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预科班10篇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1

首先,在思想上,存在自卑和彷徨之感。一是由于一些同学来自偏远的经济相对落后的乡村地区,家庭条件较差,而预科是收费教育,高昂的学费和必需的生活费都让这些家庭的学生感到很吃力,在入校之后与其他条件较好的同学相比心中便有了自卑感。由于少数民族和汉族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少数民族渐渐被汉族同化,他们原有的语言和风俗习惯也渐渐弱化。到了预科班之后,学校大部分都是汉族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会出现一些困难,于是有些预科班的同学对自己少数民族的身份倍感压力。还有,部分少数民族同学是因为高考失利从而进入预科班进行学习,他们本来学习成绩较好,但因为考试发挥失常等原因不得已进入预科班学习,看到以前的同学已经升入大一而自己还要多读一年,他们的心理落差自然比较大。另外,对预科班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通常来讲,预科班的学习时间为一年,一年之后大家都会分往其他学院,这样就会导致整个班级的凝聚力较差,很多同学并不想在这个短暂的班集体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没有集体荣誉感。

其次,在学习上,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一方面是因为课程的繁多和复杂。虽然说是预科,但他们所学的课程已经包括了大学应该学习的部分基础课程,因此学习任务量还是比较艰巨的,加上预科生的文化课成绩偏低、基础较差,所以遇到稍微难点的课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而放弃,其中又以英语课程最为突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缺乏学习的动力。少数民族预科班一般都是不分专业的,只按文理来分班,学习课程很笼统,所以很多学生认为预科班一年的学习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对预科一年的学习不够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学不学习、学好学坏都是一个样,最后总是会通过考试进入大一阶段,到那个时候认真学习也不晚,因此不愿意花精力在预科的学习上,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把时间都花在玩和游戏上而忽略了学习,更有甚者会逃课旷课。

第三,在生活上,个体差异引发矛盾。预科班学生都来自不同的民族,各个民族的风俗文化和生活习惯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在相处的时候难免会产生一些问题和摩擦,同民族的同学也容易产生小团体及排外心理。另外,很多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对周围的人和事物充满新鲜和好奇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生活和集体生活的不适应,与陌生的同学生活也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尤其是有极少数“90后”,从小倍受家长疼爱,在家里很少做家务,生活自理能力就更不用说了。一下子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同学同住一间寝室,生活上的事情都要靠自己***完成,对他们来说刚开始确实是有些难度的。以上的这些问题,给预科班的学生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而预科班学生管理工作的现状也不容乐观:“就目前对民族预科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而言,往往存在教学管理方式单一、重视共性教育而忽视个性教育、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够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投入的不足等问题。”[2]但我们并不能就此而有所松懈,因为预科一年的学习生活,对预科生以后的学习和人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礼记·中庸》中所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科班学生的管理也是如此,它需要我们投入很多的精力,并且要根据预科班自身的特点,制定完整有效的管理制度。针对以上问题,要做好少数民族预科班的管理工作,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做好思想教育工作

作为预科班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对全班同学有大致的了解,了解他们各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宗教习惯以及班上同学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爱好、优点长处,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工作。了解的渠道先可以通过学生的档案材料,然后可以通过班级班会、活动等具体观察。同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家庭经济情况较困难、性格比较内向、心理上有困惑的同学,要多加留意,多跟他们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打消他们心中的疑虑和困惑。当然,沟通的形式是多方面的,对于那些开朗、愿意沟通的同学可以采取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对于那些性格比较内向的同学,可以通过网上聊天工具进行交谈,网上沟通的话,同学可以匿名,既不侵犯同学的隐私,让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又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利用好班干部和心理委员的桥梁作用,及时掌握班上同学的心理状况,及时解决存在的心理问题。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刻意培养同学们自立、自强的人生态度,养成***的生活习惯。另外,也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他们意识到国家和学校对他们的重视,让他们认识到自己是祖国大家庭的一分子,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坚定他们的思想***治立场。此外,还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2加强班风学风建设

首先,搞好入学教育。入学教育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是必须进行的,同样,对于预科生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入学教育,既可以让他们明白预科学习的重要性,又可以对他们三观的正确树立起到推动作用。通过入学教育,让他们在入学之初就对自己的一年预科学习制订计划,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其次,培养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培养主要从召开以学风为主题的班会着手。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切忌生搬硬套、枯燥说理。可以就大多数同学普遍存在的学习问题邀请各科授课老师做一个小型的讲座,如英语阅读、英语翻译专题讲座,借此增进学生和授课老师的感情,让授课老师可以了解班上的具体情况进而调整授课进度;也可以找优秀的同班同学和高年级的同学来给大家传授自己的学***验及心得体会,因为同是学生的身份,对他们的困惑可以感同身受,沟通起来也会更加方便和自由。通过经验交流,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第三,抓好日常考勤。作为刚脱离高中生活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学生的自制力是比较差的,作为管理工作者,应该随时督促学生按时到课,认真听课。同时也要发挥班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示范作用,树立典型,以榜样的力量来带动他们学习。另外,注意培养他们上早晚自习的习惯,从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加强班委队伍建设

班干部是连接老师和学生的桥梁,这并不仅仅指他们起到的上传下达的作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帮助同学处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跟同学沟通起来也更容易;对于老师而言,他们可以处理一些辅的班级事务,同时也能及时地将同学中存在的问题反映给老师。班干部队伍质量的好坏对班级管理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预科班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民族,得力的班干部更是班级管理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班干部队伍选择上,可以采取民主选举的办法,通过候选者竞选,全班选举投票,选出他们认为适合担任班干职务的同学。需要注意的是,在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上要公平公正平等,要处理好地方和民族的比例,防止“小团体”的出现。同时,给出一定的试用期,试用期结束之后,再确定最后人选,确保所选出的班委是一个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团体。在班干部队伍管理上,要定期召开班干会议,对班上的工作进行总结,和班委进行沟通,让班干对他们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归纳,及时纠正他们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解决他们工作上的问题和困难。不仅把他们当做是班级管理的媒介,也要让他们在班级管理中提高自己的能力,通过工作得到锻炼和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

4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2

【关键词】医学高等院校 少数民族预科生 班主任 管理工作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医学生肩负着人类身心健康的守护工作,所面临的挑战更为艰巨。作为医学高等院校的民族预科班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尤为突出。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管理工作,是学生管理的重中之重。下面就如何做好医学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管理工作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医学高等院校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点及面临的压力

我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绝大多数是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农牧民家庭,他们长期生活在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氛围中,其生活方式带有蒙古民族鲜明的特色。进入高等学府后会遇到多方面的压力。压力是生活环境不能满足个人需要、个人学习与经验无法与现实生活的要求相互配合,所导致的生理和心理失去平衡的一种紧张状态[1]。

少数民族预科生在生活方面的不适应,如生活习惯的差异,饮食结构的不同,语言沟通的障碍,往往会使预科班学生难以适从,产生环境适应性压力。这在初进大学时表现得尤为强烈和突出。

农牧民家庭经济收入偏低,有80%的预科生来自于贫困家庭。城市中的消费水平又远高于农牧区,这给少数民族预科生及其家庭造成了极大的经济压力。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从小生活在母语环境中,使用母语已经成为他们的习惯。进入高等学府后,汉语成为教学语言,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学习中往往要将汉语转换为本族语言,再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因此,在医学专业课、英语、计算机等学科的学习上具有较大的困难。这使得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

此外,不同的民族都具有各自的文化背景,在不同文化社会背景下,人的思维方式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使得少数民族预科生在与其他民族学生的交往中,存在既渴望交往,又小心谨慎的矛盾,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压力。

二、做好民族预科班学生的管理工作

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的特点,班级的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做好班主任工作,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强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汉语的学习

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多数生活在农牧区,蒙古语是他们的母语,预科生之间的交流会自然而然地使用蒙古语,而他们与汉生的接触、交流较少,汉语的应用对很多学生来说有较大的困难。因此,班主任要鼓励预科生与汉生多接触、多交流,多使用汉语,以提高预科生对汉语的应用和理解能力,这对于预科生的学习生活至关重要。

(二)常抓思想教育不放松

高等院校都开设有多门思想***治课程,班主任也要时刻掌握预科生的思想动态,尤其对涉及民族问题的事件,更要小心谨慎地处理,稳定学生的情绪。鼓励学生积极向***组织靠拢,做一名热爱祖国,拥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的大学生。

(三)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从思想根源上找到人们心理障碍的原因,通过宣传、引导、启发、教育、心理咨询等实践活动,扫除各种思想及人格障碍,把人们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使人们的心理素质得以升华,思想行为积极向上[3]。当代大学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班主任要了解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遵循上述宗旨,及时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疏导,保证预科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建立健全少数民族预科生班委会

班委会是班主任开展工作的有利助手。建立一个优秀的班委会,会使班主任工作事半功倍。选拔品学兼优,认真负责,善于沟通,能够以身作则的学生成立班委会,配合班主任日常工作,督促学生的学习、生活。

(五)爱心管理,亦师亦友

只有真正热爱学生的老师,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管理中。少数民族预科生思想单纯,易于交心。一个关心的动作,一个赞赏的眼神,一句贴心的问候都能够令他们感到温暖,愿意和你成为朋友。对于预科生所面临的学习、生活上的各种压力和困难,班主任应尽其所能给予帮助。只要班主任有爱心,多留心、勤关心、常用心,就能得到学生的信任和爱戴,亦师亦友的管理方式更能贴近学生,更利于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朱敬先.健康心理学-心理卫生.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313.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3

院校代号

院校名称

科类名称

原报志愿录取

最低分

征集志愿录取

最低分

1048

合肥工业大学

理工

536

104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理工

少数民族预科班586

少数民族预科班609

1065

西南交通大学

理工

541

1079

中央民族大学

理工

少数民族预科班528

少数民族预科班605

1218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

定向就业560;

中外合作办学523

定向就业577

1242

北京工业大学

理工

529

1261

大连交通大学

理工

502

1271

江苏科技大学

理工

483

533

1300

三峡大学

理工

少数民族预科班460

少数民族预科班461

1377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理工

定向就业536

1601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史

490

474

1603

黑龙江大学

理工

472

462

1604

东北农业大学

理工

472

470

1604

东北农业大学

文史

490

485

1609

哈尔滨理工大学

理工

472

463

1610

齐齐哈尔医学院

理工

476

477

5004

哈尔滨理工大学

理工

少数民族预科班427

少数民族预科班450

5005

东北农业大学

理工

少数民族预科班460

5021

东北石油大学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4

民族预科教育民族观培育一、民族预科教育的两大内容与目标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民族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使之适应民族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广大少数民族学生步入高等学校学习、成才的“金色桥梁”。举办民族预科教育,是***和国家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为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设立的高等教育的特殊办学形式,是促进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的民族***策在高的教育中的重要体现,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举办民族预科教育,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预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特殊层次。它既不同于大学本、专科的专业教育,也不是基础教育阶段高中教育的简单继续,更不是“文化补习班”,而是大学专业教育前的预备、过渡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衔接作用。预科阶段的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几方面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预科教学中始终坚持预中有补,补中有预,预补结合,夯实基础,提高能力的强化教学原则。

根据***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民族预科教育实行集中和规模化办学,统一管理;根据本、专科(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加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强化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为进入本、专科(高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可见,民族预科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方面。《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还规定:“举办和管理民族预科班、民族班,应当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国家的民族***策为主要内容,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品德和文明风尚;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由此看出,民族预科教育有两大目标:一是对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六观的培养;二是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二、培育正确的民族观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谓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和观点。民族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人们的世界观在民族和民族问题上的反映。培育正确的民族观,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积极培育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有四项基本内容:第一,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它自身形成、发展到消亡的客观规律。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第二,民族和阶级是两个不同的社会历史现象,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种性质不同的问题。第三,民族问题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建设总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只有在社会总问题解决进程中,才能得到解决。第四,各民族平等的联合,反对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一律平等。每个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历史、文化的创造者,各民族应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正确认识民族及民族问题,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共同进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来自于不同民族地区的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的少数民族学生走到了一起,在平等、团结的基础上,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我院在学生一入校,就通过入学教育讲座、主题班会等各种渠道向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通过宿舍各民族学生“混住”方式,增进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团结,并使广大预科学生能逐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和民族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人生观。

三、民族预科教育有利于培育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一)民族预科教育的内容设置有利于培育少数民族学生正确的民族观

民族预科教育包括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大方面。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管理办法》,“民族预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按照“突出重点、加强基础、兼顾专业”的原则,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治教育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实现对于少数民族学生道德和素质的双重教育。通过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治教育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特别是《民族理论与民族***策》课),有利加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能让广大少数民族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的性质、发展特别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策,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开设汉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等主干课程,能促进各民族学生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明的深层次了解,能提高各少数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民族文化的传承呼唤民族语言的教育,在实践中,以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为例,我院把民族理论与民族***策纳入民族预科教育的必修课程设置,在课堂上加入民族语言、习俗和文化等交流环节,促进了各民族学生对于本民族和其他民族语言和文化的进一步了解,提高了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时充分尊重和赞美其他民族的文化艺术,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有利于预科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5

【关键词】高等教育 大学预科 问题与对策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不断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这既为民族预科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也给预科教育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带来更大的压力。民族预科教育是我国民族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同于一般的高中补习。也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是普通中学教育向民族高等教育过渡的一座桥梁。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教育,在提高教育质量方面面临着与高校同样的问题,同时又有特殊性。认真探讨民族预科教育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于民族预科教育今后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 民族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压力

在高校扩大招生的同时,各级***府和有关部门以及高等院校普遍重视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问题。适度增加预科招生比例,加大预科教育投入力度,加快教学改革步伐,努力提高预科教育质量,是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任务和方向。由于招生规模总量增长幅度大大超出了各种投入的增长幅度,不同程度地造成了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管理滞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预科教育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从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学条件看,办学经费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陈旧落后,***书资料短缺等问题比较突出。大多数高校预科部办学条件的各项重要指标,如学生人均校舍面积、人均教学与辅助用房、人均教学仪器设备、人均***书占有量等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例如,武汉工商学院2010年按在校生当年349人计算,对照《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的定额标准,预科生人均教室面积为0.89平方米(国标为2.5平方米/生),人均实验室面积为1.78平方米(国标为5.74平方米/生),人均***书资料室面积为0.078平方米(国标为2.03平方米/生),行***用房0.23平方米/生(国标为2.04平方米/生) 。又如广西某大学预科部2012至2013年总教学设备资金仅为94.5万元,人均设备费为1054元,只达到国家规定指标的21%,按当年招生计划845人计算,应有的教学设备总值为422.5万元,缺口328万元。办学条件落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势必影响民族预科的教育质量,制约着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

2、在师资力量方面,目前高校预科部师资队伍自身素质和数量状况,与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具有高级职称!高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偏低,教师年龄上存在断层现象。二是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教师中真正的拔尖人才严重缺乏。三是师资需求紧张,专任教师与学生比例偏低。如武汉工商学院预科部,目前整个教师队伍中,具有副教授职称的1人,仅占教师总数的12.5%,还没有正教授。此外,教师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学负担过重,超负荷的教学任务使教师无暇顾及学术水平和自身素养的提升,教学与科研矛盾突出,师资队伍中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短缺,这些状况都影响了民族预科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看,现行教材内容陈旧,结构不合理,教学效果欠佳,人才培养模式落后。目前很多高校预科使用的《汉语文写作》、《数学》、《英语》等统编教材,是20世纪90年代初编写的,这些教材对解决本科教育与中学教学内容、知识结构的过渡和衔接,发挥了作用。但是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现行教材已不适应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现行教材内容陈旧浅显,学科前沿知识少,缺乏对学生智力发展的刺激性和挑战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满足学生进一步研究的愿望,全国高校预科虽几经酝酿和讨论,但对统编教材的修订和重编工作没有落实。此外,在全国预科教育尚未实行统一管理之前,一些高校预科的教学管理没有做到规范化和制度化,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得不够科学、合理和优化,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与发展的空间,有些课程脱离了民族地区的实际需求,脱离了预科生对后继课程学习的需要。

4、民族预科学生经济困难、贫困面大的问题突出。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老、少、边、山、穷地带,自然环境恶劣,社会经济发展滞后,限制了文化教育的发展。来到高校预科部学习的民族预科生,普遍经济条件差,生活困难,一些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都难以维持。以武汉工商学院预科部为例,目前民族预科生中的特困生、贫困生比例分别为70%和80%。经济困难困扰着他们的学习,加之民族学生相对起点较低,基础较差,心理素质、人文素质有待加强,有些学生畏难情绪严重,提出退学或休学现象时有发生。此外因营养不良而产生各种疾病的现象也不少。因此,预科的教学管理所花精力相对较多,教育管理难度较大。

二 发展民族预科教育,提高对民族预科教育意义的认识

举办高校民族预科班是***和***府实施民族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民族教育***策的具体实现形式,民族预科教育具有鲜明的***策性。***和国家***府历来高度重视民族预科教育的发展,在***策上给予极大优惠和倾斜,国家“十五”民族教育发展目标中提出积极扩大内地高校本科民族班、民族预科班的招生规模。***支持西部大开发所采取的十项具体措施中就有一项是办好内地班、内地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和***班,并开发内地***高中班。***民族教育司在2003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开展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建设工作,改革和完善高校预科教学及招生制度,组织编写普通高校少数民族预科教材和内地班初中预科教材,修订内地***高中班预科教材。新时期,各级***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预科教育意义的认识,抓住机遇,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大力扶持、发展民族预科教育。在这方面,广西已开始实施新办法,区教育厅和区民委于2003年联合发文制定了关于加快广西高等学校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实施办法,力争把广西某大学建设成为“部级民族预科教育基地”。这一举措对加强广西少数民族教育基地建设,培养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建设人才,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 改善预科办学条件是办好民族预科教育的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资金普遍投入少、高校预科部基础设施简陋、教学实验设备落后等问题一直困扰着预科教育的发展,新形势下,必须加大预科教育投入。切实改善预科部的办学条件。这方面,湖北省为解决好预科教育的发展与投入问题,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实施办法中指出省***府将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湖北民族学院预科部等高校的办学条件,使民族预科各项办学条件达到***的评估标准。鉴于湖北民族学院预科部现有教学、实验、行***、教研等用房和教学设备严重不足,湖北省将在2008年至2013年间加大投入,重点扶持建设湖北民族学院预科部综合楼等基础设施,购置教学仪器设备,完善预科部的办学条件,使湖北部分高校预科办学条件达到国家标准,满足民族预科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 建立一支敬岗爱业的预科师资队伍是提高预科教育质量的关键

社会进步的希望在于教育,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教师。因此,民族预科教育应当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行之有效的办法,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相对稳定、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保持民族预科教育的连续性。例如,武汉工商学院预科部为了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调整和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和结构,稳定教师队伍,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一是采取优惠***策,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二是创造条件,加大培养中青年教师的力度;三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要求教师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四是优化工作环境,营造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和教学研究活动的氛围;五是制定优惠***策,切实提高预科教师生活待遇和社会地位;六是充分利用校内外教育资源,聘任兼职教授,充实预科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这些做法将为民族预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智力的支持。

五 根据预科教育特点采取特殊措施,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民族预科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随着科教兴国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高校预科要根据形势发展和民族地区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在国家整个民族教育的战略发展中找准自己的办学定位,采取特殊措施,提高预科教育质量,以找到适合自己生存和发展的位置和空间。

首先,要明确民族预科的办学目标。预科教育是民族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决定了预科的办学方向是积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适应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坚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级各类少数民族建设人才。民族预科是高等教育特殊的教育层次,其根本任务是为高校本(专)科培养和输送合格的大学新生。因此,预科办学目标是使民族预科学生通过预科学习,迅速适应大学环境,顺利地过渡到高等教育阶段。

其次,要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和教育过程观。预科的一切工作,从教学、科研到管理等都要围绕着以人为本来展开。教育过程是一个创造过程,不同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个性特征的学生,对学习的理解、掌握程度和进度会有差异,预科教育要应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民族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分类推进。

第三,加强与国内外高校预科合作,提高市场竞争能力。一方面加强国内高校预科部之间的联系、交流与协作,通过区域协调、沟通和全方位交流来提高民族预科教育实力。近几年来,民族预科教育在全国高校范围内举办民族预科教育协作会,各省高校预科结合本地实际,探索民族预科教育办学模式和规律,研究民族地区现阶段和未来民族预科教育实施方案,为地方教育行***部门和学校献计献策。例如,湖北高校预科每学期召开一次全省高校预科教育管理工作会,共同研究民族预科教育管理、教学思想、队伍建设等问题,努力提高湖北高校预科的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另一方面通过一些形式,加强与国外高校预科的联系和交流,把民族预科教育推进国际高等教育市场。例如,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少数民族高级人才有较大需求,全国相关高校预科借助地域上和学科上的便利和优势,通过与国外高校预科的合作互动,获得市场竞争的合力,去争取国际教育市场的份额。

第四,调整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提高科研能力。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在民族心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上,做到突出重点,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和训练。在教学内容上,教师要善于把本学科最新的科学知识,发展动态等信息传授给学生,切实加强教材建设。在教学方法上,坚持以“预”为主,通过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锻炼和提高民族预科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为进入大学后尽快完成转变,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打下基础。规范教学管理,建立良好的学风和教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五,加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帮助民族预科贫困学生解决生活困难。高校预科部是各民族相聚一堂的地方,这里大部分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需要***府和学校帮助解决。另外,民族预科生容易强化单一民族的民族意识,容易把民族地区某些习惯的消极思想带到学校来,各级人民***府及有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民族预科生的资助***策,通过各种渠道资助民族预科贫困学生解决经济困难,帮助民族预科生完成学业。同时,加强民族预科生的民族观和宗教观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维护民族团结意识,使他们了解民族理论和***的民族***策,懂得客观评价本民族和异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会做民族工作,愿意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总之,民族预科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民族教育和民族工作的双重任务,任重道远"预科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必须在科教兴国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中,寻找针对性实践策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大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冷余生、解飞厚 高等教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2]张继东 对高等院校民族预科教育的思考,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5(6)

[3]宋太成 民族预科教育分班原则之我见,中央民族大学周报,1013

[4]***民族司 普通高等少数民族预科、民族班管理规定(试行),2004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6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医学生物学;教学探讨

【中***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60-0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和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我国的民族教育都在追求均衡,不断探索,勇于创新。

为了实现民族地区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我国1954年开设了民族预科班。1984年3月,***、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中,明确规定了预科阶段的教学任务。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把积极发展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和加强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培养作为我区高等教育的重点工作。内蒙古医科大学是少数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之一。从195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980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的少数民族预科班。长期以来少数民族预科班没有专门教材和教法,成为制约我校民族预科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与民族预科生医学生物学教学类似的困难, 下面探讨笔者采取的教学教育措施,以期为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蒙汉双语教学

我校临床医学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普遍存在实际运用汉语能力较差的现象。对汉语授课,学生的理解能力、适应能力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少数民族预科班学生进行蒙汉语双语教学,让他们学好入学后的第一门基础课及为今后适应汉语授课打下基础显得尤为重要。

二、汉语教材、蒙文讲义结合

在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以汉语为主要交流语言,遇到重点难点时,用蒙语进行解释,针对名词概念则列出汉语和蒙语对照加深学生的理解。我们根据医学生物学课程的教学任务和学生实际接受能力,于2009年就编写了医学生物学蒙文讲义稿并多次修改,以便预科生参考。

三、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集文字、***像、声音、动画及视频为一体的先进的现代化教育手段, 能够清晰地展示教学内容, 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细胞器》一节的教学中, 常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如细胞骨架等), 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对这部分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 结合3D动画等手段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汉语和蒙语相结合讲解,使学生充分理解重点难点。对于基本的名词概念在PPT中列出蒙汉语对照表,以加深理解。

四、互动式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

医学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科学,它涉及的内容比较抽象且枯燥繁杂,以实验为基础是医学生物学教育最基本的特征 。以往的医学生物学讲授式教学法,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常处于被动状况,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医学生物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科发展迅速的特点,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我们主要采取了互动式教学模式和PBL教学模式。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互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学参与者,促成课堂教学多向互动、实现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双语医学生物学教学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模式是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实现教与学共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主渠道之一。互相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双向信息交流的教学技能,也是互动式教学的手段之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有效提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组进行专题讨论、讲台讲课,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 PBL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医学生物学教学中,只注重基础理论的讲授,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实践中我们运用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小班组进行讨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前已成为发展学生综合思考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国际上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教学方法。按此法教学,可使学生善于利用***书馆、网络等信息,掌握自学的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一些围绕临床医学问题的课程,例如,染色体结构变异一节内容与前面学习的有丝***、减数***和受精作用、个体发育等知识有联系。本节教学中播放“猫叫综合症患儿”影音资料和染色体结构变异***。让学生分组讨论儿童猫叫综合症的细胞学特征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的遗传学效应,并深入辩论病因以及***的可能性。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利用复杂真实的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发现并寻找解决问题涉及到的概念和方法,激励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询问、交流、整合信息,最终得出可行方案,有助于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笔者在临床医学专业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医学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中,在充分考虑立足实际,紧跟时代的基础上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7

【关键词】移动学习 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 实践研究

【Abstract】With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mobile learning in China, the application of mobile learning to English teaching has become a new field in recent language research. The article aims to research ethnic preliminary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blended with mobile learning.

【Key words】mobile learning; ethnic preliminary students’ English teaching; empirical research

移动新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催生了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移动学习。随着移动技术的日益发展,移动学习技术的智慧化和智能化,移动学习在国内外的深入开展已革新了学习者传统的正式学习范型和固有思维方式,极大地拓展了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成为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由于移动学习方式具有很多适合语言学习的特征,移动语言学习已成为新的、活跃的研究领域。本文旨在结合移动学习的优点、特点将其融入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并进行实践研究。

移动学习是一种灵活多便的学习方式,使学习者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时间和场所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交互环境。教师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淇危补充有限的课堂上不能完全展示的教学内容,收集、整理学生的学习信息及相应的反馈,做出及时的调整,并能与学习者随时随地保持联系。因此移动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帮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英语综合能力,还能帮助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笔者所任教的民族教育学院,由于少数民族预科生数量多、生源复杂,造成少数民族学生英语水平层次多,差异大,虽然我学院针对学生差异进行了分类、分层、因材施教的教学改革,甚至是多本多纲教学,但仅靠日常的课堂教学完全不能满足不同层次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需求,在每个层次中学生的英语水平仍然参差不齐,基础扎实、成绩好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薄弱、成绩差且学习吃力的学生却嚼不烂,这给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者提出了一个个新的难题。

为了应对上述教学难题,笔者结合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实际,将面对面课堂教学和移动学习两种方式进行有机整合,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移动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以下是笔者将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进行实践运用的过程:

首先,笔者通过研究相关文献,了解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优点及缺点等,了解国内外相关的研究与应用,并通过讲座的形式将移动学习的概念、特点、优点及缺点等告知学生。

其次,笔者根据目前少数民族预科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相应的问卷调查,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参与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进行访谈,获取第一手的研究资料。

再次,笔者根据问卷调查及访谈的结果进行分析,在所教的平行班中选取2个班为实验班、1个班为对照班进行融合移动学习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模式实验。通过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任务,将移动学习融入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实行课堂内、外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最后,笔者收集该教学模式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并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通过上述调查及实践运用,笔者经过分析、研究,总结如下:

1.移动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设备价格逐步降低及性能的迅猛提高、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数据流量资费的下降,为进行融合移动学习的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大学生群体中持有率高,尤其是智能手机的轻便小巧、便于携带的特点,使它具有其它移动终端无可比拟的优势。移动互联网资费的下调使得学生在校园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实现随时随地的英语移动学习。

2.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师及学生都会通过某个翻译软件进行随时的查询,或通过一些英语学习软件进行自主学习,而且大多数老师也会通过移动设备不同程度地与学生保持联系,如通知的收发,并通过QQ群,微信,微博,资料网盘等向学生提供英语学习资料,进行课下交流等,这为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3.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新浪、网易、搜狐、沪江英语等国内知名网站也先后推出基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的英语学习服务,许多实用的英语学习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号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这为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4.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验,81%的实验班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移动学习设备进行英语个性化学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课堂学习气氛有了很大的提高,并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地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移动学习任务。在期末考试中,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期末成绩和对照班学生进行对比,平均成绩有了1.78%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中确实有助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能力,有助于解决目前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困难。

综上所述,移动学习在少数民族预科英语教学的应用是行之有效的,它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能较好地辅助学习者学习和辅助教师教学。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8

关键词:少数民族预科生、心理适应、教育

举办少数民族预科教育是促进民族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使之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我国民族教育发展的一个创新。***、国家民委在《关于加强领导和进一步办好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的意见》中提出预科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措施,着重提高文化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为在高等院校本、专科进行专业学习打下良好基础”。预科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一年,一年预科学习结束后升入本科学习,预科生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民族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少数民族预科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得到高度重视。

一、少数民族预科生的性格特点

1.性格各异

德国人文地理学家拉采尔的一个重要理论:地理环境决定论,他认为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起决定性作用[1]。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也在此做了很多研究,他认为“北方寒冷的地区各民族的性格是精力充沛、富于热忱,但大都拙于技巧而缺少理解,亚洲气候炎热,各民族“多擅长技巧,深于理解,但精神卑弱,热忱不足,故常屈从于臣民;他还认为希腊各族人兼有两种禀赋和品德,既具有热忱也有理智,精神健旺所以能永葆自由。他认为希腊人具有着两种品德,主要是因为希腊处于寒冷与炎热的南北气候之间的自然环境所致”[2]。笔者认为人的作用会更大于自然环境,人为因素对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的影响作用。少数民族预科班的学生是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组成,区域跨越祖国的天南海北,最北的到俄罗斯的边界,南有海南,云南,地域跨度非常大。来自不同地方的同学性格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来自北方的同学热情豪爽、直性子,南方的小家碧玉、婉约。这样差别巨大的同学聚在一起生活学习必然会出现很多矛盾。尤其是第一次远离家人来到这么远的地方。身边的人、景、物、饮食、口音都是那么陌生,难免会有诸多负面情绪产生。

2.急于彰显个性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做学生工作以来对90后大学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以前社会对80后有着颇多的批评指责:骄傲、任性。但是80后的父母很多经历过或者三年自然灾害,80后虽然没有经历过,但是他们更多受父辈们的教化较多,看看现在一大堆的蚁族、房奴、北漂就能感受到80后骨子里仍旧受传统思想所控制。但是90后就不一样,他们有自己梦想,敢于大声说出来也敢于做出来,不必考虑生计只愿顺自己的心情,自己掌控自己的生活。但是在这个高中生向大学生身份转变的特殊时期,还是出现很多问题,一些学生盲目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而没有考虑到方向和手段的正确。

二、少数民族预科生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

1.失落心理

高中生都有一个理想就是考入理想的大学,这是他们在中学努力学习的动机,在他们的想象中大学时神秘的,有宁静美丽的校园,有知识渊博的教授,有浪漫情趣的课余文化生活,然而高考成绩不理想,大学梦的消失,亲人老师的指责,进入预科学习后,学习上仍然像高中生一样补习中学的课程,加上单调乏味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会更加失落。很多人认为预科一年就是浑浑噩噩的过完,一年后才真正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活。

2.压力并存

学习上:没有了高中那么沉重的作业和考试压迫、没有了班主任天天耳提面命的监督、没有了家长琐碎的唠叨,一下子感觉自由了,但是随着自由一起来的还有恐慌,由于习惯了高中时期被监督被监管的被动学习方式,有些同学缺乏自学能力,不能掌握大学学习规律,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不能很多处理学习、工作、生活的关系,出现了种种不适应的状态。很多同学无法使自己进入学习状态,有厌学、上课不集中、逃课等现象。

3.人际交往紧张

离开熟悉的亲朋好友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面对新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宿舍关系,尤其是来自不同地域生活习俗差别较大,语言不通,给一些同学带来较大困扰,有些同学不知道该怎样处理,出现孤独、郁闷、多疑、压抑等负面情绪。

4.自我认知障碍

由于预科生的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自我意识也不太成熟,不能正确评价自身的优缺点,对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比如有的同学以前是班里的尖子生和班干部,到大学后表现出很狂妄的个性,有的同学高考分数不是很高,到大学会过分自卑等等问题。

三、少数民族预科生适应问题的教育措施

1.积极开展应对教育,帮助预科生提高应对能力

院系领导和老师积极主动关心学生,多次深入宿舍和同学聊天,了解同学们衣食住行、心理、学习等多方面生活,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异地生活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就像家里一样,老师就是父母,同学就是兄弟姐妹,有困难处处有人关心有安全感。使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使学生产生健康的心态,积极面对异地大学生活。从思想上耐心引导、生活上关心爱护、纪律上严格要求、学习上热情帮助、帮助他们增强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营造“争先创优”良好学习氛围。

2.进一步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在***总支领导下,加强对学生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引导管理,进一步加强宿舍管理,为学生创造有两的学习生活环境,开展环境友好型宿舍评比,全力推进宿舍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卫生检查的不足,解决个别学生宿舍稍差的弊病,做好学生在早操、内务整理等方面的工作。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9

关键词:新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策;实践

中***分类号:G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213-04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基础薄弱、水平落后,适龄儿童入学率低,80%以上人口为文盲和半文盲,全国没有一所正规的少数民族高等学校 [1]。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许多重要***策,采取了许多重大措施,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特殊扶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十分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人民***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定为国家的基本***策和重要***治制度之一,同时还规定:“人民***府应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治、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2]因此,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就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发展民族教育的重要***策之一。1949年11月,在给西北局的指示中强调“在目前时期应一律组织联合***府,即统一战线***府。在这种合作中大批培养少数民族干部。”[3]1950年7月21日,***在欢迎赴西南地区的中央民族访问团大会上指出:“必须迅速创办民族学院,吸收一些青年进民族学院深造。”[4]11月24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指出:“从中央至有关省、县,应根据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普遍而大量地培养少数民族干部。”[5] 之后,包括中央民族学院的各民族学院相继成立,民族学院还设立了预科班和干部培训部,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民族干部和教师。1951年9月20日,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目前应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6]。 1956年2月12日,在同藏族人士谈话时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要搞建设,便要有自己民族的干部,自己的科学家。” [7]6月4日,第二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指出培养民族干部和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水平是民族教育事业的两项重要任务 [8]。1957年8月4日,再次强调:民族自治“就应当有步骤地有计划地培养民族干部,要派好的干部到中央、省来学习,也要多把好的干部派回去。” [9]

1958年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干扰特别是,使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备受挫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和***府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1980年10月9日印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大力加强和发展民族师范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各自治区和各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一定要建立并办好一批民族师范院校。” [10]1981年2月16日,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召开,重申要大力发展民族师范教育 [11]。之后,各少数民族地区***府对本地区的师范学院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同时,各级***府增加投入,改善民族地区师范学校的办学条件,并兴办了一批民族师范学校和民族师范班。1985年,***还通过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南师范学院建立了西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和西南少数民族师资培训中心,为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合格教师。1992年1月14日,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办好各级各类民族学校,为民族地区培养更多的经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12]。1992年10月21日下发的《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大力培养当地土生土长的本民族教师,加强在职教师的培训提高工作,是当前发展民族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13]1999年9月29日,强调:“各级***和***府要关心、支持民族工作部门,努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并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14]2002年7月,《***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提出,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鼓励非师范院校毕业生和东中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任教 [15]。通过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加快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建设,使少数民族干部和师资在数量上和质量上有了质的飞跃,为少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立健全各级少数民族教育管理机构

为加强对少数民族教育的领导和管理,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建议:各级人民***府的教育行***部门内均应建立少数民族教育行***机构,或指定专职人员掌管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6]。1952年4月16日,《关于建立民族教育行***机构的决定》颁布,根据该决定,中央人民***府***设立民族教育司;各大行***区人民***府(******委员会)***或文教部应视工作需要设民族教育处(科)或在有关处(科)内设专职人员;各有关省(行署)、市、专署、县人民***府教育厅(处)、局、科,应根据少数民族人口的多寡,民族教育工作的繁简,分别设适当的行***机构或专职人员 [16]。之后,从***到各有关省、地、县都设立了民族教育机构或专人。

1958年后,民族教育事业受到了“左”的思想的冲击,“”期间,民族教育工作遭受严重摧残,在原有的大多数民族学院被迫停办的同时,甚至取消了各级民族教育机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族教育工作有所恢复和发展。《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就指出: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省、地、县,应在教育行***部门内设置民族教育工作机构,调配专门同志负责 [10]。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则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恢复、建立和健全民族教育行***机构 [10]。之后,***民族教育司得到恢复,各级地方***府教育机构也分别设置或恢复了地方民族教育行***机构,加强了对当地民族教育的管理工作。1992年10月20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培养少数民族的教育行***管理干部 [13]。此后,各级民族教育管理机构日益健全和完善,职能日益明确。

三、发展少数民族文字,推行双语教学

新中国成立后,不仅***和***府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充分重视,而且,用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在有关***策法规中也得到确认。1951年11月23日,《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就规定:“凡有现行通用文字的民族如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哈萨克等,小学和中学的各科课程必须用本民族语文教学。有***语言而尚无文字或文字不完全的民族,一面着手创立文字和改革文字;一面得按自愿原则,采用汉族语文或本民族所习用的语文进行教学”,“会议一致同意各少数民族的各级学校得按当地少数民族的需要和自愿设汉文课”[17]。1951年成立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研究指导委员会,专门组织并指导有关部门为没有文字或文字不完备的民族创造或充实发展其文字 [18]。从1956年开始,国家帮助尚无文字的10个少数民族创制了拼音文字,帮助一部分少数民族改革、改进了文字,国家科研机构和各民族学院加强了民族学科专业建设,设置了民族语文专业,开设了各种民族经济、民族***策的课程,培养各种少数民族专业人才。

“”期间,大多数民族学校被撤销或合并,民族语文教学被取消,双语教学实践及理论一度中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受到破坏的民族语文***策得到了恢复。1981年***副部长臧伯平在第三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应该切实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在学校教育中认真恢复和加强民族语文教学,坚决克服在对待民族语文问题上的各种错误倾向。”[10] 根据1982年《宪法》第4条、1984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10条和第37条、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2005年5月3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22条都明确规定,各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民族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凡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

在少数民族语文教学方面,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策和措施确保各少数民族在中小学教育中首先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同时学好汉语。《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中,因地制宜地搞好双语教学。凡使用民族语文授课的学校,要搞好双语教学,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实行双语教学的***策:“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者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19]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第22条指出:“国家鼓励民族自治地方逐步推行少数民族语文和汉语文授课的‘双语教学’” [20],再次从法律上肯定双语教学的地位。双语教学的实施,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各少数民族的教育水平迅速提高。

四、不断增加对少数民族教育的财***投入

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府一直重视对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财***投入。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就规定:“各地人民***府除按一般开支标准,拨给教育经费外,并应按各民族地区的经济情况及教育工作,另拨专款,帮助解决少数民族学校的设备、教师待遇、学生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困难。”[17]1953年,***《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使用范围的指示》中指出: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是为了帮助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在一般教育费之外特设的一笔补助费用,用以补助一般教育事业费之不足。不得以有此项“专款”而取消或减少其在一般教育事业费项下应有的份额,更不得以此项补助费代替一般教育事业费项下开支的任何费用之一部或全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设置了“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边境地区事业建设补助费”、“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等专项补助经费。对这些专项经费的使用,国家有专门规定。《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在财***上设立少数民族教育专项补助费。此外,建议从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边境地区事业补助费、边境地区基建补助费中划出适当比例,作为发展民族教育之用。国家拨给的民族教育经费,一定要用在少数民族身上,绝对不许克扣挪用 [10]。全国民族教育发展与改革指导纲要(试行)》重申了上述***策:有关省、自治区财***要设立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国家拨给民族地区“三项”补助经费(民族地区机动金、边境地区事业建设补助费和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各省、自治区要划出一定比例用于发展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专项经费要专款专用。从1990年开始,国家还设立了少数民族教育补助经费,每年2 000万元,专门用于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之后,《关于加强民族教育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民族教育专项补助经费由2 000万元要逐步有所增加。“三项”补助经费各省(区)要增加用于发展民族教育的比例 [13]。在这一***策指导下,各级***府用于少数民族教育的经费在地方财***所占的比例逐步提高,推动了民族地区各类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

1993年2月13日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要在20世纪末实现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为此,1995至“十五”期间,国家实施了两期“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投入近200亿元,通过这一工程,极大地改善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办学条件,促进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快速发展 [21]。《***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还全面规定了多渠道筹措民族教育经费、增加民族教育投入的***策措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国家扶贫教育工程”、“西部职业教育开发工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教育信息化工程”、“全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中小学贫困学生助学金专款、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建设项目等要向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倾斜 [15]。中央还投入了100亿专项资金帮助西部地区尚未实现“两基”的县(市、区)达到标准 [22]。此外,***和***府还通过实施国家扶贫教育工程、“211工程”、西部校园网建设、高校扩招资助、普通高中发展等项目对少数民族地区投入了大量经费,与此同时,各级地方***府对民族教育也给予不同程度的经费支持,使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五、实施有关少数民族教育的特殊措施和倾斜***策

多年来,***和***府一直对教育发展起点低、发展较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教育采取了许多特殊措施和倾斜***策。1951年,《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规定:凡考入高等学校(包括少数民族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一律公费待遇。为了适当照顾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水平,对投考高等学校与一般中学的学生应适当规定一个入学成绩标准;入学后,应给以适当补习条件 [5]。

改革开放后,在招生和培养学生方面,国家对少数民族考生采取降分录取,先办预科打基础,后上本科专业,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等措施,加大了对少数民族人才的培养力度;在本科和研究生统招***策上,采取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适当减分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等措施,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深造机会。1991年12月,《***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问题的通知》要求“对少数民族考生,仍继续实行适当放宽报考录取条件和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办法,同时要下大力气办好预科班,逐步扩大从预科班录取新生的比例”,“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要实行定向生、定向分配的办法。”[15] 1998年4月,***发出《关于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少数民族预科生的通知》,强调“少数民族预科班只能录取少数民族考生”,“录取时降分幅度为20分。个别省(区),人数特别少(人口在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考生可降80分。”[23]2001年2月,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从法律上肯定了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特殊照顾***策:“对少数民族考生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24] 《***关于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则进一步明确采取特殊措施培养少数民族的博士、硕士人才 [15]。《***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指出:各类高等学校面向民族自治地方招生时,招生比例按规模同比增长并适当倾斜。对报考专科、本科和研究生的少数民族考生,应当根据情况采取加分或者降分的办法,适当放宽录取标准和条件,并对人口特少的少数民族考生给予特殊照顾 [20]。

六、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府从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出发逐步摸索出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针对部分人口稀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和游牧民族等特点,设立全日制寄宿制及半寄宿制学校;除举办普通中小学外,还设立民族小学、民族中学、民族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民族职业学校、民族师范学校;在传统观念和宗教习俗影响较大的地区,开办了女子学校和女童班;在边远地区,因地制宜地采取了牧读小学、早晚班、隔日班、教学承包点等一些非正规教育形式作为全日制正规教育形式的补充。为发展少数民族高等教育,还兴办了民族班和预科班。1980年6月21日,***下发《关于1980年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试办民族班的通知》,开始有计划、有重点地在部分全国重点高等学校举办民族班。预科班是为尚不具备进行大学本科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进行补习而开设的,补习合格者直接升入本校本科有关专业学习。此外,1984年,第二次工作座谈会决定从1985年起在内地省、市创办班(校),帮助尽快培养大批建设人才。经商定,在北京、成都等城市创办3所学校,在上海、天津、辽宁等16个省、市开办班。1985年秋,16省市初中班同时开学,1 300名学生被选送到内地学习,内地班(校)的教学工作由此正式开始 [25]。1992年11月2日,国家教委还下发了《关于加强民族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行***部门要把散杂居地区的少数民族教育列入议事日程,根据散杂地区少数民族的特点,提出了实行混合编班、划出一定指标定向招收散杂居地区少数民族入学,以及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等措施 [1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从法律上肯定了各种办学形式:“大力支持民族自治地方有重点地办好寄宿制学校;在发达地区普通中学开设民族班或者开办民族中学,其办学条件、教学和管理水平要达到当地学校的办学标准和水平”,“国家帮助和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等教育,办好民族学院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民族预科班、民族班。” [20] 多种多样的办学形式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儿童的入学率和集中力量办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民族人才的培养。

此外,在新的形势下,***和***府积极开展了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经济、教育发达的县(市)对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口支援;二是各普通高校为民族地区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各种形式的对口支援,不仅推动了受援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而且也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人才。

在***和***府的大力扶持下,通过民族地区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中国少数民族教育事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少数民族的教育发展水平与其他地区的发展水平差距在逐步缩小;已经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体系;少数民族青壮年文盲率已经平均降到15%以下,其中,朝鲜族、满族、哈萨克、蒙古族等少数民族文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受教育的范围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少数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提高各民族人口素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和祖国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韦荣华.托起民族的希望[N].人民日报,1998-11-17(11).

[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12.

[3]书信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322.

[4]***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8.

[5]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N].人民日报,1951-06-14(1).

[6]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闭幕 确定目前少数民族教育应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N].人民

日报,1951-10-06(1).

[7]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7.

[8]全国民族教育会议讨论民族教育事业规划 一般民族地区九年到十二年普及小学教育 少数民族小学已发展到二万七千多所

[N].人民日报,1956-06-08(3).

[9]选集:下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6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76―1990[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859-1900.

[11]民族教育事业要在调整中前进[N].人民日报,1981-03-06(1).

[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4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1―1997[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3403-3419.

[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058.

[15]民族工作文献选编:1990―2002[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0-390.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75[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147.

[17]中央人民***府***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N].人民日报,1951-12-22(3).

[18]汤源.发展中的少数民族教育[J].人民教育,1954,(3).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N].人民日报,1995-03-22(3).

[20]***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N].人民日报,2005-05-27(8).

[21]中国义务教育取得长足进展――***负责人就当前中国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投入等问题答记者问[N].人民日报,2003-11

-03(12).

[22]投入100亿元启动西部“两基”攻坚计划下决心打赢攻坚战[N].人民日报,2004-03-08(5).

[23]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98―2002[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85.

少数民族预科班篇10

【关键词】民族生本科教育;应聘能力;个人素质;表达能力;专业人才

一、引言

当前由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就业压力很大[1]。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以及***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逐步深入,***地区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土木工程行业呈现空前繁荣的景象,市场人才需求异常旺盛。即使在这样的背景下,***地区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就业问题仍然不容乐观,其第一次就业签约率远远低于汉族学生[2]。而***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及社会稳定[3],改善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现状显得尤为重要。

民族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可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分析,客观原因主要有高校扩招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就业压力、***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缺乏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策等;主观原因主要有毕业生就业观念较陈旧、汉语言水平不高、包括专业能力在内的自身综合能力不强、用人单位存在偏见等[1][4]。客观原因是社会发展的大环境造成的,在短时期内能够解决的程度有限,而作为授课教师能够帮助民族学生通过努力改变的是自身存在的主观原因。

因此,如何增强土木工程民族本科毕业生的应聘能力,提高其就业竞争力,成为在培养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在任教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过程中的观察、分析、思考和实践,总结了增强土木工程民族本科生的应聘能力的几点有效措施,希望能够帮助更多土木工程民族本科毕业生顺利就业。

二、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实际情况说明

***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情况分为以下四类:

1、民考民本科生

民考民本科生是指学生在高考前一直接受的是民语言教育,使用民语言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进入本科后,学生必须要在各大学的基础***门接受为期一年的预科教育。预科阶段主要进行汉语言和初等数学的培训,第二年编入各学院各专业学习,使用民族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进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环节。因此,民考民本科生的学制是五年。

2、民族科技班本科生

民族科技班本科生是指学生在高考前一直接受民语言教育,使用民语言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进入本科后,学生必须在各个大学的基础***门接受为期两年的预科教育。预科阶段主要进行汉语言、英语、初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等基础课程的培训,第三年编入各学院各专业的汉族班学习,使用汉族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进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环节。因此,民族科技班本科生的学制是六年。

3、双语班本科生

双语班本科生是指学生在高中前一直接受民语言教育,进入高中后,使用汉语言学习,使用汉语言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进入本科后,学生直接编入各学院各专业的双语班学习,使用民族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进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环节。因此,双语班本科生的学制是四年。

4、民考汉本科生

民考汉本科生是指学生在高中前一直接受汉语言教育,使用汉语言参加大学入学考试。进入本科后,学生直接编入各学院各专业的汉族班,使用汉族本科生培养方案进行培养,进入本科生的正常教育环节。因此,民考汉本科生的学制是四年。

通过以上对***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基本情况的介绍可以看到,***地区民族本科生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学生由于生源地不同,在中小学的教育环境及所接受的基础教育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进入大学本科学习后,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千差万别,对汉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按照***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必须使用汉语授课的基本要求,民族本科生进入本科生的正常教学环节,接受汉语言授课时,个体差异非常明显。多数学生反映本科生课程学习难度大,教师反映民族本科生对所学课程理解与掌握水平差异较大,不少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这种现状增加了专业教师的教学难度。

基于以上现状导致的结果为:民族本科毕业生的应聘能力、就业竞争力较弱,就业率较低,就业岗位的技术水平偏低;就业后岗位适应能力较弱,***解决专业问题、***负责专业项目的能力较弱。因此,不少用人单位对民族本科毕业生的汉语专业表达能力和***处理事务能力评价低,不愿意接收民族本科生就业。同时,用人单位对民族毕业生的信息反馈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在校民族本科生的专业学习及各种能力锻炼的积极性。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教育质量和就业现状每况愈下,成为***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就业、专业发展及***地区土木工程行业发展的严重瓶颈。因此,切实增强***地区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应聘能力,成为日益紧迫和关系重大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和行业发展的重大研究课题。

三、增强民族本科生应聘能力的有效措施

土木工程专业民族本科生的应聘能力不能没有依托而凭空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到位。这就要求学生在校四年中必须树立明确的提高应聘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目标,利用在校学习的环境和有利条件,采取有效措施,以积极的态度、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才能练就一身过硬的应聘能力,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

经过笔者的分析和实践,总结出增强民族本科生的应聘能力的有效措施主要有以下五项:

少数民族预科班10篇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少数民族预科班10篇

学习

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十面埋伏讲的什么故事10篇,内容包括十面埋伏是哪个朝代的故事,十面埋伏的意思与故事。一、《英雄》《英雄》是张艺谋第一部武侠电影,讲述的是赵国遗孤“无名”(李连杰饰),为刺秦王(陈道明饰)苦练绝技,练成后,说服秦王通缉的大侠

学习

机械运动教案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机械运动教案,内容包括机械运动二教案,简单机械复习教案。2、知道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能力目标:1、观察实验能力:能从生活中观察到物体机械运动的实例.2、思维能力:判断和分析机械运动,结合参照物的

学习

滕王阁序赏析10篇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滕王阁序赏析10篇,内容包括滕王阁序赏析,滕王阁序赏析一览表。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

学习

公益广告策划书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公益广告策划书,内容包括公益广告策划书,公益广告策划书范文。1、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承担社会责任的行列中来2、帮助需要帮助的朋友,献上我们的微薄之力,积聚更多人的爱心。3、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在活动中体会到奉献快乐的精神

学习

初三化学课程总结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初三化学课程总结,内容包括初三化学教学总结大全,初三化学必学课笔记。一、课堂小结对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数学学科在初中教学中,是一门逻辑性强、系统性强的学科,在各个知识结构中具有较大联系。在数学学习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总

学习

本科文凭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本科文凭10篇,内容包括本科文凭怎么写,成人本科文凭。

学习

读书小报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读书小报10篇,内容包括读书小报范文10篇,读书小报内容文并茂。(来源:文章屋网)

学习

谈中国诗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谈中国诗10篇,内容包括人民日报点评中国诗40篇,中国诗和外国诗总结。(二)过程与方法1.了解本文的行文特点和结构方法,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2.通过对课文的一些主要内容和观点展开讨论,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学习

原则管理论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原则管理论文,内容包括经典管理论文范文,管理策略论文。在过去的研究中,一般笼统地探讨管理会计原则。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决策层次;二是决策支持层次;三是执行与控制层次。因此,管理会计原则体系应当围绕决策与控

学习

向前走10篇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向前走10篇,内容包括向前走林强,向前走文章展示。

学习

抗洪救灾先进事迹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抗洪救灾先进事迹,内容包括1998抗洪救灾党员事迹,抗洪救灾的和感人事迹。××位于河中游,县内有五河三湖,防汛任务十分艰巨.××作为县防汛指挥长,对防汛工作高度重视.6月初,他就防汛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召开了全县防汛工作会

学习

我的弟第10篇

阅读(30)

这个“老鼠眼”的小表弟在不经意间给我上了一课,加上妈妈的教导,让我知道除了电脑游戏还有其他健康的玩法,电脑可成为我们的敌人,可成为我们的朋友,只要合理运用它,它就是我们永远的朋友。真高兴,我有这么一个勤学好问的、懂事的“鼠老弟”。同

学习

三十年是什么婚10篇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三十年是什么婚10篇,内容包括结婚三十年叫什么婚代表什么,结婚三十年叫什么婚。

学习

庐山的诗句10篇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庐山的诗句10篇,内容包括庐山诗句大全100首经典,庐山的诗句苏轼。4、琼英斧碎非月老,瀑布天成非织女。初疑鱼鳖谒龙门,复恐星辰会牛渚。5、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歘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

学习

少数民族科普工作计划10篇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计划10篇,内容包括少数民族科普工作,少数民族风俗科普。一、少数民族古籍普查的原则少数民族古籍的普查原则是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少数民族古籍普查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遵循一定的思想和准则,少

学习

少数民族舞蹈论文10篇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少数民族舞蹈论文10篇,内容包括少数民族舞蹈论文,少数民族舞蹈毕业论文选题。一、我国少数民族舞蹈教育的现状就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状况而言,长期以来,少数民族舞蹈的价值和功能被人们所低估。最初,受当时社会***治、经济

学习

加快边境团场\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思考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加快边境团场\困难团场和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的思考,内容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团场发展困境,兵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心得体会。兵团的边境团场大多是在“伊塔事件”发生后,为执行代耕、代牧、代管任务建立的。改革开放后,除少数处

学习

云贵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云贵高原的生态环境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内容包括云贵高原少数民族村寨,云贵高原少数民族发展。云贵高原有着多种类别的经济文化类型,这主要是由于云贵高原有着特别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这样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少数民族生

学习

少数民族电影《刘三姐》的歌曲赏析

阅读(33)

[摘要]影片《刘三姐》是中国电影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因为它集音乐片和风光片的样式于一身,所以被称为我国第一部音乐风光片,曾被马来西亚评为世界十大影片之一。在影片中,由乔羽作词、雷振邦作曲的三十多首歌曲,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词

学习

云南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风格特点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云南少数民族民歌演唱的风格特点,内容包括云南少数民族民歌,云南少数民族原生态民歌演唱。内容云南少数民族民歌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也包括艺术实践)中逐步发展形成的,各民族的唱法在风格、演唱特点上也各有区别,民族声乐的内涵

学习

“西南诗群”诗歌创作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汲取

阅读(36)

【摘要】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西南诗群”深入到少数民族地区,以少数民族传说为题材进行诗歌创作,这些诗作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强烈的时代精神和浓郁的少数民族色彩。鲜活的民族文化是“西南诗群”诗歌创作中的取之不竭的灵感,《孔雀》、《

学习

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

阅读(26)

本文为您介绍少数民族人口下降之谜,内容包括少数民族人口变化原因,关于少数民族的人口分布。随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详细数据的,一个令人困惑的事实出现在世人面前。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总人口增长了5.8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增长6.92%。但