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10篇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1

关键词:新世纪;印度电影;定位;受众基础;低成本

中***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1-0090-02

1913年,影片《哈里什昌德拉国王》拉开了印度电影的序幕,至今印度电影已有百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年中,印度电影经历了坎坷曲折的发展历程。进入21世纪后,印度电影屡创佳绩,赢得了全世界的瞩目。《季风婚宴》、《印度往事》、《地球上的星星》、《我的名字叫可汗》以及2009年上映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等一批优秀的影片在世界上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一、印度电影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印度电影的民族性

印度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样的民族性造成了许多邦州的***语都是不同的,印度电影的语种分类也是很多的,而最有影响力的语种有三种,即泰米尔语影片、坎纳达语影片和马拉雅拉姆语影片。印度电影有着很强的民族性,作为印度人共同的文化,电影渗透着他们相同的民族风俗,共有的习俗思维。整观印度的电影产业,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展现他们国民各种梦想的舞台,电影就成为各阶层的印度人娱乐的不二选择,尤其是对底层人们和青年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为在电影里面有他们的梦想,有他们的渴望,表现的是他们的生活。在电影《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中,讲述了从小便成为孤儿的两兄弟截然不同的生活选择,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却用自己的方式创造未来。善良贫穷的弟弟,凭借着执着与运气为自己赢得了一个光明的未来,爱情金钱双丰收;而无恶不作的哥哥,最终死于金钱与暴力之中。电影以生活在印度底层社会的青年为依托,描绘了印度“小人物”艰难的成长历程,深入刻画了底层人民的心理,满足了印度社会底层人们的精神需求。此外,在其它印度电影中也常常关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如在电影《未知死亡》、《我的名字叫可汗》、《三傻大闹宝莱坞》等影片中,电影的主创人员都将目光锁定在小人物身上,这些影片在印度乃至于世界影坛上都得到了好评。

另外,印度电影中的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形式也是在印度民族的歌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电影的发展验证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道理。也正是因为印度电影的这种强烈的民族性,使得印度电影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一大批忠实的影迷。

(二)印度电影的喜剧特色

电影中的喜剧性元素,可以愉悦观众的身心,调节影片的叙事节奏,增强电影的艺术感染力。印度有一位模仿秀表演者叫儒瑟·皮特(Russell Peters),他是美国的印度二代移民,擅长讲各种种族笑话,又能惟妙惟肖模仿各种族裔的口音,不管是哪国人,他都能找到突出特色并加以模仿。印度本土拥有一大批类似儒瑟·皮特的优秀演员,如在印度家喻户晓的沙鲁克汗、阿米尔汗,他们夸张又不失细腻的表演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阿米尔汗成功的塑造了一位优秀乐观,敢于突破世俗眼光寻求生命真谛的大学生,他的表演时而夸张幽默时而又深沉含蓄,将一个出身卑微又聪明好学的大学生演绎的十分传神。印度电影讲求用喜剧化的元素去再现生活的坎坷,这使印度电影有了艺术的张力。

(三)印度电影的歌舞文化

印度电影中的音乐是印度电影文化的血脉,它给印度电影注入极强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几乎每一部宝莱坞出产的影片都会融入歌舞的表现形式,歌舞片段是印度电影区别于其它国家电影最显著的标志,它也成为印度电影最耀眼的部分。例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的片头曲《哦,萨亚》从一开始就把观众带入到一种充满印度气息的情景中去,这段音乐中融合了原始与神秘,自由与奔放,古典与现代等多重因素,表达了印度人民强烈的宗教情绪,是音乐文化和印度文化完美结合的典范。《哦,萨亚》代表了典型的印度歌舞,就是注重音乐的节奏节拍的运用。它是以民间歌舞音乐结合印度古典音乐再结合现代音乐中的嘻哈、摇滚等诸多音乐元素制作而成的。影片一方面显得非常富有现代的流行化时尚化,另一方面使得观众内心仍然觉查到印度歌舞气息,本质上还是传统的歌舞音乐。这曲片头曲是第一首入围奥斯卡最佳电影歌曲提名的歌曲。

在《宝莱坞生死恋》、《阿育王》、《未知死亡》、《三傻大闹宝莱坞》等一批优秀的印度电影中,精彩的歌舞片段也给全世界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009年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取得了很好的票房成绩,电影中出现的精彩的歌舞片段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其中《祖碧杜比》的歌舞片段,画面在黑白与彩色间转换,宴会、雨中、客厅、月色下,男女主人公在不同的情境中劲歌热舞,歌颂了青年人之间活力且美好的爱情。印度电影的传统歌舞音乐十分注重旋律、节奏和持续音,这种注重节拍的音乐本质源于印度人乐观的天性,是印度人民对快乐的理解和表达。

二、印度电影良好的受众基础

(一)国内观众的喜闻乐见

印度电影是印度人民最喜闻乐见、最重要的交流媒介和娱乐方式。印度拥有着全世界最成熟的观众和电影市场。随着时代的变迁,印度电影在过去的三十年内有了飞跃的发展,渐渐的从俗套的故事,类型化的人物中摆脱出来,电影中不只具有梦幻般的情感元素同时也拥有现实的社会内涵,给观众以全新的感受。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除了对男女间美好爱情的刻画外,影片的主题中还蕴含着对印度教育体制的反思及人生价值的思考等多层具有现实意义的思想内涵。印度电影不再是粗制滥造,缺乏内涵的机械化生产,而是朝着精品化的道路前行。此外,印度有着世界上最好最庞大的电影消费群体,从20世纪80年代起,印度电影就在许多方面傲居全球第一。据《印度斯坦时报》的统计,仅“宝莱坞”(设在孟买的商业电影基地)每年平均摄制1000部影片(比好莱坞年产量多1倍);每年售票数为31亿张。每天的观众数量为2000万人次,仅“宝莱坞”的从影人员达600万。另外,每年摄制的影片以20种语言发行,以印地语为主;全国影院逾2万家、大型制片厂82家、大型洗印厂51家、电影实验所33家、电影杂志500多种等等。一系类的数字表明,印度本土蕴含着巨大的电影市场潜力,这也成为印度电影迅猛发展的基础。

(二)国外观众对印度电影的认同

印度电影的对外传播基本不需要投入宣传经费,印度电影文化具有多元性、丰富性的特点,使得任何国家的观众群体都能在印度电影中找到文化认同的内容。印度电影对南亚东南亚印度周边国家有很强的文化认同感,虽然印度电影绝大部分立足本土,但在思想性、民族性和宗教性上与周边国家高度契合,在如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孟加拉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电影市场份额都占有半壁江山。南亚国家观众传统观念较强,使得坚持以融柔情歌舞于一体,喜剧结尾的特色,着重突出歌颂伦理道德和家庭观念的印度电影在这些国家大行其道,印度电影在南亚文化圈受欢迎程度远远高于欧美电影。

大多数巴基斯坦人都观看宝莱坞电影,因为印地语和乌尔都语以及他们的文化都很相近。宝莱坞电影在当地的音像店也有极大市场。巴基斯坦的国教是***教,且印、巴两国的教徒交流甚为广泛,因此,在巴勒斯坦,印度***教电影很受欢迎,但对印度教的电影却始终处于被***封杀的状态无法引进。 印度电影在阿富汗也是蓬勃发展,在地理上阿富汗靠近印度次大陆,此外,印度电影中的文化语言也与阿富汗的文化语言十分相近。相当一部分的宝莱坞明星祖籍是阿富汗人,如可汗·米勒础思,雅克·杜文。许多涉及到阿富汗的宝莱坞电影是在阿富汗境内拍摄的。因此,印度电影便能够顺利的进***阿富汗电影市场。

在阿拉伯国家,印度电影也有着较好的业绩。2009年以色列,有线电视已经有了专门的印度电影频道。近几年来,海湾国家以以色列为译制中心译制发行了不少宝莱坞的电影,这些国家通常以阿拉伯语配音发行印度电影。

此外,在非洲的一些国家如摩洛哥、尼日利亚、南非,每年也都有很大一批印度电影在其国内公映。国外影迷对其的热爱不亚于印度国内的影迷。而由于印度曾是英国殖民地在输往欧美方向上其历史地位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西欧发达国家都存在着大量的印裔精英分子,他们虽然对本国的现实环境有着很多成见,却始终热爱印度电影,构成了异域的消费基础,使印度电影打开欧洲市场不再像原来那么艰难。

(三)国际电影节的认可

印度本土电影节也很多,著名的有第三眼睛亚洲电影节、孟买国际电影节。这为印度电影创作主流审美视角提供了国际化的样板和模式,使得印度电影在国际上越来越得到大师们的认可。

在国际电影节上,印度电影已经成功的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印度电影带来的狂欢的歌舞,浓艳的色彩,曲折的故事给世界电影带来了新的潮流。早在1981年,由印、英合拍的电影《甘地》便获得了奥斯卡奖,印度著名导演萨蒂吉特·拉伊在1992年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此后印度电影在世界电影节上也屡创佳绩。1985年第五十七届奥斯卡上《印度之行》获得提名;2001年,在第五十八届威尼斯电影节上《季风婚宴》获得金狮奖;2008年印度短片《纠缠》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的短片最高荣誉评审团银熊奖等。近期,在第八十一届奥斯卡电影节上《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得包括最佳外语片在内的八项奥斯卡大奖。屡屡获奖的记录为印度电影带来了良好的声誉,树立了印度电影在世界观众心目中的形象。

四、结 语

新世纪印度电影的繁荣,离不开印度电影人的探索与创新。从对好莱坞的成功经验的借鉴与吸收到印度电影民族性的定位;从占有国内受众市场到扩大海外的受众市场;从宏大的制作到小成本制作的转型,新世纪的印度电影已开拓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在印度电影受到世界的关注与认可的背后,印度电影中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及其广泛的受众群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尚会鹏.印度文化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2

摘 要: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2011年备受好评的电影,本片人物个性鲜明、情节设置新颖幽默、台词设计寓意深刻而富有哲理,印度歌舞作为印度电影的特色和风格穿插影片始终。这样一部富有意蕴的励志喜剧影片,主题洋溢着对教育的反思,关于成长和梦想的追求和对人间真情的赞颂。

关键词:教育;成长和梦想;人间真情

作者简介:徐晓村,男,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媒体传播系任教,硕士生导师,教学领域:现当代文学,写作,影视文化与美学,中国茶文化。

禹冰,女,中国农业大学传播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传播。

[中***分类号]:I2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5-0162-02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由拉库马・希拉尼导演,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讲述了兰彻、法涵和莱俱三位主人公的故事。故事以两个好朋友法涵和莱俱在寻找多年不见的好兄弟兰彻的过程中展开回忆:讲述十年前兰彻顶替他人来到皇家工程学院的故事。这是一部理想主义的校园题材影片,印度式的校园青春片,内容新颖,情节发展不墨守成规。起初观众会把本片作为单纯的喜剧电影观看,但是影片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黑色幽默中戏谑了当前的教育谬况,关于教育体制的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友谊和爱情等。现实主义的反思带来的启发和思考是影片的价值所在,也是影片获得好评的最重要原因。

一、关于教育

“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大程度上将人看做一个知识的容器。既然是容器,那么个性、情感、想象力等都不被鼓励,甚至不被关注。这个容器在学习阶段不断装载乃至超载,考试阶段再将之倾倒出来,倾尽所有。”[1]《三傻大闹宝莱坞》正是以戏谑的手法嘲讽了印度填鸭式的教育体制和刻板的教育模式,主人公兰彻这个独特的学生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挑战,宣传了教育体制的改革。兰彻一入学就用盐水原理戏弄了学长、他发明了汽车发电机、改造了学长的直升机……兰彻用智慧进行着发明和创造,打破学校墨守成规的传统观念,他坚持学校是学习的地方,但学校不是压力锅。“他在那里改变传统,我们像是机器人,盲目执行教授们的指令,他是唯一一个不是台机器的人。”这是法涵对兰彻的解读,也道出了他和所有同学读书的现状和印度教育的缺陷。“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赛跑”。这是法涵开始回忆大学生活的第一句内心独白;“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他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他们会怎样?他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竞争结束了,他们的生命从谋杀开始,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这是入学时校长对新生的竞争意识教育,他在杜鹃以残忍方式抢夺巢穴的现象中,将学生引入人类的竞争法则。[2]主任固执、偏激、争强好胜和不容置疑,他拒绝给要照顾病重父亲的Joy一点时间完成设计,致使Joy没有看到自己的飞机飞在校园的天空,在寝室自谥而亡;“病毒”主任的高压甚至使自己的儿子也成了牺牲品,葬送在自己的教育方式下。不仅是主任,老师们都是传统教育制度的执行者。当兰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举例来说明“机器”这个术语时,教授将他赶出教室,而对查***尔给出的复杂又冗长的解释给予“太棒了”的表扬。在教授眼里,按照书面解释才是知识的真谛,是争取考试高分的法宝;当兰彻在黑板上写下编造的词语时,所有人包括主任和教授都在飞速翻书寻找答案,机械教育使大家都只为竞争,只为答案而存在,没有人对问题的提出感兴趣;当兰彻在主任办公室拿出一份印度学生自杀率的统计表,述说着“每90分钟就有一个学生自杀”,“学校不讨论新思想、新发明、讨论的只有成绩、工作、移民美国,只教学生拿高分,不教工程学……”主任却对自己将学校从第28名上升到第1名的成绩骄傲且不容许有质疑,兰彻的一句“我怪制度”道出了学生的心声,也刺痛了主任和整个教育体系的神经。就连查***尔表面看来是现行教育的优秀成果,他用心苦读成绩优异,但是何尝不是受害者呢?查***尔只会照着演讲稿背诵,分不清“财富”和“胸部”两个词,为了高分吃江湖术士的药丸,考试前夜到其他人门口偷放***杂志分散别人的精力,只有高分才是他存在的理由和学习的目的。

本片在讲述三个傻瓜的大学生活时,以兰彻为例提出了教育改革的主题,在他的追求下,改革是成功的,兰彻建立了他理想中的学校。影片中的兰彻挑战传统教育、挑战权威、提倡兴趣学习,教育了同学、教育了老师、教育了校长也教育了整个教育。非传统教育下培养出的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和知识魅力使影片散发着启迪的光芒。[3]

二、关于成长和梦想

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每个人都有梦想,每个人也都在成长。在兰彻“All is well!”的鼓励下,主人公们演绎着成长和梦想的主题。兰彻虽然是冒名顶替主人的儿子读书,可怀着热爱工程学的心,他从未停止创造的旅程。尽管毕业典礼之后兰彻按照最初的约定消失,但他做回了自己----奉苏克・望杜,并且成为拥有400项专利的大科学家。兰彻终于按照自己的理想生活,在一所学校当老师,用自己的理念去教导学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是兰彻的人生信条,这个信条也启发着他的朋友们。法涵梦想成为野生动物摄影师,可是只能把梦想掩藏在心中,这个被父亲视为“不良嗜好”的梦想使得法涵始终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没有勇气追求自己的理想。法涵回忆自己的从前时,画面切换到家人围着一个婴儿,“我的儿子会是一位技术工程师”,法涵的命运一出生就被似乎是印度最好的职业“工程师”给定位了,直到他站在皇家理工的校门口自问:“我想成为什么,没人问过。”他的梦想永远是实现别人的梦想。走进校园,法涵情不自禁地拍小动物,多年以来他保留着要寄给摄影大师的信……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纠结后,法涵最终选择了热爱的摄影,成为著名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法涵的成长伴随着他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选择,最终做出属于自己的人生抉择和生活的方式,终于理解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和真正的幸福生活。莱俱想当工程师,但是他自卑、怯懦、恐惧、迷信神明。他热爱工程学,但是他害怕未来,戒指比手指头还多,为考试戴、为姐姐的嫁妆戴、为工作戴,因为害怕明天,莱俱无法专注于今天和学业,他深陷于痛苦中无法自拔在主任的办公室跳楼。在重获新生后,莱俱转变了生活的态度和人生的价值观念,“断了两条腿,才让我真正站起来,好不容易获得了这种态度,我不会改变的。你们留着这份工作吧,而我保留我的态度。”莱俱不卑不亢的面试、拒绝看朋友为他偷来的考卷,他真正明白了要靠自己扎实的努力而不是神明保佑,要敢于面对生活的艰辛和未来,他摘下了满手的戒指。当他面试成功从轮椅上站起来的那一刻,莱俱救赎了自己的身体更救赎了自己的灵魂。学生Joy在夜幕下的校园用歌声抒发着年轻人的渴望,音乐节奏轻快但唱的是“做了一辈子别人,请让我做一次自己。渴望阳光雨露,给我个机会让我再次成长。”无论是兰彻、法涵还是莱俱都能在歌声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群年轻人盼望自由的成长和为自我真实的生活,现实的压抑,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挫折只能用歌声来宣泄情感。学校的小工“毫米”在接到兰彻的邀请后,踏上了远方的列车学习知识,10年后“毫米”变成了“厘米”,就连“病毒”主任最终也说出了“踢得好,长大了去当足球运动员”,让自己的外孙不再学习工程学,他认同了兰彻,承认了兰彻是卓越的学生。主任这个守旧派最终也挣脱了自己的怪圈,学会了接受、理解和鼓励。成长和梦想的主题带给我们启发和指引,唤起了青年一代的共鸣,青春与励志表达得淋漓尽致。

三、关于真情

影片在反思教育,揭示成长和梦想的主题外,还不忘谱写真情的赞歌。影片一开头,法涵为了寻找兰彻迫使飞机返航,在去往兰彻住处的途中,印度式的电影音乐响起,“他如风一般自由 ,似风筝飞翔天空,他去了哪里,让我们去寻觅……”一曲友谊的歌法涵开始了他们兄弟情的回忆。当法涵不敢寄出申请信时,是朋友的支持和鼓励给了他信心,“只要一点点勇气,就可以让生活转个身”。是朋友帮法涵寄出了改变命运的申请信,使法涵获得了去匈牙利学习的机会,也使法涵鼓足勇气劝说父亲支持自己。当莱俱的父亲病危等不及救护车来抢救时,兰彻用助动车挽救了朋友父亲的生命,甚至差点耽误了考试。尽管莱俱起初对兰彻的抢救方式很愤怒,但是获悉兰彻的做法赢得了抢救时间时,兄弟情融化于“我们可以有很多次考试,但爸爸只有一个”。父亲脱离死亡的喜悦和对朋友冒险帮助的感激将友谊的表达推向了高潮。当莱俱跳楼后,朋友们想尽一切办法让莱俱坚持下去,让他坚持活下去的信念,坚持自己能站起来重新生活。为了让莱俱通过主任故意刁难的考试,兰彻和法涵为他偷考卷,但是莱俱的拒绝见证了朋友三人的真正成长。当法涵和莱俱都开始了自己真正的人生时,他们用向学长致敬的礼仪感谢兰彻,见证了三人金子般的友谊。亲情展现得最全面的要数法涵回家劝说父亲的情节。父亲痛斥法涵的选择,母亲害怕儿子重演莱俱跳楼的悲剧,“我想说服你,爸。但不会以死相胁,爸,我做一名摄影家又会怎样呢?挣得少一点,房子小一点,车子小一点,但我会很快乐,会真正幸福。”“我一向听你话,哪怕一次,让我聆听自己的声音。求你了,爸。”法涵用心乞求着父母的宽容和理解,诠释着什么是自己的幸福。父亲最终尊重法涵的选择,因为儿子的幸福就是他的幸福。他抚摸着为儿子当工程师新买的电脑,“把它换掉,一台数码照相机多少钱,钱不够的话再管我要。”全家人相拥而泣,“去活出你自己,我的儿子。”家庭的支持、亲人的理解和包容将亲情演绎得真切自然,温暖了整部影片。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影片中兰彻和皮娅的爱情轻松又富有喜剧性,在朋友的帮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两人在皮娅姐姐的婚礼上相遇,在街上因演讲稿问题发生争执,每一次兰彻都让皮娅看清他男朋友“价格标签”的本质。经历了一系列富有喜剧效果的事件后,兰彻的智慧和善良使皮娅萌生了爱的情愫,一场《红磨坊》似的歌舞《祖碧杜比》,以典型的宝莱坞歌舞将皮娅的爱情幻想表现得欢快且愉悦,充满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尽管在毕业后兰彻就消失了,但是10年来皮娅从未忘记兰彻,法涵和莱俱在皮娅结婚的时刻拯救了兰彻和皮娅的爱情,上演了一场逃婚恶作剧。皮娅终于面对自己隐藏在心里多年的感受,为爱出逃,骑着助动车,戴着头盔,以当年兰彻幻想的样子出现在爱人面前,大团圆的结局为这场10年的爱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影片中最让我们含泪微笑的是三个傻瓜帮皮娅姐姐生产的情节。兰彻三人因偷考卷被赶出学校,大雨瓢泼的夜里,主任面对临产的女儿无能为力,三个傻瓜用智慧和真情展开了一场爱的救援。皮娅用视频指导大家接生,兰彻用上了他发明的汽车发电器,用吸尘器制作婴儿吸盘器,他们召集所有同学帮忙,兰彻用“All is well!”唤起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在看到外孙诞生时,“病毒”主任改变了固有的偏执和传统,他对兰彻的厌恶和误解此刻烟消云散,接受和认同了兰彻和他的朋友,将象征卓越的太空笔赠送给了兰彻。我们看到这里,饱满了三个小时的情绪终于爆发出来,如果前面是欢笑的情绪,此时我们已然融化在泪水中,浸润了整个荧屏也湿润了我们的心。喜悦和感动诠释着影片真情的主题。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成功的,影片做到了观赏性、艺术性、思想性和教育性的统一。观众在轻松幽默的氛围中享受着影片带来的心灵震撼,“一切顺利”不仅成为人生信念和对自我的激励,也赢得了全世界的赞许。影片丰富而又哲理化的揭示主题,在娱乐化的当今时代,引导我们思考和认知,这正是本片的魅力所在。

参考文献:

[1]、蔡朝阳. 用思想启明教育之光[M].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1年11期.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3

《复仇者联盟2》被延后两周,五一档就成了国产片独享的大餐,七部国产新片预订了座位,加上更早些的《左耳》和《万物生长》就是九部,然而《速度与激情7》出来搅了局,这部好莱坞续集电影在五一期间实现四连冠,黄晓明和杨幂的《何以笙箫默》只能屈居第二,而场面火爆的港产动作片《赤道》并没有打出身价,反而是苏有朋导演的《左耳》连续两周有2亿以上的收入。文艺双胞胎《念念》和《闯入者》尽管得到不少好评,却在激烈的竞争中难以立足,即便叫苦连天,也不得不提前下桌了。

2014各国本土电影冠***哪家强

去年是好莱坞小年,却是中美之外几个大国本土电影的大年,韩国、印度、法国和西班牙的年度冠***都是本土片。英国的《帕丁顿熊》虽然是年度第二,却在全球范围内大获成功,总票房高达2.59亿美元,在非好莱坞电影中仅次于吕克・贝松打造的《超体》。在5000万人口的韩国,战争片《鸣梁海战》取得的成就是非常惊人的,动员了1700多万人,不仅远超好莱坞巨制《变形金刚4》,也让《阿凡达》瞠乎其后。《外星醉汉PK地球神》是印度首部票房过亿美元影片(印度国内贡献一半),也是印度史上头号卖座片。《三傻大闹宝莱坞》班底的这部新作因为向印度的多种信仰开炮而触发“众怒”,票房节节高升,以印度的低票价而言,该片吸引了超过1亿观众。

法国的《岳父岳母真难当》不仅在法国遥遥领先,在全欧洲都大受欢迎。这部主打种族笑话的喜剧以1300万美元成本换回1.7亿美元。西班牙的《西班牙情事》则是多年难得一见的本土超级卖座片,主打浪漫爱情和地域差异,等于2014年西班牙卖座片第二到五名的总和,成绩还远高于影史其它本土电影,把2012年的《海啸奇迹》的本土片纪录提高了2000多万美元。而对于《哆啦A梦:伴我同行》来说,蓝胖子要操心的不是对付好莱坞对手,而是日本的其它动画片。日本观众太喜欢每年都有续集的本土动画片了。本来不是动画导演的山崎贵和八木龙一为漫画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创作的纪念作品,坚持使用3D+CG,结果打败了《浪客剑心:京都大火篇》和《罗马浴室II》这些强手,在2014年所有于日本公映的影片也只是排在《冰雪奇缘》之后。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4

抛开我们难以说清楚的高深、艰涩的电影理论,从一个最普通的观影者的角度,近些年中国电影市场带给我们了什么?赢得掌声者寡。这是中国电影的没落还是悲哀?中国电影走在怎样的路上?急切地赚到斗金之外,中国电影能否真正赢得普通观众的一声喝彩?

追逐金钱是市场经济下一件很现实的事情,所以对于电影市场来说,非议为了丰厚的回报拍片显然是对电影从业者的不公,事实上在人们失去了信仰的今天,评判成功与否的标准除了金钱可能找不到最好的标尺了,这是社会的无奈与现实,在这样的情况下,让电影来扮演文化引导的角色多少有些苍白。

电影有属于自己的时代,电影也是时代的光影印记。中国影坛很多优秀影片曾经影响过几代人,成为经典并给人们留下美好的回忆。中国影坛左翼时期的《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抗战时期的《塞上风云》;***战争时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万家灯火》;新中国成立后的《林家铺子》、《南征北战》、《甲午风云》、《阿诗玛》等等,都成为不同时期的经典之作。

距离我们时代最近的优秀影片也不少,比如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优秀作品,像张艺谋的《红高粱》、《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等;陈凯歌的《黄土地》、《孩子王》、《霸王别姬》等;田壮壮的《盗马贼》等;吴子牛的《喋血黑谷》等;黄建新的《黑炮事件》等等。如今,第五代导演中的几位依然活跃在中国影坛,在时下的环境中,不能苟求他们每一部影片都是精品,那不符合实际,他们也拍出了一些让观众倒胃口的片子,如张艺谋的《三***拍案惊奇》,三***响过,惊奇没有,有的是观众的厌倦与板砖;陈凯歌的《无极》,看后真有些无聊之极。我们不是电影从业者,或许难以理解电影从业者的真实处境,不过,作为观众,我们的确需喜闻乐见的影片。

当然了,混杂在场面宏大的诸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一堆烂片中间的,也能多少发现点闪光,像《可可西里》,但不多,投资人的眼睛瞄着票房,导演们朝着商业大片奔去,影片还没拍,先把票房目标定好,争先恐后地砸钱搞宣传,吸引眼球,欲扬先抑,各种传播手段齐上阵,期间调剂点花边新闻,在吊足观众胃口后,匆忙搞一个所谓大片出来,把仍然傻傻期待的观众忽悠进影院,之后迫不及待地点起了钞票。导演们花投资人的钱比赛似地去拍商业片无可厚非,但粗制滥造就说不过去了,即使用现代的特技手段搞些莫名其妙的花样,苍白的故事与天马行空的情节,却让广大的影迷朋友一次次失望。

好莱坞搞商业大片,其中虽然有垃圾,但好莱坞成功的商业片为什么总能够打动中国观众呢?相信中国的电影从业者是明白的,好莱坞电影的运作模式、讲故事的手法都是值得借鉴的。别的不说,以中国题材取得成功的好莱坞影片如《功夫熊猫》和《花木兰》,其拍摄手法以及颇得中国观众认同的叙事方式,中国式大片怎么就做不来呢?我们很少或者根本不愿因从根本上来寻求突破,却短视地在金钱的驱使下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挣到票子。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5

@饭饭Sam:《战国》孙红雷那一声“涓”真的叫得人荡气蛔虫 呀……每次小配角孙浩一出现的时候,胖子就忍不住大嚎:朝花夕拾杯中酒,寂寞的我在风雨之后~全片看完以后,感觉还是可以的,就是女主角的戏份太多,有点喧宾夺主,整个是女主角的个人MV……

@开着灰突突的灰灰狗:看过《战国》后,大概了解这个背景女的确很有背景。能让内地、香港两大实力派大哥,鬼子气质大叔,棒子国第一美女,以及包括老郭在内的一干国内明星为那么二了吧唧的片聚在一起,真不是一般有后台。说实话,这战国拍的……真坑爹!幸亏是***的,要是去电影院看,真有病!

@bonlf:每年国内就这么几部大片儿,不看一下会落伍的。但我看的是网络***版,但愿国内那些所谓电影人能够谅解。这投资上亿的《战国》网络上被批判的已经够多了,我只是觉得花个一千多万请个孙红雷老师来演何必呢?他怎么还是这副要死要死的样儿?

@胡淑芬:《关云长》营销方得傻到什么份儿上,才会跟《战国》搞这个联合声明。你上线刚3天的片子,非要跟一盖棺论定、交口称烂的片子站到同一阵线,不是明摆着说自己跟它一样烂吗?这事我估计八成是《关云长》被《战国》忽悠着拉下水当了陪葬的。这么傻搞,关云长不了。要我举报,就是你们自己在黑自己。

@吴子标:《战国》自上映以来争议不断,但也无形中“炒”高了票房。据片方公布,截止到上周日,《战国》上映六天票房突破6000万元,将同档期上映的进口片《激战运钞车》和《美少女特攻队》甩在身后。

@孙浩元:【来抓我吧,我就给你们评差分了,其中的《战国》我认为恶心到让人愤怒的地步了省略/hdveDr】由于不满网友在影评网站上打出低分,近期上映的电影《关云长》、《战国》片方在微博上发“通缉令”,悬赏10万元欲找出恶意评论的“黑水”组织(指在网络上大量发恶意评论或打低分给差评的发帖人)。

@小猪狗狗:时临“五一劳动节”三天小长假的我国,原定4月29日的《速度与激情5》、原定5月2日提前引进的《雷神托尔》都不见踪影,仅有《关云长》《战国》独霸一方,实在是让人无言以对。就像阿凡达在1月4日上映一样。元旦假期只有三***上映一样。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6

【关键词】华莱坞;类型电影;跨文化传播困境;应对策略

华莱坞是对应美国“好莱坞”、印度“宝莱坞”、尼日利亚“瑙莱坞”而提出的文化概念,这一概念的主要发起人是浙江大学的邵培仁教授。他认为“华莱坞(Huallywood)就是华人、华语、华事、华史、华地之电影也”[1]。华莱坞类型电影是华莱坞电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土电影文化的集中体现,在为华语电影市场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承载着传播民族文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的艰巨使命。近年来,华莱坞类型电影在本土电影市场的繁荣景象似乎掩盖了其在海外市场的传播失利,更模糊了华莱坞类型电影产业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国内市场的收益“对于电影产业的本土市场及其发展并不能起到多少拯救性的作用,作为事件营销的绝佳对象,固然在一定时期内调动了观众走入影院的行为选择,但并未能带来中国电影市场的持久繁荣”。[2]华莱坞电影从业者更应从国家和民族文化发展的视角出发,注重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有机融合,发展多元化、高质量的类型电影产业链,提升华莱坞类型电影的品牌影响力,更好地推动华莱坞类型电影跨文化传播价值和资本实现价值的协调发展,为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和国家形象的全球认可铺平道路。

一、华莱坞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困境

在本土化向国际性转化的进程中,华莱坞类型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能力方面还很欠缺,鲜有既饱含民族文化特征,又贴合海外文化理念和全球文化视野的影片佳作。在传播手段和发行渠道方面,华莱坞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电影传播与发行机制,缺乏配套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体系,使其国际化的生存空间日渐萎缩。对好莱坞类型电影经验的盲目模仿,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忽视、对电影市场营销理念的欠缺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华莱坞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力,影响了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前景。

(一)忽视传统文化,追求感官刺激

文化是人们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及其成果的积累和延续。文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理念和价值体系,凝聚着本民族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人文智慧。类型电影属于大众文化范畴,在文化属性和艺术表达方式上要体现大众审美期待和普世性的人文关怀,在强调商业属性的同时,我们“不能脱离文化发展的历史,不能忽视文化传统性所形成的积淀,文化现代化要建立在对传统性继承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坐标去衡量文化的现代化”[3]。华夏民族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等思想都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与武侠电影中讲究仁义、崇尚忠信的武林信条不谋而合,构成了武侠电影向世界观众传播东方民族文化、哲学伦理和人文精神的视听***码,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民族智慧,符合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共存的价值理念。但当下的华莱坞武侠电影正逐步脱离华夏传统文化的光环,妄***借助玄幻莫测的武林世界和神秘高深的中国功夫刺激全球观众的神经,殊不知影片传统文化的缺失和民族大义的淡化正极大制约着华莱坞武侠类型电影的文化传播效果,使其在海外电影市场连连失利,举步维艰。继华语武侠巨制《卧虎藏龙》《英雄》等影片在欧美市场的短暂辉煌之后,华语武侠电影似乎进入了文化荒漠的叙事怪圈,只一味地追求视觉奇观的营造和人望的揭露,逐渐脱离了民族文化的根脉,将历史事件荒诞化、英雄人物世俗化、武侠情义狭隘化,重视人物个体的书写而忽略了历史的本质真实,缺乏足够的历史厚重感和人文原创性,在大众娱乐与世俗欢嚣中凸显出故事本身的文化贫瘠。

2015年,由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执导,梁朝伟、章子怡主演的功夫大片《一代宗师》在全球上映。影片中,导演试***通过华丽的镜像和精湛的动作开创中国功夫片的新篇章,但最终却与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擦肩而过,着实让国人感到惋惜。影片淡化了传统武侠电影中的门派争斗和江湖豪义,叙事内核始终围绕叶问与宫二的情感纠葛,渲染出一幅凄婉唯美的江湖画卷,却极大影响了民族大义的抒发和武林侠义的表达。在民族大义面前,国家气节让位于个人私怨,日***侵华的“国难”被为父伸冤的“仇杀”所取代,宫二为报杀父之仇与马三决斗,其性格走向脱离了中国主流价值观念,使影片叙事格局更显狭隘。作为影片的核心人物“叶问”,其英雄形象也不能只通过精湛的武术和压抑的来表达,更应该立足于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规则中,在维护国家存亡和民族气节上多下功夫,塑造出中国传统伦理环境下的新武侠英雄形象。由此可知,华莱坞类型电影想要获得全球观众的认可,在世界电影市场站稳脚跟,必须从虚幻浮华的眼球刺激转向更深层次的心灵撞击,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良基因和独特魅力,在服务于本土电影市场的同时,激发海外观众的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实现华莱坞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效果。

(二)脱离原著内核,盲从欧美市场

文学名著是一个民族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包含着本民族独特的历史记忆与情感体验,潜藏于人类深层的心理认知之中,凝聚着人类精神需求中最珍贵的文化基因。但随着市场利益的驱动和世俗文化的崛起,影视创作开始毫无顾忌地对文学母本进行篡改和肢解,充满了文化产业范围内的现实功利色彩。[4]

在娱乐狂欢的消费风潮下,华莱坞动画电影融合先进的3D电脑技术和互联网营销手段,将中西方文化进行杂糅和混搭,以新奇魔幻的艺术风格编织出好莱坞式的“中国神话”,但在浮华绚丽的影像奇观背后,原著中的民族表征和人文内涵荡然无存,仅仅呈现出一幕幕色调混杂的斑斓镜像。《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2015年由田晓鹏执导的大型3D喜剧动画电影,虽然故事起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但影片叙事完全脱离了原著的情节脉络。“核心人物”孙悟空成为衬托主人公江流儿的配角人物,聪明绝顶的齐天大圣失去了“紧箍咒”的束缚,只能依托于一个少年来解除手腕上的“封印”。影片故事的推动力已不再是艰难险阻的取经路,而是更加注重个人发展和个性自由,迎合好莱坞经典的“英雄叙事模式”,孙悟空不再为民族道义和芸芸众生而奋斗,转而投向自我价值的崇拜和升华,更加符合西方自由、民主的个人主义价值取向,也迎合了现代社会都市人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生活观。但这种简单引用西方电影创作手法的“好莱坞神话片”,势必在影片故事构架和情节表现上稍显平庸,也缺乏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中的精神意蕴。因此,如何在华莱坞动画电影创作中既能充分吸收海外的优秀创作元素,又能坚守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与经典性,是亟待中国电影人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为迎合海外市场和西方受众口味,香港导演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对原著进行了颠覆性的改写和僭越,试***通过好莱坞式的叙事策略重构那场一千八百年前的世纪之战。影片叙事的焦点既不是重现三国时期吴蜀联合抗曹的伟大壮举,也不是展现诸葛孔明的旷世奇才,而是将赤壁之战的爆发归因于枭雄曹操对小乔的美望,情感元素成为影片的叙事核心。但“英雄美女”的老套叙事显得有些庸俗,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与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国家大义和民族气节的历史厚重感,难以获得本土观众的审美认同,海外观众似乎也并不领情。

对中国古典名著的随意篡改和娱乐消遣只能摧毁华莱坞类型电影在西方观众心中的价值体系和审美共鸣,使华莱坞类型电影丧失了***的民族文化意蕴和文化主体意识,在后现代化、后殖民化的娱乐大潮中逐渐沉没,失去其宝贵的发展机遇。资深电影研究者吴冠平先生认为:“在创作实践中,中国类型电影本质上是民族电影,它没有好莱坞电影那样的扩张性,但它的文化认同与情感联结却是以最广大的本土观众的观赏期待为依托的。”[5]只有将本土化文化元素与全球化文化视角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类型电影在本土叙事与国际视野之间的矛盾冲突,顺利实现民族文化的跨国传播价值。

(三)产业机制落后,发行体系单一

“电影从来都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活动,而是一种经济活动。”[6]尽管我国电影产业的规模、产值均呈现出巨大的增长,但是华莱坞电影在国际市场上仍旧没有能够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制约华莱坞电影国际化传播力、影响力的主要原因是总体上华莱坞电影的民族文化特色不明显,影片国际化程度欠缺,也没有建构完善的国际市场发行体系,产业化程度低。[7]在美国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好莱坞电影人十分注重商业电影文化衍生品的开发与营销,与电影有关的***书、玩具、光碟、游戏和服装等商品都被纳入商业电影的盈利链条中,成为好莱坞电影产业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华莱坞类型电影的生存实践中,目前尚未形成完善有序的市场运作体系,电影的营销推广仍停留在电影制片方单方面的宣传发行上,电影后期衍生品的开发也相对滞后,这极大地制约着华莱坞电影文化的传播效能。华莱坞类型电影虽在国内电影市场取得高额票房,但在海外电影市场却频频遇冷,票房惨淡。2014年3月在北美上映的《西游・降魔篇》,国内12.5亿元与北美不足8000美元的巨大票房反差,让人大跌眼镜;像《私人订制》这样的本土喜剧片,由于发行机制和营销策略的滞后,在北美的最终票房也未能突破50万美元大关。因此,努力消除华莱坞类型电影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营销壁垒,获得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份额,实现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统一,是当下华莱坞电影产业发展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华莱坞类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一)保持文化自觉,传播普世价值

华莱坞类型电影的发展需要我们始终保持文化自觉性,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在生活各方面所起的作用,也就是它们的意义和所受其他文化的影响及其发展的方向”[8]。文化自觉要求电影制作者不仅要对本土文化深入了解,更要熟悉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的文化意识和创新精神,并在自省与批判中去粗取精、兼收并蓄,将本民族的文化认知与全球化的文化磁场巧妙对接,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

在文化自觉的艺术实践中,印度宝莱坞似乎早已深谙其中奥妙,凭借极具民族特征的音乐歌舞片风靡全球,已成功进入全球电影观众的视野,《阿育王》《神奇的爱》《三傻大闹宝莱坞》《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爱无止境》等影片都取得了不错的全球票房,在西方电影市场占据着一席之地。究其原因,宝莱坞电影的成功源于对民族本土特色的准确把握和国际化的传播理念,将本土化与国际化完美融合,谱写出一曲曲宝莱坞歌舞、爱情、动作的华丽赞歌,引起了全球电影受众的情感共鸣。华莱坞类型电影也应当坚守本国独有的文化传统和民族风俗,探寻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体验,将中华民族的文化、智慧、情感和传统与人类普世价值结合起来,寻求本土化和全球化的最佳契合点。

(二)类型整合创新,消解文化折扣

“文化历史越悠久,对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很多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文化产品,并不能为国外消费者所接受。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资源的丰富反过来成为国外受众接受中国文化产品的包袱,产生巨大的文化折扣”。[9]为消解海外受众对华莱坞类型电影的抵触情绪,迎合全球电影观众的审美趣味,华莱坞电影人始终在为降低本土电影的文化折扣而不懈努力,类型的整合与创新为其打开了灵感的大门。华莱坞类型电影应当大胆摒弃单一类型电影的叙事模式,逐渐向多元化、创新型的类型电影新模式转型,创造出既体现民族文化特色,又符合欧美商业文明的影视作品。

华莱坞魔幻类型电影是极具东方本土文化根脉的电影类型,影片选题多来源于中国古代民间鬼怪形象和神话传说,如西游记、八仙传说、白蛇传说、钟馗传说等,在民间已建立了广泛的受众基础。叙事模式上通常采用线性叙事手法,与中国传统神怪小说的叙事特点不谋而合,符合中国本土受众的审美情趣;叙事结构上多采用“相遇―困难―拯救―升华”的好莱坞式叙事体系,“善恶有报,善必胜恶”的普世道德理念也被贯穿其中,体现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华语魔幻电影的包容性与共通性,既符合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主旨,又满足西方审美符号的精神诉求,有效消解了魔幻类型电影的文化折扣。影片《画皮2》取材于中国本土的神怪故事,围绕“人妖殊途,唯爱相通”的叙事主题,塑造了亦善亦恶的“狐妖”这一核心角色,同时混入颇具西域风情的“天狼国女王”“邪恶巫师”等异国元素,“东方传说”与“西方魔幻”完美融合,人性与真情彼此交织,邪恶的外衣下隐藏着一颗普世恒爱之心,迎合了当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表现出华语魔幻电影对主流文化与普世价值的认同与遵守。影片中,导演将类型电影中的魔幻、爱情、动作、恐怖等叙事元素进行杂糅和混编,最大限度地挖掘魔幻类型电影的审美深度,提升观众的观影感受。从电影叙事模式和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已逐渐淡化,共同的价值理念和审美意识正在形成,好莱坞式的制作理念和魔幻手法被华语电影人巧妙借用并进行本土创新,西方开放包容的影像符码已完全被融入东方文化的艺术情境之中。在电影人物塑造上,《西游・降魔篇》中的“驱魔人”既融合了中国古典戏剧元素的精华,又向好莱坞魔幻体系靠拢。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也来源于好莱坞科幻电影《金刚》的创作灵感,彻底打破了中国观众的心理预期,孙悟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阴险狡诈、丑陋不堪的西方巨猿。场景设计上,《画壁》中的罗马风情和欧式宫殿仿佛带着我们走进了中世纪的魔幻世界,但这些西方“景观”并没有从整体上改变华语魔幻电影的文化内核,“《画皮》里的苍茫大漠、《画皮2》里的雪山高原、《白蛇传说》里的江南小镇、《画壁》里的缥缈仙境,极富东方式的地域特色”。[10]

(三)开拓电影市场,拓宽传播渠道

从运作策略层面来看,华莱坞电影要走向世界,就要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中国电影发展的“媒介生态环境”(如***治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等)。[11]正如邵牧君先生所说:“中国加入WTO后,电影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全面实行产业化和彻底改变电影观念。”[12]

第一,华莱坞需要建立更加规范完善的电影管理机制,推进电影制作主体和电影发行机制的双重变革,改变传统电影业以***府为主导的文化产业管理体系,建立以行业主体为核心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积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到华莱坞电影产业的发展大潮中,吸引国内外企业、民营资本在海外市场建立“华莱坞”营销机构,充分利用当地院线资源进行宣传推广,彻底打破地方垄断和贸易壁垒,加快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第二,扩大华莱坞类型电影整合营销的产业链。从电影策划、生产和销售推广各个环节进行多元化的广告植入,加大对电影版权和品牌赞助的投入力度,重视电影周边衍生品的开发和营销,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影的商业价值。针对海外受众的独特需求,制作兼具地方特色和异国情趣的电影书籍或游戏产品,使跨国传播的各个环节都紧密相连,相融共生。由此,电影经营的产业链将无限拓宽,其效益呈现出长尾理论所描述的扫帚状――越向后其收益越大,因此电影经营要着眼于长远目标和规划。[13]

第三,树立大数据思维,借助新型传播媒介改革院线营销平台。随着互联网、手机用户的爆炸式增长,传统电影产业链的终端已发生巨变,更多的电影观众倾向于通过***票务平台购买电影票。因此,观众的观影年龄、观影时间和观影场次等数据便直观地反馈到电影生产者和销售者手中,帮助其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发行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华莱坞电影人应密切关注海外电影市场对华莱坞类型电影的反馈数据,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迅速获取海外观众的审美趋向和观影动态,实现电影营销从线下到线上的策略转变,更好地实现华莱坞类型电影海外文化传播的商业价值。

三、结语

华莱坞类型电影作为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大众传播媒介,必须直面自身存在的问题与困境,努力学习海外先进的电影文化理念和制作技巧,在弘扬本土文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全球领域的跨文化传播实践,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碰撞中输出中国的民族文化。同时,全力推进华莱坞类型电影的创新与转型,以全球化的视野挖掘民族文化中的特色元素,探寻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类型电影新范式,建构成熟完善的华莱坞电影工业体系。通过新媒体营销平台提升华莱坞类型电影的文化传播力和品牌影响力,使以“中国”为核心的华莱坞电影文化以一种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与世界电影市场均衡共生。

(本文为湖北文理学院人文教育与文化传播学科群建设立项成果,项目名称:华语类型电影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003)

参考文献:

[1]邓林.2012年美国电影市场分析统计报告――美国电影产业研究课题组,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ommentary on Cultural Industry in China,2013(2).

[2]原文泰.从“本土化”到“交融”――论“华莱坞”大片的“走出去”[J].东南传播,2014(2).

[3]陈华文.文化学概论[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73.

[4]闫红,王俊刚,姚晓红.论影视时代小说与剧本改编的审美关联[J].电影文学,2010(7).

[5]米静.突破好莱坞霸权的法国电影新势力[J].电影艺术,2008(3):145.

[6]萧知纬,尹鸿.好莱坞在中国:1897―1950[J].当代电影,2005(6):65-73.

[7]王冰雪.力・度之间:“华莱坞”电影国际化生存空间的延伸与拓展[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4(2):49-56.

[8]王俊义.一位世纪学人的文化情怀――-费孝通先生文化自觉论解读[J].学术研究,2003(1):9-16.

[9]闫玉刚.“文化折扣”与中国对外文化贸易的产品策略[J].现代经济探讨,2008(2):53.

[10]李莉.魔幻世界里的爱情镜像――国产魔幻爱情影片透视[J].当代电影,2013(9):142.

[11]邵培仁,等.华莱坞电影理论――多学科的立体研究视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87.

[12]邵牧君.入世后中国电影的前景[J].戏剧电影报,2000(2).

[13]邵培仁.关注未来媒介发展变化的大趋势[J].当代传播,2014(2):1.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7

好莱坞从来不缺曼妙美女,娜塔莉.波特曼、斯嘉丽.约翰逊、凯拉.奈特利、安妮.海瑟薇为何脱颖而出?她们都称不上美若天仙,甚至,她们的脸蛋和身材都有不同的缺陷,每每被影迷拿来吐槽。但是,她们都有独一无二的气质。

娜塔莉的外形有一种冷峻感,或许是泰然沉静的眼神和凌厉的一字剑眉给人的感觉,她大气、高贵、沉稳又带着些神秘感,在四个人之中,她最有王者风范,同时也不乏亲和力。她脸上的那颗痣是她的标识,可这也是她最不能释怀的——当年几乎所有的摄影师都想帮她去掉那颗痣。

很多人分不清娜塔莉和凯拉的长相。事实上,因为凯拉长得像娜塔莉,她14岁时曾在《星战前传》中饰演娜塔莉的替身而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到现在,这倒成了影迷津津乐道的往事了。细细比较她们俩的长相,其实不难发现,凯拉的脸部线条更为硬朗,颇有棱角的脸部骨骼有一种说不出的魅惑感,让她平添了一股英气。凯拉是英伦范儿的,有一种干练和帅气,那种桀骜不驯的魅力弥补了地包天的长相缺陷。凯拉尤其适合当平面模特,在特定角度拍摄下,她美得惊人,尤其是那双深邃眼睛的凝视,跟袁泉有某种神似。

没错,凯拉是好莱坞少有的平胸公主,太过于骨感的身材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让好莱坞媒体怀疑她是否患上“厌食症”。凯拉曾在一个访谈中笑称,一个叫Ginny的化妆师需要每天早上去她的房间,用45分钟为她画出一个完美的胸部,她也说过,所有杂志社的编辑都会征求意见把她的胸改得大一点,不过,“我才不在乎呢”。

如果说凯拉是另类骨感美女,斯嘉丽则是典型的金发碧眼、丰胸肥臀的好莱坞女郎。她的身上有一种暧昧不明的气息,时而俗艳,时而清冷。她的脸可塑性很强,浓妆和淡妆有着天壤之别。《魅力》杂志评价道:“斯嘉丽的身材玲珑有致可与玛丽莲·梦露相媲美,她既前卫又复古——有老派好莱坞女星的style,同时散发出新生代的自信气质,兼具古典与现代美。”难得的是,她走性感路线,却散发文艺味道,与她三度合作的伍迪艾伦很喜欢她,称她是现代尤物,“我不喜欢娇小的女明星,斯嘉丽是例外”。

比起以上三位,安妮的外表则多了一份喜感,被归为美国甜心范儿。她肤白胜雪,五官大开大合,大眼睛大嘴巴,虽不够精致,但灿烂明媚的笑容,开朗乐观的性格,却使她具有傻大姐式的亲和力,让人不由想到中国的姚晨,还有九十年代的茱莉亚·罗伯茨。她的路线亦庄亦谐。

她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女,却拥有独具标示性的气质,这是她们推开好莱坞大门的钥匙。

初闯好莱坞’

娜塔莉从小吃素,曾希望长大以后当一名兽医;安妮曾有过当修女的梦想;斯嘉丽曾想过自己或许会成为一名医生。结果,她们都殊途同归在好莱坞闯荡。

四个人中,年龄最大的娜塔莉1981年出生于以色列耶路撒冷,3岁后随全家搬到纽约。她是家中唯一的孩子,父亲是医生,母亲是艺术家。娜塔莉从4岁就开始学习舞蹈,是一个典型的乖乖女,在生活上严谨、自律。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父母会把钱全都花在艺术和旅行上,在剧场、影院和博物馆熏陶长大的娜塔莉身上从小就富于艺术气质。

11岁,她在一家比萨店被星探发现,原本被定位为模特,但是她决定当一个演员。初登银幕,她就在那部经典的《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留下了一个叛逆的少女形象。当时吕克·贝松为此片招聘女主角,12岁的她从2000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影片大获成功,当时的影评人感叹:“又一个伟大的童星诞生了!”

然而在拍完这部电影以后,娜塔莉并没有投身好莱坞,而是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改用祖母的姓,继续上学。由于小娜塔莉与“莱昂大叔”的暧昧情愫引发争议,娜塔莉下定决心,“未成年前不再出演争议性的角色了”。她相继拒绝了《洛丽塔》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力邀,要知道,后者的男主角可是当红的莱昂纳多!

安妮比娜塔莉小1岁,她出生于纽约,父亲是位律师,母亲是位演员。安妮从小在天主教地区长大,小时候曾想当修女,在她15岁的时候,得知了哥哥是一名同性恋,因而放弃了这个梦想。她在纽约大学学习英语文学,兼修妇女研究,她曾想,如果当不成演员,文学家或是心理学家就是她的目标。

大部分影迷最早是从《公主日记》认识安妮的,在片中,她的那一头小卷蓬松的头发,和一双表情丰富的大眼睛让人过目不忘。她早期的戏路大多不脱离浪漫爱情喜剧的路数,惹人疼爱,但也被套上了“安妮公主”的枷锁。在李安的《断背山》里,大家初次见识了她的演技,接下来《穿普拉达的恶魔》的风靡,更让她的事业达到一个小高潮。

1984年生的斯嘉丽也是出生于纽约,她父亲是建筑师,母亲是一名影视制片人,父母一直鼓励她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斯嘉丽从小就爱唱爱跳,喜爱表演,12岁的她就在影片《曼尼与洛》中饰演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她的表演大获好评,不仅获得了当年的“***精神奖”最佳女演员提名,还得到大导演罗伯特·雷德福的青睐,请她在其新片《马语者》中扮演女主角的女儿,由此成为了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

四个人中,年纪最小的凯拉是1985年生人,她在伦敦郊区长大,父亲是电视演员,母亲是剧作家。6岁时,凯拉要求在剧组工作,父母同意了。凯拉第一个在大银幕上的露脸角色是在1999年的《星球大战前传一:魅影危机》。而她在《加勒比海盗》中的亮相,更是惊艳全场,她饰演一名外表大家闺秀实则野性难驯的总督女儿,倔强、美丽、迷人,与大明星对戏而丝毫不露怯,英伦小才女的表演功底初露峥嵘。影片票房大卖,她也从此星光大闪,受多位名导垂青。

惊艳绽放’

她们四个人的戏路各有千秋,除了娜塔莉和斯嘉丽曾在《另一个波琳家的女孩》中饰演姐妹,同台竞技,她们几乎从未在同一部电影中有交集。但是四位女星都愿意在文艺片中出演角色,因为品质上乘的文艺片总比爆米花大片更能挑战她们的演技。

《黑天鹅》是娜塔莉的一部蜕变之作。她饰演的是一个因为疯狂投入《天鹅湖》的演出而把自己逼到精神崩溃的芭蕾演员妮娜。娜塔莉承认,妮娜可能是她从影以来遇到过的最难摆脱的角色,比起拍摄过程,前后长达一年的舞蹈与形体训练几乎绑架了她的灵魂。

电影开拍前一年,娜塔莉就开始了舞蹈训练,每天三小时。虽然她小时候有一定的舞蹈基础,对古典音乐也有所理解,从而省了不少力。但毕竟她已经15年没这么活动过身体了。训练在半年后加到了每天五小时,最后冲刺阶段是每天八小时!此外她还要跑步、游泳,还要严格控制饮食,瘦了二十多磅。编舞的最后关头,她在一个托举动作中因肋骨错位而受伤,却依然坚持训练。训练期间,导演甚至不允许她出门,让她真的堕入了妮娜的生活方式,与世隔绝,凄厉而惨烈。

电影中,娜塔莉脱胎换骨,演出了妮娜在从小的压抑下产生的精神幻症,将那种柔弱惊慌与之后爆发时黑天鹅的邪恶和攻击性演绎得淋漓尽致。“不疯魔不成活”,凭借这种忘我演出,她第一次赢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伴侣——《黑天鹅》的芭蕾指导本杰明。翩翩黑天鹅,见证了娜塔莉的银幕蜕变。

和娜塔莉长相相似的凯拉,则是在古典主义的银幕上留下了自己的魅影。20岁之前,凯拉就出演了《加勒比海盗》和《我爱贝克汉姆》,在影迷中地位稳固,但她却直言:“我根本不喜欢!”相反,她总是对一些小成本制作的影片情有独钟,虽然人们对她的演技评价不一,却公认她挑剧本的品位不俗。

从2005年《傲慢与偏见》、2007年《赎罪》、到2012年《安娜·卡列尼娜》,导演乔·怀特的男主角换了一拨又一波,女主角却永远是凯拉。在怀特的镜头下,凯拉犹如一朵风雨中倔强飘摇的花骨朵,而不是娇艳欲滴的盛放之花。《傲慢与偏见》中那段雨中的对白,凯拉精彩地演绎出了一个二十岁少女应有的心理活动,她的惊讶、不满、愤怒和傲气。凭借这部电影,凯拉也得到了包括奥斯卡在内的无数奖项提名。

2007年,安妮主演的相同题材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上映之时,她在宣传中还不忘提及凯拉的演技:“2005年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成功,给了我们这部电影很好的群众基础,但其实又有着很不同的故事,哎,说实话,我真希望上一部里凯拉·奈特莉的表现别好得那么过份,搞得我这次压力山大!

再说到安妮。有人说,安妮的演技跟她的年龄成正比,公主也有成为王后的时候。2012年,她迎来了事业的突破点,遇到了《悲惨世界》芳汀这个角色。《悲惨世界》的导演是去年凭借《国王的演讲》斩获奥斯卡金像奖的导演汤姆·霍伯,而演员阵容更是堪称豪华。最初,安妮甚至不在演员的候选名单上。深爱这个角色的安妮没有沮丧,她执意飞去洛杉矶见到了导演,在导演面前演唱了《我曾有梦》和《芳汀被捕》,结果,被表演和歌唱打动的导演跟她签了约,皆大欢喜。

虽然戏份不多,但安妮为这个角色舍得付出。在开拍前,她以一种“饿死”疗法减肥,让自己“瘦成濒死”。在片中,她除了数度开嗓,还因为剧情需要剪了个七零八落的板寸头。尤为动人的是这个沦为的工厂女工在被侮辱被损害的生命尽头,唱起那首质问命运的悲歌《我曾有梦》,安妮的表演如泣如诉,感人肺腑。很多影迷正是被这个对准安妮面部的特写长镜头所折服:“有这个镜头就足够了。”自然,安妮的歌喉无法媲美专业歌剧演员,但她的歌喉和全部的身体语言,都在全情讲述一个凄美的故事。不再是“甜心公主”的她,凭借在《悲惨世界》中20分钟精彩绝伦的表演,获得了今年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

比起演技日渐炉火纯青的安妮,起点颇高的斯嘉丽似乎在走下坡路,近几年似乎“迷失”了,沦为花瓶。影迷们越来越怀念她早期的作品。19岁,她连续出演了两部文艺佳片《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和《迷失东京》。在人们的印象中,她是性感尤物,但《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没有去张扬她的性感,而是代之以动人气质。饰演女仆葛丽的她,在片中裹得严实,连头发都没露出一丝,直到中场过半才迎来一瞬的释放,在画师的指引下,葛丽解开了头巾,披散下来的金发在阳光下闪耀,夺人心魄。斯嘉丽用早熟的演技,演绎出了那种暧昧不明的精神,紧锁的眉和微张的嘴,慌张又坚毅的眼神,都无比精准,显示出一个杰出演员的天赋。

戏梦人生’

因为性格的迥异和各自机缘的不同,四小花旦在银幕内外的命运各自精彩。

最让人感叹的是娜塔莉。不得不承认,这位好莱坞高材生前半段的人生已足够完美和传奇。她聪明美丽、出身好、机遇巧、实力强,老天爷似乎把所有的眷顾都给了这位女神。娜塔莉在好莱坞是相对低调的明星,努力演戏,认真工作,几乎没有不好的绯闻,这样的女明星最容易受到主流褒奖,媒体和影评人都对她偏爱有加。她与华人导演也有着不解之缘,除了早年王颖的《芳心天涯》,她还曾在王家卫的《蓝莓之夜》中客串一个无良少女,戏份不多却抢镜十足。

从13岁出道开始,娜塔莉就没有走过下坡路,三十而立就加盟奥斯卡影后,并为人妻人母。尤其,当你知道她还是哈佛心理系毕业的才女,通晓五国语言,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讲师,势必对她更为刮目相看。娜塔莉没把表演当做终身事业,她哪天因为对某个学术题目的兴趣而放弃或中断演艺事业,也不是没有可能。

在四个人中,凯拉与娜塔莉容貌最像,但凯拉早已证明,自己并非娜塔莉的替代品。从作风上,她们就完全不同。凯拉性格直率,从不掩饰自己的大胆想法。她曾对奥斯卡颁奖礼发表犀利评论:“走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一只得了大奖的狮子狗,所有的人都会根据我的衣着来给我打成绩,没有人会在意我究竟有些什么才华。奥斯卡颁奖典礼实际上就是一场热闹的狗走秀,在我看来,谁有可能成为当晚最大的赢家在某种程度上完全取决于那晚你穿的衣服、戴的珠宝首饰是不是恰巧迎合了影评人的口味。这感觉真的太可怕了。”可以想象,凯拉在说这话的时候一定会发出爽朗的大笑,这种大笑就像自信的章子怡发出的一样。

凯拉唯一不自信的事情是自己没上过大学,她总抱怨自己在十几二十岁的年纪里接了太多工作,耽误了她的学习。所以,小时候曾有阅读障碍的她,如今会努力去读一切她能读到的书,用来证明“我不傻”。凯拉说,自己总试***去理解自己不理解的东西,包括在选择角色上,如果角色需要她发挥极大的想象,她就特别感兴趣。三度与导演怀特合作出演《安娜·卡列尼娜》,她的外貌和演技依然受到争议,但是没有人会否认,她的古典韵味和英伦风范独一无二。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8

关键词:拉康;电影;主体;他者;身份认同

拉康是后精神分析学的代表人物,在他的理论中,主体理论是核心理论之一。拉康运用“镜像理论”、俄狄浦斯情结等理论从不同视角建构主体,又用他者来解构主体。拉康的主体理论在***了主体的同时,也为主体和身份之间建立了一定的联系,从而为我们在电影中解读人物主体与身份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拉康把人的主体性分为三个层次:想象界、象征界和实在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体可以处于不同的层次。

1 拉康主体理论的基本构成

拉康的主体理论体现在镜像阶段、俄狄浦斯期,其间经历了由想象界到象征界的历程。镜像阶段约发生于6~18个月的婴儿身上,婴儿照镜子时,主体把镜中自我的影像当作自我的同一物时,也就产生了一种虚幻的自我意识,即“一次同化”,自我主体的确立是与另一个完整的对象的认同过程中完成的。[1]拉康这样论述到,婴儿(主体)对自身的第一次认识是通过镜中的影像,不论婴儿是否意识到镜中他人就是自己,主体的首次认可就是发生在他者的参照下。而且这个他者不是别的任何人,而是婴儿通过一系列自恋式认同与自我联系起来的镜中自己的影像。

镜像阶段处于拉康所谓的想象界,镜像阶段大约在婴儿第18个月时结束,由想象界进入象征界,主体意识逐步参与进家庭的构成与社会关系之中。拉康强调主体可以凭借一种“父亲的名义”的心理来克服“俄狄浦斯情结”。

在从想象界到象征界的过程中,拉康先用镜子(他人目光之镜)割裂了主体与自我的联系,镜像异化是第一个本体异化的层面。当镜像期结束后,那个镜像中的“我”便开始转化为更具解构性的“社会之我”。在象征域中,主体使用语言符号统一世界与自身的社会文化实在,却失去了存在本身,因为语言即主体存在之死,是异化之异化。

2 主体与他者

拉康所说的主体发生的过程中,他者一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从镜像中的那个他者,到母亲,再到父亲这个“他者”,最终到达象征界这个大他者。主体基本是依据他者建构的,深深地打上了他者的烙印,也只有承认他者并与之认同,主体才能进入社会,被社会接纳。

2.1 希区柯克《精神病患者》

镜像是一种开端,作为“他者”,它对自我的塑造贯穿于人生的始终。换言之,由于自我的依赖性,其本质上的非***性要求外在的“他者”不断充实和确认自己。因此,在镜像阶段后的生活中,其他事物便不断充当镜像的功能,这就是主体与他者间的肯定关系,即镜像作为同一性幻觉。[2]在英国导演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导演的《精神病患者》中,男主人公诺曼・贝茨是一位典型的精神病患者。他因不满母亲另外有情人,把两人杀死,深感愧疚的诺曼・贝茨盗回了母亲的尸体做成标本,并自己扮演母亲以使母亲复活。作为杀人者的贝茨的自我是根据其母亲的镜像建立起来的。换言之,在与母亲的想象认同中建立起来的自我,是完全按照其母亲的形象存在的。例如,在与女主人公见面时,年轻的贝茨产生了异性的冲动。这时,作为母亲角色存在的他“复活”了,由于母亲不能接受他的这一举动,于是作为母亲角色的他杀害了女主人公。

2.2 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

另外,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有主体找寻他者的情况,影片中的拉杜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动物摄影爱好。一方面,成为一名工程师是父母欲望的发泄;另一方面,父母作为镜中的“他者”,是自己在完美状态的缺失,因而极力去追求那所谓的工程师梦想。而作为第一主人公的法兰,从一开始的庄园护工的儿子,到不经意的偷偷上学听课,再到以后直接代替庄园主儿子上学。这一系列的身份改变,让他对于未来对于前程没有了期望,没有了寄托。他没有拉杜有着父母的期望,没有兰乔有着家庭的负担,而尽管如此,他同样拥有着缺失,他的缺失就是自己,对于自己身份的认同,对于自己影像的渴望。从而我们就不难看出,正因为如此,他寻找的所谓缺失的“他者”就是自己的内心。

3 身份认同危机

拉康认为,人的主体性即人格的对立只能在主体间的关系中建立,脱离主体间的关系,任何身份认同都是一种疯狂。身份认同不仅发生在镜像阶段,即一方面,镜像反射使幼儿摆脱早先混乱无序的割裂感,赋予幼儿一个完整主体感,从而使他得以区分自我和他人,这种区分是幼儿进入象征秩序必要之前提;另一方面,主体是作为一种想象的认同而建立起来的,就是说,被认为是属于个体最本己部分的主体实际上是通过与自身之外的他者认同而构建的,而且发生在象征界。

毫无疑问,当今,身份问题成了热点。随着后现代主义对主体的不断消解,很多人开始认识到,身份是依赖某种他者而建构起来的。自我并不是主宰,人们苦苦追求的永远是外在的他者,他者总是为主体制造一个又一个幻象,试***告诉主体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身份认同危机逐渐显现。现代社会的女性,无法拒绝接受社会这个大的他者制造的幻象,只好都按照这个幻象去塑造自我。然而在重塑的过程中,焦虑也随之产生,稳定的社会关系被打破,人们相互之间的共同感逐渐削弱,认同对象陷入一种非确定状态之中,认同主体也随之陷于怀疑之中:我究竟是谁?我究竟在世界中处于什么位置?我究竟将走向何处?同样,影片《情书》也涉及人物身份认同的危机,博子向一个名叫藤井树的男人寄出了一封“情书”,但收到并答复了这情书的,却是一个名叫藤井树的女人。继而,博子当看到藤井树(女)时,发现自己的形象和容颜与其极为相似,这时,自己的身份、主体感丧失了它独一无二的确定性。[3]

4 结语

拉康的镜像阶段、俄狄浦斯情结及其提出的想象界、象征界彰显了主体与他者、他者与身份认同等问题,主体是在对另一个完整对象的认同过程中构建的,然而,自我与主体的割裂形成了主体的异化,主体与他者的相互关系产生出主体身份的认同危机。拉康的主体理论为我们研究电影中的人物主体及身份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我们或许可以将身份理解为解决主体问题的一种策略,是主体存在的一种状态。而拉康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金丹元.影视美学导论[M].上海大学出版社,2011: 284,285.

[2] 位彭.自我的建构与救赎模式――对拉康式电影解读的反思[J].美与时代,2010(6):107.

[3] 戴锦华.电影批评[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73.

[4] 福原泰平.拉康――镜像阶段[M].三小峰,李濯凡,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9

关键词: 印度电影 歌舞元素 民族特色

对普通观众而言,提起印度电影,最深刻的印象莫过于贯穿影片始终的富有印度民族特色的歌舞。独特的歌舞元素使得印度电影从世界影坛中脱颖而出,并且广受欢迎。据统计,目前印度故事片每年的产量达到700部左右。在这700部左右的影片当中,大约500部属于歌舞电影,充满歌舞元素(多于3个舞蹈场面,且每场歌舞的时间不少于3分钟)。印度电影为什么充满歌舞元素且获得巨大成功?这其中的原因值得探讨。

一、传统的影响

作为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家,印度具有非常悠久的歌舞传统,在宗教领域,印度的歌舞在神庙与殿堂里传承了几千年之久。印度人大多信奉印度教。湿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认为,舞蹈是由湿婆创造的,湿婆神是舞蹈的化身,因此,印度人把对湿婆神的崇拜表现为对舞蹈的热爱。即使在平时的日常生活当中,比如聚会、结婚等活动,他们也习惯用歌舞的形式来表达情感。歌舞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备受印度人民的推崇,所以当它们在二十世纪与电影这一新奇的艺术形式“联姻”时,在印度电影人的努力下,理所当然地造就了具有独特魅力的印度电影。根据巴尔诺和克里希纳斯瓦米的说法,印度自从有了有声片以来就听见了歌声:第一部有声片,1931年阿德希尔・伊兰尼的《阿拉姆・阿拉》里有7首歌;另一部早期印地语影片则贯穿了40首歌曲;更有甚者,一部泰米尔语影片里面的歌曲竟然达到整整60首。

二、本能的驱使

印度电影诞生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审查制度十分严格,对***元素的管制很严厉。然而印度的其他艺术,如雕刻、绘画等,可以大胆地表现。因为毗湿奴――印度教三大神灵之一,他有一个化身就是的象征,而且印度教徒非常崇拜湿婆的林伽,认为性和是神赐的。所以,为了表达内心正常的本能冲动,并且避免和审查制度造成冲突,聪明的印度人最终选择了舞蹈这一和性本能有着深刻联系的元素:暧昧的眼神、曼妙的身姿、性的接触,这些都巧妙地满足了印度人民在电影中对艳情的需求。

三、影片制作的需要

电影需要营造脱离现实的氛围,而大量歌舞元素的穿插正好能营造出电影中梦幻般的氛围,让观众从日常生活中的劳累和烦恼中解脱出来,获得暂时的身心放松。简・福伊尔曾说:“歌舞片的仪式就是重申并阐明娱乐在其观众生活中所占的地位。”很多印度观众表示,工作和生活已经够累了,他们花钱来看电影就是为了“找乐子”,所以轻松愉快的音乐和舞蹈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要。而且,歌舞元素能够巧妙推动整个电影情节。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众多或幽默或温情的歌舞场面把影片一次次推向高潮。再者,歌舞元素也易于表现跌宕起伏的情节,表达电影中各角色的强烈情感,所谓“言之不足,歌以咏志”。另外,从观影的角度来看,很多印度电影都在3小时以上,观众的注意力很难集中这么长的时间,所以在影片中适当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于调节气氛。此外,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语言众多,作为“世界通用语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为各种语言的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四、市场的推动

在印度电影院,很多观众对歌舞的狂热在外人看来感觉匪夷所思。当电影播放到精彩的歌舞画面时,很多观众都会鼓掌或吹口哨,甚至有些观众当场唱起歌和跳起舞来,其他观众也跟着互动起来。有时,一些观众还会让电影院重复播放一些精彩的歌舞画面,而电影院往往也都能答应这些观众的要求。于是,在印度电影院的观众席中,经常会出现“歌舞升平”的奇特画面,由此,印度人对歌舞的狂热由此可见一斑。著名的印度电影导演戴夫・阿南说:“印度的电影就是歌舞电影,最好的印度电影中的歌曲与舞蹈都非常动人,备受观众喜爱。如果歌舞好,你就成功了一半。音乐是电影的一部分,好的歌舞正是电影剧本的精华所在。”“电影歌曲已是宣传影片成功的关键。”早在上世纪50年代,印度电影的制片人就尝试在影片发行之前先推歌曲,并且取得了成功,这种单独售卖的形式能有效收回影片的制作成本,所以沿用至今。

印度电影的歌舞元素由来已久,之所以发展到现在还愈发显示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印度电影的歌舞元素不断创新息息相关。印度电影不仅善于学习好莱坞的叙事风格和剪辑手法,而且歌舞段落也逐渐MTV化,创新化,甚至增加摇滚、说唱等新鲜元素。比如,以既叫好又叫座的印度科幻片《宝莱坞机器人之恋》中的歌舞为例,其中既有最新潮的欧美电子音乐,又有绮丽多姿的印度民族风情,受到国内外观众的一致追捧。印度电影的歌舞元素正是从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中扎根,不断创新,适当地融入影片制作当中,并且迎合了市场的需要,从而使印度电影不仅受到了本国人民的喜爱,而且得到了全世界观众的广泛认可。

参考文献:

[1]鲍玉珩,钟大丰,胡楠.亚洲电影研究――当代印度电影.电影评介,2008,(01).

[2]肖雅.漫谈印度歌舞电影的内涵.世界文化,2008,(06).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篇10

中外***团,有谁吃了这个巨无霸大餐?

《阿凡达》吃撑了

《2012》装满了

“天神”这回吃饱吃撑了。在中国贺岁蛋糕面前笑得最开心的绝对是“天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他投下的科幻巨作《Avatar》(《阿凡达》,旧译《天神下凡》),如一枚重磅炸弹,引爆了全球影院的激情。不容置疑地说,《阿凡达》创造了新的神话。在并没有演员谢幕的影片结束现场,出现观众起立鼓掌的奇观。影迷们只有目瞪口呆,似乎找不到语言来形容观片时的“震撼”。

《阿凡达》是个剧情平平的科幻故事,却在登陆后就一路斩获,国产片避让不及,形成一“片”独大的局面。当然这并非偶然事件。精品来自卡梅隆的十年磨一剑,还有令人咋舌的5亿美金的制作、宣传成本。首先,由1500人组成的《阿凡达》幕后制作团队绝对是金牌组合,吸金大鳄卡梅隆自不必说,音乐大师詹姆斯・霍纳、奥斯卡奖金牌制片乔・兰道更是主力盟员。相比之下,幕前的两位主演倒不很打眼。男主角澳洲小子萨姆・沃辛顿和女主角黑玫瑰佐伊・索尔达娜,只是初露锋芒的小明星,但有了卡梅隆的提携,这一对第二代“杰克和罗丝”以后的星路自然很可观了。

这些都是次要的,关键是《阿凡达》带来的,是一股3D技术旋风,是一场视觉***。如果你不坐在电影院里看,等于没看。因为,看《阿凡达》,看的就是3D特效,3000个特效镜头!还有哪部影片能把特技用到这种淋漓尽致的地步?今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是毫无悬念的了。应该说,是数字转换技术的精益求精,催生了《阿凡达》神话的诞生。人们到电影院里,为的是进入一场以假乱真的梦。数字化时代的人有福了,维塔工作室帮人们圆了这个完美的梦,并且长达160多分钟: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上,肆意铺展开新奇而逼真的仙境,悬浮的山峦、惊艳的萤光植物、千奇百怪的猛兽……影片末尾的“非常20分”把这场梦推向了高潮,那是地球人与纳美人的战争场面。卡梅隆引以为豪地说,“这20分钟凝聚了我一生的精华。”

因此,《太阳报》称之为“一部完完全全的3D电影”;美国电影协会评出的2009年度美国影视娱乐界重要事件中,影片《阿凡达》上映排名第一,上榜理由是影片大量采用3D技术给电影业带来***性影响。

技术狂人卡梅隆自己也在四年前预言:2009年是3D电影崛起的一年,立体电影时代即将到来。老卡亲手把预言变成了现实。《阿凡达》带来了世界立体电影***,并将拉开亚洲地区3D银幕的升级大潮。在此这前,各地的IMAX3D影厅都是惨淡经营。“《阿凡达》效应”无疑让3D影院投资人眉开眼笑,看到了太阳。随着近年好莱坞3D电影数量的井喷,亚洲电影放映市场的数字转换技术和3D影院都在同步快速发展,但目前人均3D银幕数仍旧很低。《阿凡达》的成功,无疑让中国内地的影院经营者对3D银幕推广信心倍增。据载,中国内地市场的票房增长率为40%,3D银幕数正以约170%的速度激增,影院建设进入爆发期。这个数据的增长还依赖于一个数字:城市中高收入影迷愿意为观看一场高品质电影支付电影票、饮料及零食费用等约200元人民币。中国内地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自是3D电影制作者的福音。

截至2010年1月4日中国首映日,5亿美元的《阿凡达》已经换来了全球10多亿票房,攫金速度大大超过了也是由卡梅隆执导的票房冠***《泰坦尼克号》,卡梅隆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两部票房过10亿美元的导演,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之王”。1月4日零点起,中国观众也不顾严寒冲进影院,在满腔热情地用钞票为《阿凡达》投票。普通票价最便宜也要80元,贵的到了150元,有些地方甚至把IMAX版炒到了600元。《阿凡达》在中国的贺岁蛋糕上切走最大一块看来轻轻松松,预计突破5亿票房似乎已不在话下。《阿凡达》上档间,其排片超过其余电影总和。有了“天神下凡”,谁还理会人间的片子?

如果没有《阿凡达》,同是科幻之作的《2012》将以4.6亿票房的骄人战绩雄踞2010年中国贺岁档冠***席。好莱坞的灾难片早些年几乎拍滥了,但善于“制造灾难”的罗兰・艾默里奇捧出的“全球第一灾难片”并没有叫中国人失望,《2012》把另两部撞车的2012题材电影踢到了角落。因为关于2012灾难的预言在民间本就有一些市场,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又先期触动了人们关注环境变化的神经。而且,《2012》把灾难场面诠释得也很到位,它同样闯进了今年的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入围名单。

有意思的是,两部好莱坞大片包含中国元素,有着明显的讨好中国市场的意***。卡梅隆声称《阿凡达》里美丽的悬浮山造型创意源自黄山,国内有网友发现其实更接近张家界风光。而《2012》在中国大获全胜的原因也与其贯穿影片始终的“中国路线”不无关系,全片有上10处提到“中国”。2012年诺亚方舟是中国制造,中国拯救世界。这样的话题,令不少国人挺着腰杆直乐。无论如何,2012号方舟启航了,征服了中国的2009,成为内地影市年度票房冠***。

可惜“既生瑜,何生亮”,《2012》的宝座还没坐热,就被《阿凡达》追来了。无论如何,“天神下凡”了,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电影史里程碑事件。若干年以后,人们仍不会忘记,曾有个去往潘多拉星球的阿凡达如何改变了地球人的观影习惯。

国产片不尴不尬

动画***团分杯羹

《2012》载着满满的票房开走了;“阿凡达计划”没有夺走纳美人的资源,但席卷了地球上的票房。剩下的国产片和进口片仍得大施拳脚,争取到自己的蛋糕。

事实上,国产片在整个档期中一直占据着“天时”的优势。《2012》是2009年11月13日上映的,《阿凡达》全球同步上映时间2009年是12月18日,而到了中国是2010年1月4日才首映。这两部大片都没捞到圣诞、元旦的好处,但遗憾的是,今年的国产贺岁片实在是乏善可陈。今年国内贺岁片开创人冯小刚没有出手,果然看不到《集结号》、《非诚勿扰》这样有分量的片子。

早期出击的一批片子中,赵薇版《花木兰》动作最大,但战果平平;《熊猫大侠》一两个回合就没劲了。论“笑”果和质量,《熊猫大侠》绝不比《三***》差,卡司整体表现力更出色。但王岳伦、李湘夫妻和张艺谋相比,票房号召力确实有限。其他《我的唐朝兄弟》、《火星没事》等已不堪一提,只有免战。

占尽两节好时段的是《三***拍案惊奇》、《十月围城》、《刺陵》、《风云II》、《扑克王》、《午夜出租车》等横跨两节的影片。这一时期,火了一把的是陈可辛的《十月》。故事情节老套,但因有甄子丹、谢霆锋、范冰冰等一大群眼熟的明星坐阵,甚至李宇春都请来了,加上宣传火力毫不懈怠,所以还是吸引住了很大年龄跨度的观众眼球。《三***》唯有不是凭年轻美貌入局的非偶像派谋女郎闫妮是一个亮点,许多观众傻笑过后实是忍不住朝张艺谋狠狠拍砖,为陷入“张沈赵”名牌陷阱而悔票。《十月》、《三***》各自切走了2亿多的蛋糕块,剩下的大小影片都成了陪榜。

接下来至寒假档期,让人重新打起精神的只有《孔子》,只有“2010中国第一史诗巨片”《孔子》向“史诗奇观”《阿凡达》叫板。华丽出场的《孔子》的日子不好过,受到《阿凡达》、《福尔摩斯》、《鼠来宝:明星俱乐部》3部好莱坞大片的夹击。虽然有宝刀未老的周润发和复出献上天籁之音的王菲,但圣人毕竟面对的是“天神”。不过,《孔子》的战争场面特效和复原的春秋背景仍值得人期待。同时,《锦衣卫》、《苏乞儿》、《未来警察》、《花田喜事2010》、《邻家特工》、《越光宝盒》都将一涌而上,将在春节(今年同时是情人节)期间形成扎堆挤压的混战场面,抢蛋糕的人多了,再出现奇迹也不现实了。

有望成为票房黑马的,还是动画***团。《鼠来宝:明星俱乐部》《名侦探柯南:漆黑的追逐者》、《虹猫蓝兔:火凤凰》、《喜羊羊与灰太狼II》、《黑猫警长》将把假期中的学生引入影院,一家人为了小宝贝全体出动是常见的情形。《鼠来宝》是3D动画片,借着《阿凡达》为3D造的势,应该有着较强的后劲。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傻大闹宝莱坞影评10篇

学习

听我对你说10篇

阅读(29)

孩子,听我对你说你是班级中的主要干部,你应该担负什么职责?我们常说应该以天下为已任,如果说那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以你现在的十八班为已任?你做到了吗?孩子,听我对你说响鼓还要重棰敲,这得有个前提。首先他得是个响鼓,你是个响...

学习

绩效管理系统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绩效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绩效管理系统大全,培训学校绩效管理系统。1.1.1没有构建基于战略的组织架构、没有清晰定位部门职责、岗位职责与关键业务流程。组织结构服从于企业战略,即组织结构的设置需要服从于战略目标的要求;而绩

学习

电子商务物流管理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内容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全套课件,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主要心得。(一)我国电子商务总体发展情况和特点1、总体发展情况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近几年我国电子商务获得了迅速发展,从以下数据即可

学习

苹果树下的童话10篇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苹果树下的童话10篇,内容包括苹果树下的故事大全,苹果树下的儿童故事。正经解释:“魔水存在不存在呢?不存在。小美有没有注意到艾丽丝是做了一个梦?故事的最后,艾丽丝醒了,太阳晒到了她的床,妈妈招呼她起床呢。也就是,艾丽丝做了

学习

剑破红尘10篇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剑破红尘10篇,内容包括dnf灭魂vs剑破红尘,剑破红尘pk灭魂。流星横,仗剑红尘情丝梦,烟雨蒙蒙傲气荡荡闯苍穹雪饮追风谁争雄携剑天涯四海冲五岳千峰任我从门派疏别腥风浓引剑人间不曾恐踏足江湖侠影踪敢问天下谁是龙看,梅花似雪

学习

电子课程设计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课程设计10篇,内容包括电子课程设计报告模板及范文,电子时钟课程设计心得体会。选择能综合应用理论知识的课题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完成一项实际课题。通过查阅资料、线路设计、选择元器件、电路

学习

电子厂采购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电子厂采购10篇,内容包括电子厂采购格式范本,电子厂采购周报怎么写。2.1物资使用标准的不同由于不同电厂运行的规模、机组不同、物质使用标准不同,所以电厂在物资选择上就要按照电厂运行的实际需求进行标准的确定,同时企业本

学习

微生物学试题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微生物学试题10篇,内容包括微生物学论述题大全,微生物试题及答案汇总。一、前言医学微生物学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但是其中的医学微生物与临床医学紧密相关。对于教师而言,各类微生物致病性属于重要内容,更是需要需要掌握的重

学习

竞争与合作演讲稿

阅读(25)

本文为您介绍竞争与合作演讲稿,内容包括合作与竞争演讲稿,关于竞争与合作的演讲稿。同学们,不仅国于国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关系;个人与个人之间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就拿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我们每个同学在学习上也存在着竞争与合作,我

学习

我有我的自由10篇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我有我的自由10篇,内容包括《我的自由》散文,我要的自由美文。

学习

五四青年节活动

阅读(42)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青年节活动,内容包括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总结7篇,五四青年节活动方案7篇。时间:20XX年4月27日5月30日地点:各班团支部各团支部结合团员意识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共青团员的光荣历程、共青团员是怎样的人

学习

性格测试题及答案10篇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性格测试题及答案10篇,内容包括性格测试题及答案分析大全,测试女生性格的测试题。A:面店B:快餐店C:西餐店D:汉堡店入职性格测试题结果分析选A的人选择去面店的你,是个思想有点消极的人,往往会把事情向往,传统而不敢挑战创新,适应力

学习

元旦晚会致辞10篇

阅读(44)

本文为您介绍元旦晚会致辞10篇,内容包括元旦晚会致辞美篇,安总元旦晚会致辞。元旦,为一年之始,一岁之序。每一年元旦,人们都会以各种形式集会庆祝——各大电视台的跨年晚会、各单位的新春茶话会、三五好友的庆祝聚会……人们借助这些喜庆的

学习

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10篇

阅读(58)

读一本随笔,里面提到日本古典名著《徒然草》,正听叶田谦好在里面说:追求金钱的人生是多么愚蠢,追求地位和名声同样不智,无意中发现这样的句子:“真人,无智、无德、无功,亦无名。这类真人的事迹,谁能知解,谁能传扬?此非隐德守愚,而是本已超乎贤愚...

学习

新倩女幽魂影评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新倩女幽魂影评10篇,内容包括倩女幽魂1电影影评,倩女幽魂人间情影评。只不过,他不愿意称三位主角的关系为“三角恋”:“是以现代人的角度去看一个过去的故事。燕赤霞知道自己不能爱聂小倩,但放不下,就展开了一系列缠绵悱恻的故

学习

人工智能影评10篇

阅读(50)

本文为您介绍人工智能影评10篇,内容包括人工智能十大影评,人工智能电影十篇精选影评。

学习

血钻影评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血钻影评10篇,内容包括血钻影评100字,血钻的影评。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高血压脑出血发病近年来不断提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1]。而当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脑内血肿应及时清除,否则将会进一步诱

学习

超脱影评10篇

阅读(24)

本文为您介绍超脱影评10篇,内容包括超脱豆瓣最佳影评,超脱影评100字。超声成像技术非常适于观察前盆腔,因为膀胱内的存留尿液增加了与其他组织的对比。不仅可以识别脱垂,还可以进行量化分析,可使用耻骨联合后下缘至直肠连接点划线作为参考

学习

“All is well!”——观《三傻大闹宝作文600字

阅读(32)

相信自己,没有问题!寒假时光,好好珍惜。今天我与姐姐们一起观看了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倾心领略了主人公兰彻的聪明、机智、善良、自信,也领略了他的伙伴栾丘和拉杜可爱与傻笨……他们三个在大学工程部内同一个宿舍,是同样的可爱,同样傻乎乎

学习

《四月物语》影评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四月物语》影评,内容包括四月物语的影评怎么写,四月物语电影观后感。四月的北海道依旧寒冷,少女榆野卯月踏上了驶往东京的火车,开始一段温暖的旅程。四月,樱花漫舞。这天是大学开学的日子,卯月在武野藏大学,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

学习

暴力美学电影评析

阅读(48)

本文为您介绍暴力美学电影评析,内容包括电影暴力美学的优缺点,关于暴力美学的电影分析。本文作者:李展、付长主单位: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吴宇森的青年时代就生活在五六十年代混乱的香港,看见太多的暴力场面,但是同时他还是一个基督徒,所以平

学习

印度影片《宝莱坞生死恋》之悲剧成因探究

阅读(32)

本文为您介绍印度影片《宝莱坞生死恋》之悲剧成因探究,内容包括宝莱坞生死恋印度电影最后5分钟,宝莱坞生死恋印度电影解说。[摘要]《宝莱坞生死恋》是印度知名导演桑杰・里拉・布汗萨的代表作,成为2002年戛纳影展竞赛片,2003年台北金马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