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管理论文第1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控制;原则
我国财务会计已形成一套完整且前后一致的会计原则体系,而管理会计由于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其原则体系尚不完善。为此,会计理论界正在作不懈的努力,认真研究管理会计原则并构建适宜的原则体系,对于完善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指导管理会计的具体实践都有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的研究中,一般笼统地探讨管理会计原则。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次;二是决策支持层次;三是执行与控制层次。因此,管理会计原则体系应当围绕决策与控制来分别界定。本文讨论有关控制的管理会计原则。它应包括下列十个方面。
第一,可控性原则。可控性是指责任中心只能对其职权范围内可以控制的经济活动负责。这就要求企业把经济责任同管理权和决策权衔接起来,做到运用、管理、指挥、负责统一,并且尽可能使各项经济责任数量化,能够直接用会计方法进行核算和考核。当然,由于各责任部门之间的相互依存,很难制定出完全可控的指标,“有经验的成本会计师和经理人员认为,一个项目是可控制还是不可控制,很不容易确定,”只能从控制的程度、时间、空间等来考核。
从控制的程度看,可控指标分为两类:一是责任中心完全可以直接控制的指标;二是责任中心通过采取措施,对其有一定影响的指标。包括部分可以控制的指标和通过运用一定的经济杠杆可以间接控制的指标。例如,新产品试制指标常被看成是试制部门的可控指标,可是,这个指标中包含了大量难以估量的因素,因而设计部门只能尽可能采取措施,设法将其费用控制在预算之内。不过这种控制并不排除实施过程中发生修订预算的可能性。
从时间上看,“时期的设想很重要”,某些在短期内不能控制的指标,在较长时期看来是可控制的,如折旧费。过去不能控制的指标,现在却是可控的,同时,现在可控的指标在将来有可能变成不可控的指标。
从空间上看,某指标是否可控,随责任层次、责任中心的不同各异。“例如,机器的保险成本对生产部门经理可能是不可控制的,但对于保险部门经理确实是可控制的。”上层次的可控制成本不一定是下一层次的可控成本,下一层次的可控成本一定是上层次的可控成本。因而,一般来说,同一指标在较低管理层次不可控制,而在较高层次则可以控制,在同一责任层次上平行的职能部门之间也会有这一责任中心不可控制的指标,而在另一责任中心则变得可控的情况。因此,要求各责任中心根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可控范围,使经济责任同经济管理权、经营决策权统一起来,按谁使用、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进行考核。这一点对具有双重责任性质或者是涉及两个以上责任中心的经济事项更为重要。如固定资产折旧,从折旧比例的规定方面看,车间是无能为力的,不能承担经济责任,这方面的责任只能由上级管理部门负责,但从固定资产的使用方面看,车间、班组、个人等责任中心,这些固定资产的使用者,使用固定资产就应当对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负责,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完好率负责。因此,应当对固定资产折旧的这种性质做出具体分析,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划分责任中心所应当承担的具体责任。
第二,责权效利相结合原则。为保证责任目标的实施,必须在各责任中心分工负责的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管理权限,同时,为了保证调动各责任层次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经常对各责任中心的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并进行成果评价,使各责任中心的经济利益与其贡献大小挂起钩来,根据责任目标的完成情况奖励责任者。因此,在管理会计中责任、权力和利益是统一的、一致的。“责”是关键,“权”是保障,“效”是标准,“利”是动力。贯彻责权效利相结合原则,应特别注意责任的不可转移性,即责任应当明确、肯定,不能任意转移。具体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同层次中只有一个责任中心,就由该中心负责,不得(能)转向其他中心。
二是上下层次间也不能互相推委责任。即上层次的责任中心要对自己及所属的下层次的责任中心负完全责任。如某一分厂厂长对该分厂的全部经济活动负责,而某一班组长只对这一班组可控的经济活动负责。
第三,灵活性原则。一方面是指获取用于生成管理会计信息的资料来源渠道具有多样性,它既包括来自企业内部的资料,又包括来自企业外部的情况;另一方面是指对资料的管理方法具有灵活性,应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会计管理方法。
第四,可理解性原则。可理解性是指所提供的管理会计信息必须是简单明晰、通俗易懂、便于各类使用者而不是特定使用者掌握和利用的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应根据不同信息使用人理解程度的高低和用于决策的不同,适时地为不同信息使用人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第五,例外管理原则。例外管理原则是指企业主管人员应负责处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涉及全局性的重要问题,而将次要的工作或不涉及全局性的工作完全放手让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这里“例外”事项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一是从质的方面看,对某一责任中心关系比较大、性质比较严重、影响比较大的因素可作为“例外”事项管理。二是从量的角度看,一方面指在责任目标管理中,差异(包括正差异和负差异)较大的因素,作为“例外”事项管理;另一方面差异虽未超过规定标准,但长期在限度的一侧徘徊,凡统计数字在标准的某一侧连续出现七次以上,应视为控制不严或标准失效所致。三是从时间观念看,重要的问题随时作为“例外”管理。
第六,可操作性原则。可操作性指管理会计采用的各种方法与技术应尽可能简易可行,便于操作,能为大多数管理会计人员所掌握。对于能够准确定量的资料应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尽可能由计算机完成。相同的方法和技术对不同层次管理会计人员的可操作程度不同,管理会计人员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操作方法和技术。
第七,及时性原则。及时性指决策依据的信息与决策的执行应能够及时满足经营管理对决策的需要。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及时进行决策;另一方面是指及时进行控制。财务会计中更强调信息处理的真实,管理会计中更强调决策与控制的及时。
第八,整体性原则。责任中心的划分与考核,要以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划分责任范围时,要做到层层有责任,事事有人管,使责任中心之间一方面要防止重复,另一方面要防止无人负责区的出现,即要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从纵向上看,自下而上,都要层层负责,其组织层次每升高一级,责任也增大一级,各责任中心随时提供其业绩完成情况,直到最高层次;每一责任中心还要负责、检查其下属的业绩,最高层次承担企业经济活动的全部责任。从横向上看,各责任中心要接受横向责任中心的管理、控制。这样纵横责任链交织成责任网,以明确各自的经济责任。
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因此,企业内部必须有一致的目标,尽管各自都有自己的分目标,但必须受总目标的制约与协调。如在企业日常工作中有可能一个人为超额完成产值而不愿接受小件订货,还有可能工厂为追求利润而不愿生产微利产品等,因此,在管理会计中贯彻整体性原则,制定责任目标时应从国家、企业的总体目标出发,克服以上不良倾向。
第九,一致性原则。一致性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与各责任中心利益要保持一致,企业的总目标是分解和制定各责任中心目标的依据,各责任中心目标是实现总目标的保证。当一项决策与决策的执行对企业有利而对国家不利时应当坚决放弃这项决策与决策的执行,相反,当对全局有利而对局部不利时,局部利益要服从全局利益;二是决策与控制的程序及方法应保持前后一贯,便于决策的制定及执行;三是各项指标的计算口径、考核评价业绩的标准要前后一致,若不一致就会使决策及其执行偏离客观真实的基础,导致决策失误,使各责任中心目标与企业整体经营目标脱节。一贯性并非绝对的一贯,随着决策经营环境的变化和管理控制要求的不同,决策与控制的方法可以适当变化,使产生的决策与控制更为有效。
第十,可验证性原则。可验证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决策依据的信息本身要能够被验证;二是做出的决策在执行中能够被检验。贯彻可验证性原则,可以判断决策信息的相关性和准确性,便于找出差异和进行差异分析。可验证性既是决策的原则,也是对决策结果执行情况进行考核的依据。
综上所述,有关控制的管理会计原则可列示如表1:
原则管理论文第2篇
[论文摘要]税收法定原则是公民财产权的有效保障,是划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界限,其基本内容包括课税要素法定原则和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并未明确确立税收法定原则,这不利于依法治国原则和保障公民私有财产原则的实现。在宪法中明确确立税收法定原则,构建合理的税收授权立法体系关系重大。
税收是现代社会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联系的纽带,是公民与国家契约关系的体现与保障,是公民让渡自己的部分财产权给国家以达到在彼此的权利冲突中寻求平衡及争取更大利益的目的。所以,税收与税收相关问题规制的根据只能是公民意志协调的产物法律,这里的法律仅指由国家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法规、规章和命令等。税收法定原则被认为是税法中的帝王原则,是税法体系建立的基础,也是税法体系得以建构的灵魂。
一、税收法定原则的历史沿革
税收法定原则是资产阶级法治主义思想和实践的结晶。一般认为,税收法定原则萌芽于1215年英国大,其中规定,“一切盾金或援助金,如不基于朕之王国的一般评议会的决定,则在朕之王国内不允许课征”。这一规定正是“无论何种负担均需得到被课征者的同意”原则的体现。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取得了对封建王朝战争的最后胜利。在标志这一胜利成果的《权利法案》中,税收法定主义思想被表述为:“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从而正式确立了近代意义上的税收法定原则。其后,这一原则在1787年的美国宪法和1789年法国大***中订立的《人和公民的权利宣言》及1791年法国宪法的《人权宣言》中都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巩固与发展。到目前为止,除朝鲜等极少数国家外,绝大多数国家都在宪法中对税收法定原则作了相应的规定。
二、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
关于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学术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日本学者北野弘久将其归结为租税要件法定主义和税务合法性两个方面,另一位日本学者金子宏将其归结为课税要素法定主义、课税要素明确主义、合法性原则、程序保障原则等四个方面。国内通说以学者张守文为代表,将税收法定的内容归结为课税要素法定原则、课税要素明确原则和依法稽征原则三个方面,依法稽征原则也被表述为程序保障原则。
本文作者认为,程序保障原则不宜作为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原因如下:(一)税收法定原则是在限制封建特权对公民权利肆意剥夺中产生发展的,直接目的是保障公民的财产权利,为公民的财产权提供了法的安定性与可预测性;程序保障原则是在税收法定原则确立后随着理性***府思潮的涌起而确立的,其直接目的是为税收法定原则提供程序保障。(二)税收法定原则是在税法立法阶段的指导原则;而程序保障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税收权力的行使必须按一定的程序来进行且税收纠纷也必须通过公正的程序来解决,是税法***阶段的指导原则。显然二者在内容上不存在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三)税收法定原则内容中包含程序保障实际上是对其内涵的颠覆。税收法定原则之“法”根据“国民的同意”和“无代议士则不纳税”的理念,仅指国民代议机关即国家立法机关颁布的法律,在我国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而税收程序法立法中不可避免的要出现大量的行***法规和地方性规章,因为税收征管技术的地域性强且变数多,为保障税法的相对稳定,必须借助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立法效率高和操作针对性强的优势。这就导致若包含程序保障原则,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自相矛盾。
综上,作者认为税收法定原则的内容包括课税要素法定原则和课税要素明确原则。
三、我国未完全确立税收法定原则
在当代世界,随着各国法律理论的发展与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税收法定原则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宪法原则。但在我国,这一原则并没有完全确立。
首先,我国宪法中没有规定税收法定原则。部分学者认为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是税收法定原则的宪法规定。作者认为,宪法56条处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一章,没有涉及国家税收权力的规制与非我国自然人的纳税义务,依何“法”纳税和纳税人的基本权利如何等问题均在宪法中处于空白,显然,该条款不足以揭示税收法定原则保障人权的实质与内涵。
其次,在我国的税法立法实践中,税法的立法层次低、行***法规越权,立法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程度不同地存在。据粗略统计,我国现行的税收行***法规大约有30部,有关税收的部门规章大约有50部,而狭义的法律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3部。根据《立法法》第8条、第9条的规定,税收立法权并不属于法律绝对保留的事项,即有关税收的立法权是可以通过授权方式赋予其他机关,包括行***机关、下级权力机关。
四、关于在我国建构税收法定原则的思考
约翰·马歇尔大法官曾说:“征税的权力事关毁灭的权力”。在我国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开始逐步完善税收法定原则:
(一)在宪法中明确规定税收法定原则的有关内容。由于修改宪法的体例涉及重大,可以在现有的框架下对宪法第56条进行修改。规定“没有法律依据,热何人不得被要求缴纳税收”将宪法第56条的主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改为“纳税人”。
(二)规范税收授权立法。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税收授权立法研究的重点不是其合理性问题,而是如何对其进行监督,保障其符合税收法定原则的问题。第一,增加税收授权立法过程中纳税人参与和表达意见的机会,以便使授权立法具有正当性。第二,税收授权立法中要明确授权的内容、范围、目的,不得笼统、含糊。授权者应对授权立法事项具有明确的框架要求,被授权者必须在此框架内制定相应的规定。
(三)加强税收立法监督。加强税收立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趋势的适应性调查。对于重要的,直接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切身利益,有重大意见分歧的税收立法,必须接受公众评议,对于公众的评议意见.税收法规的制定机关应当予以答复,其答复的内容应当予以公开,以监督评议制度的执行。建立法院对税法中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个案审查制度,从而实现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行***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立法。
奥尔森认为国家的出现是一个从“流寇”到“坐寇”的过程。“流寇”随机扫荡式的掠夺(保护费式的索取)会使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坐寇”稳定和普遍性的税收。“寇”与“王”、“赋税”与“保护费”之间,怎样才能清楚地划清界限?这就要依靠税收法定原则。如果纳税人不能通过立法中税收法定原则的博弈来切实保护自己的私有财产所有权等权利,那么这种博弈只能发生在税收***环节,由此将直接导致国家权力基础的动摇。综上所述,在我国加强税收法定原则的研究并且在法律体系中明确确立税收法定原则关系重大。
参考文献
[1]吕忠梅、陈虹,《经济法原论》,法律出版社,2007年1月第一版
[2]王鸿貌,《税收法定原则之再研究》,《法学评论》,2004年第3期
[3]张守文,《论税收法定主义》,《法学研究》,1996年第6期
原则管理论文第3篇
关键词:安全管理、原理、原则
1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劳动者和设备的安全,防止伤亡事故和设备事故危害,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常进行。为了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开展三方面的工作,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而这三者中,安全管理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意义是重大的。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任何事故的发生不外乎四个方面的原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安全管理的缺陷。
而人、物和环境方面出现问题的原因常常是安全管理出现失误或存在缺陷。因此,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生产中伤亡事故统计分析也表明,80%以上的伤亡事故与安全管理缺陷密切相关。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事故,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根本方针,是多年来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为了贯彻落实这一方针,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感和自觉性,千方百计实施各方面防止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对策;另一方面需要广大职工提高安全意识,自觉贯彻执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断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所有这些都有赖于良好的安全管理工作。只有合理设立目标,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科学地规划、计划和决策,加强监督监察、考核激励和安全宣传教育,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才能够调动起各级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才能使安全生产方针得以真正贯彻执行。
(3)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安全技术指各专业有关安全的专门技术。如防电、防水、防火、防爆等安全技术。劳动卫生指对尘毒、噪声、辐射等各方面物理及化学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治理。毫无疑问,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对于从根本上改善劳动条件,实现安全生产具有巨大作用。然而这些纵向单独分科的硬技术,基本上是以物为主的,是不可能自动实现的,需要人们计划、组织、督促、检查,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活动,才能发挥它们应有的作用。再者,单独某一方面的安全技术,其安全保障作用是有限的。随着煤炭生产向集约化、集中化发展,煤矿机械装备向高效、安全、大功率、高强度、高速度和机电一体化方向发展,要求综合应用各方面的安全技术,才能求得整体的安全。硬技术的发挥,有赖于软科学的保证。“三分技术,七分管理”,这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全领域当然也不能例外。
(4)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为了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必须从人、物、环境以及它们的合理匹配这几方面采取对策。包括人员素质的提高,作业环境的整治和改善,设备与设施的检查、维修、改造和更新,劳动组织的科学化以及作业方法的改善等。为了实现这些方面的对策,势必加强对生产、技术、设备、人事等的管理,进而对企业各方面工作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从而推动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企业管理的改善和工作的全面进步反过来又为改进安全管理创造了条件,促使安全管理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实践表明,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状况的好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管理水平。企业管理得好,安全工作也必然受到重视,安全管理也比较好;反之,安全管理混乱,事故不断,职工无法安心工作,领导人也经常要分散精力去处理事故,在这种情况下,就无法建立正常、稳定的工作秩序,企业管理就较差。
安全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改善,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必然会大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反之,如果事故频繁,不但会影响职工的安全与健康,挫伤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还要造成设备财产的损坏,无谓地消耗许多人力、财力、物力,带来经济上的巨大损失。事故严重时,厂矿设备毁于一旦,生产都不能进行,还谈什么经济效益!
2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安全管理严不起来,落实不下去,基础薄弱,体制不顺,行业管理力度不够,还存有腐败现象等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按照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办事,才能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管理的目标。安全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分支,要遵循管理的普遍规律,服从管理的基本原理。
3.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特定的系统,可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可看成一个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现代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为了达到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企业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
在应用安全管理系统原理时,要把涉及安全生产的各个要素看做一个系统,并作为整个企业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注重安全系统的整体性、目的性和层次性,要系统、全面地进行安全分析和评价,制定综合性的安全措施,以实现系统安全为最终目的。
3.2人本原理
管理要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为根本,这就是人本原理。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靠人来展开的。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既管理他人,又被人管理,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因此,一切管理活动均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的关系,从而在和谐的气氛中积极、主动和创造性地完成各自的任务。
安全管理工作中遵循人本原理更为重要,因为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保证人的安全。要以人为中心,在为人创造优良、安全的作业条件和作业环境的同时,充分调动人的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防止见物不见人、见利不见人的错误认识和做法。另外,有效的安全管理也必须是人人管理、自我管理。
3.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各种管理的功能是不同的,根据管理功能的不同把管理系统分成级别,把相应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者分配到各级别中去,各居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能级原理。
管理能级的层次可分为:经营层,确定系统的大***方针;管理层,运用各种管理技术来实现经营方针;执行层,贯彻执行管理指令,直接调配人、财、物等管理要素;操作层,从事操作和完成各项具体任务。这四个层次不仅使命不同,而且标志着四大能级的差异,不可混淆。不同的管理层次应有不同的责、权、利,各级管理者应该在其位、谋其***、行其权、尽其责、获其荣、惩其误。各级能级必须动态地对应,做到人尽其才,各尽所能。
3.4整分合原理
企业是一个高效率的有序系统,具有明显的层次性。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整分合原理。
在这个原理中,整体是前提,不了解整体及其运动规律,分工必然是盲目的;分工是关键,没有分工,整体只是一团没有秩序的混沌物,系统不可能有高效率;只有分工而没有协作,又必导致各行其是,工作上相互脱节,不能保证各个局部协调配合、综合平衡的发展。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综合组织,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应的圆满实现。
3.5反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有灵敏、正确、有力的反馈,这就是反馈原理。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和有力的反馈。
反馈控制对安全管理有特别的意义。一个运转中的系统,当受到不安全因素的干扰时可能偏离安全目标,甚至导致事故或损失。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必须及时捕捉、反馈不安全信息,消除或控制不安全因素,以实现安全生产。实际上,安全检查、隐患监控、考核评价等都是反馈原理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重要的是,要建立有效的反馈系统,使反馈控制更加灵敏、准确和有力。
3.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运动,这就是封闭原理。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各行其责,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互相衔接,互相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与执行机构,还应有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这些机构应相互***、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对于管理法规,不仅要建立尽可能全面的执行法则,还应该建立监督法则和反馈法则,这样才能发挥法规的管理威力。对于安全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积极认真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3.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安全管理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事故致因是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的,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良好的弹性。一方面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尽可能做到对危险源的预先识别、消除或控制;另一方面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从人、物、环境等方面层层设防。安全管理还应注意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尽可能取得理解和支持,这样遇到意外情况时容易得到各方面的配合和帮助。
3.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推动力,只有正确地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持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如下三种基本类型。
(1)物质动力。这是根本动力,不仅仅是物质刺激,更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是现代管理的最终目标。
(2)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既包括信仰和精神激励,也包括日常的思想工作。精神动力不仅可以补偿物质动力的缺陷,而且本身就有巨大的威力。在特定情况下,它可以成为决定性动力。
(3)信息动力。知识、资料、消息、新闻等都可以成为信息动力,甚至爱好、志趣、好奇心等也是一种信息动力。
管理的三种动力要综合、灵活地运用,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要掌握好各种动力的比重、刺激量和刺激频度,并应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体动力与集体动力的关系。
4安全管理的原则
根据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要搞好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4.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我国安全生产的一贯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原则。
安全第一是指在看待和处理安全同生产和其他工作的关系上,要突出安全,要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当生产和其他工作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是主要的、第一位的,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于安全,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处理不生产,安全措施不落实不生产。预防为主是指在事故预防与事故处理关系上,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针对企业安全生产所涉及的一切方面、一切工作环节和不安全因素,依靠管理、装备和培训等有效的防范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4.2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企业生产依靠全体职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建立在广泛的群众基础之上,依靠全体职工的自我管理,充分调动职工安全生产的积极性。要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促使其在自身的职责范围内,自觉执行安全制度和劳动纪律,遵守工艺规范和操作规程,自我发现、防范、控制不安全因素。
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业务,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管理贯穿于企业生产建设的全过程,真正实行全员、全面、全过程、全天候安全管理,防止和控制各类事故,实现安全。
4.3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是我国安全生产最基本的准则之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法人和各级行***正职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负全责。其他管理人员都必须在承担生产责任的同时对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
为确保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同时管理安全,以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保证安全法律法规、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4.4“三同时”原则
“三同时”原则指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这是***和***府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安全生产原则。
坚持“三同时”原则,可以促使企业按照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要求,投资安全设施,避免因投资不足而随意砍掉安全设施,保证安全设施按质按量按时完成,为安全生产创造物质基础。
执行“三同时”原则必须做到下列几方面:有关部门在组织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时,必须同时对生产安全条件进行论证,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能立项;设计单位在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同时编制安全设施的设计,不得随意降低安全设施的标准;建设单位在编制建设项目计划和财务计划时,应将安全设施所需投资一并纳入计划,同时编报;施工单位必须按照施工***纸和设计要求施工,确保安全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原则管理论文第4篇
关键词:客观性原则,认识,真实,人文精神
一、问题的提出和有关理论回顾
大众传媒的人文精神正成为当前新闻传播学界关注的热点,探讨的文章很多,都强调传媒职业者应该具有理性和人文精神,尤其关注传媒在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传媒的第一要义是报道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渗透人文关怀,是传媒成为社会系统中良性黏合剂的内在要求。传媒人文精神的建设,必须以客观真实有效的新闻传播为基础;客观真实有效地进行新闻传播,有利于传媒职业操守和人文精神的建设。因此,解读传媒人文精神和新闻传播的内涵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利于我国传媒在人文精神建设和新闻客观性原则的把握上实现“双赢”。
客观报道最初出现于西方,作为一种理念和报道方式在19世纪中期产生了广泛影响。西方的客观报道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记录性;将事实与议论分开,在新闻中不直接发表意见;迅速翔实地报道重大事件[1](P45-47)等等。在此之前,西方新闻传媒主要为******之争服务,版面上充斥着“言论煽情”和“事实煽情”,充满了主观主义色彩,这种有意而为之的报道,功利性是第一位的。尽管新闻传播是主客之间的相互作用,它不可避免地表现出主观性,也不讳言客观性,但决不主张无限制地扩大主观性。这些煽情报道过分主观,西方的人们渐渐无法接受,因为从中很少接受到客观知识,对认识世界达不到去蔽的作用。鉴于此,一些媒体提出了客观报道,要求“不偏不倚地、无私无畏地提供新闻”,避免主观议论,把事实和议论相分开。提出这种客观报道方式,是为了更好地适应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心理状态,不再把受众看成“靶子”、视传播为“***弹”。随后,西方传媒发展了解释性新闻、调查性新闻等诸多新闻报道样式,其内在精神就是尽量接近事实真相,做到客观公正,满足人们求真求实的要求。或者说,西方新闻报道方式的演变,其内核就是对民主和科学精神的不断追求。
然而,一直在西方新闻界保持着“新闻专业理念”地位的客观性原则,在落到实处时,却表现出种种迷惘——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不客观”,有人认为新闻报道“不可能客观”,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新闻报道“不必客观”。与此相对照的就是,西方的新闻媒体一直在努力,不断改进报道方式以期逼近或达到客观性标准。但直到现在,这一被新闻界尊为信条理念和规范的东西,一直作为一个问题始终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
尽管我国现代新闻事业发展的时间还不长,但面对日益丰富的信息,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作为一个根本问题,同样是不容回避的。在现实操作中,许多有悖于客观性原则的报道时有发生,不仅干扰了人们的视听,还呈现出违背人文关怀的负面影响。因此,认识新闻传播客观性原则的真正含义,就显得十分重要和迫切。而要认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问题,任何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是不利的。我们有必要把这一问题放到人类的认识发生及社会及精神交往的领域里去理解,这是新闻传播认识论问题的起源。
二、认识论基础:客观性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认识发生论认为,客观性必须服从三个条件,即:它以一系列逐渐接近而又不能完成的反作用为前提;导向客体的近似性不是纯粹的叠加性质,而必须从主观固有的观念中***出来;把握客观性不是去把握客体的状态,而是凭借解释进行描述。[2](P62)对新闻传播而言,逼近客观性就是要不断超越从前,去除蔽障,把握本质,这不仅表现为从一个客体向另一个客体的推移,而且表现为对每一个客体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个充满感性和理性的过程,是在人文精神指导下,借助语言进行描述和追求客观真实的过程。
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首先就要反映世界。新闻传播就是反映世界的一种方式。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反映过程及其结果的内在的关系结构,首先是由被反映对象的状态和结构决定的;其次它也必然要受到反映者的结构水平和功能状态的制约”,“要以它们的相互作用的时-空结构和内容上的联系为中介”[3](P57)。作为进入人的认识范畴的客体(事实),它的客观性是先在的,人的认识能否达到客观性标准,关键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否与客体(事实)的客观性相一致。这说明,认识首先就具有客观实在性,同时又具有主观性。
人对客体的认识具有选择性、相符性和能动性。首先,人的认识能力和所处的条件不同,加上受到目的、动机、愿望、理想、意志、兴趣和注意以至价值观念等精神因素的导引和激励,他只能反映客体的某些特点。在一定社会里,这些精神因素具有普遍接受性,是传媒人文精神的构成基矗也就是说,从新闻传播活动的表层来看,客观报道是在人文精神的指引下进行的认识实践。
我们认为某篇报道有不同程度的失实,没有符合客观实际,就牵涉到认识的相符性问题。相符性的程度,取决于主体的认识水平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条件,随着主体认识水平的发展和反映形式的进化而逐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横向看来,由素质不同的记者报道同一件事实,会呈现出角度和程度都不同的客观相符性;纵向看来,报道方式越先进,客观相符的程度就越高。相符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接近价值体系中的真实。
客观相符性又表现出几个层次,首先是模态相符,即新闻报道与被认识到的客体的特点在量上和质上都是本性一致的。这是新闻通往客观性、真实性的第一道门。但更重要的还在于,作为认识的新闻传播“不仅通过直观映象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通过概念等理性形式,间接地概括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联系、内在本质或规律性,并以此为根据,自觉地改造和利用事物,以满足自己和社会的需要”[3](P71)。这就是认识的语义相符和语用相符。语义相符是指新闻传播在内容上与客体的属性、本质或规律性在精确度和深度上的一致。语用相符则标志着人的认识与人自身的需要和目的是相适应的,它规约了不同性质、不同国家的媒体对同一信息进行报道时有所不同。
这三个层次蕴涵着新闻传播以真理性和价值性为基础的对客观性的追求。认识的真理性要求人精确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规定性,但受客观能力和主观意识的左右,认识偏离了纯粹的客观。认识的价值性是认识的动因,也是实践的动因,要求事物为我所用,要求通过认识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这容易导致主观主义。这是现实中新闻传播偏离客观的两个主要因素。但是,认识又具有能动性和超前性。人类可以凭借思维的力量,认识和掌握事物的现存状态及其属性,还可以预见事物的未来发展或尚未发现的事物及其属性。
可见,遵循和体现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应该是从模态相符到语义相符再到语用相符的一个层级过程。在揭示出世界变动中存在的物理事实、心理事实和文化事实这样一个系统中,新闻传播走向求真、求实、求善,从而导向美。这个过程正是建设和体现传媒人文精神的真义。
三、客观性:向真实和理性逼近的一个过程
所谓新闻的客观性必须放在主客合一的关系中去审视。客体是人们通过实践活动从外部世界中“划分”出来的部分和方面,外部世界中尚未被人认识的客体的部分却仍然客观地存在着。由于客观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限性,这就意味着客观实在永远存在,客体永远都只是客观实在的一部分,因而作为人的认识范畴中的重要部分的新闻传播也不会终止。从这个意义来看,新闻传播的客观性就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客观性永远都是人类认识的追求目标,只能无限接近,而不能到达。
[page_break]
同时,人的认识系统的建构,又是按照主体性原则进行的。主体性是主体在其与客体的关系上的一种“主体势”的作用,是一定的主体由自己的地位、本质力量和认知走势等等所形成的对客体的一种主动态势、能动状态,它使主体在认识活动中决定对客体的选择,决定运用何种和怎样运用中介手段的选择,决定对客体的解释方式和使用方式的选择。
认识是主客体的相互作用,除按照外部事物的尺度外,人还必须按照自身需要内在尺度来对待世界,发现和掌握具有客观内容的真理性知识并转化为能满足人的实际需要的客观实在。这就是认识上的价值取向,既要克服情感意志的主观性,又要扬弃认识对象的单纯的客观性,要形成理想、信念、目的、动机和意***,即实践观念,把客观的知识转化为合乎人的需要的东西。这种理性的活动依赖于思维符号,主要是语言。语言媒介的转换目的在于促进理解和传递信息。“一个传递较多信息的陈述具有更大的价值或逻辑内容,它同我们的目标就越接近,也就是说,越接近‘真理’,(接近全部真实陈述的类)”[4](P59)。借助新闻传播这一手段,人类的认识一定程度上达到去蔽的目的,即透过直接可感知的外部联系去揭示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定性,这是新闻传播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
传统认识中的新闻客观性被赋予了两种意义:一是主观符合客观,报道内容与报道对象的相关性、一致性程度;二是平衡、全面的认识形式。审视一下这些传统观点,我们就能够发现其中的不科学性。就前一种意义而言,客观性表面上建立了主客之间的统一性,但这仅是单面的符合关系,实际上是马克思所批判的直观认识论原则;而后一种则不过是一种直观的形式。问题在于这样的一种假设:客观性和主观性是绝然对立的,并且真是客观性,假是主观性。所谓新闻真实论就变成让记者“一切从客观出发,不能从主观出发”。在现实的新闻实践中,这种理论就显得很苍白了。假相与真相一样,常常作为一种事实而存在,它具有客观性,并常与真相混合在一起,因此,符合客观并不意味就得到了真实。
因此,坚持新闻的客观性原则,并不是要求恪守纯粹客观和泛自然主义,而是基于人的主观性而又超越主观性去达到与客观相一致的这样一种理性原则。所谓客观报道要求的“不偏不倚、无私无畏”和“一般公正”,无疑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正是因为人存在这样的理性要求,才会制约过于主观的煽情主义的泛滥,为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往寻求可拓展的空间。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新闻的客观性应该重内容更甚于重形式。客观报道,既是新闻传播操作时的一个基本手法、原则,也是一种报道理念,更是人文精神的要求。
四、新闻客观性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以几年前陆俊控羊城晚报案为例。松日俱乐部负责人说过陆俊受贿20万元这样的话,这是个表面事实,它又牵涉到另外有待澄清的隐含事实,就是陆俊到底有没有受贿这样一件事实。这是受众最需要知道的,但报道在这方面没有反映,非但没有达到去蔽的作用,反而使事态模糊,呈现认识的“负价值”。即使用“平衡、全面”的观点来看,记者要做到“一般公正”,也要给陆俊一个说话申辩的机会。但我们的记者浮在事实的表面,连一个记者起码应做到的查清事实真相的职责都没有履行。或者说,我们的记者在认识的基本问题上没有把握好,不懂得事实的关联性,不知道虚假的事实根本不是真实的。
基于这个案子,有人认为客观是个虚无缥缈的东西,不好把握,不如要求真实、全面、准确更好。更有学者把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看作毫不相干的两个概念范畴。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看看马克思主义者是怎样看待客观报道的。马克思把客观报道概括为“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恩格斯认为是“完全立足于事实,只引用事实和直接以事实为根据的判断,——由这样的判断进一步得出的结论本身仍然是明显的事实”。[5](P330-334)这是客观形式与主观立场的有机统一,“是各种经济、***治利益相互牵制和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非当事人真的出于公正”。公正的形式只是为使读者更加确信一种观念,“一般的公正”就具体的关于事实的报道或描述而言,“公正”则表现为客观,即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反映,但它们并不完全排斥作者对事实的选择以表达自己的倾向,但限制作者主观因素在报道中的直接表现,由于它首先注重事实,因而会自然地迫使作者向真相靠拢。
这就是说,新闻传播的客观性不仅仅指向主体对客观事实的符合,还意味着新闻传播主体的理性互动,即超越对事实的单面符合和个体理性能力的片面限制而达到“综合理性”。新闻客观性包含着动态地呈现客观事实的理性过程,除了准确、公正、多面地报道之外,还深入事实,通过理性的解说道出真相。可见,客观性是新闻报道做到真实、全面、准确的前提条件。只有客观,才能接近事实;只有不断接近并揭示事实,才能得到真实。在这个过程中,全面和准确才得以存在,人文关怀也得以体现。
新闻的“客观性原则”一直成为大家关注和实践中的焦点问题,在理论上有其普遍性和根源性,同时又和我国的现实环境密切相关。
人文精神问题是前几年文艺理论界和哲学界曾热烈探讨过的,后来淡化。近来,传媒的人文精神为学界热烈关注。这一理论探讨的基础在于市场经济对人们以往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的冲击,一方面是人们追求物质财富,发展经济;一方面是唯物质论导致的道德沦丧。物质和精神发展的不平衡,给人们带来了困惑。新闻报道的客观性问题,是新闻领域对此的一个反映。
市场经济是一种较自由的经济,它一定程度上使人们摆脱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束缚,思想上更***了,在信息需求上也丰富起来了,对新闻的要求自然也高了。计划经济时期的新闻传播,很少从群众出发、反映群众的愿望、满足群众的要求,缺乏民主精神;新闻传播一味按照***治宣传的要求采集信息,多是***治的***解,缺乏科学精神,新闻传播整体上缺乏求真求实的精神。这些缺点部分遗留到经济转轨时期,就与现实产生了矛盾。一方面,新闻仍然是,要为宣传大局服务,但把握不好,容易像以前那样脱离群众;另一方面,受众市场对媒体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新闻必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需要,而群众的需求又是多种多样的,为了满足群众,寻求发展,媒体有时就会为迎合部分人而抛弃理性;此外,新闻媒体还必须发展自身的经济,牵涉到自身利益时,媒介有时就不得不改变初衷,背离客观性原则。
原则管理论文第5篇
关键词:顾客营销顾客原则实施
当前,以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营销理念已逐步转变为以顾客为中心,全方位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为内容的顾客导向营销理念,新世纪的顾客具有良好的教育前景和追求个性化的价值观念。虽然他们总体上保持同质化的产品或服务消费,但他们更期望产品或服务在功能和特点上更能满足其特别的、个性化的、完全符合其要求,并融入其思想,使其得到极大的身心满足,富含其物质的产品或服务,而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为实现这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持,这就是顾客营销的社会基础。在当今只有让顾客十分满意,才有可能得到他们的忠诚。
顾客营销的内涵和意义
顾客营销就是一切以顾客为中心,全方位地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为内容的营销。顾客营销理念是以“顾客的需求都是不同的”,“产品或服务最终要满足顾客的需求”为理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保障的营销模式,这就要求企业要根据每一个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或服务的不同开发设计、制作、制订相应的营销组合策略,以实现与每一个顾客一一映射的销售活动。而电子商务,网络技术为实现这种顾客营销提供了优秀的操作平台。
顾客营销比较成功的企业,如美国的戴尔电脑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顾客营销理念符合现代营销思想,在与大众营销的博奕中,它更具生命力。
顾客营销的原则
顾客营销必须是以顾客为中心的营销理念,符合现代营销成本、方便、沟通的原则。具体为:
顾客营销遵循“顾客为中心”的原则
顾客营销是以顾客为中心顾客导向营销,与产品为中心的产品导向营销不同。顾客营销是一切从顾客开始为顾客找产品,而不是为产品找顾客。这彻底地改变了大规模地生产产品,再通过分销、促销、广告等大规模的营销手段,销售给目标顾客的大众营销模式,而是以顾客为先导,建立与顾客的联系,运用不同的方式收集、整理顾客的需求,然后再根据需求生产出按照他想象的,融入他的思想,最大限度地满足其渴望的产品。并且在这个产品的价值中就蕴含了顾客特质的因素,同时也反映了顾客营销模式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它将挑战大众营销中的产品占有率模式。
顾客营销符合现代营销中心成本领先的原则
哈佛商学院的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一个企业的产品要取得竞争优势要实施三个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初密集型战略”,否则,企业无法在竞争中取胜。由于“顾客营销”目标顾客群的个性化,它就可以抛弃不必要的大众营销手段,省去漫无边际的费用,避开愈演愈烈的价格战、促销战、渠道战,显然节省了成本实现了成本领先,最终降低顾客的购买成本,为顾客提供了更为超值的利益,取得了“顾客营销”与“大众营销”在成本上的比较优势。
顾客营销符合现代营销中的“方便”原则
“量身定做”为顾客营销解决了顾客为买一双鞋,或一台电脑桌有多少个抽屉都要进行比较,甚至是多个商场地比较选择问题。省去了顾客在眼花缭乱的商品品牌海洋中不知所措的烦恼。顾客营销就是一切为顾客要求而展开营销活动,其宗旨是为顾客节省了时间,为顾客方便购买提供超值服务。并且将顾客的个人资料,个性化的要求等信息,存入数据库,随时根据顾客的现实要求和数据库的数据资料等综合起来为顾客提供更为超乎想象的服务,实现了物超所值的真正意义上的方便。
顾客营销符合现代营销的“沟通”原则
顾客营销避开大众营销中通过大规模的广告或等促销手段与顾客沟通的方式。而是能通过把握每一个顾客的要求,了解每一个顾客对产品服务的意见、建议,直接掌握顾客的动态,与之形成互动,形成一支稳定的忠诚的顾客队伍。顾客营销要求企业具备个性化的沟通能力,这种能力是将现代科技(如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和企业资源再整合的能力。
顾客营销的实施
归纳起来,顾客营销的实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展开:
选择目标顾客群
在经济学上的“二八”法则。即一个企业20%的优秀忠诚顾客可以为企业带来80%的利润。所以顾客营销第一步就是要根据人文、地理、行为等要素框定出自已的目标顾客群。寻找谁将成为企业的优秀目标顾客群,使具体的业务操作能够有的放矢。顾客营销在选择目标顾客时体现的是密集化的营销策略,以便配合生产上的全覆盖策略。
目标顾客群的细分化
将目标顾客群的需求细分筛选出最有价值的细分顾客群,最终形成具体个人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收入、住址、个人爱好、个性特点等,在完成第一次交易后还需要有更为详细的个人数据,因为“量身定做”细分理论基础是“每个顾客的需求不同”,基于这种理念,就要对顾客实现数据库管理和CRM管理,同时研究影响顾客个性化的需求一些因素,这些因素构成了影响“量身定做”的深层次要素,在细分目标顾客群时都必须把它考虑进去。最后形成详实的顾客档案系统、顾客数据系统和顾客研究系统。
与顾客互动沟通
顾客营销中的顾客沟通形式区别在于大众营销中的广告促销沟通方式。主要表现为:电子商务。互联网突猛进的发展,使现代社会的供求关系处于动态的互动之中。顾客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间将自己个性化的需求,以电子商务形式传给制造商,而制造商也可以随时随地的将信息资讯以电子商务形式传达给顾客,实现双方互动沟通。人际沟通。人际沟通需要企业有良好高素质的销售人员,与顾客建立良好的第一次惠顾,然后通过介绍、展示、洽谈……争取建立业务关系。再按照CRM管理,建立数据库,以便沟通。电话沟通。顾客营销的沟通方式中电话沟通也是一种重要手段,如美国戴尔电脑公司的接洽中心每天处理6万个顾客电话业务。
产品制做
“产品制做”是指顾客营销业务流程的物化过程。企业按订单要求制做,设计生产出完全符合顾客需求,融入了顾客思想,使顾客得到极大身心满足的富含其特质的产品。
服务
“顾客营销”本身就是一种融入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服务系统。这同样可以提供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它的个性化就是把每一个单一的顾客当成一个长期的投资来对待。所以它的服务更具针对性,是具体的“一个顾客”,而不是无数无名顾客群。顾客营销中的“老顾客的回访”服务是相当重要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建立稳定的顾客关系,保持一个老顾客远比争取一个新顾客要经济得多,并且使顾客更具可衍生性。而互联网技术,数据库管理为实现这种服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同时良好的服务能够形成良好的口碑,形成良好的人际传播。
顾客营销以顾客为中心,是一种“人本理念”的回归;个性化的产品服务是现代工业设计的回归;同样充满商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每个企业都投入了更多的资源,对顾客进行研究,力***全方位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同时把顾客当作一项长期资产进行创新开发与管理。只要作好了顾客营销,得到顾客绝对的忠诚,那么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参考资料:
1.陆雄文、庄莉主译,服务营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原则管理论文第6篇
由于盲目的品牌延伸,导致名牌优势的丧失甚至企业破产倒闭的事例屡见不鲜;正因为成功的品牌延伸,才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的企业也同样比比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里存在着一个品牌延伸的适度问题。研究品牌延伸的适度问题应当考虑下列因素和原则:
合理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为了在目标市场上顺利而高效地推出新产品,把新产品冠上已成功的名牌所采取的品牌扩展策略。品牌延伸顾名思义是对品牌外延的伸展,是一个关于范畴和范围的概念。由于这个“新产品”类别的范畴直接决定了品牌延伸的范畴,因而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就是确定“新产品”类别的范畴。品牌延伸按其外延可分为两类:其一产品线品牌延伸是用原品牌推出新的产品项目来扩展原产品线的策略;其二新产品品牌延伸是用原品牌推出新的产品,把原品牌延伸到新的产品类别的策略。以上分类也是把品牌延伸的产品类别作为区分界限的。依照商品学对产品从大到小的分类排列顺序: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品类种类品种规格型号,产品线品牌延伸是品牌在较小的产品类别中进行的延伸,新产品品牌延伸则是品牌在较大的产品类别中进行的延伸。可见,界定品牌延伸的外延实际上就是界定品牌在产品分类排列顺序中延伸到哪一个具置或层次的产品类别。
把握品牌的核心价值
品牌核心价值是品牌理念和品牌文化,是深邃的品牌哲理和丰富的品牌内涵。核心价值论认为一个品牌能不能延伸,延伸到多大的范围,首先要以品牌的核心价值为前提条件。如果具有相同的核心价值,即使是在类别差异甚大、属性各不相同的产品之间也可以进行延伸,这就是新产品品牌延伸策略成功运用的基础。相反,即便是同一产品线中产品属性差别极小的产品项目之间的延伸,也会以失败而终。随着消费者的日益成熟及其需求层次的提高,人们对品牌的信赖越来越首先表现为对品牌理念和文化的认可,对名牌的忠诚和追随往往已超脱于一般的物质形式,成为一种名牌精神和价值的体验。总之,牢牢地抓住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开启许多物理属性和原始功能相差很远的产品,但又可以使用同一个品牌难题的一把钥匙。这也就成为品牌为什么能够超越产品类别的界限、跨过行业和产业的障碍而延伸的理由。
品牌必须拥有强大的延伸实力
品牌实力是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知名度、美誉度、畅销度、忠诚度、追随度、高品质形象和市场占有率以及市场竞争的抗衡能力。品牌延伸的目的就是借助于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迅速而有效的向市场推出新产品。进行延伸的品牌应当在市场上具有非凡的实力,因为这种实力决定了品牌的扩张力和延伸度,实力越强则延伸的范围就越广,品牌的影响就越大,延伸的成效也就越高。而拥有这种延伸实力的品牌只能是名牌,也只有名牌才具有延伸的资格和价值。所以说品牌实力是品牌延伸的“发动机”和品牌持续延伸的支持力。企业品牌实力的实质就是企业品牌的综合实力——品牌资产价值。品牌延伸的使用价值正是品牌资产的价值所决定的,品牌资产是品牌延伸策略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在各种品牌资产价值排名榜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都是实力较强的品牌,它们都具有较高的品牌延伸的使用价值。这种排名越靠前,品牌延伸的使用价值越高,特别是依次列入从行业到全国再到全球的品牌资产价值排名榜中的名牌。因此,企业只有科学地评估自己品牌资产的实力,才能进一步确定品牌是否进行延伸,如何延伸以及延伸到什么产品及其类别、什么行业和领域,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品牌延伸策略。
重视延伸品牌的质量
质量是品牌的本质,也是品牌的生命。品牌的含义虽然很丰富,但是其根本就是质量基础。名牌的显著特征就是提供更高的质量,没有高质量底蕴的品牌是不可能成为真正名牌的。这里所研究的品牌质量问题是指品牌延伸过程中的品牌质量问题。从企业来看,利润最大化的本性决定了企业千方百计地寻求扩展市场的捷径,而品牌延伸正是最简便最自然最迅速地充分利用企业品牌优势资源来实现最大利润的最有效途径。从消费者来看,一般的消费者往往会围绕着自身的利益去关注品牌的质量,选择这个品牌能否真正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名牌的形成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消费者对品牌及其产品的认同也并非一成不变的,这一切都完全取决于品牌的质量。产品质量是品牌质量的内涵,如果新产品的质量有严重问题,那么品牌延伸必定会失败,而且同一品牌中的任何一种产品出现质量问题都可能会破坏整个品牌的声誉甚至危及品牌的市场地位。所以,不能保证同一个品牌下的全部产品质量的任何延伸都是不可取的。为了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企业有必要像创名牌那样重视延伸过程的质量。
符合消费者的心理感受
1.从固定的偏爱到执着的偏见。品牌的形成过程就是各个消费群体对产品质量、属性、价值、文化等方面认知的趋同化和一致化过程,而社会公众接受品牌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偏爱形成过程。这种偏爱就是产生了品牌与产品特点、个性、定位之间的对应关系,乃至出现“品牌=产品”的对应概念。这一点对于正在创立名牌和建立品牌忠诚过程的企业是非常有利的。可是偏爱一旦转变成偏见就很难改变,而且对品牌延伸尤其是新产品品牌延伸是极其有害的。
2.由品牌联想引发出的心理冲突。品牌的成功说明品牌名称在消费者心目中既成为了产品类别的替代物,又成为了产品独特属性的代表。当品牌延伸到新产品时,除了要考虑新产品与原有产品之间的关联性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关注新产品与品牌的兼容性——消费者对新产品与品牌之间建立的心理联系,品牌延伸的成败恰恰取决于这种品牌联想所产生的好恶心理。
进行准确的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就是根据竞争对手的情况和企业自身的条件来确定企业品牌在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位置。强烈的产品个性和特别的品牌形象可以在消费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企业也就可以适应一定的市场偏好,进而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要。品牌定位的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与目标市场有关的品牌形象来吸引消费者。品牌延伸过程就是品牌的再定位过程,品牌在早已明确定位下的延伸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品牌的适应性。每个成功品牌往往都有其自身的形象与特征,只有把品牌使用到与其形象特征相吻合或接近的产品上,品牌才更有可能顺利延伸。否则,将会使原本清晰的形象变得模糊不清,原来独特的个性也就无法显示出来,从而落入品牌延伸这个“诱人的死亡陷阱”。
产品生命论认为:每一种产品的寿命都是有限的,这种产品从进入市场开始一直到退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时间就是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依次要经过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虽然前一代产品的生命已经结束,但企业还可在其基础上不断开发出新一代产品,使产品的“生命”一代代地延续下去。由于在投入期和成长期产品不很完善、名牌也尚未形成,不宜进行品牌延伸;衰退期的产品即将退出市场并已错过了品牌延伸的最好机会;唯有成熟期的产品正为市场所广泛接受的同时也已创出了品牌,成熟期特别是其后半期才是产品更新换代进行品牌延伸的最佳时期。
品牌生命论认为:品牌也是有生命的,品牌生命周期也要依次经过导入期、知名期、维护和完善期及退出期。“退出期”不是每个品牌都必须经过的阶段。品牌生命无限论的观点是:品牌属于无形资产的范畴,虽然品牌不能离开产品的具体形式而存在,但是品牌作为精神范畴的概念完全可以在形式不同的一代代、一种种产品上生生不息,从而使品牌生命得到不断地延续。数百年来许多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经久不衰,足以证明了这一点。而许多品牌的“死亡”往往是企业品牌管理不善所致,绝非品牌的寿终正寝,否则一些品牌的垂而不死和死而复生现象也根本无法解释。所以说品牌的寿命可能是也可以是无限的,品牌生命无限论正是品牌延伸的基本原理。在品牌生命周期中知名期与维护和完善期是品牌延伸的最适宜的时机。
考虑新产品和原有产品的相关性
相关论的解释是新产品和原有产品的相关性越高,品牌延伸的消费者认同度就越大。
品牌延伸的一致性除了强调前面所提到的核心价值、市场定位、产品形象和质量档次外,还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共同的主要成分。当新产品和原有产品的主要成分相同时,就能使消费者理解这两种产品共同存在于一个品牌下的原因。
(二)技术上的密切联系。新产品和原有产品的技术相同或相近,这就意味着产品具有一定的可靠性,这有助于产生对同一品牌认同的效果。
(三)有相同的服务系统。营销服务系统本是产品整体概念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消费者接触到一个品牌及其产品的服务系统时就能够联想到同一品牌下的其它产品,从而产生“由此及彼”的信任感。
(四)相似的消费者群。相同或基本相似的消费者群最熟悉最了解品牌和产品。他们也是最容易最有可能接受品牌延伸的消费者群。
(五)产品属性的内在联系。1、互补性。正如照相机与胶卷之间的互补性一样,只有两者共同使用才能实现同一个消费功能的关系,决定了消费者极为自然地接受品牌延伸。2、替代性。更先进更完善性能价格比更好的新产品完全能够非常顺利地通过更新换代来实现品牌延伸。
控制品牌延伸的速度和数目
对于品牌的每一次延伸,市场都有一个再接受和再确认的过程。不但频繁的品牌延伸会使消费者面对接踵而至的延伸产品感到应接不暇,从而出现疑惑和迷茫的心理;而且缺乏品牌价值的进一步确认过程,消费者就会失去对品牌的兴趣和信任。产品线品牌延伸过多,说明市场细分本身就不科学,很可能还会挤占企业已拥有的市场份额;新产品品牌延伸过滥就会模糊品牌定位、稀释品牌个性,也会使消费者降低对品牌形象的认同度,这样做会使企业很容易丧失应有的品牌支持力。总之,任何缺乏科学论证和稳健步骤的品牌延伸都是不理性的,也是极其危险的。
使消费者感到新品附加值及开发生产的难度
企业如能在继承原有产品优良元素的前提下,开发出具备附加特性的新品,让消费者真正感到新产品的某些特别价值,那么注入新活力的品牌内涵就会更丰富、品牌形象就会更新鲜。品牌自然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和更大的生命力。
对于生产技术容易掌握的新产品,任何品牌都可以进行相同的延伸。相反,企业拥有一般企业所不能掌握的专业技术、加工工艺和知识产权,稀缺的新产品供不应求就会得到市场的追宠,品牌延伸就会畅通无阻。
此外,品牌延伸还应考虑以下六点:(1)行业和产品的特点;(2)产品的市场潜力和市场空隙;(3)市场竞争格局;(4)行业的发展状况和方向;(5)企业经济实力及其品牌推广力;(6)企业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等。
参考文献:
1、陈渊,品牌延伸的正确思路[N]。粤港信息日报,2001-1-7(4)
2、菲利普·科特勒,洪瑞云,梁绍明,陈振忠。市场营销管理(版亚洲·下)[N]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85。
3、陈放,品牌学[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2.228-255。
4、李倩茹,李培亮,品牌营销实务[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91-162。
原则管理论文第7篇
(一)完整性原则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仅各部门可以完成,而且个人也可以***形成电子文件,这就导致电子文件处于分散式的分布状态。而且电子文件中的信息不是固定在特定的物理位置上,具有非实体化的特征,这就导致其无法像纸质文件那样直观的体现出来,所以为了确保电子档案的完整性,则需要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信息的完整性,而且在归档时需要确保信息、程序、软件及纸质文件的完整性。
(二)可读性原则电子文件生成过程中由于其所使用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不同,则其存储的格式也会有所不同,再加之目前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硬件和软件不断的更新换代,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新的设备和旧设备之间存在着不兼容性,这样存储的电子文件脱离了所支持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后,则不具有可读性。所以在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需要在进行档案收集时,将其记录的支持软件归入到收集工作中来,使所收集的档案符合信息格式的要求,对其可读性进行技术分析,确保日后能够更好的进行利用,使其具有长期的可读性。
(三)可靠性原则电子档案的存在离不开可靠性。由于电子文件可以不留痕迹的对其进行修改,无论是文件的签署和对网络信息进行控制都需要具有专门的技术,这样就导致电子档案的可靠性受到人们的质疑。所以需要采取各种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从而实现对电子文件可靠性的保障。同时在对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中,还要把好收集关,确保进馆的档案具有真实可靠性,同时还要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做好备份,避免信息丢失,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电子档案管理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集中统一管理近年来,随着办公自动化(F0A)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技术的普及,使用计算机制作文件的机关越来越多,大部分机关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经正式签署后归档保存,原电子文件保存在各形成部门;也就是说,大部分电子文件没有归档,处于分散保存状态。从档案工作的发展看,各机关档案室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将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归档,实行对电子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档案馆也需要对接收电子档案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前期论证和创造软硬件技术环境。电子档案的统一管理有利于对这部分数字化信息的检索、利用和共享,有利于各机关、各地区对于电子档案管理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有利于加速档案工作的现代化进程。
(二)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目前大部分机关将电子文件转换成纸质文件归档保存,是因为在电子文件的证据性、管理制度、管理技术与方法、管理设备、通讯设备等方面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这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之前,这种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同时服役”的状况有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一方面,在没有充分的技术保障和科学的管理制度的条件下,档案人员不能轻易用电子文件取代纸质文件归档保存。另一方面,电子文件的归档也有其积极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双套归档的局面。这是文件介质转换时期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不应看作不必要的重复。可以预见,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双套归档的局面将持续相当一个时期。随着技术的成熟和各方面条件的具备,会有越来越多的电子文件***地转化为档案,但多种介质档案并存的状况将长期存在。双套归档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需要分别建立两个管理系统,二者既有联系,又各有特点,这给各级档案管理部门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电子档案的管理原则上应纳入现行的档案管理体系,能够并轨的就实行并轨。
(三)实行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目前计算机信息系统中,文件与档案之间的界限是无法分清的,大量电子文件的产生也加快了档案一体化管理的进程,而且在电子文件的形成过程中,及电子文件的运转阶段,电子文件管理都需要以文件和档案一体化的模式出现,这已是其必然的选择。文件、档案一体化管理并不是两项管理工作的简单累加,而是需要在合程管理和前端控制原则指导下重构整个管理流程。
三、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