,将心摇则***心动。自古兵家都把镇定持重、处变不惊视为将帅修养要则。以自己的严整来对待敌人的混乱,以自己的镇静来对待敌人的哗恐,这才是掌握***心的方法对待***事问题应注意两点论、两分法,避免用片面观点观察事物。三是***事熟语的~大特色,如:义必有两、奇正相生、远而示近、文武兼备、以弱示强、治而形以乱、知已知彼,百敞不殆、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示之以柔,迎之以刚、智者之虑,杂于利害、用兵之法,主客无常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孙武的一句名言,强调客观地分析敌我双方的情况,是确立韬略和用兵的客观基础。知彼知已是一对相互依存的思辨命题,知彼既有赖于知己,知己也有赖于知彼。知彼是主观认识客观的过程,知己是主观通过客观比较进行自我认识的过程。在战争中,不仅要做到知己知彼,还要阻碍敌人知己,因为敌我双方情况的预测和把握是胜利的关键。故孙子日:“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兵法 ·谋攻篇》。“知彼 知己”的 目的在于料敌决策,但也仅仅是掌握了敌我双方的必要信息。要克敌制胜 ,还必须对已经获得的材料进行由此及 彼、由表及里 、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全面认识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透过表面现象看到敌***的真实意***。孙子提道:“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孙子兵法 ·九变篇》。“故不尽知用兵 之害者 ,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孙子兵法·作战篇》。所 以只有充分考虑到矛盾的两方面,才能真正做到趋利避害,扬长避短。

***事熟语中也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揭示了万事万物相克相生,赢缩转化的自然规律。如:居安思危、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以柔克刚、以战代守、以攻为守、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变客为主、以退为进、欲速形以缓、将欲取之,必先与之、投之亡地而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等。“以迂为直 ”、“以患为利”是孙子运用哲 学辩证思维提出的又一***事范畴。战争是两股活的力量之间的对抗,双方都力争实现自己的企 ***而破坏对方的计划。因此,战争的进 程不是径直发展的,而是曲折迂回的。孙武说:“***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孙子兵法***争篇》。为了达到最终目标,可以先走一段弯路。为了取得全局胜利,可以先作局部的牺牲。“以迂为直”的奥妙在于暂时处于劣势的一方,往往能深谋远虑,后发制人,夺取战争的最终胜利。孙子还提道:“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孙子兵法·势篇》。可见,治与乱,勇与怯,弱与强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恃治而怠则生乱;恃勇而骄则生怯;恃强而懈则生弱。也就是说,事物都可以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以上***事熟语都反映了矛盾的对立统一论观点,是哲学辩证思想的直接体现。

(二)联系发展的动态理念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了事物的存在不可能是孤立的、静止的,而应当是联系、发展的。***事熟语中所描写的***事也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治、经济、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相联系的。它必须以经济为基础,以综合国力为后盾,以***治为有力保障,以天时、地利、人和为先决条件,必须作为整体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加以考虑。***事熟语如:富国强兵、天时地利、允文允武、兼资文武、文武兼备、四战之地、地势便利、知天知地,胜乃不穷、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之胜败,本在于***、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令之以文,齐之以武、以文为植 ,以武为种等都体现了联系的哲学观点。《孙子兵法 ·行***篇》也提道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武,代表力。文,指古代的礼乐制度。文、武之道并行,是古代治***的基本手段。“文武兼备”、“文武双全”,是古代选择将帅的理想标准。古代之所以要求将帅文武兼备,是因为将帅必须懂得统领士卒,既要教育,也要执行纪律。“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源 自《孙子兵法 ·地形篇》:“故日: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杜佑注:“知地之便,知天之时。地之便,依险阻,向高阳也;天之时,顺寒暑、法刑德也。既能知彼知己,又按地形法天道,胜乃可全,又何难也。”“知天知地,胜乃不穷”揭示了战争的一条普遍规律:天时、地形是用兵的辅助条件,懂得运用天时地利,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

战争形势的发展、战场状况的更迭千变万化,这就要求对待***事问题不能采用一成不变的策略,而应根据临场状态随时做出调整,这体现了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观。***事熟语如:因利制权、因势而动、因机权变、随机应变、机诈权变、因敌制胜、立谋虑变、践墨随敌、胜败乃兵家常势、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法有定论,兵无常势等都体现了这一原则。“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指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犹如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因敌制胜”指根据敌情变化而使用不同的作战策略,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这两条熟语皆源自《孙子兵法·虚实篇》:“夫兵形象水 ,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孙武把用兵形象地比作水流,强调用兵作战要根据敌情而决定其取胜方针不能墨守某种作战方法。

(三)把握全局 的宏观视角

联系、发展的哲学观点决定了中国人看待***事往往从全局性的高度出发,以更为宏观博大的视角把握战争的进程当***队整体利益和个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个人利益。当战略全局的胜负与局部战争的胜负发生矛盾时,会选择放弃局部战争。***事熟语如:完全之计、计出万全、小不忍则乱大谋、不计一城一地之得失、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全局观。“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源自《寤言-二迁都建藩议》。这其中包含了三层含义:一要深谋远虑,照顾战争发展的全过程,预测战争发展趋势,做到“事未至而预***”,“此策阻而彼策生,一端致而百端起,前未行而后复具。百计叠出,算无遗策”(《兵经》卷上);二要周密、万全,全面分析关系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设计应付各种局势的对策;三要叠筹选优 ,在设计定策时,提出上、中、下三策以至更多的方案。比较其优劣得失,从而选出最佳方案。

二、***事熟语的历史性

(一)以谋为本的文化倾向

前面我们谈到***事熟语的哲理性充分说明中华民族是个善于思考的民族,这就决定了我国传统***事文化必然产生注重谋略的文化倾向。我国历代***事家一向主张“先谋后战”,强调战略决策和谋略指导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谋为本”的思想,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于我国***事文化从产生到发展壮大的整个过程。百计千谋、深谋远虑、足智多谋、多谋善断、先计后战、诈谋奇计、谋臣武将、用兵在先定谋、多算胜,少算不胜、以计代战一当万、用兵之道,以计为首、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事熟语都充分印证了这种文化倾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指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其次是通过外交手段取胜,再次是使用武力战胜敌人,最下策是攻城。语出《孙子兵法·谋攻篇》:“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 ,为不得已。”孙武非常重视“智”战,他主张“全国为上”、“全***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而最好的办法,就是以谋略取胜。所谓以谋略取胜,并非取消***事斗争,而是要以强大的***事力量作为后盾,有时还必须同“伐兵”、“攻城”相配合才能达到目的。“以计伐战一 当万”语出《晋书·杜预传》,指用计谋来代替战斗,一人就可以当万人使用。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计谋的运用,而不愿施匹夫之勇。以计伐战,可以少流血,而同样获得好的效果。

(二)以治为胜的治***传统

“以治为胜”是吴起的治***名言,出自《吴子·治兵第三》“武侯问日:‘兵何以为胜?’起对曰:‘以治为胜。’又问日:‘不在众乎?’对 日:‘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进,虽有百万,何益于用’?”吴起治***思想的核心,是以法治***,恩威兼施 ,主张依靠严格的管理,建设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致的“父子之兵”。他认为***队有投有战斗力,不在于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以治为胜。治由法生,令行禁止,纪律严明,***队才能做到平时秩序井然,战时威武雄壮,前进后退都有节度,左右运动服从指挥,虽然处于绝境仍能阵势不乱 ,虽然分散行动也能保持战斗序列;将领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队上下同心,“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吴子·励士第六》。这样的***队,才能所向无敌。否则,即便有百万之众,也无济于事。

要做到“以治为胜”,具体要从两个方面人手,一要以“教戒为先”,通过严格训练增进官兵的作战技能,提高***队的战斗力,从而增强敢打必胜的信心。***事熟语如: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士不练,百不当一;练而用之,一可当百、久练成勇士,苦练出精兵、练兵必先练心、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好兵靠练,好日子靠干、兵要天天练,贼要天天防、兵可以百年不用,但不可一 日不练、兵不练不精,将不斩不齐、兵不练难上阵,树不剪不成林、弓箭越练越熟,扎***越扎越准等,都强调了训练对***队的重要性。吴子在《吴子·治兵第三》中提道:“夫人常死其所不能,败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主张把教育训练列为治***的首位。诸葛亮在《将苑·习鳓中也谈到:“***无习练,百不 当一;习而用之,一可 当百。”认为训练是提高***队战斗力的有力保障。关于训练内容,一方面要练心(练兵要练心),另一方面要习武(功夫要练好,三百六十早)。“所谓练心包括将帅士卒的***治态度、思想品德和战斗作风的培养教育,目的是用统治阶级的***治理想、道德观念统一***队的思想。所谓习武,内容不单指练技击、阵法,而且包括用兵韬 略,方 法注重实用,强调实练 。”

以治为胜二要做到“赏罚分明”。我国古代的***治家、***事家无不重视***纪***法的作用,都把严明***纪作为培养、维护和增强***队战斗精神的重要方略和手段。《周易·师》言:“师出以律,失律凶。”将严明***纪视为治理***队、培养***队战斗精神、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孙子兵法》将“法令熟行”作为预测战争胜败的重要标准和依据之一,再三强调,要使“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必须严明***纪。***事熟语如:令行禁止、令行如山、发号施令、信赏必罚、赏罚严明、赏不逾日、赏不当功、赏功罚罪、***无戏言、***令如山、三令五申、论功行赏、***令无私亲、***听将令草随风、治兵以信,求胜以奇等都体现了这一治***原则。“令行禁止”源自《逸周书·文传》:“令行禁止,王之始也。”指能做到下令行动就立即行动,下令禁止就立即停止,这是统治天下的开端。令行禁止是***队纪律严明的重要标志。“赏不逾日”语出《孙膑兵法》:“赏不逾日,罚不还面。”即论功行赏在当天进行,惩罚有错不待转过面再处理。强调要把握好赏罚的时机与尺度,做到及时适当。

(三)注重“气”、“势”的作战风格

“气”和“势”是***事熟语中经常涉及的两个概念。气指士气,即战斗精神。在***事领域,士气是***队精神、气质和风貌的具体体现,是***人信念、思维、情感、意志和品质的综合反映,是战斗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孙膑兵法·延气》中云:“合***聚众,务在激气;复徒合***,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 ,务在厉气;战 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战,务在延气。”这里“气”指***队的士气,意谓编组***队动员民众,一定要激励士气。连续行***,到达集结地区,务必要整顿武器装备,振奋***队的士气。兵临边境、接近敌人,一定要鼓舞士气。打仗的日期已定,就一定要保持持久的高昂士气。…由此可见,士气在战争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涉及士气的***事熟语如:一鼓作气、杀气腾腾、锐不可当、锐气益壮、鼓衰力竭、一鼓而下、一鼓而擒、气冠三***、惕威夺气、兵打一口气、胜在得威,败在失气、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三***可夺气,将帅可夺心等,后三条熟语皆出 自《孙子兵法·***争篇》:“故三***可夺气,将***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张预注:“气者,战之所恃也。夫含生禀血,鼓作斗争,虽死不省者,气使然也。故用兵之法,若激其士卒,令上下同怒,则且以不战挫之,伺其衰倦而后击;故彼之锐气,可以夺也。”明智的将帅都十分重视激励自己部队的士气,同时又施谋运计、想方设法地挫败敌人的锐气,如此才能使己方***队保持高昂斗志,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鼓舞士气的一个目的是为了对敌方形成压倒性的态势。“势”指事物本身态势所形成的内在力量,孙子解释为:“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指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所造成的有利态势,就像将圆石从万丈高山推滚下来那样,这就是所谓的“势”。李靖在《卫公兵法辑本 ·将务兵谋》中谈道 :“兵有三势:将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隘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逸饥渴,前营未舍,后***半济,谓之因势。”气势、地势、因势,构成“势”的三个环节,也是将帅用兵任势的三项主要内容。如果能恰当加以利用,就能在态势上压倒对手,形成战略优势。***事熟语涉及“势”的有:势如破竹、势不可当、势如累卵、大势雄兵、大势所趋、强弩之末、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势均力敌、择人任势、审时度势、兵败如山倒、势弱只因多算取胜,兵强却为寡谋而亡等。“择人任势”语出《孙子·势篇》:“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事上的势,通常指在***事实力基础上,发挥将帅指挥作用,所造成的态势和强大冲击力。择人任势,从字面上是说选择适当的人才,利用和造成有利形势。其含义是指作战要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以自己的***事实力作基础,造成一种猛不可当,压倒敌人的有利态势。

(四)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

将帅如果能以深谋远虑之谋,势如破竹之势,***令如山之法去指导、调动和治理***队,那么追求全胜的最高境界就成为理之所宜,势之必然。体现全胜思想的***事熟语如:天下无敌、不攻自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百战百胜、百战不殆、战无不捷、无敌于天下、立于不败之地、兵不血刃、战必胜,攻必取、不战而屈人之兵等。百战百胜、天下无敌虽然也是一种全胜的境界,但并不是我国兵家推崇的最高境界。孙子在《孙子兵法·谋攻篇》中认为:“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指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能使敌人屈服,这才算是高明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仅是历代***事家用兵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兵家谋略运用的最高形式。孙子认为“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在既定条件下,以一定的优势力量为后盾,充分发挥指挥员的谋略,做到不战而使对方屈服,从而避免双方的,使人民的生命免遭涂炭之灾,实在是一种绝妙的全胜策略。孙子既把“不战而屈人之兵”作为战略决策的最佳选择,也作为具体战术的手段。

三、***事熟语的民族性

(一 )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

前面我们谈到的“慎战”思想以及兵家所追求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最高境界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心理愿望。而这里我们主要从“民本”和“厌战”两个方面分析这种心理。古代进步的***事家、***治家大多数用以仁为本的观点看待战争,认识到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而利害得失则是人心向背的物质基础。他们认为富国强兵要以民为本,本固则国固,本乱则国危。以民本思想为主题的***事熟语如:人心所向、吊民伐罪、禁暴诛乱、国泰民安、以战止战、兵民是胜利之本、民为本,国为重、民为帮本,本固邦宁、天戈所指,到处称降、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敌人不足畏,百姓不能轻、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国泰民心顺,人和万事兴等。“民为帮本,本固邦宁”源自《醒世姻缘传·第十七回》,指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就会安定。“以战止战”语出《司马法·仁本第一》:“古者以仁为本”,“是故杀人安人,杀之可也,攻其国,爱其民,攻之可也以战止战,虽战可也。”这些熟语都是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心理的具体体现,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战争在乱世的环境中,就变成了禁暴诛乱、维护和平的工具。但在治世的环境中,这种心理则表现为一种厌战的心态。***事熟语中以厌战为主题的有:兵凶战危、兵连祸结、止戈为武、洗兵不用、化干戈为玉帛、大兵过篱笆破、宁作太平犬,不为乱离人、一年大仗,十年穷、国破民遭殃,国强民安宁、兵过如火烧,百姓活不了等“化干戈为玉帛”源自《左传·鲁僖公十五年》:“上天降灾,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指苍天降下灾祸,使我们两国的国君不是友好相见,而因此引起战争。“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这里引申为战争。“玉帛”指玉器和丝织物,古时诸侯会盟用玉帛作为互赠的礼物,故引申为和平。“化干戈为玉帛”指将战争转变为和平。

(二)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

中国五千年历史表明,中华民族并不是一味地苟安于和平。在面对外敌入侵或国家危亡时,中华民族往往体现出惊人的凝聚力,满怀同仇敌忾、同舟共济的豪情。这种团结一心的民族气节在***事熟语中得到了充分印证,如:万众一心、***民团结、协同作战、众志成城、众心成城、同仇敌忾、同舟共济、齐心协力、上下不和虽安必危、不和于国不可出***、不和于***不可出阵、不和于阵不可进战、不和于战不可决胜、人心齐泰山移等。语言的真谛使我们相信:团结不仅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且也是一支***队克敌制胜的法宝。《司马法·严位》提出:“三***一人,胜。”《左传》也明确指出:“师克在和,不在众。”《管子·形式第二》中言:“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指上下级不和睦,表面上虽然安定,实际上却是危险的。《吴子·***国》中说:“不和于国,不可以出***;不和于***,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意为国内意志不统一,不可以兴兵;***队内部不团结,不能摆兵布阵;临敌行动不一致,不可以同敌作战;战斗部署不协调,不能取得战斗的胜利。强调了团结对一个国家、一支***队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 ,***事熟语在其哲理性、历史性、民族性上表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事思想的精髓,包含着深邃的逻辑思维,内容详实,系统完备,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真实写照。

【参考文献】

[1]李兵.中华兵书宝典[m].北京:京华出版社,2006.338.58.367.

[2]中华传统文化大观[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0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智谋故事10篇

学习

工程施工实训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工程施工实训总结,内容包括施工实训总结万能版,施工方案实训总结简短。一、主要措施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6月16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项目管理培训会结束后,6月18日县农业局召集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学习

卫生办公室工作计划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卫生办公室工作计划,内容包括卫生方面的工作计划书,卫生室年度工作计划。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医疗法律法规,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法制教育

学习

昆明理工大学调剂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昆明理工大学调剂10篇,内容包括昆明理工大学历年调剂信息,昆明理工大学马院调剂。1.昆虫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昆虫信息素生物学包括与信息素有关的昆虫生物学、行为学、生理学、形态生态学和生物化学等基础研究。我国已在这一

学习

励志成长故事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成长故事10篇,内容包括女性成长励志故事,小孩成长励志经典故事。我在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那一次竞选班长的挫折最令我难忘,因为我在那次挫折中成长了。记得在那次班长竞选中,我以三票之差失利了,不能连任班长。当时

学习

金融业发展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金融业发展论文,内容包括金融业发展的外国期刊论文,金融业发展趋势论文。KeyWordsfinance;urban-ruralincomegap;industry一、引言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从戈德史密斯(1969)的金融结构论,麦金农(1973)和肖(1973)的金

学习

员工分享心得体会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员工分享心得体会,内容包括员工分享学习心得及感触,员工工作的心得体会优秀8篇文章。我们一直在强调优质服务,但是我们的服务质量真的好了吗?是否做到了《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指导我们应该做的?《员工行为规范手册》中“凡事

学习

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今天是你的生日妈妈10篇,内容包括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妈妈原唱,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文案。4.愿你像颗种子,勇敢地冲破泥沙,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指向天空。5.孩子,愿你快快脱去幼稚和娇嫩,扬起创造的风帆,驶向成熟,驶向金色的海岸。6.

学习

我有一个想法三年级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我有一个想法三年级10篇,内容包括我有一个想法三年级100个字以上,我有一个想法三年级。一年级学生看到题目是一脸茫然,基本上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后,只有两个小朋友疑惑的说出答案是9。追问原因,孩子们这样

学习

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10篇

阅读(16)

本文为您介绍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10篇,内容包括中小学教师研修内容及方式,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挤,总还是会有的。”鲁迅先生的话,犹言在耳。期盼的假期终于到来了,忙而有序,乐在其中吧!XX年7月9日今天是暑假的第一天

学习

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10篇

阅读(17)

本文为您介绍站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10篇,内容包括站在黄花岗陵园门口高考作文,现在黄花岗陵园的门口。皇祚不复天威去,天朝迷梦化为烟。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成。春帆

学习

未来之人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未来之人10篇,内容包括电影未来之人,未来人未来事文章。带给我们每位营销人尊严的是我们的职业和职位,失去这些,事实上我们也就什么都不是了。我见过太多30多岁的营销经理人,昨天还是某某企业的经理,一场公司的***治斗争或者一

学习

农村金融发展论文模板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农村金融发展论文模板,内容包括都匀农村金融论文,农村金融方面的论文。二、实证分析与检验(一)数据来源本文选取在20世纪末期以及21世纪初期进行实际的选择和控制,对于相应的农村资本投入、存款余额以及贷款余额进行有效的数据

学习

拇指男10篇

阅读(19)

另外,将戒指佩戴在小拇指上的男生也可能是刚刚分手,或者离婚,现正沉浸在失恋或离婚的痛苦中无法自拔。所以将戒指佩戴在小拇指上,表示最近不想投入一段新的感情。(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公司庆典主持词10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公司庆典主持词10篇,内容包括公司庆典主持词开场白,农村庙会庆典主持词。杨:xx最可爱最可亲的家人们大家早上好!黄:家人们:我们的嘉宾和领导即将来到会场,让我们以最兴奋的心情、最饱满的激情、最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杨:今天到场

学习

励志成长故事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励志成长故事10篇,内容包括女性成长励志故事,小孩成长励志经典故事。我在生活中也经历了许多挫折。但那一次竞选班长的挫折最令我难忘,因为我在那次挫折中成长了。记得在那次班长竞选中,我以三票之差失利了,不能连任班长。当时

学习

安徒生童话故事书10篇

阅读(22)

本文为您介绍安徒生童话故事书10篇,内容包括安徒生童话故事30篇左右,安徒生童话故事40篇。今天,我读了《安徒生童话》,深有感触。作者安徒生是丹麦著名的童话作家,他家境贫寒,17岁走上了文学道路。1835年开始写童话,一生共写童话168篇。《安

学习

我与微信的故事10篇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我与微信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我和微信的故事简短,微信的十个故事。我以智能手机微信软件为载体,发挥微信的群聊功能,组建班级群聊,将班内孩子爸爸、妈妈圈入群中,定时播放(每周一晚6:30)一期“小蚂蚁故事微电台”(时长8钟左右),给孩子

学习

苦肉计的故事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苦肉计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苦肉计小故事,苦肉计的故事及感悟。可能是最近流行谍战影视剧的原因,我也开始有点谍战式思维。这次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的“李白故里”之争,我就感觉有点苦肉计的味道:表面上两个地方争得面红耳赤,引起

学习

睡前故事电影10篇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睡前故事电影10篇,内容包括睡前故事电影解说,睡前电影故事大全。电影《沉睡魔咒》和《睡美人》都取材于格林童话《睡美人》,两部电影都扩充了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增加了公主与王子相爱等人物的行动元素。但作为一部以颠覆19

学习

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10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西楚霸王项羽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项羽西楚霸王的故事,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1-6248(2012)02-0008-04项羽是中国历史上极富传奇色彩的悲剧英雄。灭秦之后,项羽率领大***进入关中,肆无忌惮地开始

学习

秦琼卖马的故事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秦琼卖马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秦琼卖马的故事简介,秦琼卖马故事简介100字。如此说我和你两丢开。只要懂得京剧的人就会发现,这段唱词完全不符合京剧的规律。因为京剧唱词最通常的要求是一段唱词须用同一辙韵,只有在较长唱段或

学习

雨后小的故事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雨后小的故事10篇,内容包括雨后的小故事有文字版,雨后的故事。雨来,我一定要向你学习,学习你勇敢、无私的精神,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将来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努力学习,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指导老师:潘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