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狮艺术论文

舞狮艺术论文第1篇

舞狮这一特点鲜明的传统文化活动在我国历史悠久,受到人民大众的广泛热爱。从冰雪皑皑北国到茂林修竹的南方,从喧闹城市到远僻的乡村,无论逢年过节还是庆典盛世都可以见到热烈的舞狮活动,老百姓的欢喜心情在舞狮的表演中被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近年以来,随着***和***府对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大力弘扬和不断挖掘,使得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舞狮运动为之焕然一新,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管理理念上,无论是技术水准上,还是文化理论上都可以说上升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我国各族人民心目中狮子被看作瑞兽,自古有着吉祥如意的象征性,因此,舞狮活动中实质上寄托着人民大众消除灾祸、求吉纳福的美好寓意。另外,狮子为百兽之尊,外形雄健威武、体格威严勇猛。古代劳动人民将它视作力量和勇敢的***腾,认为它可以驱邪镇妖、保佑人畜的平安。后来人们便把狮子作为驱魔镇邪之物,并在迎神赛社时模拟狮子的形象和动作进行表演,逐渐演变为民间舞狮的文娱活动,久而久之,狮舞成为一种融武功、杂技和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

随着时光的变迁,舞狮在时代的洪流中变得更加丰富多样,更加热烈浓厚。宋代出现的百戏中已经有了孩儿扮狮戏球舞和狮豹合舞的活动,而清代的舞狮更独具特色,譬如北京“走会”活动中的舞狮,形式是一对各带一只小狮子的大狮子,其旁边另有两个狮子郎在逗引它们。大狮子的形象显得雄健威猛,而小狮子灵巧活泼,非常有情趣。在民间,上元节的舞狮活动是广大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盛大表演,每逢农历的正月十五前后,我国的许多城镇和乡村都会在集会中表演舞狮子,以祈福今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狮舞的地域性特质

在狮舞长期发展和流传中,不同地域的民间艺人通过不断的艺术加工和再创造,逐渐形成了各具地区特色的舞狮风格。现今我国流行的舞狮形式主要有文狮(北狮系)和武狮(南狮系)之分。“文狮”的动作细腻诙谐,其主要表现狮子活泼及嬉戏的意蕴和神态,动作主要有:抡球、戏球、舔毛、搔痒、打滚、洗耳、打瞌睡等,极富情趣性和娱乐性。“武狮”则更重技巧和功夫的展现,需要扎实的武术功底,有如腾、闪、跃、扑、登高、走梅花桩等武术高难动作,以此展现狮子威武的内在性格。又如,北京高碑店的《舞狮》,主要以狮头重量见长,其重可达90余斤,非常考验舞狮人的功力;河北徐水县的舞狮的特征是动作娇健,可以跃上五张方桌,主要在桌面上表演高难的技巧;安徽的《手狮子》小巧玲珑,尽显徽地的隽秀优美;山东的《大狮子》则是在鞭炮的硝烟弥漫中,腾空蹿跳,闪转腾挪,以惊险和勇猛见长;四川的《高台狮子》和《地盘狮子》则是以演绎破阵之法为主要特色。不仅在汉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地区也有舞狮子的习俗,例如,青海省藏族就有《雪狮》舞,非常有特点。

三、狮舞的生存现状

众所周知,狮舞大多是以民俗仪式或民俗活动为生态依托而存在的。笔者认为,狮舞是存在于特定民俗活动中的舞蹈形式,是在自娱、娱人的条件先特定舞蹈,并逐渐成为民族节日中的习俗,因而,对这些舞蹈实质上是民俗化了的舞蹈形式。而民俗化的舞蹈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是以特定节日或特定民俗日期为生态条件而存在的,如果这些特定节日一旦不再作为民族的民俗活动日,那么就意味着这一生态条件消失了,其中的舞蹈也自然可能同时消失。狮舞作为一种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就很有可能因为失去上述生态条件的依托而面临失传的危险。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多元时代的到来,人们娱乐方式的与日俱增,因此,当代的人们已很少把狮舞作为一种主要的娱乐方式。笔者曾在调查时发现,即便在经济相对落后,人口不多的一些乡镇,人们也主要是通过看电视、唱卡拉OK甚或上网等达到娱乐。在劳作之余,以狮舞娱乐的现象少之又少。在一些经济相对发达,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虽然涌现出了一些年轻的狮舞爱好者,但遗憾的是,他们的实际兴趣并不在狮舞上,而是想通过借助这种方式练习他们更喜欢的“蹦迪”或跳“街舞”“劲舞”“国标”等具有工业化形式的活动。舞蹈作为一种身体文化,其存在方式和基础就是人的身体,其传承方式以言传身教为主,所以,当无人以身相传时,舞蹈就会迅速失传。当前很多民间艺人所特有的技艺之所以失传,其原因正在于此。所谓“艺人亡,艺技失”即是。总而言之,当今人们娱乐兴趣的多元,使得大众的兴趣取向要么不在舞蹈活动上,要么失去了民族情结,娱乐兴趣的转移,直接导致了原生态民间舞蹈的薪尽火灭,很可能是狮舞将会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上文中,我们主要从原生态民间舞蹈对文化生态系统的依赖和负载者的层面讨论了狮舞失传的基本原因和可能性危险。如果从更为宏观的角度予以透视的话,当代文化大背景的嬗变和西方文化的大规模入侵则很可能是狮舞失传的根本原因之所在。首先,生产的工业化、生活方式的现代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交通的国际化和信息的爆炸性等,无疑都在不断弱化着原生态民间文化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其次,当代人对现代文明的憧憬与渴望,导致他们对传统文化抱以轻视和远离的态度,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对本土传统文化的往往不屑一顾,却对外来文化盲目跟从,导致原生态民间舞蹈丧失了民族文化的心理根基。此外,***府的文化部门对原生态民间舞蹈的重视不足和放任自流的态度,也使得原生态民间舞蹈缺失了最重要的人为保护的机制。总之,当前文化大背景的转变无疑是导致狮舞可能失传的最根本原因。

当然,狮舞既有失传的可能性,也同样有持续流传的可能。而持续流传的可能性,除了确因狮舞所依附的民俗尚得以保留外,其他的更需要人为地加以保护,才能使之继续流传。前者是自然传衍的结果,而后者是人为保护所使然。此两种流传方式虽然有差别,但均构成了狮舞流传的可能性。既然通过人为的保护有可能使狮舞得以流传,那么,首先需要进一步提高对保护狮舞意义的认识,其次需要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有效保护措施,使狮舞代代相传。

四、狮舞的保护与发展

狮舞的保护具有极大的文化和经济意义。从文化生态学视角而言,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狮舞,在诸种艺术门类中,是最为古老的艺术。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它同步于人类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在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它承载着慰藉心灵、愉悦精神、传输知识和传承文化的动能作用。以狮舞为代表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独有的文化语言、民族习俗、礼仪风貌和精神征象的范本。为此,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好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特别是我们的狮舞。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如果把狮舞按展示、宣传民族传统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去操作,以创造经济价值的资源配比去把握,狮舞就能够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能有所壮大和发展。相信,这种古老的各民族原生态民间舞蹈也将焕发青春,“老有新为”,重铸辉煌。

舞狮艺术论文第2篇

序号:108 类别:民间舞蹈

编号:Ⅲ-5

项目名称:狮舞(布依族高台狮灯舞)

时间:2008年6月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兴义市

简介:布依族高台狮灯舞,是一种布依族世代相传的、在高台上表演的民间舞狮艺术。

世界上华人聚居的较大社区,过春节几乎都有舞狮习俗,这已经成为海外华人的一个标志性活动。在国内,从大城市到乡村田野,舞狮更是兴盛非常。它是我国历史悠远的传统民俗,始于三国,南北朝以后逐渐盛行,元、明、清、民国,各代一直长盛不衰。舞狮活动绝大多数是在平地上进行,而黔西南自治州兴义市的布依族民间狮灯舞,却是别具一格的登高台舞狮。

兴义布依族聚居地瓦嘎村,是高台狮灯舞最为活跃之地。老人们儿时的美好记忆,是一个需要展开想象力的传说:当年先民舞狮,要搭36张桌子,表演唐僧取经时,参加者达二十多人。现在高台狮灯舞是在6~8张方桌叠摞的高台上进行,高达两丈余。舞狮演变为沙和尚、一对狮子和一对猴子。高台搭好后,狮子头迅速地跳跃而上,极富活力。

在册亨县威旁乡大寨、岜院等村,也有高台狮灯舞的习俗。一个舞狮班子中,孙猴子与沙和尚特别谐谑,他们挥舞手帕逗引大狮子一层层往高台攀登,直至顶端。狮子使出全身解数,正上、倒上、翻上,行动敏捷地腾跃着。各个角色都有自己攀上高台的绝招。最高的一张桌子是四脚朝天的,狮子只能踩在方桌脚上跳跃穿行表演,且没有保险绳。方桌的4只脚就是狮子的“舞台”。在这个袖珍的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时而引人惊恐焦急,时而引人捧腹大笑。从活动方式来看,这是杂技,也是体育,更是两者的完美结合。

舞狮有“响器”伴奏。它为高台狮灯舞营造了表演的气氛和节奏。响器由马锣、堂锣、钵、鼓等组成,那紧张而变化多端的节奏与狮子的舞蹈动作配合极佳。响器的打法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演变,节奏既别致又撼动人心,现在流传的还有上百则。舞狮者水准的高下还决定于舞蹈动作的高难度和优美度。舞狮者会尽量地展现狮子的凶悍、灵敏、活跃,展现自己变化多端的、优美的舞蹈动作和武艺。所以从艺术类别来看,高台狮灯舞既是音乐又是舞蹈,二者互动,相得益彰。

高台狮灯舞从何时起在黔西南布依族中盛行,已经是无法考证的谜。但它能够一直传承延续到今天,彰显了布依族文化的生命力和魅力。高台狮灯舞具有传统信仰民俗的因素,佛经称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用于镇邪。而镇邪是民间普遍尊崇的,尤其在节日和一些重大的民俗事项进行时,必须驱除鬼魅、净化心灵、净化环境,它就迎合了这一民俗信仰。而现代人热衷于猎奇和惊险刺激的活动,也使得高台狮灯舞有了民众观赏的基础。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民俗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顺应时代潮流的。

舞狮艺术论文第3篇

回顾过往,在他很小的时候,他便已经走上了醒狮舞龙这项传统的中国文化艺术道路,这些年来,他带领着他的团队在香港及世界各地作不同的表演,充当着文化大使,舞动出无法言传的意境,这份意境弥漫在他舞动过的每一个地方,如此震撼,如此让人感动,对于他来说,舞龙舞狮是他的生命体验的升华,更是他无法拒绝的使命。

舞出精彩人生

龙,在中华民族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狮,是祥瑞之兽,它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舞龙舞狮,历经上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历代相传,且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这些华夏儿女珍贵的文化遗产。

郭文龙先生的父亲一生与龙狮武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便跟随父亲学习功夫,他是在他父亲的熏陶下成长起来,也因此对龙狮武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八岁的时候,他开始学习京剧基本功,十岁左右开始学习功夫舞狮,逐渐地,走进了专业舞狮舞龙的行列,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舞龙的动作千变万化,或侧重于花样技巧,蛟龙漫游、龙摆尾等;或侧重于动作表演,金龙追宝珠,配之以龙珠及鼓乐,成为了一种集武术、鼓乐、艺术、戏曲于一身的艺术样式,蕴含着无穷的魅力。

而舞狮,也同样在千年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洗涤,分为南狮和北狮两种。北派狮舞以表演“武狮”为主,小狮一人舞,大狮由双人舞,一人站立舞狮头,一人弯腰舞狮身和狮尾,舞狮人全身披包狮被,下穿和狮身相同毛色的绿狮裤和金爪蹄靴,表演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并有走梅花桩、窜桌子、踩滚球等高难度动作;南派狮舞以表演“文狮”为主,表演时讲究表情,舞出各种优美的招式,动作滑稽风趣、惟妙惟肖、逗人喜爱,有时沉着刚健,威严有力;有时勇猛而雄伟,气概非凡;有时又粗犷好战。“舞狮一般是两个人。”郭文龙先生介绍说,“因此舞狮讲究的也是两个人间的配合。”与此同时,在传统的行业里,他还注入了新的科技因素,融入了京剧的特色,让表演别具一格。

无论是南狮还是北狮,郭文龙先生均颇有造诣,他是香港中国国术龙狮总会南狮/北狮教练及裁判班主委及导师,2007年,郭文龙先生率队获得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国际醒狮邀请赛金奖;2008年全港公开龙狮艺锦标赛2008地狮组亚***、2009年获得了全港公开龙狮艺锦标赛2009低青组冠***、北狮方面在2008、2009、2010年全港北狮公开赛获得三连冠***,同时还代表香港奥林匹克委员会参与了由越南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室内运动会北狮组,获得银牌,成绩斐然。

1999年,郭文龙先生听闻新加坡有夜光龙,不顾路途遥远,来到新加坡拜师学艺,悟性极高,且舞龙功底深厚的他,在短短一个星期的时间里便掌握了夜光龙的技巧和精髓,并吐故纳新,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2006年,郭文龙先生率队获得了***际醒狮舞龙邀请赛夜光龙组亚***、佛山市世界夜光龙锦标赛金龙奖、马来西亚砂啦越国际南洋武术龙狮节夜光龙组全场最高荣誉奖及金龙奖;2007年,获得了世界香港夜光龙醒狮锦标赛2007冠***;2009年,获得第十届全港公开夜光龙锦标赛亚***,今年,获得了世界香港夜光龙醒狮锦标赛2010季***,“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真正好的艺术是用时间的沉淀和经验的累积建筑而成的,这一份份沉甸甸的荣誉就是对他们的努力和付出的肯定。

从2002年开始,郭文龙先生开始担任国际裁判,2008年,他成为了国际裁判组成员,在这8年的时间里,他主要以裁判的身份活跃在醒狮舞龙活动上,见证着醒狮舞龙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他是中国龙狮文化的传人,在不断求索,不断创新后,一次次地将国粹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也让他成为了国人的骄傲。

自从1987年起,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每年均代表香港旅游发展局到日本作龙狮及功夫表演,曾先后到东京、广岛、大阪、名古屋、北海道等多地演出,为香港宣传醒狮及功夫文化,极受欣赏和欢迎。

最让郭文龙先生记忆深刻的是一次在一个宽阔的草坪上的表演,那天的场面异常热闹,前来观看表演的人密密麻麻,他们十个人的完美配合,令人惊讶,掌声响了五分钟还未停止,“很感动,很有成就感。”那是郭文龙先生当时的感觉。

此外,“郭氏”亦曾到韩国、西班牙、土耳其及南非等地做表演和交流,他希望中国这项传统的文化艺术能够一直流传下去,遍地开花,让世界为之感叹。

龙狮文化传人传递龙狮文化

郭文龙先生从进入这个行业开始,一心一意地传递着中国的龙狮文化,不离不弃。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龙,是中国的象征,人们常常在喜庆的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历经千年历史的沉淀,舞龙经过不断发展和改进,经常成为一种具有观赏性的竞赛运动,一只巨龙降临在现场上空,在一片鼓乐声中,巨龙开始漫游,继而飞腾跳跃,时而飞入云端,时而入海破浪,那是技术的挑战,也是艺术的显现。

而狮子外形威武,动作刚毅,神态多变,因为民间的许多不同的传说,一时间变作了神话,在历史的渲染中,为舞狮增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也因此更深入民心,人们常常相信舞狮能够带来好运,因此每逢佳节抑或其它一些庆典活动,都会在阵阵锣鼓鞭炮声中,舞狮祝庆,祈求吉祥。

“然而,舞龙舞狮只是在一些节日中出现,并没有被当做一项运动,其实,舞龙舞狮既包含了文化,是一项艺术,也是一项运动。”郭文龙先生分析说。历年来,“郭氏”在香港及世界各地作不同表演,充当文化大使,协助推广这集合了武术、运动和娱乐的独特民间艺术。1997年,伴随着香港回归祖国的钟声,舞龙舞狮这项中国人的艺术,更大范围地走进了香港――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有一支名为“郭氏功夫金龙醒狮团”队伍,在郭永昌先生和郭文龙先生的带领下,他们步伐坚定地走在了弘扬国粹、推广龙狮之艺路上,并一脚踏进了校园。

郭文龙先生说,“龙狮运动可配合学生的体能发展,从中学习运动及文化,学生需要有体育精神及包容他人的品质,就如步操制服团队,其中一个队员表现不好,会影响整队的表现,所以,龙狮队中没有英雄主义,每人的岗位都同样重要。十余人同舞一条龙,需要高超的技术,更需要严格的纪律,发型不能夸张,说话要文明,要忍耐、互相帮助、分工合作、团结一心,比赛,有输有赢,挑战的是自己。”他相信这项运动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意志和耐心,帮助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成长。

同时,郭文龙先生还是香港深水狮子会第三副会长、创会会员,深水人口稠密,家庭平均收入较香港整体水平偏低,长者人口偏高,郭文龙先生等人推动创办这个会就是为了推动行业友好,使弱势社群受惠,服务的步子越来越快,服务的范围越来越广,责任也越来越大,他将让已经精彩纷呈的人生变得更精彩,更有意义。(石 依张素娟)

舞狮艺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培养对策

中***分类号:G85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141-03

舞龙舞狮是一项集体育、武术、舞蹈、音乐、艺术于一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体现运动员的形体美、姿态美、动作美、精神美、音乐和服饰美等。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人们对它的了解不再停留在表层认识上,而是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舞龙舞狮是一种抒情性和表现性很强烈的艺术,由教练员将编排、配乐、服装进行巧妙创造构思和实际操作,最终都要通过舞龙舞狮运动员的肢体塑造成为可视的舞美形象。从这一点来说,在整个舞龙舞狮活动中,运动员的表演水平对于整个比赛的成败,是一个起决定性作用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舞龙舞狮运动发展得很快,运动员参加了很多国际、世界级的大赛,但就其表演水平还存在很大差异,有许多运动队始终是徘徊在较低水平上,严重影响了比赛成绩。本文就如何提高中国舞龙舞狮运动员表现力,从而提高运动员动作表演水平,做了进一步的探讨。

1影响舞龙狮运动员在动作的艺术表现力的因素

1.1龙狮神形意识不够纵所周至,龙在自然界至今未发现这种神话中的灵物,它是“自然集合说”、“***腾说”,舞龙过程中要追求形神兼备,特别要要强调龙舞回旋婉转之态,讲究飞腾冲天之象,体现出中国神龙的精气神韵;而狮与龙不一样,它是一个实在的动物,舞狮过程中要演绎出狮的喜、怒、醉、睡、醒、动、静、惊、怕、疑、寻、探、望、戏以及翻、滚卧、闪、腾、扑、跃、跳等狮的不同神态,将狮子的勇猛剽悍、顽皮活泼的展现的活灵活现。因此,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不能表现出相应的龙狮艺术形象,或表现得不够到位,即不善于用动作表达情感,不能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形态、动作韵味风格和队员之间达到惟妙惟肖的身体配合等把与龙、狮形象相符合的感情充分表达出来。动作显得苍白,无感染力,既无法沉浸在自己表演的角色中,又无法与外界有情感交流,更谈不上出神人化。缺乏深度的表现力和创造力,其动作不能体现出很高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1.2专项基本技术水平不扎实在龙狮运动发展近十年以来,龙狮技术在不断提高、扩展,从1995年龙狮规则统计舞龙规定动作54个发展到2003年规则统计的80个规定动作,创新动作每年在逐渐上升,据不完全统计,至2004年至龙狮创新动作已有200余种,动作更美观、造型更合理,内涵更丰富,提高了技术含金量,增强了技术的难度。那么在龙狮比赛中尽管有些运动员有欣赏能力和强烈的表现欲望,但由于缺乏必要的技术水平,比赛成绩是不理想的。技术水平缺乏主要表现在基本功不扎实,如在完成组合动作中,有时出现龙形不饱满、不顺畅,两臂失控,脚的滑动与膝的缓冲不协调;狮型、狮态表现粗糙,飞跃桩位不准确等现象,直接影响技术水平的发挥。还有的运动员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也具有表演欲望,但动作规范不够明确,表现在舞步的到位感及相互衔接的关系,节奏处理,步幅大小、角度、身位的准确性及自身的控制能力等都不够完善。表现出动作的质量不高。还有的运动员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技术还没有达到相应水平的基础上就急于求成,学习一些难度较高的动作,结果造成动作不到位,不规范,不优美。

1.3专项身体素质不够全面在舞龙舞狮比赛中,要达到一种高超的动作技术和完美的表现力,特别是龙狮C级高难度的动作,这与运动员具有高水平的专项身体素质是分不开的,主要表现在柔韧性差,膝关节缺乏弹性,动作幅度小,力量弱,控制能力差,队员之间配合得不够协调等,不能很好地保持一定速度和身体姿态来完成动作,使整体动作看起来松散凌乱,动作流畅连贯性差,身体收不紧,松懈,队员的配合不够统一,动作看起来不够形象、完美等。

1.4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不足在龙狮比赛完成成套动作中,音乐是烘托气氛、转换节奏、激励队员情绪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使成套动作更加完美、更加艺术性。而要把音乐、龙狮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要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感与音乐想吻合,从而达到表现音乐的目的。

而目前,由于龙狮运动员缺少足够的龙狮文化的底蕴,在理解能力上也存在很大不足,无法体验动作、音乐的深刻内涵,很难做到内心世界与外在表象的统一。使音乐的思想无法与动作相融合升华,不能形成一定的情绪和气氛,缺乏较强的感染力,使整套动作与音乐配合得不够默契,不能很好地融为一体。因此在舞龙舞狮比赛中,只是简单的做到跟上音乐的节奏、速度来配合动作的完成,甚至有时还出现动作与音乐的脱节。

2舞龙狮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对策

2.1狠抓基本功,培养运动员正确的、优美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要培养运动员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的一投足、一举龙狮就是美,就有思想、有灵魂,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再简单、再单一的动作里也有美,也有很大的艺术表现力。要提高运动员的表现力就要不断地对运动员进行身体姿态的基本功训练。训练的内容主要以舞蹈的基本步伐、姿态训练以及艺术体操和健美操的徒手训练为主。通过这些基本功的训练培养了运动员开、绷、直、立的身体形态,表现人体努力向外部空间伸展的倾向,使人体的动作和线条具有舒展、协调流畅的特点;从而使得运动员的动作更加丰富多彩,控制与放松交替进行。不仅培养运动员优美的身体姿态以及运动员动作的速度、幅度和力度;又能培养舞龙狮运动员的内在气质和提高动作规格,从而增强运动员的自信心,赋予动作以丰富的内涵和外在表现。

因此,通过长期的身体姿态基本功训练使运动员表现出优美高雅、刚劲有力、轻松活泼、舒展大方、干净利落的技术和身体姿态,把最优美的姿态展现给观众,其一举手一投足一亮相,一个赋予想象的眼神都可深深地打动人们的心弦,给人以多姿多彩耐人回味的感觉。

2.2加强专项素质、心理素质训练,使运动员充满自信心舞龙舞狮运动员要求具有较高的身体素质,良好的专项身体素质是表现动作美的关键。专项素质训练能使艺术体操动作达到一定的规范、协调、力度与表现力,它实际就是一个舞龙舞狮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专项身体素质较差,就不能控制好身体的造型,影响动作技术的发挥,从而影响表现力的展示。舞龙舞狮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主要包括:柔韧素质、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等。身体的柔韧性是舞龙舞狮运动员重要素质之一,它反映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最大能力。包括:肩部的柔韧性、脊柱的柔韧性和下肢的柔韧性等,它不仅可以提高动作的幅度,同时也提高了关节的灵活性,使动作更加舒展优美、多姿多彩。力量、耐力和速度素质是舞龙舞狮运动员的基础,运动员在20 mx20m的正方形场地上要进行8-9分钟的自选套路和规定套路比赛,的确需要有良好的运动能力和心肺功能,连贯流畅的舞动、奔跑速度是完成动作的保证。良好的身体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动作的速度和力度以及身体姿态,在舞龙舞狮训练中,要根据不同把位安排的不同训练身体素质,但体能的训练应与舞龙狮的表现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时时注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培养。心理素质是运动员自信心和应变能力的源泉,能使运动员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加强心理素质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在愉悦、心情舒畅、轻松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使运动员的热情、活力、自信得到极大的释放,自我表现得以自然流露。

2.3科学运用训练法,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动作技术质量基础完美的动作质量是舞龙舞狮艺术表现力的核心和灵魂,它是运动员的想象力、智慧和体能的主要标志。它除了要表现出运动员熟练、协调、刚柔相济、韵味、节奏、幅度等几个方面外,还表现出动作难度的完成、动作的流畅性、队员组合的配合,以及对龙狮C级难度动作的完成上。这类动作是体现运动员完成难度动作的超群能力,并为完成成套动作起到锦上添花的艺术效果,从而丰富其成套动作的艺术表现力。我们常常在比赛中看到一些运动员在步法、身位、形态等方面总是差一点,舞龙舞狮技术是经过许多国内专家多年研究、修改、完善而来的,所以,我们要虚心学习每个动作的规范标准。训练运动员具有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要讲究科学,讲究动作的质量,不能片面只追求高难、新奇的花步,而忽略了龙狮运动本身的运动特点。在教学中要给运动员讲解每一个动作的结构,研究动作的艺术表现力,从不同的角度寻找最佳的动作感觉。同时我们还可以运用电教片、美术***片等进行直观教学,使运动员能够观察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步法的细节,加深对动作艺术性的理解,使运动员更深地领悟表演的技巧。

2.4加强音乐训练,是提高舞龙舞狮运动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保证音乐刺激人之后可使之产生节奏和旋律方面的感觉,还可以唤起人情感方面的感受。舞龙狮成套动作中,音乐是舞龙狮运动的灵魂,是对动作气氛的烘托,使成套动作更完美、更具艺术性。而要把音乐、动作在成套动作过程中充分体现出来,就必须对所采用的音乐有足够的理解,才能使动作、情绪与音乐相吻合,从而达到动作表现音乐的目的。

一名优秀舞龙舞狮运动员在表演或比赛时,音乐一开始,动作就清楚地表达出主题,并不间断地逻辑性发展这一主题,最后有一个相当结论的结束。每一个动作或每一个节奏都与乐曲紧密相符,动作与音乐形象一致,主题思想一致,做到动作高潮的出现与闪光点的设计在音乐高潮部分体现。要做到这一点教练员首先要把成套动作的总体构思、动作技术的结构和套路编排的大体设计,及所想塑造的龙狮形象的内在情和外在形态,进行充分的讲解,为运动员学习动作开启一条通向角色心灵、体现龙狮形态之门。这样,在我们开始训练时运动员就能运用鲜明、准确、生动的动作语汇,构成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5加强相关艺术门类学科的学习,是提高表现力的重要途径龙狮运动具有优美、舒展、灵巧、惊险的特点,但在成套动作中不难看出其具有雕塑的沉稳、绘画的空灵。每一个姿态、造型,每一次动作变化的节奏、韵律,无不透露着与其他相关艺术所共有的特性。因此,我们要让运动员参与各种艺术欣赏活动,多看、多想、多模仿,获得更多的原型启发,提高对艺术的鉴赏力和感知力。把内心的情感充分表现出来,在不懈的努力中提高表现力。

3结论

1) 当今龙狮运动已进入高、难、新、美的全新时期,日益紧张激烈的比赛与竞争不仅要求龙狮训练手段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实效化,而且还要从实际出发,重视音乐、动作与龙狮风格的新颖构思,力求使龙狮柔美与人体刚健默契配合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体现出“动”与“静”,“健”与“美”、“虚”与的“实”、“形”与“神”的龙狮神韵风格特点。

2) 教练员、运动员必须认真钻研规则、理解规则,分析舞龙舞狮技术发展的趋势,做到按规则的要求编排动作,制订训练计划、组织实施训练过程,跟上当前全国甚至国际发展趋势所表现出的成套动作完美无缺、难度级别高、动作更丰富多样,有独特性和表演性,充分突出龙狮神韵风格的特点。

3) 教练员与运动员应不光注重改进动作的质量与难度上,而且还要多加强对于成套动作编排的艺术性、主体音乐的创造,以及对主体音乐的理解和表现等艺术性方面的重视。

4) 竞技舞龙舞狮运动员良好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和思维想象力有助于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

综上所述,在越来越注重艺术表现的今天,培养舞龙狮运动员优美的艺术表现力,不仅要在身体姿态上下功夫,同时更要重视基本功、专项身体素质以及对音乐艺术的理解能力和相关艺术类的鉴赏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和训练中,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培养运动员这种高超的表现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其自身的特点,提高运动员的表演能力,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龙狮艺术形象。

参考文献:

[1] 何健安.中国民间舞蹈[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2] 国际龙狮总会审定,国际舞龙舞狮竞赛规则、裁判法[M],2003.

[3] 吉成名.中国崇龙习俗[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

[4] 张延庆.中国舞狮的起源与文化演变[J].体育文化导刊,2003.11.

[5] 贺改芹,秦婕.对制约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非训练学因素的反思与构建[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1):92-93,96.

[6] 苏,李保安.影响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4(1).

[7] 魏爽.试析艺术体操运动员的艺术表现力及其培养[J].聊城大学学报,2004(9).

舞狮艺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闽南;台湾;舞狮文化;探究

舞狮是一种民间的艺术,每逢节日、重大欢庆的日子都会有狮子前来助阵。舞狮在古代时候被称为太平乐,狮子舞在唐朝的时候发展非常成大,几乎成了当时过节欢庆的必备节目,据现在已经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舞狮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属于辟邪驱鬼,通过节日的表演来增添欢庆的感觉。我国的舞狮艺术在国内发展至今仍然广泛,甚至我国华人将舞狮已经带向了世界,让世界认识到我国舞狮的传统文化。本文主要针对闽台地区的舞狮文化进行探究,追溯其源泉以及闽台舞狮文化的发展背景分析,得出了闽台之间的文化联系。

1 舞狮文化的起源研究

狮子并非产自中国,因此在对舞狮文化的研究上首先要注重狮子的传入时间和渊源。很多古文中记载了狮子出产于西域各国,我国古时候称其为“狻猊”,从后来才改称为“狮”。古代西域将狮子作为贡品进献给我国的统治者,随着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的日益普遍,狮子文化被我国人民逐渐接纳。我国对于狮子的起源有很多的手法,既有年兽、镇歪辟邪,还有舞狮拜年,驱邪镇妖的传说。狮子在古代传入的时候主要在南北朝,其后汉朝、北魏等等朝代都出现了狮子,这些狮子随着西域的文化一起融入到我国的文化之中,堪比我国的龙凤传说。

舞狮运动属于一种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人们通过对精神的寄托创造性的发明了狮子舞,通过狮子舞来表达自己对狮子的敬意和喜爱。狮子舞曾经在《汉书・礼乐志》中提到:“若今戏虾鱼,狮子者也”、“著假面者也”、“象人,若今戏虾鱼、狮子者也”。从这些可以看出来当时已经有人将狮子当做舞蹈,并且还在脸上带上了假面,然后跳舞。有人认为舞狮运动其实是产于西域,当狮子从西域流入中国的时候,已经产生了狮子舞,最早的狮子舞是狮子流传入我国,然后与我国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狮子舞。

从很多的研究中看出,狮子舞其实是狮子流传到中国之后,与我国的文化形成了一种艺术的融合,从而产生的一种舞蹈。体现了我国的文化厚德载物,不断吸收外来文化渊源发展的表现,而到了宋朝和元朝的时候狮子舞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走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并且在那个时候出现了专业的舞狮队伍,舞狮队伍形成了不同的流派,他们之间在舞狮的技艺上不断进行交流发展,使得舞狮的表演形式更加多样化,随着舞狮技艺的不断创新发展,明清时代的舞狮不仅继承了唐朝、宋朝、元朝时期的风格,而且还形成了不同地域舞狮技艺上的变化,形成了当时的北方、南方不同的舞狮,北方主要是少狮、太狮为主,重在表演其形象;南方的狮子则是以动作形态逼真著名,追求的是神似,同现代的武术和舞蹈结合起来,开创了狮子采青、破阵的独特的舞狮文化。

2 闽南舞狮分类探究

2.1 文狮文化探究

文狮是一种流传在闽南漳州一带的舞狮,又被称为佛教狮和开口狮。表演时,两人披着狮子装扮,另外还有一个狮童拿着扇子和桂枝,通过桂枝来训狮斗狮。而还有一个头戴猴子面具的则扮演者配合着童子取悦众人。文狮在表演过程中还有专门扮小鬼,曾经有《粤游小志》中记载潮州有心的舞狮技艺,表演者身穿无色布样子为狮子身,表演者为两人,一人控制狮子头,一人控制狮子尾,一个戴大头红面具,裼裘短衣,右手执竹梢,左手蒲葵扇的是狮童。别一短小精悍者为小鬼,蒙鬼面,通过抓鬼来取悦观众。

2.2 武狮文化探究

闽南舞狮包含了很多的种类,其中武狮仅仅是一种,在民间武狮又被称为杀狮、狮等,此类舞狮在厦门、泉州和台湾比较流行。由于武狮与现代的武术关系非常密切,这与当时清朝统治有着很大的关联。清朝统治者对于练习武术,凡是使用拳棒练习均会被当做为反抗统治抓来问罪,所以我国的武术发展慢慢的转入到了舞狮之中。因此当时习武之人通过开办舞狮馆来逃脱官府的问责,一时之间就形成了以舞狮为名的习武运动。所以武狮则是通过习武者将武术的步法、身法等放入到舞狮的套路之中,舞狮之人通过穿灯笼裤、脚穿着武术鞋子,慢慢的形成了另类的舞狮形式。

乾隆年间,为了铲除反抗清廷的势力,打击焚烧了泉州的南少林寺,严禁民间练武。一些未被抓住的少林弟子,被迫遁入山林隐藏在山林之中,为了将少林武艺传递出去,少林弟子开始招徒弟学艺,而他们则以舞狮作为掩饰来传授武艺。所以就形成了当时有名的狮馆、狮队,平时师父传授徒弟武艺,将狮子作为假想敌,以此来瞒过清廷的耳目。因此随着这类狮子舞的诞生,就出现了杀狮,经常会派出队员进行舞狮打斗,这种表面的舞狮,其实是功夫的较量。

3 探索台湾舞狮运动

台湾舞狮活动属于庙会、节日庆祝的必不可少的庆祝节目。关于台湾的舞狮在康熙年间就有记载,而此时的舞狮仅仅是结清的娱乐,到了清末年间就出现了狮阵,这种舞狮与闽南的狮非常相似,都是依靠武术作为基础。据专家讲述,台湾在早期往往会抵御盗匪,同时也会与广东和福建等地的移民争夺水源而发生斗争。到了清代中后期之后社会秩序逐渐稳定,逐渐将舞狮与武术操练融合在一起,节日的时候舞狮为了增添热闹氛围,主要是舞狮的技艺表演,而不是武术表演。狮阵表演过程中有杀狮者和扮狮者,他们都习有扎实的武艺,杀狮者挥舞达刀,而扮狮者则避其锋芒躲闪,非常精彩。台湾舞狮在发展过程中主要是在大型的庙会活动上,台湾的舞狮除了有闽南特色的武狮和文狮,而且还有爆狮。随着南方舞狮的发展,以广东为首的醒狮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了北方的舞狮发展,舞狮运动也得到了当地人的喜爱。

4 中国舞狮文化的传承

舞狮文化从传入到发展已经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其实可以说舞狮文化的传承,其实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传承过程,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情况。古时候我国对狮子的评价多为彪悍、威猛、跋扈的形象,之前很不受到国人的喜爱。由于我国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很深,狮子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也逐渐变得谦逊、温和。我国所接受的是被美化的狮子,被冠以瑞兽、辟邪等称号,自然是狮子被美化之后的结果。随后狮子在我国受到人们的不断欢迎,越来越多的中国元素融入其中,另外还成为了独具中国特色的狮子文化,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狮子的西域色彩逐渐被中国文化所替代,从而逐渐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随着舞狮文化在我国不断发生着变化,狮子文化的地域特征越显明显,因此所形成的闽南和台湾的狮子文化也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变迁,虽然添加了相应的地域文化色彩,但是从闽南和台湾的狮子文化来看,其发展仍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5 总结语

闽南舞狮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这已经成为了独具特色的一种文艺表演活动。闽南舞狮不仅传承着我国的历史文化,而且还将闽南人民长期社会生活和创造的历史产物,对其获得的成绩进行认可。随着舞狮在闽南的发展,台湾地区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不管是是内地的狮还是台湾地区的狮阵,它们的产生历史以及发展的现状存在着很大的相同点。所以可以看出台湾与内地之间始终存在着文化交流,闽台的舞狮文化不仅见证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同时这也是两岸文化共同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在不断追求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中华的传统文化进行保护,注重对闽南舞狮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参考文献

[1]云鑫,刘敏涛. 中华舞狮运动的发展与流派甄别[J]. 人民论坛,2013,02:204-205.

[2]杨广波,莫菲. 闽台传统舞狮文化探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13,04:1-4.

[3]杨永波. 兰州地区舞狮运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

[4]张丹,薛浩. 舞龙舞狮的文化特征及其发展走向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06:9-11.

舞狮艺术论文第6篇

新昌是浙东地区的小县,面积仅1213平方千米,人口只不过43万余人。而民间艺术“狮子舞”班社却有123班,以每班40人计,有成员4920余人,差不多每88人中就有1人参加舞狮活动,这似乎是一个反差;又因“舞狮”班社尚武,成员中80%均会武功,据历代“县志”不完全记录,自唐代武周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3年)开设武科以来至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的1200余年中,新昌曾有武状元18名,武举207名,武秀才更是多若牛毛,这似乎是又一个反差。这两个反差引起我的求知欲,我对“狮舞”的渊源进行了近一年的调查研究。

资料显示:“狮舞”源于“大傩舞”,为华夏史前原始舞蹈之一,后人又称之为“方相舞”,是表现“人与野兽搏斗”的舞,后衍化成驱恶除邪的宗教舞蹈。舞时领头人(也称方相,负责驱鬼的官员)戴金色面具、穿黑衣、系红围裙、手蒙熊皮,一手执长戈,一手扬盾牌,后跟十二神将,作十二(种)兽舞,并百二十人(号称辰子,即十至十二岁的黄门子弟)呐喊(助威)作驱赶状。至汉代才进化成“狮子舞”,也称“狮舞”,表演的内容已不再是“恶斗”,而是“人狮共舞”与“人狮逗耍”,意含“共生”。据《汉书・礼乐志・孟康注》描述,汉代的“狮子舞”由2人合作舞动大狮子,称作“太狮”,另有1人舞动小狮子,称作“少狮”,另有1人扮勇士,手操绣球,引逗狮子下场共舞。这里有2个明显的变化:一是“凶神恶煞般的方相”已被“俊扮勇士”代替;二是“生死恶斗的大傩”变成“和谐共舞的狮子舞”,这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已有了巨变。今日的“狮舞”较之汉代的“狮子舞”其形式更多样,内涵更充实,一般分为“文舞”与“武舞”两大流派。“文舞”看重刻划狮子与人为友,表现狮子性格温顺的一面,有搔痒、擦背、抖毛、舔毛、弹颊,生小狮子以讨喜等舞姿;“武舞”着重表演特技,有上高、钻岩穴、临空扑跌、穿火圈、抢踏绣球、蹲转四门等舞技,着意于表演狮子凶猛、敏捷、机灵的特性。以前还有一些民俗:如“狮子登堂入室舞四角驱邪瘴”、“生个小狮子入房求子”、“拜灶司以求丰衣足食”等,近年来这类带有迷信因素的民俗活动越来越少,舞狮班社转而追求“狮子形象的美仑美奂”、“特技的精益求精”、“舞姿的人文内涵”等,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观理论吻合。

“狮舞”为新昌县内最为普及的一种民间舞蹈。据文化档案资料显示:新中国之初,1953年3月,新昌县在南门广场(今新昌实验中学内)举办民间艺术大会串时,从四方来县城会串的民间艺术班社中,数“狮舞”班社最多,有30余班之多。根据当年的民间老艺人回忆狮舞大约与新昌大佛是同时代的事物,所以在《新昌大佛寺等传说》中有“狮与龙的故事”。到了近代,新昌的“狮舞”班已演变成为一种民间舞蹈与中华武术相融合的综合性班社,基本上是一个村落的缩影,由武舞行、打击乐行、值档(后勤)行3部分组建成;打击乐行一般由7至10人组成,大多是“武舞行”退休下来的老前辈,受班内众人所尊重;值档行人数不限,多为前两行的亲邻,负责背大旗、扛刀***、运衣物等杂活,是班社中的无名英雄。狮舞班行规严密,按各自舞蹈和武术的水平,以狮子皮的毛色为标志,用心照不宣的手法分成级别。其中绿毛狮子取绿色为雌性温柔的含义,表示是初学新手组成的班社,示意同行关照指点;黄毛狮子表示学成已有数年的班社;杂毛狮子表示渐趋成熟的班社;铁(黑)毛狮子表示已具相当水平的班社;红毛狮子取红色为男性、刚强的含义,表示是同行中的“佼佼者”组成的班社,按照习俗被称作“强盗狮子”,暗示可与同行“打擂”及“以武会友较量切磋”。在红狮班社中,著名的有洪塘村,下洲村两班社。洪唐塘村的章选青曾于1929年11月16日在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上,在300余名武林高手前表演了虎虎生风的缩山拳,获得了同行们的掌声。下洲村因“张万成起义”而闻名,下洲狮舞班中的张万福曾于1939年在全县320余名高手参加的武术比赛中荣获冠***。狮舞班的表演大多是单狮舞蹈,由2人钻于狮皮下耍舞,也有少数班社为双狮舞(一红一绿,即一雄一雌)或三狮舞(一公一母一仔)。其过程分为三段:由勇士握系绳绣球引出狮子,作镇四角模拟舞为先,有狮舔皮毛、依柱擦痒、人狮亲昵、戏谑等种种舞蹈,颇有人情味。接着是武术表演,武术表演又分行拳和行仗两部份:行拳一般有大洪拳、小洪拳、乜洪拳(也叫童拳)、插山十六支、霸王拳、金锁拳、缩山拳、探山拳、探山十四支等套路;行仗有大刀、单棒、双棒、三节棍、飞响铃叉、单锏、双锏、铜锤、铁拐等技。最后,以表现“狮子叼绣球”收场,其中勇士用绣球为诱,与狮子相搏、逗耍,最后驯服狮子等种种架式,以一个又一个惊险而趣味盎然的动作把狮舞引向高潮,体现出新昌人民崇武尚文的精神。整个表演过程中,以打击乐与管乐伴奏始终,使用的乐器有大锣、小锣、大鼓、小鼓各一面,大钹、小钹各一副,目连号头一对等。

综上所述,狮舞从“生死相搏”的大傩舞,发展到“驱恶逐邪”的方相舞,再发展到汉代以后“人狮共舞”的狮子舞,发展至今成了艺术与武术融合的狮舞班,真是与历史共行、与时俱进,今后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前景必然灿烂。

舞狮艺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中华舞狮运动 发展阶段 流派甄别

中华舞狮运动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娱乐项目,它的发展和变迁与中国的历史文明一脉相承,并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不断重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在这种背景下,中华舞狮运动也正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移,并跨入了竞技体育的行列,以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但是,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始阶段,对于其起源的研究,理论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因此,在重新考证中华舞狮运动历史溯源的基础上,对其发展阶段进行系统的梳理,并就南狮和北狮两大流派的异同进行初步的分析,有着重大的学理意义。

中华舞狮运动的历史溯源

关于中华舞狮运动文化的起源问题可谓众说纷纭,目前较为成熟的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说法是舞狮起源于三国时期,盛行于南北朝;另一种说法是舞狮起源于汉朝;还有学者认为狮子舞产生于唐代,而后遍及南北各省。汉朝的东方朔撰有《海内十洲记》:“有狮子,辟邪巨齿,天鹿长牙,铜头铁额之兽”。可以看出汉朝时期的人们对“狮神”的崇拜心理。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自此狮文化传入我国。但是,当时并未有舞狮的资料记载。因此,舞狮运动起源于汉朝的说法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到了唐代,舞狮运动已经发展得非常兴盛了。“太平乐,后周武帝时造,亦曰五古狮子舞,缀毛为狮,人居其中,像其俯仰狎之容,二人持绳秉拂,为习弄之状”(《旧唐书・音乐志》)。据古文献记载,北魏***皇帝道武帝在建国之初(公元403年)开始增修百戏,而随之即位的拓跋嗣又在继承传统百戏的基础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增修,“令乐工数百人于车上,皆以锦乡服箱之中,蒙以猛兽皮,以为犀象形状”(《 魏书・乐志》),这在当时也被称之为“畏兽”。

在南北朝时期,交州刺史檀和之为破林邑王范阳的“象阵”,就是用布、麻做成假狮子来驱赶大象,但是,当时并非叫作“舞狮”,而是称之为“太平乐”,是战争的一种手段。所以,笔者认为中华舞狮运动的历史溯源应当源于南北朝,兴盛于唐。

中华舞狮运动发展的阶段划分

中华舞狮运动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南北朝。翻开中国的杂技史,我们可以看出,杂技艺术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而它在南北朝时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并因地域和环境的差异而形成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表演风格和流派。加上人们对“狮神”的崇拜,所以人们开始模仿狮子的外貌和动作,用一种杂技的艺术形式表现出来,逐渐发展为舞狮运动,最终以一种民俗的体育活动而在中华大地上蔓延开来。

中华舞狮运动的快速发展阶段―隋唐。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南北朝的发展,在宫廷中的表演也日趋成熟。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提倡节约,于是遣散散乐杂技于民间,使我国的狮子舞杂技艺术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到了唐代贞观年间,中国与西域的文化交流更加频繁,中华舞狮运动也在中西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被赋予了崭新的艺术形式,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中华舞狮的创新发展阶段―宋元明清。到了宋元时期,戏曲的兴起,技艺开始分科,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舞狮运动也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流派,进而为民间舞狮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加上民间武术的发展,舞狮运动也开始融入武艺,开始呈现出打斗的精彩场面。另外,在民间也开始有了专门的舞狮队伍,通过相互之间的技艺交流提高了舞狮运动的技术水平。元代有记载:“帝一日猎还……伶人蒙采毳作狮子舞以迎驾”(《元史・贺胜传》),这也是 “高毳舞狮”的最早记载。明代的《宣宗行乐***》和《宪宗行乐***》中就有狮子舞节目的***腾。由此可以看出,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宋元明清时期的发展,逐渐和舞蹈、杂技和民间武术融为一体,进而实现了中华舞狮运动的创新。

中华舞狮运动由传统向现代的变迁阶段。中华舞狮运动发展至今,已经不单纯是民间民俗的杂耍表演形式,而是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舞狮运动文化,进而成为具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华舞狮运动也逐渐走出了庙会、走会、戏台和佛教活动的苑囿,成为与世界各国交流的重要媒介。西方体育思想与中华舞狮运动的融合也推进了其向竞技体育发展的过渡,加之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保护,使现代舞狮运动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实现了向现代的变迁。

中华传统舞狮运动流派的甄别

造型的差异。南狮造型较为夸张,讲求神似,狮头狮背相连,狮头有麒麟角,狮毛由绒毛、尼龙草做成,造型美观,整体轻灵小巧,舞动自如,狮子的整体造型更具有象征意义和艺术性,主要有佛山狮和鹤山狮两种类型。其中佛山狮制作工艺精湛,狮头分为文狮、武狮和少狮三类,注重突出脸谱造型和色彩的搭配,额高、眉精、眼大、口宽带笑、威武逼真、形象风趣、别具一格;鹤山狮的造型分为“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种,狮装以猫形狮性为主要特征,狮头较轻,狮尾较短,狮毛五彩缤纷,狮头上秀有“王”字,造型饱满,既有狮子的威猛,又不乏猫的可爱。

北狮的头背分离,舞狮员身着“狮裤”、“狮被”,狮头尺寸较大,重量也较重,造型的效仿能力较强,追求写实以努力刻画狮子的原形,狮毛主要由纤维和犀牛尾制成,整体粗犷而宏伟。

风格的差异。南狮在表演的时候配合的乐器有鼓、锣、钹,其法有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之分,动作有舐毛、擦脚、搔痒、惊天、探路、照水、探青、弄青、采青等等,在形神上多表现为喜、怒、睡、醒、探、望等,表现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北狮较有名气的有青狮、双狮,舞姿主要表演善良与灵巧,主要在梅花桩、高台、彩球、过桥、高梯上等,并在引狮员的引导下进行双狮或单狮表演,在配乐方面并无固定伴奏形式,主要是借助秧歌点、京剧锣鼓点或是当地的特色剧种鼓点,注重精、气、神的表现,表现出惟妙惟肖的鲜活狮子形象,给人一种美好真实的感受。

技艺的差异。南狮中的佛山狮融入了南方各武术流派的腰力、马步、麒麟步等步法和南方拳种的腿功、腿法等,舞狮员在固定鼓式伴奏下进行表演,鼓法有“三星”、“五星”、“七星”之分。表演的主题有“狮子上楼台”、“狮子吐球”等,经常以“群狮”的场面出现,气势宏伟;鹤山狮是由冯庚长创作,以猫步和细微的神态来加以渲染,分为“八情”―八种舞步,即喜、怒、惊、乐、疑、醉、睡、醒八种,步法有五法、六要、八节,分为捕鼠、玩耍、捕鸟、高蹿、低伏、跳跃、滚翻等八种,步型动静分明、形象逼真、惟妙惟肖。

北狮的表演的动作有愕、怕、喜、爬、蹲、退、滚等,步法有马步、弓步、吊步、跳跃、翻腾、麒麟步等等,步法柔顺、活泼、灵巧、神采、愉快、轻盈,在技术方面重于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表演的时候至少需要三人(狮头、狮尾、引狮员),在引狮员的引导下首尾融成一体,塑造一个夸张、浪漫狮子艺术形象。

现代舞狮运动的发展趋势

竞技舞狮更加趋向于科学化、规范化。中华舞狮运动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它特有的健身、审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不断深入,舞狮运动开始走向竞技体育的舞台,其对参赛人数、动作难度、场地规格、评分方法、步型、步法、狮的形神表现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这对指导竞技舞狮的训练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有助于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和提高训练水平。

反过来,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升也推进了竞技舞狮运动的竞赛规则、裁判法的日臻完善,进而引导我国的竞技舞狮项目进一步朝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现代舞狮运动在文化传承的进程中不断多元化。中华舞狮运动因其特有的健身、教育、娱乐价值而一直鼎盛不衰,它作为一种文化活动而根植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并逐步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文化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舞狮艺术论文

学习

空中秋千10篇

阅读(22)

《白狗秋千架》讲述的是一个事业有成的知识分子后回乡后遭遇。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还乡”的经历,中间穿插“我”的回忆,把十年前后的“我”、暖以及故乡列入同一个时空中进行对比,生发出物是人非无可奈何的喟叹,同时也表达出莫言在归乡

学习

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汤姆索亚历险记主要内容10篇,内容包括汤姆索亚历险记前十章主要内容,汤姆索亚历险记20篇的主要内容。(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母亲的经典小说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母亲的经典小说10篇,内容包括母亲的十大经典小说,关于母亲的小说简介。从小到大,父母从来没有打过我,第一次被打的我感到十分委屈,便耍了脾气,夺门而出。摔门的那一刻,后面传来母亲的喊声:“你给我回来!”我没有回去,一直跑到了村后

学习

夏天的雨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夏天的雨10篇,内容包括夏天的雨原唱,夏天的雨文章100字。雨,沙沙的下着;人,熙熙攘攘的流动着;我,远远地望着。我很喜欢雨,好多人都会好奇的问我为什么,他们都认为雨天最烦人了,不仅要担心衣服被打湿,还要在夏天撑着雨伞,说到下雨他们

学习

九年级化学上册10篇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九年级化学上册10篇,内容包括九年级上册化学全部内容,九年级上册化学大全及答案。2.第93页***5-4最后一张***片中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表面产生的红色物质模糊不清。对比《化学》九年级下册(2012年10月第1版)教材第11页***8

学习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篇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藤野先生教学设计10篇,内容包括藤野先生优秀教学设计范文,藤野先生复习课教学设计。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旧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新课程理念的矛盾、教学内容多与课时紧张的矛盾日渐凸显。因而,打造有效课堂已经受到人们的热捧。我

学习

会流程10篇

阅读(24)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钢铁作为工业必选材料,钢铁消耗量日益增多。而钢铁企业日益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钢企发展大炼铁、大炼钢,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为配合日益快捷、多变的市场,更要做到快捷、灵活,这就要求钢铁企业总***布置更加简单、顺畅。

学习

读书小报10篇

阅读(34)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小报10篇,内容包括读书小报范文10篇,读书小报内容文并茂。(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本科文凭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文凭10篇,内容包括本科文凭怎么写,成人本科文凭。

学习

初三化学课程总结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化学课程总结,内容包括初三化学教学总结大全,初三化学必学课笔记。一、课堂小结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学科,在各个知识结构中具有较大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总

学习

公益广告策划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公益广告策划书,内容包括公益广告策划书,公益广告策划书范文。1、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列中来2、帮助需要帮助的朋友,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积聚更多人的爱心。3、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活动中体会到奉献快乐的精神

学习

滕王阁序赏析10篇

阅读(38)

本文为您介绍滕王阁序赏析10篇,内容包括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赏析一览表。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

学习

机械运动教案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运动教案,内容包括机械运动二教案,简单机械复习教案。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

学习

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10篇,内容包括十面埋伏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十面埋伏的意思与故事。一、《英雄》《英雄》是张艺谋第一部武侠电影,讲述的是赵国遗孤“无名”(李连杰饰),为刺秦王(陈道明饰)苦练绝技,练成后,说服秦王通缉的大侠

学习

水墨艺术论文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水墨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水墨艺术论文,水墨文化与现代艺术论文。有关现代城市与现代艺术及其形式的文化研究,美国学者丹尼尔·贝尔有过清晰的描述。他看到了19世纪中叶开始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相应产生的新美学,乡村的封

学习

广播电视艺术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广播电视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广播电视艺术论文,广播电视艺术硕士论文题目。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重要性及发展趋势1.1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艺术的重要性分析1.1.1改善广播电视播音主持的银幕形象,提升传播效果广播电视播音主持

学习

中国绘画艺术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绘画艺术论文,内容包括中国绘画艺术论文,徐悲鸿的绘画艺术论文。印象派的代表人物为马奈、德加、雷诺阿、毕沙罗、莫奈、西斯莱及后印象派画家凡·高、高更、塞尚和修拉等人,他们吸取了柯罗、巴比松画派以及库尔贝写实主

学习

物理艺术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物理艺术论文,内容包括物理科技艺术的论文题目,物理与艺术一千字论文。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

学习

教学艺术论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教学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关于教学论文范文,教育教学优秀论文欣赏模板。①.信息分析层,学员可以相互分享各种信息、观点,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描述;②.深化认识层,学员发现和分析在各种思想、概念或者描述中不致的地方,深化对问题的认

学习

国画艺术论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国画艺术论文,内容包括国画论文课题大全,国画艺术论文。关键词:齐白石;艺术成就;创作特色;艺术解读1论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国画大师齐白石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两方面。齐白石一生砚耕不辍作品达三

学习

艺术民间艺术论文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艺术民间艺术论文,内容包括民间艺术专题论文范例,民间艺术剪纸的论文。民间艺术创作有时也是艺人们切磋技艺的一种途径,例如春节将至,剪纸艺人们聚拢在一起共同剪纸创作,对于作品的好坏势必要有一个比较。因此艺人们对于自己的

学习

编织艺术论文

阅读(51)

本文为您介绍编织艺术论文,内容包括编织艺术论文题目大全,关于编织艺术的文献。在编织艺术品中,丰富多彩的***案大多是在艺术品编织过程中形成的,有的编织技法本身就形成***案花纹。因此,编织技法对于编织艺术品的造型和***案装饰有着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